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类文本的文体特征范文
时间:2023-10-26 17:54: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普类文本的文体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考纲中明确了传记、新闻、报告和科普文章这四类文体。从我们固有的备考模式看,更多的学校还没有比较规范或者更全面的备考模式,特别是新闻访谈部分,基本上从未涉及,甚至有的学校避开了这个专题,笔者觉得它不应该成为我们心中的痛。笔者反思自己的教学经历,总结如下:
纵观近年来的高考试题,传记类、新闻类是命题重点。如2010年广东、山东考查的是新闻材料,辽宁与新课标卷考的是传记材料,福建与天津考的是科普文本。从近三年高考卷的考查情况来看,侧重考查两种能力:一是结合文体特征考查基本知识与基本能力。在考纲规定的三类能力中,对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考查成为重要命题点之一,尤其是结合文体特征考查表现手法的题目,在2012年备考中应特别注意。二是结合文体特征考查理性认识和探究能力。传记与新闻背后隐含的“深层意蕴”“人生价值”“时代精神”是不容忽视的考查点。
一、考纲分析
2012年高考考试大纲(新课标)说明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1.分析综合C
①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②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
③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鉴赏评价D
①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②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③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3.探究F
①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②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
③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二、学情分析
1.这届学生在高一高二由于时间紧、课业任务重,个别省市第一年进入新课标高考,从上到下都没有一个明确的指向性,所以没有开《新闻与访谈》选修部分,学生对这一文体知之甚少。学生底子薄,文体意识不清。
2.经过两周的复习,通过接触文本和做相关的题目,学生已对新闻和访谈的基本知识和题型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就是不再是完全陌生,但还没有深入透彻地理解。
3.一部分同学在头脑中或积累本上有了部分题型的答题思路和模式,但还需要一定量题的训练,加深印象,形成牢固的答题意识。
三、考点分析与备考策略
考点分析:根据考纲的规定,有一部分题型与散文、人物传记有些是重复的,比如: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但有一些题就是针对新闻、访谈的文体特征来命制的,这一部分题还应引起师生们的十分重视。
备考策略:
1.文章的某一个自然段是新闻的哪一部分。
新闻的基本结构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2.新闻报道某一种叙述方式(如:顺叙、倒叙、半倒叙)有什么好处。
消息一般采用倒金字塔式(即先说结果,再说重要事实,最后说次要内容)作用:突出事件的结果,吸引群众的兴趣,造成悬念。
顺叙的叙述方式,条理清晰,突出新闻事件的连贯性并且使层次分明。
3.新闻报道别突出时间有什么作用。
突出事件的连贯性,增强新闻的现场感,彰显出新闻内容真实性。
4.请从新闻的时效性角度来分析这篇新闻的特点。新闻的时效性体现在“快”和“新”两个方面。
“快”是指报道迅速、及时;“新”是新鲜、新颖、新生,即将最新发生的事件或新生事物报道出来。
5.新闻的语言一般是客观平实的,而这篇报道却运用了一些生动形象描绘性的词语,请简要分析。
运用形象化的语言,具有了浓烈的感彩,使新闻有较强的感染力和鲜明的观点倾向性。
6.这篇新闻是如何突出它的真实性的。
①从再现采访过程的角度思考
②从再现现场情形的角度思考
③从叙述人称选择(记者、当事人)的角度思考
④从细节描写作用的角度思考
⑤从新闻数据运用和配发新闻图片的角度思考
7.新闻中采用了哪些角度来报道事件的。(记者和当事人的角度)
8.这篇新闻报道从内容、结构等方面有哪些不完善的地方,需要从哪些地方改进,请分析。
①新闻事件应有因有果,首尾呼应,保证报道的完整性。
②新闻事件来源要清晰确切,保证事件的真实性
③用词要清晰准确,不可含糊不清。
篇2
一、教材编选中的文体观念
当今诸种中学语文教材,在文选与单元编排中,一般采用三种原则:以主题归类编排;以文体归类编排;以学生认知规律编排。其中,以文体归类编排的原则,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显得更为重要。
仅以现行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教材(下简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为例,可以看到,这套教材全五册,共设计二十个单元。从大的框架来说,是以传统的四种文学体裁――小说、诗歌、散文、戏剧来划分归类的,同时增加了新闻和报告文学、科普文章、随笔杂文、文艺评论、自然科学小论文、演讲辞这六种体裁,变为十大类文体;而从细部的划分来说,又在几个大的文学文体类别中,分出了一些更具体的单元。
小说类共有两个单元。第三册的第一单元“中外小说”,选录了《红楼梦》之《林黛玉进贾府》、鲁迅《祝福》、海明威《老人与海》;第五册第一单元选录了《水浒传》之《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契诃夫《装在套子里的人》、沈从文《边城》。粗看古今中外兼有,似乎没有编排意图上的区别,但根据编者提示,前一单元的重点是学习“欣赏人物形象,品味小说语言”;后一单元的重点是学习“把握小说的主题和情节”。这一细微的区别,是对不同小说特征的关注,也是对小说教学关键要素的提示,纵然在个性化的教学之中,教师完全可以有自己的理解与发挥,但是,注意到这个区别,对于学生认知小沈并提高小说欣赏能力还是有帮助的。
散文类共有七个具体单元,包括:古代记叙散文、古代议论性散文、古代抒情散文、古代山水游记散文、古代人物传记、写人叙事散文、写景状物散文。如此具体划分,不仅提示我们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认识散文这个大文体类别的丰富性和不同个性,还提示我们在不同散文文体欣赏中认识散文的发展历史,练习不同的散文写作手法,掌握不同散文文体的运用。
至于诗歌一类体裁的单元划分,又有先秦到南北朝诗歌、唐代诗歌、宋词、现代诗歌四个单元,显然是以诗体文学发展中几个具有高峰价值与标志意义的时代来进行的。注意到这个划分原则,既可以在不同的学习集合中,突出某一个高峰期诗体文学的主要特征的阐发,又可以在点与线的联结中,引导学生形成中国诗歌发展演变的简略的史的概念。
戏剧单元中,仅仅选录了《窦娥冤》《雷雨》《哈姆雷特》三篇作品,却涵盖了古今中外、戏曲话剧不同的类型,深入探究这几篇作品,并借此放大对于戏剧的认识,可以引导学生建立戏剧文学的概略印象,并增加具体了解的可能。
这四类文学体裁之外的其他六种文体,虽然都可以独立为一体来看待,但其间也有各种不同因素,也有复杂的相互牵连,理应注意到这个情况,并在教学中予以有意识的体现。比如,第二册第四单元是演讲辞,选编了《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讲》、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恩格斯《在马克思慕前的讲话》三篇演讲辞。蔡氏之辞,平实严谨,思想独立,境界高远,一直被奉为后来大学精神的重要范本;《我有一个梦想》则激情四射,文采飞扬,在锐利而独到的思想和充满诗意的想象中,震撼着当时的听众和后来所有读过这篇演讲辞的人;恩格斯的讲话,即使抛开政治的因素不讲,仅从语言表达的角度来说,也是极好的演讲辞文本。
由宏观的以文体编排教材的理念出发,并形成具体而清晰的认识思路,组织教学,突出重点,左右联系,不仅可以摆脱拘泥于单篇课文论析可能形成的弊端,而且可以使教师的视野与思维居于所有单篇文章之上,其教学效果自然会有所不同。
二、文体的分界独立与相互融通
每一种文体都具有明显的外部特征与内在规律,具有各个不同的表达规范,这些都可以自然地体现在教学思维之中。阐释这些外部特征、内在规律与表达规范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没有同时充分考虑到文体之间的相互融通,不仅会导致教学上的欠缺,而且也不利于提高学生掌握文体和运用文体手段的能力。
事实上,许多文体都“本同而末异”,而且在相互融通中,展现出更为丰富的艺术魅力。比如叙事诗与戏剧文学就有着非常密切的融通关系。
首先,叙事诗的叙事常常是戏剧化的。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选录了三篇古代经典叙事诗《氓》《孔雀东南飞》《琵琶行》,其中《氓》与《孔雀东南飞》都以婚变为故事核心,而《琵琶行》同样围绕人生变故与婚姻变故的内核叙事,它们都涉及人间的悲欢离合,并且都以传奇性悲剧为基本内容,这就不同于一般叙事诗的简单叙事,而是有着明显的戏剧性特征的故事叙述。
其次,在叙事中充满了具有戏剧性的场景想象。
在戏剧文学创作中,作者需要带着明晰的舞台想象去编织故事,设置场景,设计人物动作语言,这也就是戏剧文学的舞台性特征。作为叙事诗,当然不必要像写剧本那样进行舞台表演想象,但是,必须进行场景想象。
最后,叙事诗也大量运用戏剧化的人物动作与语言。叙事诗描写人物动作与语言是常见情形,因为这是叙事的基本要素。不过,优秀的叙事诗并不是一般地描写人物动作与语言,而是特别重视人物动作和语言的个性化,使人物个性在动作和语言表演中得到充分表现,这也具有与戏剧相类似的特点。
除了叙事诗与戏剧文学之间的融通关系,教材中选辑的历史散文《荆轲刺秦王》《鸿门宴》《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等,虽然是历史的“真实”记录,却又都程度不同地具有小说和戏剧的特征;而《窦娥冤》《雷雨》《哈姆雷特》这些不同形式与风格的戏剧作品,又程度不同地具有诗歌和小说、散文的特征。如果我们意识到这些文体之间互相渗透、互相交融的现象,并将其自觉带进教学之中,不仅可以有可能使教学别开生面,甚至深化学生对文学的认识,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反过来讲,戏剧文学作品又同时具有作为抒情文学的诗歌和作为叙事文学的小说的共同特征。从传统戏曲来说,它是所谓的“剧诗”,是以曲辞为主体的诗体文学,而它的叙事性又使它在一定程度上犹如小说;从话剧来说,如的《雷雨》,仅由人物对话和舞台提示语组成,这是剧作家为适应舞台演出需要所形成的剧本书写形式,然而只要把这些一行行排列的对话连接在一起,它不仅在叙事本质上是小说的,在文本形式上也是小说的了。如果再从深一层的角度来探讨,其戏剧场景的设计、人物语言的个性化等,也都具有小说的文体优长。
事实上,认识文体的分界独立比较容易,理解文本之间的互相融通则比较困难,如果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传达这种意识,困难可能更大。尽管如此,这无论如何是我们必须理解和掌握的。
三、文体的恒常因素与时代演变
文本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演变的,所谓“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刘勰《文心雕龙・时序》)。在不同的时代文化中,文体可能演变出一些不同的特征,展现出别样的状态,但是,演变中的文体又有一些恒常因素没有变化或很少变化。在教学中认识这种“变”与“不变”,将其自然地纳入教学思路与教学方法之中,是非常熏要的。
以诗歌文体为例。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设计了四个诗歌单元,未选录同样作为诗体文学时代经典的元代散曲,也未选录现代诗歌中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作品。这或许构成演变链条上的些微欠缺,但是,作为篇幅有限的教材,没有必要面面俱到。仅就选人这些诗体文学典范作品来说,由古体而近体,南整齐的唐律而为宋词的长短句,由古代诗体而现代诗体,同为诗体,变化的迹象非常明显。这是不用过多费神就可以让学生了解的诗体演变现象,但是这变中不变的三大恒常因素――诗意、节奏、音韵,不仅在教学中要予以关注,而且还应该将其作为欣赏诗歌与学习诗歌写作的关键。同时,以这样的认识思路为基础,还可以衍生出诗体比较教学法,即将不同时代、样式有别的诗体放在一起,在比较中认识演变的迹象,体味诗意、节奏、音韵这些由汉语文字写作的诗的恒常因素及永久的艺术魅力。
再以小说为例。这套教材编录的中国小说仅有四篇。两篇古代长篇小说节选,两篇现当代中短篇小说。同为小说,文体的差异也很大。
但是,不仅作为小说最恒常的艺术要素,像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是这些小说共同的追求,而且,从小说文体的核心――叙述语言来说,变中也有许多不变之处,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有如下叙述:
(林冲)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寻思却才老军所说,二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酒来吃?便去包裹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背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
许多传统小说就像这样,通过大量单音节动词的运用,细致地叙述出人物的行动,在表现人物的性格上起了很大的作用。这样的特点,为现当代许多小说家所接受,而且也在他们的作品中体现出来。这套教材选录的鲁迅《祝福》和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选录的鲁迅《社戏》《故乡》《孔乙己》等小说中均有体现。
这是中国小说的语言传统,也是中国小说文体的恒常因素,作为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完全可以从这种关系认识中,在这种鉴赏高度上进行教学构想。
