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的艺术价值范文
时间:2023-10-26 17:55: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民间文学的艺术价值,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民间文艺是广大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创作的与生活实践密切相关的大众艺术。它包括民间文学、民间曲艺、民间戏曲、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等等。它根植于生活,流传于民间,繁衍与口耳相传之中,是一切文艺的根须。在知识经济时代,民间文艺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它对经济发展的能动效值引起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
一、民间文艺的特征决定着其能动效值。
民间文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独存的基本特征。
(一)群众性。其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特性,这是民间文艺最显著的特点。民间文艺的创作者与欣赏者是人民大众,其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都是人民群众最真实的反映,对经济生活、最直接、最生动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行,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二)立体性。民间文艺的存在形式是立体的,并且在立体的环境中活动,在实际生活中有多种社会功能和实用价值,是一种实用艺术。在表现方式上又有综合性的一面,并且随着环境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形成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和流派。
(三)集体性。民间文艺产生于生产劳动之中,以口耳相传为承传载体,无论其产生的源头,还是流传形式,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经过无数人的加工,无数代的完善而形成的艺术形式。
(四)直接人民性。这是民间文艺在内容上的特点。直接人民性的含义主要是:民间文艺是人民群众创作和欣赏的人民自己的文艺,它直接反映人民的生产生活,表现人民自己的思想感情、审美趣味。民间文艺的人民性比作家艺术家创作中所表现的人民性更加直接。
(五)传统性。民间文艺有自己的独特的艺术传统特征。民间文艺是人民群众(包括艺人)在生活中创造、流传、发展而成的。民间文艺的传统艺术特点和它的口头性有密切的关系。口头性决定了民间文艺的一系列艺术特点。①语言风格的口语化,通俗易懂,明白晓畅。②深入浅出。③结构是活而单纯,好听好记。④语言琅琅上口,富于音乐性。⑤民间文学的风格,富于地方性的民族特色。
二、繁荣民间文艺的时代价值。
(一)实用价值:民间文艺是人民群众劳动斗争的工具与武器,也是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良师益友。从远古开始,民间文艺就在劳动中起重大的作用。在最原始的采集经济时代,劳动呼号成为人类劳动的一种重要号角,咒语和神话产生的精神力量成为人类战胜自然的重要帮手。
(二)科学价值:从哲学上来看,民间文艺反映了人民群众各个时代的世界观,要了解人类的原始思维,不了解原始歌谣与神话是不行的,关于原始思维的专著就大量引用神话资料作为主要依据。从政治学方面来看,民间文艺表现人民的生活情绪最及时,最真切。古代就有采风官,广泛采集各地民间文学以了解会动态。从心理学方面看,民间文艺反映了人民的心理活动,同时,民间文艺的创作和流传也是研究文艺心理学的记忆、遗忘、想象等心理现象的重要资料。从考古学和历史学的研究上看,民间文艺的科学价值更加突出。马克思说过:“古代歌谣是远古日尔曼人的唯一的历史传说和编年史。”此外,民间文艺对研究语言学、音韵学、方言学、修辞学都是很重要的活材料,对民俗学、人类学、民族学也十分有用。
(三)艺术价值。民间文艺最具群众性,民族性,可以说是民族文化的重要基础。广大的不识字的劳动群众不但是民间文艺的创造者,也是文的欣赏者,体现出民间文艺最朴质的艺术价值性。在群众性、普及性上,民间文艺超过一切其他文艺。从艺术质量上看,尽管大多数民间文艺作品是比较粗糙的,但也有不少玉润珠圆的珍品,像孟姜女哭倒长城的传说,其艺术概括力和艺术感挚力,一直被人民推崇,故事流传两千多年,始终受到人民的喜爱。所以高尔基说:“最深刻、最鲜明、在艺术上十分完美的英雄典型是民间创作,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所创造的”,具有不朽的艺术魅力。
(四)借鉴价值。人民音乐家聂耳,自觉地学习与借鉴民间文艺的,创造性地运用民歌素材去表现强烈的激情,反映伟大的时代。冼星海对此更有很深刻的认识,抗战前期他在延安所写的《为什么要研究民歌》一文中说:“民歌是一切民族音乐最丰富的源泉”,“民歌是一个民族语言艺术的最高表现。”所以,“民歌是中国音乐的中心部分,要了解中国音乐,必须研究民歌。”
篇2
关键词:贵州彝族;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中图分类号:J0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2-0062-02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通过某种载体呈现出来的无形性遗产,它与其他文化遗产的显著区别在于它的无形性。随着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影响下,大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态度变得冷淡,很多人只是从娱乐、猎奇的角度来看待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对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如此。有关专家明确指出:民间文化的传承人每分钟都在逝去,民间文化每一分钟都在消亡。以贵州为例,贵州地处祖国大西南,经济文化落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要低于发达地区。在贵州的少数民族中,贵州彝族的人口相对其他少数民族来说比较多,分布在贵州的大部分地区,以毕节市、六盘水市等为主要聚居区,他们长期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孕育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先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立足于本民族文化特色,不断结合外来文化,融会贯通。在与其他民族交流的过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艺术,为我们后人留下了不可多得的瑰宝。其中的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丰富,艺术和历史价值较高,但面临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开发和利用。
一、贵州彝族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
贵州彝族作为西部比较大的少数民族,具有丰富的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彝族诸多文化中,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尤为珍贵。彝族的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十分丰富,形式丰富多彩,特别是彝族民间口头文学,具有语言细腻、情意委婉、寓言深刻、爱憎分明、丰富多彩、优美动人等特点,从各个不同侧面和角度反映了彝族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劳动和生活,表现了他们在各个特殊环境中的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是千百年来口耳相传,经历代代民间艺人和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创造、丰富、加工、充实和千锤百炼的结晶,使这些民间口头文学作品日臻完美,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和成就,已成为民间家喻户晓、老孺皆知、喜闻乐见的民间文学瑰宝,充分显示了彝族人民高度的口头创作才能。彝族民间口头文学种类繁多,有神话、传说、史诗、民间故事、歌谣等,其中包含不少难得的古代历史资料。这些珍贵的口头民间文学资料,其价值是无法估计的。[1]
1.史诗歌谣。贵州彝族歌谣是经彝族人民口头创作,并历代流传下来的。有凄婉悲哀的婚嫁歌、苦情歌;有委婉缠绵的情歌;有反映古代部落战争的火把歌;有清新质朴的酒歌;还有风趣活泼的儿童歌谣。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代彝族先民与自然进行坚忍不拔斗争的英雄风貌,还可以看到古代社会政治结构、阶级关系、宗教礼仪、图腾崇拜、部落形成、民族交往、压迫与反抗等,同时看到彝族人民为追求美好的理想而表现出的民族气质、心理状态、人格品行、处世准则以及审美观点等各个方面。
2.神话传说。在彝族口头民间文学中,神话传说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大量的创世神话、历史传说、民族部落传说、地方风物传说、节日习俗及信仰传说、英雄神话传说等。在这些说话传说中,充满着彝族人民战胜自然与邪恶的英雄气概。在善与恶、美与丑的斗争中,闪耀着彝族人民勇敢和智慧的光芒。这些传说,不仅具有较高文学价值,而且为研究彝族历史也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
3.民间故事。民间故事是彝族民间文学中的重要门类之一,在众多彝族民间民故事中,有的叙述了天地万物的来源;有的歌颂了劳动人民的善良和聪明;有的则嘲笑了统治者残暴和愚蠢。根据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的不同,彝族民间故事大致可以分为几类:一是神话故事。神话故事大多与史诗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支格阿龙的故事就来源于彝族史诗俄特依。二是历史传说故事。这类传说故事中的主人公多半实有其人,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通过对他们的历史评价和褒贬,往往给他们蒙上了传奇色彩,对于其中的人物甚至加以神化。彝族民间寓言与动物故事有着密切的联系,很多动物故事往往同时又是寓言。
