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能源管理办法范文
时间:2023-10-26 17:54: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厂能源管理办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日本能源管理师制度简介
在发达国家中,日本是实行能源管理师制度最早的国家之一。早在1952年,日本政府就根据1951年颁布的《热能管理法》开始实行热能管理师的国家考试。其制度的创设主要是根据1979年6月22日颁布的《有关能源使用合理化的法律》(简称“节能法”)而展开的。日本“节能法”是在1973年10月爆发第一次石油危机打击以后,全国上下普遍认识到节能的重要性,并已经采取多种节能措施和政策以后,1979年因为伊朗伊斯兰革命又爆发了第二次石油危机的背景下制定颁布。前后经过了1993年、1998年、2002、2005、2006、2008年等多次修改,最近的一次修改在2008年5月30日由日本国会。①
1979年,日本制订“节能法”,按照该法律的相关规定,能源管理师成为国家强制执行的一种制度。由通商产业省(现在的经济产业省)按照该项法律出台政令和措施,实行由通产省组织的国家考试。除原有的热能管理师专业以外,增加了电气专业能源管理师考试,考试通过取得资格者统称为能源管理师(能源管理士),并在通产省备案。这一制度也被称为“注册能源管理师”制度。
日本“节能法”第九条对能源管理师和一般能源管理者的责任规定包括:改善和监督热力能源管理指定工厂合理化使用燃料,包括燃料的消费、设备的维护、燃料使用方法等。按照通产省政令确定的业务,改善和监督电力能源管理指定工厂合理化使用电力,包括电力消费、设备维护、电力使用方法等,也包括通产省政令指定完成的其他业务。②对于违反相关规定的指定工厂,经济产业省(通产省)可以通过检查、行政指导、劝告、张榜公布、处以罚金等办法进行处理。因此,日本的相关企业一般都会努力在能源管理师和一般能源管理者的带领下努力完成相关的节能任务,听取经济产业省(通产省)行政指导。
日本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世界上节能管理十分先进的国家,其主要的依托和凭借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健全的节能法制,先进的节能理念和政策,具有效率的行政管理体制,全民节能意识的普及和教育。
上述四个方面都和能源管理师制度密切相关。综上所述,第一,在日本健全的节能法制中,有关能源管理师的法律规定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和环节。除此以外,在大中型企业和耗能单位有关节能法律的推进和落实,很大一部分工作是由节能管理师来完成。第二,先进的节能理念和政策不能是高高在上的空洞教条,而必须有相应的主导者、主体者加以贯彻和普及。而能源管理师恰好成为先进节能理念和政策的宣传者、落实者和执行者。他们在经过培训上岗以后,肩负着向工厂全体员工宣传节能政策,普及节能知识和技术等的责任,成为先进节能理念、政策和技术的宣传、传播、普及和应用的载体、桥梁。第三,能源管理师的工作是日本节能行政中的重要一环,他们虽然属于企业的员工,但是,由于根据法律和经济产业省的行政指导来促进工厂企业的节能工作,实际上起到了日本节能行政最前沿落实者的作用,使日本节能行政在耗能较高的大中企业、大中单位中,具有很高的效率。他们尽管在性质上隶属于企业,但在某种意义上也是经济产业省、环境省在企业中的政策代表。第四,能源管理师的工作虽然主要在大中型企业和耗能大户单位展开,但是,由于他们除了必要的专业工作以外,还肩负着教育所在企业全体员工的责任和义务,而受到相关知识普及和政策、技术教育的员工则将相关的理念、知识、政策和技术通过自身的社会关系网向全社会扩散、辐射。因此,能源管理师的工作成为全民节能意识普及和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日本的相关制度与中国的借鉴问题
能源管理师制度对于节约能源具有切实有效的实际作用。根据国际上一般的说法,采用能源管理师的企业即使不经过任何技术改造,最低也能够减少5%的能源消耗。这个节能比率对于大中型企业和耗能量较大的单位来说是相当可观的数据,将直接带来生产成本的下降和碳排放的降低,对于企业增加效益,维系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实现中国政府的碳减排目标,都可以带来直接的推动作用和正面效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已经于2008年4月1日起正式施行。其中规定,重点用能单位应当设立能源管理岗位,能源管理负责人负责管理本单位节能工作。2008年10月1日起施行国务院颁发的《公共机构节能条例》规定,全部或者部分使用财政性资金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等公共机构,应当设置能源管理岗位,实行能源管理岗位责任制。这两项法律法规的出台和规定,为中国正式建立能源管理师制度并走向实际应用、普及确立了法律和政策基础。但是,到目前为止,中国能源管理师制度还属于刚刚起步,尚没有建立和完善。因此,既需要借鉴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既有体制,尽快建立并发展既有中国本国特色、又不落后于世界通行规则和质量的能源管理师制度。同时,解决各行各业急需要一大批能源管理师这一专业性人才的社会需求,应对降低成本、节能减排的社会新潮流和新变化。
日本能源管理师制度的特点及其对中国的意义包括:
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较,日本是极度缺乏能源的国家,特别是由于两次石油危机的冲击,更加重了日本的能源危机意识,也促进了包括节能管理师在内的节能法律、制度、管理、技术和教育的发展。日本节能管理师制度体系不仅内容完善,而且,在很多做法上也比较深入细致,节能管理比较彻底到位。值得中国全面学习和引进。以生产1美元国内生产总值(GDP)消耗能源换算成石油计算,日本每生产1美元GDP仅需要128克石油的能源,这在世界各国中能源利用效率最高。美国和欧盟每生产1美元所需石油分别是:221克、170克。③可见,日本的能源利用效率比美国和欧盟要高出很多。这其中不乏日本能源管理师和相关制度的贡献。
