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化研究范文

时间:2023-10-26 17:56: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民间文化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民间文化研究

篇1

【关键词】文化;保障;研究

当今文化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越来越被重视,我校作为西部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学校,充满着特色鲜明的民族特色,在文化产业发展中,只有对这些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生存环境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这些民间艺术才能在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态势之下拥有生存空间。因此,我校以《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发展保障体系研究》作为校园文化研究课题,予以实现民族民间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一、民族民间文化的界定

“民族民间文化”其内容和规定范围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在我国文化实践中,“民族民间文化”是长期以来使用的一个约定俗成的概念。在内容上,它包括民族民间流传诗歌、音乐、舞蹈、戏曲、绘画、说唱、谣谚、剪纸、皮影、刺绣、编织、印染、服饰、首饰、雕刻、工具、器具、建筑、标识以及特定的文化区域场所等等。在形态上,除了有形物体,还包括无形的依附个人、群体存在的口传文学语言、传统表演艺术、传统工艺技能、传统民俗节庆、传统知识、特定文化场所或空间等非物质形态部分。

二、地方民族民间文化的特殊性质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由于受不沿海、不沿边地理条件的限制,显得相对封闭,虽然现代经济较为落后,但传统的民族节日、民族艺术、民族宗教、民族习俗、民族饮食、民族传统体育等却得到较好的保存和延续,构成了民族民间丰富完整的文化资源,具有特殊性,一是群体风格、智慧、感情、艺术造诣和生活价值观具有群体观念。二是技艺能力,多为口头流传、无文字记载,在历史长河中有可能传承、发展、变异或消失,不确定成分较大,具有动态特征。三是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群体智慧结晶一旦被破坏,就难以恢复,将会影响一个民族或一个群体的生活空间和生活态度。四是具有世代相传、不断发展的延续性。五是文化资源具有反复利用特点。

三、地方民族民间文化的环境危机

20 世纪90 年代农村打工热潮的掀起,将农村多数民族青年涌向城市。为了能尽快溶入城市生活,他们都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放弃本民族文化接受汉民族文化,由此带动并引发地方民族青年对汉文化的崇拜,汉语、汉族服饰无形中在民族地区成为了城市文明的象征。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服饰、生活习俗等民族民间文化,都是本民族千百年来历史文化的结晶。民族民间文化是在民族社会生态环境里孕育而生的。区别一个民族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语言和服饰,一个民族的消亡最初也是从语言和服饰开始的。我们这些一些民族语言、民族服饰、民族风俗习惯等民族民间文化在现实社会环境中濒临失传。

四、民族民间文化的保障机制

(一)民族民间文化普查机制

要对民族民间文化进行保护,就应该对民族民间文化进行全面细致的普查,普查是对民族民间文化进行保护的基础性工作,包括对无形文化遗产的记录和对一些反映民族民间文化内涵的实物和资料的收集,在普查收集的基础上建立起国家范围和地域范围的民族民间文化档案,以政府职责,民间团体等形式将其作为一个重要部分予以规范,便能更好地弘扬和发展名族文化。

(二)民族民间文化传承机制

有了民族民间文化普查档案的保存机制后,急需解决的问题就是对那些濒临消亡部分进行保护和传承,这是民族民间文化进行保护的核心,在普查基础上,根据文字、图片、拍摄纪录片、录音和存档等历史文化给予重点保护和重点抢救,使其由直接知识转化成间接知识,存入国家、民族知识库与智力库中,使后人从这些文献资料中汲取养料,丰富其想象力,开拓其创造力。传承是对保护的一种积极补充,可以通过培养和保护传承人的方式使那些重点的急需保护的民族民间文化得以存活和传承下去。同时,为鼓励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和传承,对那些熟练掌握一种或多种民族民间艺术表现形式且有很高造诣的民间艺人应给予“民间艺术家”荣誉,对具有民族特色或地方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表现形式的广泛地区命名为“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以推动地区民族民间文化的发展。我们实施《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发展保障体系研究》课题,就是把民族民间文化引入课堂,将世代相传的民间文化艺术在学校中广泛开展,在学生心灵深处种植民族文化的种子,确保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代代相传下去。

(三)民族民间文化的利用与开发机制

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只有在流传中发展才有生命力,对传统技艺和民族艺术形式的合理利用,有利于扩大传统技艺的影响和展现民族艺术的活力,合理利用本身就是一种鲜活的、有效的保护。国家行政手段保护的是民族民间文化中具有特定历史、文学、艺术、科学、社会等价值的东西,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中华民族文化要始终处于世界先进文化的前列,就必须坚持对民族文化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和创新,对民族民间文化进行科学保护的同时还要进行合理利用和开发,面对浩大纷繁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不仅需要政府方面的政策保证、正确指导和统筹管理等行政保护,同时,也需要恰当借助产业运作的力量,充分利用市场这个巨大的竞争空间,使民族民间文化得到可持续发展。要开发利用传统民族民间文化就必然要与现代人们生活方式、消费习惯、审美情趣紧密结合起来,既要保持民族民间文化的纯正性,又要符合现代市场动作模式,以开放的心态,吐故纳新,与时俱进,走文化产业化道路。在开发利用时,要保持民族民间艺术原貌和文化原生态,要体现其积极、健康的艺术魅力和精神实质。我们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实施课题,注重提炼区域民族文化核心内容,加入现代文化元素,使之既具有本土性、民族性,适应少数民族追求现代化的主观意愿,又在民族民间文化推向市场的过程中适应更广泛的文化消费需求。

(四)民族民间文化整体保护机制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是由文化生态环境的民间文化特性决定的,其内涵、形式、功能是该民族精神情感的衍生物,具有内在的统一性,是同源共生、声气相通的文化共同体。地方政府、社会团体、学校应予以更多的保护。

(五)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保障机制

篇2

【关键词】民间文化 专项法 政策 非市场化 弹性政策

一、引言

民间文化来源于社会的基层,是各民族历史和智慧的精华,我国历史悠久、民族多样、地域不同造就的中华民间文化浩瀚精深,是中华之珍宝。正如冯骥才先生所言,“中国民间文化是一个巨大的宝库”。随着“文化产业”这个新兴市场机会的出现,各种保护典籍文化的措施相继出台,民间文化的保护也各有举措,可是缺乏法律和系统政策的引导管理,缺乏交流甚至流于形式,怎样保护,需要认真研究。

二、中华民间文化的发展与现状

(一)民间文化及特征

民间文化是由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创造的、古往今来就存在于民间传统中的自发的民众通俗文化。她是来自社会内部底层的、由平民自发创造的文化。凝结族了民族的精神思想传统、民族的情感与个性,具有农业社会生活的背景、保留了较多传统色彩。包含了民俗、民间文学(谚语、歌谣与故事传说)和民间艺术,表现为物质和非物质。其特征在于:(1)主体的不特定性;即无明确的作者,是群体智慧的反映。(2)文化特色鲜明;即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历史结合,如“花儿”、剪纸,等反映北方民族的生活,各地的民居建筑也是一种体现。(3)形式通俗;创作大众化通俗易接受。(4)传承方式的特殊性;口传身授家族式传播是其传承的主要方式。

(二)民间文化发展的现状与原因

集民族个性,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于一体,存在于民间乡间的民间文化曾枝繁叶茂,现在却是“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萧索,民俗民歌民间艺术民间建筑等淡化,取而代之的是“圣诞节”、“口水歌”、工厂流水线的艺术品和统一规划的欧式建筑民居等等。

首先,传承方式的缺陷性所致。民间文化大多靠言传身授代代相传,这种传播方式相当脆弱。一旦没有传承人(有的地方的习俗传男不传女,如北方的一些民间工艺方面)就面临人亡艺绝的境地。而法律和政策上没有相应完善的保护和激励措施。

其次,民间文化的根基逐渐薄弱。所谓民间文化,是起源和发展于民间人民,大多和农业紧密联系的,尤其是一些民俗和民间文学是人们劳作的一种抒情和总结。而现代农业已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一是机械化、工业化的生产,节奏加快使民间文化传播的时间受到限制;二是大量农业人口的转化,如失地农民、民工等与自然耕作的联系不再紧密,频繁接触城市,受到城市化流行化元素的冲击,价值观发生变化使民间文化的传承氛围改变,其根基逐渐薄弱。

再次,外来文化渗透的压力。随着各国经济文化的交流,受外来文化的冲击是不容忽视的元素,如西方的一些节日、文化外交。既要维护自己的文化特性又要保持文化多样性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压力,如韩国文化基本上影响我国三代人,少年中“哈韩族”,青年对韩国生活方式的模仿、青中老年阶层对韩国电视剧的热衷。无疑的,韩国、美国等通过文化传播的方式打入其他国家市场,种种文化渗透的压力使得我国文化的空间被缩小,而民间文化面临的是被淡忘被融合被抹去。

最后,过分市场化、产业化的负面影响。美国的好莱坞,韩国的电视剧等是其文化产业化商品化成功的典范,在经济利益和文化保护、传播上达到了一箭双雕。“文化产业”的出现,出现文化保护的误区,即将自己的文化产业化和市场化。民间文化其实质就是“精”、“粹”。如一些民间工艺是“独一门”手工特色制作,如果实施产业化,以销售额来衡量其价值,大规模流水线制造出售,会出现粗制滥造,假冒伪劣,反而出现了经济学中“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将真正的精华淹没。

三、国外对文化的法律与政策

英国1993年以《创造性的未来》为题以官方文件的方式颁布的国家文化政策成为发达国家文化法律和政策的依据。美国以“一向因循”的文化政策促进文化的自然形成;法国加大政府对文化发展的扶持和保护;芬兰则在文化政策中强调市场化。德国在财政等方面为文化发展开绿灯。这些国的文化政策均采取相当积极的态度,纵向领导横向结合,为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了法律空间和政策保障机制。

四、对我国民间文化发展的法律与政策保障机制的建议

(一)法律保障机制

法律与宗教、道德、伦理、习惯等都是社会行为规范,而法律执行上在于强制性。应充分运用法律的强制手段,保护民间文化的生存发展。我国对保护文化的法律手段上存在一些如缺乏独立性和针对性等问题,对此,笔者认为应当建立和健全民间文化生存发展的法律手段。

1.专项法的牵制为民间文化保障生存的空间

目前也有文化保护的法律,但是针对的是文化整体,文化立法侧重于文物、场所、产品的交换与流通等方面,民间文化方面非常薄弱,所以,建议先从整体上制定文化法统领文化整体的发展,后具体推进,制定专项民间文化法规,保障民间文化的生存空间。

2.立法目的和宗旨要非产业化非市场化

很多学者或专家一直呼吁文化立法要使文化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但是民间文化不能完全产业化和商品化,而且目前民间文化已经处于生存问题的界面,所以不能以市场导向化来制定民间文化的法律支撑,民间文化法宗旨和目的应当是其文化社会价值。

3.民间文化法的独立性和系统性

现有的文化法规渊源多体现在宪法和民法等部门法中,缺乏独立性和系统性,所以民间文化的部门法为生存发展提供独立系统的法律支撑。

4.法律法规、条例和指南的结合

现有的文化法有文物保护、著作权、出版等规定,但民间文化本身来自于民间、各民族、不同地区,所以在法律适用上缺乏灵活性,民间文化立法需要灵活,完善体系,法律法规、条例和指南的结合?能增强适用性。

5.构建文化法律执法的系统

要将立法这种应然状态转变为实然,要将已有的或者即将有的政策法规贯彻落实最终体现在执法上,而我国在文化法律的执法和监督方面的措施比较薄弱甚至空白,要构建文化法规和政策的执法和监督检查系统,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二)政策保障机制

1.注重对民间文化的政策效应的评价

关于文化保护的政策已相应产生,但是政策效应不仅包括经济效应,也包括社会效应。所以民间文化的政策效应应当以社会效应为主,并非是把某几个有名望的艺人保护起来就实现了民间文化的保护,要重视全面真实的保护,并且重新定位认识文化和经济增长的关系。

2.弹性政策的发挥

运用宏观政策的调控和微观政策的规制手段,扩大对民间文化保护的政策覆盖范围,随时根据具体地区的具体情况调整,消除法律与政策领域的空白,能从国家的主导和地方的配合充分调动,有效的建立保护民间文化的机制。

3.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和个人的申报结合制度

因为文化是国家的精神支柱,绝不能让民间文化随市场随波逐流,纯产业化和纯市场化。国家政策管理主导监控,降低普查误差结合个人申报制度。

4.经济政策的支持

虽然已经启动相应的经济对部分民间文化项目的研究和保护,但是对资金来源和流向监控上需要完善,保证“好钢用在刀刃上”。

(1)财政方面,从中央每年拨一定的款,地方每年也应当建立对民间文化保护的预算,设立“专项基金”,以进行基础设施投资、资助民间文化活动、保护和培养、而且要发掘民间艺人,来扶植民间文化的生存与发展。

(2)税收方面,通过制定减免税政策鼓励企业为民间文化发展提供帮助,一些能进行产业化的民间文化项目进行税收优惠,不能进行产业化,而需要手工或者小作坊式加工的则免税,并且基于其性质如果盈利则减免税,如果为培养后人则进行补贴,对支持民间文化事业的企业税收优惠。

(3)补贴方面,对一些民间文化组织协会进行补贴,建立民间艺人档案并且进行补贴,尤其是农村地区的民间艺人,保证其生活和对民间文化继续发展创作的经济条件。

(4)激励和交流政策的完善。民间文化的保护单靠政府力不从心,所以要结合地方政府,民间组织乃至公众,所以国家要通过有效的公共政策激励,首先,对民间文化传播者的保护和培养,苏联文学家高尔基曾指出:“一个民间艺人的逝世,相当于一座小型博物馆的毁灭。要保证民间文化的持续性发展,就要保护培养传播者。其次,重视研究民间文化的科研和创新;最后,教育价值观引导,在学校教育以及公众效应中宣传民间文化,让公民尤其是青少年了解国家的文化多样性和民间文化,感受中华文化的底蕴,加深了解并且保护其发展。各地已经开始保护并且有些地区有成熟的经验,搭建交流平台,鼓励艺人的交流和保护者的交流,为民间文化的发展扩大空间也为保护提高经验。

五、结语

民间文化的脚步沉重而缓慢,当前各地不仅要保护,而且要加强交流,避免流于形式,这些都需要政策法律的引导管理,不要让民间文化在市场经济中遍体鳞伤,因为文化产业化并非民间文化的出路,民间文化其文化和社会价值是无价的,这种无价的珍宝需要更多的关注,更好的传承。

参考文献

[1]乐后圣.21Century黄金产业—文化产业经济浪潮[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0.