当然,我们的思路应该多变,既可以根据作品实际突出不同文体在不同时代的恒常因素的体现,也可以紧扣教材具体分析同一文体在不同时代演变出的新因素与新特征。
四、文体的时代特征与作家个性
随着历史文化的不断演变,文体在保持一定的恒常因素同时,又可能在某一个时期或某一个时代里形成相对稳定的被人们认可的形态。像现代新诗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形成的在整齐中变化排列的共同特征,以及到80年代朦胧诗所形成的无规律排列特征,都得到阅渎与传播的认可。
在认识这样的时代特征同时,作为语文教学思维,还应该进一步引导学生探析同一时代特征中,不同作家在运用同样文体时表现出的不同个性。
最为突出的例证,是教材中所入选的古代文学作品部分。
如同样属丁记叙散文的《左传・烛之武退秦师》与《战国策・荆轲刺秦王》的不同,同样作为古代议论性散文的《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与《苟子・劝学》的不同,而同样被安排在唐诗单元中的四位著名诗人的七首诗也都各具风格。
特别是被安排在“宋词”单元中的四位著名词人的词作,都不能仅仅当作静态的单个现象,也可以在比较中分析同样词体的不同词人个性。而且同为婉约词人的柳永与李清照的四首词可以互相比较,同为豪放词人的苏轼与辛弃疾的四首词也可以互相比较。在比较之中,不仅引导学生认识了词体,而且有助于学生认识词人与词体风格的关系。
篇3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命题指导思想
命题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和本考试说明为依据,确保考试科学、规范、公平、公正。
命题体现普通高中新课程理念,反映语文学科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反映我省高中语文教学实际和高考改革趋势,考查考生的语文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以及考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探究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命题应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有利于实施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有利于推进中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Ⅲ.考试内容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高考语文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这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D.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F.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A、B、C、D、E、F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二、考试范围与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结合湖北省中学教学实际,确定语文科考试范围。
必修课程包含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与选修课程中的《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和《外国小说欣赏》两个模块,组成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
(一)语言文字运用
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
1.识记A
(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2)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2.表达应用E
(1)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3)辨析并修改病句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4)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5)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6)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常见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7)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二)文学常识
1.识记 A
(1)识记必修课程“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和选修课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和《外国小说欣赏》两个模块中,中外重要作家、作品的基本常识。
(2)识记“附录三”中文学名著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
(三)古代诗文阅读
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识记A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指定篇目见附录二)
2.理解 B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3.分析综合C
(1)筛选文中的信息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4.鉴赏评价D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四)现代文阅读
甲、 论述类文本阅读
1.理解B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乙、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1.分析综合C
(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鉴赏评价 D
(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2)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3)对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3.探究 F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2)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丙、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1.分析综合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鉴赏评价 D
(1)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2)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3)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3.探究 F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2)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
(3)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五)写作
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表达应用E
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
1.基础等级
(1)符合题意
(2)符合文体要求
(3)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4)内容充实,中心明确
(5)语言通顺,结构完整
(6)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1
2.发展等级
(1)深刻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
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3)有文采
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篇4
一、2017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的变化
1.调整考试内容范围
“文学类文本阅读”与“实用类文本阅读”由“选考”内容变为“必考”内容,二者与“论述类文本阅读”一起归属于“现代文阅读”板块。这个调整带来两个变化:一是考纲内容排序的变化,“文学类文本阅读”与“实用类文本阅读”前移;二是试卷结构的变化,试卷第一部分为“现代文阅读”,包括“论述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三个部分。
2.增加相关考点内容
(1)“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分析综合”之下,增加了“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这一个考点。
(2)“文学类文本阅读”的“理解”之下,增加了“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两个考点。
(3)“实用类文本阅读”的“理解”之下,增加了“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两个考点。
(4)“古诗文阅读”的“理解”之下,增加了“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这一考点。
第(4)条已经在2016年高考试卷中有所体现,2017年继续考查的可能性较大,其他三项也可能体现在2017年高考的相关阅读试题里。
3.试题设置与分值
考试内容的变化,特别是“选考”变为“必考”,增加了试卷的阅读量。2017年的高考语文试卷将增加1000字左右的阅读量,阅读材料由7000字上升到8000字。试卷的题型、题量、分值等方面的调整情况如下:[内容\&试题\&分值\&论述类文本\&3道,客观题\&9分\&实用类文本\&3道,客观题+主观题\&12分\&文学类文本\&3道,客观题+主观题\&14分\&文言文阅读\&4道,客^题+主观题\&19分\&古代诗歌阅读\&2道,客观题+主观题\&11分\&名篇名句默写\&3道,填空题\&5分\&语言文字运用\&客观题+主观题\&20分\&写作\&1道,作文题\&60分\&]
二、考纲解读与命题预测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1.考纲解读
《考试说明》规定的“论述类文本”有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四种,文艺、美学、哲学、史学等方向的学术论文作为阅读材料的可能性最大。论述类文本阅读要求的能力层级有二:一是理解,理解文中的重要词语、句子,主要考查考生对文中表现核心概念的词语、表达作者观点的关键句的理解等。二是分析综合,包括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概括内容要点、作者观点态度,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的方法等考点。考点设置回归论述文的文体特征,论述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被列为考查点。
2.命题预测
2017年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难度会有所降低,命题更加重视从论述文的文本特征出发设置选项,对论点、论据、论证及它们之间关系的考查将在试题中得到体现。筛选文中的相关观点,归纳支持某一观点的论据,概括证明某一观点的论证方法等内容将会出现在选项之中,论述文的说理性、逻辑性,句与句、观点与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等考查点值得关注,利用文中观点、材料进行联想推断之类的试题也可能会出现。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1.考纲解读
《考试说明》规定的“实用类文本”有新闻、传记、报告、科普文章等,新闻、传记作为试题材料的可能性最大。实用类文本阅读要求的能力层级有四:一是理解,理解文中的重要词语、句子。这里的重要语句,指表达思想情感、文章主旨的语句。二是分析综合,其中筛选信息、概括中心意思属于文意层面的考查;语言、结构、文体基本特征、表现手法属于艺术表现方面的考查。三是鉴赏评价,考纲强调的“评价”,主要是指对文章观点、价值取向、艺术特色等进行独立的思考、判断。四是探究,探究是多角度、深层次的,探究对象是文本体现的价值观、人格精神、写作背景与意图等。探究类试题允许考生有自己的见解,但见解必须建立在对文本内容进行分析探讨的基础之上。
2.命题预测
实用类文本阅读的选文可能会突破传记文这个固定模式,选择时效性、思想性更强的新闻作为阅读材料,北京卷的非连续性文本模式值得借鉴。命题点主要集中在文本内容的发掘方面。重点语句在文中的含意,人物思想、品质方面的特点,某人取得成功的背景、原因,某种人生观念、价值取向的社会意义等,仍将是实用类文本命题的主要方向。当然,文本结构、艺术表现方面的特点也不容忽视。题型将会采用1道四选一的客观题、2道主观题的模式。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1.考纲解读