4.口头文学。彝族口头文学是彝族人民长期社会生活实践的产物,是彝族千百年来生产斗争经验的总结,具有非常普遍而深厚的群众基础。彝族人民常将它运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起到道德规范和习惯法的作用。因此在贵州彝族地区,遇有婚丧嫁娶、节日聚会、超度祖灵及调解冤家纠纷时,当事人都用口头文学来表达情意。由于它能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真谛,因而对彝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思想作风、风俗习惯等影响极深。彝族在长期的生活实践过程中创造了一种充满生活情趣、饱含幽默与诙谐的对口词,一般在婚庆场合和逢年过节时表演,由代表主客双方的对手组成对说家,各自用夸张的语言、渊博的知识与对方展开舌战,比智慧、比知识。双方即兴创作,旁征博引,出口成章。其语言流畅,比喻生动,天南地北,古往今来无所不谈,既丰富多彩,又富于哲理,在夸张的对话中,用不伤大雅的语言抑制对方,同时显示自己,起到寓教于乐、沟通情感和增加欢乐气氛的作用,是彝族口头文学的一枝奇葩,甚至可以说是彝族古老说唱曲艺的原始雏形。[2]
总之,贵州彝族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彝族历史文化的载体。例如贵州彝族民歌,它像彝族社会历史的一面镜子折射出彝族社会的历史进程,彝族的《六祖的传说》、《戈阿娄>>和很有历史味、民族味、民俗味的盘县彝族古歌无疑都带有开天创地、迁徙寻地的史诗色彩。彝族民歌的深刻内容不仅映照出彝族历史进程社会生活、社会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领域的真实,它还百科全书式地反映出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状况行为、道德社会、伦理为人、处事思想、情感社会生活中的种种方面。像彝族民歌中表现人们温馨情感的《哥哥给妹妹买衣裳》、《送郎送到鸡场坪》,体现人性善良孝道的《劝母莫忧愁》、《舅孙论道》、《盘县彝族古歌》等彝族民歌均承载着彝族社会历史文化的重要特征。[3]
二、保护措施
1.建立科学的传承机制。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从过去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的要求和结果中可以看出,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与重视。在第一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比例仅为30%左右,在第一批226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传承人总名单中少数民族的比例也只占30%左右。少数民族地区丰厚的非物质文化中有很多潜在的国家级甚至世界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贵州省应该更加关注来自少数民族的项目,对彝族的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等各项工作应该给予特别的帮助。这就需要专家对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深入调查、科学研究与认定,然后再保护、传播和发展其中优秀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
2.加大抢救力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上世纪80年代就逐步认识到,随着全球化的变迁,无形文化比有形文化显得更加脆弱。因此,在1989年通过关于保护传统和民间文化的建议案的基础上,又于1998年制定了教科文组织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条例,强化了对非物质口头文化遗产的关注和保护。抢救保护的手段,主要是拉网式普查、搜集、整理,通过文字记录以及录音、录像、拍照和数字化等现代化手段,使其永久保存下来。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了民间文学的抢救工作,编辑出版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就是其中之一。贵州省相继编辑出版了彝族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对抢救保护优秀彝族的非物质口头文化遗产做出了重要贡献。但还应当继续深入挖掘贵州彝族的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收集整理出版散落于民间的文学故事、诗歌等。对于其中收集到的彝文古籍原件、古籍插图、民间绘画、电子数据库、复印件、手抄,可成立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进行收藏,向世人展示彝族古老文化的独特魅力。
3.加强对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使之服务于社会,获取效益。保护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是为了发挥两个效益,使之服务于现代社会。一方面,我们要继承优秀的彝族文化传统,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就是一种资源,能够产生效益,能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如大方县的彝族漆器、彝族传统服饰,还有彝族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戏剧等,本身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价值,我们可以挖掘出其固有的商品属性,使之产生经济效益。其二是发展彝族文化旅游。大方县的奢香博物馆,通过电视剧的拍摄向国人展示了贵州彝族文化的魅力,成为旅游胜地。利用文化节庆活动,结合商业经济活动,既能促进当地的旅游发展,也能扩大地方影响。贵州彝族的火把节已经入选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应当大力宣传,吸引省内外游客参加,这样才能够形成产业互动与互补。
参考文献:
[1]安群英.罗新本,等.彝族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与利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2).
篇3
一、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分析
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湘西各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湘西各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具有时代性、不可再生性和不可替代性,具有与各民族的文化感情、群体认同的密切联系,是湘西各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具有重大的历史传承价值、审美艺术价值、科学认识价值、社会和谐价值、经济开发价值,具有符号和象征的作用,是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载体和人类历史发展的见证。
1、历史传承价值
历史传承价值是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的核心。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并传承下来的自然或社会的遗迹、遗物等,作为历史的产物,必然反映当时的自然生态和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军事、文化状况等因子,烙上时代的印记,蕴含特有的、丰富的文化信息,因而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反映着历代湘西各民族民众的生产、生活,是长期保存、流传的文化活动及其成果,蕴藏着本地区各民族积淀而成的民族精神、文化基因,包括各民族的价值观念、心理结构、气质情感等在内的群体意识、群体精神,是民族的灵魂、民族文化的本质和核心。因而具有不容忽视的历史文化价值。这些以民间的、口传的、野史的、活态的方式存留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弥补官方正史典籍的不足、遗漏或讳饰,有助于人们更真实、更全面、更接近本原地去认识已逝的社会生活、历史文化。并借助当代社会的认知水平、科学知识和传播工具,真实、生动、有效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价值传递到每一个时代的每一个人身上,这些人就是独特民族精神和文化个性的活生生载体。
2、科学认识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着大量历史信息,这些信息反映着当时社会条件下生产力发展水平、科学技术水平和人们的创造能力,因而具有科学认识价值。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湘西社会历史不同阶段的产物,保存和反映着湘西历史不同时代生产力发展状况、科学技术发展程度、人类创造能力和认识水平的原生态;存留了当时人们的思想认识水平、生活情感态度、风俗信仰禁忌、生产创造发明等历史文化内容,如湘西土家族医药、苗药、特色食品制作工艺等等,本身就有相当程度的科学认识价值。
3、 审美艺术价值
审美艺术价值是决定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否保存、传承的重要条件。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审美艺术价值首先表现在: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许多天才的艺术创造,巧夺天工的艺术特技,独具个性的艺术形式。通过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成品,可以形象地透析出当时的历史事件、人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不同人群的生活习俗,以及他们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思维。例如湘西土家族织锦、苗族银饰、苗绣、苗画、吊脚楼等。其次,表现在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存有大量的文化艺术创作原型和素材,可以为民族文艺创作提供用之不竭的源泉。湘西的口头文学、民间文学、表演艺术、民间工艺、社会习俗、人生礼仪等普遍涉及艺术审美的内容,当代许多新创作的优秀文艺作品,如《我的湘西》、《扎花女》等就是从其中孕育而出的,很好地发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审美再造功能,充分利用和弘扬了它们蕴含的审美艺术价值。
4、社会和谐价值
社会和谐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标的。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一些传统文化内容,反映和表现了各民族的共同心理结构、思维习惯、生活风习,规范着民族的群体生活方式、思想价值取向,能产生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促进民族共识和认同,因而具有重要的社会和谐价值。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应该撷取、展示、宣扬其中的美好向善的伦理道德资源,以便极大地助益我们当今的和谐社会建设。如每年举行的土家族舍巴节、苗族四月八、赶秋等大型民间节会活动,就很好地起到了凝聚民心、约成道德、弘扬正气的作用,保证了当地人民平安、社会和谐,成为民族间联系沟通的粘合剂。