[2]杨丽媪.民间艺术的困境与出路.观察与思考,2000.

[3]谌强.文化法规护航.光明日报,2007.

[4]叶祝弟.文化产业该往何处去解放日报,2008.

篇3

1.民间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间文化自古以来就是伴随社会民众日常生活、生产劳作在民间自发形成的通俗文化,主要由民俗文化、民间文学、民间艺术三方面构成,并以民间传说、民间美术、民间手工技艺、民间表演艺术、民间音乐、戏曲、民间舞蹈等多元形态呈现。广义上,它包括反映某一地域自然环境和人文特征的各种文化艺术形式。民间文化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具有自发性、传承性、通俗化、程式化及实用性和娱乐性等特征。民间文化的传承,一方面依托于“有形”的文化遗产,如文物、古迹等。另一方面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即我们常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强调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精神、经验的传承与文化流变。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它以丰富的形态呈现出传统文化的精髓,并世代相传,具有典型的民间文化特征,不仅包含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还涵盖与其相关的实物和场所。虽然它不等同于民间文化,但对于民间文化内容与形式却有着更生动的诠释,民间文化形态因此而更加丰富。无论是考虑民族精神的发扬,还是传统技艺的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都体现出其重要的研究价值。

2.苏州非遗资源现状分析

苏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作为吴文化的发祥地,该地区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苏州对于非遗保护工作非常重视。一般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主要包括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和相关责任保护单位三个方面。目前,苏州的非遗项目在各级名录中拥有世界级6项,国家级32项,省级79项,市级159项;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国家级39人,省级95人,市级334人。此外,还有多个县区级非遗项目及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其中有影响面广的,如昆曲、古琴、端午习俗、苏绣、苏州香山帮传统营造技艺、苏作明式家具、吴歌、宝卷、庙会等;也有不同辖区地方特色的文化项目,如桃花坞木版年画,?f直水乡妇女服饰,常熟的虞山琴派、红木雕刻、花边制作技艺,昆山的昆曲、周庄水乡婚俗、锦溪宣卷,张家港的河阳山歌、河阳宝卷,太仓的江南丝竹、滚灯、七夕节等,不胜枚举。通过对苏州地区非遗资源进行简单梳理,可以发现该地区非遗文化涉及传统手工技艺、民俗活动、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传统医药等多个领域,内容错综复杂,主要呈现出以下特征:首先,一些项目起源或发祥于某一市镇、村落,最终对整个地区产生深远影响,区域内的文化传播与相互交融共同构建了具有“苏州风貌”的民间文化。精致的江南水乡建筑,被称为“百戏之祖”的昆曲、精细雅致的“苏绣”,轻快优雅的江南丝竹,委婉动听的吴歌……勾勒出人们对苏州的基本印象。其次,本地区的所辖区县、乡镇几乎都有来自于民间的文化项目,由于地理位置、历史、地方习俗的差异性,让该类项目更具鲜明的地方特色。再者,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百姓生活方式的活态呈现,也是时代精神的历史印记,因此,该区域的非物质文化资源反映在百姓生产劳作、文化娱乐、教育、信仰的各个方面。人们生活方式随着社会发展而改变,导致民间文化资源以非遗项目的形式大批进入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被“保护”起来,但是仍有一部分至今还活跃在百姓生活中,只是尚待发掘。

综上所述,可以了解到苏州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布之广、门类之多及根植民间的深度,决定了民间文化的丰富性,体系相当庞杂。民间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会自发形成相应的传承体系保证其更好地发展,这也是一个吐故纳新、不断变革的过程,而这一体系的正常运行是与农耕社会相适应的。如今,科技发展,现代化进程加快,社会进入到信息化时代,传统文化传播方式已经没有优势,随着人们传统意识观念逐渐淡化,民间文化及其传承体系面临巨大冲击,各地日益兴起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与保护,折射出民间文化资源的濒危境遇。虽然,不乏一些关心传统文化的有识之士提出建立资料信息库、文化保护机构等方式进行抢救性保护,也颇具成效,但还无法彻底解决民间文化传承与现代社会之间的矛盾。从保护民间文化的生命力来看,更需要一个内在的、自发的、动态的发展环境解决根本问题。

二、由人文教育看地方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艺术教育的意义

民间文化是原生态的,有着自发性、传承性、程式化等特征。而实用性、娱乐性及教化功能则是它传承与发展的价值所在,更能体现出“以人为本”。如果要寻找与其对等的、动态的发展路径,笔者认为“高职教育”是比较适合的,地方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艺术人才培养正体现出人文教育的意义和目的。对于高职艺术设计人才来说,不仅需要掌握娴熟的工艺技能与操作技巧,还需要具备良好的人文修养和创新能力,这也是人文教育的灵魂所在。

我国现行教育制度很多受到欧美国家的影响,这种强调“理性”与“实证”为基本理念的教育对于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培养确实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另一方面很容易将教育活动停留在“解决技术”的层面,对实用、效率的追求导致对目的过度关心而忽视对过程的思考与批判,这一点违背了人文教育的初衷。人文教育的基本理念是强调个性凸显、潜能发挥和自我创造,这样的教育历程是以“人”为主体,现有教育体制与人文教育在观念上的冲突造成了人文教育更容易从民间汲取力量。艺术设计教育非常重视创造力培养,因此,将来自民间的地方传统文化注入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不仅是对教学资源的丰富,更是人文教育的潜移默化。

人文教育对“实证主义”的批判,并不代表只停留于思辨的层面,韦政通先生在《人文主义的力量》一书里提出人文教育“体验重于思辨”的主张,目的在于强调人文教育的意义。人文教育不应是知识的灌输和理论思辨的训练,更重要的在于通过体验培养通识与文化涵养,不断激发人的内在潜能。而“体验”依赖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所处的人文环境。高职教育强调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而此类教育实践正是以“体验”方式进行的,既包括对人文知识的吸收,对文化的情感体验,又包含我们一直强调的动手实践和实验创新的体验。体验是实在而生动的具体经验,不仅是艺术教育实践的重要方法与途径,由体验产生的反思,对经验的抽象化与概念化反过来又是对文化的一种归纳、继承与创新。可见,深入发掘民间文化资源,将地方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艺术教育,对二者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立足于高职艺术人才培养的苏州地方文化资源开发

1.苏州民间文化保护与高职艺术教育本土化

目前,苏州地区拥有高校22所,其中17所为高职院校,大部分都开设有艺术设计类专业,高职艺术教育在地方高等教育中占有重要一席。扎根于苏州底蕴深厚的文化土壤,对于本地区高职教育实践和人才培养而言非常重要,区域民间文化的介入为其提供了更丰富的教学资源、人才培养方法和实践平台。高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不是狭隘地借用民间文化资源进行简单的知识传授,如前所述,它体现出人文教育的典型特征,因此不可孤立存在。从区域文化保护层面来看,高职艺术设计教育还承载了相应的社会责任。就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现状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民间文化资源逐渐被一些高校引入课程教学与研究,苏州地区已有部分高校开始尝试将地方文化引入高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以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作为一所专业性很强的艺术类高职院校,该校依托教育基地、研究所、校企合作等平台,集中对桃花坞木刻年画、苏绣等本地非物质遗产进行发掘、传承与研发,并以“跨界”形式进行课程开发与教学研究,成效显著。可见,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的本土化有助于区域民间文化保护中面临的一些问题。然而,个别院校成功经验并不代表真正意义上的高职艺术教育本土化,要做到有效的“民间文化保护”,需要更多院校参与进来。在苏州地区其他高职院校中,很多艺术设计类专业设置显得较为功利,造成专业缺乏应有的个性特征和地方特色而缺乏生命力和竞争力。因此,地方民间文化、人文环境对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从文化保护与传承角度看,高职教育相对于其他类型教育具有一定优势:其一,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有利于解决本地民间文化资源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民间文化,尤其是民间工艺之类的非物质文化基本以“言传身教”方式进行传承,传播面较窄,有一定局限性,导致地区的非遗项目覆盖不全等问题。如吴中区光福镇的冲山佛像木雕制作技艺有着数百年的发展历史,家族式的传承方式使其产业相对集中,具有很强的地域特色,也有较高的知名度,但是还未列入非遗保护项目,大概取决于人们对该项非物质文化的认知程度,更多人或许还停留在“知其名,不知其形”的层面。因此,将这类具有地域特色而濒临失传的技艺作为教育教学资源引入高职艺术教育丰富了地区非物质文化的传播途径。另外,“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一直是高职院校关注的热门话题,正是对传统技艺师承关系的继承与发展。其二,本地区非遗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的年龄结构趋向老龄化。年长的传承人相对技艺成熟、风格老练,在制作工艺上有着丰富的阅历和实践经验,对非物质文化保护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年岁增长,他们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下降,导致一些传统项目制作与现代社会审美需求产生脱节;同时,民间传统技艺的学习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历程,信息化社会带来的快节奏生活方式使很多年轻人对从事这样的行业显得不太积极,导致很多非物质文化项目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针对这一问题,通过联合职业院校,储备专业人才,促进非物质文化项目传承人培养则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以“苏绣”为例,该项目自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被誉为“中国刺绣之乡”的镇湖街道联合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展开合作办学,开设五年制“苏绣设计与制作”大专班,定向培养高端刺绣人才。经过校企多年合作,一方面为镇湖刺绣输送了大批专业储备人才,另一方面促成刺绣艺术品位不断提升,为“苏绣”这一民间手工艺的发展与繁荣起到积极作用。最后,民间文化的传承需要通过创新推动其发展。民间文化尤其是非物质文化的传承是活态化的,势必会随着社会发展而有所变化和创新,这种传承不是对原有形式一成不变的沿袭,具有一定时代特征,通过吐故纳新与不断变革将文化精华保留下来,并为其注入更丰富的内容。现在很多艺术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是由工艺美术专业发展而来的,至少受到了传统工艺美术的影响,这种“前世”与“今生”的关系正是对传统文化中传承与创新关系的印证。“设计”本身就有创新之涵义,因此,以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为平台的创新人才培养将推动民间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使其更具生命力,无疑这也是对民间传统文化最有力的保护。

2.民间文化传承与发展下的高职艺术创新人才培养

既然传统延续与发展离不开创新,作为民间文化发展和艺术创新活动主体的“人”就显得非常重要,艺术创新人才培养则成为民间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关键。由于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上的特殊性,使我们要从不同方面研究艺术创新人才培养。首先,创新人才培养需要创新型的师资队伍。艺术设计是时效性很强的学科,设计理念、设计风格都会顺应时展而变化,民间文化要通过设计教育发挥其生命力,需要教师在知识储备、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上有所突破,教师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和具备的观念要不断更新。其次,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当今高职艺术设计教育是培养具有较高艺术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那么,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和课程构架上都要重视创新能力培养,学生从中获取的知识、技能及形成的素养都是创新能力的源泉。将民间文化吸收到课程体系中,不仅可以充实课程内容、优化课程结构,还可以在课程改革、教学实践创新上给出更多启示。最后,艺术创新人才培养需要有良好的人文环境作为保障。民间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对营造良好社会文化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这种文化渗透进校园和课堂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校园文化创新,通过课堂教学、学术交流、课外实践、社团活动等多元化方式感染学生,有益于促成其创新能力和良好职业综合素养形成。

