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经济与管理范文
时间:2023-10-26 17:54: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能源经济与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经济发展 能源利用 环境保护
一、导言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当前世界都很关注的焦点问题。如何实现社会发展与资源和环境的和谐不仅是当前我们面临的问题也是未来几代人需要考虑的方向。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向来不仅注意经济的发展更注重环境的保护。近年来,中国逐步加大研发投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同事调整国内产业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及环境保护力度。但是,目前中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其实依然以粗放型为主;经济结构的不平等已经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而且这种情况变得越来越严重。以山东省为例,由于经济增长速度和规模的空前提升,资源消耗急剧增加,且劳动力成本低,资本投入极大。第二产业,特别是建筑业已成为全省大部分地区的主导产业,产业结构不平等,能源消费行业比重较大,服务业发展相对缓慢。同时,还存在着资源不足、排污量大、环境污染严重等现象。据山东省科技部的数据,山东省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化学需氧量、烟尘和工业粉尘排放量分别在中国地方排名中排到第一,第六,第七和第十。山东省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是中国在转型过程中的典型例子。因此,山东省经济发展中的一些问题有助于对中国未来的改革发展进行有效的分析。
二、山东省能源利用、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的现状
从1978在中国实施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在社会和经济发明经历了迅速的发展。2015,山东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63002.30亿元。和之前一年相比,增长明显。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快速增长,不可避免的能源需求量也有了非常明显的增加。目前来看,山东省的主要能源依然是各类化石燃料能源,资源短缺已经逐渐成为其发展的一个大问题。从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方面来看,总能源消耗量的增长率远远大于总能源生产量。
举个例子,煤炭消费量自1990以来急剧上升,但煤炭生产量已不能满足消费需求。特别是近几年,差距越来越大,煤炭消费量是煤炭生产总量的两倍多。山东省2003年前的原油生产能力始终大于消费量,而2003至2008的原油产量低于消费量,这与全国其他地方的情况相似。自2003以来,煤炭生产量占全能源生产总量的比重超过70%,而且比重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上升。在山东省,煤炭消费比重为70%至80%,原油消费比重为20%至30%,水电比例只有1%。在经历了30年高速发展后的今天,中国面对着一个全新的环境。固守原有的增长模式的弊端日益突显,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要求日益迫切。中国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日益面临着国内资源制约和经济全球化的双重约束。
同时,作为山东省政府关注的人口与资源和环境的问题,一些措施正在积极展开。比如关于节能重点行业的推广和重点大型企业的减排,以及关闭一些小造纸厂,小水泥厂等。二十世纪90年代末,山东省的垃圾和污染物的排放量达到高峰,然后逐渐下降。例如,二氧化硫的排放量,空气污染水平评价指标以及化学需氧量都随时间有了显著的降低。
三、能源利用、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
经济可持续发展主要是协调好能源、经济与环境的关系。其中,能源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是经济增长的主要依靠;而经济增长又是能源发展的前提,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开发和利用能源成为可能。同时,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资源不断的过度使用又导致了大量的污染物,当排放量超过一定的自然能虺惺艿南薅仁保就会发生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保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就不应该以环境污染作为代价,同时资源的利用效率也需要不断的提高。
在本文中,我们研究的是资源和经济增长的利用效率,以及经济增长与能源使用总量之间的关系。它们关系的散点图(见图1和图2)如下所示:
从图可以看出,自1990以来,山东省的经济增长率和能源消费量一直在上升。变量X的系数(能源利用率)是0.96,接近1,表明每增加1亿元GDP约需要增加10000吨标准煤。根据其他研究,中国的能源消耗量为美国的11.5倍,日本7.7倍,德国的4倍以上。因此,山东省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能源消费率仍有较大差距。由于经济增长严重依赖于山东省的能源而能源生产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把更多的能源需求量转移到其他省份。据报道,山东省的许多煤炭企业获得了外省的探矿权,在中国其他地方开采煤炭。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消耗量只会不断的增加,而单位的能源消耗量几乎保持不变这是不理性的。
相关的理论研究表明,一个国家的整体环境质量会先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下降,然后不断的持续上升。在经济发展的初期,环境恶化是经济发展的必要代价,但是经过一定的时期后,经济的发展将会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在经济发展初期,资源消耗率大于资源循环利用率,导致污染物不断增加。达到一定的时候,先进的工业和服务业有助于改善经济结构。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有效管理措施的实施,先进技术的采用,以及环保开支的增加,使得环境问题逐步解决。当收入水平超过库兹涅茨曲线的转折点时,环境质量开始改善。对此,本文在分析山东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时,基于格罗斯曼和克鲁格的模型如下:
其中Et是环境污染的水平,Xt包含其他相关变量,像产业结构、贸易额等等。在本文中,我们还使用了四个指标衡量Et,这其中包括废水排放量(E1),二氧化硫的排放量(E2),烟尘排放量(E3)和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E4)。
图2中每个模型系数呈现一阶序列相关。考虑到序列相关系数,在基于温斯滕估算提供的估计结果下可得,人均GDP与环境污染总体水平是非线性的关系,而且它们的关系也不遵循倒U型曲线的库兹涅茨理论。这和人均GDP与废水排放量(E1)之间的相关性是相似的。这意味着,如果其他因素是不变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废水排放量将先下降,换句话说,环境质量随着经济的发展先提高后降低。当使用其他三个指标进行估计时,结果表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排放量之间的关系是与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相一致的。换言之,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烟尘排放量将稳步增长,而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也会呈“S”型增长。
在我们的研究中,产业结构是由工业增加值与GDP之间的比率来表示的。估计结果在表2中,产业结构的变化是负相关的,而与E1、E2和E3确实呈正相关。这意味着,随着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不断上升,废水排放负荷逐渐下降,而二氧化硫和烟尘总量稳步上升.。以下可能是导致这样的结果的潜在原因:首先,包括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的废水得到处理,然后,随着节能技术的广泛使用,工业废水总量稳步下降。其次,工业增加值与排放量二氧化硫和工业粉尘之间是一个不平等的能源消费结构,产业的结构不合理造成如上的结果。例如,山东省的主要能源是煤炭,50%以上的煤直接燃烧,而二氧化硫和粉尘的排放主要来源于煤的直接燃烧,所以煤能源的消费结构加剧了大气污染状况。
到目前为止,有对于自由贸易和环境的之间的影响有三种不同的观点。有些人认为,自由贸易会导致负面的环境影响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而其他人认为自由贸易造成的负面环境效只会存在于短期之内,长期来看它对环境的影是积极的。另外有人认为自由贸易和环境之间没有密切的关系。国际贸易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很小,贸易政策的变化对环境政策的福利影响也不大。在本文中,我们发现,尽管国际贸易对整体环境质量的影响不大,但它仍呈现正相关性,与总排放的污水和二氧化硫和烟尘排放量呈现负相关性。
此外,我们还估计了环境污染与人均收入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人均GDP与环境污染的总体水平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这是符合库兹涅茨的倒U曲线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废弃物的排放总量稳步增长,当名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某一数值时,排放总量达到高峰,之后逐渐减少。目前,山东省人均GDP为64358.13元,如果全省继续保持现有经济增长率。10年后,排放总量将缓慢下降,环境质量将逐步改善。当然,对于山东省来说,为了提高环境质量,政府应该更加重视产业结构调整,鼓励使用保护环境的新技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改变原有的环境牺牲型增长模式。
四、结论和建议
本文考察了山东省能源利用、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首先,名义人均收入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呈现倒U型的库兹涅茨曲线。烟尘和固体工业废物的排放量与实际人均收入呈现线性和非线性的关系。其次,山东省的经济增长是高度依赖自然资源。近年来,尽管能源利用效率稳步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并没有改变。第三,产业结构不合理,不平等的能源消费结构和环境质量下降一直存在,因此,产业结构的优化将直接对经济可持续发展造成影响。此外,工业废物和污染物排放量也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逐步下降。然而,仍有一些污染物随着经济增长而增加,在可预见的未来污染物总量将达到一个高点,环境压力也将达到顶峰。
基于上述结论,我们认为山东省经济改革应强调以下几点。首先,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这是改善环境质量的关键。我们必须先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找到合适的方法来平衡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同时不算调整当前的产业结构。由于山东省经济依然在不断的快速发展,政府应适时的调整经济政策,鼓励发展资源消耗低的高新技术产业,以及可以减少污染和环境压力的服务性行业。最后,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例如,政府可以实行必要的减免税收以及贴息政策,鼓励企业采用节能、节水技术,完善法律法规,逐步降低环境污染。
参考文献
[1]国涓,王玲,孙平.2009.中国区域能源消费强度的影响因素分析[J].资源学,(2):31-39.
[2]林伯强.2009.高级能源经济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3]吴利学.中国能源效率波动:理论解释、数值模拟及政策含义[J].经济研究,2009(5):130-142.
[4]关华,2011.能源―经济―环境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研究.天津:天津大学.
[5]梁进社、王红瑞、王天龙.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瓶颈与环境约束[J].经济研究参考,2011,(1):12-26.
[6]李小胜,宋马林,安庆贤.中国经济增长对环境污染影响的异质性检验[J].南开经济研究,2013(5):96-114.
[7]齐红倩,黄宝敏,李伟.供给与需求冲击下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动与中国产能过剩[J].南京:社会科学,2014(8):16-23.
