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文化研究范文
时间:2023-10-26 17:56: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艺术与文化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地域文化是非常广泛的概念,在长期历史发展中逐渐被当地人感知的文化现象都包含其中。甘肃地区的文化资源非常丰富,这为民间艺术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而民间艺术则是当地劳动者为了丰富生活并满足审美需求形成的各类艺术形式,是当地人勤劳与智慧的结晶。相比学院艺术,民间艺术虽然未曾在高等教育中设立专业,但是种类更加丰富,并分布在乡村小镇,有着别样的魅力。
1甘肃民族民间艺术的形式
1.1香包。甘肃的香包源于当地农耕文化以及民众的风俗,是甘肃民间的特色工艺品。[1]甘肃香包不同于外表细腻的湘绣和苏绣,其特点在于传统手工所体现出的质朴和宁静。从审美的角度上来看,甘肃香包所体现的实际上是农耕文化。甘肃香包在外形上体现出一种折叠感,看似简单,实际上立体与平面相互折叠。例如,“无毒香包”,其外形扁平,但“五毒”却在主体上表现得十分立体,因此形象非常丰富,也体现了以毒攻毒的独特思想。此外就是甘肃香包体现的一种独特的夸张美,外形更加写意,如动物造型的香包,在香包上的动物往往是双目圆睁,神态十分夸张。甘肃香包体现的是纯真的美好,其灵感源于淳朴的生活与自由的意识。1.2剪纸。剪纸在甘肃地区可以说是妇女群体的智慧,是妇女对自身情感的一种抒发。[2]当地妇女在生活中将现实逐渐转变为艺术作品,从而在不断实践与改良中掌握纯熟的剪纸手法。甘肃剪纸的形式非常多样,与当地民俗传说有关,通常都是寓意吉祥,如生命繁衍、驱灾降幅等,还有一些剪纸则是描绘某种图腾。甘肃剪纸不同于其他地区的剪纸艺术,其体现出独特的地方文化,其中由于历史因素,可以从中发现西夏和金的文化特征,很多北方的图腾也是通过剪纸的形式保留下来的,因此甘肃剪纸一直以来都被称为参考历史的“活化石”。
2地域文化对民族民间艺术文化的滋养
2.1民间艺术来源于生活。民间艺术往往体现的是当地人的现实生活,几乎与当地人的衣食住行密不可分,其中不仅可以看出娱乐性,也能从中感受到当地人在不断使用和把玩这些工艺品时所养成的生活习惯和特色风俗,或者说是基于生活需要才创造出这些艺术形式。例如,甘肃剪纸中的很多纹样代表着吉祥和平安,经常被贴在婚房中,这样就可以对新婚夫妻给予祝福。香包则是当地人在历史发展中常用的一种日常工具,是当地人对审美以及生活品质的需求。因此,民间艺术本身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创作艺术品的灵感来源于生活,最终也要用于生活。2.2民族民间艺术体现地域审美观念。地域文化的不同导致处于不同地区的人们具有不同的审美风格。民间艺术可以说来源于劳动人民的智慧,是劳动人民的审美意识,无论是在题材上,还是风格上,与当地民俗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样以甘肃剪纸为例,剪纸的题材有动植物、民间故事、神话传说以及历史图腾等,这些实际上表达的是当地人在历史中发展出的某种信仰或者对生活的憧憬。香包也是如此,其简单的造型无不体现出甘肃当地人对自由和淳朴的追求,因此民间艺术体现的其实是当地人的审美特点,若是外地人,尽管也是欣赏,但是在态度上总会与当地人有所差别,这是因为不同地域的人,审美观念是存在差异的。
3民族民间艺术体现地域文化特点
3.1艺术造型质朴。当地人在制作工艺品的时候,通常都是就地取材,用抽象的手法将质朴的面貌表现出来,因此在造型上往往更加夸张。在寓意方面也体现了一种文化特色。甘肃当地人的憨厚、质朴的特点决定了当地人的意识形态,也形成了当地文化。而民间艺术本就是当地文化的一部分。例如,甘肃剪纸往往体现的是民众趋利避害的愿望,香包也体现了当地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皮影则表现出一种诡秘、朦胧的特点,不同造型相互组合,将当地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体现出来。甘肃皮影造型十分精致,体现出强大的魅力以及当地人的美学趣味,在形式上浑然天成,用绚丽的颜色将人物表现得栩栩如生。3.2色彩艳丽。之所以色彩艳丽,体现的首先是观赏性,无论是剪纸、香包还是皮影,实际上都有自身的观赏性。尤其是剪纸和皮影,剪纸通常被当地人粘贴在房屋各处,本身就是用于装饰的,色彩艳丽则是为了营造出吉祥和幸福的氛围。但是由于受到各方面的限制,剪纸需要尽可能节约材料,这样在形象上就显得简单而抽象。其次就是主观性,民间艺术往往表现出具有饱和度的色彩,如黄、红、紫等,这些颜色十分鲜亮,表现出当地人性格的豁达与憨厚。从审美的角度上来看,色彩往往不是孤立的现象,毕竟我国民族众多,各民族长期生活在各地的环境中,审美和情趣各有不同。另外就是象征性,不同的色彩往往表达的是不同的含义,黄色在东方往往是尊贵的象征,但在西方则被看成是耻辱的含义;白色在我国一直被看成是哀思,常常被用于丧事,而在西方则以白色装饰婚礼。因此,当地民间艺术形式往往体现出自身的文化特点,装饰性体现的是生活情趣,主观性体现的则是民众的向往,而色彩表现的往往是艺术本身的象征意义。
4结语
篇2
关键词:泥泥狗;文化;推广;设计
中图分类号:J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9-211-2
淮阳“泥泥狗”于2009年6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它的造型怪诞奇巧,色彩古朴,多取材于超越现实生活的一些奇禽异兽,手法夸张,种类繁多。它风格独特,充满了神秘色彩,真实地再现了我国质朴纯真的远古文化,同时具有考古、收藏与观赏价值,是极具创意发展前景的工艺门类,也是研究我国古文化特别是母系氏族社会的活文物,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族特色。
泥泥狗不像其他艺术门类,不仅要追求作品的视觉效果,还要表现作者的一种情绪、态度和观念,泥泥狗这种民俗文化艺术所肩负的责任很大。但近年来受种种因素的制约,泥泥狗的制作与弘扬后继乏人,泥泥狗市场也开始萎缩。尽管泥泥狗也在民族文化抢救的呼声中,但它依旧面临着各种问题与挑战,泥泥狗产业链发展不完善,发展后劲短缺,了解它并认识它的人依然很少。面临着日益揪心的情形,我们对泥泥狗的文化发展传承与发扬推广有着刻不容缓的重任。泥泥狗艺术文化的发展与推广应遵循并强调它的民间天然性,风格始终要清新,淳朴稚拙也正是它的魅力所在,与现代物质社会不断膨胀使人们忘却精神的原本形成强烈的反差。它的艺术魅力的推广也正与现代艺术家们所提倡的“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思想理念相吻合。泥泥狗艺术文化要想长远的发展和推广出去,就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并不断开拓创新,找出一条新的路子。
进一步深度开发当地旅游业。借用强大吸引力的文化盛会――淮阳庙会和伏羲文化等独特的文化资源,加大宣传“泥泥狗”文化艺术商品,并以此为契机,做大做好泥泥狗产业的推广工作。泥泥狗文化与旅游业是可以相得益彰、相互促进的,以“泥泥狗”这样的典型地方性特色旅游商品为载体可以让淮阳旅游业更加持续、稳定的发展,进一步提高旅游业发展的经济效益。泥泥狗本身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精神内涵,并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欣赏装饰性,抓住旅游者对其收藏、赏玩和可赠送亲友礼品性的享受和精神满足这一点,进一步加大对泥泥狗艺术文化的投入,并进行美化设计加大推广,使其形成地方性特色的旅游商品。并在传统的造型基础之上,不断开发新的产品,使更多的人了解伏羲文化,了解泥泥狗艺术,改变非物质文化遗产日益凋敝的困境,使其真正地振兴和发展能够推广开来。
一、强化品牌意识,打造新的产品来进行推广
只有建立起完整的品牌形象,才会被人们广泛认知,才能扩大销售渠道。为了泥泥狗文化品牌的建立和推广,还可在泥泥狗商品的包装设计上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并对泥泥狗进行包装宣传。如何让包装大气上档次并深入人心需要做文章,充分运用现代设计手段与创意,结合淮阳传统的伏羲文化,设计出符合泥泥狗艺术文化内涵的包装,不但要突出泥泥狗的文化内涵,还要让包装具有时尚性和时代气息,对宣传会起到很好的作用和效果。对泥泥狗实体进行充分开发,或成立泥泥狗开发小型公司等,进行市场运作,并运用各种宣传媒介进行推广宣传,同时策划系列宣传活动等。
二、运用现代设计创意设计出系列新的泥泥狗文化产品来推广
河南淮阳泥泥狗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利用现代艺术设计手段把其从民间手工艺品艺术传承发展为适合现代审美的文化消费产品。泥泥狗文化也要与时俱进,在原生态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紧跟时代步伐,加入现代的生活元素,对泥泥狗的品种及题材进一步拓宽和丰富,走产业化道路,批量生产,并开发出系列新的泥泥狗文化商品来融入到现代人的生活中去,在被人们消费的过程中所认识,使其承载的文化渗透到人们生活中,将有利于泥泥狗艺术文化的传播。并时刻抓住机遇,完成产业发展,深入发掘传统文化优势,推动当地民族文化与经济发展相结合,形成可持续的、产业化的发展模式。泥泥狗艺术文化要得到推广并持续发展,还要借助当代的艺术设计行业,运用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意识把传统文化运用多个方式表现出来,并转化为可以消费的经济产品,以适应现代社会人们对物质生活的需求和多元化的要求,努力寻找新的开发模式和宣传途径,有效地推动泥泥狗艺术文化的传播与良性发展。
泥泥狗艺术文化可以推广到吉祥物的设计中。泥泥狗中均衡对称的造型特色,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体现在吉祥物的作品设计中。中国自古追求团圆美满与平安吉祥,所以在设计中也经常体现出这种象征的寓意和形式上的对称,这也是我国独特的审美方式和民族文化特征。但在吉祥物的设计中,并不是要对泥泥狗的艺术特点作简单的理解和生搬硬套,而是在充分理解泥泥狗艺术文化内涵的基础之上进行重构。在设计过程中,应立足于深层次的挖掘,不应把传统图形和色彩简单挪用,它们可以作为设计创作的素材,以此为原型进行转化,使吉祥物作品具有传统的观念和内涵,达到宣传和推广的目的,使泥泥狗艺术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和传承。
泥泥狗艺术文化亦可以推广到家居设计和装饰品的设计中,将泥泥狗文化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点滴生活中。泥泥狗形式简洁、造型质朴的特色,正符合现代生活中的装饰产品的设计要求,借鉴并引用到装饰产品设计中也是一次理想的创新与发展。同时泥泥狗还有祈福纳祥的寓意,寻找与现代家居、饰品等相关的造型、色彩文化信息,提取、归纳并整合,赋予其新的寓意和内涵,设计开发出具有浓厚民族文化风格的现代生活家居饰品,既可显示主人的生活品味,也利于美化生活。使其走向多元化生产和推广,将大大提高泥泥狗艺术文化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同时,泥泥狗艺术文化还可以推广到旅游纪念品、玩具等衍生产品的设计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泥泥狗艺术文化的推广要适应新形势,对其在传统基础上进行改造,将其纹样、色彩进行美化提升,进一步概括和归纳泥泥狗的特点,结合现代美的元素并借助现代技术,设计生产出系列泥泥狗衍生产品。合理并正确地运用泥泥狗典型的艺术复合型造型特征,在现代设计中体现异质同构的造型形式,既有整体感,又有局部效果。这种方式设计出来的产品极为大胆夸张,风格离奇,具有大胆的创新精神与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体现了民族特色,可作为典型的、品牌性的设计产品来推广,也定会招人喜欢并赢得好评。正确和充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资源,设计开发出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文化纪念品,比如首饰、挂链等,发扬和推广泥泥狗艺术文化。
最后,可以运用现代媒体技术对泥泥狗艺术文化进行推广。泥泥狗不仅能独立单纯地运用,还可以推广运用到一些平面、立体和电子媒介的传播中。泥泥狗艺术同伏羲文化息息相关,并有大量的神话故事传说,我们可以把有关泥泥狗的神话传说改编创作成电影或动画片等影视作品,也可运用现代媒体技术制作成宣传片,用现代的眼光和方式将古老的神话传说进行演绎,使泥泥狗艺术文化深入人心,达到发展推广的目的。另外,还可以依照泥泥狗艺术文化所体现出的中国传统美学旨趣,将其做成更具现代感和时尚感的大型城市雕塑等,使其屹立于城市生活广场或公园中,进一步扩大和推广其艺术文化的影响。
总之,我们可以运用多种方法对泥泥狗艺术文化进行推广、营销、延伸和演绎,使泥泥狗艺术文化顺应并融入到当代社会发展中去,渗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并不断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倪宝成.淮阳泥泥狗[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1999.[2]郑康侯等修.淮阳县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1976.
