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实验小结范文

时间:2023-10-26 17:56: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化学实验小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中化学实验小结

篇1

这些中学将做实验改成了讲实验,将学生实验改成了演示实验,将实际操作改成了幻灯的图片展示。这样部分大学生,特别是大一新生的实验能力参差不齐,给高校实验课增加了难度。为了培养高素质、高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应切实做好中学到大学化学实验课的衔接。

一、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不足

1.忽略了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通过实验,学生不仅能获得物质及变化的感性材料,有利于形成相关化学基本概念,理解和巩固所学化学基础知识,还能进一步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可以说,重视化学实验教学,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教育功能,既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有力保证,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标志。但目前中学化学教学受到过重的升学压力,使得实验教学偏离了应有的方向,也使实验教学的功能被严重削弱。而且许多教师认为化学教学的目的只是应付考试,只追求学生在笔试的卷面上取得高分,过分注重理论教学和习题练习,忽略了实验教学。正是这种错误的导向,才使得许多学生对化学实验的重要性认识不清,仍然停留在高中时期“分数第一”的阶段。

2.学生的实验素养不够

过重的升学压力,使部分中学化学教师误认为实验只能培养学生使用仪器和实验操作的能力,而忽视了通过实验可使学生更全面、深刻地获得化学知识。正因为受这种教育理念的无形影响,才使得我们的大一新生初次进入高校化学实验室后,往往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着装不规范,有的学生甚至不知道穿实验服;虽不至于大声喧哗,但往往有四处走动的迹象;不能很好地保持实验环境的干净整洁,表现为实验台脏乱、实验仪器、药品摆放无序;废渣、废液随意倾倒。这样的现象无形中增加了高校化学实验教师的工作量。为提高学生的实验素养,避免他们进入实验室后由于操作不慎导致人身伤害,每年大一新生在正式进入实验室前,我们都必须对他们进行专题的实验室安全知识讲座及规范实验的基本要求,即便如此,收效都甚微,许多实验常识必须指导教师反复强调后,才可被学生最终接受。

3.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薄弱

现行的中学化学实验教材中有一半以上的实验会导致环境污染,而且大多数有毒有害物质都直接排放到了环境中。在大多数的中学化学实验室我们常会看到废气直接进人大气,废液不加处理直接排入下水道,有腐蚀性的、有危害的实验废弃品则倒在墙角的现象。归根结底,这是由于师生双方的环保意识薄弱造成的。部分教师在课堂上演示实验时,只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完成教学任务,而忽视对化学实验产生的“三废”的处理,有时甚至随意排放 [3]。受教师这种身教的影响,使不少学生都错误地以为化学实验中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的伤害或许并不象教科书上强调的那么严重,从而忽视了有毒物质对自身的健康的影响。这样的侥幸心理及安全隐患必须严格杜绝,若一旦出现事故,后果将不可想象。

4.学生缺乏基本的安全知识及应对事故的措施

化学实验室中,经常使用易燃、有毒和腐蚀性试剂。如:乙醚、乙醇、丙酮和苯等溶剂易于燃烧;甲醇、硝基苯、有机磷化合物、有机锡化合物、氰化物等属有毒药品;氢气、乙炔、金属有机试剂和干燥的苦味酸易燃易爆;氯磺酸、浓硫酸、浓硝酸、浓盐酸、烧碱及溴等具有强腐蚀性。另外,有机化学实验中常使用的玻璃仪器易碎、易裂。还有电器设备等,若不严格看管或正当使用,极易引发割伤、灼伤、中毒、着火、触电、爆炸等事故。而中学化学中,高分低能现象十分严重,许多高考成绩十分优秀的学生,进入大学后对实验安全知识竟然一无所知,有些同学甚至对X射线超强辐射能力的起码认知都没有。很多学生都缺乏应对突发事故的有效处理机制,面对灾难,常常手足无措,甚至不懂基本的逃生守则。要知道很多事故若错过最佳治疗时期,一定会产生终身的遗憾。总之,在中学普及安全知识教育十分必要!

5.学生缺乏实事求是的态度

目前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存在将做实验改成讲实验,将学生实验改成演示实验的现象,这种本末倒置的行为,常使学生对某个化学知识点的理解产生先入为主的固定模式。因此,学生在做实验时,常常想当然,走过场,一旦实验中出现了异常现象,学生的第一反应就是自己的实验做错了,故在未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时,就盲目下结论,有的甚至擅自更改实验结果,不能如实地填写实验报告。这种做法是与科学研究工作背道而驰的。

6.缺乏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目前的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以验证性的演示实验为主。它把一些既成事实的原理、概念、定律、物质的化学性质等传授给学生,并验证其正确无误,促使学生掌握这些知识,并形成运用这些知识解析题目的能力。这种教学方式忽视了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实际上,观察化学实验不是看“热闹”,而是从实验现象中归纳出变化的本质。现象既可能有色、态、味的变化,又可能有气体产生、沉淀生成、发光、发热等。不同的现象对人们感觉器官的刺激产生的体验不同。有的具有较为强烈而突出的影响,有的则不然,有些现象常被遮盖,为学生所忽视,而这些往往是反映物质本身属性的重要现象。因此,必须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二、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与高校化学实验教学的衔接

现代教育观念正在快速地进入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实践,基础教育化学课程的改革对中学化学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高师院校化学系肩负着培养中学化学师资的重任,理应密切关注并紧密联系中学化学课改的实际,加快自身课程改革步伐,最大限度发挥化学学科的教育教学功能,努力造就出适应新世纪要求的高素质化学教师后续队伍。在此,我作为一名师范院校的高校教师,结合自己工作几年来的理论积累和教学实践,粗浅地谈论一下如何实现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与高校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衔接。

1.充分认识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化学越来越多地渗透到各个行业,科技社会对化学的要求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目前国际上最关心的几个重大问题:环境的保护、能源的开发利用、功能材料的研制、生命过程奥妙的探索都与化学密切相关。在环境保护方面,三废的治理和利用,寻找净化环境的方法和对污染情况的监测都是现今化学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在能源开发和利用方面,利用太阳能和氢能源的研究工作是化学科学研究的前沿课题;材料科学是以化学、物理和生物学等为基础的边缘学科,主要用于研究和开发具有光、电、磁和催化等各种性能的新材料;生命过程中充满着各种生物化学反应,当今化学家和生物学家正在通力合作,探索生命现象的奥妙,从原子、分子水平上对生命过程做出化学的说明则是化学家的优势。可见化学的进步影响着整个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化学的发展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而化学又是实验性很强的学科,物质的结构、性能的确定以及新物质的研制、检验和运用都是在实验中进行的。所以化学实验在化学的学习中非常重要。

