初中物理实验步骤范文
时间:2023-10-26 17:56: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物理实验步骤,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创造性
初中物理课程当中有很多的实验课,上好这些实验课对学生理解物理知识,掌握物理学科的基本技能是必不可少的。物理实验包括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和课外小实验,它们都是很好的素材,只要教师做实施素质教育的有心人,对它们合理地加以应用,就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在做演示实验时,必须把准确无误的物理现象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每个学生看清楚,使学生确信定律、概念的客观性,使学生逐渐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师将实验教案从物理课时教案中分离出来,在实验案中,教师应该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等备写出来。教师还应该在实验案中备写出“实验探究目的、实验探究猜想、实验探究设计(其中分为实验器材、实验原理图、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探究数据统计表设计、实验论证、实验结论等六大环节”。并且,不是写在纸面上,而且都要亲自预做实验,做到心中有数,实现“探究”。
然后,教师在平时的实验教学中,及时指导学生实验时抓住“观察、操作、记录、分析、整理”这几个步骤,来培养学生的物理运用知识。
观察:所谓“观察”,即通过眼、耳、鼻、皮肤等感官感知。如选择测量工具时,我们一定要看清它的量程、最小刻度值、仪器是否完好无损等。实验中,数据的读取角度、现象的鉴别、线路的连接等,几乎每一实验的全过程,都离不开观察。观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窗口。经常注意要求学生一定要仔细观察。
操作:它是学生实际动手参与实践的具体过程。每一种仪器,都有它的使用规则和要求,例如天平的平衡调节,电表的机械调零等,我们应严格地按照它的规则要求进行操作。特别是在做一些带危险性的或损坏性的实验时,应先通过教师的检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损坏和意外。例如:在八年级电学中使用电流表测量电路电流的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电流表应与被测部分串联,要保证电流必须从电流表的正极流入负极流出,被测电流不超过电流表的量程,(在不能确定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点触或试触的方法),不能将电流表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接在电源的两端。当然,我们可以事先将电路图画好,然后按电路图连接,达到操作时降低难度的目的。这个过程中必须得到教师的检查同意以后,方才可闭合开关进行实验。否则一旦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或电路中发生了短路现象,很容易烧坏电流表。
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的高低对他们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生活中,小到照明电路的安装,各种物体质量的测量,大到交通运输和生产劳动,都需要这方面的能力。所以,教学大纲把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作为素质教育重要的一个方面。物理实验本身就是一个操作过程。学生分组实验,每个人都有操作机会。在演示实验中,可让部分学生配合教师一起完成实验,条件许可时,可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
记录:即在实验中,正确的读取和记录数据,它包括:读取的姿势(例:刻度尺数值的读取时,眼睛应水平垂直或竖直垂直刻度);读取的方法(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和准确的记录(数字与单位要准确)。在此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错误的读取姿势或方法,加深学生对错误和误差的了解,加强学生对动手操作的掌握。同时,也应注重实验的事实,而不能任意加大或减小实验数据,有意迎合实验的真实结果,应着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再次对于实验数据的记录,还应该让学生自己制作实验数据统计表,使学生很容易从数据中总结规律等。
分析:由于操作者不同,实验器材的不同,操作方法的不同等因素的影响,对于记录的数据,可能导致同一实验结果的不同。我们应及时加以总结和分析。帮助学生分析哪些是错误导致的结果,哪些是误差造成的原因,与学生共同探求对实验器材和实验方法的改进,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宽他们的思维。
篇2
【关键词】素质教育;物理实验;探究学习;创新思维;分析能力
1.研究背景
捷克教育家夸美钮斯说:“智慧的开端当然不仅止在学习事物的名目,而在真正知觉事物的本身。”初中学生物理实验能力的获得主要依靠学生亲自参与实验。只要我们重视并加强了实验教学,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参与机会,学生的实验能力应该能够不断提高,同时使知识结构更趋完善,科学素养得以提高。
然而,传统教育中的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普遍还存在这样一些问题:观念落后、方法陈旧,停留于浅层次要求;注重实验操作,缺少实验探究,更谈不上创新,忽略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的培养;更有甚者受考试指挥棒影响,不重视实验,学生实验走过场,实验应有的功能大打折扣;少数学生缺少机会和懒动手脑、实验能力极差,这在近几年的实验考试中也有所体现。这与时代要求相距甚远,出现了有些顶尖学生 “基础知识扎实,动手能力薄弱”的现象。
因此,针对我校(一所农村初级中学)实际,为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进行本课题研究是十分有意义的。
2.研究概况
2.1农村初中物理实验能力的范畴主要包括:认知(认识仪器、了解一般用途)、操作(正确合理使用各种仪器及基本操作)、观察(观察实验现象,并能正确表达)、理解(理解所有的实验步骤及原理)、分析(分析实验现象,特别是分析意料之外的现象得出结论,要有较强逻辑推理能力)、创新〔还可以有哪些改进,还可以怎样实验(原理、装置、步骤)〕。
2.2本课题研究,主要是对本校物理实验教学作一些探讨和尝试,通过对物理实验目标的调整、内容的拓展、方法的更新等,能切实提高农村初中学生的物理实验能力,在此过程中,总结出物理实验教学的新模式。
2.3基本假设:(1)通过更新思想观念、强化技能训练、培养观察思维、引导探究创新、适度评价激励等措施、学生物理实验能力可以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2)现有条件(包括时间、空间、物资等)经整合能基本满足加强实验教学的基本需要。
2.4研究方法和过程:
对本校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及学生的实验学习心理作调查分析。对教材中各种实验仪器、每个实验目的要求、主要功能、步骤方法进行详细研究,根据农村初中学生的认知和心理发展水平及教改的发展方向,结合本课题研究,作适当的调整、拓展。设计提高学生实验能力的具体策略、措施、实施步骤、操作方法。
总结前一年实施情况,改进、完善设计方案,第二年再试,验证结论的正确性。
整理资料,总结经验,筛选有质量的实验个案4个,完成课题报告。
3.提高农村初中学生物理实验能力的实践
3.1调查并对学生物理实验现状的分析
3.1.1测试问卷了解学生物理实验现状:
根据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了解到:只有五分之三的学生认为物理实验重要,但也不清楚为什么重要;还有五分之二的学生觉得物理实验只是好玩、希奇所以喜欢。多数学生愿意动手做现成的实验,不想也不会设计实验,有部分学生只想看,根本不想做探究性的实验。常常出现男同学抢着做,女同学怕动手;成绩好的积极做,成绩差旁边坐。
