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五大实验方法范文

时间:2023-10-26 17:56: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物理五大实验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初中物理五大实验方法

篇1

一、研读课标教材,复习紧扣考点

物理课程标准是物理教学的基本纲领,它规定了中考的范围和要求,是中考命题的依据,对于中考复习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教材是教师教学内容之“源”,是学生学习、形成物理知识体系的“根”。在复习阶段,我们必须认真研究课程标准,紧扣教材,深化教材,活化教材。复习的内容应涵盖概念、规律、例题习题、实验、阅读材料,甚至每一个插图、表格等,还要特别注意教材中的物理概念、规律形成的过程和其中的科学方法(例如控制变量法、比值定义法、理想模型法、比较法、等效代替法等)、教材中的实例分析(包括各类插图、生活实例及有关科技发展的实例等)。目前的中考物理命题已经不再是单纯地考查知识和技能,而是在一定的知识背景下灵活地进行考查,命题的基本思路已经越来越多地由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所以复习要“活”,力戒死记硬背,要做到能理解、会运用、会演绎、会迁移。

二、梳理知识,把知识点联成知识网

布鲁纳说:“获得知识如果没有完满的结构把它联在一起,那是一种多半会遗忘的知识;一连串不连贯的知识在记忆中仅有短得可怜的寿命。”初中物理介绍了声、光、热、力、电等五大方面的内容,它们之间的联系看似不是十分紧密,所以学生总感到概念多、规律多、公式多,而且分散,难于掌握。在复习中,要指导学生根据考点,整理知识,归纳分类,将单一的知识点联成知识链,构建知识网,使知识系统化。在总复习过程中,可先由学生自我归纳总结,查找知识点,看哪些知识可并为一类,进行归类合并。由于学生还不能在更深层次上了解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知识网络的基础上,深化认识本章的知识体系。如学生认识比较模糊的或相似的概念,可通过列表对照比较等方法揭示其本质,剖析它们的内涵与外延。对物理概念、定律等,要从内容的表达、表达式的意义和运用条件几方面去进行说明,使学生明辨异同点,注意变化点,消灭模糊点。

三、专题复习,促进知识融会贯通

要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除要落实各章节的知识点外,教师还必须精心组织一些专题复习,使学生对知识能够融会贯通。专题复习可分为以下几类:

(1)“板块式”专题复习。教师根据初中教材,打破章节顺序,把所有教学内容分为声学、光学、力学、热学、电学五大板块,重点加强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和训练的难度,培养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

(2)“中考题型”专题复习。根据中考题目类型,分设填空、选择、实验、作图、计算等专题,在上述五大板块中精选题目,进行专门练习,使复习的知识纵横交错,让学生从整体上掌握复习重点,化解难点。

(3)“热点知识”专题复习。把近几年来中考中的热点、重点问题编成若干个专题进行复习,如科学探究专题、电路故障专题、图像专题、数据处理专题等。这些题在练习中采用题组的形式从不同的角度反复出现,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题目之间的异同,既解决问题,又掌握方法和技巧。

四、注重方法指导,纠正不良习惯

从平时考试的情况看,学生失分的原因,除基础不扎实、缺乏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外,相当一部分学生是由于缺乏良好的应试习惯和方法。例如,在试题出现的问题情境中,不能提出符合物理要求的问题或提出的问题肤浅;做计算题时不写公式、直接代人数据;做作图题时画光线不画箭头,画过虚焦点的光线不用虚线;作电路图时一些电器的连线不连到其接线柱上;做实验题时实验设计中所测的物理量不用规定的字母,实验结论的表述不用物理学科术语等等。因此,在平时练习和考试中,要针对这种情况,切实采取措施,把方法指导、良好应试习惯的培养作为重点来抓,要求学生将能做的、会做的题尽量一次做对。平时在测验后的试题订正中,要求学生把错误答案保留在卷面上,把订正过程写在旁边,并说明理由。在复习练习中,多用笔算,以提高运算能力。这样通过反复抓,抓反复,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挖掘其最大潜能,使他们在考试时能把失误减少到最低程度。

五、把握命题方向,关注热点问题

篇2

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重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生录取的重要依据之一。考试将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命题。考试将以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为命题的理论依据,并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人教版)为考试范围。九年级学段所学习的物理知识内容可分为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三个部分。近年来我县中考试题的知识覆盖率较高,知识点包括:光的反射定律、折射规律和平面镜成像特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力的概念、二力平衡、天平使用、密度、浮力、压强、杠杆的平衡条件、机械能、功率和机械效率;比热容和热量的计算、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欧姆定律、电功和电功率、电与磁等。根据学业考试的性质,实体的难度大致如下:物质题约占12%、运动和作用题约占38%、能量题约占50%,其中60%的容易题是考察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也就是说直接用所学的知识就可以解答问题。30%稍难题和10%的较难题考察的是学生的应变能力,要求学生能进行正确的分析,寻找出与之相对应的的物理知识方可答题。

一、中考物理复习对知识与技能的要求

知识的学习要求分为“了解”(“知道”)、“认识”和“理解”三个层次。具体含义是:了解:能记住知识的主要内容,能列举相关的实例,能辨别相关的概念、举例是否正确。认识:在“了解”的基础上,能够与该知识点最近的相关知识或情景进行了联想,或能直接解释最相关的现象。理解:在“了解”的基础上,能够与该知识点相关的知识或情境进行联想,或能解释相关的现象,能够利用该知识解决有关问题、进行简单计算,并能对该知识进行扩展。对技能的要求是:在“了解”的基础上,学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会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会记录实验数据,会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描述实验结果;学会对实验方案进行调整和改进。比如填空题7题约14分。一般不会直接考查死记硬背的概念、规律或公式,多是将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放在真实、生动的情境中进行考查,要求学生能在具体的生活或生产实例中辨认出物理现象或物理规律,并运用它进行解答。这类题目涉及的知识面广,难度不大。单位换算也常用在填空题或计算题中出现,因此同学们记住每个物理量的单位换算是很重要的。作图题主要考查学生的作图技能和应用物理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近几年来主要考查的具体内容有:画力的示意图、光路图、简单电路连接图、滑轮组的组装图、通电螺线管的磁力线方向图等。作图的要求很高,不能画错,而且只能在题目所给的原图上画,考生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最好用铅笔画,方便更改,这也是中考中必备的一项技能。

