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声乐培训范文

时间:2023-10-26 17:55: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生声乐培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学生声乐培训

篇1

1、教学思路不清晰,教学目标不够明确,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华而不实。如:不注意低年级教学内容,生硬地使用表演和游戏,以活跃课堂气氛;板书过于繁杂,堆砌大量语句,过分追求形式的整齐美观等;不分年级的教学内容,一律强调课外预习,等等。

2、农村学生受家庭影响,没有形成一种读书的家庭氛围,大多数家庭条件差,买书少。很多学生看书积极性不高。虽然老师也强调他们要多看课外书,但他们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感受不到课外阅读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针对农村的实际,要加强学生的阅读实践,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要朴实无华,实事求是,有的放矢

改进阅读教学,就要认真学习教学大纲,深入钻研教材,明确年级教学要求和所教课文的教学重点、教学目标。只有熟悉大纲,掌握所任年级的教学要求,并了解相邻年级的要求,才能在教学中减少盲目性,从根本上克服把教学要求订得偏高或偏低等弊端。改进阅读教学方法,必须抛弃那种程式化的讲课模式,给语言训练以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应该把课堂教学压缩到最低限度,着重考虑那些关键性的问题,提倡把课堂教学的大量时间用于字词句篇,听说读写的训练上。

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而且,学生对阅读具有深厚兴趣,本身就是课外阅读实践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在课堂上引导一种精神振奋、生气勃勃的“情调”,创设出师生心灵交流的和谐的境界,积极落实课程标准,努力地为孩子的全面发展服务――创设自由宽松的课堂情境,激发学生智慧的波澜。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欲望来自于对语文知识的兴趣和自主学习中获得的成功。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新奇、有趣、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感到语文有趣并相信自己一定能学好语文。追求愉悦的阅读,让每一课堂和每一堂课都成为学生幸福的场所和美好的回味――在有形的课堂学习的刚刚结束的同时,呼唤着无形的课堂学习的开始。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要经常召开读书汇报会,教师要及时给学生奖励,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爱读书的情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猎取知识,在博览群书中采集各种类型的信息材料,使学生逐渐把读书作为精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三、学校、家庭要积极为学生创设阅读条件

鲁迅先生在《给颜黎民的信》中对读书有一段精彩的论述:必须如蜜蜂采蜜,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只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学校、家庭、社会都要积极为学生创设阅读条件,保证孩子们有书读。一方面要通过家长会、家访向家长宣传课外阅读对丰富学生的知识、开发智力、陶冶情操,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要求家长多带孩子到书店、图书馆帮助孩子选择合适的图书。家长要努力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另一方面学校应多方集资逐步完善教学设施。每个农村小学应着力建起图书馆或图书室。信息时代要求我们的学校教育培养学生的图书馆意识,提高学生利用图书馆检查工具找到所需信息和知识的能力,有了图书馆,可以组织学生上课外阅读指导课,这样让学生感受到图书馆是一个学习的乐园,是遨游知识的好场所。

四、在阅读过程中,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是在长期的阅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要做到:一是定书。要阅读的书一旦选定,就一定要读完,千万不可半途而废。要养成选一本就要读完一本的习惯。二是定时。针对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选择读书的时间,不能想读就读,不想就好几天不读。三是要定量。根据自己的阅读能力,要制定一个读书计划。这些习惯在阅读实践中逐渐形成,老师和家长要经常提醒、督促检查。

篇2

关键词:小学语文 一年级 阅读能力 现状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6-0184-01

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教学内容。通过阅读学习,小学生可以理解文字的字面意思,发现文字背后的情感,对学习内容有更为深入地理解。加强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让小学生具有自主获取语言信息的能力,才能促进学生语文综合实力的提高。于一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做好阅读教学,需要教师反思教学问题,开发教学策略。

1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现状

1.1小学生缺少自主阅读的好习惯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刚刚步入校门,学校的一切学习活动对于他们都是陌生的。在走进学校之前,大多数小学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学校教育,学习习惯还完全养成。一年级的小学生正处于爱打、爱闹、爱玩的阶段,就其自我控制能力来讲,他们很难自觉地安静下来去读书。大部分一年级小学生还没有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也没有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这就使得许多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为零,给教师的阅读教学带来了一定难度。

1.2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形式单一

要在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需要开发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满足小学生的语文学习需求。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仍然青睐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在课堂中引导小学生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字词,逐字逐句地对文章进行讲解。落后的阅读教学模式抹杀了小学生的想象能力,也限制了小学生的阅读思维,不利于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养成与提高。阅读教学方法单一,对于一年级小学生的阅读学习来说是一道障碍,更不利于小学生阅读学习观的建立。

2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

2.1培养自主阅读的良好习惯

一年级的小学生,需要从拼音开始学习,从拼音地掌握到汉字的识记,还需要一个过程。在一年级的学习阶段,他们刚刚开始正式接触汉字,接触文章。在这个时候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引导他们做好读书选择,是促进他们阅读能力形成的第一步。书籍,是小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物质保障,促进书籍作用的发挥,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在培养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只关注小学生阅读的量,更要关注他们头脑中的收获。组织小学生在学校图书馆或者书店内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籍,通过自主高效阅读去扩展阅读面,有利于小学生阅读之旅的开启。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我们不能要求太高。引导小学生精心选择喜爱的书籍,鼓励他们坚持读完,分享自己的读后感或者观点。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针对小学生的特点,为小学生推荐一些童话故事书或者基础的科普类书目,促进小学生爱上读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自主阅读行为中去提高阅读能力。

