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文化常识范文

时间:2023-10-26 17:56: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艺术文化常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艺术文化常识

篇1

关键词:中国油画拍卖艺术品市场

一、中国油画市场的历史演进

中国油画市场的起步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国内与海外的经济文化交流日渐频繁,一些常驻中国的外交家、外企工作人员,还有部分游客开始零星地购买中国艺术家的油画作品。所以,早期的交易行为经常发生于外企、外交人员的家里或领事馆举办的聚会或小展览中。当然,也有部分作品挂在酒店中同工艺品、旅游纪念品一起销售。那时的画价非常低,除了当时市场经济并不十分发达、生活消费水平较低以外,在很多人心目中甚至是艺术家本人也从没有想过作品是可以自由买卖的。在我们的传统理念里,艺术与商业毫无瓜葛,艺术是纯粹而高尚的。油画作品开始频繁交易大约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期,其主要原因是我国港、台地区及东南亚一些国家的经济历经七八十年代的迅猛发展,积累了一定量的财富,并且,中国的艺术品价位较之上述其他地区的价位要低廉得多,品质与功力又相当不错,所以一些经纪人、画廊与藏家纷纷将目光投到中国艺术家身上。中国当代艺术品或者说中国油画艺术品正式进入海外艺术市场的标志性事件是1992年香港佳士得拍卖公司推出的中国当代艺术专场拍卖和1994年、1995年香港苏富比拍卖公司推出的中国油画拍卖。正是世界顶级拍卖行的专场拍卖为中国油画艺术品的市场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从此开始,商业因素作为一个重要环节开始渗入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历程,艺术与商业再也难以分离。在90年代的前半期,我国港、台地区及东南亚国家的油画艺术市场逐渐由盛转衰,来自于我国内地的油画作品也渐趋饱和,质量更是良莠不齐。正是此时,欧美市场趣味开始取代东南亚市场,前卫画风开始抢滩欧美艺术市场,艺术品价格更是迅速飙升。从此中国艺术家的身影开始闪现于欧美国际艺术舞台,引起了欧美市场的关注与反应。这一进程的背景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无论从政治上、经济上,中国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世界越来越关注中国,希望参与中国的发展。中国内地艺术市场的真正启动,是以1993年中国嘉德国际拍卖公司的成立为标志的。它率先推出的中国油画雕塑专场拍卖第一次全面地将油画呈现在世人面前,置身于中国艺术市场中。也正是“专拍”的不断努力,迅速地扩大了油画的知名度,促进了中国藏家与投资人对油画或当代艺术的了解,嘉德拍卖公司亦成为中国油画拍卖市场中的领头羊,成为中国油画艺术市场的重要风向标。拍卖是中国艺术市场中的一件大事,它以其集中的、大规模的、完全市场化的运作机制以及强有力的宣传,对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加速度地促进了中国内地艺术市场的发展。90年代中后期,中国画廊业的兴起进一步夯实了油画艺术市场的基础,开始引导艺术市场向规范化、制度化方向迈进,并与拍卖业形成了互补的局面。画廊是整个艺术市场体系中最为重要的基石,在艺术家与收藏家、个体与社会间起着桥梁的作用。它们主要集中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这与经济发展速度密切相关。这些画廊都是市场初期与海外交易过程中形成的。到90年代中期,一些更具有主动性与多样性的画廊涌现出来。有相当部分的画廊是由外国人开办的,90年代后期,由于上海经济迅速发展,向国际化大都市迈进,出现了很多私人画廊,绝大多数都是中国人自己开办的。画廊从数量上超过了先行地北京。进入21世纪,一些海外画廊看好中国经济发展态势,开始纷纷涉足中国艺术品市场。①

二、中国油画市场兴起的原因

中国艺术市场在经历20世纪90年代突进式的发展,目前进入一个相对平静的整合期,一些积累的问题也就凸现出来。比如作品的真伪、价格的炒作等等,尤其集中于近现代书画名家作品上,使艺术市场的风险性增大,也使进入书画领域的收藏与投资的资金需求量越来越大。这里除了有市场初期不可避免的机制不健全、投机分子作祟、中介机构的不规范操作之外,也与一些收藏者、投资者的急功近利、盲目投资有关。正是在此背景下,油画市场开始兴起。油画作为一个新兴领域,资金的需求量与书画市场相比较少,书画市场所面临的种种问题与尴尬在油画领域内几乎还没有到来,易于进入。因此,部分资金从书画市场投向油画市场,这是油画市场兴起的主要原因。第二个重要因素是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新兴的产业阶层与白领阶层日益崛起,社会审美风尚改换。由于这个阶层日益发展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无论在资金能力、文化水准、审美趣味上,都乐于接受充满新意、具有挑战性的当代艺术,他们的年龄与知识背景决定着他们与中国当代艺术的亲和力。所以体现时代气息、色彩丰富、充满节奏感的油画逐渐成为这一阶层的需求对象。由于目前视觉环境、视觉符号无论是立体的还是平面的,都在向着现代的、时尚的、国际化的方向快速发展,人们的审美口味已经发生了潜移默化的转变。这也促使中国人对油画、雕塑等原本来源于西方艺术体系的艺术品并不觉得陌生,从简单了解发展到欣赏的层面。第三个因素是中国油画艺术体系的自身发展。油画从海外传入到今天也只有短短的一百多年的历史,但却在中国生根开花,产生了像林风眠、赵无极、吴冠中等中国油画大家,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油画艺术空前发展,形成多元化的局面,经过数代人的努力,积累了丰厚的艺术资源,为我们进行收藏与投资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第四个因素是近年来拍卖业、画廊业等中介机构逐步走向规范化,大力推陈出新,培育了新兴市场。虽然从市场份额上与传统书画市场相比还相差不少,但其发展潜力决不可小觑。

三、中国油画市场的现状分析

以嘉德的油画专场拍卖图录为例来加以简单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市场是由以下几大板块构成的:1.早期油画作品,大致占整场比例的15%;2.东方格调的华人经典画风,比例约占6%;3.写实倾向的学院派画风,包括现实主义画派比例约占40%;4.青年油画家的多元化风格,包括部分前卫艺术作品,比例约占39%。(一)早期油画作品——20世纪初期留学海外的前辈画家作品

他们是中国油画艺术的奠基者,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中拥有崇高地位。其中的代表性人物有徐悲鸿、林风眠、刘海粟、潘玉良、吴作人等。徐悲鸿的作品《风尘三侠》在2001年中国香港佳士德秋季拍卖中以704.37万元港币成交;林风眠的作品《丰收图》2002年在香港佳士德秋季拍卖中以556.50万港币拍出。

(二)东方格调的华人经典画风的代表者——赵无极、群、吴冠中等

他们的作品得到海内外华人收藏家的广泛而有力的支持,是目前市场上最炙手可得的艺术家。赵无极的作品《1.4.66》2002年在香港佳士德秋季拍卖中以755.41万港币成交;吴冠中的作品《鹦鹉天堂》在2005年北京保利秋季拍卖中以3025万元成交。

(三)写实主义倾向的学院派画风——国内最早,也是最容易为市场所接受的绘画风格

其一是中国写实画派,其中的代表者有陈逸飞、陈丹青、王沂东、艾轩、杨飞云等。他们得到我国港台地区及东南亚、欧美市场的认可,作品单幅价格均已超过百万元。其中王沂东的作品《深山里的太阳》在2005年中国嘉德秋季拍卖会上,拍出了506万元的个人最高价。其二是中国现实主义画派,其成员包括孙为民、徐惟辛、忻东旺、郑艺、王宏剑、孙向阳和陈宜明七人。其中徐惟辛的作品《打工图》在2005年北京翰海秋季拍卖中,拍出308万元,创出个人最高纪录。

(四)青年油画家是目前中国艺坛最具创作活力的一群

他们成长于20世纪90年代,技术扎实,思维活跃,注重个性风格,形成多元化的创作格局。其中的代表性画家有刘晓东、张晓刚、方力钧、王广义、岳敏君、祁志龙等。刘晓东的作品《三峡新移民》在2006北京保利秋季拍卖中以2200万元成交,创下中国当代艺术拍卖世界纪录。张晓刚的作品《血缘系列:同志120号》,在2006年3月31日美国纽约苏富比拍卖行,以全场最高价97.72万美元成交。

结语

中国油画市场未来依然会呈现上升趋势。我们提取一个样本来分析:北京中诚信拍卖公司是一家专事油画拍卖的机构,迄今已成功举办了三次拍卖会。首拍油画专场是2004年底,总成交额为2167.1万元;2005年春拍总成交额为2585.1万元;2005年秋拍总成交额为3212.7万元。把北京中诚信拍卖公司的三次油画拍卖会的总成交额作一纵向比较,从中可以看出,中国油画市场的上升进度是呈台阶状的。

中国油画市场作为一个新兴的艺术市场,越来越引起世人的关注。它所蕴含的巨大的商机是显而易见的。在世界范围内,艺术品投资回报率最高的就是当代艺术品。目前中国油画艺术品市场份额在整个艺术市场中所占的比例还是非常小的,与书画、古董等传统艺术品市场相比差距还很大。设立艺术投资基金,把众多投资人的资金汇聚起来,通过专门管理人员的运作、多种艺术品类组合投资,最终实现收益的目的。这样一方面可以引导市场理性投资;另一方面可以活跃市场的交易,给更多人参与投资艺术品的机会。如何将近一百年来、数代艺术家探索与创造的油画艺术成果以及丰富宝贵的文化资产呈现在世人面前,并且跟艺术市场发生良性互动,进而有益于艺术创作,这是一个有待各主流美术团体、艺术史研究者、艺评家,美术馆、博物馆等公共艺术机构,画廊、拍卖行等商业中介机构以及传媒、政府相关部门共同深思的问题。市场的发展促使我们更加认真地总结近现代中国油画艺术的发展历程,关注当代文化艺术建设,进而能够为市场发展提供明晰的参考体系以及建立博物馆等公共收藏体制。这是油画艺术市场得以健康有序、蓬勃发展的前提。

参考文献:

[1](美)林悦熙,陈伟梅.美国艺术收藏市场管窥[J].画廊.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6-04.第2期.

[2]李宏宇,宋涵.当代艺术品,火得就像房价[N].南方周末.2006-06-01.