篇2
关键词:林业资源;管理;问题;对策;探究
中图分类号: S7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05.043
1当前林业资源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资金投入不足
从当前我国林业资源管理的情况来看,存在资金明显投入不足的情况。无论是林区公路年久失修,还是基础工作站较差的工作环境,包括林木种植基地不足、工作人员生活条件差、资源监测与保护设备陈旧、信息化程度较低等,这些都是由于投入不足所导致的。这势必会对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造成影响。同时,基础设施的不足,也会使林业资源管理中的科研以及推广存在问题,导致林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较低,进一步降低林业的经济效益,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1.2缺乏优秀的管理人才
从当前我国林业资源的管理工作来看,极度缺乏优秀的管理人才。由于从事林业资源管理工作的薪酬待遇相对较低,同时生活环境也较为艰苦,因而很难吸引具有高学历、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从事林业资源管理工作。同时,目前从事林业资源管理工作的部分人员,由于教育程度较低,在工作上也缺乏主动积极性,因此在进行新型技术推广与应用工作时,存在较大阻碍。另外,林业资源管理工作当中存在着人员流动过快的问题。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是因为林业资源管理工作发展空间极为有限,很难吸引人才长时间的停留。
1.3管理机构配置问题
对于林业资源管理工作来说,管理机构配置也是影响当前林业资源管理工作效率与质量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众所周知,在进行林业资源管理工作时,基层林业工作站有着极大的作用,同时也担负着许多工作。然而就目前的情况看,基层林业工作站往往存在着人员少、任务多、压力大等问题。这不仅会对林业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造成阻碍,同时也会影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降低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1.4林业执法问题
林业执法对于提高林业资源管理工作的质量,监督林业资源管理工作的执行和完成有着巨大帮助。然而,目前的林业执法却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执法过于随意、重处罚轻管理、罚款不规范等。如果不加以解决,必定会对林业资源管理工作造成不良影响。
2解决当前林业资源管理存在问题的策略
2.1扭转现有林业资源管理理念
要想提高林业资源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彻底解决当前林业资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彻底扭转现有的林业资源管理理念。要确立“依法管理”、“生态经济结合”等林业资源管理理念,对乱砍滥伐等严重破坏林业资源的行为,一定要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在进行林业资源管理时,要注重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平衡发展,确保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林业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可持续社会的创建提供帮助。
2.2培养高素质人才
培养高素质人才,吸引更多具有扎实专业知识以及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投入到林业资源管理工作当中,对提高林业资源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有着巨大帮助。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注重的是林业资源管理人员的聘用,同时需要提高从事林业资源管理工作人员的薪酬待遇,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对于在岗的工作人员,可以安排相关的讲座和培训,让他们接触到更多的新型技术以及先进的管理理念,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林业资源管理工作。
2.3优化林业产业结构
优化林业产业结构对加强林业资源管理工作也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优化林业产业结构,首先要做的是加强商品林的建设,充分调查市场情况,了解市场走向,栽培出更加适合市场的特种树木,从而提高林业的经济效益。发展生态旅游路线,针对林业资源的特色进行开发利用,吸引更多的^光游客进行观光消费,这样不仅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能引其他资本进行投资,对于促进区域经济有着巨大帮助。
2.4建设完善的执法体系
执法体系的建设是保障林业资源管理工作正常开展的有效手段。通过执法体系的建设,不仅能够规范林业资源管理工作,同时对于消除乱砍滥伐现象,阻止林业资源被破坏也有着巨大帮助。因此,地方政府与相关部门一定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与执行,以提高管理工作的透明度、效率和质量,并对违规情况进行严肃的处理。只有做到这几点,才能改善当前我国林业资源管理的现状,提高林业资源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平衡林业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的建设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司宏煜.林业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林业产业,2016(04).
篇3
[关键词]东盟 新格局 技能型人才 教育管理
[作者简介]梁剑(1981- ),女,广西南宁人,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广西 南宁 530021)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4-0032-03
广西壮族自治区东与广东毗邻,南临北部湾、面向东南亚,西南与越南连接,是我国西南的一个高速发展的沿海龙头省份。为实现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的奋斗目标,广西壮族自治区积极推动构建中国―东盟“一轴两翼”区域经济合作新格局以及中国―东盟“一轴两翼”合作战略,既具有创新精神,也切合实际,是中国与东盟次区域合作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深化和发展,对中国与东盟的区域合作有着积极和长远的重大意义。“一轴两翼”合作战略顺应国家南向发展战略,有利于整个国家西南地区的和平、稳定和繁荣。近年来,中国与东盟政治、经贸、文化的交流合作越来越密切,教育交流也日益密切。进入21世纪,职业教育也随之进入新的发展期。经济社会的发展,既需要理论水平高的科研人才也需要有优秀管理才能的企业管理者,更需要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熟练技能的技能型人才。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就是重点加速培养高技能型紧缺人才,加快人才培养步伐,加大高职专业建设力度,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高技能型人才是当今我国高职教育的责任,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前提下,应抓住机遇发挥优势, 争取在技能型人才的教育和管理方面有所作为。国家已经意识到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从1999年开始,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技能型人才培养和发展的文件(如表所示)。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我国技能型人才的缺失已产生令人担忧的后果。尤其在广西,在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新格局下,“博士易找,技工难求”的现状已令诸多企业面临“技工荒”的危机,影响了整个东盟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技能型人才缺失,将制约广西东盟区域经济产业的技术进步,影响对国际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甚至导致东盟经济区丧失产业经济发展的先机。广西高职教育在东盟区域经济合作新格局、新时代背景下继续发展,关键是技能型人才的教育管理。新形势下加强对广西高职学院技能型人才的教育管理研究,对整个东盟区域经济合作新格局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在高校技能型人才教育管理方面,国内外已有较多的探索和经验,广西也有不少相关的研究成果,但基本停留在理论层面,针对广西高职教育如何在东盟区域经济合作新格局下结合国家对技能型人才的发展要求来提高区域技能型人才的教育管理方面,只有一些零碎的研究及文章,缺乏定量、规范的系统研究。
技能型人才是指在生产和服务等领的域岗位一线,掌握专门知识和技术,同时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技能,在工作实践中能够运用所掌握的技术和能力进行实际操作的人员。随着社会科技的飞速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技能型人才已成为一个地区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一个地区要想快速发展,就需要正确认识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性,加快技能型人才培养。在东盟区域经济合作新格局下,能否拥有一定数量和规模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队伍,将直接关系到整个广西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人才战略目标的实现,但是由于历史客观因素的制约,目前广西面临技能型人才数量不多、质量不高、特色不突出等问题,这些问题已成为制约广西区域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如何在东盟区域经济合作新格局下更好地增强和完善广西技能型人才的教育管理,成为广西区域经济发展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同时,建设一支具有高超技艺和精湛技能的技能型人才队伍,是广西区域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保证,也是增强整个广西经济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随着东盟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广西在技能型人才培养、评价、管理和保障机制等方面都具备了坚实的基础,技能型人才的发展空间越发显示出广阔的前景,但在技能型人才教育管理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
一、广西技能型人才教育管理现存的问题
广西技能型人才教育管理在东盟区域经济合作新格局下,虽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分析如下:
1.技能型人才教育管理的政策导向不清晰。近几年广西自治区政府实行的关于高职教育的具体政策以及鼓励学生报考高职院校的各项政策,对技能型人才教育管理起到了一定的积极导向作用,但由于普通高等教育的政策落实不到位,造成区内高中毕业生报考普通本科院校逐年火热,而高职教育则连年受到冷遇,有些高职院校的录取人数甚至达不到教育厅下发的招生指标。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报考出现“一热一冷”的现象,产生了两种趋势:一方面,普通高校招生呈现明显的“供大于求”的局面,报考人数剧增,但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却不够专业、详细,尤其是一些重点本科院校的招生工作注重学生人数的积累,在教育和管理方面却较为空泛,导致本科招生生源越来越多,毕业时就业形势严峻;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连年看好,但招生工作很难开展,每年都有部分高职院校无法完成招生指标,两者之间存在巨大反差。造成这一矛盾的关键在于职业教育缺乏吸引力,政府的招生政策也影响了高职教育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并且在实际招生的过程中也出现分数低、综合素质低的总体情况。部分职业院校的统计数据显示,学生入学生均成绩和毛入学率逐年下滑,这也使人们对职业教育的偏见不断加重,认为职业教育是普通高等教育筛选之后的结果,部分人甚至认为职业教育是普通高等教育之外的浅层次、小面化技能教育。部分高等院校设置专业时脱离了社会需求,导致大量教学资源浪费,不利于学生的职业规划和成长。
2.财政投入政策有待完善。目前,广西已经建立扶持技能型人才成长的财税政策框架,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相关财税政策没有自成一体,而是分散于各类法律法规中,缺乏整体性、系统性。关于政府资助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优惠政策,通常以各类补充性法律法规体现出来,使得涉及技能型人才教育和管理的相关财政政策在法律范围内处于“真空”地带。二是广西自治区政府在教育方面的财政投入总量偏低,使得最终分配到技能型人才教育和管理方面的经费更少。目前,全国范围内人均 GDP 已达到 2000 美元左右,而国家在教育方面的支出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3%左右,多年来都在这个数值上下徘徊,广西教育方面的财政投入所占比重还略低于全国的平均值。财政对教育投入偏低的情况,从总体上也限制了技能型人才教育和管理方面财政投入。