篇4
关键词:近代文学 时代背景 叙事结构 林海雪原
引言
《林海雪原》是小说中成就较高的一部“红色经典”,在众多宏大叙事文学题材中脱颖而出。其浓厚的传奇色彩和浪漫主义文学特点,给作品带来的强大的可读性,多年来受到了读者的欢迎和喜爱,经久不衰。通过深入解读我们发现《林海雪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读者的想象诉求,顺应了时代歌颂和尊崇英雄的文流。如今,人们对它的阅读和研究已摆脱了狭隘的文学批评思维模式,开始从不同的角度来阐释其文学价值及内涵。
一、《林海雪原》的叙事模式对我国古典小说的借鉴
小说在故事情节的描写上许多方面都借鉴了中国传统古典小说的叙事模式。故事性强,场面热闹并常有巧合出现,故事描写中人物性格单一,善恶美丑鲜明。这支由36个人组成的小分队攻下了一山又一山的这种故事结构上的单线发展,环环推进,类似我国古典小说《西游记》中单线叙事结构,师徒破了一关又一关,最终取得胜利。古典小说的结构可分为长篇和中篇,长篇的代表作《水浒传》就是步步推进结构的典范。小说中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紧密联系,描写的自然环境多姿多彩,同时作者引用与景物有密切联系的优美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比如《西游记》。小说在人物描写上,轻心理活动描写,重人物行动语言,这也是中国古典传统小说的一个重要特征。作家对中国古典小说叙事模式的借鉴,也正是符合那个时代所倡导的“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风格”的文学主张。当时大多数读者的文化水平较低,民间英雄传奇比其它的文本形式相比较更能为他们所理解和接受,符合他们的审美要求。
在我国的传统小说中,群体英雄模式是深受民间赞赏的模式。《林海雪原》中少剑波所领导的小分队就是一个充满神秘传奇色彩的英雄群体,在这个群体中,孤胆英雄假扮匪徒深入虎穴,雪地追踪深夜埋伏侦察河神庙,跨谷飞涧攀壁跳岩打马滑雪追歼顽敌,小说情节紧张激烈,他们所面对的敌人残酷狡诈,他们与这些敌人斗智斗勇,最终取得胜利的内容疏密相间、引人入胜。小说巧妙的叙事结构,又给读者一种环环相扣的节奏感;小分队的每次战斗,都是在克服了各种艰难困苦之后最终取得胜利,这又给读者大团圆的满足。
古代战争题材的小说中以少胜多的故事模式出现频率很高。作战的双方通常是正义一方处弱势,两者力量相差悬殊,但最终都是正义方通过坚持、努力最终胜利。《林海雪原》中的“智取威虎山”就是以少胜多的典范,在双方力量相差悬殊下,在战前又被渲染得云山雾罩,但是“从刘昌勋的第一梭冲锋枪开始”到整个战斗的结束,却仅仅使用了二十分钟,威虎山上的几百个土匪就被小分队的几十个人一举拿下。叙事结构紧凑、节奏感带动读者内心的澎湃。同时,我们也关注到这种叙事模式具有明显的“夸张”写作手法和浪漫主义倾向,但作者并没有损害事件所反映的真实,而是通过文学表达方式烘托了主人公的英勇,强化了内容的真实。相比概念化的平铺直叙而言,广大读者对这种叙事模式的描写更能产生长久的阅读兴趣。
关于古典小说尤其是英雄传奇小说的叙述模式,不同的理论家会归纳出不同的模式,然而在任何模式中都不会缺少复仇这个基本元素。从晋朝的《搜神记》中的《干将莫邪》到《唐宋传奇集》中的《谢小娥传》,从元代《赵氏孤儿》到明末清初的《水浒传》,几乎我国古典小说都涉及这种叙事内容模式。无论从何种角度看,这种叙事模式都可说是串联英雄传奇故事的重要艺术手法之一。小说《林海雪原》也借鉴了这种模式。在小说一开篇就被浓烈的“复仇”情绪所笼罩:土匪洗劫了衫岗站,残忍地杀害了包括少剑波姐姐在内的数十人,尸横遍地,惨不忍睹。少剑波赶到那里,看见姐姐的遗体时,他的心情这样?作者用少剑波的话这样描述:“小毛毛失去了亲爱的妈妈!姐夫失去了贤惠的妻子!我失去了从小抚养我长大成人的慈爱的姐姐!党失去了一个好女儿!群众失去了他们的好朋友!”家仇迅速上升到爱国的高度。围绕这一仇恨而展开的“复仇”的故事,自然地成为党的嘱托和人民的期望。为姐姐复仇就成为继续与敌人作斗争的前进动力。小说正是借用这种叙事内容的有效模式,使本来相对枯燥的战争题材生发出神奇的文学魅力。
二、《林海雪原》叙事中神话与歌谣的穿插
小说中穿插了两段美妙的古代神话传说:一是在扫荡李鲤宫之前,二是在奇袭山顶之前。两个神话的讲叙者蘑菇老人和棒槌公公是山林的老人和“活地图”,都刚毅豪爽、会讲故事,灵芝和李鲤姑娘的神话就由他俩娓娓道来。故事都发生在久远的年代,放羊打鱼为生的老夫妇都在五十岁那年喜得独生女。女儿聪明美貌、多才多艺又勇敢勤劳,分明是集理想中的东方女性美于一身。神话中的两个姑娘遭遇恶人抢夺,结果又都化险为夷,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情节设置紧张惊险、环环相扣的战斗中穿插着优美动人的传说,感染力强,一张一弛,和紧凑的战斗叙事构成刚柔并济的互补氛围;交代了地形环境,而且蕴涵了善良老百姓不畏艰险和追求真理的精神追求,同时也符合了当时年代对女性英雄人物形象塑造的要求和愿望。作家托尔斯泰说:“不但感染性是艺术的一个肯定无疑的标志,而且感染的程度也是衡量艺术价值的唯一标准。”由此看来这两位人物都属于功能型的人物,叙事的功能就是要让读者感染到浪漫和美感。
当我们读到主人公杨子荣在山林中遇到匪徒和座山雕周旋时讲的话,面对土匪的百般诘问,杨子荣对答如流,能感受到话语间饱含的民间气息,充分表现出革命者的机智和勇敢。正如学者陈思和指出:“《林海雪原》是沿着新武侠小说的路子孕育出来的,作者本人也曾深受古典小说和民间故事的影响。”“继《铁道游击队》以后,《林海雪原》是一部利用传统的民间文化因素来表现战争的成功之作。”其实许多学者都指出了《林海雪原》对传统小说的借鉴,但人们的目光焦点集中在叙事结构和人物塑造模式上,而忽略了小说对传统小说爱以诗文写景、描人、概括往事、即景生情的模仿。所不同的是,它是以民谣和神话这类民间文学的形式在内容中交替出现,比如:主人公少剑波在战斗之后做诗抒情。正是这些文学元素使小说的情节跌宕起伏,更具文学魅力,构成了浓郁的地方特色和叙事进程的推动力,这也许是多年来《林海雪原》受到读者喜爱的内在因素。
结语
小说《林海雪原》在遵循叙事规范的同时,又以浪漫主义文学形式穿插民谣和神话,构筑了一个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学典范。文学的想象和神话想象都得到了展开和融洽地表达,虽然它们的功能有些模式化,《林海雪原》在文本结构、叙事方式和人物设计上同我国古典小说存在一些类似的文学手法,但小说的叙事得以进行也的确需要神话与民谣来穿插和点缀。带有浪漫主义的叙事模式在塑造人物、描绘环境、设置悬念和渲染气氛方面的作用,也正是它们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曲波.林海雪原[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
[2]李华夏.文学鉴赏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影响[J].语文建设,2012(04).
篇5
【关键词】民间艺术;保护现状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人们的审美观念、生活方式、思想认识等都有了改变,目前我国的民间艺术正面临着严重的问题,很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正面临着失传,无法得到良好的保护与传承。下面我们就我国目前对民间艺术保护的现状进行深入的探讨。
一、民间艺术的种类
我国的民间艺术种类非常的丰富多彩,根据其不同的材质、制作技艺、创作方式、功能等特点,可以分为很多的民间艺术种类。下面以重庆的民间艺术种类与内容,来简单介绍一下我国的民间艺术。
(一)重庆的民间音乐
1、水上歌谣―川江号子
由于重庆特殊的地理环境,由重庆到巫山航道弯曲而又狭窄,并且充满了明石与暗礁,因而江上的船只大多都是靠人力来进行推挠或者是用拉纤来航行,往往需要的是上百的人在江上集体劳动,用号子来进行统一的指挥,这样便在重庆的滚滚川江上产生了与船工生活相关的水上歌谣―川江号子,这首歌谣中时而激越、进而舒缓的曲调,有助于解除愁闷与调节身心,因而受到了很多歌曲爱好者的喜爱。这首歌曾在全国的各省电台中展播,以及在法国的阿维尼翁艺术节上也登台亮相,通过对歌曲的聆听,仿佛能够感知到曾经的历史文化。重庆市的群众艺术研究室的彭孝纲先生,从五十年代起就开始对民间歌谣进行整理,收集了众多的民间艺术歌谣。
2、山歌民谣中的劳动号子
劳动号了有着固定的调子,是在劳动过程中由很多的人加工传唱而形成的,有着丰富多彩的种类,可以随时随地的M行添加歌词。
3、黑山谷的苗族民歌
属于我国的文化遗产这一,黑山谷的苗族民歌可以分为阳歌与阴歌,阳歌也称四言八句,多用于婚娶、庆寿等喜庆的场合,而阴歌一般只有在丧事时才会唱。黑山谷的苗族民歌的形式与内容不仅丰富多彩,而且有着听的唱腔与好记的唱词,有着非常明显的地方特色。
4、木洞山歌
木洞山歌包括了劳动号子、小调、风俗歌等一百多种的曲调,其中以禾籁与盘歌最具有地方特色,在1990年时,木洞被重庆市文化局命名为了山歌之乡。
(二)重庆的民间表演艺术
1、铜梁龙灯
铜梁龙灯是彩扎的龙和灯,同时也可以作为舞蹈的一种道具 ,是一种集合了舞蹈、音乐与手工艺品的一种民间艺术,最初开始于隋朝,兴盛于明清时代。铜梁龙灯这种民间表演艺术,不仅造型表现的非常夸张,而且还包括了素描、剪纸、刺绣等中国传统的艺术,从而表现出气势磅礴的气质与画面。
2、秀山花灯
花灯戏最初源于汉族的灯儿戏,集合了歌、舞等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并且呈现出古朴与优美的情调,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渐渐的形成了独具民间风格的那时雨,在秀山花灯的表演过程中,主要是采用了花灯、扇子与桌子为道具 ,通过手工剪裁的各种花镶贴在非常精致的茶灯上,赋予花灯吉祥如意、五谷丰登的美好寓意。
3、西阳摆手舞
最初流行于唐代,至今仍然在流传着,摆手舞属于是土家族的一种非常古老的民间舞蹈,其中的舞姿多是对日常生活、农间劳动等模仿,从舞蹈中体现出了当地人民非常粗犷豪放的性格。
4、梁平灯戏
也被叫做为包头戏,属于梁平的一种民间戏曲剧种。在清代中期,每逢重大节日,就会筑台竞演,并向周围进行传播,从而在不同的地方形成多种腔调。
5、接龙吹打
在接龙吹打的民间艺术中,体现出了当地浓浓的风土人情与传统的文化习俗,并且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接龙镇的接龙吹打民间艺术也在不断的传承与创新中形成了不同风格、色彩鲜明的特点,从而成为了当地农村的主要民间音乐力量。
(三)重庆民间的工艺美术品
1、纂江农民版画
在纂江农民版画中体现出了生动活泼、质朴与幽默等的特点,通过把石刻、剪纸、刺绣等工艺融入到版画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纂江农民版画,并受到了国内外的高度赞誉。曾被多次进晋展出,受到了高度的评价。
2、九龙楹联
楹联创作作为九龙镇地区的群众文化活动的扎根土壤,开展了特色文化的路子,九龙楹联以书画、篆刻等为载体,表现出生动、高雅的格调,从而呈现出独有的韵味,同时又辅以书法、金石等,最终使得九龙楹联具有了非常高的观赏价值。在2000年初,九龙楹联被誉为了巴渝的十大民间艺术之美称。
3、梁平年画和梁平竹帘
梁平三绝有着川东奇葩之美称,分别指的是梁平灯戏与梁平年画、梁平竹帘,同时也有着巴渝十大民间艺术的称号。梁平年画最初源于自清朝年初,至今有碰上300多年的发展历史,在梁平年画的民间艺术中,主要是采用了历史故事、喜庆吉祥等作为题材,采用了浪漫主义的夸张手法,以精美、独特的人物形象,表现出强烈的乡土气息与形式之美,因而有着非常高的艺术价值,并且还赋予了它丰富的人文内涵。梁平竹帘艺术最初源自于北宋年间,至今有着上千年的发展历史,在制作过程中,通过在传统工艺中结合了书画、刺绣等不同的表现手法,制作成非常实用而又极具地方特色的工艺品,不仅工艺精细,而且色泽非常的典雅。呈现了浓浓的自然风韵。