2.2加强阅读与思维训练整合

阅读行为,不仅仅是看完文章中的文字,而是要与文字进行互动,针对阅读内容进行思考。阅读行为往往与思考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小学生做思维运动,会让小学生逐渐摸索出正确的阅读方式,通过阅读获得更多的知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思维训练活动,加强阅读学习行为与思维运动行为的结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比如在讲解《小松鼠找花生》的时候,教师可以一改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让阅读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引导小学生去读,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课文的讲解,而不是让学生在自己的讲解中对文章进行阅读。以学生的阅读代替自己的讲解,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去启发他们的思维,促进他们思考,会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流畅度,也会让课堂更加生动。在课堂一开始,教师可以让小学生先朗读课文,在朗读的过程中去思考小松树一心要找的花生身在何处。在朗读过后,让学生一起讨论,自由发言,促进课堂氛围的热烈,也让学生积极思考。在这样的课堂活动中,小学生阅读时的思维是活跃的,阅读是为了解决问题,发现信息,而不只是阅读。将阅读教学活动与思维训练进行结合,会让小学生的文字感悟能力提高,也会让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质量提升。

2.3加强阅读与看图训练的整合

一年级的小学生,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要远远好过于抽象思维能力。与文字相比,图片对于他们有更大的吸引力,在二者之间,他们对于图片的理解力更强。促进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教师可以发挥图片在教学中的作用。将阅读教学与看图训练结合起来,有利于阅读教学过程的形象化,也能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利用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去了解文字的大概内容。在阅读前,让小学生针对图片内容进行讨论,有利于调动其好奇心。

比如在讲解《夏夜多美》的时候,教师先引导小学生文章的插图,让他们对自己所看到的东西进行描述。图片的形象性以及小学生正处于夏季,他们的描述会十分真实,想象力也能得到发挥。这时,教师再引导小学生进行文章阅读,有利于他们将图片中的信息转化为文字理解,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快速提升。

3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阅读能力的提高十分重要。在教学中,教师不能操之过急,要考虑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尽可能利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去开发小学生的阅读潜能。引导小学生将读书当成一种乐趣,享受于阅读活动中,才能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真正提高。

参考文献:

篇3

一、积极参与团的基层建设,推进团建工作

今年会城团工委围绕团中央提出的“两个全面覆盖”的要求,加强团建工作,建阵地、强队伍、精活动:一是以非公企业团建为重点组建团支部,经过上半年到企业走访和调查摸底,先后促成新胜日用工业品厂、恒隆塑料制品厂、七堡食品城建立团支部,还有托幼中心、百佳摄影、原野美发、清华书城、龙之会、冈州监理等9个非公和“两新”组织团支部亦已完成筹备工作,将于近期组建;二是以社区青年中心建设推动青年阵地建设,社区、社区、城东社区、北门社区等4个社区青年中心投入使用,在上级的支持下,今年15个社区的义工服务站的经费亦得以保障;12月份组织15个社区义工站负责人到义工联汇报义工站建设情况,得到上级领导的好评,三是积极组织和参与各类培训班,提高自身和基层团干素质,今年对学校的少先队大队辅导员进行换届聘任,同时组织义工骨干进行义工理念和后台操作培训,强化团干部队伍,创新中学团委等团组织完成换届选举,一批优秀的青年进入团的工作岗位。另外11月份参加市基层团干培训班,增长了见识,提高团管理的理论知识。

二、积极组织团的活动,焕发团组织的生机和活力

今年团委继续以活跃青年氛围为宗旨着力打造特色品牌活动,今年的活动主要以文艺类为主,在4月至5月期间,团工委与中心小学合作举办“传承希望,放飞梦想”中小学生文艺汇演和会城街道青少年读书月。

通过中小学生文艺汇演,丰富中小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青年教师组织文艺活动的能力,5月27、28日,进行小学声乐类、小学语言艺术类、中学语言艺术类、中学声乐类四个专场70多个节目的比赛。精彩的表演得到市民的好评。

在团员青年和中小学生的积极参与下,五四期间组织举办青少年读书月活动,各团支部也纷纷举办“青少年与读书”主题团日活动;“我最喜欢的一本书”读后感征文比赛共收到作品450多份,由评委老师分小学、初中、高中、公开四组评出86篇获奖作品;“捐赠好书,共献爱心”捐书活动,共收到捐书5000多册,为社区、农村书屋筹得一大批的书籍;“齐读书,为进步;齐买书,为公益”书籍义卖活动,为聋人协会一名患红斑狼疹的聋人筹得15000多元的捐款。

组织辖下各基层团组织也开展形式多样的团日活动和交流活动,使团员青年欢度青年的节日,增长见识,例如维达公司团支部开展“五四”足球赛,东区幼儿园开展“六一”儿歌比赛等等。