二、中考物理复习对过程与方法的要求

通过进行各种实验与探究,能够形成初步观察能力,初步提出问题的能力,初步的信息收集、信息处理和信息交流能力,初步的概括能力。关注学生在实验探究活动中的经历和体验,具有在新的物理情景中的实验探究能力。例如单项选择题15题约45分,试题的概念性强、综合性高,具有一定的迷惑性,考生在做答的时候,必须认真审题、仔细判断,寻找与之相对应的知识点来,方可选择正确的答案。尤其是较难的判断题,尽可能采用排除法、代入法等帮助解决问题。由于选择题分值较大,各个选项的设计十分相似,交卷前最好将各个选项重新复核一遍,甄别答案的对错。实验题的考查约有五大题,约23分。一直是近年来物理中考的难点,主要考查《物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的各项要求。要求能说明实验的原理,使用的是什么器材、实验仪器的规范使用、详细说出实验的步骤、合理设计实验表格的数据记录等,同时还要求学生能正确写出实验的结论,学会对实验过程的结果进行评估,分析数据误差的来源。综合题2题共18分,主要考查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首先要学会分析题意,探明题目所隐含的各种条件,通过综合分析后理清解决问题的思维脉络。因此过程与方法是物理中考中最革命性的因素,决定着考试的胜败。

篇3

高三物理教学工作总结一时间总是在不知不觉中流逝,转眼间高考已经过去6天了。这些天我都是在无所事事中度过,过着猪狗般没有思维的日子。今天忽然觉得对不住这渐渐消失的青春,写个教学总结应该是必要的吧。

高三第二学期时间相当短暂,这些天完成的任务是(1)一轮复习的尾声——《传感器》以及选修3-4、选修3-5。(2)二轮复习(3)专项训练及综合性训练。在复习中我个人也曾经尽心尽力采取了一些方法、策略,也曾经产生了一些积极的效果。任何教学方法都有得有失,需要总结反思,以期取得较大的进步。

一、 一轮复习的尾声-----《传感器》、《选修3-4》、《选修3-5》

1.一轮后期复习选修部分容易拿分,见效快,引起了本人足够的重视。

几次大型考试的二卷成绩和总成绩是让人痛心的,我们班级中半数以上的学生二卷成绩要靠选修部分支撑,失去这个支撑,学生的成绩是不可想象的。舍得花时间去给学生在这个地方复习,也就确保了班级的平均分,确保了班级的过C、B的基础。现在看,再适当加强也是可以的。

2.由于这几块知识难度较低,讲讲练练无疑是非常好的复习方法。

复习时按照课本的顺序能够引起学生对课本的重视,练习题从课本和学生的复习资料中选取可以减轻学生选修学习负担,以便有更多的精力学习语数外。存在的不足之处是:

(1)复习时不常考的内容还可以再简洁一些,没有必要过分耽误时间。如:《传感器》可以缩短为一节课,加2节课练习。有些内容常考学生常错要适当增加课时。如:动量守恒定律的相关计算、原子核能量的计算等。这些问题,只要稍稍注意,学生就有可能突破这个瓶颈。

(2)有些知识仅仅让学生记忆效果是不大的。如:相对论、动量等。

(3)复习时教师把知识点复习到位了学生该不会还是不会,这让当老师的非常尴尬。我想,让学生动起来效果可能会更好。

3.复习完这部分之后,我采取了专项练习的方法,效果很好。具体做法是:按高考的形式编排12套综合练习,一节课两套,让学生在25分钟内做完,及时给出答案并讲评。不足之处是:

(1)应该留一些时间让学生去总结反思,这样学生在方面会进步得快些。

(2)练习跟踪及时,效果才能更加显现。

二、二轮复习

1.时间受限决定了二轮复习的不完整性。

一轮复习结束已经到了4月份,所以二轮复习任务很紧。把二轮复习中的知识点、习题与高考联系不紧密的统统简化去除,这是很重要的方法,有舍才有得。

2.二轮复习更应该重视物理方法、解题的规范性。

这一方面我做得还是比较好的。如:xxx高考9题,b球摆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重力对小球的功率变化。我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功率的定义推出重力功率的表示式,然后运用不等式使学生明白重力的功率为什么先增大后减小。

3.二轮复习与专项训练的结合更能够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提高成绩。

事实证明,空洞地把物理知识的结构展现给学生,学生已经听不下去了,学生需要的是成绩的大幅度提高。二轮复习与专项训练的结合更容易使学生成绩快速提升。我在操作中的不足是:

(1)选择题、实验题各做了12套,实验题没有啥说的,这是必须要做的,在有限的时间里完全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但选择题6、7套以后学生准确率下降。应该酌情减少选择题的份数。

(2)计算题没有专项练习。计算题在高考中分数多、难度大,不容易拿分,但前两题还是可以拿到的,最后一题也可以拿到部分分。应该设置强化训练加以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三、综合训练及收尾复习

1.到综合训练时间已经很短,所以我们也没有做多少练习,以后在时间安排上要适当增加。时间从何而来?那就是二轮复习与专项训练的结合匀出一部分。

2.综合训练中的不足:改完之后,没有认真总结、分析学生错在何处。只是大概看了看,稀里糊涂就讲了。徐州市三检阅卷分析 给了我很好的启迪,按那里面的方法实施执行是可以的。

3.考前的概念、知识点回顾以讲义的形式印发给了学生,但是太多,学生不容易看完。

高三物理下册教学工作总结二一、领会综合理科的要旨

理科应该如何进行综合,应充分注意在理科综合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理科的修养和这方面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对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包括理科自然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定律,定量描述自然科学发展现象和定律,了解自然科学发展的最新成就和成果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能解释实验现象和结果,能通过分析和推理得出实验结论,能根据要求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