[3]李广元.色彩艺术学[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
篇3
众所周知,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迅猛发展并得以广泛应用,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和获取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于文化艺术资源的收集、整理和保存方式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资源的数字化检索、共享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统介质存储下的文化资源正在逐渐消亡,传统的资源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复杂检索的需求,这就迫切要求我们要建设一套科学高效的资源管理系统。甘肃历史文化悠久,艺术资源丰富,民间文化遗产繁多。如何顺应时代的要求、科技的发展,全面、抢救性地收集、记录、整理全省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艺术资源,全面反映甘肃文化艺术的历史、艺术科研的重要成果,为甘肃艺术科学研究提供一套系统、可靠、翔实的研究基础资料,对甘肃文化艺术研究资料进行科学、系统保护与管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实现21世纪甘肃艺术科学学科建设的跨越式发展,是处于当今时代的艺术科研工作者应有的担当和亟需研究的课题。《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资源库》项目的最初创意与动机正是基于此而产生。
经过充分的论证和前期准备,2005年,经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资源库》获国家课题立项,我作为课题组的总负责人,顿感肩上的千斤重任,因为我深知,承担这个项目的意义非同一般:其一,该课题是国家数据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艺术学首批数据库项目,也是甘肃省艺术科学继“十大艺术志书集成”之后,获得立项级别最高、规模最大、建设时间最长的项目;其二,《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资源库》项目,是利用信息化高科技手段,摸清甘肃省文化艺术资源家底,建立动态运行的文化艺术研究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全新的宏大信息化系统工程。资源库的建设完成,将会是全国目前唯一一项综合性的电子文化艺术研究资源库。其三,文化艺术资源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前沿性的开拓项目,既无大量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也没有成熟的模式可循,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其难度可想而知。面对挑战和压力,只有迎难而上,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才是最好的、唯一的选择。课题获国家批准后,我及时向各级领导作了专题汇报,争取各方面的支持。甘肃省文化厅高度重视,连续三年,把《资源库》建设纳入当年度的全省文化重点工作。历任主要厅领导多次来所调研该项目的进展。经过多方争取,甘肃省财政厅向《资源库》下拨了专项科研经费,为课题的启动提供了一定的经费保障。同时,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得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文化科技司、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的无私帮助和指导,为课题的项目建设的开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和指导,保证了课题项目的顺利有效开展。
二、项目概念
(一)艺术资源元数据
一般认为,所谓“元数据”是关于数据的数据,或关于数据的结构化的数据。从已有的结论看,元数据的含义是逐渐发展的。“元数据”一词,早期主要指网络资源的描述数据,用于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其后逐步扩大到各种以电子形式存在的信息资源的描述数据。目前,“元数据”这一术语实际用于各种类型信息资源的描述记录,指的是关于艺术资源数据的数据。基于应用,可以将艺术元数据分成以下若干种:艺术数据结构:艺术数据集的名称、关系、字段、约束等;艺术数据部署:艺术数据集的物理位置;艺术数据流:艺术数据集之间的流程依赖关系(非参照依赖),包括数据集到另一个数据集的规则;质量度量:艺术数据集上可以计算的度量;度量逻辑关系:艺术数据集度量之间的逻辑运算关系;ETL过程:过程运行的顺序—并行、串行;艺术数据集快照:一个时间点上,艺术数据在所有数据集上的分布情况;星型模式元数据:事实表、维度、属性、层次等;报表语义层:报表指标的规则、过滤条件物理名称和业务名称的对应;艺术数据访问日志:哪些数据何时被何人访问;质量稽核日志:何时、何度量被稽核及其结果;艺术数据装载日志:哪些数据何时被何人装载。
(二)艺术资源数字图书馆与艺术元数据
艺术资源数据库实际上就是艺术资源数字图书馆,是将艺术资源数字化后,支持艺术数字化资源从数据到信息乃至艺术知识的全部相关转化流程。它集艺术资源收藏、服务和保存为一体,包括艺术资源数字化从创造、传播、使用以及保存的全过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数字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和获取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于文化艺术资源的收集、整理和保存方式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各种集收集、组织、存储、和推送数字信息,并提供有关数字服务的数字图书馆的作用日益凸显。《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资源库》就是这种数字图书馆中的专业图书馆。《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资源库》从本质而言是一种环境,它把甘肃省文化艺术资源的收藏、服务与个人结合起来,用以支持甘肃文化艺术资源从数字数据到信息乃至知识的全部相关转化流程。数据库中的数字收藏是建设该专业数字图书馆的基础。根据文化艺术数据库的特点,该专业数字图书馆馆藏按照媒介划分可以分为文本资源、图像资源、音频资源、视频资源。根据该数据库的特殊需求,从数字资源的性质和功能方面来讲,数据库的馆藏资源又可以分为一次文献(如电子图书)、二次文献(文摘数据、书目数据)、三次文献(元搜索引擎的索引)。《资源库》的管理体系包括以下4个方面:(1)资源采集,即对文化艺术数字资源进行采购、数字化加工和采集链接的馆藏体系。(2)文化艺术资源整理,即对文化艺术资源数据的加工,对资源进行描述、揭示和组织的体系。(3)文化艺术资源的保存,包括对文化艺术数据的存档、保存、存储。(4)文化艺术资源的整合,即将分散的文化艺术资源和服务按照知识管理规则和服务目的有机地组织在一起,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艺术数字图书馆数据库应用系统采用相同的层次模式,即数据库的组织结构相同,并在此基础上,对外提供一致的接口,使各个单独的子库之间真正结成一个虚拟的、有组织的、相互操作的、可伸缩的整体甘肃文化艺术资源网络信息,实现跨资源、跨系统的无缝连接和检索。各层次的含义为:文化艺术资源存储层:文化艺术数字资源的存储与管理,可以采用分布式,存储于不同的系统中。文化艺术资源加工层:按照拟定的文化艺术资源标准规范对资源进行数字加工和元数据加工。
上述两层可以统称为文化艺术资源层。文化艺术资源应用层:通过搜索引擎对文化艺术资源进行检索、调度、获取、传递。文化艺术资源服务层:文化艺术资源库作为数字图书馆,与用户交互、为用户提供服务窗口。
(三)艺术资源元数据规范
1、艺术资源描述元数据(以《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资源库•戏剧数据库》为例)
艺术资源描述元数据用于描述或标识艺术信息资源对象的内容、属性和外观特征,包括描述、定位、管理、检索、评估和选择、交互等方面。艺术资源描述元数据的内容结构包括艺术资源核心元素、艺术资源类型核心元素、艺术资源个别元素。《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资源库•戏剧数据库》剧种元数据著录标准:戏剧剧种元数据由核心元素、戏剧剧种类型核心元素、个别元素三部分组成。核心元素:指在各类资源对象的描述中都通用的元素,包括5项:名称、创建者、创建时间、主题与关键词、描述。戏剧剧种类型核心元素:属于资源类型核心元素,指根据戏剧剧种资源的特点,设计出相似资源共同所需的元素和修饰词,以尽可能保证数据之间的互转换性,包括6项:剧种属性、流布地区、剧目、音乐属性、代表人物、班社剧团。个别元素:以戏剧剧种为特定资源对象的属性、特点为基本对象,仅适用于戏剧剧种,可不用于交换,包括2项:剧种源流、剧种照片。
2、艺术资源描述元数据规范及设计
艺术资源描述元数据规范或称艺术资源描述元数据标准,指描述艺术资源的具体对象是元数据产生的相关规则的集合。一般包括完整描述一个具体对象时所需要的元素项集合,个别元素及其修饰词项的语义定义、著录规则和计算机应用时的语法规定等。艺术资源描述元数据规范设计流程包括艺术资源分析、初步设定、手工著录检测、征求意见、完成艺术元数据规范(初稿)、联机著录开放实验准备、应用规则建立等多方面步骤。
三、项目的实施
2005年12月,本项目正式启动,开始实施。在实施过程中,从文化艺术科研工作的长远发展着眼,在组织管理、工作方式、标准规范等方面探索和实践,建立成熟的工作体系和规范,为项目全面顺利完成奠定基础。实施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成立项目组织机构
项目进入实施阶段后,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所成立了《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资源库》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项目工作课题组。并以聘任各数据库负责人的形式,聘请所内业务人员担任各子数据库的负责人,责成各数据库负责人组织人员完成全省文化艺术资源调查及数据库建设工作。课题组成员除了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所业务人员以外,还包括甘肃省文化艺术档案馆、西北民族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的有关专业研究人员。如民间音乐数据库与甘肃省文化艺术档案馆、西北师范大学合作,民间舞蹈数据库与西北民族大学合作,戏曲文献数据库与甘肃省图书馆合作,影音数据库与甘肃省艺术档案馆合作。通过集体攻关,发展本所科研实力,推动人才发展。通过与外单位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
(二)制度建设
《资源库》建设启动以来,课题组大力加强与探索项目规范化、制度化建设,组织制定了《甘肃省文化艺术资源库资料管理办法》、《甘肃省文化艺术资源库采集设备管理办法》、《甘肃省文化艺术资源库经费使用管理办法》、《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资源库信息中心机房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用于规范和指导课题研究中各项工作。这些规章制度的实施,对于确保文化艺术信息采集工作的信息准确和信息安全,防止意外事故发生,提高文化艺术信息采集设备使用效率,促进文化艺术信息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此外,项目组成员还自行编制了《甘肃省文化艺术资源库工作实施方案》、《甘肃省文化艺术资源库编辑体例》、《甘肃省文化艺术资源库信息录入表》、《甘肃省文化艺术资源库代码表》、《甘肃省文化艺术资源库简报》、《甘肃省文化艺术资源库信息采集标准》等指导性和实用性强的资料。尽管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程序复杂,涉及单位、人员多,文化艺术资源数量大,但由于精心组织,预案到位,管理体系成熟,项目工作始终有序进行,工作进度和信息质量也得到了有效保证。
(三)信息采集