2.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提升学生的实验素养

在学生进实验室前,就对其进行实验讲座,介绍实验室的基本行为规范及各项实验注意事项,以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如:要求学生不迟到、不早退;不吃零食、实验期间关闭手机;着装规范(穿白大褂但不穿拖鞋、带钉鞋,女士不穿裙子),不大声喧哗、四处走动,东西轻拿轻放;要珍惜药品、爱护仪器;确保实验环境干净整洁,实验台清洁整齐,仪器、药品摆放有序、取放规范;不乱扔杂物,废渣、废液不随便倾倒,均放到指定地点;实验结束后主动打扫桌面、地面,归置仪器药品;做好相关的登记工作,损坏仪器要及时报告老师,并协助教师检查实验室水、电、门、窗、气是否关好。

3.在化学实验中渗透环保教育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会产生很多有毒气体,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这些有毒气体扩散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危害健康。因此,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防止污染。化学实验中,教师的示范是学生行为的标准,在实验过程中教师除应做到操作规范、结果无误外,还应注重实验后有害气体、残留物处理,物品仪器保管。在制备一些有害气体时,应先向学生强调该气体对环境及人体的危害性,强调尾气处理装置,有条件的话,一定要在通风橱中进行,避免有害气体逸出而污染周围环境。总之,为了营造和谐的自然和生态环境,教师理应率先垂范,在化学实验教学中以身作则,把握化学实验的每一个步骤,将环境保护的意识渗透到每一个角落。

4.在学生中普及安全知识,强化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要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讲解处理突发事故的应急措施,以使学生遇事不慌、处变不惊。实验操作要尽量防止带有危险性的操作,尽量避免与有毒物质接触,若无法避免则应采取安全措施。在新生进实验室前,就对其进行安全教育讲座,让学生了解割伤、灼伤、中毒、着火、触电、爆炸等事故的预防及简单处理,做到防患于未然。如:教会学生针对不同的着火原因选择正确的灭火方法、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如何安全逃生等。有专家指出,通过安全防卫知识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80%的意外伤害事故是可以避免的。每一个人都不能也不应该忘记安全与生命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关注安全就是关注生命,关注安全就是关注我们自己!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形势相当紧迫。

5.倡导学生尊重实验事实,坚持实事求是

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活动中,要提倡学生养成如实记录实验现象的良好习惯,即使实验失败或出现异常,也要按观察实情填报实验现象和结果,然后及时分析失败或异常的原因,从而在分析原因的过程中锻炼思维,巩固所学知识。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是科研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世界上许多科学家的教训一再告诫我们:一点微小的误差便会让我们与重大发现擦肩而过,有时会造成终身遗憾。因此必须以科学、严谨、求实的态度对待实验,绝不可出现“大概”、“差不多”的意念。

6.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学会求异思维

求异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要求学生对同一材料从不同角度、不同形式、不同耦联关系去探索结论。求异思维,鼓励学生不盲目地迷信书本和前人,敢于设想,善于设想,发表创见。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应注重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求异思维可使学生脱离思维定势的束缚,表现出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和发展性。许多划时代的重大发现都来源于科学家缜密的求异思维,如: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建立不就打破了几百年来统治人们思想的经典物理学的束缚吗?!

7.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培养实验能力的前提,也是发展智力的前提。因此,在化学实验中首先要明确观察目标,明确所要观察的内容和范围,明确通过实验能获得哪些资料和信息,解决哪些问题;其次要及时指导观察,仔细观察化学变化的全过程,自始至终看清实验现象,以便揭示变化的本质;第三要观察与思考同步,在观察实验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最终解决问题。很多科学发现都来源于科学家敏锐、独特的观察力。

8.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正确行为基于正确的思想,教师的教育观念陈旧是影响学生探究成效的主要原因之一。高校化学实验教师不是单纯的实验室管理员,更不是卫生清洁工,而是一个工作十分繁杂集实验室管理、实验教学与研究多重任务于一体的专业性很强的专业技术人员,它不仅需要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更需要一定的专业技能。作为一名合格的高校化学实验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实验室管理能力及实验教学研究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师范生,使他们更从容地适应今后的教学工作。

9.要有严格的标准和规范的操作

化学实验的标准性是其成败的关键。教师应起到示范作用,每一个基本操作都应一丝不苟,教师的实验技术、演示过程和结果应当无懈可击,以防止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时刻注重训练学生规范化操作技能,培养其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

10.完善实验操作考试制度

如果实验考核依附于理论考核,易使学生对自己实际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实验仪器的规范使用产生消极认识。所以化学实验课考核在理论考核之外,要同时增加规范化的实验操作考试体系。考试成绩应从药品是否规范取用、仪器是否规范使用、废液废渣是否正确处理及产品的产量和产率中产生。另外要参考学生平时的实验情况进行评分,如:从学生的实验预习、实验态度、实验素养、实验操作、实验数据与结果处理、实验报告撰写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这样对规范学生操作、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都会起到积极的影响,为以后的科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结论

要使学生学好以实验为主的化学,必须要求学生对实验有浓厚的兴趣和娴熟的操作技能。因此,大学初期应该将学生在中学欠下的知识补上,采用各种措施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综合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认识自然、开拓创新,为今后更好地从事科研活动做准备。

参考文献

[1]褚人希.关于中学化学实验改进的探索与思考.科教文汇,2008(6).

[2]刘良慧.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23(10).

[3]周娟,卢伟.中学化学实验中渗透环保教育.科学教育,2005(5).