3.苏州地区民间文化向高职课程资源转化的思考

民间文化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从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来看,文化资源向课程资源的转化是最直接和有效的途径之一。高职艺术课程资源对民间文化的吸收是有选择性和针对性的。例如,一直以来,民间工艺美术、民间手工技艺等项目与艺术设计教育有着较深的渊源,和设计人才培养内在联系更加紧密,该类资源的转化形式相对灵活;然而,这并不否认其他民间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价值。从人才培养及课程开发角度出发,只是在课程比重及转化形式上有所差异。

篇4

关键词:黑龙江民间工艺品 文化品牌 建设 地位

中国传统工艺品,可以追溯到原始文明时代。其途径历来以父子相传为主,如《礼记》中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而如今的民间工艺品就像《正在消失的艺术》中所说,“现代化的冲击,使传统的民间手工艺正从我们身边悄然逝去。”

黑龙江的地方特色孕育了民间工艺品,也体现出强劲的文化发展潜力。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应该进一步繁荣黑龙江省民间工艺品的品牌建设,提升本省软实力,从品牌建设的依据和发展角度进行论证,打造黑龙江特色的民间工艺品品牌,促进其产业化的发展,为黑龙江民间工艺品品牌的建设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让民间工艺品品牌成为本省重要的文化和产业资源。

一、黑龙江民间工艺品的发展现状

几千年以来,我们的古人凭着勤劳智慧,用双手创造出了许多世界闻名的工艺品。相比其他省的工艺品品牌建设,黑龙江民间工艺品建设相对落后,没有树立相应的品牌形象。因此,努力打造黑龙江民间工艺品、发展工艺品的文化品牌建设是当务之急。

人类起源时期的工艺设计奠定了今天民间工艺品的基础。工艺品的定义是指民间的劳动人民为适应生活需要和审美要求,就地取材,以手工生产为主的一种工艺美术品。这种建立在形体和使用之间的工艺品,不断向着有效用和更美的方向发展。也正是这漫长的岁月,奠定了人类的基本素质和各种族人类的不同特征,也说明了工艺品起源于人类的社会劳动,是劳动创造了工艺美。

黑龙江省民间工艺品从民族风格、民俗风情、制作工艺、文化内涵、审美价值、使用功能等角度观察,在全国范围内都是独树一帜的。例如,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赫哲族的鱼皮鱼骨制品、皮革工艺品,女真族的铜镜、蒙古族的毛纺毡毯、鄂温克族的绣花地毯,满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的刺绣,满族的青瓷、海伦剪纸,蒙古族的玉器,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等民族的桦树皮制品,以及绥棱的黑陶、呼兰的通草蝴蝶等。

二、黑龙江民间工艺品存在的问题

黑龙江民间工艺品的实用性是不可磨灭的,之前的民间工艺品也是基于实用的基础,如今的民间工艺品大多只是将前人的东西不断地复制,而缺失了对现代社会的实用性。我们应建立专门的研发机制,开展研究、设计,改进工艺品的实用性,扩大普通消费者的需求范围。

黑龙江省的民间工艺品虽然种类繁多,但是品牌的发展与建设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如何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如何把文化资源转化为生产力,以实现黑龙江省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质变,这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目前,黑龙江省民间工艺品品牌建设存在着几点不足:1.艺术手法的单一;2.创新力度不够;3.文化内蕴的缺失;4.文化宣传和包装不足等。同时,黑龙江省的民间工艺品也有自身的优势,一是种类纷繁多样,既有中原移民带来的传统工艺,又有当地世居民族的发明创造;二是地域和民族色彩明显突出,黑土、冰雪情调浓郁。只要利用合理、发掘充分,必将在文化市场上占据牢固的一席之地。

三、黑龙江民间工艺品品牌的开发与建设

民间工艺品能够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具有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的文化产品要求更高、更加多样化,这在社会需求上为黑龙江民间工艺品提供了空间。

黑龙江民间工艺品的品牌开发与建设,需要从黑龙江工艺品品牌的实用性、文化性、创新性三个角度进行研究,将民间工艺品中宝贵的值得学习的方法,诸如造型手法的多样性、灵活性、装饰的趣味性以及丰富多彩的图像元素等加以系统的研究整理,从而探讨如何将黑龙江民间工艺品中的精神元素和现代设计语言重新结合,使其具有新的时代特征,并使它具有丰富的实用价值、思想内涵以及广阔的市场前景。

发展观念的更新、发展技术的开发、从业人员的素质培养等都是有待解决的主要问题,其走向市场的品牌建设更是刻不容缓的。要利用好黑龙江工艺美术行业的人才优势和政策,研发具有龙江地域文化特色的工艺品。传统手工技艺要与先进技术设备融合,开发、设计代表黑龙江特色的工艺品,并通过品牌包装、市场推广等一系列手段,培育工艺品品牌,形成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带动黑龙江工艺品行业的发展。

过去人们的生活所不可或缺的东西在当代也可能与我们的生活相伴,需要我们在各个细节上用心去探索,也许前进的道路上会遇到种种挫折,但作为一名普通的设计者,笔者希望黑龙江未来的工艺品发展态势会更好,无论其工艺价值还是文化价值都能深深地打动人心。工艺品品牌的建设,将使黑龙江成为地方经济的特色或支柱产业。

(注:本文系黑龙江省文化厅2010年度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项目名称:黑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工艺品的文化品牌建设研究,立项编号:10B045)

参考文献:

[1]路甬祥.中国传统工艺全集――民间手工艺[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2007.

[2]刘恒甫.黑龙江省民间工艺如何拓展市场空间形成产业优势[DB/OL].

http://heilongjiang.省略,2007-09-07.

[3]章. 黑龙江省民间工艺产业化初探[C]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产业建设研讨会论文集.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4]衣俊卿.黑龙江文化蓝皮书――2008年黑龙江文化发展报告[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0.

篇5

【关键词】民间工艺;文化创意产业;产业化

民间造型艺术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和现代经济新的增长模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和肯定,昔日认为乡气和落后的各项民间工艺也纷纷披上“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创意产业”的华丽外衣,在种种民间工艺研究热潮和文化创意产业园纷纷上马的现象当中,我们不难感觉到经济利益所带来的驱动魔力。但现实情况是,这种急功近利、缺乏深入调研就直接商业化带来的不是产业良性的发展和经济繁荣,而是市场混乱、产品粗制滥造,还有一哄而上的抄袭现象。因次,在民间工艺现代文化创意产业化转型过程中如何从国家政策、知识产权、市场环境、产品开发等环节上进行可持续的构建就格外重要,现从产品开发的角度对此进行研究。

一、对现有知名民间造型艺术的保护性开发

毫无疑问,现代多元文化的发展和旺盛的个性消费市场为民间工艺提供了发展的商机,具有地域特色的“老字号”也因其独特文化价值而广受消费者的喜爱。在这一背景下,各地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纷纷将其进行现代产业化改造:直接进入旅游品市场或日常消费品市场。但事与愿违,它们在经历短暂的辉煌后往往很快走向落寂,甚至是消亡的结局。其中有外部环境制约的问题,但更多是急功近利导致的。

笔者最近了解到,为了应对赝品市场的竞争,天津老字号“泥人张”的传人坦言不得不出售假货;还有北京王麻子剪刀的破产、杭州张小泉剪刀72道制作工序的失传……以上新闻向我们传递出越来越多的民间产业正面临生死存亡的境地。从其内部局限性来看,民间艺人一般只专注于制作,往往忽视市场营销和流通,因此在自发性的市场行为中避免不了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格雷欣法则,让优秀的民间造型艺术面临市场崩溃、后继乏人的危险处境;、手工艺人还通常墨守成规,缺乏现代设计思维,只能实现传统造型向旅游纪念品的简单转换,产品缺少层次性和系列性也是造成民间文化创意产业面临困境的原因之一。从外部环境来看,知识产权和相关法律的不健全是目前最大的问题。在利润的诱惑下,单靠道德伦理或文化自觉来杜绝粗制滥造的仿制品出现显然只是美好的愿望,而这也是导致市场混乱、维权困难及最终消失的原因之一。此外,这些行业通常被当做地方经济创收的途径,税收占到其年度总收入的36.3%,抽血过多,养护不足,导致很多以手工制作的企业和作坊再生能力不强。”

因此,要实现民间工艺现代创意产业化的良性发展,首先应该正确对待这些传统工艺资源,它们不仅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生产力之一,也是地域特色文化的重要载体。如果不尊重其本身的发展规律,而一味进行经济榨取,那么也谈不上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了。

二、对蕴含深厚地域文化的民间造型艺术的深度开发

就地域文化的载体来说,除了当地认同度很高的“老字号”产品外,还应该包括当地民俗中各种造型、服饰、生活用品等各种物质,因为人们生活中的每一物质都可能是因当地独特的文化形成。以云南鹤庆旅游纪念品猫福开发为例:民间艺人郜师傅将当地一名不闻的猫福脊兽设计为当地旅游纪念品,他通过挖掘它蕴含白族人民独有的信仰与深厚的文化内涵,从而成功地实现了现代产业化的转型。遗憾的是,像以上这种成功转型的案例在我国并不多见。原因在于大家只注重显性的知名“老字号”产品的研发,对同样具有深厚地域文化的隐性民俗、民艺造型缺少必要的关注。所以,我们应该加大对民间造型艺术的深度开发,尽量拓展现代文化创意产业化的发展空间。在此需要特别提出的是,由于此类民间造型艺术通过当地民俗或民艺的方式传承,在开发的过程中应有意识的将这种民俗、民艺与旅游地的旅游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切忌采取杀鸡取卵式的破坏性开发。

三、对民间造型艺术的延续性开发

民间工艺对我们来说是历史的、民俗的,是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物质载体。而历史、民俗与价值观又是流动变化的,因此民间工艺现代产业化应该符合当展的趋势,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延续性的开发:

(1)、在应用范围上的延续性开发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部分民间工艺产品发展到当代已经丧失了它们原来的功利目的和使用价值,仅仅作为一件单纯的装饰品或纪念品进入销售市场。因此我们在开发时应该摆脱原有思维的局限通过拓展其应用范围进行延续性开发。如云南白族脊兽“猫福”就不拘泥于传统的应用,开发出了从手机吊坠、装饰摆件、储钱罐、等诸多衍生产品,大大的丰富了游客的选择空间,并为它的后续发展提供了可能。

(2)、利用现代科技延续性开发

科技和艺术是一对辩证统一的关系,先进的科技能为我们提供更多的表现空间。在研发过程中我们应该积极采用新手段、新材料、新载体来拓展原有的表现形式,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需求。如日本传统的木刻招财猫就通过数码技术开发出动画短片、趣味游戏、塑胶玩具等方式来拓展表现空间,也取得了很好的市场效果。

(3)、在形式上的创新性开发

篇6

关键词:民间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

中图分类号:G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12)02-0075-05

2010年,一档名为《一代天跤・挠羊英雄会》的栏目开播,将富于地方特色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挠羊赛”推广到广大民众面前,使忻州的地方特色武术文化品牌,通过媒体传播的力量深入到广大观众心中,越来越多的人对挠羊赛表现出兴趣,并积极投身于《一代天跤》的擂台赛中,对我国民间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起到很好的效果。尽管“挠羊赛”掀起了大众对体育非物质文化的热潮,但是对传统体育文化的法律保护却是不容乐观。

1 民间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解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它包含了六种类型,其中包含了传统体育和游艺。本来论述的民间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仅仅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体育文化,它产生或发展于民间,被人们以各种方式享用及传承,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传承这种体育文化的群体将其不断创新,且达到了集体意识上的文化认同,凝聚成自己独特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最终体现为共同的价值观。

因此,本文所述的民间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可理解为产生、发展于民间,为民众享用和传承,在长期的历史传承中能被当地大多数人接受且认可,成为民众文化生活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项目。山西的忻州挠羊摔跤这一体育竞技项目从产生发展到现在,一直被当地的老百姓传承,并且被历代民众所喜爱,已经成为忻州地区民众们姓喜闻乐见的体育竞技项目,不仅在当地形成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而且成为当地老百姓生活中重要的娱乐活动,丰富了他们的文化生活。当地有“立了秋,挂锄钩,吃瓜看戏摔跤放牲口”的农谚[1],挠羊赛是在秋收以后的农闲时间进行,老百姓有充裕的时间观看和参与,可见此体育项目早已成为他们文化生活的重要部分。

2 山西忻州“挠羊赛”的产生及发展

挠羊赛为山西省忻州、原平、定襄一带极具地域特色的民间竞技体育,它以摔跤为竞技形式,以羊为赌注,故名“挠羊赛”。金末元初文化名人元好问即忻州人,他在《续夷坚志》中称这一活动为“角抵”。据史料记载:在元末明初,忻定盆地对角抵有“跌跤、跌对、摔跤、挠羊”等不同叫法。在明朝初期,传统的“角抵”加入到“酬神演戏”活动之中,竞赛时,规定对获胜者奖活羊一只,使其更具竞争性、刺激性和观赏性,于是人们将“角抵”称为“挠羊赛”,沿用至今。