信息采集是《资源库》建设的核心工作。在本课题申报阶段,经多方论证,确立的研究方法是采用社会科学与电子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在收集数据方面主要采用定量方法,通过统计、量表的制作、分类和分析,使数据系统化,归类科学化。《资源库》下设戏剧、曲艺杂技、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美术、民间习俗、艺术科研、影音、图片等10个数据库,采取“多层知识网络”模式建构内容。通过数据库和引文链接等各种知识链接方法,把多个层次的数据库融为一个具有知识网络结构的整体使用。同时,各层数据库也可独立使用。最终采用国际通用的数据结构标准,使其可与国内外各类数据库在统一检索平台上同时使用。例:根据已经确立的研究方法和课题项目的框架结构,《资源库》信息采集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5年12月-2006年3月)为准备阶段。赴北京在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调研“中国记忆”数据库。成立课题组、组织信息采集技术培训、制定《文化艺术资源信息录入表》、《声像信息记录表》等。第二阶段(2006年4月-2008年12月)为采集、技术指导、专项培训和重点试点集中采集阶段。课题项目负责人责成戏剧、曲艺、民间文学数据库负责人自行独立采集。通过两年扎实的采集工作,基本完成全省这三个方面的信息采集工作。第三阶段(2009年1月-2010年初)普遍采集和审核阶段,文化艺术信息采集工作全面深入铺开。在2006-2008年已完成戏剧数据库的基础上,组织专家反复论证试点数据库的经验得失。多次组织专业和技术部门有关业务专家开办专题辅导,并将阶段性成果及项目试点报文化部文化科技司社会科技处审核指导。2010年6月,全省文化艺术资源信息基本全部报送至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所信息中心机房进行管理。在《资源库》建设项目实施中,主要采取了三种文化艺术信息采集方式相结合的工作模式:一是由课题项目负责人遴选业务骨干,担任各数据库负责人,组成信息采集工作组,赴各地进行信息采集。二是立足于《中国文艺十大集成•甘肃卷》的现有成果,作为建立数据库的基础。三是强化田野调查工作。及时抢救了一批具有较高学术研究价值的文化艺术资料。比如对河西宝卷国家级传承人郑殿有、甘南藏戏、民间舞蹈等的抢救性拍摄。信息采集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文化艺术文字数据信息的录入和二维影像信息的采集。工作流程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录入———审核———汇总。首先由各数据库人员做好所属资源的采集(文字、照片,声像)、梳理、分类。其次由各数据库组成人员制定本数据库的元数据标准,并按照标准对数据进行合成、录入等工作。然后根据现有条件,各数据库承担人负责对录入元数据的初审,课题项目负责人负责对入库元数据的定审。最后,各数据库所有元数据信息报所内信息中心汇总进入《资源库》。其中,要求做到每条数据逐一检查,审核率达100%,条目内容文字错误率不超过万分之四。对出错率超过规定要求的(采集录入数据的检查,准确性和完整性控制在1%以内的,即为质量良好;误差在1%-5%之间的,为合格;误差超过5%的,为不合格),将错误数据记录表分别发回各数据库负责人,限期改正后重新报送数据,进行验收。
(四)设备建设
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所先后用课题专项经费,分两次购置了相关设备。设备配发使用以保证文化艺术信息采集工作需要为原则,同时兼顾信息采集完成后文化艺术数据信息动态管理的需要。信息中心机房按照“运行稳定、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的技术要求,由信息中心负责建设完成。机房硬件设备主要包括:PC服务器、光纤磁盘阵列、备份管理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UPS设备、专用空调等。自运行以来,经有效管理和维护,机房整体运行状态良好,为保质保量完成《资源库》项目建设的实施,全面促进甘肃省文化艺术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2008年,通过课题项目合作方式得到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的大力支持,获得该中心“中国记忆”数据库的全部软件,作为《资源库》建设运行平台。同时,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所积极筹措资金,为单位采购配备了一定数量的电脑、数码相机及摄像器材,信息化设备设施初具规模。大幅提升了全所的硬件建设。文化艺术研究的保护和管理信息化手段逐渐普及。
(五)人才培养
信息化人员队伍的建设是一项与项目工作成败、项目工作质量水平息息相关的长期性、延续性工作。自项目启动以来,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所立足自身,高度重视项目人员队伍的业务培训,鼓励各数据库负责人开展专题攻关研究,先后在元数据标准制定等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成果。课题组除参加文化部文化科技司、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举办的有关培训外,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所还在选择培训时机、确定参训人员范围层次以及培训教学形式与内容等方面精心部署、科学安排,有计划、按步骤、分层次、分期分批举办文化艺术信息采集工作专项研讨、专题讲座等各类培训课12次,举办文化艺术信息采集工作软件操作和影像拍摄专项技术、质量研讨培训,培训业务骨干近30余人(次)。以本所业务骨干为主组成的文化艺术信息采集组在课题负责人的领导下,常年坚持战斗在基层文艺信息采集第一线,不畏艰苦,不计名利,潜心业务,精益求精。经过《资源库》的建设,采取内外结合、上下结合的办法,用具体的《资源库》项目带动和有目的性地培养了一批适合担任科研工作的中青年科研人员和他们的独立研究能力,使本省艺术科研工作水平有一个大的提高,也使甘肃省文化艺术科研的人才培养、队伍建设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四、项目的成果
《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资源库》的建立,标志着在甘肃艺术科研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从科研意识、科研概念到科研手段、科研方法等方面跟上了时展的步伐,达到全国领先水平。课题通过现代电子手段的数据化和影像化处理,系统、翔实、客观地收录和整理甘肃文化艺术资源。为特色文化事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基础平台,对艺术科学信息化建设提供完备的知识信息资源,并建成甘肃文化艺术研究的检索、查证与评价系统。项目的主要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初步建立涵盖全省文化艺术门类的高科技、综合性数据库
截至目前,《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资源库》完成的建设格局,成果内容涵盖甘肃戏剧数据库、甘肃曲艺杂技数据库、甘肃民间文学数据库、甘肃民间音乐数据库、甘肃民间舞蹈数据库、甘肃民间习俗数据库、甘肃民间美术数据库、甘肃艺术科研数据库、影音数据库、图片数据库等10个子数据库共76个分库的数字资源系统,录入条目上万条,文字资料30余万字,音视频资料数百小时。初步做到检索、使用相互关联,达到数字资源一体化。
(二)创建了一整套具有独立知识产权形制和体系的数据库元数据标准
在课题项目负责人的带领下,课题组通过集体攻关、学习借鉴和自我研发,制定了系统科学的子库结构分类,创建了一整套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文化艺术研究资源库元数据建设标准。包括视频元数据加工标准及加工流程、文本元数据加工标准、图片数字化加工标准、音频数字化加工标准,以及各数据库的设定和编制标准,定义数据库结构、字段,最终建成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资源数字化检索平台,实现信息的共享,同时也为其他省市文化资源数据库建设提供了参考。原生数字视频保存使用标准非原生数字视频保存使用标准
3.流媒体保存使用标准
流媒体采用rmvb格式。
视频资料数字化流程图说明(见下页)
1.拍摄高清视频资料:用SonyZ7C等数字摄像机拍摄视频资料。
2.建立场记文件:详细填写场记表。
3.DV磁带编号、上架、建立清单。
4.打开电脑、SONY等型号数字磁带录像机电源。
6.将DV带放入录像机磁带仓。
7.用EDIUSNXHD高清采集卡采集视频,保存为AVI文件。
8.依DV带内容及主题加以剪辑分段,并依文件名命名规则予以重新命名。
9.导出MPEG2编码文件,并转流媒体RMVB文件。
10.按照影音数据库元数据著录标准完成元数据著录。
11.将视频资料装入《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资源库》,将Rmvb文件导出到web服务器。
截至2010年6月,《资源库》采集的文化艺术资源信息基本涵盖了甘肃文化艺术领域的各个主要艺术门类。在力争做到资料采集的广泛性的同时,还将采集到的文化艺术资源按照民族和地域的特色分布,制作了甘肃戏剧剧种、甘肃曲艺曲种、甘肃杂技项目、甘肃民间歌曲、甘肃民间舞蹈舞种、甘肃民间美术、甘肃主要民间习俗活动、甘肃省艺术科研院所等8个种类的文化艺术资源分布图。以图文的方式将甘肃文化艺术资源种类、名目、分布区域展现出来。今后将通过《资源库》建设的不断完善,实现数字化的链接,可以使用户便捷地查询和浏览,对甘肃省的文化艺术资源逐步做到摸清家底。由于资源信息量过大,目前有60%资源进入《甘肃省文化艺术资源库》信息中心机房,由3名专业技术人员负责更新维护,初步实现了文化艺术信息的动态管理。其他资源信息将在最近三至五年内完成数字化处理和分类入库工作。
(三)在《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资源库》平台基础上,申报成功并开展多项国家、省部级课题研究立足于《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资源库》,开展多项课题研究成为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的科研基础和特色。《资源库》的资源优势在课题申报和科研项目的研究过程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截止2010年,共有甘肃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甘肃省农村实用文化人才职称评定研究》、文化部艺术科学规划重点项目《中国戏曲•民间舞蹈•民间音乐现状调查(甘肃部分)》、《甘肃省艺术院团现状调查研究》、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规划项目《天山雪传奇校注》、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西部项目《甘肃省艺术院团现状调查研究》、教育部、文化部、科技部重点项目《网络文化安全与民族文化数字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甘肃》、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甘肃省文化艺术六十年》等13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在此平台上完成或申报成功。在《资源库》基础上,从2004-2010年,推出了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丛书系列,分期出版了“甘肃特色文化大省建设丛书”、“甘肃特色文化艺术研究丛书”,如《秦音恋———王晓玲艺术人生》、《陇上秦声———尚育民剧作集》、《跬步集———甘肃艺术科学论文选集》、《骊靬探丛》、《甘肃民间谚语选注》、《华亭曲子戏研究》、《梅之韵》、《花儿与花儿剧》、《甘肃文化艺术60年》、《甘肃加快戏剧大省建设论丛》等。《甘肃文化艺术研究资源库》项目不仅在数据采集、标准规范研究、科技研发等方面取得了突破和发展,而且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组织管理体系、信息化人才队伍培养,现代化信息手段管理、文化艺术资源的“动态管理”等方面也取得了积极的成果。通过文化艺术资源调查项目的开展,初步摸清了甘肃全省的文化艺术资源家底,打造了一个科技含量高,内容充实、辐射面广的艺术科研平台。《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资源库》数字化建设的成果将直接服务于艺术研究、文化决策、文化展示、宣传教育、对外交流等业务工作,有效地提升了文化艺术科研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使甘肃在21世纪的艺术科研方面的发展上了新的台阶。五、项目的二期建设《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资源库》填补了甘肃省艺术科学资源数据化建设的空白,其整体架构及文化艺术资源分类对其他省市起到了示范和引领作用。但从从项目的工作性质来说,它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短期之内不可能穷尽善美。在《资源库》建设的过程中,面对浩瀚繁杂的甘肃民间文化艺术资源,我们自身的能力以及可调动资源的规模,依据本所的学术传统和长线发展战略,精心选取典范,定向开展田野调查及立档和采录、存储工作,完成了初步的资源库的整体架构和建设规模。因此,项目的结项并不意味着工作的结束,对资源库不断地丰富和优化将是我们今后的一项长期和常规的工作。
