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的科学管理范文
时间:2023-10-26 17:56: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能源的科学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学科服务能力 新建本科院校 图书馆员
进入新世纪后,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根据教育部的统计资料,2000―2015年的16年时间里,我国新建本科院校403所(独立学院除外),约占全国本科院校数量的二分之一,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改变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格局。但是,与积淀深厚的老牌本科院校相比,新建本科院校在软硬件条件、品牌影响力、教学科研成果等方面均处于劣势。因此,加快推动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不断提升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实力,是一项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
由于受建校时间短、经费投入少等客观条件的限制,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在馆藏资源、信息技术、管理水平、服务能力等方面比较落后。特别是学科服务,某些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有名无实,学科服务效果很不理想。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在本科办学水平评估之前,基本任务是加强信息资源建设,提高馆藏文献数量,以更好地满足本科教学工作需要。但在本科教学评估通过后,学科服务就会成为图书馆的重要目标。通过学科服务,加强学科专业建设,推动重点学科的发展。
一、图书馆员学科服务能力的特殊内涵
(一)学科馆员制度的起源。
学科馆员是图书馆根据某一学科专业需要而指定的信息服务人员,其主要目的是为用户提供针对性较强的图书情报服务。学科馆员制度最先起源于美国、加拿大等国的研究型大学图书馆,由于学科馆员制度顺应了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主流趋势,因而在西方高校图书馆中获得普遍发展。美国是开展学科馆员服务的早期国家之一,自1981年卡耐基-梅隆大学图书馆率先推行学科馆员服务以来,历经30多年的快速发展和不断改进,目前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学科馆员制度。在我国,清华大学图书馆于1998年率先建立学科馆员制度,引起国内其他高校图书情报部门的广泛关注。目前,我国已经建立学科馆员制度的高校图书馆达到300余所,除大部分研究型大学建立起学科馆员制度外,某些新建本科院校为了推动各自重点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也在尝试实施学科馆员制度。
(二)学科服务能力的含义。
学科服务能力是指图书馆学科馆员在提供学科服务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相关学科专业知识和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现代图书管理员特别是学科馆员,除了需要掌握图书馆学专业知识外,还应懂得计算机、网络等技术手段的操作和使用,深入了解图书情报管理系统,熟练查询各种馆藏资源,包括纸质图书资源和电子网络资源。同时,学科馆员必须具备对口服务学科的专业背景,了解对口服务学科的发展状况和前沿动态,具有提炼知识、挖掘知识的特殊能力,能为学校院系的教学、科研人员提供各种信息资料,解答对口服务学科领域的知识性咨询,提供文献综述、信息分析等高层次服务。
二、图书馆员学科服务能力建设的基本要求
(一)明确图书馆员学科服务的工作职责。
加强图书馆员学科服务能力建设,首先必须明确学科服务的工作职责范围。总体而言,图书馆员学科服务的主要工作就是为对口院系师生、对口学科专业提供文献查阅和信息咨询服务,帮助对口院系加强教学科研能力,提高专业学术水平,从而推动新建本科院校重点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因此,学科馆员应该主动与对口院系建立经常性联系,密切关注前沿学术动态,及时了解最新理论成果,积极跟踪热点研究问题,广泛搜集文献信息资料,在分析、加工和整理的基础上,为相关用户提供针对。同时,需要与对口院系资料室和教学科研人员进行有效沟通,全面掌握对口院系文献资料的更新情况,深入了解教学科研人员对于文献资料的个性需求,积极采纳对口院系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丰富馆藏图书数量,逐步改进文献资料质量,着力提高图书馆员的学科服务水平。
(二)提高图书馆员科学服务的整体素质。
对于新建本科院校而言,图书馆员普遍存在学术素养偏低、服务意识不强等瓶颈问题,已成为推行学科服务的最大障碍。因此,必须通过培训和引进相结合,不断提高图书馆员学科服务的整体素质。一是对现有图书馆员进行培训。应建立一整套培训和进修机制,定期开展多种途径和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活动,如图书馆内部培训、参加短期进修班、举办学术研讨会、不同高校图书馆交流等。通过这些不同形式的培训活动,切实提高现有馆员的学识水平和业务能力;二是加强图书情报人才引进工作。能够提供学科服务的图书馆员,一般都具备不同学科背景知识和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新建本科院校在推动重点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必须特别重视学科馆员的引进安置工作,尽快解决学科服务人才紧缺的客观现状,并以此带动图书馆员整体素质的提高。
(三)构建图书馆员学科服务的立体模式。
简单地说,学科服务模式就是开展学科服务活动的原则和程序。传统图书情报服务是为到馆用户提供文献资料,帮助解决信息查询中的各种问题,因而存在服务意识弱、服务质量差等缺陷。新建本科院校必须根据馆藏实际情况和学科服务特点,将服务对象的定向性和服务过程的动态性有机结合起来,构建面向学科建设和课题研究的立体化学科服务模式。一是按照学科需要建立信息资源库,加强对学科信息的分类与整合,方便用户查找与科学相关的各种信息,能为学科建设提供高效的信息资源保障;二是切实加强与学科用户的联系和交流,掌握学科用户对信息资料的多样化需求,针对不同用户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三是为课题研究提供专门化服务,主动参与课题申报,积极跟踪课题研究,及时提供与课题研究相关的前沿动态和最新成果,共同完成课题研究任务。
篇2
关键词:高职人力资源管理 能力 培养
经过了几届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我们高职人力资源专业的老师逐渐摸索出了适合高职人力学生的能力培养方式,通过在学生普遍就业中的迅速成长成才,及用人单位对我们学生的反馈非常好,都证明了我们学生的课堂培养是行之又效的,也可以说是成功的。
最初促动我们反思地是企业,这让我们想到要挑战传统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企业来学校招聘的时候特别强调,到你们高职来要管理类的学生,不是他已经会多少东西,更看中的学生具有多少潜能。而潜能在哪里?俗话说:自助者天助,想要得到用人单位的亲耐,那就的先自己有接近目标的能力才行。而我们高职学生进校时的基础普遍薄弱,不少学生最初甚至有厌学情绪,于是,我们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老师潜心研究,从"说"、"写"、"读"、"听"四个角度通过各种方式方法融合到课堂教学中来,找到了一条适合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能力课堂的培养模式。
(一)"说"。现在非常流行用"两分钟理论",即我们只有两分钟,一分钟让别人认识你,一分钟让别人记住你。无聊是学生被招聘,还是工作中招聘员工,都把说摆在首要的位置。从练习自我介绍开始,逐步注视观众、表情及手势等。大一进校时,学生有的上台不知所云的,有的就是一句一个转折词,如:然后,然后,然后等等,更有甚者直接钻在桌子下面不出来。我们采取小组扶持和个人表现相结合,把这一项纳入到我们成绩过程考核的指标之一,大一要求学生一门课5次以上的发言,把想到的大胆表述出来;大二要求善于破冰,能在时间范围之内发言;大三就要求掌控局面,表达流畅而生动,每个人能够组织和现场主持。在主动和被动要求下,学生跟着做到一步一步的成长。
