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基础知识梳理范文

时间:2023-10-26 17:56: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哲学基础知识梳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哲学基础知识梳理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一2012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每月定点连续随机抽样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该问卷选取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住院3d以上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每月分别抽样30例调查住院满意度,该时段内共调查720例患者。2011年1月一12月实施“HIS”护理模式服务前(实施前)共调查360例,其中男158例,女202例;年龄18一84岁,平均(45.38±15.25)岁。2012年1月一12月实施“HIS”护理模式服务后(实施后)共调查360例,其中男149例,女211例;年龄19一82岁,平均(44.71±15.67)岁。两组数据基线一致、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011年1月1日一12月31日调查的360例患者接受常规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护理,2012年1月1日一12月31日调查的360例患者接受“HIS”护理服务。

1.2.1 常规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护理常规胃肠疾病外科围手术期护理包括术前热情接待、积极完善相关检查,给予胃肠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指导,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给予疼痛的护理,鼓励多活动、早活动,以及胃管、尿管、引流管等各种管道的护理,饮食、疾病康复健康知识等指导。

1.2.2 "HIS”护理服务“HIS”护理服务较常规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护理在以下7个方面有所改进。

①信念(conviction:坚定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信念。全程覆盖贴心护理,包括患者人院伊始热情接待、加强术前沟通以及责任护士的快速康复围手术期护理并深人至出院后随访工作,开展诸如针对肠造口患者的华西大讲堂、针对慢性感染伤口患者的出院后伤口换药延续服务。

②合作(cooperation:提倡医护一体化合作。“HIS”护理服务模式中强调医疗和护理共同协作,通过改变晨会交班形式、进行医护共同查房、共同制定患者的分级护理。

③关怀(care):注重关怀患者身心需求。患者住院期间或多或少存在焦虑和恐惧心理,对此,我们开展了责任制整体护理,使得患者与负责护士相对固定。

④沟通(communication:永不断线的沟通。科室护士在工作之余积极动手制作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胃肠疾病健康教育卡和健康教育视频等,以加强患者与主管医护人员的沟通;开设具有胃肠外科特色的医护恳谈区,每周举办2一3次由科室年轻医生、护士共同进行的胃肠道疾病专科互动讲座,将健康知识讲解与患者答疑相结合,解决患者住院期间的问题;此外,每间病房还配有沟通本,方便因工作等原因不能参加恳谈会的家属提问,责任护士和病房护士长在1一2个工作日给予回复。

⑤信任(confidence):用真诚的行动取得患者和家属的信任。胃肠外科定期对护理人员开展取得患者信任的业务学习,提升其专业技术能力和护患沟通技巧,以便在患者住院期间取得信任,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⑥便利(convenience):科学利用资源最大限度的达到医护患三者的便利。开展基于患者舒适的胃肠疾病加速康复外科:不常规安置胃管、术后尽早拔除尿管、术后限制静脉补液量、尽早进食。

⑦满意(contentment:良性循环多方满意。护士们在患者住院体验上根因分析,开展护理服务质量持续改进。

1.3 评价方法

比较并分析“HIS”护理服务实施前后两组患者间住院满意度。满意度调查表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护理质量控制管理院内自测满意度调查表,设有统一指导语,包括14个条口,每个条口的回答结果分为“满意”“较满意”“较不满意”“不满意”“很不满意(未涉及)”。各条口单项分数计算公式为:满意度=[(满意条口数+较满意条口数x0.8+较不满意条口数x0.6+不满意条口数x0.4+很不满意条口数x0.2)/总条口数一未涉及条口数)x100%,总满意度为第14条口患者住院期间对于病房护理工作的总体评价。分值越高表明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越局。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先检查数据正态性及方差齐性情况,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对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a=0.05

2 结果

2011年1月1日一12月31日“HIS”护理服务模式应用之前共调查360例患者,其总满意度为(83.27±5.71)分;2012年1月1日一12月31日“HIS”护理服务模式应用之后共调查360例患者,其总满意度为(97.92±6.23。实施后满意度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01,P<0.05。调查表中14个条口的满意度均较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护理质量是医院质量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衡量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如何提高日常护理工作中的服务质量是提升患者住院体验需要改进的迫切问题,护理人员创新性地提出“HIS”护理服务模式,探索胃肠外科临床护理的重点专科建设之路。

3.1 “HIS”护理服务模式的优势

“HIS”护理服务模式强调坚定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信念,促进护士更积极主动地思考如何解决患者的问题。全程、贴心的护理服务使得患者住院期间更为舒适放松,增加的延续护理内容更是为有需要的患者提供帮助,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同时“HIS”护理服务模式还强调医疗和护理共同协作。在临床医疗过程中医疗和护理是密不可分的两个主体,在治疗疾病、维护健康的过程中发挥同等重要的作用。"HIS”护理服务模式充分发挥出团队的优势,以先进、精湛的治疗、护理技术服务患者,提高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节省医疗费用,降低患者痛苦,同时提升住院体验。针对患者住院期间或多或少存在焦虑和恐惧心理,责任护士不仅对患者的机体进行护理,还对患者的心理、社会关系和家庭生活状况等进行全面了解,配合患者康复需要,给予最佳护理。护患沟通路径化管理能责任到人,敦促护士主动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护士依据共同遵循的沟通模式,可以不断对教育内容进行评估、计划、实施、评价、再教育,保证健康教育措施在既定时间内实现并达到预期效果。

在“HIS”护理服务模式实施过程中,患者信任水平的提升有助于医疗服务质量的改善。提高患者信任度能够促进和谐医患关系的达成。此外,新的护理服务模式更加顺应多学科协作发展趋势的发展,加强患者、家属、临床医师、护士、麻醉师等相互合作,利用现有临床手段对围手术期各种常规治疗措施进行改良、优化和组合,可以达到减少或减轻外科手术打击的效果。

3.2 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促进患者满意度提高

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和医疗市场化,患者的角色发生了向医疗服务消费者的转化,在护理服务中应尊重患者的需求,体现医疗服务系统人性化。患者需要护士关心、尊重和理解,需要获取有关自己疾病的相关知识,需要寻求健康的生活方式,需要在身心焦虑时得到安慰等,需要护士提供系统的、全方位的身心照顾。需求是否得到满足是影响患者满意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众所周知,满意度可以表达患者对所接受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反映护理质量水平,因而成为现代医院质量管理的金标准。本研究结果显示,“HIS”护理服务模式应用后患者的满意度高于未开展前满意度,说明在胃肠外科重点专科建设中应用“HIS”护理服务模式不仅可以提升临床护理服务质量,还能有效改善患者住院期间感受,提高满意度。