下一步,《资源库》的工作思路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明确结项转段,纳入常规工作
继续深入开展续建工作,明确《资源库》建设初级阶段已结束,项目将转入日常基础性工作阶段。安排专项经费,由各数据库负责人各司其职,组织人员不断丰富和优化各数据库的建设内容,为激励先进,促进工作,将其纳入本单位年度考核、评估、奖惩的内容,逐步建立项目长效工作机制。
(二)加强业务指导,扩大信息采集
继续组织开展文化艺术信息采集,一方面要组织开展更加广泛的田野调查,进行文化艺术信息采集。另一方面,继续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培训,指导、支持具备条件的地市艺术研究所自行开展一般信息采集,逐步充实和完善《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资源库》系统。
(三)深化动态管理,转化科研成果,创新科研体系
篇4
关键词:筹,斜吹;非物质文化遗产
基金项目:河南省软科学研究项目:“中原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现状及对策研究”(项目批准号:112400420010)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国的民族民间吹管器乐中,“筹”是一种单管形状的吹奏乐器,由于历史久远,筹器已鲜为人知,厚重的中原民间宗教音乐文化中,这种不开吹孔、采用斜吹的一种民间乐器――“筹”,看上去虽十分简约,但正是这名不见经传的吹器,却是古代笛、箫一类单管乐器的原始形制,由于乡村百姓的传承,使得筹成为了中国吹管乐器的文化源头。
一、筹的历史渊源及其特点
1985年前后的考古发掘中,河南省舞阳县的贾湖村新石器遗址出土了20多支骨管乐器,这类乐器也很有特色,呈现出多音孔的艺术造型,工作人员采用碳14和树轮校正测定后,认为这些乐器大概距今有长达8000-9000年的历史,具有十分重要的音乐文化价值。尤其是这批新出土的骨管乐器在吹口方面,与筹(在河南民间流传)乐器的吹口完全一致,吹法也极度相同,这样也就引起了人们这种斜吹之筹的浓厚兴趣,有的音乐学者开始对筹这种乐器进行学术研究,而吹筹的艺术特色和吹奏技艺也就逐步由民间而走上了艺术殿堂。
在河南省“第五届民间音乐舞蹈汇演”(1985年)中,筹乐器就展现了一种濒临灭绝的吹奏乐曲独具的艺术魅力。曾任中国音乐学家协会副主席的赵飒先生十分重视传统音乐文化,他在整理中国乐器发展史时,曾到过名寺古刹实地走访,但遗憾的是却未遇到会吹筹这类乐器的爱好者。这次他担任了第五届民间音乐舞蹈汇演的评委,并现场看到了艺人对筹乐器的精心演奏和吹技艺术,在踏破铁鞋无觅处后,心情也很愉快,并在《河南日报》媒体发表文章表达自己喜悦的心情,他说:“这次回河南使我感到最高兴的一件事,就是在河南发现还有人会吹筹。以往我一直认为,筹这种古老乐器的演奏在中国已经失传。”赵、飒先生后来还主动委托河南音乐学者进行调查和研究,有关文章比如
《吹筹艺术谈吹筹》(发表时署名“文虎”),刊发在《人民音乐》(1993年第l期)刊物上,该文章对河南知名吹筹艺术进行了介绍和研究,这样一来,筹乐器的艺术特色通过研究和媒体传播,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和爱好。河南的这类筹乐器在吹口形制、演奏的持式吹法方面,与贾湖出土的“骨笛(时称)”基本上一样,一些研究者们认为贾湖遗址出土的骨管乐器应更名为“骨筹”,比较恰当。音乐家吕骥先生在《传统音乐研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一文中说:“前几年在河南舞阳贾湖出土的骨笛在定名上,我们大家几乎都以为是没有可怀疑的,应该称之为‘骨笛’,几乎已经成为定论了。可是,最近河南民间音乐研究者有事实根据的不同意见。因为筹在形制上和吹法上跟舞阳贾湖出土的骨笛基本相同……因此,河南一些音乐家认为出土的不是骨笛,而是骨筹。”吕骥对于更改名称问题,也赞同并给予了肯定支持。河南开封市的尼树仁研究馆员撰写了《中州佛教特有乐器“筹”的溯源》论文,对筹乐器的进行了比较深入探索和细致的研究,其研究方法是把筹采用横向比较和纵向溯源,作者认为鹰苗、冒顿、潮尔、簌和筹是近亲;簌、筹为同一乐器,筹是簌发展与完善的高级阶段;筹(包括它的原始形态)的始祖是河南贾湖骨笛;对于筹及相关乐器的形制、吹法和相互之间的关系也有详尽的描述;并认为唐代诗人元稹“能唱犯声歌,偏精变筹义”中的“筹”,实际上就是指筹这种乐器。许昌市音乐家协会王文亭主席撰写的《许昌传统音乐的现状与发展问题研究》(河南省2000年度社会科学重点调研课题)一文提出,依据北魏时期河南巩义古窟寺(386-543年)中雕刻的《帝后礼佛图》画面中有关吹筹人的生动形象,作者认为北魏时期筹己较广泛流传,是当时宫廷乐器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且还是典礼仪式不可缺少的乐器。此外,河南筹乐器的研究尚有其他学者的专文论述。
二、筹艺术的文化价值
筹乐器出土于中原地区,是黄河流域中原文化或者说中华音乐文化的一件瑰宝,筹在我国至今已有两干多年的历史了,历经两千年的历史沧桑至今仍被民间传承,展现了这一古老乐器顽强的生命力和人们的喜爱程度,若从文化的角度来看筹蕴含有一种音乐文化的密码和力量,因而能够被历代不断传承。
筹作为一种起源甚古,带有膜孔竹制单管斜吹之乐器,多用于中原一带的佛乐、道乐之中。目前河南许昌的筹乐器从演奏技巧上看和竹笛非常近似,但筹的音色与笛子相比较,其音色更为柔和,比较契合了人的内心感受,这种筹能够为演奏者自然地调节整体的音高,并且改变吹奏的角度后也能够奏出颇具特色的圆滑的大二度气滑音,很有艺术情调。筹乐器主要流行于河南中原地区,相关的音乐资料比较少,《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许昌卷》目前收录较全。过去,筹是寺庙音乐中的一种主奏乐器,在民间一般由一些还俗的乐僧和道士进行演奏。在中原大地上,佛教和道教之间互相排斥争斗又吸收整合,相互影响、成长和发展,其相关的音乐文化也是借鉴吸纳。所以,目前筹演奏的音乐曲牌中,筹曲有关佛教音乐的有《油葫芦》《傍妆台》《皈依佛》等,筹曲道教音乐的有《锁莲枝》《傍妆台》《起五更》《道场启》《三清偈》《翠黄花》《三宝赞》《汉东山》等,另外,流行的民间曲牌有《大开门》《小开门》《尺工合》《凡思调》《山坡羊》《月儿高》等。以筹主为奏乐器的乐队演奏形式非常严格、严谨。如果在行进中,则由法铃、炉为首导进,按照管、笛、笙、箫待旋律性乐器和木鱼、碰钟、手鼓、手镲、云锣等节奏性乐器为先为,依次排为纵队。为了充分表达宗教那种庄严、神秘、柔和的气氛,求得一种特殊的效果,乐手们会调动丰富的表现手法和技巧,有时甚至采用大铜器、放鞭炮来烘托气氛。
筹目前的存在已危在旦夕,更谈不上发展壮大。筹濒临无人继承一方面是由于史料记载较少,另一方面由于后传统的文化在“砸烂孔家店”的旗号的错误导向下,受到了致命性的冲击和破坏,造成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三大支柱的社会基础遭受到摧毁,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史无前例”的“”也把与宗教有关的都作为打击焚毁的对象,改革开放后商品经济迅猛发展,对外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东西文化相互碰撞中我国传统文化也面临了生存的危机。但是筹在历经时代风雨冲刷后,依然在中原民间被承传,能够存活下来,说明这种吹奏乐器的文化底蕴丰厚,也还有社会存在的基础和市场,作为一种宗教音乐
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筹乐器实际上成为了研究吹奏音乐的一种活化石,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作为历史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其文化价值实值得肯定的,因此承继这一优良音乐文化传统,展示其文化价值,是我们艺术工作者的重要使命。筹这类斜吹乐器发音难而且音量也不大,其实这本身就是它的艺术个性,也可以说是特色之一,显示了与众不同的特性。现在的问题在于真正认识筹,才能传承并发扬筹所承载的文化,假若进行开发把筹等斜吹乐器与现代高科技相结合,改进创新后使之进入豫剧、曲剧等乐器群体中,推上广场文化的舞台,就能够使特殊的斜吹技法得以保存,也使演奏活动的器乐文化丰富多彩,从而彰显地方文化的特色。为发扬推广这种极富东方文化底蕴和富有传统特色的吹法,使这种古老的乐器再次为世人展现艺术魅力,对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的经济和国际地位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文化软实力来支撑,努力打造筹艺术基地,加强“筹艺术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这不仅是造福国人,更是造福全人类。
三、筹的保护与传承问题
历史发展证明,只有保护好民族特色才具有竞争力和世界意义。“筹”这类乐器假若孤立地看似乎是竹笛的一种变体,若任其衰落那将会造成巨大的艺术损失。如何传承保护就是在现有的资料和研究中,从实际出发,对与之相关的的历史线索和蕴涵的文化价值进行深入的探求,这需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来清理我们思路。
为此,我们将提出以下几个问题,逐步进行研究、探讨。(一)筹乐器的渊源;(二)筹乐器的历史价值及现实意义:(三)筹乐器演奏的音乐(四)筹乐器功能的开发与利用。并且采取具体措施,着手抢救、挖掘、整理现有资料,保护传承人和传承形式,以待深入研究。从筹的渊源上看,它曾是中华文明史上干系着中国吹管乐器的源头大道,它的这种历史辉煌已衰微成历史余响。因此,对筹的抢救、保护和扶持,不是让其苟延残喘,而是望其强身健骨,是为发展而生存,是以发展求生存。也就是说,我们要把筹艺术作为民族文化遗产的守望及其在我们现代化进程中的创造性的转换统一起来,这应该是我们确定筹艺术生存和发展的文化生态保护的目标。筹艺术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引起国内外人士的广泛关注。日本政府在保护非物质(无形)文化遗产方面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理论和模式,在这方面给国际社会作出了良好的榜样。无形文化遗产具有维系民族存在的作用,在某种意义上也是民族发展的一种动力,这就需要民间文学艺术传承人不断地坚守和持续地坚持。比如日本对具有高超技能、能够传承某项文化遗产的看作国宝,国家每年提供有资助,在培养传承人才方面国家也有相关的资金。日本这些做法值得我们深思借鉴。所幸的是,我国在文化部的大力支持下,有关的抢救和保护中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工程的活动已启动,力争在5年内初见成效。我们在吸收世界优秀文化的同时,吏应该保护好历史上传承已久的丰厚文化遗产,并且在新的时期进行发扬光大,使我们的民族文化不断发展、创新,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绽放出新的文化艺术之花。
篇5
【关键词】博山窑儒家文化民间陶瓷艺术文化内涵审美理念美学特征
【中图分类号】J5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4-0076-03
博山窑亦称“淄博窑”,是中国古代名窑之一,以琉璃和陶器见著。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蕴含着深厚的儒家文化美学思想以及民间艺术独特的造型审美观念,它所表现的是多层面、立体的综合艺术形式。始于汉,北朝时烧制青瓷,有青黄、青褐等色,制作粗糙。唐代盛烧黑釉瓷,釉质晶莹滋润、色黑如漆。宋代烧制白瓷、黑釉陶等,黑釉陶以“雨点釉”和“茶叶末釉”名传于世。而后各种陶瓷器物的质地、造形、装饰手法,基本与宋代的窑村窑相似,大部分是碗、盘、杯、罐、枕、盏等民间生活用品,造形一般都朴实厚重、富有变化。釉色以黑釉、青釉为主,也有白釉以及用化妆土剔刻纹饰或白地黑花纹胎等装饰。其中工艺成熟的青瓷叠花,以浅浮雕方式将各种图案纹样巧妙地印制在碗、盘器皿的内部,釉色明快,线条清晰,具有简朴健美、流畅活泼的装饰艺术效果。从明到清,是博山窑的昌盛时期,博山藉其优越的自然条件,丰富的原料、燃料资源,制瓷技术的积累和进步,又因“饮食之器,天下之大用”从而发展成为陶瓷业的中心。博山窑民间陶瓷带有粗厚色浓的特点,让人们从中感受到自然和谐统一的内蕴,传递着着具有旺盛生命力的儒家文化思想。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文化性的特殊之处,不仅在于它反映广泛的民间社会生活、大自然、文化、习俗、哲学、观念,而且它是一种立体的民间文化载体。这些民间陶瓷艺术作品,有的激越,有的深沉,有的热情,有的理智,有的色彩缤纷,有的本色自然,构成一部无与伦比、摄人心魄的博山窑陶瓷文化大型史诗。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凝聚着民间艺术创作的情感;带着泥土的芬芳;留存着创作者心手相应的艺术形象;表现着儒家文化美学思想;展现着广阔的社会生活画卷;描述着民族的心理、精神和性格的发展与变化。同时,给人的是一种情感教育,是一个润物无声的过程,立足于儒家文化思想,用“和谐”理念指导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的创作,让这一承载着儒家文化思想的精髓的古老载体再次得以传承与发扬。
