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援助的发展前景范文

时间:2023-10-26 17:55: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法律援助的发展前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法律援助的发展前景

篇1

【关键词】法律援助制度;规范化;问题;前景

一、我国法律援助制度

我国的法律援助工作是政府为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建立起来的必然制度,以政府法律援助机构为主导,以民间公益组织为补充,逐渐完善的法律援助体系。法律援助制度,是公民的获取法律救助的基本依据。我国的法律援助制度相对来说起步比较晚,从2003年开始实施的《法律援助条例》才以立法的形式来保障这一制度的运行,使得我国的法律援助进入有法可依的法制范畴。具体来说,我国的法律援助制度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我国的法律援助制度是为了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第二,针对的对象主要是因经济困难无法支付法律服务费用的当事人或者特殊案件的个人;第三,法律援助的内容主要是为援助对象提供刑事辩护、民事和公正咨询等。《法律援助条例》第5条第2款规定:“法律援助机构负责受理、审查法律援助申请,指派或者安排人员为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公民提供法律援助。”表示我国的法律援助制度具有统一性,进行统一的申请和审查。而从其援助的范围来看具有广泛性,不仅是经济困难者可以得到法律的特别援助,在司法程序上的刑事诉讼中也有民事诉讼的。

二、我国法律援助制度在实践中的问题分析

第一,投入缺陷。首先财政拨款是一个难题,根据2006年的调查统计,我国的财政拨款人均经费为0.24左右,相对来说比较低。其次,法律援助的工作人员不足,当前我国城市的最低生活保障人口达到了2000万以上,农村3000万以上,残疾人6000万左右,所以需要法律援助的对象是非常庞大的,但是救助机构的人员编制却远远不足。第二,法律援助体系不够完善。就目前来说,专门的法律援助法还是欠缺,在修改《刑事诉讼法》之后,《老年人权益保护法》、《律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残疾人保障法》和《妇女权益保障法》都对法律援助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并没有一部专门的法律援助法,所以导致了具体实施过程中,确定援助条件、范围及形式等问题必须通过立法程序上升到法律规定,才能有效的保障其应有地位。再加上民事法律的援助可诉性范围较小,《法律援助条例》与法院受理援助案件的(可诉性)范围不是完全协调,就不能较好的保障每一个人的平等诉讼程序。第三,法律援助服务体系有待加强。法律援助的服务服务人员主要由律师、公证员和基层法律工作者等构成。但是从目前来看,政府部门的职责还不到位,法律援助虽然在学理上视为政府部门的职责,但是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是由律师承担,但是对律师的激励措施还不够,律师提供法律援助后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律师的积极性不高。

三、法律援助制度的未来发展探索

第一,完善的法律援助制度将建立起来,并提高其立法层次。未来的法律援助制度必定是以最高法律宪法中的“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等为基本依据,努力提高其立法层次,并且制定配套的法律法规,使其更好的发挥实际效用。第二,建立完善的最低经费保障。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中,建立和完善最低经费保障制度是法律援助制度的一个关键,能够较好的促进经济困难的公民获得平等的法律保障,政府可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制定保障方案,设立一项基本的办案经费。第三,利用网络和社会资源,建立广大社会共同参与的法律援助格局。首先,强化与各组织之间的联系,与工会、妇联和共青团等群体进行配合,发挥其职能优势,全面覆盖法律援助范围,减轻法律援助中心的工作压力。利用现代化的网络信息技术,及时对法律援助实施状况进行反馈,加强民众监督。第四,引入合作机制,进行商业操作。一方面可以通过与当地的律师事务所合作,进行共同约束,形成国家财政和律师回报的双赢;另一方面,可以适当的发行法律援助的福利彩票,在彰显法律援助的公益性同时,也吸引公众踊跃购买,保障法律援助的资金。

综上所述,未来的法律援助制度将不断完善,利用现代化的操作模式和实施方法,强化法律援助的立法层次,保障公民的基本权益。

参 考 文 献

[1]张雪峰,李海明.论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发展态势及其构建[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篇2

基层司法行政工作(以下简称基层工作)是司法行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司法行政工作的根基。其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法制宣传、人民调解、安置帮教、基层法律服务、司法所规范化建设等;它的大部分工作任务由县级司法局和基层司法所完成。近些年来,我市基层司法行政部门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扎实开展各项业务,在基层工作的各个领域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绩,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各项改革措施的出台,给基层工作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基层工作内容被赋予新的形式并得以大大拓展;基层工作的重要性及知名度逐步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但我们也不得不清醒地认识到,基层工作的一些领域发展滞后,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如果这些问题和困难得不到有效解决,将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基层工作的客观要求。如何加强基层工作,为改革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促进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已成了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为此,我们对1997年以来全市基层工作进行了调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工作建议和措施。

一、一九九七年以来工作的简要历程

调查表明,1997年至20__年,我市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经历了机构不断健全,队伍不断壮大,职能逐步增强,工作逐步规范的过程。

(一)机构不断健全,队伍不断壮大,人员素质不断提高

1997年,按照司法部[1996]81号文件要求,全市开展了在各乡镇办组建司法所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当年建立了43个乡镇办司法所,占应建数99个的43.3%。在此后的一年多时间,各县区纷纷建立乡镇办司法所,并于1998年底全部组建完毕。至此,彻底改变了各乡镇办多年来司法行政工作有人(司法助理员)无所(无牌子)的状况。在人员编制上,1997年,全市99个乡镇办司法所占司法行政编制83人,占地方编制10人,发展到20__年,全市98个乡镇办司法所占司法行政编制89人,占地方编制9人。在人员素质上,1997年,全市司法助理员大专以上文化程度21人,高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53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19人。通过几年的教育培训、人员调整等手段,到20__年底,全市司法助理员的文化程度发生了明显变化,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发展到59人,高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11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19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在1997年占总人数的22.5%,20__年占总人数的60.2%,提高37.7%。高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在1997年占总人数57%,20__年占总人数的11%,减少46%。从数据对比分析可以看出,人员文化素质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特别是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提升人数较多。在司法所办公用房问题上,我市通过几年来的努力,基本解决了司法助理员的办公用房(借用或乡镇办政府安排)以及简单的办公桌椅等问题,基本保证了工作正常运转。20__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以及省司法厅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采取省里出资5万元,市县各配套3万元,乡镇划拨土地的办法在六枝特区郞岱镇、盘县红果镇建2个司法所试点,可望今年上半年竣工验收,从而实现了乡镇司法所独立办公用房零的突破。

(二)职能逐步增强,各项工作取得一定进展

——发挥人民调解职能,化解民间纠纷,维护社会稳定。我市共有人民调解委员会2106个,其中:村级调委会1717个,居民调解委员会160个,企业调解委员会173个,联合调解委员会39个。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在工作条件艰苦、办公条件简陋、工作人员无报酬等情况下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1997年至20__年,全市各级调解组织共调处民间纠纷75565起,调处成功71070起,成功率94%。从几年来纠纷调解统计数看,主要集中在婚姻家庭、邻里、生产经营、房屋、宅居地、债务等纠纷。1997年至20__年,全市各级调解组织共调处婚姻家庭纠纷28388起,调处成功26852起,调处数占总纠纷数的37.6%;共调处邻里纠纷9016起,调处成功8655起,调处数占总纠纷数的12%;调处生产经营纠纷8123起,调处成功7620起,调处数占总纠纷数的11%。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不断深入推进,民间纠纷也呈现出不同特点,全市各级司法行政部门针对实际加大了对人民调解工作的调研力度。对人民调解的工作范围、组织形式、运行机制等作了有益探索,抓了不同类型的人民调解工作示范点,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全市人民调解工作。在工作中出现了如六枝特区岩脚镇六村、钟山区德坞镇西宁村、水城县汽车运输公司、盘县老厂镇色绿村等一批基层人民调解典型。钟山区德坞镇西宁村调委会针对西宁村地处城郊结合部,国家重点建设征用大量农户土地,拆迁部分农户房屋等热点难点问题,深入群众,超前做好思想工作,及时发现纠纷苗头,耐心细致地疏导调解,将大量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没有发生一起群体性上访事件,有力地支持了国家重点建设,维护了社会稳定,树立了正确处理工农关系、城郊结合部关系、国家与个人利益关系的典范。

——以市场为导向,以担当常年法律顾问、联调工作、“12348”(原称“148”,20__年统一为“12348”)专线电话服务等为突破口,全面开展基层法律服务工作。几年来,全市基层

法律服务部门充分发挥贴近基层群众,贴近百姓生活,知民、便民的优势,在解纠(纷)息讼,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1997年至20__年,全市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共讼诉事务3140件,非诉讼事务985件,解答法律咨询33156人次,调解纠纷2222起。基层法律服务工作的开展,在我市法律服务行业专业律师偏少(37人)的情况下无疑是一种有益的补充。在开展基层法律服务工作中,基层司法行政部门紧紧抓住“12348”专线电话服务、法律援助、民间纠纷“大调解”等特色产品,努力开拓法律服务新领域。“12348”法律服务专线作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新生事物,以其知民、便民、助民;独特的功能、快捷的服务手段为显著特点,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我市“12348”自从产生开始,发展迅速,社会效益良好。发展到20__年底,全市“12348”专线电话共48部,值班人员211人(专职40人、兼职171人)。在20__年至20__年三年中,全市“12348”值班人员共解答电话咨询13853次,接待来访6744人次,提供上门服务127次,办理法律援助187件,解决纠纷503起。从四个县区“12348”专线电话建设的情况看,盘县“12348”建设工作成绩较为突出,体现在专线电话多、工作效率高、社会评价好。我市地处贵州西部,与云南省部分地区及贵州省毕节地区、黔西南州等地区接壤,各种接边地区民间纠纷表现较为突出,为适应新形势下接边地区矛盾纠纷的有效解决,接边地区联调工作应运而生。几年来,先后召开了接边地区各种形式的联调工作会议,制定了联调工作制度以及处置民间纠纷预案,地区与地区间积极开展合作,解决了多年来接边地区大量的民间纠纷。仅20__年元至8月,盘县与富源县联合调解民间纠纷185起,调处成功137起,防止民转刑案件10件53人,制止群体性械斗5件300余人。实践证明,联调工作为维护接边地区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共同发展,加强区域人民团结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对法律援助工作的重视力度加大,贵州省法律援助条例的出台,给需要法律援助的弱势群体带来了福音。我市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积极投入法援工作,为弱势群体提供及时高效的法律服务。1998年至20__年,全市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494件,从反馈情况看,办案质量较高,95%以上当事人满意。