3.3 护理人员参与护理重点专科建设的积极性转变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浪潮赋予了新时代的护理人员更深层次的历史使命,加强自身医德的职业素养,将服务意识渗透到工作中是科室各级护士用实际行动对重点专科建设的最佳支持。这与多项研究中强调的护士参与全过程质量控制,提高护士工作责任心和业务素质,调动全体护士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观点一致。活动开展以来,护士对待工作更加积极主动、认真负责,工作变被动为主动,将科室快速康复流程,伤口治疗、静脉治疗等专科护理范畴的理论与临床实际结合,夯实基础护理,从为患者洗脸、梳头等细微之处着手,耐心细致地维持患者住院期间整洁有尊严的生活;再结合专科知识进行住院流程再造,从减少患者的痛苦,点滴之间着手,缩短了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提高其外科住院期间的舒适度,将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紧密结合,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从而提高住院满意度。

3.4 “HIS”护理服务模式应用前景展望

篇2

一、研究考纲,领会精神

《考试大纲》是考试的主旨思想和命题依据,以及考试的范围与要求。而课本是《考试大纲》的载体和具体阐述,又是高考命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所以高考备考中必须强调。首先,仔细比对研究近两年《考试大纲》,虽然考试立意和范围总体比较平稳,但是也会结合时政热点和社会、教育需要有一定的变化。通过比较研究,领会《考试大纲》要旨,找出考纲的变化之处,然后把它们体现在平时的复习备考之中。

二、砸实基础,注重整合,构建网络

因为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是力求灵活、新颖、稳中求变,所以高考题让人无法妄加揣测,唯有抓好基础,才能做到以不变应万变。政治考题中所涉及生活社会问题的内容,解答的基础也是建立在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熟练掌握上的。因此,对基础知识的复习是政治高考复习的第一要务,只有对基础知识掌握踏实了、熟练了,才能灵活运用。抓基础必须重视知识的记忆,学习的过程就是记忆的过程,没有记忆就没有知识和能力。“不怕难题不得分,就怕每题都扣分”,说明了基础知识落实的重要性。教师讲了多少并不重要,关键是看学生掌握了多少,所以复习越到最后,教师越要狠抓基础知识的落实。

在复习过程中,依据《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高考试题的设计往往定位在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和各类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上。根据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在第一轮复习中我对课本知识细分为五个层次,即课题——节题——框题——问题——问题阐述,形成教材的知识网络。通过归纳总结知识,我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帮助学生构建起科学的知识体系。对于规定的知识内容,不能仅仅满足于简单的记忆,还要挖掘它们的内在联系、弄清每个知识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所处的地位,拓宽学生捕捉答案的范围。例如,对《宏观调控》的复习,除要弄清课本中有关宏观调控的原因、目标、手段外,还要进行拓展:宏观调控的对象(经济现象和行为)、主体(政府、国家)、客体(市场经济本身),在小范围内辐射学科内知识。在第二轮复习中,将知识进行必要拆分、加工和重组,做好知识整合。实施立体复习,打破教材原有顺序和框架结构,优化组合教材知识,跨框、节、课甚至跨知识体系地进行知识梳理。

三、突出重点,关注热点

第一轮复习主要强调基础知识的覆盖面,知识网络体系,不能遗漏考点中的知识点。第二轮复习主要强调对主干知识的复习,系统掌握经济学、哲学、政治学三门课程的内在联系和它们各自的主干知识。区别相似概念、原理及观点等。例如,经济学中的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价格和交换价值、公司与企业等;哲学中的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规律与规律的现象、主次矛盾与矛盾的主次方面等;政治学中的国体与政体、国家性质与国家职能和国家机构都是平时学生较难区分的问题。像这类问题平时学习中要重点讲清,去掉模糊认识。对主干知识我们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要采取了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采取“小篇子”教学方法,在讲重点知识时,都有“小篇子”相伴。“小篇子”上的习题是经过我们组全体教师深思熟虑,反复研究挑选出来的,很有代表性和典型性。讲完重点知识时,紧随课堂练习,让学生动手、动脑,并给他们充分的思考空间,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我们也非常关注热点问题。时政热点是高考命题材料的重要来源与依据,在复习时我们非常关注生活热点和社会热点问题,让学生学会用学科知识去透视社会现象。对热点的问题我们主要采取以下方法:一是搜集材料,确立专题,让学生了解热点事件的来龙去脉。二是让学生寻找热点与教材的结合点,从经济哲学、政治多角度去分析。三是让学生分析设问,确立答案内容。

四、讲练结合,科学指导,增强能力

篇3

那么,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怎样才能上好政治复习课呢?

通过良久的学习、思考、实验,笔者认为在复习的过程中,应根据具体的复习目标的要求,将当时的社会热点和教学大纲或考纲的要求相结合,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坚决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让学生学会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在教师的协助之下尝试解决问题。如此,复习课才能使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得以同步增长,才会是卓有成效的复习课。

第一阶段的复习,巩固、识记基础知识,达到知识的体系化、系统化目标

这个阶段的复习是关键环节、是复习质量的保证。这个阶段的复习不应是知识的简单重复,而应注重对基础知识的系统化梳理,同时适当地突出重点。

知识之间的联系,已成为目前思想政治学科高考的一项重要能力要求。在新课的学习过程中,教师的教学往往只是根据课本内容的先后进行。而忽视课与课之间、单元与单元之间的联系,不能使知识得到有效的灌通和梳理,学生得到的知识更多的是松散的或点状的,无法融会贯通。所以,这是复习课“补课”的重点,将过往相对分散、孤立的知识加以串联,建立简明、准确、清晰的结构体系。例如,我们可以依据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行单元复习。将相关的知识放在一起加以比较,搞清彼此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当然,有些内容也可以根据其自身所属的知识体系进行复习,如生活与哲学中的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其本身就有很强的体系性。

另外,重点知识也是复习的主体部分,要放在突出的位置。要准确把握,抓住关键词;对于某些内容相似、容易混淆的概念,可以放在一起,搞清它们的区别和联系,加深记忆。

当然,要使复习卓有成效,就离不开学生主体性的发挥。那么怎样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呢?笔者认为,首先必须搞好课前检测。课前检测的时间可以控制在10分钟以内。通过课前检测,教师可以了解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以及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更为重要的是,这是一种对学生的督促、激励。其次,要明确教师在复习过程中的主要任务:预设问题、关注学生自主生成的问题、督促学生自主自觉地完成复习任务,而不是“满堂灌”地讲解。可以适当地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所有学生都参与进来,在小组探究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第二阶段的复习,加强训练,提高能力