篇2

【关键词】高中化学 课堂教学 实验教学 教学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融入数字化理念,对实验教学过程进行改革,有利于高中实验教学的现代化。

一、整合多种教学媒体,应用数字化实验教学法

数字化实验,是一个新的教学概念。所谓数字化实验,在广义上来讲,就是利用多样化的教学媒体完善实验过程,像仿真实验、传感器帮助下完成的化学实验,都属于数字实验的范畴。数字化化学实验的实施,离不开计算机设备、传感器、数据处理软件以及投影仪等教学媒体设备的支持。要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落实数字化化学实验教学,必须要完善学校的化学实验教学条件。整合多媒体教学媒体去落实数字化实验教学法,教师要优化教学行为,创新教学技术。

仿真化学实验要借助专业的软件完成,教师要学会利用模仿真实实验室环境的软件,将软件的应用与学校内真实的实验室环境结合在一起。借助数字化的化学实验操作平台,让学生以操作计算机的方式来完成化学实验。这样不仅能够降低化学实验教学实施的难度,还能快速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让学生在没有危险的情况下掌握化学实验操作技能。像“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操作,可以以仿真实验的形式落实。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使用pH传感器实时监测反应过程中混合溶液pH的变化情况,绘制酸碱中和滴定曲线并确定滴定终点,计算未知浓度酸或碱溶液的浓度”。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实验原理,即在酸碱中和滴定等当点(即滴定终点)时,pH值为7。通过测定加入不同量滴定液后的pH值,可以准确地绘制酸碱中和滴定曲线并确定滴定终点。在实验中,让学生尝试全新的实验方法,体验数字化实验模式的优势。像“安装滴定台,连接计算机、数据采集器及pH传感器”实验的第一步,就与传统实验不同。学生需要借助计算机、数据采集器及pH传感器现代化的设备做实验准备。用仿真实验,让高中化学课堂不同以往,有利于化学实验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整合多种教学资源,应用数字化实验教学法

教学资源,对于数字化化学实验的开展十分重要。准备好充足的实验设备、化学数据处理软件以及实验资源,才能让数字化化学实验得以落实。对教学资源进行有效配置,才能让数字化化学实验的效果更好。作为高中化学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去开发教学资源,创新应用化学实验教学的现代化资源。一般来讲,数字化化学实验的教学资源包括软件设施与硬件设施两个方面。硬件设施主要涉及计算机、各种类型的传感器、实物投影仪、视频展示屏、电视机、摄像机以及影碟机等。而软件设施主要包括化学药品分析软件、数字处理软件、多媒体教学软件以及化学分子立体结构绘制软件等。而数字化化学实验开展所涉及到的实验资源,主要包括与实验相关的图片与视频,教师教学所用的课件等。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化学实验教学的实际需求,在网络平台上自主收集与整合其他资源。

要促进数字化实验的有效完成,整合这些可用的现代化教学资源,教师要教会学生使用各类数字化实验设备。像手持设备,是最为常见的数字化实验设备,是被称为掌上技术的传感器技术。手持设备的使用需求多种软件的支持,像数据采集器、相关配套软件等。教师要让学生了解手持设备的原理,即利用传感器从外部感应到的化学量通过电信号的方式传输到数据采集器中,数据采集器会将信号加以规范整理,最终传送到数据分析系统实时分析,统计出实验结果与规律。像在数字化实验中测量PH值,温度与电流、电压时,都会用到这一原理。比如在实验中,学生将温度传感器放到有少量水的烧杯中,逐渐加入热水,传感器通过收集水温数据上传到数据分析系统,计算机的实验数据分析系统就会显示出现一条实验曲线。

三、整合多种教学方法,应用数字化实验教学法

利用数字化化学实验教学活动促进多种创新教学方法在高中化学课堂中得以应用,有利于高中学生化学学习视野的拓展,更有利于高中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化学教学,离不开理论教学,也离不开实验教学。除了这两种基本的教学形式,新课程改革还提出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形式。鼓励学生借助数字化实验教学活动自主探究,体会化学知识获取的过程与情感,有利于高中学生化学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将多种教学方式整合在高中数字化化学实验教学活动中,有利于学生开放思维的形成以及化学实验操作能力的提高。

小结

综上所述,利用多元化的方法实施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给学生先进的化学实验学习体验,有利于学生化学实验学习兴趣的提高。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创新能力,是高中化学数学化教学的目标,用数字化实验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健全化学实验思维,有助于学生化学学习潜能的激发以及目标的确立。

【参考文献】

篇3

高中化学 实验教学 问题分析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对高中化学教学的传统教学理念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因此,要求我们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进行重大的调整,通过转变角色和教学策略的运用,不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要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从现状来看,高中化学的实验教学,还没有真正适应新的教育教学改革形势,新的教学理念没有得到完全落实,在教学方式和手段上与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也不太适应。化学这门学科,本来就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我们苏教版的化学教材中的重要理论以及定律大多都是通过无数次的实验,然后进行归纳总结而得出来的,因此,高中化学实验一直以来被视为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完善知识体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就以苏教版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为例对几个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提高思想认识,充分发挥实验教育功能的发挥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教师在思想上提高对化学实验课的认识是有效开展实验教学的前提,在教师重视的基础上,才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主动进行知识的探究,逐步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在化学实验内容、课堂实验设计以及实验器材的选择上,要充分结合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体系,并尽量与生活实际结合,让他们逐步认识到化学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然后,通过具体的化学实验操作,达到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统一,不断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苏教版的高中化学教材中专门设了《实验化学》这一选修课程,在课程中明确指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并具体阐述了掌握好实验方法对学习化学的重要意义。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可利用《实验化学》的相关内容对学生进行有关高中化学学科特点以及学习方法的引导和教育,同时,也要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实验安全教育和实验规范的相关内容。在教学中,可以在具体实验开始以前,先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口头上对实验的操作进行描述,对实验的原理进行探讨,同时,列出具体的实验步骤和所需要的器材,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小结,并对将要进行的实验的重要作用和应该注意的问题。比如,在做“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与检验”实验的时候,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实验的理论基础和操作过程,也要让学生了解到实验和生活的密切关系,让实验不但能够帮助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更能通过实验增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二、提高学生参与意识,切实培养学生实验技能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要注重学生试验能力的培养,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尽量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让他们多动手、亲自做实验。不能在理论上的基础比较好,但是,遇到具体操作的环节就显得束手无策,不知从何下手。要让学生在实验中培养探究能力,在探究中和具体操作中切实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就现行的高中化学教材的内容安排而言,真正安排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的实验比较少,演示实验比较多。在教学的过程中通常是教师动手做实验,学生观察,然后教师根据实验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接下来给出与实验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学习的效果。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没有真正地参与到实验当中,其动手操作能力没有得到锻炼和提高,只是在应试的时候能够完成相关的理论性题目,不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尽量多创造条件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操作,对现行的高中化学教材要灵活运用,科学处理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具体的方法应该是依据需要解决的问题,科学设计实验,引导学生选择实验器材,让学生自己亲自动手做实验,注意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然后进行数据处理,得出试验结果。在教学中,教材中并没有给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划出明显的界线,因此,我们对教材中涉及到实验的内容,要认真对待,尽量采用学生实验,教师引导的方法,比如在《化学1》教材中“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一节的教学中,有“粗盐提纯”、“常见离子的检验”、 “萃取和分液”、“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纸层析法”这几个实验,我们可以把前两个实验作为学生实验,把“实验室制取蒸馏水”作为演示实验,对于“萃取和分夜”这个实验可以在课堂上由教师引导,学生来完成。“纸层析法”可以教学生在课后用粉笔代替纸来分离红蓝墨水的混合溶液,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成立一个化学实验兴趣小组,让他们在课余时间内,自行组织一些与化学实验相关活动,也可以把教材中的相关试验进行改编,作为兴趣小组的活动内容。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开展一些化学实验方面的学习竞赛活动,有效拓展化学实验的课堂教学,让学生通过大量的实验,提高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技能。