4、重庆民间文学
一般多是民间故事、民歌、神话故事等,经过加工之后,演变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并体现出当地人民热爱生活的一种精神风采,例如比较经典的重庆民间文学摆龙门阵,一直流传至今,仍然是重庆民间文学的一大特色。
二、民间艺术的保护现状
我国的民间艺术种类非常的多,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呈现出多种多样的问题,例如龙门的民间艺术,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从事民间艺术的工匠师们也渐渐的变少,与此同时,所制作出来的艺术作品的精美度也有所下降,由于传统的民间艺术生产不仅规模小,生产数量少,而且多以家庭式传承,因而导致了龙门民间艺术在发展过程正面临着渐渐失传的情况。
(一)对民间艺术的宣传力度不够,保护意识不强
由于很多的领导对我国的民间艺术保护工作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因而导致了在民间艺术保护过程中,没有责任意识与相应的措施,从而导致我国民间艺术的资源面临着不断被破坏的局面。
(二)受到现代文化的冲击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民间艺术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现代文化以及西方文化的冲击,导致了很多的民间艺术正渐渐的淡出人们的视野,与此同时,随着旅游开发与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的民间艺术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冲击,导致民间艺术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最终我国的民间艺术将面临着失传与濒危的局面。
(三)民间艺术生存空间缩小,并濒临失传
以表演类的民间艺术为例,在民间有着非常多的剧团能够出演各种越剧、采茶戏等,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的戏种正面临着绝迹,同时一些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民间艺术,如长台莲湘、吴村鱼灯等的制作技术与表演技巧的传承人因年龄已高,都将面临着技艺失传的局面。
(四)众多的民间艺术珍贵实物与资料被损
由于缺乏对民间艺术的保护意识与管理,使得大量的民间艺术的珍贵实物与历史资料正面临着流失与损坏,而存在于民间的一些民间艺术珍贵品,由于保护方法的不当,使得很多的民间艺术正在遭受着破坏,以及一些极具当地特色的民g风俗习惯与民俗事象,正渐渐的被当地的风俗所同化,使得民间艺术正在被慢慢的淡化并走向的消失。
三、民间艺术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一)对民间艺术的管事呈现出边缘化
对于民间艺术的保护,分别涉及了文化、工商、宗教、旅游等多个行政管理部门,都有不同程度的参与到对民间艺术的保护过程,由于其管理主体的不明确,使得对民间艺术的管理呈现出边缘化的情况,难以进行有计划、有保护的进行对民间艺术开发与利用。
(二)很多经典的技正面临失传
很多的民间艺术都是因人而在,由于受传统传承模式的影响,他们通过独门绝技、口授相传的方式,使得很多的民间艺术会随艺人的离开而消失。加上新生力量的缺乏,导致了我国从事民间艺术制人的人越来越少,因而我国的民间艺术正面临着生存与发展方面的困难。
(三)大量民间艺术资源流失
因对我国的民间艺术精品没有相应的保护措施,使得国内外以高价对民间艺术精品进行购买,导致了我国的大量民间艺术资源呈现出流失的现象,为我们后期的研究、学习以及民间艺术的传承事业来了很多困难。
四、如何做好对民间艺术的保护
(一)加强民间艺术的保护与传承意识
有效的保护与传承我国的民间艺术,是我们当代人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义务,从而有助于保证我们整个民间艺术的完整性与多样性。通过对相关组织的成立,积极开展有关民间艺术文化的传播与宣传,从而提高社会公众对民间艺术的保护意识,并积极的参与到保护活动当中。
(二)把民间艺术纳入到教育体系
把民间艺术纳入到教育体系当中,是对我国民间艺术保护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在教育的过程中有助于民间艺术的传承,同时,还可以在高校开设一些民间艺术的研究专业,从而让更多的人了解当地的民间艺术资源,促进我国民间艺术的传承。
(三)提高民间艺术传承人的队伍,注重人才的保护与培养
加强一些民间艺术的继承人,有助于民间艺术的传承,特别是对于师徒、独门绝技等这些艺术,要引导更多的年轻人投身于民间艺术的学习当中,从而培养好下一代的传承人,同时还要创造一些条件,把民间艺术走进课堂,从小培养传承人,从而促进我国民间艺术的传承与研究。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解救民间艺术的濒危项目
不同地区都有着不同的民间艺术,因而要有效的保证当地民间艺术资源的资料的完整性,并得以长久的保存,这当然要借助于网络多媒体技术,对民间艺术的信息资料要进行及时的整理、归档,特别是对于一些正面临消失的民间艺术,要通过多媒体技术,对民间艺人进行采访,并通过视频的形式,真实、全面的进行记录,从而促进我国民间艺术的保护与传承。
(五)协调好民间艺术的生存环境与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
很多地区会把民间艺术与当地的旅游相结合,因此,在进行民间艺术的开发与研究过程中,要注重对民间艺术的生存环境,协调好与旅游经济之间的关系,从而有助于我国的民间艺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六)加大宣传力度,合理规划民间艺术产业的发展
民间艺术的失传,将会导致我国经典文化的断层,由于每一件的民间艺术都凝聚着创作人的智慧与心血,同时也是我国中华五千年发展历史所积淀下来的一种文化,因此面对民间艺术的这种发展情况,我们应当加强对我国民间艺术的宣传,并有效的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依托网络、微信、微博等媒体平台,通过对民间艺术的宣传,加强对民间艺术的保护意识,并积极开展一些交流活动,鼓励更多的人参加有关民间艺术的展览活动,从而扩大民间艺术在社会中的影响。
(七)对民间艺术的管理进行统筹规划
首先可以先明确民间艺术的管理机构,并对其职责与民间艺术的保护范围进行划分,从而对一些具有地方特色、文化与科研价值较高的民间艺术给予一定的保护;其次是提高当地民间艺术人的经济保障与社会地位,有效的确保民间艺术的传承后继有人;另外,在进行民间艺术的评审时采用命名制度,从而给民间艺术创造良好的生存空间。
(八)科学规划,让民间艺术走可持续之路
有市场就赋予了民间艺术生命力,就会在经济市场中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在进行对民间艺术保护过程中,既要考虑到民间艺术的传承,同时又要民间艺术与企业、作坊相结合,有效的解决手工艺生产企业与艺人的生存发展问题,对丙者之间进行相协调,坚持走个人收藏、博物馆等的高端需求,从而促进民间艺术得以传承,除此之外,还要采有机器采替纯手工,对不同消费层次的产品时行开发,从而满足于大众化的消费需求,为民间艺术品创造出良好的发展空间。
在对我国的民间艺术进行保护过程中,首先要注重民间艺术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同时发挥出民间艺术资源的优势,借助于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民间艺术进行科学化、合理化的保护,并为民间艺术品创作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发展空间,从而使得民间艺术得以长久传承。
参考文献:
[1]新媒体时代下民间艺术保护与传播的新思路[J]. 夏兆冬.美与时代(上). 2015(02)
[2]基于时事热点创作的科普微视频的实践应用研究――以《雅安地震特辑》为例[J]. 李雅筝,郭璐. 科普研究. 2014(03)
[3]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转化的亚洲经验与范式建构[J]. 潘鲁生. 民俗研究. 2014(02)
[4]当代语境下民间美术与艺术设计学科的共生关系[J]. 肖振萍,彭辉华.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13(04)
篇6
[关键词]藏羌文化民族旅游内涵
我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国,泱泱五千年的古老文明,漫长的农耕文化历史,以及56个民族多元化的文化生态,使得中华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资源十分丰饶。藏羌民族文化就是艺术宝库中眩目的一隅,它折射出藏羌人民在与天奋斗与地奋斗与大自然奋斗中的勤劳和智慧。是阿坝州这一块神秘的土地孕育了充满传奇色彩的藏羌文化,藏族、羌族作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主体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之一,藏、羌人民在历史上创造了丰富、璀璨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如何保护好藏羌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至于让它在地震中湮灭,不至于随着时光而消逝,已成为当前必须严肃对待的重大课题。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九寨沟、黄龙等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被列入世界人类自然遗产名录,人们普遍重视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还必须同等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挖掘与整理,让非物质的藏羌文化的教育走进课堂,通过学校平台实实在在得以传习,唤起更广泛的人们更加珍爱民族传统文化的自觉保护意识,把民族的薪火传承下去,让神秘而美丽的藏羌文化生生不息,成为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在传承中华文化,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维护藏区的稳定,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1藏羌文化的含义、范围和特点
人类文化通常可以分为物态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和心态文化层等四个层面。在这四个文化层中,后三者基本属于非物质文化的范畴。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一样有着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对传承民族文化血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藏羌文化属非物质文化遗产范畴,是与藏羌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宗教寺庙、羌寨石碉等相呼应的。