3.企业对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投入不足。企业经营体制从公有制向私有制转化之后,企业需要拿来就能工作的技能性技术工人,存在以短期高利润回报为出发点的心理,不重视对员工技能的培养,即使出现“技工荒”,也忽视对员工的技能培训,使得员工整天从事单一、重复的流水线作业,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机会。鉴于国家财政在职业教育和培训资金投入中所产生的倾向性问题,即使多年来广西出台了许多增加职业教育和培训投入的保障机制,职业教育和培训也初有成效,但未能从源头上解决问题,还需加大政府的财力支持。在广西某些发展滞后的城市,出现基本建设经费无法保障的情况,只能以依靠学校自筹经费来投入教育,而在有教学经费投入的地区,又出现需求经费分配不均的问题。
二、促进广西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教育管理有效机制形成的对策
1.建立广西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教育管理协调机制。广西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教育管理有效机制的形成,需要首先形成一套完整实用的协调机制,从上到下进行协调,促进从政府到具体高职院校的政策沟通。政府通过各项文件,制定相关政策,统筹规划,落实指导,依法推进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力争形成政府、职能部门、各职业教育机构既分工协作又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并结合广西东盟区域经济合作新格局下的具体情况,研究制定适合本地区的职业教育规划,协调各个职业院校的教育工作,做到各个职业院校之间的信息沟通、资源共享。同时,政府督导部门要加强对广西区域职业教育工作的督导,加强对各职业院校的检查、评估,以评促建,促进高职院校的健康持续发展。要不断强化政府统筹职业教育的作用,充分整合和利用现有各类职业教育资源,打破部门界限和学校界限,优化高职院校发展结构。根据广西东盟经济的发展新趋势和高职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充分发挥本区重点高职院校的龙头作用,形成以重点高职院校为龙头,带动其他高职院校形成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式的高职教育发展模式。
2.强化广西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教育管理的经费投入机制。广西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教育管理需要有完整的配套经费支持,主要用于推进技能型人才培养硬件和软件建设,在保证教育经费逐年增长的基础上,确保高职教育的财政性经费投入,加强技能型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对高职教育者要在思想、生活上给予关心,培养能力强、素质高的职教队伍,不断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水平。除正常的政府性拨款外,每年应安排一定数额的补助专款用于补助经济困难的学生,开通绿色通道,扶持生活贫困的高职学生完成学业,逐步建立政府、高职院校和社会共同分担、多种所有制并存的高职教育与技能型人才培养经费投入的新机制。金融机构以信贷方式支持发展高职教育与技能型人才培养;政府下拨的教育培训经费要专款专用,固定用于高职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同时,加大行业企业、社会团体对高职院校的捐资助学力度,为技能型人才教育管理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经济条件保障。
3.完善广西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教育管理中的校企合作机制。提高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教育管理,首先需要改革教学内容,摒弃单纯课堂教学模式,删除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脱节、不符合社会发展的理论内容。可以聘请公司企业内部有经验的技术人员给学生上专业课,邀请企业有经验的人员参与制订实践教学计划,制定新的实用性实践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操作性、应用性。通过这种校企合作机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的实训教育落到实处。产学结合具有较强的优势,是应用型技能人才的必经之路,能将职业教育发展推向顶峰。产学结合能把企业需求与学校教育融为一体,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实现特殊环境与学校环境之间的转变,确保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要完善广西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教育管理的校企合作机制,需要由企业技术人员、政府部门和学校的教学部门共同商讨,将社会发展所需求的专业、企业所要求的人才技能、教学方式等工作齐抓共建,帮助学生从单一的学习知识向掌握社会工作所需要的职业技能转换。广西企业的工业化水平较低,缺少重头大中型企业,因此需要加大与沿海沿边企业和发展势头良好地区企业的合作,建立固定的实习基地,重视建立与地方企业的关系,积极向过渡性思维转变,进行深层次的合作与交流,利用企业的现有场所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技能,帮助学生达到独立工作的水平,为高职院校的教学实践、实习和技能培训等提供设备、场地以及一线工作经验的支持。此外,还可以派遣教师到企业传授先进理论知识,聘请企业有经验的一线技术人员到学校讲授操作知识,并建立教师资源库,这样可以优化教师队伍。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可以把行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实践经验以及研究成果的应用与推广情况带入课堂,有助于指导学生的实训教学,拉近了学校与产业、行业实际需求的距离。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能够锻炼多方面的素质,还可以增强社会适应性,促进自身尽快适应社会。
4.转变广西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教育管理中跨行业就业为出发点的盲目观念。政府应该建立以对口专业需求为出发点的各类招聘会和管理机制,为职业教育的技能出众者创造专业对口的联系桥梁,拓宽就业门路。认清职业教育对改变国民素质的重要性,在义务教育阶段末期做好转型学生教育的引导工作,建立更为灵活的适合技能型人才顺利就业的机制。要深化高职院校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改革增强高职教育服务社会发展的能力,引导用人单位建立适合社会发展的科学的绩效考评制度和薪酬制度,逐步提高生产服务一线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经济收入。大力宣传优秀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贡献,高职院校也要大力宣传本校毕业生中涌现的先进人物,营造有利于高职教育发展和技能人才培养的良好社会环境。建立对优秀技术人才的政府奖励机制,对职业教育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优秀教师进行奖励表彰。
5.加强广西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教育管理中实训基地建设。高职院校的职业环境建设必须以真实和仿真为出发点,其中包括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与理论知识的转换、市场化需求与社会进步并驾齐驱、高职教学改革的大致方针适合专业设置等,同时,还要有针对性、前瞻性、科学性等特性。加强广西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教育管理的实训基地建设,要采取校内实训基地与校外实训基地相结合的方法。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要对学生进行适应性、专业化的指导;企业实训基地应重视建立在生产线上的具体操作,将知识应用于具体工作中。只有这两种基地联系紧密且相互促进,才能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应用型人才。此外,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还要因地制宜,突出实用性,集教学、培训、技能和社会服务为一体。为了适应广西东盟区域经济合作新格局的发展需要,要重视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训练。职业技能的重点是要把实际操作转变为一种技能素质,根据各个职业岗位的技能要求来确定具体目标。学生通过参加校内实训,提高了实践技能水平,增强了综合素质,提高了就业能力和工作能力,有利于技能型人才的教育管理。随着高职教育的持续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校内实训基地已无法为实训教学供给充足的资源,因此,需要积极拓展校外实训基地,从而缓解校内实训基地设备、场地、岗位不足等问题,让学生感受真实的工作环境,营造双向互动的就业情景,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的职业岗位能力。
6.积极推进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资格认证工作。积极推进广西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资格认证工作,是对广西区人力资源开发的一项重要措施。要结合专业特性,鼓励学生考取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对于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素质、培养广西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了适应广西东盟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还需要制定高职毕业生参加职业资格考核鉴定的具体办法。政府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也要不断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积极推进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资格的认证工作,实行学生在校的专业理论考试和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确保高职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丁惠炯.内蒙古技能型人才培养与使用政策实施研究[D/OL].http:///KCMS/detail/detail.aspx?QueryID=0&CurRec=1&recid=&filename=1013193696.nh&dbname=CDFDLAST2013&dbcode=CDFD&pr=&urlid=&yx=&v=MDkw
NDBGckNVUkw2ZlllVnZGeXJsVnIzUFZGMjZIYkt4SGRmRnFaRWJQSVI4ZVgxTHV4WVM3RGgxVDNxVHJXTTE=,2013-06-01.
[2]蒋友琴.广西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OL].http:///KCMS/detail/detail.aspx?QueryID=4&CurRec=1&recid=&filename=2007166695.nh&dbname=CMFD9908&dbcode=CMFD&pr=&urlid=&yx=&v=MjI3MDR1eFlTN0RoMVQzcVRyV00xRnJDVVJMNmZZZVZ2RnlybFY3L05WMTI3R2JLK0dOZkZxcEViUElSOGVYMUw=,2007-03-01.
篇4
[关键词]政府功能 经费 多渠道 效率 职业教育
[作者简介]高山艳(1981- ),女,山东沂水人,北京师范大学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所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基本理论与政策。(北京 100875)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5-0008-04
一、中等职业教育经费筹措机制的现状
本研究将从经费数量和经费收入构成两方面来分析中等职业教育经费的筹措现状,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数量主要计算中等职业教育经费的绝对数量和相对数量,它反映了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总量及其在整个教育经费中所占比例的变化情况;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收入构成,则能够反映中等职业教育经费中不同来源经费所占的比例,是衡量多元化筹措经费机制实施状况的重要指标。
(一)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数量
近些年来,中等职业教育经费绝对量逐年上升,但从相对量上看,中等职业教育经费占教育经费总量的比例呈下降趋势,尤其是1996~2006年间下降趋势明显,直到2007年,随着招生数的大幅上升,中等职业教育经费在教育经费中所占的比例才达到7%,并逐渐开始上升。职业教育经费在教育经费中所占比例总体呈下降趋势,反映了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仍处于弱势地位,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见下表)。