篇2

关键词:礼文化;市场;经济;衡量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08-0264-01

1.送礼意识较强,但礼品大众化。走户串门,礼尚往来,老百姓送礼更多局限于传统节日、亲友生日,所送礼品多为超级市场买来的大众货。年年如此送礼,送的人觉得缺乏新意,也很难尽心意;受礼者有时觉得礼品太俗,但又不好拒绝,弄得双方心里尴尬。

2.礼品知识缺乏,送礼随波逐流 。经由,中国传统礼文化在某些方面被淡化,某些方面甚至出现断层。在伦理、道德、礼仪的教育方面存在诸多弊端,致使传统礼文化传承不足,许多人不知道各种场合如何讲究礼仪,如何送礼。遇到需要送礼的时候,大家都随大流,广告上今年送礼送什么就送什么。往往过一次生日、或春节,相同的礼品收一大堆。

3.礼品市场散乱,称心礼品难寻 。极少有专门的礼品店,各种礼品散落在超级市场、糖烟酒市场、农贸市场、旅游市场、文化用品店、珠宝店、服装店;专门的礼品包装不多,常常是附带销售,没有成行成市,没有集中经营,没有规模的专业礼品市场。什么都可以成为礼品,但适合的礼品、个性的礼品、称心如意的礼品很难寻找,不知道到哪里去买。

4.缺乏品牌经营,专业度不高 。目前,中国已有的礼品公司绝大多数局限于广告礼品,另有极少数的商务礼品公司、婚庆礼品公司,但婚庆礼品公司以活动策划为主,中国现在没有一家多方位经营的综合礼品公司,更没有大众皆知的礼品品牌。

5.公司经营与店铺经营割裂。另一方面,中国的礼品公司几乎没有一家设立规模经营的礼品店,更不用说开设礼品专营连锁店。这些礼品公司开设在写字楼,主要通过电话、资料邮寄等方式向单位开展直销。它们绝大多数没有自己的工厂,利用样品拉单,拿到订单后再找工厂加工。这种低成本的运作方式,局限性很大,其市场触角延伸面狭窄,许多团体客户、家庭和个人客户被忽略。

6.产品单调,同质化严重 。不管是礼品公司经营的广告礼品,还是广告上宣传的健康礼品,抑或散落在各种市场上的其它可以称作礼品的礼品,其共同点离不开“商品化”,不仅属于大规模生产,而且相互抄袭,同质化十分严重,不能满足人们表达个性祝福的情感需求,选择性很差。

7.生日礼品市场,有多少人过生日,就有多大市场。据最新人口调查数据显示,到2005年初,中国内地人口已达13亿人,人口数目在很长一段时期内还会呈稳步增长势态。据新生儿出生统计,中国每年几乎都有2000万的新生儿出生,这意味着每年过生日的人数都在不断增加。

在中国,几乎2/3 的人每年都要给自己来一次生日庆贺。13亿人口大国,平均每天就有356多万人过生日,每天几乎有230多万个生日庆典。平均每次生日10个人送礼,每天仅生日礼物就超过2300万份;每人每次平均购买100元礼品,每天送的生日礼就有23亿元之巨。

8.商务礼品市场,有多少机遇,就有多大市场 。竞争加剧,合作的重要性必然加剧。市场化的中国,人际交往、公共关系作为纽带,在发展人脉、扩展社会资源、市场资源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商务合作伙伴、目标客户、顾客、资源控制者进行感情投入不可避免,这就开创出一个全新而巨大的市场――商务礼品市场。

商务送礼不仅是一种良好的交流与沟通方式,同时一份恰到好处的礼品还能为企业获取更多的商业机会。据有关部门预测,目前我国商务礼品市场有超过600亿元的市场空间,并仍在以接近20%的速度增长。

9.代表中国文化的礼品。中国礼品的发展兴起于改革开放,与世界相比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惊人,主要依托于国内外市场的拉动。根据礼品的性质和用途可分为:国务(政务)礼品、商务礼品、休闲用品、收藏与陈设品、节庆用品等六大门类,其中,既有传统的礼品范畴,也有迅速发展和正在形成的新的礼品类别。可以断言,随着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和小康社会生活内容的进一步丰富,礼品业的分类也将随之变化和更加科学。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礼品全行业年均增长速度为12%以上,高于全国三个百分点;2006年产值约1800亿-2000亿人民币左右。有80%以上礼品生产企业集中在广东、浙江、福建、北京、上海、江苏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义乌、苍南等一些有形市场已成为礼品的交易中心。中国礼品出口量越来越大,国外礼品的主要消费国的礼品有70%―80%来自中国。中国的产品已经成为礼品市场的主流。

在礼品的产品中,许多品种的产品中国制造的份额已经跃居首位,比如流行饰品、像框、节日灯、圣诞用品、毛绒制品、休闲用品等。

参考文献:

[1]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篇3

从2007年至今,国家颁布了一系列对文化产业的政策与扶持举措。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号召;2009年,文化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到2012年,党的十再次明确了“要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2014年4月,文化部、央行、财政部联合了《关于深入推进文化金融合作的意见》,将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把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确立为“国家战略的重中之重”。众所周知在文化产业众多分支中,艺术品产业是创作积淀最丰厚,产业链最简单,交易最灵活的一个业态分支。在《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和《关于深入推进文化金融合作的意见》文件指导下,艺术金融产业以厚积薄发之态发展起来。

二、艺术品金融化市场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1.艺术品金融化市场建设的必要性

我国作为文化大国,不仅拥有丰富的文化艺术资产,并且富有强大的文化艺术创作力,因而积淀了可观的产业力量。目前,在努力“盘活”文化艺术资产的同时,切需一个出口转化为生产力与利润,释放出积淀的力量。另一方面,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中,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意是关键因素,而这一因素正孕育在以创意力和创新力为支撑的文化产业中。同时,文化产业作为轻资产、高附加值的产业,极有潜力成为高成长性的新兴经济。

2.艺术品金融化市场建设的可能性

艺术金融产业面临重要机遇期。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需要与经济总量相匹配的文化形象和声音,对中国“文化输出”的殷切期望与迫切期待,需要有力的“国家形象”。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产业是未来中国的“国家战略”。中国艺术品市场是一个新兴的市场业态,中国艺术品市场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部分。文化艺术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业的支撑,文化艺术资本市场的培育与发展是文化艺术产业不断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中国艺术经济融入现代经济与世界艺术经济的中国艺术金融产业的发展壮大是必由之路。

三、山西艺术品金融化市场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近年来,山西的艺术品市场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还不够成熟,存在着诸多问题。从艺术金融的需求与结构、艺术金融产业的全球化以及科技进步对艺术金融的推动作用等方面分析山西艺术金融产业的发展,发现存在很多问题和障碍:艺术金融产业管理体制相对滞后,影响了艺术金融产业健康运行;宣传力度不够,推介不够,艺术金融产业发展的理念与环境滞后;缺乏相关艺术金融产品,难以满足消费者的投资期待;艺术金融产品创新能力不足,阻碍了文化市场潜在需求向现实需求转化;艺术金融产品的服务功能不完善,限制了艺术金融产业消费需求的增长;艺术金融产品供求结构性矛盾突出,抑制了艺术金融产业消费需求的释放。当前存在的普遍问题还有艺术金融产业收入的不稳定性制约了银行信贷投放,因此山西艺术金融产业的融资需求服务体系的建立尚不健全。总体来说,山西的艺术品市场还不够成熟。

四、山西艺术品金融化市场建设的发展建议

要实现山西艺术品市场的金融化,本人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应提高对艺术品的整体认知程度。因为艺术品与文化紧密相联,是文化的集中体现。目前,山西文化艺术产业正在经历一个特殊阶段。应先降低文化艺术的门槛让大众接触到文化艺术,进而进行最基础的文化启蒙与普及。在带动产业发展的同时,提升整体文化素养,这是一个特殊历史时期的文化使命。其次,努力实现金融资源和山西艺术金融产业有效对接。除金融业需转变传统观念外,更应在拓展金融支持、扩大艺术金融消费上下功夫。立足于发挥金融市场资源,研究金融支持山西艺术金融产业的政策措施,加强对山西艺术金融产业的金融服务,创新新型消费金融市场,促进艺术金融消费的增长和升级。第三,重视科技进步在艺术与金融对接中的作用随着科技进步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互联网及通信技术的发展与融合,不断推动传统产业形态的更新及新型业态的生发。在科技进步的推动下,文化艺术产业与金融业的对接也显现出新的活力,由此进一步推进山西艺术金融产业的发展。第四,借鉴互联网思维改造与重构传统的艺术产业领域。“互联网思维”改变了中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及意识形态。互联网思维在金融领域已获得成功。文化产业以创新与创意为核心,兼具实用与鉴赏功能,并具有塑造时代风格、展现时代风貌也将是率先被“互联网化”和“金融化”的产业。借鉴互联网思维改造与重构艺术金融是当务之急。

篇4

文献标识码:A

1.文化创意产业与艺术教育的关系

(1)相辅相成。首先,随着艺术的发展与完善,艺术一方面属于创意活动,另一方面,则是被创作的对象,艺术品与艺术活动两者的核心是艺术的创造。而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则是艺术,通过启迪与引导等方式传授艺术知识、技能与精神,由此可以看出,艺术教育具有多种功能,不仅可以启发人们的艺术智慧,更能够挖掘人们的艺术潜能,成为培养人们艺术技能与创意的重要教育活动。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在文化创意产业活动中,艺术教育向其输送大量优秀人才,为其发展提供重要保障,成为文化创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源头与基础。

其次,社会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出现了大量的高新技术,另一方面,它改变了市场的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它冲击着传统艺术,使传统的艺术形态发生重大改变,推动各种艺术形式与品种的出现,并且丰富与创新发展艺术内涵。

最后,在文化创业产业中,艺术具有新的发展形态。由此可以看出,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艺术教育中衍生出文化创意产业,从而使得艺术教育的形式更加丰富。总而言之,从理论发展背景与人才基础的角度来看,文化创意产业与艺术教育同根同源,相辅相成,共同进步。

(2)人才资源的供应。在培养艺术人才的过程中,艺术教育具有重要作用。艺术教育一方面为艺术课程提供更为丰富的作品形式,另一方面,则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艺术人才。感知作为艺术的重要基础,文化创意本身便是对感知能力进行实践的活动,对不具有感知的能力艺术作品来说,其不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艺术作品应当从感知方面,超越现实与打破常规,才能够创造出具有震撼力的艺术作品。由此可以看出,艺术教育应肩负起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担,加强对学生感知能力与艺术素养的培养,提高学生进行艺术欣赏与创作的能力,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推动艺术教育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与艺术教育两者相互促进。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文化创意产业的不断完善,人们提高了对文化创意性产业重要性的认识,正采取有效的措施以改变原有落后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人的全面素质的提高,增强人的创造能力。艺术类专业逐渐成为高校的热门专业,据相关调查研究统计数据显示,大量高校开办动漫专业,招生规模逐渐加大,动漫艺术教育将会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2.将艺术教育与文化创意产业进行对接的措施

(1)艺术人才培养定位与市场相对接。高校应准确地定位文化创意产业的市场前景,根据文化创意产业最前沿的发展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从而培养出满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要求的人才,适应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形势,培养出能够融合文化创意产业的复合型人才。

(2)艺术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相对接。由于我国的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与文化创意市场发展需求出现严重脱节的现象,导致我国的艺术教育发展出现严重不平衡的状况,人才培养模式过于单一,无法满足文化创新的人才需求。因此,人才培养模式应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构建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避免艺术教育中出现教育活动的教育目标设置出现空泛与集中等问题。

(3)艺术专业课程体系与市场对接。艺术类高校学生普遍存在创新实践能力缺乏的问题,主要受到高校的专业课程体系与实际活动相脱节现象的影响。艺术活动一方面需要考验学生的文化素质,另一方面,则需要考查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设计与构建艺术专业课程过程中,需要高校人员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篇5

