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礼仪的口诀范文

时间:2023-10-26 17:55: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明礼仪的口诀,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明礼仪的口诀

篇1

一、形成科学的自主管理研究策略,精心设计,缜密实施

(一)构建“学生主体性”自主管理模式

学校建立的“学生主体性”自主管理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与“三个做好”,即:班主任导管阶段――主体性定位,师生共管阶段――主体性锻炼,学生自管阶段――主体性发挥。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要求和具体的操作办法。

(二)实施多元评价

1. 学生之间的评价。在学生之间开展评价,每人准备专项检查记录本,对自主管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记录,及时反馈;并于周五放学前由值日班长将情况进行汇总,每周一召开班级例会,由各项负责人总结自主管理的实施情况,针对一周内班级内存在的问题总结反馈,提出本周要求。

2. 督查教师的评价。在每个周五下班之前,督查教师将检查结果登记在学校自主管理公示栏中,并召开自主管理督查教师会议,汇报一周以来在自主管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以及取得的成绩。反馈机制的建立,便于学生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的建立,提高了学生自主管理能力。

3. 学校的全面考核评价。学校建立健全对学生的评价考核机制,班级可申请参评学生“自主管理”示范班,被评为示范班的给予挂牌,学校对自主管理示范班实行动态管理,如有退步,学校随时摘牌。获得“自主管理”示范班的班级,在当月工作量化考核中奖励10分。奖励机制的建立,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不断增强。

二、探索学生自主管理发展渠道,确定学生自主管理实施内容

(一)针对问题,找准切入点,确立“自主管理”思路

自主管理是解决当前教师管理上存在的问题的需要。如今,教师独揽大权,对学生不信任;班主任临时性要求多,计划性要求少。自主管理是落实好教师管理能力和执行力的需要;自主管理是减轻教师负担的需要;自主管理是提高学生学业成绩的需要;因此,学校要形成民主、科学的自主管理研究策略,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二)根据班级工作、学校要求,提出基本管理要求和方法

1. 文明礼仪。学校以学生“做文明人、行文明事”为宗旨,要求学生在佩戴、问好、上课、行走、下课、待人接物等方面进行自我管理,提升文明意识和道德水准。在文明礼仪教育中采取最有成效的是班级“文明礼仪监督岗”的建立,发挥了它的检查、监督作用。

2. 班级日常管理。一是建立学生出勤制。每班的值日班长对卫生晨检和出勤做到认真检查,及时报告。二是实施科学有效的课堂评价。从预习、自习、课前准备、课堂学习、作业进行考核,规范学生的学习习惯。三是加强课间纪律管理与监督。轮流设值日班长,按照实施办法完成各项工作。四是保证三操质量。做三操时,每个班级设自主领操员1名,带领学生有序有质地完成三操。

3. 课堂教学。构建自主学习下的“一点五自主”课堂教学模式。“一点”是指教师针对学科课程内容点拨课前预习要求,提倡四字口诀:一读、二记、三查、四写,让每个学生记住基本步骤。“五自主”,指学生“自主反馈――自主探究――自主展示――自主提高――自主评价”。采取“一点五自主”课堂教学模式,教师把更多的课堂时间和空间交给了学生,教师做得更多的是引导和点拨。

(三)确立自主管理分工原则,建立逐层递进管理模式

构建一个金字塔式的管理体系,实施分层管理,分块负责,分类考核,实施条线管理和分块管理的有机结合的分层管理机制,从而实行管理重心下移,权力下移,责任下移,形成权力层层有,任务个个担,责任人人负的职、权、责相统一的管理机制。

三、自主管理的实施,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向纵深发展

1. 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学生在班级管理中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体作用,实现了班级工作“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的良好氛围。在“人人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的双重身份下,班级管理得到了良性循环,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明显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管理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2. 更新教师教育观念,提升教师素养。广大教师在实施自主管理过程中,边实践,边总结,更新了观念,不仅班级管理能力得到了提高,教师素养也得到了提升,仅在《安图教育》杂志上,曾两次开设专栏,发表学校教师的研究成果。这个过程也是广大教师更新观念,勇于实践,专业素质不断得以提升的过程。

3. 规范学校的教学秩序,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通过学生的自主管理,增强了学生主动学习意识,无论在课上还是课间,都能严格按照自主管理实施办法去做,达到了以规范促质量,以规范求实效的目的。保证了学校教育教学秩序良性循环,推动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篇2

