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的艺术特色范文
时间:2023-10-26 17:55: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学作品的艺术特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 影视作品应保留独特舞台艺术特色
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当代文学掀起了一股狂潮,在当代艺术舞台上独占鳌头。在这个发展阶段过程中文学作品在艺术舞台上充当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而影视作品在创作过程中依附文学作品是理所当然的。文学作品和现实生活以及人物关系等都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因此,影视作品充分结合文学作品能够全面提升影视作品的叙事功能,文学作品对于当代影视行业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譬如影视作品《新版红楼梦》《我的父亲母亲》以及《红高粱》等都是改编自经典的文学作品,并在上映后获得了受众热切追捧。
但实际上,影视作品在新时期中获得如此大的成就不仅是因为与文学作品的结合,还是因为影视作品在创作的过程中并没有完全参照文学作品进行改编,而是在创作过程中突出了影视作品的艺术特点。[1]影视作品在以文学作品作为创作底材时,通常会围绕着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精神内涵展开创作,并通过采用影视作品创作特色来对原著中的内容进行增加或者删减,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富和鲜明。因此,影视作品如果想要获得较大成就,就需要保留着自身舞台艺术特色,并拒绝做文学作品的附庸产品。
影视作品在以文学作品作为创作底材过程中应当充分汲取文学作品中的精华和精神内涵,但是应当要保留着影视作品的艺术特色和形式,这样才能促进影视作品的迅速发展又不至于使得影视作品内容过于乏味。因此,影视作品创作者将文学作品改编成为影视作品时应当要充分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切勿让影视作品失去舞台艺术特色。而当前来说隶属文艺片的影视作品都受到影院与受众群体的排斥,而文艺片影院票房更是一落千丈。[2]当今时代是消费时代,许多观众进入电影院观看电影主要是为了寻求感官享受和精神享受,而文艺片所表达的主题内容都是比较沉重和悲剧,因此,电影影院和受众群体都不太喜欢此类影视作品。同时,导致文艺影视作品不受到观众喜爱的原因,还有导演在改编过程中的局限性思维。许多导演在制作影视作品时容易受到文字思维局限性的影响,致使我国影视行业比西方更为落后。影视作品在改编文学作品过程中应当不要受到文学思维的限制,而是跳出文学思维束缚并以全新模式来进行电影创作。譬如文学作品中散文式、抒情式以及叙事性等,一旦应用到影视创作中便会导致电影作品枯燥乏味,致使观众对电影作品提不起兴趣。因此影视作品创作人在改编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应当要注重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之间的关系,结合时展需求和市场上大众心理需求从而创作出具有独特舞台艺术特色的影视作品。
当前来说,电影市场上,不仅商业片排挤艺术片,而好莱坞大片也打击着我国影视作品的发展。在好莱坞西方大片的打压下,国产影视作品应当要充分结合电影发展的基本特性,汲取文学作品的精髓和精神内涵,创作出独具特色的影视作品。我国影视作品想要在电影行业中取得较大成就,就必须注重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动着影视作品的迅猛发展。
二、 文学作品应当坚持艺术创作特色
当前已经逐渐进入全民消费时代,人们难以耐心花费长时间来阅读文学作品,但很多人愿意通过观看电影来释放内心的压力和情绪。文学作品逐渐边缘化,越来越多的人群更加青睐于影视作品,而影视作品在艺术舞台上地位日益凸显。
在时展和生活压力的影响下,当前我国许多文学作家逐渐开始进入影视行业,在影视行业中充当着影视编剧,并按照影视作品的基本要求来创作文学作品,这种行为导致经典的文学作品逐渐转变为世俗文学作品,这些文学作品想要在影视行业发展如日中天中获得更多利益。就人性来说,受到生活压力的影响,文学作家进入影视行业开启影视编剧道路是正常的,但是文学作家在进行影视剧本创作过程中应当要重视影视作品市场发展和艺术特点,始终保持着正确而良好的心态,不能只顾着市场需求来撰写出世俗文学作品,这样会导致文学作品只能成为影视作品发展的奴隶。所以文学作家在进行文学作品创作过程中应当要保持着端正的态度,不仅要看到电影市场的基本需求,还要创作出经典的文学作品,不能使创作的文学作品过于世俗。文学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应当要充分坚持着其独特特色和创作模式,不能为了创作电影而创作文学作品。同时文学作家应当要重复认识到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之间的关系,文学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因此,应当要以端正且正确的态度去看待文学作品与影视作品之间的结合。
在当今时代文学作品逐渐边缘化,而实际上文学作品所具备的独特特色和艺术魅力是无法被其他物质完全取代的。文学作品在精神内涵和人物塑造以及语言艺术等方面相对于影视作品更好。[3]目前是图像时代,但是影视作品也难以完全取代文学作品在艺术舞台上的实际地位,文学作品永远都不会被消除,因此,文学作家在创作文学作品过程中不能做影视作品的奴隶。在创作过程中应当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为受众群体创作出更加富有艺术特色的作品。
三、 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相辅相成
相对于文学作品来说影视作品的发展历程相对较短,但是却能够在短期内获得如此大的成功,而文学作品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发展盛况不再,有的人认为影视作品能够逐渐取代文学作品在艺术舞台上的地位。而这种说法实际上是完全没有认识到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本质关系,只要对两者本质关系进行深入探究,就会知道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都有着各自独特的舞台艺术特点,两者相辅相成,并且都难以取代各自在艺术舞台上的地位。
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都能够通过其各自的形式和表现方式来呈现出人物形象特征和感情心理,从而使得观众产生情感共鸣。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两者的表现形式有着很大的差异,而两者能够在艺术舞台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就说明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都有相互借鉴的地方。相对于影视作品来说文学作品在人物塑造和叙述结构以及情感表达上更富有感染力,而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影视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可以充分结合着文学作品精髓来展开创作。影视作品更加重视舞台艺术效果和视觉感受效果,在感官感受上更胜文学作品一筹。而影视作品的受众群体和传播速度以及传播范围等都比文学作品更好,因此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两者都有着各自的特点,但两者都能相互借鉴各自的精髓并相辅相成。