3.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的资料。包括能理解图、表的主要内容及特征,能读懂一般性科普类文章,并能根据有关资料得出相关的结论。

4.对自然科学基本知识的应用能力,包括用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解释和说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了解自然科学知识在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能够运用自然科学知识对有关见解、实验方案、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

二、设计综合题,促学科间融合

理科综合包括文理学科的大综合、理科之间的大综合和各学科中各分学科的小综合。至于物理学科教学如何体现在理科综合课程中,一方面应当重视与其它学科的横向联系,还要重视物理学科本身各分学科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在综合理科的教学实践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在日常生活中涉及各种物理问题,以及多学科综合问题所涉及的物理问题,可以促进各学科的融合。

为了更好地适应理科综合的教学,高中课程虽然是分科教学,为了适应高考的综合类题目,教师应当寻找相关科目的那些学科交叉点进行探讨,学生考试时可适当增加一门综合理科考试,这样可以扩展学生的思维角度,真正做到逐步培养学生由掌握知识向培养能力转化的作用。其实,在初中阶段就可以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了;这样做一方面是为进入高中的综合作准备,另一方面,现在高考的综合理科试题有不少是初中知识就可以解决的了。

三、根据理科综合的特点,调整物理教学思路

理科综合关于综合命题的原则和内容很多,但整个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没有很大变化的前提下,命题应该遵循客观事实,有一个逐步深入,加大学科渗透和综合的过程。综合首先是学科内的小综合,其次是理科之间的综合,最后,是文理科之间的大综合。在教学中须防止把学科间交叉、综合放到过高的倾向,各科教师用过多精力去处理别的学科的知识,或者过于关注学科之间的联系问题上,这样将会造成各学科知识教学效果明显下降的后果。学生耗费过量的精力陷入新一轮综合试题的题海中去。

这样一来,学生各学科的修养跟不上,更谈不上有很好的综合能力了。和其他学科教学一样,综合理科教学的内容和教学效果有一个程度问题,把握好这个程度,将是获得好的教学效果的前提条件。在高中阶段,传统教学方式讲究学生如何能够掌握好各门学科的知识。现在,还要求如何综合运用各学科的知识,这是考好理科综合题的的关键所在。作为学科教学的物理教师,应立足于本学科,重视本学科知识的传授和专门能力的培养,并注重与其他学科的结合,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的能力。我们作为中学物理教师的应当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1.重视物理基础教育

中学物理内容丰富,它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原子物理中的基本概念和定理、定律,还包括许多实验,教学中既要扎实地掌握各个部分的基本知识,又应注意各部分知识的渗透和综合,高三复习时以《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同时覆盖的知识为重点,必须引导学生从客观上把握知识结构,抓住主线,理清线索,把知识进行条理化,系统化地复习,让学生掌握好学科的概念、定理、定律和基本方法。

在基础复习过关后,进行科学第二阶段的复习,这阶段要以学科内的综合为主,把学科知识与学科能力紧密结合起来有讲有练,讲、练结合的专题复习。小综合复习。

综合测试是一种较高层次的能力测试,一道试题跨越了两三个(或更多)学科,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去分析、说明,从宏观上去推敲考察,这种能力,决不可能在短期时间内突出出来,而要有一个长期的培养过程。教师在上新课时,要讲清物理知识点的内涵,章节复习时,应较全面地论述其外延;总复习时,应与相关学科的有关知识挂钩,找出它们的内在联系,实现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综合,由浅入深,有易及难,若能持之以恒,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就能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使知识得以升华。

2.与相关学科的各种知识和技能以及与自然、社会问题进行大综合。

首先,要找出物理与其它学科的知识交汇点,“综合试题”多在知识网络的交汇点设计试题,这些试题要求学生注重对事物整体结构、功能的认识,以及对事物变化发展过程的分析理解,如下例中的光发动机问题,这种交汇点在理、化、生知识网络中是大量的,这些都需要我们去研究,做这些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在物理赞赏中更准确地进行跨学科之间的综合。

其次,综合试题多以现实中的问题立意命题,这些试题大多综合社会的热点、焦点以及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以强调人与自然、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如上例中的生物光源问题,这类试题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关心国家、社会和全人类的自下而上与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学生从死记硬背中解放出来,到社会中去学习,增设一些科普性的专题讲座,如“科技发展史与科技前沿”,“空间技术的开发与利用”,“环境与人类的自下而上和发展”等等,以拓宽学生视野。

3.进一步深化学科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理科综合的命题指导思想是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由“以知识立意为主”向“以能力立意为主”转变,注重创新。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开放式教学,点燃学生探求知识的火花,激发他们的创造兴趣,教师则不断地“诱导、激励、点拨”,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高三物理下册教学工作总结三转眼间,短暂的一学期时光又即将过去。本学期我执教高三1班物理课和高三4个班的物理综合课,本人按照教学计划,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试卷、讲评试卷,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已经如期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为了以后能在工作中扬长避短,取得更好的成绩,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组织好课堂教学,努力完成教学进度。

二、加强高考研讨,实现备考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本学期,物理备课组的教研活动时间较灵活。备课组成员将在教材处理、教学内容的选择、教法学法的设计、练习的安排等方面进行严格的商讨,确保教学工作正常开展。主要内容分为两部分:一是商讨综合科的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知识点和练习。二是针对物理课上的教学问题展开研讨,制定和及时调整对策,强调统一行动。另外,到外校取经,借鉴外校老师的经验,听取他们对高考备考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力求效果明显。三是多向老教师学习,多听他们的课,学习他们的课堂组织学习他们的教学思路,加强交流,取长补短,不断改进教学水平

三、对尖子生时时关注,不断鼓励。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更要多给一点热爱、多一点鼓励、多一点微笑。

四、经常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让他们远离学习上的困扰,轻松迎战高考。

五、构建物理学科的知识结构,把握各部分物理知识的重点、难点。

物理学科知识主要分力、电、光、热、原子物理五大部分。

力学是基础,电学与热学中的许多复杂问题都是与力学相结合的,因此一定要熟练掌握力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以便在复杂问题中灵活应用。力学可分为静力学、运动学、动力学以及振动和波。

