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艺术范文

时间:2023-10-26 17:56: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非遗文化艺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非遗文化艺术

篇1

[1]1.1艺术魅力感召作用

作为文化艺术展演策划的一种,非遗文化艺术文化遗产展演策划,立足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展现其自身特色性的文化魅力的同时,实现这类珍贵文化艺术与现代社会生活的结合。体现在两个方面:特色艺术魅力整合策划感召。即把某种非遗文化艺术遗产项目中所蕴含的各种特色,经过现代化的编排整合,使其具有现代社会的时尚气息,在引发人们关注的同时,感召人们积极地尝试以丰富个人与所在区域的文化生活。如针对蒙古族长调民歌专项展演的策划,把长调在蒙古族歌曲中运用的优点都用起来,让人们充分见识其形式与内涵丰富性等,推动人们积极地模仿、学习与创新等。特色艺术魅力拓展策划感召。即针对某种非遗文化艺术遗产项目的某一种或某一个魅力元素等,进行内容丰富性展演策划,实现创新性的魅力拓展,吸引人们积极地欣赏与学习。如针对皮影戏中道具皮影的制作展演,让人们对充满神秘感的皮影其制作过程有着更加详细地认识,如选皮、制皮、画稿、镂刻与敷彩等过程,驱动自己从个人知识与技能出发加强皮影道具制作的研究。

1.2专项功能群众需求性满足吸引

由于非遗文化艺术遗产是特定地域的人们智慧与文化的传承和积累,其得以产生和丰富发展本身,就是其自身某种功能对群众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满足意义。在实际的展演策划中,可以抓住两个要点切入:群众健身满足策划。即充分开发非遗文化艺术遗产的表演性,尤其运用其表演的美与魅力,让人们积极地加入与行动起来,实现对某项技能的学习,达成自己健身性的需求满足。如通过井陉拉花的展演,引导人们“把井陉拉花改编为大众健身操引入全民健身的范畴之中”[1],则具有传承、保护与促进参与者身心健康发展的多重功效。群众娱乐满足策划。即在展现策划之初,就充分挖掘其精神娱乐元素,实现人们在欣赏与学习中的身心放松。如针对凤阳花鼓的展演策划,就可以充分运用动感的氛围,策划加入一些幽默或搞笑的元素,如具有戏谑性的击打动作,具有直接搞笑作用的演员表演等,达成人们欣赏过程的身心放松。

1.3文化适应性熏陶

根据文化艺术展演服务的对象性,非遗文化艺术遗产的展演策划就要首先在确保文化适应性的基础上,来完成对受众的教育与引导。在实际的策划实践中,有两种路径:地域文化特色适应性策划。即在展演策划中尽可能地发现与创造非遗文化艺术遗产与受众所在地域文化的结合点,从文化艺术遗产自身的亲和性出发,吸引更多的群众关注,激活更多的参与与创造。如黄梅戏在蒙古族马头琴音乐故乡展演时,可以在黄梅戏戏曲中加入马头琴的元素等,以此实现不同文化遗产之间的交流和碰撞,激发创新的灵感。群众文化心理适应性策划。即在展演策划之初,就首先从群众对非遗文化艺术遗产兴趣需求、个人精神提升需要,以及其他的心理需要出发,做出具有针对性的策划,实现非遗文化艺术遗产对群众最直接地满足。如非遗聊斋俚曲进乡村的展演策划等。

2非遗文化艺术遗产展演策划类型

作为一种展演,既具有非遗文化艺术的传播功能,也具有依托非遗文化艺术为载体的表演,让人们通过直观的视觉、听觉与其他的具象共鸣,实现人们内驱性地学习、活动参与及创造性丰富。

2.1非遗文艺展演

根据当前非遗文化艺术遗产的性质不同,演出组织形式也不同,典型的演出有两类:单项非遗文化艺术遗产专项展演。主要指那些无论从外在形态、内容与发展都比较成熟的非遗文化艺术遗产种类。在当前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有戏曲类、乐器演奏类、舞蹈类与其他的具有表演性质的活动(如舞狮舞龙等),他们都能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在特定的主题下对群众开展相关的文化艺术教育,如昆曲的专项演出,让群众在欣赏活动中了解到昆曲中的唱念做打、舞蹈、武术,以及其中曲词和行腔,并会根据自己对其他戏曲种类的了解,展开对比性地学习,实现展演传播的目的。多种非遗文化艺术遗产整合性展演。即按照某种科学性的程序,把多种非遗文化遗产组合起来,使其具有表演性的形式与传播的功能。如把贵州侗族大歌、广东粤剧、剪纸、皮影戏与朝鲜族农乐舞等,按照某种内容主题编排成一场文艺演出,实现对群众全面性教育与非遗文化艺术传播。

2.2非遗大众性推广

非遗文化艺术遗产的大众化推广,其以常态性展演为基本的路径。因而,在实际的策划中有两种常见的形式:非遗文化艺术旅游对接。即“与地方旅游业进行有效对接”[2],把各地非遗文化艺术遗产创作成某种可以循环展演的旅游产品,开展常态性的演出活动,让所有的游客通过观赏等活动,都能接受到这种文化艺术的教育与学习相关知识。如贵州旅游可以欣赏到侗族大歌等。非遗文化艺术传媒制作。即把各种非遗文化艺术遗产统一整合起来,运用一定的科学顺序进行编辑性再创作,或制作电视记录节目,或“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信息平台”[2],让人们根据自己的喜好等,自由地开展此类知识的学习与文化艺术的欣赏等。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遗产网的创办等。通过这些常态性且喜闻乐见的展演形式,且进行不同创意的策划,会以更多创新的形式出现,实现传播、教育与创新的内驱作用。

篇2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作为一项重要教育内容,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培养团队意识和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实现。艺术教育能够加强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因此,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其他任何学科都不能替代的一门重要学科。为了促进学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实施,我国教育部先后颁布实行了《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意识课程指导方案》等条例,加快了公共艺术教育的制度化与规范化进程,并且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我们在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取得成绩感到欣喜的同时,还要清醒地认识到其存在的突出问题。从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整体情况来看,基本上都设置了相关课程,但是得到的重视程度却比较低,甚至没有配备专业的老师,存在其他学科教师兼职的情况。另外,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体系不够合理,教学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落后,只是机械地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忽视了实践的环节,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上课的目的主要是凑学分或者是单纯地觉得好玩,很难达到艺术教育原本的教学效果。

二、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在世界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中国以一个悠久的国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从古代中国到现在经济、综合国力等方面都很强大的现代化的中国,积淀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没有中断的国家。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表演艺术、传统手工艺、社会礼仪、节日、风俗等方面,与艺术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我国国务院于2005年颁布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其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这样的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式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传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述、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与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人们普遍热衷于追求快节奏、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了解越来越少,如果任这种情况继续发展下去的话,将来的某一天,我们的子孙后代可能无法体会到优秀非物质文化带来的民族自豪感。保护与传承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加深人们对非物质文化的了解,也有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国文化之魂在世界上长盛不衰。

三、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引入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策略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荣誉感和自豪感,还能发挥艺术的熏陶作用,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开展,应当实现与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结合,让文化的魅力得到充分的发挥,提高艺术教育的效果。

(一)树立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理念

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专业性和系统性比较强,主要引用的是一些正统的文化和艺术,忽视了对本土非物质文化的引用,还没有正式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课程体系中,因而造成公共艺术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脱节现象。高校公共艺术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充分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价值,逐渐养成“文化自觉”的思想,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挥出现代价值,不断丰富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内容,实现艺术教育与文化传承的有机统一。

(二)构建科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体系

区域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当地劳动人民生活与劳动的积淀,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针对性,对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整理和提炼,挖掘其中的艺术内容和教育价值,并融入到高效艺术教育课程体系中,可以建立一套科学的课程体系,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神内涵继续发扬光大。高效公共艺术教育要实现与民间音乐、舞蹈、工艺美术、杂技等的融合,不断拓展其题材和内容,吸引更多学生的眼球。

(三)建设一支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师队伍

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师资力量来看,他们大都毕业于正规的艺术院校,正朝着年轻化的方向发展,他们掌握了丰富的艺术理论知识,但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了解较少,很难实现文化传承与艺术教育的融合。针对这样一种情况,高校要加强对艺术教师的培训,让他们掌握一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鼓励他们深入研究与文化遗产有关的课题,不断提升教学素养和能力,为艺术教育效果的提高打下基础。

(四)实现课堂教学与参观实践的结合

非物质文化的教育功能,主要通过其艺术载体展现出来,如果单纯依靠老师的讲解或者是欣赏图片、观看影响的形式,则不能收到较好的艺术效果。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要走出课堂的限制,让学生近距离与文化艺术进行交流,在辅助以必要的讲解,把遗产中蕴含的民族精神和艺术思想传达给学生,教会学生一些欣赏艺术作品的方法,引导学生提出新颖的看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笔者于公共艺术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两者融合的实际教学中总结出如下一些经验。

