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中的礼仪范文

时间:2023-10-26 17:56: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交中的礼仪,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交中的礼仪

篇1

西方国家人民在传统上有一套繁琐的见面礼节,从握手、问候到互相介绍都有约定俗成的习惯。相形之下,美国人在人与人间的交往上就比较随便。在美国,朋友之间通常是熟不拘礼地招呼一声“哈罗”,哪怕两个人是第一次见面,也不一定握手,只要笑一笑,打个招呼就行了,还可直呼对方的名字,以示亲热。

但在正式场合下,人们就要讲究礼节了。握手是最普通的见面礼。在美国,握手时,男女之间由女方先伸手。男子握女子的手不可太紧,如果对方无握手之意,男子就只能点头鞠躬致意。长幼之间,年长的先伸手;上下级之间,上级先伸手;宾主之间,则由主人先伸手。

握手时应注视对方,并掐下手套。如果因故来不及脱掉手套,须向对方说明原因并表示歉意。还应注意人多时不可交叉握手,女性彼此见面时可不握手。同握手的先后顺序一样,介绍两人认识时,要先把男子介绍给女子,先把年轻的介绍给年长的,先把职位低的介绍给职位高的。

(二)称呼随便舍姓喊名

大多数美国人不喜欢用先生、夫人或小姐这类称呼,他们认为这类称呼过于郑重其事了。美国男女老少都喜欢别人直呼自己的名字,并把它视为亲切友好的表示。

人们初次见面,往往是连名带姓一起介绍,譬如说:“我叫玛丽·史密斯。”这时对方可以随便叫她“玛丽”或“史密斯小姐”。常见的情况是,交谈之初可能互相用姓称呼,过不了一会儿就改称名字了。

有时刚同一个美国人结识,不知如何称呼好,你可以只称先生或女士。这时,对方会很快理解你的心理。热情地告之:“我叫詹姆斯·威尔逊,叫我詹姆斯好了。”或者“别叫我史密斯夫人,叫我萨利好了”。

的确,美国人之间,不论职位、年龄,总是尽量喊对方的名字,以缩短相互间的距离。美国有家刊物曾专就称呼问题在150种工商行业中做过调查,结果发现他们之中85%的称呼是只喊名字。

美国人很少用正式的头衔来称呼别人。正式的头衔一般只用于法官、高级政府官员、军官、医生、教授和高级宗教人土等。例如:哈利法官、史密斯参议员、克拉克将军、布朗医生、格林教授、怀特主教等。值得注意的是,美国人从来不用行政职务如局长、经理、校长等头衔称呼别人。

(三)与人交谈莫问私事

在美国社会中,人们的一切行为都以个人为中心,个人利益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这种准则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方面。人们日常交谈,不喜欢涉及个人私事。有些问题甚至是他们所忌谈的,如询问年龄、婚姻状况、收人多少、、竞选中投谁的票等等都是非常冒昧和失礼的。

美国入看到别人买来的东西,从不去问价钱多少?见到别人外出或回来。也不会去问上一句“你从哪里来?”或“去哪儿?”至于收人多少,更是不能随便问的事,谁想在这些方面提出问题,定会遭人厌恶。美国人往往用“鼻子伸到人家的私生活里来了”这句话来表示对提问入的轻蔑。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人对年龄的看法同我们大不相同。在我国,老年人受到尊敬,而在美国却是“人老珠黄不值钱”。因此在美国,老年人绝不喜欢别人恭维他们的年龄。有一次,中国留学生在美国中西部的一个城市举行盛大聚会,宾客如云。当地一位名牌大学的校长与其母亲也光临盛会。留学生在欢迎辞中说:“××老夫人的光临使我们全体同学感到荣幸。”“老”字在中国是尊称,不料却触痛了这位老夫人,当时她脸色遽变,尴尬不堪,并从此再也不在中国留学生的聚会上露面了。

美国人还十分讲究“个人空间”。和美国人谈话时,不可站得太近,一般保持在50公分以外为宜。平时无论到饭馆还是图书馆也要尽量同他人保持一定距离。不得已与别人同坐一桌或紧挨着别人坐时,最好打个招呼,问一声“我可以坐在这里吗?”得到允许后再坐下。

(四)社交场合女士优先

美国妇女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究竟如何,这里姑且不论。但在社交场合中,她们总是会得到格外的优待。尊重妇女是欧美国家的传统习俗,从历史角度分析,是受到欧洲中世纪骑士作风的影响;若从宗教的角度分析,它是出于对圣母玛利亚的尊敬。

按照美国人的习惯,在社交场合,男子处处都要谦让妇女,爱护妇女。步行时,男子应该走在靠马路的一边;入座时,应请女子先坐下;上下电梯,应让女子走在前边;进门时,男子应把门打开,请女子先进。但是下车、下楼时,男子却应走在前边,以便照顾女子;进餐厅、影剧院时,男子可以走在前边,为妇女找好座位;进餐时,要请女子先点菜;同女子打招呼时,男子应该起立,而女子则不必站起,只要坐着点头致意就可以了;男女握手时,男子必须摘下手套,而女子可以不必摘下。女子的东西掉在地上时,男子不论是否认识她,都应帮她拾起来。

总之,美国男子在社交场合同女子接触时,一方面事事尊重她们,另一方面又要处处以保护人的姿态出现,以显示男子的地位。 (五)礼貌用语多多益善

不少到过美国的人,都有这样一种印象:即美国人讲话嘴很甜,他们对好听的话从不吝啬,常令听者心舒意畅。的确,在美国“请”、“谢谢”、“对不起”之类的语言随处可闻,不绝于耳。

在美国,不论什么人得到别人的帮助时都会说一声“谢谢”,即使总统对待者也不例外。在商场里,售货员的脸上总是堆着笑容,当顾客进门时,他们会主动迎上来,问一声“我可以帮助你吗?”当顾客付款时,他们会微笑着道谢。最后还会以谢声送你离去。同样,顾客接过商品时也会反复道谢。

美国人在一家人之间也是客气话不离口,不仅夫妻之间如此,对小孩子们说话也常带“请”和“谢谢”,这样,孩子便自然地养成了讲礼貌的好习惯。

美国人还习惯于对别人道“对不起”。当人们发生小摩擦时,一声“对不起”,常使芥蒂烟消云散。就是遇到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例如向别人问路、在剧场中从别人座位前走过等,美国人也会连声表示歉意。美国人把在公共场所打嗝或与别人交谈时打喷嚏、咳嗽都视为不雅,遇到这种情况,他们就会说声“对不起”,请对方原谅。

二、送礼·约会·作客

送礼、约会和作客,这是人与入交往中的常事。美国也有自己特有的风俗习惯。

(一)送礼

一般说,美国人不随便送礼。有的在接到礼物时常常显得有些难为情。如果他们凑巧没有东西回礼,就更是如此。但是逢到节日、生日、婚礼或探视病人时,送礼还是免不了的。

美国人最盛行在圣诞节互赠礼品。圣诞节时,天真烂漫的孩子们为收到各种新奇玩具而兴高采烈,以为这是圣诞老人送给他们的礼物。大人们之间常送些书籍、文具、巧克力糖或盆景等。礼物多用花纸包好,再系上丝带。按照美国传统,圣诞节的前几天还有个“白圣诞节”,届时,人们用白纸包好礼物送给附近的穷人。