(二)"写"。高职学生进校的门槛较低,学生写的能力普遍较弱,最初我们认为学生会"说"这一方面培养好了就行,实践中发现还真的不够,"说"好的同时,必须结合好善于"写"。
我们在研究中发现,高职学生其实文化成绩低,就是有一点,不愿多写。所以学生在参加技能考试时往往是,我们认为知识点多难度大的选择部分,通过率在百分之八十以上,而实操卷面表述多的题,就只有百分之五六十。每次考完后学生都说,我们都见过的题,就是不知道怎么写清楚。对遗憾啦!另一项调查来自企业,每年进行企业的调研时,企业都会对我们要求培养学生的文字功底。这两方面让我们在学生"写"上面加强。
我们分了几个方面:1、从抄笔记开始,笔记也是作业的一部分。逐渐培养学生的提炼能力。2、小组作业和个人作业相结合,而个人作业又分大小作业。如大小讨论后书面表述出来。这需要课前每小组准备好便利贴和A4的纸张及其他用品,在黑板上或者后面的墙上留出小组的方格。大讨论需要小组一起的智慧表达出来,小讨论时每个人必须写,通过纸张在规定的时间里写好张贴出来。这样就避免了学生个别发展。对大一的学生我们需要一道题两到三遍才能成行,通常第一遍是在被迫应付式的完成较差,这肯定是不符合我们的要求的,而且思路也不够清晰的。于是第二遍重新鼓励给予思考角度的提示和拓宽,同时走动式在张贴栏看看别人的比较自己的,这第二遍就像那么回事了。根据学生的接收情况和表述情况看是否还需要再开启第三次。这样一年下来甚至有些年纪一个学期下来对"写"不再有恐惧感。3、写的内容逐渐加长,大一要求的职业生涯规划等1000字左右,大二要求的调研报告等1500左右,大三要求的毕业设计6000字左右。从数量到质量,从简单思维到写作逻辑清楚。
(三)"读"。我们也是从大读和小读来分,每学期大读一到两本经典的管理书籍,写出读后感上交,这方面老师也会参与指导,如每个专业老师都会列出几本推荐读的书。如有位老师推荐《水煮三国》学生反响很好,部分学生的心得拿出来与同学共分享,一度产生了三国热。小读在,每门课有一部分用于学生自学,需要学生自学后结合问题来讲述出来,如《管理学》中的管理发展过程,我们采用项目教学后理论部分弱化了,给学生自学来讲述这部分,收效很好,有时候学生还会加入趣谈。通过"读"的强化,学生逐渐由被动读到主动到图书馆读,形成了一股学习之风。
(四)"听"。让学生学会倾听,也善于倾听。是我们培养的方向。每一堂课,首先让学生专注在我们的学习上。最初学生专注的时间很短比较浮躁,需要不断的用案例和互动来调节,逐渐学生喜欢"听",因为听,让学生很有收获感和成就感,同时因为没专心听就会到后面的"说"和"写"都跟不上。大一学生听的速度较慢,任务完成的效果不高,训练到到大三时,基本都能听的明确,任务完成的非常快。
在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中,我们通过课堂的从"说"、"写"、"读"、"听"四个角度的融合,真正让学生收获的是一种思考的方法,学会的是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拥有了战胜困难的勇气。学生通过从这些方面培养,使他们毕业后真正体现出自身的优势。同时,学生本身也能针对本专业的特点有意识地塑造自己。这样,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培养出了社会需要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篇3
创新能力是信息化条件下的军事人才所具备的基本能力。只有具备了创新能力的人才能适应部队的需要。因此,作为一名士官院校的计算机教员,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教学资源来培养学员的创新能力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就计算机应用课程的中学员创新能力的培养谈一些体会。
一、培养学员创新能力的必要性及士官院校计算机教学的现状
计算机应用课程是士官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基础类核心课程,以培养“具有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装备操作技能,具备与汽车、勤务(分)队长任职岗位相适应的指挥、管理和组训能力,德、智、军、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指挥管理士官”为出发点。以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为牵引,遵循教学规律,贯彻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思想。突出学员的主体地位,关注教与学的统一,注重学员信息素养及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坚持共性要求和个性发展的和谐统一。可见,对于士官学员,计算机创新能力的培养十分必要。
但是笔者通过几年的教学发现,大部分士官学员军事素质过硬,但文化基础薄弱,能把课堂所教授的内容全部掌握已属不易,更不用说大胆创新了。但也有少部分学员有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不仅能够对课堂内容全部掌握,还能在课余时间大胆创新。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和提高学员的创新能力,使他们成为适应任职岗位需求的新型人才,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二、培养学员创新能力的具体方法
(一)建立新型的计算机考核制度,完善学员学习成果评估体系。以往的计算机教学,是在学员平时表现的基础上给出考核分数,再结合学员期末考试的成绩给予总体成绩评估。但是,根据几年的教学情况来看,此种考核方法并不合理,不能提高学员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针对这一情况,教研室结合士官组训教育的特点,建立了新型计算机考核制度。以学员的平时课堂表现、创新能力为考核内容,考察学员的综合素质。以考核内容促进学员对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视,进而促进学员综合素质的提高。例如,在每个模块结束后,都会布置相应的项目作业,作业的要求是完成一个作品,鼓励学员大胆创新,对有创新的学员给予加分的奖励。
(二)营造创新氛围,提高学员创新意识。学校应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环境,把创新作为重要的校园文化进行推广。营造良好的学校创新氛围,激发学员的创新意识,保护学员的创新精神。我校每年组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比武竞赛,其中涉及打字竞赛、Photoshop设计、Flash动画制作等等,寓教于玩,在丰富学员课余生活的同时,充分激发了学员的创新意识,提高了他们的专业技能,也使学员的计算机水平得到很大的进步。
(三) 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员创新能力。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仅仅使学员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软件的用法,这种做法的结果只能是极大地伤害了学员自主学习的热情,抹杀了学员的自主创新能力。因此,需要教员充分调动学员的主观能动性,进行任务驱动式与启发式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所谓任务驱动教学法, 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中, 学员在教员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 通过对学习资源积极主动地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教员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 引导学员进行一种学习实践活动。而启发式教学,指老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根据学员的知识结构,依据一定的客观学习规律,引导学员积极主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例如,在讲解Photoshop钢笔工具时,布置的任务是绘制小山,教员先让学员尝试利用所学过的Photoshop知识进行绘制,这时学员发现使用以往学习的工具无法实现小山的绘制,从而引出新的绘图工具——钢笔工具。通过这种启发,学员在上课时会更加集中精力,效果也比直接讲解绘制小山的操作步骤更好,之后教员提出画面太单调,能不能丰富画面的问题,大胆地让学员发挥,最后很多学员在山上绘制了树木,还绘制了月亮和星星。通过这样的启发,打开了学员的思维,也培养学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通过对问题和方法的探索,培养学员的创造力,培养学员的创新热情。
