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海外直接投资范文
时间:2023-10-26 17:54: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企业海外直接投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金融危机 海外直接投资 机遇与挑战
自2007年以来,受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影响,全球对外投资进入低谷,其规模、结构和流向等均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此形势下,我国吸收外资将面临严峻挑战和考验的同时,对外投资的机会和机遇也会不断增多。因此,在危机之后,我国企业应当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加快实施我国海外直接投资战略中“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战略平衡,实现我国海外直接投资对整体经济的强大带动作用。
一、金融危机前后中国企业海外直接投资现状
目前,我国有12000多家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在全球174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海外直接投资覆盖率为71.9%。境外企业资产总额超过1万亿美元。在海外直接投资总量上,金融危机前,2006年投资总额首次达到211.6亿美元,其中非金融类投资净额达176.3亿美元,金融类投资净额为35.5亿美元;金融危机期间,2007年对外直接投资净额为265.1亿美元,同比增长25.3%,其中非金融类净额248.4亿美元,同比增长40.9%,金融类净额受危机严重影响仅为16.7亿美元,同比下降52.7%;2008年对外直接投资净额为559.1亿美元,同比增长达111%,非金融类投资净额为418.6亿美元,金融类投资净额为140.5亿美元,同比增长达741%。另据2009年底中国商务部消息获悉,预计2009年全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将达420亿美元,相比2008年仍有所增长 。
二、中国企业海外直接投资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企业在迎接金融危机的同时,更多的体现出在金融危机后重整旗鼓,主动出击的状态。但在中国企业大步“走出去”的同时,我们应当冷静的思考其所面临的国际环境,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实现中国企业海外直接投资的良好发展。
1. 海外投资环境多变,投资领域难以确定
海外投资作为一国企业走出去首先考虑和面临的问题,其对该国海外投资影响至关重要。金融危机影响之下,各国投资环境逐渐发生变化,尤其是发达国家作为重点发展领域和投资环境的虚拟资本市场,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更为深远。这种瞬息万变的海外投资环境,使得中国企业在选择投资领域的时候,在考虑其收益性的同时,而应更加注重投资的风险性和安全性。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用于海外投资的资产,在此次次贷危机的影响之下,损失高达千亿美元之巨 。这些海外投资失败的案例,都不断提醒着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同时,应更多的关注投资领域的变化,实现资产的安全和收益双重盈利。
2. 海外投资出现逆流,企业融资存在困难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范围内的自己流量急剧下降的同时,资金流向和资金格局正发生着变化。在全球FDI总流量急剧下降的背景下, 作为危机中的资本运送渠道, FDI正加速流向资本稀缺地区。这种情况的出现,使得富裕资金从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的格局开始转变,更多可能出现的情况是资金的回流和倒流,这将直接导致发展中国家企业进行投融资的同时,出现极大的融资困难,影响发展中国家企业海外投资发展的路程。海外投资环境的变化,使得中国海外投资出现困难,需寻求其他途径来改变资金紧缺的状况。
3. 危机使得海外投资成本降低
金融危机在对海外投资环境影响的同时,使得中国面临的海外直接投资成本不断降低,门槛变矮,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更多机会。受金融危机影响,各国经济低迷、工厂停工、市场萎缩,尤其是欧美一些传统大型企业资金短缺,面临破产 。众多企业经营困难、破产增加、资产价格大幅度缩水,这些都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较为低廉的成本,为中国企业在境外投资建厂、收购兼并、开发资源提供了极好的机遇和发展空间。
4. 国外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全球经济的衰退与萎靡不振使得国外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抬头,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在针对国际贸易一边持开放态度的同时,一边对限制中国产品的进口,对中国产品进口进行限制。2008年全球新发起反倾销调查208起、反补贴调查14起,中国分别遭遇73起和10起,占总数的35%和71%。2009年前三季度,有19个国家对中国产品发起88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总额102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9%和125%。贸易摩擦的不断扩大和加剧,使得中国企业通过海外直接投资,在市场国家建立企业进行生产,成为中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进行转型和转变发展发生的必经之路。
三、结论及政策建议
中国经济在金融危机发生之时,并没有因为危机的到来而出现经济下滑、经济衰退等现象。但是,中国企业应对经济危机的发生应当从危机中发现机遇和机会,积极迎接危机带来的影响和挑战,为中国企业未来更好的发展积累更为丰富的能力。
我国宏观当局,在应对经济危机对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影响的同时,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引导和规划,其主要体现为:第一,对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法律和税务政策进行重新规划和调整,鼓励高新技术产业、低碳经济产业的对外投资,适当控制能源、原材料行业的投资力度;第二,加强针对国际经济金融风险的控制,积极规避汇率、利率等市场风险;第三,面对目前全球性经济危机纷繁复杂的演变趋势和格局,要充分体现宏观调控政策的前瞻性,把握最佳调控时机。
参考文献:
[1]张汉亚.抓住机遇迎接挑战[J].中国投资,2009,(02).