关键词:初中历史;探究式教学;学科素养

历史探究式教学的本质是教师创设探究环境,激发学生探究历史的兴趣,组织和指导学生主动地了解历史事实、阐释历史现象、揭示历史规律,从而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历史观、历史思维方式和历史学习方法,促进学生发展历史学科素养的实践活动。探究式教学倡导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应从具体的历史问题出发,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发现、体验,掌握获得有效信息的能力,进而针对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与教师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相比,探究式教学应具备下列特点:(1)教学目标方面,强调学生掌握获取历史知识的技能,侧重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2)教学重点方面,关注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而不仅仅是学习结果;(3)教学导向方面,强调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而不是一般的记忆、理解和解题。更强调学生通过参与探究问题的体验,加深对学科价值的认识,使他们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到升华;(4)教学实施方面,由教师独白走向师生对话,提倡每个学生积极参与,鼓励学生互助共同参与,促进学生分工合作解决问题;(5)教学主体方面,突出学生主体性,充分考虑学生的基础状况和兴趣爱好,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落实因材施教;(6)学习空间方面,鼓励学生对问题的自主探索,突出探究学习过程和结果的开放性。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带来了广大教师教育理念的巨大转变,也催化了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方式的革新,探究式教学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受,并运用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它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自主建构,在探索知识形成的过程中获得内在的求知快乐,促进“有意义的学习”;二是教学过程中历史认识的自然生成,在探究过程中产生不同的思想火花,在思维碰撞中每个学生产生独立的结论和价值判断。然而,教育理念转化为合理的教学行为的探索实践过程,受过时学术观点的束缚、教师知识储备的限制、教学环境的制约、评价机制的导向等诸多主客观因素影响。如果探究目的不明确、探究过程流于形式主义,不仅达不到激发学生求知欲、启迪学生思维的目的,反而浪费大量宝贵的教学时间,冲淡了教学主题,使得教学效果背离初衷。以下拟就初中历史探究式教学中存在的常见问题进行梳理,分析其原因,以寻求可行的对策。

一、初中历史课探究式教学的典型问题

(一)探究主题不明确

探究式教学以问题解决为目标,以学生“已知”为基础,在教师指导下探求“未知”。开展探究式教学,前提是要选择适合的主题,其内容必须有一定的可探究性,可以是一个问题的某一层面、某一角度。教师能适当指出富于探究性的问题是教育工作的精髓,有了值得思考的问题才能激励学生主动学习,进而积极开展独立思考。【案例1】探究《艰难时代的创业英雄》。师:同学们喜欢看电视吗?知道《感动中国》这个栏目吗?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师生合作总结央视《感动中国》栏目主旨)师:如果这个栏目出现在艰苦创业的年代,又有哪些感动中国的创业英雄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走进今天的课程———“20世纪五六十年代创业英雄王进喜、焦裕禄、雷锋等人的英雄模范事迹”。(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思考题并把内容划到课本上。)学生活动:依据思考题各小组组内交流,自学不会的知识组内解决,组内解决不了的放在课堂中群学。小组长安排,组员间相互补充,记录员记录讨论结果。师:同学们,今天你们已经穿越到了艰苦创业的年代,而现在就是《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的晚会现场,你能为这3位英雄写出颁奖词吗?学生小组代表说出各位英雄人物的事迹,老师总结他们各自的宝贵精神。最后,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和体会,教师总结。在这场探究活动中,教师虽然创设了特定的场景,活跃了教学气氛;但问题设置过于平淡,缺少启发性和层次性,制约了学生感知的深入与思维的拓展。另外,教师往往以其个人好恶确定探究内容,脱离生本环境,赘述不能引发师生思维碰撞的话题,造成教学目标被淡化的局面。【案例2】探究《江南地区的开发》师:既然三国不能长久,它们是怎样结束的?师:西晋是如何建立的?这个政权存在的时间长吗?师:想一想,为什么西晋是个短命王朝?学生逐步回答并讨论,引出少数民族内迁。教师分析总结民族内迁的意义。该课重点是江南经济的开发及原因,应围绕它设计问题,然而授课教师却以三国西晋政权为素材展开探究,课堂上还为此补充大量的课外内容,甚至包括一些野史轶闻,而对教学重点内容一带而过。虽说学生兴趣高涨,但教师如此“激活课堂”无助于学生掌握形成清晰的历史线索,也难以促进其思维品质的提升。

(二)探究过程形式化

为了讨论而讨论,绝大多数学生不会产生自己的独特见解,尽管场面热闹非常,形同虚设。【案例3】探究爆发原因师:鸦片输入前中英两国在中英贸易中分别处于什么地位?师:英国输入鸦片的原因是什么?师:请同学们讨论,鸦片输入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危害?学生看书,阅读图片,分组讨论,展示总结:(1)白银外流,造成清政府财政危机。(2)毒害吸食者体质,严重削弱军队战斗力。(3)腐蚀统治机构,使政治更加腐败。师:林则徐奉命到达广州禁烟后采取了哪些措施?师:英国发动战争的原因是什么?生(讨论后回答):直接原因是,根本原因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上述学习活动基本上是对教材内容的简单重复,目标是归纳出确定的“已知”结论,学生历史认知会流于表面。这样的活动设计呈现封闭型的特征,不利于启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