美国能源工程师协会(AEE)注册能源管理师(CEM)培训项目已经在中国捷足先登,抢占了中国在这一高端培训领域的相当一部分市场,已经占据了中国在该领域的制高点。在这种情况下,更有必要引入日本的培训和考试认证体系,使中国能够兼取美国、日本和欧洲能源管理师制度各自的长处,结合中国自身国情,创设出中国自己的培训和考试认证体系。否则,如果中国只引进美国的相关体系,中国将完全受制于美国。并且,在完全吸纳美国相关制度的情况下,不仅不容易创设具有本国特色的制度,也不容易鉴别美国体制的弱点。而有日本体系作为第二个参照系的状态下,不仅会产生合理竞争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某一外国体系独霸天下的情况也会为之改观。
日本能源管理师资格的取得,无论是培训,亦或考试,都由财团法人日本节能中心来主持和管理,集中统一,全国划一。中国目前的试点培训和资格取得有些遍地开花的倾向。作为试点尚无不可,但是,逐渐应该向集中管理、统一运作、全国划一的方向发展。因为能源管理师的业务素质与新的节能理念、国家有关节约能源、环境保护的行政、新的节能技术和方法、新的管理办法等密切相关,属于较高层次的行政与技术专业性管理范畴。如果任凭地方各自为政,势必政出多途,难以掌握国际国内的最新动态和最新技术、方法等,致使同为能源管理师的资格获得者在业务水平上也会存在很大的差异,甚至是良莠不齐。
能源管理师的培训和考试等在日本较少资格限制,即使在培训上有些限制,如从事相关能源管理工作具有3年的实际经验等实践资格的限制。但在报名考试的资格上基本上没有什么大的限制。这样可以单纯根据考试水平,获得资格认证。但是,这种体制也存在弊端,即单纯靠复习考试,或者过硬的背功等也能获得通过,取得能源管理师资格。而这其中的一些人在实践中却很难发挥作用。一是没有实际工作经验和实践难于在第一线的工厂企业发挥作用;二是资历较浅、比较年轻,在工厂或单位的节能工作中难于发挥应有的作用。中国的能源管理师制度从一开始就要尽量避免这种弊端的出现。对于初级能源管理师资格考试当然可以限制较宽、或不设限制。而对于中高级的能源管理师资格获得应该有相关技术职称的限制,如以中级以上技术职称获得者为报名条件,或者,具有一个工厂、单位部门经理以上行政职务的资格限制等。以便于他们能够在获得相关资格以后有效地开展工作,切实落实所学到的节能知识和技能,普及节能减排的教育等。(作者为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
篇2
关键词:成本;精细管理;必要性;做法;成效
中图分类号:F23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2-0096-02
“针尖上打擂台,拼的就是精细”,精细管理已成为决定企业竞争成败的关键。近年来,安徽采油厂由于历史原因和特殊的地质条件,导致吨油成本相对较高,我们在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努力探索和实践成本精细管理,形成了一套适合我厂的成本控制与管理方法,并取得一定实效。
一、推行成本精细管理的必要性
1.宏观经济环境客观要求。近几年,中国经济增长比较快,能源需求旺盛,国际原油价格持续走高,给石油企业注入了强大活力。与此同时,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国外大石油公司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纷纷抢滩设点,以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要适应新的形势,就必须既要加大投入发展生产,又要精细管理降低成本,才能提高整体竞争能力。此外,通货膨胀、利率变动、国家经济政策和法律的变化等不确定因素,都将对石油企业的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提出了新的课题。如国家推行绿色GDP,加大了对环境的监督力度,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推行精细成本管理。
2.石油企业自身成本规律的要求。成本控制是石油行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保障,由于石油行业与其他行业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即随着开发时间的延长,产量逐步减少,而生产投入却呈现上升的趋势,造成产量与支出不配比,主要表现在:(1)物料消耗增加。油田在自喷开采阶段,油井上主要生产设备就是一部清蜡绞车,转入机械开采以后,抽油机、抽油杆、抽油泵以及其他辅助材料的大量投入,使成本费用大幅度上升。(2)动力消耗增加。油田进入中后期开发阶段,许多生产设备已不能适应扩大再生产的需要,为了保证原油产量不受影响,就需要大量更新设备,特别是大功率电机、大型号抽油机等的使用,使动力消耗大量增加。(3)注水量增加。油田开采进入中后期以后,为了保持稳产,一方面,大幅度提高产液量,以保证原油产量,另一方面,防止地下能量亏空,保持地层压力,必须增加注水井,加大注水数量,造成注水成本上升。同时,液量增加导致运输费和水质处理费相应增加。
3.企业管理的需要。油田企业是个没有围墙的工厂,分布的地域广,加上野外工作的特殊性,部分石油资产与管线由于受地理位置的限制,许多资产从不属于自己的地域穿越,管理起来难度加大,精细化管理成为必然。(1)生产管理的需要。我厂主要从事采油、注水、集输等工作,分布于苏皖两省3个县市11个乡镇。新区产能建设规模不大,开发后劲不足,单井平均产量低,综合含水达80%,原油产量递减率达10%,增产稳产难度大。要与国际大石油公司论仲伯,同口径的成本比较首当其冲。如何降低吨油操作成本,降低吨油综合成本,就客观地摆到了我们面前。推行成本精细管理是形势所迫,是自身生存的要求,更是企业发展和管理的需要。(2)成本管理的需要。按照2011年分公司下达给我厂的承包指标,吨油综合完全成本为2 653元,与分公司吨油完全成本2 143元相比,我厂的吨油成本水平较高,其中固定成本达1 672元/吨(含人工和折旧),占吨油完全成本的62.3%,我厂2011年预算成本缺口达400万元,控本压费的压力很大,人多油少的矛盾比较突出。(3)培养员工的需要。员工是企业精细管理的主体,既是精细管理的执行者,也是监督者。具体工作中,我们将统计核算、业务核算及财务核算等工作下放基层,指导帮助基层管理人员核算好所在单位的成本费用,分析成本升降原因,当好领导的参谋,让基层领导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生产经营管理中去。