3.1.2分析存在的问题
实验知识缺乏,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理论上认识仪器简单的应用,不会将物理仪器应用到实际中。在物理实验时,学生先知道结论,后进行实验,安排上教师演示实验在前,学生实验在后。在实验中出现异常现象,教师只知道“不成功”,没有深入分析原因。对实验中再生资源没有利用。严重缺乏探究精神,多的是好奇心,且难以持久。
3.2进行实践研究
3.2.1落实物理实验的认知要求 (培养观察能力与规范操作、正确表述的基本能力)
物理实验能力的培养首先让学生正确、熟练地使用各种仪器进行简单物理实验,进行严格的基本操作技能训练,并随着课程的进展逐步加以巩固,这为以后正确应用实验方法获取知识,进行实验设计,探究创新打好基础。
如天平在初中物理中是一复杂而又精密仪器,上课时教师为每张桌上准备一架天平。
在介绍天平构造时先让学生对天平进行观察,然后请几个学生讲出观察结果(估计学生会有较大困难),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遵照顺序观察法,从上到下“刻度盘、指针、横梁、标尺、底座”、再观察横梁两端有“平衡螺母”、“托盘”。
在调节天平时教师必须强调并进行规范操作: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2将游码移到0刻度处,3调节平衡螺母(调节时观察指针指向及两托盘的高低得出:调节平衡螺母时应“左高左调,右高右调”,直到指针指在刻度盘中央)。
学生只有达到实验所需认知和操作两方面的要求,才可以为以后在实验方面的创新作准备。
篇3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7-173-01
一、引言
实验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其对学生掌握初中物理知识、理解物理概念、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创新思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有效的实验教学策略,可以在保障初中物理教学目标达成的基础之上,塑造学生的性格品质、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得以往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方向转变,让初中物理的教学更加地适应新时代的教育以及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为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和长远发展提供有力的条件。
二、现阶段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初中学校的办学条件都有了非常大的提升,物理学科的实验教学条件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改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水平和效果也有了明显的提升。但是,综观现阶段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具体实践,依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很多学校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尽管现阶段的初中物理实验课在教学中的比重比起以往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各个学校对初中物理实验课的投入也增加了不少,但是比起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来说,现阶段很多学校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还是显得不够,往往都是为了一些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而必须设置的,学校上下并没有认识到初中实验教学的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二是,很多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常常出现走过场、形式化的现象。在很多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课完全被等同于演示实验课,所有的物理实验都是由教师代为完成的,那些应该由学生自主完成的实验也由教师演示完成,从而将“做实验”变成了“看实验”,这就使得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变了性质,无法在实践中真正发挥出作用。同时,初中物理教师在进行实验设计、实验指导的时候所付诸的精力有限,往往使得学生无法获得实验应有的效果。
三是,很多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方法比较陈旧和呆板。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还是沿用以往实验教学的传统模式,采用大班教学,所有的学生在同一时间开展同样的实验,所有的实验方法、实验步骤以及实验仪器都是一模一样的,所得出的实验结果也必须是一样的,这种陈旧和呆板的实验方法极大地遏制了学生创造性的发挥,在打击了学生参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积极性的同时,也对学生的长远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三、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必要性
科学技术是人类发展进步的动力所在,初中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中非常重要的阶段,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显得不言而喻。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初中教育更加地重视素质教育及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物理实验活动、科技发展前沿资料、专题论坛等形式成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能力的主要形式,让现阶段的学生能够更加地适应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
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初中物理的课堂教学要求也变得越来也高,要想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实效性,就必须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自主地谋求发展,才能使其自身的创新意识得到有效的培养。通过有效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微观和宏观、抽象和具体、内在和外在等的思辨能力获得发展,让物理知识和理论得到进一步的深化,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获得提升,形成较为立体的初中物理知识体系,从而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进措施
首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教师在开展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实践中,应该有目的地搜集一些物理的名人轶事、趣味实验等方面的素材,用以增强物理实验教学课堂的趣味性,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热情,提高学生的教学参与积极性。例如在讲解大气压力、水的浮力等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从身边的生活常识出发,自己设计实验内容,并在课堂上进行演示,从而让学生对相关的实验内容更加地印象深刻,使得初中物理实验课的教学气氛获得改善。