一、儒家文化思想是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的核心理念
儒家文化思想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其凝聚力和生命力来自其基本精神:自强不息的刚健精神、崇尚气节的爱国精神、经世致用的救世精神、人定胜天的能动精神、民贵君轻的民本精神、厚德仁民的人道精神、大公无私的群体精神、勤谨睿智的创造精神等,这些对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作为一种实用的物质产品,以其高超的技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中国传统陶瓷艺术的一个重要门类,成为中国传统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儒家文化思想对博山窑陶瓷艺术审美理念具有整合作用
儒家文化思想是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的理论基础,在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发展过程中起着核心作用。儒家文化思想是一种混合型文化,它广泛吸收了其它地域文化的长处,逐渐形成了一种具有完备的自我调节和更新功能、再生能力很强的文化,也成为一种政治大一统背景下的官方文化,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文化审美思想使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在思维方式、理想人格、伦理观念、美学思想等精神文化方面得到整合。使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和传统儒家文化思想完美融合,形成一种独具魅力的陶瓷美学思想,也树立了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粗狂、豪放、率真、大器的艺术风格,内容上的真实、健康以及臆想的以物寄情,反映出浓郁的儒家思想的人文特征。
儒学是以宗法社会的伦理道德为人之本的人学,儒家始终是围绕社会理性与个体感性的关系来思考审美问题。儒家文化认为强调美的实质是社会理性,只有社会理性化育出来的感性、积淀而成的感性,才称其为美。儒家美学思想的根据在于人,在于人的伦理人格,当这种伦理人格具有了一定的感性形式,能够给人一定情感体验的时候就构成了美。儒家文化审美的基本观点是美的本质——理义;美的形态——中和;美的功能——成德,这是儒家美学体系的主体结构。博山民间陶瓷艺术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儒家美学观点审美情趣的渗透,折射到陶瓷艺术创作的审美观念中,其审美形式充分体现了儒家美学思想,如博山窑黑、酱釉类作品(模印鱼纹罐、福寿纹扁形酒壶、黑釉猫枕、双鱼形扁壶、龙首葫芦形模印纹扁形壶)。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是儒家美学思想各种美的形式在民间所表现的形态,其作为一种与生活紧密相连的造物形式,它直接充实和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内容,反映了人们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追求。它不仅表现在功能与审美的一体化,其审美形态创作思维模式,艺术风格语言,表达思想感情的方式也具有自己独特的审美特征。博山窑陶瓷艺术审美本质具有质朴的语言风格,有着儒家之美的审美诉求,在取材、加工时遵照自然规律的态度,不过分修饰,不做作,流露自然本色,质朴、纯真的心灵是民间陶瓷艺术形成风格特征的决定因素和内在根源。这就是儒家文化思想对博山陶瓷艺术的根本整合作用。
2.儒家文化思想对博山陶瓷艺术审美理念具有社会作用
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在满足传统艺术审美情趣的前提下,还肩负着对社会需求的功能性满足和对生态发展的可持续性要求的责任,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作品外表形式的粗犷、简洁或是细密繁缛总是与百姓内心的纯真一致。它所显示的是民间陶瓷自身的内在特征,是率真心灵的自然流露。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是象征化的以物寄情,艺术表现题材、纹样、色彩等成为特定观念内涵的替代物,而具有儒家思想审美象征寓意的“符号”在民间艺术作品中最为普遍。其寓意内容概括为以下几个字:“福、禄、寿、喜、财、吉、和”,寓意手法为“谐音”、“象征”,常见的动植物题材图案纹饰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社会的关系而被赋予象征寓意,如:龟、鹤、龙、凤、梅、竹、松、柏等,还有像连(莲)年有余、吉(鸡)庆有余(鱼),三阳(羊)开泰、喜(鹊)上眉(梅)梢等,都是取谐音,讨吉利。作为自然界的视觉色彩也同样具有寓意吉祥的象征意义:黑、白、赤、黄、青五色被视为“正色”,与五常(仁、义、礼、智、信)、四灵(龙、凤、龟、麟)并称,也可反映出人们与客观现实的实践关系以及蕴含的儒家文化思想内涵。因此,儒家美学思想在民间艺术中的人文导向,就是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统一的实现。在博山窑民间艺术中常常赋予作品以吉祥寓意,无论从元素内容到精神功能,从立意到实用主题分配,从本身的表义内涵到陶瓷之间符号关系,都孕育着丰富的陶瓷美学思想和博大精深的儒家传统文化底蕴。儒家文化是以“中庸”精神为核心的礼乐文化,中庸思想对博山窑陶瓷艺术精神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在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的发展过程中,中庸思想具体物化为对“中和之美”的追求,也是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中最具有价值的核心精神和观念。“中”是适合,“庸”是按照适宜的方式做事,作为博山窑民间陶瓷传统文化,“中庸”精神就是适度把握,按照适合的烧造方式,并力求保持一个合乎儒家文化审美情理的制陶工艺流程。儒家文化中的“礼乐”是指人通过自身的主体意识,同产生于自己意识之外的“文化存在物”之间的沟通,它起着一种社会规范整合作用。礼的特点便是“有秩序”,“乐”是指一种“和谐”的状态,也泛指一种自由的理想。在博山窑民间陶瓷中既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也要达到人与人的和谐,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严格的遵循了这些儒家思想文化的理念,同时儒家文化思想对博山窑陶瓷艺术审美特征起了决定性的社会整合作用。
从儒家文化审美思想与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的关系中,看到了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审美的不断自我完善和升华,最终成为自然情趣与儒家文化思想相融合的产物,从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的审美理念中看到了当时当地的民风民俗、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社会人伦观的体现;看到了儒家文化思想对其审美理念的整合作用和社会作用。同时,我们也感受到了陶瓷艺术博大精深的文化力量,体会到了儒家文化思想是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审美的核心理念,积淀了数千年的儒家文化还将为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活力。
二、儒家文化思想在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中的美学思想特征
1.儒家文化精髓与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美善相乐之美
儒家文化审美思想为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审美进行了文化奠基,架构了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的美学方向。儒家美学经常把美善密切联系在一起,要求艺术既尽美,又尽善,美善统一。所以“礼乐相济”、“美善相乐”,便是儒家审美的中心话题。善是对人性的普遍要求,善而达到美的程度,乃是一种高尚的道德,称之为“美德”,美德是带有理想成分的人格精神。善表达的是人的内在美,也是理想人格的最终体现;美则是其形式表现,只有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才是最高境界。(《乐论》)在“美善相乐”的境界中,心志与行动,情感与理智,生理与心理,个体与社会都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乐”是一种审美属性,“善”而达到“乐”也就具有美的性质了,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境界,也是荀子所说的“美善相乐”的高尚境界。在这种境界中,美善合一,给“善”赋予具体的生动的美感形式,需要一种艺术风格的美来贯彻,强调一种质朴自然、平淡有味的风格美,反对华丽纤巧,刻意造作。博山民间陶瓷艺术含有自然而然的韵味,强调将给人精神愉悦的感性形式与内在伦理道德的理性要求和谐统一。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充分体现了典型的儒家文化思想的造型审美特征,注重美与善密不可分,给人以精神上的慰藉和归属感。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形式,除了对美的追求外,都表现出对善的强烈诉求。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是通过具有深刻象征寓意的造型、图案、色彩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福和期望,注重的是传情达意的形式美。它通过造型与色彩、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将生活、艺术、社会文化、民俗观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实现了儒家文化思想中“美善相乐”的追求。例如,“黑花青黄彩带盘花鸟纹合碗”呈现出一幅变形较甚的“喜鹊登枝”纹图案,后来在某些县乡成为邻里乡亲为新人“送饭”的专用器皿;“白底黑花蝙蝠纹碗”是件白釉黑彩纹大碗,手拉坯成型,内底留色圈,外壁绘大写意蝙蝠纹,蝙蝠形象抽象概括,如撇兰竹,只三两笔便成,表现出画工的大胆和自信;“青花黑彩花开富贵纹酒坛”全器满绘梅、兰、竹、菊及牡丹等各式花纹,层层叠叠,绘制用心,这是博山陶瓷审美意趣上极贴近民众心理的产品,这种“美善相乐”之美至今仍为广大民众所喜闻乐道。
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重视审美对象的象征意义,立足于寻找有意味的外观造型,在外观造型和色彩设计的创新过程中,力求从传统器物造型和民间色彩中寻求灵感,这样既能满足大众对美的特殊要求,又有助于建立和丰富设计风格。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崇尚能够陶冶情操、催人奋进的审美精神,对高雅与高尚之美的形式情有独钟,创造了儒家文化思想“美善相乐”的崇高之美。
2.儒家文化根植于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自然朴素之美
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体现了就地取材、朴实无华的艺术特色,是儒家文化平民化、生活化的标志,给人以强烈震撼,具有粗狂、豪放、率真、大器的美学特征感受。器物的材质能给人的欣赏带来美妙、丰富的心理和审美感受,因此历代的能工巧匠,在对器物的表面进行加工处理时,既注意保持材料的自然质地和纹理,又巧妙的通过多种工艺手法,丰富材料质感和纹理的变化,创造出形式多样的材质美。它浓郁的山野民俗气息,给人以“自然”、“评说”、“平易”的意味,集中展现了当时民间生活风貌在博山窑民间瓷器传统审美理念中,只有自然、朴素之美才是美的最高境界,例如:陶艺作品“青釉双鱼变形壶”是用粗陶制成的鱼的形式,一股浓重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寓意着“年年有余”,和民间的吉语风俗融合在一起,让人们感觉到一种回归自然、回归乡土、回归人性的渴望与眷恋,带来一种愉悦的审美感受。面对以民间传统文化为主题创作的作品,博山窑陶瓷民间文化中的凤戏牡丹、喜鹊登梅、鲤鱼闹莲、莲生贵子等象征阴阳相生的手法,多表现为一种繁衍、生殖、联姻的思想,在陶艺作品中强化那种对生命繁衍的意象崇拜。陶艺作品《阿福》充分体现了民间艺术中写意创造的根本,以写意传神为宗旨,形成一个具有民间喜庆、吉祥色彩的娃娃形象,这也是儒家文化根植于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的特征和体现。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从用料到造型,无一不体现质朴的风格特征,由于对材料自然特性的格外尊崇,朴素反而使它们更具有生命力,至今仍然具有极大的审美价值和使用价值。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有崇尚自然的传统,体现到造型设计上,就是要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到民间使用者的地域特征、生活习惯和审美需求,崇尚自然是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设计创新的源泉。
