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管理现状范文

时间:2023-10-26 17:55: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能源管理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能源管理现状

篇1

关键词:烟草工业企业;节能降耗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0-0-02

一、前言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提出,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和切实保证。企业是创建节约型社会的主体,在创建节约型社会中将发挥着重要的主导作用。对于烟草企业来说,创建节约型企业是促进企业进一步降低成本、增强核心竞争力、依靠科技进步实现可持续发展,促进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根本要求和必然选择。

二、辽宁烟草工业能源管理现状

1.生产系统划分为主要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附属生产系统

企业主要生产系统包括制丝生产和卷接包生产,制丝生产过程主要是片烟的按比例掺配、回潮、加料、切丝、掺配加香等,卷接包生产过程中主要是将烟丝卷制成烟支,并包装成盒、成条并装箱。辅助生产系统各用能设备类型多属于公用工程通用设备,如锅炉系统、空压系统、空调系统、制冷系统等。附属生产系统中包含办公、照明、厂区内与生产有关的运输等,其用能设备多为电灯、办公设备、厂区内生产用运输车辆等。

2.生产用能特点

卷烟生产所需要的能源主要为电能和热能,与之对应企业外购能源种类包括电能、燃油。从购入情况来看,电能从国家电网购入,热能的获得是靠购入燃油通过锅炉燃烧将水气化产生蒸汽,制丝生产线的叶丝气流烘丝是靠燃油在燃烧炉中燃烧产生高温气流。

电能:生产设备机械运动的动力驱动;设备控制系统和仪器仪表的能源;空压机、真空泵、空调系统、生产运输设备(电瓶车)等能源转换系统的能源;照明能源。

蒸汽:提供生产设备所需要的热能;增温增湿设备及干燥设备所需要的加工介质;一些真空设备的动力来源;空调制冷设备的动力来源和调湿介质等。

煤、燃油、天然气:主要是用于锅炉产生蒸汽,供下游环节使用。部分燃油、天然气用于制丝生产设备配备的燃烧炉,通过燃烧换热产生高温气流。

3.企业能源消耗水平

从数据分析看,2009年,行业万支卷烟综合能耗水平为4.08kgce/万支,先进企业为1.95kgce/万支;2010年,行业万支卷烟综合能耗水平为3.61kgce/万支,先进企业为1.14kgce/万支。行业总体消耗指标呈现出大幅下降的走势,但由于气候特点、管理水平、工艺设备的不同,先进企业与行业平均水平的差距也反映出行业内各企业消耗水平的参差不齐。

从数据分析看,企业一、二级能源计量相对完善,三级计量不足。主要是电表按照工段配置而不按照单机设备配置,蒸汽仪表只在耗汽量较大的设备配置,仪表配置的不足影响能源消耗的精确监控和管理。

5.用能管理状况分析

(1)岗位设置:在公司一级设置有经济运行部负责全公司的能源管理工作,经济运行部内设置有生产设备科,在课科内设置有设备管理员具体负责。在工厂一级设置有生产设备科负责本工厂的能源管理工作,在科内设置有专管员负责工厂的能源管理、统计等工作。在生产车间、能源动力车间设置有技术员负责车间内的能源管理。

(2)制度建设及考核:由经济运行部负责组织制定了公司层面的能源管理制度,两厂细化制度及工作流程,制定了本厂的制度。能源考核在公司总体考核体系中体现,由公司制定年度考核指标下发两厂,工厂进行指标分解,对各部门按照季度考核。

(3)企业能源计量管理方面:企业统一制定了《监视测量装置管理规定》制度,规定了企业内部计量器具、测量设备的采购、使用、检定、报废等具体管理要求和工作流程。规定了对人员的培训、授权等管理内容。

(4)企业能源统计管理信息化建设:营口卷烟厂已经有能源管理系统,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电能、蒸汽、燃料油、新鲜水等在企业和车间层次的统计基本实现了在线数据的实时采集,并通过网络实时传递到能源管理部门,沈阳卷烟厂采用离线方式,由人工每日记录。

三、企业能源管理问题及节能降耗探索

1.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置、计量体系建设。从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置率看,一级、二级计量的设备配备相对较完整,能基本满足企业能源计量及生产、经营工作的正常开展,三级计量仪表配备率不够。目前烟草行业已经在制订行业内的“能源计量器具配置”标准,企业应积极在技改或设备维护修理过程中一次性按照要求配置齐全计量器具。完备的计量器具配置还应辅以完善的计量体系,企业应按照能源购入贮存、加工转换、输送分配和最终使用四个环节设置对各工序及车间各种能源消耗建立分类统计报表,保证整个计量体系的有效运行。

2.能源管理制度建设及考核。企业虽然建立了基本的能源管理制度,但制度的周密性及可操作性体现的不强,企业的能源管理水平仍然偏低。能源管理体系建设不仅要体现企业的战略和管理理念,具备一定灵活性、可操作性和可扩展性,还应与国家的节能减排战略结合,体现出烟草行业在国家节能减排中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2009年11月1日,我国已经正式实施GB/T23331-2009《能源管理体系要求》标准,烟草工业企业应积极推动此项标准的贯标工作。在能源指标考核方面,应注重能耗指标考核的合理性、科学性问题。能源考核指标不仅应在行业内进行横向对标,也要与企业发展历程进行纵向对比。

3.卷烟生产活动组织。卷烟生产的组织方式对能耗影响也很大。由于生产中,更换牌别时需要清扫设备、生产间歇的非生产能耗以及辅助生产设施能耗都在发生,因此,需要企业进行研究,科学的组织生产,合理安排生产时间以及叶组顺序,减少设备的等待生产时间的能耗,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比如,湛江卷烟厂提高批次叶组供应量,一次投产1万公斤以上进行连续生产,减少了停产间歇时间,就减少了非生产能耗,达到节能的目的。

4.企业节能技术应用与项目管理。在新技术改造企业,企业应利用改造时资金充裕、场地不受限的优势,加强新节能技术的应用,比如沈阳卷烟厂技术改造中应用地源热泵技术,可有效降低能耗。在厂房建设中也要注重各种保温材料、技术的应用。目前能源合同管理模式正处于方兴未艾的时期。与传统的能源管理和节能改造模式相比,能源合同管理是一种市场机制,达到项目节能减排的社会效益目标的同时,还能为合同双方带来经济效益,减少了企业实施节能减排改造项目的风险。

5.企业能源品种选择。从目前能源利用水平上分析,使用商品化蒸汽最节能,其次是使用燃油,而使用天然气和燃煤时能耗较高;从经济性能来看,使用蒸汽和燃油时费用最高,其次是天然气,而燃煤的费用最低。因此条件具备的企业,应积极推动清洁能源如天然气、石油的选用,或者企业直接购进商品化的蒸汽以降低企业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在沈阳厂的异地技术改造中,已经考虑在锅炉中使用天然气代替燃油,可节约成本30%以上。

6.企业能源转化消耗设备选型。企业电能转换和输送损失在1~11%,这是一个很大的节能空间,合理的有效荷载率将有效降低能源损耗,因此企业应利用社会资源。坚持每1-2年做一次三相平衡测试,并注重变频节电技术,电磁调控技术的应用。烟草企业的另一部分耗能重点是燃油燃气消耗,国内大部分锅炉热效率85%-95%,因此应选择热效率较高的锅炉,安装锅炉节能器的会比原先能提高5-10个百分点的热效率。这方面初始投资成本可能很大,但3年之内的综合效益确是可观的,也值得企业投资。

四、结束语

节能降耗是企业的一项长期课题,全面节约能源和资源,推动可持续发展,还需要企业建立“在节约中发展、在发展中节约”的长效机制,加强设备管理、技术创新、人才培育,把节约意识渗透至生产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做到“点点滴滴降成本,分分角角算效益”,以实际行动促进节约型社会建设,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闻洪春.《能源管理体系 要求》标准解读与应用分析[J].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11:1-2.