二、推行成本精细管理的具体做法
1.严格预算管理,强化预算控制。按照“贴近基层、实事求是、指标合理、管理严格”的要求,在全厂范围内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全面预算的重点是降本减费,通过对成本发生进行全过程的要素管理,降低各项可控成本费用支出。各单位都能按月及时编制本单位的预算报表,除年度预算外,对非常规费用实行临时预算,货币资金实行月度预算,工程项目实行单项预算。机关部门以厂下达的绩效考核指标为基础,结合本部门实际,倒推出各项费用指标,并合理安排资金。为保证原油生产和应对特殊事项,对生产经营中的非常规费用,实行“一事一批”预算法。
2.细化目标成本管理,分解落实考核指标。绩效考核指标一经确定,年内一律不作调整,所有成本增长因素各单位自行消化,维护了预算指标的严肃性。基层单位根据下达的年度成本考核指标进一步细化分解、落实,并通过与基层单位负责人签订“绩效考核指标任务书”来保证成本指标的完成。同时,我们还将基层单位分解的财务预算与全厂的预算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差距,挖掘潜力。
3.加强可控成本的管理与落实,实行“立体化”管理。可控成本的管理是推行成本精细管理的关键。为此,我们对可控成本实行分级管理,重点是加强对厂级、科级和队级等三级可控成本的管理。可控成本指标按要素分解,量化考核指标,就是在不同的管理层和管理单元,都有明确的、量化的、科学的、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考核指标,并通过层层分解,把全厂的工作目标落实到具体的工作单元,真正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坚持重点费用重点控制,强化可控成本的分解、落实。横向上把各项成本费用分解到各职能科室,实行专项费用切块包干管理。纵向上把基层队控制的费用分解落实到班组、井组、单井和个人,层层签订责任合同,将成本管理责任具体化,做到人人身上有指标,千斤重担人人挑。
4.完善内部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强化激励机制。根据采油厂内部不同工作性质和费用类型,体现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实行以直接采油成本为主线,以劳务成本和包干成本(承包费用)为重点的成本管理方法,采取以采油队为中心的直接采油成本管理、以劳务作业单位为中心的劳务成本管理法和以机关后勤为中心的包干成本(承包费用)管理法实行三个成本中心管理方法,分别进行考核。对采油队实行原油产量、原油外销量、注水量、单位变动成本及相关经济技术指标等为主要内容的内部绩效考核责任制;对内部辅助劳务单位,实行以完成内部利润数额及相关控制指标为主要内容的内部绩效考核责任制;对具有管理服务职能的部门与单位,实行管理费用包干及相关管理指标为主要内容的内部绩效考核责任制;同时,全厂所有单位、部门、所有职工与原油产量、生产成本、安全环保等指标实行联挂考核,同比例奖罚。实行“成本一票否决”,各单位如果成本超支,将严格按照内部绩效考核管理办法规定的相关措施进行扣罚,强化激励机制,严考核,硬兑现。
5.依靠科技技术节能降耗降本。电力消耗和燃料消耗占我厂能源消耗80%,占现金操作成本10%,我厂在加强基础管理、深挖能源消耗系统潜力的基础上,积极在单井、单机推广应用节能技术,有效地抑制了能源消耗,抑制了单井、单机等单位消耗的上升。一是积极应用新技术。近年来,我们在25口井的抽油机上安装使用JN-1型高效节电器,解决了变载设备运行浪费问题。在欧北集输站和铜庄集输站,推广应用锅炉空气预热器。此项目的实施,锅炉热效率提高10个百分点。二是实施设备改造。通过开展低压供电线路改造、无功补偿、推广应用永磁同步电机、提升边远井站功率因素等途径,每月节电2.2千瓦时。三是加强基础管理工作。将外输加热炉的燃烧器改为油气混烧火嘴,提高燃油效率,减少原油消耗,提高原油商品率,节约能源。对三个采油队的污水回注系统进行完善,污水回注率达到90%以上,节约用水。进一步完善材料消耗定额,减少单位成本材料消耗,落实交旧领新、修旧利废等管理制度,节约材料。建立健全各类统计报表,及时了解能源消耗变化情况,发挥统计报表的“监示器”作用,做到全员参与能源管理工作,增强节约意识,促进降本增效。通过以上措施,我厂在总装机容量每年增加6%的情况下,能源消耗同比相当。
三、推行成本精细管理取得的成效
1.全面完成绩效考核承包指标。几年来,我厂原油产量连年完成生产任务,单位成本均在考核线下运行。2010年,我厂完成原油产量7.7万吨,单位考核单位成本2415元/吨,总成本节约76万元,单位成本节约9.87元,全年节约投资0.06万元,呈现出产量增、投资省、成本降的良好局面。近年来,正是由于紧紧抓住降本增效这一关健目标的实现,带动了其他17项绩效指标的全面完成,夯实了生存基础,拓展了发展空间。
2.吨油完全成本逐年节约额上升。从近几年我厂单位完全成本完成情况看,年节约额均有上升,2008年节约3元/吨,2009年节约7元/吨,2010年节约达10元/吨。同时变动成本从五年前的33%上升到2010年的37.7%,变动成本在总成本中的比重逐步提高,为成本精细管理提供了空间。
篇3
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按照“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的绿色理念,发挥“规划引领、政策激励、行政监管、技术支撑”的作用,推动重点项目和区域实施绿色建筑示范,全面推进绿色建筑发展,实现人与建筑、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
二、目标任务
根据省绿色建筑示范城市相关验收要求,确定我市三年内(2015-2017)绿色建筑示范城市主要工作任务目标。
(一)绿色低碳生态
1.低碳生态城市。单位建筑面积能耗0.05吨标煤/m2.a,单位建筑面积CO2排放强度0.10吨/m2.a。
