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入门知识范文

时间:2023-10-26 17:55: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哲学入门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哲学入门知识

篇1

关键词:语文;小学教育;国学;素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3)09-00

近年来重新兴起的国学热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全社会需要在传统文化和中华思想文化中寻找和汲取精神文化营养的表现。国学是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国家国民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体现和概括,是国家民族的性格表现和智慧结晶。中国人最早在课堂上接触国学是在小学的语文课堂上,而在小学课堂上较早对学生教述国学的思想对于养成学生良好的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观、建立起学习热情,弘扬国学文化都非常重要。

一、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是学习组织和传达语言知识和文化的统称,是学习其他文科学科和自然科学的基础,是最基础的一门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交流思想和保存传递知识经验的载体。哲学上对语文的认识是:进行表述、记录、传递的口头或是书面的文字言语的物质存在形式。其目的是描述事实、引证思维、陈述思想、表达意志、抒怀等。语文是语言和文学的简称。在系统地训练和教育小学生时,不仅要进行语言和文学的教育,更要注重蕴含在语文中的文化和哲学教育。语文的概念是解放后,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将“国语”和“国文”两门课合二为一而称为“语文”。

二、语文课堂与国学

国学,一国所固有之学术也。国学一般是概指一个国家的传统历史文化与学术。广义的国学是我国历史所有文化与学术的集合,包括思想、哲学、戏剧、琴棋书画、数术、中医、星相、农艺、宗教、礼教、伦理、文学、史学等等。而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接触到的国学是以文学为基础的凝练着国学思想和道德文化的文学作品。

三、适合小学语文的国学内容

(一)三字经

三字经是宋朝时期创立的,至今已经七百多年了,是家喻户晓的国学经典入门文章。其三字一句的经典形式朗朗上口、极易成诵,是公认为的国学入门教材。其中包涵了传统文化的伦理、道德、教育、人文、地理、民间传说等。

由于三字经创立的目的是为了初学的儿童,因而历朝历代都是儿童学习文化知识的入门教材。三字经虽然简单易懂、朗朗上口,但是其引经据典、引用扩展的知识非常多,其本身是优秀的小学语文教材,其引申出来的典故的哲学思想和文化底蕴更是扩展小学生知识面和稳固道德观、价值观的经典教材。三字经可以说是小学生国学教育的启蒙和宝库。三字经不仅可以是国学的入门经典还是儒家思想的入门经典,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知识更是小学生了解和掌握国学基本思想的重要启蒙知识。

(二)千字文

千字文是南朝时期周兴嗣从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中选取的一千个字做成的文,其中一千个字没有一个重复(据考究,重复了一个“洁”字,实为999字不同),千字文中以999个不同字写成的叙事性很强的启蒙性文章,是以999字勾画出的一部完整中国地方文化简史,是我国传统文化启蒙教育的最高水平。千字文的文风和目的就是指引儿童的行为习惯,按照我国传统文化的塑造素质行为,进而为小学生的人格养成灌输我国传统国学的营养成分。

(三)千家诗

现代概念中常提到的国学启蒙教育读本是“三百千千”即为《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其中的《千家诗》为明朝时期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所著,其实际内容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格律诗,其中大多为唐宋名家诗句,较为广泛地反映了我国最为强盛的历史时期——唐宋时期的社会风貌。千家诗作为我国诗歌文化的入门教材在小学生国学入门中的地位非常重要。不同于三字经和千字文的叙事性文体,千家诗是精选的唐宋名家名句的精华诗篇,是小学生欣赏传统文化魅力和古典文学魅力的启蒙之作,更是培养小学生文学素养和提升对国学关注的重要经典。

(四)论语

论语是教师之祖孔子的言行语录,由其弟子整理完成,是儒家思想的入门材料。其中以语录的形式集中体现了儒家文化的政治主张、道德观念,同时论语也是教育学的经典教材,其中提起的因材施教、学而时习等教育思想也是教育的经典理论。

论语作为儒家四书五经中四书的第一部,也是四书五经中写的较为浅显、句子较为简单的书籍,是最适合小学生学习阅读的国学经典教材。其中朗朗上口的句式也适合作为小学生早读诵读和背诵的段落。

(五)史记

史记是我国传统文学中的不朽明珠,由司马迁撰写,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二十五史的第一部。史记由于其纪传体的特点,与宋代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相比,历史性、文学性和故事性都较强。其中可以采取“糖葫芦”式的教学方式,引入史记纪传体的小段历史故事在给小学生讲故事的同时润物细无声地传递蕴含在传记中的民族性格、道德观念、做人道理。

(六)诸子百家

我国传统思想百家争鸣时期的诸子百家是我国春秋时期各派别的总称,其中最为显赫的派别是: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在我国的国学教育中儒家思想传播广远,但是诸子百家中其他的一些流派如墨家、法家、道家的思想也对我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形成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诸子百家的精神也相互渗透,共同在我国传统文化留下了精神的烙印。

(七)西游记、三国演义

我国明清时期的四大名著中,较为适合小学阅读并且广受小学生喜爱的《三国演义》、《西游记》具有非常良好的基础,其中的故事学生早已通过电视剧熟悉了知。老师们需要做的是在熟悉的故事情节基础上提点出故事中蕴含的道理和文化。把故事情节扩展既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又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立文.国学的新视野和新诠释[J].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01).

[2]田立君.小学阶段国学教育及其研究的现状、问题与成因[J].齐齐哈尔: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13(04).

篇2

【关键词】本源性;入门教学;思维结构; 分化性 ;后继教学

任何学科的入门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尤其数学学科作为一种多分科的课程,每个分科的入门教学也具有这种重要性,而平面几何入门教学改革的实验,为概括数学学科入门教学的一般规律提供了依据.本文通过对入门教学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所占地位与特点的分析,提出了搞好入门教学的原则.会对搞好中学教特别是初中教学的入门教学提供一些依据.

1. 数学学科的入门教学

一般的说数学学科的入门教学是指某一数学学科起始阶段的教学,起始教学阶段由第一节课开始,到能体现出学科基本结构的部分结束.例如,平面几何的入门教学阶段,一般到三角形全等部分结束,立体几何的入门教学,则是指《直线与平面》一章;代数是指《有理数》、《整式的加减》、《一元一次方程》等部分的教学.由于数学学科的划分可以在不同的层次上进行.而作为教学科目的中学数学课程是由不同的数学学科所组成的的综合体;因此数学学科的入门教学,也包括某些章节起始阶段的教学如何排列组合的起始课.

在中学数学中,有不少的性质相同的问题分散在不同的教学科目和教学阶段中,形成了一条又一条知识链.例如,代数中的列方程解应用题,列不等式解应用题,建立函数关系式及利用函数解决的实际问题,三角几何中的某些应用题,解析几何中建立轨迹方程的问题,就是这样的知识链.由于这类问题的起始部分的教学与入门教学有相似的特点,我们也可以把某一知识链起始部分的教学称为入门教学.例如,把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看成是用方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入门教学.

2. 入门教学的特点

如果我们把入门教学的知识结构,思维结构,教学结构中所占地位做一概括的分析;就可以看出,入门教学有如下特点:

2.1 教学内容的本源性。

从总的知识结构来看,入门阶段的教学内容是一个阶段或一个分科教学知识的基础和本原,因而对后继教学的成败,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2.2 思维教学的突变性。

从思维结构来看,不同的教学分科具有不同的学科结构.在新的教学阶段中,不仅要学习新的数学知识,而且还要学习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和解题技巧.作为两个学习阶段结合部分的入门教学阶段,就能更强烈的体现出学科结构的变化,因而在入门教学阶段,学生的思维结构必须做适应于这种变化的调整.所以说,入门部分的教学,是学生思维结构发生质变的时期.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初中二年级是逻辑抽象思维的质变时期,是中学阶段运算思维能力发展的转折点,或关键年龄,起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不仅仅是学生的年龄特征,而且还受到教学内容的重大影响.众所周知,初二年级正是重要的理科教学的入门阶段.所以,上述现象的存在证明了入门教学具有思维结构的突变性的鲜明特点.