[2]熊月宏.六西格玛方法在节能项目管理中的运用[J].项目管理技术,2010,11.

[3]王其营.能源在企业设备管理中循环利用与代用的设想[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1.

[4]雷仲敏,等.能源技术经济分析[M].中国环境出版社,2006.

[5]钱伯章.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M].科学出版社,2008.

篇2

之员工沟通。简单阐述了新疆圣雄能源有限公司的发展过程,对员工关系管理以及员工沟通的概念做简单说明。对新疆圣雄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员工关系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其员工关系管理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善的对策。

关键词:员工关系管理 培训体系

1 员工关系管理的概念

“员工关系管理”一词,源自西方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在西方,最初由于劳资矛盾激烈、对抗严重,给企业正常发展带来了不稳定因素。在劳资双方力量博弈中,管理方认识到缓和劳资关系让员工参与到企业管理中的正面作用。随着管理理论的发展,人们对人性本质认识的不断进步,以及劳动法律体系的完善,企业越来越注重改善员工关系管理、加强内部沟通渠道、建立企业形象和最佳雇主品牌。它强调以员工为主体和出发点的企业内部关系,注重个体层次上的关系和交流,注重和谐与合作是这一概念所蕴涵的精神。Purcell(1994)指出:采用人力资源管理不一定在每种情况下都使工作场所关系的实践向个体化趋势激进转变。传统的集体谈判重点在薪金和工作条件上,而基于员工关系的HRM 是在寻求拓宽员工参与的范围,以及通过增强沟通使管理变得更有参与性,从而冲击到组织内部的权力关系。

罗勃特・布切利和杰恩斯・科瑞斯坦森(1992)提出,ERM不是善后措施,而是一整套以协调、调整企业内部资本和劳动者之间关系,提高劳动生产率为目的的一系列契约安排。程延园(2004)提出,ERM 的特征:员工是ERM 的起点;利益关系是根本;心理契约是核心。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者以圣雄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近5000名员工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抽样调查、面对面访谈法和企业文献法进行研究。调查问卷采用李克特5点量表,针对公司员工发放500份,回收问卷460份,有效问卷430份,有效回收率86%。本文数据分析采用SPPS16进行分析。

各维度与分值表

3 研究结果

通过对本次430份有效问卷进行研究发现,职能部门管理人员120人,认为公司员工关系管理较好的为115人,占职能部门管理人员总人数的95.83%。四大项目部及一线员工310人,认为关系员工关系管理较差的有200人,占四大项目部及一线员工总人数的64.52%,并且其中有80%员工有离职意向。性别:本次有效问卷430份,男性人数280人,占有效问卷65.12%;女性人数150人,占有效问卷32.88%。男性中认为公司员工关系管理良好的有200人,占男性总人数71.43%;女性中认为公司员工关系管理较差的有60人,占女性总人数40%。

圣雄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员工关系管理各维度现状

分析:八个维度中均值超过3分的有“公司员工素质水平

3.14分”、“与同事的工作关系融洽程度3.23分”和“公司对职工健康状况关注程度3.23分”,说明这三个维度的水平处于“一般”状态;“工作认同度2.88分”、“员工在本部门留职状况2.85分”、“公司培训体系2.74分”和“员工关系管理满意程度2.88分”四个维度不到3分,处于“比较差”但接近“一般”的状态;“信息开放程度”最低仅为2.46分,处于“比较差”的状态。

平均指标代表性的评价标准是:标准差系数越小,平均指标的代表性就越高,说明大家的看法越趋同,反之则有分歧。研究表明,标准差系较小的是“公司员工素质水平34.11%”、“与同事的工作关系融洽程度32.29%”和“公司对职工健康状况关注程度30.37%”,说明员工的看法比较一致,即“公司员工素质水平、“与同事的工作关系融洽程度”和“公司对职工健康状况关注程度”一般;标准差系最大的维度是“公司培训体系46.68%”,已经接近50%,其次是“员工在本部门留职状况45.3%”和“员工关系管理满意程度42.88%”,说明员工在这三维度的认知分歧比较大。结果反映出分配的员工管理现状不容乐观。

Descriptive Statistics

4 结论

4.1 提高工作认同度 公司方面:加强对员工的重视。公司上至公司总经理,下至基层员工,都应在思想认识上形成对员工的重视,在员工工作、生活等方面予以关注,并形成员工管理制度。增加员工信息反馈渠道。公司可设置员工信息反馈信箱,信件可为电子邮件或是纸质形式,收件由人力资源部总监或经理管理。同时,公司可定期对员工召开实结大会,对工作问题进行反映。

4.2 员工自身 对自身首先进行思想教育。包括就公司岗位工作性质说明、工作岗位行业发展前景及与其它公司的对比。同时,工作上班时,对岗位职责和自身责任一定要切合,做到对工作一丝不苟。通过思想教育,员工能增加对公司岗位职责的认识,长时间的自身思想教育可在员工心里形成一种认识定势,加速员工心理的角色转变,强化员工自身的责任心。加强自己在岗位期间工作模拟训练。由于可能固定在一个工作岗位上工作时间长了,为降低员工工作乏味感,除思想上对自身进行引导外,还应对自身服务动作加强训练与练习,并对自身工作动作、流程进行规范化调整,以磨练自身对公司奉献的心智。

4.3 提高信息开放程度 公司信息的公开:凡是公司员工应该知道的事情或是涉及到员工自身利益的事情,都要做到及时、无误的公开。公司立法保障员工的监督和监督的可行性。公司可以完全由普通员工组成监察委,采集其他员工的意见和对公司信息开放程度的不满问题,之后反馈回公司进行相应的处理。

4.4 降低员工离职率 选择保密沟通,员工选择辞职,必然有其原因。我们应该首先了解员工因为什么辞职,辞职的目的是什么,以便对症下药。把眼光投放于内部人才和人才市场,重点借助于猎头公司,这一点在沟通失败后重点采用,但是在实践中,一般从核心员工提出辞职时便开始行动,它的主要目的是衡量聘用该类人才的成本。并且,通常核心人才流失,内部提升的方法很难见效,因此,应该重点借助于猎头公司寻找核心人才的替代者。完善劳动合同、定期开展工作分析、工作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各项管理职能的基础,它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4.5 完善员工培训体系 进行培训需求调查,明确企业培训的定位,明确企业培训的目标,制订并完善培训管理制度、建设培训管理团队、组建内部培训师团队,完善培训课程体系、大力开展新员工培训、系统专业培训、营销培训、管理培训、储备人才培训等相关培训、做好培训项目的策划和宣传工作,做好培训效果评估改进工作。

参考文献:

[1]卜华白.员工的心理契约违背[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3(11).