三、参与义工活动,增强自身活力和统筹能力

在做义工过程中,除了有一颗“热心”之外还需具备多方面的知识,遇到很多问题,需要自己提升的知识层面,如:如何与孤寡老人、单亲人士、孤儿等各方面的人沟通;大型活动如何去筹划、组织人员分工协作、活动过程中遇筹划外事件处理、活动完成分享等。每次义工联举办各项活动都参加,如:今年3月举办万名义工走进城西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助残日义工服务活动、环保登山活动、麻风村探访活动、关爱长者活动、11月举办的义工理念培训等。通过参加义工活动和培训班,基本掌握了一些基本知识。平时还不断阅读有关心理学、沟通方面的书籍,使自己多掌握沟通的技巧。

四、以“信息直通车”工作为落脚点,抓好农村青年工作

篇4

笔者从事声乐教学已有十六个年头,近几年我有意尝试少儿声乐幼苗的培养,并积累了一些经验,以供同仁参考和交流。

三年前,笔者被某少儿业余艺校聘为声乐教师,利用周末双休日的时间进行培训。该校按照我的意图,将适龄儿童分别编入7岁至11岁的儿童班和12岁至15岁的少年班,从发声技术技巧、视唱练耳、乐理知识、朗诵、排练合唱歌曲几方面交叉安排教学内容。对具有潜质的优秀幼苗,给予重点培养,以促进演唱水平和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

三年来,我遵循少年儿童生理变化的基本规律,科学管理,严格训练,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取以下四个方面的标准和要求:

一、音准、节奏严格化

正确的音准概念和敏锐的节奏感是学习声乐最基本的要求。目前我国中小学教育体制中,由于对音乐的重视不够,加之音乐教师本身的基本素质不够理想,导致中小学生音乐听力训练几近空白。除了有一定钢琴或其它乐器基础的少儿外,其他学生对音的高低和长短的分辨能力比较模糊,音乐感受能力普遍较差,唱起歌来缺乏韵律,更缺乏表现力。所以我认为少儿声乐学习应首先从培养他们的听力入手。

首先,练耳教学应有计划、有目的地发展少儿学员对单音、音阶、音程、节奏、节拍、和弦、旋律等音乐要素的感受能力、分辨能力、记忆能力,使学生具有敏锐的听觉,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表现音乐。对刚开始入门的儿童要侧重练耳训练、培养敏锐的音乐听力,为今后的声乐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练耳训练应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从简到繁、由浅入深、逐步积累。从单音模唱(一般用啦唱出音高)到唱出唱名;从二度到八度旋律音程分组唱到二度至八度旋律音程或和声音程的听辨;和弦主要掌握大、小、增、减三弦原位,七和弦主要掌握大小调的属七程弦;音阶主要有自然大、小调,和声大小调以及我国民族调试,宫、徵、商、羽、角的五声音阶;节奏方面主要训练普通节奏型和具有典型意义的常见节奏(比如各种单纯音符,附点音附、休止符、切分音、三连音等)。在教学中可编成各种单一或混合的节奏型练习,让学员随节拍器的固定节奏、律动和速度练习,慢而不拖,快而不抢,内心节奏要稳,并要求学员边练习边划拍子。

再次,练耳训练要适量,若每次声乐培训时间为90分钟,7岁到11岁的学员以15分钟为宜,12岁至15岁的少年学员以20分钟为宜。

二、视唱、乐理训练系统化

如果不认识或不能辨别音符及音乐的各种记号和表情术语,便无法读谱,也不能理解音乐作品,更不能诠释和对音乐作品进行二度创作,而现在的中小学生绝大部分不会识谱。针对这种状况,要适当强化乐理知识的学习,以感性认识为主,杜绝理论说教,以免学习过程单调呆板、枯燥乏味,抹杀少年儿童的学习兴趣。比如说,要掌握单纯音符、休止符、附点音符、切分音符、拍号、调号,各种速度和力度的音乐记号和表情术语等,就要在读谱视唱中反复强调,制作挂图表格对比记忆,视听结合效果才明显,死记硬背,过份追求精确反而是欲速则不达。将乐理知识的学习与视唱有机结合,在练耳的基础上熟悉与掌握音程的度数,距离和节奏的分类变化,逐步做到一开口就能唱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视唱就是要一看二认三想四唱,也就是首先看清曲谱,明白调号、拍号,以及其它音乐表情术语等,然后认识音高和时值,把握节奏、节拍准确无误,再根据内心听视经验,用手划拍或击拍带有情感地唱出旋律来。

视唱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视唱和乐理教学也是一个逐步渐进的过程,根据学员的基础,采用有准备或无准备视唱,如默唱、识谱、背唱等各种形式,不仅能提高反应能力和感受能力,还能培养少年儿童独立读谱技能和个人学习演唱新歌的能力。

在视唱练耳和乐理教学过程中,简谱比五线谱简明易读,便于掌握和记谱,在教学中以简谱教学为主五线谱教学为辅的对比教学使教学内容更加系统化、专业化。

三、发声技巧训练规范化

古人云:“功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美妙动听的歌声来自科学的发声方法。少儿声乐训练应该充分考虑其嗓音的生理特点,把声音的训练建立在科学发声的基础之上。少儿随年龄增长,身体的发育,嗓音不断变化,会出现变声初期和变声前后期的具体状况,教学中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把握训练的难度和强度,切不能全部套用成人声乐训练的方法和要求。