静力学的核心是质点平衡,只要选择恰当的物体,认真分析物体受力,再用合成或正交分解的方法来解决即可。

运动学的核心是基本概念和几种特殊运动。基本概念中,要区分位移与路程,速度与速率,速度、速度变化与加速度。几种运动中,最简单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可直接解决;稍复杂的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只要将运动正交分解为两个匀变速直线运动后,再运用匀变速公式即可。对于匀速圆周运动,要知道,它既不是匀速运动(速度方向不断改变),也不是匀变速运动(加速度方向不断变化),解决它要用圆周运动的基本公式。

力学中最为复杂的是动力学部分,但是只要清楚动力学的3对主要矛盾:力与加速度、冲量与动量变化和功与能量变化,并在解决问题时选择恰当途径,许多问题可比较快捷地解决。

振动和波是选考内容,这一部分是建立在运动学和动力学基础之上的,只不过加入了振动与波的一些特性,例如运动的周期性(解题时要注意通解,即符合要求的答案有多个),再如波的干涉和衍射现象等等。

电学是物理学中的另一大部分,可分为:静电、恒定电流、电与磁、交流电和电磁振荡、电磁波5部分。

静电部分包括库仑定律、电场、场中物以及电容。电场这一概念比较抽象,但是电荷在电场中受力和能量变化是比较具体的,因此,引入电场强度(从电荷受力角度)和电势(从能量角度)描写电场,这样电场就可以和力学中的重力场(引力场)来类比学习了。但大家要注意,质点间是相互吸引的万有引力,而点电荷间有吸引力也有排斥力;关于电势能完全可以与重力势能对比:电场力做多少正功电势能就减少多少。为了使电场更加形象化,还人为加入了描述电场的图线---电场线和等势面,如果能熟练掌握这两种图线的性质,可以帮助你形象理解电场的性质。

场中物包括在电场中运动的带电粒子和在电场中静电平衡的导体。对于前者,可以完全按力学方法来处理,只是在粒子所受的各种机械力之外加上电场力罢了。对于后者要掌握两个有效的方法:画电场线和判断电势。

恒定电流部分的核心是5个基本概念(电动势、电流、电压、电阻与功率)和各种电路的欧姆定律以及电路的串并联关系。特别强调的是,基本概念中要着重理解电动势,知道它是描述电源做功能力的物理量,它的大小可以通俗理解为电源中的非静电力将一库仑正电荷从电源的负极推至正极所做的功。对于功率一定要区分热功率与电功率,二者只有在电能完全转化为内能时才相等。欧姆定律的理解来源于功能关系,使用时一定要注意适用条件。

电与磁的核心是三件事:电生磁、磁生电和电磁生力,只要掌握这三件事的产生条件、大小、方向,这一部分的主要矛盾就抓住了。这一部分的难点在于因果变化是互动的,甲物理量的变化会引起乙物理量的变化,而乙反过来又影响甲,这一变化了的甲继续影响乙……这样周而复始。

交流电这一部分要特别注意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电压、电流、电功率的因果关系,对于已经制作好的变压器,原线圈的电压决定副线圈的电压(电压在允许范围内变化),而副线圈的电流和功率决定原线圈的电流和功率。

电磁振荡、电磁波部分的难点在于l c振荡回路中的各物理量变化,只要弄清电感线圈和电容的性质,明确物理过程,掌握各物理量的变化规律,问题就不难解决。

在物理学科内,电学与力学结合最紧密、最复杂的题目往往是力电综合题,但运用的基本规律主要是力学部分的,只是在物体所受的重力、弹力、摩擦力之外,还有电场力、磁场力(安培力或洛仑兹力),大家要特别注意磁场力,它会随物体运动情况的改变而变化的。

六、高三复习策略

1、全面复习,打好基础,降低难度,以不变应万变。

高三复习要设法落实每一知识点,强化学科双基,只有强化双基才谈得上能力,谈得上多元目标。由于时间紧,带领学生复习应重在概念、理论的剖析上,侧重在核心和主干知识的基础上,落实每一个知识点。

2、指导学生,学会复习,提高能力。

学生应自觉编织知识网络,自己总结,强化用已学知识解决未学问题,再进一步提高到用新学知识解决未学问题。理综物理考试虽然考查得比较基础,但题目比较新,基本上是没有做过的原题,故学生应该掌握总结、检索、迁移、演绎、推理和归纳等学习方法,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3、创新、质疑,强调联系实际,强化实验。

建议在高三复习阶段重做高中阶段已做过的重要实验,开放实验室,但不要简单重复。要求学生用新视角重新观察已做过的实验,要有新的发现和收获,同时要求在实验中做到一个了解、五个会。即了解实验目的、步骤和原理;会控制条件(控制变量)、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会解释结果得出相应结论,并会根据原理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以实验带复习,设计新的实验。

进一步完善认知结构,明确认识结论、过程和质疑三要素,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科学精神打下基础。学会正确、简练地表述实验现象、实验过程和结论,特别是书面的表述。在日常生活中多视角地观察、思考、理解生活、生产、科技和社会问题,学会知识的应用。

篇4

关键词:“金钥匙”科技竞赛;CESL活动;试题结构;化学学科素养;科学探究

文章编号:1008-0546(2012)06-0066-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2.06.027

一、试题概况

1.试题结构

2012年“金钥匙”科技竞赛(初三学生CESL活动)决赛试题,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全卷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两部分。共六大题,37小题,第一大题为20道客观选择题,40分,其答案可能是单项或双项选择;第二大题为判断题,10小题,10分;第三大题为综合应用题,4小题,25分;第四大题为发散思维题,5分;第五大题为研究性学习题,10分;第六大题的科技英语题,10分。