篇2
一、各国扶持企业海外投资的财税政策
1.美国促进企业海外投资的财税政策。美国是当今世界第一大海外投资国,对外直接投资额约占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1/4.美国企业之所以在世界上占据独特地位,虽然与美国企业本身有的技术、资金、人才等优势有很大关系,但与美国政府一直奉行的鼓励和促进海外投资政策有密切联系,尤其与美国一直重视对海外投资的财税政策支持极为相关。美国除与许多国家签订双边协议避免双重征税,并对在签有双边税收协定国家投资的本国企业提供税收减免的优惠同时,还不再征收抵补税。另外,在其它一些方面也给予税收优惠,如美国公司国外投资收入的税率一般要比国内投资收入的税率低15%~20%.除使用税收优惠政策外,美国还通过设立政府性基金来扶持企业的海外投资。如美国的“tda基金”作为政府资助私人海外直接投资的方式之一,其主要职能是通过资助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定向考察、特许培训、商业研讨及其他各种形式的技术辅助等,增强美国公司的对外竞争力,帮助美国公司获得海外商机。其中,资助项目可行性研究的费用约占美国贸易发展署整个预算的77%.在2000年财政年度,tda投入5170万美元,资助美国公司开拓非洲、中东、亚太、中东欧、拉美及加勒比等市场,获得了巨大商机。
2.法国促进企业海外投资的财税政策。法国是世界主要境外投资国,法国境外投资的发展轨迹与全球投资走势基本一致。受全球经济结构调整、服务业、信息产业快速发展及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影响,法国境外投资经历了连续六年大幅增长。2000年法国境外投资高达1872亿欧元(约合1730亿美元)。截至2000年底,法国境外投资存量居全球第三位,达10900亿欧元。法国境外投资的特点比较明显。首先,从地区分布看,法国境外投资集中在欧盟和北美。截至2000年,对欧盟投资占法国境外投资总量的52%,对北美地区投资占法国境外投资总量的34%,对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投资规模很少,对中国投资仅占0.4%.从行业分布看,主要集中在服务业,占法国境外投资总量60%.法国对企业海外直接投资长期奉行保护和扶持政策,运用的主要财税政策支持手段为税收优惠。主要包括:开展对外投资的企业开办前4年有亏损时,可在应税收入中免税提取准备金,在10年内再把准备金按比例逐年纳入应税收入;财务合并制,跨国公司可将其全球投资损益合并计入财务报表;延期纳税,所有企业经批准,可分别按照其境外股本投资总额的50%和100%,5年内减少其母公司在国内纳税的税基,从第6年开始逐年增加,向国家补税。除提供税收优惠外,还提供多种财政支持,如对中小企业平均每个符合条件的企业可得到8千到1万欧元国际市场开拓支持,这种支持是资的,无须偿还。对大企业集团和跨国公司,中央政府提供政府资助和政府贷款,支持其对最贫穷国家开展非官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
3.德国促进企业海外投资的税收政策。德国也是当今世界主要对外投资国之一,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约占全球对外投资总额的1/10,投资遍布全球各地。德国对海外投资的促进和保护政策对企业对外投资起到了很大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建立国际间的良好关系,创造有利的国际投资环境。二是采用政府补贴扶持企业海外直接投资。补贴是一项重要的鼓励措施,德国历来支持企业参加展览会,把它视为开拓市场、寻求伙伴、创造机遇捷径。如德国的下萨州,只要是到德国以外的国家参加手工业和科技为主题的展览,均有可能获得补贴,对参加非严格意义上的展览会如研讨会、洽谈会等也可能得到补贴。石荷州每年有115万马克作为促进对外经济活动的预算用于中小企业,其中80%用于资助企业赴海外参展。另外,为帮助企业改善海外经营人才缺乏这一束缚企业海外拓展的问题,德国政府在全国各地建立有众多的培训中心,免费为企业海外经营管理人员和工人提供多种培训,仅1994年办培训班6.5万个,为企业培训员工达几十万人。同时,为鼓励企业进行海外投资项目的研究和革新,对企业的这类技术开发提供资助,1995年以来,这项资助费已达12.1亿马克。
