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利与弊范文
时间:2023-10-26 17:55: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儒家思想利与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摘 要:中国儒家思想与西方社会工作价值伦理在“爱”、人道主义和福利思想等方面存在差异的同时也有许多共通之处,了解这些差异与共通之处,对于促进社会工作本土化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儒家思想;价值伦理;“爱”;人道主义;福利思想
一、儒家的“仁爱”思想与社会工作“爱”的价值伦理
1、儒家的“仁爱”思想
在中国古代的伦理思想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孔子的仁爱思想。孔子曰“仁者,爱人”。对于“爱人”的要求,孔子指出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1]。实际上,孔子的仁爱思想是一种爱有差等的思想。他提出“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思想,主张他的“仁爱”是由近及远、由己推人的一种爱,他的“爱”是有着“差序格局”的。正是这种思想造就了中国社会的差序格局。
2、西方的“博爱”思想
西方的社会工作也主张“博爱”的思想。“博爱”(来源于基督教),简而言之,就是对全人类普遍的爱,是一种博大的爱。基督教的“博爱”包括着两层含义:
(1)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平等是博爱思想的基础。人人平等才能要求每个人都要同等的以博爱之心对待别人。
(2)人是自由的,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原罪观念要求人们通过“博爱”的方式来赎罪,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3、中西社会工作“爱”的思想的不同之处在于:
(1)在根本的人性善恶的观念上,儒家的“仁爱”推崇的是“人性本善论”,每个人都有能力来通过自身的修行来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并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状态[2]。所以,儒家的“仁爱”是自我修炼的方式和对自己的要求;而西方的“博爱”则是建立在基督教的“人性本恶论”的基础上的,“博爱”仅是人类赎罪的工具而已。
(2)儒家的“仁爱”在本质上是一种带有差序格局的爱,是逐渐推进的由近及远的带有鲜明层次的爱,越远的层次爱的力量就越弱;而西方的“博爱”思想则认为“爱”是能够超越身份地位和国界的,全世界的人都应该通过博爱使自己进入天堂。
(3)儒家“仁爱”的实现,首先要求个人的自我修炼,一个人只有自己在品德上达到“仁者”的标准,才能更好地去爱人;而西方的“博爱”的实现要求人们在生活中主动去爱别人、帮助别人。
二、儒家的人道主义社会工作人道主义的价值伦理
1、儒家的人道主义思想
儒家的人道主义思想是中国古代人道主义思想的基础。儒家人道主义思想主要表现在“仁爱”思想和“孝道”思想中。
儒家的“仁爱”思想,主张将一切人都视为人来看,孔子一方面提出了保障人民基本生存权利的观念,主张统治者“富民”、“教民”;另一方面又主张“仁者”,强调的不是个性自由、个性解放,而是压抑、忍让、服从,是要节制自己,遵从社会规范1,如非礼勿视、勿言勿动等。
2、西方的人道主义思想
西方的“人道主义是善待一切人的思想体系;人道主义是使人成为人的思想体系。这种思想体系的根本观点是,认为人本身乃最高的价值或尊严”[3]。人道主义的基本思想是提倡以人为中心,反对天主教会的蒙昧主义、禁欲主义和来世主义。它是人类追求真、善、美,发扬人性,把人的价值、尊严、权利、自由和发展放在首位的社会思想和哲学思想。
人道主义思想告诉社会工作应该怎样看待一个人,在对待人方面应该持什么样的态度:(1)应该尊重每一个人并且平等对待每一个人;(2)应该秉持自由的理念;(3)要博爱;(4)奉行人有自我改变的能力,要求助人自助。[5]
3、中西社会工作人道主义思想的区别:
(1)儒家的人道主义中关于个人的尊严、权利等的要求是统治者给予人民的权利,是上层给予下层的一种福利;而西方的人道主义认为人对于自由、权利、尊严、价值等的要求是“天赋人权”,是自然存在的,是人类社会的基础。
(2)儒家的人道主义认为,君主是整个国家的主体,人民都是君主的附属,是为了君主而存在的;西方的人道主义认为,人是社会的主体,国家只是人民选举出来为人民服务的一个组织。
(3)儒家的人道主义对人的自由和价值的相关论述缺乏,并且其是建立在“礼”的基础上的,在此基础上的人才有相关的权利;西方的人道主义提出了人的自由、权利和价值等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
三、儒家的社会福利思想与社会工作福利思想的价值伦理
1、儒家的社会福利思想
孔子在《礼运・大同篇》中提出,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种大同理想所追求的社会形态与社会工作的目标是极为吻合的,这是孔子的福利思想。孟子主张统治者施行“仁政”,主张政府应该先救助弱势群体。同时,提出应该“制民之产”,顺应时节,使人民富足,还提出人与人之间应“出入相友,望相助,疾病相扶持”,来达到“百姓亲睦”的局面。[6]
2、西方的社会福利思想
西方的社会福利是随着工业革命发展起来的,早期的社会工作主要做的是救社会福利的工作,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大量失业人员出现,社会问题开始频发,人们意识到个人的、零散的救助已经满足不了这个社会的要求到19世纪后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每个社会成员都由可能沦为社会的弱者。
3.中西方社会工作福利思想的差别在于:
(1)在中国,最低层次的社会福利一般是由家族来完成的,政府组织的社会福利也是以救助型为主,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维持统治秩序;西方社会注重个人主义的理念,秉持契约的思想,认为政府和公民是有契约的,政府有义务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权利和享受生活的权利,政府是公民的服务机构。
(2)中国目前的社会福利的实现方式,基本上是通过个人或国家的方式,组织的作用没能发挥很大的效果,这是社会工作在中国发展遇到的问题;西方国家的社会福利是通过国家和组织或个人这三种方式来完成的。
参考文献:
[1] 刘强.论语[M].蓝天出版社,2006.