1.将公共艺术教育当作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学平台,并将其纳入专业课堂。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这个教学平台必须要与社会需求相适应。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让学生知道,知识应该更新换代,并不等于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要遭到抛弃,与之相反,对其传承与发扬理念应当贯穿于公共艺术教育的始终。

2.在教学中抓住校内建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以及一定数量的校外实践基地作为教学的基础元素,积极践行设计实践、采风实践以及假期社会实践和毕业实习,并且带率领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这样可以将民间工艺美术在校内外得到广泛传承和发扬。

3.使用多媒体以及校内刊物作为公共艺术教育的学术交流和专业教学的平台,配合与公共艺术教育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窗口和栏目,征集理论上有创新学术上价值的观点和论文,以便辅助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从而提高设计的教学效果,达到设计的教学目的。

4.老师可以利用假期或周末,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博物馆,或者拜访一些民间艺人,让学生记下心得体会,鼓励学生发掘更多的本地文化遗产。

四、结语

篇3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艺术设计教学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宝贵财富,也是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针对当前的艺术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引入艺术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丰富学习内容,接触和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还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一、艺术设计教学的现状

当前的艺术设计教学中,主要的理论体系还是沿用传统的包豪斯体系。这种体系是工业化时代的产物,而且包豪斯体系的产生主要是为了调节艺术发展和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包豪斯体系的产生和发展,对传统观的艺术设计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改变了社会工业生产中缺乏审美意识的弊端,同时,第一次将审美需求的概念纳入到了具体的产品设计中[1]。但是,包豪斯体系也受到了工业化生产的影响,使它具有了标准化和规模化的限制,所以,具体的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包豪斯体系中强调了几何图案在艺术设计中的效果和作用,但是也使一些设计者忽视了设计对象的情感因素,具体表现在民族性的审美情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导致设计出来的产品脱离了实际的社会审美需求。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引入的可行性

目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中,主要是指被各个社会群体、团体以及个人视为文化遗产的一些表演、实践、表现形式以及知识体系和技能等有关的实物、工具、艺术品和文化场所等。在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和艺术设计相关的民间艺术,占到了三分之一的比例,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艺领域具有很大的重合性,所以,在当前的艺术设计教学中,引入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而且会产生重要的影响[2]。另外,在实际的艺术设计教学中,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可以分两个阶段进行:首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图案的、造型艺术以及功能方面的联系进行分析。其次,可以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制作过程和制作工艺引入到具体的教学中,将一定的关联性进行有效的体现。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引入的原则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艺术设计文化的重要来源,也是艺术设计进行选材的主要途径,因此,现代化的艺术设计教学中,需要对艺术设计进行一定的创新,实现个性化的发展。在具体的艺术设计教学中,需要遵循以下方面的原则。

(一)体现艺术设计的展示性

艺术设计教学中,要注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让学习艺术设计的学生能够直接观察和体会,并通过教师的讲解,了解到文化的特点和生产过程,增进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和艺术的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一定的公共性,会因为共享的人越多,体现出更高的价值,同时受到人们的尊崇。但是,文化的公共性会受到一定的社会关系制约和影响,例如一些非物质文化的持有者不愿意将其公开或者是对外开放,所以,对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就体现出了一定的重要性。因此,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可以充分的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展示,让学生更好的体会非物质文化存在的价值,另一方面,也能够让教师和学生思考相关的设计元素,和实际教学进行联系,促进教学的发展。

(二)体现艺术设计的互动性

艺术教学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引入,要注重一定的互动性,可以通过在课堂上做示范,演示具体产品的制作过程,主要是从材料的准备、颜色的选择、制作过程的选择以及成品的展示,可以让学生有一个系统性的了解。同时,教师可以对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进行指导,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在教学中形成一种开放、轻松的教学氛围,促进学生的学习。

(三)注重教学的可持续性

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进行教学,要注重体现教学的可持续性。特别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要进行循序渐进的教学,而且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比较丰富,为艺术设计教学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同时,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结合专业特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以及可持续性的规划,实现对学生的有效教学和培养。

四、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到艺术设计教学中

目前,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到具体的艺术设计教学中,会经历一个从传统向现代化过度的阶段。而且现在的艺术设计,开始于工业化的大生产时期,在教学模式方面主要是实现由教师到学生的简单教学模式,而且这种教学模式比较重视理论性的教学,所以,在教师和学生方面都不能形成紧密联系的统一体。同时,教师的变化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为教师只是按照一定的模式,以及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活动,所以出现了空缺就可以被完全性的取代。而且这种教学模式,受到社会化大生产的影响比较大,追求一定的规模化和效率化,使得具体的知识摆脱了教授者影响,而且侧重的是向多人进行群体性的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制作工艺方面的教学,还主要停留在个体性的经验层面,而且相关制作工艺的教授,一般比较依赖一些相对封闭的小环境,进行言传身教,但是忽视了同业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这些因素的影响,也导致了个体性的经验、感受等不能上升到理论性的高度,所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学中,受到教学环境的影响比较大,还包括教授者的影响。而且具体的教授过程,学习者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体会到相关的感受,并通过教授者进行讲解,以及具体性的操作和实践,才能有效的掌握生产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制作工艺和教授环境之间有比较紧密的联系,所以,对于学习者来说,如果缺乏一定的环境氛围,以及教授者的言传身教,学习的效果和质量就会存在很大的差别。即时通过理论性的学习掌握了具体的知识,运用中还是会出现比较多的问题,所以,对于艺术设计教学来说,单纯性的将制作工艺从具体的环境中提取,移植在课堂教学中,容易导致教学过程抽象化和教条化,也不利于学生对具体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所以,应该转变更新教学模式,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和具体环境相结合,实现有效的教学。因此,在当前的教学中,需要营造一个开放性的教学环境,将教学地点转移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制作现场,将抽象的学习变为具体的参加,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这也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学中,学生能够通过具体环境中的切身感受,获得一定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以及相关生产工艺的掌握,确保具体的制作工艺在学生的学习中发挥一定的作用。虽然我们强调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教学,要根植于具体的教学环境,但是仍然不能忽视理论教学的重要性。而且,在某种程度上,理论知识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基础,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结合一定的情感体验和生产经验,就能够有效克服当前艺术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让学生获得具体的情感体验,掌握一定的方法,对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及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五、结语

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对传统的艺术设计教学做出了很大的改进和发展,消除了传统的包豪斯体系存在的缺点,促进了对学生民族情感和审美需求能力的培养。艺术设计,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从本质上来说,仍然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而且艺术设计学科体系、素材以及知识范畴,主要来源于西方社会,也是一种社会关系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同时,这种属性也导致在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面临着和学科体系发生冲突的问题,但是随着艺术的发展和进步,立足于本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艺术设计教学的结合,能够促进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设计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语境下的艺术设计实训教学探索[J].设计,2015,05:149-150.

篇4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技术

1概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1-2],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主流文化对于传统文化的冲击在所难免,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交流成为必然趋势。在此背景下,世界各国开始重新寻求、审视自身民族文化的根脉,开启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外便已着手对于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工程。美国通过政府以及工商界的力量对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进行基础建设,如“美国记忆”工程;欧盟国家的保护工作通常由政府牵头,高校及科研机构开展实施,更加重视相关学科的建设和人才培养,如“内容创作启动计划”;日本则多是通过民间组织来保护的,政府只提供相关支持。我国是世界上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多的国家,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近87万项。但同时也面临着原生态空间破坏所导致的非遗文化生存威胁;专项保护资金不足导致的保护工作受阻;传播及技术手段方面的欠缺造成的文化体验、认同感缺失等等。因此,我国政府采取了各种积极措施,参与国际间的非遗保护工作并制定相关法律。我国大量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化进程中都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困境和转型困难,对它们进行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同时,应当注意采取合理的方式方法。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使两者有效结合,能充分发挥二者之间的优势互补关系。因此,对非遗的数字化研究也成为学界关注的话题。本文中国知网利用“数字化”、“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为关键词进行模糊检索,检索式为数字化AND非物质文化遗产OR数字化AND非遗,得到核心期刊论文共99篇(检索时间为2015年12月31日),以此为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2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现状分析