探病大多是赠鲜花,有时也赠盆景。芬芳的花朵给人带来春天的气息,使病人获得精神上的安慰。在习惯上,如果自己亲自去慰问,通常送插瓶的鲜花,不必附名片;如果请花店直接送去,就须附名片。

送朋友远行时,也常赠礼品。礼物通常是鲜花、点心、水果或书籍杂志等。礼品上也附有名片,祝他一路平安。

此外,美国人认为单数是吉利的。有时只送三个梨也不感到菲簿,不同于中国人讲究成双成对。美国人收到礼物,一定要马上打开,当着送礼入的面欣赏或品尝礼物,并立即向送礼者道谢。

礼物包装讲究,外表富丽堂皇,里面却不一定是太贵重的东西。有时打开里三层外三层的精美包装,露出来的只是几颖巧克力糖而已。

(二)约会

美国人办事讲求效率,重视有计划地安排自己每天的时间。什么时间做什么,一般已预先安排妥当。因此他们绝对不希望有人突然来访,打乱他们的计划,只有至亲好友才可以例外。不仅平时这样,星期天也如此。美国社会是一个竞争的战场,美国人在紧张工作之余,节假日照例要同妻子、孩子们一起享受一下天伦之乐。如果外人不打招呼,贸然前去,必定不受欢迎。因此要拜访一个美国家庭,事前约会是必不可少的,否则就会被当成不速之客,甚至吃闭门羹。

到别人家作客,坐在那里海阔天空地闲聊是惹人厌烦的。如果不是熟朋友,往往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如果要去,应该提前一两天写信或打电话预约,如果对方有事,便会主动和你另约时间。有些礼貌周到的入在写信通知对方时,还把写好自己姓名和地址的信封贴足邮票,附在寄去的信中,以便使对方不必费事就可以寄出回信。如果到不熟的人家去作客,在收到对方的答复时,往往还要再回一封信,表明自己将准时赴约。约会之后不得失约,失约是非常失礼的行为。一旦临时有事不能赴约,就要尽早通知对方,并表示自己的歉意。前往赴约时,最好准时到达。如果迟到,让人等侯你,显然是不礼貌的;去得太早也不好。因为在美国有佣人的家庭很少,收拾房间,准备饭菜都是主妇亲自动手。每逢有客来,主妇就要布置客厅,准备茶点。如果去早了,主妇尚未准备好,可又要出来接待你,就会造成许多不便。在那些规模较大的正式场合,守时更为重要。万一去早了,应在外面等几分钟再进去。

(三)作客

约会要周到,赴约要守时,作客时更要彬彬有礼,自然大方。首先要敲门或按门铃,得到主人允许之后才进门。有些人家门口放有擦鞋的棕毡。就应该把鞋上的泥土擦干净,以免弄脏主人的地毯。戴帽子的人进门后要摘帽,在房间里戴着帽于是很不礼貌的。如果是雨天走访,应该注意把雨伞、雨衣放在室外。大衣、外套脱下后,主人一般会主动为你接过去挂起来,这时可以不必客气。进屋后,要先向女主人间好,此后向男主人间好。如遇主人家宾朋满堂,那么只需同主人和相识者握手,对其他人点头致意即可。

在美国人家中作客,不必过分拘礼。如果主人请你就座,你为了表示客气而不马上坐下,反而会使主人感觉不安,以为椅子上不洁或有其他不便。作客时不可随意观看主人桌上的字纸或翻阅文件。不要抚弄室内的古董珍玩,更不要询问室内用具的价格。

作客时,不要轻易吸烟。如果想吸烟,应该首先问在座的女土们是否介意,并先向其他人敬烟。如果主人主动请你吸烟,那么即使自己有烟,也要接受主人的烟,而不可拒绝对方而吸自己的。否则,主人会认为你是看不起他而感到很不愉快。

在美国人家就餐时,如果对吃西餐的礼节不熟悉,那么最好的办法是注意女主人的动作,照她的样子做不会错。在餐桌上,美国有许多习惯都和我们不同。人们常常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为了表达同样友好的感情,不同国家的人民却有截然相反的说法和做法。中国人请客吃饭时,往往是自谦地表示饭菜做得不好,请客人多多包涵。而美国人却要说“这是我最拿手的菜,希望你们喜欢吃”一类的话。所以,在美国人家中作客,听到主人自夸饭菜做得好,不必奇怪,而且应对女主人的手艺夸赞几句。中国的主人为客人拨莱时,客人总是尽力推让,表示客气。在美国这样做是行不屈的。主人第一次为你拨菜,你不必客气推让,否则女主人会以为你是嫌她的菜做得不好。在餐桌上,女主人是无形中的首脑人物。上菜之后,客人一般要待女主人动手吃后才开始吃。饭后。也应由女主人领头离席客人才离席。

篇2

项目教学方法是行动导向教学中的一种代表性的教学方法,它是一种将具体的项目或任务交给学生自己完成的教学方法,具体包括以下五项基本模式:(1)确定项目内容;(2)谈论项目方案;(3)制订项目计划;(4)实施项目;(5)项目结束。

《社交礼仪》课程的目标,不仅是进一步普及基本常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模拟训练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使之符合未来职业人的礼仪规范。而这一过程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分工协作的基础上最终独立完成任务,同时实现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能力的提升。项目教学法的特点就是在具体项目中,学生完成收集信息、设计方案、实施方案等任务,并从中学习和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在教学中,学生通过一个个项目的学习和完成,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与方法。因而,在社交礼仪课程的教学中使用项目教学法可以有效强化教学效果,丰富教学成果。

二、“项目教学法”在社交礼仪课程中的实施策略

1.确定项目内容。根据学生的礼仪现状及未来工作对社交礼仪的具体要求,在遵循“最需要、最有效、一切以培养表达能力为目的”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本课程对所用教材进行了精心挑选、整合、优化,共设计了五大模块、项目、若干任务的课程内容体系。

“五大模块”指个人进阶(礼仪概述)、个人礼仪、交际礼仪、职场礼仪、礼仪展示(考核评价)。“项目”是仪表礼仪、仪态礼仪、交往礼仪、通联礼仪、馈赠礼仪、商务礼仪、餐饮礼仪、求职礼仪八个方面的内容。每个项目由若干个工作任务,即礼仪活动训练组成,每项任务就是一次礼仪活动训练,由“知识讲坛”、“案例展示”和“模拟训练”三部分构成。