摔跤挠羊赛是民族文化的融合物。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个民族有自己独特文化特色,因此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在民族特色文化的融合中形成的。而忻州地处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交界处,加上战事频繁,内敛的中原文化与粗犷的游牧文化在此交汇,使得忻州成为民族文化融合的前沿,而挠羊赛无疑是这一融合物的典型代表,综合吸收了蒙古和汉族摔跤的优点,在不断的融合和创新中形成一种全新的摔跤模式,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

摔跤挠羊赛是摔跤民间化的结果。春秋之后,摔跤不仅是一种习武强身的手段,而参杂了些表演因素,更具观赏性。据《史记・李斯列传》记载: “二世在甘泉,方作角抵优俳之观”[2]。可见在当时摔跤已经做为一种表演项目而出现,很得秦二世的喜爱。到了宋朝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老百姓的娱乐需求也有所增加,出现了角抵社这一民间摔跤组织,使得老百姓也能直接参与到这项运动中来。至此,摔跤这项竞技体育项目逐渐从贵族娱乐发展到民间体育项目。在摔跤民间化的过程中,摔跤挠羊赛在此契机下逐渐产生并得以发展。

自挠羊赛产生以来就成为当地老百姓的一项重要娱乐活动,加上忻州独特的地理位置,战乱不断,使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以至于明清时期达到了顶峰。忻州挠羊赛在不断的演进中已经作为地方特色而存在,即使在当今的和平年代,仍长兴不衰。解放前的忻州挠羊赛由组织者(也称上家)插出两面跤旗上写“英雄敌对、摔死无罪”。先拔旗者为挑战者,后拔旗者为应战者,组织者召集双方,或以山河、或以道路、或以乡村为界,把众多跤手分成实力基本均等的两股人马,由挑、应战的牵头选派各自的跤手出场,获胜者骑马戴花,失败者面蒙黑布名曰遮羞,久而久之有的就结下冤仇,场上摔伤、死亡的事故时有发生。

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关怀重视体育事业,挠羊赛成为各行各业,各种大小型活动中不可少的内容,田间地头的摔跤随时可见。“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和“宁失一跤不伤战友”的新风格发扬光大,摔跤事业迅速发展。由于它的传统深厚、历史悠久,群众基础广泛,动作技术精湛,后备力量雄厚,竞训制度完善,忻州于1960年被全国群英大会命名为“摔跤之乡”。从1983年起,试行搞起“对抗挠羊赛”,赛前有组织有领导、规定比赛细则和奖励办法,充分调动集体的积极性,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挂钩,通常是三至四个集体参加,每个集体的人数均等,一般是15―25人,轮番出场,周而复始,既奖团体又奖个人,由于方法得当,出场踊跃,场面热烈,竞争程度激烈,跤手满意,观众高兴,实践证明,行之有效。截至目前,这种办法是搞好挠羊赛最好的形式之一。从2003年开始,每年一度的“忻州摔跤节”正在形成独具地方特色的体育旅游品牌。

3 山西忻州“挠羊赛”的保护现状

对于民间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从保护形态来讲一般分为静态保护和动态保护。静态保护就是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将非物质文化固化并保存下来。动态保护是指采取保护继承人等各种方式使非物质文化以活态传承下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提出“保护”的定义,“保护”是指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的各种措施,包括对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传承和振兴。由此概念推断出“保护”主要包括三层含义:一为保存;二为传承;三为弘扬。“保存”就是“静态的保护”,“传承”和“弘扬”就是“动态的保护”。下面就从静态保护现状和动态保护现状这两方面对山西忻州挠羊赛保护现状进行分析。

3.1 山西忻州“挠羊赛”的静态保护现状分析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中指出,所谓保存是指:“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手段,对保护对象进行真实、全面、系统的记录,并积极搜集有关实物资料,选定有关机构妥善保存并合理利用。”

目前,对山西忻州挠羊赛的静态保护力度较差。这种静态保护上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

3.1.1 没有相关文献典籍来佐证挠羊赛的由来

对于山西忻州挠羊赛的由来,据传是在宋朝时忻州人就喜欢摔跤。到了南宋时,著名爱国抗金名将岳飞被害后,岳飞麾下一位叫陈效婴的忻州籍老兵返回家乡后,把在军中所学的角(近似摔跤)传授给乡里的群众,一方面便于强身健体,另一方面寄托了抗金的宿愿。因角简便易行,深受群众喜爱,得以广泛开展,世代相传成为当地习俗。随着时代的变迁,摔跤技术也逐步提高,由原来单一的摔跤活动慢慢演变成对抗。当时忻州地处忻定盆地的西部,水草茂盛,百姓以放牧为生。因此,获胜者会获得一只肥羊作为奖励,在胜利后把羊扛起绕场一周以示荣耀,故有“挠羊赛”或“杠羊赛”一称,一直延续至今。

对山西忻州挠羊赛的历史由来主要靠劳动人民口耳相授、代代相传。对忻州挠羊赛的由来,除了上述主流观点外,还有一部分专家认为,山西忻州挠羊赛并非始于岳飞部下陈效婴在家乡的教授,而是由于忻州本身的地理历史原因所造就的。古时忻、定、原盆地地处晋北中心地带,有晋北锁钥,三关冲要之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自秦汉以来,该地就一直胡汉杂居,当地人民多以放牧为生。这样地处战争要冲,胡汉杂居杂交的历史,使这里的人民世世代代保留了一种尚武精神。胡人擅长摔跤、骑射,当地人民为了躲避战争灾难,屯戍边防,自然会学些摔跤等基本技能,至宋朝时摔跤之风风靡全国,忻州也毫不例外的将摔跤之风发扬光大,以当地的农业特色产品――羊为奖品。

3.1.2 没有将比赛策略和比赛技巧加以总结并物质化

忻州“挠羊赛”是群众性传统体育运动,参赛队员不分体重级别,没有年龄、种族以及区域的限制,人人都能参与进来。赛场上两方对垒,既是技术与战术的较量,也是体力与智慧的角逐,如果是团体对抗,比赛场外各方又由足智多谋的“军师”来出谋划策,根据对手的实力进行排兵布阵,一旦一方跤手出奇制胜,而另一方却疏忽大意,胜利就会与他擦身而过。“挠羊赛”竞技中贯穿的踢、摔、掼、拿技击法,体现了技巧的对抗和智慧的对抗。因此它是技术与力量的完美展示,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应当通过书籍或者影像固定下来,以供对挠羊赛进行观赏分析。但目前这方面的工作做得不到位。

3.2 山西忻州“挠羊赛”的动态保护现状的分析

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非“死而无变”,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它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通过人的行为融入一些新的内容。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世代传承的可能与必要,因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活遗产性”[3]。而动态保护成为民间传统体育文化保护的主要途径和方式,正是由这一活遗产性所决定。动态保护主要是指为促进其传承、弘扬所采取的措施。下面就从传承和弘扬两方面对山西忻州挠羊赛的活态保护现状进行分析。

3.2.1 经费投入不足

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将保护、保存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在山西省政府办公厅的《关于加强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的保障措施中也规定,市、县人民政府要不断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经费投入。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地方各级政府对此没有明确规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确定其在地方财政预算中的比例,如何监督其使用,最终导致实际对山西忻州挠羊赛等民间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投入不足,不仅没有专门的研究机构进行学术研究,导致现在对山西忻州挠羊赛的由来仍没有确切的佐证,对比赛技巧和比赛策略也无相关记录,对挠羊赛的赏析专门评述更是屈指可数。与此同时,由于地方各级政府的投入少,挠羊赛的文化习俗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弘扬。现在,忻州当地的村镇由于保护资金缺乏,没有专门场所,很少再举办大规模的挠羊赛了。

3.2.2 品牌文化没有得到很好的宣传

一项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传统体育文化,能被选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仅是一项荣耀,更意味着一种责任。当地既要肩负着完整、真实地保存下来的责任,更要肩负宣传、弘扬体育文化的责任。目前,山西忻州挠羊赛虽然已经成功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对山西忻州挠羊赛知晓的人却并不多,甚至很多山西人都不知道家乡中有此项运动的存在。尽管现在山西卫视全新改版后,重磅推出了《一代天跤・挠羊英雄会》的栏目,越来越多的民众通过媒体这个平台一睹挠羊赛的风采,但是其文化品牌还没有成熟,观众仍然是小众,影响力并不是很大,大众对挠羊赛还没有深刻的文化认同。

3.2.3 面临着传承人缺乏的情况

民间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主要方式就是通过传承人进行“活态传承”。但是就目前的状况而言,由于对挠羊赛的经费投入不足,没有传承场地、没有授徒传艺,对挠羊赛有深厚感情的老一辈“挠羊汉”的故去后,挠羊赛后继乏人。很多年轻人已经对这种娱乐活动没有兴趣,也不乐意参加这种传统的体育项目。这种活体传承延续不顺畅的后果是严重的,其直接后果是挠羊赛这种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失传,最终使我国优秀历史文化宝库中失去了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文化项目和民间风俗。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对民间体育非物质文化的静态保护还是动态保护,都必须有相应的规定,相应的制度做保障,之所以出现以上保护不足的状况,主要是制度上的不完善,没有可操作性的规定,而这些问题归根到底是立法上的不足,保护民间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规范存在很多缺陷。法律无疑是保护民间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有力最根本的措施,如果法律尚不完善,没有采取保护措施的依据,又何谈对民间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呢?

4 民间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法律困境

国际上还没有一部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正规法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般是以“公约”、“条例”、“建议案”等呼吁性文件的,到目前为止我国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刚于2011年2月25日颁布,从同年6月1日才刚刚实施。山西省虽然制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专门性法法规,即山西省政府办公厅的《关于加强我省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但是从条文内容来看,法律保护机制比较宏观,对民间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的展开只具有一定的宏观指导作用,缺乏可操作性。

4.1 立法上本身存在立法不科学的问题

4.1.1 上下位阶法律条文不能有机衔接

这个问题主要表现在上位法中体现的内容在下位法中找不到相应的内容加以贯彻和具体化。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八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宣传,提高全社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但是,在山西省政府办公厅的《关于加强我省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却没有相应的规定。再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存在大量条文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对本区域范围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类如本级财政预算,但是在山西省的相关规定中却也没有相关规定。

4.1.2 各位阶的法律规定过于宏观,缺乏操作性

由于法律作为一种“以一范不一”的社会行为规范,其内容具有原则性和高度概括性的特征,来达到用同一规范规制形形的社会行为的作用。但是,在法律位阶之下的法规,应当在法律指导下,根据地方特色和实际情况,将原则化、抽象化的法律化作具体而具有可行性的行为规范。但是,从山西省地方的相关规定来看,对《非物质文化保护法》的规定还是停留在照搬的阶段,没有根据地方的具体情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具体化。在山西省忻州市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法规中,既没有列出财政预算如何保障民间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也没有列出政府如何有效开展对忻州挠羊赛之类的非物质文化品牌加以宣传,还没有具体规定地方各部门的具体职责,以至于对民间体育文化的保护工作无法顺利开展。

4.1.3 公法和私法不能有效联系起来

民间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是仅仅靠私法就能实现的。在保护非物质文化的过程中,公法不但要明确行政机关各部门的职责,同时对破坏民间体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行为要加以严惩。因此,知识产权法等私法保护并不能简单取代行政法等公法保护,同样公法保护也不能取代私法保护。这两种保护各有侧重,相辅相成,两种手段应当是并行不悖的。但是,现实生活中,对于像挠羊赛等民间体育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仍然处于公法和私法各自为营的状态,并没有实现对接。

4.1.4 对民间体育文化的知识产权保护很不完善

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机制无论是精神理念还是具体的规制体系上,都存在着众多的冲突之处,学术界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否进行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也始终未曾盖棺论定[4]。而民间体育文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当然面临着同样的尴尬。从现有的知识产权法体系看,无法准确给山西忻州挠羊赛准确定性。

首先,山西忻州挠羊赛这种民间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属于著作权的范畴。著作权的客体是作品,是指文学、艺术、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其具体表现形式有:文字作品,口述作品,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等艺术作品,美术、建筑作品,摄影作品,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工程设计图、产品出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计算机软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如民间文学艺术作品)[5]。很明显,山西忻州挠羊赛不属于任何一种作品的形式。

其次,山西忻州挠羊赛也不属于专利的范畴。专利包括发明创造、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山西忻州挠羊赛不属于以上三种中的任何一种,自然就不属于专利的范畴。

最后,山西忻州挠羊赛不属于商标的范畴。虽然山西忻州挠羊赛是一种富于地方特色的武术文化品牌,但是它却不符合专利法中关于商标的相关界定,即它不属于商品商标、服务商标、集体商标和证明商标。基于上述情况,山西忻州挠羊赛作为一种已经申报成功的国家级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面临着不受知识产权法保护的尴尬处境,而只能作为一种民间文化习俗存在。