关键词: 文化产业;现代小剧场;市场;赖声川戏剧

【中图分类号】 J8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3)02-0001-02

21世纪是一个文化创意经济的时代,借助经济全球化的平台,文化产业逐渐成为发达国家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近年来在我国,文化产业的领域不断扩展,由单一模式逐步发展到包括文化艺术、时尚娱乐、广告会展、建筑设计、软件服务、网络信息等多元化的齐头并进的发展模式,实现了一次次飞跃和突破。在文化产业大力提倡的今天,现代剧场艺术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该何去何从?现代小剧场艺术正是借助文化产业迅猛发展的势头也实现了新的突破和发展。下面本文拟以赖声川戏剧为例,探索现代小剧场艺术与文化产业大环境的关系、生存现状和出路以及新的契机,具有现实性和必要性。

提起实验性戏剧,台湾的赖声川以及他的表演工作坊更是以其“集体即兴”的创作方式、“创意金字塔”的思维特点引领着现代实验戏剧的潮流,在拼贴、哀乐、戏谑、荒诞的后现代风格和倾向中却体现着独特的人生哲学、佛学禅语,实现了演员个人体验性表演、现代小剧场的产业化发展以及戏剧品牌意识与市场实现了有效的沟通和融合,借助文化产业发展的平台,创造出了独特的小剧场艺术。

属于文化艺术范畴的小剧场艺术的发展主要归于艺术性、创新性和市场化三个方面,这也是由文化产业的性质决定的。国家统计局对文化产业定义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1]。赖声川的先锋剧场艺术实验,通过最通俗的大众文化内容为素材,为大众提供了一场场舞台的盛宴,丰富了舞台表演艺术,带动了小剧场的产业化运营,促进了与戏剧相关的各种文化产品的诞生,为戏剧的可持续发展开拓了新的方向和渠道。总之,小剧场艺术的发展离不开戏剧的艺术性、戏剧的创新发展和剧场的市场化经营这三个支柱环节的发展。

1.小剧场艺术的发展与戏剧文化艺术性发展息息相关。过于专注探索艺术的实验或先锋戏剧大多数引起的是业内人士的关注,往往会与广大观众脱节,赖声川的戏剧虽然走的是先锋实验路线,然而其故事内容简单,通俗易懂,情节戏剧性强,吸引了大众的视线,受到观众的喜爱和欢迎。就《暗恋桃花源》来讲。与传统戏剧不同,它是两个不同时空不同地点的两个故事用复式结构在同一舞台上的呈现——《暗恋》中江滨柳和云之凡之间的悲剧爱情故事和以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为原型的《桃花源》的喜剧故事,这一陌生化效果更加强了戏剧的主题思想,正如“表演工作坊”主要成员李立群指出话剧是呈现“快乐是痛苦的缩小,痛苦是快乐的延长”这一人生生命体验:悲喜是人生的两面。本就一体,互动消长[2]。悲剧中蕴含的喜剧色彩,喜剧中却无不深藏着悲凉这一人生本来面目的真实呈现。《暗恋桃花源》的艺术性还体现在观众在其错位的能指和所指的语言设计艺术中,成功实现了由看客到观察的行为主体的角色转变。正是这位艺术家台前幕后秉承对艺术的信仰,他的“表演工作坊”坚守着“用最通俗的大众文化内容做原料,也必须以优良的工艺做出精致的艺术品”[3]的信条,成就了一部部优秀的舞台作品,为小剧场艺术的作品的艺术性发展提供了范例和方向,对小剧场艺术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2.小剧场艺术的发展只有不断创新才会保持器旺盛的生命力。作为文化产品。创新是推动文化产业链条良性循环的源动力。与那些与观众审美趣味严重脱节的所谓“行政下的主流作品”相呼应的是建造豪华剧场的热潮以及各种硬件设施的不断更换,赖声川独特的“集体即兴创作”的理念,有效地避免了剧场艺术在发展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在《赖声川创意学》一书中,他强调了“创意金字塔”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他的《千禧夜,我们说相声》的相声剧系列,《如梦之梦》等舞台剧系列以及《绝不付账》等改编剧系列,都是其“集体即兴创作”理念的成功硕果。正是对荷兰阿姆斯特丹工作剧团的“一种活力,一种结合台上台下的演出,透过社会议题,透过精彩的表演,透过幽默,透过关怀”[4]的表演观念的借鉴,诞生了将台湾小剧场艺术推向的“集体即兴创作”方法。可以说,赖声川在戏剧创作中这种方法的体现,作为创新的舞台观念,带动了从作品创造、剧场效应以及包括导演、演员、观众在内的所有主体的转变,从长远意义来看,“它的开放性赋予了话剧文本动态的意义生成系统和穿越时空的艺术魅力”[5]。因此说,小剧场艺术的发展离不开戏剧的创新,包括在创作方法、戏剧结构、故事情节等,都应该积极创新,保持小剧场艺术的生命力。

3.小剧场艺术的发展不仅与艺术性、创新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与市场的关系更是不容忽视。赖声川曾指出,内地的戏剧界仍处于过渡时期,内地以主流国家话剧团的模式打开后,即将所有的国家话剧团投放市场后会产生很大的震撼 。小剧场艺术要发展必须是建立在市场基础之上的,其主要收入来自剧场出租收入和演出票房收入,赖声川话剧的原创性可以为小剧场吸引更多的话剧爱好者,同时,不仅增加小剧场的演出收入,也会带动小剧场交通、餐饮、娱乐等配套设施的盈利,从而保证小剧场艺术的良性发展和循环。有的小剧场开始注重选址地点,建立在配套设施比较完善的CBD区域,根据周围目标人群选择适合的话剧类型演出,是小剧场艺术发展的重要渠道。另外。还应注重品牌意识,无论是硬件设施(包括场地、设施、舞台、灯光等)、软件(包括所选话剧、演员、营销模式等)以及周边环境(配套设施、居民生活水平等)都影响小剧场的发展。小剧场只有具备市场性,才能保证艺术性的充分发挥和施展。

作为文化改革体制的成果和大众文化的必然补充的小剧场,同样也是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多样化的产物。真正能称之为戏剧运动的中国话剧的小剧场戏剧,既是戏剧界令人赏心悦目的风景,这种新的戏剧形式又引来社会各界的不少争议。纵观北京和上海的小剧场戏剧,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小剧场戏剧的观演关系打破镜框舞台的限制而呈现三面观众或中心舞台或更为融合的形式[7]”。以历经20余年的北京小剧场话剧为例,从其产生的社会反响和艺术效应来看。可以看作是一个较为成熟的戏剧演出模式,是微型“新兴文化产业”的典范。然而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这些小剧场艺术仍存在缺陷。

1.基本功不够,缺乏有深度的原创剧本。改革开放以来,文化艺术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资金成为文化艺术发展的首要考虑因素。从艺术家创作、艺术品生产、艺术品营销等都带上了浓厚的商品经济色彩。如今的大众审美趋向也导致了话剧创作的浮躁。“经典和大师成为难以触摸的乡愁。在对永久消逝的经典和大师的怀旧之中,批量生产的'经典'和'大师'被商人和媒体和大众合谋制造出来,成为社会舞台上快速更新、永不谢幕的玩偶”[8]创作上的浮躁成为原创精品出现的障碍。由于对市场的迎合以及对商品经济的追求,话剧面临着作为艺术本质的丧失的危险。这两年,较为成功的原创如赖声川和他的表演工作坊的话剧演出,从台湾到大陆,实现了话剧文化的流通,优秀的原创作品如《那一夜,我们说相声》、《那一夜,WOMEN说相声》等相声剧系列。《暗恋桃花源》,《如梦之梦》、《如影随形》等的原创剧本,内地明星谢娜、何炅、李宇春等的加入等带来了赖声川话剧艺术和商业上的双赢。

2.小剧场艺术发展呈现“青黄不接”的态势,实验性先锋性演出少,创新不足。小剧场戏剧因突破了原先舞台艺术单一呆板的模式。并开始侧重于探索、实验和创新。因小剧场话剧的选材通常选择大众所喜闻乐见的事情。在市场化的今天,小剧场戏剧既要保持其话剧的艺术性,又要能够保证市场和票房,不难避免出现迎合市场的作品出现,虽然话剧舞台使出浑身解数吸引观众,促进票房,但是缺少了话剧应该具有的部分艺术元素——对现实的洞察、对历史反思、对理想的追求和对人性的认识。因其投入小、演员少、规模小,因此注定了其向票房和市场化靠拢的趋向,市场化存在的弊端也会影响到小剧场戏剧的“娱乐性”和“类型化”。对戏剧的先锋性探索少之又少,出现了小剧场戏剧的发展“青黄不接”的态势。

3.小剧场戏剧的炒作营销大大降低了剧作的质量和水平。戏剧批评的缺席一直是小剧场艺术难以真正发展的根源,戏剧批评的缺失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小剧场艺术的美学定位一直难以敲定,尤其是对小剧场没有深入的研究;另一方面是小剧场艺术从业者本身的“脆弱”心态,批评者鉴于对于小剧场票房的保护,很少哟批评意见的出现。于是,当这种专家批评处于空缺地位时,就会轻易被媒体的恶意炒作和宣传所取代,这就使得小剧场艺术受到了市场劣根性的影响。而正是低水平的炒作使得小剧场艺术剑走偏锋,暂时的票房诱惑促使了小剧场的低俗化发展,小剧场话剧的这种发展趋势开始逐渐偏离了艺术的本质,对小剧场话剧的发展极为不利。

总之,当前的小剧场话剧的发展还是处在表层的热闹之中,距离真正的艺术繁荣还有很远的距离,小剧场话剧发展的决定因素并不是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水平的提高,而是取决于小剧场艺术自身的多元化发展和探索。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精神文化产品的不断需求,尤其是国家“十二五”规划以及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壮大文化产业的发展[9],这可以看作是小剧场艺术发展的重要契机,小剧场艺术的多元化也迎合了不同的市场需求,它的互动性和真实性也满足了电视、电影等媒介所没有的优势。面对这种契机,小剧场艺术需要从自身、市场、政府三个方面入手,实现小剧场艺术的不断发展和跨越。

1.小剧场艺术自身要实现创意化发展。文化创意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小剧场艺术的创新就要在尊重艺术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如先锋实验戏剧,就实现了形式上和内容上的双重突破。赖声川在他的《创意金子塔》中将其创意、佛学和话剧结合起来,开启了台北话剧的新时代。在宣告“相声已死”的台北,赖声川和他的表演工作坊将相声和话剧相结合,诞生了《那一夜,我们说相声》、《千禧夜,我们说相声》等经典的系列精品,拯救了相声艺术的发展,发挥了话剧的魅力和风采。而后的《如影随行》将佛学、禅念与故事结合,在舞台上呈现了一场极具这哲学意味的经典。《暗恋桃花源》就是将一出《暗恋》的爱情悲剧和《桃花源》一出古装喜剧在同一个舞台上创新地在一起演出,其反应的人生悲喜意味,让观众深受启发,取得了极好的成绩,最近在国家大剧院和上海大剧院演出的《如梦之梦》,让业界人士看到了小剧场艺术发展的希望。