2.试题特点

试题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展示化学课程的生活价值,关注学生的情感。试题总体特征为“丰富充实、活而不难、梯度分明”,将知识和真实问题情景有机融合,体现了科技竞赛的主旨,科学合理地考查考生对化学基础知识的把握能力、实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化学基本素质、良好的情感素质、科学观察能力及应变能力,力求择优突出能力的考核,特别是创新实验题的设置,更加体现了知识的创新性和灵活运用要求,全面检测学生化学学科综合素质,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充分发挥了试题的教育功能。

(1)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凸显STSE特色

时代是永恒的主题,试题关注当今时代出现的新化学热点和身边的化学问题,信息材料新颖,没有丝毫陈旧与庸废。有利于引导化学教学遵循认知规律,落实教学要求,全面实现教学目标;也有利于引导师生关注在应用中巩固和建构化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体现出命题者较高的学科素养和正确的教育观念。近年来高考、中考及各种化学考试无不突出STSE试题主要特色。

“注意用大量具体的真实事件引导学生体会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认识学习的重要性”,是化学启蒙教育的落脚点。试题综合考核考生紧密联系实际的学习能力和宽阔的知识面,要求考生跳出死记硬背知识的误区,真正做到活学活用,有利于学生学化学、用化学。同时加强对比较、分析、归纳等学习方法和识图等学习能力的考查,有利于引导化学教学将知识和技能目标落到实处。引导学生从化学的视角来认识科技与社会、生活中的问题,体现了试题的时代性和教育性,使试卷考查内容生动活泼。如:第一大题第1小题考查了国际环境日标识;第2小题考查了发射“2号FT1”火箭中发生的变化,第7、9、11、12、16、18、19小题、研究性学习题、综合应用题,第4小题关注联合国气候谈判、食品安全、PM2.5、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酸雨与汽车尾气的关系、加酶洗衣粉的最佳洗涤温度和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等,引导学生关注环境、社会、生活。

(2)重视实验操作与实验设计,凸显科学探究和综合评价

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发展的基础,也是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实验操作和实验设计是实验教学必须关注的两个方面。掌握实验操作是前提,学习实验设计则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实验的本质和原理。

试题考查了基本实验操作和实验设计,全面测试考生的实验能力,体现了三维课程目标的要求。对化学教学有很好的导向。如:综合应用题第3题探究南京珍珠泉产生气体的成分、研究性学习题探究加酶洗衣粉中酶催化作用的最佳温度,比较加酶洗衣粉和含磷洗衣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为背景,有机地将基本概念的运用、实验设计及评价、实验反思等融合在一起,考查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和对实验原理的深刻理解,实现了对学生科学探究和实验能力的综合评价。

(3)重视核心知识与化学学科素养,凸显学科认知和情感激励

新课程提出的“生活与化学紧密相连”、“科学推导与实验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理念在试题中得到了较好的体现。学生应该在发展学科认知的过程中,接受困难的挑战,享受成功的喜悦。因此,教师应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如:掌握科学研究方法、突出科学探究思想、关注身边发生的科学、关注生活时事,体现课程价值。夯实初中化学核心知识,将知识进行迁移和整合,重建核心知识系统,整合时要注意内容的连续性、顺序性和合理性,能帮助学生对核心知识的深化理解。化学学科核心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学科能力的发展水平是本次竞赛的重要测量内容。遵循了“点在课标,学在课堂,考在课外”的原则。

试题围绕化学核心知识与学科能力命题,在凸显学科认知和情感激励方面做了很好的尝试和努力。着力于培养学生的科学观、科学知识、科学精神和态度、科学行为、科学实践能力。如:综合应用题第2小题(2)比较等质量的氢气和碳充分燃烧放出的热量之比、第4小题(4)计算1分子汽油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消耗的氧气分子数,得出提高汽油燃烧效率的措施,能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研究性学习题考查学生应用核心知识的熟练程度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科技英语题的创设,使化学的学科特点与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示。学生解出这类题后,肯定会有强烈的成功喜悦,这样的试题和训练会促进学生智慧的成长。

二、对中考化学复习教学的启示

1.夯实基础,突破难点,把握知识网络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是初中化学的核心知识之一,也是中考命题比较关注的部分。复习是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的重要方式,要对所学知识分门别类,归纳梳理、熟练巩固,使学科知识系统化,是对已学习知识的再学习。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把所学知识系统化,将具有承上启下、沟通左右、统率全局的重要知识点、能力点、智力点、技能点,集中精力加以深化,通过抓规律、抓联系、抓典型、抓方法,把分散繁杂的知识点进行分类归纳,并凸显知识间的内在规律,形成知识网络,从而在头脑中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实现知识由难到易、由点到面的转化。

2.注重综合实验设计能力的训练与培养

化学实验已成为化学中考命题的重点题型。近年来的中考试题中增强了对化学实验的考查力度,尤其是科学探究题。实验教学要不忘追本,要针对教材上的每个实验做到融会贯通,并以此为载体,积极寻找发掘生活素材,引导学生自选课题、设计实验、创新实验,并通过合作探究,对实验进行评价和分析,提升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探究的科学方法。

(1)训练和培养实验选择能力。实验方案的选择,要求学生根据要求选择最佳实验方案,包括操作步骤是否简单,反应原理是否正确、实验现象是否明显、实验操作顺序是否正确等。实验用品的选择,主要考查能否正确选择使用实验仪器和实验药品。

(2)注重培养实验设计能力。首先要明确化学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①审清题意,明确实验要求;②根据实验要求,确定实验原理;③结合实验原理选择需要的仪器与药品;④写出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⑤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得出正确结论。其次要掌握实验设计的原则:原理正确、操作简便、现象明显、药品经济、安全可靠。

3.关注社会热点,重视学科联系

随着“双基”试题的逐年稳定和化学计算的逐步弱化,中考试题从学生身边的化学世界出发,将社会热点、地域文化、先进科技、生活实际及工农业生产与化学核心知识融为一体,设置实际问题,考查学生用化学的视角,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关心身边化学。使化学知识更加生动有趣,利于学生把握。试题通过对PM2.5、飞艇和热气球升空的原理和应用、酸雨与汽车尾气的关系、食品安全、加酶洗衣粉的酶催化适宜温度等知识的考查。引导教师在复习中,应加强化学与物理学、生物学和地理学等知识的联系,让学生明白人类社会在文明化的进程中,面临着人口、环境、能源、资源、健康等问题的挑战。这些问题仅靠某一学科是很难解决的,需要多学科的协同努力。“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树立环境保护、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保护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决策能力以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三、对中考化学的几点建议