2.1论文计量分析

期刊论文在发表时间上的规律,可以看出该学科学术研究的发展水平,上图显示近十年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方向的年份与数量的折线图。图1显示,该领域的研究呈现相当平稳的上升趋势。国内此领域最早的研究出现在2002年,林正同在国际博物馆协会亚太地区第七次大会中发表《中国无形遗产现状与博物馆》,就中国无形文化遗产所面临的状况进行了分析,强调了博物馆在管理、保护和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所起到的地位和作用。建议博物馆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与地方政府合作,建立无形文化遗产的普查机制和保护机制,加大无形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力度,促进无形遗产的立法进程,共同推进无形遗产的保护工作。国务院办公厅于2005年提出“要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学术界将此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作起步的标志。在2005到2009年间,学术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的研究停留在对其文化性的层面。强调对非遗地域性、本真性的保护。非遗依赖于特定的文化环境而存在,即为“语境”[3]。脱离特定语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会形成代际传承的断裂,而这种断裂所造成的影响是深远且难以逾越的。因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的数字化研究需要结合地域性和本真心。牟维和李琦将个人效用数字化,主张在制度设计的过程中,利用博弈理论将个人意识与文化遗产的生存状况结合,解决了先传承人后文化遗产的困境。2009年开始,学术界对数据库的建设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主要关注点在于对数据类型的整理分类归纳,异构数据的整合等。到2013年,对技术手段的研究达到。

2.2基本情况研究

不同领域的研究人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点不同,表1是对505篇文章所属一级学科进行统计所得。由表可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图书馆学、艺术、管理学等领域。间接地体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术特性以及文化特性。表2显示了资助项目排名最高的前10名,社科基金、自然科学基金以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三项资助项目的论文篇数占到14篇,占到前十名资助项目的近一半。这说明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的管理层面,政府的引导十分明显,基本形成以政府引导为主线,各地区教育、文化部门参与的局面。除此,还可看出,国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地域性很强,并且集中在少数民族众多的省市直辖市,地域性明显,各地区都着力于研究本地区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探索构建该地区特色数据库。但是研究呈现各自为政的局面,不利于形成数字化资源的整合效果.

3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内容分析

国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的研究还处在理论向实践转化的阶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的研究集中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属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的技术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层面三方面。

3.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属性

2008年至2013年间,学术界主要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性,对其数据库的建设、分类体系的构建、数字化的传播进行了众多讨论。3.1.1标准化、精细化的数据分类数据库的建设首先要面临的就是对数据类型的整理分类归纳等步骤,然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是一项复杂的科学认识活动。多数现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方法仅界定出非遗项所属大类和亚类,尚未形成一种比较科学、合理、完善的分类方法。其次,在实践中,因为研究人员知识背景的不同存在着多重分类标准,标准的混乱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无法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的生态性、复杂性和关联性。这种粗放型分类无法满足数据库建设要求。为解决目前我国分类体系建设与数字化传承的失衡问题.构建数字资源统一的标准体系。黄永林等人提出了多层次分类的基本设想及可行性路径[4],程齐凯等提出了基本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组织方法。3.1.2新媒介、多平台的传播方式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媒介以PC网络平台为主,智能移动设备、社交网络、公共文化平台为辅。VR虚拟展示技术的应用实现了计算机网络平台上的仿真可操作式体验,使受众在展示媒介中感受到带入感和体验性大大提高,例如敦煌研究院数字化研究中心的三维全景敦煌石窟。利用三维摄像、全景扫描和数字化编程,建立民族文化遗产数据库,加工后生产数字影像实现全景展演。以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开发的《中国古典家具》作为一款APP应用程序,通过趣味性的互动体验激发用户探寻古典家具的奥秘,这种基于移动智能设备的数字化展示媒介更能引起年轻人的关注,广泛的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此外,社交网络已成为互联网时代最流行最普及的社交工具,用户群体庞大,这些新媒体的利用,打破了非遗静态呈现的局限性。但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在社交网络的展示成功案例并不多见。

3.2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的技术特性

3.2.1平台整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重构内容复杂庞大,需要在合理的文献观指导下开展多方协作。然而项目化的数据库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源产生桎梏,导致资源信息的分散或遗漏,以特定文化现象为依据对相关信息源进行规范聚类,更加全面客观合理。宋丽华等人提出以知识本体的理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进行抽象和归纳[5]。从知识的内部特征和外部特征两个方面利用元数据模型对概念化的知识进行表达。同时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调查为核心进行项目普查资源集合,以展示为核心进行地方资源集合,以研究为核心进行专项研究资源集合,以宣传互动为核心进行知识传播资源集合,以申报工作为核心进行政务管理资源集合。3.2.2数字化技术的选择国内学者侧重于探讨不同数字化技术工具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价值及应用范围。数字化的技术性主要体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保存、继承、传播和发展创新中。数字化应用领域大致有数字化保存与存档;数字化虚拟博物馆;虚拟文物修复;数字化故事编排与讲述技术;复原及演变模拟技术等[6]。所涉及的技术有空间信息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以及数据库技术等[6]。空间信息技术主要包括感测与识别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信息处理与再生技术以及信息使用技术四个方面。信息传递技术包括各种通信技术以及广播技术;信息处理与再生技术包括对信息的编码、压缩、加密等,以及在对信息进行处理的基础上,形成的新的更深层次的决策信息;信息使用技术作为信息过程的最后环节,包括控制技术、显示技术等[7]。此外,数字化修复与演变模拟技术也备受关注。这种技术可以将三维建模、虚拟漫游、图像处理、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于现场调查和保护修复等各个环节,结合专家的领域知识进行艺术品的虚拟复原和演变模拟。

3.3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的管理层面

3.3.1知识产权的归属问题国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缺位,相关组织不健全,没有相关专门保护法。例如:2011年制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属于行政性法律,侧重于公权保护,对私法保护少有提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私法保护存在特殊性和复杂性,涉及的法律较多,权利类型复杂、权利逻辑混乱。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成果是通过现代科学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记录整理创新,具有独创性的改造就可以收到著作权的保护,相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来说,对其知识产权的保护相对容易。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产品通常以数据库、图片、视频等方式表现,数字化的过程中如果加入了独创性,就有可能会产生新产品,产生新的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但是这种权利只停留在数字化成果上,并不能延伸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3.3.2产业化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产业建设包含政府机制、市场机制和公益机制三大运作体系。在此方面范对英国的全民参与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展开了调查研究。英国成立了创意出口小组、文化遗产与旅游小组等把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进行开发、生产、推广、营销的总揽性与全民参与性的结合,从直接财政投资与拨款到产业化扶植,营造出全英国范围内可持续发展、人人参与的文化与艺术氛围。通过多层次分级的文化遗产管理与扶持体系为全民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提供多种资助方式。最终整合成一个大众参与的、可持续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生态系统。

4总结及展望

篇5

[关键字] 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共图书馆;传承与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它曾被誉为历史文化的 “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作为一种以口传心授的方式被不断地创造和传承下来的、具有广泛群众性的、民间的活态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承载的是整个民族的文化记忆与文化精神。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体内容包括:口头流传和表达;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以及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二、公共图书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称为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民族智慧的象征、民族精神的结晶、民族的DNA。它包含着影响社会现实、维护民族文化统一性的基因。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增强社会凝聚力,激发人的创造力。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涵的浓浓中华情,是促进民族团结、保持国家统一的坚实基础,其蕴涵的中华民族的强烈认同感,有利于民族精神的凝结和绵延,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和意义。然而,在社会生活现代化大潮的强烈冲击下,人类各民族在历史长河中所创造的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屡屡遭遇严重的破坏,有的甚至濒临消亡。人们在品味文化遗产带来的喜悦同时,也在深深思考该如何保护和传承这些属于全人类的精神文脉。

1、有利于馆藏资源的丰富性和多样化。 图书馆的馆藏资源是图书馆提供服务的基础和前提。馆藏资源决定读者满意程度,是图书馆建设成果的标志。图书馆馆藏资源的构成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时代的发展,馆藏文献内容经历了最初记录宗教仪礼、农林牧渔,到经史子集、天文地理等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知识总和。馆藏资源的载体形态经历了龟甲兽骨、竹木简犊、纸本印刷、再到现在纸质文献与数字文献、电子文献、网络文献并存的过程。在图书与图书馆发展史上,馆藏资源处于不断丰富化和多样化的变化发展之中,在今天乃至未来,这种变化和发展都将一直延续下去。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图书馆原来并未涉足之领域,对那些记录和资料的保存也几乎是空白的。图书馆若将这些记录和资料收归为馆藏,就能够填补这一空白,并提高馆藏资源内容的丰富性。同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形式,除了采取文字记录的方式以外,还有图片、录音、录像等声像记录方式。对这些声像记录的保存将有助于提高图书馆馆藏资源载体类型的多样化。

