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类文本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3-10-26 17:56: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普类文本的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教师在教学科普文时,往往存在着语文味与科学味的剥离,单一性和复杂化的离散等问题。普实和普适是一种教学理念,科普文的教学应该摒弃浮华与文饰,在向学生普及科学知识的同时,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应该回归普实与普适。因此,普及、普实、普适,这就是教学科普文的三个维度,能同时达到这三个维度,也就实现了科普文教学的工具性、人文性、科学性的三重境界。
【关键词】
普及普实普适科普文教学维度建构
科普说明文形式简短,集知识性、科学性为一体,教学这一类的文章时,老师主要引导学生掌握文本所承载的科学知识。传授科学知识似乎成了主要的教学目标,而承载知识的语言与表达方式以及知识所折射出来的人文情怀则成了附庸之物,其实,只定位于学习文本所承载的科学文化知识这种简单化的文本解读显然是不够的,而是应该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高度和广度来确立。
科普文究竟应该怎样教?笔者认为,关注科学知识的普及性,教学方法的普实性,教学策略的普适性,是实现科普文教学的“工具性、人文性、科学性”的有效途径。
一、从了解走向深究:科学知识普及的向度
什么是了解?科普文的教学目标之一是“让学生了解一些科学知识”,了解就是对科学知识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当然,这仅仅是普及科学知识的低层次。根据学生的认识背景以及对知识的欲望,有的学生想对科学知识做进一步的深究,这是对科学知识的深度普及。如一位老师在教学《在大熊猫的故乡》一文时,指导学生在书本中学习了解大熊猫的相关知识,这样全班几乎所有的孩子对大熊猫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但还有一些学生对大熊猫特别感兴趣,他们渴望能对大熊猫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于是,老师问学生:“你们还想了解大熊猫的哪些知识?”有的学生说:“我想知识大熊猫的天敌是谁?”有的学生说:“我想知识大熊猫的生存现状?”有的学生说:“我想知识有关大熊猫的有趣故事”。这时,老师把大家感兴趣话题进行了分类,让大家回去搜集有关大熊猫的相关知识,下一节课的时候,在全班进行交流探讨。这样,就让学生们对大熊猫的知识从了解到深究,进一步激发和延续了学生探究的兴趣。这种从了解到深究的教学策略,始终根植于语文的沃土,很好的普及了科学知识。
二、从准确走向生动:科普文普实的教学取向
科普文主要承载着传播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爱科学的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的能力等作用,因此,科学文语言文字最大的特点是:用词的准确。笔者以教学《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为例,说说如何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用词的准确。
片段一:
师:科学家推断,火星上曾经是有水的,那么,火星上的水怎么来的?
生:我向大家介绍一下水的第一种来源。(学生讲解)
师:同学们,你们发现他在讲解的时候有一词说得特别好,你注意到了吗?
生:“也许”这个词。
师:老师想问问,你刚才讲解的时候,为什么要用“也许”这个词呢?不用不行吗?
生:因为我们并没有真正地踏上火星,所有的这些都是据理推测,并没有绝对的把握。
师:对,这样说话就显得严谨、准确多了。
这一段的教学,老师引导学生比较文中“推测”“推断”“也许”这些词语的区别,感受文章用词的准确。
小学科普文因为阅读对象的特殊性,语文表达不仅准确,还表现出生动的一面。文章多采用比喻、拟人的手法,把枯燥的知识写得生动有趣。因此,在教学中,老师还要启发学生感受文本语言的趣味性表达。
片段二:
师:彗星和陨石怎样给火星送去最初的水呢?(一位学生解答)
师:老师发现,你刚才讲解的时候用到了“四处游荡”“家常便饭”。这两词什么意思?
生:“四处游荡”就是到处逛的意思。“家常便饭”表示经常发生的事情。
师:这些词是用在人身上的,但怎么用在彗星和陨石身上呢?这样讲,大家觉得怎样?
生:语言特别生动。
生:听起来通俗易懂。
师小结:对,这就是这篇文章的第二个特点(板书:语言生动)因为他是讲给我们这些普通人听的,不能太深奥,要通俗易懂。那么,你们这些小观众们爱听吗?
这一段的教学,立足语言,扣住文章中的几个个性化的词语“四处游荡”“家常便饭”,引导学生揣摩词语。在富有场景意味的情境中,引导在对话中品讀、感悟,使学生发现原本简单明了的语言蕴含的别样情感,感悟这篇文本中语言的生动有趣。从用词的准确走向语言的生动,这也是科普文普实的价值取向。
三、从特殊走向一般:科普类文章的普适价值
说它特殊是因为:第一,文章内容的特殊,有科普说明文,也有科普小品文。第二,教学方法的特殊,有的重点学习文中列数学、举例子、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有的重点感悟科普文内在的逻辑顺序,有的关注各种表现手法的运用。而科普文的教学最终要由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特殊走向教学模式的一般,这才是科普类文章的普适价值。究竟有哪些一般性的教学模式呢?
1.读出文本之趣,关注科学探索的过程。科普文的语言生动幽默,为阐释知识增添了情趣和色彩。教学中,教师着力挖掘课文语言的情感因素,用儿童化,情境化的教学语言,营造课堂富有情趣的课堂,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在科普文的教学中,老师的语言应该形象、生动、有情趣,儿童化,情境化,化深奥为浅显,化枯燥为风趣。在富有情趣的教学中,关注科学探索的过程。
2.悟出文本之情,重视科学精神的培养。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不够,对感性的知识比较容易理解,对于有认知难度的科普知识的理解还是存在一定的难度。科普类课文知识性强,老师要着力挖掘文章的情感因素,带领学生与文本对话,触摸语言情感的温度,发现语言的表达特色,内化文本的语言,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3.品出语言之妙,领悟科学思维的美感。语文课,自然要有强烈的语文学科意味,无论教材文本是什么,都应为学生语文素养和能力提高所用。教学整体体现语文学科的追求,每个教学环节的展开都应该立足语言。准确、简明、平实、生动、科学、严密是科普文的语言特点,要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读,帮助学生领悟其中内容,在语言文字中领悟科学思维的美感,并形成听说读写能力。
篇2
【关键词】习作意识;阅读教学
用习作意识来观照阅读教学并不是要让习作目标取代阅读教学目标,而是以习作意识观照作为阅读教学实施的立足点,在实现理解文本内容、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的基础上,更着力于帮助学生欣赏语言文字的文采、学习表达的条理与章法,实践言语形式的运用等方面进行多方位的“语文实践”,促进学生阅读素养的提高,进而反服务于学生习作与表达能力的提升。一句话就是让阅读回归“文章”本质,让阅读启发写作。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渗透的习作目标该如何定位,怎样做到合理、有度呢?