2.实施项目途径。(1)告知项目范畴,明确项目要求。(2)划分团队。邀请八位同学成为本课程的团队队长,再由各队长自行招募本团队队员,确定团队口号。面对每个项目,各小组制订实施计划,包括信息收集、人员分工、训练地点、完成时间、成果标准等。(3)教师监督指导,客观评价。在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创新学习的同时,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得更加明显,体现在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引导、指正、监督、评价等方面。在具体教学中,教师扮演的角色就是指导者,指导及组织安排教学工作,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训练实践空间,真正成为课堂教学主体。教师主“导”,学生主“学”,尊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权。

3.评价项目方法。课程考核的目的是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状况。考核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要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挥考核的激励作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实践能力。

三、“项目教学法”在社交礼仪课程中的实施实例。

项目实例:求职礼仪

1.项目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求职面试时应该具备的礼仪行为。能力目标:运用礼仪技巧,在求职面试中沉着应对。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正确面对成功和失败的人生态度。

2.项目的实施过程。教师和各组预先准备面试真题数道,首先教师提问,八组同学派代表回答,其他同学观察。其次,由学生组织一场模拟招聘会,各组分别派代表担任面试官对其他组的求职者进行提问,其他学生进行记录、互相评价。在此教学过程中,教师以面试官、咨询员等角色出现在学生中,学生成为这一实施过程的行为主体。通过这种真实有趣的学习,学生对求职时个人仪容、仪表、仪态及与他人交流、握手等内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方法由注重“教法”转变为注重“学法”,把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具体的训练项目相结合,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使枯燥的理论教学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项目检查。教师根据学生在完成项目过程中解决问题、团队合作、学习态度、记录完整等方面的情况综合打分。

4.项目展示。各小组通过成果展示,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学习他人优点,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学习主动性。

篇3

一、艺术设计教育中设计伦理教育的问题

目前,各高校的艺术设计学科只是专注于建立自己的方法论,艺术设计教育主要还是以“设计史”、“设计概论”、“设计方法论”、“设计美学”以及与各个门类相关课程为主干的教学体系。在课程教学中,绝大部分还只是注重于艺术设计的技巧、方法与思维的培养,针对“艺术设计伦理学”的课程并没有涵盖于其内,关于艺术设计伦理教育的体系框架更是没有。

教师在教学中也只是着注于为学生讲解消费经济时代背景下的实用主义和审美原则,对于设计伦理的思考、设计人文精神的培养相对薄弱。这也就造成艺术设计完全被消费文化所操纵,反映到学生的设计作品上,体现出只是关注物质而忽视精神的表现和文化的探索。这样完全市场化的教育最终培养的学生思想中伦理道德的意识淡薄,许多年轻设计师的设计目的仅仅是为了推动消费从而获利,设计中伦理道德意识几乎完全被忽视。

再者,审视当下国内围绕设计伦理及其教育的理论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可以说是相对比较薄弱。相关理论的研究多是围绕“以人为本”、“绿色设计”等口号式的主题展开,流于空泛,理论研究成果未能对实践产生较大影响。所以面对诸多问题,我们应该认真思考如何开展设计伦理学的相关理论研究及其教育实践。

二、设计伦理教育回归的迫切性与必要性

艺术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人的生存质量,但是伦理缺失下的艺术设计只会无限刺激人类的“物质欲望”,无休止的物欲追求导致资源浪费、生态破坏等问题,最终与人的生存发展背道而驰,也导致人类整体道德水平的滑坡。因此,当下艺术设计更需要从用伦理的视角来观照,要追求伦理境界,在设计造物中体现精神意蕴,渗透伦理内涵。

作为艺术设计教育,当前高校的培养目标不但要从培养适应市场的应用型人才角度出发,还要以推动人、自然、社会之间协调发展为己任,加强社会、人文、生态等方面学科的渗透,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为人类共同的发展而设计,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去培养具备鲜明的是非观和正确的价值观的设计人才。

设计伦理应该是艺术设计学科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构建设计伦理课程体系来平衡和协调人、社会和环境三者的关系的价值标准,引导学生从宏观、整体和系统的角度去认识设计并进行创造,探讨和研究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作为艺术设计教育者也应由过去单纯的知识和设计经验的传授者向信息资源的调配者和引导者转变。将设计伦理学的内容列入艺术设计教育中,把伦理性设计作为一种设计态度、设计思想、设计理念。让设计伦理观念真正成为学生专业思想中的自觉意识,并在其指引下寻求有效的设计策略与方法。

三、设计伦理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实践

从国内来看,设计伦理的专业教育尚处在探索阶段,相关的实践经验也比较欠缺,很多设计伦理课程的建设仍处在思想性的操作层面上。但我们可以参照一些发达国家的做法,不是把设计伦理作为一个纯思想性的东西来建设,而是一个可操作的、制度性的东西来建设。所以,设计伦理的教育我们可以从理论研究、课程体系、相关的教学模式三位一体的学科建设模式进行发展。

(一)构建课程体系。参照小威廉姆斯·E·多尔的后现代课程模体理论可以建立设计伦理学科的课程体系组织结构,主要应包括:学科脉络、价值意义、学科本质、学科原理、实践应用、反思与批判、未来发展等主体部分,在此基础上再细分出具体的分支结构。

(二)实践教学模式。设计伦理教学除了以专门的设计伦理课程开设外尤其应注重设计伦理的实践性。通过专业设计课程中实际案例的分析讲解,将学习和设计现实、学生兴趣和思考判断结合起来,在教学中增强学生的设计伦理意识。

1.设计思维中具有设计伦理意识。设计意识不仅是设计师对外界事物的感悟,更是其从心得发现向设计行动转化的心理活动。所以,有必要将设计伦理意识纳入到设计教育中去,强化学生的设计伦理意识,让设计伦理意识真正成为他们设计工作中自觉的组成部分。

篇4

一、在学生认知的关键点设疑

对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数量关系等起到重要作用的知识原理均是学生认知的关键点。比如,计算的算理、解决问题的数量关系、公式的推导过程等。教学时,对学生学习认知的关键点必须紧抓不放,要促使学生深刻地理解其实质,可以有意识地从反面提出异议,激发学生为了明理而思考。如教学“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借助直观图的演示,学生很容易得出■+■=■的运算结果。有经验的教师并不满足于此,而是来个回马枪设疑:为什么只把分子相加,而分母不用相加呢?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一设疑打开了学生思维的大门:有的学生说,比如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4份,第一次取1份,第二次取2份,两次一共取了3份,只是取得份数变了,总份数没有变呀;有的学生则说,1个■加上2个■,一共是3个■,就是■,只把分子相加,分母不变……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对学生来说并不难,难在算理的理解,为什么分子不变,只把分母相加减?教师深知这一要害,巧妙地在此处设疑,通过学生讨论,集大家之智慧,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算理的认识就更清晰、理解就更深刻。同时,为下一节课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要先通分积累思维经验。