首先,教师要立足全局,精心设计各种类型的试题。编选试题要注重基础,通过练习提高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其次,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加强训练。在批改练习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有的学生同一道题错一遍以后可能还会错第二遍第三遍。对于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建立错题集,错了一次不能再错第二次。这样积少成多,错误率就会大大下降了。教授新课时,教师往往采用归纳法,即从具体材料引出基本观点。这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但在复习时,则可反其道而行之,让学生在把握基本观点的基础上去分析具体问题。把理论带到具体问题中去。

最后,选取试题的类型要多样化,增加学生的见识,掌握各种类型试题的特点和解题方法,从而使学生的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

试题训练是提高能力的重要手段。但政治经济形势在不断变化,高考命题年年在改革,新的背景、新的材料层出不穷,所以,试题训练也应跟紧形势。切不可长期使用以前的套题。

真正的教学,必须在教学实践中才能体现出来。教师的教学素质和教学能力只有在教学实践中才能得以提高。作为一名教师,只要能够充分理解素质教育的要求,转变自己的观念,真正做到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积极地发挥教学中的互动因素,就一定能取得好的教学成绩。

第三阶段的复习,调整心态、加强实战

第三阶段复习的开始,标志着高考进入了冲刺的阶段。

首先,这一阶段要调整好心态,做到成竹在胸,从容上阵,潇洒走入考场。

其次,通过丰富的实战练习,练中感悟,练中迁移;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弥补知识缺漏。

篇4

从近几年的文科综合高考试题来看,依然是以单学科独立知识和学科内综合知识为主,跨学科的综合知识相对较少,即使是在跨学科的综合题中,也有一部分是应用单学科的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所以在复习中应特别注意重点抓好学科知识的复习,夯实学科知识。根据这一要求,在政治学科备考的过程中,我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从高三学期初到高考前划分为三个阶段,阶段推进,三轮互动,每一个阶段的复习内容、复习方法与要求等都确定好。不仅要求教师明确,同时也要让学生清楚,不至于漫无目的。实践证明,这种复习策略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夯实基础,注重整合,构建知识网络

在求活、求新、求变的命题的指导思想下,近几年的高考题让人无法妄加揣测,惟有抓好基础,才能做到以不变应万变。政治科高考在试卷中所强调的关注现实生活、发挥创新意识的要求也是建立在对知识的扎实掌握基础上的。对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就是能力。所以抓好基础,既能保证高考中占80%的基础题、中档题的得分率,又使提高能力成为可能。抓基础必须重视知识的落实。“不怕难题不得分,就怕每题被扣分”,说明了对教材基础知识落实的重要性。教师讲了多少并不重要,关键是看学生掌握了多少,所以复习越到最后,教师越应狠抓落实,越应为学生创造抓落实的时间,真正让学生做到对“双基”融会贯通。

在复习过程中,依据《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根据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在第一轮复习中我对课本知识分了五个层次,即课题——节题——框题——问题——问题阐述,形成教材的知识网络,帮助学生构建起科学的知识体系。对于规定的知识内容,不能仅仅满足于简单的记忆,还要挖掘它们的内在联系、弄清每个知识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在第二轮复习中本着解决问题的目的,将知识进行必要的拆分、加工和重组。做好“知识整合”,实施“立体复习”,打破教材原有顺序和框架结构,优化组合教材知识,跨框、节、课甚至跨知识体系地进行知识梳理。例如,对于《哲学常识》的学习,根据各个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加以梳理,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从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人生观和价值观四个方面来把握,然后再从宏观上形成对哲学的整体印象,帮助学生真正做到融会贯通。对于每个知识内容,帮助学生懂得“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只有真正懂得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才能全面、准确地掌握这一知识点。为此我重视了对知识的挖掘,特别是主干知识的内在联系,把一些看起来不相干的知识加以归类,使之网络化、序列化和专题化,提高学生从变化中找不变,以不变应万变的能力。

二、关注热点,迁移知识,培养各种能力

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任务,概括地讲就是传授基本知识、培养各种能力、提高思想觉悟,以实现三者的有机统一。培养各种能力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中心工作,它既是我们教学的主要目标,又是我们教学的落脚点,同时,也是我们适应高考试题改革的需要。高考作为国家级考试,必然要体现国家意志,试题中设置的新情况、新背景、新材料和新问题必然会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和现实性。高考改革已经由“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并且将继续深入下去。

《考试说明》在规定考查知识范围同时,也规定了对考生的“能力要求”。如果说,《考试说明》中“考查的知识范围”对考查内容的广度作了要求,那么“能力要求”规定的就是高考政治对于考试内容深度的要求。因此,在完成基础知识复习(即第一轮复习)的前提下,培养能力和强化能力训练是热点专题复习(即第二轮复习)的首要任务。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熟练地掌握书本知识,而且还必须善于引导学生走出书本、走出课堂,融入社会,关注热点,学会迁移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指导学生一定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关注国家、关注社会、关注世界、关注我们共同生存的空间。如果学生在学习中不“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不重视知识的迁移,而是死记硬背,生搬硬套,那是肯定考不好的。

基础打牢了,并不等于能力和素质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要提高能力和素质,除了首先要夯实基础外,还必须把所学的基础知识理论应用于实践,用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即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原则和生命力所在,也是高考政治科命题的重要原则。政治科高考命题注重基础知识和热点问题的融合,倡导“现实问题的知识性关注,理论问题的现实性追问”,既反对知识化倾向,也反对时政化倾向,坚持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为此在备考过程中,我十分关注党的各种会议的召开及其报告的主要精神,努力将之与思想政治教材有机地结合起来,对教材进行增删、整合,对知识进行更新。并把社会热点问题与教学结合起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三、加强训练,查缺补漏,提高解题技巧

政治试题的主、客观题目往往都是通过运用新材料、设置新背景来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各种能力的,因此教会学生如何审题、筛选信息、找到切入点等都需要通过进行针对性训练来培养和提高。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我还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加强了对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学习,在教学中,借助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和教学方法,改变过去那种“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突出抓好知识的落实,抓好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多给学生留下展示自己的时间和空间。适时开展学科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以实现“师生互动、共同提高”。

篇5

 

贵州省政治会考主要考查学生高中阶段的政治知识。在贵州省会考改革的大背景下,自2013年起,贵州省会考的各门学科考试题型发生了较大变化,试题更具时政性和综合性,更注重学生的理解分析和运用能力,鉴于会考的复习内容杂而多、周期短,笔者以近年来对会考的复习经验,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近年贵州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试题特点

 

近年贵州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都是本省自主命题,结合近三年的试卷分析,会考试题有以下几个特点。