一、联系课标,以学段目标为导向
习作目标的渗透必须依据课标的学段目标为导向。比如同样写景:低年级《荷叶圆圆》写景物“荷叶圆圆的,绿绿的”,就要感受其短语的节奏感和叠词的韵律美;中年级《美丽的小兴安岭》中渗透“围绕一句话”来写的话,做到“言之有序”;到六年级就需要结合《山中访友》等进行联想和想象,渗透“如何把自己的情感融合到写景中”,让写景的文章努力从“言之有物”“言之有序”到“言之有情”。
再比如同样是科普文,低段的科普文主要以科普童话的方式出现,《棉花姑娘》《我是什么》语言都充满童趣,构段都是同一方式的重复,除“了解科学常识”(言语内容)外主要是“识字”和“感受语言形式”(如碧绿碧绿的叶子、雪白雪白的棉花);中段的科普文教学要做到“获得科学知识”与“体会文章说明方法”的有机结合;高段的科普文教学要做到“掌握科学知识”与“联系实际,积极行动”有机结合,“体会说明方法”与“运用说明方法”的有机结合,“抓住课文要点”与“体会作者布局谋篇方法”的有机结合。
二、审视教材,以单元重点为依据
在阅读目标制定的时候,教师还要根据教材文本特点,联系单元训练重点,结合学生年段特点,选择那些重要的、难度适宜的习作目标进行渗透。如《“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一文关于王熙凤的穿着、言行的描写都很值得细品。但根据年段特点和单元提示,借“揣摩人物的言行描写来领悟人物的性格特点”更为重要,教师就要忍痛割爱,略品穿着描写,细品言行描写。《北京的春节》一文的言语训练点更多,如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的运用,如何围绕中心句把话说写具体,抓住关键词句,体会语言的表达效果等等。如何取舍,做到一课一得呢?这就要结合本课编排意图和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加以审视,将“指导学生学习文章详略得当的表达方法”作为本课的教学侧重点。
三、关注文体,以体式特点作把握
如果f作者的写作是一种信息的编码过程,那么文体则为阅读暗示了解码方式。所以古人讲,“定体然后可以言工拙”。虽然课标有淡化文体的倾向,但不代表教师可以忽视文体。依据体式来阅读,是阅读的通则。如教《鲸》就要关注说明文的条理性和语言的准确性;学《巨人的花园》就要关注童话语言的神奇性和故事想象的瑰丽;学《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就要关注议论文的逻辑性和论据的典型性,以及作者如何用论据来论证观点的方法;学《最后一头战象》这类篇幅较长的叙述性文章时,要学习“抓事件要素”的方式来更快地了解作者“写了什么”……如果我们注重给学生“类”的积累,把阅读的基本路径指点给学生,相信他们会触类旁通,对写作也有很深的补益。
四、细读文本,以个性表达为落脚点
在宏观比照,定位好习作渗透的目标指向后,落实到具体的文章中还应该细读文本,寻找文本个性化表达的亮点。比如“人浮在花海上,显得格外精神”中“浮”字这样点睛传神的字词;《穷人》一文中的大量意味深长的标点;“树哇,房子啊,都看不清了”一句中“哇、啊”这类特别的语气词;《祖父的园子》中萧红那种新鲜独到的语言;《秦兵马俑》第8自然段,运用了“事物+联想”的方法把静态的兵马俑刻画得动态化的精彩典范的句段;以及插叙、倒叙等一些匠心独运的篇章结构……在教学中要特别引导学生去发现,去理解、去积累,尝试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如果说阅读是学生从“不理解”到“理解”是第一次飞跃,那么习作表达则是“理解”到“运用”是第二次飞跃。这两次飞跃中我认为第二次飞跃更难,如果老师能在阅读的第一次飞跃中为学生铺好更坚实、更厚重的垫脚石的话,学生的第二次飞跃一定会更高、更远。
参考文献:
[1]张剑平“以阅读为中心”课程形态下的习作训练[J]小学教学设计2010.5
篇3
关键词 微博;科普传播;月球车玉兔
中图分类号G20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23-0026-02
2013年12月,在嫦娥三号飞向太空之际,名为“月球车玉兔”的新浪微博开通,这也开启了一只兔子传播探月科普知识的“微探索”旅程。截至本文完稿时,该帐号在新浪微博上已经拥有65万的粉丝。玉兔微博结合新媒体的网络传播规律,助力传统科普知识重新焕发魅力,点燃了大众对于探月航天科技的热切关注。
1微博空间传播探月科普知识的可能性
玉兔微博所传播的科普知识,让更多年轻受众感受到科技魅力的人性化和时尚化、流行化。同时,为探月科技知识的传播带来一股新风尚。不难发现,玉兔微博的大获成功,恰是因为微博空间具有传播科普知识的可能性,玉兔微博也恰利用了这一新媒体优势。例如,微博具有转发、评论、点赞和@好友的功能等等,能够大幅提升传播效率。并且微博具有“核裂变”转发功效,一条微博可以被数以万计的微博网友转发,有效促进深层次、大范围的传播。另外,微博文本限制140字的短文本,需要长篇内容还需转换成为长微博的文本图片才可,这也充分说明微博传播的碎片化特点,以及人们当前迎来微阅读风潮。还有,微博可结合多种形式,如音频、视频、网址链接以及微话题、微访谈等等,内容可实现更多的灵活调度。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为玉兔微博的走红提供了部分基础。
2月球车玉兔微博走红的特色探索路径
月球车玉兔微博不仅在微博上传播科普知识,主要介绍探月知识和探月实况。同时,它还以典型的呆萌兔子形象,人性化的话语表达,灵活化的互动等等,赢得微博网友大众的喜爱。它的走红,为国内的科普传播提供了新的实践探索路径。
2.1符号化的“玉兔形象”
“对于图像视觉符号,它不单纯的是一个符号,而是民族精神的一种体现。”[1]从名字就可看出,月球车玉兔微博展现出一只懂得科普知识并且会说“人话”的兔子形象,给大众以智慧十足和呆萌搞怪、活泼可爱的形象。这其实,玉兔微博已被符号化,它不仅是有着兔子的萌态样貌,并且很容易让国人联想到中国古代神话传说里奔月的嫦娥和玉兔的故事。这只仿佛是从遥远古代穿越而来的兔子,在今天的微博空间里再次借奔月姿态为人们传递诸多探月科普知识。这使得原本看似严肃枯燥的探月科普知识,并得具体可感,带有无限的趣味性。因此,玉兔微博的符号化形象可从三方面来窥探。首先,由中国古代神话里的玉兔形象发展至今天展示中国航天探月的国家文化形象;其次,玉兔微博熟悉新媒体网络传播规律,善于和社交媒体互动,展示而出的是一只与时俱进的擅用新媒体传播规律的聪慧兔子形象;再者,玉兔微博话语妙趣横生,让科普知识的传播变得轻松有趣,故而玉兔也展现出一只幽默卖萌且通人性的兔子形象。
2.2灵活萌化的“微语言”
玉兔微博的灵活萌化语言表达,是其获得成功的一大亮点。以往的航天科技的传宣话语表达较为严谨生硬,和受众之间有着一定距离。然而,玉兔微博的一经出现,便带给受众以轻松幽默感。归结起来,玉兔的“微语言”主要有一下三方面特色:
其一,拟人化的新媒体表达,让玉兔微博更凸显幽默有趣。在微博空间中该帐号始终以“第一人称”,即“我”的视角来为受众介绍探月知识和实况。它还把嫦娥一号、二号、三号比作三姐妹,这种称呼非常亲切。这种适应新媒体的话语表达,除了介绍科普知识,还穿插现代版的神话故事。例如“今天,我想和大家讲讲嫦娥一号的故事。这个故事,师父只对我讲过一次。和爱看星星的三姐不同,嫦娥家的老大,是只单纯、稳重的绕月卫星……”恰是玉兔微博的巧妙人性化表达,为其吸引大批受众的目光。
其二,玉兔微博在其话语文本中,融入了一个男孩探月冒险的故事。也即,玉兔被人性化和性别化,具有形象直观的性格爱好,并且具有了人类探索攀登时具备的勇气、毅力等精神品格。例如,玉兔微博中多次提到,“人家是男孩子,男!孩!子!”又如“我只是在自己的探险故事里,和所有的男主角一样,也遇到了一点问题:晚安地球,晚安人类”。这样的话语,帮助玉兔微博获得人格化形象,更容易拉近和受众距离。