二、在学生认知的转折点设疑

从旧知识到新知识,从整数到小数,从分数的量到率等知识结构的变化处,都是学生思维的转折点,抓住学生思维的转折点就是有效设疑的着力处。因此,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才能恰当地设疑,使学生意识到新知识与自身原有认知结构的矛盾,形成认知的冲突,从而以最佳的状态进入对新知识的探索中。比如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一课,教师在导入环节先出示一组口算练习:16÷40,160÷400,1.6÷4, 0.16÷4, 1.6÷40, 0.16÷0.4。这一组口算题,前面5小题学生都已经学过,很快就算好了,当算到第6小题0.16÷0.4时,学生的思维受阻了。有的学生说,老师这道题出错了,应该把0.4改成4;有的学生说,老师这道题没有学过,做不来。学生们面面相觑,你看着我,我看着你,最后把目光集中到教师身上,希望老师给以指导。就在学生急需点拨的时候,教师适时引入新课: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并设疑: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能变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吗?学生在这个问题的引导下,调用原有知识,利用商不变的性质,把0.16÷0.4转化成了1.6÷4,解决了问题。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是除数是整数除法的转折点,教师抓住此转折点设疑,能有效激发学生展开思维,并借助已有知识,把新知识转化成旧知识,利用旧知识解决新知识,同时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三、在学生认知的质疑点设疑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总目标中明确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要增强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不仅要积极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如何解答,还要积极创设思维情境,鼓励学生大胆地质疑问难。要使学生多思善思,首先要让他们多问敢问,对学生提出的质疑问题,教师都要给予合理的评价,哪怕是只有一丁点儿合理的成分,教师都要不放过,并要善于抓住学生质疑的问题,把它转化为促进全班学生积极思考的问题。比如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例题是先把除数转化成整数,有学生据此提出:如果先把被除数转化为整数,再把除数转化为整数,不是也可以吗?教师借此把问题抛给了学生,组织全班学生讨论。有的学生说,也可以呀,比如1.5÷0.5,先把被除数1.5转化成15,再把除数0.5转化成5,计算结果一样的;有的学生附和着说,我们举的例子1.2÷0.3、2.5÷0.5、1.25÷0.05也可以呀。笔者先肯定学生们能提出问题,能自己举例子验证。并提醒学生能不能再举些不同的例子加以说明?有的学生想到了刚才我们举的例子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位数都是一样的,如果不一样呢?受此问题启发,大家又忙开了,一阵议论之后,终于有学生说,我举的例子1.5÷0.05,先把1.5转化为15,那0.05转化0.5还是小数,还要继续转化,比较麻烦。其他学生一听,还真是这回事,原来书中先把除数转化为整数是有其道理的。教师抓住学生的质疑点,巧妙设疑,引领学生展开思维,从正例到反例,经历了峰回路转的思维过程,培养了学生质疑问难的思考习惯。

四、在学生认知的错误点设疑

有的教师谈错色变,只要学生稍有差错,便是训斥、责备,这样,学生自然视错如猛兽,学习上生怕自己出错。其实,错误是学生学习路上的伙伴,在学习中可以说是如影相随,像呼吸一样的自然,没什么大不了的。因此,教师要学会善待错误,在学生认知的易错处设疑。比如“圆的周长和面积”中的一道测试题:先量出必要的数据,再计算涂色部分的周长(图1)。

图1

有的学生量直径是4厘米,有的学生量半径是2厘米。学生的错解主要有两类:一是算成圆周长的一半,列式3.14×4÷2;二是算成半圆的面积,列式3.14×22÷2。针对这两种主要错误,笔者在评讲时,把这道题变为选择题:如图1,计算涂色部分的周长,下面( )选项的列式是正确的。

A.3.14×4÷2 B. 3.14×22÷2

C.3.14×4 D. 3.14×4÷2+4

在学生逐一判断,确认选项D是正确的基础上,笔者乘机设疑:如果这道题选择A,问题应该怎么改?如果要选择B,问题又应该怎么改?如果要选择C呢?在这三个问题的引导下,笔者再次设疑,对照测试题,看看你们的列式求的是什么?记下来,做好错题分析与反思。

这道题错误的原因一是审题不清,求半圆的周长变成求半圆的面积;二是是混淆了圆的周长的一半与半圆周长的含义。因此,教师在反馈时并没有简单地对一对答案了事,而是针对错误情况,设置成选择题,让学生逐一辨析,在辨析的基础上让学生针对三个错误选项改变问题,再针对自己的错误,看看错在哪里,并记下来做错题分析、反思。在学生思维的错误处设疑、辨析错误,学生对错误的印象才会深刻。

总之,教学是在激疑、设疑、解疑中不断向前推进的,设疑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教材的重难点、知识的易混点把握好设疑的着力点,力求使问题成为学生不断挑战自我的助手。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创设;物理;问题;情境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也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为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创造条件.那么,在具体的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问题呢?笔者结合自身在教学中的实践,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用生活问题来创设教学情境

物理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五彩缤纷的世界,处处充满着物理知识,利用生活中的现象来创设教学情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比如,在学习物态变化的时候,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春季,家里很容易“返潮”.这是极为常见的生活现象,很少家长能弄明白,没有几个家长能正确的向他们解释过,不少家长为了防止家里返潮,常常打开门窗,结果使家里越来越潮.为什么呢?学生对于这个问题很好奇,产生了强烈的探知兴趣.事实上,返潮的原因是:春节的房屋的温度还没有上升,而暖空气来吹进房屋的时候,大量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房屋,尤其是遇到冷的地面液化成水.因此,不少家长利用打开门窗的方法来防止返潮,会使家里越来越潮湿.原因就是大量的水蒸气进入家里后液化成更多的水.生活中充满着物理知识,利用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来创设教学情境,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很好的引导学生思考、探究,从而为开展科学探究打下伏笔.如,在雷雨天气时,打雷的时候,为什么先看到闪电

,后听到雷声?(声速问题)为什么电视上出现“雪花”状的亮点?(电磁波问题)冬天小河里的水面结冰,为什么不是从河心开始,而是从河的周围开始?(比热问题)走路的时候,动力是谁?假如地面无限度的光滑,能行走吗?(摩擦力问题)

新课改要求物理教学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尽量从社会、生活走向物理,再从物理走向社会、生活.利用生活问题创设教学情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能促进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

二、利用实验问题来创设教学情境

实验是物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物理的主要方法.学生在观察教师演示实验的时候以及自主操作实验的时候,常常会遇到各种问题,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比如,在进行长度测量学习的时候,不少学生很轻视,感觉从小到大不知道使用刻度尺多少回了,长度的测量根本不需要学习的了.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可以先叫几个学生上来,利用刻度尺测量一下讲台的长度,并将测量的结果写在纸条上.等几个学生都测量结束后,把几个学生的测量结果都写在黑板上,让学生看看.当学生看到每个学生的测量结果都不相同的时候,他们也惊呆了,不知道说什么好?也不知道哪个学生测量的准确.从而激发了他们认真学习的激情,深深的认识到测量是一种科学的实验方法,不是随随便便的.类似的问题还有:在研究液体沸腾特征的时候,不少学生总以为将水加热沸腾是从小就会的事,几乎每个学生每天都能看到的现象,好像没有什么值得一看的,更不需要值得一做了.当教师问到:水在沸腾前里面的气泡是什么现象?水在沸腾后里面的气泡是什么现象时,他们一无所知.此时学生感觉到需要认真做实验,认真的探究一下.