其次,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树立起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理念,让物理实验教学脱离走过场的形式教学模式,要让学生在物理实验中,通过自身的动手实践,逐步地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和能力,培养起客观严谨的实验态度,同时激发学生的探索求知欲望,让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和谐、轻松的教学环境中得以滋生和培养。
最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要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实践中,教师要加强学生在实验中的动手能力和协作精神的培养,通过合理的分组,让学生都能参与到团队合作中去,同时有意识地转换学生所承担的角色分工,从而让学生获得全面的展示和锻炼。在实验前让学生汇报实验的方法、步骤和预测的实验结果,在实验中让学生完成好整个实验并做好实验的记录,在实验后让学生做实验报告,对整个实验的结果、心得体会等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能力,从而让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能够更加地符合现阶段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王莹莹,代富斌.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与素质教育的探讨[J]. 经营管理者. 2009(09)
篇4
关键词:初中物理;物理实验教学;问题;对策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实施,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越来越受到诸多初中物理教师的关注。本文围绕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这一论点,从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探讨且提出相应的对策,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一、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实验积极性不足
笔者在多年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发现,部分学生受之前“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对操作类的课堂学习不感兴趣,认为只要会做习题,在试卷考试中能写出答案即可。以至学生在初中物理实验中主动参与实验操作的积极性不高,物理实验过程中不认真操作、不仔细观察、不用心思考。
2.教师对实验教学落实不足
部分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物理理论知识的讲解和物理定律的推导,遇到需要进行物理实验的课程时,用投影仪视频演示物理实验操作的方法,或者让学生读背实验操作步骤的方法代替实验操作,没有给学生提供实际动手操作的机会,学生缺乏实验操作学习,物理实验教学落实不足。
3.学生物理实验学习时间不足
物理实验课堂上,学生可能会在实验中遇到很多问题,教师要帮助指导解决,不能顾及每一位学生。并且大多数初中生在完成物理实验后,虽然填写完成了实验操作手册,但是学生在完成填写作业后,似乎是完成了一个任务一样,将物理学习抛之脑后不再搭理,导致学生物理实验学习和思考中断。
二、解决初中物理实验教学问题的对策
1.激发学生实验积极性
初中物理教师想要保证物理实验教学的成效,就需要改变学生注重试卷考试的观念,采取方法提高学生对物理实验操作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实验积极性。教师可以先从简单的物理实验入手,让学生从实验中明白,通过实验操作才能慢慢积累真实的实践知识。
例如,在学习浮力的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折一个小纸船,然后让学生把小纸船放在水面上,观察小船的漂浮情况,接着让学生在小纸船上放置诸如小块橡皮之类的物体,观察小船此时的漂浮情况。学生通过亲手操作实验和观察发现,小船上放置物体后会出现下沉的现象。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小船为什么会漂浮在水面上呢?放置物体后,为什么会出现下沉的现象呢?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动手实验,学生便轻松地从中明白了“浮力”的知识,通过这类小实验,也能逐渐提高学生物理实验操作的积极性。
2.落实物理实验教学
初中物理教师要选取合适的实验,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学习。学生在进行物理实验前,教师要做好实验演示,让学生了解实验操作的详情。在实验中,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实验,引导学生思考探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从实验中挖掘物理知识的能力和主动思考探索的能力。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时,首先要讲解这个实验所需的器材,如,带刻度的均匀杠杆、铁架台、弹簧测力计、钩码等,实验的目的: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并演示实验操作步骤。然后让学生开始动手实验,引导学生思考:杠杆受得作用力哪个是动力?哪个是阻力?让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并做好实验记录,尊重实验数据,不得随意篡改实验数据。学生通过实验,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学会物理实验的方法,还能启发他们的思维灵感,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
3.拓展物理教学空间
处处留心皆学问,对于初中物理来讲亦是如此。很多教师让学生课前预习、布置课后作业练习,却忽略了生活中的物理知识。所以,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多观察、多实践、多思考,拓展物理实验教学空间,注重实践教学,将物理实验教学延伸到生活中去,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例如,教师在讲解“热胀冷缩”的知识时,会特意提到水的特殊之处:水遇冷变成固体后,体积没有变小,反而会增大。学生φ飧鱿窒罂赡懿惶明白,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家里的冰箱冷冻室中放置半杯水,并在水面高度的位置标记,几个小时后再去观察水杯水面高度的变化。这种简单有趣的家庭物理实验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调动学生的探索积极性,让学生时时处处都能进行物理实验,亲自体会物理的魅力。
综上所述,初中物理教师应该结合学生实际,从简单的物理实验入手,激发学生的实验积极性,落实物理实验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同时,拓展物理实验教学空间,培养学生的物理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通过多种举措,提高学生的物理实验兴趣,提升初中物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阿哈甫・叶金汉.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4(5):18-19.