当前来说,我国影视作品在叙事结构和人物形象塑造上仍然存在着较大的缺陷,对于影视作品这种普遍现象就必须结合文学作品的展开创作。譬如国著名导演张艺谋所创作的《英雄》以及陈凯歌的《无极》等逐渐由艺术片向商业片转变,因为电影叙事逻辑和情节逻辑以及人物性格逻辑等方面较为紊乱,所以在上映后漏洞不断,并受到观众的抨击。[4]在新时期发展过程中影视创作者应当在影视内容中融入文学性,从而使得影视作品的商业性和艺术性始终保持着平衡关系,只有美艳画面和绚丽动作没有丰富的故事内容是无法满足观众需求的。因此,影视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导演不仅要重视视觉和精神享受,同时还能让观众情感得到共鸣。始终保持着艺术和商业的相互平衡,以满足当代观众的基本需求。
同样的,文学作品在发展过程中也离不开影视作品,许多文学作家在评价影视作品过程中通常会以文学视觉和文学思维来看待影视作品,因此,对于现代化影视作品的认识仍然存在许多误区。文学作品应当要充分观照影视作品的优点,脱离文学固有思维的禁锢。在现代化消费时代里影视作品能够充分满足社会大众心理需求和情感需求。因此,文学作品在创作过程中也要充分结合大众文化展开创作,从而通过文学思想和精神内涵来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此外,文学作品还可以借助于影视作品来不断拓宽受众范围和受众群体,充分利用影视作品的优势特点来宣传文学作品中的艺术特色和精神内涵。不但能够有效提高影视作品文学素养,还能有效推动着文学作品的迅猛发展。譬如改编自文学作品的影视作品在上映后便受到广泛好评,便会引发许多观众阅读原著的热情与积极性,这样不仅让影视作品得到发展,而且还能不断拓宽文学作品的受众范围和受众群体。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两者都具备着平等的地位,都有着各自的艺术特色,两者相互结合能够实现“双赢”目的。
影视作品在以文学作品作为创作底材过程中不能延用文学作品的创作形式,而是实现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形式的相互转化。文学作品在改编成影视作品过程中不但要遵循着原著的思想主题和精神内涵,而且还应当结合现代化时展和市场发展的基本需求,对文学作品内容进行改造,保留原著作品中的精髓内容并摒弃原著作品中的糟粕部分,这样才能够创作出更加良好的影视作品。同时影视作品在创作过程中也可以结合艺术灵感展开创作,即使没有完全遵循文学作品的思想主题和精神内涵,但是却能让影视作品更富有文学性,两者相互结合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
影视作品在改编文学作品过程中,应当要注重故事内容和人物形象两个关键点。对于文学作品来说,故事与人物直接组成了精神内核,也就是影视作品中的重要内容。良好的影视作品在改编过程中仍然保留着文学作品中的精神内涵和人物形象特点等,而是对其内容进行相应更改。正如批评家张卫所说,在改编文学作品过程中应当要注重“神似”,这样不仅能够遵循文学作品的思想主题,还能够实现影片内容创新。在改编过程中可以遵循文学作品精神内涵,但不应当局限于文学作品的创作形式,需要不断创作出具有着影视作品独特特色的电影。此外,也不能胡编乱造使得影视作品完全脱离文学作品。譬如国内著名导演张艺谋所制作的影视作品《红高粱》与《我的父亲母亲》,其中这两部影视作品结合电影的主要特点来对故事情节进行相应的改动,但是在改编的过程中仍然延续了文学作品中的感情基调以及精神气质等。影视作品《红高粱》和文学作品《红高粱家族史》两者都将人物形象和情感内涵表现出来。而影视作品《我的父亲母亲》和文学作品《纪念》两者都能够使得观众真切感受到父亲与母亲的情感。但是张艺谋所制作的影视作品《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对话剧《雷雨》进行改编,而实际上该部影视作品在情节编排与人物塑造等方面都和话剧《雷雨》有着很大的差异,无法表达出原著中的效果。
结语
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应当要相互结合,文学作品在影视创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影视作品也能够不断拓展文学作品的受众范围和受众人群,两者相辅相成,并具有各自独特的艺术特色,能够不断丰富社会人们的精神生活与情感体验。
参考文献:
[1]周利荣.传播媒介发展与文学文体演变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2:12.
[2]周建华.西方文学电影改编理论的发展流变[J].巢湖学院学报,2015(2):57-62.
篇2
关键词:英语文学翻译;美学价值;艺术特性
随着人们对于文学的不断扩展和丰富,美学价值和艺术特性已经成为文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在英语文学翻译中,美学价值和艺术特性也是尤其重要的。研究和挖掘美学价值和艺术特性不仅仅是对原著的一种尊重,更是对读者的一种尊重。
一、英语文学翻译中的美学价值
众所周知,不同的美学作品都具有其独特的特点,这些文学作品独具一格,而英语文学翻译更是具有其独特的闪光点,英语文学翻译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而不用的英语文学翻译作品也有自身独特的优点,部分作品需要温柔细腻,部分文学作品语言雄厚生动。同时,英语文学作品通过美学价值表现出了作者进行创作时的心情以及情感,同时,这些美学价值也可以更好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使他们的注意力可以更好地集中到这些文学作品中。另外,美学价值还可以更好地体现出英语文学作品的整体韵律,在一个成功的作品中,一个好的韵律是不可或缺的,而英语文学作品也是如此。通过分析文学作品的整个韵律,我们可以更好地判断这些文学作品是否具有美学价值,从而更好地对这些文学作品进行传播。而判断英语文学作品是否具有美学价值的一个重要方法,即判断英语文学翻译之后与原文是否一致。
二、英语文学翻译中的艺术特性
篇3
【关键词】英语文学;翻译;典故;技巧
近年来,经济发展使得人们越来越关注外国事物。最明显体现在英语方面,国家英语人才标准更倾向于实用。英语翻译特别英语文学作品翻译是实用英语具体体现,需要对英语的深刻理解,其翻译具有一定难度。英语文学作品中典故翻译是重难点,原因有二:一是语言差异,英语作为外来语言有其自身特点,作为非英语国家人士有时对英语典故理解有误差,造成翻译文化偏差;二是英语典故来源广泛,需要丰富的语言经验与阅历,否则就会造成不理解导致翻译失败或是直接翻译错误。
一、英语文学作品典故来源
古希腊神话是西方文化发源地及文化发展基础。希腊文明古国中许多神话故事承载着民主思想,传递着那个时期特有的民族文化、生活气息、精神面貌,关系其整个文化命脉。欣赏古希腊神话过程中能够明显感到其诙谐幽默与悲壮凄凉之处,同时感受其特有生活气息、社会文化。古希腊神话是英语文学典故重要来源。宗教在西方国家占有重要地位,是其生活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变迁,宗教文化成为艺术创作重要源泉,尤其是基督教的《圣经》,其典故逐渐被引用到文化艺术中。欧洲文艺复兴使整个欧洲思想得到解放,同时涌现出大批经典文学作品,深入人心,得到大众广泛认可,许多典故被引入文学作品中。寓言故事也是英语文学作品典故主要来源。寓言故事简短精悍,寓意深刻,传递不一样人生感悟及社会生存道理,起到意外文学效果。尤其是欧洲《伊索寓言》被引用次数最多,《农夫与蛇》经典语句“Nurseaviperinone’sbosom”(把蛇放在怀里)被英语文学作品广泛引用。除此之外,历史故事也常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翻译时需了解其实在意义推敲表达含义。
二、英语文学典故翻译考虑因素
(一)文化背景差异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历史轨迹,因为处于不同地理环境,在长期的生活劳作中形成不一样的民族文化、、风土热情,这就是影响异国相互沟通理解的关键因素,特别是非英语语系国家和英语语系国家更是如此,这就是文化差异,是不可避免的重要因素。英国是英语的起源,历史上英国曾大量扩充殖民地,间接对英语文化起到了传播作用,也正因为这样为今后英语成为世界语言奠定基础。那么在英语文学作品典故翻译时就需要考虑其来源国家文化背景,才能够找到最贴近中国语言对其进行艺术与生活融合的完美翻译。
(二)英汉典故对应情况