三、提倡学生大胆置疑,注重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地解除心中的迷惑,通过对一些问题的探究,找到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提倡学生大胆置疑,让他们多提问题,多提有价值的问题,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使这些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自己感到怀疑或者焦虑的时候,教师应该让他们通过提出问题的办法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然后,教师再对它们进行引导,让他们带着问题和对新知识的渴求进入探究状态,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从而使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特别是对于那些教材中具有验证性质的实验,我们如果能够改编为探究性实验,可以为学生创设更好的探究情境。具体的做法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依据教材内容,特别是一些化学性质相对比较复杂的物质,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让他们在设计实验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讲究课堂提问艺术,在课堂组织方面,尽可能地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在学习和交流的过程中,寻找问题的答案,争取找到最佳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三是为学生设置科学的教学环境,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合理引导,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在他们探究心理的引导下,自己设计实验寻找问题的答案。

四、结束语

在新课程理念前提下,高中的化学实验课程的重要性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高度重视,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显得更加突出,针对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采取积极地、有效的措施加以应对。充分发挥化学实验教学的功能,不断提高学生实验技能,切实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和思维习惯。

参考文献:

篇4

但不管编写哪种课程模式的教材,在构建教材体系时,都应考虑以下两个问题:

1.教材体系的构建应反映高中化学课程内容间的内在联系,体现学科的基本结构,能把高中化学中的最基储最重要的知识串联起来,使它们散而不乱,前后照应,循序渐进,即起到骨架的作用。对于高中化学来讲,最能体现学科基本结构的是课程内容中的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亦即化学理论。其中,物质结构理论和物质变化的理论是高中化学中的最重要理论。

高中化学中的物质结构理论包括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键和分子结构、晶体结构、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等;物质变化的理论包括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化学反应的规律、有机物的合成等。这两部分理论相互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因研究物质结构的最主要目的是为了研究物质的变化,并利用物质的变化来更好地为人类服务;而相应地,根据物质的变化及其规律,我们也可以进一步来探究物质的结构等。因此,这些理论的应用很广,它们对高中化学的学习常可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并可贯穿于高中化学教材的始终。

2.理论与元素化合物知识穿插编排,使理论的教学能在一定的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并使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也能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进行。

这是我国多年来中学化学教材编写的成功经验,不应丢弃。当然,在具体穿插编排这两部分内容时,更应关注理论内容,因如果在穿插编排时遇到矛盾的话,矛盾的主要方面一般在理论内容。尤其要精心处理好理论的提前与靠后、集中与分散、直线上升与螺旋上升等问题,因这些往往是教材能否易教易学的关键。

一、加强化学实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对于完成高中化学课程的任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无论是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发展能力,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还是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都离不开化学实验。因此,应该十分重视对实验教材的编写。

改革实验教材的主要问题是要转变实验教学的价值观念,明确实验教学的作用不仅仅只是为了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或者验证某些知识,而是具有多种功能。应使化学实验贯穿于教材的各个环节,如新课的引入,重点、难点的突破,设疑和研讨,小结和复习,习题和课外活动等,以尽可能地发挥实验教学的综合效益。

实验教材的编写应该考虑目前各学校的实验条件,但也不能为目前的实验条件所限。要有一个与高中化学课程任务相适宜的实验目标,适当增加实验的数量和提高实验的质量。在目前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的基础上,可以考虑适当编入一部分边讲边做实验,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某些单纯注入结论式的编写方法,增加学生亲自动手实验的机会,也可克服目前教材中有些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内容雷同的不足。

对于必选课教材中的化学实验,改革的步子可以相对大一些。在目前验证性实验和制备实验的基础上,可适当增加一些探索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定量实验和有机物合成实验。

如果单从实验技能训练由易到难的角度考虑,学生分组实验教材自成体系、独立成册可能更好些。但从化学教学总体效果考虑,将学生实验与有关教学内容融合在一起编写似更好一些。可以考虑今后高中化学教材中的学生实验可分插在有关章、节之后,使教材中的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计算与化学实验成为有机的不可分割的整体。

此外,还应认真研究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好实验和简单易行的好方法,及时将它们吸收入教材。要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注意有毒尾气的处理,等等。

二、体现教学方法改革

教材改革本身是一项综合性的改革,不仅涉及课程模式,而且还涉及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在教学时,教师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与教材内容以及编写方式有很大关系。这是因为教材在编写时,其内容的组织和表达等,必将自觉或不自觉地渗透编写者的思维方式和教学意图,因此,也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师在教学时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教材编写者一定要认真学习有关的教学理论,及时总结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创造出来的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和好方法,并在教材中给予适当体现,为推动广大教师教学方法的改革创造有利的条件。