——认真开展对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几年来,全市基层司法行政部门按照对刑释解教人员做到底数“三清”(家庭住址清、罪错性质清、思想动态清)和教育管理“四跟踪”(跟踪教育、跟踪排忧、跟踪扶持、跟踪管理)的要求,全面开展了安置帮教工作。工作中,重点开展对刑释解教人员的摸底排查工作。通过与人民法庭、公安机关等部门合作,排查出1998年至20__年全市刑释解教人员3013名,对这些人员全部进行造册登记,分门别类地纳入管理视线,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帮教。几年来,各级司法行政部门对创办刑释解教人员过渡性安置帮教实体进行了探索和尝试,但由于职能定位不明、机制运作不顺等原因,直至20__年底,安置帮教实体未能建成。

二、工作中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回顾六年来我市基层工作走过的历程,虽然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工作中仍然存在许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困难。

(一)基层司法行政工作人员编制以及基层司法所办公条件等问题已成了制约基层工作改革与发展的瓶颈

目前基层司法所已全部收编,为县(区)司法局直管。但在人员编制问题上,除钟山区各乡镇办在原来1人1所编制的基础上增加了6名编制,全市其余乡镇办司法所仍然是1人1所。由于基层工作涉及面广,任务繁重,工作又比较具体,一个乡镇办一名司法助理员将难以承担形势发展对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的客观需求。据调查,全市98个乡镇办司法所除红果镇、郎岱镇司法所作为试点所建设外,其余司法所尚无独立的办公用房,大部分司法所缺乏基本的工作条件,缺少档案柜、电话、交通工具、宣传器材等基本装备。我们在调查走访过程中,乡镇办司法助理员普遍反映了基层工作的苦衷:有工作热情,由于受人、财、物等条件的制约,心有余而力不足,特别是与基层法庭、派出所、综治办比较,自惭形秽。由于难以解决好基层司法所的人员编制、办公用房、基本办公装备等问题,挫伤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影响了基层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基层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影响了工作质量,制约了基层工作的改革与发展

基层司法所工作人员在近几年中虽然通过教育培训,文化程度有大幅度提高,但提升文凭的主要方式是各种形式的函授教育。据抽样调查,至少有半数人员实话实说“函授教育没有学到多少东西,基本流于形式”。据调查了解,在全市司法助理员中,真正做到熟悉国家政策,掌握基本法律法规,能制作较为规范文件以及调解协议书的人还达不到总数的50%。采取有力措施,提高司法助理员的综合素质,任重道远。

(三)基层工作规范化程度不高,运作机制不完善

由于受基层工作人员量少质弱、工作条件简陋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致使大部分乡镇办基层工作的制度建设、工作措施、业务运作机制等一时难以走上规范化管理轨道。特别是自去年下半年全国全省人民调解工作会议召开后,随着人民调解工作新规定、新措施的出台,要求基层工作人员必须理顺工作机制,及时进入规范化管理轨道。就目前的人员素质结构上看,要进入规范化还需要一个教育培训,培养示范点,以典型引路、全面铺开的过程。

(四)安置帮教工作底数不清、体制不顺、职能定位偏软

一是刑释 解教人员回归后没有及时到当地公安机关报到,综治办、派出所、司法所、民政、村(居)委会等部门沟通不够、协调不力,致使刑释解教人员的底数不清,造成对部分人员脱管。由于部分刑释解教人员的户籍地与居住地不一致,且部分人员居无定所,加上流动人口管理上的薄弱环节,使得这部分人脱离了管理、控制视线,成为引发重新犯罪的一大隐患。二是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无专门机构、无专职人员、无工作经费,使工作难以深入持久的开展。三是对安置帮教工作没有特殊的优惠政策,职能定位偏软,社会扶持力度不够,没有形成一套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工作运行机制,造成对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困难、帮教不力的现状。

三、几点建议

(一)认清形势,提高认识是搞好基层工作的前提

做好新形势下的基层司法行政工作,既有良好的机遇,同时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十六大的胜利召开,特别是十六大报告中关于法制建设和司法制度改革的重要论述催人奋进,鼓舞人心,为基层司法行政工作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十六大作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为基层工作开辟了广阔的发展前景。我市经济发展迅速,政治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为基层工作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但我们也不得不清醒地看到,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推进,我市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经济领域和其他领域在一定阶段、一定时期的矛盾冲突在所难免,部分群众法制观念、法律素质的滞后使得这种利益在局部地区表现突出。由于征地、拆迁、旧城改造、企业职工下岗,山林、土地、水利矿产资源权属之争等引发的矛盾纠纷将会在一定阶段、一定地区给社会稳定带来巨大压力,所有这些,都给基层工作带来新的严峻的挑战。面对新的形势和挑战,全市基层司法行政部门必须高度重视,提高认识,将做好新形势下基层司法行政工作上升到能否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一方稳定、确保一方平安、促进一方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要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对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力求有所为,争取有所位,克服自卑感,紧紧把握机遇,克服困难,迎接挑战。认真理清工作思路,抓好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加大基层工作服从服务于当地党委政府工作大局的力度,努力开创基层工作新局面。

(二)加强教育培训,提高人员素质是做好基层工作的基础

实践证明,基层工作要有所为、有所位,必须要有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纪律严明、作风优良的基层工作队伍。要应对新形势下各种社会矛盾和民间纠纷,关健是我们要有一批过硬的基层工作业务人员,说到底,要重视人的素质的培养,要以人为本。尽管我市基层工作队伍在1997年至20__年期间文化程度提升较快,但正如我们调查走访所反馈的信息结果,虽然文凭提升了,但有真才实学的少之又少。为此,要利用集中培训与平时自学相结合等手段,不断加强对基层工作人员的政治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要以学习十六大精神和目前全市开展的警示教育为契机,以争先创优、典型示范为途径,以集中教育整顿和各种培训为切入点,多层次,多方位地抓好对基层工作者的思想政治教育,自觉地为全市工作大局服务。在一手抓政治素质教育的同时,当务之急是抓好业务教育培训工作。目前主要抓好三支队伍的培训。一是抓好对各县区基层科(股)人员和司法助理员的培训;二是抓好对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培训。三是抓好人民调解员的培训。要认真分析这三支队伍目前素质的薄弱环节,制定祥细的教育培训方案,组织专门力量有的放矢的开展培训工作。通过教育培训与工作实践的不断循环,全面提高基层工作者的综合素质,为深入推进基层工作的改革与发展打牢基础。

(三)理顺工作关系,加强规范管理是做好基层工作的关健

从本次调研情况看,目前我市基层工作仍然存在工作运行机制不健全,一些环节的工作关系尚未理顺,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一是乡镇办司法所收编管理后,要正确处理好与县区司法局和与当地党委政府的关系,加强协调配合,杜绝对司法所人员“两不管”现象的发生。司法所人员要随时加强与乡镇党委政府的联系,不要认为收编了就独自为政。要摆正位置,紧紧依靠当地党委政府,自觉服从服务于当地党政工作大局,当好参谋助手,为农业和农村工作提供好服务。二是加强对基层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对人民调解工作要抓好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要建立人民调解委员会岗位责任、学习、例会、登记、考评、统计、档案管理等各项制度,做到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工作任务、工作原则、工作程序、工作纪律、当事人权利义务等文字图表上墙明示;要建立纠纷审查、调解前准备、权利义务告知、及时公正调解、依法达成协议、督促履行协议等工作流程;要严格按照人民调解文书格式及使用说明,着重抓好人民调解文书的规范化使用,努力提高人民调解工作水平和社会公信力。在刑释解教工作中,要健全刑释解教人员登记制度、建档立卡制度、签订帮教协议制度、定期走访谈话制度、信息报告制度和跟踪帮教制度,通过制度落实,达到刑释人员底数清,情况明,有台帐。在基层工作规范化管理进程中,要在全市各县区有针对性地选择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司法所,培养规范化管理的典型,适时召开现场会,加强经验交流,以此推进全市基层工作的规范化管理进程。

篇3

论文关键词 知识扶农 渠道 管理

“知识扶农”是指大学生运用自身知识、技能,以农业、农村、农民为扶助对象,通过农村支教、法律援助、技术推广、医疗服务、村务管理等方式参加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目前,公益事业在我国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涌入到社会公益的浪潮之中,积极投身于回馈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各项实践活动。现阶段,“三农”问题仍待解决,新农村建设尚需大股社会力量的加入。在此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大学生“知识扶农”正显示出其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一、大学生“知识扶农”的主要方式

撰写本文之前,笔者对武汉高校大学生“知识扶农”的现状进行了调研,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实地走访了武汉市10所高校,在其中8所成功发放问卷共320份,实收320份,有效问卷309份。调查结果显示:

(一)大学生参加“知识扶农”的意愿强烈

在受访者中有49人表示非常愿意参加“知识扶农”,有148人表示比较愿意,二者共占总数的63.75%;有105人表示参加“知识扶农”的意愿一般,占总数的33.98%;余下的有7人表示不愿意或非常不愿意参加“知识扶农”,占总数的2.27%。可见大学生对参加“知识扶农”有着极大的热情和强烈的意愿。

(二)大学生实际参加“知识扶农”的比重较小

在受访者中,共有37人曾参加“知识扶农”活动,占总数的11.97%,占愿意参加“知识扶农”者总数的18.78%。相比于大学生参加“知识扶农”的强烈意愿,实际参加“知识扶农”的大学生较少,所占比重较小。当然,这也说明,大学生参加“知识扶农”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知识扶农”仍有较多的人才资源有待挖掘。

(三)农村支教成为大学生“知识扶农”最主要的方式

在参加过“知识扶农”的大学生中,其支农扶农的方式主要集中在农村支教、技术推广、法律援助、村务管理四个方面。其中参加过农村支教的有12人,占实际扶农大学生总数的32.43%,而技术推广、法律援助、村务管理分别占总数的21.62%、13.51%、13.51%。可见,农村支教已成为大学生“知识扶农”最主要的方式。

基于上述调研成果,在下文的论述中,笔者将以农村支教为例进一步分析论述大学生“知识扶农”的渠道及其管理。

二、农村支教的渠道分析

根据活动的组织者不同,大学生农村支教的渠道主要分为政府主导型、社团组织型两种。

(一)政府主导型

政府主导型是指政府有关部门或高校团委为推动落后地区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改善农村教育状况,组织大学生前往支教。如自2003年团中央、教育部等四部委发起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湖北省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等8部门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三支一扶”计划、各高校团委组织学生假期支教的活动、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等。

这种类型的支教渠道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政府性支教行为,其优点主要表现为调控力度大,执行性强。第一,这种形式的支教招募志愿者人数多,规模大,力度强;第二,作为一种政策确定下来,可以保证支教的持续性;第三,对于参加支教大学生,国家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有利于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第四,政府主导型支教能够为志愿者提供一定程度上相对可靠的保障。当然,这种类型的支教渠道也存在一些缺陷。首先,政策往往难以确保有效的贯彻落实;其次,政府主导型支教的感召力不足,影响度不够,相当多的大学生基本不了解政府组织的支教及其相关政策;最后,因为优惠政策的存在,使得一些大学生支教带有功利色彩,目的是争取政策性优惠,为自己今后的发展铺路。