 

1.试题考查方向稳定,题型变化较大。会考考查范围仍主要涉及“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这四个必修模块,其中“经济生活”占25%,“政治生活”占20%,“文化生活”占20%,“生活与哲学”占25%,年度间国内外重大时事占10%。从2013年开始,政治学科的考试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和不定项选择题,其中的单项选择题主要由时政题和基础知识题构成,而对不定项选择题的考查已取代前几年的主观性试题。总体来看,试题考查方向及难度等相对稳定。

 

2.试题倾向于重基础、突主干、强化理解运用。会考重在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进行考查,因此试题内容大多是考查基础知识的识记,属于A层次;部分知识则是考查理解和运用,属于B和C层次。研究近年的会考真题发现,在题型变革后的2013~2014年的试题中,考查点源于教材,但对B层次和C层次知识点的考查力度加大,这说明会考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分析和运用能力。

 

3.试题贴近生活,时政特点突出。政治和其他科目不同,时政性较强,在考试题型变革后,整套试题的设置大多都会以时政为材料背景,尤其是单项选择题的前5个,题目都来源于年度的国内外重大时事,备考期间要督促学生加强时政学习。

 

二、贵州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备考策略

 

1.仔细研读考试标准,考点复习有的放矢。由于会考的教学内容多,任务重,复习周期短,《贵州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就显得尤为重要,《考试大纲》对不同知识点的复习有不同要求,大体分为ABC三个层次,每年考查的知识点所要求的层次变化不大,教师在复习课之前一定要认真梳理《考试大纲》中的知识点,在教学的时候,注意结合教材,分层次给学生讲解,新增的考点要格外重视。笔者在以往的复习中,主要依据《考试大纲》要求,整理所有知识点,以便后期的复习有序进行。如果后期有空余时间,还需继续研读《考试大纲》,强化进一步的理解和记忆。

 

2.重视真题,传之技巧,辅以训练。高效的复习需要一定数量的习题做基础,但要避免盲目的题海战术,否则不利于教学相长,笔者认为最好的习题就是以往的真题,教师一定要精选真题,用好真题,一定要在复习的最后一个阶段运用真题,会考前夕可以利用针对会考的模拟题。在讲解习题时,最好对应《考试大纲》找到相应的考点,这样可以强化对该考点的理解。

 

通过笔者的研究,政治学科选择题比较实用的方法是排除法,要想把排除法用好,主要学好“两步”,第一步是学会识别错误的选项,第二步是排除无关的选项。对于后者,很多学生容易犯错,主要原因是没有抓住题目的中心,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教会学生快速找题干、抓中心,比较快捷的方法就是勾画关键句子,不受错误选项的干扰,从而快速选出答案。

 

例如:(2013年贵州省会考第8题)近年来,我国很多地方在创建平安城市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监控探头的作用,市场对监控探头的需求量大增,视频监控设备生产公司扩大生产以满足市场需求。这表明:A消费决定生产 B生产决定消费 C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D生产反作用于消费

 

解析:本题以时政材料为背景,考查生产和消费的有关知识,AD表达均错误,根据题目中“市场对监控探头……满足市场需求”的表述,强调的是消费的反作用,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答案是C。

 

3.科学划分学习小组,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伴随新课改的发展,会考的复习应贯彻新课改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为了让学生认真记忆知识点,笔者近年来都是以划分学习小组的形式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学习小组会根据学情划分,落实责任制,组员对组长负责,组长对教师负责,让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其积极性。

 

会考是检测高中政治教学成果的基本标杆,其成效与备考策略紧密相关,要想实现会考检测的有效性以及学生学习的高效性,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

篇6

关键词:无机材料科学基础;启发式教学;建构主义理论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5-0198-03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之下,根据情境中的线索调动头脑中事先准备好的多方面,多层次的先前经验,通过主动积极思考,对新信息进行解答并赋予它们具有学习者自身特色的意义,然后以此为原材料,形成自己的知识构架。教育的问题,其本质是促进学生思考,形成新的知识体系。因而,作为教育主体的老师,其角色也要发生重大变化,由原先的知识传播者转变为思想的传播者。其主要的使命,是以所要传播的知识为媒介,教会学生去思考,并得出具有自身特点的结论,从而形成具有特色的知识的结构。教育的目标不再是向学生“移植”单纯标准化知识体系,而是要让学生建立在标准化知识体系基础上的开放的思维体系。在这样一种体系中,学生具有系统的基础知识,但又对所获得的知识具有深度的思考甚至质疑。相比单纯的标准化知识体系,在标准化知识体系基础上开放的思维体系在当今的社会中,显得更为重要。而如何建立一个思维体系,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在几年的无机材料科学基础的教学中,笔者所在教学团队以建构主义为指导,开展以问题为中心的无机材料课程教学实践。本文将对无机材料科学基础动力学部分的教学实践谈谈体会,和同行进行交流,以期提高教学水平。