概括而言,比较有效的教学模式是启发式教学,即从各章、节的教学目标和教材特点出发,为学生创设最佳的学习情境,提供积极思维、研究讨论和动手实验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生能主动地学习,不仅了解知识本身,而且也了解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

篇5

一、多方位重视实验学习,培养强烈探究意识

在学习中,老师反复强调要重视化学实验学习,并且要在平时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中真正一以贯之、始终坚持。在学习的时候,我总是力争把书本上的每一个课堂实验做好,还尽量创造条件去完成课本中的探究性实验,让自己亲身参与到实验活动中并找出结论,我感到这样比老师直接告诉我们结论效果要好许多。此外,我还积极参加兴趣活动,课余去完成一些家庭探究性实验,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努力解决问题,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强烈的问题探究意识,使我始终对化学学习保持着一种激情。

二、多层次兼顾成绩优劣,保持课堂平等轻松

化学实验在实际学习中有很多的好处,但由于教师的教学进度、学校的实验条件、学生的成绩好坏参差不齐等等诸多因素的限制,有的老师宁愿选择少做或不做实验。有一部分同学因其他科目成绩较差,而且自我约束能力也不够强,其他科目的学习他们因为成绩不太好一般都沉默寡言,但是对化学学习尤其对化学实验非常感兴趣,一听说要做化学实验马上就活跃起来了。怎样才能让这些学生既能学到知识又能促进实验教学顺利进行,提高教学效果,我个人认为可以安排这些同学给老师做助手,他们对化学实验课兴趣和学习积极性都很高,实验课堂不仅秩序井然,而且轻松活泼,可以使同学们在良好的环境中完成实验,提高全班同学的学习效果。因此,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民主、平等、轻松的课堂气氛拉近了学生与老师的距离,我们学生也在这样和谐、愉快的氛围中,更容易掌握理论与实验的相关知识。

三、多方法改进演示实验,打造高效教学课堂

在化学课本上有很多演示实验,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存在很多缺陷或不足之处。为了打造课堂教学的高效性,老师可以和我们共同想办法去改进一些实验。例如,现行的高中化学必修1中《金属及其化合物》这一节中的探究实验就很不方便。它让铁与高温水蒸气反应,要验证产物中有氢气生成是要导气管去吹氢气球。可是书本上的做法不太好操作而且效果也不太好。我们将此实验改进为直接将导气管插入盛有肥皂液的烧杯中,有氢气球吹出即可。仅仅只是稍微改进了一下,不仅简化了操作步骤,而且现象更加明显。

四、多途径创造动手条件,增强实验学习效果

我常常听到一些老师抱怨:现在的学生越来越懒,动手能力越来越差了。我认为这并不一定是学生的错。可以说是当前的应试教育和“填鸭式”教学的结果,过于强调书本知识的学习,不太重视学生实验能力的提高。实际上化学实验的学习,可以巩固和加强化学理论和课本的学习。我建议实验老师给予学生足够的信任,放手让学生们自己动手做或者自行设计实验,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比如,在高中化学选修4中学习了原电池、电解池和电镀池,这三者之间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如果学生对某个部分的知识掌握的不好,就容易发生混淆。我们的化学老师给我提供了一个平台,让我到实验室自己动手设计这三个实验装置。在实践中去思考、摸索,再通过仔细观察和分析实验的结果,很容易就找到了它们的不同之处。我感到通过这样实验的操作,得到的结论比老师课堂教学中强调的知识点要更深刻,更直观,理解得也更透彻。

五、多形式开展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篇6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能为化学学习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有利于学生理解化学概念和原理,形成科学的思想和观念;能为学生提供练习和实践的机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实验操作技能;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习动机,调动其学习积极性;能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应用、检验和巩固有关的知识、技能,继承前人积累的最基本的经验,形成自己的体验,是培养学生运用化学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途径。

当前,我国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结构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在高中化学教材中,大部分实验是演示实验,约占实验总数的80%以上,学生自我创新的机会太少。而演示实验又以验证性实验为主,探索性实验很少,这也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常用的实验教学模式是老师将实验方案、步骤和注意事项明确地呈现给学生,然后进行演示实验,再把实验现象、结果和对应的知识进行比较,最后进行概括。学生在观察演示实验的时候“严格”地要求自己所看到的实验现象和结果与书上或老师所讲的相吻合,否则,就认为自己的观点有错误。这样下来,做实验和观察实验只是对新知识的巩固,书写实验报告也只是将知识进行整理、归纳。实验的目的最终演变成了让学生被动地接受、巩固和检验知识。从这种教学模式中,我们可以看出当前的实验教学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

1.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主体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学习主动性受到抑制。

2.教师教学的主要任务只是传授知识、学会解题,忽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3.教给学生的知识是预设的,对问题的解决只要求一种方案或答案,忽视对学生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从当前实验教学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来看,改进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应从以下两个方面思考:

篇7

关键词:高中;绿色化学;教学;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5(c)-0000-00

所谓绿色化学,就是以环境保护作为依托的一种新型的化学教学理念,它的目标就是让人类能够与大自然持续并长远的发展,本文,以高中绿色化学渗透在日常化学教育当中作为切入点,对绿色化学这一理念在高中化学教学当中的渗透作为路径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为高化学教学的长远发展提供参考。

1高中阶段融入绿色化学的教育特点

高中化学不是简单的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还在于对于培养他们的素质,在让学生学会化学定理、物质的构成并了解生活当中的一些化学现象的同时,还要让学生学会怎样去运用化学去避害就利的改善我们的生活,使学生既学习了化学知识,还让学生在意识中形成知识的结构,把绿色的理念植根于学生的思想当中,逐步培养学生的绿色环保意识,让学生能够在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以绿色化学为指导理念,把环境保护作为自己的责任。

在高中化学的教学当中引入绿色化学的理念,是把传统化学的教学分成环境保护与应试这两大部分,以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的素养,能够认识到科技与经济的快速发展,用发展与进步的眼光去看待学习,了解人类生存的环境并以改善与保护作为前提。而化学的学习当中学生不应该是去被动的学,而是要主动而且自发的学,将绿色理念作为指导进行创造性的学习。