其三,通过幽默有趣的微语言表达,巧妙应对危机公关。例如,月球车玉兔号曾于2014年1月25日发生探测故障。以往,探索太空的科技故障是一件再严肃不过的事情,但此次月球车玉兔微博却能通过微博话语表达,巧妙地帮助玉兔号月球车度过舆论危机公关。例如,月球车玉兔号发生故障后,玉兔微博随即也向外界发出声音,“啊……我坏了”,又如“师傅们发现我的机构控制出现异常,身体上有些部分不太听他们的话。……我知道,有可能熬不过这个月夜了。”“对不起,让大家难过了……师父们还没放弃治疗呢,我也不会轻易放弃。”诸如此类的话语,其实已具危机公关效应。它让原本因探月故障的尴尬变得温情可感,有助于得到外界的理解和尊重,有效化解舆论危机。
2.3良效互动传播科普知识
对话与交流,是拉近与公众距离的一大法宝。注重对话交流,是玉兔微博实现良效互动的有效策略。在月球车玉兔随嫦娥三号探索太空期间,玉兔微博不定期设置有“大家问大家答”话题,围绕探月科普知识与网友进行问答互动。并且,还与其他新媒体平台进行多重互动。例如玉兔微博就曾提出如下问题向网友提问,“为什么月球白天的时候天也是黑的?”“月球上有空气的话又会是什么颜色的天?”“地球上看到的天为什么是蓝色的?”此外,玉兔微博还时常与果壳网官方微博和新华社的“我报道”官方微博互动。对于一些比较深奥的探月科技问题,通常都是由玉兔微博@果壳网官方微博后,再由果壳网的微博来进行长微博图片的详细答疑。通过互动答疑,有助于玉兔微博在新媒体社交网络赢得更多网友的关注,培养网友对科普知识了解的热情,甚至引起网友的共鸣。可以说,它把“冷冰冰的科学事件,变得有了生命的灵性”,在卖萌中完成了科普,还激活了网友的好奇心。[2]
3由月球车玉兔微博走红带来的新启示
3.1微博的形象构建可更为灵活化
玉兔微博并未加V认证,从严格上说它并不是官方微博,但是却比一些常规官方微博有着更高的人气以及良好的传播效应。究其原因,是因为它有着专业化的运作团队,以及低调的姿态,它不以刻板生硬的官方形象展示于众人面前,而是以具象化、符号化的呆萌兔子形象展示自我,并以新颖、轻松、灵活等形式与网友展开对话交流。通过玉兔微博的走红,带给今后微博的形象构建以新的启发。当前,“玉兔”的案例为我国政府、企业在社交媒体时代进行有效的危机传播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3]这对当前一些政务微博或其他领域的官方微博而言,如何在社交媒体舆论场域中构建好形象,实效吸引广大受众的关注,促进舆论的正面传播,显得尤为重要。今后,微博的形象构建可以更为灵活化,除了文本语言的人性化、个性化打造之外,还需注意加强和社交媒体的互动,找准自身定位和风格,构建出赢得受众欢迎的微博形象。
3.2通过微博传播塑造中国新形象
玉兔微博的走红,得到外媒的密切关注,如CNN、BBC、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等一些国外媒体都对其展开相应报道。并且在报道中,外媒均给出了正面积极的报道,甚至有的媒体还对玉兔微博的部分文本内容做了全文的英文翻译,并登载于媒体报道中。这是较为难得的,因为长期以来中国对外传播的建设频频遇到外媒不实报道的阻碍,甚至有外媒“妖魔化”中国形象之说。如今,通过玉兔微博,中国航天新形象得以重新塑造,中国形象也在对外传播中逐步找到了新的出路。其实,玉兔微博在介绍中国探月情况时,也在把中国古今的优秀经典文化和中国梦的精神内核逐步对外传播。今后,通过微博的对外传播来塑造中国新形象,也不失成为一条有效的探索路径。但仍需在多方面做足功夫,将中国文化以中西方融汇贯通的方式进行包装,走柔性传播的新道路。
参考文献
[1]龙宇航,李宁.图像视觉符号在跨文化传播中的应用价值.长春工业大学学报[J],2014(3):153.
篇4
关键词:新媒体;科普发展
新媒体技术大大地扩展了传播的原有功能和人们传统的接收模式。互联网已经从web1.0发展到web2.0,并将进入3.0时代,移动互联网也从2G走向3G甚至4G时代,物联网、三网融合、云计算等亦逐步迈入人们的视野。新媒体技术使得科普传播内容表现更加充分、科普资源更容易分享和获得,促进着深层次改革和系统化创新,科普的格局正在发生不可逆转的信息化改变和升级。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在科普传播的思维理念、传播模式、运行机制、管理体制等方面引发了一系列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亟需科普工作者深入思考,并提出应对措施。
1 新媒体的含义及特点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是继报刊、户外、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有线网络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既有相同的性质,又有其不同的特点和新功能。总体来说,新媒体具有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多媒体与超文本、个性化与社群化等特性。这些特点和功能应用于科学传播领域,提高了科学普及的便捷性和及时性,提高了科学传播的趣味性和有效性。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在科学传播中的优势包括:迎合人们时间颗粒化的需求、满足人们随时随地互动性的需求、新媒体技术表现手法多样化、内容选择个性化、通俗易懂表现力强、传授互动几个方面。
2 新媒体科普的形成与发展
在20世纪,科普主要是通过广播、电视、报纸、讲座、书籍、杂志和宣传栏等渠道,传播科普文章和影视作品。进入世纪之交,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一系列新兴的媒体形式大量涌现,它们以互联网和卫星等为途径,以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等为终端,以网页、微博、微信等方式,向用户提供海量的信息。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公众的阅读环境和阅读习惯,越来越多的人借助新媒体开展阅读活动。根据CNNIC(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32亿,手机上网使用率达83.4%。新媒体的发展必然会对依赖于传统媒体的科学传播造成极大的冲击;与此同时,新媒体也在延伸和拓展科普方式,推动科普工作不断提升信息化水平。
近年来,随着手机的快速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有关部门开始倡导利用移动媒体开展科普活动。手机具有更强的便携性、个性化、时间与空间成本低廉等特点,完全具备形成一个巨大科普阵营的潜力。最近几年,移动媒体科普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2014年12月,中国科协印发了《中国科协关于加强科普信息化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该《意见》指出科普信息化是对传统科普的全面创新,强调科普信息化建设必须强化互联网思维。2015年3月,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2015年4月30日,中国科协与腾讯签署了“互联网+科普”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中国的科普开始迈向“互联网+科普”的新时代。
3 加快推进新媒体科普的发展进程
3.1 改变思想观念,促进理论升级 传统科普强调专家在科普方面的责任,专家高高在上,社会公众虽然可以和专家互动,但处在被动和弱势的地位。新媒体科普的文化基础是“服务型文化理念”,是在开放、共享、协作等互联网思维的指导下,以满足社会公众差异化的科技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等方面的需求为导向,积极调动各方科普资源,大力提高科普的时效性和覆盖面。近年来“用户”和“消费者”取代“受众”一词,成为传播行为的接受者,意味着“受众”改变了原来的被动接受方式,而开始有选择地主动接收并且积极分享他们在传播过程中的收获成果,甚至直接参与到传播内容的制作中来。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为科学传播的受众需求研究提供了新机遇。未来,科学传播内容的开发将基于科学的数据分析与受众研究。通过分析科普网站、微博、微信等用户注册信息、浏览历史和他们上传的信息文件,通过云计算等科学分析,推送基于用户习惯的个性化科普信息和服务。如果把一定数量用户信息收集起来,相互参照,即可建立“用户数据库”,日积月累必会成为科普传播的“宝贵财富”。用户的参与行为越多,我们对于用户体验数据库的分析则更深入,所提供的科普服务将更加丰富与个性化。从某种意义上说,大数据时代将带动科学传播的精准营销。