《考试说明》规定的“文学类文本”有小说、散文、诗歌、戏剧四种,小说、散文作为试题材料的可能性最大。文学类文本阅读要求的能力层级有四:一是理解,理解文中的重要词语、句子,包括其语境意义、比喻意义、象征意义等。二是分析综合,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表现手法、结构特点等,如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等;概括作品的主旨,如对小说、散文的主旨进行概括。三是鉴赏评价,鉴赏评价的对象涉及“语句的丰富含意,语言表达艺术”“作品的形象,作品的内涵”“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等,其中对作品形象的赏析、对价值判断的评价等是考查的重点。四是探究,探究的要求是多角度、深层次的,探究的对象涉及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倡导考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2.命题预测
一是选材坚持多样化方向,以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为主,以外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为辅。二是新增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出现的可能性增加,备考时要注意表达主旨的关键句、带有暗示意义的语句、比喻象征性语句等新的命题点。三是作为考查“更高层的思维能力”的体现,对“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查将可能出现,如在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之后,要求对其进行评价等。四是考查热点变化不大,题型稍有改动。人物形象的分析概括,人物、物象在作品中的作用,故事情节的概括、情节作用的分析、设计情节手法的分析,叙述、描写方法,环境描写的特点、手法,以人物、情节、标题等为切入点的思想意蕴探究,仍然是命题的热点。题型将会采用1道五选二的客观题、2道主观题的模式。
(四)古诗文阅读
1.考纲解读
《考试说明》要求考生“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诗歌,主要是唐朝、宋朝的,也包括其他朝代的篇幅较短、思想性艺术性较高的诗、词、曲;文,既包括文人写的散文,也包括《二十四史》等历史著作。古代诗文阅读能力层级要求有四:一是识记,即名篇名句默写,范围仍是初中、高中教材里的64篇古代诗文;二是理解,包括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18个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等)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词类活用等古今不同的句式与用法,理解古代文化知识,翻译句子等内容。三是分析综合,包括筛选文中的信息,分析概括内容要点、中心意思、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等。四是鉴赏评价,包括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此外,理解、分析综合主要是针对文言文阅读。实词、虚词、句式等基本知识,是翻译文句、理解文意的基础,理解必须结合具体的语境。鉴赏评价,主要是针对古代诗歌而言的,它包括思想情感、诗歌形象、表达技巧、语言运用四个方面,鉴赏必须在理解的前提下进行。
2.命题预测
2017年高考文言文阅读从《二十四史》里选取人物传记的可能性最大,忠君、爱民的官吏,勇敢善战、战功卓著的名将会是首选;可能会考查实词、文化知识、断句、分析概括、翻译等。古代诗歌选材会坚持以唐诗、宋词为方向,体现闺人思远、志士报国等常见思想情感。命题着眼于具体诗句与表达技巧,便于学生思考作答,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深层次分析问题能力的考查。同时,可能会继续考查炼字、炼句等。诗歌鉴赏题将会采用客观题与主观题相结合的方式;“名篇名句默写”可能为理解型填空,名句的选择注重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五)语言文字运用
1.考纲解读
《考试说明》要求考生“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提出了识记、表达应用两个能力层级要求。识记,要求考生识记常用汉字的字音,书写规范的汉字。表达应用,要求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词语(包括熟语),辨析并修改病句(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正确运用常见的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等修辞方法,能够扩展语句、压缩语段,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2.命题预测
2017年高考的语言文字运用,可能将保持3道客观题、2道主观题的格局不变。词语运用、病句辨析、句子连贯三道客观题。主观题潜在变数较大,一是对以往考查点进行改造,以图文转换为例,可能变为评价图文内容,考查分析评价能力,或者描述图文内容,考查想象描写能力;二是新闻点评、应用文写作与修改等新的考点也可能会出现。
(六)作文
1.考纲解读
《考试说明》要求考生写作“论述文、实用文和文学类文章”,至少包含两层意思:一是高考对作文能力的考查是全面的,涉及多种文体;二是高考尊重考生个性,允许考生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进行写作。作文要符合“基础等级”“发展等级”两项要求,“基础等级”要求作文符合题意、文体要求,思想健康,结构完整等;“发展等级”要求作文深刻剖析事物本质,材料丰富、形象丰满、意境深远,语言有文采,文句有表现力,文章有创新精神、有个性色彩等。
篇5
那么,“难解”是否就等于“无解”了呢?笔者认为,“表达各体+应用文”作为影响了几代人的文体分类方法,其中必有其合理的内核存在;虽然目前看来尚有分类标准不统一之弊,但其实只是应用文的语言表达方式等本质特性尚未被人认清而已。应用文既然也是人类思维心理的反映,怎么会没有其独立的语言表达方式呢?如果说,应用文的语言表达方式是一种熔“叙述、议论、说明”于一炉的大杂烩,那么,在这大杂烩中总应有一种或叙述或议论或说明的主旋律,完全可以根据这种主旋律,将其纳入“表达各体”;但是,应用文又如此历经数千年而顽固不化,不管何种文体分类方法,总会保留一个“+应用文”的尾巴,那么,这足以说明应用文在语言表达方式方面必有其独特规律存在,具有独立于文体之林的本质特性。因此,遵循“文心对应”的原理——“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卷525页),从一个全新的心理学的角度进行探讨,本文将使应用文的语言表达方式等本质特性昭然大白于天下,使“表达各体+应用文”这种传统文体分类方法焕发出新的生命。
所谓语言表达方式,即人们对某种心理反映对象进行具有固定特征的表达的方式。概括目前一般写作理论,有“叙述、描写、议论、说明、抒情”五大语言表达方式之说,其定义分别是:1.叙述是对人物经历和事件过程进行叙说、介绍的一种表达方式;2.描写是对人和事物的状态及特征进行生动、细致描绘的一种表达方式;3.议论是对人和事物的性质进行评价、论证的一种表达方式;4.说明是对客观事物、事理进行解说、阐明的一种表达方式;5.抒情是对人类主观情感进行直接或间接抒发的一种表达方式。
分析以上定义,均由心理反映对象和不同表达特征两大部分组成。如叙述的心理反映对象是“人物经历和事件过程”,描写的心理反映对象是“人和事物的状态及特征”,议论的心理反映对象是“人和事物的性质”,说明的心理反映对象是“客观事物、事理”,抒情的心理反映对象是“人类主观情感”等(表达方式的特征不赘)。然而,根据现代心理学研究的结果,人类的心理过程是由认识(指“人脑在实践基础上对外部现实的能动反映”)、情绪(指“从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中产生的主观体验”)、意志(指“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三大方面组成(《辞海》466、1198、2453页,简称“知、情、意”);对照上述检查,我们可以发现,五大语言表达方式的心理反映对象实际只涉及“知”与“情”,却并没有涉及“意”。如“人物经历和事件过程”、“人和事物的状态及特征”以及“客观事物”,均属于“感性认识”的范畴;“人和事物的性质”、“客观事理”,均属于“理性认识”的范畴;而“人类主观情感”,则属于“情感”的范畴。不难看出,这里惟独没有“意志”的位置。
据此,笔者认为,与传统的“叙述、描写、议论、说明、抒情”五大语言表达方式相比,实际还存在一种在心理反映对象和表达特征两方面与上述五种方式明显不同的第六种语言表达方式——“表意”。首先,“表意方式”的内涵可对比上述定义作如下界定——表意是对人类主观意志进行明确、直接表白的一种表达方式。其次,这一定义可通过以下这篇《国务院关于在对外活动中不赠礼、不受礼的决定》的例文印证——
“为改革我国在对外活动中有关赠礼、受礼的规定,特作如下规定:一、我国各级政府、军事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及其成员,在同外国单位和个人的交往中,除确有必要,应经授权机关批准者外,一律不向对方赠送礼品,也不接受对方的礼品。二、在对外交往中严禁公开示意或暗示对方赠与礼品,或以托对方代购物品为名变相敲诈勒索。违者从严处分。三、在对外交往中,由于难以谢绝而接受的礼品,一律交公,不得自行处理。四、国际上交换科研资料、技术资料、图书期刊,相互提供贸易样品,在特定的国际友好活动(体育比赛、艺术演出、经济文化展览、人民团体友好往来、友好城市交往等)中,交换非消费品性质的纪念品,有关国家赠予我援外人员和劳务人员的奖品,个人亲友之间的馈赠,不属于本决定范围。”
详参以上例文,与“叙述、描写、抒情”的区别明显不赘;下面仅就容易混淆的“议论、说明”两种方式进行仔细分辨:首先,以上例文很难说是对某种人和事物的性质进行的评价、论证,因而并非“议论”;其次,以上例文亦很难说是对某种客观事物、事理比如对电视机的用途或对应用文的本质进行的解说、阐明,因而亦非“说明”;相反,以上例文恰恰是对人的某种主观目的、意图乃至具体办法措施直述不曲的明确表白,因而可以证明“表意”这种语言表达方式的确实存在。总之,一方面从心理反映对象说,“表意”的对象既非“认识”,亦非“情感”;另一方面从表达特征说,“表意”的手段也不同于“议论”、“说明”具有引证、例
举、对比、类比、归谬等繁多方法,而就是直截了当的“直述不曲”。(《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五章第二十五条) 由于上述心理学的发现,所谓以语言表达方式为标准给文体分类的科学理论基础立即浮出海面——即1.传达感性知识为主的文体叫记叙文;2.传达理性知识为主的文体叫议论文;3.既能传达感性知识,又能传达理性知识的文体叫说明文;4.以反映人类情感心理为主的文体叫抒情文,包括公务贺悼之词、私人情书、问候信等等;5.以反映人类意志心理为主的文体则叫表意文,包括各种以人类主观意志为表达对象的公、私文书。综观以上五类文体,前三类记叙、议论与说明即“表达各体”,又可合并称为认知文体;后二类抒情与表意即“应用文”;至此,应用文的语言表达方式特性昭然若揭。
其实,应用文名称的创始人刘熙载当初提出这一名称的本意亦在此——他是在阐释“辞命体”这一行政公文的具体文种时推论出“应用文”一说的——“文有辞命一体”,“辞命体,推之即可为一切应用之文。应用文有上行,有平行,有下行”,“命与辞非出于一人也”,“以主意为命,以达其意者为辞。”(刘熙载《艺概·文概》4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不难看出,这里所云“主意”,即为“意志”,而所谓“达其意”即为“表达意志”。以公、私文书为组成部分的“应用文”其实是“应命而用之文”或曰“ 顺应意志,付诸实用之文”(“应”,顺应、呼应、响应、回应、反应也者;“用”,实施使用、付诸实用也者),只是说者无心,听者亦无意,长期以来被人忽视了而已。
另外,表意文体的成立还具有有力的语言学佐证——将句子按用途和相应语气划分,可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四种基本句型。其中,陈述句即与前述“认知文体”相对应(其中的描述句扩展而为记叙文、说明文,判断句扩展而为议论文、说明文),感叹句即与“抒情文体”相对应,祈使句即与表意文体相对应(所谓祈使,即为表达一种意志,“要求或希望别人做什么事或不做什么事时用的句子”《现代汉语词典》889页)。可见,语言学界早就提及“表意(祈使)”的概念,但也是说者无心,听者无意,并未把它当作一种表达方式。
以上观点可用笔者设计的普通文章分类表高度概括如下,从表解中可以看出,这种分类法,既有利于尊重人们的习惯与前说衔接(“接着说”),又有利于读者在前说的基础上从新角度认清各类文体的本质与座标(“无余意”):
记叙文体 (新闻、史传、游记……)
议论文体 (政论、文评、学术论著……) (认知文体)
普通文章 说明文体 (产品说明书、科普说明文……)
抒情文体 (贺悼之词、情书、问候信……)
表意文体 (公、私文书)
篇6
[关键词]深度学习;优化策略;文体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6-0014-03
深度学习已成为当下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理念。它是一种主动性、批判性的有意义学习,强调对知识的深层加工、深度理解以及长期保持,要求学习者善于自主建构且能迁移运用知识,并能在真实的情景中有效地解决复杂的问题。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呼唤深度学习,以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包括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问题意识等,使语文课成为攀岩课、拔节课,有生长感。阅读教学都要求有学科感,要基于文体特征来展开,在教学方法上一般没什么大的差别,但在教学效果上却不一样。究其原因,就是缺乏深度学习的引领。那如何基于文体特征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呢?