(二)社团组织型

社团组织型是指由学生社团或社会非营利组织发起的组织大学生前往教育落后的农村地区进行支教。如武汉各高校自强社每学期的支教活动、中华支教与助学信息中心(CTA)的支教活动、美丽中国(Teach For China)每年从中美两国招募优秀青年深入中国教育资源薄弱地区进行为期两年的支教等。

这种类型的支教渠道是一种民间自发的非政府性支教行为,其优点主要表现在富有激情,充满活力。第一,由于是学生或社会自发组织,所以在支教的内容和支教的形式上显得更为活泼生动;第二,志同道合的大学生组成志愿团队,利于相互鼓励与支持,公益目的性更强;第三,社团组织型支教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更强,更能号召广大学生投身于支教事业;第四,更能够注意到一些细节性问题,利于解决实际性问题。不过,这种类型的支教渠道也有其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首先,资金问题成为民间自发的支教活动难以克服的瓶颈性问题;其次,相对来说,社团组织型渠道支教的长期性、人员稳定性问题更为明显;再次,社团组织型支教的变故性大,协调性问题成为活动开展过程中又一大难题;最后,其本身纯志愿性、义务性的性质导致其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缺乏一些必要的可靠的保障。

三、大学生“知识扶农”的渠道管理

通过对农村支教的渠道分析,反观大学生“知识扶农”现有的渠道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第一,“知识扶农”的资源在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合理配置问题;第二,“知识扶农”的长期性、人员稳定性问题;第三,“知识扶农”的政府政策导向与大学生自身公益热情之间的平衡问题;第四,“知识扶农”体制的固定性与形式多样性、内容活泼性之间的冲突处理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对“知识扶农”的渠道管理,以更好地推进“知识扶农”的进一步发展。

(一)坚持政府主导与社团组织的优势互补

在渠道管理的过程中,需要继续发挥政府强有力的调控优势,加强监管,完善政策落实,努力贯彻并实现政策初衷及其内在价值。同时,鼓励引导社会渠道的发展,力争实现规范化。以政府所具备的资源优势弥补社会组织自身资金不足的缺陷,以社会组织灵活多样的形式弥补政府主导体制化过程中存在的活力不足的弱点。在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同样要坚持二者的结合,在政府与社会之间建立一种长效互动机制,增进合作交流,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二)建立长期定点支农扶农、定岗定人的机制

大学生“知识扶农”并非是一种短期高效益的行为,而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不断完善的事业,因而需要建立一个长期定点支农扶农机制,实现“知识扶农”效果的连贯性和持续性。与此同时,设立一套定岗定人机制,在一些特定的对人员稳定性要求较高的岗位设定支农扶农的基本年限,以尽量避免相关工作因人员的去留而荒废或推倒重来。

(三)基本政策保障与大学生实际需求相结合

虽说多数大学生参加“知识扶农”相当程度上是属于义务性的、公益性的,但是为了让大学生更好的服务于农业、农村、农民,需要为其提供基本的保障,以满足其实际需求。政策的导向作用不应是一味地提供丰厚的优惠条件以吸引人才,而应是满足真正热心于“知识扶农”的大学生的基本需求,在此基础上才能考虑提高优惠条件,否则,政策的初衷将无法实现,甚至可能被有心人士所利用。

(四)开拓创新形式以挖掘潜在的人才资源

大学生“知识扶农”要想取得长足的进步和持续的发展,需要加强形式和内容上的创新,在保持基本体制稳定的前提下,结合各种形式的社会动员,深入挖掘对“知识扶农”有着强烈意愿的潜在人才资源,增添“知识扶农”的生机与活力。尽可能地号召更多有知识、有能力、有热情的大学生融入到“知识扶农”的实践中来,为加快农村全面建设而一同奋斗。

篇4

关键词:学习 理解 法治精神 法治建设 参与 号召

十七届六中全会吹响了迈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进军号角, 先进的文化应当流淌着法治的血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不能离开法治文化的培育,“法治质检”也离不开法治文化的培育。法治文化的核心是依法而治,是国家依法治国、政府依法行政、司法机关依法施法,所有社会成员依法行为的社会方式。站在行政机关角度,法治文化的核心就是依法行政。

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精神的基本内容可概括为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其中,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这五个方面相辅相成,体现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我们要坚持法治学习。 只有通过学习,我们才能不断强化意识,巩固依法行政的理 念。只有通过学习,我们才能不断强化规范意识,提高科学执法的水平。只有通过学习,我们才能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刺激执法工作的效能。

所以现在我的了解就是法治精神是城市精神的重要构成要件,涵盖了善治精神、民主精神、人权精神、公正精神、理性精神、和谐精神等内涵。培育城市法治精神,就是要引导全社会特别是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深刻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确立和实现以宪法和法律为治理国家的最具权威价值的取向,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确立法律是人们生活的基本行为准则的观念。培育城市法治精神,就是要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现代法治思想内涵全面落实到立法、行政、司法、法律监督等各个环节,落实到依法执政、依法治理、依法办事的各个层面,协调推进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培育城市法治精神,就是要将包容了正义、公平、民主、自由、秩序、和谐、安全等诸多价值要素和蕴含的人文精神输入全体公民的头脑,让更多的人学习法律、信仰法治、遵守法律、履行法定义务、依法维护权利。

我的认为是建设法治质检就是要提升依法行政水平,规范各业务工作,加强质检内部建设,很多人觉得我们的工作很平凡,很普通,没错,我们既没有横刀立马舍我其谁的豪迈,没有高山流水谈笑鸿儒般的清雅,也没有运筹帷幄决战千里的成就。但是我们平凡的工作却有着重大的意义,作为行政执法部门,我们担负着推动产品质量提高,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保护公平竞争,维护公共安全的多 项职责。我们要正确行使人民赋予我们的权利,做到依法行政。依法管理,把质检部门建设成政府信赖,社会认可,人民满意的法治质检。

对于加强城市法治文化建设,党委、政府有力的组织领导、全社会的公共参与是保障。应继续坚持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各部门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把法治文化建社纳入法治城市、文明城市的大局中,作为一项基础性、长期性、群众性的重点工程,寓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各项事业建设中,与其他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同推进。同时积极探索社会动员机制,既要使司法、行政执法机关以及法律服务、法治宣传、法律援助等专职人员在法治文化建设中的骨干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又要拓展社会参与途径,鼓励广大群众积极投身法治文化建设。引导各类媒体自觉承担起公益性法治文化建设的社会责任,努力形成各方面协同配合、合力共创的生动局面,为建设和谐文明的法治城市提供坚强有力的精神文化动。

而作为一个行政执法人员来看,我深深的意识到了自己的责任重大。每当我看到过期的食品,含有致癌物质的衣服,玩具,这些基本的我们生活必备的物品都存在着重大的质量问题, 严重危害到人民的健康与安全我感触很深。所以要做到“监管一方辖区,保护一方群众” 。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业。作为一名新的质检工作者,我们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正如闫局长所说,我们给质检系统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为质检工作的推动带来了新的动力和方向。为此我更加深刻感受法治质检建设的重大内涵。

篇5

【关键词】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就业保护

一、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攀升,毕业生规模成为世界第一。据统计局最新统计出来的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将创历史新高,有680万人。一个显著的特点是,高职院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在新的形势下,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碰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高职学生就业问题开始进入研究者的视野。在毕业生供给忽然急剧增加的同时,我国高职院校的大学生的就业机制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就业情况也呈现出新的特点与问题。为了及时了解这些新形势下的问题,为教育决策者和毕业生提供更为丰富有效的信息,笔者对武汉市几所主要的高职院校的毕业生进行了“毕业生就业特点”的问卷调查。调查的院校包括: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武汉商贸职业学院以及武汉城市职业学院等四所具有代表性的高职院校。调查的对象主要为毕业1~3年的高职毕业生,其中男性有32%,女性有68%。发送调查问卷共计100份,有效回收98份。问卷发送主要采用网络方式。另外,我们也对20名毕业生进行了深度访谈,访谈不设提纲、不限内容,以期发现笔者所不能遇见或者无法遇见的一些问题。本文将从毕业生就业单位、就业岗位、薪资水平、法律保障、职业稳定等5个方面反映问卷调查结果,并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期对高职院校毕业工作提供参考。

二、高职毕业生就业特点

1.就业单位。就业单位是就业生分布的重要指标之一。据统计结果显示,87%的毕业生目前正就职于私营企业,7%就职于国有企业,6%就业于事业单位或者政府机关。需要说明的是,问卷中的“私营企业”包括除国有企业以外的所有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外资企业。从这个结果来看,私营企业依然是吸收高职毕业生的最为重要的渠道;国有企业以及政府机关、事业单位虽然为众多求职者所亲睐,但是因为岗位有限、竞争激烈,对于解决高职毕业生就业来说实际意义有限。

2.就业岗位。就业岗位是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重要反映。根据问卷调查显示,45%的毕业生正在从事基础业务员工作,20%从事行政助理工作,28%从事基层管理员工作,7%从事中高层管理者工作;其中,属于服务类岗位的占有62%,管理类的占有27%,技术类的占有11%。根据统计数据结果可以看出,近一半的毕业生依然从事基础性的工作,超过一半的毕业生从事服务类的工作;从事中高层管理以及技术工作的毕业生较少。不过,这个结果是符合职业发展规律的。高职毕业生应该从基层做起、从服务工作做起,只有这样才能扎根基层,磨练本领,为今后发展打好基础。

3.薪资水平。薪资水平是影响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反映就业质量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7%的高职高专毕业生月薪水超过3000元,48%的毕业生薪水位于2000元到3000元之间,36%的毕业生薪水位于1500元到2000元之间,9%的毕业生薪水低于1500元。这个统计结果与麦可思数据公司《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基本相符。该报告统计出2012年全国专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平均薪水为2142元。

4.法律保障。法律保障是指毕业生有没有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有没有为毕业生办理并交纳社会保险、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有没有发生过劳动纠纷以及解决纠纷的方式等。根据调查问卷显示,有82%的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18%的毕业生已经就业但是没有签订合同。83%的用人单位为毕业生办理了社会保险,17%的用人单位没有办理。在工作期间有11%的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发生过劳动纠纷,其中较多的情形有合同不规范、拖欠工资、工伤赔偿、违约解除劳动合同等。如果发生了纠纷,50%的毕业生会选择直接和管理者协商解决,26%的毕业生会选择申请劳动仲裁,18%的毕业生会选择向劳动监察部门反映,另外,还有3%的毕业生选择向法院,3%的毕业生会选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去管他”。从这些统计数据可以看出,高职毕业生具有一定的劳动法律常识,但是劳动权益依然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18%的毕业生以及工作但是没有获得正式的劳动合同,11%的毕业生曾经与用人单位发生过劳动争议),毕业生在解决纠纷的方式选择上有待考虑。