2.3 教学过程的相对独立性和起始性。

入门教学标志着一个新的教学阶段的开始.因此入门教学与前一阶段的教学往往没有直接的联系,因而对后继教学又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所以说入门教学在数学教学结构中处于转折点的重要位置.

由于以上三个特点,是入门教学产生了最惹人注目的第四个特点.即

2.4 教学效果的易分化性。

平面几何入门教学中的分化现象已经引起了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其实,这在入门教学中并不是特例,统计资料说明,入门阶段的教学大都是数学教学的分化点或潜在的分化点.那么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由于入门教学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知识的本源性,因此预备知识的缺陷对入门教学的影响实际上远远的小于对一般教学的影响.所以说,造成入门教学困难的主要因素比哦怒视预备知识的缺陷,而是学习能力的不足 和教学中的失误.例如,大家已经公认思维能力的差异是造成平面几何入门教学分化的根本原因,其实这同样是造成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教学分化的根本原因.由于入门教学阶段学生思维结构的发展处于质变时期,因此如果学生思维结构不能及时调整,而教师又没有给于必要的注意和采取有效的措施,那么就会产生难以克服的困难,最终使学生丧失信心造成学习上的失败.从这里可以看出思维结构的调整确实是入门教学中头等重要的任务.

应该指出的是入门教学的易分化性不止具有消极的意义,分化既说明有一部分学生的成绩会降下来,但也表明有部分的学生成绩会升上去,因此,分化既提出了挑战,又提供了机会.其实入门教学中思维结构与知识结构的矛盾,固然造成了学习上的困难,但更重要的是为思维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动力.我们知道,所谓思维能力的发展.实际上就是作为它的表现形式的思维基本结构的变化和调整.因此,思维结构的突变期正好是思维能力产生跃进的时机,加之入门阶段的教学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学习内容的本源性,因此就容易使成绩不好的学生重新树立新的学习信心.只要处理得当,就可以哈们在学习上产生好的转折.在教学实践中,通过一个阶段的入门教学,成绩较好的学生跃上去的现象比比皆是.了解了这一点,就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入门教学的重要性,从而把握住这难得的时机,和学生一起去接受新的挑战夺取新的胜利.

3. 入门教学的原则

从入门教学的特点出发,入门教学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3.1 使思维结构与知识结构相适应的原则。

在入门教学中,思维结构与知识结构总是不适应的,积极的对思维结构做出调整,是入门教学的根本任务.

例如,在初中代数的入门教学中,应当把提高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促使学生的思维结构从具体的形象思维向经验型的理论思维过渡当作主要任务,并围绕着这一任务组织教学.如再初一代数不等式一章中,针对“若a

表1

a b -3a -3b-3a-3b的大小

正数如3 正数如4 -9 -12 -9 >-12

零 正数如4 0-120 >-12

负数如-3正数如4 9 -12 9 >-12

负数如-3零 9 0 9 >0

负数如-3负数如-1 9 3 9 >3

进而归纳出a-3b的结论.然后再运用不等式的性质,由a-3b的结果.通过这两种方法的对比,不仅使学生确认性质的正确性,而且还看到提高思维的抽象概括水平是代数学习的迫切需要.

对于平面几何的入门教学来说.它的根本任务就在于帮助学生迅速的完成从具体思维到借助于几何直观的抽象思维的过渡,以尽快的形成与平面几何接替结构相适应的思维结构.为此在入门教学中就应当把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作为重点.同时注意探索能力的渗透,为过渡到平面几何后继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进行综合训练做好准备.

实现思维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是很艰巨的任务,但是这是提高数学质量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做必需的途径.有的教师想回避这种必要的调整,他们不惜降低对思维难度与水平的要求,用讲解来代替学生的发现,用模仿代替创造,用记忆来代替思考.由于在入门教学中学习的知识的广度和难度都较低,因而尚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随着教学课程的进展,思维结构与知识结构间的矛盾日趋加剧,终究会阻碍学生在知识和能力上的发展.因此,我们经常发现学习上大的分化点经常出现在入门教学的后期或后继教学的前期.这些是应该引起我们重视的.

3.2 使入门教学成为有意义教学的原则。

美国著名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D.P.Ausnbel)根据学习材料的内容与学生认知结构的关系,把学习过程分为有意义学习过程和机械学习过程,概括的说有意义的学习就是要能够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这既要求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具备建立联系的可能,又要求学生本身又建立新知识与原有能知识结构联系的心向,由于在入门教学阶段的相对独立性与教学内容的本源性,这种联系往往是不明显的潜在的,因此入门阶段的学习最容易成为机械学习.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在教学中除了要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以外,还要采取入下的措施:

(1)补缺.在入门教学中,要有计划的补上学生在预备知识上的缺陷,这是搞好入门教学的必要条件.这就要求我们在入门教学正式开始之前,要对入门教学中所涉及到的旧知识进行复习巩固,夯实入门教学的基础.

(2)渗透.在前一个教学阶段及早的位下一阶段的入门教学创造条件提供背景做好铺垫,从而使入门教学由一个良好的基础.例如在代数式的教学中,注意用代数是表示数量关系的训练,为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教学提供条件.

为了搞好平面几何的入门教学可以在初一代数教学中加强推理论证的训练.《中学数学试验教材》在实验几何和论证几何之间安排了“几何和简易逻辑”,从而为推理论证的教学创造了条件,对于学生思维结构的调整起了促进作用,因而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所有的这些,都是“渗透”这种教学方式的成功应用.

(3)类比和对比.类比的出发点使事物间的相似性,对比的出发点则是事物间的相异性.类比和对比都是解释新旧知识间的联系的有效方法.例如在教学有理数的运算时,可以与算术中的运算进行类比,在立体几何教学中注意与平面几何知识向类比等等,都是加强新旧知识联系的有效措施.应该着重指出的是,在入门教学中,为了提高新旧知识的可辨性,在比较时要特别注意知识间的差异,如要突出有理数运算中的符号法则,要比较代数方法与算术方法解应用题在推理列式时思考方法上的区别等等.

(4)系统化.任何一门科学总是要通过系统化的方法把已经获得的各种理论知识――概念和原理构成一个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在数学入门教学中可以通过建立知识体系的方法来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如在有理数的教学中,列出数系发展表;在立体几何入门教学中,弄清线面关系的分类系统都是典型的例子.

3.3 使入门教学程序化的原则。

这是实现上述两项教学原则的保证,也是设计入门教学具体方案的依据.

(1)在教学内容上要选取最基本最一般最本原的材料,即贯彻不断分化的原则.正如澳苏伯尔所指出的:当学科内容按不断分化的原则加以程序化时,该学科的最一般和最概括的观念应该首先呈现;然后循序渐进的呈现细节和特点.奥苏伯尔的这一观点和布鲁纳课程结构理论,赞克夫“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及“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原则”是相吻合的.《中学数学试验教材》重视通性通法的研究,在这一方面也做出了成功的尝试.

根据上述观点可以把学科的基本结构分解成最基本的单元,让学生尽快掌握这些单元进而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笔者在宁阳一中实习的时候发现,现在流行按题型分类组织教学活动,这应该是不妥当的,这样的做法是形式主义,繁琐哲学的表现,他用非本质的表面的特征来混淆对问题实质的概括,是形成题海战术的根源之一,在发展学生能力的角度来看是不可取的.

(2)在教学程序上,首先要建立起适应新的学科结构的思维框架,要多次的反复不是重复,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规律.如果再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教学中,对每一道应用题,都要让学生找数量关系,并习惯通过设未知数进而把未知当作已知的分析方法.