3.2 找准职能定位,创新管理模式 传统科普的资源是一个个孤岛,资源的共享性差。新媒体科普注重资源的共享,力求达成矩阵化、网格化的全社会科普资源共享。借助新媒体技术,把地理上分散开来的信息、图片、游戏、展教品、虚拟实验室等等数字化科普资源连成一个逻辑整体,为用户提供一体化服务,充分实现资源共享与应用。这种模式支持科普资源的动态接入,是在不改变现有科普资源的权属条件下,实现分布异地、异构多样的便捷接入、快速发现和优化利用。为此,应该充分动员科普组织、科技社团、科研机构、教育机构、企业共享科普信息资源,采取开放空间、公众参与、用户生产内容、建立链接等多种方式,搭建公众与公众、公众与网站、网站与网站、线上线下等的交流互动和信息互换平台,创新科普运营模式。在利用新媒体进行科学传播过程中更精确地找准定位,找到与受众之间的最佳交叉点,实现媒体价值的良性循环。
3.3 升级技术平台,优化科普内容
3.3.1 大力发展面向科普需求的“云”、“网”、“端”以及APP,推动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为特点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科普的深度融合,大力提高科普资源数字化、传输网络化、管理自动化、应用个性化、服务知识化等方面的水平。
篇5
关键词:科普教育;校外教育;实施
科普作为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和提高国民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很多国家通过政策、立法、组织、资金等手段,积极推动本国科普事业的发展。
由于应试教育观念和就业考试导向等诸多原因,科普教育工作在县级各类小学的开展并不理想,科学课程的实施仅以文本宣讲为主要模式,缺少科学实验和科普体验环节。成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在科普教育的实施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一些自己的经验。
一、依托校外活动中心平台实施科普教育
成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坚持艺术、体育、科普三大类专业同步建设的教学目标,在中心成立时就开设了科普专业,免费进行科普知识培训。师资上,面向全县范围选聘科普教师,特聘了酷爱科普创新、有丰富科普社团工作经验、勤于发明创造、多次在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并有国家级科技发明专利的教师来中心工作,积极推荐相关教师参与各级各类专项科技培训、参加科技创新大赛并培训基层学校科普辅导员。硬件上,建有120平方米的专用科普实验室,配置了大量科普仪器,主要的科普演示仪器有:光电星象仪、天文望远镜、日月地运行仪、共振鼓、排箫、锥体上滚、电影的原理、电流曲线、雅各布天梯、无弦琴、龙卷风、旋涡、驻波、辉光球、离心力、汽车模拟驾驶仪、人体模型等,对学生进行科学知识普及教育。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又添置了3D打印机、乐高机器人、数控机床、显微镜等,使学生开阔眼界,近距离了解及学习前沿性科技知识。
校外活动中心的办学特点是以校外兴趣教育为主,利用双休日、节假日授课,一年招收四期,春秋季利用双休日上30节课,寒暑假连续上20节课,授课时间较短。每期培训班学生来自不同学校、不同班级,生源不稳定,同一班级孩子年龄和知识结构差距较大,不同于中小学那样便于管理和授课。但是,活动中心克服各种困难,开班授课,自开班招生以来,已有将近两千人次学员在这里接受了科普知识的培训。
二、科普教育内容丰富多彩
成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的科普教学内容丰富,分别开设了手工制作、航模、机器人、生活常识等课程。活动中心授课教师根据学员情况做了认真的准备工作,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使每一位学员都学到一定的科学知识,并运用到社会实践中。教师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设备,教孩子们了解天文、地理、物理、航天、生物、信息技术等科学基础知识。
航模设计制作活动符合少年儿童好奇、好动、好胜的心理特征,活泼新颖,又富有时代气息,对少年儿童具有强烈的吸引力。通过航模制作活动,将使少年儿童接触广阔的知识领域:从空气动力到材料结构等有关知识;从加工工艺到调整试飞等有关技能;从现实飞机到新型飞机的创造构思。航模活动动手又动脑的特性,将带来很多可贵的特殊教育效果。少年儿童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或通过自己的发现而享受创造的喜悦,或在克服困难获得成功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并获得满足感,这些无疑有利于培养少年儿童自主、自立、自信、自强、自律等优秀品格。
机器人课程通过搭建精细的乐高套件增强了孩子的动手及左右手协调能力,开发孩子的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锻炼孩子们的学习专注度,在帮助孩子塑造细节观察能力的同时,学习机械构造和基础的机械理论知识。通过搭建仿生类和工程机械类模型,掌握制作模型的基本顺序和原理,了解并灵活应用各种机械零件,完成具有基本功能的创意模型;搭建过程中将学习发动机工作原理、各种动力传递装置及相关物理知识,培养孩子超常的工程思维与创新思维。
三、科普教育成果累累
成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的科普教育工作成绩斐然,效果@著。中心科普教师邢旭康发明的《防盗锁锁枪的改进》申请了国家专利。学员张媛发明的《输液报警器》参加2016年全省科技创新大赛获得二等奖,其他学员也有创新的思想和新奇的点子,在他们中间可能会从小就播种下学习科学知识的种子,将来会成长为国家需要的科技人才。
篇6
听到这个消息,我同样也是心潮难平。因为,几年前我曾应邀参加过这个栏目的一些节目的策划和制作工作,跟主持人和编导都很熟悉,知道并理解他们的志向和愿景,也切身感受过他们那种“拼命三郎”式的干劲。
不过,对于这个名牌栏目的消亡,我觉得也关联着“审美疲劳”、资源枯竭和转轨变型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在今天一切似都要“向市场靠拢”的新形势下,倒也不足为奇。
其实,还在该栏目的鼎盛时期,我跟姜岩就探讨过这类节目的“生命周期”,萌发过“红旗到底还能扛多久”的疑虑。某晚,我们俩在电话里旧话重提,谈的更多的是科普与娱乐两者的关系问题。
我们都同意,随着传播手段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科普活动会越来越多地渗入娱乐的内容,“寓教于乐”将愈发走向多样化,相信公众欣赏科学也一定会有很疯狂很投入的那一天。现在的问题是,真正有品位、有层次的娱乐太少,很多时候大伙儿“只能跟着傻笑”。
也许有人会说:娱乐还讲品位、层次,太沉重了吧?还有人会问:像科学这么严肃、正统的学问也有娱乐功能可供开发吗?