2高中化学教学当中绿色化学理念的渗透途径

2.1 把绿色化学的理念渗入到化学课堂教学当中

2.1.1 注重将教材基础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加强绿色化学的理念必须要教材基础内容的重视度,把教材当中所涉及到的像环境污染、医学垃圾、温室效应、食品污染、水体污染、噪声污染、重金属污染等等这些和绿色化学与环境保护紧密相关的透彻剖析,把相关的知识点充分理解并与实际的生活联系在一起,才能够更深刻的意识到绿色化学的重要意义。

2.1.2 化学教师要把绿色化学的理念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对于化学教师来说,其自身必须具备绿色化学的意识,而且也要把绿色化学的理念在充分的落实到化学教学中,才有可能逐步让学生形成绿色化学的意识。比如在氯气的性质与用途的讲解时,可用双氧水进行对比,使学生了解未来的造纸业漂白技术可能化进行彻底的变革,绿色、无污染的双氧水将替代能形成有害物质的氯气,作为漂白剂。通过这种对比,让不同的物质在工业生产当中的作用以及对于环境的影响以强调绿色理念的化学教学方法,这也是教师在教学当中对学生进行绿色理念传递的主要途径。

2.2 在化学实验当中融入绿色化学的理念

在化学当中,要想论证结果离不开实验,需要用实验的数据来说话,在化学实验当中融入绿色化学的理念,能够改善化学实验当中的三废现象。

2.2.1 小型化学实验的设计

在可以充分满足得出实验目标结论的情况下,可以把原有实验的内容与方法重新安排与调整,尽量精简化学实验的仪器,选择较小型号的化学装置,使用化学试剂的量减到最小,从而减少实验当中排出的污染性水体与气体,将化学实验给环境带来的不利因素降到最低。比如:在氯气性质的实验中,可使用少量漂白液与稀硫酸在型号最小的培养皿中制得,而产生的氯气也将扩散到培养皿其他的液滴当中,从而发生进一步的反应,使多个性质得到验证的同时,还降低了氯气对于空气造成的污染。所以,小型的化学实验,既能够节约化学试剂,操作也相对简便,污染程度也较低,这也是绿色化学能够实施的主要途径。

2.2.2 化学实验的操作要规范

在化学实验的过程中,实验的步骤、化学试剂称量的标准化、化学实验产生的三废都必须要进行严谨的处理,不然将会形成化学试剂与能源的浪费,还会加大环境的污染,实验中还容易导致实验事故的发生,给学生和教师造成不必要的人身伤害。因此,化学实验的规范化操作,具有非常重要的安全意义,还充分的体现了绿色化学的意义。

2.2.3 化学实验尽量采用无毒无豁的材料

在教师利用化学实验给学生展示化学原理以及化学现象的同时,还要对充分考虑达到实验结果采用的不同实验材料对于环境的影响,尽量选用无毒无害,而且对环境的影响比较小的材料来进行实验。比如:白磷自燃现象展示时,实验的材料是白磷,它的毒性比较大,而且在燃烧之后所产生有害的气体对于环境的污染也很严重,因此教师可用Mg2Si进行水解,而水解后所产生的SiH4也会在水面产生自燃,而实验的过程也不会排出有害气体,用Mg2Si来替代白磷实验,将绿色化学的理念很好的体现了出来。

2.2.4 将化学实验当中的三废作无害化的处理

当前化学实验当中的三废有很多处理的方式,但其最终的目标就是要做到无害化的处理,这也是为了贯彻绿色化学的理念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化学教师必须有意识的去引导学生,能够正确处理化学实验所产生的各种废渣和废液的方法,例如在化学实验后必须要求学生把产验的残留进行清理和分类,并按照各种残留的自身特点来采取相对应的方法来处理在,比如分解、中和、回收、深埋等,将实验残留对环境的污染降到最低。

2.2.5 对于高危实验要尽量利用计算机去完成

化学实验当中有些实验的危险系数是比较高的,在实验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很多种有毒和有害的物质,较易造成实验事故,从而威胁教师和学生的人身安全,也对环境带来很不利的影响。所以,这样的实验化学教师应避免用传统的方式进行演示,应尽量利用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给学业生进行模拟演示,化学教师可在实验进行前在计算机中设置好实验的数据,让学生在模拟操作的过程中对实验的设备以及实验的步骤进行初步了解,让学生对知识进行理解与掌握的同时也实现在绿色化学的教学目标,也减少了三废污染。

3小结

伴随科技的不断进步以及人类对于环保意识的增强,绿色化学已成为化学的发展趋势。通过绿色化学能够让学生在他们发展的最基础阶段逐渐形成环保意识,产生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认知。因此,把绿色化学的理念充分渗透到高中化学的教学当中,让学生能够充分的认识到绿色化学理念对于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意义,从而加强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

参考文献

[1] 杨水金,侯倩,蔡千喜,徐明波. 中学化学教学中绿色化学理念的渗透[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3)

篇8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教育的功利化、物质化和激进化使得我国的教育深受“应试教育”模式的束缚。当前,在大规模的新课改下,应试模式备受冲击,“生活化教学”越来越成为教育界的焦点。高中化学是一门学科性较强的课程,过去应试教育下的化学更是呈现出一种“闭门造车”的相对封闭趋势,很多学生很难将在课堂上所学的化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而这,便就是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所要集中解决的问题。那么,如何实现高中化学教学的生活化呢?在这里,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情景化的实验教学

所谓情景化,是指将化学实验与生活中的一些情景和事物联系起来。情景化实验教学的宗旨,就是“将生活作为实验环境”,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时,将每一个环节与实际生活中的点滴紧密结合起来。