2.小剧场艺术的发展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需要对小剧场用地进行分类和规划,实现小剧场戏剧的专业化发展,发挥小剧场戏剧的规模化效应。政府需要对作为主体的社区小剧场纳入到公共服务体系当中,社区小剧场才会有发展的前景和余地。政府对待商业性小剧场需要规模性的发展,发挥商业性小剧场的规模化效应,不仅可以有利于民营企业这种社会融资的进入,还可以实现小剧场的多元化发展。

3.小剧场戏剧的发展需要市场化经营。市场的分散会导致剧种类型的多样化,商业性集群小剧场更有利于创意的产生和盈利模式的构建。小剧场戏剧需要走大众化的路线,小剧场戏剧的存在标志着一个产业的产生和运行,如张广天导演所说:“艺术是生产力,如果我们把话剧当成产品,按照一个产业的模式去运作,这才是我们的出路。[10]”将小剧场话剧作为一种文化产品来经营,将其投放市场,或者将小剧场戏剧按照市场连锁经营的套路,都会产生一定的市场效益,作为文化产品来经营,将会是小剧场话剧走向市场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总之,小剧场话剧作为文化产业的一个分支,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有着巨大的潜力。小剧场话剧如要发展,必须要建立健全的良性的市场循环体系,必须要进行产业化、市场化运作,是体现小剧场艺术价值的前提。拥有好的剧本和创意,是小剧场话剧成功运作的根本。好的创意和制作,才会拥有观众和票房。拥有足够的票房成绩,才会有继续创作的动力和资金。才会实现良性的可持续循环,一句话,中国的小剧场话剧需要产业化,更需要市场化。

参考文献

[1] 国家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的通知(国统字【2004】24号)

[2] 王晶.《论赖声川对传统戏剧的突破》,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10月第27卷第5期

[3] 尹永华.《大众文化的精致艺术实验——赖声川和他的表演工作坊》

[4] 钟明德.台湾小剧场运动史——寻找另类美学与政治[M].台北杨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版第94页

[5] 赖声川.《无中生有的戏剧——关于"即兴创作"[J].中国戏剧,1988年第8版

[6] 孙冉.《赖声川,让剧场回归到文化的深处》,中国新闻周刊,2006年11月20日

[7] 刘永康.《从探索、实验走向市场-关于上海小戏剧运动的思考》《当代文艺潮》

[8] 薛晓金.《北京小剧场戏剧的现状分析》,北京:《戏剧》,2002年第4期

[9] 刘学.《小剧场时代离我们还有多远》,《新产经》2012年第5期第39页

篇6

[关键词] 艺术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公共文化服务;高等院校

[中图分类号] F7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037(2017)3-38-4

Research on the Innovation Mode of College Art Talents Training in the Field of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Duan Ziyi

(SIAS International College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Xinzheng Henan 451150)

Abstract: Talent training mode refers to the process and method of constructing knowledge, quality and ability for students with school as the carrier. Continuous innovation and practice of college art talents training modes are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he training quality of art talents and promot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owever, in the field of public cultural services, the cultivation of art talents is a complex systematic project. This paper expounded the connotation, feature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ublic cultural services first, then analyzed the function and omission of college art talents training in public cultural services, adiscussed its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orientation, and finally from multiple levels gave the innovation modes of talent training.

Key words: art talents training; innovation modes; public cultural services; higher education college

新是艺术的生命。在艺术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只有有效提升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才能与教学质量的核心要求和社会发展的文化诉求相符合[1]。而如何按照艺术学科的本体发展属性,在既定的学制内培养能够服务于公共文化建设的创新实践型艺术人才,成为目前高校艺术人才培养工作中需要共同面临的挑战。公共文化服务作为文化服务的重要内容,其目的在于满足公众基本的文化权益,同时提供社会可持续发展所需的文化条件,并以此提升国民整体素质,促进文化软实力的提升等[2]。在“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发展,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可见,在经济和文化日益融合的今天,公共文化服务正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高校艺术人才的培养工作有必要以此为契机,在课程、教学、管理、评价等方面做出重大创新,探索适应于公共文化服务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和新路径。基于这样的思考,文章针对公共文化服务场域中高校艺术人才培养的内涵、特征、影响因素、功能、缺位以及创新模式等进行了系统研究,旨在通过本文工作为高校艺术人才的培养工作提供可供借鉴的信息。

1 公共文化服务的内涵、特征与影响因素

公共文化服务作为满足公民基本文化权利的制度设计,它以公民为中心提供文化服务,意在以普遍均等、公平公正为原则,向全社会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公共文化服务体现了以人为本和以公民为中心的社会价值观,体现了社会的人文精神与人文关怀,其内涵、特征和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1 公共文化服务的内涵

文化服务作为政府的支撑行为,能够为社会公众提供所需的文化信息和文化活动。也就是说,文化服务属于社会契约或经济契约的范畴,集有偿性和无偿性于一身。而对公共文化服务来说,它具有典型的政府性质,借助政府这一组织或者平台,向社会提供能够丰富与完善人民群众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需求的服务产品和设施[3]。比如,图书馆、体育馆、文化馆、艺术馆等。对政府而言,它们提供的这些具有公共属性的产品隶属于国家的层面,无论是资金的提供还是技术的保障亦或是人员的配置等,都经过国家层面进行安排。其目的都在于保障社会公众的公共文化权利,为实现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进步提供基础性支撑。

1.2 公共文化服务的特征

公共文化服务属于典型的公共产品,因此,消费的非竞争性与受益的非排他性是其两个最为主要的特征。而对这种“产品”而言,是通过社会各经济主体提供出来的,其目的在于满足社会公众的公共文化诉求。此外,除上述两个特征之外,公共文化服务还具有典型的正外部性特征[4]。这是因为,公共文化服务能够满足社会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塑造人的品格,而这对经济社会秩序的建立、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保持以及社会准则的构建等都是至关重要的。更为重要的是,良好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够提升人力资本,能够在全社会形成和谐共处的理想气氛,引领经济社会向着良性的轨道发展,并对未来产生深远影响。

1.3 公共文化服务的影响因素――基于供给的视角

经验表明,公共文化服务生产与供给,都需要政府必要的干预。因此,以供给为视角,其影响因素主要涉及财政分权和转移支付制度、政府对公共文化服务重视程度以及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等,具体表现为:

1.3.1 政府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视程度。以公共选择理论为视角,地方政府更希望投资那些政治压力大的领域,或者能够获取更多经济利益的项目[5]。这样一来,公共文化服务受到政府的重视程度就相对较低,因为公共文化服务的缺位也会引起一定的政治压力,但是这种压力显著低于教育事业、医疗卫生与社会保障事I缺位所引起的政治压力。

1.3.2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经济水平对区域的财政收支水平、居民收入以及消费水平等都会产生直接或者间接影响,一般而言,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水平与上述因素之间呈现出正比例关系(同向变动)。同时,如果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越高,就会对公共文化服务产生更大的需求,而政府为了满足这些需求,就会向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给予更多投入。

1.3.3 财政分权与转移支付制度。从区域经济的角度讲,公共文化服务是地方性公共产品的一种,提供方为地方政府,因此,在中央政府投入有限的情况下,地方财政自给率会对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产生直接影响。

2 高校艺术人才培养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功能与缺位

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无论是服务的提供还是体系的建设较之以往都有很大进步。但是,因为我国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建设起步相对较晚,所以存在很多尚未解决的问题[6]。比如,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艺术人才的培养和社会输送就显得相对滞后,与之相关的教育与社会对接以及人才培养工作并未展现其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2.1 高校艺术人才培养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

2.1.1 文化保护与传承功能。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大国,文化形式种类繁多,尤其是一些有形或者无形的文化遗产正处在濒危的边缘,甚至到了消失和失传的境地。在这种情况下,高校艺术人才的培养能够为此提供一定的支撑和帮助,尤其在非物质文化传播、保护和传承等方面,更是能够发挥不可多得的作用。比如,高校可以借助自身对区域文化的研究工作,在培养艺术人才的过程中,对本区域的文化加以挖掘、抢救与保护;再如,可以借助学生的日常学习活动,让富有特色的地方文化得到传承和普及。

2.1.2 人才培养和智力支持。较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在公共文化服务事业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在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等层面上还未能取得显著进步。加强高校艺术人才的培养工作,能够让更多的艺术人才活跃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的第一线,这些人才不但熟悉文化发展规律,还可以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发展和进步提供智力支持[7]。比如,在我国中部地区,很多城市都在强化对文化活动的科学合理策划,与之相关的人才也在培养之中,高校的艺术专业在其中扮演着积极重要的角色。

2.1.3 促进区域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和进步。在公共文化服务场域中,高校艺术人才培养工作是其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高校艺术教育本身就包含着多种形式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尤其在当前乃至以后,我国文化类第三部门的发展会进一步完善,高校艺术教育或者艺术人才培养工作会因此而承担更多的演出和服务等任务。更为重要的是,高校艺术人才的培养能够直指公共文化服务的微观层面,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借此能够实现良好的显著性文化效应,这对促进区域公共文化事业的繁荣是大有裨益的。

2.2 高校艺术人才培养的公共文化服务缺位

2.2.1 对艺术的研究态度缺位。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对艺术人才的培养工作来说,无论是创作的艺术作品还是借助多种多样的艺术表演形式,都要通过升华与加工,使之在表现生活的同时,对公众的灵魂形成启迪,并借此产生震撼的效果。但是,由于很多高校在艺术人才工作中,将其视为“稀缺商品”进行打造和推崇,使得公众想像中艺术或者技艺已经不再是高校艺术人才培养的模样。更为重要的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经济的进步,越来越多的艺术人才对利益进行了强烈的追求,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艺术的灵魂。比如,对很多艺术人才来说,他们在高校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逐渐被社会所侵蚀,艺术成为其获取利润的工具,为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服务和贡献力量,成为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阻碍。

2.2.2 培养模式和社会需求之间相脱节。对艺术人才的培养来说,为了迎合公共文化服务的需要,不但要对专业进行持续和深入的研究,还应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和技能。但是,在现实世界中,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一些学生由于缺少实践经验和模拟机会,在演绎一些社会角色的过程中,难以将其生活经历或者生活阅历展现出来[8]。而之所以产生这样的原因在于,我国很多高校在艺术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只专注于对专业技艺的学习,而学习过程却和我国社会的发展现状相脱离,使得艺术人才的培养难以更好地为公共文化服务。

2.2.3 人才评价模式缺位。在我国目前的高校艺术人才培养模式中,注重更多的是艺术技艺的专业水平。甚至在某些业内人士看来,艺术本身就是“阳春白雪”,“下里巴人”与艺术之间的距离不可逾越。也就是说,在一些人眼中,艺术人才的培养是为了更为“高端”的目的,而不是为社会发展服务。而实际上,正是因为这种观念的影响,一些高校的艺术人才培养结果难以适应时代的要求,艺术和生活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反之却与商业和功利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社会公众的审美与艺术人才的专业素养出现了脱节的情况,而这也必然影响到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繁荣。