2、是图书馆社会功能的延伸和深化。 根据印度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1931年提出的“图书馆学五定律”之“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图书馆也有如其它一切有生命现象的机体一样,有着从萌芽到成熟、从弱小到强大、从简单到复杂的逐渐成长过程。图书馆社会功能的延伸和深化是图书馆成长标志,也是图书馆维持自身活力的需要。图书馆的社会功能也因其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而得以延伸和扩展。

(1)对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功能的延伸和深化。 保存功能是图书馆最原始、最基本的社会功能。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文献典籍是图书馆保存的主要对象。国际图联提出的图书馆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功能,其实就是对蕴含着人类文明成果和知识总和的文献典籍的保存。但是,人类的文化遗产,并不是全部蕴含在文献典籍之中。还有以人为载体,通过人的思维活动和行为方式表现出来的活态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无形的文化遗产,它与有形的文化遗产共同构成人类文明的总和,都是需要保存和记忆的。很显然,图书馆仅仅发挥保存文献典籍的社会功能,对于整个人类文明而言是不完善的。图书馆采取有效的方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记录和保存,就将图书馆的保存功能延伸到了无形文化遗产的领域,使图书馆的保存对象从文献信息资源拓展到文化信息资源,涉及的载体形态由实物载体拓展到活态载体。

(2)加强了社会教育功能。 从封闭走向开放,是图书馆从古代走进近现代的标志。社会教育功能是近现代图书馆与古代藏书楼明显的区别。图书馆社会教育功能的发挥主要是通过馆藏资源的提供来帮助公民实现自我教育,这种教育功能是被动实现的,也就是说图书馆只是在为读者提供资源利用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实现了教育功能。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图书馆不能仅仅满足于被动的、提供式的教育,要根据社会需要,主动为社会教育服务。所以,目前图书馆正在采取各种措施,如开办展览、讲座,组织读书活动来主动为社会提供教育途径和机会。图书馆将文化信息资源转化社会教育资源,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和对传承人的培养工作,强化了图书馆主动教育的功能,使图书馆成为向最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和教育的基地。

(3)加强了传递科学情报的社会功能。 所谓“科学情报”是指来源于各种文献资料(包括报纸、图书、期刊、专利文献、会议文献、政府工作报告、科技报告等)的关于科学技术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社会生活各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基本上涵盖了人类科研和社会生活领域所有的信息资源。图书馆应该广泛搜集来自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信息资源,满足社会各种信息需求。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重要的社会文化信息资源,传递文化信息资源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在精神上的需求,而且是对人类文明的传承和传播。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加强了图书馆传递科学情报的功能。

3、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公共图书馆的责任。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社会记忆,它是人类知识的一种类型及组成部分,具有历史传承、审美艺术、科学认识等多方面的重要价值。当前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境外; 随意滥用、过度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时有发生,如何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当务之急。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与传播是公共图书馆应有的文化自觉和义不容辞的责任。现代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将保存知识记忆、进行文化传播、开展社会教育、开发智力、文化娱乐等有机融合,相互补充。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各民族获取文化认同,维护文化,有利于民族国家抵制外域文化霸权的渗透,在国际文化竞争中提升本国的文化竞争力。更重要的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保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维护世界文化的平衡发展,保证人类文化发展的可延续性。因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但是非物质文化是“活”的文化,这就给界定和保护工作提出了很多现实的问题,也面临着诸多困惑和矛盾。 参考文献:

[1]张荣昌.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剧作家,2008

[2]郭益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公共图书馆的责任.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8)

篇6

传统的巴蜀民间艺术研究,多把重点放在其起源、发展及艺术形态的分析上,这些研究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弥补了民间艺术在艺术学研究领域的空白,提升了民间艺术在学术史上的话语权,丰富了民族民间文化的研究成果。然而,民间艺术是劳动者为满足自己的生活和审美需求而创造的艺术,我们不能把民间艺术与民众生活的文化空间完全分割开来,使其脱离了具体的情境与生存的土壤,进而缺乏细节描写与深度阐释,忽略了民间艺术与乡土社会的互动关系。

近年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提出,民间艺术的内涵不断扩大,不再拘泥于民间工艺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和戏曲等艺术形式,诸如民间文学、民间杂技与竞技、民间手工技艺等等都统统归属于“民间艺术”的范畴,人们对民间艺术的内涵和价值也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语境下,巴蜀民间艺术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广泛关注,具有学术整合的研究价值;艺术人类学的理论视角与研究方法,将开启巴蜀民间艺术研究的新领域,以学术研究带动传统文化保护,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

一、巴蜀民间艺术的人文内涵及当代价值

巴蜀民间艺术是古老的中华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已有的考古成果显示,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古蜀文明早在夏商时期就已经盛极一时。三星堆出土的造型独特、铸造精美的青铜器和玉石器,尽管残留着古蜀文化与中原文化交流融合的痕迹,但也充分证明了古蜀先民在文化互补互融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原始造型艺术。这些原始造型艺术本质上是巴蜀先民生产活动和精神活动的产物,事实上它们不可能完全脱离民间艺术而存在,应该说,它们是当时社会艺术成就的集中体现和最高表现。由此可以推断,古蜀时期的民间艺术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尽管四川盆地周边为高山和高原所环抱,这种地形对巴蜀文化作为农业文明所必然带来的封闭性肯定会有较大影响,但山原之间的若干河谷却成为巴蜀大地得天独厚的对外交通走廊,古蜀文化不仅与荆楚文化、秦陇文化、中原文化相互渗透影响,还通过滇黔夜郎文化和昆明夷、南诏文化,与东南亚、南亚、甚至西亚地区都有着密切的文化交流。巴蜀先民不拘于内、向外开拓、努力改善自身环境的决心和勇气,形成了巴蜀文化“封闭中有开放、开放中有封闭”的历史个性。而且,随着时代的推移,开放和兼容最终成为巴蜀文化最大的特色。巴蜀先民在他们所处的特定生态环境和生活背景中创造出了辉煌的文明和文化,他们又创造出了各种艺术形态来表达他们的思维观念和知识体系。巴蜀文化源远流长,文化生态系统复杂多样,民间艺术也表现得丰富多彩、灿然可观。由于历史上巴蜀地区文化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民族源流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特别是长时期的民族交往、民族迁徙与文化振荡,使巴蜀民间艺术具有地方个性的同时,又呈现出多元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巴蜀民间艺术具有实用和审美的双重价值。就民间艺术的内涵和功能来看,它涵盖并超越了一般意义上艺术和美学范畴。绝大多数的民间艺术并不具备纯粹的审美价值,恰恰相反都是从实用性出发,渐渐发展、产生出审美价值的,如民间建筑、民间服饰等等。因此,大多数的民间艺术与艺术学的艺术形态是有本质区别的。由于民间艺术与民众生活方式、民俗活动及其他形态的艺术相结合,决定了其特殊的艺术形态特征,诸如体裁、样式、功能、结构等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艺术形态,也就是说,与一般意义的艺术比较而言,民间艺术是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于一身的艺术形式,实用性是其本质特性。

巴蜀民间艺术承载着历史的文化记忆。民间艺术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人文环境中产生的,是某一地区、某一民族深厚的传统文化在悠久的发展过程中,历经岁月沧桑保存、流传下来的,它们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地方性知识,反映着历史文化传统的发展与变迁,保留着浓缩的民族和地域特色,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纷繁多样的巴蜀民间艺术蕴含着巴蜀传统文化的根基,反映了巴蜀地区民众的生存方式、思维方式、心理结构和审美观念等等,体现出巴蜀文化的历史文化发展踪迹,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巴蜀民间艺术最大的特点就是它不脱离民众的生产生活方式,不脱离具体的历史和社会环境,呈现着巴蜀文化基因和精神特质,沉淀着发展的经验、生存的智慧,这些维持民族或群体血脉的因素反过来又世代塑造并延续了这些民族或群体一脉相承的生活态度和社会行为,从而形成特有的文化传承和群体意识,成为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最基本的识别标志。因此可以说,巴蜀民间艺术与更广泛的巴蜀文化一起,承载起了一个特定地域民众的生命动力和情感依托,为他们构建了一个美好的精神家园。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语境下的巴蜀民间艺术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快、现代科技的发展、信息化的普及,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包括民间艺术在内的民族民间文化赖以存续的文化生态受到了猛烈的冲击,很多民间文化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形势,这是一个国际性的问题。

2004年,我国政府正式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并将此前已经发起组织的“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2002年)一起汇入到世界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中。2006年以来,我国先后公布了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涉及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和民俗等门类。这些门类大部分是具有民间性、民族性和集体性的艺术形式,对于研究民族的审美心理和文化特征等具有重要的价值。

巴蜀民间艺术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中登上了“大雅之堂”,许多魅力独具、底蕴深厚、具有重要保护和研究价值的巴蜀民间艺术形式进入国家级名录之中,充分展现出了巴蜀民间艺术的多元与多样的特点:

有表现各种劳动形态的,如:川江号子、抬工号子、竹麻号子、巴山背二哥、川北薅草锣鼓、薅秧歌、高腔山歌等等;

有表现民风民俗的,如:婚嫁歌、滚板山歌、高台狮子舞、木板年画、夹江年画、雨坛彩龙舞等等;

有表现西南少数民族神话传说、民间信仰和习俗的,如:彝族的支格阿鲁、毕摩经诵、阿都高腔、漆器制作工艺;苗族古歌;藏族史诗《格萨尔》、热巴舞、弦子舞、扎呗麻呢舞、唐卡;白马藏族的舞;羌族的卡斯达温舞、羌笛等。

这些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巴蜀民间艺术具有共同的特征,如地域性、集体性、传承性、象征性等。首先,巴蜀民间艺术是世代生活在中国西南一隅的巴蜀地区的民众创造并享用的各种艺术形态,是他们在这一特定的地域生态环境中创造出来的人文景观。尽管很多艺术形态在中国其他地区也同时存在,但是由于受到各种自然生态条件的制约和影响,呈现出不同形式和特征,“巴山蜀水”独特的自然景观必然孕育出匠心独具、性格鲜明的巴蜀民间艺术。第二,巴蜀民间艺术是巴蜀民众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集体创作、传承并享用的文化遗产。尽管在代代传习中,民间艺人都可能将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倾注于艺术活动之中,表现出鲜明的个性,但是每一个民间艺人都不可能脱离生育、养育他的社会文化土壤而存在,因此他们所传承的民间艺术也必然具有集体性的特征。第三,与物质文化遗产相对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它的“活态性”,而活态的具体表现就是传承。巴蜀民间艺术的传承,不仅表现在艺术门类自身的继承和发展,更重要的是其产生的艺术价值和精神力量的传递。另外,民间艺术在传承的过程中既表现出相对的稳定性,同时又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产生变异。第四,凝聚着巴蜀民众集体智慧的民间艺术是巴蜀传统文化的象征符号,是巴蜀文化特征直观生动的反映。巴蜀民间艺术以各种形式展现出巴蜀文化独特的气质和内涵,这是在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中区别于其他地区文化的标志性文化,因此,也可以说,巴蜀民间艺术是巴蜀文化中的一个象征性符号。

历经几千年沧桑的巴蜀文明所涵养的巴蜀民间艺术浩如繁星,其蕴含的人文价值和精神财富是不可估量的。然而,迄今为止进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巴蜀民间艺术门类和数量还不是很多,事实上,最终可能有很多的民间艺术不能被纳入到国家视野之中,但它们的价值依然非常重要,不容忽视。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语境下,巴蜀民间艺术作为民族民间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连接着传统与现代,承载着维系民族情感和展示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历史使命,受到了史无前例的广泛关注和重视。但是,在这一浩大而本文由收集整理长远的工程中,各方利益的诉求又可能使原本面临生存危机的民间艺术加速走入绝境。在现代社会条件下,以人为地干预而迫使其改变原来的形态,特别是以强力手段迫使民间艺术转型,增加其与民族传统文化和思维方式不相容的内容都所谓创新,都是以破坏和牺牲民间艺术的民族特点和乡土特点为代价的,因而也是不可取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工作。虽然许多国家都有着丰富的保护实践经验,但是国情不同、文化特性各异都决定了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因此,这不仅仅是一个国策问题,还应该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学术问题。

三、艺术人类学视野中的巴蜀民间艺术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语境之下,让我们更加意识到研究包括巴蜀民间艺术在内的民族民间文化的重要价值,无论从学术角度还是现实角度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艺术人类学将为巴蜀民间艺术研究开拓新的视野。从社会分层来看,以往的艺术史,不仅是以欧洲为中心,同时也是以上层的文化艺术精英为中心。这不仅是世界艺术史的问题,也是我国艺术研究的一种传统视野。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边远地区的民众所创造的艺术长期以来没有被划入艺术史、艺术学研究的范围中。艺术人类学立足全人类艺术现象,极力主张并且强调民间艺术也是人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人类艺术中最根本、最基础的部分。艺术人类学视野中的巴蜀民间艺术研究,必然会打破原有的学科界限,融合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以发展出综合的、交叉的、跨学科的方法和技巧,其特点与优势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

(一)关注巴蜀民间艺术的文化整体性

任何一种民间艺术形式都产生于一定的文化生态中,这种文化生态又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息息相关。因此,我们对于巴蜀民间艺术的研究必须与巴蜀文化联系起来,与巴蜀文化产生的自然、地理、历史等诸多因素联系起来,否则很难准确把握这些民间艺术的个性和精髓。以广大民众为创作者和享用者的巴蜀民间艺术必然是巴蜀民间文化的物化形式,是巴蜀民间文化的生动展示,自然也就反映了巴蜀文化的精神和特征,同时巴蜀文化的诸多特点也就必然通过民间艺术这样丰富生动的载体表现出来。

民间艺术是相对于官方艺术、上层艺术或者精英艺术而提出的一个概念,但是不能把两者完全对立起来,应该纠正民间艺术是边缘文化、落后文化的传统观念。事实上,前者与后者不是彼此孤立静止的,它们的产生都有着相同的社会土壤和文化背景,它们在发展过程中又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从另一个方面说,整体性还体现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从时间上看,把巴蜀民间艺术融入到巴蜀文化当中,从历史发展的角度,不仅关注现代民间艺术,也要与巴蜀文化的历史发展结合起来。从空间上看,笔者提出巴蜀的范畴,而不是以省区来划分,正是从历史发展和文化的地域特征着眼,打破行政区划的界限。尤其是“南方丝绸之路”的学术概念的提出,使得巴蜀文化更是融为一体,作为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这样有利于将巴蜀地区的民间艺术与周边文化圈艺术门类作比较研究。

(二)关注巴蜀民间艺术活动中的“人”

对于巴蜀民间艺术的研究虽然以具体的艺术形态为对象,但是研究的实质应该是对人的关注和重视。人不仅是民间艺术的创造者和传承者,也是民间艺术的拥有者、享用者。任何形态的艺术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从根本上来说,都远远没有创造和拥有这些艺术形态的人本身更为重要。一幅精美的年画、一出经典的戏剧固然能引起人们的审美共鸣,然而那些创作并传承这些艺术形态的民间艺人及其高妙的智慧、精湛的技艺才是这些“遗产”的灵魂所在。这些民间艺术的精髓似乎很难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种种手段去进行有效的捕捉和保存,艺术人类学却提供了一种更为有效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那就是——写文化。因为民间艺术与民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就可以透过对特定区域内民众生活的关注去探究一项民间艺术的本质。

巴蜀民间艺术的创造者和享用者是广大的民众,使最广泛意义上的人的群体。因此,从艺术人类学的视角去审视巴蜀民间艺术,更多会关注巴蜀地区民众的生产方式、生活状态、精神世界和情感因素等。对巴蜀民间艺术的研究作为全球化背景之下对自身文化的一种反思,在反思中形成正确的文化理念,与世界其他文化一起共同维护人类精神生活与文化的多样性、在社会急剧变迁中为人类构筑起理想的精神家园。

(三)重视文化理解和意义阐释

在艺术人类学的视野中,没有“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的分别,每一种艺术形态相对于它那个民族或族群而言,就是最好的、最适宜它自己的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每一种艺术形态相对于它的民族或者族群而言是一定有意义的。艺术人类学就是要去找寻蕴含在其中的意义所在。

艺术人类学并不会将纷繁复杂的所有艺术现象都纳入研究的视野,而是需求有价值和意义的艺术现象进行剖析。当然,也有很多艺术现象、尤其是民间艺术的价值和意义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关注,这也将是艺术人类学在寻求研究对象时应该重点关注的。巴蜀文化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是中国多元文化的重要一支,也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巴蜀民间艺术是巴蜀民众共同创造的一道文化景观,是巴蜀地区特有的民间文化的组成部分。同时,这些民间艺术也滋养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影响着社会大众的心态。因此,巴蜀民间艺术还具有文化认同价值和丰富文化多样性的价值。

(四)注重个案研究和田野调查

个案研究和田野调查是艺术人类学有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研究手段。对于丰富多彩、数量可观的巴蜀民间艺术,我们不可能对每一种民间艺术进行逐一研究和关注。而是应该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形态进行深入的个案研究,从中探寻民间艺术发展的规律、蕴含的文化价值以及与地方文化之间的关系等等。田野作业使用的各种手段,都将记录下濒危的民间艺术。写文化不但可以使我们知道一种民间艺术的传承方式、表演方式,同时还可以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深刻地了解到民众的生活实情,他们的喜怒哀乐、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他们对于民间艺术的看法。扎实的田野工作、开阔的理论视野将为对巴蜀民间艺术进行系统的学理性阐释提供充足的空间。这有别于那种纵观千年的宏观叙事特征的研究方法,也有别于那种不见具体人和事、琐细罗列艺术形态本身的传统解读模式,强调民间艺术的本质是民众是为了生活的有序与精神的完满而主动进行的一种文化创造,主张以民间艺术为轴心建立起田野研究的相关动态视野,从民众行为实践中发现并揭示民间艺术活动中的文化逻辑,以跨学科的理论视野和田野实践实现民间艺术的研究价值。

结语

篇7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数码工艺;木雕纹饰;传承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approaches of how to make the object-to-data and the data-to-object with digital technology in wood-carving. And providing solutions to the data extraction, design transformation and product output. Otherwise, analyzing the current problems and future development for the professional personnel training and the industry application innovation.