[2]陈书奇.河南建业地产公司员工关系管理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6.

[3]文,阎世平.论企业中问题员工的关系管理[D].南宁:广西大学,2005.

[4]程延园.员工关系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5]胡君.基于组织变革中的员工关系管理研究[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2004.

[6]蒋曦,余呈先.领导与管理变革中的心理契约的重建[J].管理现代化,2003(5).

[7]李慧.浅析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员工关系管理策略[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6(3).

[8]斯蒂芬・P・罗宾斯.组织行为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9]张颖.酒店员工关系管理现状研究[J].当代经济,2013,12.

[10]张建民.组织内心理契约的构建[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7(2).

基金项目:石河子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RCSX2010

篇3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误诊;原发性;原因

【中图分类号】R58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1-1882-01

甲减(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系甲状腺本身的疾病导致,主要由于甲状腺激素其合成与分泌的不足,以及甲状腺激素的生理功效不理想所致的一种全身性疾病;多数患者均起病隐匿,并且进展缓慢,同时呈复杂多样的临床表现。本文对我院自2008年11月至2011年11月以来,于我科治疗的40例原发性甲减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对原发性甲减患者的临床诊疗措施进行探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2008年11月至2011年10月以来,于我科治疗的40例原发性甲减患者临床资料,其中有男性患者6例,有女性患者34例;患者年龄最大为65岁,最小为36岁;其中有19例表现为畏寒与乏力,有8例出现典型的黏液性水肿;有16例出现腹胀与纳差以及便秘症状;有15例出现凹陷性水肿;有11例表现为胸闷与浮肿以及气短;有22例表现为轻中度的贫血;有32例表现为皮肤粗糙;有18例表现为反应迟钝与精神抑郁;有6例出现甲状腺肿大;有8例表现为心动过缓与心音底钝;有4例出现月经不调;此外部分患者还出现口齿不清与声音嘶哑,以及皮肤毛发的干燥,甚至体质量增加与四肢不灵等症状。

1.2 方法

1.2.1 实验室检查 全部患者均予入院常规检查,包括①血尿常规;②肝肾功能;③血糖血脂;④心肌酶;⑤T3与T4;⑥TSH;⑦心电图;⑧胸部X线;⑨心脏超声等检查。

1.2.2 诊断标准 原发性甲减患者最主要的检测指标为血清的TSH,患者原发性甲减其病因主要系甲状腺自身破坏所导致,患者TSH均显著升高,并且在20 mIU/L以上;患者甲状腺的吸碘率也明显下降,多呈低平曲线;呈低代谢与黏液水肿等临床表现。

1.2.3 治疗 在本组中,对44例原发性的甲减患者均予以左甲状腺素钠进行替代治疗,自小剂量开始,每日12.0-25.0μg,并逐渐增加应用剂量,直至症状有明显改善后再予以维持量;在治疗期间对患者的尿量与浮肿消退以及是否出现心绞痛的发作等情况进行观察,并定期复查患者甲状腺功能。

2 结果

40例患者经治疗后,症状均有程度不同的缓解,予以复查甲状腺的功能,全部患者均在正常范围,未发生死亡病例。

3 讨论

3.1 甲减系老年人比较常见的一种甲状腺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该病能够累积患者心血管、肾脏、造血以及中枢神经等系统[1]。患者临床表现多比较复杂,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大,多表现为脏器功能的衰竭[2],比如皮肤干燥与脱发,以及腹胀便秘,和食欲不振怕冷等,此外活动量减少也可导致体重增加以及记忆力下降[3]。而患者的临床表现多不具有特异性,所以诊断的难度较大。患者原发性甲减常因甲状腺素的缺乏引起心血管系统与消化系统,以及神经与血液系统受累,严重者可影响骨关节与肌肉等[4]。该病的发展为一个缓慢的疾病过程,患者早期的症状多不典型,多由于单一症状而就诊,且常引起误诊[5];患者甲减时能够影响到自身系统出现功能与代谢的紊乱,呈复杂化的临床表现,主要以某一个系统的症状为主诉,而医生往往只片面的重视该系统症状,从而忽视了对病史的认真询问,以及系统的查体,也缺乏对甲减的足够认识与警惕性;而原发疾病能够掩盖患者甲减症状,使甲减的发生更易加重其原有疾病的症状,进一步掩盖了甲减的本身症状。因此,提高诊断的水平,最关键在于能够熟悉该病的多项不典型症状,并且耐心仔细的询问病史,如果怀疑患者甲减,则需进行相关检查,从而避免误诊。

3.2 在患者出现有浮肿与怕冷乏力以及贫血等主要临床症状时,应该首先考虑到可能为原发性甲减,并及时检查患者血清中TSH与T3和T4,对其及早确诊,并及早治疗。由于甲减均需进行甲状腺激素的替代治疗,应以小剂量起始,并逐渐增加到正常剂量。用药期间需密切随访,以防止用药过量,如有心绞痛的症状或者心率过快时则需及时减量。于服药期间还应定期检测患者甲状腺功能,并根据结果进行药量的调整。

3.3 综上所述,由于原发性的甲减多起病隐匿,并且病程缓慢,同时临床症状也呈多样化,而又涉及到多个科室,于发病初期较易被误诊,因此医师需总结经验,提高认识,以降低误诊率,从而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 谭永忠.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64例临床分析[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2,27(2):222-222,224.

[2] 王军林,王长英,李红钊等.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17例误诊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08,37(7):933.

[3] 赵清.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18例误诊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20):3184-3185.

篇4

[关键词]中小企业;电算会计;关键能力;现状

1 关键能力

“关键能力”是20世纪80年代初首先由德国企业界提出的,在西门子公司进行了试点培养,取得了良好效果。“关键能力”具体应该包括胜任某种职业岗位(岗位群)的职业技能、技艺和动作能力;群体中的行为合作能力;具有为任职后的学习和发展打好基础的能力;具有科学的学习与工作方法,如系统思维能力、抽象能力、分析能力、创造能力、在实践中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等。作为第一线生产、服务和管理人才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即包括意志品质,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如可靠性、纪律性、质量意识、安全意识、自信心、决策能力、评判能力、全面处理事务的能力等。

2 电算会计人员关键能力现状

浙江省中小企业对电算会计人员的需求目标是经验化和多样化的。一方面,中小企业的低成本特点直接导致了在对电算会计人员的招聘上,偏向于选择有丰富从业经验的人员,而拒绝那些有潜在能力但尚未有独立工作经历的应届毕业生;另一方面,浙江省中小企业从属于多种行业,各企业业务多样化,这使得他们对会计人员的要求也是各有偏好。但浙江企业在招聘员工时对该岗位应聘人员的会计核算知识和计算机操作技能,以及以下七方面的关键能力尤为重视:忠诚度;团队协作精神;创新精神;对企业文化的认可程度;人际交往能力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对新知识新能力的求知态度和学习能力;社会实践经历。

目前高职院校对企业潜在电算会计人员的教学内容设计和实施主要是立足于能操作和使用简单的财务软件进行会计核算的层面,而对于财务分析、纳税申报、审计等非账务处理模块的运用,以及计算机软、硬件维护和简单必要的程序设计就相对忽略了。一方面,教师本身对企业电算会计岗位不熟悉,不了解该岗位的责任和工作任务,只能按部就班,直接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教材授课,使得学生培养和企业用人需求之间出现了较大的断层,不能良好对接。另一方面,教学时间的减少和教学时间的不连续性,使得在电算会计相关课程教学中缺少了电算环境所需要的谇续件和系统性。