为进一步从动态角度考察中等职业教育经费增长速度,本研究计算了中等职业教育经费相对于教育经费的弹性系数,即用中等职业教育经费的增长率与教育经费增长率之比来度量,用来测量职业教育经费相对于教育经费增长速度。通过计算得知,在1996~2009年的14年间,中等职业教育经费的弹性系数只有1997年(1.19)、2003年(1.54)、2005年(1.24)、2007年(1.29)、2008年(1.20)、2009年(1.03)这6年大于1,意味着这6年中等职业教育经费的增长快于教育经费的增长,这与我国1996年《职业教育法》以及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等法律和政策的颁布实施是密不可分的,这些政策的出台,促进也保证了职业教育经费的大幅增长。其他年份弹性系数都小于1,说明中等职业教育经费的增长速度慢于教育经费的增长速度,2001年更是低至0.18,这同时也说明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极端不稳定,在政府财政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情况下,如果职业教育财政经费不能随教育经费的增长而增长或呈现大幅度的波动,必将严重影响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二)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收入构成
1.国家财政性经费和学杂费收入是职业教育经费来源主体,二者所占比例变化向相反的方向发展。由第9页图可知,在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来源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和事业收入中的学费、学杂费是最主要的两个来源渠道。这两个来源构成呈现出相反的趋势,最明显的时间段是2005~2009年间,财政性教育经费所占比例呈现直线上升趋势,从54.02%上升到67.91%。与此相对应的是,学杂费的比例从2005年的28.13%下降到2009年的23.17%,期间,除2007年,学费收入占28.19%外,学杂费所占比例总体呈直线下降趋势。国家财政性经费在中等职业教育经费中的比例近两年来才有所提升,2007年以前,财政性教育经费占中等职业教育总经费的比例一直在62%以下。
2.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经费所占比例偏低。《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从2005年才做了“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的经费统计。从上图可知,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经费在职业教育总经费中所占比例较低,在2005年和2006年达到较高点,分别为5.17%和5.07%。从2005~2009年来看,该部分经费所占比例呈明显下降趋势。由此可以得知,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的积极性尚没有充分调动起来,同时也反映“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需要进一步健全和落实,应通过多元办学机制的落实吸纳民间资本投入职业教育。
3.社会捐赠经费总量偏小,且呈下降趋势,职业中学所获得捐赠金额最多。社会捐赠部分在中等职业教育经费中所占的比例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尤其是1996~2006年间,这一比例从4.33%下降到0.33%。此外,由于职业中学中职业初中部分比例日益减少,2005年,全国职业初中有601所,2006年,这一数字降至335所,2009年更是降至67所②,从2007年起,《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不再对“职业中学”中“职业初中”部分的经费加以统计,而是将职业高中从职业中学中单列出来,作为中等职业学校一类,将其经费加以统计。此外,数据显示,不同类型的中等职业学校所获得的捐赠款数额差异较大,相比之下,职业中学接收的捐赠款较多。2007年前,职业中学社会捐资经费数额与中等技术学校、中等师范学校、技工学校和成人中专四类学校的捐资总和相当,有些年份甚至远远高于后四类学校的捐资经费总和。如1996年,四类中职学校获得的捐赠收入为52644.9万元,而职业中学的捐赠收入为56469.8万元,后者高于前者,但差别不大。再以2004年为例,中等技术学校、中等师范学校、技工学校和成人中专四类学校所接收的捐资经费总额为5125.3万元,而同年职业中学所接收的捐资经费总额为15018万元,约为前者的3倍。可见,较低阶段的职业初中及职业高中是职业教育捐赠的主要对象。
从左图以及我国对职业学校学生采取多种方式补贴学费这一事实来看,国家在采取措施维持受教育者个人及家庭所分担的职业教育成本比例,长远来看,中等职业教育经费各来源渠道中,学费、学杂费所占比例上升空间不会太大,况且,如果学费过高可能也会抑制学生接受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尤其是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此外,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缺乏教育捐赠的社会传统,教育捐赠的相关激励政策不健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仅提出“国家鼓励捐资办学”,至于具体如何鼓励和引导捐资教育并没有相关政策,可见,社会传统和政策的欠缺注定了提升捐赠经费在中职教育经费中的比例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通过上述分析不难得出,我国相关法律和政策中所规定的职业教育“多渠道筹措机制”实际运行状况并不理想,更多地停留在政策文本层面,经费来源名为多元,实为单一。
二、中职教育投入表面多元实为单一的运行机制造成的危害分析
20世纪80年代,针对凯恩斯国家干预主义所出现的各种弊端,反对政府干预经济的呼声日渐高涨,新自由主义抬头。在此影响下,西方各国兴起了一场政府改革运动,主要标志是美国克林顿总统、英国撒切尔夫人以及新西兰政府改革,这些改革的共同之处在于,将企业管理方法引入政府部门管理,倡导政府公共物品生产和提供的分离。学者们将这些改革运动进行总结提炼,形成了新公共管理理论。我们关注职业教育的产出,关心职业教育为社会培养了多少技能型人才,但似乎很少考虑这背后的投入以及效率问题。“新公共管理主要关注的是效率,当问题是运用投入以获得产出的时候,效率就是最需要考虑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就应该考虑运用新公共管理,虽然无法保证它就是最佳的治理机制。”③近年来,我国倡导职业教育经费来源的多样化,实施多元化的经费筹措机制,的确有利于缓解政府资金紧张的状况,有利于吸引社会闲散的资金投入教育,但是,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我国中职教育多元化的经费筹措机制的实际运行状况并不理想,这对中职教育的发展产生了一系列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
(一)容易导致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传统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弊端之一就是投资不足。对于职业教育来说,技能人才的培养需要大量的实训设施、设备以及原材料,并且为保障培养的技能与实际生产要求的同步,这些实训设备设施需要随时更新,设备的更新换代无疑需要大量的经费。此外,我国及目前很多国家实施的工作场所的学习和实习也会产生较高的费用,因此,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比具有更高的成本要求。一些学者提出“职业教育的生均成本应是普通教育的2~3倍”④。但现实情况是,目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生均预算内经费远没有达到普通高中经费的2~3倍。以2009年为例,中等职业学校(含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和成人中专)的生均预算经费支出为4548.69元,稍高于普通高中生均预算经费(3920.28元),前者仅为后者的1.16倍。笔者在调研中也发现,经费短缺是目前很多职业学校校长所反映的突出问题,由于经费短缺,河南等很多中等职业学校面临严重的设备缺少、陈旧落后的问题。
(二)容易导致职业学校的X-无效率
由于政府供给公共产品或服务的低效率问题,一直受到新公共管理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的指责,“由政府直接生产公共物品,那些生产单位实际属于‘政治性企业’(‘政治性企业’这个词由德阿雷西命名,指由地方或全国性的政治单位拥有的任何组织),没有明确的‘中心签约人’(行使法人财产运作权和控制权的人被称为中心签约人,他拥有企业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和人格化的产权主体,经营者没有提高效率,改善经营管理的冲动。”⑤对于职业教育而言,公立职业学校由于主要接受政府财政投入,缺少统筹配置资源、提高经费利用效率的动力,缺少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整专业、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愿望,不具备莱布斯太因所说的X-能力,即“让一个组织最小化自己的成本而达到投入和产出之间可能达到的最高比率的技能”⑥。有研究将公共服务私人提供者和公共提供者之间进行比较,发现当单位成本价格更高的情况下,公共机构所做的事情总是更少一些,换句话说,公共服务由公共部门提供更容易导致X-无效率。“无效率现象的存在,可能是因为缺少竞争的结果。”⑦在当前职业教育供给问题上,与私立职业学校不同,公立职业学校主要经费来自于政府财政预算拨款,可以说具有较为稳定的经费来源,他们接受的外部竞争力很小,容易导致莱布斯太因所提出的X-无效率。
(三)容易造成职业教育质量低下
在目前主要由公立职业学校承担职业教育供给的情况下,存在以下三层委托―关系:公民将教育权委托给国家,国家将教育权委托给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将教育权委托给学校。作为委托人,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责是制定宏观管理政策,公立职业学校作为人负责职业教育的具体实施,贯彻落实教育行政部门的宏观政策,获得政府财政支持。公立职业学校更多的对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接受教育行政机关的评估检查,但两者在博弈过程中,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作为人的公立职业学校会有意隐瞒或夸大某一方面的信息,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公立职业学校并不直接对作为初始委托人的学生负责,容易导致职业教育质量低下,并缺少提高质量的动力。而如果多元化投入、多元化办学将会出现更多私立职业学校来提供职业教育,那么这将会缩减其中的委托―关系层数,私立职业学校将会更多地对作为直接委托人的前来接受教育的学生负责,会更有利于提高职业教育质量。
三、职业教育经费筹措渠道多元化的必要性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为多渠道筹措职业教育经费提供了理论基础
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新公共管理理论,为多元力量投资职业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虽然各国对新公共管理这场政府改革运动的理解和具体做法存在差异,但其中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都强调采纳私人企业的管理方法改革政府管理,强调加强竞争和市场导向,改变过去单一的无所不包的供给方式结构的倾向,提倡提供公共服务的多元结构(宁可出现多种提供者的竞争)。各国的政府改革实践都证明,向社会提供公共物品的任务并不一定要由一个主体,如政府来承担。多个主体参与可以发挥各主体的优势,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对于职业教育来说,需要切实引入多元投资主体,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政策文本层面,需切实调动各主体的积极性,使职业教育尽快走出投资不足的瓶颈;此外,市场力量参与中等职业教育办学能对人才需求新动向和由此反映的受教育者需求的变化作出迅速反应,有利于改善质量和效率低下问题,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技能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
(二)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职业的多样性和技能的多层次性要求通过多元办学机制实现多渠道筹措职业教育经费
首先,提倡多元化办学是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本质要求。职业教育以应用型技能人才培养为教育目标,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应充分反映职业的特点和要求,应与社会职业有更为直接和紧密的联系。而鼓励个人和企业多元投资有助于充分发挥这些主体在职业教育中的话语权,有助于加强职业教育与产业界的联系,使职业教育更好地面向职业、反映职业、为了职业。其次,职业的多样性和技能的层次性决定了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办学有很大的空间。在每个教育层次和教育类型中,公众对教育的需求都是多样的,民众对教育需求的多样性在职业教育领域体现得更加明显。职业教育主要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的各种职业培养人才,主要传授各种职业所需的实用知识和技能,而职业本身种类繁多,每一职业技能内部又存在不同等级,这样一来,一所民办职业学校既可以定位于培养初级工、中级工,同样也可以定位于培养高级工;既可以主要定位于培养建筑技能、汽车检测与维修技能,也可以定位于培养数控技能、电子工程技术技能。此外,职业技术与技能的变化和更新速度非常快,职业教育的这些特点就为民间资本和市场力量介入职业教育、面向不同职业开展不同层次和工种的职业技能教育提供了现实依据。因此,在参与举办职业教育上,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有更大的空间。