7岁到11岁的儿童,咽部大约只有成人的1/3,发声器官组织柔弱,肺活量也很小,但发声纯净、明亮,音域可达十度左右,此时的男女童喉器结构相差无异,音色也相同,男女声音也非常统一协调。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把7岁到11岁的儿童编入儿童班,在听力基本达到要求,视唱和基本乐理常识掌握到一定程度时,着手进行歌唱技巧的训练,具体要求是:

1、培养正确的歌唱姿势。首先,少年儿童不论坐或站立歌唱,身体都应直立。头部保持正直、不抬头、不俯首,面向前方,双肩放松、不夹不抬,双手置于体侧或身前,两脚自然分开与肩同宽,自然放松、重心要稳。

2、培养良好的歌唱习惯。注意力集中,精神饱满,表情热情自然,平和自如,不狂喊滥唱。

3、培养协调自然的呼吸方法。采用胸腹联合式呼吸,使气息具有一定的深度,学会有气息支持的歌唱,逐步掌握歌唱发声与气息协调运动的能力。

4、培养科学的发声方法。近年来我借鉴意大利美声的发声原理,采用主要以头声为主的少儿发声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这种方法的特点是以声带边缘振动发声,声音清澈明亮,甜美悠扬,声音线条集中,能穿透致远,声音既具有韧性又具弹性,尤其在合唱时声音更易统一和谐。以头声为主的歌唱方法还有一个好处,它能调整声带最佳闭合状态,减少声带负荷,具有保护声带的作用,帮助少年儿童平稳顺利度过变声期。我训练少年头声歌唱的主要方法,首先,是作下行音阶练习,最高音不超过小字学二组d,由高到低尽可能用头声来发声,确定音高位置。在确定头声高位置时,普遍存在难找到高位置的问题,我在教学过程中,先教他们学习生活中见过的一些动物叫声,比如模仿小羊、小牛的叫声,这样他们就比较容易找到头声的高位置。其次,在训练中我比较多地采用轻唱练习。因为少儿的声带特别稚嫩,不能长时间的大声歌唱,轻唱练习,能使少儿的声带及附属歌唱器官得到锻炼并适应正确的歌唱状态。再次,在母音的选择上我认为采用i、ü、u三个母音更容易获得头声,也有利于打开咽腔。但发“i”母音也容易挤卡、特别注意发声要轻,气息要协调。

篇5

关键词:小学数学 多媒体技术 有效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0-0130-01

1 多媒体技术的科学认识

随着网络和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技术快速发展,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多媒体技术的普及应用给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了历史的飞跃。多媒体数据输出快速便捷,可视度好,形象直观,可以变静为动,能融图文、声音、数据和动画为一体,使一些抽象的、静态的内容变得易于理解和掌握,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在直观性、动态性和主体性等方面的弱点,使学生能够利用多媒体进行自学,促使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多媒体技术显示着它无可比拟的优势,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正阔步走入课堂。

2 探析多媒体教学技术应用现状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清楚地向学生展现出具体、形象、直观而丰富的视觉效果。当前阶段,小学数学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并能根据小学生对新鲜事物和鲜明事物的认知规律,进行辅教学,对于小学生在数学启蒙教育阶段有着非常重要的教育意义。

3 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数学学习兴趣

兴趣是小学生学习数学最好的动力,兴趣是帮助小学生积极探究数学学习的良好方法,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巨大内趋力,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兴奋剂。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小学数学教学,能促进和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创设启迪学生积极思维和创造的视听学习环境,以直观、形象化动态的演示效果,充分发挥多媒体的辅助教学功能。教师要想方设法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把学生带入一个精心设计的符合其心理的情境中,让小学生学得主动并且积极,在不知不觉中走进探索数学知识的活动中。小学生如果能对所学数学内容产生兴趣,就会表现出巨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效率也会不断提高。

4 多媒体技术对小学数学教学的促进作用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精选那些和课文内容贴近的声乐,让小学生更好地感受数学的具体形象,让小学生置身其中,诱发和唤醒其情感体验。同时,教师应运用多媒体技术收集信息,培养小学生的探究精神,拓宽小学生的视野,激励小学生参与数学教学活动,帮助小学生突破数学的难点。

5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性运用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性运用尤为重要,教师应通过多媒体技术构建知识模型,呈现出形文配合的教学模式。多媒体技术的辅助,可以增强小学生数学训练水平,实现精讲多练的目的。多媒体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是教育进步的标志,作为一种数学学习的认知工具,在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性应用提高了课堂效率。

6 结语

科学有效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对于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是数学课的一种创新模式,探讨多媒体教学的方法更需要用先进的教育思想作指导,使得多媒体技术更好地服务于师生,更好地达到小学生学得会并且乐于学的理想模式。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在丰富教学内容,促使学生更好地感悟数学知识的同时,创造出了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优化了小学数学教学。

(伊通满族自治县二道镇中心校,吉林 四平 130700)

参考文献:

[1]杨琦.浅析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创新博览,2012(01).