(3)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要尽早的让学生进入入门教学的核心部分,尽早的让学生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必要时可以暂时放弃非关键部分的知识,要考虑到反复的应用是巩固和深化知识的最有效的手段.因此不能老师停留在一个教学层次上,因为学生对新知识还不熟练而停滞不前.另一方面,对于核心部分的教学,却要放慢教学进度,让学生自己能体会理解掌握基本的方法和思想.例如笔者在实习期间在三角函数积化和差公式入门教学中,采用了提早进行推理论证训练放慢教学进度,让学生自己体会公式推导的技巧和思想,并多次让学生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措施,许多基础比较差的学生都能熟练的掌握该公式的推导与运用,还有的学生自己用同样的方法巩固了自己以前并不熟练的正余弦公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可见,正确的入门教学方法不仅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还能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与激情.

4. 入门教学对后继学习的影响

显而易见,入门教学的作用就是引导学生从旧的学习层面走向新的学习层面,其中当然步伐对新知识的掌握,然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才是搞好数学学科入门教学的关键.入门教学实施学生进入另一种知识层面和思维方式的关键,对后继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入门教学的重要性不仅表现在对后继教学具有深远的影响上,更表现在式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大好时机上.无论是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针对目前教学中忽视能力培养的倾向,这样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就更具有其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林崇德编著《智力发展与数学学习》 科学出版社

[2] 江苏省邗江县教研室 《初中数学分化点的初步调查和分析》

[3] 邵瑞珍等 《略论课堂学习的性质与基本过程――澳苏伯尔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评介之一》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2年第6期

[4] 孙瑞清《平面几何教学中关于几何逻辑和论证的实验》 数学通报 84年第4.5期

[5] 张乃达,王左芬《突出学科的基本结构,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平面几何入门教学的尝试》

篇3

偶然看到走廊处有巨大的展板,

展出北大文史哲等名家为所上的通识课程开的阅读书目。

这十二名教授每人推荐2~4本书。

推荐人:孙庆伟教授

所授课程:考古学与古史重建

孙庆伟是北大考古文博学院的副院长、教授,早年参与了山西天马曲村晋侯墓地的挖掘工作,后来多年在周原遗址奋战。孙老师推荐的两本书,一本是中国最早的考古学报告――李济先生撰写的《安阳》,此书在外研社曾经出版中英文对照版。另外一本是中国最早的上古史课程讲义――《中国上古史研究讲义》,此书被多家出版社再版多次,是顾颉刚先生为首的疑古学派最初开宗明义的讲义,有着诸多的开创意义。

我个人认为,孙庆伟先生撰写的《追迹三代》一书,系统论述了夏、商、周三代考古的研究史与学术史的历程,是目前最全面的中国考古学术史著作之一。

推荐人:吴国武副教授

所授课程:国学经典讲论

吴国武老师是古籍文献研究的专家,他推荐了三部著作,不少主流学者认为《老子》思想应为中华文化最原始、最本真的思想来源,吴老师推荐的楼宇烈的注本是对传世《老子》的精研本,而高明先生的《帛书老子校注》是对出土文献中老子文献的诠释。楼宇烈与高明都是北大出身的文史名家,此处将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对读的方式,也是近年来学术研究的潮流。

吴国武老师推荐的另外两本书的配图与原书并不匹配,或许这也是中国古籍的一个常见问题,当我们阅读古代经典的时候,由于时代的分隔,造成了语言的隔膜,需要借助古今中外名家的注释版本来阅读。像吴老师推荐的《韩愈集》在别的出版社出过单行本,但还是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由马其昶先生校注、马茂元整理的《韩昌黎文集校注》这个版本最为经典。

许慎的《说文解字》是学习古汉语的学生入门必读书目,也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字典。现在,《说文解字》最权威的版本是中华书局的影印本,最近中华书局又出了注音版,但是页码发生变化。岳麓书社曾经按照中华书局的版本重新修订,以同样的页码注音,非常实用。

推荐人:邓小南教授

所授课程:中国古代政治与文化

“中国古代政治与文化”作为北大历史系出品的精品课程,由阎步克与邓小南两位权威学者讲授,可见北大对于本科生通识教育的确是尽心尽力的。邓小南先生的父亲是现当代宋史研究的奠基人邓广铭先生,父女先后担任宋史研究会的会长。邓小南先生的学术成就主要在北宋政治史领域。此处的推荐书目,她却能跳出自己的研究,推荐其他名家的作品,可见其深厚的功力。

她推荐的第一本书是祝总斌先生的书。祝总斌先生是一位非常低调的学者,一辈子的学术成就都在《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一书中。虽然本书绝版多年,但无论是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研究,还是中古时期任何政治史领域的研究,都无法逾越祝先生的“这座大山”。在北大诸位魏晋史研究的学者阎步克、罗新、陈苏镇,或是叶炜的课堂上,你都能听到他们讲祝先生与田余庆先生之间有趣的掌故。

《丝绸之路与东西文化交流》是北大历史系荣新江教授有关其研究的唐代西域文化的最新论文合集,荣新江教授是目前中国唐史研究领域数一数二的学者,其学术着眼点主要在丝绸之路唐代中亚、西域与唐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如今,这无疑与“一带一路”的治国理念完美契合。其代表作《中古中国与中外文明》一文,2011年三联书店再版,值得一读。

《朱熹的历史世界》的作者是余英时,话说当年余英时应邀为台湾一位宋史研究领域的学者写序,一不小心序言写了18万字,后来干脆扩充,成了这本皇皇巨著。想要研究一个思想家,应对其身后的历史世界有详实的理解,才能对其思想成就有着明确的认知。

推荐人:孙玉文教授

所授课程:大学国文

北大中文系古汉语方向现有的一批老师是出身于湖北大学的,其中的佼佼者是孙玉文先生,以古汉语语法词例见长,他推荐了三本书。钦立先生的《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这是以一己之力编写的,可以媲美《全唐诗》《全唐文》的浩瀚巨著。本部书籍是中国上古、中古时期文学研究,乃至是文史研究的参考必备书目,研究汉乐府、魏晋文学、玄学研究等都是必读书目。不过,逯钦立先生此套书目由于篇幅宏大并不利于通读,在此我推荐两部魏晋文学研究的经典书,一本是黄节先生的《黄节注汉魏六朝诗六种》,另一本是黄节先生的学生萧涤非先生的《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

《语言问题》作者是清华大学“国学四大导师”之一的赵元任先生,(如今清华大学文科图书馆一层大厅摆放的钢琴,就是赵元任先生的女儿捐赠的赵先生生前珍爱的钢琴)本书是作者1950年代在台湾的讲座合集。赵元任先生是语言天才,在美国读了博士之后,回国结合中外语言特点,开创了中国语言学的研究。语言学的知识难度很高,并不好懂,近年来上海中西书局推出《中西学术名篇精读系列》的第2卷《赵元任、李方桂卷》,选取了赵元任先生的经典论文――《音位标音法的多能性》,由北京大学中文系的王洪君教授详细解析,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阅读,入门赵先生精深的学术要义。

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畅销近半个世纪,也是今天《论语》研究最为经典的入门读本。大家仍以初学入门读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深入研究读程树德先生的《论语集释》为治学法门。

推荐人:阎步克教授

所授课程:中国古代政治与文化

阎步克教授是当今两汉魏晋政治史研究的大牌学者,先生研究的最高成就在中国古代官僚制度与官阶制度两个层面,他面向北大本科生开设的通识课程“中国古代政治与文化”,一直是北大的明星课程,场场爆满,我当年也听过全程,经常看到两三百人的大教室最后有一排站着听完全程的同学。

先生推荐的《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是其早年研究汉代官僚政治结构的三大著作《察举制度变迁史稿》《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和《乐师与史官》中的代表作,首版于1996年,再版于2015年。后来,“中国古代政治与文化”这门课程的讲义被编辑出版为《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一书。

阎步克先生推荐的另一本书是北大魏晋文学研究宗师级人物――王瑶先生代表作《中古文学史论》,以此足见文史不分家,想要做好魏晋史学研究,对于魏晋文学研究的经典著作必须有所了解。