5.职业稳定。有较好的职业稳定性是职业规划与发展的必要条件。职业稳定也是考量高职毕业生职业成熟度的重要依据。根据调查问卷数据统计结果,8%的毕业生每半年换一次工作,51%的毕业生每1年换一次工作,22%的毕业生每2年换一次工作,9%的毕业生每3年换一次工作,10%的毕业生没有换过工作。导致辞职的原因最重要的是发展前景,其次是薪资水平、工作环境以及其他原因。这些数据说明,高职毕业生离职率是相当高的,导致离职的原因并非工资的多少,而是职业发展前景,所以,对于高职毕业生的职业发展应该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

三、分析及建议

1.就业质量。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里包含两个要素。一个是“质”,反映就业岗位的适应性与发展性;另一个是“量”,反映就业的薪酬水平。根据调查问卷结果分析,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较之以往有较大的提升,但是在某些方面还有待加强。好的一面是“量”。2011年高职毕业生就业半年薪水达到2142元,比2009年增加252元,与本科毕业生的差距进一步拉近;有待加强的一面是“质”。高职毕业生作为接受高等教育,具备高素质、高技能的技术型和管理型人才,应该大部分从事技术性的岗位,但是根据统计结果从事技术类岗位的毕业生只占有11%,这与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有所差距。另外,有59%的毕业生在工作的第一年会选择离职,首次就业的稳定性堪忧;而导致离职的最重要的原因在于缺乏职业发展前景,这也是需要我们重视的问题。

2.就业保护。根据调查问卷结果,我们可以看到毕业生劳动权利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例如有18%的毕业生已经就业但是没有签订合同;17%的用人单位没有为毕业生办理社会保险;在工作期间有11%的毕业生因为合同不规范、拖欠工资、工伤赔偿、违约解除劳动合同等原因与用人单位发生过劳动纠纷。另外如果发生了纠纷,毕业生的维权方式也不够合理,最后导致维权失败,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出现这样的问题主要是因为毕业生在求职中处于弱势地位。在劳动力市场中,大学生的就业需求是刚性的,其面临的压力远远大于用人单位。我国就业市场长期以来都呈现人力资源供大于求的状况,巨大的就业压力迫使部分毕业生有时必须选择牺牲自己的劳动权利来换取劳动合同。另外一方面,在合同签订之后,如果出现劳动纠纷,为了维持劳动关系,毕业生也不得不做出某种妥协和让步。

3.对策及建议。(1)专业设置必须符合经济发展的要求。高职院校专业的设置应当面向地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求。在专业设置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专业设置的方针、区域专业设置的布局规划、政策的制订、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以武汉市为例,该市目前有汽车、钢铁、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4个产业产值突破千亿元,石化、旅游、食品等产业也纷纷逼近千亿元大关,这些规模庞大的产业群对于高技能的技术型人才的需求量是巨大的,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应该重点围绕这些产业展开。只有如此,高职毕业生才能成为就业市场的“香饽饽”。(2)毕业生的知识与技能培养必须符合岗位的需求。在针对毕业生的访谈中我们发现,毕业生到岗位参加实际工作后,在校学习的知识应用率不足40%,不少学生反映,在校学习知识与企业的需求关系不大或者知识陈旧;大多数学生在校学习多数精力都应付考试、考级、考证上,一旦毕业参加工作这些知识也忘记的差不多了。虽然目前高职院校对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式都在进行调整、改革,但是从访谈结果上看改革的效果离设定的目标仍有差距。如何迅速弥补这个差距?笔者认为应该从“岗位分析”着手。根据岗位分析确定某个具体岗位的核心知识与核心技能,围绕这些知识与技能开展“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真正掌握知识的意义与技能的应用。(3)毕业生就业观念必须适应市场的变化。目前部分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观念陈旧,没有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不少毕业生认为自己是“天之骄子”,毕业之后应该从事中高层管理工作,应该去大城市工作,去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工作;还有部分同学因为工资不理想不去、地点不理想不去、职务不理想不去的“三不”择业观点,形成“自愿失业”。当然,许多毕业生的这种观点是受其家庭影响。这些不合时宜的观念极大地束缚了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在经济与社会发展迅速的当下,毕业生的就业观点必须适应社会发展和变化,要跟着市场走、跟着政策走、跟着梦想走。(4)加强对于高职毕业生的就业保护。虽然我国相继颁发了《劳动法》、《劳动合同法》以及众多的劳动条例、规章,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劳动者在就业市场中依然处于弱势地位,这是由劳动关系的特殊性所决定的。而高职毕业生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工作经验,越发成为这一关系中的弱势群体。因此,我们迫切地需要保护毕业生的劳动权利。首先,建立和进一步健全大学生就业相关法律法规,在法律法规中将大学毕业生(包含高职毕业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予以特别保护。其次,应设立高职毕业生就业保护的专门机构。根据高职生分为在校生和毕业生的特点,这个专业机构应该由教育部门和劳动部门共同组成,这样既可以在高职生毕业前对其进行就业教育、就业指导,也可以在毕业后专门受理相应侵权案件,在诉前进行调查、协商、调解和处理。再次,完善大学生就业的救济机制。鉴于毕业生在求职就业过程中可能具有受教育者和劳动者的双重身份,在纠纷发生时,当地教育部门或者高职院校应该参与纠纷调解过程之中;另外,在劳动争议仲裁中应建立法律援助和免费仲裁机制。这样一方面可以减轻大学生申请仲裁的经济压力;另一方面,鼓励大学生通过仲裁程序解决劳动争议,消除就业矛盾,以更有效的保障其合法权益。

参 考 文 献

[1][日]星野英一.王闯译.私法中的人[A] .民商法论丛·第8卷[C] 法律出版社,1997:184

[2]麦可思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R].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2

[3]颜秉新,尹延彦.当代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及其对策[J].企业导报.2010(9):37

篇6

【关键词】中国 美国 法律教育 异同 启示

【中图分类号】G53/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9-0043-03

【Abstract】Legal education is the 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basic teaching content, is the realization of rule of law is important assure. After years of legal education reform, China’s legal education system is gradually perfect and is perfect, but still existed some problems. This article from the American legal education of the same and different aspects of our current legal education in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China The United States Legal education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Enlightenment

中国的法学专业是朝阳学科,从法学毕业生就业现状来看,主要在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行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行业从事法律服务工作。就业前景广泛,主要从事检察官、法官、律师、行政机关公务员、大公司主管法律事务人员、高校法学教师、法学研究者等职业,从社会需要来看大有发展前景。因此,法律职业教育值得我们关注和探讨。而美国作为西方法律职业教育的先进国家,有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之处。

一、中美法律教育的共同点

1.法律教育的承担者相同

目前,中美两国的法律教育的承担者主要是各大学的法学院。美国耶鲁大学和哈佛大学先后于1800年和1817年设立法学院,自19世纪后期开始,法律教育主要任务由各大学法学院承担。中国的法律教育也是以大学教育为主。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综合大学中的法律院系,一类是单科性高等政法学校。自1979以来,中国法律教育发展迅速。另外中国还有大专、中专层次的各种法律职业学校,还有各种业余教育中的法律专业。但在各种法律职业学校和成人教育的法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较多,如师资力量不强、教学管理松弛、教学效果较差、毕业生质量不高,因此中国的法律教育主要以各大学法学院的普通教育和单科性高等政法学校为主。

2.法律教育与科研任务并重

中美两国高等法学院系除以教学任务为主外,还承担法学的科学研究任务。与欧洲大陆一些国家不同,中国的专门研究机构较少,因而法学研究方面的力量主要集中于高等学校的法学院系中,教师既是法学教育的承担者,也是法学研究的主力军,这与美国法学院承担的任务类似。

二、中美法律教育的不同点

当代中国法律教育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以及本国历史、文化传统方面,都不同于任何西方国家的法律教育。就法律教育的形式、技术方面而论,中国较接近民法法系国家法律教育。与普通法系国家相比,尤其是美国,有很大差别。近几十年来,两国间的法律教育方面的交流日益加强,美国的法律教育方法与模式被积极引进中国,有关美国的法律、法学及法律教育方面的知识,对中国的法律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入学资格不同

中国法学院的入学资格主要是高考毕业生,通过每年一度的高考选取法学专业,达到高考成绩的,批准入学。以高中学习成绩和高考成绩为基础。另外也有少数学生通过成人教育方式学习法学,主要包括自学考试和成人函授考试等方式实现学习法律,入学资格也是高考毕业生,但可以招收往年毕业学生,因此成人法学教育的学生较普通大学的法学学生年龄偏大,社会经验较为丰富,但这种入学的学生数量少,教学质量问题较大,因此,中国法律教育招录的学生是以基本没有社会经验的高考毕业生为主体。这种入学资格和美国法学院的入学资格有较大不同。美国法律教育的一大特点是入学资格之一是已是大学本科毕业生,即已取得文科或理科学士学位(B.A.,B.S.)。要求申请入学者要参加全国性的“法学院入学考试”(LSAT),以大学本科成绩和LSAT成绩为入学的基础,合格者被批准入学。因此,法学院的学生年龄要比一般大学生大,所具备的基本知识也较为扎实与广泛,有一定的社会经验和文理知识。

2.教学目标不同

中国各大学法学院的教学目标旨在为学生提供较为广泛的法律理论和知识方面的基础,而不单纯是职业训练。中国法学教育的对象主要是高中毕业生,在法学院系学习四年,符合条件的毕业生被授予法学学位。在校四年学习期间,主要学习法学专业课程,但也要学习很多一般人文学科课程,如外语、哲学、政治、历史学。这种教学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是,毕业后不仅可以从事律师、法官等职业,还能从事公务员、一般工作人员等职业,律师在主要的职业取向中不占主导地位。中国的法学本科学位不同于美国法学院所授予的法学博士(J.D.)学位。美国这种教学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毕业后立即参加律师考试,能从事以开业律师为主的实际工作。这种方针的一个前提就是:法学院的学生在入学前已具备必要的人文学科知识。[1]据统计,目前全美共有200多所法学院,其中184所是经美国律师协会American Bar Association(简称ABA)认可的。所有被ABA认可的学校,每年大约招收3万6千多名的全时法律学生及接近七千名的选读法律学生,可以参加美国各州的律师考试。他们中80%以上的人都以律师为主要就业方向,约10%以上的毕业生则进入司法体系或担任其他公职。因此,在ABA这个“法律职场代表”的外部引导下,各法学院为美国每年造就数以万计的律师(美国律师人数比全球其他所有地区律师的总和还多,迄今已突破100万人),从而形成一条“产、供、销一条龙”的法律职业教育之路。因此,中国法学院的教学目标更侧重于知识性的训练,而美国法学院的教学目标更侧重于职业训练,以培养“未来的律师人才”为教育目标,这也可以从两国的教学课堂设置得出结论。