4、新兴发展中国家促进企业海外投资的税收政策。除发达国家普遍采取一些财税政策用以支持企业对外投资外,一些新兴发展中国家也采用这一方法。如韩国、新加坡等。如为支持对国外资源的开发,韩国制定专门优惠措施,从国库补助金和海外资源开发基金中拨出援助金为对外直接投资项目提供初始投资和流动资金,并提供税收优惠,具体包括亏损提留、国外收入所得税信贷和资源开发项目东道国红利所得税减让甚至完全免税等政策。1993年规定企业在海外发展业务可享受10年免交所得税的优惠,在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可享受双重减税优惠,为国外投资收入汇回提供便利,同时韩国还负责向企业提供海外投资的各种咨询服务,协助企业获得iso等国际认证。而新加坡的做法有:1988年最早提供的税收优惠包括海外投资亏损注销和免除某些海外投资收入、红利和管理金收益的税收;1987~1993年间,为对外投资提供的财政优惠总额为3.26亿美元。1993年采取的财政措施包括:海外企业在海外发展业务可享受10年免交所得税的优惠;在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可享受双重减税优惠;为国外投资收入汇回提供便利等。
二、各国扶持企业海外投资的财税政策经验借鉴
通过对各国运用财税政策扶持企业进行海外投资的分析,可发现其中有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1.财政政策与税收政策双管其下,既重视税收政策的运用,也重视财政政策的运用。各国在运用财税政策支持企业海外投资时,一方面运用诸多税收优惠手段加以扶持,如对境外投资收入实施低税率计征,或直接对境外投资企业实施免税待遇,对实物、技术投资或投资利润返回予以税收减免等。另一方面也积极运用各种财政手段,如设立海外投资基金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运用财政补贴鼓励企业参与拓展海外市场等。
2.税收优惠政策形式多样,既有直接优惠,又有间接优惠。在运用税收政策时,采用了诸多优惠措施,既包括直接优惠手段,如韩国在1993年规定企业在海外发展业务可享受10年免交所得税优惠,美国也规定公司国外投资收入的税率一般要比国内投资收入的税率低15%-20%等,又包括大量的间接优惠措施,如加速折旧、投资抵免、税收饶让、延期纳税、海外亏损提留等,除美、法、德等国外,澳大利亚、比利时、瑞典、加拿大、芬兰、日本、荷兰、英国等都对在签有双边税收协议国家投资的本国企业提供税收减免的财政优惠,母国也不再征收抵补税。各国通过这些针对性强、方式多样的税收优惠政策,增强了扶持力度,也增强了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3.集中体现国家的产业政策,对不同产业实行差别对待政策。各国在实行财税政策用以支持海外投资时,是根据项目对本国利益的大小,对不同产业实行差别的财税支持政策。如韩国重点扶持向国内保障供应的矿物资源投资;美国侧重获得战略物资和市场;新加坡侧重资源的获得。另外,各国在具体扶持的产业中,都高度重视扶持企业的研发创新能力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在这方面提供了诸多的税收优惠与财政支持,如美国的“企业创新研究计划”要求年研究开发经费在1亿美元以上的,联邦政府机构要按一定比例拨出专款用于资助企业的创新研究,研究开发经费在2000万—1亿美元之间的,联邦政府机构每年要为企业确定科研项目和目标。而法国建立了“研究开发投资税收优惠”制度,规定凡是增加研发投资的企业,都可享受减税优惠,并对企业研究开发经费可补贴其投资的25%.