根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的定义,本文所述的藏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藏羌人民在长期的艺术表演活动、对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与实践活动、手工艺活动等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产生的具有文化遗产的内核和具有历史传承性和民族性的精神财富的总称。其范围包括:
(1)口头传统,即在藏羌民族民间流传的口传文学、诗歌、神话、故事、传说、谣谚等及相关濒危的语言;
(2)传统表演艺术,即在藏羌民族民间流传的音乐、舞蹈、戏曲等;
(3)民俗活动、礼仪、节庆,即反映藏羌民族或区域习惯风俗的重要礼仪、节日、庆典活动、游艺活动等;
(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即天文、地理、自然、人文、医药等;
(5)传统手工艺技能,即世代相传、技艺精湛、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区特色的传统工艺美术手工技艺,传统生产、制作技艺等;
(6)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即集中体现或展现某种特定文化传统的区域、场所如文化生态保护区等。
非物质藏羌文化遗产的特点:
第一,具有藏、羌民族性。任何一个民族均有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特点,这些特点可以通过该民族成员的语言、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表现出来。以特有的语言进行口头表述,以特有的民族风格表演自己的艺术成果,以特有的方式举行各种礼仪活动和节庆活动,以独有的方式表达本民族或本区域的民众对自然界和宇宙认知,以不同的方式展示自己的具有历史传承的手工艺技能,这些均是文化具有民族性的具体表现。
第二,具有活遗产性。它不仅向人们传递出一个民族、一个地区历经一定时期的发展而形成的特有文化传统信息,而且更应当具有世代传承的可能与必要,因而也就具有了"活遗产性"。
第三,具有以口传身授方式体现的传承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是以口头形式通过人们的视觉器官和听觉器官在成员内部集体性地传播、演绎与发展。口头性和集体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上的突出表现。前者是指人们以口头形式世代相传和演进已有的口头传说、表演艺术、社会礼仪、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认识和传统的手工艺技能;后者则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一个或若干个自然人或者团体的产物,而是在不断地被民族内的众多成员传播、演绎过程中,受到无数的传唱者、讲述者、表演者、礼仪司职者、手工艺者不断的琢磨与加工,同时也融入了许多听众、观众的意见和情趣,从而使文化内涵不断丰满。
第四,具有利益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享有者享有的权利,其内核是利益,包括财产利益和人格利益。财产利益主要以有体物为其载体而体现,但也包括未被物质载体固定的利益,如人们的表演、技能实践所体现的财产利益。人格利益通过从道德、伦理和哲学等角度对人的人格认识所产生的一种观念利益,阿坝州提出的旅游业发展思路"文化搭台,旅游唱戏"及文化自身的产业化都佐证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益性。
2藏羌文化保护传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1藏羌文化的保护关系到国家的文化安全、社会的和谐发展和民族文化的血脉传承。藏羌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好藏羌文化遗产,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西方一些国家极力在全世界推销其思想文化,在文化上推行"单边主义",威胁到其他国家的文化和文化安全。保护和传习不同民族、群体、地域的传统文化,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成为国际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已意识到保护本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第二,非物质藏羌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承载着人类社会的文明,是文化多样性的体现。藏、羌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维护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的基本依据,是连结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加强藏羌文化遗产保护与传习,不仅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也是国际社会文明对话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2.2藏羌文化的保护与传习关系到少数民族地区的繁荣与稳定。藏羌文化代表着一种民族符号,是民族历史发展的见证。作为文化而言真正打动人的、有价值的,并不是形式本身,而是形式里面蕴藏的民族情感。藏羌族为主的阿坝州地处大西南与大西北的交叉连接地带,是历史上"藏缅语族文化走廊"核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上唐蕃古道和民族民间文化交流和融汇之地,从历史积淀下来的民族民间文化,呈现出多样性、奇特性和复合性的特征和景观,藏、羌、回、汉各民族创造了神奇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藏羌民族民间文化不同程度地兼容和合成了历史上古蜀、氐羌、中印、唐蕃、汉藏文化中的优秀成果。通过对藏羌族文化的抢救、保护与传习工作,让藏、羌民族的年轻一代更加明了自己民族的历史贡献和文化成就,能使其他民族更加了解藏、羌民族在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形成与发展中所具有的历史地位。因此,藏羌文化的保护和传习,有助于我们认识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有助于中华民族的认同,有助于,对促进地震灾区文化生态建设,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各民族进步与繁荣、团结与和谐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因此,保护藏羌文化遗产、加强对民族文化的教育与传习,是增强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以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2.3藏羌文化的保护与传习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藏羌文化遗产是珍贵的旅游资源,是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重要内涵,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我省民族地区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仅阿坝州就占有全国五处世界自然遗产中的三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处,是世界自然遗产和生态保护区数量最多、规模最大、品位最高、分布最密的旅游区。发展旅游业,资源是基础,吸引力是关键。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应具备独特性、艺术性、民族性和区位性。构成旅游资源的因素主要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藏羌文化与旅游业之间有着很强的互动关系,旅游业的发展必须走"山水为形,文化为魂"的旅游循环经济路子,建立适合旅游市场需求的文化产业。使旅游的人文气息和景观文气指数迅速上升,从而突出旅游业的"人文核心"作用,实现文化资源配置效率的最优化和最大化,发挥藏羌人文景观为"旅游高地"建设服务的功能,形成丰富的自然景观与多彩的人文景观相链接、相融合的文化旅游网络,丰富和升华旅游景区的文化内涵,大力挖掘和传习藏羌文化是关键。
2.4藏羌文化的保护与传习是确保非物质文化百花盛放的需要。随着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在现代生活条件下,藏羌文化的传承呈弱化趋势。特别是在"5.12"汶川特大地震后,仅阿坝州出现2万多处地质灾害,藏羌民族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到严重破坏,文化生态环境极度恶化,藏羌文化遗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非物质藏羌文化遗产体现了藏羌民族的审美个性和文化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消亡意味着民族个性、民族特征的消亡。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是口耳相传,诉诸视听而疏于记录和固态化,因而常常是转瞬即逝不可再生的。一旦消亡或流失,基本无法恢复或再生,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藏羌文化遗产因传承者老化,年轻一代未能很好传承、传习面极窄,加之地震中的损坏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在地震中遭到毁坏,自然的流失也在发生,非物质许多地方藏羌文化遗产的研究人员极缺,出现断层。因此,加强藏羌文化遗产的保护、传习已经刻不容缓。为了加强藏羌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修复、研究、整理、教育和传习,必须建立科学的藏羌文化保护体系,让藏羌非物质文化保护、挖掘、整理、传习走进学校的课堂,通过学校教育使藏羌文化得以发扬光大,已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3藏羌文化保护的现状及对策