3.课堂设置不同

中国的法律教育,是统一由国家管理,其课程设置原则上按国家统一规定的教学计划,但各院系分别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各自的教学计划。以北京大学法学院多年的教学计划而论,首先,就本科生的专业和课程设置来说:1979年,根据当时的需要在全国率先增设了国际法学专业,1980年又率先增设了经济法学专业,1993年再增设国际经济法学专业。这就形成一个包括法律学专业、经济法学专业、国际法学专业、国际经济法学专业在内的在国内属于尤为完整的法学专业体系。在发展专业体系的同时,法律学系的课程设置体系不断发展。经多次调整,从1993年开始,本科生进校后任选专业,学满两个专业学分的可取得双专业毕业文凭。与此同时,近年来再次修订教学计划,贯彻“加强基础,淡化专业”的精神,加强了基础课比重。全系所开本科生专业课程已逾70门。其中全系各专业必修课17门:法理学、中国法律思想史、中国法制史、西方法律思想史、外国法制史、宪法学、行政法学、民法概论、合同法、刑法学、国际法、国际私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刑事诉讼法、法律文书、律师实务与律师道德;法律学专业必修课6门:知识产权法、婚姻家庭法与继承法、企业法/公司法、司法鉴定学、犯罪学、劳改法;经济法学专业必修课9门:经济法总论、企业法/公司法、反不正当竞争法、计划法与投资法、财政法与税法、金融法/银行法、会计法与审计法、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环境法;国际法学专业必修课8门:中国外交史、国际环境法、国际经济法、国际组织、海洋法、航空航天法、国际司法判例、专业外语;国际经济法专业必修课8门:国际贸易法、国际投资法、国际金融法、国际税法、海商法、国际技术转让法、国际经济组织、专业外语;全系各专业限制性选修课23门:现代西方法律哲学、立法学、当代西方法律思潮、中国司法制度、中国法律文化、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外国宪法、公务员法、罗马法、外国民商法、实用刑法学、青少年法学、外国刑法、刑事侦察学、刑事技术概论、法医学、保险法、中国经济立法史、司法精神病学、外国婚姻法、票据法、国际税法、国际法与国际组织专题。除专业课程外,还有若干门全校性公共课程。[2]除学习课程外,还要求学生在学习期间有固定时间在司法机关、律师事务所或其他单位实习;并要求在教员指导下,撰写毕业论文。

美国的法律教育较为注重职业训练,其课程设置明显地反映了职业教育的特色。各法学院课程设置有所区别,但基本上是相同的。以法律专业本科教育为例,其基础课程包括:宪法、合同、侵权、财产、、民事责任、刑法、民事诉讼法以及法律推理和司法文书、商法、公司法、知识产权法、WTO等。客观地说,普通本科三年的法律课程之中第一年是最难的。上课时间往往不是很多(哥大法学院每周五天约上二十个小时),但每上一次课,学生必须花三四个小时甚至一整夜的时间做课前准备工作(包括阅读讲义、检索案例、寻找案例争点issue、尝试回答布置的问题等)。而临近期末考试时,那就更要加倍努力了。选修课程基本设置在第三年,开设课程五花八门,包括法律与社会科学、法经济学、法律与全球化、收购与兼并、谈判理论等。由于不同类别的学生选修课可以交叉,因此像哈佛等名校常年提供100多门课程供学生选择。鼓励学生自选的课程包括比较法、法制史、法律哲学、法律与经济等课程。[3]

4.教学模式不同

中国的教学模式较为传统,一般以教员系统讲授为主,一般课程也有专门课堂讨论。就国内各部门法课程而论,讲授内容主要围绕该部门法的有关法律、法规的理论和实践。即通常的老师讲授知识,学生作笔记,间或有师生互动提问、释疑环节的授课方式。无论中外,它都是讲授基本理论课或学科基础课的唯一之选。但由于相对忽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有着被动接受的弊端,因此这种教学模式在中国通常也被称作“填鸭式”教学,成为学者批评和教学改革的对象。中国没有判例法制度,在讲授或讨论部门时,也研究少数有关判例,但这仅仅是为了贯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更好地理解有关法律规定,而不是像美国法学院所推行的“判例教学法”。目前中国的一些法学院已经注意到此类问题,不但加大了给各类学生安排法律实务类课程的数量,而且通过暑期社会实践、毕业实习、组织模拟法庭和组建法律社团、提供免费法律援助等方式不断加强学生们的实践能力。

美国教学力求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一种是讨论课的方式。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从施教者和受教者的模式中脱离出来,进而演变为合作者的关系。它强调学生主动性的最大发挥,每一个学生在课前预习(通篇阅读教师预留的参考文章以及选定案例)的基础上,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发表个人见解。教师往往扮演一个引导者、提问者以及思路转换者的角色。更多时候,教师的身份被完全淡化而彻底融入到课堂讨论之中。这种教学方式中教师的主导性实际上增强了,因为他需要在课前针对本门课程,安排最能说明问题的案例和参考文章供大家阅读,并预先就每次将要讨论哪些题目、从哪几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等问题通过电子邮件发给大家提前准备。因此,教师组织讨论课的方式付出的精力反而比一般的“填鸭式”授课方式大的多。另一种是判例教学法,这种方式在中国法学教学中的影响越来越大,但其局限性也日益凸显,美国随着社会的需求,其Clinic(诊所式)教学模式逐渐成为美国各大法学院青睐的一种方式,此种模式在美国法学院推行已有30多年的历史。它是以培养学生处理法律实务问题的各种技巧为主要内容,把课堂假设为一个法律“诊所”,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引导和训练学生对一个个法律疑难杂症做出“诊断”,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开出“处方”,从而锻炼出“医术高超”的法律实务人才。目前Clinic教学的主体内容是公益诉讼(Public Interest Law Initiative,简称PILI),其范围包括对穷人、妇女、儿童、残疾人被侵权提供法律援助,以及环境问题诉讼、移民案件诉讼、公平住房诉讼等。具体做法就是对法学院一二年级的学生志愿者进行Clinic培训,有针对性地讲授各式各样的实践案例、可能遇到的情况、可用的法律对策等,最终以培养出一批能在某个地区开展短期或中期公益诉讼的法律工作者为目标。

三、启 示

1.重新确立法学教育目标,注重职业培养的教学模式。

法律人要走向实践,以经世致用为本。法学教育是面向市场经济和法律职业实务的主战场,应树立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目标,为此要增加实践教学的方法,强化“全国统一司法考试”的教学权重。目前课程改革已有成效(如“方法”课和“案例”课),但还需进一步改进。在老师配备上,应强调有适当比例的实务人士聘为客座或兼职教授;聘请法律实务中的资深律师定期来校开课(如专门的律师实务,或者特定法域的选修课);强化毕业前实习课程的教学和考评,开展相对固定的用人单位的学校招聘会。有一定数量的实习基地和调研地(如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监狱等);加强模拟法庭、法律诊所、法律社团以及自办刊物、网站的建设。强化“全国统一司法考试”在法学教育教学中的权重,鼓励教师结合法律实务进行教学。目前,我国的法律教育对以上教学目标已有较好定位,以我国较小的法学院――江苏淮阴师范学院法学院为例,学院在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师师资的聘请、实践基础的建设及司法考试的重视上,都做到了以上的要求,教学效果显著,以司法考试过关率来说,近三年来,每年大三学生过关率在30%以上,这可以说明,我国法学教育教学目标的重新定位有着极大的希望。但从整体上看,我国的大学法学院的职业教育定位还不够,法学毕业生的就业选择还不能准确定位,这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法学毕业生整体就业质量。

2.建设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群,鼓励跨专业、跨院系选修课程的设置。

在法学院开设的课程中,每组的课程结构分为公共必修课、方向必修课和选修课(含推荐选修课和自选课)三类。公共必修课应包括传统法学的基础课,如宪法学专题、法史学专题、法理学专题、民法学专题、刑法学专题等;方向选修课应包括:司法法务方向,可选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法官学等;政务法务方向,可选行政法、行政诉讼法、立法学等;商事法务方向,可选公司法、金融法、担保法、劳动法等。另外,我国应面向未来,尽快开设国家和社会以后愈益重要的新专业科目和相关课程,如可以单独设置人权法、公益诉讼、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环境保护法律等课程。

同时为培养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鼓励跨专业、跨院系选修课程的设置,主要措施有:增加财税法、知识产权法和新型交叉学科选修课的设置;鼓励校内不同学院联合开设跨学科课程,如财税金融与财税金融法、法律和经济学、公司并购和公司法学等。

目前,中国各高校法学院基本都能根据自身情况,制订较为完善的课程,但关键问题是部分选修课实践性较差,课程的设置可有可无,再者学生对一些实践性较强的选修课的认识不足,造成实践性的选修课没有实践作用。这还有待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逐渐积累教学经验。

3.切实提高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学术水平

学生的科研水平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提升的,法律教育虽然以职业性与实用性为主要教学目标,但缺少理论研究,法律教育也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为此,我们要在注重实践教学的基础上,同时加强对学生科研水平的提升。为此我们可以注重以下途径:①常设教授沙龙、主题研讨会、学生社团学术研讨会、实现学生期刊的正规化。②加强对硕士、博士的日常管理。规定学生定期向指导教师做研究报告或案例调研报告,认真准备,提高学术水平,为此要做出常设性的硬性规定。③坚持在硕士、博士课程中开设各类“法学前沿课”,增强学生的理论和学术水平。

四、结 论

总的看来,美国法学教育特别强调职业性和实用性,很少进行单纯的书本教育,反对刻板教条、反对不结合实际案例空谈法律理论的教育思想。法学院就是职业教育学院,其法律教学的各个环节,包括入学资格、教学模式、课程设计、考试方式以及毕业要求都紧紧围绕学生就业和法律实用的根本宗旨进行设计与运作。教师教育学生从案例中总结归纳法律原则,帮助学生阅读和了解具体问题的全部相关材料,分析和评判某项法案和司法裁决的优劣得失,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引导和训练学生对一个个法律疑难杂症做出“诊断”,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锻炼出法律实务人才。这种教育定位与教学模式使美国的法学教育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始终居于强大地位和有力影响。这对于我国目前的法律教育有着积极的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1 沈宗灵.比较法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35

篇7

【关键词】非公有制经济;做大做强

近年来,扎兰屯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非公有制经济的文件精神,结合本地实际,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千方百计引进项目及人才,建立了市工业产品展示中心、中小企业网、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咨询服务有限责任公司等服务平台,使非公有制经济的领域、规模、质量、效益得到不断扩张和提升,逐步成为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但是由于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地缘关系及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影响,非公有制经济在经济总量、规模、科技创新、经营管理等方面还存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非公有制经济经营规模小,产业结构层次低。

全市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仅60 户,批零住宿餐饮限额以上企业19户,税收超千万的只有4家,税收超百万的12户,缺少拉动地区发展的大企业、大集团,至今还未有一家上市公司。另外全市非公经济大多选择技术门槛和管理门槛相对较低的领域,高科技和高附加值的深加工领域相对比较少,结构不合理,产能过剩,资源综合利用低。