事实上,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在物理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奥,教师要善于运用好这些问题,为探究教学创造条件,同时也要利用好这些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在组装电动机模型的时候,某些学生发现自己组装的电动机模型不能转动.这是学生在具体实验时所遇到的问题,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猜测可能出现的原因,然后再逐一排查故障,直至电动机模型转动起来.

三、利用生动的故事来创设教学情境

初中学生天生好奇、好动,他们特别喜欢听故事.教师可以利用讲故事的方式来创设教学情境,引导他们思考故事中的问题.比如,在学习机械运动的时候,可以将一个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一名法国飞行员在飞行途中,发现身边有个像虫子一样的东西,他想:飞机的座舱里怎么有虫子的呢?他好奇的伸手抓那条虫子,结果使他吓了一身的冷汗:原来那不是一条虫子,而是德国鬼子向他飞机射击进来的一颗子弹?学生听了这个故事,自然的会思考:子弹飞行的速度那么快,怎么就像停留在飞行员的身边呢?这里面蕴含了什么样的物理原理呢?

四、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来创设教学情境

多媒体集声、光、电于一体,对学生的视觉、听觉的冲击很大,是物理教学的好助手.因为课堂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很多科技、生产活动学生是无法到现场观看的.但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视频播放,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知.比如,利用多媒体可以播放火箭发射卫星的场景.当火箭点火腾空的时候,会看到浓浓的“烟雾”.这个“烟雾”是什么物质?是怎么产生的?火箭上升的过程中,是什么能转行为什么能.

总之,新课程教学要重视教学情境问题的创设,有了情境的问题,就能促进学生去思考、去探索,为探究教学的开展打下伏笔,从而为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创新能力创造了条件.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创新设计;教学案例;激活思维

中学地理教学积极倡导案例教学, 并且教材也提供了大量案例, 因此案例教学已成为地理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目前地理教学中应用的教学案例主要有两种:一是课本中的案例。中图版地理教材在每节课后都设置了“案例研究”栏目,这些案例都通过教材编写专家精心策划选编而成,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对培养学生应用地理知识的能力非常重要。二是教师自己选择和设计的地理案例,可与教材内容互相补充,使课堂教学变得异彩纷呈、生机勃勃。随着地理课程改革的深入,案例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逐渐发展成熟,作用日益明显。

一、用案例引述地理问题

教师精心设计的案例可让学生主动思考这是什么、为什么,并使学生努力去解释这一现象,主动寻找结论,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和动机。

举例: 认真观察图1,比较两种地貌差异。

思考:①人们在喜马拉雅山上发现了贝壳化石,那么喜马拉雅山是如何形成的?②我国西南地区的喀斯特地貌又是如何形成的?

上述举例是“地壳的运动和变化”一节的案例,旨在为学生提供积极的情绪激励和思维启动,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即带着问题学习,使学习有明确的目标指向,围绕问题探索目标进入学习状态。这两种地貌形成原因可以重点突出喀斯特地貌的成因、流水侵蚀等,为新课讲授奠定基础。案例展示的图片只是很少一部分,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展示更多关于地貌的图片,有利于学生思考和开阔眼界。同时也可要求学生自己举出更多和生活密切相关的例子,方便理解和记忆。

二、用案例印证地理原理和规律

地理原理和规律是地理事物内部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它蕴藏于地理事物外部表象中。客观现实的地理案例多为地理事物外部现象。一个好案例能反映地理现象的典型特征和一般规律,并能揭示案例的内在联系和地理原理。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对比、总结、归纳等,由浅入深,从复杂的地理案例中抓住核心内容,探索本质特征,总结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地理原理与规律。

举例:在小比例尺地图上城市大多是一个个的点,而在大比例尺地图上,可看到每个城市总是占据着一定的空间,有着特定的外部轮廓形状,这就是城市形态。

城市形态的形成与它所处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团块状城市是平原地区一种常见的城市形态,而山区和丘陵地区的城市则受自然条件(地形、河流等)和交通线路发展的影响,往往形成条带状或组团状的城市形态,如图2所示。

思考:①图示地区的城市形态分别属于哪种类型?②试分析影响其城市形态形成的主要因素有哪些?③请与同学讨论这些城市形态的优缺点?

对于城市,高中学生一般都积累了一定的感性知识,但这些知识绝大多数是以某个具体城市而孤立存在的。因此,课堂教学应帮助学生在感性知识的基础上,建立对城市空间结构的理性思考。上述“城市空间结构”一节的案例使用多个城市实例,通过比较方式,帮助学生更为深刻地理解影响城市空间形态的因素,总结出一般性的地理原理。为帮助学生更直观地探究城市的利用方式、城市空间结构,建议将城市示意图和景观图结合使用。

三、用案例检查和反馈学习成果

地理学习的评价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原理和规律的理解、地理知识的迁移能力、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等。通过案例教学,能全面地评价学生对地理知识和能力的掌握程度。除教材中的案例,教师还可设计课本以外的其它案例,指导学生运用学会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分析,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举例:常见的岩石如何区分?如何形成的?

当你经过学校大门、一座纪念碑或一栋大楼时,请停下来仔细观察,它们很可能是由常见岩石建造的。岩石是天然产出的由矿物、岩石碎块、有机物质、火山玻璃及其它天然物质的混合物,是构成地壳和上地幔的物质基础。或许在家附近就能发现多种岩石。常见的岩石有三种:火成岩(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大类岩石可通过各种成岩作用相互转化,形成地壳物质循环。

(1)分组发放常见的三类岩石(图3)。

(2)根据教师发放的三类岩石,查阅资料(专业图书、网站),分别从物理性质(颜色、硬度、密度等)、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包括各种矿物的含量等)、化学成分等方面描述其特点,并做好记录。

(3)学习本节内容,尝试分析三类岩石的形成环境及其形成原因。①列出能发现岩浆岩(侵入岩和喷出岩)的地理环境,阐述岩浆岩是如何形成的。②列举能发现沉积岩(页岩)的地理环境,阐述沉积岩(页岩)是如何形成的。常见的沉积岩还有哪些种类,它们有何特点?③花岗岩经过变质作用形成了片麻岩(变质岩),描述花岗岩和片麻岩的不同特点,并阐述变质岩的形成条件。常见的变质岩还有哪些种类,它们有何特点?