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05〕42号)的精神和有关要求,为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为切实做好藏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挖掘和传习工作,阿坝州人民政府批准文化局确定的第一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247项。民间文学类如汶川县,理县,茂县流传的《羌戈大战》和《大禹的传说》、木姐珠与斗安珠;传统音乐类如壤塘县中壤塘乡藏哇寺的佛教音乐(藏哇梵音)和川北山歌(嘉绒藏区);传统舞蹈类如九寨沟县的熊猫舞;传统戏剧类如壤塘的南木达藏戏;传统游艺、杂技与竞技类如汶川、理县、茂县一带流行的羌族推杆;传统美术类如马尔康县的馍馍印;传统手工技艺类如九寨沟县的民族乐器制作技艺(南坪土琵琶制作技艺)及嘉绒藏族编织、挑花刺绣工艺和羌族碉楼营造技艺;民俗类如嘉绒藏族春耕仪式以及第一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中的口弦(羌族口弦)。另有8个进入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音乐类有南坪曲子、川族山歌、羌族多声部民歌;传统舞蹈类有羊皮鼓舞、博巴森根、马奈锅庄;传统美术类有羌族刺绣;民俗类如藏历年、羌历年。其中,马奈锅庄作为扩展进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非物质藏羌文化的保护已日渐引起了各个层面的重视,但在保护中多停留在纸质上,或存放在藏羌博物馆里,"文化遗产"被"文物"所取代,"文物"保护被等同于对整个文化遗产的保护,存在着研究、整理得多,教育和传习得少的问题。藏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及人才的培养、传习渠道不畅,教育领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缺乏重视和价值认知,教育与非物质化遗产保护、传承脱节。学校中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学科极度缺乏,不能培养提供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需的社会人才,年轻一代越来越远离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生活在充斥着网络、选秀、圣诞节的环境中,而丧失了对民族文化的关注与热爱,中华民族五千年绵延不断的民族民间文化面临断裂的危险,藏羌文化的传承问题只是其中一个的缩影而已。
千古传承的藏羌文化遗产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只有足够重视,政府加大投入、合理规划、统筹兼顾、有效管理,才能使这些珍贵的藏羌文化遗产能得到有效保护。它的传承应分两条线,一条线是民间的个人传承;另一条线是让藏羌文化走进课堂,在学校教育体制内拓展和丰富学生的知识获取途径。学校在藏羌文化的教育和传承中所起的作用,是其它保护与传承的形式无法比拟的,这无疑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好的传承和保护渠道。
4藏羌文化的教育和传习任重而道远
民族的便是世界的,文化遗产保护得越好,其利用价值也就越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保护不力而丧失殆尽,其他的发展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保护和传习好非物质藏羌文遗产,对整个藏羌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4.1实施"记忆工程"即通过搜集、记录、分类、编目等方式,对具有重要科学、历史和艺术价值的非物质藏羌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具体地说就是通过民间采风、调研、征集实物等形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档案、妥善保存和合理利用,将濒临消失的和目前仍有活力的藏羌非物质文化用文字、图片、音像、多媒体等手段对其进行真实、全面的记录。并将其制作成图文并茂、音像俱全的传承教材,真正达到全面记录和传承。
4.2传承非物质藏羌文化要以当地职业学校为载体。传承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活态文化,是依附于个体的人、群体或特定区域和空间而存在的,这一点是其区别于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特性。因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仅是一种物质形态保存,更重要的是通过教育、传习等手段使其能够延续和发展。为了做好这一工作,除民间老艺人和民间组织传承外,更重要的是应该通过当地职业技术学校成立相应的藏羌文化保护、研究、教育传习机构,开设相应的专业,进行挖掘、教育和传习,将有条件的学校打造成传习基地,使其广泛地在青年一代中传承和发扬。
4.3民族地区的非物质藏羌文化的传习要与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相结合。旅游开发要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利用,在旅游景区景点、博物馆内以及各种旅游博览会、交易会上将一些传统手工技艺、民俗文化向当地居民和广大中外游客进行展示,让学校培养出的藏羌文化原生态文化传承者在旅游景区进行传统艺术表演,在旅游商品的开发中融入当地传统文化特色和艺术内涵,以增强旅游商品的文化性、纪念性、实用性,既丰富了旅游活动的内涵,又实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双赢。
4.4藏羌文化的研究、教育与传习探索。阿坝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已在探索其传习路子,该校已于2004年成立了该专业。该校藏羌艺术班的毕业生供不应求,藏羌歌舞学生分别到深圳锦绣中华、成都、绵阳、德阳及州内各文工团、旅游演出团体就业,其表演的藏羌原生态歌舞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也得到了有关专家的认同。该校学生在奥运会开幕式、四川非物质文化节、"心连心"等大型活动上成功表演,得到了社会和专业人士的高度赞扬;该校学生的唐卡画、羌绣、根艺作品更是具有浓厚的藏羌特色,是非藏羌地区所没有的,部分作品在北京、成都展出分别获得金、银、铜奖,并开始投入旅游市场,深得有关专业人士的喜爱和广大游客的青睐。更重的是该校培养出的学生有部分已在从事非物质藏羌文化的传承工作,在其传承过程中他(她)们既传承了民族文化,又得到了较好的经济收入,使其非物质藏羌文化的传承在向着良性发展。该校现在正在组建吸纳社会上优秀藏羌文化传承的专家、教师和相关领导参加的藏羌文化教育传习所,专门从事非物质藏羌文化的挖掘、整理、研究,编制规范的教材,供学校藏羌文化传承专业教学使用,使专业更加丰富其教学内容。
4.5亟待研究、教育与传习的濒危藏羌文化内涵
1)民间文学:收集整理神话、传说、故事、谚语、民歌、格言和叙事诗篇等。
2)民间音乐:民间歌曲(盘歌、喜歌、挽歌、情歌、酒歌、山歌、草地牧歌、嘉绒锅庄、草地锅庄、羌族莎朗等)、民间器乐曲(曼陀铃曲,鹰笛曲、牧笛曲、羌笛曲、锅庄曲、口弦曲、牛角琴曲、花灯曲、莎朗曲、琵琶曲等)、民间曲艺音乐(折嘎说唱曲、喇嘛嘛呢说唱曲、南坪小调曲、格萨尔说唱曲、曼陀铃弹唱曲、释比说唱曲等)、民间戏曲唱腔音乐(安多藏戏唱腔音乐、嘉绒藏戏唱腔音乐、白马藏戏唱腔音乐、羌族释比唱腔音乐、小黑水藏族多声部唱腔音乐、松潘小姓羌族多声部唱腔音乐)等。
3)民间舞蹈:锅庄(马奈锅庄、麦洼锅庄、四土锅庄、黑水锅庄、五屯锅庄、来苏锅庄)、萨朗(赤不苏萨朗、沙坝萨朗、较场萨朗等)、席步蹉(龙溪席步蹉、蒲溪席步蹉)、龙舞(藏族龙舞、羌族龙舞)、花灯舞(藏族花灯舞、羌族花灯舞)、铠甲舞(黑水藏族的卡斯达温舞、马尔康藏族的哈玛、茂县羌族的跳甲舞)、铃鼓舞(蒲溪版、黑虎版、龙溪版、罗卜版)、狮子舞(安多藏族的狮子舞、嘉绒藏族的狮子舞、白马藏族的狮子舞、尔玛羌族的狮子舞)、马灯舞(藏族马灯舞、羌族马灯舞等)、金冠神舞(求吉金冠神舞等)、卓(嘉绒达尔嘎底、嘉绒达尔嘎仁、安多俄卓、白马俄期劳等)。
4)英雄史诗与民间戏曲:嘉绒藏戏、安多藏戏、白马藏戏、尔玛羌戏等。
5)民间曲艺:咂酒开坛祝酒诵词、喇嘛嘛呢(嘉绒版、安多 版、白马版)、曼陀铃弹唱(安多版、嘉绒版、白马版)、格萨尔说唱(安多版、嘉绒版、白马版)、释比说唱(蒲溪版、黑虎版、龙溪版、罗卜版)、折嘎(吉祥祝愿说唱)、相声、百(征战壮威歌)、夏(吟诵对歌说唱)等。
6)民间工艺美术,根雕、根艺、唐卡绘画、羌绣等。
7)民风民俗(藏羌礼仪):包括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等各个方面。还有大型的节庆活动,有藏历和羌历新年、国际牦牛文化节、扎崇节、国际熊猫节、转山或朝山会、嘉绒艺术节、黄河大草原文化节、东女国文化节、高原艺术节、黄龙色尔磋文化节、冰瀑文化节等。
篇7
【关键词】音乐欣赏;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在一些学校,常常忽视了音乐欣赏教学,认为音乐课就是唱歌课。所以,在课堂上学生并不是认真的聆听音乐,有的交头接耳,有的昏昏欲睡,有的在做其它的作业,根本谈不上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与感受。怎样才能扭转这一局面呢?通过教学实践我体会到,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强化学生的创造意识,还有赖于美好的音乐素材、丰富多彩的教学过程,更重要的是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1. 培养学生的聆听习惯
音乐欣赏是以听为主,也是欣赏音乐和鉴赏音乐的基础,只有培养良好的倾听音乐的习惯,才能谈得上音乐的欣赏与鉴赏。使学生学会聆听,就要从感悟自然声音做起。没有反复的听,反复的鉴别,反复的训练,听觉技能是不可能形成的。周围有着广阔的活动环境,是一个天然的“听觉训练场”, 或者布置一些课外作业,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音乐,引导学生感受、讨论,培养他们的聆听习惯。再就是可以通过欣赏音乐的方法来培养学生聆听习惯,并学会聆听。比如,选择作品中富有感染力的部分作为倾听的重点,在速度、音乐拍子等问题,让学生有一个倾听的侧重点,使学生专心倾听,并对这一段音乐产生兴趣。再则就是初听全曲后找出音乐的部分,把握音乐的整体结构,让学生闭目静听,在听的过程中,教师少讲,让教室里回荡的只有音乐声。其次,有了前面初听的印象后,进一步的深化。如跟随音乐的速度或音乐情绪进行体验,可用挥拍、内心节奏感、轻哼鸣或选一段学生能演奏旋律,让学生参与教师范唱、范奏。或者运用对比性倾听。如在一部音乐作品中可选择不同风格的、不同的版本音乐进行对比性的倾听,让学生始终保持倾听的兴奋状态。
2. 要重视选材
不拘泥于课本内容,适当选择一些流行音乐。虽然现在的教材中已经加入了一些流行音乐,但这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对流行音乐的需求,而且因为流行音乐的流行性很强,课本中选编的流行音乐往往早已经是“昨日黄花”了。虽然众多的流行音乐良莠不齐,但不能以偏概全的视流行音乐如洪水猛兽,应该客观的认识到,流行音乐中也有许多具有艺术价值的、积极教育作用的作品。比如,现在的学生大部分都很喜欢周杰伦,视其为偶像,有些教育工作者一味的批评他的音乐。但我却认为,他的某些作品是很有意义的。如《听妈妈的话这首歌曲》,歌词简单直白的语言表达了他对母亲的爱和尊敬,同时教育听者要尊敬长辈。这对普遍正处于叛逆期、甚至于父母产生严重隔阂的中学生来说,难道不是一种很好的教育吗?且旋律朗朗上口,易学易唱。让学生听这样的歌曲不是很好吗?不胜过老师喋喋不休的耳提面命吗?