(二)非公有制经济缺少有效的融资渠道,资金“瓶颈”制约严重。

一是融资渠道狭窄:我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尚未建立。现仅有三家小额贷款公司、一家融资担保公司,担保额度有限,同时激活民间资本机制还未形成;二是由于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上升及贷款权限上收。从今年年初到今年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及小贷公司贷存比为56%,所以现在我市非公有制企业资金缺乏的现象比较严重。据今年2月市金融办调查显示全市融资需求在500万以上的企业有21家,所需资金约六亿元。由于缺乏资金,致使非公有制经济难以扩大规模、科研及设备更新改造投入不足,缺乏竞争力。

(三)生产成本上涨,压缩了企业利润。

由于原材料价格、劳动用工成本、电价、水价、土地房屋租赁、运输成本等价格不断上涨及社会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要求增强,致使目前我市的非公有制经济生产成本不断推高,企业利润稀释。特别是一些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较低的林畜加工企业面临生产下滑和亏损问题。

(四)企业创新意识不强

相当多的企业过分追求近期利益,普遍存在研发、吸纳科技成果的动力和能力不足等问题。全市只有阜丰集团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认可实验室等科研平台。

(五)非公有制经济员工的后顾之忧问题还缺乏制度层面的保护。非公经济的技术人员在职称评定、技术评级等方面还缺乏一些明确的规定,工资增长机制以及医疗、养老、工伤、劳保、休假、权益保护等诸多保障问题等都还缺乏制度约束。这就造成了引不进、留不住人才和熟练工人的局面,使得创新和管理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如何做大做强扎兰屯市非公有制经济

(一)制定发展战略,强化产业引导。围绕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结合我市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尽快制定符合我市市情的非公有制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一是加强对产业发展的政策引导和宏观调控,构建我市新的产业发展格局,突出发展绿色农畜林产品深加工、新型煤化工、有色金属开发、机械制造等产业,打造竞争力强的产业体系;二是扶持一批运行质量好、扩张能力强企业,积极推进资产重组、集团企业组建大型企业,培育发展一批与大企业“共生协作”的小微企业,加强社会化分工,完善全程产业链及关联企业群体,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局面,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三是政府在产业支持、项目规划、优惠政策上要倾斜于发展前景较好的煤化工、矿产开发、现代医药、新型建材、文化旅游、社会服务等接替产业。

(二)进一步加强政府服务力度,改善发展环境。一是设立非公经济发展协调机构,便于集中各部门的力量,形成推动非公经济发展的合力;二是完善非公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健全信息咨询、人才培训、法律援助、信用评价、技术推广,产品推销等服务体系,成立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作为的综合服务机构,为非公有制企业提供全方位、多途径的服务。

(三)拓宽融资渠道,扶持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做大做强。一是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逐步建立由市政府全资担保机构、商业性担保机构、互助会员担保机构组成的信用担保体;二是进一步完善银政、银企交流合作机制。定期召开银政、银企座谈会和项目推荐会,及时向金融机构推荐优势产业项目,协同考察论证,予以信贷支持,实现互利双赢;三是大力加强企业信用建设。建议可将现行工商的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和税务的企业纳税信用等级评定进行资源整合对接,建立综合的信用评价体系,使其在企业升级、银行贷款等方面发挥作用;四是要利用好民间资金。要向民间投资者提供完善的项目、信息、市场等方面的服务,正确引导民间资金投向;五进一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市财政每年要安排一定数量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专项基金。

(四)壮大人才队伍。一是市政府应将非公经济组织厂长(经理)、技术管理人员纳入全市人才战略规划,加强培训力度;二是依托我市职业教育资源,培养一批急需的高技能和高素质劳动者;三是建立人才激励机制。政府和企业相互协作,形成一种共同用好人才、留住人才的良好环境。通过适量的技术入股、专利入股、提高薪酬、重奖突出贡献等措施,完善职称评定、技术评级机制,不断增强企业吸引人才的能力。

(五)提升企业科技创新的能力。加强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密切合作,引进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走精深加工的路子,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加快用先进技术嫁接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使传统产业向深加工度、高集中度、高附加值和低能耗、低污染方向转化,实现产业技术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加速产业升级与结构优化。

(六)建立中小企业行业协会或联盟。一方面中小企业要积极联合起来,自发组织各种协会;另一方面政府也要积极加以鼓励、引导、培育和支持。建议政府每年拿出一定的资金给中小企业协会,作为其组织活动的经费。协会或联盟内的中小企业应加强互助合作,为其以后发展为集团公司或联营公司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篇8

>> 借鉴美国经验,缓解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借鉴国外经验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美国中小企业融资经验的借鉴与启示 借鉴国外中小企业融资制度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支招 借鉴国内外经验探求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新渠道 美国中小企业融资经验及启示 美国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国际经验与借鉴 韩国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经验与借鉴 以美国“创新群”经验求解中小企业融资难 缓解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分析 缓解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 借鉴国外经验完善我国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体系 借鉴国外经验完善我国中小企业财税优惠政策的思考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探析 探讨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对策建议 我国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难题及对策 中小企业融资的国际经验与借鉴 借鉴美国经验 完善我国助学贷款制度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根据《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文件整理

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按照最新的划分标准,截止2012年底,在全国各地工商部门注册的中小微企业超过1300万户,超过企业总户数的99%。广大中小企业创造了我国80%以上的就业机会,60%的GDP,50%的税收,专利申请数和发明专利拥有数的比例也达到50%。中小企业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推动技术创新、扩大城镇社会就业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国中小企业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经常遇到企业发展战略不明晰、人力资源匮乏、公司金融管理薄弱等问题,其中融资难问题被普遍认为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最大瓶颈。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及其原因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1.间接融资仍为小企业融资的主要途径。

我国中小企业目前发展主要依靠自身内部积累,除自有资金外,银行贷款是资金的主要来源。在银行贷款方式中,中小金融机构为主要的融资机构。据统计,截至2009年底,我国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资产占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的51%,其中,中小企业贷款占其企业贷款的45%;股份制商业银行资产占比为14.1%,中小企业贷款占其企业贷款的50%左右;100多家城市商业银行资产占比为6.6%,中小企业贷款占其企业贷款的70%多;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资产占比为11.5%,中小企业贷款占其企业贷款的95%以上。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银行主体结构和信贷流向与企业规模结构不适应,社会上大量的闲散资金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很多中小企业丧失了融资的机会,而不能得到长远的发展。

2.直接融资所占比重很小,对中小企业支持力度有限。

我国资本市场正处于发展阶段,处在创业期和成长期的中小企业很难达到发行股票的严格限制条件,股权融资对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的作用有限。主板上市的财务指标要求很高,大多数中小企业不具备相应条件;创业板上市条件虽有简化较为适合中小企业上市融资,但需求和供给比例仍明显失调。新三板市场给了中小企业一线生机,即便如此,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比例只占5%。债券融资也不容乐观。虽然2006年底颁布修订的《企业债券管理条例》对中小企业发行债券放宽了条件限制,但截至2012年底,我国仅发行了五支中小企业集合债,筹资总额24亿元。(见表1.2)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信息整理。

此外,开展票据融资、金融租赁、典当融资等业务的金融机构较少,加上企业认识上的局限,这些融资方式在中小企业融资中发挥的作用还非常有限。

(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成因

从我国中小企业 “融资难”主要是由客观经济环境原因、行政原因、金融机构原因和中小企业自身固有特性的原因等因素造成的。

1.政府行政干预角度分析

经过几次政府机构改革,目前涉及中小企业管理的部门主要包括工信部中小企业司、农业部乡镇企业局、国家工商管理总局个体私营监督管理司等等。这些部门管理中小企业的出发点和角度各不相同,有区隔、有重叠、也有空白。可是在新一轮地方政府机构调整中,一些省、市成立了经济信息委或工业信息委,原来的中小企业局降格为委内的处级单位,地方中小企业主管部门的行政级别、协调能力和调控手段不但没有得到加强,反而弱化。

2.经济学角度分析

外源式融资中供给总是满足不了有效需求,中小企业融资是一个非均衡的市场。相对于大企业来讲,银行和金融机构给中小企业融资会面临诸如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逆向选择等带来的高成本和高风险。同时放弃了给大企业融资的机会成本,对金融机构来讲,投资中小企业可以说是无利可图或者只有微利。因此,完全靠市场经济不能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这就需要政府参与,需要政府有更多积极作为,包括资金投入、政策支持,以及在信誉文化建设方面的推进。

二、美国中小企业融资政策借鉴

(一)美国中小企业行政主管部门

在美国没有中小企业的提法,“小企业”才是它们其习惯叫法。1953年7月30日,美国在商务部设立了“小企业管理局”,之后成为一个永久性的独立的联邦政府机构。小企业管理局为小企业提供融资、经营、技术、法律等方面的服务,并一直延续至今。它主要通过四种途径帮助小企业发展:向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创业发展――教育、信息、技术援助和培训;帮助企业参与政府采购;为小企业提供法律援助。

(二)美国资本市场与企业融资

经过长期的演进和发展,企业制度相对健全,企业行为较规范,美国的金融市场体系已经相对成熟和完善。美企业融资方式“啄食顺序理论”(the pecking order theory),即企业融资一般会遵循先内源融资,然后债务融资,最后股权融资的先后顺序,换言之,企业先依靠内部融资(留利和折旧),然后再求助于外部融资,而在外部融资中,企业一般优先选择发行债券融资,资金不足时再发行股票融资。

美国直接融资的资本市场非常发达,包括全国性证交所、地方证交所、第三市场(上市股票的场外交易)、第四市场(大机构和投资家之间直接交易)、纳斯达克全国市场、纳斯达克小型市场、小额股票挂牌系统、粉红单市场。其中,纳斯达克小型市场、小额股票挂牌系统、粉红单市场是专门为小企业的资本交易提供服务的,特别在粉红单市场,企业原则上不需要任何条件即可上市。90%以上的美国最具成长性的企业,是在纳斯达克市场上市的。

(三)美国中小企业融资政策

1.为小企业提供分阶段、全过程的资金支持。

小企业管理局直接管理了众多的资金支持项目,包括504贷款项目、社区快速贷款、社区调整贷款和投资项目、微型贷款项目、污染控制贷款、能源贷款等。并可经国会授权拨款,向有较强技术创新能力、发展前景较好的小企业直接拨付,另外,还向小企业提供协调贷款服务,小企业管理局与地方发展公司、金融机构协商为小企业提供贷款。

2.提供担保贷款服务,由小企业管理局向放款机构担保。

通过提供担保,促进商业金融机构向小企业融资。形成了由小企业管理局直接操作的全国性小企业信用担保、由地方政府操作的区域性专业担保和社区性担保三个层次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3.对小企业进行风险投资。