3 高校艺术人才培养的公共文化服务导向

当前,面对更新和更高的社会要求,高校艺术人才培养工作要与时俱进,要以公共文化服务为场域,实现回归中的嬗变和继承中的创新。为此,需要在矫正技术至上偏向的同时,进一步确立公共文化对艺术人才培养的价值意义,高度重视艺术人才培养的公共文化导向,以人文精神与人文关怀主导艺术人才的培养工作。

3.1 深入践行文化育人理念

高等院校作为传承和发展公共文化成果的关键载体,在塑造大学生独立人格与综合能力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可以说,在大学阶段的成长能够为其今后的人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并产生巨大影响。因此,在日常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实践中,应注重对古今中外优秀文化艺术成果,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公共文化的教学与传播,通过深化文化育人理念,最大限度地发挥高校艺术人才培养的社会功效[9]。比如,在高校内部应最大限度地营造公共文化服务的氛围,通过吸收全国各地公共文化艺术中的精华,提升学生借助艺术手法表述公共文化价值的能力,并引导学生能够自觉传承和发扬中国公共文化艺术。

3.2 确定人文价值导向

为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使命,艺术类高校要从人才培养理念方面关注与保障全社会成员的无差别文化权利,尤其是要以满腔的爱心与诚心去同情和扶持社会上的弱势群体,以社会公平与正义的态度,体现为公共文化服务的价值和担当,并将其视作自身的社会文化使命。同时,艺术人才培养应尽量克服技术至上和自我中心的价值导向,高校要把人才培养工作建立在人文导向的前提下,把培养重心放到以人为本和关注公民文化权利方面,然后围绕社会公众的文化诉求开展服务,不断促进公共文化的发展。

3.3 优化人才素质结构

对高校的艺术专业来说,其培养的人才应该拥有深厚的人文精神与人文关怀,应该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参与者和倡导者。为此,应在培养艺术人才的过程中注重其人文素养的提升,通过优化人才素质结构,形成完善的艺术人才服务公共文化的知识体系:①强化艺术人才的沟通与交流能力,通过实践和思考不断发现与满足社会公众不断发展变化的公共文化需求水平,通过创意与设计工作,更好地展现多种文化的功能;②强化人文素质的培养,通过设置相应的课程内容,在文学艺术、历史地理、社会认识等层面上进行知识的传播与积累,提升其文化气质和文化底蕴;③强化人才培养过程中人文内容的实践、实训与实习工作,通过让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和积极参与公共文化活动,不断开阔其视野,拓展其思维。

4 公共文化服务场域中高校艺术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

4.1 创新教学模式

为了让艺术专业的学生能够在毕业之后融入为公共文化服务的事业中,要在教学活动中按照学生的禀赋、素质和能力等,开展针对性较强的艺术教育和教学活动,充分营造民主、和谐与富有创新激情的艺术教学环境,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化发展,达到两者之间的和谐统一。而为了实现这一点,就需要不断提升教师的知识素养与教学能力[10]。比如,要加强对艺术专业的研究与学习,并注重跟踪国内外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最新学术和实践动态,以便借此完善与更新属于自身的艺术专业知识体系,更好地为公共文化提供服务。除此之外,还应进一步推广适合艺术人才培养的教学创新成果,并在实际运用中加以丰富和创新。

4.2 创新评价模式

为了体现高校艺术人才培养的质量,看是否与公共文化服务的要求相契合,需要对艺术人才的培养结果加以评价。为此,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搭建创新人才的早期识别和评价机制,让更多的有公共文化服务意愿和能力的学生脱颖而出,以此彰显综合评价的导向功能;二是全部评价指标都要准确对应高校艺术人才培养的根本特征,体现对艺术人才培养规律的综合把握;三是最大限度地尊重不同学生之间的特质差异,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并借此构建适合艺术类学生个性发展与公共文化服务相结合的评价模式。

4.3 创新管理模式

在公共文化服务场域中,高校管理者需要注重管理模式的创新,让更多的艺术人才能够具备为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和素质。为此,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同时做出努力:一是不断创新艺术教学管理机制。按照自身情况,构建和完善艺术教学质量监控与管理体系,建立灵活的管理制度,为艺术人才的培养创造自由、宽松与和谐的内外部环境;二是通过与公共文化服务相关的社会组织的联系和沟通,不断将外部经验引入到艺术人才培养工作之中,让更多公共文化要素融入学生的成长和成才道路之上,以便能够不断提高艺术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效益;三是构建和完善激励制度。通过政策的引导,完善人才培养的评价制度,并在实际工作中持续创新管理模式。

5 结语

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施以来,高校的艺术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不论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构建,还是在教材建设和教学内容等层面上,都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改革和探索。但是,将艺术人才的培养工作与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结合在一起,还任重而道远,需要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不断进行创新与完善,以保证高校艺术教育与人才培养质量取得明显提升。文章以此为视角,对相关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取得了一些有借鉴意义的结论。当然,本文的研究还是初步的,尚需在后续的工作中不断修正和完善。

⒖嘉南祝

[1] 刘杰.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发展的新常态与新对策[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2):98-100.

[2] 刘菁菁.高校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建构与创新实践[J].艺术研究,2015(7):157-159.

[3] 钟宏桃.创新实践型艺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路径探析[J].广西社会科学,2015(8):154-156.

[4] 安彦林,马静.公共文化服务的经济学分析――基于供求视角[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4):42-46.

[5] 方东.公共文化服务语境下技术至上倾向的矫正――论图书馆学人才培养的人文导向[J].图书馆论坛,2015(3):27-29.

[6] 路远.基于传统“工匠精神”的高校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戏剧之家,2016(4):188-190.

[7] 王晨,米如群.国家文化战略与艺术人才培养的关系研究[J].美术与设计,2014(6):56-59.

[8] 赵尤楠.浅析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中高等艺术职业教育的功能及其实现途径[J].教育研究,2016(2):56-57.

篇7

摘 要: 中等专业艺术学校戏曲专业的所有戏曲理论课,都要与艺术作品的欣赏分析相结合。以戏曲作品传播知识,把戏曲史、文艺常识、艺术作品欣赏等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感性结合理性,形象结合抽象,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 中国戏曲 中等专业艺术学校 戏曲理论课

中国的戏曲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我国的标志性文化形式,承载着我国多年发展的历史精髓……但由于时代及历史的原因,戏曲从业者普遍存在文化素质欠缺、知识结构狭窄的缺点。如今,全国各地都有大中专戏曲专业学校,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是这些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目前学生状况分析

当前,中国的传统戏曲处于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既有国家资助的精华戏曲,又有饥不果腹、靠摆地摊维持生计的百姓戏曲;既有高达戏曲硕士的高级表演人才,又有没上过几天学的草根戏曲演员,可谓繁华与衰落同在,高调和低曲同唱。面对戏曲,学生既有机会步入高大尚,又有可能错失年华,进入生活的低层。这种两难选择,就是中等专业艺术学校戏曲专业的学生面临的困惑。纵观这些学生,专业基础和文化水平参差不齐,良莠不同。既有初中未毕业的学生,又有读了几天小学的学生;既有农村学生,又有城市学生;既有学过一点戏曲基本功的,又有一点戏曲专业基础都没有的孩子,文化知识差别距大,戏曲专业基础差别更大。

调查学生学习戏曲的原因,有的学生文化课差,没有考大学的希望,家长希望孩子通过学习戏曲,掌握一门技艺,求得将来安身有本。还有的学生家长知道当前社会及戏曲院团有人才的需求,让孩子学习戏曲,以求将来有谋生的手段。当然,也有确实喜欢戏曲的学生,愿意投身于戏曲行业学习戏曲,但这样的学生只是少数。由此看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大打折扣,大部分学生学习戏曲都是被动的。

综上所述,中等专业艺术学校戏曲专业的学生年龄差距大,素质差别大,学习目的不同,学习愿望不同。虽然教师有教育学生的职责和愿望,但当前学生自主意识的增强和接受信息的宽广,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非常艰难。根据目前学生的状况,再制定中等专业艺术学校戏曲专业的戏曲理论教学。结合多年的教学经历,我就戏曲理论教学做出探索。

二、戏曲简史的教学

中国戏曲史是戏曲专业首先上榜的一门专业理论课。这门课程对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素质,培训优秀的戏曲人才有重要作用。因此,中国戏曲简史是戏曲理论课的首选课程。该课程既能让学生初步掌握中国戏曲所走过的历程及戏曲的基本历史知识,又能引导和诱发学生了解戏曲,理解戏曲,热爱戏曲。

讲授中国戏曲简史,要把中国戏曲发展的主要线索、脉络勾画出来,有重点有主次,侧重近代戏曲的形成和繁荣阶段,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戏曲的历史。在此基础上,增加地方戏曲的内容,尤其是增加学生所学剧种的内容。这样把国家的戏曲史与地方的戏曲发展结合起来,既融会贯通,增强知识性,又提高这门课的趣味性,还提高学习效率,可谓一举三得。当然,地方剧种内容要精练准确,有代表性,让地方剧种的精髓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中国戏曲史中,代表剧目占有很大的比例。这是因为剧目是戏曲的终极目标,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了解剧目,既是戏曲史的内容,更是在中华民族成长的故事中,了解中国的历史,陶冶学生的情操,学习民族的优秀品德,增强民族的自豪感。特别是中国戏曲史中的春秋战国剧目、三国剧目、杨家将剧目、优秀的民间故事剧目、优秀的神话剧目,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承载体,是民族的根源。让学生了解掌握这些剧目,既是戏曲史的教学内容,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受到教育。

三、文艺常识的教学

文艺常识的教学目的是让戏曲专业学生掌握其他艺术门类的基本知识,融会贯通,感悟理解艺术的共性,为学生的未来打开多扇发展的门窗。“中国戏曲从孕育、形成到繁荣昌盛,在艺术形态上始终坚持诗歌、音乐、舞蹈三位一体的综合观念……”所以,戏曲专业的学生应该了解包括文学、美术、音乐、戏剧(主要是话剧、歌剧)、电影电视、舞蹈等艺术门类,充分掌握这些艺术门类的基本知识,更好地理解戏曲。在此,要有选择地加强戏剧艺术中的话剧和歌剧知识及电影电视的教学份额。因为话剧和歌剧与戏曲是相邻艺术,电影电视也与戏曲相邻,且电影电视在当展迅猛,成为艺术市场的主流,让学生了解姊妹艺术的知识和艺术特征,有利于更好地理解掌握戏曲专业。这门课程应该以作品分析理解文艺常识,以作品归纳理论。

四、艺术作品欣赏课的教学

戏曲理论课虽然对学生学习戏曲非常重要,但理论毕竟只在案头桌前。要深刻理解戏曲理论,应该有实实在在的艺术作品验证理论。但对于中等专业艺术学校的学生来说,他们刚刚步入戏曲艺术,对戏曲只是一知半解。所以,开设艺术欣赏课,让学生了解艺术作品,欣赏艺术作品,分析艺术作品,达到感性与理性同时升华。