[Key word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Digital technology;Wood-carving decoration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上海市艺术科学规划项目振兴传统工艺:“海派黄杨木雕”工艺文献考究(项目编号: 2016A09)的阶段性成果。

我国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的法律法规正在逐渐成熟、完善。如201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旨在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的保护保存以及开发工作,2012年文化部颁布的《文化部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指导意见》指出将非遗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的保护方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手段。近来,以创意设计为核心的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快速成为重点产业,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国际化大都市甚至成为支柱产业之一。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尚未发展成熟,文化影响和产业能级仍旧不足。本文以非遗木雕的纹饰为例,探讨如何有效的保存纹饰遗产,并使之能够与现代设计、科技工艺、商业需求结合在一起,有助于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工艺美术类元素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一、数码工艺概述

数码工艺是以物品数据获取、处理、输出为核心的,融合高新技术和艺术设计的生产制作方式,其应用在非遗传承领域,是非遗生产性保护对接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技术抓手。通过实践,笔者发现数码工艺的制作效率、呈现质量和整体成本主要受到设计与制作人员、数控设备及材料、数据及设计软件三个方面影响。

(一)数控设备及材料

主要包括数据采集设备(如3D扫描仪)、数据处理设备(如高端图形工作站)和实物输出设备(如数控精雕机、3D打印机、激光雕刻机),各类设备的技术参数和功能不同,其型号的差异、技术的缺陷及数据的接口对工艺呈现的影响较大,如本文原始木雕作品的植物纹饰细小精美,但是在数据提取和实物输出中未能很好地呈现出来。但是高新技术的更新换代速度很快,会逐步达到更高的质量和效率要求。

(二)模型数据

设计与制作人员可以通过设计软件对数据进行修改补充和转化设计,其主观能动性和创新创意能力主要体现在对数据的处理能力上,从而影响作品呈现效果,比如荷叶纹饰可以通过软件修模呈现出来,还可以通过数据处理进行创新设计。传统手工艺是人与物的直接交互,而数码工艺则转变为人与数、物的交互,随着技术的进步,可以逐步实现“所见即所得”的工艺境界。

(三)跨界人才

由于数码工艺是艺术设计与高新技术结合的跨界工艺,对人才的规格提出了新要求,即高素质综合性的艺术与技术人才。人才培养的内容和结构要与时俱进,学生不仅要具备艺术设计能力,还要通晓高新技术的设备、材料、软件等原理、参数、操作,并且需要通过案例的实际创作,逐步⒁帐跤爰际跞谟谝簧怼W酆先恕⒒、数等关键要素,调整达到较好的交互状态,可以实现数码工艺的高质高效。如图1是质量较好的扫描和修正数据模型。

二、数码工艺在木雕纹饰中的传承试验

纹饰是指器物上的装饰花纹的总称,是我国非常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根据非遗生产性保护的精神,本文主要探索了数码工艺在木雕纹饰传承上的技术实现路径,通过现代数字技术将木雕纹饰和现代设计制造链接起来,即数据提取、设计转化、实物输出,借以说明主要的技术手段和工艺节点(图2)。

(一)甄别木雕纹饰

木雕纹饰主要运用于古建筑、家具、工艺品等领域,题材有人物、动物、植物、器物,传说中的瑞兽(如龙、凤、麒麟)以及几何纹样等,通过谐音、象征、寓意等方式表达了人们追求幸福的美好愿望,反映了人们趋吉避凶的心态。

本次试验中选择的是秀山门博物馆收藏的一件清中期的木雕门扇装饰花板,纹样由荷叶、紫荆花以及花瓶组成。荷叶自古备受推崇,是纯洁不染的象征,“荷”与“和”、“合”同音,荷叶又称莲叶,“莲”与“连”同音。作为民间吉祥物,花瓶或许因为有佛家宝瓶、道家甘露瓶而寄寓吉祥,“瓶”与“平”同音,有“平安”之意。晋代文人陆机诗曰:“三荆欢同株,四鸟悲异林。”在中国古代,紫荆花常被用来比拟亲情,象征兄弟和睦、家业兴旺。整个装饰图案寓意“合家平安幸福”。

(二)实物数据化:通过3D扫描提取木雕纹饰数据

木雕纹饰大多是立体的,具有鲜明的层次和结构,平面的数据方式难以保存完整的信息,因此需要立体化的数据提取和保存方式。3D扫描仪是合适的技术工具,主要用途是形成物体表面的点云,这些点可用来插补成物体的表面形状,越密集的点云可以创建更精确的模型。若扫描仪能够取得表面颜色,则可进一步在重建的表面上粘贴。本案例采用桌面储云科技HXKJ-1003D激光扫描仪(图4)。

(三)数据完善化:通过软件对数据进行加工转化获取原始数据后,操作人员通过设计软件对数据进行设计、优化、补充、加工等操作。基于案例木雕花板的寓意,初步设计了两款家庭小用具模型:小型瓜子盘模型(图5、6),使用JDpaint软件处理,以浮雕模型设计编修为主,定制模型文件和输出NC路径格式,后续使用数控精雕技术制作;小型钥匙盒模型使用Autodesk 3ds Max软件处理,最终文件以3D打印的标准文件STL格式输出,后续使用3D打印技术制作。

(四)数据实物化:通过数控精雕和3D打印输出作品

标准设计文件可以对接智能制造设备,驱动机器对材料加工,进而输出实物。目前的材料加工智能技术设备分为两类,一是减材技术设备,本案例使用北京精雕集团的JDWGM800_A10_RT CNC精雕机,对木板进行雕刻加工形成物品;二是增材技术设备,本案例使用三纬(苏州)立体打印有限公司(XYZprinting)的桌面级3D打印机,使用聚乳酸(PLA)材料逐层输出累计形成物品。其中CNC精雕技术成熟度较高,已广泛应用于木材、石材、金属等加工领域。3D打印技术目前还在探索中,技术革新速度很快,应用前景很广。本案例作品呈现效果达到了试验的初步要求,已能论证技术实现的可行性。

三、数码工艺应用前景

技术变革为非遗传承提供了新的方向。为适应这一发展趋势,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于2013年举办了“越界――数码工艺美术论坛”,逐步建设了“数码工艺”人才培养体系,探索数码艺术设计与智能制造工艺在工艺美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领域的应用,包括木雕、石雕、金属雕及3D打印等方面。2016年,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数码工艺教学团队(韦培、邢阎艳、武文超、王强等)与池州市秀山门博物馆共同开展了古建非遗元素应用设计研究。双方形成共识,即通过数码工艺的技术手段,开展技术创新和设计创新,将古建元素特别是大量精美的木雕纹饰科学合理的保存下来,然后运用于产品艺术设计、环境装饰设计等领域。

数码工艺作为融合高新技术和艺术设计的新型生产制造方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接中国制造的重要技术抓手,在非遗元素的设计应用、艺术孤品的复制推广、批量生产与个性定制等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其行业应用途径见图7。在未来的发展中,数据是核心,数据的获取、保存、转化、输出必须有严格的标准,需要建立应用型数据库;技术是基础,需要紧密结合现代科技创新的趋势和成果,特别是设备和材料研发和应用;共享是趋势,通过实物数据化,可以通过“互联网+”将数据进行跨界分发和转化设计,从而实现协同创新;创意是灵魂,人员的艺术素养和技术能力越来越重要,通过设计软件和数控设备,人可以解放双手,进一步充分发挥创意设计和运用能力。

结语

我国于2015年推出的《中国制造2025》,旨在促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推进“艺术设计+智能制造”现代工艺美术进一步发展。与技术的变革结合成为工艺美术变革不可阻挡的趋势,需要探索和完善一条可行的技术路径,应对未来智能制造的需求,惟其如此,才能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华在未来的设计产业和制造业中得到充分的运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作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精神和内涵,有效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化传承、产业升级、国际竞争等方面战略价值,才能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促M产业升级、拓展国际影响。

参考文献:

[1]韦培,王强,马越.工艺生命当随时代――浅谈“智造”时代的工艺革命[J].艺术研究,2016(10):152-154.