在不久前召开的第五届亚太地区媒体与科技和社会发展研讨会的一个分会场上,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一位研究生提出了一个问题:娱乐化时代,媒体应该把娱乐大众作为目的而不只是手段,为什么一定要把介绍科学成果给大众作为惟一目标呢?
这一提问者本人未及充分展开的观点当即引发了争议,会后我找这位董姓同学进行了简单的交流,事后他又给我发来电子邮件,进一步阐明了他的观点:大多数人其实永远只对三类信息感兴趣:一类是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一类是自己认为有趣且能获得愉悦的,此外就是兼有前两类特点的。很多科普文本的作者总是力图介绍那些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东西,但却并不属于大众感兴趣的三类之一,反应寥寥也是自然的了。最后该同学的结论是:只要不违反科学知识(含理论)和科学精神,不违反基本的社会风俗道德,怎么好玩就应该怎么来。
我想,这实际上提出了一个事关科普或科学传播的手法和效率问题。
在我们传统的意识里,科学和大众娱乐似乎是无法联系在一起的。长期以来,我们不是将科学神圣化,就是将科学实用化,而很少考虑是不是可以从科学中发掘出趣味来,或让其提供乃至“制造”智力上的娱乐。别忘了,对于有些人来说,思考本身就是最大的娱乐。
篇7
一、尊重不同学生间阅读层次与类别的个性化差异
人的生命的独特性决定了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与特点。这些独特的风格与特点,正好构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个性化差异,表现在小学生的阅读层次与阅读类别上,个性化的差异同样也是不可避免的。这与教育的本质,通过解放人的思想、解除那些束缚人手脚与思想的桎梏,进而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开发潜能,发展个性,最终才构建成为我们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在精神上是相符合的。
从这个角度理解,尽管我们的班级化语文阅读教育,尚不能够采取最大程度的个别化教学方式,但作为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之初,充分认识一般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细心了解每一名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尽可能地适应其需求,因材施教,还是可以做到的。这就要求每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认真了解每一名学生的阅读特点,在充分尊重的基础上,对其展开分类阅读指导,允许学生在完成一般的学习任务、达成教学目标的前提下,自主地选择、确定其阅读方向与阅读类别,进而逐步提高其阅读能力。这与课标中“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的教学实施建议的精神,也是完全一致的。
二、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需求与独特的个人体验
由于学生的成长经历、所受到的教育、家庭文化背景、个性品质等的不同,每一位学生的阅读需求很可能也是不同的。例如喜欢阅读故事类书籍的学生,其阅读需求多在于关注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喜欢科普书籍的学生,其阅读需求多在于有目的的获取相关知识;喜欢散文诗歌的学生,其阅读需求多在于感受文字背后体现出的情感流露,等等。这种需求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并无好坏优劣之分。所以,教师对于学生的这种阅读倾向上的差别,要表示一定的理解与肯定。例如,在教学《落花生》一课之前,我问一名喜欢科普类书籍的学生,是否在这之前看过这篇文章时,这名学生表示“看过”并进一步说,“我本来以为,花生是长在树上的。谁知竟然是长在地下的、泥土里的”,这种阅读收获是与其一贯的阅读风格是相符的。虽然这名学生通过阅读所得到的感受与课文主旨并无直接关联,但教师没必要对此表示诧异。毕竟,课文中的相关语句提供了这一信息。
与此同时,作者通过文本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与内容是一回事,读者通过文本所得出的阅读结论、感受等往往又是另一回事。在小学语文阅读课上,即表现为来自于学生的不同的个性化的阅读体验,盖缘于其阅读的角度有所不同。正如德国美学家姚斯所说,“文学作品本身是没有生命的,是读者的阅读与思考赋予了作品无穷尽的意义”。这也与来自于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的一句谚语“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要表达的含义是一致的。亦即“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之精神。对此,教师要以尊重之态、宽容之心,来对待学生的阅读感受与个性化体验,切不可明知故犯课标所指出的错误――“不应完全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事实上,教师是无法以个人的解读来统一学生的阅读体验的。若如此,只能使学生口是而心非。
三、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见解
传统的阅读教学中,由于教师担心因讲解不到位或遗漏或者表述不符合常规标准而导致考试成绩出现下降等,因而往往追求面面俱到,力求十拿九稳。这样的统一、一刀切式的阅读要求,多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化见解以至于无。退一步讲,即使学生有个性化的独特阅读体验也不敢讲出来,生怕遭遇到教师的批评或者来自于同学的嘲笑。对此,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教师有必要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告诉学生,文本生成的年代背景与今天阅读者所处的年代背景之间的差异,阅读者之间的差异等等,多方面的因素都会毫无疑问地影响到阅读者对文本的理解。每个人的见解,不管其对文本解读的角度是如何的与众不同,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在这一理念的支持下,为鼓励学生,教师要允许学生独立思考甚至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大胆表达自己的真实阅读感受和独特的见解。仍以上述《落花生》一课为例,在课堂交流阅读感受与体验时,因为长时间形成的宽容的课堂气氛影响,就有几名学生明确表示,无私奉献是可以的,但坚决不要做那种默默无闻的“落花生”式的人。在讲到自己的理由时,他们表示,自己的心中偶像们,自己羡慕的那些歌星影星们,可没有一个是“默默无闻”的。如果真要这样,他们又怎么会成为这些歌星影星们的粉丝的呢?这种迥异于传统观念的表述,当然有其片面的地方因而需要教师去适当引导。但这种大胆地表述、这份思维的活跃、这一勇敢的精神,却是需要教师予以肯定、鼓励和表扬的。原因无他,盖因其个性张扬的需要。
篇8
一、精研考试大纲,明确最新趋势
2016年10月,教育部考中心下发了《关于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的通知》(教试中心函〔2016〕179号),对2017年高考全国卷考试内容做了详细说明。对比往年高考,修订内容主要是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具体见下表:
2017年高考在考试内容和试卷结构上都要发生新变化。
二、归纳历年考点,把握命题脉络
全国卷高考试题虽然比较灵动,经常创新,但还是有规律可寻。在复习备考中,对历年高考真题进行归纳总结,就能把握命题的脉络,对科学备考起到指引作用。
1. 论述类文本阅读
从2012年到2016年,论述类文本阅读都是全国卷试题的必考内容,设置三道小题,均为客观题,每小题3分,共9分。2017年的高考试题还会沿用这种命题形式。论述类文本一般在1000字左右。选材一般是社会科学类文章或自然科学类文章,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文学艺术等,注重人文科学知识的传播,凸显其人文价值、文化含量、教化作用。2015年的史学论文与现实密切相关,论述的是宋代的金融特点。2016年的文本重在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从考点安排上看,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分析概括文章内容成必考点。从试题难度看,近几年的试题考查更灵活,错误选项设置更加隐蔽,有一定难度,需要将各选项与原文进行认真分析比较。考生在解答时,要注意断章取义、强加因果、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等命题陷阱。