(四)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启发创新思维。在士官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激发学员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与兴趣,这样一来,学员既能够学习到相关的计算机知识与技能,又能够提高学员的创新能力。例如:在讲解Flash动画制作时,先播放了以往学员制作的一个“贪吃蛇”动画,学员们非常感兴趣,急于想知道它的制作方法。当讲解完知识要点和制作方法后,有些学员又制作了简单的桌球游戏。最后,将他制作的桌球游戏在全班展示,学员们都不敢示弱,都在发挥想象的翅膀,制作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
三、总结
在当前士官高等职业教育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培养学员的创新能力是每一个教员面临的首要问题,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并且还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如:每位计算机教员都必须尊重学员个体差异以及个性发展特点,为学员制造更多的思考、分析以及实践的机会,从而使学员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熟练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知识与技能,今后在工作中能够有效地应用计算机知识。教员也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为部队培养大量的创新型人才。
篇4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高中新课程;教育教学观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1-0019
一、对多元智能理论的认识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加德纳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人类智能开发的研究。他在《智能的结构》中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因其与我国多年来倡导的素质教育理念的不谋而合而很快得到了理论界和实践界的广泛关注和一致认可。
加德纳在不断的研究中,把最初提出的六种智能发展细化为八种智能。这些智能是全人类都能够使用的学习、解决问题和创造的工具。与传统的智力理论相比,加德纳的研究不仅揭示了一个更为宽泛的智能体系,而且提出了新颖实用的智能概念。这一智能概念取代了以标准智力测验分数对人类聪明程度的界定。该定义为:智力是在实际生活中解决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出并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对自己所属文化提供有价值的创造和服务的能力。
加德纳认为,相对于先前的一元智力理论和智力评价理论,多元智能理论能够更为准确地描绘和评价人类能力的面貌。这些智能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构成每个人的各具特点的个性心理结构。加德纳认为,每个人的智能强项是不同的,也并非一成不变,教育的责任就是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智能强项,使学生一开始就处于心理优势的地位,能在发展过程中及早地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教育还要及时引导学生从强项领域走向困难领域。因为,所有的智能都不是独立存在的,都需要其他智能的支持。
二、多元智能理论对高中新课程实施的启示
多元智能理论给高中新课程实施带来的启示是:学生的智能是多元化的;社会与学校提供学生的学习机会应该是多元化的;学校与教师提供给学生的学习课程应该是多元化的;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也应该是多元化的。只有这样,学生的各种潜能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机会。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倡导教师“为多元智能而教”、“通过多元智能来教”。“为多元智能而教”在于尊重个体差异、尊重学生个体的发展。充分认识到不同学生的不同智能特点,对学生的多种智能一视同仁,强调使每一个学生的智能强项得到充分发展,并从每一个学生的智能强项出发,促进学生其他各种智能的发展。“通过多元智能来教”在于努力使不同智力的学生都得到发展的同时,通过调动不同智力活动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不同作用,使用多样化的教育教学手段,提高教育教学的实际效果。
三、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中新课程教育教学观的构建
多元智能理论为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理念平台。笔者认为,实施高中新课程教师教育教学观的构建主要应包括:
1. 课程设置多元化,开发多种智能
课程是促进学生发展和创新的基础。多元智能理论强调智能的多元性,且必须与社会的事业与真实的世界结合;强调智能的可变性,可以通过课程的设计,加以培养和发展。然而,传统的课程观只是政府和学科专家关注的事,教师无权也无须思考课程问题,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教师只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只是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这样,教师和学生的生命力、主体性、创造性就无法得到发展,造成把学生的生命发展中最宝贵的精神活力和创造力销蚀。三级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首先要求的是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课程观,树立多元课程观,这既是教师适应新的课程理念的需要,也是关注学生智能发展的需要。
2. 教学设计个性化,满足个体差异
学生个性包括学生个体的丰富性、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学生个体的主动性和学生个体的社会性。正如多元智力理论表述的那样,学生存在八种不同的智力,而且每个学生具有不同的特点。同时,“人各有智”、“智各有异”。基于此,教师必须树立多元学生观,面对不同的学生个体和学生个体的不同差异,能与学生深度交谈,以全面发展、和谐发展、自由发展、充分发展和持续发展的态度关注不同的学生个体和性格的不同,关注学生学习方式,树立多元学习观。学生的八种智能均有同等的地位,每一种智能都有其独特的传达、接受及储存的方式。作为教师,就必须构建多元学生观,并善于发现不同学生的不同的学习风格。传统教育采用“一刀切”、“齐步走”的方式教学,用同样的规格和模式培养学生,学生们进校门时“五颜六色”,出校门时整齐划一。这种缺乏个性的教育不能体现对人才的尊重,不利于培养创造性人才。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拥有相对独立的八种智力,而且每种智力有其独特的认知发展过程和符号系统。因此,教学方法和手段就应该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而灵活多样、因材施教。
3. 学生评价多元化,促进全面发展
篇5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卫勤保障能力;医院
科学发展观不仅仅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也是我们加强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重要的指导方针,所以我们在提升医院卫勤保障能力的整个过程中都要将科学发展观关注穿始终,只有不断将其完善,才能够使医院的发展更有优势,新时期的历史使命也才能会更好的得到履行。
1 认清医院当前所面临的新的矛盾,找准突破口