推荐人:干春松教授

所授课程:现代中国的建立――制度、思潮与人物

干春松教授早年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是近现代中国哲学的研究者,近年来有诸多著作问世,自己是康有为思想研究的名家。故而在此推荐的萧公权先生的这本《康有为思想研究》,或许我们可以从中看出干春松老师的思想着眼点之所在。

李剑农先生也是一名学术成就卓越的学者,其在政治史领域与经济史研究领域均有极其丰硕的开创性成就,《中国近百年政治史》是研究中国近现代繁复多变的风云际会必读书目,另外他的作品《中国古代经济史稿》也是研究中国古代经济史中任何一个断代部分的必读参考。

汪晖教授的《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是其被再版过无数次的代表作,该书以中外对比的角度,看待中国近现代思想萌发和转变的背景与历史。汪晖老师早年致力于中国近现代思想史研究,本书是其核心思想的阐发。

推荐人:刘勇强教授

所授课程:古代小说名著导读

刘勇强教授是北大中文系明清小说研究领域的重要学者,他在这里推荐的三部著作均是海内外名家有关明清小说研究的代表作。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史略》是其少有的学术专著,也是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开山之作,是鲁迅当年在厦门大学国学院短暂的教书生涯中的课程讲义。

《中国古典小说》的作者是前两年才去世的夏志清先生,先生是北美汉学领域研究中国小说的扛鼎级人物,无论是研究中国传统小说,还是现代小说,都无出其右。其代表作《中国现代小说史》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必读经典,也是香港中文大学最为畅销的学术著作之一。

《中国小说研究论集》的作者吴组缃先生是刘勇强教授的导师,也是明清小说研究的大师级人物。自己有诸多的小说作品创作,作家和研究者的双重身份,为其提供了研究作品的多重视角。以经典文本出发,以写作经验入手,独具匠心。

推荐人:张帆教授

所授课程:中国古代史(下)

张帆教授是现任北京大学历史系系主任,是国内元史研究领域的名家,在此他一共推荐了四部著作,基本囊括了其讲授的这一阶段历史。北大的中国古代史课程分为上、下两部分讲授,上从上古讲到唐代,是阎步克先生讲授,下便是由张帆教授授课了。

蒙思明先生是经史名家蒙文通的长兄,《元代社会阶级制度》是其1938年在燕京大学历史学部的硕士毕业论文,2006年上海人民出版社的“世纪文库”系列曾经再版收录,本书载誉史坛七十载,值得阅读。

《辽金史论》是前两年英年早逝的北大历史系刘浦江教授的代表作,刘浦江教授是辽金史研究的旗帜性人物,他的去世给辽金史学界带来了巨大打击。

《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是邓小南先生的代表作,也是北宋政治史研究的必读书。

《清代地方政府》的作者瞿同祖先生是学贯中西的学术大师,其在法律史、政治制度史研究的成就,很难有人企及,其学术研究从两汉一直贯穿到明清,其代表作《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一书中提及的“法律儒家化”问题,至今仍旧是中国法制研究反复探讨的议题。

推荐人:吴晓东教授

所授课程:中国现代文学经典选讲

吴晓东教授是当今中外现代文学研究的著名学者,其授课态度之认真,授课内容之详实为北大学子称道,这从其有关西方文论研究的讲义――《从卡夫卡到昆德拉:20世纪的小说和小说家》就可见一斑。

近年来,吴晓东教授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多有造诣,此份书单当中的《围城》与《野草》两部,基本上是所有阅读中国现代文学作品耳熟能详的必读书目。金介甫先生的《沈从文传》,应该是其近年来在北大讲授沈从文研究课程时的重点参考书目。沈从文先生的《边城》也是可与鲁迅先生的《野草》、钱钟书先生的《围城》等并肩的中国现代文学经典,而沈从文先生非凡经历的一生,更值得学者去研究。

这份书单的第一本书却是独具匠心,亦如之前点评阎步克、邓小南时指出的那样,做出卓越贡献的学者一般所涉猎的书目都不仅限于自己研究的领域。理查德罗蒂的《筑就我们的国家》是探讨美国经典研读意义的著作。

推荐人:朱孝远教授

所授课程:文艺复兴经典名著选读

朱孝远先生是当代欧洲中世纪史、文艺复兴史研究的名家。《欧洲文艺复兴史政治卷》是朱先生在其最重要的学术领域的研究性通论,便于学生更快更方便地了解欧洲文艺复兴史的全貌。

The Waning of the Renaissance是本次书单唯一涉及的英文原著。作者鲍斯玛(William Bouwsma)先生是朱孝远先生的恩师,近年来鲍斯玛先生的诸多藏书捐赠给了北大图书馆,或许朱先生希望借此机会推荐不为人知的好书,传承学术精神。

丹纳的《艺术哲学》是艺术学研究领域的必读经典,早年我在北大艺术研究院的朱青生教授和翁剑青教授的课上都曾被要求必须阅读,丹纳的著作深入浅出,简明扼要地概括了欧洲文艺复兴在艺术理论与哲学文化层面的成就。

另外,早年我精读过朱孝远先生编著的《如何学习研究世界史》,它是国内少有的系统介绍入门世界史的书目。该书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朱孝远老师在推荐西方学术经典的同时,推荐了许多中国历史研究的经典书目。所谓学贯中西、贯通古今的深厚功力大致如此。

推荐人:吴国盛教授

所授课程:科学通史

吴国盛教授是当代科技哲学领域的学术名家。其代表作《科学的历程》是国内畅销多年的科学史入门书目,也是清华大学本科生精品课程《学术之道》的推荐必读书。

在这份书单中,《技术与文明》的作者芒福德是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研究、考古类型学研究领域的开山鼻祖,其有关技术与文化的讨论是研究传统文化与技术革新的冲突与发展的必读书目。

优秀的学者善于挖掘并不常见的好书,善于打破固有的学术偏见。人们常说“黑暗的中世纪”是科学的黑暗,但是格兰特的《近代科学在中世纪的基础》让人更加客观地看待历史,看待科学技术的变革。

吴国盛先生推荐的最后一本是“牛津通识读本系列”中的《科术革命》。“牛津通识读本”是牛津大学出版社面对大学生出版的一系列由欧美名家写作的通识读本系列,在国内由外研社和译林社先后出版过一部分,广受好评,中文版兼有中英对照,对于学子入门西方学术,可以一窥门径。

推荐人:姚洋教授

所授课程: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

篇4

传统医学中包涵了丰富的天文、地纪、气象知识,在强调人与自然统一的同时,又重视情志(心理)、社会活动对机体的正、负双方面的影响。作为中医院校入门课程之一的《医古文》中包含着丰富的古代文化常识。教师在讲解字、词、句的同时也应为学生简单地介绍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为学生日后阅读和学习医学古籍奠定基础。

如古人通过对日、月、星辰等天体运行的观察,发现了其中的运行规律,形成我们现在所知的纪时、纪日、纪月、纪年的方法。传统的记时方法提醒我们传统文化是根植于中国大地,或者说是以中原地区为主的,其地理位置决定了中国古人记时方法的特点,也反映了古人生产、生活的活动规律。年龄称谓则反映出古人对于人体生长发育规律的认知,及不同年龄阶段人的主要社会活动规律。而这些知识又与医学内容相交叉。

避讳是我国特有的一种语言文化现象。在医古文中对传统医学也是有相当的影响的,如《本草纲目•薯蓣》中记载:“薯蓣因唐代宗名预,避讳改为薯药,又因宋英宗讳署,改为山药。”避讳制度虽然有它不利的一面,但是在文献研究中,避讳往往也是帮助了解确定文献的时代等的依据之一。

中国古代的度量衡变化也是比较大的,了解历代度量衡的标准可以帮助学生在阅读古籍时正确理解古代医家所创方剂的真实用量情况。如秦汉时期,一两相当于现代的15g左右,唐宋时期则相当于40克左右,而不是现代的一两等于30g,若不知道其中的差别而误照搬原方,就可能会造成临床上的错误。另外中医文献中会出现大量中医特有的计量单位,如“方寸匕”、“钱匕”、“刀圭”、“盅”、“盏”等,仔细揣摩其中的含义才能真正领会古人用药的精髓。