一、问题体系的梳理是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的关键

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显然,问题是认识的起点,是兴趣的表征,是创新的开始。在学习过程中,也是区分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的标志。开篇伊始,需要回答的第一个问题是:什么是无机材料动力学?根据无机材料科学基础教材的精神,笔者的理解是无机材料制造过程中材料组成原子移动的科学。以此为出发点,根据常规的思路,就可以提出进一步的问题:原子移动的方式是什么?原子移动的动力是什么?原子移动的阻力是什么?(促进)原子移动的目标是什么?如何提高过程的时间效率?从本质上来讲,无机材料动力学所解决的问题就是这五大问题。以下根据这五大线索对课程内容进行梳理:通过“原子移动的方式是什么?”这一问题,可以解决课程中关于原子移动的基本概念:扩散、粘(塑)性流动等,溶解沉淀、蒸发凝聚。其中前二个概念为较高层次的概念,扩散为介质中单个粒子的移动,而流动则是粒子群体移动。而溶解沉淀则是一处的固体(晶体)溶解于液体(熔体),在液体(熔体)中扩散,然后在另一处的固体表面沉积。蒸发凝聚则是固体蒸发,扩散或流动,然后又凝结的过程。以这样一个线索,就很容易将无机材料科学基础动力学过程中的各章内容―扩散、固相反应、相变和烧结中的原子移动概念很好地进行梳理。对“原子移动的动力是什么?”这一问题的回答,也可以贯穿无机材料科学基础的全部内容。从本质上来说,原子移动的动力就在于其起始位和目标位的化学位差异。而化学位的差异可以由浓度(活度)差异、凹凸面差异和颗粒大小差异、体系中不同组分之间的相容性差异、以及温度差异和压力差异所影响和决定。由于不同部位的化学位差异的存在,在一定条件下,体系的不同部位的化学位将趋向于均衡。就如处于不同高度的液体在连通的情况下要处于同一平面一样,由化学位所表示的“位能”也将在一定条件下趋向于均衡到同一位能值,从而导致粒子的移动。这样,利用化学位的差异以及体系不同部位化学位在一定(动力学)条件下趋于均衡化的原理,就可以很好解释正扩散、逆扩散、蒸发-凝聚、溶解-沉淀以及烧结过程中的晶体长大和二次再结晶、热压烧结的流动机理等各种知识。对“原子移动的阻力是什么?”这个问题的回答,可以很方便地理解液固相变和液液相变的机理问题。均一体系形成的新的界面所产生的附加能量,成为液固相变过程成核-生长过程的过冷问题。对原子移动的阻力这个问题另一个角度的涉及无机材料的制备问题,在温度较低时,原子的运动受到环境(由化学键力形成的制约)的制约原子难以移动,只有在温度升高时,环境的制约相对减小,原子才得以移动。无论扩散还是流动的原子迁移模式,无不受这个规律所影响。对于“原子移动的结果和目标是什么?”的回答,与无机材料课程中谈到的烧结问题密切相关,由此可延伸出收缩、气孔率、实现设计的相结构以及材料的最终性能等。就如我们在处理日常生活问题所必须考虑的一样,过程的时间效率非常重要,具体体现为速率和效率。围绕速率,动力学就有一系列数学表达式,如Fick第一、第二定律、杨德方程、金斯特林格方程、相变中成核生长速度、晶体长大速度以及烧结过程中的颈部尺度和时间的关系、气孔率和时间的关系等。而为了提高效率,陶瓷制造之所以要用粉体为原料、制造微晶玻璃为何要用晶核剂等问题也得到在这个角度的答案。通过将上述五个基本问题进行解答和梳理和扩展,可以涵盖无机材料科学基础动力学的基本内容。在教学中,在尊重原教材的前提下,利用建构主义思想,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基础知识,以辩证法和认识论为指导,通过构思新的问题,可提高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思考,取得较好教学效果。

二、生活知识和基础知识是构建知识构架的初级原材料

就无机材料而言,由于其普通而传统的特性,无论是水泥、玻璃还是陶瓷,大学生们在生活中都已经形成不同程度的接触并形成一定程度的认识。另外大学的基础课程如物理化学、物理学和化学等也为无机材料科学基础动力学的教学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也就是说,对无机材料科学基础动力学的知识体系而言,学生在学习本门课程之前,就已经有了一个原始的、初步的知识体系,但这个知识体系可能是模糊的、若隐若显的。具体体现在一些问题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在一些在专业人士看来,非常具有系统性和连贯性的知识,在学生那里是离散的,缺乏有机联系的。因而,如何在这样一种模糊的、离散的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明确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知识体系或称为网络,恐怕是任课教师的一个主要任务。在学生已经有的知识体系的基础上,以问题为出发点,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引导学生得出自己的结论,可能是完成本项任务一个可行的方法。下面举两个例子加以说明。其一为破碎瓷器的断面,大学生中,很少有人没有过打破碗的经历。部分好奇心很强的学生可能也观察过陶瓷的断面,尽管模糊,但对断面的形貌肯定有一定的概念。通过老师提醒,对破瓷断面很容易形成如下的知识:粗糙的、不吸水、很硬。在这样一个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我们就很容易提出如下一系列问题:为什么是粗糙的?为什么不吸水?为什么饭碗的表面不粗糙。为什么泥菩萨不能过河而古代贸易中沉船中的陶瓷几百年后仍然完好?通过这样一些设问,启发学生思考,通过讲解,就较为容易地能把扩散、流动、烧结的内容揉合到一起,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得到升华,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其二是液固相变的问题。学生们已经在先学课程的物理化学中得到如下的知识,平衡状态下,化学反应自发进行的条件是体系的自由能(焓)ΔG≤0。从这个角度,很容易引导学生接受这样的概念:相变自发进行的必要条件也是ΔG≤0。以这样一个基本的规律,就可以引导学生提出如下问题:为什么是小于等于0?等于0意味着什么?小于0意味着什么?以学生已经根深蒂固的基础知识――水在0℃结冰为基础,就很容易引导学生形成这样的知识:ΔG=0,就是指0℃时冰水混合物的自由焓差。在这样一个基础上,学生自然就会想到ΔG

三、辩证法是学生梳理知识体系和形成开放性思维的思想武器

无论我们是否意识到,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都有利用辩证法思考的经历。诸如“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一下”“设身处地地想一想”“换个角度思考一下”,都有辩证思维的影子。大学生们在哲学中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系统学习,更有利于他们以辩证法为思想武器,促进自身知识的构建,并使知识体系具有更加开放的特性。以对立统一规律为例,如前所述,在考虑颗粒移动的促进作用的同时,对立统一规律就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什么因素可以阻止粒子的移动,使学生形成新的思考。课程中很多具有极值的曲线,如晶体生长速度和过冷度的关系等,就可以很好地利用对立统一规律加以解释。举一反三,很多问题学生就可以很好地理解、掌握和延伸。在学生掌握了利用这一思维方法的基础上,再传授给学生在二分法(非此即彼)基础上的多元体系复杂性的认识,也就是说一果多因或一因多果的认识。使学生课程知识有一个很好的梳理,对课程体系有更好的把握。质量互变和否定之否定规律同样也可在教学中得到很好的应用。同样,以辩证法的思维模式,也可以引导学生发现很多教科书上没有涉及的内容。如在成核-生长的液固相变的描述中,书中只告诉我们由于在纯粹的液相体系中形成新的固相,界面能需要用液相变为固相放出的潜热补偿,因而,需要成核。但并未解决成核后在过冷状态下液相变为固相后放出的潜热对体系温度的影响。诸如此类,利用辩证法的思想工具,还可以引导学生发现很多问题。有些问题,可能是能够得到答案的,有些问题,可能本身就是现有科学体系没有解决的。因而,通过学习,学生所构建的新的知识体系是并不完美的,是尚存悬疑的,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探索。相比自我封闭的知识体系而言,这样一个体系无疑是具有活力的。

以问题为中心,可很好地对无机材料科学基础动力学的内容进行梳理,关联无机材料科学基础各部分知识,形成以问题为中心的网络体系。以学生原有的生活常识和先修课程,可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和重组,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以辩证法为指导,可引导学生进行开放性的思维,引导学生不断创新,探索未知,提高自身的创造素养,则对其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篇7