例如,在对人教版高中化学《化学与生活》中的“葡萄糖的还原性”这一知识点进行实验教学时,教师可以以“生活中的葡萄糖”这一主题作为实验课的导入,围绕“葡萄糖是最简单、最重要的单糖,并广泛分布与自然界中”等相关的知识,导入葡萄、柿霜等一些含葡萄糖量较多的水果的图片,让学生对葡萄糖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接下来就是葡萄糖的还原实验,这一过程需要按照一定的要求严格进行:在一支清洁后的试管中加入1mL的AgNO3溶液,然后边振荡边向试管内逐步滴入适量氨水,等析出的沉淀刚好溶解之后,再向试管中加入1~2mL的葡萄糖溶液,并使其充分混合,然后将其以热水浴的方式加热半分钟,当试管内壁中有银镜产生的时候,实验方完成。最重要的是最后一部分,教师需要引入一些相应的生活现象,作为一个学识与常识的过渡跳板,从而将实验与生活联系起来。在这一课中,教师可以在课堂的最后加入一个与葡萄糖的还原相关的小镜子的制作实验。首先,配制银氨溶液。将8g硝酸银溶于100mL蒸馏水中,加入氨水直到沉淀恰好完全溶解,再将8g氢氧化钾溶于100mL蒸馏水中,完全溶解后将溶液倒入银氨溶液中,再加入氨水直至产生的沉淀完全溶解,然后将其盖好并熟化2到4小时。其次,配置葡萄糖溶液。将4g葡萄糖溶液完全溶于96mL蒸馏水中。再次,进行玻璃片处理。先用碱将玻璃片去油,然后用硝酸溶液进行洗涤,去掉有机物,再用氯化亚锡溶液对其洗涤,以使银与玻璃片比较易于结合。最后,制作小镜子。将15~20mL的无水乙醇注入银氨溶液中,并加入500mL水对其进行稀释,注入葡萄糖溶液,然后将混合溶液倒在玻璃片上,片刻之后,玻璃片上就会产生一层银,至此为止,小镜子便成功制成了。

这样的情景式教学,将所学知识巧妙地过渡到了生活常识上来,不仅拓展了学生的知识,更在充满乐趣的气氛下增加了化学实验中的生活气息。

二、化学中的环境教育

化学是一门与环境高度链接的学科,环境问题,是当今社会上的热点,更是重点。因此,环境教育成为“生活化”化学教学中的一个主要环节,在强调环境教育的过程中,课堂与生活、与社会之间的间隙得以填补。那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做好环境教育呢?

首先,充分利用教材。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材是进行环境教育的第一武器,人教版的新教材,无论是从模块还是内容上,都十分重视环境教育理念的传播。例如,在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中,编者设置了与环境保直接相关的章节(第四章《保护生存环境》)。另外,在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爱护水资源”一课中的“科学史话——杀虫剂DDT的功与过”这一模块中,编者从化学史的角度出发,系统介绍了由于人类使用大量农药而造成的对水生生物、农作物等的巨大危害。与此同时,教材中运用大量的插图和资料卡,以一种更为灵活和生动的形式向学生传递出环境教育的相关知识和理念,具有很强的实际教育意义。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好手中所拥有的一线资料,根据各个章节的模块和内容,适当安排相应的环境教育课程。

其次,组织适当的课外环保活动。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所讲知识,以课外作业的形式为学生提供一些环保实践的机会。例如,在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第四章《保护生存环境》中的第二节“爱护水资源”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分配学生一个课外作业:对自己生活环境周围的水体进行抽样、化学成分分析,以水质分析为基础,进行水污染程度的判定,并进一步得出减轻污染的方法分析,最后以完整报告的形式递交。

篇9

作为山区县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学校对实验教学重视不够,化学实验开出率偏低,实验课流于形式;实验室数量少,不能满足上课的需求,仪器和药品缺乏,仅能满足部分教学演示实验,学生实验无法全面开设;化学教师上课主要以讲实验为主,学生也只能变做实验为“听”实验。高一学生原本在初中时对化学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到高中后随着课程难度的增加,知识抽象化,又不能进行相应的化学实验,原来的兴趣逐渐消失,导致很多学生觉得化学难学、学不会,慢慢开始出现厌学情绪。

二、原因探究与分析

1.教师方面的原因。化学教师在实验教学准备过程上不够重视,具体原因表现在:首先是在高考的笔试中难以体现测试学生实验的实际能力(特别是学生操作能力)。其次由于教学保障不足,实验效果不明显,教学课时不够,且化学实验的准备费时费力,化学教师还要充当实验员的角色去准备实验、讲授实验,大大加重了任课教师的负担,使得本来负担已过重的教师对化学实验逐渐产生了厌倦情绪。

2.社会方面的原因。由于山区县经济发展还相对落后,大部分的山区学校在化学教学仪器、药品、设备、教学场室和教学实验员等方面还有待完善。仪器设备、场室和实验员是进行实验教学的重要保障,没有这些保障,要进行规范的化学实验教学是很困难的。据不完全统计,如果按照教材上有关的实验标准,在进行实验准备的时候就会遇到这些情况:仪器没有或者不配套,药品缺乏,实验室不足;只能在教室做演示,学生只能看实验……这些情况,使化学实验的开出率降低了许多,从而减少了学生在掌握化学实验技能和方法、提高实验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锻炼,降低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间接影响了化学综合成绩。加上仪器和药品的购置需要上级主管部门层层审批、政府采购,要真正落实,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延误了教学的进行,导致一些学校、教师不愿意申请购置缺乏的实验器材。所以,化学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也就得不到保障。

3.学生方面的原因。学生对化学实验的认识不明确,许多学生认为化学实验就是单纯的动动手,最多是知道一下有关的操作和仪器。一部分学生直接就是觉得好玩而去做实验,对有关实验要注意的问题和实验原理、目的、操作不甚理会,单纯因为实验而做实验。还有部分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安全性有质疑而不做实验,每当做实验,第一个问题就会问有没有毒或是否会爆炸。加上部分学生基础素质相对较差,实验技能和方法基本没有,导致了实验效果不理想,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提高不起来,教师也无法开展正常的教学。

4.教材方面的原因。化学实验内容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实验实施的方式陈旧,绝大多数实验“按照书本做”,化学实验内容的设计被动接受的多、主动探究的少等等,可能的主要原因有:由于传统实验教材内容编排的机械性,加上许多中学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时过于墨守成规,虽能基本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但学生经常只是毫无创新意识地照方抓药,只是机械地按照现有的实验设计进行验证性实验。这些做法只能更加束缚和扼杀学生的探索欲望,使学生的服从意识有余,激发学生的化学实验兴趣的不足。