(三)以追求效率为价值取向的社会特点要求多渠道筹措职业教育经费
在论证公共产品供给主体时,很多学者从产品属性出发,认为教育(包含中等职业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准公共产品,具有正的外部性,应由政府来提供。但即便如此,很多研究者逐渐发现公共产品由私人供给不但可行而且能够有效地克服政府单独供给的缺陷,或许持此观点最具代表的学者是著名经济学家、新制度经济学的代表人物科斯,他在《经济学中的灯塔》中提出公共产品可以由私人来生产。而在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中,政府既是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又是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生产者与供给者,这样不但导致公共物品供给数量不足,还容易造成政府机构庞大臃肿,同时,由于不存在竞争,还容易导致所提供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质量低下。明确了公共产品可以由私人提供后,在职业教育上,政府要从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提供者的角色逐渐转变到政策制定者角色,转向通过制定政策鼓励市场力量参与职业教育供给的角色,实现奥斯本和盖布勒所提倡的“掌舵”和“划桨”分离,从“划桨者”转向“掌舵者”的目标。
四、职业教育经费筹措机制中政府职能改革建议
职业教育多元主体参与后并不意味着政府可以完全退出,反而应更好地发挥政策责任,由原来公共物品的生产和提供者角色逐渐转变到政策制定者角色,充分发挥其“掌舵者”的作用。
(一)发挥政府决策责任,明确职业教育经费多元投入的领域和形式
首先,进一步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通过社会团体、公民个人直接举办职业学校的形式实现职业教育经费来源多元化。我们倡导多元筹措经费,并不是简单地要求社会各方力量投资于每一所公立职业学校,实现在每所职业学校这一个点上投资结构的多样化,其实,通过多元办学机制的落实,通过职业学校公私立性质的多样化,鼓励举办民办职业学校,允许民办和公立职业学校共同发展来实现职业教育大的面上的多元投资的目标才是可靠的途径。其次,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尤其是订单式培养,通过培养过程的经费多元化来实现职业教育经费多元筹措。职业学校实训教学占有突出地位,对实训设施、设备和实训师资的需求为企业在这些领域投资于职业教育提供了可能和空间,职业教育应重点在这些领域吸纳企业和社会资金,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尤其是扩大合作办学、订单培养的范围和规模。目前,应对职业教育因材料、设施设备等所高出来的教育成本,有些国家,如芬兰通过提升政府经费拨款相对于普通教育的比例来解决;也有一些国家通过用人单位的捐赠或者与雇主签订合约的方式吸纳用人单位的资金发展职业教育。我国目前广泛开展的校企合作尤其是订单培养也是一种吸纳社会资本投资职业教育的有效途径,但需克服目前这种合作或订单培养随企业用工情况变动而呈现较强随机性、缺乏长效机制的弊端。
(二)发挥政府在职业教育提供中的主导参与责任
多元主体参与职业教育并不意味着政府可以完全退出职业教育的供给,相反,政府应该切实发挥职业教育供给主体的作用,在多元力量对话中发挥主导作用。事实上,各国政府在新公共管理运动改革中也并没有将公共服务完全私有化,只是在生产环节可以私有化,而在提供方面政府的责任不可缺失,即便是生产环节,政府也完全应该参与。具体来说,可以“建立职业教育政府购买制度,购买的可以是企业的培训教材、培训课程、培训成果,也可以是职业学校教师的企业实践岗位和学生的企业实训课程”⑧。此外,政府要建立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制定职业教育生均经费标准,并使之随经济社会发展按此生均经费标准逐年增长;同时,建立加大中央政府责任的职业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按各地经济发展情况,做好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工作,特别是对经济落后地区和国家战略重点发展区域加大中央资金转移支付力度,继续推进并扩大中央政府各种职业教育专项建设。
(三)发挥监管责任,对社会力量举办职业学校及校企合作加强监督检查
允许多元主体参与职业教育的供给,这仅仅是放松管制,是一种消极的制度安排,放松管制后还需要加强政府监管,作出积极的制度安排。具体来说,职业教育实施多元主体投资后,政府要对各参与主体如公民个人、企业等的资质进行审查,如对于举办职业学校的机构的法人资格、对教学设施、技能训练所需的实训设备等办学条件、对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进行审核,有必要像德国那样,逐步实施对符合条件的企业颁发校企合作资质的制度,遴选优秀企业,规范校企合作的运行并逐步提升合作质量。此外,不要忽视“市场失灵”的一面,由于资本的逐利性,政府有必要对各民办职业学校的收费、招生和教育质量等方面进行检查和评估,对在这些方面违规的办学单位要进行警告,甚至引入退出机制,淘汰不能履行教育义务的民办职业学校。
(四)发挥政府的培育与引导责任,建立健全职业教育经费多元筹措的政策保障体系
各参与主体能否健康发展,能否积极参与职业教育,取决于是否有健全、良好、宽松的政策氛围。职业教育经费多渠道筹措机制已经写入法律,但缺少相应的政策支持体系。首先,要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和《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在立足规范和管理的同时,增加切实有效、可操作性强的鼓励性条文,鼓励更多的民间资本参与举办职业学校。其次,为民办职业教育发展创设公平、良好的竞争环境。根据国家统计数据计算,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占中等职业学校(不含技工学校)的比例,从2004年的14.1%逐年上升到2009年的28.2%,但近年来民办职业教育的发展面临招生困难,使经费主要依赖学生学费的民办职业学校发展受阻。因此,政府应为民办职业教育提供公平、良好的发展环境。如将短期职业培训学校学生纳入国家助学金受益群体;在“阳光工程”培训基地、政府扶贫办扶贫培训基地、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基地遴选上给予民办职业学校平等的机会。再次,加快出台校企合作条例,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技能人才培养。由于对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所享受的各项优惠政策不健全,导致出现当今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学校热,企业冷”的问题,要在相关政策中载明合作企业接收职业学校学生实习、共建实训基地等行为可享受的税前列支或相应减少纳税基数等优惠。最后,要制定鼓励社会资本捐赠职业教育的政策。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缺少捐赠职业教育的传统,政府要对捐赠人予以物质及精神回报并以政策形式加以规定和制度化,以此营造良好的教育捐资氛围。
[注释]
①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发展,《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统计口径有所变化,这里的“中等职业教育”在2006年及以前包括中等技术学校、中等师范学校、技工学校、成人中专和职业中学;由于职业中学中职业初中数目日益减少,2006年,全国仅有335所,2007年及之后统计年鉴则将中等职业教育调整为,包括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成人中专和技工学校,下同。中职经费比例是指中等职业教育经费占教育经费的百分比。中职经费弹性系数是指中等职业教育经费的增长率与教育经费增长率之比。
②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教育统计数据”2005年、2006年、2009年的数据。
④张万朋.对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经费现状的分析及相关思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4):119.
⑤陈天祥.新公共管理――政府再造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39.
篇5
能源统计的主要内容包括能源购进、消费和库存统计,能源加工转换统计,能源经济效益统计和能源单耗指标统计。
能源综合平衡统计是能源统计工作的高级阶段,它全面系统地反映一定时期内能源的资源开发、加工转换、输送、分配、储备、使用的整个能源系统流程的全貌,反映能源系统内各运行环节的特征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反映能源经济运行中所形成的总量、速度、比例、效益之间的制约和平衡状况。
能源消费统计主要指标
能源消费总量,指一定地域(行政或地理区域)内,国民经济行业和居民家庭在一定时期消费的各种能源的总和。一般情况下,行业、企业范围内所消费的各种能源的总量,称作综合能源消费或能源消费总量。能源消费总量在消费环节上包括终端能源消费量、能源加工转换损失量、能源运输和管理过程的损失量;在能源类别上包括全部化石能源,以及作为能源使用、作为商品流通并使用的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其计算公式:
能源消费总量(标准煤)=终端能源消费量+加工转换损失+其他损失量
单位GDP能耗,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创造)一个计量单位(通常为万元)的GDP所使用的能源,也称作万元GDP能耗。该指标由能源消费总量和GDP两项指标构成,且同时受这两项指标的影响。该指标是反映能源消费水平和节能降耗状况的主要指标。用公式可以表示为:
能源消费总量是实物量指标(能源的标准单位是以能源发热量为折算基础的综合计量单位,与通常使用的实物量单位具有同质性),以吨标煤为单位,其核算范围既包括全部三次产业的生产、经营及其他活动用能,也包括居民生活用能。
GDP是价值量指标,而价值量指标(现价指标)在统计比较中往往受价格变动的影响。为了保持单位GDP能耗在各个报告期的可比性,计算公式中的GDP指标必须使用可比价GDP,以万元为单位。
单位产品能源消耗,指生产一个计量单位的产品(或完成一个计量单位的工作量)所消耗的能源量。
能源消费统计的作用
篇6
能源是现代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传统的燃料能源正在一天天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也日益突出,清洁燃料的供给能力密切关系着国民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这个时候,全世界都把目光投向了可再生能源,人们在开源和节流上积极行动,提出了节约型社会理念,同时开始开发新能源,希望可再生能源能够改变人类的能源结构,维持长远的可持续发展。核能在世界上资源储量丰富、清洁、高效,是一种可以大规模使用的安全的、经济的工业能源。以核电站为代表的动力核能的开发和利用就成为关注的热点。下面就以能源经济的现状问题为源做简要的探讨。
1能源经济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1.1能源短缺
进入本世纪后,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对能源尤其是石油的需求也激增。尽管中国是世界第五大原油生产国,但对进口石油的依赖性越来越大。据国际能源机构估计,中国在2003年因其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9%,进而成为世界第三大石油消费国,每天消费石油近546万桶。在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还是一个单纯的石油出口国,然而在1993年,形势发生了逆转,从此便不断增加对原油供货的依赖,以使自己的经济正常运行。如果假设对石油的需求的年增长率为12.8%,那么到2020年,中国经济就可能需要消费石油4亿吨。仅这些数字就足以描述出经济学家们所说的中国能源短缺问题。
1.2能源效率低、资源耗费大
中国在“十一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中提出了单位GDP能源消费降低20%的目标。然而,2006年上半年的实际情况是:GDP增长10.9%的同时,煤、电同比分别增长了12.8%和12%,能源消耗增长仍然快于经济增长,全国单位GDP能耗同比上升0.8%,若2006年全年单位GDP能源消耗高于2005年,意味着“十一五”期间单位GDP降低20%的目标必须在4年内完成,每年要降低5.4%。“十一五”期间中国各主要行业节能降耗形势不容乐观,完成节能降耗20%的目标任务十分艰巨。
1.3能源结构问题
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和能源结构的历史和现实表明,能源结构优质化和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在发达国家的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中,清洁能源所占比例之高引人注目。与世界发达国家之能源格局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的能源结构和消费结构不甚合理,未能充分实现结构优化。由于技术落后等原因,中国水力资源的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但短期内成效不会太大。而中国的核能等新能源的开发也落后于世界水平。
1.4能源生产与消费的环境影响问题