一、营造积极文化,优化知识建构
深度学习要求学习者不仅能够从信息的海洋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更要将信息转化为知识,并把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经验联系起来,在已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建构新的知识。而民主和谐、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能营造一种安全的、支持的、归属的积极学习文化,促进学生进入一种有活力、轻松但灵敏的求知状态,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向上的情绪状态,从而自我激活已有的知识经验,实现新知识与已有背景知识的联结,促进学生主动地进行知识建构,使学生的思维向广度、深度打开,并具有多元性、有效性和创造性。
如,教学苏教版二年级的科普童话《蚕姑娘》一文,一个学生在了解了蚕的生长过程,知道蚕最后变成蛾后,主动举手说:“老师,我知道蛾姑娘产下卵后,一个小时后就会死掉。”我趁机补充:“是的,飞蛾是一些虫子的成虫,主要任务就是、产卵,好繁殖下一代。因此,它产过卵后,就会正常死亡了。”这种知识的主动建构,使课堂教学变得灵动、智慧。再如,教学苏教版二年级的词串韵文《识字7》时,讲到“祖先”一词,一个学生主动要求上_画人类进化的过程。(如下图)他惟妙惟肖的绘画加口头说明,极具创造力,打开了同伴的知识视野。
二、创设自然情境,促进深度理解
情境认知理论揭示了人类学习知识的本质,认为知识具有情境性、生成性、分布性以及条件性等特征,学习者只有通过参与真实情景中的活动并用所获得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才能建构知识意义并真正掌握这些知识。因此,教师要创设真实的、有意义的学习情境来支持和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教师不仅要激活学生原先的知识,为解决问题提供脚手架,还要通过对话、协商、反思等来促进学生掌握深层知识、理解复杂概念,使学生建构所需的知识意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捕捉学生的生成,进行智慧的点拨、引领,把学生引向知识的最深处,让他们看到最本质的东西。一位教师这样教学说明文《神奇的克隆》一文。
首先,文中有一段写低等生物克隆的话:“一些单细胞微生物,如细菌,经过20分钟左右的时间,就可以一分为二,再分为四个、八个……这就是低等生物的克隆。”教学时,教师运用了一小段视频,直观形象地再现了细菌克隆的景象,可视化效果很好。看完后,教师追问:“看了这段视频,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说:“细菌变化很快,数量很多。”到这里,一般教师就可能停步,但这位教师继续深入,回归课文、回归句子,回到说明方法上:“你们看,这里用了很多数字,这些数字写出了细菌克隆变化快、数量多的特点,这就是列数字的作用。”
其次,文中还有一段写克隆作用的语段:“人们利用克隆技术能够培植人体的皮肤进行植皮手术;能够‘制造’出人的耳朵、软骨、肝脏和心脏等人体‘配件’,一旦病人需要,就能重新‘装配’…… ”教学时,教师抓取三个双引号引导学生理解。在理解了三个双引号都表示特殊的含义之后,教师出示:“人们利用克隆技术能够培植人体的皮肤进行植皮手术;能够克隆出人的耳朵、软骨、肝脏和心脏等人体器官,一旦病人需要,就能重新移植……”并追问:“你觉得这两段话,哪一种写法好?”通过追问,引导学生明白原文的语言表达生动,从而使学生把握了说明文的语言表达要求。
其三,文中的第三、第四、第五三个自然段依次介绍了植物的克隆、低等生物的克隆、高等生物的克隆。教师在引导学生明白这是分类别的说明方法后,追问:“这三个自然段的顺序能否调换?”通过思考,学生明白这三个自然段的顺序不能调换,从植物到生物、从低等到高等、从原始自然到人工介入,事物是一步步向前发展的。这里有一种内在的逻辑顺序,这正是说明文的特点,体现它结构的严谨性。
这样的教学,教师心中明了到底要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因此能智慧地点拨、引领,把知识教深教透。
三、设置张力问题,引发深度思维
问题使得思维自动集中到最重要的内容上,进而产生持续不断的、丰富的想象活动。提问是促进学习者深入探究的策略,是教师基本的教学方式。布卢姆将学习目标分为六个层次,即知道、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及评价,它们之间呈递进关系。根据这一理论经,浅层次学习的认知水平只停留在“知道、领会”这两个层次,主要是对知识的简单描述、记忆或复制;而深度学习的认知水平则对应 “应用、分析、综合、评价” 这四个较高级的认知层次,不只涉及记忆,更注重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深度学习的核心特征是高阶思维。发展高阶思维能力有助于实现和促进深度学习,同时深度学习又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思维品质和学习效能。因此,教师的问题设置要指向高阶思维,要有思维张力。
(一)在难点处提问
问在难点处,能让学生思辨明理。深度学习是在理解基础上的批判性学习,要求学习者对任何事保持一种批判或怀疑的态度,批判性地看待新知识并深入思考,从而加深对深层知识和复杂概念的理解。如,教学五年级的记叙文《海伦・凯勒》一文,在梳理文脉环节,一位教师针对第二自然段、第五自然段的两个难点处提问:“分段时你纠结的是哪一自然段?”这样,引发学生的思辨,让他们据理力争。有的学生认为第二自然段开头“就在这时”表示与第一自然段很紧密,应放在第一段(部分);有的认为这是过渡句,承上启下,重在启下,应放在第二段(部分)。同样第五自然段,有的认为与下面第六自然段联系紧密;有的认为第六自然段开头“海伦10岁的时候”一说表示时间跨度大,应该断开。最后经过讨论,他们得出文章可以分成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自然段,写海伦在一岁半时因生大病而带来了灾难;第二部分是第二至第五自然段,写在沙利文老师的热情鼓励和精心指导下,海伦学习了盲文,拼写了单词;第三部分是第六、第七自然段,写海伦经过艰苦的努力,使自己的说话能力和一般人没有什么两样;第四部分,即最后自然段,写海伦大学毕业后,决心像自己的老师一样,为更多和自己一样不幸的人服务。在此基础上,教师又抛出自己的三分法,即把2-7自然段并成一大段,问学生是否可以,再次引发学生思辨。这样的问题,使学生掌握了不同的分段方法,具有思维的张力。
(二)在虚无处提问
问在虚无处,能促进学生的深度思考。在课堂上,要经常给学生戴“六顶思维帽子”,以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所谓“六顶思维帽子”,即聚焦若干种不同类型的思维,一次一种,以求获得关于某一主题、问题或难题的更多看法,使情感、信念、观点受到挑战,使思维跳出常规模式。这六顶帽子是:关于×××你知道些什么?(有关主题的事实)关于×××你觉得怎样?(有关主题的情感)了解×××的好处有哪些?(有关主题的积极思想)什么问题可能归咎于×××?(判断一个主题)假设×××不存在,将会怎样?(新观点,创造力)你认为×××是所有人需要了解的重要观点?(总结一个主题)。这样,“每一顶帽子”分别激活了某种类型的思维。在课堂上,问题设置要指向这样的思维类型。如,教学《海伦・凯勒》,教师一开始抛出几句名言,问:“你喜欢哪一句?它对你有什么启发?”中间词语检查环节,问:“你理解这些成语吗?用什么方法理解的?”这样有梯度的探底式追问,能促进学生积极开展思维活动,深化他们的认识。
四、构建学习共同体,引发深度合作
深度学习是通过探究的学习共同体来促进条件化知识和元认知发展的学习,它的实现需要共同体的支持。为了完成真实或仿真的复杂任务活动,学习者需要参与到相应的实践活动中,通过与实践共同体内其他成员的相互对话、 彼此互动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共同建构解决真实情景中的复杂问题所需要的知识。学习共同体是小组合作的深化。高质量的合作学习有助于发展认知能力、提高工作记忆,促进学生智力、技能、状态提升。如何构建学习共同体呢?
(一)学习任务有探究性
学习共同体的学多是基于问题的学习。问题让学生在阅读时明白他们的活动目标。倘若学生不了解阅读的目的,他们就会很难发现课文中的重要信息。如,教学科普说明文《蝙蝠和雷达》一文,教师要求学生把第七自然段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做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中的关键词画出来,然后用三种颜色的小方块分别代表口、耳、障碍物,让学生小组合作,用图式说清蝙蝠夜间飞行的原理。学生画出这样的思维导图:
这样的学习任务,不是简单捕捉文本的内容,而是具有探究性、挑战性,是一种深度的学习。
(二)学习任务分工明确
在共同体学习过程中,要给每个成员安排任务,让他们有事可做,共同参与,共同努力。如,教学五年级的科普说明文《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一文,一位教师让学生合作学习3~5自然段,要求他们完成以下任务。1.独立思考:对火星水的来源,科学家作了哪两种猜测?2.独自用简洁的话说说水的两种来源,说给小组成员听。3.共同体合作,根据第五自然段的意思,绘制思维导图。这样的合作学习,每个组员做什么清清楚楚,有个人学习,有集体合作,任务明确。
(三)学习过程组织有序
由于合作的时间有限,为了确保在分配时间内完成任务,教师要安排好共同体的学习流程。如,教学《神奇的克隆》,一位教师让学生合作学习:“默读课文3~5自然段,思考:植物、低等生物、高等生物的克隆神奇在哪里?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同时,教师提出合作交流的要求:“议――组内交流,人人发言;评――组内互评,完善批注。”这样的合作要求明确,顺序清晰,学生一读就明白合作的流程与方法,使得接下来的合作学习能有序开展。
(四)学习展示有互动有点拨
在交流展示环节,生生之间、师生之间要有互动,教师的点拨要及时。如,《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一课的共同体学习交流展示环节,教师及时发现学生思维导图中的缺漏,并呈现出自己的导图让学生M行比较,使他们发现差异,这样就教在学生的难点处。
在共同体学习中,教师要将学习自还给学生,营造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的思维碰撞,提高思维训练的深度。
五、设计练笔仿写,实现深度迁移
深度学习意味着迁移运用。深度学习要求学习者对学习情境的深入理解,对关键要素的判断和把握,能在相似的情境中举一反三,能在新的情境中分析判断差异并将方法思路迁移运用。如不能将知识运用到新情境中来解决问题,那么学习者的学习就只是简单的复制、机械的记忆、肤浅的理解,仍停留在浅层次学习的水平上。迁移运用主要是语言的运用实践。
如,教学说明文《春联》一文,在学生理解了春联的特点后,教师给学生讲述了“门对千根竹,家藏万卷书”这副经典对联的故事:“解缙是明朝有名的才子,他从小聪明好学,但家境贫寒。解缙家对面是一家财主,门对富豪的竹林。除夕,他在门上贴了一副春联“门对千根竹, 家藏万卷书”。 富豪见了,叫人把竹子砍掉。解缙深解其意,于上下联各添一字,变成一副新的春联。”请学生猜猜加了什么字。一个学生说:“上联加‘骸’。”乍一听,有点可怕!他继续往下说:“下联加‘简’。门对千根竹骸,家藏万卷书简。古时候的书都是用竹简做的。”独特的思维令人叫绝。又有学生说加“矮――高”“少――多” “去――来”等。最后,教师告诉学生解缙加了“短――长”。这样的语言实践饶有趣味,发散了学生的思维。
篇7
关键词:纽马克;语义翻译;交际翻译;文本类型理论
一、引言
罗曼・雅各布森(Roman Jakobson,1896―1982)的语言功能理论提出语言具有表情功能(expressive)、信息功能(informative)、呼唤功能(vocative)、美学功能(aesthetic)、寒暄功能(phatic)以及元语言功能(mentalingual),并指出其中前三类为语言的主要功能。纽马克根据这一语言功能的分类,将文本划分为三大类型:表达性文本(expressive text)、信息型文本(informative text)和呼唤型文本(vocative text)。在文本类型理论的基础上,纽马克进一步提出针对不同文本类型应当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
二、翻译策略――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