2.绿色建筑发展。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居住建筑及甲类公共建筑执行65%建筑节能率。新建绿色建筑示范项目总面积511.7万m2,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面积266.1万m2,比例52%,建成303.8万m2,比例59.4%。
(二)节约型城乡建设
1.节约型规划。规划人均建设用地面积120m2,城镇控规全覆盖率。示范城市范围内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的用地面积占整个示范区域面积的比例100%。
2.城市空间复合利用。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建筑面积80万m2。
3.绿色交通。绿色交通出行分担率75%,公交站点可达性300米覆盖率50%,公交站点可达性500米覆盖率90%,新能源公交车辆、清洁能源车辆比例30%,公交站台智能化改造50%。
4.节约型村庄建设。村庄设施完好率85%,村庄环境达标率85%,美丽宜居镇村20个。
5.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比例70.6%,可再生能源消费比例10%。
6.绿色施工。绿色施工覆盖率50%。
7.成品住房。按照省《成品住房装修技术标准》实施的成品住房建筑面积占所有商品住宅建筑的60%。
8.城市绿色照明。照明年节电率5%,新建的城市道路装灯率达100%,公共区域装灯率达98%,灯具效率在80%以上的高效节能灯具应用率85%,高效光源应用比例85%。
9.节水型城市建设。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12%,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79%,新建建筑节水器具普及率100%,雨水利用率3%,非传统水源利用率10%。
10.垃圾资源化利用。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效率4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建筑垃圾综合处理率60%,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率60%,污水市政淤泥资源化利用率100%,医疗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率100%,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理率95%,工业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理率100%。
11.建筑工业化。推行建筑工业化,采用建筑工业化施工的工程建筑面积10万m2。加快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按建筑产业现代化方式施工的建筑面积占同期新开工建筑面积的比例每年提高3个百分点(2015年3%,2016年6%,2017年9%)。
三、重点工作
(一)绿色生态专项规划
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时,编制出台市绿色生态专项系列规划,全面推进市绿色建筑发展,积极实践建设低碳生态城区战略目标,推动城市建设发展转型升级,构建低碳生态的城市格局。绿色生态专项规划分别为:
《绿色建筑发展规划》;
《能源利用规划》;
《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城市实施方案(2013-2017)》;
《城市水资源综合利用专项规划》;
《城市照明专项规划》;
《城市固体废物资源化综合利用规划》。
建立包括绿色建筑比例、65%建筑节能率、成品住房、生态环保、建筑产业现代化、公共交通、可再生能源利用、土地集约利用、再生水利用、废弃物回收利用等内容的指标体系,纳入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规划中,并落实到具体项目。针对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如何落实,提出措施和计划。
(二)绿色建筑全面发展
突出重点,推进绿色建筑发展。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动绿色建筑,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且居住建筑及甲类公共建筑的建筑节能率达到65%水平。积极引导商业房地产开发项目执行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标准,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建设绿色居住区,重点推进大学城、新区等绿色建筑集中示范区域,实现绿色建筑集中连片发展。加快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机关办公建筑、政府投资的公共建筑进行节能改造时,率先垂范,具备条件的按一星级绿色建筑标准进行改造。引导商业开发的宾馆、酒店、商场、写字楼等大型公共建筑进行节能改造。积极培育节能服务市场,大力支持节能服务企业和用能单位采取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实施节能改造,对符合条件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按规定落实财政扶持政策。加强既有公共建筑运行监管。积极开展公共建筑能耗统计、能源设计和能耗公示等工作,扩展市级建筑能耗监测中心数据采集的覆盖范围,实现监测数据的采集由市区向各辖市、区延伸。所有建成示范项目按照建设部《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源审计导则》中的能耗指标体系结构设置各分项计量装置,并将统计得到的建筑能耗数据上传至省住建厅监测中心。推广建筑能效测评工作。全面开展建筑能效测评工作,对绿色建筑示范城市中所有的示范项目开展能效测评,并将建筑能效测评达到设计要求作为建筑节能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合格的必要条件。同时,大力培育能效测评机构,加强能效测评专业人员的技术培训。