一、破译考试说明密码

将浙江省2012年考试说明与2011年考试说明仔细对照可以发现:2012年高考文科综合政治部分在试卷结构和题型上基本没有变化,在考核目标和要求上也与往年基本相同,但在考试范围上做了一些调整。具体的变化有:

1 共删除了6个考点: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②世界贸易组织;③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的影响;④国际组织;⑤联合国;⑥哲学与时代精神。

2 共增加了9个考点: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②中国与国际组织;③联合国倡导的国际关系基本原则;④联合国主要机构;⑤联合国的作用;⑥中国与联合国;⑦世贸组织及其宗旨;⑧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和职能;⑨中国与世贸组织。

3 调整和改写了约18个考点(略)。调整和改写的内容主要集中在《经济生活》、《生活与哲学》、《国家与国际组织》中,《政治生活》与《文化生活》没有变动。

说明:调整和改写后的考点文字表达更加简洁,意思表达相对准确,且根据教考一致的原则,在表述上与本届考生所学的教学内容一致。

二、备考策略

1 全面梳理考点,提高复习的全面性。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其选拔的功能一直不变,对学生的知识考核要求较高且全面。为此,在高考复习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全面梳理考点,防止在知识构建过程中出现盲点和漏洞,以提高复习的全面性。

首先,要求学生按照考试大纲规定的考试范围,复习所有的考点,不能挑挑拣拣,防止出现知识死角。其次,要求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复习每个考点,包括含义、性质、地位、作用(或意义)、途径(或措施),以及每个考点与一些相似、相关知识点的区别和联系。再次,要求学生认识每一个知识点在学科中的位置及其与其他知识点的关系,做到心中有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使基础知识系统化、网络化,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2 整合主干考点,提高复习的有效性。高考命题的主干性原则,要求学生在复习中把握命题规律,突出主干知识,善于构建主干知识网络,切实提高复习的有效性。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学科指导意见,结合教材中的重难点,并根据与时展趋势相结合的社会热点、时代特征,关注社会生产和科技发展的状况、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围绕学生关注的社会生活和经验确定复习的主干知识。其次,教师应引导学生围绕确定的主干知识,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层面构建主干知识网络,使零碎的知识系统化、混乱的思维条理化。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某个时政热点尝试构建专题的知识体系,大胆整合各主干知识要点,运用所储备的主干知识多层次、多角度地分析时政热点,做到分析全面透彻,力求综观全局、高屋建瓴。

篇8

他就是北京市第十二中学物理特级教师马广明。33年来,马老师在物理教学中以哲学的思维不停地叩问与反思,他说:“只有让理性思考真正渗透教学,我的存在才有真正的意义。”

“我思故我在”

思考是马老师工作的常态。

在思考中追本溯源。在高一物理课本中,牛顿定律之后特别指出经典力学知识的适用范围――“经典力学只适用于解决物体的低速运动问题,不能用来处理高速运动问题;只适用于宏观物体,一般不适用于微观粒子。”那么,教材为何会专门提出这样的适用范围呢?马老师开始了思考――既然有适用的范围,肯定有不适用的地方。为了弄清楚“力”到底是从何而来的,马老师一头钻到了书堆里――从亚里士多德的“力是依赖于物质而存在的”,到伽利略惯性原理提出的“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的条件下能连续做匀速运动”,再到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提出的“引力是因为物体具有质量而使空间扭曲引起的”……马老师追随历史的脚步,把2000多年来科学家们对“力”的理解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对“力”这个概念的形成过程有了整体性、系统性的把握,也更加明确了为何教材会专门提出适用的范围。自此,凡涉及物理概念的教学,马老师都要寻根究底,追本溯源。

在思考中悟“道”。在马老师看来,物理从本质上说是依据“实物”而言“道理”,或者说需要“悟出事物的道理”。那么,物理教W中的“道”指的是什么呢?“我认为,‘道’就是自然呈现出来的一种规律、一种自然生态,反映在教学上,就是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让教学方法有效果、可操作。”因此,在教学中,马老师深思以求彻悟,探究以求实效,做有“道”之教。除主持丰台区“十二五”重点科研项目“演示实验的作用”课题研究外,马老师还参加“北京市中小学特级教师研修工作室”的研修活动,30余篇教育教学论文在物理核心刊物上发表……

“思考是物理的放大镜。”在思考中,马老师寻求概念之源,发现教学之道,找到了精神世界中那个真实的自己。

在“共性”与“个性”中寻求统一

唯物辩证法认为,“共性”即普遍性,“个性”即特殊性,两者密切联系,不可分割,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在物理教学中,马老师也一直在寻找“共性”与“个性”之间的统一。

那么,“共性”是什么?“个性”又是什么?“我认为,学生的一般身心发展规律是有普遍性的,而不同学生的认知状态是有特殊性的。”

秉承这样的教育教学理念,在教学中,马老师都首先关注学生的认知状态,结合学生实际,在诊断、测定学生前认知的基础上,采取合理的教学策略。例如,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来看,高一年级的学生普遍以直观的思维方式为主,因为他们还处在初中到高中的过渡期,因此,马老师在教学中侧重于从直观的角度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学习“匀变速直线运动时”,为了让学生观察到物体下落的轨迹,马老师用相机把自由落体的过程拍下来,再用慢镜头回放,这样让学生从直观的角度了解物体运动的轨迹。而在高二和高三年级,由于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普遍发展较快,则给学生安排有一定难度的抽象内容,让学生在“最近发展区”进行自我挑战,将“感觉的兴趣”转变为“感觉的满足”。

而对于不同思维习惯和个性特征的学生,马老师则建立跟踪档案,对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方案。例如,小陈害怕弹簧,在学习弹簧动态运动时不敢动手,无论马老师怎样劝说都不行。于是,课下马老师把她单独叫到实验室,让她跟弹簧实物“对话”,逐渐熟悉弹簧的构造和原理;同时,在给她的作业中单独设计了含有各种动态弹簧问题的题目,让丰富的表象材料来支撑抽象的思维。最终,小陈不但消除了对弹簧的畏惧心理,而且牢牢掌握了弹簧动态运动的相关知识。又如,小宋在面对过程复杂的物理问题,如加速、减速、再加速等问题时非常发憷,好像之前学过的知识点一下子全忘了。面对这种状况,马老师采取的是“化繁为简”的策略,他先把问题一个个拆解出来,运用基础知识一步一步地去解决,最后再统整成一个问题,这样,看似纷繁复杂的物理问题一下子就明朗了。再如,小何基础知识非常扎实,但是个性比较强,遇到问题总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思考,因此容易对概念产生错误的理解。面对这种情况,马老师依据具体情境对她进行认知冲突的比对校正……就这样,在马老师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中,学生得到了个性满足和知识的收获。