只有认清了医院当前的主要矛盾,并且准确找到制约医院卫勤保障能力提升的关键点,医院工作的开展才能更加有的放矢。就我们医院本身来讲,目前的矛盾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1 编制少与战备工作、医疗保障任务重之间的矛盾
每年进行的两个月野战医疗训练需要50人,这样本来就编制少造成许多科室的现役干部只有主任一人,显然人员少而任务重的矛盾十分突出。另外一点,由于医院服务保障体系官兵增多,对医疗保障造成的压力也逐渐增加。
1.2 引进的人才保留困难与医院的发展后劲不足之间的矛盾
医院要向整体提升卫勤保障能力就要靠人才,但是医院驻地的工资待遇比较低,所以在人才保留上十分困难。引进的人才保留不住,高学历的人才不落户,靠军校分配的毕业生又较少,所以医院的发展后劲也被阻碍。
1.3 战备训练经费大与经费少、器材配发少之间的矛盾
医院野战医疗队训练、装备维修、装备的日常保养以及装备购置对经费的需求量都是很大的,但是,不论是上级拨给的正常用于训练的经费还是战备训练的器材都是比较少的,这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医院的卫勤保障能力。
2 医院卫勤保障能力的整体提升必须培养“使命”意识和战斗精神
当前医院中普遍存在一些医护人员战斗精神不充分、军人意识弱、服务意识不强以及轻政治而重业务的现象。思想问题必须和实际问题相结合,激励先进、以先进带动后进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一方面来讲,我们必须站在国际格局。国家全局以及军队建设的大局上去引导官兵们顺应时展的潮流,提高自身的政治觉悟,扎实深入地搞好对官兵的理想、信念教育,加强他们对党的信赖以及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另一个方面,我们必须时刻关注各种能够影响官兵倾向性的各种社会动态和社会思潮,及时纠正,正确引导,快速解决,这样才能够部队在政治上的坚定、思想上的纯洁。今年,我们医院把医院自身的实际与十精神结合了起来,开展了“学习十,岗位做贡献”等各种主题教育活动,联系医院中心工作贯彻学习,非常及时的把官兵们的政治上的热情转化成了干好工作的能力。第三,我们医院还进行了关于我军的性质、任务、宗旨、职能以及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教育,将科学发展观进行转化使其成为官兵们与使命适应的战斗意识、顽强的斗志、昂扬的士气。
3 医院卫勤保障能力的整体提升必须把卫勤训练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并且创新卫勤训练的机制
医院贯彻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完成总部所赋予的各种战略预备任务,就要紧抓训练、演练。只有提高训练、演练质量,提升卫勤保障能力,总部赋予的任务才有完成的保证。医院训练要按照“实战牵引、急需先训、注重实效、从难从严”的原则,不断在实战中磨练摔打,部队的打赢能力才能得到增强和保障。
3.1 专业技术干部的锤炼
医院卫勤保障能力整体提升的关键是专业技术干部,所以对他们的摔打磨练必须是全方位的。近几年来,我们针对我院内部专业技术干部众多、集中学习难、业务工作繁重等问题,并结合了上级下达的文件精神,制作了《卫勤训练的组织与实施教材》,组织各类人员进行学习。不仅如此,我们还选派了30多人参加了各类上级组织的培训,邀请了十多位专家、教授来院授课。所以说多年来,不管是滨海驻训、下部队巡诊、抗洪抢险还是到卫生所仓库代职,我院专业技术干部才会不断涌现出许许多多的先进人物。
3.2 新装备适应训练要抓好
我院已经开展了针对新装备的适应性训练,采取的做法主要是“一人多装、一装多人”,新培训的装备技术骨干已达35人次。上级配备的野战手术车、救护车、运血车、野战X线诊断车等装备都已经有多余2人会使用会操作、会保养会维护的能力,使得我院装备的出动和完好率都在100%。
3.3 卫勤机动分队演练的突出
我院一直十分注重各种锻炼和训练,比如手术操作、分工合作、新装备的适应新、指挥员必须的指挥程序训练以及各种预案演练,每一年我们都会抽组训练。近几年来,我院还针对卫勤保障任务发生的变化加强了训练的力度,不管是百日岗位练兵、应急兵站抽组还是濒海驻训。
不仅如此,我院还根据上级任务完善了医疗队预编、预任方案,根据方案保证预编的人员在位率达到85%以上。另外我院还开展了针对后勤保障上重难点问题的攻关。我院抽调医院精干力量组成了后勤保障重难点问题攻关小组,对重难点问题进行理论研究,并形成研究报告。
总结:
综上所述,医院卫勤保障能力的提升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其指导下既要提升官兵自身的战斗意识和战斗能力,还要对医院的专业技术干部进行全方位的锤炼、抓好新装备的适应能力、突出卫勤机动分队的演练、另外还可以完善医院预编预任方案,针对重难点问题进行攻关研究。
参考文献
[1]李建华.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全面提升平战时卫勤保障能力[J].医院管理杂志.2006(1)
篇6
摘 要 煤炭作为我国的主要能源,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意义。煤炭企业作为资源型依赖企业,随着煤炭资源的日益枯竭以及新时期能源企业转型跨越发展的要求,如何在深入落实国家能源企业转型战略的前提下全面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已经关系到了企业的兴衰成败。本文主要介绍在转型跨越发展的过程中煤炭企业如何有效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途径。
关键词 煤炭企业 转型跨越发展 提高效益
本文主要介绍能源企业如何利用国家积极推进能源企业转型跨越发展的契机,切实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途径。主要从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科学管理以及以煤为主,多种经营的营销手段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通过提高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创新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是一个民族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是一个团队凝聚力与创造力的具体表现。对于能源企业亦是如此,煤炭行业作为一个已经发展多年的行业,在现在的发展过程中已经收到环境问题的制约以及新型能源行业的冲击。如何提高煤炭企业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制约煤炭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1.加快煤炭企业的人才培养及引进
不论科学技术如何发展,最终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是人的力量。对于煤炭行业来说如何建设一支高素质具有创新思维与能力的人才队伍事关煤炭企业的兴衰。现代社会,优秀的人才看中的是企业的发展以及自身的待遇,所以作为煤炭企业首先应当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改善工作条件,以发展的姿态展示在世人面前。其次应当给与人才充分的自主空间,让其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其聪明才智,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此外,对于人才的创新成果应当给与奖励,鼓励更多的人加入到企业创新的进程中来。
2.建立有关企业创新的奖励措施
将创新作为企业奖励内容中重要的一部分能够使每一位员工参与到企业的创新行为中来。鼓励企业的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使员工能够感受到企业创新给自己带来的物质奖励。这样能够使跟多的与员工参与企业的创新行为中来,人人都有创新的欲望,这样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就能充分的发挥员工的主人翁意识,使每一位员工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如何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凸显以人为本的理念关系到企业持续长远的发展。企业的管理者应当将以人为本做为企业的核心内容。以人为本是对人性基本规律和人的发展客观规律的尊重,符合企业和谐发展的要求,也是实现企业管理最优化的必然要求。在新的形势下,加快企业发展,构建和谐企业,全面建设和践行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充分调动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促进企业的发展和壮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人性化的规章制度