4.重视技术支持和人员培训。各国政府都十分重视运用财税支持政策来对企业进行技术支持和人员培训,以提高企业的人员素质水平,为企业进行海外发展培养专业化的高素质人才。具体包括为对外投资企业提供具体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项目开发与启动、人员培训等方向的技术服务援助。现在许多发达国家都为项目可行性研究提供部分援助,一般情况下,政府提供50%的经费资助,一些国家还特别为中小型企业的境外投资者提供启动支持,包括帮助筹措项目资金,准备法律文件,根据东道国具体条件调整技术,培训有关人员等。如法国为提高企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把加强对企业人员的培训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并采取一系列措施:一是由政府提供部分津贴,对企业创办者进行为期1-3年的系统培训;二是对企业执行带薪培训人才方面的资金投入,即对企业参加培训的员工,雇主在其培训期间只支付50%的工资,其余部分由政府补贴;三是政府与银行、科研机构、大学和企业联合制定专门用于企业海外拓展方面技术和管理人员的培训计划。
5.通过立法来规范各项优惠政策。各国大都通过立法来规定政府在税收优惠政策方面对企业海外直接投资活动的扶持,将政策提高到法律层次上,具有规范性和稳定性。
6.对企业海外投资的初期优惠力度较大。各国对企业在海外投资的初期往往提供的优惠较多,力度较大,因为企业在海外投资的初期面临的风险较大,实力又较弱,赢利能力较差,若得不到税收的支持,容易陷入困境。
「参考文献
[1] 田贵明。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与东道国激励政策竞争[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
[2] [美]默里·l·韦登鲍姆。全球市场中的企业与政府[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3] 许丹松。“走出去”:现状、问题及对策[j].国际经济合作,2002,(4)。
篇3
(一)企业融资基本概念
融资是资金融通(Financing)的简称,《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对融资的理解是:融资是指为支付超过现金的购货款而采取的货币交易手段,或为取得资产而集资所采取的货币手段。简单地说,融资就是指资金在持有者之间的融通,以调剂余缺。当融资行为超越国境时,国内融资就变成了国际融资。
(二)中国企业海外融资方式
中国企业进行海外融资的方式有:在海外各主要资本市场上的发行债券、股票进行融资,吸收国际直接投资,向国际商业银行和国际金融机构贷款等等。其中,通过证券方式进行海外融资是我国企业采用最多的一种方式。
其他融资方式还有海外投资基金融资、项目融资、境外贷款、贸易融资、融资租赁、发行信托产品等。
二、次贷危机对中国企业海外融资的影响
在经济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从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开始的金融动荡迅速成为全方位的世界性金融危机。此次次贷危机对于中国企业的海外融资最主要的影响是以下两个方面。
(一)金融危机影响了中国企业海外上市之路
这次国际次贷危机,对全球的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都造成了巨大冲击,当然,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中国。虽然从去年开始,各主要世界强国经济都有复苏的迹象,并且在此次金融危机中,中国经济并没有非常严重的衰退。但是,由于这场国际金融危机造成了欧美发达国家的经济严重衰退,而这些国家正是我国企业海外上市的主要目标,这就必然对我国企业在海外上市融资产生巨大的影响。
(二)金融危机影响了中国企业吸收外商直接投资
中国商务部的统计显示自2008年10月以来,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连续下降,这也是自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吸收外资首次全面下降。而次贷危机正是导致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下降的最重要原因。
全球跨国直接投资规模大幅缩减。跨国公司不断撤资以降低成本和配合企业重组,为了度过危机,跨国公司大幅撤掉在我国的投资,重组其全球投资,这导致国际资本更多地在发达国家之间流动,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将相应减少。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国际竞争加剧。为了应对次贷危机,不少国家进一步放宽了外资准入的限制,出台了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我国企业吸收外资所面临的国际竞争严重加剧。
三、中国企业海外融资战略分析
(一)优化企业财务结构,提升企业竞争力和价值
中国企业应借海外融资的机会对自身企业进行整合,在国际企业更迭中实现企业的价值提升和竞争力提高。首先,中国企业需要加强内部管理,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我国企业在海外上市后,外资股股东将会维护出资人的权利,要求公司切实履行公司章程承诺的义务,及时、准确地进行信息披露。
再次,中国企业应结合实际进行改制,深入、彻底的转换经营机制,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制度,借鉴此次危机外国企业中出现的问题,优化内部结构。