篇5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新课程标准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中明确提出:“物理课程应注意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在新《课标》指导下进行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所有初中物理教学工作者亟待研究的课题。
一、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由于升学压力和功利主义的影响,在现实中很多学校不重视,甚至是取消了物理实验课。我校虽然一直开设物理实验课,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1.演示实验多,动手操作少
初中物理实验分为课堂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学生实验是学生提高动手能力,进行科学探索的主要途径,我校虽然建有专门的物理实验室,但实验室的实验设施陈旧,开放力度不够,导致学生动手机会减少。
2.实验教学模式单一
在学生实验课上,老师固定实验思路、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教师只要求学生按照步骤测得所需的数据和出现所想要的现象,重结果轻过程,从而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没在教学中体现科学探索过程,违背了物理实验课的初衷。
3.评价方式落后
我校虽然会统计记录每个学生每堂实验课的操作结果,但并未纳入物理教学评价中,现行的物理实验教学评价仍以卷面考试为主,要求学生机械地记忆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现象,而最终考核对学生的科学探索能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没有体现。
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策略
1.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素养
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领航者,学习过程的好坏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水平,所以在教学改革中,教师要完善自我,更新教学理念。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物理课程作为科学教育的组成部分,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此阶段的物理课程不仅应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且应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以及科学态度、科学精神方面的培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提高实验的设计能力和教学组织能力,在把握课程目的和方向的同时,注意教学过程中的“留白”,以学生为主体,把课程真正交给学生。
2.实施探究式教学,深化小组合作
新《课标》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和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我在物理实验教学中采用小组分层合作的探究式教学方法,具体步骤为:(1)根据班级学生的学习成绩、动手能力、兴趣爱好,以“同组异质,组间同质”为原则,将班级以5~6人一组分为若干学习小组;(2)利用演示实验或者多媒体引入日常生活或自然现象的情境,鼓励学生从中自我发现问题;(3)进行小组讨论,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猜想和假设,自主查找知识,利用现有实验器材设计实验并分组确定实验步骤;(4)分组进行实验操作,采集并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同时评估实验效果;(5)教师组织不同组间进行交流合作,汇总实验方法,让学生认识到实验中自己的不足,提出改进方法。这种小组分层合作的探究式教学方法,一方面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动手能力;另一方面,照顾了不同学生的差异,倡导团队交流合作,提高了教学效率,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共同发展。
3.改变实验评价,注重能力体现
考核和评价决定这一课程的导向和其重视度。在实验教学评价中,不仅要体现学生的物理基础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还要重视对实验过程的评价,如获取信息的能力、实验设计的能力、数据的分析总结能力等。同时,还要将评价结果纳入学期的考核体系中,实验评价要做到公平公正的同时,注重评价的激励作用,这样能提高教师的教学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组织课外实验探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标》指出:“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学习和探索掌握物理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并能将其运用于实践,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打下基础。”因此,除了学校的实验教学任务,教师要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实验活动,让带着浓厚兴趣的学生从生活中学习物理知识,同时提高其实践能力和观察能力。例如,纸锅烧水趣味实验,证明水在沸腾时,虽然吸热但温度保持在沸点不变;利用废旧易拉罐探究小孔成像现象;利用废旧矿泉水瓶演示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等。
通过以上改革策略,我班初中物理实验课堂气氛浓厚,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能力都得到里很大提高。如何进一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还需要所有初中物理教师的共同努力。
篇6
关键词: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农村教育对于当代中国来讲尤为重要,如何在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提高其教学质量,将成为我们未来探索的方向。
1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
作为初中教学安排中的一门重要课程,物理,一直都是学生和老师关注的重点。而不管是在学习的过程,还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和老师都不约而同地将其定性为“难点”。然而,在为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在现阶段情况看来,其教学效果并不能尽如人意。物理实验教学需要涉及相关的实验设备和实验场所等条件,而建立在诸多条件缺乏的情况下,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在一开始便越到了难题;其次,及时是在有相对简陋的教学条件之下的物理实验教学,老师在上实验课的过程中也没能正确地回答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无法很好地为学生做实验上的引导工作;与此同时,对于农村初中生来讲,在枯燥的公式下学习早已让他们失去了对物理学习的热情,为此在面对实验课程的开展也提不起兴趣。诸多现状表明,关于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势在必行。