《医古文》选文中不乏大量的典故。恰当地引用典故可以增加文章的表现力,避免平铺直叙,所以为古人所常用。如《类经•序》所载之“他山之石”、“断流之水”、“壁影荧光”、“竹头木屑”等。在讲解这些内容时,要详细地为学生介绍这些典故的出处、含义、引申义等,以便学生能准确理解。

教学育人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在于为学生指引门径。有了正确的开端,才会有更好的发展。传统文化常识的积累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减少日后阅读古籍时的壁垒,也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完善其知识层面。

2《医古文》中彰显的传统道德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兼同道家、佛家思想,并由此而衍生出相应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伦理道德观等。传统的道德观在《医古文》选文中无处不在。因为在许多大医的眼中,医德是首位的,有才无德是成不了大医的。无论是朱震亨穷昼夜习《局方》,还是孙思邈要求用心精微的人定要“博极医源,精勤不倦”,都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一种表现。而孙思邈在讲述医者的道德标准时,融合了佛家慈悲、万物平等的观点,但最后还是回归到儒家“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

朱丹溪等儒医虽置身于医学,其初衷也是因医学能“推及物之仁”来实现其“厚德载物,仁者爱人”的追求。更将“格物致知”、“内省、慎独、践履”等作为道德实践的要义。医生的职业道德不会脱离作为个体本身的价值观与道德观而单独存在。因此,将传统文化道德中正向的能量在潜移默化中传递给学生,促成其优秀品德的形成,是比宣讲更有效的手段。

医患关系自古就很敏感,所以有“六不治”的提出,有华佗的不幸遭遇,更有李中梓的“不失人情论”的感慨。因此在教学中强调“随俗为便”的现实性意义,提示学生在临床实践中沟通技巧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有意识强化沟通能力和技巧的培养,利用在学期间依然有较高的可塑性的优势,完善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格。

3结论

篇5

去年底,在广东省博物馆,有一场活动,这是一场画展的开幕式,名为“共圆中国梦―中国当代表演艺术家书画作品展”。不少名人、名家出席了开幕式活动,在这些名人中,朱军是备受瞩目的一个,他带作品参展,引起与会者还有参观展出的客人惊喜与赞叹。

朱军的师父是谁?在中国画界学界无人不知,是范曾老师。愚人尚可教,何况朱军是聪慧之人,入门极顺,进步喜人。这应验了笔者长期说的一句话:“千万别小看地方正科副处以上干部,军队正营副团以上干部,省台以上的名主持。”谁小看这些人,证明这些人脑瓜出问题了,许许多多的“高人”,聪明人,就在这群人里。而且这些人往往是一部机器运作的链条、纽带、轴承,是非常重要的一群人。

朱军画画为什么进步那么大?朱军说他牢牢谨记师父范曾的一句话:“中国画的三大元素首要是哲学。”他记住了,悟通了,开窍了,画画就融进自己的哲学理念和人生,兼顾了各种体会,所以画一出手,就有了意境,有了语言,有了跳跃的灵魂。这些,许许多多的人几十年才摸索出的道道,范曾名师一点,朱军领会了,真是悟性极高。

小孩在少年宫学画画,练一下基本功很有必要,你希望他成才,你不必期望太高了。许多家长回家训儿子,骂女儿,你真蠢、真傻。有时骂男孩骂出广州特色:“哎呀,你个猪头炳!”其实,小孩学文化知识、学体育、学画画、学钢琴、学足球,我们必须端正一种心态,不要求名求利,要营造一种氛围,营造一种好的环境,让他们有一种素养,一种修养,一种与人相处的本领,这是最基本的东西,不是其他。

朱军学画画,你以为他还追求什么大发达,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创举,能够画出震惊世界的杰作,一平尺卖20万元以上?不是的。学画,是一种哲学理念,通过一样技艺、功夫修炼自我,约束身心,培养情操,这才是由衷的本意。大凡许多名人成名之后,这个走路爬山,那个练琴,这边学字、那边画画,都是融进求学、上进、平稳、融通、开悟等理念,更好地领悟人生,把年轻年幼时的一些缺失以及成长中短缺的人文情怀补回来。这,都是一些悟性极高的人,而不是那种在路边看别人打扑克夹耳朵,在弄堂街道下围棋、象棋去赢钱;听一些、传一些张三李四的坏消息,上网骂一些粗俗语言的蠢蛋,饶舌的笨蛋,既浪费日子,伤及他人又于己无益的无聊人。

范曾的不少画为啥总透着一种挥之不去的吸引力,为什么画面总像告诉我们一些什么故事,或隐藏着一些人生箴言?这,就是哲学思想的泉水涌出来了,你挂在墙上也好,你翻着画集也好,总会引起你的一种安静与思考,一种淡淡的清幽与共鸣,这不是技法派可以胜任的。只有像大师级的人物,像吴冠中等,才会有共同的感受。收藏,大多数人为了保值增值,很有好处。但如果融入一种情感,一种交流,一种领悟,那才更有意境,更成为一种“超值”的品味。

篇6

【关键词】概念图 会计基出 课堂教学

一、引言

基础会计是专业基础课,是迈入会计行业的敲门砖,其学习效果直接影响后续财经类、审计类课程的开展,在整体专业知识体系中占到了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由于学生初次接触会计行业的语言,对每个知识点的产生都比较茫然,在具体使用中,常常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归根结底,主要是没有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作支撑,将各个分散的知识点有机的联系在一起,清楚各自的层级关系。为有效解决该困境,本课题以知识体系构建为出发c,通过图文结合的形式,将整体课程隐性的知识关系清晰的显示出来。

概念图作为知识的认知工具,通过概念间的关系,进行层级组合,借取线条、方框等,将相关的概念联结在一来,并表明相互的意义及关系。通过概念图,学生能将老师讲授的各知识点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保持知识点前后的衔接,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将知识有效的视觉化,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深度,同时在具体业务处理上,也能准确定位,提高学习效果。

二、概念图使用效果分析

为避免分析结果的片面性,分别从受教者与施教者两个方面,对“两种”模式下的教学方式及教学效果进行研究。

(一)教师层面

1.从课程教学角度。大部份教师认为采用概念图这一认知工具,学生对会计基础整体框架体系非常清晰,对知识点的层级关系及相互间的联系,而且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能清楚的明白为什么要引入,如会计要素、会计科目、会计账户等一系列的内容,并且清楚每个内容的功能及作用。调查数据表明,75.6%认为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82.28%认为有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知识体系;56.3%认为采用概念图,可提高学生对知识点间的融合效果;73.32%认为有利于提升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81.46%认为可提高学生课堂对知识的吸收与消化效率。

2.从学生学习角度,69.71%的教师认为概念图有助于学生促进个人知识整理;33.05%认为可提高学生预习效率;67.98%认为可提高学生复习效率;91.23%认为可帮助学生记忆,67.78%的认为可提升理解能力;52.02%的认为可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48.21%的认为可提升逻辑思维分析能力。

3.从教学容量角度,69.49%的教师认为采用概念图的方式,随着教学容量增加,学生对所教学内容都能清晰进行区别; 其中,93.22%认为采用概念图有助于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二)学生层面

调查数据显示,91.53%的学生喜欢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概念图模式。认为以图形的方式更直观,通过支架图的形式能完整的了解课程整体知识体系,有利于后续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1.能力提升方面。基于就业或者其他需求出发,学生对会计基础都较重视,但作为一种新的“语言”,如何进入该领域?为何学?如何学?学什么?96%的学生认为在描绘概念图的过程中,对会计账务处理流程有了较深入了解;90%认为对会计基础中各知识点的功能及作用在认知上有显著提高;80%认为能有效发现不足,查漏补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56.04%认为可提高逻辑思维能力;53.11%认为可提高预习效率 ;72.53%认为可提高复习效率等。