3. 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方法
3.1 多学科综合渗透式教学。中学生已积累了一定的知识经验,有一定的知识面(包括文学、历史、地理等),对于事物也有自己的认识和观点。在教学时,如果还照搬照抄原来的老方法,把音乐欣赏课上成枯燥的“解剖课”,是绝对行不通的,应在音乐欣赏的内容和含意上作更宽泛一些的探索,站在音乐文化的高度上欣赏作品,融入人文色彩,使音乐欣赏更贴近学生已有的历史、地理、文学知识,可能更容易被广大的学生接受,也较容易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进而培养他们主动参与对作品的感受体验、分析、理解。(1)音乐与文学的综合渗透。音乐与文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音乐与诗词结合,成为各种歌曲。我国的曲艺音乐就是民间文学和民间歌唱的结合。教师可以以学生较为容易接受的文学引入到音乐。(2)音乐与历史、地理的综合渗透。在教材的作品中,有许多或直接或间接反映历史事件的音乐作品。比如《十面埋伏》、《飞驰的鹰》等等,在欣赏这些作品之前,如果先和学生一起回忆一下这些历史事件,分析当时的大的历史环境,社会环境,作者的创作意图是什么?作品的大致情感应该是什么样的?让学生在知与不知之间去欣赏,更能引发他们的兴趣,使其更深刻的体会音乐作品的情感和社会价值。
篇8
关键词:比较文学;双语教学;软实力;多媒体课件
中图分类号:I0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7-0229-02
比较文学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一门从国际角度研究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文学,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探索文学发展的内在规律乃至人类文化发展基本规律的一门独立学科。
目前,比较文学得到各国学术界的普遍重视,成为国际文坛上软实力较量的舞台。“软实力”是指“通过吸引而非强迫或收买的手段来达到自己意愿的能力。它源自一个国家的文化、政治观念和政策的吸引力。”[1]比较文学把各国文学放到一起,论其渊源影响、风格气质等的异同,多少连带着各国国力、风俗、文化、政治等因素的较量。各国的比较文学研究者或多或少地意识到了在文化冲突日益严重的今天,用对话代替对抗,将敌意消融在萌芽状态是争取和谐的根本途径。因此,纷纷站在本国立场,试图用创新的学科建设理论占据学术前沿领域,获得优先话语权。
建立中国比较文学流派能增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但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通过外语这一国际交流工具实现与域外学术界的有效沟通。据了解,我国比较文学专业最先是设在外语系的,上个世纪末,教育部依照国际惯例将其设置在了母语系。因此,目前我国比较文学的授课主力是在中文系,不在外语系。在比较文学教学领域引入双语教学,能使中国的比较文学研究以最快、最直接的速度与国际文化接轨,尽快建立并使西方学者熟知且承认以“跨异质文明研究”为主要内容的“中国学派”。所以,比较文学教学应当把提高外语水平和国学水平结合起来,强化双语教学模式,使中国比较文学领域尽快拥有大量双语学术人才。
双语教学是指用一门外语讲授非语言类课程,使学生通过接触两种教学媒介语,达到提高语言技能的目的而设计的教育课程。教育部2001年《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指出,要“积极推动实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要求“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教学。”[2]
只有通过双语教学模式,才能培养学贯中西的比较文学学者,实现建立中国比较文学流派的愿望,在国际软实力较量中占有一席之地。要做到这一点,中国比较文学教学就要从基层工作抓起。但是,由于目前从事比较文学教学和研究工作的教师多数是中文专业毕业(除四川大学和首都师范大学设立了专门的比较文学系,拥有一批学养深厚,具有中外融通视野的学者之外)的,面对的学生也大多是就读中文专业的,在国学方面的基础或许很雄厚,但是,外语功底并不是很扎实,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因此,多数高校还不能很好地采用英语授课方式,短时期里也不可能达到高水准的英语课堂教学。有鉴于此,在比较文学课堂上就可以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作用,通过一些影音材料减轻比较文学的授课难度,达到培养双语人才的目的。在此基础上,再掌握了比较文学的学科理论方法,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要把比较文学、文学理论术语英汉双语汇释引入课堂教学,理解掌握基本的比较文学专业知识。2006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由王先霈、王又平主编的《文学理论批评术语汇释》,释义对象主要取自文艺学学科专门术语,共收词目1 300余条。书中将文学理论批评术语,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术语,西方现代文学理论批评依据理论体系构架排列。还适当收入了一些与文艺学密切相关的、常见于文学理论批评著述中的哲学、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传播学等学科术语,并予以释义。除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术语部分外,其他部分均有英文术语通译。同时附有检索光盘,收入了书中所有批评理论术语词条,实现了全文检索、联机打印、内容保存等多项实用功能,为使用者将文本制作成电子课件创造了便利条件。
比较文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学术资源是译介学,主要是指对文学翻译、翻译文学(译品)和翻译理论(译论)所进行的理论研究。由于译者是沟通源语文化和宿语文化的媒介,既是文学的接收者又是传播者,在翻译阐释原作时,往往会根据自身的文化背景进行分裂整合。同一本著作有不同的译者,就有不同的译作,就会体现出不同的文化品格,这是比较文学课程讲解中的一个难点部分。在讲解这一部分内容时,可以利用ppt或autherware技术将相关文字在屏幕上显示出来。如《伊利亚特》第六章里安德洛马刻和丈夫赫克托尔之间的一句对话“daimonie,phthisei se to son menos”,历代英国译者根据自身的文化背景做出了如下的词语选择:
1.考柏1791年译:
Thy own great courage will cut short thy days,
My noble Hector…
2.梅尔斯等1883年译,散文体:
Dear my lord,this thy hardihood will undo thee.
3.墨雷1924年译,散文体:
Ah, myhusband, this prowess of thine will be thy doom.
4.里优1950年译,散文体:
“Hector,”she said, “you are possessed.This braveryof yours will be your end.”
5.理查兹1950年译,散文体:
“Strange man,”she said, “your courage will be your destruction.”
6.费茨杰拉德1976年译,散文体:
Oh,my wild one,your bravery will be
Your own undoing!