2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质量低下原因分析
关于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所出现的现状,我们做了相关分析。首先是关于任课教师,农村物理老师的专业素养不够高,及时能够把握住课本主体的老师,往往也做不到对实验课的全面吃透,同时有轻视实验课的倾向,常常出现备课不仔细,没有亲手检测试验结果等,这一系列工作的不到位,使其对于试验内容熟悉度不足,也导致实验课不够精彩;其次在于客观原因上的难以避免,农村教学在设备条件上便有先天不足的缺陷,而实验课在没有实验设备的前提下,大部分步骤都只能是空谈;第三是导致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质量低下的原因在于学生对于物理实验课的认识不足,由于地理位置的局限,农村的学生在对于物理在现实生活中的诸多应用缺乏基本的概念,视野狭隘性也制约了其对于物理实验课的认同感,同时在没有认识到实验课对于物理学习的重要性的前提下,少了动手做实验的主动性,也缺乏上实验课的认真态度,这对于物理实验教学来讲是十分致命的。
3提高农村初中实验教学质量的相关措施
3.1完善实验教学条件,提高创新思维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初中物理教学中,关于实验课在整门学科中占有的比重较大,为此,其重要性需要得到任课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关注。而对于农村在实验课中遇到的首要问题,是实验教学条件的不足,在面对此类制约教学进度和质量的问题时,学校应该尽可能的提高和改善教学挑战,建立基本的实验教学课室,以满足教学上的使用,与此同时,任课老师也应该在相关方面做出努力,如通过带领学生自制小型制作,例如弹簧秤、小孔成像等,在制作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对于物理实验的思考,也让其能够在动手中感受的物理的神奇,并培养他们对于新事物的创新思维。制作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老师应及时的引导其通过自己的思考,在阅读课本和查阅课外材料的学习过程中,激发起对于物理实验的热情,如此,在没有过多的框框条条中,学生对于新知识更能有创造性的认识,这将对其在未来的学习中起到重要帮助。
3.2重视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
任课老师应该特别重视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首先,作为物理实验课的老师,通过演示实验,这是一个机会,能够很好地起到施展教学艺术的作用。物理实验课中,老师演示相关实验,将书本上抽象的文字和图像转化为感性的具体的实物,也同时将枯燥的物理知识转化为生动可感的物理现象,最终达到一个把研究的物理现象清楚地展示在学生面前的目的。通过演示实验,一步步引导学生思考,学生在观察中配合着老师进行物理现象的探索和求知,这将使得学生对于物理实验课知识的学习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好的演示实验在教学上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对于学生分组实验的重视,将使得学生能够在切身体会实验过程的同时,掌握物理实验中基本的操作,如对于器材的正确使用以及对于实验过程中各个步骤的安排,并培养其在面对不同情况中的应变能力。综合来讲,学生的分组实验将起到锻炼学生实验综合能力的作用,不容忽视。
3.3实验内容融入生活
面对农村的物理实验教学,任课老师还应该注意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课本的知识如果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得到印证,这将对于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有极大的提升作用,为此,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加强在生活中各个细节的观察,思考物理在生活上的体现,将是现代一名农村物理实验老师应该思考的课题。对于初中生而言,其中对科学的求知欲上还是相对较强的,比如生活上关于“高压锅”问题,老师可以通过实验告诉学生其煮饭的奥秘所在,并及时的阐述关于水的沸点随压强的增大而升高的神奇物理现象。结合生活的点点滴滴,让学生喜欢上物理实验课。
4结语
在新时代下,农村物理实验教学应该做到与时俱进,在迎合时代要求下严格要求自己,加强对于教学质量把关,让学生真正通过物理实验课,更好的了解物理,认识物理,并掌握基础物理知识,在未来的学习路上,对物理学习更有兴趣和热情。
参考文献:
[1] 邢耀刚.新课改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12).
篇7
关键词:实验界定;存在问题;教学作用
虽然新课改施行多年,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仍在存在很多问题,阻碍了物理教学质量的提升,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能力不强,物理知识掌握不到位。
一、探究性物理实验的界定
要使探究性物理实验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起到相应的作用,就必须界定探究性物理实验。我们把探究性物理实验的涵义分为以下两点:
1.问题是探究性物理实验的中心
创新始于问题,探究的本质是科学,探究的对象自然是问题.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应该有积极灵活的思维,探究物理问题才是物理学习的本质.物理学习是通过老师对物理现象的概念以及相应的物理实验,让学生了解掌握物理科学,物理学习应该从物理理论出发,让学生对理论提出问题,用实验对问题进行探究.思考是从问题开始,对事物的疑惑不解引起了学生的思考,这就需要实验来解决问题.学习是一个对事物的认识过程,而不是一个记忆过程,探究性实验能让学生在探索中认识事物,对知识的概念理解深刻,激发思维潜能.简而言之,探究性物理实验就是以探究为目的,把实验作为方式,对问题进行剖析,达到教学目的,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2.探究是物理实验的一种形式
物理实验是体现物理原理最直接的方式,学生可以从物理实验中了解物理变化的本质,探究是物理实验的重要形式,以探究为形式的物理实验,不是照搬书本的实验,对实验目的不够明确,体现不了实验的价值.所谓探究性物理实验,必定少不了探究这一步骤,不再是老师单独进行实验演示,而让学生自主操作物理实验,创造一个好的实验环境,满足学生们的动手欲望,让他们在探索中前进。
二、目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实验教学观念滞后
自然界事物的物理变化是奇妙多彩的,实验能够满足学生对事物变化的好奇心.目前,教师在实验教学观念上还比较落后,多数教师认为做实验不如讲实验,学生实验又不如教师演示实验.在教学中让学生死记硬背,以考试拿高分为目的进行教学,没有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对知识探究欲望,学习知识是为了在生活中有所运用,学习的本质就是对学习能力的学习,学习方法的学习,而不是应付考试.老师在教学中往往是怕麻烦,怕出问题,没有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对物理实验的意义认识不深刻,认为书本上的物理知识是通过正确的物理实验总结出来的,在图片上也有详细的解释,就没有必要再进行演示了,结果造成许多教学上的错误。
2.学生对实验的重要性认识不深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维叛逆的阶段,认为物理实验就是“玩”,在课堂上调皮捣蛋,故意起哄,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教师才会认为物理实验课实施麻烦,实际实施的物理实验没有起到探究性的目的.实验中学生因为不在乎,想攀比等种种心理,没有根据步骤进行实验,实验记录的结果也不规范,导致实验带有随意性。
3.实验教具单一管理落后