篇6

共有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22所,全市共有中小学生7736人,班级268个,艺术教师156人。全市学校已基本配齐专职艺术教师和音乐、美术专用教室;音乐、美术器材配备达标。

二、主要举措和成效

根据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中小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自评办法》要求,的中小学生艺术教育工作着重从艺术课程建设、艺术教师配备、艺术教育管理、艺术教育经费投入和设施设备、课外艺术活动等方面进行了推进和加强。

(一)艺术课程建设

艺术课程严格按照省中小学生课程设置要求进行,在开齐、开全国家、地方课程的基础上,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各学校结合实际,加强艺术校本课程建设,制定课程实施方案、精心开发校本课程、强化艺术师资队伍,采取保障措施,构建评价体系,确保校本课程的实施,彰显了学校艺术教育特色。另外,学生各项艺术兴趣课在课余时间以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动为主要形式组织开展活动。

(二)艺术教师配备

近年来通过事业招聘、特岗教师招聘、三支一扶等途径招聘了多名艺术教师,保障了艺术教育教学更好的开展。

(三)艺术教育管理

将艺术教育纳入教育系统重点工作评估指标体系。严格课程设置和管理,加强监督,对各学校艺术教育课进行抽查,杜绝挤占艺术教育课现象,一旦发现,全市通报。各学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教师外出培训和观摩学习,提高教师的艺术教学能力。建立激励机制,提高艺术活动水平。对于学校组织参加的各项艺术活动,按获奖级别给以加分,计入年终督导考核之中。

(四)艺术教育经费投入和设备设施建设

2019年共计投入100余万元用于校园文化艺术环境建设、配备艺术专用器材、组织开展艺术活动、教师培训等。

(五)课外艺术活动

各学校积极拓展课程资源,建构了声乐、器乐、舞蹈、手工、绘画、书法等多个学生艺术社团。学校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自主选择。打破年级界限,允许跨年级选修兴趣活动。各校为让每个孩子都能展现自己的个性与特长,学校一方面扎实推进社团活动开展,一方面,积极为孩子创设交流展示的平台。每天的校园广播站、每周的国旗下的讲话、每月的主题活动、每季的主题展示,每年的“艺术节”以及各级各类艺术大赛等成为系列传统活动,充分地展示着孩子们多彩的成长历程。

在市委市政府“创响名师名校金名片”的政策支持和引领下,全市中小学积极开展校园艺术展演活动,从文艺表演到手工作坊,中小学生积极参与,学生的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得以提升,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审美能力和品味得以发展,育人环境得到优化,学校办学特色得到彰显,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演员和艺术特长生。多个文艺节目和艺术作品在和省里获奖。在全国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教育局荣获“第六届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地(市)、县(市)优秀组织奖”,是地区唯一获奖单位。

在19年的“五项工程”流动现场会艺术作品展中,外国语学校的木片画、中学的电烙秸秆画、中心校的叶雕作品、蚂蚁河乡中心校葫芦烙画、河南小学的书法百米长卷等,在展览中获得了领导的一致好评。

(六)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我们做到艺术立体化

各学校深入挖掘校园文化,使之对学生教育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努力让校园每个角落都成为艺术教育的可利用资源,尽力营造让墙壁说话,让文化设施启智的人文环境,为使学生更多地了解艺术知识,把各种艺术名人名言、学生艺术作品等张贴在教室、宣传板、楼梯、走廊的墙面上,让孩子们在浓郁的文化氛围里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从而提高艺术修养。不断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向编制部门积极争取艺术教师编制,补充数量。

篇7

关键词:音乐教学;现状;作用;方法

音乐教育在满足学生的审美和娱乐方面有着必要的需求,对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从小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是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对学生的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力。

一、小学音乐教学的现状

首先,我国目前的大部分学校中音乐教师短缺。音乐教育是一项高素质的教育,对教师的要求有着更高的层次,他们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而现在有很多教师是兼任音乐教师,这很难对音乐教育有更高的层次要求。很多教师只懂得一点乐理知识,掌握很少的音乐技巧,很难担负起小学生的音乐教育。对于教学目的,很多音乐教师不够重视,很难想到音乐教育对人的培养作用以及音乐教育的目的。

其次,对于音乐教育来说,很多学校音乐设备不全,虚设音乐课,对音乐投入的经费太少,对音乐教育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小学生本身对音乐课的认识也不够正确,有很多小学生认为他们之所以上音乐课只是发泄一下情绪,调节一下自身的压力。教师对音乐课堂控制的不到位,教学和培训的内容太片面,也是小学音乐教育的弊端,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了音乐教育的教学质量。

还有,许多学生家长都认为音乐老师没有文化教育水平,不愿意让学生进行音乐教育,以免影响他们的文化成绩,认为小学生学习音乐没有什么用。甚至学校和教师也都认为主科才是最重要的,音乐成果很难评判,对音乐教师的晋级、评优不能优先,导致了很多音乐课变成了数学、语文的自习课和巩固课。这就不难发现小学音乐教育承受着多方面的压力,使得小学音乐教育很难有发展。