语义翻译(semantic translation)与交际翻译(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是纽马克翻译理论的核心内容。语义翻译试图在译入语的语义和句法结构允许的范围内传达原著的确切上下文意义。语义翻译忠于作者,译者要充分表达作者原意。重在传达原文的语义内容,追求译文在形式、结构及词序安排上接近原文,以表达源语文本的思维过程.Semantic这个词本身的意思是“to describe things that deal with the meanings on the level of words and sentences”因此语义翻译的翻译单位是比较小的,译文在字、词、句上都要求尽量与原文等值,力求保留原文的意义与形式。
交际翻译是一种注重文本的交际功能和文本语境意义(contextual meaning)传达的一种翻译方法,尽量遵循原文的文化氛围,思维逻辑,表达方式等,传达原文细节和作者风格。“交际翻译服务的对象是译入语的读者,翻译的内容和语言都要以读者能够理解和接受为准则,强调再现原文的要旨,重视翻译带来的社会价值”。[1][P55]因此译者不必过多拘泥于原文,译者有必要重新组织原文的结构、意象,以使译文通顺并符合目的语的表达习惯,试图为译语读者创造出与源语读者所获得的尽可能接近的效果。
三、文本类型理论
纽马克的文本类型理论简单来说就是对语篇的分类。传统上我们一般以题材区别语篇,如小说、散文、诗歌,广告等等。纽马克认为这种这种简单的区分对语言本质的揭示不够深刻,因此他另辟蹊径从新的角度看语篇,这个角度就是语言的功能角度。他根据语言的功能将文本分为三种类型――表达型、信息型、呼唤型。文本分析是翻译的基础,对于不同功能的文本应侧重于不同的翻译方法。
(一)表达功能型文本
“表达型文本的特点是原文本身,以作者表达自己为主,个性成分构成了表达型文本的表达要素,其内容比较主观”。[2][P188]这类文本的原文本身是一个以语言特点取胜的作品,语言本身就是一种包含美学因素的艺术,因此这类文本的语言内容和形式都显得尤为重要。这类文本包括严肃文学作品(如:小说散文)、权威言论(如:名人演讲)自传、随笔、私人信件等。由于表达型文本的特点是兼顾内容与语言形式的以作者表达自己为主的文本,因此翻译这种类型的文本时,原语本身是翻译的最基本的落脚点,语义翻译法最能再现表达型文本的功能。
例1:尤二姐只穿着大红小袄,散挽乌云,满脸春色,比白日更增添了颜色。[3]――红楼梦第六十五回
译1:Second sister was wearing nothing but a scarlet jacket.With her hair hanging loose,her cheeks flushed,she looked even lovelier than in the daytime.[4]――杨宪益译
例2:再看看宝钗形容,只见脸若银盆,眼似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比林黛玉另具一种妩媚风流。[3]――红楼梦第二十八回
译2:He looked at Baochai more closely.Her face seemed a silver disc,her eyes were lustrous and almost-shaped,her lips red without rouge,her eyebrows dark without being pencialed.She was charming in quite a different way from Daiyu.[4]――杨宪益译
分析:“杨宪益主张的是“临摹式翻译”,尽量的贴近原文,翻译单位似乎定格在句子层面。”[5]他的译文不但和原文内容上完全一致,而且在语篇结构顺序甚至句子的长短停顿方面都十分接近,几乎像是逐字翻译,这与纽马克的语义翻译法的观点不谋而合。译文2中杨宪益为了保留原文中“脸若银盆”、“眼似水杏”这两个典型的反映中国人思维的比喻,采用了以作者为观照(writer-based)的直译法,将中文的表达方式引入英文。语义翻译法是力求保留原作语义、思想、形式、风格,充分表达作者原意的翻译方法,教适用于这类文本的翻译。
(二)信息功能型文本
这类文本是以语言之外的信息为主,内容客观,重点是语言所描述的内容而非表达形式。其、核心是信息的准确传达,翻译时要遵循“真实性第一”的原则。纽马克认为这类文本的语言特征主要有三点:第一是专业术语的使用;第二是语法特征表现为被动语态、名词化结构、第三人称、虚义动词及一般现在时;第三是文本的特有格式,如实验报告或科普论文通常包括引言、实验假设、实验方法和数据、结果、文献索引等固定格式。此外这类文本中还经常使用公式、表格、图形等;纽马克将信息型文本概括为教材、专业报告、报刊文章、学术论文、备忘录、会议纪要等。由于信息型文本是强调内容真实客观为主的文本,因此翻译这种类型的文本时,原文的信息的准确传达是翻译的重点,而不用过多考虑语言形式、表达风格等,交际翻译是一种注重文本交际功能、强调再现原文要旨的翻译方法,因此较适宜运用于这种文本类型的翻译。以一段科技报告为例。
例:The range of a voltmeter may be extended by means of a series resistor called a multiplier as shown in Fig.2.The fullscale reading of the meter alone may be 15volts.With the multiplier 150volts may be required to move the pointer to full-scale,135 volts across the multiplier and 15volts across the meter.
译:如图2所示,采用一种称为倍增电阻的串联电阻器即可扩大伏特表的量程。量表单独使用时的满刻度读数可为15伏。倘有倍增电阻,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的读数可达150伏;其中倍增电阻两端之间的读数为135伏,表头内的读数为15伏。
分析:从上述例子中,划线部分是译者根据实际需要增加的内容,为了达到逻辑通顺译者采用了增译法。为了达到概念准确,逻辑通顺,再现原文要旨,译者并没有严格按照原文的语序以及语法结构,而是运用交际翻译法调整原文的语序,适当增译、并将原文的被动语态译为主动语态,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篇8
【关键词】小升初;语文教学;转轨衔接
小学生升入初中后,学习科目的增加,使学生既兴奋又紧张,面对众多科目,有时出现无所适从的心理状态,但语文作为一门基础课程仍然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但是,小学语文与初中语文无论是在学习心理与学习方法上有何不同呢?那心态和学习方法如何调整才能将小升初语文衔接好,以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势呢?
1.新阶段新情况需得心应手——心理衔接
进入初中,学生青春期的觉醒,自我意识的增强,这些心理状态的改变都是成长阶段的正常变化。为此,这个阶段的语文学习也要在心理变化上随之调整跟进,心理学认为,只有适合不同身心阶段发展的心理调节,才能适应各个阶段的学习。
1.1 保持良好积极的心态。这一点是最重要的。进入初中以后,同学们或多或少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成绩再怎么努力也是停滞不前;与其他同学相比总是有差距;与自己的小学语文成绩对比产生巨大落差;老师教学方法无法适应等等。如果处理不好,会严重影响学习,有些同学甚至会因此而一蹶不振。其实,在进入初中之后,本身会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这一系列的问题,恰恰是每个孩子都会经历的事情,不必害怕,不必躲避,善待自己,允许自己有个调试期。要学会自我调节,多从积极的方面思考问题。也要多跟父母,老师进行沟通,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只有把问题解决了,才会真正获得进步。
1.2 克服松懈心理不掉队。相当一部分同学,以为考入重点中学,进入重点班,就万事大吉了。休息一段时间,然后再努力,反正中考还早着呢!这就大错特错了!语文本身就是一个长期积累与长期学习的过程,而且,语文不比数理化,可以通过补习很快见效。所以,如果基础打得不牢,就很难赶上了。加上后面还有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学习,花在语文学习上的时间就更少了,所以,同学们要有长远的计划,步步为营,时时占得先机。
1.3 克服浮躁粗心依赖心理障碍。浮躁、粗心这个毛病在小学的学习中还不是特别凸现。但到了初中,这就可能造成严重后果:一是似懂非懂,二是浅尝即止。随着初中知识点难度的提高,同学们如果再抱着这种蜻蜓点水式的学习方式,就不可能完全消化老师所讲的题目。高手过招,有时候比的不是技术,而是心理。到了中学,尤其是重点班,竞争很激烈,大家都很聪明。这个时候比的就是谁更努力,更踏实,更少犯错误。这也是很多毛躁的同学在小学成绩很好,而到了初中后,成绩越来越差的原因。依赖心理在很多小学生中存在。小学阶段,在生活上依赖甚至在学习上依赖,但是到了初中,很多问题家长也不懂,怎么办?所以必须养成独立学习的好习惯。而且,语文题目,很多讲究独立的见解,个性的思维。尤其是阅读理解与作文,更是独立思考后的结果,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重复别人或者观点陈旧都不可能得到高分。
2.让自觉成为习惯——习惯养成
而进入初中后,学生的自主学习则显得尤为重要。养成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对启发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对培养其自主思考、质疑探究、自我评价的学习能力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好的学习习惯往往是获得优秀学习成绩的有效途径和必要手段,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加以重视和培养:
2.1 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一进入初中,同学们会惊奇地发现,与小学老师们事事关心,面面俱到相比,初中老师管得较松,作业留得不多,也不太检查,全凭自觉。在这样宽松的氛围下,首先要做到自觉学习。有些同学管不住自己,放任自流,不能自觉地学习。长此以往,与那些能够自觉学习的同学,差距就会越来越大。那么,从哪些方面培养语文的学习习惯呢?
自觉预习与复习。课文先预习,生字必须自己先解决,课文大意要了解,不懂的先做记号,这样上起课来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课后还要复习,加强记忆,加强运用。
自觉做课堂笔记。培养在课堂上专注听讲的习惯,不仅听,还要思考和记忆,注意记重难点。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做课堂笔记有助于养成记录习惯,也便于以后复习整理。
养成自评作业的习惯。要从方法上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自行批改,及时改错,从而及时地反馈出学习的效果。很多老师让孩子准备纠错本的做法是值得借鉴的。
自觉查工具书的习惯。除了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等小学多用字典外,现代汉语词典,汉典等工具书都对语文学习有极大帮助,应多查询,找寻确切答案。
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书写习惯的养成非一日之功,平时要多多练字,注意书写工整、规范,卷面整洁。在作文评比中,书写尤为重要,书写潦草是得不到高分的。
2.2 养成对文本质疑的习惯。这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有效手段。古人云“尽信书不如无书”,批判地接受是科学的学习态度。语文学习同样需要质疑,善于思考,提出问题,提出独到见解才能提高。
3.让方法成为学习的策略——方法衔接
语文学习方法的摸索和形成是一项系统工程,为此,我们教师自己要做到心中有数,给学生以正确的方法指导,促使学生在学习中做有心人,不断加强积累、丰富完善自身的学习方法,并使其上升为一种为我所用学习的策略:
3.1 要学会有计划学习。初中的学科较多,学习内容多而且深。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做好计划是很重要的。比如:有计划地预习课文、复习练习,有计划地安排阅读课外书籍(大量阅读是学好语文的关键),有计划地进行练笔(日记、随笔、作文、素材积累等),有计划地随时查漏补缺。
篇9
一、利用主体经验,激起兴趣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教师如果能在教学伊始根据文本内容找到与学生主体经验相关的契合点,势必能有效激起学生对文本的学习兴趣。
师:有人说没有去过故宫,就不算到过北京;没有看过兵马俑,就不算到过西安;没有游过西湖,就不算到过杭州。那么,老师想问:如果你去苏州旅游,你一定会去哪里?