(三)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
制定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规划和实施方案,开展可再生能源资源量评估,指导和规范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推动太阳能、浅层地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扩大太阳能利用,将太阳能利用纳入建筑设计标准规范,推广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太阳能集中供热水工程,在农村和小城镇推广户用太阳能热水器、太阳房等。
(四)城市空间复合利用
加强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和开发利用,提高城市空间资源利用效率和综合承载能力,体现竖向分层立体综合开发、横向相关空间连通、地面建筑与地下工程协调配合的原则,兼顾人民防空要求,统筹开发地下停车位、公共停车场(库)、商业服务设施、物资仓储、人防设施等地下设施。建立健全城市地下空间权属管理制度。城市新建民用建筑、城中村改造和旧城改造时应按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同步开发地下空间。
(五)构建绿色交通体系
建立多层次的公共客运交通体系。优化城区区域交通设施布局,完善公交线网,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全面推进和落实公共交通优先,建设智能交通控制系统,加快城市公交建设,实现公交站点可达性300米覆盖率50%以上。形成适应风景区休闲旅游功能的慢行网络系统。改善慢行交通环境,提高慢行交通出行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加强步行系统建设,构建与城市发展相适应,与机动车发展相协调,与公共交通良好衔接的非机动车道路系统。建立便捷借还的公共自行车系统。完善各项基础设施系统,实现机非交通运行的空间分离;另外自行车交通作为休闲运动方式,应该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城市居民的自行车休闲运动文化建设。扩大市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服务的范围。大力发展绿色交通工具。积极推广新能源公交,推进交通工具低碳化,推动公交使用LNG(液化天然气),鼓励混合动力、纯电动等新能源车的使用,出租车实现CNG(压缩天然气)全覆盖,加快淘汰落后交通工具。
(六)节约型村庄建设
坚持“因地制宜、以人为本,经济适用、集约建设,地方特色、乡土风情,试点示范、逐步推开”的原则推进全市节约型村庄建设。重点集中在农居集中、村庄整治、生活污水治理对农村生态环境改善,依照省《关于推进节约型城乡建设工作的意见》要求,围绕村庄土地节约、环境整治、污染治理、新能源利用等方面,选择具备条件的村庄开展节约型村庄建设试点,同步开展特色村庄建设改造,探索节约型村庄建设的方法、途径,建成一批环境整洁、自然生态、特色鲜明的节约型村庄。
(七)深入推动建筑产业化和住宅全装修
推动建筑产业化。加快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按建筑产业现代化方式施工的建筑面积占同期新开工建筑面积的比例每年提高3个百分点(2015年3%,2016年6%,2017年9%)。推广适合工业化生产的预制装配式、钢结构、木结构等结构体系,培育发展具有新型建筑工业化设计、生产、施工一体化的建筑业企业。鼓励各地政府安排适量用地支持建筑工业化基地建设,推动新区率先在全市建设建筑工业化研发生产示范基地,开展工业化建筑示范试点。研究出台对于开展建筑工业化的企业享受一定的扶持政策,政府主导的保障性住房应率先开展住宅工业化应用试点。推进成品住房。开展装饰装修工厂化生产示范试点、菜单式装修住宅小区试点,研究集装饰装修设计、生产、施工于一体的装饰装修新模式,并给予一定政策扶持。鼓励品牌家装企业、材料企业构建生产加工制作、物流配送、民工培养管理平台,为成品住房质量提供市场保障。在绿色建筑、廉租房和公租房中率先推行成品住房,鼓励房地产开发项目积极推行成品住房建设,按省《成品住房装修技术标准》实施的成品住房面积占所有商品住宅的60%。
(八)推进城市绿色照明
加强照明设施的改造,推广高效节能灯具和节能控制技术,具备条件的区域,积极推广采用合同能源管理的模式对其进行节能改造。结合智慧城市建设,构建绿色照明信息网络平台、绿色照明管理业务应用平台和信息资源服务平台,安装路灯照明远程监控管理系统,对路灯照明系统施行精细化管理,提高路灯使用寿命,保证节能、高效、安全运行。
(九)节水型城市建设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重点针对旧城改造,兼顾新城开发,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树立人水和谐的生态文明理念,采用低影响开发(LID)等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城市原有水生态环境的破坏,保护和修复城市水生态系统,有效应对洪涝灾害和水环境污染。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工程应制定节水措施方案,采用符合节水标准的用水器具,节水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投入使用。根据有利地形、自然沟渠等条件,合理统筹规划建设区域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提高绿化浇灌、道路清洗、景观水体等雨水利用率,规划用地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的新建建筑物应当配套建设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推广下凹式绿地建设,提倡应用透水路面工程技术,建设区域性中水回用系统,对污水处理厂进行中水工艺改造,合理建设市政中水供应管网,鼓励大型公共建筑和居住社区自建中水处理站。