艺术欣赏课要展示作品的门类齐全,既要有姊妹艺术,如京剧、越剧、评剧等戏曲,又要有兄弟艺术,如话剧、歌剧、舞剧等;既要有历史剧,又要有现代戏;既要有喜剧,又要有悲剧;既要有电影,又要有舞台剧。涉猎的作品要多,门类要丰富。这门课程柔性大,可在早晚课进行,也可用课后作业的形式进行。但必须有课后分析,启发引导学生理解作品,挖掘作品的特色和群,寻找作品中的细节和感人处,开发学生的潜力。

五、综合分析

因为中等专业艺术学校戏曲专业的学生差异很大,所以在实际教学实践中,戏曲理论课应该从基础内容开始,逐步推进。

1.教学过程分析。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所有的戏曲理论课与艺术作品结合起来,这样的教学效果最佳。比如“三国戏”,《长坂坡》、《汉津口》、《群英会》、《借东风》、《华容道》等,要把三国时期波澜壮阔的历史知识及时代背景讲给学生,还可把这些戏的戏曲常识讲给学生,使“三国戏”的知识丰满厚实,更吸引学生,提高教学效率。讲爱情戏,有《西厢记》、《梧桐雨》、《梁山伯与祝英台》等,《西厢记》可以把这个戏的背景资料,如山西省永济市的普救寺、山西的戏曲资源等介绍给学生。以剧目带知识,把戏曲史、戏曲常识、文艺常识、艺术作品欣赏有机地结合起来,感性带动理性,形象带动抽象,增加知识量,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素质。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但丰富了教学内容,还潜移默化地把中国传统的审美价值、道德标准传授给学生,对学生的审美观、价值观产生一定的影响。

其次,戏曲理论课与学生所学剧种结合起来教学效果更佳。虽然学生初涉戏曲,但对他们自己所学的剧种怀有感情,尤其是经过一段时间的专业学习,学生热情高涨,感情更浓。戏曲理论课应因势利导,加大地方剧种的教学内容,特别是优秀成熟的地方剧目。这样学生既学到了地方剧种的特殊知识,最主要的是把戏曲理论知识巧妙地传授给学生。

2.教学存在的问题。首先是课时问题。一直以来,中等专业艺术学校戏曲专业侧重于专业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占的比例很小,但专业理论课又有很大的教学提升空间和丰富的教学内容。这样就产生专业基础课和专业理论课二者课时如何调和的矛盾。当然,从戏曲教学的规律看,专业基础课是教学的重点,但不能因此而轻视专业理论课对学生后续发展的作用。只有比较合理地分配课时,才能培养出优秀的戏曲专业学生。其次是教材问题。中等专业学校戏曲专业的教材不系统不全面,没有比较完善的教材。《文艺常识》,标准落后,观点陈旧,没有紧跟时代的步伐,不能说服学生。最后是学生问题。纵观目前我们国家的教育,虽然说从小学教育到中学教育再到中等职业,直到大学教育,有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但近年来,国家及百姓对中等职业教育普遍轻视,造成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没有出路,没有未来的普遍态势。此外,由于传统世俗对戏曲的鄙视,造成中等专业艺术学校戏曲专业的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只有戏曲专业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才能发扬光大中国戏曲。

中国戏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继承传承中国戏曲,是每个中国人应该担当的义务。尤其是戏曲教育工作者,更应该义不容辞,义无反顾地投身戏曲传承与发展。当然,这包括戏曲理论的传承与发展。在当前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大形势下,只要认真教学,负责教学,积极教学,中国的戏曲必将迎来繁荣发展的春天。

参考文献:

[1]张庚,郭汉城.中国戏曲通史[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

[2]赵献军.浅谈中国戏曲在对外传播过程中的跨文化障碍[J].戏剧之家,2015(10).

篇8

一、传媒学院简介

传媒学院设有教育技术学、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文学、播音与主持艺术、数字媒体艺术五个本科专业。教育技术学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学院拥有现代传媒实验教学中心,设有11个实验室,实验设备价值1300余万元,是山东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山东培训中心、全国高等学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中心和山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中心挂靠该院。

学院现有一个博士点,五个硕士点,分别是教育技术学博士点,戏剧与影视学硕士一级学科硕士点(包括广播电视艺术学、电影学、广播影视语言艺术三个硕士点)、教育技术学硕士点、传播学硕士点;另有现代教育技术、新闻与传播、广播电视、电影四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

传媒学院现有教职工76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1人,副高级职称2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21人,具有硕士学位的37人,另有国内外兼职、客座教授10余人。学院现有本、专科生1700人,研究生249人,其中学术型研究生172人,全日制专业硕士75人,此外还有在职研究生85人。

二、招生专业简介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播音学、新闻学、传播学等多学科知识与能力,能在广播电台、电视台、音像公司、互联网站、电子传媒及其他事业单位从事播音与节目主持工作,能够从事广播电视节目的采访、编辑和制作以及教学与研究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基本学制为四年,实行弹性学制,弹性学制为三至六年。

主要基础课程:普通话语音、播音发声学、播音创作基础、播音与主持艺术概论、广播播音与主持、电视播音与主持、传播学概论、新闻学理论、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即兴口语表达、文艺作品演播、形体训练、语言学概论等。

主要选修课程:化妆与造型、公共关系学、影视配音艺术、体育评论解说、活动与会议主持、类型节目主持、音乐鉴赏、现代礼仪学、中国传统文化概要、中国艺术鉴赏、西方艺术鉴赏、社会热点等。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培养目标: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为以培高素质、高水准的从事广播电视艺术类节目、栏目、频道策划、编导、制作、主持等方面的专门人才为目标。本专业基本学制为四年,实行弹性学制,弹性学制为三至六年。

主要课程:中国古典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中外艺术史、中外电影史、中国电视艺术史、艺术学概论、文艺美学、素描、色彩构成、速写与构图、摄影技术与艺术、电视策划学、影视语言与导演、摄像技术与艺术、电视节目编辑、影视特技、数字动画基础、动画艺术技巧、画面造型与影视用光、数字录音制作、电视节目创作、影视美术、影视化装、戏剧艺术、主持艺术、影视表演艺术、音乐基础等。

招生条件:符合国家招生条件;五官端正,无形体缺陷,有一定艺术素养;非色盲、非色弱。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电影与电视剧剧本创作、影视编导与制作、影视产业策划、影视艺术研究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具有较高的理论修养和艺术创造、鉴赏及选题策划和市场推介营销能力,能在电影、电视剧的制作与营销机构、各类媒体、相关院校、文化艺术市场从事电影电视剧的剧本创作、选题策划、影视制片、宣传、营销,以及评论、教学与研究等方面的高层次人才。本专业基本学制为四年,实行弹性学制,弹性学制为三至六年。

主要基础课程:影视学概论、影视文学创作、中国戏剧史、外国戏剧史、艺术学概论、中国文学史精要、创意广告文案策划、影像产品的市场营销、影视编导、视频制作、中国电影史、外国电影史、经典影片解读、中外戏剧名作解读等。

主要选修课程:艺术传播学、美学原理、艺术哲学、信息与网络技术、中国现当代文学名作鉴赏、中国古代文学名著选讲、西方文化名著选讲、平面设计、广告创意案例解读、文化人类学等。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学类)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与审美能力,掌握影视动画创作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有影视动画编导设计、影视动画制作的基本能力,能够独立策划、设计、制作动画作品,具有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的动画创作人才。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学类)基本学制为四年,实行弹性学制,弹性学制为三至六年。

主要课程:动画造型基础-素描、色彩、创意造型,动画艺术概论,动画人物速写,动画角色造型,动画剧本创作,动画美术设计,Photoshop图像处理与数字绘画,美术构成法则,中外艺术史,动画运动规律,动画分镜头设计,动画角色设计,动画场景设计,无纸动画技法,三维动画技法,无纸动画创作,三维动画创作,艺术学概论,摄影技术与艺术,摄像技术与艺术,动画后期制作与特效,数字雕刻艺术,定格动画,漫画创作,动画衍生品设计开发,广告动画创作,网络技术与网页设计,连环画鉴赏与创作,动画策划与项目推广,插画创作,动画导演等。

招生条件:符合国家招生条件;热爱数字艺术事业和动画创作,有一定美术基础;品行端正,身体健康;非色盲、非色弱。

三、考试时间及考试科目

播音与主持艺术

报名时间:实行网上报名3月1日中午12点截止。

考试时间:初试3月2-4日,复试3月5-6日。

初试科目:基本素质测试(指定稿件朗读、模拟节目主持)。

复试科目:综合艺术素质测试(指定稿件播读、即兴评述、现场答问)。

广播电视编导

报名时间:实行网上报名3月6日中午12点截止。

考试时间:3月7日

考试科目:文艺常识、影视创作与评论

1、文艺常识:含美术、音乐、戏剧、舞蹈、电影、电视、文学、文化热点、艺术建筑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以及对文艺作品的鉴赏与分析。

2、影视创作与评论:(1) 电视编导基础;(2) 命题故事编写;(3) 电视栏目、节目分析。

戏剧影视文学

报名时间:实行网上报名3月4日中午12点截止。

考试时间:3月5日

考试科目:文艺常识、戏文创作与评论

1、文艺常识:含美术、音乐、戏剧、舞蹈、电影、电视、文学、文化热点、艺术建筑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以及对文艺作品的鉴赏与分析。

2、戏文创作与评论:(1) 分镜头脚本写作;(2) 命题故事写作;(3) 电影评论写作。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学类)

报名时间:实行网上报名3月1日中午12点截止。

考试时间: 3月2日

考试科目:彩画、连环画

1、彩画

考试要求:根据考场提供的黑白动画截图,绘制一幅彩色动画图像。使用四开横幅素描纸,由考场统一提供;自带画架、画板、三角尺、铅笔、钢笔、毛笔、水粉颜料等。

2、连环画

考试要求:根据提供的动画稿本故事绘出连环画片断,采用写实画法,不得采用变形夸张等手法。包括:(1)设计主人公形象;(2)绘制三幅能代表故事情节的连环画画面;每幅都应画出边框线并注明顺序号;在每幅下面写出对故事画面的文字描述或角色语言对白(每幅不超过50字)。使用四开横幅素描纸,由考场统一提供;自带画架、画板、三角尺、铅笔、钢笔、毛笔等。

篇9

1. 掌握各省每年的艺术类考试规章制度。一般各省教育招生考试院会在11月份陆续《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招生办法》《艺术类省统考考试通知》等政策性文件,家长们要从中了解当年艺考的报名时间、报名流程、考试时间、考试地点、成绩查询时间及方式等信息。

2.了解当年全国艺考院校在本省的招生专业、招生计划、报名时间、报名地点、考试时间、考试地点,帮助孩子选择院校并制订考试时间安排表。

3. 学会分辨高校的档次。一般艺术类院校分为3大类,一是专业的艺术院校,比如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北京舞蹈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南京艺术学院等;二是综合性大学的艺术类专业,比如北京工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开设的艺术类专业;三是师范类大学开设的艺术类专业,比如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在为孩子选择院校的时候,一定要拉开院校梯度,比如专业院校考几个,综合性大学考几个,这样会增加考生的录取机会。