目前,我国中学物理实验设备较国外比较落后,也不能满足实验需要.物理实验设备往往从建校开始使用到现在,设备已经非常陈旧了,学校还没有及时进行更换;物理实验开设条件差,教材不断更新,学校却没有应教材的改变购进实验设备.对现有的实验设备缺少规范管理,学校目前对物理实验设备的管理,基本是在学生实验后要求学生对自己用的进行清洗摆放或者是让物理老师管理这些设备,没有聘请专业人员对设备进行管理,设备损耗记录不清,对需要购进的设备也不清楚。
三、探究性实验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1.符合学生的的心理需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探究性实验教学要求学生参与其中,对问题进行自主探索,教师只是起到一个引导作用.在探究性实验教学中,学生可以自己动手操作实验,对于不懂的可以和同学和老师进行探讨,针对相同实验方法出现的不同实验效果和数据进行探究,引起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疑惑,了解书本中的定义从何而来,又能得到何种利用.只有如此学生才能牢记课本上的知识点。
2.有利于构建良好的物理学习氛围
对于刚刚接触物理学科的初中生来说,物理课是单调乏味的,探究性的物理实验可以增加课堂趣味,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课堂上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好奇相互探讨,课堂气氛相当活跃,老师可以随机抽取一两名学生进行物理实验示范,指出他们的不足,再让其他学生根据同学的演示进行操作,那么学生在物理实验中才会更加顺利,不会因为自己不会操作而放弃实验,对物理课有抵触心理。课本上抽象的概念在实验中得到具体的解释,教学质量也能有所提高。
3.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开放性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探究性实验能够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根本目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在探究性实验中,班级同学一起进行操作,每一名学生的操作都非常开放,老师和其他学生都能够清楚地观看整个演示过程,在观看别人实验的过程中,学生们下意识地学习他们优秀的地方,在自己实验时不犯别人犯过的错误,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篇8
关键词 信息技术;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7-0137-02
新课程改革的推进给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转变当前物理实验课堂机械式训练的现实情况,鼓励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参与、乐于动手,培养学生寻找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属于物理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改革强调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也要求学习方式的多元化发展,强调物理实验与信息技术的融合,让学生获得全方位发展。
1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应用信息技术的必要性
物理实验属于理论联系实际的一种实践性活动,它能够让学生借助于形象又具体的实验步骤来更加清楚地明白很多物理概念以及物理规定,进而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动机。物理实验教学属于初中物理课程中的关键内容,从当前的实际情况而言,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并不理想,教学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其中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比如:实验装备水平与教师的教学能力有待提高;部分学生的实践能力需要进一步培养;一些物理实验的可操作性不强,不利于学生实际操作与观察;部分物理实验无法借助于实验室中的现有仪器来实施,另外还有一部分相对来说比较抽象的物理定律也是无法依靠物理实验的方式来为学生展示的[1]。
如果在物理实验过程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则可以突破很多限制,依靠图、文、声等形式将物理实验过程或者现象全面清楚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让物理实验效果得以进一步优化。由此可见,信息技术是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辅助措施,将初中物理实验和信息技术进行结合,是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质量的必然选择。
2 如何应用信息技术提升物理实验教学质量
应用信息技术让抽象知识更形象 在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能够发现,很多初中生对于课本中的一些知识点感到比较茫然,不了解应怎样去理解这些知识定理,更不懂得利用实际生活中的知识来解决相关问题。因为受到时间与空间的影响,很大一部分学生无法真正参与实验,此时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来模拟实验,让学生了解实验的目的与意义[2]。
如在对轮滑组合相关知识实施讲解过程中,先从互联网中选择和滑轮组合相关的视频或动态图片,要求学生在计算机下进行模拟操作。网络中的物理实验案例与相关视频都十分丰富,甚至包括模拟实验的软件等。以滑轮组合这一实验为例,滑轮包括定滑轮与动滑轮两种情况。定滑轮虽然相对费力,但能够转变力的主要方向;而动滑轮属于一个动力臂为阻力臂两倍的杠杆,能够节省一半的力,却无法更改力的方向。当学生了解滑轮组合的相关知识后,为他们播放实验视频,好让他们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了解实验基本步骤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使用多媒体进行播放的过程中,需要和学生共同分析实验操作的依据和步骤,分析不同滑轮组合在一起的情况以及形成的原因。最后对学生运输规定货物进行要求,其中包含用力大小以及怎样才能够实现最优化、最省力。学生根据之前观看的实验视频,在软件中实施模拟操作,自由对滑轮组合进行安排,最后完成实验过程。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整合,学生很容易掌握了滑轮实验的基本原理以及相关知识点,增强了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应用信息技术模拟物理实验环境 在组织初中物理实验过程中,由于存在很多外部影响因素,造成实验无法实施或者实验结果不理想等。凭借信息技术进行模拟实验,能够让很多相对复杂的物理定理都变得更加简单,也能够将一些无法再做的实验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比如在对学生讲述色散原理的过程中,在正式上课前,教师首先在互联网中收集有关的视频资料,依靠图片或光的分解的视频,可以让学生非常直观地看到光发生色散的基本过程,即了解复色光分解为单色光的过程,感受物理学中这一奇妙的景象。
另外,应当结合新课程标准中的相关要求,对于物理实验教学课程进行合理设置,课前利用互联网资料搜集、整合教育资源,课堂中通过视频、图片或者软件进行实验模拟,并让学生实践操作,依靠信息技术的辅助正确开展实验,认识各种物理现象,用自己的双眼去见证各种物理现象,在教师的指引下去挖掘物理现象的本质与原理。如在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行的影响这一问题时,其中没有摩擦力的物体在现实世界中是不存在的,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等需要使用的工具在实际生活中也是不存在的。这些都能够借助于多媒体设备和信息技术来进行模拟实验,让学生可以通过大屏幕观察到相关的实验情况,在模拟的环境下进行学习探究。