4.2 地方政府的重视程度不够,保护经费投入不足

学术研究无法顺利进行、传承人贫乏,这两个问题直接导致的就是民间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力下降,甚至会造成非物质文化消失的严重后果。这两个问题归根结底还是政府经费投入不足造成的。地方政府没有切实认识到民间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仅是前人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如果加以合理利用,还是先辈留给我们的物质财富。对山西忻州挠羊赛的保护,首先要保证其完整地传承下去,这种传承不只是对其形式的完整传承,更重要的是对古代人民自强不息、智勇双全的精神财富的传承。对山西忻州挠羊赛进行品牌包装,这种优秀的文化一定能发扬光大,物质财富也会随之而来。虽然在《非物质遗产法》和山西省制定的相关法规中都有关于加大经费投入,和对传承人的支持和保护。但是,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这些法律法规并没有被真正执行,没起到应有的作用。地方财政对山西忻州挠羊赛的保障不力,导致没有专门机构和专家、学者对这方面的文化进行很好的普查、保存和学术研究也不能顺利开展,以至于山西忻州挠羊赛的真正历史由来和比赛技巧没有被真实、准确的记录。财政的投入不足还影响了挠羊赛的传承,地方政府对挠羊赛没有很好的宣传,没有提供传承所需的传承场地,传承人的相关经济利益保障不足,传承人忙于工作无暇传承。

4.3 全民保护意识淡漠

民间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广大劳动人民在很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和完善起来的智力成果。在很长一段时期内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融合和加强民族凝聚力做出了很大贡献。山西忻州挠羊赛作为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武术文化,是当地人民在古代屯戍边防、避免战乱时,为防身躲难之用,结合北方少数民族的运动发展起来的。此项传统运动的出现,不仅利于当地人民强健体魄,培养了当地人民不屈不挠、不甘服输的精神,还极大的丰富了当地人民的文化娱乐生活,其独特的比赛规则和比赛技巧,可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支奇葩。现在娱乐形式越来越多,城镇化后高节奏的生活方式,使人们渐渐淡忘了在以前庙会上精彩的挠羊赛。现代人看不到它存在和发展下去的价值,觉得它可有可无,保护意识淡漠。

5 对民间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5.1 科学立法是解决法律技术层面问题的关键

5.1.1 应当完善各位阶的法律规范

全国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是在全国范围内起作用的部门法,它对地方各级人大和人民政府制定地方法规和规章及政策有指导性的作用,地方法规和规章及政策对全国性法律起补充说明和具体细化的作用。因此,在制定关于民间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及政策时,应当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指引下,将法律中的规定地方化,具体化。比如,谈及山西忻州挠羊赛的保护时,在地方性法律文件中应当具体规定,如何确定财政预算中关于保护山西忻州挠羊赛的经费比例,如何使用这些经费,这些经费的使用应当受到哪些监督等等。

5.1.2 应当树立公法与私法并行不悖,协调保护的理念

公私法相结合的保护模式,是指在私法保护的基础上加上有关行政法规等制度和行政资助制度来保护民间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6]。民间传统体育文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实质是一种公共文化,它不专属于任何人、任何群体和任何国家,是全人类的共同利益。由公法介入调整,一方面便于政府对非物质文化进行行政指导,引导非物质文化产业发展,使其有序、科学、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便于明确各级各类政府部门的职责,为保护民间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上各尽其责,使民间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借助政府的推动力量发扬光大。但是,只有公法保护仍显不足。民间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支持,但是政府部门通常却无法满足民间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公共资源的需求。而且若出现公权力对民间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粗涉,势必导致民间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严重侵害。由此,引入私法保护主要是知识产权保护弥补公法保护的不足是十分必要的。在对山西忻州挠羊赛保护时,公法主要是行政法,规范的是国家的行政保护行为,如对山西忻州挠羊赛的普查、建档、学术研究、固化保存、活态传承、发扬光大等,以及为实现这些保护行为而提供的行政、财政、技术等措施。私法保护提供的则是一种民事保护,即保障山西忻州挠羊赛权利主体的精神权利和经济权利的实现。因此,对山西忻州挠羊赛的保护而言,私法保护并不能简单取代公法保护,公法保护也不能简单取代私法保护。

5.1.3 明确民间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权利性质的法律属性

民间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在长期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动中,通过反复实践而得出的智力活动成果。民间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知识产权法所保护的客体――知识产品所具有的“非物质性”、“可复制性”和“价值性”是一致的。除上述特性外,民间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具有自己独特的特征,如“地域性”、“活遗产性”和“历史传承性”。山西忻州挠羊赛的相关权利虽然目前不属于知识产权体系中的任何一种权利,但是民间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而且应当纳入到知识产权的保护体系中。从知识产权法的本质上说,只有智力成果体现了财产所有和财产流转,并存在发生经济关系的可能,才有对其是否纳入知识产权制度加以讨论的必要[7]。山西忻州挠羊赛这种社会风俗习惯,可以通过注册商标或者域名进行保护。陕西的安塞腰鼓、谢村黄酒等民间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已经率先注册了商标,走品牌化发展道路。山西忻州挠羊赛也是一项适合商业开发的民间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其注册为商标不仅能够获得一个可连续续展的保护期,还可以为当地人民带来巨大的商业价值。随着互联网深入人们的生活,互联网迅速成为人们足不出户却知天下事的知识平台,利用互联网对传统文化进行保护并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成为很好的选择。“地址的惟一性”使得域名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络商标”,将实体的文化品牌商标与域名这种网络商标相结合,有助于更广泛的人群接触到山西忻州挠羊赛,强化其社会影响力,还有助于这种文化品牌挖掘出其潜在的商业价值[6]。

5.2 加大经费投入和宣传力度

目前地方政府对民间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还是重视不够,这体现为宣传力度不够和经费投入不足。因此,首先应当强化地方政府对民间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认识,明确民间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地方财政预算中的比例和使用方式及其监督,各级政府充分发挥地方各级政府的力量,促进政府下设部门和其他社会各界积极参加保护工作。对内,在政府内部实现分工协作,形成合力;对外,广泛吸纳学术研究机构和专家学者分析研究,引导企业单位为保护工作提供部分经费为保护民间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尽一定社会责任,弥补财政经费的不足,还要引导媒体广泛宣传,借助媒体的力量,将传统文化品牌加以包装,唤醒大众对民间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

5.3 让全民树立保护意识

首先,通过传媒,包括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的力量,一方面,要加强宣传民间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特性。另一方面,结合山西忻州挠羊赛的特性,它是一种可以实践的民间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通过媒体举办相应的比赛栏目,可以加强群众的认知和参加的热情。

再者,加强学校的非物质文化教育。将非物质文化的内容引入到学校教育的体系中,能够使这些传统文化通过课堂教学保存和传承下去。山西忻州挠羊赛在学校教学中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行教育,一是通过对学生进行挠羊赛文化内涵等文化内容的讲解实现,另外就是通过在体育课中开设挠羊赛的项目,并进行实践教学,必要时,由政府拨付经费,学校邀请技艺精湛的“挠羊汉”参与体育实践课程,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挠羊赛的文化认知,还加强了对挠羊赛实战的了解,同时便于传承人的培养。挠羊赛作为一种传统的体育文化项目,也具有其他体育项目的“人无,艺灭”的特点,其活态传承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学校教育对于挠羊赛的保存和传承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最后,财政支持非物质文化发源地开展非物质文化活动。广大群众是民间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最重要的保护主体,他们既是民间体育文化的创造者,又是享用者和传承者。支持民间体育非物质文化活动的开展同时会扩大非物质文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使保护民间体育文化的主体队伍不断壮大起来。

6 结 语

民间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归根结底是一种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形式,是民间老百姓们自娱自乐的方式。尽管这些民间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曾经有过自己的辉煌时代,但在现在的商业氛围里,它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尴尬困境。在社会转型与世界接轨的过程中,我们不希望看到民间体育文化被现在的商业文化所吞噬,只有使民俗传统文化的功能同现代社会的功能要求结合起来,才能使得传统民俗在现代生活世界中找到立命之本[8]。因此,就需利用各种渠道加强民间体育文化信息的表达,必须在法律上予以保护,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保护民间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氛围,使其与时俱进,焕发出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孙崇文. 龙吟虎啸话“挠羊”[J].忻州文苑,1997(2):46-47.

[2] (汉)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M].上海: 上海书店,1962: 1631.

[3] 崔艳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问题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7,(8).

[4] 胡世思.《宁夏“山花儿”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J].知识产权,2011,(7).

[5] 吴汉东.知识产权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6] 严永和.《我国民间文学艺术法律保护模式的选择》[J].知识产权,2009,(5).

[7] 郑璇玉.试论民间文化层面的知识产权制度保护[J].江西社会科学.2006,(5).

[8] 王龙飞,陈世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族传统体育保护[J].体育文化导刊,2008,(11).

[9] 李秀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M].法律出版社,2010.

篇7

【关 键 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武术。

【作者简介】周嵩山,河北体育学院武术系讲师,主要从事民间传统武术与文化研究。

陈妍兵,就读于河北体育学院外语系,研究方向:语言文学、体育竞技。

张瑜,河北体育学院外语系讲师,主要从事英美语言文学研究。

一、引言

河北是中华民族发源地之一,历史文化悠久,底蕴深厚。河北省地域文化特色鲜明、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拥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河北省而言,2006年5月公布非物质文化遗产九类三十九项,占全国的第四位;2008年6月公布的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九类七十八项,占全国第二位。这些项目中,涵括了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戏曲、曲艺、体育、美术、技艺、民俗等多个门类。这些都向国内外展示了河北省文化的风采及底蕴,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文化强省,构建“和谐河北,多彩燕赵”,实现省域文化传承,特别是民间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千百年来,民间武术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默默地流传,在各历史朝代更迭中顽强地延续。古人历来都有崇武、敬武、尚武、精武的习俗,而“武”指武力、武技。“武术”泛指“安身立命之能”,广义地讲,也包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领导策略与军事技能。中华民族的传统观念是以和为贵,讲究道德教化,但儒家文化当中也有“威武不能屈”的思想,练武强身、抵御外侮、自强不息的武术精神,也是中华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河北作为历代政治、文化活动的重要地域,加之特殊的地理环境,成为兵家必争之地,由此助长了习武、尚武之风的形成。并通过几千年的积淀与熏陶,形成了“仁德武重”的良好氛围,通过实践创新,促进了民间武术的传承与发展。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非物质文化遗产”比通常所说的“传统文化”更为宽泛,指的是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世代传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同时也指为适应不同人群(包括个人),通过各种实践、表演、演绎形式或技能展示及其相关的实物、工艺品、工具利用和文化场所等,向世人展示的非物质文化的、民间的、传承和延续的一种方式,是以人为本的活态的、可发展变化的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

2.研究目的与意义。根据《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实施意见》(冀政[2006]41号)文件精神,当今时代,要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指导、管理和合理利用等工作。河北为古代燕赵,武术人文氛围浓厚,武术人才辈出,自古就有“燕赵大地多英豪”的美誉。然而,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的转型,民间武术赖以生存的民间环境逐渐衰弱,出现了武术发展后继乏人、虽武术拳种众多但推广不足、武术理论研究严重滞后、民间武术区域性发展失衡、个别地方政府没有将民间武术的发展作为政策支持等问题,严重制约和影响着河北省民间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当前,站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高度,结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党的十报告中提出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背景,凝视河北民间武术发展历史,顺应人类回归自然,追求真谛的潮流,立足朴实无华的技击性、神形兼备的民族风格及传统美德等,充分挖掘武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潜力,展现民间武术风采,促进民间武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传承发展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河北民间武术的界定。从武术产生发展的角度来看,大致可以分为本能、军旅、民间、竞技武术、学校武术五个大类。不同类型的武术在不同历史时期重要程度不同,虽然不同类型武术在不同时期处于的重要性程度不一,但也应清楚的认识到,它们彼此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联系。我们暂且将民间武术定义为:在人类发展延续过程中,以人的生存本能需求为基础,在民间广为繁衍传承的,以祖传、拜师、学艺等为主要方式,以攻击、防守等技艺作为基本素材,并以提高个人攻防技艺为主要手段,注重体用兼备、德艺双行的一种民间传统运动形式,属于中华武术的范畴。众所周知,武术是一种注重内外兼修的运动,主要内容就是把踢、打、摔、拿、跌、击、劈、刺等动作,按照一定规律组成徒手和持器械的各种防格斗功夫、套路和单式练习。民间武术和中国的武术文化一样,都是吸纳了传统哲学与伦理,以内外兼修、技道并重为特点的一种文化。同时添加了地域的文化特色,如:“佛山无影脚”“醉八仙”“少林棍”“子龙拳”等等,民间武术也是经过数千年锤炼的一份民间文化瑰宝。

三、河北民间武术文化特征

1.多元性。以拳术为例,拳术是中国武术中徒手技法的总称。古时有技击、手搏、拳法、白打等称谓。在长期发展中,拳术形成了许多拳种流派,风格特点各异。众所周知,一个成熟的拳种是通过其自身特点被认可并传承发展的,如:拳理明晰、风格各异、张弛有序的相对完整的技术攻击性技艺,在诸多方面可谓是别具一格。河北民间武术拳种之繁多,其拳理拳法的多元化、柔性化、常态化,古往今来涌现出大批武术奇才,比如:东汉时期的刘备、赵云、公孙瓒,东晋时期祖狄,宋朝涿州人赵匡胤等。建国后,在各种民族形式运动会、武术表演中屡次获奖的河北籍武术家更是数不胜数,由上可知,河北民间武术所涉猎的武林志士,还是从所代表的拳种门派上,均体现出一定的多元性特征。