3 电算会计人员关键能力的缺失分析

3.1 知识缺陷

浙江中小企业数量庞大,在提供客观的电算会计人员岗位的同时,也使得他们对财务软件的要求多种多样,这就要求电算会计人员能熟练使用多种财务软件。另外,中小企业规模小的性质要求员工一人顶数岗,这就要求电算会计人员具备良好的会计信息加工能力。

然而,电算会计人员在校学习期间所形成的知识缺陷,恰恰包括操作多种财务软件能力缺失和利用财务软件进行会计信息加工能力缺失等方面。

3.1.1 操作多种财务软件能力缺失,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一方面,由于授课时间的限制、购买教学版的财务软件经费限制和教材内容限制,使得学校在课程的实施环节,仅仅只教授了一种财务软件的操作,这方面主要是受制于客观条件。

另一方面是主观因素造成的,主要体现在教与学两个层面。在教师授业方面,由于受制于教材内容、教学环境等方面的诸多限制,教师在授业时,往往会只讲授或者主要讲授一种财务软件的操作,使得学生在接受的时候,只能形成对某一种财务软件的感性认识。倘若同时学生又不具备良好的自学能力、举一反三的灵活应用能力,那么他们就无法达到应聘时不同企业提出的其他财务软件的操作要求,进而影响其社会竞争能力。

3.1.2 会计信息加工能力缺失,主要源于两个层面

一是会计信息基础的非全面性,使得对会计信息加工缺乏基础数据,而会计信息基础的缺失,可能源于中小企业经营的非规范性以及经营灰色业务。

二是信息加工能力的缺失,这是会计信息加工能力缺失的主要方面。在电算会计人才的培养上,教师在传授相关知识技能的时候,过多的考虑浅层次的教学内容方面,如财务软件如何核算的操作、纯理论的电算会计模块设计等方面,而忽略了对会计数据的加工和挖掘等方面的教学。转贴于

篇5

1.分析能源绩效现状水平,确定能源绩效提升方向

众所周知,地处陕北黄土高原的延安卷烟厂,由于地理因素气温变化,特别是近几年极端天气的影响,对进一步降低能源消耗带来很大的困扰。2009年延安卷烟厂异地技改实现达产达效后,当年卷烟单箱综合能耗就由2008年的35千克标煤左右降至28.6千克标煤,2010年实施能源管理专项课题后降为23.5千克标煤。能源消耗就一直徘徊在这个数字左右,时高时低,离创建一流卷烟厂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如何突破能源管理的瓶颈从这个时刻开始就一直萦绕在决策者脑海中。大家形成一个共识,那就是必须下大力气寻找破解之道,克服不利条件进一步完成公司单箱综合能耗考核指标。为此,厂领导指出:节能降耗是衡量一个工业企业发展水平和管控能力的重要指标,必须按照能源管理体系标准建立能源管理长效机制,在全厂综合体系管理员的大背景下,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工作全面启动。由此,全厂上下一条心,誓言突破能耗进一步降低的瓶颈。

2.注重统筹策划,全面推进能源体系建设

2.1精心策划

2011年开始,延安卷烟厂提出能源管理三年规划,要求建立和完善工厂能源管理体系,实现“能源管理有章可循、节能项目实施有序、内部沟通快速有效、体系运行稳中有新”,建立起工厂能源消耗管控的长效机制。随后,本文由收集整理建立能源管理体系建设领导小组,从机构、职责、人员和管理要求等方面做了全面部署。制定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方案,编制了《能源管理体系手册》,确定了管理方针和管理目标,组建了管理机构,明确了管理职能,开展了能源初始评估工作,为能源管理提供基础数据和资料,同时分层开展了标准知识和能源技术等多项培训活动,建立了较为专业的内审员队伍。/

2.2严密实施

进入2013年后,能源管理体系建步入快车道,一切都如水到渠成,召开了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启动大会。厂部明确要求:各部门要确保能源管理体系文件的贯彻落实,不断夯实部门责任,建立激励机制,加强目标管控能力提升能源管理绩效,将节能意识上升到自觉行为。体系推进过程重点确定能源管理基准,比照基准年数据,详细落实整改措施。确定能源绩效参数,识别绩效改进机会,严密实施能源管理方案。对87项优控能源绩效改进机会,按照设备种类、控制方法等因素进行了分类、分析和总结,与各主控部门进行沟通协商,最终确定用标准规范管理的49项,由部门日常管理控制的16项,控制难度较大或需要资金投入的优控能源绩效改进机会22项。

2.3持续改进

首先根据体系建设要求和《能源管理手册》的基本框架制定了《能源基准管理办法》、《能源使用管理办法》、《能源统计管理办法》、《照明管理办法》等七项管理标准,修订了50多项技术标准,同时对与能源转换和能源使用岗位的岗位标准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修订和完善补充,确保了体系文件的完整性和适宜性。重点通过内审和管理评审主动对能源管理体系的运行成效进行监督和评价,持续提出体系运行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和不足,使能源管理体系得到不断的改进。同时结合审核结果对体系标准进行再修订、再完善,通过不断的pdca循环,实现持续改进的目标。由厂能源管理领导小组对能源管理体系进行了一次管理评审,就能源管理体系的现状、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以及方针和目标的贯彻落实情况进行正式的评价,总结体系的业绩,从当前业绩上考虑找出与预期目标的差距,同时考虑可能改进的机会,从根本上保证了工厂卷烟综合能耗指标逐步得到改善,能源绩效水平明显上升。//html/lunwenzhidao/kaitibaogao/

2.4严格考核

夯实岗位责任制,通过绩效杠杆加大激励机制,建立起能源目标管控,对应岗位落实到人,使人人对当班能源消耗数据熟记在心,体现在操作的过程中。同时建立起分类分层考核机制,通过定期检查和不定期巡查相结合,严格检查考核,督导各部门提升节能意识,充分调动一线职工主动参与节能降耗的积极性,为降低生产成本出谋划策,使节能成为每个职工的自觉行动。

篇6

通过对南钢目前能源管理现状的阐述,指出建立能源管理体系的必要性,并从实现国家节能目标、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改进能源管理水平等六大方面阐述了能源管理体系的建立对南钢能源管理工作的意义。

关键词:

能源管理体系;能源消耗;节能

近年来,南钢的能源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形成了一套管理制度和方法,但与公司的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环境管理相比,还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能源管理工作还没有实现全流程管理,在工作方法上还不能完全满足企业管理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将会影响节能工作的深入开展。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标准、规范,应用系统的管理方法对能源生产、使用过程予以控制和不断优化。