二、小学音乐对学生发展的作用

1.小学音乐教育是具备开发这种想象力的一种功能。

小学生在倾听音乐的时候,会对音乐本身的魅力产生一种共鸣,会对审美情感、审美体验积累的更丰富。音乐会对小学生的体温、激素分泌、心跳、大脑的活动产生一系列的影响,激发鼓励小学生进取的精神,坚定他们的信念,使他们为理想增添了奋斗力。

目前,我国的小学生音乐教育在教师的素质和新课改上有着差距,新课改和教育理念上有着不少的差距。这就影响了小学生的创造力、智力和想象力的深层培养和开发。重智力、轻情感的因素在教材选编、教学方法以及课程设置上造成了一定的缺陷。许多事例证明,音乐对开发智力、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有着重要的开启作用。例如李四光、华罗庚、钱学森都对音乐很有研究。

2.培养学生想象力

培养小学生一定的音乐创造力,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创造思维以及创造活动,是他们具有丰富的想象力,进而开启他们对科学发明和艺术创造的智力,有助于他们在精神和人各方面的全面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音乐教学大纲》里有着明确的规定: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培养学生德、智、人体、美全面发展,提高全民素质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小学生进行音乐教育,使他们能够做到不自私、不狭隘、遵守法纪,做一个博爱、善良的人。可见音乐教育在人的心理健康上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小学音乐教育主要通过、舞蹈、声乐以及戏剧的形象和创作,对小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小学生在学习音乐的工程中受到真善美的感染,培养他们正确的感受观、创造美、表现美。能够使小学生的人文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得到统一的完整的教育。

音乐教育同时也对小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荣誉观、等多个方面也产生着一定的影响力,通过情感的沟通、交流、传递,唤起小学生的听觉、视觉上的美感,所以我们必须认识到小学音乐教育对小学生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小学音乐教学的改进方法

首先,小学音乐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转变,对于音乐教育的目标、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要随着科学文化而有所发展。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加强教学态度,以小学生为中心,启迪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开发能力,把传统的教学理念转换为新的教学理念,和小学生成为真正的朋友、伙伴,调动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小学生的情感。利用优秀的音乐作品培养小学生的音乐理念,从一个方面展现社会生活的本质,给学生提供善恶的标准,揭示现实生活中的美与丑,增添生活情趣,培养高尚的情操,树立远大的理想,使学生受到良好的音乐教育。

其次可以根据课堂内容积极的导入新颖的故事情节,诱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和调动学生的兴趣。对于音乐这种听觉艺术形式,在感知音乐的基础上,增加品味歌曲,体验歌曲、二次对比欣赏等各个方面,使得学生在聆听音乐之美的同时感受音乐。充分体现教师的才华、本领。教师在音乐教学上要做到因人制宣、因材而教的教学理念,利用现代化的视听设备,展示实物、图片以及进行试唱。演奏等等的教学方法。这样能使学生感受到具体生动的知识。加强教学环节周密而清晰的考虑,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难点、重点。要对鼓励学生、协调关系、控制纪律等各种方面进行有效的管理。

还有,小学生天真活泼,激励他们进行唱演歌曲,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让学生们主动演唱歌曲、配舞蹈,结合自己的生活进行创造,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利用现代的科学信息技术,通过教学手段不断的拓展音乐教学的渠道和途径。对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反思,弥补缺陷。其次面向大多数学生组织课外活动,扩大知识领域,丰富学生们的精神生活,加强他们的集体意识,培养他们的特长。有组织的积极的帮助他们建立合唱队伍。使他们能够走出校园,走到校园以外的群众中去。这样能使他们活的更多的音乐知识,促进他们的演唱兴趣,提高演唱水平。

四、总结

现代教师对音乐教育的责任、特点,应该有与时代精神相同的教育理念,要深刻认识到音乐教育是神圣的、光荣的、崇高的教育,要一切以学生发展为己任,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这样才能把音乐知识,毫无保留的奉献给小学生,使音乐教育在小学生的发展中起到它应有的作用。(作者单位:河南省泌阳县泌水五小分校)

参考文献

[1] 杜军.浅谈小学音乐教育的趣味性[J]. 林区教学. 2010 .7

篇8

在高度重视孩子素质培养的当下,让孩子学习一两门甚至更多艺术,成为许多家庭的选择。但一些机构抓住家长心理,组织了名目繁多的艺术类赛事,凡参赛都能获奖,不少孩子拿奖拿到手软。在看似光鲜的表象背后,一些家长其实有难言之隐,有的甚至大呼上当。

存在问题:

一是入场10分钟,奖杯随便拿。比赛涉及书法、绘画、舞蹈、器乐、声乐等几乎所有艺术门类,主办方多为各种民间协会、民间组织。参赛者则多由艺术培训机构或培训老师组织,以幼儿和中小学生为主。若比赛为全国性,往往会以省或城市为单位进行初赛,初赛获胜者可再次缴纳一定费用后参加全国总决赛。面对层出不穷的各种比赛,不少家长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很多比赛,只要参赛,必能获奖。这让不少家长质疑,有的甚至大呼上当:人人有奖,评奖意义何在?大张旗鼓地准备,到最后发现是自娱自乐。不管水平什么样都能获奖,这个奖杯相当于是家长自己花钱买的。