通过英汉对译的多媒体课程模式安排,可以明显看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源语词汇根据自身母语资源进行的文化整饬。首先是在文体上做出的选择,从最初的诗歌体到后来的散文体;其次是文字里妻子对丈夫称呼语从高雅王族到平民口吻的转化,可以看出由译者刻意营造的史诗色彩;此外还有不同时代的诗体在译作中的体现,等等。由此,使学生对“翻译就其本质其实是一种基于母语文化经验所进行的文化调适”的理解就更加清晰明了[3]。
其次,理论的研究探讨和中英文原典阅读是比较文学教学的两个基本环节,可以播放一些国外、国内著名学者的解读文学、文论原典、英文诗歌朗诵录像等。根据我国目前高校的基本教学条件,不是所有高校都能及时实现校际间的尖端学术人才流动的,也并不是所有高校都有能力从国外聘请一些知名学者访学的。我们可以从网上收寻一些类似资料,将其运用到多媒体教学中,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如将美国著名汉学家、哈佛大学宇文所安教授给四川大学本科学生讲授的比较文学双语课,他的“如论形式手段、互文性与文体”学术讲座录像,荷兰乌特勒支大学杜威・佛克玛的“松散的结尾并非终结”讲座录像,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东亚系马克・本德尔教授的讲学录像“文学人类学研究――美国当代民间文学理论发展动态”等制成课件放映给学生看,客观上也能取得一些良好效果。
最后,欣赏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较高艺术价值,相对较短的英语影视作品片断,营造良好的双语环境和氛围。在选择时,要注重资料选择的本土性和语音的纯粹性。目前,国内大多数学生都讲美式英语,高校普遍使用的语音教材也是以《AmericanEnglish》为主,究其原因主要是在于许多学校的绝大多数外教都来自美国,中小学英语教师也大多教授美式英语;另外,美国好莱坞电影在中国市场上影响很大,学生观看自己喜爱的影片时自然会受到语境的影响。安妮・海瑟威出演《成为简・奥斯丁》的女主角时,在电影开拍前5个星期搬去伦敦,跟从老师学习1775年英国汉普郡一带的口音。因此,教师作为教学主体,在放映影片时,要明确区分英语语音的纯粹性和标准音,以免误导学生。
篇9
关键词: 舒伯特 艺术歌曲 创作特点 《纺车旁的玛格丽特》
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文学的发展进入浪漫主义阶段。作家们创作了一批反映人民思想感情和愿望的德国优秀文学诗篇,体现了民间文学自然、朴实的特点。这些诗歌与音乐相结合,产生了新的艺术样式——德国艺术歌曲。它的主要特点是把诗词与音乐构成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比民歌和一般歌曲的艺术水平更高,艺术技巧的难度更大。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它打破了封建统治者对音乐的禁锢,走出教堂和宫廷,来到了家庭和爱好者的集会中间,进入了更广阔的社会活动范围。
舒伯特创作的艺术歌曲最具代表性。在他短短31年的生命中,创作了的艺术歌曲达600多首,包括《魔王》、《鳟鱼》、《菩提树》、《致音乐》、《迷娘之歌》等。艺术歌曲的歌词内容丰富,有著名诗人的诗篇,也有流传的民间童谣,除歌颂爱情、自然风光、乡村生活的主题之外还以宗教故事或人物为主题,在人生哲理和方面都有很深层次的阐述,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在他的歌曲创作方面,旋律抒情而优美,和声色彩丰富而饱满,钢琴伴奏独具匠心,诗歌与音乐的完美结合形成了不拘成规、富于独创性的特点。他创作的歌曲形式通常分为三类:分节歌、通体歌、变化分节歌。分节歌是传统的德国歌曲艺术形式,也是奥地利民歌最普遍的形式,诗的每一段都重复着同样的旋律,《野玫瑰》就属于这种类型。通体歌的类型,是指没有重复性的音乐材料,每段诗词旋律不重复,紧随歌词从头至尾的通体形式,如《魔王》。变化分节歌是分节歌和通体歌相结合的形式,总体运用通体歌的形式,但其中的一二段或二三段运用同一旋律重复演唱,如《纺车旁的玛格丽特》。
舒伯特于1814年10月19日创作了《纺车旁的玛格丽特》,歌词选自歌德的长篇叙事诗《浮士德》,是最优秀的声乐作品之一。这首歌无论从旋律的优美性、钢琴伴奏的独特性还是音乐整体透过人物内心表达的细腻真实性都可以说是舒伯特艺术歌曲的典范。下面从几个方面谈谈舒伯特的创作特点。
1.诗词与音乐的完美交织
舒伯特是一位极富诗人气质与灵性的歌曲作家,他的绝大部分歌曲的词是歌德、海涅、席勒等诗人的作品,其中以歌德的诗歌谱曲就达74首之多。歌德的诗歌赋予了舒伯特早期声乐创作的灵感,他可以敏锐地触碰到歌德诗歌中人物的灵魂,他曾说:“歌德的音乐与诗的天才帮助了我的成功。”歌德《浮士德》中的女主人公是一个单纯、未经世事的少女,她怀着执著热烈的感情,抛开当时教会的清规和世俗的偏见与浮士德自由恋爱,等待她的却是欺骗和无尽的痛苦。《纺车旁的玛格丽特》中的歌词选自《浮士德》里的一段:“我失去平静,心事重重,再也找不回平静。哪儿没有了他,哪儿就是荒郊,整个世界,就如一座囚牢。我可怜的头脑,像是疯了;我可怜的思绪,已经乱了。我失去平静,心事重重,再也找不回平静。我为了寻他,才向着窗外望。我为了寻他,才偶尔走上街。他雄健的步伐,他高贵的身影,他唇边的微笑,他炯炯的眼神,他说话的语言,好像流水幽泉,他握着我的手,啊,还有他的亲吻!我失去平静,心事重重,再也找不回平静。我整个心只想把他找寻,啊,我若寻着了他,定要把他抱紧。我要和他亲吻,千遍万遍不停!就让我一直在他的吻中永不分离。”这段歌词表达了玛格丽特对浮士德的真挚爱恋与相思之苦,细腻地刻画了玛格丽特的内心起伏变化。舒伯特抓住了女主人公的温柔、纯朴、感情真挚的性格特征,结合了德奥民间音乐风格及歌德简洁朴素的语句特点,运用了音乐的各种因素来表现玛格丽特情感上的一切变化和色彩:从内心不安与焦躁到幻想中爱情的温暖与幸福。在玛格丽特的吟唱中,“我失去平静,心事重重……”音乐从副歌d小调上的半音开始进行,随之旋律出现三度、四度、和减五度的进行,之后转到C大调上。音乐旋律的变奏让人感受到女主人公逐渐加强的情绪和烦躁不安的状态。在第二段中,女主人公玛格丽特脑海中出现了恋人形象,“他的步伐、他的身影……”此时的音乐与第一段相比较平和而舒展,表现了女主人公幻想中爱情的温暖,从情绪的苦闷与低落到对爱情的执著、坚信与热情。音乐中副歌部分重复出现,且乐句最后的减五音程有如一声叹息,形象地表现了歌词中“再也找不回平静”的无奈心情。而音乐发展到第三段,音调转到了降E大调,随着旋律半音模进的进行,每两小节做一次离调,最终又回到d小调。这样不断的转调,更换着调性的不同色彩,一遍又一遍地肯定了玛格丽特坚定的决心。最终诗歌和音乐同时达到了部分:“就让我一直在他的吻中永不分离”,有两次的重复,出现了歌曲的最高音a2,并延续了5拍,表现了玛格丽特热情的爆发。舒伯特用他细腻的内心与敏锐的洞察力渗透到文字背后,深入到人物内心,用震撼心灵的和声和恰如其分的旋律使他的音乐与诗歌浑然一体,完美交织。
2.变化分节形式
《纺车旁的玛格丽特》是以诗的变化分节形式来叙述的,克服了以往传统分节形式对音乐变化的限制,更好地展现了多层次的音乐。歌曲中所有的乐句和分节都与歌德的原诗相契合,全曲共3段,第一段29小节,第二段39小节,第三段44小节。每段都从副歌开始,音乐随着玛格丽特思绪的发展、情绪的变化而起伏变化,逐渐加强,乐句的范围逐渐延伸展开,并进行变奏发展。这种变奏手法的运用,使得乐段从一个乐句到另一个乐句叠置的处理,加强了戏剧性的紧张状态,摆脱了分节形式中音乐的重复单调性,把玛格丽特因爱而生的所有情感体验毫无保留地通过多层次的音乐展现在我们面前。
3.钢琴伴奏
舒伯特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改变了以往钢琴伴奏处于从属地位的状况。舒伯特认为钢琴伴奏和歌唱旋律、诗词同等重要,只有紧密结合、相互渗透才能表现出完美的音乐艺术作品。在《纺车旁的玛格丽特》的创作中,钢琴伴奏部分模仿了纺车的转动,形象地刻画了少女玛格丽特正在纺纱的情景,同时随着钢琴伴奏部分音型、节奏、速度和和声的变化,不断地营造气氛、烘托背景,细腻地呈现出玛格丽特情绪的变化。钢琴伴奏从开始左手八分音符断断续续的节奏推动着右手均匀流畅的十六分音符的音型贯穿了全曲,看似单调而机械的音乐形式,给人以紧张、焦虑的感觉,正是作曲家想要表现的音乐效果。在歌曲的第二段中,玛格丽特一边纺纱一边沉溺在对心上人的幻想之中,随着幻想中心上人形象的逐渐清晰,情绪愈加热烈,伴奏也逐渐加强而紧张,在歌曲达到“他的亲吻”时,以sf的力度终止在不协和的减七和属七和弦中。如此热情的爆发,随之而后的却是寂静,此时无声胜有声,无声震撼了听者的心灵,人们在无声中体会到了更复杂、丰富的情感。接下来,钢琴伴奏以断断续续、顿挫的速度和PP的音量慢慢恢复到原本的节奏上来,好像纺车很困难的恢复了原来单调的转动,清晰地呈现出女主人公从幻想中回到现实中的场景,这是歌词或歌曲旋律无法给人们表达的,通过钢琴伴奏简单的变化,烘托了歌曲的意境,渲染了气氛。
总之,在这首歌曲中,体现了舒伯特艺术歌曲的特点:歌曲旋律亲切而单纯;小巧的歌曲形式却能抒发出最深沉的情感体验;钢琴伴奏不仅烘托了气氛,还与歌曲旋律融合成一个完美的整体。舒伯特让艺术歌曲变得极富表现力,凸显了德奥民族特色,在艺术歌曲舞台中独树一帜,为艺术歌曲开辟了新的天地,给舒曼、勃拉姆斯、沃尔夫及施特劳斯等音乐家们的创作奠定了基础,从而在音乐道路上继续前行。
参考文献:
[1]尚家骧.欧洲声乐发展史[M].华乐出版社,2003.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6民间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