俗话说人有国界而文化无国界,文化作为国家无形资产,除了国家对其赋予的某种职能以外,在某种意义上讲,它的确没有国家民族限制。因为人们体验的是其中的意境,而这种意境是不会因为不同语言阻隔就被破坏的,所以说外国经历过的文化变革,有时在本国一样能够找到相同影子,这对于我们理解所翻译文学作品中的典故非常有利,促使翻译过程中更快理解其中的含义与意境,达到更深层次理解与完美翻译。
(三)文章整体性
英语文学尤其自身的写作特点,一般都具有画龙点睛之笔,不是在文章最前面,就是在最后面,如果掌握好整个文章的纹路命脉,就能把握文章整体大意,对文章翻译非常有利。翻译人员翻译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文学作品中典故所在位置,进而推断出其大致含义,结合文章意境,完美结合灵活翻译,尽量还原文章最想表达之意。
三、典故翻译技巧
(一)直译法
直译法顾名思义就是直接翻译,不需变通但也不是直白翻译,也要讲究润色,不能身影死板,那样就会失去文学意味。注意遵循文学作品本身风格及保持文学作品原创性。这种方式的好处在于能够让读者直观了解与感受文学作品中典故内涵,体验原汁原味英语文学。
(二)意译法
意译法意思是以英语文学作品中典故基础,以一种与我国文化较为接近的手法对其进行翻译的方法。使用这种方法原因是直译法会破坏典故意境而这个英语文学作品典故又找不到合适的与之对应的中国典故,只能在保持意境不变前提下翻译。
(三)套译法
套译法就是将中国传统典故运用到英语文学作品典故翻译中,因为如果执意,就会破坏其中所要表达的意境与感情。如“Birdofafeatureflockstogether”这句话直接翻译就是鸟类在一起聚集功能,这样看了之后完全没有文学感觉,很直观的感觉就是翻译错了,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需要考虑与之相近的中国文学故事,用中国老百姓容易接受理解的语言翻译,更为形象生动。
(四)增译法
增译法就是在充分理解文学作品典故含义基础上,加入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与品读思想,在直译基础上添加相关文学修饰,促进读者正确理解典故所要表达情感,更能使读者感受深层次的民族文化气息。
四、短语典故翻译举例
在英语文学作品典故中几个词语可能就隐含一个小故事,如果不了解其中蕴含的文化背景,根本翻译不出究竟是什么意思,翻译会严重受阻。以上已经详细阐述了英语作品中典故翻译方法,下面举个例子详细体验一下英语文学作品中典故翻译技巧。以“handwritingonthewall”、“meetoneawaterloo”为例,“meetoneawaterloo”这个词直译成中文就是“遇上某人的滑铁卢”,但就字面意思根本不能理解这说的是什么,这时就要考虑是否涉及到否个典故,事实上该典故源自拿破仑,作为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拿破仑的命运与战争息息相关,他的成功在于战争,而他的失败同样由战争决定,比利时布鲁塞尔滑铁卢是拿破仑一生政治生涯的最后一站,在这个小镇上,多国联军混战中以失败告终,最后沦落被放逐,这几个词就关系到这样一个故事。因此在翻译时应翻译为“大败北或惨败”。“handwritingonthewall”典故出自《圣经》,故事说的是在古巴比伦国王伯撒沙王位登基大典宴会上,突然空中出现一只手并在墙上写下MENE,TEKEL,PERES三个大字,预言家说其意思是国家将忘,国王将死。不久之后,寓言实现了,巴比伦真的灭亡了。这个典故所表达的不好事情即将发生,在翻译时需将其翻译成成语“不祥之兆”。这样翻译更符合我国读者阅读习惯,从而加深读者对相关文学作品的理解。
结束语
我们在翻译英语文学作品典故时需注意把握:一,把握典故寓意,避免望文生义;二,保持英语典故翻译原滋原味,不将本国民族特色专有名词用来翻译具有独特民族特色的词汇;三,符合大众口味,不论如何翻译都必须保证翻译作品有市场价值,这就要求英语文学作品典故翻译过程中保持大众化与口语化,不要让读书者看不懂究竟什么意思。不被读者接受的文学作品也就失去了文化传播意味。总之,翻译过程中应特别关注典故翻译的可读性问题,翻译者在对要翻译文学作品典故充分查资料了解之后,确定自己弄明白其原著所要表达的意境之后再结合中国语言特点进行翻译,运用汉语将典故中所要表达的寓意与道理还原出来。英语文学中典故翻译要达到“信、达、雅”,其中“信”比较容易做到。要想做到“达”和’雅”必须丰富各方面知识与素养,否则翻译无法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王冰琴.英语文学作品中典故的翻译[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27(11):155-157.
篇4
关键词 文学作品 文学欣赏 文学评析 评析方法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6.05.068
Appreciation and Analysis Methods of Literary Works
HUANG Jun, YU Yongyang
(Jiangxi Provincial Education Examination Authority, Nanchang, Jiangxi 330006)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writing literary works, it is an important stage in the process of literature appreciation.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as a main aspect of literary activities. Literary evaluation is the way to make the charm of literary works. Literature appreciation is accomplished through the perception, understanding, experience, and resonance of literary works. The literary criticism is based on the appreciation of literature and the interpretation, analysis and review of literary works. Literature appreciation and evaluation are indispensable in literary activities.
Key words literary works; literary appreciation; literary analysis; analysis methods
文学欣赏是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的一种思维活动,这种活动让读者借助作品的文学语言,具体地认识形象及其反映的社会本质,进入由作品创造的艺术境界,领会作品所蕴含的思想感情,进而在精神上得到美的享受。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都或多或少地进行文学作品的欣赏,但是从理论上讲,怎样进行文学作品的欣赏与评析,是我们要讨论的问题。
1 文学作品的欣赏
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过程中进行的一种文学活动被称作文学欣赏。从性质上看,文学欣赏首先第一种认识活动。这种认识包括对文学作品形式、风格、语言的认识与理解;也包含着对作品中的题材意义、主题思想的认识与理解。文学欣赏的发生的两个前提条件:一是主观条件,即是我们所说的读者;二是客观条件,即文学作品。这两个条件之间互相影响和渗透,读者所要欣赏和评论的对象为文学作品,而文学作品也能够为读者带来享受和愉悦。文学作品中不仅仅只包括感性特征,其中还包括诸如道德、真理、社会现实、社会理想等理性的内容,文学作品的这些理想特征要求欣赏者将理性参与其中,这样才能将感性与理性相结合,充分把握文学作品。文学欣赏主要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1.1 知觉阶段