2.知识积累方面。会计基础作为行业入门课,知识点较多,而且知识点间相互联系,每个知识点都拥有不同的角色与功能,缺一不可。初学者都非常重视该门课程。概念图的引入,给学生搭建了整体的知识框架,促进个人知识的归纳与整理,76.56%认为增强了对知识的记忆、理解;18.68%认为通过概念图能将前后知识点有机结合,并且在具体业务的处理上,能清晰知道该如何运用所学知识灵活进行处理,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知识训练与巩固。

3.理实融合方面。会计是偏运用性的专业,纯的理论教学会使学生与企业呈现出“双难”困局,一方面学生希望学有所成,学有所获;另一方面,教师希望行业实作进课堂,让学生学中做,做中学,理实为一体。在概念图的设计制作过程中,学生可明确每个知识点在企业的地位与作用,在任务面前如何运用相应的知识点解决具体的问题,使理论与实作有机融合,学习目标明确,兴趣自然提升。

三、总结

概念图可让学生自觉进行新旧知识的重组,不断扩展知识体系,进行新旧知识的替换,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增强知识的迁移能力。有效满足教师与学生对会计基础课程传授与接受的同步进行。一方面能促使教师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使教师不论是教学内容的准备还是教学知识的传授都要立足于从完整的体系出发,将知识按工作需要进行层层推进;另一方面,随着概念图的应用,不仅启发了学生的思维,而且利于学生将会计基础的内容进行正确运用。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兰尼:“个人知识――迈向后批判哲学”[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165.

[2]李应:“概念图研究综述及应用”,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版),2011.12

篇7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义学 象似性 任意性 语义本体观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1 前言

语言学的主要方向应该是将语言作为一个认知系统来进行研究(Radford et al. 1999)。认知语言学是在反对以生成语法为首的主流语言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在哲学基础和工作假设上它都与主流语言学有很大的差别(陈治安,文旭 2001;王寅 2001:8)。按照Lakoff教授的话说,认知语言学是对乔姆斯基革命的革命(王寅2001:7)。认知语言学是一门坚持体验哲学观,以身体经验和认知为出发点,以意义研究为中心,旨在通过认知方式和知识结构等,对语言事实背后的认知规律做出统一解释的、新兴的、跨领域的学科(王寅 2004a:3)。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是体验哲学(王寅2003a,2004b),强调心智的体验性、认知的无意识性、思维的隐喻性;心理学基础是基于身体经验的心智主义、建构论;神经学观点是连通论(王寅 2001:7;2002a;2002b)。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是客观显示、人类认知的、神经生理基础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是心智的产物,是人类认知能力的一部分,具有组织、加工、传递信息的功能。语言是一个概念范畴系统,必须参照人的身体经验,范畴化过程和一般认知功能规律来加以论述。语言的基本功能在于范畴化和意义,意义就必然是语言的首要现象,因而认知语言学的中心内容是认知语义学 (王寅2001:6-7)。本文着重谈及国内学者对认知语义学中的象似观的研究,以及象似理论对外语教学的意义。

2 语言象似性特征

认知语义学家认为语言形式在语音、词形、句法结构等方面与其所表达的意义存在象似性(iconic),主张唯实论,不赞成唯名论和任意说。象似性并不是认知语言学家的首创,西方源于柏拉图(Ungerer et al. 1996:250),中国源于古代先圣的“名实之争”。

2.1John Haiman分类法

John Haiman(1985)(引自严辰松1997:20-25)把象似性分为四大类(严辰松把“iconicity”译为“临摹性”):疏离象似性(alienation);对称象似性(symmetry);不可预料性(the unexpectedness);和思维的顺序象似性(order of thought)。

(1)疏离象似性。主要指概念距离(conceptual distance),语符距离可以表示相应的概念距离,可用语符间的离散和融合程度或语符数量的多少来衡量。(2)对称象似性。语言结构中,一些句法结构对称和音乐绘画对称是相似的,指的是对等和平衡现象。同质和类似的现象依时空维度重复出现,如语言中的押韵、对偶,音乐中的重复等等。(3)不可预料性的象似性。语言中的无标记语是可以预料的,有标记语是不可预料的,因为有标记语现象是与不同寻常的意义相联系的,比如:名词结构的大小、英语中的被动语态等。(4)思维的顺序象似性。这可称为语序临摹或线性临摹(linear iconicity),因为句子或词语的顺序反映了思维的顺序。

2.2Masako Hiraga分类法

Masako Hiraga (1992)认为语言上的有理据性在性质上就是象似性(林书武 1995:40)。Hiraga根据Peirce的符号理论,把象似性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见图1):

2.3Ungerer et al. 分类法

Ungerer et al.(1996:251)在《认知语言学入门》一书中,总结前人的观点,指出象似性三原则:顺序象似性(iconic sequencing)、位置接近象似性(iconic proximity)和数量象似性(iconic quantity)

2.4 语言结构象似性分类法

根据沈家宣(1993)的看法:认知语言学家关心的象似性主要是语言结构的象似性,综合三种不同的分类法,重组关于象似性特征分类,以便大家对其更加了解各分类法的相同和不同之处(见图2):

3 认知语言象似观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认知语义学中的象似性理论可以用来解释传统语言学没法解决的一些语言现象。王寅把象似性原则运用到外语教学中去,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王寅 2001:327-380)。

(1)顺序象似性:这个原则是指语序象似于时序和文化观念。比如日本文化虽然在历史上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但是汉语和日语的语序却明显的不同。(2)标记象似性。标记性从无到有的顺序象似于认知的自然顺序及词组的一般顺序;有标记性象似于额外意义,无标记性象似于可预测的信息(参见严辰松1997)。(3)距离象似性。语符距离象似于概念距离。(4)数量象似性。见严辰松(1997)。

王寅(2003b:6)认为,强调任意性就会对许多语言形式与意义之间的对应性、规律性、理据性失去作充分解释的理论基础,而象似性则可帮助我们解释许多先前无法解释的问题。他引用Taylor(1993)的话说:任意说和象似说的分歧反映在语言教学中,就形成了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前者成了形式本体观教学法(the form-based approach)的基础,后者成了语义本体观教学法(the semantics-based approach)的基础。

4 小结

语言象似性特征,无论学者们持有何种看法,从目前的研究来看,象似性理论已经对认知语义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并有助于解决语言教学中的一些问题。语言的象似性特征使得我们在研究语言时,不至于把人的思维和认知排除在外,让语言成为空中楼阁。当然,象似性虽然是语言的重要特征之一,毕竟不是认知语义学的全部,只有充分地把象似性研究放入整个认知语义学框架中,我们才可能全面地认识人的认知和语言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陈治安,文旭.导读:认知语言学入门[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

[2]富冈纯子.高冈サク.日语中级阅读[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3]林书武.《隐喻与象似性》简介[J].国外语言学, 1995(3): 40~42.