(十)城市垃圾资源化利用
市垃圾处理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总体原则,垃圾源头减量、过程分类、高效收运与资源化处置同步推进,向“分散收集、集中转运、集约处置”方向发展。优化生活垃圾管理体系。加强源头分类,按照“三分类法”(可回收物、有毒有害垃圾、其它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完善日常保洁系统,提高日常保洁能力和环境卫生公共服务运营服务水平,加快建设城乡环境卫生管理体系。提高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水平。实施对工业固体废物收集、运输、贮存、处置的全过程监管,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促进各类废弃物在企业内部的循环使用和综合利用。积极探索污泥资源化途径,加大污泥焚烧发电力度,加快推进污泥无害化处置场建设,有效实现污泥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加快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装备研发推广,扶持发展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企业,推广利用建筑废弃物生产新型建材产品。加强医疗垃圾监督管理。加强医疗废物污染防治,推进医疗废物处理处置能力建设,对医疗废物处置设施进行规范化升级改造,建立全封闭的收集、运输、处置系统,推进医疗废物收集系统向乡镇、村级卫生单位延伸。
四、推进计划
《市绿色建筑示范城市重点任务推进计划(2015-2017)》
五、资金方案
《市绿色建筑示范城市专项引导资金使用方案(2015-2017)》
六、考核指标
《市绿色建筑示范城市实施方案考核指标(2015-2017)》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市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领导小组的协调组织职能,统筹协调推进示范城市建设工作。各辖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明确责任分工,安排专人有重点、有步骤地抓好组织推进,确保工作任务落实到位。
(二)加强部门联动。市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通力合作,积极支持、主动服务,认真细化落实目标任务,确保工作责任落实到位。各责任单位,要加强协调沟通,合力解决全市绿色低碳建设推进中的各种问题,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三)加强目标考核。建立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制度,层层分解下达目标任务,严格目标考核。市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年度目标任务执行情况的汇总分析,牵头部门和各责任主体,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具体措施,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四)加强政策扶持。按照市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专项引导资金管理办法,对符合条件的绿色建筑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对装配式建筑要研究制定符合法定程序要求的奖励政策,对于符合绿色建筑星级标准的项目,可优先享有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返退政策。
篇4
“十二五”期间,我国制造业在复杂严峻的背景下实现了中高速增长。2013―2015年,制造业年均增长9%。目前我国制造业占全球制造业的比重已近1/4。在500余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220多种产量位居世界第一。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船舶、高速列车、机器人、隧道、桥梁、高速公路、化纤、机械设备、计算机和手机的生产国。我国的特高压输变电设备、百万吨乙烯成套装备、风力发电设备、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等装备产品技术水平已跃居世界前列。
从深层看,“十二五”时期,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取得了积极的进展。2016年4月,德勤的《2016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报告显示,中国在全球制造业竞争力领域排名第一,美国位居第二。德勤曾在2010年和2013年两次《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中国两次均排名第一。以结构指标衡量,“十二五”时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成效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发展提质增速。一是工业单位劳动产出上升较快,2015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人均主营业务收入达117.4万元,与2012年98.8万元的水平相比,三年内提高了18.6万元,提高18.9%。二是高技术产业快速增长,2013―2015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4%,增速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3.4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年均分别增长9.9%和14.4%,增速分别高出全部规模以上工业3.6和10.2个百分点,体现出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高技术产业带动作用明显增强。