1南钢能源管理现状分析

南钢能源系统一直以挖潜增益为重心,推行能源精细化管理,加大节能项目推进力度,对标先进找措施,深挖节能潜力和管理漏洞,曾被省政府评为“十一五”节能先进集体。近年来,公司先后实施了煤气回收发电、干熄焦余热回收、TRT发电、烧结余热发电、能源管理信息系统(EMS)等100多项节能减排项目,同时利用合同能源管理的模式进行了循环水节电改造、加热炉蒸汽螺杆发电、烧结余热发电、风机变频等项目的改造,并通过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成为“全国冶金行业节能减排示范基地”、全国钢铁行业第一家“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单位”。“十二五”以来,南钢按照市委、市政府“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绿色发展”的全新要求,对照产业政策主动淘汰并不属于国家强令淘汰的小型化生产设施,积极实施技术升级与改造。2014年完成了转型升级改造,转型升级后的主要工艺生产装备达到大型化和现代化,能源利用效率得到大幅提升,吨钢综合能耗、吨钢耗新水等重点指标进一步下降,其中吨钢综合能耗较转型发展前降低8公斤标煤。转型升级后的节能装备和技术措施等配备较为齐全,这为能源指标的进一步提升奠定了物质基础。另外靠节能技改项目为主要支撑的节能时代已基本结束,后序能源管理工作将进入深度挖潜阶段,节能难度将越来越大,节能空间将越来越小,未来能源消耗能否大幅度下降完全取决于新一轮节能理论、节能技术和管理手段的支撑。

2南钢建立能源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2.1政府要求2013年3月,省经信委下达《关于印发江苏省万家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工作推进计划的通知》并下达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年度目标。2013年8月南京市经信委下达关于印发《南京市万家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实施推进方案》的通知,要求到“十二五”末,全市万家企业基本建立符合《能源管理体系要求》(GB/T23331-2012)的能源管理体系。2015年4月南京市经信委再次组织全市万家企业召开了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工作会议。2015年是“十二五”期间的最后一年,南钢势必年底前完成能源管理体系的认证工作。

2.2能源、资源的压力能源、资源问题关系到人类可持续发展,而钢铁行业一直是能源、资源消耗大户之一。在国家制定了大气污染防治规划以后,国家与地方在减少能源消费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南京市政府也相应地对南钢下达了较为严格的综合能源消费、煤炭消耗总量控制指标,若南钢的能源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这两项指标将成为制约南钢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瓶颈。

2.3环境的压力为治理严重雾霾天气,环保部与31省份签“治气”军令状,并实行问责制,要求江苏省到2017年PM2.5下降20%,而近年来钢铁工业污染排放总量占全部工业污染排放总量的比例逐年增加,各级政府对钢铁企业提出了更加严苛的节能减排目标和要求,今后钢铁企业的节能减排任务必将十分艰巨和急迫。

3能源管理体系建立对南钢能源管理工作的意义

3.1有利于南钢尽快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任务国家下达给南钢“十二五”期间的节能量为31.5万吨标准煤,“十三五”期间的节能目标可能更为苛刻。根据国外实施能源管理体系的经验,企业系统地实施能源管理体系至少可实现10%左右的节能量。面对国家严格的节能目标责任考核,能源管理体系的建立对南钢的能源管理工作将发挥尤为重要的作用,将有助于南钢尽快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任务。

3.2有利于提高南钢自身经济效益,提高市场竞争力近年来,南钢能源成本占总成本比例虽然在逐年降低,但南钢同其他钢铁企业一样面临着原料价格上涨、由于钢铁产量严重过剩且市场需要放缓导致订单不足的困境。另外南钢刚完成转型升级改造,原有的优势失去、新的优势还未完成形成。公司为摆脱生存危机也增加了品种开发力度、提高了质量保证要求,能源消耗量增加。这种形势下南钢迫切需要降低成本来增加利润空间、提高市场竞争力,而能源管理体系的建立将成为南钢能源降本的有利措施。

3.3明确了全体员工在能源管理工作中的职责,并将能源管理工作推进到每个用能单元在能源管理体系建立之前南钢虽然以“三级能源管理网络,能源四级考核指标”指导能源管理工作,之前的能源管理工作中三级能源管理网络(一级:公司级;二级:分厂级;三级:作业区、车间级)中的第三级能源管理工作涉及面有限,大部分是依靠各部门领导及能源管理人员开展能源管理工作,而这些人员的能力是有限的。能源管理体系建立后明确了全体员工在能源管理工作中的职责,提高了全体员工的节能意识,全体员工将自觉地将能源管理工作融入到本职工作中去。南钢四级能源考核指标中一级指标包含吨钢综合能耗、吨钢耗新水、吨钢电耗等公司级综合指标;二级指标包含焦化工序能耗、烧结工序能耗等工序级能耗指标;三级指标包含吨铁电耗、吨钢转炉煤气回收等工序定额指标;四级指标包含各生产系统中大型耗能设备的主要能源指标,如加热炉热效率、风机效率等。在之前的能源管理工作中只注重了前面三级指标的完成情况,忽略了第四级指标对前面三级指标的影响,能源管理体系建立后南钢将在装备提升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开展用能设备的能效测试和分析工作,确定主要经济小指标,进行动态管理,努力使公司的用能设备运行在设计和高效的范围内,并持续改进。能源管理体系建立后对四级能源考核指标体系的执行,将南钢的能源管理工作推进到基本用能单元中,节能效果将会显著提高。

3.4有利于节能工作准确地贯彻落实南钢之前的能源管理方式大部分是明确了某项节能工作的责任人,而该项工作如何完成、完成到什么程度并没有统一的规范、标准,节能工作的完成情况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而通过能源管理体系建立一套科学、明确、可操作的规范,便能大大减少工作中的随意性。同时,各个部门、各个岗位的人员对照相应的职责、制度、作业文件就能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在能源管理中“做什么”、“如何做”以及“做到什么程度”,保证了节能工作准确地贯彻落实。之前的节能工作中往往是该项工作刚开始推进力度较强,随后开始慢慢减弱,而且重复作业次数较多。而能源管理体系建立后通过对节能工作以PDCA(策划-实施-检查-改进)的方式不断推进用能单位用能效率的改进,进而提高南钢节能工作的整体效率。

3.5有利于能源指标的精细化管理能源消耗指标是评价企业能源消耗水平的重要指标。目前,各钢铁企业均通过对标先进企业找措施,但单纯的横向对标有其很大的局限性,因为各企业的生产结构、装置配置、产品结构、原燃料质量均存在差异,所以片面地追求横向指标(如吨钢综合能耗)的先进性有一定的不合理性。能源管理体系建立后对各个工序制定出能源绩效参数,通过分析各阶段的生产条件制定出能源绩效参数的基准值,将能源指标的完成情况与基准指标进行不断的比较、分析,找出其影响因素从而得到不断进步。在以前的能源管理中,对指标的管理没有将对其影响较大的生产技术、设备管理指标作为相关职能部门的管理要求进行控制(如高炉入炉矿品位、热风温度对燃料比的影响;加热炉热效率、热装比例对加热炉燃耗的影响等),从而难以发挥其他职能部门在能源管理中的作用。能源管理体系建立后将改变能源管理单一的专业化模式,将能源管理内容融入到生产管理和设备管理中,形成能源指标的精细化管理,能源管理的绩效得到提高。