企业在制定规章制度时应当维护每一位职工的尊严,尊重每一位员工的人格。这不仅体现了管理者对于与员工的爱护更加体现利企业以人为本的发展战略。企业尊重了员工的人格,保障了员工的权益,这样能够使员工全身心的投入到企业的发展中来,有利于企业全面、快速、和谐的发展。
2.关注职工的环境
这里指的环境不仅仅包括职工的工作环境,也包括其生活环境。关心职工的生活,解决职工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难题体现了企业对于职工的人文关怀。这样能够使职工切实的感受到企业的发展带给自己生活的改变,享受企业发展带来的福利。
三、科学管理
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优秀企业文化的管理制度必然是科学、实用的管理方式的体现,其中科学是关键。科学管理就是在科学管理理念指导下管理企业,以最小的成本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而且规范企业管理制度需要彻底的执行和贯彻才能发挥效用。
随着时展,现代企业的市场竞争越来越大,而且已经从以往的利益竞争逐渐转化为先进人才竞争和先进管理手段的竞争。现代企业为了取得高速发展,那么科学的管理手段是企业中必不可少的因素。 首先,科学管理原理要求企业进行先进的人才战略,先进的硬件专业;其次,科学管理原理要求现代企业达到一定得设施标准,不仅仅是客观的物质条件而且尖端的技术也在其中得以体现。因此,科学管理原理是现代企业高速发展的必需品,他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两者都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新步伐。一个现代化煤炭企业,应在科学管理上下功夫,狠抓成本管理、质量管理、资金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生产的各个环节优质高效地运转。
四、以煤为主,多种经营
以煤为主,多种经营的途径是提高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在发展战略上着力将过去的以煤为主、多种经营的脱困模式,转变为以煤为主,多业并举,科学发展的快速增长模式。一是要充分利用现有的优越条件,以煤炭为依托,大力发展多种经营。要树立效益观念,找准项目发展第三产业,既能提高经济效益又能安置企业的富余人员,使不适合煤炭企业的职工在市场经济中各有其所。二是要在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以及提高煤炭品种做文章。三是在资源的利用上,支持发展多种经营。四是在开发项目上,要坚持各类项目并举,效益型和安置型并举。五是在经济成份上,坚持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大力发展个体经济和集体经济,切实做到合作共赢的合作理念,强强联合的战略思路,做到投资主体多元化,产业发展多元化,开发经营专业化的经营策略,这样既保证了煤炭企业多元快速发展,又能有效规避多元化风险。
篇7
关键词:交通运输科学管理低碳经济发展
通运输科学管理低碳经济我国的交通运输事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和服务性行业,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下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随着外部经济环境以及人们思想理念的转变,交通运输业原有的经济运行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因此,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已经成为转变国民经济总体发展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交通运输事业的低碳经济发展,成为进一步提升交通运输系统运行能力的关键措施。交通运输业的低碳发展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交通理念,主要是指优化交通运输系统内部结构,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效率,在降低能耗和减少碳排放量的基础上,实现交通运输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交通运输与低碳经济
交通运输管理下的低碳经济是一种高效能、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交通运输系统运行模式,低碳经济能够有效地提升交通运输系统的能源使用效率,改善交通运输系统内部的资源配置结构。低碳经济应用于交通运输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改变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和公共运输系统中传统的高强度的能源消耗,实现交通运输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是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进行的,低碳经济借助于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开发利用新能源等手段,减少对传统高耗能能源、资源的使用,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共同提高。低碳的交通运输模式最直接的表现是:大幅度缩减交通运行成本,改善交通运输环境,在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交通运输管理下的低碳经济能够有效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使得低碳交通具有了低能耗、低污染的特征,因此而带来的社会效益是难以估量的。
二、在交通运输的科学管理下低碳经济发展的特点分析
在交通运输的科学管理下,低碳经济的发展具有了新的特色:综合性与系统性。具体来说,交通运输系统中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借助于运输工具的节能减排来实现,也就是减少传统能源的使用量,用新型的、清洁的能源加以代替,这是交通运输系统不断低碳化的一个过程。实现交通运输全过程低碳化的过程相对较为复杂,手段也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可以分为三种:技术性减碳、结构性减碳和制度性减碳。低碳化的过程涉及到多种综合性的因素,除了交通运输工具自身的性能,还会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因此在交通运输系统的科学管理下,低碳经济发展具有综合性。交通运输体系中的低碳经济发展,由三个部分组成:节能减排基础支撑系统、清洁能源优化利用系统以及公众出行社会引导系统。这三个部分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解决交通运输体系低碳经济发展的实际问题,建立与完善低碳经济体系。
三、在交通运输的科学管理下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分析
交通运输业低碳经济的实现与发展是一项相对较为复杂的工作,需要交通运输各个部门以及监督管理机构的相互配合。虽然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低碳经济在交通运输行业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社会市场环境的巨大变化,促使交通运输行业必须要借助于科学的管理模式,才能顺利地实现低碳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一)建立交通运输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制度