“共性”与“个性”看似矛盾,然而,马老师却在不断的探索中寻找到了二者的和谐统一。

在“作用”与“反作用”中并进

主体施加作用于客体对象,客体对象也往往会反过来施加作用于主体。在这一点上,马老师深有体会。因为除了教学之外,马老师还承担着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培训青年教师。他坚信,自己施加到这些年轻人身上的“作用”,也会以“反作用”的形式对自己的专业发展产生强大的推动力。

虽然教学任务繁重,但在帮助青年教师成长的方面,他丝毫没有懈怠。无论看或不看,他都在那里――物理备课组活动时,他带领青年教师们一起探讨如何将知识点讲透,怎样设计实验更便于学生接受,每每“拖堂”却浑然不觉;上课铃声响起,他或是坐在青年教师的课堂上准备听课,或是坐在办公室,登录学校的后台系统在网上同步听课,往往下课铃声响了,他仍凝神思索。2016年9月,学校成立了“马广明特级教师工作室”,马老师和另外几名青年教师一起,开始了针对教学中实际问题的探究活动……在马老师看来,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已经融入了日常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存在于课上、课下的任何空间,“细水长流应该是每个学校培养青年教师的常态。”

篇9

一、认识地理学科特点,科学配置复习时间

对于高考文科综合中的地理复习,大多数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如果谁先进入状态,谁就占有优势。因此,同学们应给予地理学科足够的重视,根据教学进度和老师的要求认真学习、复习地理,循序渐进地安排复习进度和时间,不能盲目挤占和挪用应属于地理学习的时间,抱突击完成任务的思想是难以奏效的。

二、夯实基础,熟练掌握重难点知识

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能力是知识的反映。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厚实的知识基础和基本技能,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就如“空中楼阁”,因此,必须练好基本功。

主要做法是:通读地理教材和课堂笔记,梳理基础知识,列出主干知识(基本事实、原理、规律),研究内在联系,确定重难点,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每课时、每单元各节内容乃至中学地理知识结构),在头脑中形成完整、清晰、有序的知识网络,将课本知识进行思维加工,并融会贯通地进行横向和纵向整理,从而获得正确理解、自由支取和灵活运用有效知识,这是夯实基础的关键。

其中在对基本原理和规律的探究、发现、归纳至应用的过程中,要多思、敢问、善问(可准备一个问题本),真正弄懂、吃透地理基本概念、原理、规律,熟练掌握重难点(如日照图、区时、洋流、工业布局、环境污染、西亚、日本、美国、中国政区等),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并能举一反三,达到“情况变了也会用”。

三、注重方法,突出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常言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老师应针对每部分知识介绍相应的学习方法,如分类归纳法、总结规律法、联系实际法、图示法、巧记法等,请同学们注意领悟,多思考“我怎样学习”,如“如何判读各种类型的地图和地理统计图表,如何从各种资料中进行地理信息的提取、优化信息,如何比较、分析、评价地理事物和现象,如何进行文字准确、条理清晰、逻辑严密的表述”等等,多总结,摸索适合自己的求实灵活的地理学习方法,理清解题思路,形成准确、简洁的书面语言,并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文科综合的命题指导思想是“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学们在夯实基础、不留知识盲点的同时,要注意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学科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就地理能力而言,应特别注意的是阅读分析地理图表、地理信息处理、地理思维和区域地理分析等能力。

地图是地理学的“语言”,是学习地理的工具,复习中应及时对各种地图和表格运用的特点、规律和方法进行归纳,养成以地理图表辅助记忆、思维的习惯,学会图文互换、绘制简单的地理图表,并从图表上准确、全面、有效地提取显性和隐性的信息,以培养自己的读图、析图、综合运用地图能力。在平常学习、复习中需注意进行学科内知识综合,将不同章节的材料、图表、知识点进行前后联系或合并重组,使知识在迁移过程中自然延伸,也需注意地理与政治、历史的交叉点(如三大产业结构、我国对外开放格局、时空)和切入点(如用一些哲学观点去分析许多重大自然地理事件和人文地理热点的形成机制、发展趋势,从点线面入手分析自然环境特点,经济发展特点及相应城市、地区在历史时期出现过的重大事件、有关人物及历史意义,或从历史事件入手进行相关地区的地理环境分析)。在做每一道跨学科综合题时,多思考运用不同科目的知识多角度思考并解答,以培养获取延伸知识、综合分析能力。

四、关注生活,重视社会热点和焦点

篇10

为什么要谈高中政治学科教师的专业知识问题?主要缘之于教学工作中遇到的许多实际问题:(1)在日常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我们时常会发现,教师往往对教学形式的关注要多于对教学内容的关注,如课堂教学如何导入、如何使用多媒体、如何组织检测等,而很少关注对教学内容本身的理解。事实上教师自身知识的欠缺会直接影响到一些教学难点问题的解析和突破。(2)在谈到政治课课堂教学效果时,教师往往归结到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态度等问题上。事实上作为课程实施者的学科教师,对所教学科知识内容的理解以及对学科知识内容相关的教学知识的了解和把握程度直接影响着学科教学的效果。(3)在谈到政治学科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培训时,人们往往会想起教师观念的转变,教学方式的变革等,因为我们常把当前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也都归因于此。但是我们往往忘记了一点,如果教师本身的专业知识相对丰富,对教学内容分析透彻,即使他没有提问,没有所谓的互动,学生照样听得津津入味,教学效果自然不错。反之,形式多种多样而对教学内容本身不甚了解,教学效果自然很差。因此,我认为非常有必要研究一下政治学科教师本身的专业知识及其相关问题。

一、高中政治学科教师的专业知识解析

美国当代教育家舍恩通过对“技术理性”的批判,肯定了教师这一专门职业,并为教师专业化奠定了理论基础。他在《反思性实践者———专业人员是如何思考的》中指出,教师是典型的反思性实践者,教师专业知识是在“对行动反思”和“在行动中反思”中产生的,当实践者如此反思时,就会成为实际情境中的研究者,并在这种过程中获得“正式的和严谨的专业知识”,而且这种知识是“默会的”、“直觉的”,“行动中的知识”。

(一)学科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分析

一般学者都认为作为学科教师的专业知识就其外延而言,主要包括两大范畴:具体的学科知识,有关教育学活动的知识。美国教育家舒尔曼特别强调有关“内容”的知识,主要包括两类:学科知识和学科教学知识。他定义了构成教学的知识基础的七种类别的知识:学科知识、一般教学知识、课程知识、教学内容知识、学生及学习特点的知识、教育环境知识和关于教学目的和价值的知识。