1958年,小企业管理局建立了的小企业投资公司,该公司从联邦政府获得优惠的贷款支持,其融资方式可以是低息贷款,也可以购买和担保购买该公司的证券,投资方向主要是中小企业发展和技术改造。为满足小企业融资的需要,负责向小企业提供商业银行不愿涉足的风险投资。1971年,创建了纳斯达克市场,为小企业尤其是科技型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大规模资本,许多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通过二板市场融资而飞速发展,成为全球知名的顶级公司和一流企业。

三、短期内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途径

中小企业融资难,说到底是由于我国现阶段的金融市场结构、发育程度、现行金融体制与中小企业多元化融资需求之间的不均衡导致的,破解这个难题需要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各自找准自己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定位,在政策制定、金融创新、企业管理等方面不遗余力地寻求破解之道。

(一)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表明,要解决好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政府必须在其中发挥作用。国际经验上,各国普遍设立专门的政府部门及相应的分支机构,负责对中小微企业提供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指导与扶持。并成立中小微企业社会服务机构,加强民间组织在协调政府、企业之间的桥梁作用。在现阶段,我国政府的在这方面的任务主要是建立健全中小微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转移部分政府职能,使NGO等中介机构进一步扩大业务范围、增强服务能力。

(二)中小企业自身的完善

信用是企业生存之本和竞争力之源,是企业最宝贵的无形资产。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尤其是微型企业缺乏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重大财务事项的决策机制更不甚完善,财务信息虚假度较高,严重阻碍了金融机构对这部分企业资金的投入。应从企业自身着手,加强财务管理、信守合同,建立良好的银企关系,为企业融资在主观上创造良好的信用条件。另外,也应建立起以客户资信管理制度、内部授信制度和应收账款管理制度等为主要内容的信用管理制度,减少信息不对称,提升信用管理水平,减少银行对企业的信用危机。

(三)积极发展各类中小微型金融机构

目前我国中小银行发展缓慢,而且部分中小银行的发展定位不准确,它们并不愿意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服务,而是争先恐后为大企业服务。政府应放开市场准入,允许民间资本组建和投资各种中小金融机构。积极发展适合于中小企业的金融组织,主要是中小商业银行,包括城市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等经营群体。从国际经验来看,仅仅依靠商业性金融机构难以解决中小企业中长期贷款问题,还需要依靠政府政策性优惠贷款。建立政策性的中小企业发展银行,通过法定的中小企业贷款投向,规避地方政府与市场竞争对中小银行贷款行为的干预和扭曲,并借助低于市场利率的政策性金融债券的发行,向中小企业提供优惠的长期性贷款资金。

参考文献:

[1] 张俊伟:“完善中小企业政策体系的努力方向”,《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3月30日。

[2] 李子彬等:《中国中小企业2013蓝皮书:发展、融资、服务与政策》,中国发展出版社,2013年10月,第1版,第3页。

[3] 陆珉峰、张兰:“构建多元化中小企业融资模式的战略思考”,《企业研究》,2010年4月,第51页。

[4] Myers, Stewart C. and Nicholas S. Majluf, 1984: Corporate Financing and Investment Decisions When Firms Have Information that Investors Do Not Hav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3.

篇9

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实现98.12亿元,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9.28亿元,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7.42亿元,增长16.78%;地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17亿元,增长74.7%;财政总收入实现8.6亿元,增长11.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实现6.5亿元,增长12.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4.3亿元,增长13.6%);粮食产量达到73.6亿斤,增长2.6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5392元,增长16.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039元,增长13.7%;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6.17%。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要重点做好七个方面工作:

一、着力发展现代农业

进一步夯实农业基础,依托水利化、农机化、合作化、规模化、标准化、科技化和市场化,在调优结构、扩大规模、提升质量上做文章,全力提高农业发展建设水平。一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二是提高畜牧业发展水平。三是壮大生态经济总量。四是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二、全力壮大工业经济

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推动优势资源本地加工转化。按照集群化发展方向,全力壮大支柱产业,抓好老企业转型和骨干企业升级。一是坚持产业主攻方向。围绕粮、肉、乳、矿等七大优势资源,大力发展粮食生化、绿色食品、装备制造、矿产开发等优势产业,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总体把握产业链布局,注重产业项目的税收贡献、就业拉动、产业带动,注重土地集约、环境影响、比较效益,打造符合本地实际、富有龙江特色的产业集群。二是突出产业项目建设。三是抓好产业园区升级。重点完善白山园区110千伏输变电站、污水处理厂、园区道路、原料配送区等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在建项目进度,抢抓工期,确保质量。全县各园区入驻企业总数达到20家以上,力争县工业示范基地晋升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抓好哈拉海园区规划设计。推进杏山铜产业园、永发牧业园建设。四是抓好现有企业发展。全力攻坚,做强大企业、做优中等企业、做活小微企业。着力解决小微企业发展难题,采取政策扶持、金融支持、技术支撑、产业整合、市场推介等措施,推动成长性良好的企业增强实力,提升民营经济发展质量。五是注重招商质量。认真落实“包项目、包任务、包产业、包发展”责任制,严格项目推进、信息收集、审核论证、督办考核管理,全力提升项目质量,确保招商工作依法合规、科学高效。

三、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健全市场体系,释放市场潜能,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快速、高效流动。一是繁荣商贸物流产业。二是提升金融支撑功能。抓好金融服务。加快引进更多的金融机构,完善城乡金融网络,拓展金融业务。优化金融投向,重点支持产业项目、合作社、专业市场建设,破解中小微型企业融资难题。加强金融信用体系建设。强化金融秩序监管,严厉打击金融违法行为,全力清收各种不良贷款,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扩大保险业务范围,增加农业保险补贴,支持农民积极参保,降低农业生产风险。三是推进旅游开发工程。搞好旅游资源普查,设置环状旅游路线,重点打造朝阳山景区,提高旅游市场开发水平。

四、全面推进城乡建设

坚持城乡统筹、产城一体发展思路,以县城为龙头,以中心乡镇为重点,以新型农村社区为支撑,分步推进,重点建设。一是全面完善城乡建设规划。启动新型社区和龙湾河改造等11个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编制城市控详规划50万平方米,提前编制建设项目修详规划;规范建筑形态设计,彰显建筑风格特色。二是强化县城统领功能。按照“东移、北扩、南延、中改”战略布局,坚持新城开发和老城改造并重,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实现商业、行政、社会事业服务设施均衡建设,促进城市协调健康发展。三是加快中心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四是加快公路建设养护工作。统筹谋划建设公路路网,改革公路养护体制,认真解决危及安全、通行不畅和卡脖子等问题。五是提高城乡管理水平。加强城乡管理,提高管理精度,开通城市建设服务热线,全面加强物业管理,提高物业服务质量。实施卫生城建设,规范牌匾广告,美化市容乡貌,改善公共卫生环境。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工程,大力治理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提高农村宜居水平。

五、倾力改善基本民生

关注群众最关心、最需要、最迫切和最有意见的问题,实现民生工作的城乡统筹、点面结合。一是推动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增加教育投入,改善教育教学条件,提高师资水平,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卫生计生工作水平。完善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机构,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抓好卫生人才培养,实行远程会诊、资源共享、联合办院,解决疑难病患者看病难、治病贵问题。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强化人口科学化管理,实施优质服务,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发展文体广电事业。加强文化体育场馆建设,拓展文化体育活动阵地,丰富城乡文化生活,办出高质量广播电视节目,满足多元化文化需求。二是强化社会综合保障能力建设。促进城乡居民就业。落实各项就业政策,拓宽就业渠道。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稳步提高医疗保险报销比例。搞好社会救济救助。落实城乡低保政策,关心残疾人事业,关爱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着力改善孤、病、贫等弱势群体生活。三是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强化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建设。发挥社区管理和服务职能,增强村集体组织带动能力,提高城乡居民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水平。维护社会安定稳定。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黄、赌、毒、黑”等违法犯罪行为,确保社会治安形势进一步好转。狠抓安全生产。全面排查治理隐患,严格进行安监执法;全面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加强社会矛盾排查调处工作,降低法律援助门槛,扩大人民调解范围,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全面化解人民群众矛盾,保持社会局面和谐稳定。

六、扎实推进各项改革

一是推进政府机构和事业单位改革。二是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三是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四是推进农村经营主体改革。五是推进金融改革。六是推进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七是推进民生领域改革。八是推进职业教育改革。

七、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篇10

关键词:社会养老 发展模式 需求导向

中图分类号:F84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8-011-03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人口最多的老龄化国家之一。从2011年到2015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由1.78亿增加到2.21亿,平均每年增加老年人860万;老年人口比重将由13.3%增加到16%,平均每年递增0.54个百分点;2014年老年人口将突破2亿,人口老龄化进程进一步加快。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刻转型,特别是居民收入水平和收入结构的改变、多样化的社会需求的日益增加、养老传统观念的逐渐打破、社会供养能力的不断弱化以及社会阶层的日趋分化等,居家养老、社区养老等传统主流养老模式不断向多层次、多维度、多样化方向发展和演化,新兴养老服务模式日渐兴起,呈现出多元化的变化特征和新型的发展业态,为国家养老事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满足了老龄人口多样的、积极的养老需求。

一、新兴养老服务模式兴起的背景

家庭养老、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是我国当前最主要的养老模式。在满足巨大的日益多样化、复杂化的养老需求的同时,又面临着供给数量严重不足、服务质量难以保障、失衡现象日益突出等诸多矛盾和困难。这为多种新兴养老服务模式的兴起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其兴起的背景是:

1.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供养负担日益加重。家庭养老是以家庭为主要载体,承担老年人物质供给、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等赡养责任和义务,主要依靠本人、配偶、子女等家庭成员来满足和实现。家庭养老是我国最主要、最基本的养老方式。2011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表明,我国居民家庭养老比例达到90%。但是,随着小型化、空巢化家庭的日益增加,家庭人口数量逐渐减少,功能逐渐弱化,家庭供养能力不断下降;由于老年人寿命延长、自理能力下降,家庭养老支出不断增加,特别是“421家庭”(一对夫妻赡养四个老人和抚养一个孩子)日渐增多,养老负担日益加重,使家庭养老的传统观念和方式受到现代社会生活环境的严重冲击,迫切需要养老服务走出家庭,走向社会。

2.居家养老社会认知度低,专业化程度差。居家养老服务是以社区为依托,政府和社会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医疗保健和精神慰藉等方面服务的养老形式。居家养老对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补充与更新。研究表明,85%以上的老年人有享受居家养老的意愿,目前我国城市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总的满足率只有15.9%。其原因主要在于,一方面,受到传统家庭养老观念的影响,居家养老方式并未被人们普遍接受;另一方面,以社区为依托的政府和社会提供的养老服务功能定位模糊,服务水平低,管理粗放,服务队伍专业性不强,政策支撑能力不足,难以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的养老需求。