欣赏者在面对文学作品的时候,最初能感知到的是文学作品的形式和形象。文学创作的过程中形成了诸多形象,读者进行文学欣赏时就是对文学形象的再现。文学欣赏的知觉阶段中对形象和形式的感知首先通过文字语言,语言是对形象的刻画。如《红楼梦》里对林黛玉的描写,“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微微。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短短几句话便能透出林黛玉的体态特征和人物性格,语言的描绘使得欣赏者在看到这几句话时便在头脑中生出林黛玉的形象。所以欣赏文学作品时,必须先仔细品味语言表达出的画面与形象,弄懂里面各词句含义,然后再通过积极的思考,借助于想象、联想等形象思维方法,将间接的艺术形象再建为完整的生活画面,由此展开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这样便会有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之感。
1.2 理解阶段
文学作品不仅仅是可视的对象还是理解的对象。欣赏者不可能在一块白板的状态下,在没有一点前理解的基础上去理解艺术作品。文学的语言和作者的背景、历史积淀、人文修养、个人体验等等相关。阅读者在接受文学作品时,就要对作品进行充分的理解,将语言转化为有色彩、画面、人物、动作的形象。一部文学作品也是特定历史文化的产物,要理解文学作品,必须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背景。
1.3 体验阶段
在接受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最高级的阶段是体验,它最能与文学作品的本质特征和存在方式相吻合的接受方式。欣赏者在知觉,理解的过程中,建立在反思、间接理解基础上的,体验的过程包含着对作品中内涵的深刻把握。作品内容在体验中被完全升华为有意味的形式,同时也散发出意蕴和意味的光芒。同时在体验的过程中作者的主体都被文学作品中的主体、自我所代替,无法意识到现实生活中的主体和自我。通过体验的过程,文学作品与欣赏者达到了亲密无间,相互融合的同一。在体验的过程中,欣赏者在文学作品中感到自我,文学作品的整体意味也在体验中显现出来。
文学欣赏经过知觉、理解和体验三个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欣赏者被文学作品感染。把握文学作品的社会价值和文学价值,净化接受者的心灵,让人们在其中领悟到人生的真谛、意义和价值。
2 文学作品的评析
文学作品评析是读者在文学欣赏和认真阅读的基础上寻找灵感和共鸣,在欣赏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产生情感的交流和共鸣。并对其中的语言、人物、思想进行解剖。文学作品的评析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2.1 小处着眼,结合实例
一部文学作品包括内容和形式,其中欣赏者可以评析的内容也很丰富,如主题、思想、人物、场面、氛围、语言、风格特色、文学家创作等等,但在评析时,最好从小处着眼,不能选题太大,如果太大涉及较多只能泛泛而论,评析就会空洞不够深入。如:评小说 《三国演义》,题目太大并且不具体,往往不知从哪里写起。应该从小处着眼,从《三国演义》中的一个点或一个方面作为切入点,或是整体的主题思想、或其典型风格特征、或某个人物形象,或某种现象等,不能大面积撒网,全面涉及,缺乏重心。必须抓住重点和要点以及特色鲜明的地方,也就是作品的闪光点和突破点,或者给人造成冲击的部分,循序渐进、有层次地剖析,呈现其独特之处,品味其感人之处及其深隐的意蕴。另外,评析文学作品,既要呈现出理论,还要结合文学作品中的具体案例进行分析,要将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相互印证互为支撑,评论观点要紧密结合作品材料,不能仅表达出评论观点,而没有通过实际案例作为支撑材料,也不能仅堆积一些案例材料,而没有鲜明的观点,必须将叙述和议论结合,评论要讲究专业性,在评论的过程中进行分析,才能与作品产生共鸣,层层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和内在意蕴。
2.2 独特的角度与观点
就文学评论而言,“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部文学作品,不同的人会从中获得不同的感受。比如莫言的小说《白狗秋千架》有的人关注的是当时人的生存状态,有的人想要挖掘作者想要表达的主旨思想,还有人会看到里面的男女主人公经过时间的变迁发生的改变。所以,在进行文学评论时,要有独特的视角,选取作品最凸显的角度,忌讳人云亦云,跟风现象。一个人说这一点好,然后一百个人也跟着说好的文学批评现象并不少见。要想做到,文学评论能够引人注目,必须选择新颖和独特的角度,别人已经阐述过很多遍的点,并不是没有可写之处,这就要选择不同的材料来加以论证,或者在别人浅显论述的基础上,进行深层次的更为专业的分析。同时还应该由自己的观点,在欣赏作品时用自己的眼光尽情地自由地欣赏,自由地享受,抛开前人对它的限制,去欣赏作品的内在意蕴。然后可以在结合理论,提出自己对作品的看法,并能够做到论证自己观点时,有理有据,自成体系。
2.3 感性与理性相互渗透
文学作品本身就是感性和理性的统一结合体。而文学作品的感性和理性通过文学语言来实现。比如在一部小说中,虚构和夸张的手法便是文学语言的一种形式,它用来表达作品的思想内涵。这种形式的文学语言又能将文学形象呈现出来,所以既是形象的又是感性的,又能通过文字的组合构成可以理解的意义,从而达到可以讲述深刻的理性内容的目的。从评论者的角度来看,必须能够领悟这种文学语言所要表达的情感,用感性形式和形象来显现真理。比如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就采用了夸张、反讽的手法,将孔乙己塑造成一个可怜而又可笑的人,这只是对孔乙己的感性认识。而鲁迅先生通过这些揭示了旧中国广大下层知识分子的命运和中国传统文化本质中“吃人”的本质。《孔乙己》中有着强烈的对比,一边是看客,一边是孔乙己。看客身上彰显着“快活”,也反衬着孔乙己的悲剧性。这便是感性和理性结合,在感性形象的背后蕴含着理性的内涵和哲理。评论家要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以便能够全面深刻地理解和体悟文学语言的独特性所彰显的艺术魅力。一个优秀的文学作品评论者如同一个优秀的文学创作者一样,对于自己的评论对象或表现对象,既要有生动的情感想像力,又要有敏锐的理性剖析力。
2.4 注重想象与情感
欣赏文学作品的时候,我们往往会根据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例如艺术手法、故事情节等,对作品进行想象性的再创造。在想象的过程中投入了自己的情感和想象,来感受这一瞬间所暗示的丰富的内容。文学家将自己内心具有标志性的情感传达给别人,而别人为这些情感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感情。所以在进行艺术欣赏的时候势必要投入情感,在文学评论中,情感是最重要的,也是具有普遍意义的。这是因为不论是从文学创作和欣赏的角度看,文学家通过文学语言要表达和欣赏者从文学作品中体验到的,都已经不可能是文学家和欣赏者个人的私人情感,而是通过文学语言符号化、客观化、普遍化的人类共同的情感。
3 结语
文学评论作为文学接受的一种方式,是文学活动中的一个层次。文学欣赏是一种欣赏性的接受,欣赏性接受是一种直觉性、主观性和享乐性都较强的接受方式。而文学评析则是一种理性的探究,要求理论性,也要求从一个观点和立场出发,在对作品进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挖掘出作品的深层意蕴;对作品内部的各要素,以及作品与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分析、阐释作品中包含的意义和价值。所以作为文学评论家要做到,对作品精度的基础上,体验作品中的情感,并与作品产生共鸣,也要不断扩展自己的阅历,增强自己的文学修养。在文学评论中将自己的观点诉诸对文学作品的感受,注重自身的感受,并将作者的情感和想象,通过自己的想象和联想再现出来,做到赏析结合,评析有理有据,独到、新颖。
参考文献
[1] 江林.怎样欣赏文学作品.高师函授,1984(2).
[2] 邹积艳.文学作品的欣赏与评析方法探究.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3(2).
[3] 王宏建.艺术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1.