[2] 徐娅丽.社会工作伦理本土化[D].山东理工大学,2011(4).
篇2
关键词:学而优则仕 医学类 高等教育机构 利弊
“学而优则仕”出自《论语・子张》。为孔子徒弟子张所言。全文为“子夏日:‘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日常生活中人们所熟悉的则为“学而优则仕”。“学而优则仕”解译有多种,有如:“事情做好了,可以总结经验,从中学习,取得进步;学习学好了,就可以把这些知识应用到日常做事中。” 《成语词典》中的解释为:优,有余力,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后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通俗一点讲就是:读书好,就可以当官了。
孔子说过:“学而时习之”。而“出仕”即当官是“时习之”的途径之一。也就是说可以把所学的、所修的知识运用到从政的实践当中。
受儒家思想千百年来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也将读好书和仕途官运联系在一起,甚至从咿呀学步的幼年开始就开始关注一个人的命运前途。举个例子:在笔者老家云南,民间有幼儿满周岁时 “抓周”的习俗。即小孩满周岁过生日时,在幼儿面前随意放置笔墨纸砚、算盘、水果蛋糕、钱币、玩具等各种物件,在没有家长引导的情况下,如果幼儿伸手抓住的是笔墨纸砚,那家长们可就高兴了,因为,笔墨纸砚代表的是学识渊博和官运亨通。当然,这只是一种民间风俗,但从中我们也可以窥见“学而优则仕”这个儒家思想对普通民众的影响。
对普通民众影响至此。那么,在行政事业单位里,“学而优则仕”的影响又如何呢?笔者曾经因为工作原因接到过许多人的名片。在这小小一张代表身份的卡片上,有的人洋洋洒洒十余个头衔与称谓,首当其中的是行政职务,紧随其后的就是响当当的学位和职称信息。大多身居要职的,除出自名牌大学外还不乏硕博研究生,同时又是高等教育机构的教授或者客座教授,有的还拥有几个企业顾问的头衔或是几个社会兼职头衔,足以反映出名片主人的渊博学识与仕途之间的关系了。
那么,学识高了,就可以做官了吗?也就是说“学而优则仕”是完全可行的吗?在这里,笔者想以医药学类专业教育机构为例,小谈一下“学而优则仕”的利与弊:
所谓“仕”言或“官”者,是一个单位或一个部门的管理者。毋庸置疑,如果管理者恰恰是本行业领域中的佼佼者,那么在其行使行政职能时,能够很好地结合自身的专业特长,抓住管理与本专业领域的切合点,制订并实施即有利于本专业又有利于本单位本部门的制度或政策,促进本专业发展的同时也管理好了本单位或本部门,正所谓学有所长,学以致用。例如医药类高校科研处处长和科研研究所所长职务,如果该类行政人员是医药专业领域学有所长者,在其行使行政事务时,能够快速而敏捷地观察和领悟到政府相关政策动向,及时抓住机遇,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制定出有利于本单位专业发展的科研规划和科研政策并推动其具体实施,从而促进了本学科的发展和进步。
但是,就医药类专业来讲,由于涉及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专业的严谨性和严肃性决定了医学类学制都较其他专业长,一般为五年学制,国外甚至是九年学制。培养周期长是该类专业的一个特点。通俗一点讲就是:培养一个医药学类专业人才不易。到了实践阶段,我们通常会说:医药类专业人员是人体的筑成者或人身的再造师,正因为如此,医学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更加严谨,要求搞医学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要专一,要耐得住寂寞。那么,回到“学而优则仕”的主题,人们常说的“一专多用”复合型人才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因为专业方面的精湛,医学类教育机构的专业人员也被委以各种行政职务,一边搞教学搞研究,一边兼职行政职务同样是专业性很强的医药学类教育机构专业人员的普遍现象。
教书者,是给学生答疑解惑、传经授业的专业人员,其执业要求较其它专业的执业要求要更高。作为医药学专业教师,更应该学有所精,学有所长,才能更好地教授自己的学生,并且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不断研究,不断进取并不断取得成果,使自己的学业更精,专业更长,才能给学生最大限度教授高超的专业技能的同时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学术养分,从而培养出一批批合格的医药专业人才。但是,现实生活中,兼职人员顾此失彼的现象频现:一方面,繁杂的行政事务影响着专业人员在教学与研究方面的正常发挥,比如说参加行政会议或公差外出,不得不调课或干脆让学生自习,这种因处理政务而压缩专业教育教学和专业研究时间的现象直接导致学生学习技能过程中出现知识断层或是延迟。上文提到,搞教学搞研究的人要耐得住寂寞,指的是要撇开一切干扰,一心一意投入到自己所从事的专业上,这样才能出成果有成效。一边处理芜杂的行政事务或参加各种行政活动,时刻关注着上级随时可能下达的行政任务。一边还要去教书育人或搞科学研究,所谓分身乏术,兼任行政职务的专业人员根本无法静下心或专下心来,专业与行政两方面都必然受到影响。另一方面,有的人学业很精,但不一定有很好的M织行政能力,有些学业很精的人甚至是人们常说的“有肚才而无口才”的适合搞专业研究的人,仅凭其专业方面出色表现来委以行政职责,怕是有赶鸭子上架的嫌疑,不说行政职能发挥不好,原来所学的专业也将因为政务的拖累而发挥失常。
综上所述,虽然“学而优则仕”有其积极的一面,但是,“术业有专攻”,做为专业性较强的医药学教育领域,笔者认为还是“一专一用”好。
参考文献:
[1]张绪山.炎黄春秋[N].2007.
[2]魏民.成语词典[S].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
[3]冉亚辉.高校行政化与去行政化论析[J].现代大学教育,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