生:苏州园林。(异口同声)
师:想法这么一致?不会是因为今天我们要学《苏州园林》这篇课文,大家在故意迎合老师吧?那好,有哪些同学真正去过苏州园林?请举手。
(举手的确不多,很多同学带着不好意思的笑)
师:看来真的被我猜对了。那好,我们还是听听去过的同学的看法吧。
生:因为苏州园林是苏州最具特色的建筑,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
生:因为苏州园林是苏州最美丽的地方。
生:因为苏州园林是全国最好的园林。
师:大家都说得很好。从大家的看法中,老师可以归纳为苏州园林特色鲜明、历史悠久、文化深厚、构建精美等几个特点。那么,课文是如何评价苏州园林的呢?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并找出作者心中对苏州园林的评价。
这是笔者在教学《苏州园林》时,做出的尝试。这一过程调动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让学生带着浓厚兴趣走进文本,并很快抓住了“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这一中心句,为教学过程的深入有效蓄势。
二、探析行文逻辑,呈现思趣
在各种文本中,说明文的行文逻辑相对清晰、严密。教师如果能够依据行文逻辑设计教学过程,不但能将各种说明知识趣味性地融入其中,而且能有效锤炼学生思维能力。
师:在第一段文字中我们已经了解了什么是“生物入侵者”,让我们试着用一个词语来概括,那就是“生物入侵者”的……
生:定义或者概念(学生齐答)。
师:很好。那么,我们试着快速阅读下面的文字,看看围绕“生物入侵者”下面的文字又介绍了什么?也请用词语分别回答。(学生快速默读)
师:谁先说说?
生:“生物入侵”的危害和途径。
师:你能具体指出是哪几段吗?
生:二至四段是危害,第五段是途径。
师:能不能结合内容具体说说?
生:第四段的第一句指出“生物入侵者”不但会给人类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而且会对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种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构成巨大威胁,这是在说危害。而第五段写了国际贸易和跨国宠物贸易为“生物入侵者”提供了方便,这是在说入侵的途径。
师:很好。你分析得很准确。那么,谁能说说后面的三段文字又在写什么?
生:第六至七段介绍对于“生物入侵者”不同的态度,第八段提出对于生物入侵我们应采取的措施。
师:不错,你概括得很到位。原来作者是依据“概念――危害――原因――态度――措施”这样的顺序在介绍。那么,谁能评价一下:这样的顺序合理吗?
生:合理。因为我们对于“生物入侵者”比较陌生,所以课文先介绍它的概念。而“生物入侵者”的最大特点是危害很大,所以课文接下来就讲它的危害。
师:有道理。那么后面的内容呢?
生:我们知道了它的特征和危害后,一定会奇怪它是怎样入侵的,所以课文紧接着为我们介绍它的入侵途径。因为有危害,人类才会产生各种看法。只有明确它们的入侵途径,人类才能采取相应的措施应对。
师:同学们分析的相当到位,看来大家的思维和作者一样缜密。这就是说明文的特点:行文逻辑严密、清晰,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
以上是笔者在教学《生物入侵者》时的部分课堂实录。笔者先示范分析了课文第一段“生物入侵者”的定义,然后引导学生自主概括、探析,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明确了各部分内容,把握了作者行文逻辑,最终理解说明文行文特点,锤炼思维能力。
三、关注语言品味,感受意趣
余映潮老师主张:“语文的教学,本质上是语言的教学,是语言的学用、品味、赏析的教学。”事实上,初中阶段的说明文涵盖了大量科普文、小品文,在教学中除了需要品味该有的准确性之外,还应该关注语言的生动性以及字里行间蕴含着的作者写作情感。
师:这篇课文中,第一段文字特别吸引人,让我们一起来朗读一遍并细细品味,这段文字哪些字词用得特别好?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生:“姿态万千”“变化无常”这两个词用得好,非常准确地概括了云的特点,并且总领了这一大段内容。
生:“飘”字用得好,形象地表现了羽毛的轻柔。
生:用了很多形容词,如“轻轻”“整整齐齐”“严严实实”“美丽阴森”,很形象地突出了云的特点。
生:用了很多叠词,如“来来去去”“整整齐齐”“严严实实”,使句子读起来很有韵味。
生: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又以排比句的形式,语意连贯,将云的种种姿态形象地表现出来。
这是笔者在教学《看云识天气》时设计的一个环节。它将文本的知识性、趣味性和文学性有效地融于一炉,不但让学生品味到了语言表达背后的意味,而且让学生的语言品析能力和信息筛选能力得到了一定的锻炼。
说明文尽管没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细致入微的细节描写、具体可感的人物形象,但并不意味着教学过程中可以忽略语言品味。反之,教师如果能时刻关注,引导学生领悟文字背后的上述意趣,必然能为课堂注入活力。
四、创设质疑问难,把握理趣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但在说明文教学中,我们往往只重视工具性,而忽略了文本内容所呈现的作者意图、科学精神等能带给学生思想启发的人文内涵,最终使得说明文教学价值被极大弱化,课堂无法受到学生的尊重。
师:透过文字,我们已经能够感受到作者为罗布泊的逝去而痛彻心扉。这样看来,文章写到25节也该结束了。那么,作者为什么要写后三节文字呢?
生:因为青海湖、月牙泉正在重复着罗布泊的悲剧,作者不希望悲剧再蔓延下去。
师:哦!那么,我们一起来思考一个问题:青海湖、月牙泉最终会成为下一个罗布泊吗?为什么?
生:会。因为人们依然在破坏自然,青海湖和月牙泉的退化速度之快可以充分说明这一点。
生:不会。因为人们会在悲剧中反省,去控制破坏自然的行为。
生:我认为也不会。作者写这篇文章就是为了警醒人们,保护自然、保护生态、保护我们生存的家园。
师:大家回答的都很有道理。老师只想告诉大家,我们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还应该去关注作者的写作意图。这篇课文最后三节文字,正是作者写作本文的意义所在,那就是:向人们发出拯救生态环境的急切呼声,以强烈的环保意识和忧患意识来警醒世人。
以上是笔者在教学《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时创设的质疑问难,目的在于通过讨论,引发学生理性思考,通过适时点评,让学生把握作者写作意图(也就是本文的写作价值)。这样的方式在《奇妙的克隆》《敬畏自然》《旅鼠之谜》等文中都可以有效尝试。除此之外,质疑问难还应该积极体现在科技类说明文中,以帮助学生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
篇10
【考情分析】
《考试说明》中把现代文阅读分“文学类文本阅读”和“论述类、实用类文本阅读”,两部分分别作规定和要求,但其考查的能力要求互有交叉。
从题型上说,含选择题(包括单选和多选)和简答、表述题,以简答、表述题为主。简答和表述题所占分值最低18分,主观表述题的分值过大,这是现代文阅读得分率普遍较低的主要原因。得分率越低,则越是提高成绩的富矿区,明智的老师和同学,应该高度重视现代文阅读的复习。
从能力层级上说,跨度较大,从B级直到F级。能力考查点涉及概念和句子含义的理解,精彩语言表达艺术的品味;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文章结构、思路把握,内容与主题的概括;对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分析概括与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分析;作品的形象分析,赏析作品的内涵,作品的艺术魅力的欣赏;以及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内涵及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探讨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等。概括起来其实就是“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探究”四个主要方面和层次的能力。
从题目命制与文本的关系的角度来分析,针对文本所命制的3~5个题目,各有特定的分工。既要涵盖《考试说明》中“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探究”几个能力层级的要求,又要覆盖整个选文;既有针对读懂全篇命制的题目,又有针对读透局部文本(某几段、某一段,甚至某一句话)命制的题目。几道题目,各司其职。分析目前面世的高考试题和模拟题,不难发现,高明的题目是命题者在反复细读文本后自然而然生发出来的问题,然后尽量向考试说明的能力考查要求靠拢,是顺着文本出题。但由于《考试说明》对现代文阅读的各能力点做了相对的细分;加之三十多年,尤其近十年来诸多高考试卷命题的探索,各个能力点都出现了许多对应的题型;甚至许多《考试说明》还附录了大量的样题。诸多因素导致近年来许多试卷套路化命题现象十分严重。
从复习和学生答题的实际来说,套路化命题现象严重,带来的是老师引导学生复习会大量归纳各类型题目的答题要领和模式。做大量的针对性训练,学生自然学会了套路化答题,从而忽视了对文本的感知、揣摩、细读、品味。肢解文本,把语文的现代文阅读近乎于当成了理科化的解题训练,选文文本的各种美荡然无存,语文高考卷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美的熏陶竟然被弃如敝屣,令人扼腕。
现代文阅读,究竟该怎么复习?现代文阅读,首先是“阅读”,而不是“解答”。感知、揣摩、细读、品味,仔细触摸文本,这才是用语文的方法解读语文阅读的正道。请先看下面对2012年高考江苏卷现代文阅读题的阅读、分析与解答过程。
【典题精析】
一、 (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题。
邮差先生
师 陀
邮差先生走到街上来,手里拿着一大把信。在这小城里,他兼任邮务员、售票员,仍有许多剩余时间,就戴上老花眼镜,埋头在公案上剪裁花样。(批注:足见小城的悠闲)当邮件来到的时候,他站起来,念着将它们拣好,小心地扎成一束。(批注:工作认真细致)
“这一封真远!”碰巧瞥见从云南或甘肃寄来的信,他便忍不住在心里叹息。他从来没有想到过比这更远的地方。其实他自己也弄不清云南和甘肃的方位——谁教它们处在那么远,远到使人一生不想去吃它们的小米饭或大头菜呢?(批注:① 小城的闭塞。② “这一封真远”透露的信息量很大,对于闭塞小城,远方来信,本应惊讶,此处却“叹息”,结合文末时间,可以推知于战乱之中,被迫外出谋生是何等不易。“真远”的不是信,而是漂泊之远,更可见邮差先生完全把小城人当作自己的情感牵挂,是何等的善良、厚道)
现在邮差先生手里拿着的是各种各样的信。从甘肃和云南来的邮件毕竟很少,它们最多的大概还是学生写给家长们的。
① “又来催饷了,”他心里说,“足够老头子忙三四天!”(批注:细节描写,看见学生给家长写的信,就能大致猜测到内容,并体谅到家长的辛劳,善解人意,可见他替人着想、热心体贴,且工作经验丰富)
他在空旷的很少行人的街上走着,一面想着,如果碰见母猪带领着小猪,便从旁边绕过去。(批注:描写小城平静、恬淡,生活节奏的舒缓)小城的阳光晒着他花白了的头,晒着他穿皂布马褂的背,尘土从脚下飞起,落到他的白布袜子上,他的扎腿带上。在小城里,他用不着穿号衣。一个学生的家长又将向他诉苦,“毕业,毕我的业!”他将听到他听过无数次的,一个老人对于他的爱子所发的充满善意的怨言,他于是笑了。(批注:小城人熟识、淳朴、和睦、友善)这些写信的人自然并不全认识他,甚至没有一个会想起他,但这没有关系,他知道他们,他们每换一回地址他都知道。(批注:敬业)
邮差先生于是敲门。门要是虚掩着(批注:细节描写,民风古朴,人与人之间充满信任),他走进去。
“家里有人吗?”他在过道里大声喊。
他有时候要等好久。最后从里头走出一位老太太,她的女婿在外地做生意,再不然,她的儿子在外边当兵。她出来的很仓促,两只手湿淋淋的,分明刚才还在做事。
“干什么的?”老太太问。
邮差先生告诉她:“有一封信,挂号信,得盖图章。”
老太太没有图章。
“那你打个铺保,晚半天到局子里来领。这里头也许有钱。”
“有多少?”