篇5
关键词:文学作品 思政教育 合理利用
一、文学作品的思政教育功能
1.文学作品鲜明的思想导向功能。文艺作品是影响并提升人们精神境界的重要载体,优秀的文艺作品是宣扬民族精神的一面旗帜。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已经证明,一个缺乏先进文化艺术的民族,无法拥有丰富的精神世界,也无法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从我国的《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到时期兴起的新文化,直至当代富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艺,它们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壮阔艰辛的奋斗历程,以及中华儿女细腻丰满的艺术情趣和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这不仅是艺术宝库中的瑰宝,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瑰宝。
文艺作品往往通过内容与情节的展开,集中体现人物追求的特点与差异,这对引导人们如何在现实中根据具体的思想实际和个性特质,确定既立足实际,又带有一定超越性的奋斗目标,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同时,优秀的文艺作品经常能通过作品中人物的行为选择,昭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提倡什么,又应该反对什么,这对于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有着重要的意义。阅读优秀文学作品,能够使读者在享受文字的愉悦中,接受是非观念和道德情感,以至影响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文学作品具有舒缓情绪、慰藉心灵的功能。文学作品是时代的产物,通过不同的时代情境,塑造出不同的时代人物,能很好地反映时代特征。通过阅读,能使读者认识到,他的问题不是他独有的困惑,其他人也可能遇到过,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这让他能正视面临的难题,不再手足无措、惊恐万状。通过阅读,看小说人物如何解决问题,如何处理不良情绪,能使读者获得解决自己困惑的方法和灵感,重新达到平衡状态。
3.文学作品的人文价值。从整体上把握经典文学的人文精神、探索经典文学的人文表现,找寻经典文学的某些共性因素及其蕴含的人文精神,这是经典文学简明化的一种探索,也是论者为传统文化复兴献上的一炷心香。真正的民族作品,是表现民族灵魂的作品,而一个缺乏人文精神的民族,不是一个心理健全的民族。因此,一部好的作品,不但要表现民族的灵魂,还要铺就人文精神的绿洲。
二、文学作品的思政教育功能的误读
1.泛政治标签化。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有丰富的内涵,它们以多义与复杂,向读者讲述作者对人生、对社会、对宇宙万物的感受、思考与探索,从而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和深入思考,给读者以启迪。但是在很长的一个时期内,我们在解读文学作品时往往是政治取向主导一切,把本来是体育、文化、教育、艺术、道德教育等领域的问题等同于政治问题,过分强调政治认同和政治信仰。文学作品的魅力在于让读者就自身的经历感悟到真、善、美,如果把每篇文学作品都贴上政治的防伪标志,反而会引起学生的厌烦乃至反感,导致思维定式进而僵化。
2.生硬解剖文学作品。对文学作品的生硬解剖,主要体现在对文本的意义诠释过度和工具诠释过度方面。前者表现在阅读文本之时把文本的意义予以左化、深化、扩大化,超过作品的世界,甚至背离作者原意;后者体现在把教材所选范文当作经典之文,因而把文本在文章组织、词句构造、修辞方法、行文风格等方面的特点作为高不可及的范例向学生讲述。
伊塞尔所说:“文本的规定性也严格制约着接受活动,以使其不至于脱离文本的意向和文本的结构,而对文本的意义作随意的理解和解释。”文本中的语词或文本本身,不是一部辞典中词的多义陈列、多义解释。读者无目的的阅读,可以了解词的多种意义;而读者不同目的的阅读,则只能根据语境择取其中之一,而不能选择任何词意,真理往前多跨出半步则导向了谬误。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联系语境理解文本,避免逸出文本之外的过度诠释。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中的主人公、一个悲剧人物,以性格矛盾、复杂而著称。 因为这个人物的身上反映着太多人性的共性,每个人似乎都能在哈姆雷特的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三、文学作品思政教育功能的合理利用
1.保持文学本色。保持文学本色是在对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文学作品类作品解读时,变单一的政治理论、道德规范的灌输为生动活泼、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方式,利用文学作品原有的熏陶、感染,渗透、情理交融的特点,委婉地达到政治教育的目的。这样做不是不讲政治方向、政治观点。而是要讲究对其解读时的科学性、艺术性,做到让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完成教育。
2.全方位解读文学作品。过去,人们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局限在单一视角中。如以往对《项链》的中心思想会概括为“虚荣”,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下的人们都是虚荣的。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多元化的认识,也出现了很多其他解读版本。如:“赞美说”“命运说”“喜剧说”“人类悲剧说”等。笔者认为,每个人由于所处时代、知识背景、人生阅历、审美情趣、思想修养、理解能力和理解方式各不相同,必然有着各自不同的价值取向,由此造成了对文学作品阐释的多样性、独特性,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此,上述对小说主题的阐释都有一定道理,都揭示了小说的一部分内涵。如同盲人摸象,都对但都不完整一样。随着网络等新兴媒体的普及,学生的信息摄取途径不再单一,传统单一、片面的解读文本的做法不但很难获得学生思想和情感的认同,甚至出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学生了解的信息发生抵触甚至矛盾,这会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让思想教育时效陷入空谈。鉴于此,为了克服在文学作品解读中可能出现的偏差,教育者就需要从多层次、多角度对作品进行解读,教会受教育者思辨的能力。
3.乐观积极人生态度。凡事都有正反两面,对同一事物由于认识的角度不同就会有不同的看法。《塞翁失马》的故事就是这个道理。在解读文学作品时,我们应该从积极的视角出发,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一些不幸的境遇。如在解读《灰姑娘》时,我们不能只强调后母对待亲生女儿和抚养子女的不平等态度,更要引导读者学会在不利的环境下,如何用积极的心态看待困难。这就需要我们挖掘文本中负面角色的积极意义和文本蕴涵的积极意义。通过对文学作品的积极解读,要使人们认识到:如果我们希望别人用何种态度对待自己,那么我们首先要用这种态度去对待别人;在现实中有些人可能不会改变对你不友善的态度,但是你可以自己爱自己。这样,通过把一些消极的理念转变为积极的观念,就能够有效增强受教者面对挫折时的耐受力。最后,运用文学作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以保持艺术的特点为基础。通过文学作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兼具政治性和专业性,不能因为强调其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而忽视或扭曲文学作品自身的特点。文学作品最重要的特点就在于其自身的艺术表现力,只有把文学风格、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优秀作品才是具有思想深度的优秀作品。
在和平年代,作为一种文化样式,文学必须承载一个民族的精神,让一个民族的文化得以继承和发扬。作者必须承担起这个责任,批判地接受前人的观点,让曾经的经典得以继承,又使得当今的文学能够有一个好的发展,承担起思政教育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刘耀珠.现代文学的政治性与时代特征之我见[J].作家,2008.
篇6
一、让文学鉴赏走进课堂的重要性
鉴赏文学作品,有利于增长大学生见识,感受西方的风俗文化。美国学者认为:阅读和研究文学作品能使学生开阔眼界,身临其境地阅历一些人和事,增加他们对生活的兴趣和探索意识,还能从文学作品中深刻理解人生。文学作品往往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阅读英美文学作品,是我们了解西方文化的最好最直接的方式之一,可以接触到支撑表层文化的深层文化,如西方文化中带根本性的思想观点、价值评判和常用的视角等。
文学,是艺术的语言,又是语言的艺术。文学作品使用的是文学语言,文学语言是语言的精品,往往是既达意,又传神,既有哲理,又有幽默,既有情节的吸引,又有节奏的技巧。因此,英语学习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容易进入文中角色,感受作者勾勒的世界,体会并鉴赏语言的魅力,既有趣又有价值。阅读优秀的英美文学作品,还可以感受到英语音乐性的语调和千变万化的词汇,体味其弦外之音。
此外,鉴赏文学作品的过程也是学习英语思维的过程,有助于培养思维力、想象力、理解和分析能力。英语教学不仅要教授学生语法,阅读,词汇等等,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去思考,用英语的思维去思考。教会学生“批评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是大学英语文学鉴赏课的目的之一。
鉴赏优秀的文学作品还有审美和教育的价值。可以使学生认识社会生活,吸收文化价值观念,培养民族精神;
有效的文学鉴赏,非常有助于学生理解和巩固已学的语言知识,文学作品中包含着语言与创作所提供的情景,也就是典型化的生活情景结合在了一起,在对这些情境语言的鉴赏中自然巩固的语言语法知识。
鉴赏优秀的文学作品还可以对自然、生活、艺术进行审美,培养审美能力,陶冶情操。
总之,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开展文学鉴赏,有助于学生开阔眼界,丰富知识,了解西方文化,感受英语的魅力,启迪智慧,培养审美能力。
二、如何将文学鉴赏带进大学英语课堂
进行文学鉴赏,教师们可以根据教学要求选择不同的形式,如可以渗透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开设单独的文学鉴赏课,还可以与影视教学结合起来,等等。无论选择何种形式,都要注意以下几点,保证文学鉴赏的高效性。
第一,要读完整的作品。只有认认真真地阅读了完整的一部作品,才能真正理解作者的创作特色和作品的文学价值,也才能写出有自己见解的评论文章出来。读片段,影响对作品理解上的完整性与深刻性。阅读文学作品,要从整体上去感受体验,学生会有所触动,有所启迪。
第二,要重视文化背景的介绍。教师不能只是讲授某些单词、词组或句子,更要重视文化背景及相关文学知识的传授。从而使学生对作品所处的时代有个整体的理解,然后再理解作品的主旨就容易多了。
第三,要讲鉴赏作品的方法。教师要改变“满堂灌”的方式,不只是向学生传授文学知识,还要授之以渔,传授鉴赏的方法和技巧。如在讲授英美小说时,要求学生在阅读作品的基础上,注意分析人物形象、情节顺序、叙述角度、象征细节、语言风格、中心思想等。
第四,及时让学生写读后感。读书贵在有自己的心得,在阅读英美文学作品之后写写读后感,不仅可以加深对作品主旨的理解,而且大大有利于锻炼写作水平。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要引导学生在鉴赏和感悟中提高思维能力。
第五,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文学鉴赏课,要以培养输出能力为主,注重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在教学中提倡对文学作品进行“审美式”学习,即学生通过与作品、作者的互动,体会作者的情感和作品的魅力。
具体的教学模式可以从课前、课中、课后、课外四个方面展开。
课前,教师给学生布置具体的阅读任务,让学生自己查阅、搜集背景材料,并作简要讲述。目的是在背景的学习中激起学生阅读作品的欲望,加深对作品内容的理解。
课中,指导学生进行深入阅读。侧重要求学生对作品进一步理解,吸收,归纳,推理作品中没有明确表述,却又与主题有联系的信息,即“弦外之音”,还要引导学生对作品中的语言进行赏析审美。对作品中关键的情景和人物进行分析,让学生在字里行间对作者创作的方法有深刻的理解。
课后,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写摘要或读后感。要求学生充分吸收作品中的信息,并尝试概括主要内容,分析作者情感和对作品的看法,同时培养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课外,进行适当的能力延伸,可以通过一些练习,如:创造性续写,角色表演,口头陈述等,调动学生对作品进行阅读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并训练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还可以让学生自己走上讲台当老师,上一堂文学鉴赏课。学生自己选择一位作家,亲自进行资料的搜索、查找工作,并参与课堂设计,发表看法和感受,呈现给其他学生,由学生教学生。
文学鉴赏课,是通过阅读英语文学作品,侧重培养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引导学生理解作品,归纳信息,深化知识,运用知识,提高理解力,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同时帮助学生熟悉作品的特点,掌握阅读文学作品的技巧,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力。文学作品的语言,是语言中的艺术,值得我们深入推敲,在鉴赏中感受英语的美,何乐而不为呢?