中国不合理的能源结构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中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带来了环境污染严重、效率低下、终端服务落后以及能源技术水平差等问题。由煤炭使用造成的当地、区域、全球环境问题严重阻挠了未来的发展。
2能源经济发展的出路对策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构建新的产业体系与发展模式;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推广节能技术和加强节能管理。
以上我们探讨了能源经济的相关问题,在现今世界能源经济发展的浪潮中,核能工业作为一种环保型的新能源在能源经济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核能发电已经给世界带来了新的能源希望,它对于缓解能源压力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核能发电
核电主要是利用原子核裂变产生电力,它的生产过程与火电基本相同,只是以核反应堆代替燃煤锅炉,以少量的核燃料代替大量煤炭而已。20世纪50年代以来,核电发展走过了风风雨雨半个世纪的历程,2001年底,全球正在运行的核反应堆已有438座,净装机总容量达到33万MW,核电装机容量占全部发电装机容量的18%,并已积累了6000堆年以上的运行经验。另有32座在建、33座计划建造的核电站,一旦建成,核电所占的比重将分别提高7.5、9.8个百分点。
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长期,但人口众多,资源开发利用强度大,环境质量恶化,尤其是矿产资源匮乏,能源富裕程度人均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30%-40%。显然面临着突出的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问题。要实现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克服能源障碍是一项重要的战略措施,而寻找新的替代能源、促进能源结构多元化是从根本缓解经济高速发展对能源需求的关键,其中核电的开发利用是最切合实际又顺应经济发展趋势和技术进步规律的现实选择。
3.1核电特性及其技术经济分析
核电对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的作用是由核电的技术经济特性所决定的。相对于其它能源,核电是经济的能源。虽然核电建造成本特别是初始投资高于煤炭、石油、水电等,但其运行成本较低,投资回收以后,在核电站全部寿命期的后阶段,核电成本还会有较大幅度的降低。如果从长远的观点,并把环境控制成本和环境保护费用考虑进去,核电的总成本比煤矿、石油、水电、太阳能都低。随着核电机组单机容量的增大和设计、建造国产化标准化率的提高,核电的造价还会有较多的降低,同煤电等比造价更低。核电还是安全、清洁的能源。核电的安全有技术和管理上的保证,从结构和特征上讲,核电反应堆采低浓易裂变物质作燃料,这些燃料都分布在反应堆内,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像原子弹内那样紧聚在一起发生爆炸;从设计上看,核电站采取了所能想到的最严密的纵深防御措施,有三重屏障、多重保护并专设安全设施,故而具有固有的安全性,当核能释放太快时,裂变反应会自然停止。即使发生最严重的地震、海啸、热带风暴、洪水等自然灾害反应堆也能安全停闭。这些已经理论分析和实验证明。
3.2核能发展展望
我国核能发电起步较晚,1991年自行设计并建造了300MW秦山核电站;1994年,引进国外技术设备,建成了大亚湾核电站。我国所有核电站的运行业绩良好,部分运行指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表2和3说明了我国正在运行的和即将开工的核电机组。我国在世界核能消费量前巧位国家(和地区)中,仅位居第13位。2005年核电总装机容量约870万kw,发电量约占全国总发电量的近2%,可见在整个能源系统中的比重仍然很小。为了保证能源可持续发展,我国必需加快核能发展,逐步提高核能在能源供应t中的比例。根据国家主管部委及有关单位对2050年能源发展的预测,2010年核电总装机容t达到2000万一2300万kw,2020年达到3600万一4000万丙,2050年达到2.4亿kw。考虑到核电站至少需要5年左右的建设期,这样在2020年以前,每年要开工建设2一3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
篇7
1.煤炭产业发展面临生态制约。在局部利益的驱动下,我国煤炭业的无序竞争与资源过度利用方面问题突出,煤炭开采与销售中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日益严重。同时,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煤炭产业生产与管理水平与世界先进产煤国相比,整体上表现出技术水平低、行业内部规模参差不齐、产业链较短、产品结构不完善等诸多问题,综合表现为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环境污染现象严重。
2.煤炭企业管理遭遇发展瓶颈。当前我国的企业管理思路和发展趋势正经受着国内外市场竞争的挑战。一方面,我国煤炭行业界正在努力寻求着改善自身管理的措施,但面临着要付出更多管理成本的压力。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和国际能源产业竞争激烈竞争程度的发展,我国企业管理思路势必要与世界接轨。“跳跃式”的碰撞之下,众多企业并没有转变和适应的时间,措手不及,这成为制约我国煤炭企业管理体制改革中的瓶颈问题。直接表现为竞争无序、管理混乱和安全事故频发等现象。
3.煤电价格搏弈凸现能源茅盾。自本世初起,“煤”与“电”之间的竞争就一直没有中断。如只看到当前煤电价格竞争的表象,煤炭行业从中收获了更多的实惠。但这里面存在一个前提性的茅盾,就是煤炭价格受市场调节,电能价格并没有放开。这种茅盾一方面使得我国基础能源领域中的均衡发展水平得不到保证,甚至是破坏;同时,它还种下了一颗不利于良性发展的种子。这中茅盾如不能通过有效途径循序渐进地加以解决,未来一旦以某种爆发的形式表现出来,其结果会是整个基础能源行业的畸形发展,给整个国民经济运行带来不同程度地负面影响。
二、煤炭经济管理学科的定位探讨
构建现代煤炭管理学科体系,首先要准确分析她的定位:
一是基本原则的定位。从共性上,煤炭经济管理学科从属于经济管理学,要研究社会经济活动的合理组织与调节及其规律与方法。同时,煤炭经济管理学科又要体现出自己的独立性,能反映和指导煤炭经济管理。作为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科,更要注重解决前述当前面临的实际问题,兼顾研究现代煤炭产业发展的方向和规律。因此,在服从共性原则的同时,笔者思考,这一学科发展必须彰显出行业本身特点,突出适应性和可行性原则,兼顾前沿性和创新性的发展要求,还要强讲学科研究工作的科学性及与其他学科的协调性。
二是研究视角的定位。综合前述分析的问题和推动这一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笔者以为,煤炭经济管理学科应从提升煤炭企业的竞争优势和促进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出发,从资源优化配置和综合利用为视角,建立起从煤炭探储、开采到生产、管理与服务等全方位的科学研究体系。
三是学科内涵与研究对象的定位。在内涵和对象上,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可以这么描述:以提高现代煤炭经济和社会效益为中心,充分吸收利用经济学、管理学、生态学及其他自然与社会科学的理论结果,合理借鉴系统论、控制论、哲学思维及计算机与信息管理等方法,而加以融合的针对煤炭产业管理的一门学科。她以现代煤炭经济管理现象和规律为研究对象,旨在探寻现代煤炭企业经济管理与发展的方向与内在规律,以期通过实施符合客面规律要求的科学管理来指导煤炭业的发展,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产业良性运作、效益趋于最大化。
三、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科体系的构建
定位好煤炭经济管理学的研究方向和视角后,就是如何构建学科体系的问题。如前所述,这一学科不但要符合经济管理学科的共性,更要着眼于解决当前和今后煤炭行业自身的特色,并注重与相关学科的协调发展,可含括煤炭经济学、煤炭企业管理,以及能源经济及其他相关学科。
(一)煤炭经济学科可以煤炭的产业经济、区域经济、国际贸易为研究点。具体研究煤炭产业的演化规律、煤炭产业结构优化的需求与发展趋势、煤炭产业市场化发展趋势,区域资源型城市建设、区域资源经济,煤炭国际交易规则、煤炭国际贸易需求趋势以及时机与储备等内容。
篇8
【关键词】新能源,经济条件,工业房屋建筑,设计
一、建筑新能源技术在工业房屋建筑中存在的问题
1、高舒适度追求加剧能源的消耗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对于舒适度的要求越来越高,渴望得到恒温恒湿的居住环境,为了满足人们对于高舒适度的居住环境的要求,就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来达到人们的目的,从而违背新能源建筑节能在房屋建筑领域应用目的。
2、用于保温的护结构不合理
目前我国用于保温的护结构设计有粘土空心砖护、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护、加气混凝土护、内保温复合护、夹心复合护以及外保温复合护。这些护结构设计各有各的优点,也各种各的不足之处,设计存在明显的不足,使建筑物的护全部或者部分在室外,建筑物的围护结构处于两个不同的温度环境中,温度的差异就会导致围护结构的不同变形[1]。
3、不合理建筑节能产品的滋生
随着低能耗建筑节能等新能源技术的推广,很多产品应运而生,人们通过利用低能耗建筑节能理念来达到公司利益的最大化,却忽略了投入产出的比例,造成资源的浪费。在生产建筑节能产品的时候,产品的作用已经远远低于所消耗的资源,虽然从资金方面看,可利用的资源在资金使用上比较低,但是从一定程度影响了新能源的作用发挥。
二、新能源建筑节能技术在工业建筑领域的应用
1、深入了解工业建筑的第一手资料
对于工业房屋建筑,尤其是一些要实行实行改造以及再利用的工业房屋建筑,要掌握第一手资料。一是全面了解工业建筑房屋及厂房的结构体系和企业生产性质。譬如有些工业化工房屋建筑大多是砖混结构或内框架体系,少数为纯框架。二是考察工业建筑房屋的残缺和腐蚀状况。充分考虑建筑独有的特征,尤其是一些化工厂房决定了生产和使用时,对结构的腐蚀较重,特别是受到经常性的酸,碱浪,汽相腐蚀对,墙体,粱、板等极易被风化、碳化,从而使构件削弱甚至丧失其强度,失去承载力[2]。三是了解工业建筑房屋的设计标准。不断修改和补充,关注工业旧厂房的改造和再利用的循环使用方式,从本土工业发展的形势出发,构建新能源、环保型的工业房屋建筑模式,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最环保型的再利用。
4.全盘考虑精准化
精打细算是实现资金最大化的有效方式,在工业房屋建筑的管理上,结合新能源的应用,建立精打细算的造价预算管理,做一个精算师。综合对工业房屋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的成本预算,包括开工、施工、完工等各个阶段,制定可行的资源计划,对人力、设备、材料、能源、设施及其他各种资源等进行估算[3],包括初步项目成本估算、技术设计后的成本估算(预算)和详细设计的成本估算(最终估算)等几种不同精度的项目成本估算。尤其是对项目建设全过程的成本估算共更要精准,对开工阶段编制预算、施工阶段落实预算、工程竣工阶段编制决算多有全盘的考虑,精确地估算项目总成本,并将其分摊到项目的各项具体活动和各个具体项目阶段上,通过造价预算实现成本管理[4]。使用总预算确定的方法、进行预算分解和调整的方法、预算投入时间安排的方法及详细预算的方法,也可以使用计算机软件去进行这些工作。
5.发展新能源房屋建筑
新能源在房屋建筑上,主要以建筑为平台,兼备建筑设备,自动化及通信网络系统和各种智能服务设施的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体现着“人”与现代技术的结合。以“人”为核心、以科技为动力,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使人生活得更舒适、安全、方便。不仅仅可为人们提供舒适、便利的环境,还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节能功效[5]。例如在节能住宅方面,一般情况下至少有15cm 厚的保温层,能源消耗为65kwh/㎡ a;低能耗住宅,一般情况下保温层厚度处于20~25cm 之间,能源消耗不超过30kwh/㎡ a; 被动太阳能住宅,一般情况下保温层厚度在30cm 以上,采暖能源消耗不超过15kwh/㎡a;零供暖住宅[6],在被动房的基础上,通过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比如利用太阳能收集器来主动采集能力,达到零供暖的住宅。
6.将新能源技术应用于建筑的意义和未来展望:
4.1、建筑节能设计的重要意义:
4.1.1、建筑节能是经济发展的需要:
能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基础,经济的发展依赖于能源的发展。当今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能源短缺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建筑从建材生产,建筑施工直到建筑物的使用无时不在消耗着能源,资料统计表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建筑能耗占到全国总能耗的1/3 左右,我国也占到25%以上。因此在建筑中推广节能技术势在必行。
4.1.2、建筑节能是环境保护的需要:
我们现在应用的能源主要是以煤炭、石油、天然气为主的不可再生能源。这些能源在使用过程中会排放大量的有害物质(二氧化碳、硫、氮氧化合物等),是造成大气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的重要原因。因此提倡建筑节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也是改善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4.2、建筑新能源节能设计的未来展望:
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地球上不可再生能源的资源将进一步的减少直至枯竭。为了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在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节约能源的同时还必须要开发和利用绿色环保并可再生的新能源。根据专家预测,到2060 年,全球可再生能源的用量将发展到能源总用量的50%以上,成为未来能源结构的主要部分。采用新能源是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措施。
建筑消耗大量能源,当前我国建筑业发展迅猛,把节能、绿色环保、生态技术应用于工程是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新型能源在建筑上的有效应用,不仅可以代替资源有限的传统能源,而且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生态环境,它的开发和利用具有广阔的前景和深远的意义。我国具有丰富的新能源资源,目前在太阳能利用方面发展迅速,太阳能电池发电技术在建筑上大量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的用量也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15年太阳能热水器的普及率将达到25%,太阳能发电系统的拥有量将达到320MW.另外像风能、地热能等方面的开发研制也取得了很大成就,预计新能源必将在我国的建筑事业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三、结论
文章旨在从多方面探讨新能源经济条件下的工业房屋建设存在的误区及问题,全面把握新能源在工业房屋建设中作用,从而探讨新能源经济在工业房屋建设中的具体运用方式,更好地实现新能源与工业房屋建设的和谐型发展,收获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新能源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为了更好地实现低消耗、节能的目的而实行的一种经济适用、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方式,运用到工业房屋建筑中来,就要从地基的选定、材料的运用、建筑施工的取材等各方面考虑新能源的使用,实行工业房屋建筑在新能源经济条件下更健康、节能。
新能源技术在我国处于初始阶段,在工业房屋建筑领域推行新能源建筑节能技术仍然存在各种问题,譬如认识不够、观念不新、技术力度不够,各种相关政策还相对不完善,并且缺乏沟通交流的平台等不足之处随之显现。在以后的新能源建筑节能技术发展的道路上需要进一步完善,提高新能源经济条件下工业房屋建设的应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马明辉;叶传海;冯峰;;尹崇华;;新能源经济的社会福利数学模型及分析;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 年03 期
篇9
能源统计的方法及步骤
能源统计是要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清晰的体现出能源运用的流向和流程,系统化的分析与统计能源数据。从统计学的角度出发,根据能源在企业流向的特点及过程,可将其分为最终使用、输送分配、加工转换以及购入贮存等相关步骤,且根据企业能源系统来细化明确能源统计的范畴。根据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情况以及能源使用的具体情况,对有关能源统计的数据进行记录,并通过对数据整理、计算、编排及汇总,使能源统计更加档案化、系统化,并记录到能源统计台账中,同时大力开展统计网络化管理。进行能源统计的步骤有:(1)能源原始数据进行统计记录。利用记录单据、卡片及表格等方式,对能源活动过程及实现的成果的原始数据进行记录。比如:统计并记录下能源购进的成本费用,能源领用、消耗等信息,填领料单、退料单等能够反映出能源库存信息记录的单据,对能源库存进行定期结存和定期盘点,准确的掌握企业能源库存方面的确切数据记录。(2)实施能源统计台账。企业依据相关的能源管理工作、分析工作,填制并上报相关能源统计报表,核算、编制出能源使用的积累及汇总资料账簿。能源统计的台账编制分为以下类型:其一是,统计报表台账。是指把能源原始记录转化为统计报表形式进行编制的一种过渡式台账,通常以汇总报表的属性和形式反映;其二是,能源管理台账。是指依照企业业务进行能源核算、统计,根据工作性质不同方面的需求,构建的关于生产能耗方面的台帐。比如:企业节能台账、企业能源消耗台账等;其三是,专项指标台账。是指针对企业的某个特定能源活动而专门设置的台账,比如:产品单品消耗台帐等,与此同时,企业还应具体分析、研究与历史资料台账相关内容。依据企业能源经济活动的需求,收集、整理、运算相关信息资料,使其能够集中体现在台账上,以数据的形式体现具体问题,利于企业对能源资源进行对比、分析和发现问题并解决相关不足。
能源统计在企业能源管理中作用
强化企业能源统计工作的实施与分析,建立健全能源消耗统计记录和能源利用状况的分析制度,充分发挥出能源统计工作在企业生产经营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企业能源统计工作人员应了解企业生产流程,深入生产作业区和主要能源消耗部门,实施调查、研究,掌握生产环节中的能耗情况、单一产品的能耗情况以及生产中能源的具体利用情况等,运用统计学分析法针对这些客观存在的相关统计数据资料,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将能源统计数据具体应用到统计图形当中,如曲线图、柱形图,饼形图等能够形象且直观地反映出企业能源系统及消耗情况的图表,便于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具体分析,研究出能源消耗量上升或降低的原因、能源资源供求或消耗量变动情况、消耗使用能源能获取的经济效益等。研究并反映出能源经济在企业中体现出的情况和问题,找出并解决企业在生产和能源利用、消耗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主要薄弱环节,采用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率的机器设备,降低企业能源消耗和成本、增加能源节约潜力及采取最有效的节能措施等。能源统计在企业能源管理工作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它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及企业的能源管理都提供了科学依据,为企业领导者决策,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参考,进而提升了能源统计为企业经济发展服务的质量。
篇10
关键词:流通产业;能源经济效率;影响因素;因子分析法;状态空间模型
中图分类号:F724 文献标识码:B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伴随着中国工业化、城市化水平的日益提高及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能源消费在不断增长。为了缓解目前的能源约束,我国政府提出要通过提高能源效率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国际经验及国内节能降耗的历史演变看,第三产业是非常有利于节约能源的部门。流通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生产、引导消费、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流通产业万元GDP能耗由1985年的最高点4.649吨标准煤经过多年窄幅波动达到近10年来的最高点(2004年)4.420吨标准煤后虽逐步回落,但总体上讲,万元GDP能耗居高不下,反映出流通领域高消耗、高投入的粗放型发展方式没有得到根本改变①。当前,我国流通服务业粗放型发展方式还未根本改变,节能减排的潜力很大。近日,商务部刚刚出台了《关于“十二五”期间流通服务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指导意见》,对未来5年流通服务业节能降耗进行重点部署。在此背景下,实证研究流通产业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具有较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相关研究综述
能源效率问题一直为国内外学者所关注,学术界对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由此产生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对流通领域的能源效率的研究却较为少见。Schipper(1986)通过比较研究法分析了主要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的商业能源消费总量、能耗结构及其能源消耗的特点,结果表明,1973年后多数OECD成员国在商业方面的能源强度都呈下降趋势[1]。Gowdy and Miller(1987)利用1972和1977年美国的投入产出表,研究了1973-1974年能源价格冲击对美国服务业能耗的影响[2]。Jabera & Probert(2002)通过对约旦商业能耗的分析,指出除了技术改造和升级外,应根据不同商业自身的特点采用适当的能耗统计审计方法[3]。Farreny(2008)通过对西班牙一个有停车场的郊外商业区能量流的研究,分析了购买活动导致的潜在二氧化碳排放问题,进而提出了相关措施和建议[4]。Mairet & Decellas(2009)使用迪氏对数指标分解法(LMDI)研究了法国从1996到2006年服务业发展与能源消耗的关系,结果表明,服务业的增长是法国能耗总量上升的主要原因,而导致能耗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归因于人们行为方式的改变[5]。Alcántara and Padilla(2009)使用投入产出法研究了西班牙服务业二氧化碳的排放情况,指出批发零售、饭店旅馆、房地产、租赁等行业的能耗是导致西班牙近年来二氧化碳排放量上升的主要原因[6]。刘红玫、陶全(2002)认为, 所有制改革会带来管理和运营效率的提高, 会对能源效率提高产生积极影响, 实证结果也表明国有企业相比其他所有制企业有着更低的能源效率[7]。王庆一(2003)把能耗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概括为六个方面:自然因素、体制因素、价格因素、技术因素、社会因素和政策因素[8]。魏楚、沈满洪(2007)的回归分析显示: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每上升1%,能源效率将增长约0.44%[9]。徐广印等(2007)建立了区域物流能源消耗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对物流能源消耗与区域经济相关指标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公路货物周转量与物流行业能源消耗量关联最为紧密[10]。马天山、樊一江(2007)分析了交通运输生产过程中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的特点, 从国家发展的战略层面指出了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的目标和重点举措[11]。张丽峰(2008)在分析了1980-2005年我国三次产业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和节能率的变化趋势后指出,第一和第三产业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波动较大,应采取切实有效的节能措施,降低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等重点行业的能耗[12]。欧阳泉(2011)分析了流通业低碳化的必要性,认为政府应加大对流通企业实施低碳转型的扶持力度,以技术创新推动低碳流通,大力加强流通从业人员的低碳意识[13]。
能源效率测度指标比较多,如能源宏观效率、能源实物效率、能源物理效率、能源价值效率、能源要素利用效率、能源配置效率、能源经济效率等。国内外学者对流通产业能源效率的有关研究较为缺乏,国内仅有的涉及流通产业相关领域的研究多以定性分析为主;对于流通产业能源效率影响因素的分析多集中于单个因素的探究,至今未见有研究在诸多因素存在交互作用的情况下各相关变量对能源效率的影响的文献出现。本文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结合流通产业的特殊性,在对中国流通产业能源消费强度进行分解分析的基础上,探究影响流通产业能源经济效率(以下简称为能源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建立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得到影响因素的综合因子,进一步利用状态空间模型实证分析综合因子对流通产业能源效率的边际影响程度,并由此提出提高流通产业能源效率的对策建议。
二、中国流通产业能耗强度分析
(一)历年流通产业能耗强度的变化
能耗强度是能源消费量与经济产出之比,即单位产出的能源消费量。流通产业能耗强度用公式可表示为:e=E/Y(1)
其中E为流通产业能源消费量,Y为流通产业增加值。由式(1)可计算出1985-2009年中国流通产业历年的能耗强度(见图1)。从图1可知,1985-2009年我国流通产业万元增加值(按1978年价格计算)能耗呈波动变化:万元增加值能耗由1985年的最高点4.649吨标准煤经过波动达到10多年来的最高点(2004年)4.420吨标准煤后逐步回落。虽然最近几年能源消费强度下降趋势较为明显,但降幅不大,至2009年万元增加值能耗仍达3.601吨标准煤,还未突破历史的最低点即1996年的3.450吨标准煤,反映出中国流通产业高消耗、高投入的粗放型发展方式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二)流通产业能耗强度的分解
将流通产业能耗强度进一步分解,可以分析流通产业增加值的变化和能源效率的变化对流通产业能耗强度的影响。现将流通产业能源消费分解如下:
其中e表示流通产业能耗强度,Y表示流通产业增加值,t表示报告期,0表示基期。那么eΔY表示由于流通产业增加值改变而引起的能源需求变化,YΔe表示由于能源效率的改变而引起的能源需求变化。图2是以1985年为基期对1986-2009年中国流通产业所增加的能源消耗量按公式(2)进行分解而得到的。从中可以看出,1986-2009年随着流通经济的快速增长,流通领域对能源的需求急剧增长,由于能源利用效率的作用使得实际能耗增加量小于理论能耗增加量,并在2004年后实际能耗增加量与理论能耗增加量的偏离程度有不断加大的趋势。这说明,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内,流通产业能源利用效率较低,虽然近年来情况有所改观,但作为高能耗产业之一的流通产业中的物流行业,由于粗放和低效率的运作模式,造成了能耗的增加和能源的浪费。因此,流通产业节能减排、向低碳化转型已势在必行。
三、流通产业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一)流通产业能源效率影响因素指标体系
从前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流通产业实际能耗增量与理论能耗增量呈现不同的变化主要是由于受到能源效率的影响而引起的,那么,又是什么因素改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呢?从现有的研究成果看,国内外学者分别探讨了产业结构(史丹、张金隆,2003)、能源消费结构(姚愉芳、陈杰、李花菊,2007)、技术因素(吴巧生、成金华等,2006)、对外贸易(沈利生,2007)、市场化程度(史丹,2002)、信息化水平(李雷鸣、贾江涛,2011)、能源价格(杭雷鸣、屠梅曾,2006)、所有制(魏楚、沈满洪,2008)等因素对能源效率的影响,研究方法包括直接回归法、灰色关联法、数据包络分析法、因素分解法等。但现有的研究都是针对国家宏观经济层面或是工业及制造业等高能耗行业的,基本没有涉及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及主导产业的流通产业,并且对这些影响因素大多也只采用了单一指标的描述方法。事实上,能源效率的改变是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任何单一的指标都不能对它进行全面的衡量。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并结合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利用流通产业结构水平、能源消费结构、技术进步水平、城市化水平、工业化水平、市场化水平、信息化水平、对外开放水平等指标综合反映流通产业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构建流通产业能源效率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二)基于因子分析的流通产业能源效率影响因素综合因子
本文取1994-2008年作为样本期,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及《中国能源统计年鉴》,并经过整理。为了使数据具有可比性,按照相应的指数统一换算成1978年的价格(见表2)。
为避免上述8个变量间的相关性,我们首先通过因子分析法进行降维。运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KMO和Bartlett检验,以确定能否进行因子分析。结果表明:KMO值为0.780,该样本数据较适合用于因子分析;Bartlett值为184.59,p
F1=0.071ZX1+0.151ZX2-0.083ZX3+0.169ZX4+0.181ZX5+0.160ZX6+0.181ZX7+0.150ZX8(3)
F2=0.744ZX1-0.073ZX2+0.378ZX3-0.008ZX4+0.126ZX5-0.081ZX6+0.238ZX7-0.003ZX8(4)
以归一化的方差贡献为权数,根据各公共因子的得分序列,把F1、F2合成为流通产业能源效率影响因素综合因子F,即:
F=0.815F1+0.185F2
=0.196ZX1+0.110ZX2+0.002ZX3+0.136ZX4+0.171ZX5+0.115ZX6+0.192ZX7+0.122ZX8(5)
从式(5)可以看到,8个变量前的系数均为正;各系数(对综合因子F的贡献)从大到小排列所对应的变量分别为产业结构水平、信息化水平、工业化水平、城市化水平、对外开放水平、市场化水平、能源消费结构、技术进步水平。
(三)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流通产业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关于能源效率的测度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其核心乃是投入产出问题。国内外学者在不同领域使用了不同的测度方法,但大多数研究文献都是以能源的经济效率(即能耗强度的倒数)这个指标来表示能源效率的。考虑到流通产业相关统计数据的不完整性,本文也采用能耗强度的倒数作为能源效率,利用式(1)即可计算出1994-2008年中国流通产业能源效率(记为XL)的值(见图3)。相对于固定参数模型④,可变参数模型更能反映出流通产业能源效率由于受经济体制改革及各种外界冲击与政策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考虑利用状态空间模型构造可变参数模型。状态空间模型利用强有力的迭代算法——卡尔曼滤波来估计参数值。我们把流通产业能源效率(XL)作为被解释变量,流通产业能源效率影响因素综合因子(F)作为解释变量,以1994-2008年为样本期,利用Eviews6.0软件,得到以下状态空间模型:
信号方程:XL=0.247+ME*F+[VAR=EXP(-10.616)],T=1994,1995,…,2008(6)
状态方程:MEt=-0.008+0.380*MEt-1+[VAR=EXP(-8.018)],T=1994,…,2008(7)
其中MEt为各年份能源效率影响因素综合因子对流通产业能源效率的边际影响系数(见图4)。
从图4可以看到:(1)1994-2004年,能源效率影响因素综合因子对流通产业能源效率边际影响系数呈起伏波动,与图3显示的流通产业的能源效率进行对比可知,这段时期,边际影响系数几乎与流通产业能源效率的变化背道而驰(尤其在1995、1996、1999等年份)。究其原因,主要是长期以来中国流通产业市场组织化程度偏低,条块分割导致流通企业“小、散、弱、差”、市场体系不完善、经营管理水平低、流通产业内部结构不尽合理、技术含量及信息化水平不高,再加上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流通领域加大了对外开放的力度,外商的大规模进入加剧了国内已趋近白热化的商流、物流服务市场的竞争,结果导致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重复建设等粗放型发展问题,流通产业能源效率每况愈下,达到了2004年的最低点0.226万元/吨标准煤。(2)国内流通企业经过多年的市场竞争逐步趋向集约和完善,资源的整合促进了流通产业资源尤其是国有资源加快向优势流通企业集中,形成了一批资本和销售规模庞大、市场覆盖面广的具有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的大流通集团;不断强化的市场机制提高了流通产业的能源配置效率;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的进程优化了流通产业结构[16],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的快速下降调整了流通产业能源消费的结构。随着流通领域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在加剧相互竞争的同时,逐步提高了流通产业的运行效率,加快了流通产业的技术创新。由此,自2004年以来,流通产业能源效率影响因素综合因子对流通产业能源效率的边际影响系数呈现持续上升趋势,能源利用效率也得到了不断提高,但其上升趋势相对较为缓慢。结合对式(5)的分析,上述结果说明了流通产业的技术进步水平还不够高,还需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继续深化对外开放。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在对中国流通产业能源消费强度进行分解分析的基础上,探究影响流通产业能源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构建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得到影响因素的综合因子,进一步利用状态空间模型实证分析综合因子对流通产业能源效率的边际影响程度,得到以下结论:(1)长期以来,中国流通产业能耗强度居高不下,虽然近几年来有所下降,但降幅不大,反映出中国流通产业的快速发展主要是依赖于高消耗、高投入的粗放型发展;(2)采用1994-2008的数据对流通产业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因子分析后可知,在影响流通产业能源效率的诸多因素中,正面影响程度最大的是产业结构水平,其次是信息化水平,而技术进步水平为最小;(3)状态空间模型的实证结果表明,1994-2004年,能源效率影响因素综合因子对流通产业能源效率边际影响系数呈起伏波动,边际影响系数几乎与流通产业能源效率的变化背道而驰;自2004年以来,流通产业能源效率影响因素综合因子对流通产业能源效率的边际影响系数呈现持续快速上升趋势,能源利用效率也得到了不断提高,但其上升趋势相对较为缓慢。为此,要积极改造提升传统的商贸流通行业,培育新兴流通产业,进一步优化流通产业结构;继续深化流通产业的对外开放,引进、消化、吸收国际先进的流通、经营和营销模式,研究并运用国际先进的流通技术,降低煤炭的消费比重,增强对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通过规范流通市场秩序及市场化的企业兼并、资产重组等运作模式,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超大型跨国流通企业集团,提高资源的聚合度及规模经济效益;加快流通企业的技术创新步伐,不断提高其整体管理水平和信息化程度,推动商业企业(市场)开展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加快发展低碳物流。
注释:
① 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及统计口径的一致性,本文所研究的流通产业包括商业(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及物流业(交通运输和仓储业、邮电通讯业)。
② 这里指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
③ ZXi表示对Xi进行Z-score标准化处理后的变量。
④ 运用OLS估计法及Eviews6.0软件得到的XL与F间的回归模型中,虽然变量系数显著,但拟合优度很低且存在自相关性,故不宜采用固定参数模型。
参考文献:
[1] Lee Schipper, Steve Meyers & Andrea N. Ketoff. Energy Use in The Service Sector: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J].Energy Policy, 1986, 14(3):201-218.
[2] Gowdy J. M., Miller J. L. Technological and Demand Change in Energy Use:An Input – output Analysis[J].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1987, 19(10):1387-1398.
[3] Jabera J. O., Probert S. D.Purchased-energy Consumptions in Jordan’s Commercial and Public-service Sector[J].Applied Energy, 2002, 71(1):31-43.
[4] Ramon Farreny, Xavier Gabarrell, Joan Rieradevall. Energy Intensity and Greenhouse Gas Emission of a Purchase in the Retail Park Service Sector:An Integrative Approach[J].Energy Policy, 2008, 36(6):1957-1968.
[5] Nicolas Mairet, Fabrice Decellas. Determinants of Energy Demand in the French Service Sector:A Decomposition Analysis[J].Energy Policy, 2009, 37(7):2734-2744.
[6] Vicent Alcántara, Emilio Padilla. Input–output Subsystems and Pollution:An Application to the Service Sector and CO2 Emissions in Spain [J].Ecological Economics, 2009,68(3):905-914.
[7] 刘红玫, 陶全.大中型工业企业能源密度下降的动因探析[J].统计研究, 2002(9):30-34.
[8] 王庆一.中国的能源效率及国际比较[J].节能与环保, 2003(8):5-7.
[9] 魏楚, 沈满洪.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基于DEA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7(8):66-76.
[10]徐广印.物流能源消耗与区域经济相关指标的灰关联分析[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7(6):689-693.
[11]马天山, 樊一江.交通运输与能源和环境战略研究[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2008(4):116-118.
[12]张丽峰.我国三次产业能源消费与节能状况的实证分析[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3):127-138.
[13]欧阳泉.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流通业发展路径选择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 2011(3):16-20.
[14]李晓慧.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与中国流通业生产率增长[J].商业经济与管理, 2011(6):1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