第二,产业结构呈现积极变化。高技术产业比重连年上升,且上升幅度逐年递增,2013―2015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依次为9.9%、10.6%和11.8%;装备制造业成为工业比重最大的行业,2015年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中的比重为31.8%;消费品制造业比重不断上升,2013―2015年增加值比重依次为24.5%、25.1%和26.1%;高耗能行业及上游采矿业比重逐年下降,2013―2015年,六大高耗能行业比重依次为28.9%、28.4%和27.8%,采矿业比重依次为12.4%、11%和8.6%,显示出工业经济发展过度依赖资源的状况正在得到改善。
第三,智能制造成为创新驱动的新引擎。2015年,新型、智能化、自动化设备和高端信息电子产品成为新增长点。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智能电视、智能手机的产量分别比上年增长161.2%、21.7%、14.9%、11.3%,自动售货机、售票机产量成倍增长,太阳能电池(光伏电池)、光纤、光缆、光电子器件、动车组、城市轨道车辆、安全自动化监控设备、电子工业专用设备等产品产量均实现两位数快速增长。
第四,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节能降耗成效显著,2011―2015年,全国单位GDP能耗分别比上年降低2.0%、3.6%、3.7%、4.8%和5.6%,降幅一年比一年扩大,累计降低18.2%,超额完成“十二五”节能减排16%的规划目标。特别是2015年,除单位GDP能耗以外,单位GDP电耗比上年降低6.0%,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比上年降低8.4%,这三个指标均为2005年实行节能降耗约束性管理以来降幅最大的,节能降耗成效十分显著。
二、制造业持续转型升级的对策
2015年5月,国务院正式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是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把握新一轮产业的战略机遇,结合我国基础和未来的产业发展以及工业强国的目标,总体做出的考虑。“十三五”时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需要在“十二五”时期成效的基础上,按照《中国制造2025》规划提出的发展路径持之以恒地继续推进,以最终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质变。
(一)把智能制造作为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
当前,智能制造正日益成为生产方式变革的重要方向,跨领域、协同化、网络化的创新平台正在重组制造业创新体系。我国要从以下方面入手推进智能制造。
1、把握五大发展方向试点推进
要根据智能制造特点,分类开展智能化的重点试点行动。一是针对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更准确的说是生产方式的现代化、智能化。在以智能工厂为代表的流程制造、以数字化车间为代表的离散制造选取试点示范项目。二是针对产品的智能化,体现在以信息技术深度嵌入为代表的智能装备和产品试点示范。也就是把芯片、传感器、仪表、软件系统等智能化产品嵌入到智能装备中去,使得产品具备动态存储、感知和通信能力,实现产品的可追溯、可识别、可定位。三是针对制造业中的新业态新模式予以智能化,在以个性化定制、网络协同开发、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智能制造新业态新模式推进。比如,在家用电器、汽车等与消费相关的行业,开展个性化定制试点;在钢铁、食品、稀土等行业开展电子商务及产品信息追溯试点示范。四是针对管理的智能化。在物流信息化、能源管理智慧化上推进智能化管理试点,从而将信息技术与现代管理理念融入企业管理。五是针对服务的智能化。以在线监测、远程诊断、云服务为代表的智能服务试点示范。服务的智能化,既体现为企业如何高效、准确、及时挖掘客户的潜在需求并实时响应,也体现为产品交付后对产品实现线上线下(O2O)服务,实现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2、从机器人智能装备开始突破
智能制造涵盖智能制造装备、智能制造系统、智能制造服务,智能制造装备是智能制造发展的核心突破点。发达国家制造升级的过程中,是以机器人为核心的智能装备作为抓手,我国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也不例外,机器人不再是简单代替人工作业,实际上是改变人类的生产方式,帮助各行业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实现节能增效的现代化生产及管理。一方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与国家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型相契合。另一方面,90%尚未实现智能制造的中小企业,将是机器人应用的潜力市场,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目前,我国机器人的主要应用在市场汽车、电子电气、食品饮料、塑料橡胶等细分行业,但我国作为制造业第一大国, 自动化升级所衍生的需求也应实现供给多元化,以实现贴近客户需求,智能化生产的目标。
(二)用先进标准倒逼“中国制造”升级
当前,标准升级须先行一步。通过行业标准引领产业方向,有利于改善供给、扩大需求,促进产品产业迈向中高端,是实现我国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关键一环。