应用信息技术展示物理实验 应用信息技术,能够展示很多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无法进行的物理实验。
1)微观物理过程的实验。此类实验是无法为学生进行实际演示的,学生也难以建立感性认识,进而阻碍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依靠Flash对微观世界进行模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比如扩散现象的演示,学生能够观察到空气与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扩散的宏观现象,但是对分子运动这种微观现象无法理解。通过Flash能够非常直观地对两类气体的分子运行进行模拟,让学生理解扩散现象的本质原因。
2)一瞬即逝物理现象的展示。部分物理实验过程是转瞬即逝的,因此在实际操作中,绝大部分学生无法观察到。对于此类物理实验,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模拟。比如皮球落地时能量的转化过程,皮球和地面接触的瞬间立即弹跳起来,对形变是如何发生的,学生往往无从观察。使用多媒体对整个过程进行动画演示,学生就能够直观地看到其中的能量转化。
3)无法重现的物理实验。比如马德堡半球实验,在实验室中能够让学生进行小型的半球实验,但是16匹马拉开马德堡半球的场面是难以再次展示在学生面前的。使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有关的实验视频,同时用计算机软件模拟球体被拉开的瞬间,如此场景让学生印象非常深刻,对于大气压强的学习起到更好的促进[3]。
3 结语
总而言之,将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能够营造出一种新的学习环境,有效拓展学习空间,让教师的教学手段与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得到很大转变。对于初中物理教师来说,必须进一步更新教学观念,充分意识到信息技术对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所发挥出的重要辅助作用,不断探索出新的教学方法来将信息技术更好地渗透于物理实验教学中,从而让物理实验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段绍国.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的优化整合[J].信息化建设,2016(2):123.
篇9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的可观察度
用多媒体演示实验物理实验,是指教师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物理而采取的一种实验演示方法。在现行的实验演示过程中,总是存在着一个弊端:前排的学生能够清楚地观察到实验的变化,但是后排的学生无法看清实验的变化过程。这样的弊端不仅极大地降低了后排学生的学习热情,还会导致学生的成绩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但是,如果将多媒体技术中的投影技术与实验相结合,就能提高全班同学对实验的可观察度,学生可以通过投影来观察实验的变化以及教师的操作过程,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凝聚力,还能够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步骤。例如,教师在讲解“电阻”这一课题时,总是会以灯泡和电路作为实验器材,但是在实际的演示过程中,学生不能够很好地观察到电路的连接方法以及灯泡的亮度变化。由于忽视了电路连接,学生在做该实验时,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电路故障问题,更有甚者会将实验器材损害。此时,如果教师利用投影仪为学生演示实验过程,学生就能够观察到教师的正确操作步骤,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验效率、优化学生的实验效果。利用多媒体技术来提高学生物理实验的可观察度是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展示实验现象
在初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有些实验是无法在课堂上进行演示的,有些实验即使能够演示,但肉眼无法观察到它的细微变化。遇到这些实验时,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如物理教师口述实验的变化现象、利用教材插画和实验图象来阐述实验变化、实验模型的展示等)进行讲解,实验的可观性就很差,而且学生也很难真正理解实验结果。对于这种课堂上无法进行演示的实验,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展示实验现象,视频播放能够帮助学生清楚地观察到实验现象的变化,加深他们对实验以及该物理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例如,教师在讲解“物态变化”这一课题时,由于升华、液化这些现象无法在短时间内展示给学生看,学生在学习这些知识点时就会变得相当懒散,但是如果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展示升温,展示水从固体到液体再到气体的变化过程,学生就会很直观地理解物态变化与温度高低的关系。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展示实验现象,增添了初中物理课堂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生的课堂注意力,降低了教师对物理现象的讲解难度,是一件于教师、于学生都有益的实验演示方法。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化抽象为形象
在初中物理的学习过程中,有相当一大部分内容为抽象化的理论学习,很多学生都采用机械记忆的方法来学习这些知识。机械化记忆虽然能够应付物理考试,但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与创造力。而多媒体技术就能够很好地将这些抽象知识变得形象化、生动化。例如,在讲解“波”这一课题时,由于学生对抽象的声波现象并不理解,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声波的形状以及传播路径、速度等形象地展示给学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所学的知识。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初中物理实验效果的注意点
虽然多媒体技术在物理实验的展示中有着许多的优越性,但教师切不可将多媒体展示完全替代实际操作实验,而是要将多媒体作为实验教学的辅助工具。物理实验的教学目的是鼓励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并将其归纳总结为物理知识,重点是培养学生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因此,教师切不可过多地使用多媒体技术,过多的使用反而会使学生感到物理的虚无缥缈,不利于学生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从而降低学生的创造力。多媒体技术作为当前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教学工具,需要教师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运用,切不可滥用、乱用;物理实验作为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需要教师提高自身的实验操作能力,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多媒体技术犹如一把双刃剑,教师应该把握好使用的“度”,在最佳时刻将其与物理实验相结合,必将能提高教学效果。
篇10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改进,创新