3.6有利于将日常的能源管理工作形成PDCA管理模式,规避了能源的事后管理目前,南钢能耗指标管理采用计划值管理,公司根据生产安排计划给各工序下达年度、月度能耗指标,月份结束时公司对各个工序当月的实际消耗情况进行统计结算,并与当月计划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其影响因素并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这样的管理模式基本上是以事后管理为主。能源管理体系建立后将对生产过程实施能源消耗的日管控,各工序将以计划指标为目标,对每日能源消耗的实际情况进行跟踪。当消耗异常时,及时查找原因并实施相应的管控措施,使问题得到及时有效地解决,以保证完成当月计划指标,能源管理工作从之前滞后的事后管理转变为事前管理、过程管理,也为公司节能目标的完成奠定基础。

4能源管理体系运行中的注意事项

能源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通过识别、评价、控制等手段,尽可能地控制和减少能源消耗,在为企业实现效益的同时,客观上也为整个社会节约了宝贵的能源。然而,低能耗并不等于低排放。在建立能源管理体系的过程中,既要考虑节能又要关注减排。虽然南钢在2006年6月29日与世界银行签署了转炉煤气利用发电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减排购买协议,是中国钢铁行业参与CDM活动的第一家企业,也是世界银行“碳融资”的第一个钢铁行业项目,但是目前南钢能源管理方面缺乏对公司整体碳排放的关注与管理。“十二五”末,国家将实现对全国重点用能单位的碳排放总量放权管理。为了实现能源消费总量的控制,国家已经在全国七个省市进行了试点,建立碳排放权交易所,对企业进行核准碳排放指标,并制定了一系列规则。尽管江苏省不在试点范围内,南钢应尽快安排对企业的碳资产的管理和研究。“十二五”末很快到来,如果不未雨绸缪,碳排放权将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

参考文献:

[1]《能源管理体系要求》(GB/T23331-2012)

篇7

信息化能源管理及现实意义

信息化能源管理[3]是以帮助工业生产企业在扩大生产的同时,合理计划和利用能源,降低单位产品能源消耗,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为企业建立一条虚拟的能源管道,为企业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提供了信息化的管理手段,推进企业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另外,信息化能源管理符合国家节能减排、“两化”融合相关政策,可积极向国家相关部门申请政策资金支持,信息化能源管理必将是未来管理节能方式的发展趋势。

“十二五”期间,国家增加了二氧化碳、氨氮和氮氧化物等节能减排考核指标,这要求企业夯实统计、计量基础,数据准确及时则是最基本的。信息化能源管理把企业化石能源及二次能源通过仪表和能源管理模块,把各项能耗数据实时采集到统一的信息化能源管理平台上,使能源变得可视化和共享化,对于企业能源平衡起到至关重要的协调和管理作用。

准确的数据信息流能指导企业科学的调节传统能源调度的数量、方向、目标等,提高能源的配置效率。对能源监测历史数据通过全面的分析,帮助企业查找隐含的漏洞,提高能源利用的安全可靠性,寻求改进工艺和管理的机会。通过车间、班组、设备之间能源信息共享,及早发现能源浪费及事故预警,规范操作层面带来的能源浪费和设备损坏,结合有效的能效考核机制,使每一名操作人员从被动节能向主动节能的转变。

信息化能源管理能提高设备运作效率和安全系数,加快生产系统的故障和异常处理周期,提升事故的快速处理反应能力,有效防范各种生产安全事故。资源的节约能有效减少排放,据统计每节约1度(1kWh)电,就相应节约了0.4kg标准煤,同时减少污染排放0.272kg碳粉尘、0.997kg二氧化碳、0.03kg二氧化硫、0.015kg氮氧化物,从而在节能的同时减轻企业环保压力,推动企业清洁生产。

信息化能源管理在工业企业中的应用分析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信息化能源管理基于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和自动化仪表技术的应用,统计全厂各机组能源消耗情况,对各机组的能耗信息进行加工、分析、管理及保存,从而实现对机组用能情况全面,规范、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信息化能源管理主要包括信息采集系统、数据库和信息处理平台等三部分,通过分布在企业内部各处的能源数据采集装置将企业能源使用情况动态的实时转化为更直观的图形、表格方式展现出来,建立虚拟能源管道,使得企业管理者能及时掌握能源从购入到转化、分配、传输、使用、回收等环节。通过对用能情况进行分析,得出设备的能耗效率高低,操作人员能源使用中是否存在浪费,工艺流程是否可以更优化,单位产品能耗是否还有的下降空间的有关结果,根据这些分析结果,可以在相应的环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从而实现系统性节能,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以某企业每年能源消耗总量折合成本为1000万元计,建设信息化能源管理系统后全企业总体能耗保守估计能降低约15%,每年能为企业节约资金达近150万人民币。系统一般使用周期为不低于10年,按企业现有产业规模不变的情况下,10年最少能为企业节省1500万,具有较高的投入产出比。目前,国内一些企业已经实施了信息化能源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松下电器的信息化能源管理已可视化数据为基础,提出了节能33项目管理[4],对33项目进行细化为各个能源管理事项和用能设备的小项目,制作成为推进表形式,由各用能企业每年制定各项目的推进对策,并将实施情况实时报送系统,松下电器总部可随时对33项目的实施状况进行总检查并推进。松下电器对各项目采取改善前后对比的方式进行总结,如其某工厂射出成型机安装隔热盖后,用电量消减20%,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1.2t,成功实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另外,笔者就信息化能源管理实施效果走访了某大型企业,直接提升企业能源利用效率,大大降低了企业用能成本,节省了能源管理的人力成本。该企业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总原则先后建设了能源管理系统,建设能源监管系统后总能耗降低了26%,通过流程优化、绩效考核、意识提升等手段,其中一期工程当年收回成本。

在实施信息化能源管理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如下问题:一是实施单位对于企业的生产流程和现状不了解、人员流动等情况,有可能造成能源管理系统不能对企业的用能情况进行预判、预报及能源平衡分析。二是企业一方面要进行生产,另一方面要进行现场的能耗计量节点和重点能耗设备进行改造,有可能使部分生产工序临时停止运行,小范围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三是由于系统一部分为数据采集装置,针对不同的建筑结构,数据能源的采集装置架设难度不一,存在数据采集装置覆盖不到的可能,构造数学模型存在一定难度和差异,为“真正”优化能源配置带来一定难度。克服上述问题,企业必须从长远考虑,要采取以下有效措施确保能效监管系统建设工作的开展:加强信息化能源管理建设的领导。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地方能源管理工作的相关政策和规定,及时审议信息化能源管理建设规划和决策,在规划实施、资源配备、检查指导、队伍组织等方面给予支持;规范信息化能源管理建设程序。规范信息化能源管理建设行为,严格从规划、立项、可行性研究、实施到项目验收的建设程序,统一建设标准和规范,保证信息化建设有序推进;落实信息化能源管理建设资金。把信息化能源管理建设提到企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高度,保证资金渠道的稳定畅通,合理安排建设期资金以及运行维护期资金,确保信息化能源管理正常有效运行;培养信息化能源管理建设人才。根据企业实际,在信息化能源管理建设及实施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营造有利于信息化能源管理人才发展的环境,在用人和激励制度中给予支持,培育出一批能源管理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加强信息和经验的交流。企业要按照预定的目标、任务和措施,结合各自实际抓紧制定具体落实方案,与信息化能源管理实施单位充分沟通,及时解决各类问题。通过行业对标和企业调研等形式,借鉴先进经验,使能源管理的整体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普及环境保护和能源管理知识,引导全体员工深入领会能效监管的重要价值和意义,为系统的推行创造良好的环境。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形成大家出谋划策,共同推动信息化能源管理建设工作。