自然、朴素是指万物的非人为的本然状态,而雕琢是指人为进行的装饰,儒家文化思想崇尚自然与朴素的审美原则,它认为一切美皆出于自然朴素,认为美是事物本身未加修饰的自然纯粹之形态,让质地本身放光彩,才是真正的美。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的审美是重内容、轻形式,追求朴素适宜之美的审美特性,保持事物的本质特征,就是儒家文化根植于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的自然朴素之美。
3.儒家文化与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和谐统一之美
和谐统一之美的追求是贯穿中国美学自始至终的特点,是儒家学说的重要特征。儒家学说“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国哲学的根本出发点,始终贯穿于中国古典美学之中。董仲舒《春秋繁露》载:“以类合一,天人一也”,其实这些理论思想实质上都是在统一“和谐”原则下达到对审美主体的“满足”,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严格遵循了“天人合一”的和谐统一之美。儒家的“天道”“人道”合一是儒家思想的精华所在。“天道”指自然界的现象及其运动变化规律,“人道”指人应遵守的社会规范,儒家学说认为不仅要实现社会内部的协调,而且社会应与自然相和谐,儒家的文化思想内涵对博山窑民间陶瓷文化的影响十分深刻持久,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二者处于一个有机整体中。
在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中表现为追求“人——陶瓷——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追求民间陶瓷艺术与自然的有机美,要求博山窑陶瓷与民间的自然空间环境融为一体,主张在形式和功能上有机结合。这种“天人合一”的有机观念在博山窑民间陶瓷中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①顺应自然:董仲舒认为天之美,在于大自然之美,人类能“得天地之美”,就是要顺应自然,按照四季之变和万物生长的规律,实现人体之美和生命之美。博山窑民间陶瓷从选材制作到民间应用早已达到它的最高水平,将深沉的对自然谦逊情怀与崇高的诗意组合起来,形成其他文化都未能超越的造型、纹饰及图案。博山窑陶瓷在和谐统一之美的创作方面,无论是形式还是技艺,都有新的探索、新的汲取、新的时尚、新的变化。彩绘方面更出现了色彩艳丽、对比强烈、成本低廉、迎合当时兴起的市民阶层喜爱的新手绘。博山窑陶瓷最醒目之处莫过于它浓郁的山野民俗气息,集中展现了当时民间自然、自由、和谐的生活风貌。活蹦乱跳的游鱼、悠闲自得的牧童、负重如牛的农人樵夫,以至育儿的婆婆、纳凉的瓷枕、烟花柳巷的三寸金莲、水烟袋等全都表现着百姓生活的实况和大众对和谐之美的向往。徜徉其中,仿佛置身于百余年间山乡村落生活的历史长河,似乎能听到犬吠蓬户、鸡鸣于埘、女喧溪岸、蛙噪池塘,看到男耕女织、婚嫁迎娶、豆棚瓜架、请神送鬼。那横扫千军的线条笔画,无所顾忌的色彩对比,坚如磐石的块面结构,简约传神的形象描绘,处处洋溢着一股冲天豪情。从画面看,它虽然没有南方窑系的精致俏丽、妩媚淡雅,但是其宏大的气度、遒劲的风格、恣肆的想象及天马行空的笔触,却是同时期其他窑系所不能望尘的。这构成了博山艺术和谐之美的特色,并使之傲然屹立于世界陶艺之林。董仲舒的以自然为美的思想深刻地影响了博山窑陶瓷艺术的发展,同时儒家美学思想对自然的关注,对天地自然形态之美的追求也无不影响着博山窑陶瓷。②师法自然:即模仿自然,巧妙地吸取自然的形式,使博山窑陶瓷艺术与自然达到和谐统一。作为陶瓷装饰主要装饰手法的陶瓷绘画,利用中国绘画的成就,在陶瓷表面开辟了不同于颜色釉的另一种美的境界。祥瑞题材是一种民族心理的表现,不管处于何种时代、何种处境,都热爱生活,追求幸福与和谐。因此,表现喜庆、幸福的祥瑞题材,自古及今,一直是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的一个重要题材和基本的文化特征。儒家文化思想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一种对立的关系,而是一种亲和的关系,赋予花、鸟、虫、鱼、兽等以祥瑞寓意,这便是儒家文化思想亲和关系的特征表现。要欣赏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就需要了解传统文化和儒家美学思想精神,否则,很难把握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的审美特性。
篇6
【关键词】民族文化;保护;传承;经济发展
一个民族的兴衰与文化的繁荣和进步是紧密相连的,纵观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史,也可以说是民族文化的发展与历史。一个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是其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所在。中国在漫长的历史长流中积累了众多优秀的文化,但是随着众多外来文化的流入,我们的民族文化根基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这时,做好传统文化艺术的保护与传承就显得十分重要,也是建立和谐社会所必须关注的重点。云南省作为我国众多少数民族的聚居区,拥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与艺术,加强对这些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能够更好的发挥民族特色优势,寻找出更加适合本民族发展的道路,下面我们以文山壮族和瑶族为例,分析一下云南边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保护与传承。
一.文山壮族和瑶族历史考察
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山是云南境内壮族的主要聚居地区,也是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两个自治民族之一。作为文山境内分布最多最广的民族,壮族在全州八县均有分布,人口增长方面在建国后至今也得到了快速增长。因壮族多分布在有河、溪、井的坝区、河谷地区和靠山临水的丘陵地带,因此历史上壮族曾被成为“水边的民族”、“农耕民族”和“稻作民族”,在分布上也呈现大聚居、小分散、居地连片的特点,少数还保留着古代濮人部落的居住遗迹。
瑶族多分布在溪流密布,山青水秀,风景优美,气候宜人的地区,其称谓由于生产方式、居住条件、生活服饰等特点,历史上曾多次变化,在建国后,经过民族归系统称瑶族。现居住在州境内文山的瑶族主要有三个支系,自称“们”或“金门”的,他称蓝靛瑶;自称“孟棉”或“龙棉”的,他称大板瑶、角瑶;自称“秀”或“亚”的,他称山瑶、过山瑶。相较壮族,瑶族经历过封建和半封建社会,受分布地区自然条件和入境早晚差异,各地瑶族在经济和文化形态等方面也存在一定差异。在解放后和之后,瑶族地区的生产力和生产水平均有所提升,开始融入市场经济轨道。受居住条件和生活习性影响,瑶族人除了粮食生产水平较为稳定外,在林果业、养殖业和加工业发面也有所发展,民族总体发展趋势较好。
二.壮族与瑶族传统文化艺术
1.壮族传统文化艺术
壮族在历史上曾有过自己的文字,是全国23个有古代文字的少数民族之一。唐宋时期,部分壮族有识之士采用汉字记音、记义和汉字切合的方法,按照壮语习惯发明了具有形、声、义规律的土俗方块古壮字,有象形字、会义字、形声字等,用它记载和交流民族的历史文化、天文地理、生活习俗、民情掌故。在广南、富宁、文山、西畴等县的壮族民间古籍中,以汉字、壮字混用的形式,记载壮族的历史与现状,自然与经济,政治与文化,许多古壮字至今仍珍藏在民间。流传下来的壮族文献古籍有《骨刻历算》、《鸡卜经》、《布洛陀经诗》等。壮族口碑古籍类有《创世史诗》、《英雄史诗》、《爱情长诗》、《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
铜鼓、壮锦、乐器天琴、壮剧等也是壮族优秀的民族文化。铜鼓不仅是一种实用器物,同时也是一种精美的艺术品。它既有浮雕式的花纹图案,又有立体塑物,是雕刻艺术和立塑的综合体,是综合的艺术品,体现了壮族工匠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艺术水平。壮锦是壮族妇女独创的手工艺品,以棉纱为经,丝绒为纬,经线一般为原色,纬线用各种彩色,织成各种美丽的花纹图案。壮锦色泽鲜艳、织工精巧、质地松软、结实耐用。天琴是壮族最古老的弹拨乐器,至今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壮族的舞蹈有“舂堂舞”、“绣球舞”、“采茶舞”、“扁担舞”、“铜鼓舞”等,主题鲜明,舞步雄捷,诙谐活泼,感情逼真,极富感染力。壮剧是壮族舞台艺术形式,是壮族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技艺的综合性艺术,大体上可包括师公剧、北路壮剧、南路壮剧、富宁壮剧、广南壮剧、乐西土戏等六种,在民间文化中享有盛誉。
2.瑶族传统文化艺术
文山瑶族民间珍藏的古籍,已发现的大体可分为历史、度戒、丧葬、教育、本命书、阴阳牒、历书、科技、中医草药、故事、创世歌、婚姻歌、祭祀歌、鸳鸯歌、信歌、新民歌16类,共150卷1000多万字。这些瑶族古籍,风格独特,绚丽多彩,具有历史性、资料性和艺术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祖国宝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具有瑶族风情的特殊乐器长鼓在瑶族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瑶族舞蹈多与宗教祭祀有关,其中最著名的是长鼓舞和铜鼓舞,长鼓舞主要流行于盘瑶支系的瑶族地区,1996年广西金秀坳瑶到日本演出长鼓舞,大获好评。瑶族人民精于织染和刺绣,他们用蓝靛和黄蜡在白布上染出精美细致的花纹,称为“瑶斑布”,这种精巧技术,曾在国内享有盛誉;织绣的花纹图案主要有挑花、织花和绣花三种,明清之际就曾有“用五色绒,杂绣花卉”的记载,这种精美的手工艺品在改革开放后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被开发。瑶族的编织工艺,主要有竹筐、竹篓、竹箩、竹帽、藤箱、藤夹等,雕刻艺术,主要有门匾、烟盒、吊楼,以及神像、神龛,以茶山瑶的水平为最高。盘瑶、蓝靛瑶和部分茶山瑶青年成年时,必须举行一次“度戒”仪式,举行仪式时,据说要翻云台、上刀山、过火海等,历尽艰苦考验,发展到现在,其中许多内容已经成为一些瑶族地区民族风情旅游表演的保留节目。在传统体育节目方面,抢花炮、抢柚子、打陀螺等体育项目也非常受欢迎。
三.传统文化艺术的保护与传承
1.挖掘和保存传统文化精髓
文山地区壮族和瑶族少数民族文化具有非常强烈的原生态文化特色,我们要努力挖掘濒于消失的少数民族原生态载体,真实记录保存下少数民族璀璨的文化,并以多种形式和载体传承下去。文山地区少数民族文化濒临消失的主要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包括濒危民族语言文字、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与游艺、传统礼仪与节庆、传统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知识与实践、传统医药、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区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要以州文化局为主,地方政府为辅。要对文化局工作人员加强教育与培训,广泛开展多种形式和类型的民族文化遗产调查、收集工作,申报立项保护,引起国家和地方重视。地方政府可成立传统文化保护项目培养传统民族艺人,实现技艺和文化的传承,配以多种奖励措施,加强对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视和保护力度。在宣传工作中,强化民众对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发展历史的认识,培养其民族历史自豪感,并从中获得动力更好的完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
2.加强文化溯源研究,做好保护与传承