物理实验教学法,具体来说,是学生在使用仪器设备的基础上,通过条件的控制和操作,对所研究事物的现象及过程进行观察的教学方法。这是靠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是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作用的体现,它把实验感知与思维活动紧密结合,使学生在直观、真实的认知的全过程中亲自经历,让物理课变得趣味而有意义。
一、初中物理实验教学陷入瓶颈
(1)新课程理念下实验教学的不适应
在新课改实施后,物理实验教学的不适应普遍存在。一方面,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老师和学生思维变得固化;另一方面,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教学与过去细致的物理教学要求所不同,相对宏观的要求使得大部分物理教师无所适从。再加上新的课程对初中物理教学的实践活动和探究活动的要求有所增加,许多教师不能够精细地把握课程的进度,在规定的时间内难以完成教学任务。以上这些情况,不仅会使学生的学习任务加重,更会起到反作用,让学生逐渐反感这种虚假的学习模式,难以达到有效的教学改革。
(2)物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配合不足
一方面,物理实验课程中往往是老师做学生看。如今很多初中老师为赶教学进度或条件比较艰苦中学由于实验教学资源的匮乏与实验经费的欠缺,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将课堂演示实验取代单独的实验课程,老师在上面做,学生在下面观察,课下学生对实验内容的过程 现象 结果进行死记硬背就能应付考试,这样一来,学生自己的动手能力彻底被忽视,而且课下负担也大了,极易使学生对物理课程产生厌恶感,从而导致偏科现象的产生。
另一方面,在初中物理课堂中,大多数的理论课与实验课都是分离的,在这种缺乏互动的状态下,教学效果往往不够理想。即使物理教师有意地把实验搬进理论课堂,也只是一些便于操作的实验,以老师做实验、学生看实验的形式来展示。这样,坐在前排的学生就可以较仔细地观察实验过程,而后排的学生则显得比较困难,容易分神,产生不佳的课堂效果。
(3)初中物理实验课缺乏创新
出资物理实验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实验往往是已定的结果。于是,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学生为了使预期的实验结果达到,会尝试对实验步骤进行简化,而这种投机的行为,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大大地弱化,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研究。而且,许多物理教师怕麻烦,就连一些简单的实验时也采取演示的方式,使得学生体会不深刻。比如,在讲述分子运动这一知识点时,大部分教师只用一份实验来演示,其实,教师应该让每个学生课前准备两个杯子,上课时把热水和冷水倒入学生的杯中,让学生自己在杯中滴入墨水,慢慢观察在温度不同的水中墨水扩散的速度,再得出结论。
二、物理实验教学的改进与创新
(1)加强边学边实验的物理教学
所谓边学边实验,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一边学习一边进行实验的教学组织形式;也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自己动眼、动脑、动手、动口去获取知识,培养学生探索物理知识的能力。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若比较多地采用边学边实验的组织形式,让学生通过“四动”进行学习,使各种感官受到刺激,就能延长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促使大脑对各感官传输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思维密度。
(2)做好实验的课堂导入
1、结合教学具体内容,分别选择具体的实验方法
实验导入的方法比较多,不同的教学内容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比如,对于教学内容单一或者开始新单元的学习,故事法和演示法就比较符合;在教学内容与前面所学内容的联系较紧密时可以用复习导入法;在适用性较强的课程中可以使用联系实际的导入方法等。在实际物理教学中,教师如果对不同的实验导入法灵活运用, 就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以学生的认知特点为依据,采用科学的实验导入法
首先是创设实验情境。变化多样的教学实验的选用,结合生动的课堂讲解,可以使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关注被激发出来。创设好的实验情境有两方面内容应该注意:一是运用语言的艺术巧妙设计实验教学程序,二是与时俱进的新奇实验的选择。
其次,是激发认知冲突。精心地组织并把握好课堂气氛是教师的引导学生的思维的重要步骤,当出现意料之外的新奇现象引起学生兴趣时,教师需要及时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不仅使学生的认知冲突激起,还要完成预计的学习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的实验,在实验课前都应该普及相应的安全知识,保障教学的顺利进行。
(3)发挥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教学意义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新课改背景下的出资物理教学应该采取的教学模式。理论知识一般从实践中总结和推理出来的,所以掌握好理论知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在学习物理课的过程中,教师要多开展物理实验课并鼓励学生参与实践,这样可以延伸理论课上的优势,还可以弥补理论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首先,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精典的处理模型、赋予具有理想化的演化结果等内容,帮助学生在科学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都得到锻炼和提升。其次,教师也可以结合实际,把实验引入学生的生活中,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的实用性。例如,对物体质量的测量,物理实验室中一般是用弹簧秤来测量,但对于笔和书这种学生日常见到东西,使用弹簧秤测量却不恰当,于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日常中常见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如天平、电子秤等。这样,学生便可以在家中操作简单的物理实验了。最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物理学的活动实践课程中了解当今科技发展的成就,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出来,从而帮助他们按照自己的兴趣去对物理展开学习,发展他们的特长和个性。
总之,理论教学作为进行物理实践的根本保障,具有一定重要的意义。教师应该在学生基本知识扎实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理论融入实验活动之中,让他们体会到学好物理知识,提高物理这门学科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苏广忠.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创新思路之我见[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9:
[2]于恩坤.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学苑教育,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