让文学鉴赏走进大学英语课堂,使语言的学习不再是孤立的学习过程,而是一种学习特定语言国家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风尚的过程。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高职 文学鉴赏 能力养成 研究
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不但要掌握好基本专业性知识、专业性技能,更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文素养,《文学鉴赏》注重的就是学生的道德情操的熏陶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它的作用是其他学科所不能代替的,大学生的人文素养越高,专业技能就能够更好地发挥出来,所以文学鉴赏是一种人文素养的培养,是一种自身能力发展的培养,探求大学生的自身素养能力的发展是高职高专教育教学中的核心问题,以学生的能力发展为本是高职高专教学的主要目标,以学生的能力的培养为本的思想是现代教育所强调的主要理念。因此培养学生的自身素养能力是我们一直努力的方向。
目前,文学鉴赏课的教学:人文精神的培养停留在形式上、而不重注学生的能力的培养、一言以蔽之,人文价值、人文底蕴流失、背离了文学鉴赏本身的规律。教学中不能从实际出发,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入手,极大地妨碍了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同时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式呆板,多数高职高专教师的教学模式是“以教材为中心”“以理论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方法基本是“以讲为主”,而对比较先进的新教学方法则知之甚少。这样的教学模式从根本上剥夺了学生在课堂上主动的权利和机会,极大地妨碍了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怎样才能培养、发展学生的鉴赏能力是我们主要研究的课题,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一、明确《文学鉴赏课》的重要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到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要求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高职学院注重对学生职业技术与岗位技能的培养,往往忽视了对学生的人文精神教育和人文素质的培养,造成这样局面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是社会因素,当今的时代是一个经济发展的时代,重视的是科学技术,文学意识在人们的心目中已经渐渐的疏远,一方面是教育因素,学生来到高等职业院校后,学院重视专业课程的培养,强调专业课的实用性,不重视基础课,这种高职教育的特殊性,影响很大,造成很多学生重理轻文,厚专业而薄基础,学生对文学鉴赏课同样也不重视。所以一定要明确开设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一个合格职业学院的毕业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更应该具有健全的人文素养、人文情操,这是文学鉴赏所能够达到的教学目标。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习的内在力量,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强大动力。
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学生对学习没有浓厚的兴趣,就会视学习为苦事。兴趣对学习者来说如此重要,那么在《文学鉴赏》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是培养学生兴趣的基础,在阅读兴趣的基础上再培养学生理解、欣赏、揣摩的兴趣,只有阅读,学生对文学作品才有的感知、感受,才能从理性认识上升到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理性认识是教学的根本,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根本,多数教师在引导鉴赏文学作品时,往往就停留在文学作品的感性层面上,而对于作品的深层意蕴,往往没有上升到理性认识层面上。
三、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文学鉴赏是一种审美的认识活动。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首先就要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学生的审美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1. 审美文学作品的形象性
文学作品的最基本的特性,是用生动具体的形象来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在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中 ,作家始终进行的是形象思维的活动,在创造过程中作家运用了各种艺术手段把从生活中得到的大量感性材料熔到艺术形象之中,创作出感性的客观形象和感性的主观形象。指导学生感悟形象,从形象中体会出艺术的美。
2. 审美文学作品的感情性
无论什么体材的文学作品都包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情感性是文学作品的生命,无论诗歌、散文,还是小说、戏剧都离不开情感这个线索,文学作品是以感情为线索组织材料的,文学作品的情感性是熔铸在文学作品形象之中的,没有文学作品的形象塑造,也就没有文学作品的感情之源,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之时也就体味到了文学作品的情感性。
3. 审美文学作品的虚构性
文学作品来源于现实生活,但并不是对现实生活的照搬,而是高于现实生活,是对现实生活性的重新创造,这就是虚拟性,虚拟性,是文学作品的根本属性,是文学形象创造的载体,虚拟性来源于真实性,没有真实性也就没有虚拟性、让学生体会到虚拟性在文学中的重要价值及虚拟性之美。
篇8
一、忠实性原则
从语内因素的情况来看,翻译要求最大限度还原原文意思,这是翻译最基本的原则,特别是在对相关概念术语翻译以及行业用语翻译的时候,翻译者必须要客观分析,不能够用“自以为、自认为”的想法翻译,翻译切记主观臆断。译文必须要意思完整,表达清晰、准确。翻译者在翻译的时候,必须要细致认真,每个词汇、句子的翻译基本功都要扎实,要秉持精益求精、细致认真的态度对待翻译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信息流失以及出现错误,最大限度还原原文意思。比如:He is poor like a church mouse.直译是“他很穷就像教堂里的老鼠”,意译是“他穷的像叫花子”。两者相比较,显然意译比较好。因此,翻译要依据不同的语境,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
二、时代性原则
一部文学作品必然是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这就使它们都会被烙上时代的特征,因此从一个时代的文学作品中,就可以看到这个时代的人文气息、经济状况以及生产方式等等。在进行英语文学翻译的时候,翻译工作者为了能够达到良好的艺术处理效果,在确保原文内涵的基础上,必须要对文学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背景有所了解,并且结合当时的时代语言特征与语气、语境,充分展现出那个年代的艺术语言特征。培根于1653年发表的《培根随笔》中的《论读书》可谓家喻户晓,王佐良先生汉语文言文的译法,具有简洁、庄严、严谨的格调,与原文正式的论说性散文文体风格正好相符,达到了异曲同工之妙,译文通过采用文言虚词诸如“之,则,然,亦”等,营造了浓厚的文言文气氛,契合了这位被马克思称之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的文学家的时代气息和艺术气息,也符合原文带有诸多古英语拼写的古典特色,因此他所翻译的《论读书》可谓英语文学翻译领域的佳作。
三、流畅性和美学原则
英语文学翻译与一般的翻译有很大区别,其中涉及很多文学性的语言,要求翻译者能够最大限度的展现语言的流畅性绝非易事。文学作品是供人们阅读、享受、陶冶情操的,如果翻译过来的作品晦涩难懂,语言机械生硬,可想而知,人们的阅读的时候,会很难体会到原著的精彩和深刻内涵,也很可能不愿意再阅读下去。流畅性原则,就是要求翻译者应该在忠于原著的前提下,扩展自己的思路,既能够展现原著的魅力,又能够具有自己的特色,读者在阅读的时候,仿佛在阅读原本就是用自己母语写出的作品,不会感到思考的生涩。再拿培根的《论读书》翻译来加以例证:Studies serve for delight,for ornament,and for ability. 王译为“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这样的翻译可谓传神。读者如果不知道有培根写的原文存在,肯定会觉得王佐良的译文是原创,因为文章的思路、句法、文笔完全不输于原创者。在翻译中,对于那些不容易被理解的语句,需要尽可能地翻译成为一个通俗易懂的语言文本。在进行L句的翻译时,有时候需要进行合理的分解。
总之,英语文学作品翻译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作,翻译过程中对语言的艺术处理非常重要,作者必须要遵守原著的内涵与意思,同时又要兼顾时代性、流畅性和美学价值,翻译出来的作品不但能够展现出创作时代的特征与风采,又能够具备自己的个性与特色,这样的文学翻译才能够更具影响力与感染力。
参考文献:
[1]陈克伟.英语文学中的典故及其翻译策略[J].文化学刊,2016(07).