篇8

以我省最大的钢铁生产企业福建三钢闽光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钢)的能源管理中心建设工作为例,对钢铁行业中能源管理中心的科学合理应用进行全面分析。

(1)三钢能源管理中心构建三钢在构建能源管理中心的过程中,契合企业的转型需求,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等先进的管理手段,构造出以能源消耗监控、能源管理调度及能源实绩管理等各方面工作为一体的管控一体化计算机系统。整个企业的能源消耗、调度等都由能源管理中心统一进行。其能源管理中心主要涵盖了电力、水道、煤气、空分气体、蒸汽、压缩空气等六个方面的能源介质。通过能源管理中心的监控系统,对三钢的各项能源资源损耗进行监控,并加以调度优化。

(2)三钢能源管理中心的基本构成以功能对能源管理中心进行细致划分,大致可以将其分为三个部分:信息收集网络、实时数据管理系统和应用管理系统。信息收集网络的构建主要利用了RTU、DCS和PLC等多种信息收集设施。RTU即远程终端设施,集中分布于远程现场,利用它对远程现场的设备和智能化仪表等进行监控管理;RTU主要负责监控管理信息的转化,一方面将监控信号转化为能够在通讯设备上传输的格式,另一方面将监控管理设备传达的消息转化为命令,从而全面控制设备的运行。DCS(集散控制系统)和PLC(可编程逻辑控制设施)两种设备主要用于各分厂的现场管理监控,利用工业内部以太网把管理监控工作以数据的形式传递到中央能源管理中心。实时的数据管理,一般利用钢厂内部的实时数据资源库,用相应的软件实现对实时数据的管理和记录。将设备同内部I/O服务器相连,能源管理监控设备的所有数据均由工业内部以太网传输到I/O服务器后进行整合。此外,各部分管理站通过整合I/O中收录的数据,再向下位机相应管理调控命令。应用管理系统的构成主要包含了基础能源管理系统和动态平衡优化调度系统两大方面。基础能源管理系统的主要职责是进行数据的详细分析、确定能源结构的发展调控方向、拟定能源消耗管理报表、制定能源管理计划、能源考核与结算以及最终命令的等等,基于强大的数据挖掘工具和规范化管理流程,从而实现从计划、调度、操作运行到计量、统计、考核整个事务流的闭环管理。能源动态平衡优化调度系统则是通过建立能源产耗的预测模型和管网模拟模型,准确地模拟各节点信息,对各环节的能源介质产耗进行预测,根据调度目标建立能源输配模型,最终给出优化的调度建议和方案。

(3)三钢能源管理中心基本工作内容的确定三钢能源管理中心的基本工作内容主要包含了数据的收集、数据的实时监控、能源质量的控制、能源的供需调整和企业运行工作等部分。数据的收集主要利用能源的相关参数作为指标,包括温度、压力还有流量等等,通过建立好的PLC,以工业以太网为媒介,直接传达给EMS(能源管理系统),也可以利用各分厂运行的现场子站收集数据,再传达给EMS。数据的实时监控,主要由专业监控人员在能源管理中心的工作站对钢厂系统的整体运行数据进行动态化监控。能源质量的控制,以人工化验或专业检测设备测量的方式,对能源的质量进行分析,为系统提供更为精确的能源质量数据,促进能源系统的优化运行。能源供需的调整主要按照不同能源的使用数据为标准,对其日供需量和月供需量等相关数据进行统计,进而得出每种能源的基本损耗,对能源进行优化调度,减少能源放散损失。针对运行工作的管理,主要是指能源系统的运行监控记录整理、设备运行方式的调整、能源消耗的计量结算以及能源实绩考核等等。

(4)三钢能源管理中心建设的先进经验首先,三钢能源管理中心结合了分散控制与集中化控制两种管理模式,有效提高了综合管理效率。这种管理模式,能够有效针对能源管理的各部分问题,效率较高,适应性也较强,优化了管理流程从而提高了能源的综合利用率。其次,三钢能源管理中心实时数据收集、在线监控和自动化管理的综合管理模式,提升了整体工作效率,有效降低了人力资源投入,促进了单纯节约能源向综合节约资源的转型。此外,三钢能源管理中心的管理模式,实现了由工作开始后进行管理向工作准备阶段的科学合理式规划管理的转变,以煤气放散最少、用电成本最小为目标,建立优化的调度模型,在能源使用前提供决策依据,形成了新的扁平化能源调度管理机制,有效提高了能源管理工作的综合使用率,且为能源消耗方案的优化预定奠定了基础。

2结束语

篇9

关键词:铝企业;能耗;智能分析;自动化

0引言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是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全球能源紧缺的背景下,如何科学合理地使用新型能源、有效地节约已有能源成为众多企业、学者研究的课题。传统铸造行业设备多、能耗大、生产过程复杂,能源消耗的水平将直接影响产品的成本和利润指标。

铝工业是我国现阶段单位能耗最高的冶金工业过程,作为重要的基础原材料产业,优化其生产工艺、创新其控制和管理技术,对国民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优化铝工业生产过程,加强企业信息化管理,提高生产智能化程度,有效利用能源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节能降耗的统一,对我国铝加工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现代铝企业生产流程及约束条件

1.1 现代铝企业生产主要环节

现代铝工业生产有4个主要生产环节:

(1) 铝土矿的开采过程;

(2) 从铝土矿提取纯氧化铝的氧化铝生产过程;

(3) 用冰晶石一氧化铝熔盐电解法生产金属铝的电解铝生产过程;

(4) 铝加工生产过程。其中氧化铝生产和电解铝生产是最复杂的两个工艺过程,此外还有铝的再生利用以及两个重要的辅助环节:炭素电极制造和氟盐生产。

铝企业具有独特的生产过程,主要体现在:

* 生产阶段性显著。在熔炼阶段,主要以化学变化为主,对铝液中化学成分的把控是非常严格的;在铸造阶段,主要以物理变化为主,需要根据客户的具体需求,按照限定尺寸严格控制产品外形。

* 生产能力体现集中性。熔炼与铸造阶段中关键设备的好坏将决定铝企业生产能力的大小。因此,关键设备性能通常作为企业发展的瓶颈。

* 生产阶段具有连续性。从熔炼到铸造,整个高耗能阶段以一种连续的生产方式进行,各操作之间的缓冲有限,前后工序要求衔接匹配。

* 生产中的持续高温操作,所产生的能耗较大,加强能源管理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1.2 现代铝企业生产的约束条件

由于铝生产过程的特殊性,对于生产调度产生了一定的约束性,主要体现为:

(1)工艺约束。工艺约束指在生产过程中为保证生产正常进行和产品质量符合客户要求所应遵循和满足的生产规程。

(2)设备约束。设备约束指在生产过程中为实现设备的合理利用及生产顺畅、保证产品质量等目的,设备所应遵循的使用规程。

(3)能源平衡约束。铝在生产过程中,为保证其质量及生产持续性,应保证整个过程中的能源平衡。同时,抓住主要环节降低能耗,建设资源浪费。

因此,需要提出信息化的高效手段,将铝生产过程中的信息进行实时采集,跟踪能源变化实现智能调度。通过对数据采用专家智能分析手段,优化生产过程,降低生产能耗,减少资源浪费。同时,提高生产效率,节约劳动成本。在传统工艺基础上,与互联网相结合打造全新型铝加工企业。