我们要结合史料和已有成果深入研究,力求对文山壮族、瑶族文化的内涵进行深入阐释,促进对文山少数民族的社会历史、文化源流追溯研究及传承与保护工作。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关于壮族和瑶族的部分民族文化就已经做了基础性整理,我们要在这个良好的基础上,联合文化局、古籍办等结构组织力量抢救古籍文化,进行整理和出版,在本土多培养一些民族学者,以便更好的完成整理和出版工作。以此同时,我们还要多渠道多项式挖掘、保护、传承与展示文山少数民族的原生态文化。近几年,随着国家和政府对于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问题的重视,众多媒体都加强了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关注力度,比如2008年,由多家影视公司和电视台及州政府共同合作拍摄的壮族文化电视系列片《丽哉勐僚》上市,填补了中国少数民族影视族群志的空白,其中《》一集,揭示了壮族的原生宗教文化和壮族的生态观,这对于宣传壮族文化,做好传承有着积极意义。2008年州庆期间,中央电视台在文山录制《见证与畅想》、《世外桃源》等纪录片,在央视节目播出,提高了文山的知名度,充分展示了文山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
3.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建设三结合
在保护与传承工作中,将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的挖掘保护与少数民族村镇的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将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少数民族村镇的资源开发相结合,将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的传承展示与少数民族村镇的经济发展相结合。州级政府要在少数民族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基础上,加强民族文化生态村的开发和文明建设,探索资源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道路,结合民族实际发展情况,走最优的发展道路,比如麻栗坡县瑶族的老山第一村、马关县阿峨民间艺术之乡、文山县的姑娘寨、富宁县坡芽壮族文化生态村等,都是运作较为成功的村寨。目前,广西民族文化开发其实已经踏出脚步:如诗如画、永不落幕的山水实境演出“印象・刘三姐”等一批民族文化品牌都已经走上了产业化经营发展的康庄大道。包括靖西绣球、阳朔画扇等大批民族文化传统工艺产品已经行销世界。
4.多方面合力共同促进保护与发展
我国的少数民族文化是整个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关于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国家曾经下达重要政策,主要以四种措施为主:制定法律,用法律的手段保护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设立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机构和设施,使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有一个重要的载体;培养人才,包括各种大学、艺术院校培养的从事少数民族文化研究的专门人才,也包括培养和使用对少数民族文化起传承作用的民间专业人士;对那些濒临湮灭的少数民族文化进行抢救。这四种措施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层面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进行了指导和提示,也是文山壮族和瑶族在保护民族文化传统中应当遵循的重要指示和必然要走的发展道路。
在不断完善法律制度建设的前提下,积极扶持民间艺术团,将极富民族特色的绝活儿进行传承,特别是传承民间技艺、民间绝技并进行市场化动作的艺术团,要给予高度关注和支持,比如怒江地区的泸峰艺术团(传承上刀山下火海绝技)、大南茂民间艺术团(传承傈僳族多声部合唱和傈僳民间三大调)就是较为成功的探索和实践。充分利用社会名人对民族文化的关注,努力探索民间文化的自我传承的途径。比如著名词作家陈哲先生出于对普米族文化的兴趣和爱好,在兰坪举办了普米文化传承点,培养了一批年轻的普米族民间艺人,并在在兰坪县城开办了一个以宣传、展示普米文化为主的土风茶楼,积极探索民族文化的传承、展示、弘扬并与市场相结合的路子。
总之,在世界文化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保护好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做好新时代的传承,对于焕发新时代下民族文化精神魅力具有积极意义,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文化产业和其他经济产业的发展,对于民族文化的延续和传承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尹毅.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的着力点[N]. 云南日报.2003-07-02 (C04)
[2]朝克.中国的濒危民族语言文字的保护及学术价值[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9(04).
篇7
人文素质教育是一种健全人性、完善人格的教育,是把人类在长年的社会实践中所积累的优秀人文知识、精神、方法等,通过阅读、熏陶及实践等环节内化为个体的气质、修养与人格,成为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的过程。校园文化,是在长期育人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价值观念、社会心理、审美情趣、思维模式、行为方式等。校园文化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
一、艺术类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
(一)从宏观社会层面讲,理论学术界更关注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现实对立与冲突,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一方面创造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产生了极大地正面效应,但另一方面也加剧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分化与对立。这种分化与对立已经渗透到了高校,并影响着学校人文素质教育与校园文化的建设。个人主义,以自我为中心,过分追求独立性和自主性,高度渴望实现自我,却缺乏对他人与社会的责任感;享乐主义,理想淡化,信仰危机,精神空虚,没有精神支柱,觉得活一天就要享受,不能苦了自己;拜金主义、功利心极强等思想开始腐蚀大学生。
(二)从微观学校层面讲,由于艺术类院校相对综合类大学,专业性较强,艺术类院校招生制度决定更看重学生的专业基础,对学生文化素质要求普遍偏低,入学后,很多教师也认为学生只要学好专业课就行,对人文素质教育的开展不重视,学校对人文学科的建设重视不够,导致人才的知识结构不合理,这种专业人才的教育,不仅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不能适应新时期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三)从实践意义上讲,如今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方法和模式是落后的,还更多的停留在说教、灌输的方式,不注重实效性。尤其是在艺术类院校,很多学生已经把人文学科的课程视为鸡肋,不去上课不能取得相应学分,影响毕业,去上课对老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不满意,甚至逆反,很多高校还意识不到校园文化建设对于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作用以及目标的一致性。更不能将二者联动,形成强的教育合力。
二、人文素质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
(一)校园文化建设与人文素质教育最终目标是一致的
校园文化建设与人文素质教育都是要通过创建良好的教育环境,实现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文素质教育主要将文学、哲学、历史、艺术、伦理、地理等人文学科作为基础,关注人的审美情感、思想道德和人格完善,它的核心是强调人格尊严、理解与宽容、自由与责任,以及对人类和自然的关爱等。它是以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大学生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潜能,进而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校园文化最主要的功能也是“化人”和“育人”,是通过文化生产、熏陶和传播来发掘人的全部潜能,使人在体力、智力、情感、道德、审美等各方面和谐发展,成为具有较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总之,建设高校校园文化的目的是发挥校园的育人作用,为大学生提供健康成长的平台,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
可见,人文素质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在终极目标上是统一的,有种天然的契合,二者的目的都是育人,都是以人为本,都注重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
(二)校园文化是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丰富载体和有效途径
校园文化建设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学校的校风和学风会直接影响到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以及人才培养质量。健康、和谐、高尚的校园文化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对大学生个性的塑造、进取心的激发、健全人格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校园物质文化是学生每天生活的环境,校园文化活动是学生接触最多、最直接的,校园精神文化是学生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因此通过校园文化的建设为学生提供获得合理的知识结构的可能性,并通过提供实践的机会,使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真正把知识内化为素质,从而能够真正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因此,校园文化以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为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了实施的平台,是保证人文素质教育顺利开展的丰富载体和有效途径。
三、注重校园文化建设与人文素质教育的互动,培养高素质艺术人才
(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艺术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培育人文精神
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学生教育的全过程,以人文精神为核心,结合学校自身的人文历史积淀,培植自己的特色校园文化和核心价值观。天津美术学院有百年的办学历史,在百年的办学历程中积淀了丰富的人文精神,邓颖超是学院杰出的校友,她的革命精神和爱国情怀感染了一代又一代天美人,爱国这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深蒂固的植根在每个天美人心中,一代又一代艺术教育家为国家培养了无数优秀艺术人才。多年来,在打造校园文化的过程中,我们十分珍视学院的百年积淀,注重与校史资源相结合,逐渐形成了“崇德尚艺、力学力行”的校训和“沉静进取、包容开放”的校园精神,全院师生的心灵得到洗礼,思想得到解放,从而产生了对学院的荣誉感和责任心,进发出创新的强烈愿望,进而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二)创新校园文化活动,发挥培育人文精神的平台载体作用