[2]王存才.英语文学中的隐喻探析[J].明日风尚,2016(10).
篇9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文学作品;鉴赏能力
一、培养中职学生文学作品鉴赏能力的必要性
在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教师需要让学生分析作品的生活图景、艺术形象和人物的性格等是如何表现出来的,而这一分析过程正好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让学生学习到写作的方法和技巧。从而在培养鉴赏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又因为语文能力包含阅读能力,而阅读能力又是由理解能力、认读能力和鉴赏能力组成,并且鉴赏能力又影响着阅读的质量以及效果,所以随着鉴赏能力的提高,学生对语言构造、表达手法等的认识能力也会相应提高,因此阅读能力会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培养中职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策略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非一日之功,需要经过一个漫长的阶段,所以中职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把培养文学作品鉴赏能力逐步融入其中,然后教师还需要有针对性、有目的地设计出合适的教案,并有步骤地加以实施,从而培养中职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1.反复训练,提升文学作品感知力
在开始文学作品学习时,先进行诵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作品语言感知力,从而有助于学生接下来对文学作品的进一步鉴赏学习。在诵读文学作品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脑海中进行画面的再现,然后在课堂上进行演绎,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加准确把握人物性格和作品的主题。同时朗读文学作品的时候,需要让学生注意自己的语调神情,要有感情地诵读,才能体会到语言的感染力。通过反复诵读,培养语感,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文学作品感知力。如在诵读《天净沙・秋思》的时候,如果语调平淡,毫无表情地进行诵读,那么不仅感受不到其中的画面美,还无法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感彩。相反,如果声情并茂地诵读,注意自己的语调声调,不但能够体会到凄苦哀婉的感受,而且能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似乎能看到那缠绕蜿蜒的枯藤、归巢乌鸦的哀鸣和那“小桥流水人家”的画面,从而了解“瘦马”的深意和“断肠”的分量。
2.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提高鉴赏能力
文学鉴赏的内容主要包括语言、主题、材料、表达手法、创作风格、背景等的鉴赏,但是其中的语言和主题是文学鉴赏的基本步骤,只要准确把握好文学作品的语言和主题,那么下一步的鉴赏分析就会比较容易掌握。
(1)提升文学语言品味,培养语言鉴赏能力。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和思想感情都是较为抽象的,在文学作品的鉴赏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地引导学生了解文学作品的语言特色,了解作者在写作过程中所运用的语言技巧和风格,通过对文学作品语言的准确了解,从而更好地掌握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象。
(2)实事求是,把握作品主题。主题是整部文学作品的核心,作为贯穿全文的中心思想,鉴赏中所包含的创作背景、语言等的能力培养都跟主题鉴赏能力的培养息息相关。主题是作者在社会生活中所体验和实践得来的,同时还有可能受到作者所处年代的历史背景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所影响。所以,要理解作品的主题,就需要学会与社会生活实际相联系,深刻体会作品形象,这样才能提高主题鉴赏能力,从而有助于对整部文学作品的鉴赏分析。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而且需要教师有计划、有针对性且循序渐进地进行引导,让学生能够自主进行文学鉴赏活动。同时可以合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开展文学鉴赏活动,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实际地学习,鼓励学生加强语感练习,培养学生主题和文学背景等方面的鉴赏能力,才能使学生的鉴赏能力得到全面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 文学作品 个性之美 解读方法
文学作品以语言为工具,以各种文学形式形象地反映生活,表达作品对人生、社会、自然的认识和情感,以唤起人的美感,给予人的艺术享受和有益的启示。它与非文学性现代文的最大区别在于形象性和情感性。因此,对文学作品的教学不能泛化解读,不能异化为考试的工具,而背离了新课程标准对中学生提出的阅读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会;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如何让学生走进文学作品,从各个层面和不同角度完成解读文学作品的任务,提高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是值得每个语文教师商榷的一件事。为此,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尝试和比较,认为结合生活体验,寻找个性美点,感悟文学作品,是提高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力和完成文学作品教学任务的较好渠道。
一、寻找语言之美
面对初中语文课本中的几十篇文学作品,尤其是选入教材中的优美古诗文,如何让学生阅读、领悟和获益,达到工具性和文学性兼收并得的效果,为师者必须做到匠心独运,不能仅靠简单的翻译和耗时费力的盲目背诵。
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具有双重目标,一是语言教育目标,二是文学教育目标,其中语言教育目标是首要目标,这是由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决定的[1]。然而诗的语言又是“对普通语言有组织的违反”(摘自俄国诗学家雅各布森的《何谓诗》),呈现出一种不合常理的“非逻辑”特征,由此造成一种语言的疏离与陌生感,使本来熟悉的对象变得陌生,阻断了我们对语言的习惯化感知方式,延长了感知过程,从而让读者在欣赏过程中感受到了艺术的新颖别致,获得了独特的审美感。例如,杜甫诗歌“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便是典型的例子,按照一般语言规则这句话不合逻辑,不可理解,但在诗歌中却能达到特殊的表现效果[2]。基于诗的语言表达非常理性且又承载、浓缩作者情感的这一特殊性,在古诗文阅读教学中,我认为首先必须从语言入手,寻找语言美点,让学生咬文嚼字,感“语”悟“文”,入境怡情,内化提升,产生情感共鸣,寻找艺术美感。如教《春夜喜雨》,只要抓住诗眼“喜”来品味,然后抓住关键词“知―发生”、“潜―润”、“俱―重”解读就能让该诗歌的意境在学生的眼前展现。读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我抓住诗眼“绿”,整首诗的无穷韵味就体现出来了,“绿”字写出了春风的色彩,使无色之物生动化、形象化,让人想到春风这支绿色画笔吹到哪里就把哪里染绿,吹到哪里就给哪里带来勃勃生机。析马致远的《秋思》小曲,我紧紧抓住“枯、老、昏、古、瘦”这些最能够表现秋风萧瑟苍凉凄苦的意境,最能融入作者情感,也最能勾起学生想象的意象之词,与学生一起赏析品味,尤其是“瘦”字,学生通过老师的点拨,再结合自身对生活的体验,真正体会到作者路途跋涉之艰辛,求取功名之困苦的无奈心理。