篇8

入门绕耳,听的是舒柔钢琴曲;提笔落纸,描的是王羲之书法;捧杯品茗,饮的是碧绿香茶:没错,这是广东省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体检)中心二楼。

符力,三年前调入此,任健康管理中心主任。彼时,他刚念中山大学管理哲学博研班,尝试将哲学思维引入到养生管理当中。一如对环境的匠心独运地改造,他对养生的领悟也是独特而深刻。“没有站在一定高度上去看社会,看本源,人是很困惑的”,正对着墙上“止而后定”四字,他感叹,“养生是需要所有的人算大账,把心安定下来,别斤斤计较”。如今,年过五十的他,看起来却如三十多岁般容光焕发。

追溯健康管理源头

2011年的一个周五中午11点半,符力的手机响了。中山大学博研班打来电话,接着给他发来详细资料。他一看,正是自己一直心心念念的哲学班,于是与五位朋友一拍即合,隔天去现场报名,周日正式入学。接触哲学,对他来说是转知识成人生智慧的过程,“人生像是从河流的下游走到上游,认识到本源”,而他觉得养生也是如此,健康要管好源头,下游才是清流。

“心,是健康管理的源头”,符力说。一个旧相识的患者,十二年前经过符力的手术,治好了肾癌,现在又原发肝癌,他问符力这次要怎么办。符力感到痛心,医生很多时候只能对人体零件进行后期的修补,但更重要的前期预防,却没有办法代替。因为“心”作为外在行为的指引,用于追求财富和地位的精力越多,“心理”的负担越重,而引发依附在“心”之下的身体各器官也随之出现问题。

医院对病人的管理,其实与监狱对犯人的管理相仿,符力给出了一个颇为惊人的比喻。病变的人体器官在医院中进行“翻修”,犯人在监狱里承受所犯罪行的惩罚,这其实都是以结果为导向,来管理或制约人类的行为。而如果能从最初的源头,人的心理,加以深刻教育,那么健康和犯罪都会大大得到改善。

符力用航船的“舵”来比喻整个健康管理的体系,“心理”处于首要位置,其次是“运动”“营养”“睡眠”“行为方式”等,方向正确,才能前进。“止而后定”,明确方向后,把“心理”定位于“健康”,人生顺势而为,日子福寿绵长。

这是符力融入哲学思考后慢慢领悟发现的,哲学让他将概念与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捋顺,再还原现实当中。他形容,就如一位优秀的医生做手术,一层层细细解剖开神经血管、动脉,再轻轻缝好,整个过程出血很少,100毫升之内。领悟了哲学,就仿佛成为这样的医生,对自己进行精神解剖,思维变得通透,在现实中也学得游刃有余。

“古代哲学中提出,天人感应才能调和身体之气,天人感应即遵守规律,遵循自然规律和人体规律。”符力常常在讲座中指出,每个人都要根据规律来进行健康管理,注重养生,想象自己是端着一碗水,维持内环境的稳定才是持久,内环境即内分泌。

符力还以季节对应五行八卦,倡导要因时令的不同而适时调整养生。他以现在的夏季修养作息为例指出,人体各器官活跃,易上心火,宜吃苦味食物,成人宜晚睡早起。

正向思维常在心

在一次健康咨询中,一位朋友请教“要如何看淡人生?”符力说,“你要看淡,说明你还有浓。哪有什么淡呢,就是这样。”作为省医健康管理(体检)中心第七任负责人,他2011年初来时,面对的是空空的走廊,嘈杂的人事纷争,千头万绪的工作。符力将正向思维贯彻到工作流程、渗透到环境、撒播到同事心中。

“接受、重视、赞美”是他与团队成员相处的三原则,即他所说的“正向思维”。接受是担当,接受容纳员工提出一切意见;重视他们的需求,倾听反馈;最后是赞美,以欣赏的态度肯定员工,培养他们积极的情绪。符力将健康管理细分为64个流程,每一流程安排具体的人落实,一个月进行一次升级,升级即依据出现的问题再改进。但在这一个月内充分重视自,只收集意见,不发声反对。记者看到,符力牵头承担起改善“厕所”脏乱的流程,墙上明晰地标出至少三个升级后的版本。

月末,符力秉持着“无分别心”来全面点评,抹去具体个体间的差异,从更大层面上追求与人相处的平衡。员工在此氛围下工作,发挥创造性,甚至把一面白墙装饰成“员工儿童照片墙”,让患者一进门就感受到一张张笑脸,安抚了内心的紧张。

篇9

因应跑者需求的出版

虽然台湾“路跑风”最近几年不断加温,但郭丰州发现有关跑步的书籍非常少。每次来大陆出差或旅行,他都会逛新华书店,看到书店里一整层的运动类相关书籍,羡慕不已。而在台湾,大大小小的书局,要找运动书的专柜都找不到,这方面的出版非常落后。

5年前,郭丰州动念写《当自己的跑步教练》一书,正是因为希望填补台湾书市上没有一本真正实用的跑步工具书的空缺。有一次,他和一位同样热爱跑步的企业家朋友一起吃饭,席间他提及自己打算写一本有关跑步的工具书,如果这位朋友旗下的基金会有兴趣出版,他愿意免费授权。两个爱好者从推广和分享的角度出发,一起做成了这件事情。书出版之后,没有在书店上架,也没有做任何的推广活动,只是在这位朋友的三联文教科学基金会的网站上做了连结。通过跑友的口耳相传,这本书的销量将近一万本。“说实话,当时要出那本书,虽然觉得应该有需求,可是对销量是没有信心的。没想到最后那本书不但没有让他赔钱,还筹募了一些款项,用于帮助一些高中的长跑队,很棒的事情。如果真要问我为什么书能卖得这么不错,大概真的是因应了潮流。”

更早之前,郭丰州的一位朋友,曾经热血地写过此类书籍,可是销路惨得要死。那时的跑步风气还没起来,跑步的人中有蛮大一部分比例是年纪比较长的跑者,他们的知识程度不高,本身也不喜欢看书,觉得看书与跑步的关联性不大。郭丰州注意到,这四五年来,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中产阶级生活无虞之后就开始追求健康,跑步是最容易做的运动,所以跑步的人口越来越多,新近的年轻跑者们知识程度比较高,也觉得需要书籍来帮助自己,跑得更好、更快、更健康,或者拓宽视野。“在远流这两年出版的相关书籍中,我发现读者大部分都是年轻一辈的跑者,或者是刚要踏入这个领域的人。”

可以努力的空间

作为台湾路跑(马拉松)运动的推广者,郭丰州一直提倡此类书籍的出版。这也是他与远流紧密合作的原因。他说,“我特别提倡这件事情。运动如果要扎根的话,需要和文化有连结,文化包含书的部分。我特别鼓励跑者写书,我自己也写,希望能够帮助爱跑步的人士,让他们可以健康地运动,也为他们做一些健康的示范。”

以一个书系来看,郭丰州认为大致应该有如下一些种类的书籍:入门的、实用类、传记类、运动文学、运动哲学类。“这些都是必要的,目前大致上都有一些了。不过,精细的部分,不管是入门的书,还是工具书都还有很大的空间,还有很多可以做的。再往上,恐怕需要更多运动文学、运动哲学这类书。”他还发现现在年轻的读者比较排斥大段文字阅读,实用类书籍可采用针对具体问题的Q&A形式。或者,如果能用漫画式的形式表现,也会很受到很多年轻读者的欢迎。“可以往更轻松化的方式表现,只要大家能够接受,就是好事,不用太拘泥于文以载道。”

而出版社如果打算深耕此一领域,往运动文学、运动哲学的方向发展,是比较能够扎根的。“另外一块,是针对中小学生的运动类书籍,建立中小学生对运动的基础认识,或是描写可以模仿的人物,让他们效仿,敬仰,我想对他们正确观念的养成和未来的人生观的确立,都有很大的帮助。”

异业合作与造星运动

日本超马冠军同时也是远流作者的关家良一来台期间,恰逢郭丰州策划“环台马拉松”赛。因为是第一次举办环绕台湾一圈的马拉松比赛,赛事从筹划阶段就得到了许多关注。环台赛的赞助厂商都是郭丰州自己找来的。他说自己的方法很传统,写赞助计划书,然后和厂商一家一家接触。而能吸引赞助商的理由也相当简单、直接――他们觉得赞助这项活动,能得到的实际宣传效果远比实际付出的成本要高。的确,以环台赛的难度来说,新闻性非常强。

关家受邀参加环台赛,他陪着参赛者一路跑,并沿路跟读者有互动,到一些重点城市进行签书会。“我想跨界的合作是非常好的事情,像关家这次,我介绍远流和运动厂商美津浓一起合办签书会。远流的书上有美津浓的标志,现场买书的话,可以把美津浓的标志放到摸彩箱里面,摸奖,奖品是美津浓的体育用品。此次关家环台跑全身上下的装备都是美津浓赞助,美津浓在日本的时候,就是关家的赞助厂商。这样的异业合作,对彼此都有帮忙,读者对于美津浓的产品跟品牌行销也会多一些好感,对出版社来说,也可以促进书籍的销售。”

问及郭丰州,出版者在异业合作上可以做哪些努力?他认为更多的时候,还是要仰赖明星作者的魅力。“可是,”郭丰州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台湾有没有这样的关键人物呢?”