4. 学会查询各高校在本省近几年的艺术类录取情况,包括历年的专业合格线、文化课录取线、在本省招多少人等对考生报考时具有决定性参考意义的信息。这些信息一般各高校都会公布在高校官方网站的招生信息频道。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建议家长在高校官网查询信息。

5. 主动帮助孩子查询考试成绩。各高校艺术类考试成绩会在3、4月份左右开通查询,为了节省考生宝贵的文化课冲刺时间,建议家长主动承担帮助孩子查询成绩的事情,不要让考生为查询成绩而分心。

6. 了解孩子的文化课成绩。现在随着新课改的实施,艺术生文化课分数也在逐年提高,大多数艺术生都是因为文化课不过线而落榜,家长应从班主任那里了解孩子的文化课成绩,并制订相应的备考方案。如果文化课成绩低于350分,就要让孩子在学习专业的同时持续不断地学习文化课,家长可以给孩子买一套艺术生文化课专用的复习冲刺教材――《艺考生文化课百日学案》,该教材对于文化课成绩在200~400分的艺术生有明显的提分效果。

篇10

【关键词】 “大分时代”;语文学科知识;重构设想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 (2014) 22-0015-05

2008年,江苏作文由60分升到70分,高考语文总分变为160分(理科) /200分(文科);2013年,北京高考新方案出台,语文总分由150分增至180分。 2014年,随着各地高考、各高校自主招生新方案的推出,2017年高考“大分语文”宏图出现在了我们视野。

从百年语文教育史看,语文学科知识主要有两个经典建构取向:一是语文学科的“语言形式”类知识取向,二是语文学科的“文化内容”类知识取向。从母语教育的角度看,这两类知识属于语言运用的“形式工具”。语文“大分时代”,我们应该本着“精要、好懂、有用”的理念重构语文学科知识,做到语言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做到教学内容与考试方向的完美统一。

一、“大分时代”要重构“语言形式”类知识

近年高考语文命题过多依赖命题人的经验,试卷的设计水平不一,难易程度相差较大,因而距离命题科学性比较远。“大分时代”,语文命题要实现科学测量,将更多地运用先进的测量理论和科学的命题技术,而最容易被科学测量的应该是“语言形式”类知识。

“语言形式”类知识从理解与运用的层级上可以大致划分为三个小类:第一是语音学、词汇学、语法学、文字学、标点符号等语言基础知识;第二是修辞学、逻辑学、语用学、口语交际学等语言运用类知识;第三是表现手法、篇章结构等单项或者综合阅读鉴赏类知识;第四是写作手法、文学评论等文章学方面的知识。

1. “语言基础”类知识。“语言基础”类知识是最基础的,如考查现代汉语语音、现代汉语字形与字义、标点符号使用、基于具体语境的词语或者成语运用、基于相关语境的语病辨析等。这是每个中国学生应该熟练掌握的知识。相应的,高考也应将其列为必考的内容。比如“词汇学”,顾黄初先生当年曾强调:“有目的地讲解有关汉语词汇的基础理论知识,使学生能掌握规律,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大分时代”,这类知识考查的面相应的将会扩大,考试的实景将是“面大量广”。以标点符号使用来说,高考多年不考,标点符号在中学也不教学。其实,用好标点符号也是一门学问。2014年相当多的省市考查了这方面知识。比如2013年浙江卷中,李清明的散文《牛铃叮当》中标点符号运用就非常活泼――

【高考材料】

待你坐好,水牛还不忘摆动头角,“嗯呀――嗯呀”撒娇般地叫唤几声,牛铃也会“叮当――叮当”地响个不停。

这句中使用的十处标点非常规范。同时,也因为使用了标点符号,使得行文语言简洁明快,清新亮丽。而中学生标点符号使用如何呢?答案是――相当混乱,缺少规范。而如果语文学科建构了这一类“学科基础知识”,不仅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掌握知识,辨别使用;语文学科教学更能接地气、看到希望。试想,连最基础的语文知识都不熟练掌握的人,怎能幸福地生活在汉语语言的世界中?因此,重构这类知识的益处在于,一则通过课堂学习,学生可以丰富相应的语文学科知识,二则课堂学习与语文考查实现了协调一致,可以大大促进语文学习的深入开展与学科教学效率的提升。

2. 语言运用类知识。第二类中,修辞学、逻辑学、语用学、口语交际学等是语言运用类知识,是最能体现学生语文素养的一块。这一块是阅读与写作等项目开展的最重要基础,也是评价学生语文生活质量与水平的关键要素。从2000~2014年高考看,许多省市将考试的内容指向了这个领域。如2013年浙江高考的第5题――

5.依次填入下面空格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有地上之山水,有画上之山水,有梦中之山水,有胸中之山水。地上者妙在(),画上者妙在( ),梦中者妙在( ),胸中者妙在( )。

①位置自如 ②笔墨淋漓 ③景象变幻 ④丘壑深邃

“景象变幻”为什么要与“梦中之山水”搭配?“丘壑深邃”为什么要与“地上之山水”搭配?而“位置自如”为什么不能与“地上之山水”搭配?“笔墨淋漓” 为什么不能与“梦中之山水”搭配?要解答这一问题,就涉及修辞学、逻辑学、语用学综合运用的知识与经验。

而在教材中,我们在什么地方专门训练了学生运用这种知识解决问题的呢?在语文教材中,除了课文中天然存在的使用范例,还有没有具体的章节对这块知识进行专门的推介?教材中还有没有相应配套的运用类设计来训练学生?――没有知识系统性可说,没有训练针对性可言,也缺少与文本阅读教学环节的有效衔接,导致语文学科至今“教学效果很差”“收效不大”,学生“语文水平低”。广大一线教师的应对策略主要依靠参差不齐的民间或者各省出版社出版的高三或者初三“一轮语文复习用书”,或者依靠历年积累的高考语文试卷和高考模拟试卷。事实上,无论是“复习用书”还是高考命题,在知识考查的布局上,都没有连续性可言。

“大分时代”,这一类知识的考查,将会是“试卷创新”的重点。从2000~2014年的高考命题来看,这一块已经积累了相当多的考查经验,再加上修辞学、逻辑学、语用学、口语交际学等语言运用类知识的专门学习后,这方面的考题将会以更新的面目出现。而考题的解答,一定是建立在语言运用类知识相当扎实的学习经验上的。

3. 阅读鉴赏类单项知识。第三类阅读鉴赏类知识,是当前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体系中最应该确定的知识,也是“大分时代”教学与考试的“重头戏”。从2000~2014年高考来看,文章学、文艺学方面的阅读鉴赏类知识在语文学科课堂上从来就没有解决好。表现手法、篇章结构、写作手法等文章学、文艺学方面的阅读鉴赏类知识,在当下教材中没有明确规定,也没有具体训练系列。这一块知识,对师生来说就是一团“糊涂浆”。

而文章学、文艺学方面的阅读鉴赏类知识,在当下考试格局中一旦试题涉及,常常被定为“D”“E”“F”类能力层级。就高考来说,高考语文试卷一旦出现这类题目,考生得分率非常低。以江苏省2007年高考现代文命题为例,当年考查的是张笑天的哲理兼抒情散文《上善若水 》,其中第13题是这样的――

【高考命题】

⒔ 本文写的是都江堰,但不以描写见长,请具体说明它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色。(6分)

【参考答案】

⒔ (6分)采用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手法。托物言志:借都江堰表达对传统文化精髓的追怀;借古喻今:借都江堰表达对现实环境问题的忧思;虚实结合:借都江堰表达对人生的思考。

2007年江苏考生共54万人。此题6分,全省考生平均得0.27分,得分率仅为4.50%。而针对《上善若水 》设计的阅读题目共有23分,此年全省均分仅8.5分,得分率仅为36.96%。如果以此评价江苏省中学语文学科阅读教学水平,可以说是“全省不及格”。当年命题者以为出了个好题目,但考试结果一公布,命题者却又责怪高考考生没有扎实的知识储备,一线教师没有有效地、针对性的训练云云。其实,这就是语文学科知识“缺席”带来的“大悲剧”。从语文学科知识看,这个题本身就存在语文知识问题。按语文知识体系来说,散文“不以描写见长”,根据文章看,在“表达方式”上其“见长”的就只指向“议论和抒情相结合”这“一种”。而“议论和抒情相结合”这“一种”特征又怎能说是“哪些特色”呢。其二,“议论和抒情相结合”是有许多结合“方式”的。但“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方式”知识,“命题者”认为有“托物言志”、“借古喻今”、“虚实结合”等。可教学的现实是,中学语文教材没有在这方面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教师也不能依据自己的知识储备与经验来创新与丰富。而且“虚实结合”什么时候成为“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方式”的,中学教材里“教学要求”中什么地方有交待的呢?――只有命题者知道。

所以,当一线教师都从没建立这种“方式” 知识时,学生又能从什么地方学来呢?学生在考场上只能凭借可怜的“答题经验”来应对试题,只能凭借柔弱的“大胆假设”来推测答案。语文学科知识“缺席”,使得学生在考场上只能任由命题人“戏弄”,任由阅卷人在阅卷时“宰割”。

4. 阅读鉴赏类综合知识。当语文学科知识大量进入中高考试卷,用学科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考查增多,有关语文学科知识的考查必将成为“一个时代”的新领域。

当下,我们的高中学生缺乏阅读鉴赏类综合知识。高考阅读鉴赏上命题题型单一,综合考查的力度不够,只是局限于琐碎的手法与情感分析;其次,高考命题依赖的材料太过“文学化”,视野不够宽(受制于整个语文教科书的文学偏重倾向)。有的省语文卷,六七道大题全是文学类,很少涉及其他鉴赏领域。这不利于培养现代复合性、综合性人才。

其实,就语文学科来说,除了文学涵养,还应该有哲学、历史、科技、社会、经济、时政等方面的综合素养。随着“大分时代”到来,阅读鉴赏类综合知识一定是高考命题的重大领域,也是高考分数大量增加的部分。

“大分时代”, 阅读鉴赏类综合知识的考查不仅仅是考查单项鉴赏知识,还将会有意识地考查高中学生读书的广度与深度情况,包括课外阅读、经典阅读。当下,有些省在这方面已经有“大胆”的尝试。如2013年四川卷第20题的考查就有“风向标”的示范作用。

20. 请从曹雪芹、贝多芬以及文学形象大卫・波菲尔中任选一人,续写下面的话。(6分)要求:①紧扣首句观点,符合所选人物境遇;②运用排比和反问修辞手法;③语意连贯,内容充实;④60~100字。

即使在最恶劣的境遇中,人仍然拥有一种不可剥夺的精神力量,这就是苦难带给人生的意义。

这道题可以说是考查综合运用阅读鉴赏类知识的新题。从所给出的曹雪芹、贝多芬及大卫・科波菲尔这些作家及音乐家的范畴来看,这种考查首先符合考试大纲对文学类知识的强化;其次符合新课标对学生文学修养的考察,是对中学生普遍以电子媒介为阅读基础方式的适时纠偏和强调;第三从考察的范围来看,中外作家都有,还涉及音乐领域,并且是将“排比和反问”等表达能力和文学修养、阅读面一同考查。“大分时代”,类似的考察读书情况的命题,肯定会增多。