(二)高中政治学科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分析

传统教师专业知识的研究基本定位于“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模式。而针对具体的学科教育背景,比较扎实地就具体学科教师专业知识发展进行深入的研究甚少。更何况,对于高中政治这样一门特殊的学科,国外学者没有也不可能进行深入的研究,国内关于高中政治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专业知识,在一些论文中有所涉及,但也不够系统。但从几十年几乎不变的大学本科师范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可推断出大家比较公认的高中政治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知识。 我们认为,林崇德教授等学者从教师专业知识功能出发的分类(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文化知识)既较全面地刻画了教师专业知识的内容,又清晰明了。因此,我就以此分类模型为依据解析高中政治教师专业知识的结构。

1.高中政治教师的本体性知识

本体性知识即学科专业知识。一直以来,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都被放在首位。对于高中政治教师而言,本体性知识就是指高中政治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主要包括相关政治理论学科基础知识和政治理论发展史的基础知识。

(1)相关政治理论学科基础知识

政治理论基础知识是政治教师开展教学的基础,是政治教师专业知识结构中的主要部分。教师对基础知识有完整、系统、精深的掌握,才能在教学中统观全局地处理教材内容。高中政治教师必须掌握的政治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哲学、政治学、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伦理学、法学等。

(2)相关政治理论发展史的基础知识

从相关政治理论发展的角度来说,发展史集中体现了政治主要概念、理论的发展历程,包含着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因素,包含着深刻政治理论和观念的变革,包含着探索者的思索、创造、艰辛与悲欢。在高中政治教学中,了解其理论发展,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的政治概念、理论。新课程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强调,更是凸显了发展史教育的价值。高中政治教师必须掌握的相关政治理论发展史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马克思哲学史、中国哲学史、经济学常识、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等。

2.高中政治教师的条件性知识

条件性知识是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涉及教师如何教的问题和如何使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把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生可以理解的知识,是对本体性知识的传授起理论性支撑作用的知识。条件性知识是教师顺利进行教学的重要保障。对高中政治教师来说,条件性知识包括一般教学知识和政治课教学知识。

(1)一般教学知识

一般教学知识范围相当广泛,包括教育科学理论、心理学基本理论、教育心理学、教育改革与实验以及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等。政治教师只有全面系统地掌握一般教学知识,才能确立先进的教育思想,正确选择教学内容与方法,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科学地传递给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政治课教学知识

由于高中政治课本身具有的理论性、时政性、教育性等特征,因此高中政治课教学具有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学的特征。新课程对高中政治课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强调政治课教学不只是教知识技能、教技巧,还要教政治思想方法,把政治的学术形态转变为教育形态,努力去体现政治课的文化价值和政治课的教育价值;培养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注重政治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3.高中政治教师的实践性知识

高中政治教师专业知识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第一,高中政治教师专业知识是在政治课教学实践中建构的;第二,高中政治教师专业知识是关于政治课教学实践的,多是具体的小叙事,比如:“这个概念学生理解起来较困难”;第三,高中政治教师专业知识是指向教育实践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更好地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主要由策略性知识、情境性知识、自我知识等组成。

(1)策略性知识

高中政治教师的策略性知识是指政治教师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和评估教学效果而采用的灵活多变、适应性强的教学策略与方法,如教学反馈、先前知识回顾等。它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对理论性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是基于政治教师个人经验和思考的实践性知识。

(2)情境性知识

高中政治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在特定情境的教育现场中不断形成的,是政治教师从处理各种教育事件的历史经验中逐步积累起来的,它依赖于政治教师对情境的敏感性、对学生及其特点的了解和感知、课堂教学与管理技巧的掌握和变通等。情境知识能够增加教师对实践情境的辨别力和判断力,能够赋予教师时刻敏锐地感知和辨别特殊的教育情境,使教师透过教学机智在特定时间压力下做出瞬间判断和迅速决定。

4.高中政治教师的文化知识

有学者在谈到“专”与“博”的关系时曾说过,使用某种“专业知识”时,常常需要更多的“一般知识”来做它的后盾,像冰山一样,浮出海平面的一部分,需要一个巨大的基座来支持它,而这个巨大的基座指的就是教师广博的文化知识。政治教师的文化知识包括:文学艺术的一般知识,现代科学技术的一般常识,社会科学发展的主要理论与观点,法律知识、经济学和社会学的一般分析方法等。

二、高中政治学科教师专业知识发展的路径

实际上,教学是建立在对教材内容理解的基础上,教师的教学其实就是传授“教师个人对中小学教材内容的理解版”的知识。而对教材内容“理解”需要几个方面的知识支撑,理解就是教师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包括学科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知识、相关学科知识、实践知识等)对教材内容从教学角度给出的个人诠释,包括教材内容的理解、侧重取舍、如何讲解、如何呈现等。在这个理解过程中,学科专业知识可以使教师从高观点或宏大的境域中去理解教学内容,以致更好地把握教学内容;相关文化知识帮助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融会贯通、知识的通俗理解和讲授、类比比喻和表征等策略的良好运用;教育教学知识帮助教师选择更好的更有效的方式手段将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实践知识是经验、智慧,是教师教学抉择的基础。

那么,作为高中政治学科教师,我们应当如何发展、提升这些知识呢?主要的路径有:

(一)多看书

对教材中某些知识理解不透的,必须找相关专业书进行系统学习,不能简单地上网搜索一下,要理解其理论的来龙去脉。同时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看一些时事评论等杂书,增加自身的知识储备。多看书主要是解决学科专业知识、相关文化知识的问题。

(二)多听课评课、多反思研讨

教育教学知识、实践性知识等都是在教学实践中产生的。通过听课评课,相互研讨以及对自身教学实践反思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认识,不断增长我们的教育教学知识、实践性知识。而这些知识只能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多听课评课、多反思研讨来获得。

(三)特殊路径———研究高考试题和尝试编制试题

研究高考试题之所以能够促进教师专业知识的发展和提升,其根本在于高考试题本身的特质。众所周知,高考试题是众多例题专家的学科智慧和优秀学科思想的结晶,可以说,高考试题最大限度地体现了中学学科核心内容知识及学科思想方法本质。高中教师研究高考试题,总体而言,不仅能够梳理教师个人的学科专业知识,而且能够加深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丰富学科内容的广度,优化教师的学科内容知识的结构和品质。研究高考试题对新手教师来说更是具有特别的意义,因为新手教师往往对高中学科教学深度把握不准,知识理解不透彻,知识表征单一,知识应用能力有限,通过研究高考试题,对他们尽快掌握高中学科教学要求非常有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