计算机管理软件的出现使得交通运输管理系统的信息化建设成为可能,在交通运输行业实际的管理过程中,计算机管理软件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为交通运输管理信息制度和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建立交通运输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实现对道路交通状况的实时监控,提升交通管制质量,促进整个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能够很好地实现运输资源的多重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可以说,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是交通运输业发展低碳经济的基础性保障措施。必须重视交通运输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和管理制度的制定。
(二)完善交通运输体系,加强节能减排监督力度
交通运输系统内部结构的合理性直接决定着整个交通运输业的运行效率,也影响着交通运输业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向。所以,必须完善交通运输体系,特别是淘汰落后的高能耗、高污染的交通运输工具和运输方式。加快技术创新、理念创新,制定出满足人文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最佳交通运输体系,从源头上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具体来说,有些交通运输方式在能源利用效率和对环境的贡献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可以在运输体系中提高这种交通运输占有的比例,优化行业结构,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加强对交通运输过程中节能减排的监督力度,严格按照相关部门制定出台的监测管理标准执行,建立燃料消耗量检测、车辆配置以及相关参数核查等完整的配套监督管理措施。另外,也可以在在全社会范围内推广节能减排设备及工艺,加快节能技术的更新速度。
(三)进一步完善法律政策支持,优化产业升级
随着我国政府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重视程度的提高,国内已经制定并出台了较为系统、明确的低碳经济发展政策规划。交通运输系统应以该低碳经济发展政策规划为指导,进一步完善交通运输行业低碳经济的发展政策,明确分析在实际中遇到的节能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节能工作面临的形式和任务。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法律政策,为低碳经济发展制定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技术标准以及根本目标,将低碳经济、节能减排具体化、实际化。实现低碳交通产业的优化升级需要对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实行统一管理,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基础上,建立综合性的运输管理体制,协调和整合各种交通运输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交通运输产业中各种运输方式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张馨予.交通运输经济[J].公路运输文摘,2014
篇8
关键词:工业风机;水泵;节能潜力
DOI:10.16640/ki.37-1222/t.2016.13.025
0 引言
风机水泵在我国的机电、电力、石化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其使用效率也在逐年不断增长。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拥有各种的工业水泵为2500万台,每年耗电达到了1300亿kWh;工业风机有800万台,每年耗电为700亿kWh。这些耗电占到了全国每年发电量的30%。工业风机、水泵的浪费率在大大的提高。随着国家节能环保意识的增强,加强风机、水泵的节能效率成为我们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21世纪是我国战略重点实施的新时期,是加快经济形式转变的关键时期。工业节能要把节约意识放在首位,加快“两个转变”,建立“三个机制”目标,优化管理资源配置,有效的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加大技术支撑,采取新兴工艺,以促进人员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在更大程度上推动全国经济向着低浪费、高产值的方向转变,取得最大的节能效益。
1 工业风机水泵发展概况
目前,随着我国工业体系的相对完善,各种形式产业的群体也相继出现。在工业生产中,风机水泵的使用频率不断增多。就目前我国使用风机水泵现状来看,我国拥有2700万台的风机和水泵,在这些设备当中,有一些还属于原始的成分,没能够随着科技的提升而不断的更新,在这种情况下,每年的电力设备所耗费的电能就高达300亿kWh,而系统电能的综合利用率只有40%,水泵的利用率为30%。
此外,作为工业体系中最重要的工具,风机、水泵中有75%是在超负荷运行。有一些由于缺乏相关的规范条件以及造型,因此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比比皆是。加上某些工业布局以及相关控制不到位,使得一些企业不规范化的操作仍在运行,这些都加大了电能的浪费。
在一些温带内陆性气候的地区,由于其温差较大,因此造成的电力利用问题也非常多。在某一工厂,风机达到了1000多台,但是其电能消耗确实10000万kWh。之后,他们不断的探求温度变化规律,加强管理,合理的分配好班次,以保证在实施一些保温措施之后,使电力能源消耗有所减少。加强科学管理,能够促使风机水泵拥有非常大的节能潜力。
2 工业风机水泵管理和经济运行状况
工业风机水泵耗费的电量非常大,为了更好的提高经济和生产效益,有效的节约能源,就 需要加强科学管理,有效决策。这不仅是企业目前加强管理的内容,同样也是企业参与竞争的重要环节。科学管理能够采用较少的投入而得到较大的收入,具有一定的宏观指导作用。电能平衡的过程就是在电能的使用过程中,实现了从输入到转换、传输到达终端的整个过程。使用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分析,能够准确的找出电能的利用程度,在某个阶段找出节能点。
例如,一家企业起初风机系统的电能综合利用率只有40%,水泵使用率为30%,这是远远达不到国家的标准的。在技术支持和改造下,企业的电能综合利用率提高了10%,在这种情况下,有效的节电110KWh。
还有相关的企业从科学管理方式出发,在经济方面提高了投入,技术方面也加大了提升,开设了节能委员会,专门针对节能这一问题开展业务工作,形成了多层的节能网。在使用设备的过程中,巧妙的避开了使用高峰期,能够通过调荷节能用电,从而使谷峰有所提高。从改造后的节电来看,已经达到了33万kWh,节约煤约为8.5t。
3 工业风机水泵调速技术分析
目前,我国有69%的工业风机水泵采用的是变量运行的方式,其中有75%的设备可以调速运行。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看出节能的潜力非常大。在电机调速中采用的是变极对数,通过改变转差率和改变电机频率来实现。这种调速方式具有高精度、效率高、节能的性能,在电机的使用中尤为重要,一般情况下,节能可以达到20%以上。由于调速技术具有一定的效益,因此在我国被列为了重点的推广项目。
4 采用新技术中的节能潜力
风机在运行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的保证风量、风压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为了更加有效的改善风机的运行,从整体上加大系统的使用效率,在这种情况下,应该采取相对经济的调节手段来保证风机的容量和外界的负荷相匹配。在风机的进风口可以通过增加设备,来避免直接进入所造成的大的损失。如果进口处叶栅角度有所变化,那么进口管道处的截面积也应该相应的发生改变。
风机、水泵与其转速的三次方成正比关系,可以得出其流量与转速之间的一次方成正比。因此,在流量低速转动时,轴功率就会大幅度的出现下降,其额定功率通常会下降20%到45%。目前,通过使用导管开度来调节输出转速。在调节器控制下实现运程电控。当前这一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在增强风机、水泵的转速方面具有大的作用。
5 结语
要想真正提高工业风机水泵的节能潜力,就必须加强科学管理,不断加快技术改造,加大创新投入,提高人们的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人们的节能意识,全面规划风机水泵的运行力度,从而促使风机向着一个节能、安全的方面运行,在更大程度上实现工业风机水泵的创新性发展。
参考文献:
[1]于丽萍.工业风机水泵的节能潜力[J].江西能源,2000(01):26-28.