要创新校园文化活动,打造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形成持久的影响力,并充分发挥平台载体作用来培育人文精神。在艺术类院校,如何创新校园文化活动,打造品牌。天津美术学院通过多年的实践总结得出,必须注重校园文化活动与艺术专业的结合。艺术本身是人文的一种,因此在打造校园文化品牌的过程中将自身的专业优势结合,既能充分融入人文精神,又使学生乐于接受,积极参与,提升实效性。近年来,我们打造的《艺术之旅》名家访谈活动,通过分享名家的艺术成长经历和经典艺术作品的创作历程,达到教育熏陶学生的目的。通过《艺术之旅》同学们学习他们成功的人生经验,学习他们对人生的态度,进而为人生道路上的困惑找到解决的办法。近年来,陆续开展了如大学生电影节、大学生摄影节及大学生综合艺术节等将思想性与艺术性有力地结合,充分展示出当代大学生的良好风貌。“天津精神?艺术作品展”、“大学生诚信漫画作品展”、法制动漫作品展等活动的开展都将校园文化活动与艺术专业相结合,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起到了积极作用,校园文化活动的平台载体作用发挥的充分。
篇8
关键词:版画;肌理语言;运用
中图分类号:J2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6-0184-01
一、版画肌理的定义和分类
肌理是指物体表面的组织纹理结构,即各种纵横交错、高低不平、粗糙平滑的纹理变化,是表达人对设计物表面纹理特征的感受。版画的整个制作过程,就是制造肌理的过程。版画肌理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自然肌理,包括木纹、石纹、纸纹、布纹以及其他靠材料固有的特性生成的肌理;另一类是人工肌理,包括刀刻、针刻、刮擦、拼贴、感光等经由人依据自己的审美取向和对物象特质的感受,利用不同的物质材料,使用不同的工具和表现技巧创造出一种画面的组织结构与纹理。
二、肌理在版画中的运用
(一)肌理运用的重要性
肌理是呈现物象的质感,塑造和渲染形态的重要视觉要素。物质表象的肌理形态传递不同的信息。例如,人面部的皮肤肌理,就会反映出不同年龄和不同的生活经历,即使是细微的差别,也会由面部不同的极力表现出来。我们在了解物体的同时,不断开拓对物象新的认识,将肌理运用于绘画艺术,同时也融合进了丰富的印痕语言,使肌理升华为一种深刻的内涵力量.肌理在形态、色彩、面积等方面的运用可以增加画面的结构层次和形式变化,使画面更具视觉上的可读性,也能使我们摆脱思维惯性,突破固有的视觉经验,获得新的表达角度。
(二)版画肌理制作的表现方法
肌理是为作品服务的,只有当肌理能强化主题时才是最适合和最美的。制作肌理的方法有很多,下面介绍几种方法:
刀痕法:运用不同的刀法形成的组织痕迹,即会产生丰富多彩的肌理效果。如运用舞刀、刮刀、摇刀等刀法单一或组合使用,形成的破壁斑、乱草斑、摇刀斑、层覆二角点、麻点、乱线斑等组织形式,就产生了斑斓有致、自由生动、复杂微妙的肌理,将更加充分、有力的表现客观物象和艺术家的主观感情。
对印法:在玻璃版、PS版或胶片上,涂上干湿适度的油墨,利用刀、橡皮及针等不同的工具,根据创作意图以刮、刻、刷、划及稀释油墨等一系列手法进行制作,然后将宣纸覆盖上去,再利用铜版机的均匀压力,就会得到有着点的闪烁、线的妩媚和面的万化千变的丰富肌理画面,随意的天真自由和准确的深思熟虑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拓印法:将设计稿直接转印到干透的石膏版面上,然后进行刻制。在刻制时要注意在不同深浅面上的用刀方法与过渡效果处理。拓印版画要刻得深些。才有利于后期拓印。拓印时,先将刻好的板子平放台面上,然后将宣纸用干净清水喷湿,铺到刻好的版面上。用干净的布拓或手掌轻轻压挤宣纸,使宣纸紧贴石膏版面。待宣纸干后,就可以用布拓粘着黑墨一点一点进行拓印。由于石膏拓印版画刻制较深,宣纸又薄,加上湿拓上版,各种肌理效果就非常明显。在制作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压印痕”,它往往在视觉心理上产生一种天然美感。
三、版画肌理语言的价值
(一)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
肌理一方面体现物体本身的特质,另一方面记录着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记录着外界作用力和物对外界作用力的反映,体现出事物的运动规律,是版画重要的形式语言。在版画中肌理的运用不是单纯的技巧,它同样承载着精神,蕴涵着丰富的美的要素。它有助于典型的塑造,有助于主题内容的升华。研究和探索版画肌理的制作与表现,使版画作品能够真正地从视觉肌理质感方面达到更高的层次,从而更具品位,这也是版画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肌理在版画艺术中的审美价值不可低估,它有着其它表现手法难以实现的美学特质。
(二)丰富人们的情感表现
人在生命的过程中,有着许多真实而复杂的生命感受,肌理的复杂性和偶然性作为视觉艺术的一种基本语言形式,肩负着表达人的情绪,强化创作情趣,体现艺术家的个性与感性等艺术表现的任务和功能。艺术家在进行肌理的制作过程中总是有意或无意地融入自己的情感。这种肌理中的节奏与韵律和人们情感的节奏与韵律具有同一性,使人们的情感得以丰富的表现和抒发。
总之,肌理是版画创作中不可或缺的情感道白,是版画家的心路路标和心灵脉络。版画作品中对肌理的运用,必须赋予自身的审美内涵与精神意蕴,创造出富有意味的视觉形式,更为确切地表达出我们内心的某种体验。
参考文献:
[1]周济祥.绘画技法与肌理[M].湖南美术出版社,1995年.
篇9
艺术教育作为我国高等院校教育的重要部分,以培养和发展人才为主要目标,尤其注重对创新型的人才培养。人才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导者,而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平台,高校的艺术教育也是通过人才培养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持。在知识经济时代,文化与经济快速发展,而国家竞争力由人才、创新和制度三项基本要素构成。作为对人才发展和创意培养最具推动力的高校艺术教育对于挖掘文化的产业发展潜力、促进文化产业的更新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反之,文化产业的繁荣进步也会为高校艺术教育的发展提供新思路,在提高当前社会对于艺术教育认识的基础上,有助于推进高校在艺术教育上的有效实践。
二、文化产业背景下发展高校艺术教育的路径
(一)转变艺术教育理念,创新发展高校的艺术教育
完善高校艺术教育的前提是转变艺术教育的理念。在文化产业市场发展的大环境下,高校的艺术教育发展要突出“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在高校教育者创新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注重学生能力的多方面提升,尤其是对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培养,并不断完善其知识结构体系,做到全面综合的发展。此外,高校艺术教育应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最终要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最重要的莫过于将所学的知识有效地应用于工作和生活中。因此,在当今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下,高校对于学生的艺术教育要加强市场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在当前的学习中提早意识到市场经济对生活与学习等方面的影响,以便培养竞争意识,为以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二)加强专业教学水平,探索科学的教学模式
文化产业背景下的艺术教育要求高校的教学不应只局限于固定的书本内容,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应注重学生在思维方面的变化与发展。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时事情况提出一些相关的课题,运用启发式教学,并结合研究式、讨论式等方法,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此外,高校艺术教育的专业课程设置要同当前文化产业的市场需求与变化相结合,以配合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宗旨。在寻求科学教学模式的过程中要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高校可通过与社会企业的合作,在促进人才发展的目标下积极开展校外的研究与培训,促进艺术教育产学研的一体化建设,以提升学生实际运用知识和实践创新的能力。
(三)以创意人才为培养目标,优化高校艺术教育体系
在进入创新时代的21世纪,教育更应与时俱进,保持先进性。创意型的人才培养有赖于高校在教学模式上的转变,高校应该改变应试教育对学生思维的局限,为培育创意型人才营造有利的环境氛围,提升学生的创意实践能力。高校应秉承我国文化教育的理念与使命,提升艺术教育的质量,构建适合学生自身发展的教育标准。高校的艺术教育应以人才培养为目标,注重创新型人才培养,并积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创新型高校艺术教育体系。
(四)以文化产业市场为导向,培养多层次的复合型人才
目前,我国的文化产业市场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急需具备多领域知识的专业人才来支撑。高校艺术教育在培养多层次、国际型、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方面,肩负着重要使命。多层次的复合型人才不只是在自身的专业技能层面有突出的经验,而是应在知识、能力和思维等方面都做到融合发展。而现阶段,我国复合型人才的数量较少,并且由于受到经济文化等地域差异,复合型人才的区域分布也不够均匀。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高校艺术教育应以文化市场为导向,进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三、结语
篇10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资源 人才培养 艺术教材
一、少数民族文化是艺术人才培养的重要资源
少数民族文化,是今天的显学——文化学密切关注的内容。实际上,它不仅是文化学者展开学术研究的丰富矿藏,也应该是地方艺术院校培养艺术人才最值得重视的文化背景和教学资源。因为,中国内地大多数地方艺术院校地处少数民族地区,这些地区的许多珍贵艺术文化的形态较为完整地存留下来,构成了当地艺术院校办学的区域文化背景或者说是办学的区域文化基础。如果有正确的文化态度,就会将这种背景或者基础,当做自己办学的资源优势加以很好地利用;如果价值判断不准确,常常会将这种背景或基础当做妨碍前进的包袱或是自惭形秽的发展低起点。尽管随着多元文化价值的强调,这样的意识和心态已经越来越少,但是,如何更好地利用自己的文化背景与文化基础来发展少数民族艺术教育,培养人才,创新艺术,却越来越成为一个值得积极探索并深入研究的问题。
文化背景,主要指少数民族艺术文化在学校培养的艺术人才的成长过程当中,成为他们对少数民族艺术认知系统所建立的重要基础。只有对少数民族风俗民情、历史社会、语言行为等有所了解,成为自有知识,才能对少数民族艺术有深切的体会和真挚的情感,才能产生自觉的传承行为与创作热情。但是,如果面对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只是将其存在当做一种背景知识来介绍,让学生掌握,那就太大材小用、重鼎轻置了。实际上,应该在民族文化传承的高度上认识少数民族文化内容,中国众多的民族大家庭,“少数”民族文化展现了文化构成的“多数”部分。
教学资源,主要指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资源经过学校专家学者的耙梳、整理,总结出典型代表、规律性的东西,进入学校课堂,成为现代规模化教育的教学资源,成为学校艺术人才培养的知识系统中的重要部分。
民族文化的薪火相传、延绵不绝、自立自新、发扬光大,就是要在人才培养的链条上得到充分体现。
二、特色教材:少数民族艺术变为艺术人才培养资源的重要途径
少数民族文化,在今天的社会里,成为许多社会活动的重要资源。譬如,文化研究、宗教研究、法学研究、文化产业研究、经济研究、社会文明研究、生态研究等等。而作为艺术院校,尤其是地方艺术院校的教育资源研究,如何将少数民族文化转化为艺术教育资源,近些年越来越多地被人涉足,但是,常常是一时一地一得的议论或心得。其实,这是一个特别值得系统思考的问题。
意识到少数民族艺术文化是艺术人才培养的重要资源是一回事,将这种资源变为切实有效的教学资源则是另外一回事。有理念,有思想,还要有行动、有措施。问题集中到一点,就是“如何行动”“什么措施”。
云南大学出版社与云南艺术学院合作,通过特色艺术教材出版、重点学科丛书出版和艺术精品课程教材出版项目,探索了一些路径,积累了一些经验。
1.跟踪:采风经常化
- 上一篇:能源工程建设与管理
- 下一篇:中小学生农业科普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