1.建议中考化学试卷的满分值仍为100分。这样有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提高。化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基础科学,与生产生活有密切联系,无论学生将来的发展方向如何,化学都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因此,作为一门中考学科,应该具有与其他学科同等重要的地位,若分值上低于其他学科,很有可能造成师生对其的重视程度降低,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不利的,对提高高中教学质量也是不利的。

2.希望继续坚持体现课改理念和要求的命题方向和思想,继续在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内容多元化等方面(例如,除了继续进行纸笔测验外,如何将实验能力考查等也纳入中考成绩)继续进行研究、实践,不断总结经验,争取更大进展。再进一步探索新题型,争取在试题的探究性上取得更大突破,更好地发挥对中考的导向作用。

参考文献

[1] 杨辉祥,王中仁.第二十届天原杯复赛试题评析[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0,(7):60-61

篇5

  化学老师个人总结1

  20xx年以来,我担任高二年级化学教学任务,下面对一年来的教学工作进行一下总结,主要有三点。

  一、遵循规律,抓住学科特点进行教学

  化学课具有很强的实验性,通过化学实验在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理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兴趣是化学课的关键。我坚持在教学中抓住化学实验,强化实验的研究性,在此基础上,联系实验现象,针对关键问题做不同角度的研究,直到探究出实验现象与变化规律的内在联系。通过实验问题的研究来把握的关键点,不但达到能使学生们理解重点、难点的目的,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研究实验来体会科学研究的乐趣,学会科学思维方法,促进其智力与能力的发展。一年来,我在抓好实验教学的同时,重点在成绩不好、不想学、不愿学甚至厌学怕学的学生中增大兴趣教学的分量,通过一年的学习,大部分原来对化学不感兴趣的同学提高了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部分厌学的同学改变了化学“学不会”、“学不好”的看法。

  二、注重基础,狠抓基本知识教育

  通过对考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感觉到主要是与他们平时没有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初中化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有很大的关系,基础知识是学好化学的前提,基础不牢,很难学好化学,因而重视和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仍然是首要的。因此,在教学中,我坚持抓基本、打基础、夯实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学习的基本功。抓基础知识,坚持抓化学课本知识,教学中力求每章节过关。

  由于各学生之间的智力差异和学习基础不同,学生对化学的知识的掌握能力不同,我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尽量降低落后面。坚决克服那种为了留更多的复习时间而在平时教学中拼命赶进度的做法,使每个学生对知识的都能消化好、吸收好,避免学习跟不上的学生对化学失去兴趣的问题发生。坚持抓基本技能,重视化学用语的使用技能和实验基本技能的培养,在平时的实验教学中,让学生真正了解每个实验涉及的化学反应原理、装置原理和操作原理,多给机会让学生动手做实验,体验通过实验进行化学学习的乐趣,

  三、求实创新,积极参加教学改革

  创新是每项工作进步发展的.灵魂,在教学中根据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来进行教学改革是必须和必要的。因此,我积极参加教学改革工作,使自己的教研水平向更高处推进。本学期学校推行了多种的教学模式,要使学生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来,更好地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更自主地学习,学会学习的方法。

  我积极虚心的听公开课,学习其他老师的优点和长处,借鉴到自己的教学中来,对不足的地方进行及时的修正和修订。积极响应学校教学改革的要求,充分利用网上资源,制定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及教学形式,使用启发式教学,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通过一年来的教学,提高了自身的业务素质和知识水平,提高了教学质量,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创新力度上还有待提高。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加以强化。

  化学老师个人总结2

  1、尊重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指导学生自主选择课程模块

  初中学生个体差异较大,具有不同的发展潜能。在教学中要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改变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教学方式过于统一的倾向,要关注和尊重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为他们提供适合于自己发展的化学课程。

  初中化学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课程模块,给学生的学习以较大的选择空间。教师一方面要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挖掘各自的潜能,制订各自的化学学习计划,自主选择化学课程模块;另一方面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发展水平以及兴趣、爱好和潜能,对学生选择学习课程模块和安排学习顺序给予指导。

  2、把握不同课程模块的特点,合理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3、创设情境,培养创新意识

  作为一名教师要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创设一个适宜的情境,在教学工作中竭力提倡创新,善于接受学生新的合理化的建议,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和能力,养成创新习惯与胆识。

  "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学生对化学科学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和对化学知识及规律的拥有欲以及将所知化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造福人类的动机,才可能激发创新潜能,才可能产生创新欲望。教师可以集色、态、味、光、声于一体的化学实验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刺激来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钠与水反应、喷泉实验等。但这种好奇与兴趣是本能的、不稳定的认识倾向,还应激发社会性动机使之成为主导动机,方才起着持久、稳定、强有力的动力和维持、调控作用。如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思激趣;理论联系实际,讲解化学在尖端科技工农业生产、环境保护、日常生活中的巨大作用; 讲述结晶牛胰岛素的合成, 侯德榜制碱法等化学史激发学生为祖国富强而发奋学习的社会性动机等。另外, 化学教师良好的教师形象; 生动、准确的讲授; 热情真诚的关心鼓励; 幽默大方的举止等因素在培养和强化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动机也起着不可忽视的情感作用。

  4、突出化学学科特征,更好地发挥实验的教育功能

  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我觉得利用学校现有的实验条件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尤为重要,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征之一。化学实验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化学实验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实验教学要求培养学生发展性学力,兼顾创造性学力的培养,并发展学生喜欢化、赞赏化学的个性。所以,可利用新教材中的学生实验和研究性课题。多开展一些有趣的小实验,以及家庭小实验,化学实验的教学和活动形式必须更多样和多元化,化学实验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更好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除上述之外,我觉得还可以发挥活动课和化学史教育的作用。开展课外化学实验和家庭化学实验活动,都有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