2.区域性。河北省民间武术种类众多、内容丰富,其区域特色也是博采众长。因为民间武术在发生、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地理环境、人文风俗、经济政治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术种分布呈现出一定地域性特征,河北省民间武术的分布具有综合性、局域性、不均衡性等特点。

3.兼容性。燕赵大地的民众向来都有崇武、尚武、习武的优良习俗,至今仍传承不衰。《史记·五帝本纪》中载:黄帝通过教武兴兵、壮大军备、“习用干戈”,此时的“大战之术”的武术,在河北广大地区勃然兴起。另外,西周时期的“一时讲武”其历史也达三千余年。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河北的民间武术伴随着时代前进的脚步,不断博取众长、汲纳营养、自我创新,其在延续更新过程中呈现出了明显的兼容性特征。

4.辐射性。从上面的兼容性可以看出,河北民间武术在博取众长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转变,同时,又将自己日趋成熟、独具特色的武技、方法,不断地向周边地域传播扩散,对域外乃至海内外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如1928年成立的“中央(南京)国术馆”,聚集了很多全国武术名师,也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学员,馆长张之江、副馆长李景林都是河北人,在馆内任教的河北武师传授包括了具有浓郁特色的河北地方拳种。据考证,在此时期,河北人还参与或创建过其他省市的武术馆,并进行民间武术竞技技能的教授与传播。

四、河北民间武术文化特征

形成的原因

1.地理环境对河北民间武术文化的影响。战国时期,在现今河北省境内,中北部为燕国之地,南部为赵国之域,所以河北又以“燕赵”代称,此地气候温和、土质肥沃、物产丰富,自古为兵家相争之地。通过历史的沿革与积淀,形成了地域特色鲜明的河北民间武术。比如,以“武术之乡”闻名的沧州,其地理环境与武术兴盛关系十分紧密。通过沧州的发展史,可以看到沧州地处华北地区南北交通要道,其镖行、旅店、押运行等行业兴盛发达。各业相争,必有武功高强的人庇护才能立足、生存与发展。因此,沧州地域民间武术兴盛且经久不衰,演变至今,发展为闻名域内外的沧州武术文化,成为河北省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2.民风民俗对河北民间武术文化的影响。俗话说“燕赵自古多豪杰”,古代豪杰者乃劫富济贫,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之士。慷慨悲歌的燕赵文化植根于民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从而又影响着民间尚武风气的形成与发展。在这块古老神奇的土地上,英雄豪杰辈出。当今,全省城乡练武群众约有几十万人,全省各地七十余县都开展了武术活动。这种延续不衰的习武风俗,促进了河北民间武术文化的持久发展。

五、河北民间武术面临生存危机

1.竞技武术的强烈冲击。目前竞技武术成为中国武术的官方商标,“打练合一”的民间武术被肢解,武术文化中“内外合一”的文化思想被“锦标”和功利所取代。一花独放,百花凋零。民间武术被挤压到边缘地带,日益成为“失语者”。相关专家认为,无论是从政策上,还是表现形式上,竞技武术的发展正逐渐蚕食民间武术的生存空间。

2.现代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冲击。冷兵器时代结束后,军事武术因其简单,很容易向体育项目转化,但河北民间武术则失去了赖以生存的舞台,难以找到新的位置,而不得不向养生、健身方向转化。改革开放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开始逐渐地认同现代文化和生活方式,钟情于跆拳道、空手道等国外项目,对民间武术的兴趣减少。

3.理论研究相对滞后。在1985年河北武术整理挖掘过程中,汇编的《河北省武术拳械录》不仅属于内部资料没有公开发行,而且在为数不多的现存的或保存完整的寥寥无几。理论研究的滞后,无疑制约了对河北民间武术的传承和发展。

4.推广不足,后继乏人。虽然河北民间武术拳种众多,内容丰富,然而河北民间武术的挖潜、继承、推广严重不足。究其原因,一是挖潜有余,整理不足;二是继承不足,推广乏力,很多拳种的传承是以“家族为本位,以血缘为纽带”“祖传为法不得遗”“传男不传女”等封建保守思想成了民间武术中的家常便饭。在这种情况下,相当一部分优秀民间武术技艺逐渐丢失。

六、河北民间武术发展路径建议

1.构建以人为本的传承发展理念。河北民间武术主要是依附个人存在、身口相传的一种文化遗产,其主要载体是人,尤其是以河北民间武术各流派的代表性人物为主体。就河北民间武术的保护而言,我们在充分考虑实际传承、社会威望和贡献等因素的基础上确立民间武术各门派的代表性人物,然后采取命名、授予称号、资助扶持等方式,鼓励民间武术代表人物进行活动,最大限度地防止“人亡艺绝”现象的出现。

2.加强河北省民间武术区域规划。在区域规划上,建议划分为四大区域,分别为:冀中、冀东、环京津和冀南。首先,在河北境内,河北民间武术的发展应因地制宜,使他们在河北民间武术的传承上具有一定自,使其在河北境内的民间武术构成一个相互衔接的整体。其次,在面向国外传播河北民间武术方面,以冀中为中心,以京津为平台,从而可更加有效的加大河北民间武术向世界传播的步伐。

3.建立河北民间武术的知识产权制度。在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的今天,知识产权成为重要的保护内容,目前我国还没有完备的武术知识产权制度,还难以遏制武术的滥用和流失,我们必须尽快建立知识产权制度,从而使他们对其世代相传的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享有应有的权利,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构建健康、有序、持久的发展氛围。

4.建立河北民间武术文化传播中心。通过建立河北民间武术文化保护、研究、传播中心,专门研究、梳理河北民间武术文化资源;利用多种传媒手段,普及民间武术文化常识;建立民间武术博物馆、展览馆等体育文化产业场所,为民间武术文化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平台,促进河北民间武术的传承与发展。

5.以乡镇、农村为重点,对河北民间武术传统技艺资源进行挖掘与考证,对不同流派的传人进行政府性的重点保护。保护民间武术的传承人是保护民间武术文化遗产的根本任务。各级政府要协调组织文化、体育部门对民间武术传承人进行普查、鉴定,深入挖掘并加以保护,不仅要对各门派的绝技、套路、拳法形成记录式的述志谱,而且要收集散落民间的武术理论资料;不仅要整理出文字材料,还要借助现代科技手段,以动态、直观的影像资料形式,录制、收藏不同门派的民间武术文化精华和有代表性的技法、技能。

七、结语

河北民间武术文化遗产资源底蕴丰厚,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传承发展民间武术文化并加以弘扬与保护,就是对整个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这既是历史赋予的重任,也是时代的要求。我们这一代肩负着承上启下的历史重任,即要对“过去”的文化遗产采取全方位、多层次的保护,还要结合时代的发展需求加以传承和弘扬。只有这样河北省的民间武术文化才能后继有人、生机勃发,也只有这样民间武术之花才会绽放的更加光彩绚丽。

(本文系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河北民间武术发展路径研究》的结题研究成果,课题立项编号:201204065)

参考文献:

1.周伟良:《论当代中华武术的文化迷失与重构——以全球化趋势下的国家文化安全为视角》,载《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2.王 晓:《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民族传统体育保护的若干思考》,载《上海体育学院报》2007年第1期。

3.程大力:《中国武术文化发展大战略:保护与改革》,载《体育文化导刊》2005年第1-2期。

4.周晓东:《可持续发展与我国大众体育的发展》,载《四川体育科技》2000年第12期。

篇8

民间融资作为一种游离于国家金融体系之外的融资方式,在我国经济多元化发展格局和银行信贷资金局部供给短缺的情况下,已经成为国家投资、金融机构贷款之外的重要融资途径之一,对于弥补正规金融机构业务经营不足、缓解资金供需矛盾、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优化社会融资结构及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有着积极的一面。2012年以来,各大网站都报道了温州几个大集团的股东被捕或者出逃的新闻,标题普遍都围绕着“民间乱贷”、“跑路”这样的字眼,让很多人以为民间借贷问题是极个别地方比如浙江省、江苏省才出现,其实不然,在温州问题爆发之前的一年,周宁民间融资的危机就已经产生几例,由于数量不多并没有引起重视。而今年,银行收紧银根,周宁县破产企业不断增多。鉴于此,笔者走访了周宁以及周边地区与融资相关的业内人士,了解周宁地区民间融资的详细过程,并分析其融资乱象,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1 民间借贷

1.1 民间借贷的定义

民间融资是指出资人与受资人之间,在国家法定金融机构之外,以取得高额利息与取得资金使用权并支付约定利息为目的而本文由收集整理采用民间借贷、民间票据融资、民间有价证券融资和社会集资等形式暂时改变资金使用权的金融行为。本文主要对民间借贷这一最常见的民间融资方式进行探讨和研究。

1.2 民间借贷类型

民间借贷有多种借贷形式,宁德周宁当地的民间借贷主要是以下几种形式:

1.2.1 亲朋好友之间的互相借贷,企业之间的互相借贷

此借贷方式较为快捷,手续简单,通常以立一纸借据作为借款还款依据。在借款的时候如果额度不大,就只须写借据给债权人便可。而遇到数额较大的情况,债权人通常会要求借款人提供房契、地契等有实际价值的凭证作为抵押,这种方式省去银行的审核评估步骤,方便快捷且借款数额有较大的空间。

1.2.2 民间标会

这是以亲情、乡情为纽带而组成的具有互质的民间借贷形式。会头通常都是组织,例如一家民间企业,食利者为入会人,入会前约定每期或每月固定日缴交会款金额,每会金额从几百元到几十万元不等,一般由多个会头竞标,偿还利率最高者为最后的中标人,会头有的时候也参与竞标,他们的主要目的是能方便快捷地筹集到临时性资金供本企业支配,或是中标后能以更高的利率借给其他企业作为生产经营资金。

1.2.3 食利中介

这是随着民间借贷的活跃而产生的阶层。他们扮演着中介的角色,通常自身有着上百万甚至千万的资产,靠着自身的实力向外界借款,然后集中将借来的款项利息提高后再借出,从中享受利息差带来的利益。

1.3 我国民间借贷主要特点

1.3.1 活跃的市场

民间借贷的市场活跃,在民间借贷的利息高过银行的存款利率数倍的条件驱使下,许多人选择将钱借给民间借贷组织,而民间借贷组织再将钱聚少成多后借给没有获得贷款的中小企业。也正是由于利息较之银行偏高,许多人都参与到民间借贷中来,他们当中有事业有成的老板,有固定收入的

公司职员,也有做小本生意的个体户,对于理财方面不是很精通的大部分人,都选择民间借贷来替代银行成为他们的理财方式。中国人民银行温州中心支行调查发现,温州约有89%的家庭和个人,以及接近60%的企业都参与了民间借贷。

1.3.2 庞大的规模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民间融资规模已经超过3万亿,仅在温州市,民间借贷的规模就在1100亿元左右。活跃的借贷市场使得借贷规模日趋庞大,对象不断增多,借贷的范围由本村镇发展到临近的众多村镇甚至更远的地方。民间借贷的金额也越来越多,由起初刚起步的几万元、几十万元到现在动辄上百万、上千万。

1.3.3 多样的用途

由于民间借贷主体的多样化,借贷种类也具有多样性,有信用放款、保证放款及抵押放款。主要用途有用于生产经营、临时资金周转、归还银行贷款以便马上续贷、个人消费和急需等,与银行的贷款模式基本一致。借贷用途已由过去的生活急需向生产和流通领域发展、由短期向中期发展、由互助无偿形式向有偿形式发展。

1.4 活跃原因

民间借贷如此活跃,离不开金融业和民间的双重推动和它自身的优点。

1.4.1 来自金融业的影响。国家近几年收紧银根,加强信贷审批,提高贷款门槛,导致中小型企业贷款难度加大,贷款一般集中在规模大、效益高的企业。据统计,所有申请贷款的企业中,只有20%获得了银行贷款,导致一些中小企业资金紧缺,迫使他们向民间组织或个人借贷。民间借贷利息虽然高过银行,但是借贷过程手续简便且容易获得贷款,所以更多的中小企业和个人选择了民间借贷而不是银行。同时由于银行的低利率,民间融资的风险虽然比银行大,有不少人冲着民间融资的高回报率而将自己的资金用于借贷给有需要的中小企业和个人,就如上文所说的食利中介。

1.4.2 来自民间旺盛的资金需求。我国近几年经济发展迅速,许多中小企业急需资金来扩大生产规模。另外,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对生活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当他们遇到建房、后代教育问题、家庭人员健康问题、后代婚事、农业生产购置需求等一些重大的生活事件时,银行又不能够提供所需的资金的时候,他们就会依赖来自民间的融资渠道。