二是瞄准家长钱袋,形成比赛产业链。整个比赛产业链中,培训机构是关键。培训机构热衷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比赛,一方面是其营利性使然,比赛意味着加课和集训等,自然增加培训机构收入;另一方面,学生比赛成绩也成为他们招揽生源的招牌。一些培训机构会找到一些业界名人或公众人物代言,进而获得相关资源,组织各种夏令营、比赛等。不少机构甚至与学校打通,通过学校招生,然后学校委托机构培训,学生获奖后增加上名校的机会。

三是“一纸奖状”等于“一张废纸”。校内外艺术培训,是增强学生美育的有力措施,但“凡学必赛”推高了家庭美育成本,“凡参赛必获奖”更是降低了奖项分量。家长和孩子花费大量时间和经济成本获得的“一纸奖状”,无异于“一张废纸”。

对此,基层建议:

一是出台多项政策,力图让竞赛、证书与升学脱钩。政策应明确规定,严禁以各类考试、竞赛、培训成绩或证书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随着各地义务教育学校招生考试制度不断完善,因地制宜出台更具体、更精准的措施和标准,竞赛、培训成绩或证书证明在升学中的砝码将不断淡化,甚至接近于零。

篇9

关 键 词:招生分值 师资 教学法 教育实习

为适应基础音乐教育改革的大力推进和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如何培养适应新时期要求的中小学音乐教师,也将成为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所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

匈牙利著名作曲家、民族音乐家、音乐教育家柯达伊曾说过:“一个歌唱教师要比一个歌唱指挥重要得多,因为,一个蹩脚的指挥只是会令听众失望,即使一个好指挥有时也会如此。但是,一个糟糕的教师会在整整三十年内将三十个班级的学生对音乐的热爱统统扼杀掉。”从这里我们足以看到作为一名中小学音乐教师的责任之重大,音乐教师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下一代是否终生喜爱音乐,而作为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是即将接任这一使命的重要角色,那么如何才能担负起这一责任,如何才能成为新时期需要的合格人才,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

一、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招生考试各科分值应尽量均衡

现今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其观念大都与专业音乐院校的学生一样,把搞好自己的主项作为唯一目标,于是重技能技巧的学习而轻视基础理论学习的学生比比皆是,如在大学生基本功大赛中,就可以看出个人的单项成绩都不错,但综合成绩总是不理想。要想从根本上转变这一现象,笔者认为,首先应该在入学考试时,各科考试分值应尽量均衡。由于许多师范类院校,在每年的专业招生时就分为主项和副项,本来考生就对主项比较关注,又因主项分值占考试总成绩的一多半,因此学生从一开始就把专业课摆到了主要位置,甚至有个别中学教师也只让学生练主项,对其他科目却漠不关心,直到临考试了才开始学,这样一来也致使学生的主项成绩都不错,而副项和基础知识的成绩也就可想而知了。进入高师学习音乐的学生仍然延续着这种观念进行学习,导致上述现象的发生,但是作为师范院校的学生毕业后不是当专业演员,而是要承担中小学的教学任务,需要的是一专多能的综合性人才,要求学生必须能弹会唱,并且要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才能胜任这一职业,因此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招生考试各科分值应尽量均衡是完全有必要的。

二、师资方面,高师教师应与中小学教师多交流与沟通

在高师音乐师资队伍中,有些教师对中小学的音乐教育并不了解,教法上基本继承了各自专业教师的教学特点,“各自为政”,缺乏各门课程之间的密切联系。即使对中小学音乐教育有一定的了解,但由于长期面对的是大学生,与中小学生相比,无论从生理上还是从心理上都有很大的区别,教学方法和方式也有很大的差异。也就是说,如果高师教师没有对中小学的课程进行一番研究的话,也未必能胜任培养中小学教师的教学工作,因为高师的这种教学方法是和基础脱节的,高师音乐教育培养的人才,将难以适应实际的中小学音乐教育工作,就这一现状我们必须加强高师的音乐教师与中小学音乐教师的交流与沟通,定期进行座谈,以便及时了解中小学的新情况,从而调整高师的教学方法和思路,使其培养出来的学生尽快地适应中小学的实际需要。

三、对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教法进行改革

由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一些学生缺乏肩负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观念和责任感,因此无论是领导、辅导员还是专业教师都应重视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在专业课的教学上,无论技巧课还是理论课都应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如声乐课的教学除了技巧的掌握外,还要让学生掌握一些声乐基础知识。教师不仅要示范好的声音,也要示范一些不好的声音,然后让学生自己去鉴别声音的好坏,发现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去解决问题,这样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又锻炼了能力,同时对中小学生的生理结构、心理特点等也都有所了解,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对于键盘教学,即兴伴奏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要适当地增加一些课时来保证学生把即兴伴奏课中学到的知识运用自如,同时也要多给学生提供一些实践的机会,如回课时让两人配合,一人弹一人唱,在声乐课上也可以让学生自带伴奏,一方面可以减轻教师的伴奏负担,从而集中精力听学生的演唱,同时也促使了学生的伴奏得到锻炼和提高。舞蹈教学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科目,因为在中小学会经常举办一些文艺演出,其中最常见的就是集体舞或伴舞,因此在教学中除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技巧和组合外,还应该让学生掌握一些有关舞蹈编排的步骤和方法,做到未雨绸缪。理论课的教学除了让学生掌握系统正确的知识外,也应教会学生如何对中小学的学生进行教学,千万不要照搬成人的﹑专业的一套,那样势必行不通。