通过对生动凝练形象的艺术语言的分析品味,既使学生受到了文学作品的情感熏陶,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只有这样,才不枉古人“合成一个字,捻断数根须”的苦心和“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美谈;只有这样,无声的古诗才会有色彩,才会有声响,才会有画面,才会有气息,才会有情味;学生才会记忆,才会喜欢,教师才会实现文学性和工具性统一的目标要求。
二、寻找文情之美
选入初中语文课本的文学作品都是文质兼美的,其情感人至深,其理益人非深。教师在备课中,应该深刻体味课文的“情”,领悟课文的“理”,然后在课堂上“情动于中”、“理存于内”,将这种“情”和“理”传导给学生,内化为学生的“情与理”。我在上朱自清的《背影》一课时,抓住了“情”让学生感悟作品。
当讲到父亲爬月台为儿子买橘子的背影处时,教师发现学生一个个木然地听着,阅读课文时,也干巴巴的,似乎找不到感觉。此时我意识到学生刚进初中,知识贫乏,阅历短浅,加之时代隔膜、年龄差异等诸多因素,很难领会作者当时所表达的情感的微妙之处,甚至对作者的某些情感不理解,作品与学生有一定距离,而老师是学生心目中最崇敬的长者,面对学生的“木然”就需要“导”出情感打动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我立即调整了课堂教学的思路与节奏,紧扣文本内容,结合生活实际,针对性地描述迎来送往的既平常又感人的画面,勾起了学生心目中所见所闻或者亲身经历的回忆,然后叫个别学生发言,并配以音乐。当整个课堂沉浸在“情”的氛围中的时候,我把学生的情绪带回到作品中。
此时,全班学生满含激情朗读课文,读着读着有几位学生情不自禁地掉下了热泪。可见作品的此情此景完全化为了学生的我情我境,学生从中受到情感的陶冶。这里,生活中的“情”接通了作品中的“情”,同时学生进入课文,与作者角色换位,“经历”和还原了作者构思行文的心理操作过程。父亲的爱子深情,儿子泪水中交织的感激、怜爱、愧疚等思绪,以及朴实的饱含深情的语言都从中得到领悟和启发。
当学生被课文的感情打动后,我有意识地激励学生结合作品内容进行类比联想,学生由课文中的“背影”很快想到了“妈妈的手”、“爸爸的脸”、“奶奶的眼睛”、“爷爷脸上的皱纹”等典型事例。这样,学生从作品和生活两条渠道受到审美情感的陶冶,领悟了作品内涵。由此可见,文学审美情感的培养,是一个动态的渐进过程,贵在一个“动”字。只有教师体味作品时,受到感动,才能有效地触动并调动学生情感,使学生发现美,感悟美,并将这种美不断净化、升华,逐渐积淀为高尚的审美情感。有了美的发现和感悟,对作品的阅读就非常容易,达到提高欣赏能力的目的。
三、寻找文理之美
以情感人和以情移人是文学作品的重要功能,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领悟作者所表达的感情,感受作品中的特定氛围,除了对作品,包括词汇、句段、节奏、韵律及其包含的情感进行直感的把握,把作品中的可能性空间加以具体化展开外,在阅读过程中,读者还需通过视野融合,用自己的审美经验和想象填充和改造文本。我在上《海燕》一课时,借助多媒体巧妙地将音乐和影视引入语文课堂。通过播放贝多芬《月光奏鸣曲》和海燕搏击风浪的画面,感受海燕在暴风雨“将来”―“逼近”―“即临”时以乐观的激情和必胜的信心“渴望”着暴风雨的到来。再将“激切的急板”的乐曲和背影画面配上抒情朗读,情境点拨,让学生在热烈而激奋的乐曲声中,体会海燕搏风击浪,以胜利的预言家的姿态,热情呼唤暴风雨的到来的信念。再通过学生初读、熟读、精读的过程,诱导学生认识来自社会底层、深知底层人民疾苦的高尔基,是如何触摸到刚刚开始跳动的新时代脉搏,以敏锐的艺术感悟力创造出了“海燕”的艺术形象,欢呼即将来临的革命风暴,为无产阶级唱出了一曲充满战斗激情的颂歌。以此让学生领悟:作品通过暴风雨即将来临前的几个场景,刻画“海燕”这一象征着大志大勇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的形象,表现一种坚强无畏、豪情万丈的革命理想主义精神。最富有感染力的是教师示范性配乐背诵重点语段,引发了学生的感情共鸣和思维火花。学生在教师的诵读中,不知不觉地入情入境,伴随着乐曲诵读起来,不难发现,幻化在学生周围的不是课堂的你我他,而是海燕搏击风浪的画面。这一情景设计,与其说是对创作者意境的理解,不如说是一种新的创造。课后,当学生再以审美态度欣赏作品时,在他们身上所唤起的不仅是感情,还有感知、认识、理解和判断事物的能力。这种认识判断能力的培养,不是其他思想道德课所能够代替的。这就验证了文学作品不仅能用感情感染人,还能用感情改变人、提高人。这种方法,将文学作品中的文理抽象性活化为可听、可视、可感的东西,让学生真正走进文学作品,更好地提升自我,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寻找拓展之美
文学欣赏是读者通过想象力进行的艺术再创造,教师可以寻找拓宽的空间,譬如提示学生将作者与读者之间的类比,不同读者之间的类比,作者与生活之间的类比联系起来,重塑作品中的情境,然后设身处地以作者或作品人物的身份“生活”在这种情境中,这样就比较容易与作品进行情感沟通,产生共鸣。如在指导青年教师上叶圣陶先生的《苏州园林》时,为了更有效地发挥学生在美读中的想象力和提高体验水平,教师在引导学生熟读课文后,请学生选代表担任导游,这是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创造性动机的良好开端。果然学生不仅有声有色地运用总说和分说的结构解说了课文,还发挥了丰富的联想,争先恐后地上台当“导游小姐”、“导游先生”,将苏州园林的布局美、配合美、映衬美、层次美生动、形象地介绍给“游客”,使“游客们”仿佛置身于苏州园林的美景中,真切感受到:无论使游览者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更可贵的是导游们以鲜明的个性色彩和主动精神,积极发现一些东西,甚至是一些隐藏在课文外、连作者自己也未曾认识的东西。这就充分说明了文学作品的意义并不是在作者写完文本时就已产生的,而是在阅读过程中才由读者完成的。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再次触发学生新颖、独特的见解,教师又展示“山城夜景”图片,让学生介绍“山城夜景”的特色,学生纷纷要求担任导游,创造性地运用课文所学知识,精彩地讲出了“山城夜景”的美及突出特点,这是学生听完前面“导游”的解说由此及彼的生发、联想能力的再次展现,也是学生美读课文,“情”“理”类比――创造美的一次检验。
寻找个性美点,还可以从表现手法着手,或从个性感悟着手。总之,结合学生体验,寻找个性美点,感悟文学作品,是我在教学中最好的尝试。其实从美点入手后,培养学生的情感,逐步培养学生对美的需求和美的创造,是教师不可忽视和缺失的一大任务。
参考文献:
[1]阎立钦.语文教育学引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5:181.
[2]余虹.文学作品解读与教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