1、提升标准水平
首先要提升创新水平,建立先进标准体系。按照目前我国的标准类别划分,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和国际标准。从标准自身水平来说,国家标准的要求最低,最后是企业标准。从全球来看,国际标准的要求其实是最低的,而目前我国标准体系里,采用国际标准还是一个主要方式和任务。换言之,我国标准体系构建的基本要求是达到国际基本水准。如果要构建中国的先进标准体系,无疑要构建一个高于国际标准的标准体系。一方面,要提升国际标准转化率,使得大多数领域的标准最低要求达到国际“及格”线;另一方面,还应当加快关键技术标准研制,加快标准更新,促进技术和产品创新,涌现出大量高于国际标准的国内标准,形成一个引领世界发展的中国标准群,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用中国标准走出去带动中国制造走出去,促进中国制造从中低端向中高端升级。
2、加大标准化改革力度
首先要改进政府管理方式,要采取新办法,让消费者自主选择。要采取负面清单的管理办法,除在危害人身安全、国家安全和生命健康等方面设置强制性标准,需要强制执行、严格管住外,其他方面要更多让市场发挥作用。2015年,国务院就部署了我国的标准化改革工作,目的就是希望通过改革的方式,让我国的标准化体制更加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要用先进标准倒逼“中国制造”升级,就需要按照国务院的部署安排,加快实现标准化改革的目标任务,让标准成为质量的“硬约束”,最终实现倒逼制造业提质升级。
(三)充分发挥服务业对制造业升级的提升作用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工业化中后期加速发展阶段,必须大力发展生产业为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强大的牵引与助推。
1、深化分工和合作
转型升级要走现代制造业和生产业“双轮驱动”的道路。我国正处在工业化中后期加速发展阶段。从国际经验看,这个阶段基本是走现代制造业和生产业“双轮驱动”和融合发展的道路。这意味着我国既不能沿用传统制造业和重化工业的老路子,也不能脱离工业孤立地发展生产业,而是要在分工与互动中选择现代制造业与生产业“双轮驱动”的战略,特别要围绕制造业这个“实体经济”大力发展生产业,把高端服务元素坚实地嵌入制造业之中,通过生产业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推动竞争力提升。
2、加强产业融合
要强化生产业对制造业的渗透与支撑。现代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产业融合。当今世界,服务业与制造业、现代农业之间关系越来越密切,在融合与互动中发展。在现代产业体系之中,物质生产需要有相关生产业的投入,其发展壮大亦将生产业特别是金融资本和人力资本作为先导,通过运用及研发、物流、营销等各环节的协调互动、才能转化为物质财富。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全球制造业正在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生产业已经成为制成品最重要的投入之一。同样地,服务方式的实现、服务行为的完成也离不开制造业、制成品这个物质载体。服务与产品互为依赖,共同满足市场的需求。因此,服务业与制造业是共生共荣、互为融合的关系。我国正致力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产业升级,最重要的出路就在于大力发展生产业,并促进生产业与制造业的融合与互动发展。
3、推动产业集聚
要打造一批生产业集聚区或功能园区,以服务业集聚策动制造业升级。集聚发展是生产业的重要特点和趋势,我们必须顺势而为。我国各级政府现在也十分强调服务业的集聚发展,正在打造各种类型的服务业集聚区。这种把大量服务业企业及相关机构集中于某个特定区域的模式,反映了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其所在城市的产业辐射力和竞争力。纵观国内外制造业发展经验,凡是生产业发达、集群程度高的地区,其制造业也相对发达,竞争力比较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相比,并无资源上的优势,但其制造业发达程度远超过中西部地区,就在于它有比较完善的生产业体系和专业化水平较高的生产性集聚区和功能区。正是这种生产业的集聚发展,通过规模化的知识密集型生产服务要素的嵌入,推动了制造业的升级。
(四)继续有效化解产能过剩
治理产能过剩业已成为“十三五”时期经济转型升级、结构调整过程中必须攻克的难题。
1、不断提升调控政策的科学性和预见性
有关决策部门要吸取“越控制总量,投资越踊跃,产能越过剩”的教训。未来不断提升调控手段与政策的科学性和预见性。进一步建立精细化的调控指标体系,差异化不同性质过剩产能的调控方法。
一是建立产能利用率评估和预警制度,将现行企业统计、景气指数分析与产能利用率评价结合起来,逐步建立起统一的行业产能过剩评估指标体系和预警系统,让企业和投资者及时准确地了解行业产能及相关信息,理智决策进入或退出市场行为,商业银行据此控制信贷投向和规模,防止投资过度,规避金融风险;其次,改革“总量控制”的产业政策思路及项目审批准入制度为核准制,且要以能源资源、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作为前置性条件,监管方式也应该从前置性审批,转变为事中和事后的过程监管,提高调控水平。
二是差异化不同性质过剩产能的调控方法,对于不同性质的产能过剩,需要分业施策、多管齐下。对技术落后产能的企业,依照国家法律和法规关停、淘汰,防止这类企业在市场出现短期需求趋旺、价格上涨时“死灰复燃”。对结构性缺陷导致的“低水平”过剩产能实行“有保有压”的调控措施,利用信贷、财税、价格等经济政策杠杆“扶优汰劣”,引导行业内部结构调整;对因购买力水平低、有效需求不足产生的相对性产能过剩和部分行业出现的阶段性产能过剩,加强规划引导,提高企业集中度,引导企业战术进步前沿、顺应产品更新换代趋势进行结构调整。
2、加快配套政策的改革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