[2]詹辉铭.恒运热电厂电气节能减排的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
篇9
【关键词】能源管理;能耗模型;struts2
按照烟草行业“十二五”节能减排工作纲要(国烟运[2011]335号)的总体部署和国家局对烟草行业29家重点能耗单位的具体要求(国烟办综[2012]95号),要求该烟草重点能耗单位以《能源管理体系》(GB/T23331-2012)国家标准为指导,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研究建立和执行企业能源管理体系,用系统的、科学的、高效的能源管理制度指导企业的节能工作,实现能源精细化管理上水平。
1概述
基于以上对国家宏观政策、行业发展水平和卷烟厂自身现状的全面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当今世界能源极端紧缺的情况下,“节能减排”已成为我国的国策,企业能否实现对其能源使用实施科学管理,以及能否保证企业能耗系统在最优的状态下运行,已是所有耗能企业求得生存与发展,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和增强企业竞争能力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企业对于能源管理的工作需要往纵深层面拓展。充分应用自动化、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和现代信息化手段,构筑科学先进、经济实用、安全稳定、创新型的能源计划、能源信息采集、能耗数据分析、能源审计和能源预警体系的能源管理系统,将为企业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工作提供自动化和信息化手段,有了这样一个平台,就可以快捷地实现对企业能源流向、能源工艺工序、能源费用的追踪,完成企业能源耗用的预测、预警和能源审计等科学管理工作。因此,能源管理系统项目,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能源、企业、社会的持续、稳定、同步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保持卷烟厂能源管理水平在国内烟草企业中的领先,有着及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2系统数据流设计
本系统的主体框架采用struts2,前端的表现层采用jquery的开源界面插件jQueryLigerUI版本号为V1.1.9,数据库连接池组件采用proxool,版本:0.9.1,如图1所示。由于系统是采用B/S架构的,所以一切流程都是由用户首先发起的。从结构上来看,整个系统主要分为三部分:前台界面、后台支撑、数据存储。用户通过浏览器提交请求,浏览器响应请求后将请求数据通过http协议发送到服务器,服务器端struts2的拦截器拦截到请求后根据配置文件中的配置信息决定请求转发给哪个action(业务处理类)来处理请求。action接收到处理请求后按照业务需求去访问数据库。访问数据必需先与数据库建立连接,系统在启动的时候已经事先按配置文件配置的信息建立好了一定数据的数据库连接,并对数据库连接进行了维护。所以当后台需要访问数据库时就到数据库连接池去获取连接。连接池会判断池里是否有空闲的连接,有的话就马上返回,没有的话就根据当前在用的连接数是否超过设定的最大连接数,如果没有则创建新的连接并返回,如果超过则需等。当后台得到数据库连接并完成与数据库的交互后,将连接返回连接池。连接池得到连接后查看池内存放的空闲连接数是否达到最大,如果没有则将连接放回池内并定期维护,如果超过则关闭该连接。后台处理完业务后返回处理信息给控制器,控制器再根据配置文件的配置信息决定页面的跳转并返回数据,结果页面得到返回的数据后解释并展示。
3系统框架设计
本系统框架结构主要分为三部分:用户界面层、业务控制层、数据模型层。用户界面层是用户在客户端上看的最终效果,用户在此页面进行数据的查阅、更新、删除等操作。控制器则将用户的操作在后台上通过配置文件决定调用哪个模型构件去处理请求,然后用确定用哪个视图来显示模型处理返回的数据。数据模型通过指定的业务逻辑进行处理,最终将处理后的数据返回给用户界面或提交给数据持久化层,例如数据的持久化最典型的例子写数据库。视图是用户看到并与之交互的界面。对老式的Web应用程序来说,视图就是由HTML元素组成的界面,在新式的Web应用程序中,HTML依旧在视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一些新的技术已层出不穷,它们包括MacromediaFlash和像XHTML,XML/XSL,WML,SVG等一些标识语言和Webservices及javascript等脚本语言。业务控制层接受用户的输入并调用模型和视图去完成用户的需求。所以当单击Web页面中的超链接和发送HTML表单时,控制器本身不输出任何东西和做任何处理。它只是接收请求并决定调用哪个模型构件去处理请求,然后用确定用哪个视图来显示模型处理返回的数据。数据模型层表示企业数据和业务规则。在MVC的三个部件中,模型拥有最多的处理任务。例如它可能用象EJBs和ColdFusionComponents这样的构件对象来处理数据库。被模型返回的数据是中立的,就是说模型与数据格式无关,这样一个模型能为多个视图提供数据。由于应用于模型的代码只需写一次就可以被多个视图重用,所以减少了代码的重复性。
4系统主要功能设计
4.1设备能效分析
系统针对锅炉、空压、空调等模型进行设备能效分析。每个钟设备类型分别建立不同的能耗模型,模型的数据源是从MES系统同步过来的数据。能效分析中可以编辑录入对效率异常的分析情况。算法与流程:获取模型当月的原因分析与对策措施查找模型的指标参数根据指标参数从历史库中获取本月、上月、去年数据根据公式计算指标值棒图展示和表格展示。界面设计:用棒图展示设备能效的同比与环比;用表格展示设备各种能效的本月、上月、去年同期、较上月、较去年同期能效数值和百分比;列出对比分析结果;列出原因分析:列出改进建议。
4.2对标分析
可以按年或月对指标进行对比设定。在这里我们提供多种对标,可以录入企业标准、中烟标准、标杆企业、国家标准、世界先进的指标值。指标分为年度指标、月度指标。年指标每年录入一次,月指标每月录入一次,指标项可以不相同。算法与流程:查找对标标准值从历史库中获取指标对应的实际值以图表展示数据。界面设计:用棒图展示实际值、国际标准值、中国标准值、企业标准值。并且可以按年或月进行查找。
4.3生产能耗分析
生产能耗综合分析指标包括全厂折标煤能耗分析、全厂碳排放能耗分析、万支能源消耗、万元能源消耗、单箱耗电、单箱耗水、单箱耗标煤、单箱综合能耗。提供日、月、年报表分析,以曲线和数据表格的方式呈现给用户。提供同比环比综合分析。此分析便于方便的分析能源的使用情况,可以对当前和历史的能源使用情况有个全面的比较。从宏观上了解企业能耗指标情况。算法与流程:(1)获取指标名称年生产能耗综合报告获取近三年本年数据获取近三年每月数据;(2)获取指标名称月生产能耗综合报告获取近每月指标数据获取天气数据获取产量数据获取基础指标值;(3)获取指标名称生产能耗同比环比分析获取本月、去年同期指标数据。界面设计:上面曲线显示,下面用表格展示。
4.4批次能耗分析
系统针对制丝和卷包车间以工艺段为模块进行分析,如松散回潮、加料、切烘丝、掺配加香工艺段为模块,算出每个工艺段的每个批次的能源消耗量,以批次开始时间和批次结束时间为节点,计算该时间段内能源消耗量(主要是电和蒸汽量),最终批次经过的所有工艺段的能源消耗量累加,得出批次能耗总量。掺配的梗丝等掺配丝的能源消耗量按该掺配丝批次的总量×掺配量占的比例加入叶丝批次能耗总量中。算法与流程:后台数据采集已按3分钟一次采集把实时的数据记录在数据库表中,这是一个完整的原始数据,后台可以根据原始数据统计出各种需要的数据,然后返回到前端进行展示。批次能耗分析只要分四个模块,批次分析、牌号分析、班次分析、班次对比,每个模块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生产线中每个环节的能耗情况。界面设计:上面棒图显示,下面用表格展示。
5结束语
该能源管理系统已经成功在国内某知名卷烟厂成功投入运行,得到客户一致好评。将为企业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工作提供自动化和信息化手段,有了这样一个平台,就可以快捷地实现对企业能源流向、能源工艺工序、能源费用的追踪,完成企业能源耗用的预测、预警和能源审计等科学管理工作,大大提供企业生产效率,节省企业能源成本。
参考文献
[1]樊文舫.能源管理概论[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11.