“我说也许有,不一定有。”
你能怎么办呢?对于这个好老太太。邮差先生费了半天唇舌,终于又走到街上来了。小城的阳光照在他的花白头顶上,他的模样既尊贵又从容,并有一种特别风韵,看见他你会当他是趁便出来散步的。说实话他又何必紧张,手里的信反正总有时间全部送到,又没有另外的什么事等候着他。(批注:平和、从容)② 虽然有时候他是这样抱歉,因他为小城送来——不,这种事是很少有的,但愿它不常有。(批注:仔细读,不难发现“这种事”是坏消息,邮差不免要送递坏消息,“抱歉”、“但愿它不常有”,写出了他善于自责,心地善良)
“送信的,有我的信吗?”正走间,一个爱开玩笑的小子忽然拦住他的去路。
“你的信吗?”邮差先生笑了。“你的信还没有来,这会儿正在路上睡觉呢。”(批注:对话描写,问答之间透出人与人之间的祥和、友善)
邮差先生拿着信,顺着街道走下去,没有一辆车子阻碍他,没有一种声音教他分心(批注:小城平静、安宁)。阳光充足的照到街道上、屋脊上和墙壁上,整个小城都在寂静的光耀中。(批注:又一次描写小城阳光,透出一种恬淡、静谧、安逸)他身上要出汗,他心里——假使不为尊重自己的一把年纪跟好胡子,他真想大声哼唱小曲。(批注:温和、安逸)
为此他深深赞叹:这个小城的天气多好!(批注:与上文两处写到的阳光相照应,实写天气,抒发喜爱之情,揭示主旨,礼赞小城生存状态)
一九四二年二月
(总批:这篇小说入眼很难,入心更难,初看很朦胧,细看有理趣,选文是很有特色的。行文节奏舒缓,情节并不是非常紧凑,通过小城邮差先生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送信的经历描写,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小城安逸、祥和、淳朴的生存状态与生活方式喜爱。小说所表达出来的对“慢”生活的喜爱,某种程度上是给今天被快节奏裹挟着生活的人们吹来了一股清新的风。)
1. 请简要概括这篇小说中小城生活的特点。(4分)
2. 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写出了邮差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分析。(6分)
3. “这个小城的天气多好!”请分析小说结尾处这句话的含意和作用。(4分)
4. 作品叙述舒缓,没有太强的故事性,这样写对表现小说的内容有什么作用?试作探究。(6分)
虽然所选文本小说文体色彩并不是非常鲜明,加之时代的隔膜,可能学生阅读有一定困难,但题目设置非常严谨,命题者很有匠心,也很高妙,打破了以往命题的老路,没有僵死、机械地考查小说环境、形象、情节等要素。我们仔细分析,如果要正确解答四道题,既要细读、品味、揣摩文本;又要在此基础上熟悉文体阅读要求,需要理清小说的各个要素,四道题分别考查到小说的环境(更多是社会环境)、形象(心理)、语言与主旨结构、情节与叙述。
细读文本最好的办法是品味揣摩,勾画圈点,批注评点。上面已经做了示范,阅读完毕,略作归纳,就可以发现第1、2题的答案已经出来。第3题分析小说结尾处“这个小城的天气多好”这句话的含意和作用。从审题而言,“含意”必定有表层之外的深层意思。小说两处描写了小城阳光明媚,这明媚的阳光照耀下邮差先生的好心情,以及小城祥和、恬淡、舒缓、静谧的生活状态。文章最后借邮差之口赞叹小城天气好,既实指小城天气好,也表达邮差的好心情,还表现了作者及小说对于小城生活状态的赞美。“作用”则是与上文两处写到的阳光相照应,使文章结构紧凑完整,有意蕴,令人回味无穷。
第4题,从情节叙述入手出题,初看题目有些难,但仔细揣摩,“小说的内容”这几个字其实已经暗示了答题角度。“小说的内容”无非环境、情节、形象、主旨以及语言、叙述方式等方面,我们可以从作品舒缓的叙述方式对于小说环境(即小城生活状态)的表现,对于邮差形象性格的刻画,对于小说主题的表现(展现在日本历史大背景下的没有硝烟只有祥和与宁静的画面,表达作者对和平安宁的生活的向往之情和不愿看到这种生活被打破的意愿),对于小说语言与表达风格的展现等角度做探究,揣摩作者的意图。
参考答案 1. 平静,恬淡,人际关系友善,生活节奏舒缓。2. 看见学生给家长写的信,他就能大致猜测到内容,并体谅到家长的辛劳;邮差不免要送递坏消息,他为此感到遗憾,并衷心希望没有坏消息。这两句写出了他善良仁厚的性格。3. 这句话借说天气,表达了邮差对小城生活的满意。写“这个小城”的天气好,说明是对生活通常状态的感受。点明了文章的主题,即对于小城生存状态的礼赞。4. 有助于刻画邮差这一形象特征:经历平常,性格平和,行事从容;也有助于表现小城惯常的生活状态;淡化了情节,有助于形成作品的抒情风格。
二、 (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笑的价值
[英]伍尔芙
有一些事物,是在语言之外却又不亚于语言的,笑,便是其中之一。因为,笑尽管没有言辞,却是除人以外任何动物都发不出来的。一只狗,躺卧在炉前地毯上,因痛哭而呜咽,或因欢乐而吠叫,我们自会明白它的意思,而不觉有什么怪异之处。然而,假如它放声大笑呢?假如,当你走进房间,它不是摇尾吐舌,表示见到你时的欢愉,而是发出一串咯咯的笑声——咧着大嘴笑——笑得浑身直哆嗦,显出极度开心的种种神态呢?那样,你的反应一定是惊惧和恐怖。笑,似乎主要是而且纯然是属于人的。
笑因何而起,我们几乎莫名其妙,它何时发生,也难以说清。幽默是顶峰,只有最罕见的才智才能登上塔尖,鸟瞰整个人生的全景。喜剧则徜徉于大街小巷,反映着琐细的偶发的事件——它那面明察秋毫的小镜子,映照出在它前面走过的人们身上无伤大雅的瑕疵和怪癖。笑,比其他任何东西都更能帮助我们保持平衡感;它时时都在提醒着:我们不过是人,而人,既不会是完美的英雄,也不会是十足的恶棍。一旦我们忘却了笑,看人看事就会不成比例,失去现实感。
要做到能够嘲笑一个人,你首先必须就他的本来面目来看他。财富、地位、学识等一切身外之物,都不过是表面的积累,切不可让它们磨钝喜剧精神的利刃。孩子们往往比成年人更具识人的慧眼,妇女对人的性格则常常具有锐利的洞察力。可见,妇女和儿童是喜剧精神的主要执行官。这是因为,他们的眼睛没有被学识的云翳所遮蔽,他们的大脑也没有因塞满书本理论而僵死,因而人和事依旧保存着原有的清晰轮廓。我们现代生活中所有那些生长过速的丑恶的赘疣,那些华而不实的矫饰,世俗因袭的正统,枯燥乏味的虚套,最害怕的就是笑的闪光,它有如闪电,灼得它们干瘪蜷缩起来,露出了光森森的骨骸。正因为孩子们的笑具有这样的特性,那些自惭虚伪的人才惧怕孩子;或许也正是由于同样的原因,在以学识见长的行当里,妇女们才遭人白眼相待。她们之所以危险,是因为她们会嘲笑,就像安徒生童话中那个孩子,当长辈们都朝着国王那件并不存在的辉煌袍服顶礼膜拜时,他却直说国王是光着身子的。
我们热衷于参加葬礼,探望病人,远胜于参加婚礼和喜庆;我们头脑中总摆脱不掉一个老观念,认为眼泪里含有某种美德,而黑色是最相宜的服色。
真的,没有什么比笑更难做到,也没有什么比笑更可贵的了。
1. 文章中“笑的价值”包含哪些内容?请简要概括。(6分)
2. 请简要分析文章第三段的论述层次。(6分)
3. 文中画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看法?它对论述“笑的价值”有什么作用?(6分)
选文是论述类文本,对于此类文本,我们阅读时一定要梳理论点、论据、论证方法,尤其是论证思路。本文共5段文字,围绕“笑的价值”展开论证,前三段正面论证“笑的价值”,第4段从反面予以论证,最后一段强调笑的可贵。思路非常清晰。三个问题,分别就中心论点的展开、论述的层次、作者的态度与论证方法设题。
第1题答题范围在前三段,阅读时要分析文章思路脉络,勾画体现作者思路及观点的主要文句。第1段主要讲“笑是属于人的”。第2段讲笑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第3段首句为中心句。抓住这三点,加以组织表达即可。
论述类文本以说理为主,逻辑思辨十分重要,阅读时必须理清文章的论证层次,弄清是怎样层层深入分析论证的。第2题答题范围指定在第三段,本段共8句话,①②句为第一层,讲的是嘲笑的前提;③~⑤句为第二层,讲的是妇女儿童为什么能看清人的本来面目;⑥~⑧句为第三层,讲的是妇女儿童的简单带来的力量。表述时一定要注意用词,表明层次的先后逻辑关系。
第3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章的观点态度”,考点是文章的深意,解答依赖对重要语句、词语的理解及文章内容、主旨的准确把握。第一问分为两部分:画线句子的主要内容、作者对这句话所持的看法。画线句分号前是讲现象,分号后是讲原因。细细分析“参加葬礼”、“探望病人”、“眼泪”、“黑色”等词,结合文句,我们可以概括出一般人认为“悲伤比笑更可贵”;进而,我们从“热衷”、“摆脱不掉一个老观念”则可以发现作者鲜明地表达了自己对于一般人观点的否定的情感态度。第二问则从论述文文体角度设题,表面问作用,实则问的是论证方法,这句话是拿“哭”来与“笑”对比,解答上也比较简单。