2. 文学类文本阅读
文学类文本阅读从2012年到2016年所选的文本均为小说,并且以中国现当代小说为主,外国小说为辅。篇幅在1500字左右,直接选用原作或对原作删改,或从长篇作品中抽取片段进行考查。
这一题型命题重点在概括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鉴赏小说的表达技巧和语言风格等,同时注重考查考生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鼓励考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探讨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文学类文本的阅读重在唤起体验、联想。2016年全国I卷的三道主观题分别从标题的含义、词语作用、句子含义三角度命制,不是考生平时做题的套路,需要考生准确理解小说的主题之后才能答题。
3. 实用类文本阅读
从命题形式上看,近五年对实用类文本的考查相对稳定。在文本的选择上,所选的文本均为传记,且传主都是在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方面的现当代名人。从文本内容上看,从2013年开始有一个小的变化,就是正文后增加一些与传主相关的链接材料,对文本进行恰当的补充,有些题目的答案就渗透在这些链接内容里。
从近五年试题情况看,实用类文本阅读往往围绕传主和与传主相关的事件,结合传记的特点进行能力考查。一是结合作品考查对传记理论知识的理解,如自传的真实性、传记作者与传主的关系、传记的真实性与文学的虚构、传记的选材与语言表达、传记人物描写与刻画、勾勒与细节等。二是利用传记知识作品,如分析传记的结构、表现手法,总结传主的事迹、贡献或形象、性格特点,评价传主的价值、影响或传记作者的观点、态度等。
《2017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有一处变化需要注意:“实用类文本阅读和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新闻、传记、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2016年以前的大纲都是“了解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今年首次把新闻排在了第一位。2017年高考全国卷现代文阅读部分很可能为小说+新闻。
4. 文言文阅读
从2012年到2016年,文言文阅读试题一直保持比较稳定的态势,以客观题和主观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该题分值基本保持在19分。约占高考语文试题总分的12%。其中客观题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主观题为翻译题,包括两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阅读文本均为人物传记,字数大约在600―700字,涉及的人物大都是忠臣良将或在某一方面有建树的人物。
高考阅读文段从思想上来说必须是“文以载道”,从文字难易程度上看必须是“浅显易懂”,近五年的选文均出自《二十四史》中的记叙性文段,阅读材料难度适中。2016年试卷用文言文断句题替换了文言文实词题,2015年试卷用文化常识题替换了信息筛选题,2016年沿用2015年的考查形式。高考命题组将文化常识这道题归入“理解”层级,而非“识记”层级,其实质是考查考生对实词更深层次的理解。这道题的变化体现了高考试卷重视传统文化精神的方向。
5. 诗歌鉴赏
近五年的古代诗歌鉴赏试题,选材范围非常广泛。但从整体上看,仍然以唐宋诗词为重点,名家名篇相对减少,考生不熟悉的作品比例大,名家的非名篇和非名家的名篇所占比重不断加大。题材上突出写景诗和咏怀诗,篇幅上是短篇,即是律诗或者双阙的词。太短和太长的诗歌均不便于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也不便于试题的命制。其最主要的变化是2016年出现了两首诗歌进行比较鉴赏,2015年和2016年与课内诗词结合考查,既考查考生对教材理解的程度,又考查考生对教材要求背诵的篇目记忆的熟练程度,还考查比较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两道试题的考点分别涉及诗歌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语言风格,其中分析作者的思想内容、鉴赏表达技巧(表现手法)是高频考点。此类试题需要考生在整体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准确答题,单纯的背诵答题公式和术语无济于事。
6. 名篇名句默写
近五年考查的名句多出自先秦和唐宋作品,先秦是百家争鸣的时代,散文思想性强;唐宋诗词和散文俱佳。在命题内容上对初中和高中内容的考查比例比较固定,为1:2。从2016年开始采用情境默写的形式,难度有所增加。从已考查过的名篇名句来看,能被选为默写内容的句子大致为:思想深刻的句子,主要是道德教化,弘扬正面的人格精神,侧重思想性、教育性;写景叙事特别精妙的句子;格式上比较工整的句子,在结构上侧重于对偶,体现审美性。
7. 语言文字运用
全国卷语言文字运用版块命题的总特点是稳中求变。共5道题,3道客观题,2道主观题,分值为20分。成语、病句、语言连贯、图文转换成为高频考点。
成语考查由考查4个成语变为考查3个近义成语,2016年改为考查6个成语。
病句辨析题覆盖面广,考点均匀分布,尽量涵盖多种病句类型;所选的句子贴近生活,时代感强,涉及的话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错误类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病句语病典型,尽量避免争议,所选语料大都见诸报章杂志。
语言连贯题为考点,成为近几年高考试卷的固定题型,分别以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形式考查。2016年全国卷的三套试卷改变以往选用句式的题型,考查语段准确选择恰当词语的能力。
三年连续考“图文转换题”,分别涉及图表解读、图片解说、漫画解读。“图文转换”题,表面看来是“看图说话”,实际上,它综合了“句式变换”“仿写”“续写”“压缩语段”等多种题型,说到底这类题是在考查考生综合的语言表达运用能力。
8. 写作
近五年,全国卷作文多为新材料作文,2016年全国I卷把文字材料改为漫画材料。命题呈现如下特点:凸现理性人文色彩,注重思辨能力,关注对生活的思考和体验,引导个性思维,折射中国社会多元化。
2015年出现的任务指令型作文仍然是热点题型。作文试题创设了生活情境,规定了具体任务。复习备考时,应强化理性思维,摈弃宿构、模式化作文。
从上面的统计可以看出:2012到2016五年全国卷试题,试卷结构没有多大变化。但2017年预计有大变化,如文学类阅读和实用类阅读要挨着文本类阅读。三篇现代文阅读之后考查古诗文阅读。从命题设计角度看,试题能够均匀分布各知识点,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目标,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从试题题量上看,题量安排科学,分值设计合理,难度适中,考点全面。预计2017年阅读量要加大,答题时间会比较紧张。从考查形式上看,命题灵活多样,能够针对考生的实际,使每一位考生都能展示自己的真实水平。
三、做好专项复习,领略答题技巧
高考考查的是高中生的C合能力。所以,在高考语文备考复习的时候,语文教师要正视学情,立足现实,为学生建立专项复习计划,利用有效的教学资源做好专项复习工作,以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回归课本,举一反三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这是对中国几千年语文教育经验的总结。全国卷高考语文试题与课本的联系非常紧密,很多考点的设置均来自于教材,考生备考时应注重课本的示范功能和迁移功能。比如,复习诗歌鉴赏时,考生可以根据作者进行分类整理,分别找出李白的诗、杜甫的诗、李清照的词等。还可以根据诗词中的景物进行分类整理,分别找出诗中运用了“月”的意象的,诗中运用了“雨”的意象的,等。当考生能够在心中形成严密的知识网络以后,就能够轻松自如地答题了。
2. 坚持积累,锲而不舍
语文是一门慢课程,快不得,急不得。只有老老实实,不断增加语文积淀,才能提高语文能力。在复习中,坚持“每日一练”,对基础知识要低起点、全覆盖、高密度、分门别类加以练习,并及时反馈,狠抓落实。用好《笔记本计划》,督促学生读背结合,理解并运用相关知识。注重课前活动和课后反馈检测,督促学生利用零碎时间每天都要落实相关内容。可以利用连缀成文等新形式把基础和能力结合,增强训练的综合性、趣味性。
3. 倡导读书,厚积薄发
语文是感性十足的科目。没有大量阅读,视野与思维就变得狭窄,也难以有灵敏的语感。高中学子,特别是高三学生视读书为累赘,浪费时间。这是认知的误区。语文的内在规律不像理科那么明显,不经历大量阅读,难以获知其规律。语文试题要重视第一感觉,而感性思维能力只有在长期的阅读积累中才能形成。