  5、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拓宽学生的视野

  化学科学与生产、生活以及科技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初中学生会接触到很多与化学有关的生活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联系实际,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开阔思路,综合运用化学及其他学科的知识分析解决有关问题。

  例如,“化学与生活”模块以日常生活中的化学问题为线索,介绍化学知识及其应用。在教学中要联系化学在健康、环境、材料等方面的应用,创设生动的学习情景,引导学生通过调查、讨论、咨询等多种方式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理解和处理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又如,“化学与技术”模块以资源利用、材料制造、工农业生产中的化学问题为线索,介绍化学知识及其应用。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课程内容,充分利用当地各种条件,组织学生开展参观、讨论、观看影像、听报告等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实际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认识生产、生活中与化学有关的技术问题。

  化学老师个人总结3

  进入高三化学教学,很容易走进总复习的怪圈:“迷恋”复习资料,陷入“题海”。虽然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收效甚微,效果不佳。对此,高三化学教学过程中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努力处理好下面几种关系。

  1.教材和复习资料的关系。教材是化学总复习的根本,它的作用是任何资料都无法替代的。在化学总复习中的抓纲务本就是指复习以考试说明作指导,以教材为主体,通过复习,使中学化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网络化,并在教材基础上进行拓宽和加深,而复习资料的作用则是为这种目的服务,决不能本末倒置,以复习资料代替教材。我们以《优化探究》作为主要参考书,供整理知识、练习使用,在复习的过程中应随时回归教材,找到知识在教材中的落脚点和延伸点,不断完善和深化中学化学知识。因此我们要求学生在复习下一节之前完成基础知识部分,弄清自己的不足,上课做到有的放失。

  2.重视基础和培养能力的关系2016年高三化学教学工作总结

  高三化学总复习是中学化学学习非常重要的时期,也是巩固基础、优化思维、提高能力的重要阶段,高三化学总复习的效果将直接影响高考成绩。为了使学生对高三化学总复习有良好的效果,并且顺利度过这一重要的时期,为此我们高三化学备课组一学期来对高三化学教学有详细的计划,注重教学过程,常总结和反思,根据高三各个不同时期使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训练方式。

  一、研究信息,看准方向

  怎样着手进行化学总复习,复习的目的和任务是什么?这是刚刚进入高三的同学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也是教师在高三化学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就必须对一些信息进行研究,从中领会出潜在的导向作用,看准复习方向,为完成复习任务奠定基础。

  1. 研究高考化学试题。纵观每年的高考化学试题,可以发现其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它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始终保持稳中有变的原则。只要根据近几年来全国高考形式,重点研究一下全国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就能发现它们的一些共同特点,如试卷的结构、试题类型、考查的方式和能力要求等,因此开学初我们共同研究了十年高考,把握命题方向及命题特点,从而理清复习的思路,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

  2. 关注新教材和新课程标准的变化。与以往教材、课程标准相比较,现在使用的新版教材和课程标准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内容的调整,实验比重的加大,知识的传授过程渗透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增加了研究性学习内容和新科技、化学史等阅读材料。很显然,这些变化将体现在高考命题中,熟悉新教材和新课程标准的这些变化,将有利于把握复习的方向和深难度,有利于增强复习的目的性。

  3. 熟悉考试说明。考试说明是高考的依据,是化学复习的"总纲",不仅要读,而且要深入研究,尤其是考纲中变化的地方,以便明确高考的命题指导思想、考查内容、试题类型、深难度和比例以及考查能力的层次要求等。不仅如此,在整个复习过程中要不断阅读,进一步增强目的性,随时调整复习的方向。

  4. 合理利用其他资料。除了高考试题、考试说明、教材、课程标准、化学教学基本要求外,获得信息的途径、方法还很多,如各种专业杂志、名校试题、网络信息等。但是,这些资料的使用必须合理,这样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老师自身必须投入题海,然后筛选训练题和资料,备课组内老师资源共享,进度统一,皆以广泛收集信息为主要目的,以免干扰复习、浪费时间。

  二、抓纲务本,摆正关系

  进入高三化学教学,很容易走进总复习的怪圈:"迷恋"复习资料,陷入"题海"。虽然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收效甚微,效果不佳。对此,高三化学教学过程中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努力处理好下面几种关系。

  1.教材和复习资料的关系。教材是化学总复习的根本,它的作用是任何资料都无法替代的。在化学总复习中的抓纲务本就是指复习以考试说明作指导,以教材为主体,通过复习,使中学化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网络化,并在教材基础上进行拓宽和加深,而复习资料的作用则是为这种目的服务,决不能本末倒置,以复习资料代替教材。我们以《优化探究》作为主要参考书,供整理知识、练习使用,在复习的过程中应随时回归教材,找到知识在教材中的落脚点和延伸点,不断完善和深化中学化学知识。因此我们要求学生在复习下一节之前完成基础知识部分,弄清自己的不足,上课做到有的放失。

  2.重视基础和培养能力的关系。基础和能力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基础,能力就缺少了扎根的土壤。正因为如此,化学总复习的首要任务之一是全面系统地复习中学化学知识和技能。通常中学化学知识和技能分成五大块: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元素及其化合物、有机化学、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

  如对化学概念、理论的复习,要弄清实质和应用范围,对重点知识如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等要反复记忆不断深化,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等规律性较强的知识,则应在化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总结、归纳,使中学化学知识和技能结构化、规律化,从而做到在需要时易于联系和提取应用。同时注意规范化学用语的使用(如化学反应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极反应式、电离方程式以及化学式、结构式、电子式等),规范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力争使基础知识和技能一一过手。

  3.化学学科和其他学科知识的关系。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自然科学,与数学、物理、生物乃至社会发展各方面都有密切的联系,不仅在知识上有相互融合和渗透,而且分析处理问题的方法也有相同、相似或者可以相互借鉴的地方。这一点不仅在教材中有所体现,而且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也有充分的体现,如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实际,化学与新科技、新发现等相互联系的试题有增加的趋势。