“我很清楚要推广一项运动,最好的方法是有明星,我在推广超级马拉松的时候,如果有一个很有名的明星出现,他本身的示范作用和影响力是非常大的。不管是接触公家机关还是企业界,明星通常都可以发挥重要的关键作用。事实上,如果有这样一个人物出现,在异业合作或者其他方面,都会好操作很多。比较可惜的是,目前我们都还没有这样的人物出现。所以只好请关家这样和台湾有渊源的日本人写书,做宣传。”

篇10

    何以需要把哲学认识观融入立体几何的教学中,究其因,一方面,哲学认识观给数学教学送来了获得智慧的经验与方法,能高屋建瓴的认识立体几何,给统领立体几何教学的观点、方法与思想带来了一个高度;另一方面,立体几何中诸多的知识与方法素材更是诠释哲学思想、哲学认识论的良好契机,如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几何关系与数量关系的互化都昭示了事物的普遍联系与相互转化.本文结合实际,从四个方面谈谈如何在立体几何教学中融入哲学认识观.

    1 对立与统一地认识问题

    唯物主义哲学告诉我们,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联系的根本内容就是互相区别、相互对立的矛盾双方之间的联系.用这个观点考查立体几何就容易发现,在立体几何中,处处都存在着典型的、深刻的矛盾辩证法.空间由点、线(直线与曲线)、面(平面与曲面)、体元素构成,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从这个角度上说,这四者体现的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当我们在具体判断这些元素位置关系时,它们却是对立统一的:线线、线面、面面等位置关系可以相互转化,呈现对立统一之态.

    例如,在判断线面平行时,可以转化为线线平行(线面平行判定定理)思考,抑或可以转化为面面平行(面面平行性质)思考.线线平行、线面平行、面面平行既对立又统一.对立体现的是相互的区别性、统一体现的是相互的联系性,这联系性展现了“降维”与“升维”的数学思想.

    例1 如图1所示,三棱锥ABCD?被一平面所截,截面为平行四边形EFGH,求证:/ /CD平面EFGH.

    评析 本题很好体现了这种辩证统一关系,要证/ /CD平面EFGH,只要证线线平行,如尝试证/ /CDGH,而要证/ /CDGH,不妨尝试证线面平行,即/ /GH平面ACD,而事实上,由

    / / GHEF知/ /GH平面ACD成立,从而问题得证.

    在这样的例题教学中,一方面,教师应帮助学生提炼出这些平行关系转化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教师应有意识培养学生从辩证统一的视角思考问题,需让学生充分感悟:要证线面平行,可证线线平行;而要证线线平行,可证线面平行……环环相扣、紧紧相连、对立统一,这也正是哲学世界蕴涵的大智慧.

    2 具体到抽象地认识问题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指出,人们的认识过程总是经历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这个转化过程是产生了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一定程度上,立体几何源于生活、源于实例,呈现出一种具体性;但因为数学是一门经过高度概括的学科,呈现在立体几何内容上即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学习上要求学生具有较好的空间想象能力.所以,立体几何教学中我们主张由具体到抽象地认识事物.

    具体与抽象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具体是抽象的源头,为抽象提供了一定的基础;抽象是具体的发展,为具体提供更高的境界.可以说具体培养的是感性思维,抽象培养的理性思维.古语有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放之立体几何教学上即是问题的探索与研究离不开具体的情景.同时,当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时,就要求在具体情景中去寻求隐含的、内在的、本质的、抽象的一般性联系与特征.而这个具体到抽象过程的实现,可以通过模型展示、实验操作等方法,让学生经历操作、观察、感知、判断、猜想、归纳、证明等操作过程与思维过程,进而实现具体到抽象、感性到理性的飞跃.

    例2 如图2,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a,请设计三条虚线,沿虚线翻折后,形成侧面为三个直角三角形,底面为等腰三角形的三棱锥.设三棱锥顶点

    记为E点.(1)试画出这三条虚线,并找出这个三棱锥中互相垂直的面;(2)求该三棱锥的体积.

    评析 在这样的例题教学中,倘若学生因缺乏空间想象感而陷入困境,不妨花点时间让学生去动动手、折折纸,从体验中去感悟运动中包含不变关系(特别指一些垂直关系的不变性),从体验中去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当然,这里可能还会有另外一种观点:对于高中学生我们需要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要求学生具有较好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而一味的折纸、一味的操作、一味的浅层次思维可能会影响学生这些能力的培养.显然,这种观点也不无道理.所以,笔者在此特指的是在立体几何入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感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思维需要逐步深刻,倘若,操之过急势必物极必反.待学生有一定空间想象能力之后,再力求深层思维更佳.

    3 归纳与类比地认识问题

    归纳法与类比法是人们认识事物的最基本方法之一,它们既是一种思维形式,也是一种推理方法,它们在人们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中具有重要意义,正如数学家拉普拉斯所说:数学本身赖以获得真理的重要手段就是归纳和类比.立体几何中,归纳与类比同样是获得新知、认识新问题的好方法.

    类比法在立体几何教学中,体现出来的是局部与整体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例如,在线面平行、面面平行的教学中,整个框架的展开为:由线面平行判定定理至线面平行性质定理,再类比到面面平行判定定理至面面平行性质定理,这是一个“平行的局部世界”;但我们不妨将这个“局部世界”类比推广开去,即在开展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的教学中,也是由判定定理的学习到性质定理的学习,这是“垂直的局部世界”,而这两个局部世界构成了“判定与性质这个整体世界”.再比如,在空间角的学习中,即是由线线角、线面角再至面面角,从“一维角”类比到“二维角”的学习,而后再整体思考时可以发现这些角的本质都是转化为线线角.

    归纳法在立体几何教学中,体现出来的是特殊与一般地关系,往往通过对特殊位置的研究可以归纳猜想出一般位置的情况.

    立体教学中,运用归纳与类比的方法认识立体几何问题,有助于学生抓住整个立体几何的线索、理清知识展开的脉络、把握知识推理的关系,进而能培养学生从一定的高度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达到一览众山小的境界.

    4 简单到复杂地认识问题

    事物的发展往往是由简单到复杂,所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即是如此;而复杂之后人们又在不断追求着简单,所谓“大道至简”便是体现.简单中蕴含了事物的简练性、朴素性,复杂中蕴含了事物的发展性、整合性.立体几何教学中,同样需要渗透由简单到复杂的数学思想,让学生能循序渐进的认识事物,而简单到复杂的终极目标该是为了使学生能从复杂背景中把握简单地本质,从复杂中发现简单地方法要领,也即“深入浅出”.

    那么,如何在立几教学中展开深入浅出的教学呢?立足于立体几何结构的特征,可以通过变式教学等方式对立体几何结构的由简单到复杂的进行变化与呈现,从而去发现复杂几何结构中蕴含的简单本质与一般性方法.

    例3 在人教版必修二中有这样的一个探究题:如图3,已知PA平面ABC,且BCAB,问图中有哪些平面互相垂直?

    本题的结构形式在立体几何中是一种经典模式,很多的问题都是以此为素材建构,所以,教学中,教师可以对此结构进行挖掘拓展延伸.如:

    评析 本例通过对课本探究的改造使用,由简单到复杂地去认识空间结构图,既能明白事物发展的源起,又能把握事物的本质.这也正是变式教学的魅力所在,在变中寻求不变性,在变中寻求发展性.

    5 总结与反思

    唯物主义哲学观是一种大智慧,既有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又有具体的方法论,它对数学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而哲学地认识数学问题,从哲学认识观展开数学教学,其内涵也非常丰富,不仅包含了本文所探讨的一些观点,还包括许多经典的思想方法.比如,从有限到无限地领略数学神奇,从量变到质变地体验数学变化,从静态到动态地感悟数学规律,等等,这需要我们不断实践摸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