三、应对策略

1.更新实验教学观念。无论教育行政部门、学校,还是学科教师,乃至高中学生,都要改变滞后的实验教与学的观念,以新的实验教学理念重新审视化学实验教学,以好的化学实验为突破口,充分认识并切实发挥化学实验在实现课程目标上所具有的不可替代作用。化学教师应努力在业务的再学习和实践中领会实验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努力克服困难,调整、补充化学实验内容,改进教材上的实验,降低实验的危险性,以期更有效地达到实验教学的预期目的。

2.加强实验室建设。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山区中学化学实验室,提供足够的仪器、药品及设备,淘汰陈旧、落后和误差较大的仪器设备,各个学校合理配置实验教师,保证实验开出率。同时,教育主管部门要健全教研机构,落实检查督导职责,并加强对实验教学的常规管理,学校方面充分向学生开放实验室,以提高实验设备的使用效率,让学生走进化学实验课堂,让教师走出“纸上谈兵”的误区。

篇10

【关键词】高中;化学;有效性;教学

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当前全国教育改革中俞来俞受到关注的对象。在英文教育文献中第一次出现“有效性”这一提法,效益是有效性的核心,怎样的教学是最有效的教学,一节课中始终落实着有效教育原则,那这就是课堂教学的效率。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实现课堂教学能够取得最大效益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而贯彻落实有效教育则是实现课堂教学实现最大效益的途径。有效教育就是在遵循教育活动规律的前提下,教师运用最少的时间,投入最少的财力、人力和物力取得最大的教学效果,从而达到教学目标,满足教育要求进行的教学活动。高中化学的有效教学,以激发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情感态度的过程,怎样实现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笔者将从师生关系和教学技术两个方面,阐述自己的见解和做法。

一、扎实基本功,让学生亲师信教

作为一名高中化学教师,首先要做到在专业方面有扎实的基本功,能够做到术业有专攻,学识广泛,能够很好的传授知识;在形象上,要做到衣着得体,言谈举止儒雅风度,生活态度积极向上,爱憎分明,给学生树立起有责任心、有爱心的榜样,让学生从内心感到佩服,做一位受到学生尊敬、喜欢和爱戴的老师,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给有效性教学垫定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技巧方面

(一)温故而知新、深入浅出。高中化学知识的学习是以初中化学知识为基础,如何实现新旧知识的连结点,是做好有效性教学的关键。如果抛开初中学过的化学知识,直接学习新的知识,学生们就会感觉到知识的脱节和跳跃,感到无所适从。高中化学教材的各章各节,都可以从初中化学知识中找到相关的内容,但初中的知识讲得不够深入,不够系统,不够全面,高中的知识显得更深入、更系统化。以氧化反应为例,初中知识是以得氧的角度进行讲解,而高中化学则引导学生从氧入手,通过分析化合人价的变化来认识到氧化反应的本质是失去电子或共用电子对的偏离造成的。这就得出了氧化反应的概念――失去电子或共用电子对偏离的反应。通过这样一层一层的分析,就可以让学生很轻松的明白深奥的道理,这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轻松,接受起来更容易。

(二)运用直观教学法。高中化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微观的学科,在教学中可以运用模型、挂图、实物和模具使之变得更直观、更形象的物体,使学生获得直观的、感性的认识,加深记忆,将原本枯燥乏味的讲解变得生动、活泼,在运用直观教学的同时,可以更多的吸引学生参与进来,提高学生的学习乐趣和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将学习内容充分归纳、总结,实现学生与知识的融合。以讲晶体结构为例,在教学中可以将全班同学分为16个小组,每个小组4个学生,给每个小组发一把玻璃刀、一个金刚石的球棍模型和一块玻片。教师运用多媒体出示PPT:用玻璃刀划一下玻璃,玻璃上能不能留下划痕?金钢石硬度如何?金刚石中的每个碳形成多少条键?每条键都一样长吗?化学键:碳原子之比是?最小碳环有几个碳?它们是否共面?该连结方式能否向空间无限延伸?学生可以根据对实验器材的操作进行观察、计算、推理、合作讨论将上面的问题进行一一解答,真正充当了课堂的主人,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参与度,学生们学得也很认真。

(三)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化学。我们的生活与化学知识关系密切,化学过程时时刻刻都发生在我们的身边,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化学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学生主动的发现、挖掘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原理,从而激发学习兴趣,从课本中找出化学知识,使生活与教材融于一体,帮助学生解释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使生活与化学两者的距离不断拉近。在学习糖类相关知识时,有一个葡萄糖氧化酒精的反应,在学习这一知识时,我让8个学生结成一个小组,从家里找常的器具作实验器材,通过上网查找制作葡萄酒的方法,分组制作葡萄酒,制作成功后,将成品带到班上分享,评选出最好的酿酒小组,这样的做法不仅让学生提升了化学兴趣,增加了生活情趣,并且让学生很有成就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热情。

(四)充分利用化学实验。实验是引导学生学习化学的开始,通过实验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奥秒。课本上的演示实验在实验的同时进行讲解,对一些有毒的实验,为了保护学生不受到毒气的伤害就采用了微型实验,运用创新的思维引导学生学习。同时,在高考试题中,实验也是必考内容,因此在化学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放在重要的地位。我在教学氯气的制备时,首先与学生共同分析教材内容,然后将各省市在高考试题中出现的氯气制备类实验类内容运用PPT形式展现给学生,将教材上所给出的制氯气的实验相对较,学生们就会发现,高考的试题是源于教材,万变不离其宗,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教材,挖掘教材,科学的运用教材,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五)充分利用课堂时间。高中的课堂教学时间为40分钟,我将这40分钟合理分配,25分钟精讲,10分钟让学生精练、5分钟进行练分精析、课堂小结,做到分秒必争,避免占用学生的课余时间,避免重复练习,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

(六)合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课堂中运用多媒体教学不但可以使教学内容变得直观、形象,让学生充分利用视觉、听觉感受到色彩模型的刺激,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降低了教学难度,增大了课堂容量,并且还可以将一些有毒、危险实验运用多媒体进行视频播放,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在讲环保知识时,可以运用多媒体释放恶性环境事件,让学生找到事件发生的源头,受到心灵的冲击,增加了环保意识。所以,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可以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配合灵活的教学技巧,更好的驾驶课堂,扎实地做好教学工作,实现高中化学教学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