  因此,在复习中可以化学知识为主干,找出化学与其他学科的结合点、交叉点,并以此为基础向其他学科领域延伸、扩散,实现从单一学科知识和能力向综合科的综合知识和能力转化,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切实培养解决化学与社会等实际问题的能力。

  4.练习量和复习效率的关系。练习是化学总复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再学习、再认识过程,也是促进知识迁移、训练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但练习量必须合理,以保证质量为前提,避免简单的机械重复和陷入"题海"。通过练习要达到强化记忆、熟练地掌握知识、找出存在的问题、弥补薄弱环节、扩大知识的应用范围和提高能力的目的,从而提高复习效率。

  三、多思善想,提高能力

  化学总复习的范围是有限的,要想在有限的时间里达到最佳复习效果,只能采用科学的方法,在教师的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都必须开动脑筋,多思善想。在化学教学过程中采用分层教学,有平时的正常面上的教学,有优秀生的提高,和学习有困难学生的加强基础等不同的形式。

  1. 精读教材,字斟句酌。

  系统复习,自始至终都应以教材为本,注意知识的全面性、重点性、精确性、联系性和应用性。对中学(初、高中)化学知识和技能都要一一复习到位;对教材中的关键性知识(我们常说的考点),进行反复阅读、深刻理解,以点带面形成知识结构;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使用和描述要科学、准确和全面,如规范地使用化学用语,正确、全面地表达实验现象和操作要点等(尤其适合中等以下的学生,利用年级组统一安排的基

  础加强课时间);对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前因后果。如与离子反应有关的知识有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和正误判断、离子共存问题、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离子的检验和推断、溶液的导电性变化等。应用性是指通过复习要学会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如元素周期律、周期表涵盖的内容相当丰富,可以进行元素位、构、性相互推断,预测未知元素的性质,比较各种性质的强弱等。此外,要重视对化学实验内容的复习(包括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和课本后的分组实验),而且尽可能地亲自动手操作,通过这些典型实验,深入理解化学实验原理(反应原理、装置原理、操作原理)、实验方法的设计、实验结果的处理等,切实提高实验能力。

  2. 学会反思,提高能力。

  能力的培养是化学总复习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它通常包括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和计算能力,其中思维能力是能力的核心。值得注意的是,能力的提高并不是一天就能办得到的,要经过长期的积累和有意识的培养。因此,在复习过程中,特别是做题、单元考试、大型考试后,要常回头看一看,停下来想一想,我们的复习有没有实效,知识和技能是否获得了巩固和深化,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得到了提高。

  要善于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复习和解题训练,而不是做完练习题简单地对对答案就万事大吉了,而是进一步思考:该题考查了什么内容,其本质特征是什么,还有其他更好的解法吗?对典型习题、代表性习题更要多下功夫,不仅一题一得,更要一题多得,既能促使知识得到不断地弥补、完善,又能举一反 三,从方法上领会解题过程中的审题、破题、答题的方式和奥秘等,以此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严密性、敏捷性、深刻性、创造性和广阔性)。

  长期坚持,就能化平凡为神奇:能掌握化学知识及其运用的内在规律和联系,善于抓住关键,灵活地解决化学问题;能驾御化学问题的全貌,抓联系、作比较、会归纳、能延伸;能另辟蹊径、不拘一格地解决实际问题。

  四、端正心态,培养素质

  健康向上、勇于进取、自信自强的积极心态是搞好复习的重要保证,也是高考成功的关键。而积极的心态有赖于平时的不断调整和锤炼。

  1. 正确对待考试。在高三复习过程中,考试是频繁的。由于受高考一试定终身的负面影响,许多同学对考试成绩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了考试本身所起的作用,把平时的每一次考试都是练兵的绝好机会,都能够暴露学生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在后续复习中进行针对性的查漏补缺,总结经验教训,以便学生在高考中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所以既不能因一时失误或遇到困难而气馁,也不能因成绩进步而沾沾自喜。

  2. 合理安排学习的时间。复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的身体就像一台精密的仪器,决不能超负荷使用,相反地,必须加以维修和保养,这样,它才能经久耐用。因此,我们要动静结合,既要勤奋学习,也要学会放松、休息、锻炼,只有劳逸结合、生活得有规律,才能轻松自如地渡过难关。这就是所谓的一张一弛的文武之道。

  3. 创设良好的学习心理环境。人的心理和行为受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对大多数高三学生来说影响最大的恐怕就是升学压力和竞争压力了,如果处理不好就可能带来消极影响,这对复习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从自己的基础和实际出发,扎扎实实地复习;愉快地接纳自己,充分肯定自己的进步,找出存在的问题及时弥补;自觉地控制自己,以明确的目标、良好的意志力调节自己,变压力为动力,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

  本学年我担任高三理科1班、5班化学教学工作,高三化学总复习是中学化学学习非常重要的时期,也是巩固基储优化思维、提高能力的重要阶段,高三化学总复习的效果将直接影响高考成绩。为了今后更好的工作我把本学年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一、研究信息,看准方向怎样着手进行化学总复习,复习的目的和任务是什么?这是刚刚进入高三的同学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也是教师在高三化学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就必须对一些信息进行研究,从中领会出潜在的导向作用,看准复习方向,为完成复习任务奠定基矗

  1.研究高考化学试题。纵观每年的高考化学试题,可以发现其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它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始终保持稳中有变的原则。因此我与其他高三化学教师仔细分析了近几年来课改区的高考试题,结合历年来新课标高考化学试题的特点,如对比试卷的结构、试题类型、考查的方式和能力要求等,从而理清复习的思路,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因此在我校暑期举行的教师业务考试当中我与其他同备课组的化学老师全部获得优异成绩。

  2.关注新教材和新课程标准的变化。熟悉新教材和新课程标准的变化,将有利于把握复习的方向和深难度,有利于增强复习的目的性。

  3.熟悉考试大纲。考纲是高考的依据,是化学复习的“总纲”,不仅要读,而且要深入研究,以便明确高考的命题指导思想、考查内容、试题类型、深难度和比例以及考查能力的层次要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