篇10
一、建立完善医院能源计量网络
伴随着新时代的到来,高新技术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互联网络日益普及,全球信息趋向一体化。计算机的应用已成为各行各业的首要工具,每个行业都相应的建立了自己行业的网路信息系统。医院也要完善自己的能源计量网络,各级要设立相应的机构,有专职人员负责,形成医院水、电节能计量行业系统化体系。
二、建立完善的计量检测体系
建立完备的计量检测体系,是企业加强科学管理,加快技术进步的重要保证。没有先进、科学的计量检测手段,就不可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企业计量工作贯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为新产品开发、原材料检验、生产工艺监控、产品质量检验、物料能源消耗、安全生产、环境监测、成本核算等提供准确可靠的计量数据。企业的计量技术素质和先进的计量检测设备是保证计量数据准确可靠的基础。“凭数据指导生产,监控工艺,检测成品,质量才能真正得到保证。没有准确的计量,就没有可靠的数据,就无法正常控制工艺过程,也就不可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
三、完善水、电计量数据管理制度
建立能源计量管理体系,形成文件,并保持和持续改进其有效性。制定能源计量器具管理和能源计量数据的采集、处理和汇总制度。积极推动能源计量数据的自动采集、传输、汇总等信息化建设,提高主要能耗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确保能源统计数据量值的准确性。
1)根据医院整体规划和现体制,主要能源数据的管理分别由经营管理、计划、节能和维修等部门负责,计划部门负责油田水、电年计划的申请和执行部门签定经济合同,节能部门负责能源数据的监督和审核。相关部门负责基本用能单元和重点耗能设备的能源统计。同时能源统计应能满足细化考核、分级考核和能源分析的需要。
2)建立相应的水、电统计报表制度,水、电,统计报表数据应能追溯至计量测试记录。
3)能源计量数据记录应采用规范的表格式样,计量测试记录表格应便于数据的汇总与分析,应说明被测量与记录数据之间的转换方法或关系。
4)根据需要建立能源计量数据中心,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能源计量数据的网络化管理。
5)根据需要按运行周期(日、周、月)及时统计计算出其单位产品的各种主要能源消耗量。
6)能源统计报表的数据应能溯源到计量器具检定校准证书。
四、加强技术交流和技术培训,提高计量人员业务素质
提高计量人员的技术素质和业务能力,对推进计量管理标准化、规范化有着积极的作用。每年管理局要定期举办培训班,拟定培训计划。聘请有关计量专家授课探讨有关计量技术的理论,进行技术交流,并请有关计量仪表生产厂家技术人员讲解有关计量仪表产品的性能和使用特点,先进计量仪表应用等技术问题。使计量人员系统地学习计量技术理。同时,进行宣传贯彻国家节能和计量政策法规,开展能源计量技术和法律法规培训,提高能源计量管理和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确保能源计量管理和技术人员持证率。 转贴于
1)用能单位的能源计量管理人员应通过油田相关部门的培训考核,持证上岗;建立和保存能源计量管理人员的技术档案。
2)能源计量器具检定、校准和维修人员,应具有相应的资质。
提高计量技术管理水平建立计量标准档案,有专人负责,其内容包括:计量标准器及配套设备明细、使用保管人姓名、检足记录、维修记录、计量装置设计、安装技术图纸资料,计量仪表历次检定证书,计量仪表使用说明书等几部分。计量标准档案的建立,保证了计量仪表的数据准确、可靠,同时又为正常计量收费提供了有效的法定依据,也避免了因计量技术问题而产生的计量纠纷。
五、加强水、电、气计量器具配备
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原则
1)应满足能源分类计量的要求。
2)应满足企业实现能源分级分项考核的要求。
3)配备必要的便携式能源检测仪器和计量标准器具,以满足自查自检的要求。
六、完善能源计量考核机制,加强能源计量监督与管理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各种经济活动日益社会化,特别是贸易往来、科技交流等活动更需要靠计量单位的统一和测量的准确可靠来保证社会经济秩序的正常进行。充分认识和重视计量技术监督工作是加快技术进步、加强企业科学管理的重要保证。加强计量工作已成为企业加速自身发展的迫切需求和作为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我们必须充分认识计量技术监督工作的重要性。认真作好计量技术监督工作。
1、加强能源计量工程、计量器具和计量数据的监督和审核,对能源计量数据的统计方法和结果进行必要监督核查。
2、对在能源贸易与关联交易计量过程中利用断电、复零及其它作弊行为影响计量器具正常出数,或使计量器具计量不准获得利益者进行处罚。
3、逐步完善医院能源计量考核管理办法,负责对贸易与关联交易的能源计量数据的监督审核,负责能源计量管理的监督和考核,制定必要的考核和监督细则,并按要求进行量化管理。
- 上一篇:初中物理实验能力
- 下一篇:绿化工程安全监理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