[2]卓么措.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8):225-227.

[3]王荣法.古建园林木雕纹饰表现艺术[J].古建园林技术,2013(4):61-63.

[4]黄永林.数字化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J].文化遗产,2015(1):1-10.

[5]唐兴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非物质文化传承与发展模式研究――以临夏砖雕传承与发展为例[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30(2):13-16.

[6]上海戏剧学院创意学院时尚艺术工作室.从灵感到质感“转媒体”时尚艺术展[J].创意设计源,2012(3):52-59.

[7]刘倩.基于三维数字化技术的传统工艺美术设计研究[D].北京:北京服装学院,2016.

[8]董春波.三维数字化造型在雕塑艺术中的运用研究[D].武汉:武汉纺织大学,2016.

篇8

近日,天津卫视求职类节目《非你莫属》因为出了个“晕厥哥”又引发各方关注。之所以说“又”,是因为想必这个节目以及主持人张绍刚一直以来纷争不断的“事迹”应该是很少有人不知晓。自打之前与“海归女”刘俐俐互掐,这个节目一直都“看点”不断。如今“晕厥”一事更是闹得沸沸扬扬,矛盾不仅存在于主持人和选手之间,还牵扯进该节目“boss团”女boss文颐、以及“旁观者”李开复,就连《人民日报》也发表评论批评该节目盛气凌人,称“最后很可能不是非你莫属,而是与你无关了”。

男选手学历受质疑而“晕厥”

5月20日的《非你莫属》节目中,自称有10年留法经历,拥有包含旅游管理、社会学、影视导演3个专业硕士文凭的32岁求职者郭杰,在上场后遭到了张绍刚和同样有留法经历的“boss团”女boss文颐的连连质疑。文颐称,答非所问的郭杰,并没有显现出在法国生活10年应有的法语水平,自称修过社会学、导演专业的他,既答不出任何一位法国着名社会学家的名字,也说不出法国着名电影《四百击》的内容。文颐更对郭杰展示的硕士文凭“BAC+5”证书打起了假,称其只是“专科技术学校”的文凭。于是,郭杰开始站不稳,一下就晕倒在台上。

此时,身为主持人的张绍刚反应迅猛,一下用手揪住郭杰的衣角,问他:“你是在表演吗?”在郭杰低声回答“没有”后,张绍刚随即松手,郭杰躺在了台上。也正是因为这个举动,郭杰被冠上“晕厥哥”的封号。由此,张绍刚和文颐的言行举止成为了观众及网友批判的热点。

郭杰的学历真的是假的吗?“Bac+5”在法国又真的仅仅是大专、高职的学历吗?事件发生后,不少留法学生纷纷否认文颐的说法,就连法国驻华使馆也在微博上公示新制下的法国大学教育学位等级:“学士Bac+3 Licence,硕士Bac+5 Master,博士Bac+8 Doctorat。学士阶段学制3年,取得180学分方可获得学士文凭,取得120学分方可获得两年制普通大学学业文凭(DEUG)或大学技术文凭(DUT)”。Bac是单词Baccalaureat的简称,意为中学毕业会考,相当于我国的高考,Bac+5意为上了五年大学后毕业,拿到相当于我国的硕士学位,即master,所以把郭杰文凭上的Bac+5翻译为大专、高职,这绝对是文颐自身的判断失误了。

女boss简历才是真造假?

那么,如果学历是真的,为何郭杰面对文颐的提问又支支吾吾回答不出来呢?有网友翻译说,在检验郭杰的法语水平时,文颐提了一个问题:“Pouvez-vous me dire le differente marketing sur voyager niche entre le chine and france?”想问的是中法旅游市场的区别,但短短16字的句子,语病竟高达15个,且在语句中仅仅使用了名词,完全没有语法可言,最后用法语表达出的却是中法旅行社营销的区别。

节目中,郭杰离场后,女boss文颐立刻大笑表示:“他一躺下我就在想,这下完了,节目播出后我要遭骂了!”让她没想到的是,这事儿还真被她自己说中了。因为语病和对“Bac+5”的质疑,自称为法国硕士的文颐打假不成,反而成了“被打”的对象。众多网友开始质疑起其法国文凭的真实性。

之后,有网友以邮件形式向文颐履历里显示其曾就读过的法国巴黎ESMOD高级时装艺术学院求证文颐在该学院的时装市场管理学硕士学历,但院方回复称,不论文颐使用的是Claire WEN的法语名,还是文颐的原中文名张红,都没有在校记录。而且该学院也并不在我国教育部承认学历的境外正规高校名单中,即无论文颐的学历真伪,在我国境内均不承认其具备硕士学位。同时,文颐履历中称曾经工作过的法国MLC时尚咨询公司亦了声明:“经查实,张红女士(又名文颐)迄今从未在法国MLC时尚咨询公司担任任何职务,网上所载所传相关信息失实。”消息一出,很多关注此事的网友更加高呼文颐“贼喊捉贼”,强烈要求她向郭杰以及广大留学生们道歉。

面对重重压力,文颐终于大崩溃,在微博上道歉求饶。6月1日凌晨,文颐发表微博,称“节目中由于我用词不当,对很多朋友造成伤害,对此表示深深的歉意。我只是一个普通女子,也会犯错,但我绝没有想恶意伤害或挑衅谁,当看到铺天盖地的指责与谩骂,我心理压力很大,不是不想道歉,而是不知所措,这些天夜夜失眠,希望大家不要再将此事迁怒于我家人和朋友。户口簿上:姓名文鑫,曾用名文颐。”

有人抵制,有人申辩

事件至此已被炒得沸沸扬扬,但作为当事者的节目组却一直没有给观众和网友一个明确的说法。5月30日,知名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在微博中发起“万人实名抵制《非你莫属》”的活动,向该节目开炮。李开复发起投票的理由为:“节目boss高高在上,不懂法语装懂,贬低硕士为技校;主持人强势刻薄、缺乏基本尊重,骂求职者狂狼无知,言行不一,见晕不关怀称演戏。节目频频鄙视求职者,传递负面职场文化。数月网民留言百万,节目仍不认错道歉。建议大家抵制。请认真投票,说不看就不看。”短短一天之内,在近23万网友投票中,超过93%支持“抵制”倡议。

除此之外,《人民日报》也对《非你莫属》出现的一系列的话题风波提出批评,文章指出,任何节目,在“不隐藏自己风格”的同时,都要考虑自身的社会责任,顾及大多数受众的观感,并处理好看与被看、职业底线与自由个性、吸引眼球与长远口碑的关系,“如果一味盛气凌人、无知无畏,不懂得敬畏观众‘最后的武器’,最后很可能不是非你莫属,而是与你无关了。”

在这些众多社会舆论的压力下,主要当事人之一的张绍刚终于在6月5日首度通过“非你莫属”官方微博回应,承认自己“对留学生群体真是缺乏了解”。他说,“想起几年前,程鹤麟先生说过,‘你这个当老师当长了的同志,老是喜欢追在别人屁股后面,碎嘴叨叨地说:你得这样,这是为了你好。你没站在人家的角度,怎么就知道你是对的人家是错的呢?’对于留学生群体,原来真是缺乏了解,当不了解一个群体的时候,就无法给出准确的判断和建议;今年以来的各种沸沸扬扬,大多源自于此。所以,留学生的批评我很感谢,我会努力地去了解这个群体的所思所想,从身边的同学们开始。有问题的,认识、纠正,这是咱们经常跟同学们说的,今天我对自己说!”