5. 文章学类知识。当下中学作文教学,就系统知识传授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全线崩溃,全都是瞄准考试的套式训练,几乎人人喊打,又人人参与。我想,未来高考作文的命题者不会对这种“残酷的现实”充耳不闻。高考作文一定会回归理性:讲究知识经验,强化思辨,摒弃宿构、套作、模式化与文艺腔。

作文分值如果增加很多,比如考生面对的是分值为100的作文题,教师作文教学怎能在“知识领域”里“小放羊”“望天收”呢?对于大分值作文来说,围绕写作知识、篇章结构、写作手法等开展扎扎实实的学习与训练,才是正确的应对方式。对于“大分作文”,如果作文总分是100分,最有可能是一道70分的大作文,加一道30分的小作文或者叫“微写作”。这样,大小作文各有分工。大作文注重综合能力考察,小作文则指向应用或某一方面写作能力,一二百字,很灵活。这就更需要丰富的写作知识与作文设计技巧的强化了。

面对“大分时代”的挑战,中学语文教师,可以围绕以下几项展开思考或者重构:语音知识与语音练习;文字知识与字形训练;词语知识与词语运用训练;语法知识与语病辨析、句式变换;修辞知识与修辞鉴赏、运用;逻辑知识与逻辑训练;标点符号知识与相关训练;文章知识与篇章结构训练;作文设计知识与写作运用训练……

二、“大分时代”要重构“文化内容”类知识

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纲要”明确指出:“高中阶段,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为重点,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因此,读书不仅仅是增加知识,还表现为接受文化熏陶,开阔阅读视野。

事实上,读书状况最能体现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文化内涵。而当前高考格局下,语文课只注重精读精讲,注重做题,扩展性读书很少,导致学生学语文却不怎么喜欢读文化类书。这样,语文素养、文化修养从何谈起?虽然高中课标提倡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可是受制于高考内容却很难实施。“大分时代”是通过读书获得的丰富文化素养,理所当然要在高考中考查。因此,“大分时代”通过多渠道重构“文化内容”类知识迫在眉睫。

所谓“文化内容”类知识,是指语言运用中,涉及语言内容方面比较多的“形式工具”知识。这一类知识扬州大学王乃森教授认为可分为四个小类:文体常识、文学常识、文化常识、古今优秀名句等。

1.“文化常识”。 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并“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中考、高考升学考试中的比重”。这就是说,“文化常识”的考查,已经成为国家意志。

从内容上看,“文化常识”涉及天文历法,年龄称谓,古代辞格等。仅“人物”称谓类知识,就是干扰文言阅读的棘手问题。比如“太监”,有的书上称“公公” 、“仁獭保 有的书上称“ 裙佟薄“ 中人”、“ 中官”,有的书上称“寺人”、“宦寺”、“ 阉宦”、“ 阉人”、“阉狗”等,这些称呼涉及较多的特定文化内容的理解。传统文化中的这方面知识,台湾当作国学上重要的一级进行教学。

2014年北京、江苏、广东等省高考放弃考查语音、语病,转而考查传统的诗句对仗、称谓文化等久未谋面的“稀客”。其实,这便是“文化常识”涉及的范畴。考查方向转变,依据的就是《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

2.“文体常识”。 “文体常识”当下又称为“文章体式”,王荣生教授主张“按照文体样式”开展阅读教学。其目的就在于强化语文教学的文体意识,让学生习得文体方面的知识经验。《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阅读篇幅较长的传统文化经典作品,提高古典文学和传统艺术鉴赏能力”,“了解传统艺术的丰富表现形式和特点”。从这方面看,“文体常识”就是非常好的考查载体与方向。

“文体常识”,按照时代可分为古代“文体常识”和现代“文体常识”。以《师说》为例,这是古代“序跋类”文体中的“赠序”。那么,“赠序”的起源、性质、内容、名篇便构成了“文体常识”。而“书信”等现代应用文也有着“文体常识”,比如书信的类型、标题、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标准信封填写等。

2014年高考考查中,“文体知识”或者“文章的段落结构常识”已经进入重点考查的视野。我们看2014年的全国大纲卷中对叶紫的《古渡头》的阅读考查――

(1)内容的分析与概括。(选择题,略)

(2)作品中的渡夫有哪些性格特点?

(3)作品是怎样叙述人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4)作品为什么以渡夫的任情高歌为结尾?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在三个表述类题目中,有两个考查了“文体常识”。也就是说,学习与鉴赏作品中有关篇知识,将成为“大分语文”考查的新重点。因为这方面的“文体常识”恰恰可以考查考生“了解传统艺术的丰富表现形式和特点”。因此,“大分时代”语文学科应该引导学生学习“文体常识”,增强学生“文体常识”的意识。

3.“文学常识”。“大分时代”, “文学常识”将作为重要的语文学科知识出现在教学与考试的视野。因此,重构“文学常识”的格局,非常必要。

“文学常识”在2000年以前有所考查,但从2000~2014年高考来看,大部分省市不予考查。江苏自2008年以来,已经在文科加试中有所考查。“文学常识”可以分为国内和国外,或者可分为古代与现当代。新课程改革以来,“文学常识”基本被公开的课堂教学忽略。其实,“文学常识”不仅仅是记住作者的朝代、国籍、代表作等“作者简介”,如“梅村体的代表诗作是《圆圆曲》,作者是清代诗人吴伟业”。文学常识更多的是指文学分类,各种历史典故,作品特征,作者人格与创作风格,甚至作者的文学习惯。以韩愈来说,诸如他的“古文运动”、“古文风格” 、“诗歌成就”等内容,“推敲”、“惧高”、“谏迎佛骨”的掌故,“文道合一,以道为主”、“学习先秦两汉古文”、“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的写作主张等。

“大分语文”时代,“文学常识”可以怎么考查?最能说明这方面综合考查的,当数2014年的北京试卷的第7题――

7.“月”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意象,本题与“月”的意象相关,完成①―③题。

①有些诗句无“明月”二字,却写出“明月”之景,下列不具有这一特点的一项是(3分)

A.一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B.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C.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D.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②“秦时明月汉时关”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下列与这一表现手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 烟笼寒水月笼沙

B. 明月楼高休独倚

C. 一夜飞度镜湖月

D. 夜吟应觉月光寒

③《红楼梦》中,两位才女中秋月下联诗,其中一位被称作“多情西施”。她所写的“冷月葬花魂”诗句,正是其诗意而悲剧的人生的写照,此才女是(2分)

A.史湘云 B.林黛玉 C.薛宝钗 D.妙玉

这道题目,可以说是考查“文学常识”的典范。没有一定的诗歌鉴赏文化知识,考生完成不了第一小题的诗句选择;没有一定的古代互文等修辞文化常识,考生不能确定第二小题的答案为“A”;没有古典小说《红楼梦》的阅读感受,考生是确定不了“多情西施”所写的“冷月葬花魂”。因此,“文化常识”与“文学常识”的综合考查,是“大分语文”的新方向、新题型。而要做好这方向的应对,就要在“大分时代”重构语文知识体系。

关于 “文化常识”。 在2000年以前也有所考查,受到相当的重视。而从2000~2014年高考来看,大部分省市不予考查。江苏的文科加试偶有考查。而这一块在台湾的高中课堂上非常重视,几乎每一课都设有专门的“国学常识”(也包含大陆所说的“文学常识”)。同时,每所学校还专门开发基于古代作品学习的中国文化教材。 “大分时代”,如果语文学科要突出国学的地位,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这方面的考查内容将更加丰富。

4.“古今优秀名句”。从2000~2014年高考来看,这方面的考查已经得到了师生与社会的认可。熟记“古今优秀名句”,的确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目前对于“名句名篇”的背诵,国家规定考查64篇。就篇目看,有的省市将其缩小为40篇。且各省赋分也不一,6分至8分。我们看2014年全国新课标卷出现的常见名句名篇的默写――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 , ”

(2)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一诗经过大段的反复回旋,最后境界顿开,用“ , ”两句表达了诗人的乐观和自信。

(3)在《赤壁赋》中,苏轼用“ , ”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此题在名句情境开展考查,用相关情境唤醒学生对名篇的记忆,考查形式非常利于考生在考场上思考。“大分时代”,“优秀名句”考查的“量”将要扩大,考查的“面”也要扩大,比如将指定中学生阅读的名著中的经典名句列为考查内容、比如将分值增加到10分,也未为不可。

当然,上述谈到的“文化内容”类知识,有的是与“语言形式”类知识交叉的,如文言句式知识、词类活用知识。由于这类知识在理解上往往又与内容分割不开,所以列入“文化内容”类。“文化内容” 类知识细化到中学语文课程中,应该有以下诸项:

文言知识与文言语感训练;文学知识与文学知识积累训练;文化知识与文化积累训练;三类文体阅读与阅读训练;名著阅读知识与阅读训练;语言交际知识与语言表达训练。

综上所述,当语文学科进入“大分时代”,重构语文学科知识体系是语文学科的新课题、新任务。语文教师就应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对上述语文学科知识体系进行研究、整理,形成校本教材,合理布局在中学各学段、各个学期中,并用专门的时间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的语文知识。同时,在课文阅读、写作实践等语文活动中,还要注意加以渗透、巩固,以达到借助文本阅读活用基本知识,借助写作夯实基本知识。再加上教学评价、教学检测过程中的具体明确的考查内容与方式促进,课堂就能够相对完整的建构起语文学科知识体系。而“大分”的语文考试改革,能否破解语文教学改革难题还尚待检验。但对于语文学科来说,重构知识体系,让语文学科知识进入课堂,应该是最好的应对。

参考文献:

[1] 王乃森等.语文知识系统的重构与阐释[J].中学语文,2007,(12).

[2] 顾黄初. 要重视词汇教学[J].语文战线,1978,(5).

[3] 吕叔湘.当前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N].人民日报,1978-3-16.

[4] 江苏教育考试院.2014年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说明[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3,11.

为提高基层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能力,推进校园大课间健身活动的开展,最近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启动“送培到基层”公益活动。该活动计划用2年时间,在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的支持下,为全国中小学、幼儿园培训4万名“啦啦操”教师。

2014年5月底,短短两个月,在全国“啦啦操”委员会支持下,共派出专家180余人次,重庆、无锡、沈阳、郑州、南宁、徐州、满州里、蚌埠等40余个地市共完成中小学“啦啦操”教师培训8600余人,其中5568名教师考取“啦啦操”二级教练员和二级裁判员证书;陕西省还将“啦啦操”骨干教师培训增列入“国培计划”。

“办法总比困难多”,总结第一阶段“送培到基层”活动,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和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合作编创出版了9套“校园啦啦操示范套路”,解决了教材问题;全国“啦啦操”委员会制作了内含“操作指南、文件、视频、课程PPT”的工作包;建立了实时交流的微信群;完善了网上证书核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