4. 重温真题,培养题感
“重者恒重”,高考试题的核心重点内容是基本固定的,每年虽有变化,但涉及的主要知识点却是基本不变的,少数情况下还有重复的题型。高考真题在命题时经过了反复打磨,具有权威性和科学性。考生通过做高考真题能够切实感受到高考语文的难度,对自己的实力做出准确的估量。而且,考生通过分析题目的关键要点,能够学会从命题者的角度分析问题,寻找切入点,培养“题感”。
在做高考真题时,考生一定要勤于动笔,亲自动手。将答案写出,看与标准答案的差距在哪里。做完之后,做好总结和反思,让自己的做题能力得到提升。
5. 重视训练,总结技巧
篇9
关键词:目的论;科技翻译;翻译方法
1、引言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科技高速发展,中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也日益频繁,人们需要更快捷准确地共享最新的科技信息,社会对科技文献的翻译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技文献的内容涉及各个领域,每种文献的写作目的和读者对象也不尽相同,在翻译的过程中,以目的论为指导可使译文在语言风格、术语运用等方面尽可能地符合原文的文体和专业特点。
2、目的论简介
20世纪70年代,功能派翻译理论兴起于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的提出者凯瑟琳娜·莱斯认为,理想的翻译应该是综合际翻译,即在概念性内容,语言形式和交际功能方面都与原文对等,但在实践中应该优先考虑的是译文的功能特征。在功能翻译理论的基础上,汉斯·弗米尔提出了目的论,将翻译研究从原文中心论的束缚中解脱出来。
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以原文为基础的有目的和有结果的行为,主张在翻译过程中遵循三原则,即目的法则、连贯原则、忠实原则。弗米尔认为翻译是一种转换、一种行为,而任何行为都有一个目的,因此,翻译活动应遵循的首要法则是目的法则,也就是说,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过程的行为。连贯原则,即语内连贯,要求译文内部必须是通顺连贯的,译文读者能够根据上下文理解译文的意思。忠实原则,指原文与译文之间应实现语际连贯,译文忠实与原文,风格保持一致,读者接收到的感受相同。忠实的程度取决于译文目的和译者对原文的理解。按照以上三原则,译者应该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采用相应的翻译策略。目的论中的首要法则是“目的法则”,翻译的目的不同,翻译时所采用的策略、方法也不同。
3、科技文献特点及其在目的论指导下的翻译
3.1、科技文献的文本特点及其翻译
在翻译科技文献时,实现原文和译文的目的对等,要明确文献的读者群,遵循功能目的论的指导原则——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忠实原则,以信息等值、读者阅读效果相同为宗旨,按照原文的文本功能进行翻译,力求达到语际间连贯和语内连贯。
科技文献按照文本的正式程度,可大致分为三类:科学论文、科普文章、技术文本。科学论文的读者对象是学科领域内的专家,正式程度较高,文体较为严肃。科普文章的读者对像是普通群众,该类文章文风通俗,正式程度较低,有时会使用比喻等修辞手法以达到通俗易懂的目的。技术文本的读者群更加广泛,使用也更加普遍,例如维修手册、产品说明书、技术协议书等,此类文章内容言简意赅。科技翻译作为应用翻译的分支,从原文到译文的转换过程中,译者应注意目标读者的地位、态度和需要,根据翻译目的,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
3.2、科技文献句子特点及其翻译
翻译过程中,注意英语和汉语句法结构上的差异。汉译英时,要分析句子间的相互关系,选用适当的衔接语以体现句子或段落结构内在逻辑关系,以符合英文句子注重形合的表达习惯。英译汉时也要灵活处理衔接词,汉语注重意合,不用过多的衔接词也能表现句子间的关系,翻译时应注意调整,以使文章结构清晰,避免冗长累赘。例如,牛顿第二定律的一个推论:all freely falling bodies descend from the same height in equal time.译文1:一切自由落体,降落高度相同,则降落时间相等;译文2:一切自由降落的物体,从同样的高度,以相等的时间下降。译文1和译文2讲述的概念相同,但是就科技语体而言,译文1更具专业性,清晰明了,具有说服力,而译文2冗余字多,读来别扭,更像白话。
科技文献在句式的处理上应当严谨,中文句式和英文句式存在较大差异,为使译文符合译文读者的习惯,句式的转换成为必然。英文科技文献中不可避免的存在逻辑性强、结构严谨的长难句,这些句子修饰、限定和附加成分多,在英译汉时应注意采取适当的翻译方法。分译法是英译汉常用的策略,翻译英文句子,译者有时需要对原句做出较大的调整以符合中文的行文特点。例如将原文含有的较长定语从句、同位语从句以及较多修饰语的长句进行拆分,译成中文的几个语言单位。中文科技文献应多采用短句,以更清楚的表达科技内容,利于中文读者接受。而汉译英时应注意使用合译法,即将原文的几个语言单位的意义加以整合,用一个单位进行表述。此外,在句法方面,由于被动句式更能准确地描述事物、表达客观事实,科技英语文献中存在大量的被动语态句式,而在汉语中,更多时候使用的是主动语态,英译汉,就要注意将英文被动句译成汉语的主动句、无主句、判断句等。
3.3、科技文献词汇特点及其翻译
科技文献包含表示特定学科领域内概念和事物的专门用语,即科技词汇。科技英语的措辞简明严谨,用词规范准确。科技词汇的特点有:精准性、专业性、书面性、简洁性、客观性。精准性表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针对性极强的专业性科技词汇层出不穷,翻译专业性强的文献就必须了解该领域的专业术语,例如hydroxide氢氧化物,diode二极管,isotope同位素等科技词汇。在进行翻译时,为使语言精准就必须使用约定俗称的精确词汇。专业性表现在用一个专业词汇来表示特定的事物或概念,并且对于不同的学科而言常有不同的含义,例如“引洪漫地”在林学中应译作“irrigation with torrential flood”,而在土壤学中应译作“flood warping irrigation”。为使精确性得到很好地发挥,各语言都逐渐形成了一套基础科学词汇和专业技术术语。书面性表现在科技英语多用正式动词取代短语动词,正式动词更能满足科技的客观性,例如在正式英语中表达“由……组成”时用consist of替代be made up of,“消耗”使用consume替代use up, “吸收”使用absorb 替代take in,“转变”使用convert代替change。在进行科技文献汉译英时应使用正式动词。简洁性指科技词汇通常采用规范正式并且简明扼要的词汇,例如科技词汇中常包含缩略语,如地质英语缩略语中I表示电流(electric current),DELP(Dynamic and Evolution of the Lithosphere Project)表示岩石圈动力学及演化计划,MF(Method of Multidimensional Fields)表示多维场法。这些缩略词在地质学科内是通用的,专业人士交流使用这些词语,可以使表达更简洁。然而在翻译这些缩略词时应注意译文的读者群,如果是科普类文章,专业性过强的缩略语则应按照专业含义进行翻译,恢复其词组全称。客观性,不言而喻,科技文献向世人传达客观的自然科学现象,要求形式与内容相一致,尽可能排除模棱两可、语焉不详的用词和表述。
3.4、译者的主观能动性
科技文献大多表达客观事实,逻辑性强,结构严谨,信息含量高,措辞精确,言简意赅。目的论强调译者的主观能动性,为提高科技文献的翻译质量,译者需了解原文所属专业领域的基本知识,文献探讨的有关技术内容。专业知识对于科技翻译的质量有巨大影响,文学翻译需要文字功底,科技翻译则需要专业知识;翻译过程中,应查阅专业工具书,参考权威的中英文词汇对照表;借助综合类工具书时,应抱以严谨的态度,耐心地找出与相关专业最恰当的释义;文献中无法确定的地方,要向原文作者或业界前辈请教,翻译完成后,请业界专家审稿。值得一提的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注意区别科技文献中的某些词语与日常生活词汇的差别。例如monkey一词,在科技文献中有“活动扳手,起重机小车”的含义;culture用于医学文献中,则应译作“细菌培养”。科技文献翻译工作者应注意日常所见词语可能拥有的科技含义,遇到模棱两可的词语一定要仔细斟酌,联系上下文,充分考虑专业领域的知识背景。
4、结束语
功能目的论强调译者的主观能动性,该理论认为译者的素养决定翻译作品的质量,作为一名科技文献的译者不但要具备良好的中英文功底,还要懂得大量的科技专业知识。在翻译科技文献时,以目的论为指导,根据科技文献的特点及目的,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力图使译作尽量忠实于原文。
参考文献:
[1]陈权,王丽娟.科技英语[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M].2006.