2 铝企业生产信息及能源管理系统

以铝企业生产现状为出发点,梳理铝企业内部管理流程,及生产工艺流程,通过对主要环节及设备安装数据自动采集装置,实现生产跟踪管理,优化生产过程,提高生产效率。铝企业生产信息及能源管理系统功能架构图如图1所示。

主要功能包括:

1、基础能源及生产设备管理功能

应用物联网设备对生产设备基础信息进行采集,实时跟踪设备运行情况,并将设备运行数据与生产运营数据进行联系,为制定生产优化方案奠定基础。

而基础能源管理作为能源管理中心在线平衡调度及在线能源管理的补充,包括能源计划管理、能源实绩管理、能源生产运行支持、能源质量管理和能源对比分析等模块。

2、能源监视功能

能源监控功能主要包括常规设备监控,在线管理和调整,工艺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等协调监控,满足节能要求、以远程监控为核心的节能调度,扁平化的故障监测及分析处理等。分燃气、电力、水、供气等子系统监视,对重点设备用能情况单独监控,对车间工序进行综合监控,对能源系统无人值守进行远程监视控制。

3、能耗预测支持

根据生产、转运、检修计划,结合产品单耗等相关量,预测一段时间内的能源供需量,并辅助能管人员制定相应的能源生产供应计划,从而达到预测性能源供需平衡。

4、能源平衡与优化调度

(1)能源平衡

基于物料移动和平衡、能源生产和平衡等数据,及时掌握企业的生产运行、物料移动、生产执行和生产统计等情况;加强各业务层次间的信息集成和数据共享;提供灵活的生产报表格式定制功能,使报表功能具有良好的维护性和扩展性。能够方便地基于装置的生产运行数据进行数据汇总和分析。以物料、能源平衡图表形式实现。

(2)能源预测与优化调度

主要完成电力负荷预测、用电量预测、多介质平衡优化调度等功能,利用能源管理中心系统的数据和控制平台,建立能源主要介质的产销预测模型,并通过能源综合分析,给出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方案,通过用户的调度及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实现能源系统的平衡优化运行,达到节能降耗的效果。

5、铝电解节能专家

该功能通过实时采集铝电解过程中电解工序、出铝工序、换极工序、母线提升工序等生产环节的工艺操作参数与能耗数据,构建适用的数据多维模型,挖掘生产工艺参数(生产负荷、氟化铝加料量、氧化铝浓度等)与能耗之间的关系及潜在规律,形成专家知识库,对电解槽焙烧启动与正常生产进行指导,优化不同工况下的操作参数,实现电解槽稳定高效生产,提高整个电解过程的电流效率。

3 结论

铸造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国家经济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但同时铸造行业也是高能耗、高污染的“大户”,铸造工业节能减排工作关系到全社会整体节能减排工作的成效。

本文依据铝企业生产现状,以降低能耗、优化管理为目标。提出铝企业生产信息及能源管理系统建设,旨在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数据实时采集,智能化分析生产问题、优化生产过程、减少冗余操作、提高生产效率,同时有效降低企业能耗,担负起改善环境的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 柴天佑,郑秉霖,胡毅,黄肖玲.制造执行系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J].控制工程.2005,12(6):505-510.

[2] 邱竹贤.预焙槽炼铝[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5.

篇10

关键词:大型公共建筑;能源管理系统;建筑节能管理体系

Abstract: this paper in the full analysis building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and on the basis of large-scale public buildings in combination with unit building area of high energy consumption, energy saving potential characteristics and energy-saving management requirements, put forward in large-scale public buildings set up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in the proposal, used to master the energy utilization and energy use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 and finally reach the goal of saving energy. And explains the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s design goal, function, design elements and structure, can be used to guide large-scale public buildings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Keywords: large-scale public buildings;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management system

中图分类号: TU20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型公共建筑经常被作为一个城市现代化的象征,兴建大型公共建筑既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又增强了为城市居民生产生活服务的功能。新建建筑中大型公共建筑的比例呈增长趋势。大型公共建筑一般指单体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的办公建筑、商业建筑、旅游建筑、科教文卫建筑、通信建筑以及交通枢纽等公共建筑。由于此类建筑结构和用途的特殊性,且往往片面追求外形,用能系统复杂、运行工况变化大、影响能耗因素多,再加上再设计、施工、使用和运行维护等环节的粗放式管理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使得当前的一些大型公共建筑往往是耗能的大户。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目前,我国大型公共建筑能耗高、能效低问题突出。根据清华大学与建设部的2007 年研究抽样调查,大型公共建筑面积占城镇建筑总面积的比例为4%,但消耗的电量却占22%[1]。据测算,我国大型公共建筑单位面积年耗电量达到70~300kWh,是普通居民住宅的10~20倍,其节能潜力亟待挖掘。

(2)超过70%的大型公共建筑没有专职的节能管理人员,大多数大型公共建筑业主的用能设备管理仅仅是从安全使用的角度考虑,缺乏系统的能源管理制度和手段,不能及时掌握能源的整体消耗情况,对主要用能设备的运行情况和节能状况未能及时把握及管理。因此,建立建筑能源管理体系,依靠先进的节能管理手段来实现大型公共建筑的节能运行,约束使用者的使用习惯和提升物业管理的运行管理水平,提高运行管理效率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3)多能源系统与复杂负荷的结合体。在能源危机的今天,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越来越普遍,大型公共建筑的这一现象尤为明显。大型公共建筑可能设置多种能源,如常规电制冷、三联供、地源热泵、冰蓄冷、蒸汽供热、太阳能、风能等。这么多能源在楼宇中综合使用所带来的多能源的协调优化、负荷预测与优化控制等问题将逐步凸显。

(4)缺乏有效的能源管理手段。大型公共建筑往往同时伴随着供能系统众多、用能系统复杂、位置分散、用能信息量庞大等特点,常规的、针对设备或能耗的管理系统(如BA系统、能耗监测系统)一般只注重对设备自身管理或对能耗的计量监测,缺乏对整个能源的系统管理。因此,为保证整个建筑的能源的优化运行必须建立具有有效的监视控制、完善的通信系统、科学的分析诊断、合理的优化管控的建筑能源管理系统,同时结合建立的能源管理体系,实现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的有效管理。

由上可知,我国大型公共建筑单位建筑面积能耗高,节能潜力巨大。其节能改造工作成为了一个系统的复杂工程。结合“十二五”期间我国大型公共建筑能耗降低15%的节能目标,这就需要针对大型建筑的使用特点,建立建筑能源管理系统,科学地进行能耗监测、分析诊断、优化管理与控制,提高大型公共建筑能源利用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本文将在充分研究分析建筑能源管理系统的基础上,结合大型公共建筑的特点及需求,提出大型公共建筑能源管理系统的设计目标、功能以及架构,用于指导大型公共建筑能源管理系统的建设。

2、建筑能源管理系统

建筑能源管理系统是指对建筑物或者建筑群内的变配电系统、照明系统、电梯系统、空调系统、供热系统、给排水系统等能源使用状况实行集中监视、分析管理和分散控制的软硬件系统。目前所提的建筑能源管理系统主要分为三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