(4)三类岩石可相互转化完成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请参照课本第57页图2-3-13 地壳的物质循环示意图,设计完成三类岩石的相互转化图,并分析其中的条件。

篇7

探究教学中教师是引导者,基本任务是启发诱导,学生是探究者,其主要任务是通过自己的探究,发现新事物.因此,必须正处理教师的“引”和学生的“探”的关系,做到既不放任自流,让学生漫无边际去探究,也不能过多牵引.应注意:(1)交流自学成果.在课堂上,让学生交流自学成果.在互相交流中,使大家思维相互碰撞,努力撞击出创造思维的火花.交流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可以让学生自由发言,也可以让学生先在四人小组中交流,然后派代表在全班汇报.(2)合作学习,探究疑难.让学生对“交流成果”环节中所提出的问题以及普遍存在的模糊认识进行讨论,在合作学习中大胆质疑解疑.讨论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可以同桌互帮,四人小组研讨,全班辩论等,为学生充分表现、合作、竞争搭建舞台,使教师指导和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传授知识和解决问题相结合,单一性思考和求异性思维相结合.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诱导.如:“你认为他说得对吗?为什么?”“对他的回答你满意吗?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等等,把学生的思维推向.讨论中,教师要做到:(1)要密切关注讨论的进程和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引导;(2)要发现多种结论,特别注意和自己备课时不一致的结论,变教案为学案;(3)要充分调动学生讨论的积极性,及时发现优点,特别是善于捕捉后进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讨论要使学生思维碰撞,闪现思维火花,激发表现欲,促进创造思维的发展.

运用探究式教育法在增进学生自学能力的同时,还需采取赏识教育方式来营造出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最终,推动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具体而言:赏识教育不是表扬加鼓励.是赏识学生的行为结果,以强化学生的行为;是赏识学生的行为过程,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创造环境,以指明学生发展方向;适当提醒,增强学生的心理体验,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

一、在有限课堂教学时间内如何进行教学设计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一个长期过程,更需要各学科教学的共同努力.为此,如何在一节课的时间内完成对“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要求,则是对教学内容设计的极大考验.为此,本文强调:应把物理课堂教学适当的向前、向后延伸.向前延伸意味着:应由学生自主完成课堂学习准备工作,包括对有关学习信息的收集;向后延伸则体现在,将课堂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这两个领域都应该成为教学设计中的组成部分.

二、在教学环节如何引入探究式教学法

通过对“探究式”教学法的开展形式进行阐述可知,其中包含着许多具体的互动环节.如,分组讨论、交流自学成果.这时就出现了两类问题:(1)如何合理的设置问题.因为,分组讨论的问题应对新知识的引出有帮助的.(2)如何控制进度.在45分钟的课堂时间内,若要形成一个完整的问题讨论、知识引出环节是不容易的.为此,这便成为本文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三、教学中如何使用赏识教育

教学中如何使用赏识教育,主要在于教师的理解与实施.不难理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首先应给予他们自学的信心.这一点在教学内容设计中是无法体现的,却又是支撑本文主题的关键要素.因此,教师应在非功利的教学氛围下完成上述教学,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对他们的进步进行表扬与鼓励.

下文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对上述问题进行解决.

案例一物态变化

1.根据教学设计进行前向延伸.物理教师一般应提前一到两天时间,将需要预习的新内容布置下去;并且,教师在布置预习任务时,将一些需要提前思考的问题植入到了准备任务中.并督促学生积极参与上课前期的准备工作中,通过上网查阅资料、到学校图书馆查找相关信息等方式,完成教师预留的问题.

物理教师在课前准备中,主要完成这样几项内容:(1)挖掘本课题与现实生活中有关现象的联系.如何加强对现实生活有关现象的解释力与应用性,怎样做才能吸引学生.(2)挖掘课题各环节的问题连贯性.通过问题的引入,启发和吸引学生不断完成任务.

2.课堂教学过程(导课).

教师:同学们,如果一群孩子在玩堆雪人游戏,突然发现“雪人”融化了,该怎么办?(提问)

学生1:可以给它盖被子.

教师:其他同学同意这个方法吗?

学生2:给雪人盖被子不是加速它的融化吗?

教师:看来同学们的想法还不够统一,那我们就来学习今天的课程.学了之后,我们再来解决问题好吗.(语气温和)

导课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引子”,结合前期课外准备,学生则能够根据教师的问题,提出诸多方案来延缓“雪人”的融化.在方案的罗列中通过教师的最后评判,自然会引出有关“热导体”的相关知识.

案例二摩擦力的分类

学生将完成了对“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知识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设计如下:教师:通过上次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把一个物体放在光滑的表面上,给予这个物体一个初始速度,这个物体将以这个速度匀速的直线滑行.然而,为什么我们在生活中却无法做到这一点.请同学一小组讨论5分钟,组长负责汇报讨论结果.

组长1:因为有地面有摩擦(根据生活常识答出的)

教师:回答很正确.正是因为有了摩擦力的存在,我们才能按时到校上课.(全班笑)那么,谁能告诉我:为什么有些物体在摩擦力的作用下根本动不了,而有些物体同样在摩擦力的作用下一推就动了呢?同学们可以根据教材知识,分组讨论,给10分钟.

学生1:因为有些物体下面有轮子.

学生2:轮子自己在转,就把物体带跑了.

教师:不错.如果同学们脚下按上能滑动的轮子,你们跑100米会怎样.(课堂氛围被调动起来了)

学生3:我不会滑冰,一定会摔的.

学生4:我觉得不按轮子跑的会更快些.

教师:同学们所说的都很不错.而且所说的,几乎包括了现实中摩擦力的种类.(总结)

篇8

关键词 艺术设计教学 自主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艺术设计教学需要有着积极的课堂环境,这就要求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在重视与尊重学生要求基础上营造民主公平的课堂氛围,充分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由他控逐步走向自控的,是自己来制约管理自己的学习活动;自主学习能力是从被动依赖逐步过渡到自觉能动,最终能够自主选择、补充课外学习内容,以期获得更广泛的知识;自主学习能力是从单维走向多维,最初学生在学习中的某一方面能够做到自主,或是某一过程的自我控制与调节,但是随着认知发展和学习经验的增加,学生会领会到学习结果是由许多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要想保证学习活动的有效进行,要从多方面对学习进行自我监控和调节;自主学习能力是从有意识到自动化、从单一领域向广泛过渡。可见,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着很高的教学价值与实践意义。培养艺术设计教学中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增加学生学习的自我效能感,提高学习目标的指定能力,掌握元认知策略。

1增强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影响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动机性因素。首先,要给学生提供获得成功的机会。学生在克服一定的困难获得成功后,会对学习更加有信心。因此教师要设法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不仅要挖掘学生的长处,给予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还要帮助学生设置适宜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感受到每一次的进步,更多地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其次,要发挥榜样的作用。榜样的行为表现也是个体评价自我的参照,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与其自身各方面相似的榜样,这样学生会更加认同榜样的进步,进而转化为对自身的认同。第三,学生经常从教师与家长那里获得肯定的、鼓励的话语也会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使学生更加积极地看待自己。但是要注意肯定与鼓励的语言要与事实相符,具有可信性,这样才能让学生相信自己有更强的能力。第四,要帮助学生做出能力归因。这会使学生确信自己是有能力的,而对学生的学习进步做努力的归因,会使学生感到经过自身的努力,自己也是能够进步的,有些学生总是对自己的能力持质疑的态度,教师应对他们的学习能力给予肯定,引导学生将成功归因于能力。