3.社区养老专业化服务水平较低,保障供给明显不足。社区养老是以社区为平台,集合社区内各种服务资源,以专业化机构为主体,主要面向家庭日间暂时无人或者无力照护的社区老人提供日间照料、居家养老服务、义工援助、邻里互助等多种形式的上门服务或托老服务。社区养老是居家养老的重要支撑,具有社区日间照料和居家养老支持两种功能。零点调查公司的一项调查也显示,有七成人接受社区养老。但是,我国现阶段的社区养老服务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配套设施不齐全,缺乏医疗保健和护理设施;服务人员素质不高,缺乏专业培训;服务项目、服务规模有限,组织化程度和服务质量低;缺乏稳定的资金筹集渠道和来源等。老年人服务需求的扩张和社会保障不足之间产生了突出矛盾,滞缓了养老事业发展的进程。

4.机构养老数量稀缺,服务发展不平衡。机构养老是指由专门的养老机构为老年人有偿提供饮食起居、清洁卫生、生活护理、身体保健和文娱活动等综合,给予全方位的养老照顾。机构养老是我国重要的养老模式之一,分为公办、民办和民办公助三种基本类型。调查显示,我国愿意选择机构养老的老年人占总数的10%左右。这种养老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将家庭养老、居家养老、社区养老集合起来,合理分散风险,实现养老资源的共建、共济和共享。但是,由于我国目前养老机构的数量稀缺,已经出现“一床难求”的局面;服务价格较高,多数人承受困难,入住门槛高;很多机构服务质量差、专业化水平低,场所设施简陋,服务成本较高、经济效益较差,难以满足服务需求。因此,养老机构服务的供给与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之间存在着越来越大的矛盾,亟待解决和改善。

5.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需求与日俱增,社会供给压力渐增。一方面,随着收入的增加和生活的改善,老年人对高质量的医疗保健服务的需求日益迫切,对专业化的生活照料、家政服务需求旺盛,积极参与社会事务,提高生活质量的“积极老龄化”、“二次社会化”意愿日趋强烈,对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追求更加多样化。另一方面,养老服务社会供给相对滞后的矛盾日益突出,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尚不完善,政府投入不足;服务设施、服务网络建设滞后,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服务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难以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保障,等等。强劲的养老需求为养老服务业,特别是新兴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创造了空前未有的机遇和空间。

二、几种主要的新兴养老服务模式及其实践

养老服务需求与社会供给之间的矛盾,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了养老观念的深刻转变和养老模式的不断变革,使各种新型模式和新兴业态纷纷展现,推动了养老事业更加多元化的变革和发展,并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和借鉴。总结梳理一下,主要呈现出以下新兴模式。

1.医养结合模式。老年人最注重的是身体健康。由于高龄、失能、半失能老人逐年增加,需要“医养结合”服务的老年群体也逐年加大。一项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各级、各类养老机构中,有医疗支持的不足20%。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应运而生,是指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联手合作,为老年人提供综合养老服务的新模式。这种模式区别于传统的单纯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生活需求的养老服务,既包括传统的生活护理服务、精神心理服务、老年文化服务,更重要的是包括医疗康复保健服务,如:健康咨询与检查、疾病诊治与护理服务、大病康复以及临终关怀等。“医养结合”使政府、企业或私人举办的医疗卫生资源进入养老机构、社区和居民家庭,不仅能够解决老年就医与养老的社会问题,而且能够引导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向养老领域倾斜,有效解决了养老机构缺乏医疗支持的问题,实现了二者的共赢。目前,北京、上海、广东、山东、河南、湖南等地多家养老机构和医院都陆续开始实行医养结合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互助养老模式。互助养老模式是以政府为主导,以社区或村镇为单位,以满足中低收入老年群体基本养老服务需求为重点,以老年人集体居住为基本方式,开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助互助的养老模式。以河北省肥乡县为代表的互助养老模式,通过“集体建院、集中居住、自我保障、互助服务”,充分利用现有的卫生、文化、设施等各种公共服务资源,集中解决老年人的日间生活照料、情感交流、文体娱乐、精神慰藉等问题,做到“离家不离村、离亲不离情”。作为家庭和社会养老的有益补充和全新的养老模式,充分体现了普通居民间相互帮扶与慰藉的互助特色,实现了低成本农村互助养老,并在河北、山东、北京等地广大农村迅速推广开来。

3.以房养老模式。以房养老主要指老年人将自己的产权住房抵押给银行或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定期取得一定数额的养老金或者接受专业老年机构养老服务的一种养老方式,老人去世后,金融机构收回住房使用权。《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鼓励探索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简单说就是“以房养老”。这种方式充分发挥了市场在养老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盘活了老年人拥有的存量资产,满足了其现实的养老保障需求,在国内被视为极具发展前景的市场化补充养老工具,在部分地区已经开始试行。“以房养老”在美国、日本、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家比较流行,在我国则是新生事物。保险公司、地产开发商纷纷看好其巨大的发展空间,争相涉足养老地产行业,把养老产业纳入产业链进行重点营销。但是,“以房养老”模式受到国人特别是老年人子女根深蒂固的养儿防老、财产继承等传统观念的排斥和冲击,同时受到产权关系、法律继承、市场风险、资产评估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实施和推广难度大,实现程度和保障能力难达预期。

4.数字化养老模式。又称为虚拟养老、信息化养老,是养老服务中心运用互联网及移动通信等现代技术手段,整合家庭劳务、医疗卫生、餐饮娱乐、文化旅游、法律援助、购物消费等类服务企业资源,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专业化、标准化生活服务的养老模式。这种模式建立在庞大的数据库、加盟企业群和通信网络基础上,通过一部手机或电话,老人足不出户就可以便捷地享受到24小时的全方位养老服务,大大提高了居家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又被称为“没有围墙的养老院”,受到了老年人的欢迎,普及程度正在逐步提高,特别是在沿海发达地区得到了充分应用和发展。但是,在运行过程中,必备的服务网络建设与维护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老年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和水平亟待提高,服务加盟企业的准入条件、服务质量需要严格控制,其服务方式、服务质量考核难度大。同时,由于付费服务项目多,人力成本高企,老年人面临着越来越昂贵的养老服务困境,制约了数字化养老的发展。

5.全程生态养老模式。以上海“全生态养老社区”模式和国家民政部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社会化养老工作委员会“爱晚工程”为代表的全程生态养老模式,把家庭养老、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等多种现有养老模式整合为一体,为老年人提供保障终老的、全过程、全方位的养老生活支持系统和多种业态模式共存的社会生态体系。生态社区提供医疗健康、体育文化、休闲娱乐、生态农场、养生会所、购物餐饮等全方位配套设施,满足老年人生活、学习、运动、娱乐、餐饮、社会交往等多层次需求,实现了老年人终生居住无需完全改变居住环境的、全过程的直至终老的“在地养老”。这种模式实现的前提是老年人必须通过购买物业入住生态社区,才能享受全程化、生态化的集成养老服务,初期成本和物业服务成本较高,适宜高端老年人群。

6.消费养老模式。消费养老是以电子商务平台为基础和内核,新型消费与养老相结合的模式。参与商家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将消费者消费支出转换成养老积分返还给消费者,最终变成消费者个人养老金。部分专家认为,消费养老的本质就是消费和养老相结合,体现了消费支出与企业回报的衔接贯通。这种模式作为当前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中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个人储蓄三类最主要的养老资金来源的有益补充,为养老金积累、筹集和使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式,为解决养老问题、应对老龄化的挑战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和方法。较早倡导消费养老的上海家帝豪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借助“我爱我买”()电子商务平台进行运作,全国参与人数达30000余人。此外,还有河南积分宝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积分宝消费养老增值服等。这种养老模式虽曾风靡一时,但是在法律许可、价格结构、准金融问题、货币化问题、企业信用、资金与企业存续等方面不断受到人们质疑,现实中部分不良企业也曾打着消费养老的旗号,行“非法集资、变相传销”之实,影响了消费养老的良性健康发展。

三、新兴养老服务模式基本特点分析

上述新兴养老服务模式是在人口老龄化加重、社会供养率提升、养老资源日益紧张、社会养老服务供求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随着养老的形式和内容发生的巨大变化而派生出来的,代表了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新趋势,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焕发了强大的生机和活力。综合分析,主要有以下四个鲜明的特点:

1.鲜明的顾客需求导向。从老年人特点和养老意愿出发,创新养老服务模式,因地、因时地设计和提供适老服务产品。

2.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家庭养老、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等有机结合,生活、消费、娱乐、休闲、医疗、护理等有机结合,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需求。

3.专业化的服务网络支撑。专业化的人才队伍、项目服务和信息网络,提升了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4.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医疗保健和精神慰藉等要素资源全部被纳入养老服务体系中,形成交叉互补的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

四、新兴养老服务模式发展趋势与展望

随着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各种新兴养老服务模式将会不断涌现,将会创造更大的养老服务价值,推动多样化养老需求和“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依、老有所为”目标的实现。其发展趋势为:

1.市场充分发挥决定作用。国务院《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提出,在“十二五”期间,我国要初步建立起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坚持政府在发挥主导、主体责任和政策扶持作用的同时,社会的多方参与将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也将会越来越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以需求促供给、以扩大供给满足服务增长需求,将是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根本的发展趋势。

2.养老服务业态日趋多元。在未来的发展中,基于需求的各种新兴养老服务业态将会进一步涌现,品种丰富、层次分明、各取所需的形式更加多样化,服务收费、慈善捐赠、政府补贴等多种筹集费用渠道也会更加畅通。

3.养老资源广泛集成。养老服务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广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精神慰藉、老年食堂、法律服务、家庭保健、辅具配置、送饭上门、无障碍改造、紧急呼叫和安全援助等各个领域资源,都会因市场作用和政府推动,集成到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中来,开拓服务市场,填补市场空白,激发市场活力,推动养老服务向着更加适用、实用的方向发展。

4.服务供给高度专业化与职业化。随着规模化、专业化、连锁化的新型养老机构的不断出现,养老服务将逐步摆脱低层次保障的境况,向着专业化、职业化、层次化方向发展。服务类型由供养型向养护型、医护型养老方向提档,团队管理、数字化管理、集成管理等将广泛应用,社会养老服务能力将会得到全面提升。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社会养老模式下老帮老志愿互助体系研究》(13BRK007)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李士梅.中国养老模式的多元化发展[J].人口学刊,2007(5)

[2] 敖妙.我国社区养老服务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党政干部学刊,2012(11)

[3] 孙建萍,周雪,杨支兰.我国养老机构现状及对策[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12)

[4] 申群喜,王世斌.需求与反差:养老服务业发展现状及问题探析――基于广东城镇老人的调查[J].职教与经济研究,2011(3)

[5] 陈支农.以房养老:我国新型社会养老模式探析[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3(6)

[6] 爱晚工程探索中国新型养老模式.新华网,2013.9.17

[7] 上海将试水“全生态养老社区”新模式.中国新闻网,2012.5.17

[8] 赵志强.河北农村互助养老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9)

[9] 黄聪,孙志,马金鸽.新型养老模式发展思考――基于部分城市的实例分析[J].中国社会保障,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