1.4.3 交易成本低。民间借贷行为通常都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发生,比如一个或几个村庄、一个县城这样的单位地点。它的信息成本、交易成本、监督成本都比较低。由于借贷方与放贷方的地缘、人缘关系,双方都比较容易核实对方的经济信用及资金用途,可以很好地控制借贷的风险。加上民间借贷的融资手续简单,放贷手续也简单,越来越多的人青睐于这种借贷方式。

2 周宁县民间借贷市场

福建省宁德市有这样一个现象,逢年过节的时候大街上充斥着各种百万豪车。而这些豪车基本上都是挂江苏上海的车牌。他们中的很多人来自周宁县。而宁德市区的车和周宁县城比起来,就是小巫见大巫。周宁县城仿似大型汽车展厅,各种豪车琳琅满目。但是周围的建筑物和车子比起来就有点不匹配。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个县城的车子与建筑反差如此之大?又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个人口稀少、资源稀少、交通一点也不便利的县城变成一个“豪车县”呢?是什么导致周宁当地的物价比较高呢?归结于两个词:“钢材”和“借贷”。

2.1 周宁的“钢材帝国”

在钢材业内市场有这样一句话,全国线材钢材定价看上海,上海看西宁,而西宁钢市由周宁人所建,90%的商户是周宁人,不得不说,第一个吃螃蟹的周宁人在这方面是有着过人的胆识和能力,加上周宁人的团结,越来越多的周宁人涌入了这个行业。据不完全统计,在2009年,周宁人在全国各地的钢材市场就已经达到80多家,商户8000多户,其中资产达200万以上的有1000多家,上亿元资产的有10来家。而这些先富起来的人通过各种不同的转型,比如投资房地产等行业,为自己累积了一定的资金。周宁人的“钢材帝国”实至名归。

2.2 独特而疯狂的周宁民间借贷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尤其是钢材这种大宗商品,对于资金量的需求是很大的。周宁人在上海的钢材现货交易市场和钢材贸易可以深深扎根,离不开周宁的民间借贷。周宁人有这样一句土话:“你人不在钢材市场,但是你的钱在钢材市场”。这句话很好地反映出了周宁当前的民间借贷现状。

本文将周宁人分成如下两种类型:①“老板”,指的是早期做钢材实业有资金积累,从而转向做担保公司或者其它诸如房地产这些行业的真正的有固定资产的有钱人。②“店主”,“店主”是在“老板”之下,通过开设钢材店铺来获取利益的人群。下文介绍“老板”和“店主”的融资方式。

2.2.1 “老板”的融资

本文用周宁老板的实例来说明周宁“老板”的两种不同的融资方式。第一种方式是本人借他人身份证贷款以供己用。第二种是替人担保。

第一种,非实业性质的套取贷款。如某老板早期从事海鲜交易,(1)通过自己之前的资金积累及民间借贷获得5000万元资金,在江苏某地购置土地,然后他在这块地皮上建造了一个含有100间店面的市场。还买了一部百万豪车,基本花光这5000万元;(2)成立一家担保公司,和地皮一样,法人都是同一个人。由于市场和地皮都属于同一个人所有,所以担保公司可以从银行获得担保额度,而这个额度远超5000万元,可以达到3亿元甚至更多;(3)从众多亲戚朋友手中,通过承诺一定金额的报酬,让这些人提供自己的身份证并在合同上签字盖章。然后再用他们的身份将市场的一间间店面出租给他们用于开设钢材店铺。这些店铺便是“老板”套取贷款的工具。

这样的店面没有一家是用来做钢材生意的,而是将一批钢材货物,放置在其中一间店面,然后请银行的人员来此店面现场考察,再由自己所开设的担保公司出面担保向银行贷款。每间店面都用同样的方式通过银行的贷款审批,这样到最后,“老板”将贷来的3亿元全部收入囊中,这些资金月利息低于1%。在还清当初所欠的债务之后,再将自己手上这些资金或以滚雪球的方式继续这样买地、盖市场、从银行得到资金,或借贷给其它周宁老乡,又或转投做其它,例如房地产业。

第二种,替人担保方式。这种方式的前两步与套取贷款的方式一模一样。不同的是第三步,“老板”将这些店面出租或出卖给“店主”用于开设钢材店面。通过替“店主”担保贷款,贷款资金2/3交给“店主”支配,剩余的1/3由“店主”以无息的方式无偿借给“老板”支配,到最后“老板”可获得的无息资金为担保总金额的三分之一。

2.2.2 “店主”的融资

“店主”也分为两种。一种是从事实业性质的钢材生意,而另外一种属于套取贷款。本文所说的民间借贷的危机正式来自于后者,套取贷款的“店主”。

第一种“店主”和早期的周宁人一样,做的是实体生意,他们的资金只够购买一个店面,而钢材生意需要的启动资金较多,他们的资金不足,只能求助于担保公司。在担保公司的担保下,他们的店铺可以从银行贷到的资金远比没有担保公司担保来得多。在交给担保公司1/3的资金后,剩余的资金用于从事钢材交易。

而第二种“店主”则是套取贷款。他们和第一种店主一样,租赁店面,从银行贷款,交给担保公司1/3,但是在支配剩余2/3资金的做法上,两种店主各有不同。第一种从事实业,而骗贷的店主并没有从事钢材交易,而是将获得的资金用于滚雪球,继续租赁店面,获得更多的贷款,然后买好车,住好房,在偿还利息的时候拆东墙补西墙,等到无力偿还贷款,他们就去投案自首。

3 周宁民间借贷的危机

上文分析了两种融资方式。不难看出,引发周宁当前民间借贷危机的主要引发者是套取贷款的老板和店主。

3.1 由“老板”引发的借贷危机

第一种是套取贷款的“老板”引发的借贷危机,“老板”从银行获得庞大的资金,而他们并没有从事实质性的钢材交易,为了偿还利息,大部分“老板”选择将钱投资在大型的项目如房地产等这样较为暴利的行业,而这些行业的风险较大,一旦在回笼资金方面出现问题,就会导致资不抵债,部分债务人选择带着剩余的钱出逃。更有甚者,一无所有之后走向死亡的不归路。

第二种“老板”引发的借贷危机的几率比第一种要小得多,他们的资金来自于“店主”的无息借款。由于资金不用支付任何利息,他们通常选择较为稳妥的方式,例如将钱借出,成为食利阶层;而当他们担保的“店主”做生意亏本,有的“店主”就会选择弃店而逃,当出逃的人员超过一定的比例,“店主”就会因为所担保的人员无法偿还贷款而负债,导致破产,引发借贷危机。

3.2 由“店主”引发的借贷危机

第一种是套取贷款的“店主”所引发的借贷危机。在“店主”获得贷款后,和套取贷款的“老板”一样,他们并没有从事实体的钢材交易,而是借由贷款而来的资金作为一个小的食利阶层,但凡食利阶层的下家还不起债务,这些“店主”就会破产。另外一部分套取贷款的店主选择购置豪车,挥霍钱财。当钱财挥霍殆尽的时候,他们选择再次利用担保公司,重新购置店面继续骗贷,拆东墙补西墙,这种方法最终的结果只有一种,仍然是破产。

第二种“店主”引发的借贷危机影响较小,几率也较低。他们从事钢材实体交易,但生意毕竟不是稳赚不赔的事,在他们亏本的时候,有其他店主通过联保的方式来保护他们中的任何一份子。但是在政府的各种调控政策出台控制房价,使房地产有所低迷的时候,钢材市场受到直接波及,大部分的人都在亏本,就不存在联保,而是整个钢材市场偿还不起银行的贷款,更别说偿还当初欠下的民间借贷的债务。

从周宁的两种“老板”和两种“店主”可以知道,民间借贷的危机直接取决于这四种类型的个体是否亏损。而亏损的几率由他们的资金用途决定。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套取贷款行为。周宁的民间借贷无论从最早的融资,到后来的再度融资,所有资金都离不开银行,由此可见,银行在民间借贷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所以不只是周宁,乃至浙江,甚至全国的民间借贷危机都要从银行着手来减少危机的产生。

4 民间借贷的负面效应

4.1 民间借贷破坏社会秩序

民间借贷活动都处于地下状态,目前法律法规对其难以实施有效的监管和约束,由于债务人的还款能力、经营状况都存在着不确定因素,债权人承担着很大的风险;民间借贷由于发生的范围较小,均采用关系型的借贷方式,借贷手续不规范,一旦有一方为了利益违约,容易造成债务纠纷,法律机构难以介入处理;缺乏监管的同时会产生一些非法集资的民间融资机构,出现经营者携款潜逃的现象,扰乱金融秩序,甚至引发不法行为破坏社会秩序。例如浙江就出现了多起因暴力讨债引起的流血事件,扰乱社会秩序。

4.2 影响产业调控和货币政策实施的效果

民间借贷的债务人多为一些忽视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企业或个人,他们只注重眼前的利益,导致资金的流向不能按照国家发展的良性路线,某些资金流入了国家限制发展的行业,不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弱化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

4.3 产生高利贷

许多企业或个人通过民间借贷而来的资金利率通常在每个月3% 甚至更高,如此高的利率一方面会加重经营者的财务负担,久而久之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例如上文的“老板”自己充当食利阶层,将资金以3% 月息借给另外一些食利阶层,而这些食利阶层就必须以更高的利息将钱借出,才可以获利,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滋生了高利贷,从而引发前文所说的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

4.4 破坏金融秩序和金融体系

民间借贷与银行环环相扣,从上文提到两种人群的各种融资方式来看,无论是将房子抵押给银行,还是开设担保公司获得授信,还是为人做担保从银行贷出款项,这些行为无不是从银行套取利益,而各种关系之间形成的一条资金链,稍微有一个环节出问题,最终影响的是向银行还款这一步骤。如果资不抵债,就算把负债人绳之以法,银行甚至国家仍要承担这些经济损失。这些损失是无法挽回的,对国家经济造成了影响,破坏金融秩序和金融体系。

5 整治民间借贷恶性行为的对策与建议

5.1 完善合理的民间借贷法律法规,维护社会秩序

相关部门应尽早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严厉打击非法的高利贷性质的民间借贷行为,净化民间借贷市场,降低民间借贷引发的社会不稳定的风险隐患。

5.2 建立民间融资监测及风险预警制度

人民银行、银监局等部门要定期对民间借贷的有关数据进行采集并分析、统计,加强对民间借贷的主体管理。将近期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目标予以告知,明确国家要限制的产业,引导民间资金流向国家支持的产业。

5.3 政府应切实改善投资环境,鼓励引导民间资金直接投资

要加大投资体制改革的力度,建立储蓄投资转化核心机制,加快资本市场发展速度,积极为民间社会资金顺利进入投资领域拓宽渠道、扫除障碍。

5.4 金融部门要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对风险的判断能力

首先是金融部门的工作人员,担保公司之所以能用固定资产获得数倍金额的授信,套取贷款者可以没有实业反复贷款成功,都是由于金融部门某些经办人员的腐败,在审查的过程没有遵循原则办事,或是对风险的判断力过低,才会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对于那些为了一己私欲而破坏集体利益的人员要严加惩处。

5.5 金融部门要提高服务水平

一是在坚持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的前提下,适时对那些经营管理水平较高,产品有市场竞争能力,能够还本付息的中小企业加大信贷投入力度,支持其合理的资金需求,响应人民银行的号召,切实做到支持小微企业的贷款,在一定程度上平衡资金结构。二是金融部门要创造条件,积极开拓融资市场,为企业直接融资创造条件。三是金融部门要加强审查监督力度,尤其在钢贸交易频繁的地方,严格审查各个担保公司的资产情况,在授信的时候慎重斟酌。在批贷的过程严格审查钢材市场交易的真实性,并定期检查各个商家的往来账目,杜绝骗贷行为。

5.6 正确引导民间借贷地区的债权人,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开展公开性的宣传教育活动,普及乡镇村民对当前民间借贷的现状和常识,让债权人了解资金的去向、用途、债务人的经济情况后再将款项借出,避免一些借贷知识相对薄弱的人群将钱借给类似骗取贷款者这样的不法之徒。

篇9

[关键词] 兵团 “三化”建设 农民合作社

[中图分类号] F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8-0035-01

1 农民合作社的概念

农民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经济组织。以其成员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

引导和促进农民合作社规范发展是按照“服务农民、进退自由、权利平等、管理民主”的要求,以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为主线,以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坚持发展与规范并举、数量与质量并重,健全规章制度,完善运行机制,加强民主管理,强化指导扶持服务,注重示范带动,不断增强农民合作社经济实力、发展活力和带动能力,使之成为引领农民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

2 我国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现状

当今世界上存在两大类农民合作组织,一类是以美国、阿根廷为代表的垄断性大型农场合作社模式,另一类是欧洲和日本采用的的小农合作社模式。实践证明,两类合作模式以欧式更具生命力,符合世界多数国家农民合作组织发展方向。资料显示,德国3000家合作社,产值400多亿欧元。日本80%农产品销售,90%生产资料的购买行为通过合作社实现。荷兰95%的花卉,80%的蔬菜通过合作社销售。

我国农民合作社所采用的欧洲模式,既考虑了农村土地的现实,照顾到农民的根本利益,又期待透过农民之间的合作,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以达到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目的,防止出现美国垄断性合作组织带来的寡头经济组织左右和影响政府行为的现象。

近年来,我国农民合作社快速发展,在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发展中,一些地方重数量、轻质量,一些合作社有名无实、流于形式,甚至出现了违法集资等现象,严重背离农民合作社宗旨,制约了农民合作社功能作用的充分发挥。

造成上述局面的原因有很多,但根本上还是农民合作社的经营模式从一开始就出现了问题。绝大多数农民合作社分布在种植、养殖领域,整个产业链中的生产环节受市场影响很大,无法抵御国际大背景下的市场风险。农业生产的上游是种子、化肥、农药,下游是销售、产品加工、农业机械的使用,位于中间的是生产环节。上、下游不受生产者控制,而且上游一半的市场被外资和内资控制,下游则被国内大的商、大的批发商、中的批发商所控制。在生产环节控制上下游,掌控“6+1”才是最终的选择,但这是一个大家期望的理想状态,至少目前的现实生活中不存在。

3 兵团农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方向

2013年8月26日,新疆工商行政管理局出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团场农工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暂行办法》。办法规定:“兵团农工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的条件,并与兵团特殊管理体制相适应。”由此,释放出兵团农工成立农民合作社,可以享受国家同等优惠政策的积极信号。

那么兵团农工怎样合作?是农工个体间的合作?还是以团为单位的合作?或是打破兵地界线与地方个体或组织的横向经济合作?是局限在生产领域的合作,还是打破行业垄断,在生产环节上、下游六个环节的深度合作?怎样才能在更广的领域,更大的范围内加强合作,以减少“6+1”对农工的剥削和冲击?