2增强学生的目标设置能力

目标对学生的学习具有定向与调节的功能,目标设置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很大的影响。成就目标理论将学习目的分为掌握目标和表现目标两类。掌握目标是指学生为了理解和掌握知识而学习,表现目标则指学生为了战胜他人,证明自己的高能力或避免表现出低能力而学习。具有掌握目标的学生通常愿意付出努力,运用各种自我调节学习策略,对学习进行深加工;具有表现目标的学生通常对学习进行表层加工,只使用能保证得高分或避免得低分的策略。教师应培养学生确定掌握目标的学习目的,使学生为了掌握知识、提高能力而学习,而不是为了外在目标而学习。如果学习目标是较长期、较笼统的,教师应教学生把目标按时间顺序划分为不同的子目标,并使之具体化,目标的设置应确保自己通过努力可以实现,让学生一步步地完成任务,从中体验自身的进步,最终完成复杂的总目标。学生达到近期目标会增强自我效能感,会带来更多的满意感。目标的设置要有一定的难度与梯度,但一定是学生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而不是遥不可及的。高水平的又可实现的目标,能够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能力,看到自己的进步,有信心继续挖掘自身的潜力。因此,教师要针对不同水平学生的自身能力,帮其设置适合的目标,进而增强其自我效能感,激发学习的愿望。

3指导学生掌握元认知策略

元认知对学生的学习起计划、监控与调节作用,即对认知的认知,是个体对自己的认知过程与结果的意识和监控。在学习中学生面临学习任务,目标的确定,学习材料的选择、组织,学习活动展开期间维持注意与情绪状态,学习计划的制定,调节学习行为、评价学习结果等都是在元认知

的调控下进行的。

所谓自我监控是指对某一项学习任务中的外显或内隐的结果进行有意的观察。自我监控是自主学习中的关键过程,首先学生需辨别与确认所要监控的行为,再对其进行观察、记录与评估。学习者的自我监控总具有能动、自我反馈和可迁移的特征。学生在完成对学习内容记忆、阅读理解、构思写作、问题解决、社会认知等各项学习任务过程中,这些特征就会充分地表现出来。自我监控的方法有许多,比如可让学生制订一份“作业监控表”,以此来帮助学生进行监控与记录,同时参照此表学生也能对自己的学习做出及时调控。

进行自我监控训练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能够灵活而有效地获取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在课堂上,应将自我监控策略的保持和迁移当作教学的重要任务。自我监控训练并不能马上转化为策略,它需要大量的练习和实践。除了教师对监控策略的描述和示范外,重点还应放在让学生进行大量运用策略的练习上,这样他们才能有效保持这些策略,从他控过度到自控,即自我监控。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字:建筑设计;评价视角;分形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分形建筑

分形被许多学者定位为大自然的几何学理论,它属于当代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本质上它是一个全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认可局部和整体之间的关系,它将形态变化、信息、结构、功能、能量、时间等等因素,在某一个体态中它们将发生相似的影像,它认可空间维数变动的时序性,将分散的维数组连在一起,实现视野拓展。分形它的创始人为曼德布罗特,在过去他曾经给分形定下一个定义:首先,分形它一定会满足Dim(A)>dim(A)条件,其中A为所有集合,Dim(A)在这个等式中是分维数,在英语中可以定义为Hausdoff维数。这些拓扑的维数,它们不是一个整体,而且分支的分数。分形理论它对自然界的认识比较深刻,尤其是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它更具有层次性结构,相似性主要体现在形态、空间、功能、信息以及时间等,这是一种自体性的相似性,相似结果往往界定出了分形的与众不同。分形具有五个基本特征,第一,分形它是一种精神结构,在任何小型的比例中它都可以将大量尺寸融入期间。第二,分形不具有规则性,不能用准确的语言来描述。第三,分形它具备某种换个相似性,它很接近实际意义上的自体相似性,是人们时常观看的相似性形象。第四,分形的它的定义为“分形维数”,一般的“分形维数”会小于拓扑维数,但是它的相应函数集都大于整个拓扑维数。第五,分形定义比较简单,人们比较容易理解和应用。

二、分形强调建筑关联性

分形已经深刻的揭示出局部和整体之间的关系,从局部中寻找到整体的缩影,也从整体中查看了局部,这是关联性比较强的两个个体因素。这两个要素及时独立的个体,也是相互联系的结合体,它们相互碰撞,相互作用,在内部进行融合,每个影响因素在其中都可以找到归属和位置。建筑体需要关注那些已经被忽视的因素,让它们的特性“潜在”变成人们能够观看的“显在”,整体进行放大展现,使得独立要素之间获得更大的效用。某市的公园它所处的位置为黄金地带,人们希望将该地方规划成一个现代化的都市,这个地方自然环境非常优美,是一个人杰地灵之位。在规划设计中面临了诸多挑战,主要是政府建设要求和地质之间形成矛盾。例如:建设设计中的行政中心位置它的西北方向偏角40度的地方刚好和建筑方施工主轴线正南方相矛盾;行政中心同水上游乐园轴线连接出现矛盾;行政中心道路要求和实际的交通规划形成矛盾,较小的设计面积和庞大建筑体之间形成矛盾等等。分形理论它给设计师提供了一种混合的量化分析,但是这个量化却存在确定性和非确定性之间。设计师借助分形形成复杂的韵律,在矛盾部位更好的解决问题,使得环境和实际建筑相统一。分形思维同产地之间的关系更加突出,它们具有“异质同构”特性。

行政中心的周边环境它的轮廓线维数可以成为实际设计中的一种引导,设计时将总图分维数和建筑体之间放置在同个环境图中,在进行设计分析得出最精准的分维数,根据分维数建立起一个相似性图形,这样的设计过程和步骤会解决了大量的设计矛盾,使得建筑设计更好符合发展需求。场地设计和竖向设计方向必须保持一致这样才更好的运用分形来确定出影响因素,使得整设计结果和效果符合要求。文化场地的设计,最关键的点是要将深层次的文化结构和类型设计出来,将那些已经遗忘已久的文化再现,挖掘和延续这些文化。建筑的构建和文脉之间也具有一种持续的迭代,这样才能将建筑体和文化气息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得空间结构体得到展现,一体现出了建筑设计的生命力。空间序列在设计中非常关键,它需要得到维度塑造进行设计,这样才会获得更精准的序列,才更清楚的设计出符合要求建筑样式,这样的设计符合了设计师需求,设计出的结果也符合市政需求。建筑体验者在这样的设计结果中感受到了丰富的设计理论和设计空间维度变化。