参考答案 1. 笑可以使人与动物相区别;笑可以帮助我们保持平衡感;笑可以揭示人的本来面目。2. 首先提出就本来面目看人是嘲笑的前提;接着阐述妇女和儿童能看清人的本来面目的原因;最后阐述妇女和儿童的嘲笑具有令人惧怕的力量。3. 人们通常认为悲伤是更可贵的情感,但作者对这一看法持否定态度。这段话反证了笑更难做到也更可贵。
【复习指要】
现代文阅读,第一位的是“阅读”,读懂、读透文本。没有读懂文本,何谈“解题”?我们从一开始必须养成“读”的习惯,而不应该放任不管,“望天收”;或玩小聪明,机械记忆各类题目的答题范式,用所谓的“万能答案”套路来应对。
一、 细读文本,批注评点。我们读文章之所以读不透,关键在于我们考场阅读时,心情紧张,不能潜心静气,故而浮光掠影,不能深入文本,读通文字内里的东西。古人说,不动笔墨不看书。最好的办法是养成勾画圈点、批注评点的良好习惯。先通览全文,然后再细读文本,勾画圈点,边看边把自己阅读时的感受、认识随手批注在文本旁边,阅读完毕,进行分类归纳,诸多题目的答案便在其中。因为高明的题目是命题者细读文本后自然而然生发出来的问题,你的阅读体验是顺着文本读出来的,必然也和命题者的答案一致。大家可以参看《邮差先生》一文的示例,多多体味。
二、 梳理文脉,把握思路。读懂文本,最忌断章取义,片面理解,所以我们的阅读必须建立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之上。对于小说,我们一定要弄清大致情节发展,在情节发展中分析、认识人物形象,分析主题;对于散文,我们一定要搞清楚文章的情感脉络,在情感变化中品味语言,梳理主旨;对于论述文,更有许多直接考查文章层次、思路的题目,所以自不待多言文脉、思路的重要性。结合我们所选的两个文段来看,《邮差先生》第3题“这个小城的天气多好”含义的两个层次,结构上的作用,就涉及文章脉络、结构的理解。《笑的价值》的第1题,表面考查题目理解,实际考查的就是文章内容的层次、脉络;第2题更是直接考查对段落层次的理解与分析。一份试卷,文脉与思路题竟然高达16分,可见梳理文脉,把握思路对于现代文阅读的重要性。
三、 咬文嚼字,品味字句。梳理文脉,把握思路,使我们对文本有个整体的理解,不至于偏颇,而要深层次地解读文本,还需要我们突出细节,咬文嚼字,品味字句。所谓于细微处见精神,作者的思想认识和情感,往往要透过文本的内部结构,话语的独特表达才能体会出来,附着、凝聚于文字的内里。而要悟透这些,最好的办法就是细读,就是咬文嚼字,品味揣摩关键词句。文学类文本阅读经常直接出文句品味题,如《邮差先生》的第2、3题。论述类文本其实也需要揣摩、品味,如《笑的价值》的第3题。它有着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如不结合具体语境仔细琢磨,是不可能解读出来的。其第2题,表面考查论述的层次,实际上解答时更得字斟句酌地揣摩,分析出语意层次的转换,才能解答。平时复习,一定要养成咬文嚼字、仔细品味揣摩细读文本的习惯。
四、 知人论世,揣摩意图。阅读文本,有时必须还原到文本创作的情境中,结合文章创作时的时代背景、作者心境及写作的意图去理解,这样才能读深、读透文本。比如“这一封真远”透露的信息量很大,只有结合文末时间,才可进一步推知小城生活,推知邮差先生的善良、厚道。而第4题探究题的解答必须要揣摩写作的意图和主旨。同样《笑的价值》的第3题“文中画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看法?”更是直接考查考生对作者写作意图的揣摩。阅读文本时关注细节性的背景知识,能帮我们更深、更透地理解文本,从而提高解题的准确性。
五、 回归教材,迁移情境。文言文、诗歌阅读复习需要回归教材,现代文阅读也需要回归教材。首先,教材选文选择了不同国家、时代,不同作者,不同人文主题的文章;再者,创作经验与表达习惯是累积的,许多思想认识和语言表达都有一定的因袭与传承。仔细阅读、梳理教材,使我们在进行现代文阅读时,遇到同样时代、作者或人文主题的文章,遇到相似思想与语言表达的文章,会迁移相关阅读经验,很快进入文本情境。另外,现代文阅读命题,越来越重视从文体的角度命题,考查学生运用文体知识解读文本的能力,如《邮差先生》第4题的探究题,《邮差先生》第3题第2问的解答,这就更要求我们回归教材,好好把握小说、散文、论述文、新闻报道、访谈、传记、科普说明文等各类文体的文体知识与阅读技巧。
【实战模拟】
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1~4题。
哑巴与春天
迟子建
① 最惧怕春风的,莫过于积雪了。
② 春风像一把巨大的笤帚,悠然扫着大地的积雪。它一天天地扫下去,积雪就变薄了。这时云雀来了,阳光的触角也变得柔软了,冰河激情地迸裂,流水之声悠然重现,嫩绿的草芽顶破向阳山坡的腐殖土,达子香花如朝霞一般,东一簇西一簇地点染着山林,春天有声有色地来了。
③ 我的童年春光记忆,是与一个老哑巴联系在一起的。
④ 在一个偏僻而又冷寂的小镇,一个有缺陷的生命,他的名字就像秋日蝴蝶的羽翼一样脆弱,渐渐地被风和寒冷给摧折了。没人记得他的本名,大家都叫他老哑巴。他有四五十岁的样子,出奇地黑,出奇地瘦,脖子长长的,那上面的青筋常让我联想到是几条蚯蚓横七竖八地匍匐在那里。老哑巴在生产队里喂牲口,一早一晚的,常能听见他铡草的声音,嚓——嚓嚓,那声音像女人用刀刮着新鲜的鱼鳞,又像男人抡着锐利的斧子在劈柴。我和小伙伴去生产队的草垛躲猫猫时,常能看见他。老哑巴用铁耙子从草垛搂下一捆一捆的草,拎到铡刀旁。本来这草是没有生气的,但因为有一扇铡刀横在那儿,就觉得这草是活物,而老哑巴成了刽子手,他的那双手令人胆寒。我们见着老哑巴,就老是想逃跑。可他误以为我们把草垛蹬散了他会捉我们问责,为了表示支持我们躲猫猫,他挥舞着双臂,摇着头,做出无所谓的姿态。见我们仍惊惶地不敢靠前,他就本能地大张着嘴,想通过呼喊挽留我们。但见他喉结急剧蠕动,嗓子里发出“呃呃”的如被噎住似的沉重的气促声,却说不出一句话来。
⑤ 老哑巴是勤恳的,他除了铡草、喂牲口之外,还把生产队的场院打扫得干干净净。冬天打扫的是雪,夏天打扫的是草屑、废纸和雨天时牲畜从田间带回的泥土。他晚上就住在挨着牲口棚的一间小屋里。也许人哑了,连鼾声都发不出来,人们说他睡觉时无声无息的。老哑巴很爱花,春天时,他在场院的围栏旁播上几行花籽,到了夏天,五颜六色的花不仅把暗淡陈旧的围栏装点出了生机,还把蜜蜂和蝴蝶也招来了。就是那些过路的人见了那些花儿,也要多望上几眼,说,这老哑巴种的花可真鲜亮啊,他娶不上媳妇,一定是把花当媳妇给伺候和爱惜着了!
⑥ 有一年春天,生产队接到一个任务,要为一座大城市的花园挖上几千株的达子香花。活儿来得太急,人手不够,队长让老哑巴也跟着上山了。老哑巴很高兴,因为他是爱花的。达子香花才开,它们把山峦映得红一片粉一片的。老哑巴看待花的眼神是挖花的人中最温柔的。晚上,社员们就宿在山上的帐篷里。由于那顶帐篷只有一道长长的通铺,男女只能睡在一起。队长本想在通铺中央挂上一块布帘,使男女分开,但帐篷里没有帘子。于是,队长就让老哑巴充当帘子,睡在中间,他的左侧是一溜儿女人,右侧则是清一色的男人。老哑巴开始抗议着,他一次次地从中央地带爬起,但又一次次地在大家的嬉笑声中被按回原处。后来,他终于安静了。后半夜,有人起夜时,听见了老哑巴发出的隐约哭声。
⑦ 从山上归来后,老哑巴还在生产队里铡草。一早一晚的,仍能听见铡刀“嚓——嚓嚓——”的声响,只不过声音不如以往清脆,不是铡刀钝了,就是他的气力不比从前了。那一年,他没有在场院的围栏前种花,也不爱打扫院子,常蜷在角落里打瞌睡。队长嫌他老了,学会偷懒了,打发了他。他从哪里来,是没人知道的,就像我们不知他扛着行李卷又会到哪里去一样。我们的小镇仍如从前一样,经历着人间的生离死别和大自然的风霜雨雪,达子香花依然在春天时静悄悄地绽放,依然有接替老哑巴的人一早一晚地为牲口铡着草料,但我们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原来这小镇是少了一个沉默的人——
⑧ 一个永远无法在春天中歌唱的人!
(选自《散文选刊》2011年第3期,有改动)
1. 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1)说说“最惧怕春风的,莫过于积雪了”中“积雪”的含义。(2分)
(2)“老哑巴看待花的眼神是挖花的人中最温柔的”一句,表达了老哑巴什么样的情感?(2分)
2. 老哑巴的“春天”指的是什么?请分析概括。(4分)
3. 第②⑥⑦段各有一处描写了达子香花,请简要分析第三处在文章中的作用。(6分)
4. 老哑巴与《祝福》中的祥林嫂有许多相似之处,请加以探究。(6分)
参考答案
1. (1) ① 自然界的积雪;② 人与人之间的冷漠。(2分。每点1分)(2) ① 对美的热爱、对爱的渴望;② 能与大家一起劳动的喜悦。(2分。每点1分)
2. (1) 自然界的春天;(2) 充满着爱与美的生活环境;(3) 有平等的生活权利;(4) 有尊严的生存地位。(4分。每点1分)
- 上一篇:通信工程建设与监理
- 下一篇:公路工程安全监理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