四、重视学生的教育实习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难免会招进一些综合素质较差的学生,再加上用人单位的饱和,致使毕业生就业难的事实也摆在了我们的面前。最近教育部发出通知,今后高校的就业人数比例要和高校的招生直接挂钩。那么高师培养出的人才是否能够顺利就业,直接影响到学校今后的办学,因此四年的培养方法和目标是至关重要的,其中教育实习是重要的一个环节。有关教育实习,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教育实习即是把学生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进行检验,它就像工人生产出的产品是否合格要经过使用后才见分晓。因此,首先要让学生重视教育实习。

从中小学邀请一些教学能手给学生进行讲课示范,从而了解和掌握中小学的教学思路和方法。

教育实习的时间应该安排得尽量早一些,这样学生会在实习的过程中及早发现自己的不足,在以后的学习中多下点功夫。传统的教学活动和教学法是彼此分开的,教师的任务只是让学生把上课的知识掌握了就行,讲课一事归咎于音乐教学法课所“专用”。学生不仅是知识的接受者,同时几年后又是知识的传播者,因此,要把教学法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去,每门课在进行一段时间后都应组织学生进行试讲,然后教师进行点评,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讲课能力,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同时在讲课过程中把学过的知识得以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可谓是两全其美之事,何乐而不为。

21世纪的教育改革旨在培养能适应新时期需要的高素质、高质量的综合性人才,而人才培养的好坏又决定于高等师范院校的培养方法,为配合学生的从教技能训练,给学生提供充分的锻炼机会,许多院校已建起了微格教学实验室,为学生的试讲提供了方便。“微格教学”也称作“微型教学”、“录像反馈教学”等,为帮助教师改进教学行为或练习某种具体教学技能而组织的小型教学。其特点是将教学技能分解,一般一次只练习某一项很具体的教学技能;听课学生少,每次只有3至10人;上课时间短,每次只有五分钟左右。它是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利用现代的录音、录像等设备,帮助被培训者训练某一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它是一个可控制的实践系统,利用这个系统可使师范生和新教师有可能集中解决某一特定的教学行为,或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学习。它是建筑在教育理论、视听理论和技术的基础上,系统训练教师教学技能的一种较为先进的教学方法。通过微格教学使每个实习生都能够直观地观赏到自己的讲课实况,然后,师生之间进行讨论,发表意见,对其中的优点给予肯定和表扬,对于不足之处进行进一步修改,然后再进行试讲,这样经过多次反复,使学生不断加深对教学的认识,通过讨论、交流和互相的观摩,从而取长补短,最终设计出最完美的教学方案。通过这一系列活动,既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又锻炼了学生探索学习、研究学习的能力,为将来走向教学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

总之,高师的音乐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与时俱进,才能培养出一批批适应时代需要的新型中小学音乐教师。

参考文献

[1]曹理.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年8月.

篇10

一、联合办学:师资“共享”

我所任职的青少年宫地处辉南县城东北部,相对来说位置较偏,面对全县大部分中小学生来说不能就近学习活动。根据这一情况,一方面我们调整了授课时间,由原来周一、三、五下午授课改为每天下午授课(周六全天授课),课程设置上也逐步由原来几个科目增设到十几个科目。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和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上课时间和科目。另一方面,我们走联合办学之路,先后与实验小学、中心小学、东街小学联合办学。并选派优秀师资,每周一、三、四下午走进校园进行授课,让学生足不出校,就可享受到在少年宫一样的丰富多彩的校外教育。这一办学模式深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减轻了家长接送孩子的负担,减少了途中的安全隐患,师资也得到了极大的发挥,使那些想学却不方便学的孩子们也得到了同样的学习机会。

二、场地设备:资源“共享”

近年来,国家对校外教育十分重视,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进行场地、设施设备的建设。旨在让更多的青少年能够在环境优雅、设施设备完善的校外教育场所快乐的学习、健康的成长。而我们从事校外教育的工作者更应本着“面向广大青少年、为青少年发展服务”的宗旨,开展好青少年的教育培训工作,发挥场地设备优势,让学生们都能有机会在这里学习生活。因此,我们开设了很多公益课,让学生免费到少年宫来学习。我们的篮球、排球、乒乓球场地每天早晨、星期六、星期日免费向学生和社会开放;科技班、手工制作班、剪纸班每天下午都开放,学生可随时参观学习。另外,我们以实验小学为试点,把每周二下午定为公益课时间,除以上的科目外,所有的科目:声乐、舞蹈、美术、器乐、武术、演讲与口才、习作等全部免费开放。学校也把公益课纳入学校课表内,每逢周二,由学校教师带队,分年段分班级来到少年宫进行特长学习。这样,既有效地利用了场地的各项资源,又广泛地培养了学生的兴趣爱好,还可促进学生们把课余时间更多地安排在校外教育场所,从而使青少年自觉抵制不良社会风气和诸如网络游戏、异教等的诱惑,进一步巩固了青少年思想阵地建设,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