三、环境和总图之间的分形

不尽相似在分形理念中占居重要的位置,它是影响分形的重要依据。这样的设计存在大自然中,分形理念也是借用这样的方式,使得建筑物的整体性得到展现。在不同的结构上获得不同的分支和集合。我们知道不同的层次结构,它由诸多的集合体组成。这些组成结构比较复杂,它有着无数的细节结构,并且每个细节结构都囊括在其中。虽然尺度不同,但是它们的相似点比较符合实际需求,只要在任意的比例尺度中找到了特殊点,该整体性构建也会呈现出来。我们将影响因素作为已知的求解条件,并且从场地周边寻找出偏离体,一般建筑都会认为井字形道路是主要的偏离体。因此,在设计中或者施工中会更加注重该位置的设计,尽量将因素考虑在内,从影响因素入手将问题解决。市政工程它的中心场地,要控制在井字网格之中,而且需要呈现出正方形状。根据该要求,行政中心的轮廓和组建,它们的原型也必须建立在正方形的基础上,这样既满足了建筑需求,也体现出整体的客观性,这是当代设计最突出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思想。

如果将自相似”建筑构思运用到设计建筑中,那么在这个设计的正北方向轴线以及朝向当成计算的已知条件,但是在这个时候需要考虑场地偏转因素的影响。建筑物的布局、主线的排列、地形构造等等,这些因素在整体中具有形似性。然而根据实际的比例尺寸,它们真正的结果和设计理念应该包含整个设计主题。建筑物的布局和场地构造也在这实体中得到展现,最终得出精准的分形结构。还没有开始探索场地外形结构时,一般都会使用道路网络来分析,在正子午线轴线定位以及正南北向建筑方向确立时,这样的相似图形才会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只要一次性使用相似图形进行设计,这样的图集才更能符合设计需求。在环形的道路中,设计师会使用“原形”的设计理念来定位,这样才会使得圆方位随意性得到展现。图形用地和图形构造在实际设计中,会充分的考虑到交通和建筑物之间的偏转,会更好的协调者期间的关系。

心理学者曾经这样认为人的主体理论,它主要来自人的一种心理体验,可以用直线进行设计出来。当人体验到某种视觉感受时,这样的空间体验感会得到展现,这也是人们常说的内在体验。将一个置身于城市建筑中,或者在整个空间内部。时间它必然是在分形中进行展现。在相同的时间线段中,人的学识修养、社会阅历、性格等等差异,会影响每个人的内在体验,每个人有不尽相同的感受,每个体验的东西和感悟的东西也相同。人的情感波动会产生出一条幅频线,这条幅频线更好的衡量了建筑物设计效果。当不同类别的人,他们同样产生出了情感波动线。这些情感体验会不断产生效应,使得空间感更加强烈和突出。

结束语

分形在建筑设计中占据重要的位置,这样的设计理念它主要展现在设计师设计理念中,随着建筑体不断发展,设计理念要更加清晰。这样设计出建筑物吸引人,更加符合要求。

参考文献

[1]韩杰.自然采光模拟技术在绿色建筑设计与评估方面的应用[J].建筑设计管理,2013年2期

[2]黄鹭.红建筑学专业低年级《建筑设计》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新课程研究[J].高等教育,2013年2期

篇10

在物理教学中,“设疑”应该存在于预习、讲述、讨论、实验、练习、小结等各个教学环节中。“设疑”途径往往有两条:一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疑虑而提出的设疑;二是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在重点、关键和要害之处“设疑”,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去掌握知识。而后者在完成教学任务时往往尤为重要。

一、创设“设疑”的情境

1.利用学生日常生活经验,创设“设疑”情境

日常生活实际是学生最直接最具体的经历。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回味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经验,往往使他们有身临其境的亲切感。如在学习“浮力”时,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提出:去海边游玩时,从浅水区逐渐走到深水区,感觉有什么不同?铁块放到水中即下沉,钢铁制造的万吨巨轮为何能在水上遨游?有些气球放手后掉落地面,有些气球放手后却飞向高空,这是为什么呢?这种“以投石激疑”的方法,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能不断激起学生的思维浪花。

2.利用实验创设“设疑”情境

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巧妙设置物理实验,创设问题情境。如在“研究物体浮沉条件”时,为创设“设疑”情境,可设置三个小实验:①由鸡蛋在清水中和盐水中浮沉情况实验提出:鸡蛋所受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何关系?②由潜水艇模型潜水和上浮实验提出:为什么潜水艇水舱里水量变化会使潜艇下沉或上浮?③用小船放在三种不同密度的液体里,观察小船露出液面的体积大小的实验提出:当物体漂浮且所受重力一定时,液体的密度跟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何关系?最后提出问题:你能否利用二力平衡的知识来解释上面三个物理实验事实。这样,利用实验创设具体生动的物理情境,针对学生易混淆的问题和含糊不清的认识,有的放矢、层层设疑,使学生感到妙趣横生,起到活化物理知识的作用。

二、根据教材结构,巧设疑点

在教学中,“设疑”必须根据教材的系统性、连贯性,并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知识点上“设疑”,以落实重点、克服难点;在知识的联系处“设疑”,以沟通现象之间、知识之间的联系;在思路上“设疑”,以指明学习的思维方向;在知识转化点上“设疑”,以促进知识的内化;在应用知识时“设疑”,以强化已得知识。这样,巧设疑点,巧布疑阵,就能击中要害、环环相扣、引人入胜,达到预期的目的。

以《电磁感应现象》一节教学为例,知识点上“设疑”可落在电流可产生磁场,利用磁场可否获得电流上;在知识联系处“设疑”可落实在“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和“电磁感应”两种现象的区别和联系上;在思路上“设疑”可演示教材上的实验,创设“设疑”情境,进行分析比较,引导学生步步深入,逐步掌握问题实质,从而总结出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在知识转化处“设疑”可运用发电机工作原理的问题实现知识转化;在应用时“设疑”可编制系列性的练习来强化。

三、在“设疑”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俗话说:疑是思之始,学之由。因此,“设疑”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关键所在。总的“设疑”原则是:“设疑”应小而具体。要紧密结合物理概念、规律、方法,要有代表性、启发性,能击中要害,引人入胜,激发兴趣,调动学生开展思维活动的积极性。“设疑”还要有一定的思维强度,不能过于单调,叫学生回答“是”与“不是”,“对”与“不对”,但也不能超出学生的实际水平,使学生缺乏思考基础,从而无所适从,茫然不解。此外,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凡属重点、难点的知识,可先发自学提纲,引导学生学习教材。在学生自学基础上,发掘问题、提出疑难点,教师选择具有普遍性、代表性的问题设疑,启发学生思考。如在概括运动和力这部分内容时,可先组织学生自学牛顿运动定律、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等有关章节,由学生提出疑难点后,教师再择共同性的问题来“设疑”,引导、帮助学生分析、比较、归纳,使学生掌握运动和力的相互关系。

(2)凡属新旧知识联系密切的内容,在教学时可根据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注意发掘教材中有培养思维能力的因素“设疑”。如《机械能及其转化》一节教学时,可以在动能、势能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等旧知识基础上巧设疑点来分析某一过程中物体机械能的变化及转化等问题。

(3)习题课教学中的设疑,可根据学生平时的作业错误和易混淆易错的问题来设疑,立足于解题思考方法或“解疑”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