(三)学生主体地位没有体现

学生无疑是教学的主角,增进其思考力和创造力是教学活动根本目的。然而在实践中,许多教师以偏概全,仅关注个别优等生的表现,对多数学生视而不见;探究活动也紧紧依据预设问题展开,不敢触及生成性问题,不愿意深入解决学生们存在的真实困惑。【案例4】探究宋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老师创设历史情境:胡大魁是一名宋朝军队的士兵,入伍三年后解甲回乡。请问他回江南老家后能够在哪些方面大展宏图?学习任务:1.请同学们分组活动,从农业、手工业、商业三个方面进行市场调查。2.各小组结合史实,分别阐述建议他回家务农、学习手艺、回家经商的理由。本次探究活动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通常情况下,小组间竞争能够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不能一味推崇———小组合作学习更多地给成绩优异、表现欲强、口才较好的少数学生创造了展示机会;久而久之,反而挫伤了更多学生的积极性,不能真正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作用。反观上述活动,探究任务仅仅是对宋朝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情况再认与复述,问题的难度不大,可探究性不足,这样的“探究”环节有不如无。(四)效果评价标准单一,脱离学科特征教师应重视观察学生分析问题的发散程度、追根溯源的敏锐性与持续性,以及探究兴趣的持久性。而现实情况是,有不少老师仅仅关注学生是否形式上表现活跃,是否开口讲话、动手翻书甚至抄写结论,忽视对历史资料的观察分析,忽视学生开动脑筋独立思考问题,历史探究活动蜕变成为失去学科特征的课堂演练活动。学生在展示中的行为表现,确实能反映出他的信心、勇气、现场表达能力、文明礼仪等方面的成长特征,但其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情况,才是探究环节的主要关注点。【案例5】师:汇报之前,我们先一起学习展示的时候怎么做。“我自信我最棒,聚焦点处来亮相。胸挺直头高昂,面带微笑喜洋洋。嘴里说心里想,脱稿不可看师长。吐字清声洪亮,嗯啊口语别带上。一握拳一挥掌,肢体语言能帮忙。展示完忙退让,褒贬评价记心房。”这样的口诀对于初中生而言有些“小儿科”了,假如以此作为评价探究活动效果的依据,显然舍本逐末。

二、宏观分析

笔者通过随机抽样,在邯郸市城市和农村学校针对初中历史教师发放调查问卷132份,回收128份,回收率约为97%,其中有效问卷为126份,有效率约为95.5%。调查数据整理如下:

(一)学生开展历史探究活动中面临的主要困难(多选)

在教师眼中,学生在历史探究活动中的困难集中于:历史资料掌握的少,分析问题的能力薄弱,表达能力不强、历史问题的逻辑联系复杂等方面。

(二)教师在指导学生探究活动中最难解决的问题(多选)

由于现实中班容量大、学生对历史学习重视程度低等原因,课堂管理成为教师在探究活动中最为突出的困难。

(三)教师对课堂探究效果的评价差异大,使用频率随之不同

三、教学建议

(一)更新观念,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导向

新课程改革倡导改变以往教师传授知识为主、学生被动学习的教学方式,提倡通过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来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与此同时,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主体作用的发挥,离不开教师的教学指导。在梳理历史知识脉络、启发诱导学生思维方面,教师的支持作用不可替代。

(二)精心设计教学问题,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和独立思考

问题是探究式教学的核心,问题的优劣直接关系着教学的成败。问题的设计要坚持:(1)问在学生有疑之处。任何教学手段都要注意实效,不要装模作样;(2)问题要难易适宜,呈现需有梯度。符合学生的知识背景和能力水平,既有一定的挑战,又要循序渐进;(3)紧扣教学目标,突破影响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节点;(4)问题要具有开放性,允许甚至期待学生得出教师没准备好的回应;(5)兼顾问题的预设与生成,让教学内容最大限度地和学情发生共鸣;(6)呈现问题要做到疏密得当,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时间,还要使学生保持适度紧张。

(三)采用恰当的教学策略,确保探究活动的有效性

探究式教学的开展,需要有效的教学策略:(1)做好课前预习。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方向,对课堂要解决的问题形成一种期待;(2)创设历史情境,运用翔实资料让学生感悟历史,甚至设身处地参与历史问题演绎,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3)以具体学情为依据优化小组分工与合作,每人承担相应的任务。

(四)加强历史材料的研习,充分利用课内外教学资源

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是开展初中历史探究式教学的前提,合理补充教学资源是实施探究式教学的重要切入点。历史材料的获得不能局限于课堂上和课本中,要拓宽视野,开发利用课外教学资源,从师生生活阅历和周围环境中找寻更为多元的素材,充实丰富教学内容。探究式教学中应指导学生:(1)学会收集材料。围绕主题得出查找历史材料的办法。(2)正确理解各种史料的特点,领会其时代特征和文化背景。(3)学会处理材料信息。依据记录者的主客观制约等因素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考证和处理,弄清材料背后历史人物的思想、心态以及由此反映出来的社会心理和文化内容。(4)充分利用材料。教师在学生读懂材料的基础上,必须指导学生发现历史事物之间的相互关联,充分利用从材料中获得的历史信息,去说明、论证或解释所要探究的历史问题。

(五)辩证看待教与学的关系,贯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