[2]王恒.地质英语缩略语的特点及翻译[J].北京:中国科技翻译.2011,11.
[3]张沉香.林业科技翻译刍议[J].北京:中国科技翻译.2009,2.
[4]赵玉闪.科技英语翻译[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8.
篇10
一、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防震减灾事业是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是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社会稳定与安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当代全球信息化和国际社会一体化使得破坏性地震的社会影响广泛而深远,局部的破坏性地震,不仅给当地造成灾难性后果,而且对世界经济和国际社会造成冲击,特别是地震对社会心理的影响和社会功能的紊乱与失效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形成对政府和社会职能管理部门的挑战。同时,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生命线工程的依存度越来越高,各产业链之间的相互关联更加紧密,能源、水利、交通、通信工程等重要基础设施的建设也需要防震减灾工作提供更加安全的保障措施。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我国防灾减灾的综合能力已成为当务之急。
由于缺乏统一的防灾减灾科普规划和经常性的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活动,使防灾减灾科普缺乏系统性、连续性,致使我国社会公众防灾减灾知识、防灾减灾意识的科普教育水平较低,全社会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较差,最终影响我国防灾减灾科技支撑的对策建议。
1、国内关于防震减灾的研究多停留在自然科学领域,更注重其专业性;关于公益广告的研究多属于人文范畴,多侧重于对广告文本和广告表现的探讨。而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还不为多见。
2、中国5•12地震引起了人们对于生命价值的珍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3、我国利用公益广告进行防震减灾宣传的缺失。公益广告作为信息传播的途径之一,具有良好的传播效果。公益广告应该成为宣传防震减灾信息的重要方式。
4、本论文从信息传播的视角去研究公益广告在防震减灾工作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将防震减灾知识的科学性和公益广告所能体现的人文关怀精神有机融合在一起,通过对防灾类公益广告的研究,使地震科学的知识更容易为广大受众接受和理解,以达到普及地震科学知识。
二、防震减灾三大体系的内涵与公益广告宣传的体现点
公益广告是以为公众谋利益和提高福利待遇为目的而设计的广告;它是指不以盈利为目的而为社会公众切身利益和社会风尚服务的广告。
公益广告的主题具有社会性,其主题内容存在深厚的社会基础,它取材于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和喜怒哀乐。并运用创意独特、内涵深刻、艺术制作等广告手段用不可更改的方式,鲜明的立场及健康的方法来正确诱导社会公众。公益广告的诉求对象又是最广泛的,它是面向全体社会公众的一种信息传播方式。公益广告拥有最广泛的广告受众。
1、防震减灾三大体系的内涵与公益广告宣传的体现点
(1)地震监测预报体系
①地震监测和速报;②前兆信息的捕捉; ③地震预测预报;④群众性地震动物宏观网络;
⑤建立重点地区防震减灾系统工程。
(2)地震灾害预防体系
①城市建设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和抗震设防;②地震灾害预测和评估;③地下隐伏断层探测和危险性评价;④抗震能力较弱建筑物的加固;⑤村镇要建设符合抗震设防要求的公共设施和住房。
(3)地震紧急救援体系
①破坏性地震预案及相关预案的制定;②生命线应急保障队伍的组建、完善及演练;
③地震应急救灾指挥中心的建设;④地震应急指挥通信系统建设;
⑤地震应急专项资金、救济物资、药品等储备。
三、公益广告在三大体系中的运用
1、公益广告在三大体系中的创作的原则和特征
思想政治性原则
例如:2009年6月3日,广西贵港市工商局积极组织全市企业、广告经营单位和广告单位参与由国家工商总局和国家文明委举办的第八届全国优秀公益广告评选活动。参评广告作品涵盖防震减灾、反腐倡廉、讲文明树新风和遵守交通规则等内容。
2、公益广告在在三大体系中的创意程序
查寻资料----阐明焦点(即中心);收集和分析有关资料。
地震是一种破坏力极大的严重自然灾害,具有不确定性、瞬时性和次生灾害连发性。我国地域辽阔,地质地形复杂,不同地区、不同时间有不同的地震孕育因素与背景。同样,在预防、减灾的情况各有差异,因此,在进行公益广告设计前,就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详尽查阅资料,围绕该区特点,形成主要焦点主题。
创意构思----形成多种创意观念,并以基本观念为线索,修改各种观念,形成各种方案。
导优求解----评价多种初步方案;确定和执行最优方案。
以xx市防震减灾“十二五”规划为例:
充分利用现场咨询、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和电视台、广播电台、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各种平台或媒体,借助展板、横幅、招贴画、小册子、宣传单等各种宣传品,向社会民众有效宣传防震减灾法规知识、地震知识、地震应急、核辐射以及自救互救常识。继续推动防震减灾科普宣传"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争取创建2个以上"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并申报省地震局验收。在学校建立一年级新生入学防震减灾知识培训工作制度,选择有条件的学校共同建设并向省地震局申报"防震减灾示范学校"。
针对不同群体,组织专家,深入各地,继续开展地震基本知识、抗震设防、农居地震安全工程、应急避震逃生和自救互救知识等各种培训和讲座。宣传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要因地制宜、切合实际,不一定求全,但要有针对性、实效性。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宣传教育与当地文化有机结合,构建贴近大众,贴近生活的宣传载体。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