兵团农民合作社要克服传统合作社弊病,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就必须探索适合兵团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的合作形式。依据项目优势,树立竞合意识,向产品生产上下游纵深发展,合力打造极具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农民合作组织。

一是发挥兵团高度组织化优势,以团为单位开展经济合作。在面对大市场的背景下,分散的合作社与分散的小农户并无本质的区别,这也是农工对合作社缺乏热情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是导致许多小合作社无法真正形成的原因。合作社遵循的是联合道路,师团两级的领导应加强工作,积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多领域、多方式的联营与合作,逐渐形成规模化的优势,同时可以促进主导产业持续壮大。通过联合各个小合作社,从而实现大规模、大范围的总联合社,这样才能享有定价权,获得谈判地位,并在农资购买、农产品销售过程中取得主动地位。发展合作社的过程中,最主要克服的难题就是追求数量倾向,政府应该引导农民重视规模和覆盖面。

二是政府的支持与帮助。发展合作社最关键的是政府部门给予的引导、扶持以及规范。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农民合作社的建设,并成立领导小组,主要由政府或师团两级的主要负责人组成,然后合理制定相关的项目目标,及时、有效的解决合作社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合作社开始运行时,必须严格遵循示范、引导的原则,支持农户在自愿基础上形成专业合作社,注意培育典型,使合作社在数量上得到较快发展。坚持适度规范的原则,不断完善合作社的决策、管理、分配、监督机制,并使其制度化。坚持积极扶持的原则,整合政策资源,集中投向优先发展和重点产业的合作社。同时,在人才培训、品牌建设、营造合作社发展舆论氛围、促进合作社与地方合作社共建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联合社的成长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三是联合社的纵向发展与横向联合。联合社要有效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改变小农户与大企业不对等的经营状况。横向一体化不仅实现数千户分散农户的联合,进而方便与金融机构的对接。由联合社进行担保,银行提供资金,使联合社与银行建立更深层次的关系,有效解决融资难和信用担保之间的矛盾。另外,还能更好的与相关农业科研院所进行对接。合作社通过与大学、农科院合作,不仅可以聘请专业的团队进行技术指导与跟踪服务,还可以对农户进行定期的教育与培训,从而促进科技示范园区的建立,同时通过良种培育基地的建成,为推进产业基地储备资源与技术。为提高农产品的附加价值和农产品商品率以及产业链条的纵深发展,积极引进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洽谈,实行社企合资合作,形成农业产业链条,龙头企业+联合社+农户,捆绑基地提升初级农产品的附加值为农民增产增收。

篇10

关键词:民营建筑企业 税收筹划 主要税种 征收制度

税收筹划是现代社会中一种新兴的理财行为,企业作为纳税主体在国家相应税收政策导向的基础上,在企业内部可以对涉税项目或活动进行一定的统筹与运作,以期获取财务管理收益。作为一种前期的理财行为,税收筹划本身就具有计划性、经济预测性特征,企业应该依据相关的税收法律规定,在合规的范围内进行。民营建筑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通过必要的税收筹划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节约经营成本,对企业的长远运营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税收筹划概述

(一)税收筹划概念

税收筹划(Tax Planning)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并于50年代开始在西方国家推广开来,税收筹划的专业性也逐渐得到突显,企业在合法性前提下研究与制定少纳税策略显得十分普遍。在我国,税收筹划兴起较晚,受制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观念,人们对税收筹划缺乏必要的理解与认知,我国税收筹划当前正处于初级阶段,在税制建设、税收筹划规定等方面尚未有具体定论。

税收筹划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从广义上看,税收筹划被看做是一种可以实现节税、避税、转嫁税负等行为的综合体,在筹划范围上为纳税人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从狭义上看,节税被看做是税收筹划的基本内容,各国税务机关也普遍认同企业在合法条件下,可以通过对内部生产经营或其他经济活动的统筹安排达到合理较少税负的目标。从企业税收筹划的实际执行过程看,广义上的税收筹划应用性较强,纳税人也较多按照其规定范围进行广义的税收筹划活动。

(二)税收筹划内容与途径

广义上的税收筹划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的基本内容:一是节税筹划。节税筹划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税收筹划,纳税人在遵循税收政策的前提下,可以充分利用税收政策在起征点、减免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条款进行企业内部筹资、安排经营等活动。企业合法节税行为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企业税收负担,同时有利于发挥国家税收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二是避税筹划,企业纳税人在掌握相关税收知识与会计知识基础上,可以通过合法的经济行为规避或减轻税负负担。三是税负转嫁筹划。企业纳税人可以通过经济手段(如价格调整等)将自身的税负压力转嫁到其他主体身上,在市场间的商品流通中,经常可见商家将税负转移至消费者或其他主体方面的税负转嫁行为。

税收筹划的途径主要通过缩小税基及选用低税率、规避纳税义务及税负转嫁和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延迟纳税三个方面进行。缩小税基及选用低税率原因是,税基是随计税的依据发生变化的,与产生生产销售方式存在一定的联系,通过缩小税基或降低税率,实现降低纳税的目的。作为纳税人,将自有资产通过一定的方式转到公司账上,降低个人纳税负担,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增加企业的税后收益。而税负转嫁是指纳税人的应交税款转由他人负担的过程。同时,我国的税收优惠筹划成本小、操作性强、收益大,与国家的法律法规密切相关,可以通过货币政策,税基、税额、税率式减免实现减免税务的目的。另外可充分利用纳税义务实行的时间差,延迟纳税,节省利息资金,积累财富。

二、税收筹划对民营建筑企业的重要性分析

企业税收筹划从其具体实施途径看,可以理解为优惠性税收筹划和节约型税收筹划,无论是哪种类型的税收筹划都会直接为企业减轻税负压力,使企业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对于民营企业而言,合理的税收筹划能够为其节省或创造生产发展的有利条件,从依法理财的角度实现企业生产再投资、扩大规模等活动,从而进一步凝聚资源优势,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我国的民营建筑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当前社会的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很多民营建筑企业面对激烈的内部竞争环境,要想实现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必须依靠对现有政策的准确解读。税收制度在我国发展相对较晚,在很多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与不足,民营建筑企业进行适当的税收筹划对企业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对民营企业进行税收筹划,可以很好地帮助和引导企业对税收政策的认识,通过合法的方式降低企业税收负担,增加自身的财务收入,不但规范了自身财务管理,更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三、建筑企业主要税种及其征收制度

(一)营业税

建筑企业营业税是指我国对境内提供建筑劳务活动的企业按照其营业额进行计算的流转税形式,其主要征税范围包括建筑、修缮、安装、装饰以及其他相关建筑性活动。营业税是建筑企业最大的涉税税种,建筑企业税收筹划活动应以营业税为重点,同时针对营业税空间较小的特点,根据行业或具体业务属性进行相关筹划研究与预测。从当前我国的税收政策来分析,我国建筑企业的营业税按照工程收入的3%计算缴纳。对于施工项目,施工单位如果与发包单位签订合同,应该按照合同规定的付款日期支付营业税,对于合同没有明确付款时间的,缴税时间应该为纳税人收讫营业收入款项或者取得索取营业收入款项凭证的当天。

(二)房产税

我国现行企业房产税是在第二步利改税之后开始起征的,是对建筑企业房产及由房产形态表现的财产为征收对象的一种形式。房产税采取比例税、从价计征的方式,其具体的计税依据有两种:房产计税余值和房产租金收入。

(三)土地增值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土地增值税的纳税人应为: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土地上建筑物及其附着物(转让房地产)及其取得收入的单位或个人。同时,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土地增值税一些具体问题规定的通知》(财税字[1995]48号)规定,对于一方出地,一方出资金,双方合作建房,建成后按比例分房自用的,暂免征土地增值税,建成后转让的,应征收土地增值税。房地产企业是主要的土地增值税缴纳主体,土地增值税的税收筹划应该在遵循相关政策规定的基础上,降低土地增值税的税率,在减少增值税率的基础上,通过减少增值额或增加扣除项目金额等形式进行税收筹划安排。

(四)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是对我国内资企业和经营单位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公式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 * 税率(25%或20%),这里的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前年度亏损。企业所得税减免主要是指国家运用税收经济杠杆,为鼓励和扶持企业或某些特殊行业的发展而采取的一项灵活调节措施。当前国家结合不同区域、不同行业的特点制定了不同的免税优惠。比如,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企业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实行定期减税或免税;对于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有关规定给予减税免税的企业,依照规定执行。比如,跟当地税务专管员申请每季度交企业所得税,不要每次代开发票都缴企业所得税,否则就会多缴。业务收入全额作为营业收入来做,项目经理所发生的各项费用作成本。对税制改革以前的所得税优惠政策中,属于政策性强,影响面大,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安定的,经国务院同意,可以继续执行。

四、民营建筑企业有效实施税收筹划的基本思路

(一)合理定位税收筹划重点税种

民营建筑企业进行税收筹划的最终目的在于降低税收上缴比例,从而减少企业负担。在税收筹划过程中,不同的税种所带来的效益是不同的。因此,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要分清主次,围绕企业主要涉税项目进行合理筹划,避免全面筹划却收效甚微的情况发生,不分重点的税收筹划不仅难以达到节税目的,反而浪费企业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从建筑企业税收筹划过程看,主要税种中营业税、土地增值税、所得税占据其缴纳税款的90%以上,而企业营业税又在三者中占据较大份额,因此对建筑企业的税收筹划应该强调以上三种税种的节税规划,充分利用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获取收益。

(二)在合规范围内采取适当的税收筹划技巧

现代财务管理理论中,常规性税收筹划方法有:成本调整法、收入控制法,同时也包括按照税收环境特征进行相应税收筹划安排的灵活性处理方法。在企业实施税收筹划的过程中,注意在准确理解国家税收相关政策的基础上,加强对企业内部主要经济活动的研究与分析,在合规的范围内选择适当的税收筹划技巧,以实现企业最大限度的自我效益。对于民营建筑企业而言,税收筹划对于企业的长远运营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在税收筹划的过程中,可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参与。而税收筹划在短时间内可能难以给企业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所以在操作的过程中,需要在合理的范围内采取适当的技巧,最大限度地节约成本。建筑企业主要税种有营业税、个人所得税、房产税、土地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不同的税种采取税收筹划的策略是不同的,这些都需要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针对公司的情况进行具体分析。从企业营业税筹划看,民营建筑企业的适用税率并不高,但是如果按照业务进行全额缴纳,也会形成较大的税负压力,造成重复性纳税等税收管理问题。就建筑行业而言,在营业税筹划上可以采取签订第三方合同的形式修改交易方式,以本项主营业务为主进行合同签订,只按照合同的“建筑业”3%的税率缴纳营业税,这种以签订三方合同或多方合同的形式进行款项的周转或代收,不仅能够依法合理避税,同时也可以消除营业税重复缴纳的问题。

五、结束语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社会经济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税收筹划作为企业合法减少缴税的重要理念也开始深入人心。作为民营建筑企业而言,想要在当前的社会竞争中获得生存,采取合理、合法的经营策略是尤为重要的,因此企业需要不断改进传统的税收管理模式,加强对税收筹划的研究力度,以达到税后利益最大化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培俊,郭小凤.论企业税收筹划的异化及其理性复归[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2]范建双.中国上市建筑企业规模有效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

[3]陈晓春.建筑企业的税收筹划问题研究[J].企业家天地,2010(2)

[4]刘继雄.企业税收筹划及其风险控制[J].企业家天地,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