然而,这段未见“道歉”两字的道歉,显然没有起到它应有的缓和作用。看了这段话后,很多网友觉得张绍刚不像在道歉,而像在申辩:“道个歉为什么就这么遮遮掩掩羞羞答答呢?张老师看来还是没觉得是自己有问题吧”。还有网友尖锐指出,张绍刚的问题就在俯视他人,连道歉都不会:“张绍刚要么在讲台,要么在舞台,对学生、对选手都掌握生杀大权,高高在上惯了,很难做到平视。”“根本不是他所解释的,不了解求职者云云,转移注意力一向是这位主持人的风格,问题不在于对哪个群体是否了解,而是他的态度。”

篇9

诚如袁庭栋先生所讲,巴蜀先民总是以开放的姿态不断迎接与整合外来的人群与文化,经过消化选择,融入巴蜀原有的本土文化内容,再加以发展提高,以至历史上巴蜀文化几度站到了我国经济文化发展的最前列。

通观巴蜀文化发展史,巴蜀文化的特征,似可概括为:一是海纳百川,具有包容性、兼容性,恰如海绵体一样;二是敢为天下先,具有创意创新性;三是辐射性。

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到今天,时代赋予我们新的历史使命。我们决不能仅仅纸上谈兵,而必须抓紧巴蜀文化与巴蜀地区经济相结合,把巴蜀文化渗透融合到巴蜀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将巴蜀地区打造成中国西部经济、文化双翼齐飞的魅力区域,打造成中国新的经济增长极。

篇10

关键词:消费时代;文化;广告设计;互动经过20世纪的蓬勃发展,广告设计艺术已成为一门融科学技术、经济、艺术于一体的新兴交叉学科和创意产业,它正以创造性的活动不断推动社会文明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广告是现代社会生活中具有大众说服力的信息传达和交流的媒介形式,它已从“告之消费者”转向“说服消费者”和“影响消费者”。

1消费文化中广告设计艺术的现状分析

消费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和文化现象,它不仅仅与行为有关,更与价值观、道德、信仰等相关;消费社会的到来,不仅体现着社会经济活动中环节的改变,也反映着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发生了较大变化。

消费文化包括三个方面:(1)物质层面――是消费文化中的物质文化,包括各种物质消费品和精神文化产品。(2)观念层面――是消费文化中的精神文化,包括消费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和目标追求等。(3)制度层面――是消费文化中的制度文化,包括消费环境、行为、具体方式的规范力量等。

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文化”对广告的包围已经形成,广告、时装、各种时尚物品和信贷消费铺天盖地而来,消费文化已成为社会经济与价值观念变迁的动力。今天,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一种物质财富和服务所构成的过渡消费和丰盛现状;现代商业广告及各种媒体,每天都在宣传所谓的现代化生活方式,如何住得舒适、吃得健康,如何把自己打扮得靓丽,它们不断告诉大众,这样的生活方式才是“真正的现代化的生活”。人们在把物质需要作为自己的基本需求之后,已经把商品作为自己魂牵梦萦的中心;当今,有些商人为了卖出更多的商品,获得更大的利润,采取缩短商品的使用期限,使很多产品因为不能紧跟时尚潮流而被抛弃,并不断地强行推出新产品;同时消费文化也激起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购买活动成为很多人的乐趣,新奇的物品也不断吸引着大家去消费。

消费社会的出现伴随着消费文化的出现,人们消费不仅仅是商品的使用价值与服务,而是它的符号象征意义,可以说,商品符号意义的生产对于促进消费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所以商品的外观设计、包装、广告设计策划等在商品生产中的位置也越来越重要;事实表明,商品的符号意义不仅为大众提供了精神和情感的满足,它也给消费者提供一种社会想象,使大家在符号世界中得到心理的满足,同时也掩饰了现实生活中的某些缺失,构建了这种“融洽”的社会关系。因而,在我们所生活的消费社会,并不是消费者作为主体的社会,而是各种消费符号作为主体的社会。现代人当下生存的喜怒哀乐、人生感受、欲望需求始终是消费文化关注的重点。广告设计与策划是商品和消费者之间的一种中介物,商品符号的意义通过广告的加工和渲染而放大,变得更加生动、具体;它通过图像、声音、符号、语言等诸多元素的相互协作将商品的符号意义传递给大众,从而为刺激消费打下坚实的基础。

2广告设计艺术与消费文化互动的启示

现代社会的消费已经不再依赖于人们的“需求原则”,而是取决于人们的“欲望原则”,这也使得占有欲望将取代需求原则在现代消费观念中的地位。因此,消费的动力也随之由生产转为刺激消费者的占有欲望。毫无疑问,广告设计是功臣,现代生活中广告在传递商业信息、开拓市场、促进商品的销售以及树立广告主形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无论平面广告、影视广告、网络广告及其他形式的广告每天都活跃在我们的生活之中,构成大众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广告可以激化社会需求,推动消费社会的再生产,日常消费是自我生活品位的一种展示,也是我们内心生活的外化,这也就是消费文化,“消费人”作为广告的对象,本身就充满丰富的人文内涵;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广告正是利用了文化的梦想在开拓消费领域,广告不仅是大众由节俭走向奢侈的催化剂,而且还使大众的奢侈拥有了合理合法的外包装。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新媒体广告的不断涌现,广告设计与消费文化的关系必将呈现新的情景,它们之间的关系,首先是共生共荣的关系,他们在统一中对立,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即使时代沧桑巨变,这种有如孪生姊妹的血缘关系将继续保持。以广告在推行消费文化过程中的现象为例,它一方面承载和扩散一些消费文化,另一文化也要以消费文化的方式维持其生存、发扬其威力;广告作为媒体最有效的传播手段是消费文化所依赖的因素,同时也要顺着消费文化本身的发展才能生存,以至广告本身在推广消费文化的互动中也转化为消费文化。总之,消费文化是时代的产物,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它将在与广告传媒设计的融合超越中发挥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媒体广告通过各种技术把浪漫、奇异、欲望、美丽、满足、科学进步和好生活“粘”到他们要推销的商品上,这些不同的文化特性和商品联系在一起时,人们的消费就变成一种文化活动。

消费文化与广告设计上的互动,给了消费者和用户以新的认识,现代广告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在适当的时机、适当的地点使消费者产生对产品或服务的欲望;同时广告也是沟通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桥梁,利用广告手段打入并占领市场,以独特的广告创意和广告形式赢得消费者的直观心理印象,达到开拓潜在市场的目的,从而唤起消费者对企业的关注和信赖。因此,广告在向社会传播信息,倡导文化生活方式,引领流行时尚的同时,在城市环境方面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美化作用。

在物质文明发达的今天,我们要确立“为消费者而设计广告”的基本理念,根据特定的信息,将其主题内容通过创意策划和构想形成独具特色的图形、文字、色彩等基本的视觉语言元素,巧妙地组合在一定的表现空间里,并找到艺术性和商业性最恰当的结合点,这样的广告通过艺术的表现使受众在接受传播信息的同时,也享受到设计艺术带来的视听美感。同样使受众在理解了商业信息和创意内涵后产生自觉的消费行为,并通过受众的互动,扩大传播面,让更多人了解商品从而促进产品销售。

3广告设计艺术展望与消费文化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广告设计艺术也得到了空前的繁荣。由于工业技术、计算机技术、印刷技术以及其他相应技术手段的支撑,广告设计艺术已由平面设计形态向二维、三维空间形态扩展,由静态广告形式向动态广告形式发展。

广告设计是消费文化精神的代表,时尚化的艺术语言、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在其中都能较充分地得以体现;学习和借鉴先进的科学技术文化,成为现代广告设计艺术生存的有效方式。我们要不断从新技术、新工具、新材料等直接的现代因素方面思考问题,还要从先进的多元设计思维,设计文化去开拓思路;新鲜刺激的创意、个性化与感性自然的表达都是我们的追求和现代艺术的鲜明特征。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世界各地的文化有可能互相融合、借鉴,这也促进广告设计艺术的文化背景多元化、缤纷的文化交融在一起势必产生新的文化含义,将为广告设计艺术提供更广阔更丰润的土壤。

鉴于消费文化给广告设计艺术发展带来的影响,我们应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人的自由和全面的发展来构建科学、合理的消费文化。当代人的生活与大众传媒联系也较多,无论是个人发展或社会化进程无不受到大众传媒的影响。事实上,从新闻、舆论到时髦风尚、商业广告等传媒都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

在强烈的经济动机驱动下,商品广告承载传播先进文化,构成大众认同感的消费文化意义,有时忽略了。所以,在商业广告的设计和制作过程中,有的往往将技术与商品美学作为广告设计的最终目的,一味制造新奇、刺激的美学效果以抢夺消费的注意力,引发其幻想和冲动,而很少过问构成美学效果的文化符号能否表达文化元素,表达了何种文化元素。也就是说,出于诱发消费者的购买兴趣,哪怕移植,转换西方文化一些元素,他们也会乐而为之。因此,增强广告人传播先进消费文化的自觉意识,是我们利用消费文化为主流文化服务的重要任务。

通过对消费文化意识形态运作机制以及成效的认知,我们看到消费文化与广告设计艺术不是此消彼长,而是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的关系。构建科学的消费文化,发挥消费文化的积极因素,消除消费文化的不利影响,使其与广告设计艺术形成合力,这既是对消费文化进行引导和控制的过程,也是广告设计艺术自身不断创新发展的过程。由于现代经济产业、信息产业、文化产业、科学技术等客观条件的不断进步,广告设计艺术必将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的态势,并将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而发生相应的变化,进而得到更大的生存空间。参考文献:

[1] 陈昕.救赎与消费――当代中国日常生活中的消费主义[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