最后,企业要加强信息和法律建设。中国企业要适应高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加强信息现代化建设,与世界接轨。同时,加强企业的法律教育建设,学习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金融规则制度,在海外融资过程中,也要对他国的法律法规,惯例有相当的研究。
(二)结合企业实际谨慎选择海外融资市场
海外融资市场,尤其是海外上市市场的选择深刻影响中国企业海外融资的结果。海外上市市场的选择最主要的受上市规则、上市成本、市场估值水平、股票市盈率、流动性和再融资能力、企业发展战略这几个方面影响。海外发达经济体受金融危机重创颇深,证券市场有一定恢复但并未完全摆脱影响,再综合企业和上述因素的各方面考虑,推荐各中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不要好高骛远,海外上市应首选香港证劵市场。
(三)结合企业实际谨慎使用新型海外融资方式
当然,选择全球最大的资本市场美国进行海外融资也是非可行、是巨大的挑战和机会。美国资本市场雄厚,如果在美融资成功,对于中国企业本身的各方面发展都有很大的推动。中国企业在美进行海外融资近些也产生了许多新的形式,有了许多新选择,诸如APO(Alternative Public Offering)、SPAC(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rporation)、DPO(Direct Public Offering)等,这些新型海外融资方式给中国企业提供了更多更好的机会。
(四)海外融资与境内融资相结合,充分保证企业资金链畅通
制定海外融资战略,中国企业应充分协调好海外融资和境内融资,制定合理的海外融资规划。面对当前的经济衰退仍未完全复苏的局面,企业海外融资战略的制定必须考虑国内外融资市场的变化和需求,内外环境因素的影响,企业国内外具体的资源和经营状况和经营战略。只有国内外融资工作统筹协调,制定统一的,互相促进的融资战略,才能维护并拓宽企业现有的融资渠道,降低企业的资金成本和筹资风险,提高企业在融资中的竞争力,满足企业运营的资金需要。
规划企业融资战略,要掌握好融资的节奏,积极开展融资工作。在加强外部融资的同时,也要从内部开辟资金来源,海外融资、境内融资和内部融资相结合。次贷危机背景下,企业要充分适应国内外市场环境的变化,加强内部管理,节约费用,合理制定和利用折旧计划等以增强积累,减少资金占用,加速资金周转,避免资金闲置。
参考文献
[1] 周甜蕾.中国企业如何进行海外融资[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8(12).
篇4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 机遇和挑战 国际化经营
1背景
“走出去”对外直接投资,是全球化潮流中的重要发展阶段和主要经济内容。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化,中国企业逐渐由以出口为参与全球分工的主要方式转向对外进行直接投资。自2006年起,中国已经连续五年位列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首位。在全球经济持续衰退的背景下,中国企业的购买力逆势而上,部分学者认为中国对外投资时代已经到来,目前是中国企业加快对外投资、“抄底”海外资产缩水企业的大好时机。但更多的学者认为,海外资产缩水企业对于中国投资者而言,更多的可能是“陷阱”而不是“馅饼”。
2 中国对外投资发展历程
中国自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阶段大致符合邓宁的投资发展周期理论所划分的四个阶段。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91年):人均GNP低于400美元。这是对外直接投资的起步阶段,中国刚开始进行改革开放。本阶段企业规模小,资金缺乏,对外投资主要以政府行为为主。
第二阶段(1992-2004年):人均GNP在400到1500美元之间。这是对外直接投资的迅速发展阶段。但同时对外直接投资增长发展不稳定,存在大起大落的特征,主要是因为此阶段中国的经济体制正处于深化改革中,企业的综合实力较弱。
第三阶段(2005年至今):人均GNP在2000到4750美元之间。这是对外直接投资的稳定、持续增长阶段。中国经济实力有较大提高,一大批企业逐渐发展、壮大,开始拥有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对外直接投资迅速增长。
3 对外投资存在的问题
自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经济危机以来,全球陷入经济寒冬期,大量国外优秀跨国企业倒闭和资产缩水,而中国依然保持较高的外汇储备,这就为拥有较多资产、急需提升企业知名度、进行企业扩张的中国企业提供了对外直接投资的绝佳机会。但是,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败多成少,大多以“分手”收场。中石化总价185亿美元的瑞水Addax收购失败,中铝注资力拓告吹,腾中重工收购悍马胎死腹中,中海油收购优尼科止步于美国政治压力。这一系列海外收购失败的案例警示我们中国的对外投资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要把机遇转化为成功还必须克服各种挑战。
首先,从宏观方面来说,政府对海外直接投资缺乏统一的宏观管理和规范布局。我国海外直接投资由财政部、商务部、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国银行及各重要部门各地方政府管理,过于多元化、分散化。企业海外投资融资难,中国企业的自有资本到境外以后,没有中国的银行跟进;同时很难得到对方金融机构的授信。大量民企在境外进行金融活动相当困难。同时,我国缺乏完善的对外投资统筹规划,在指导企业海外投资方向、重点、规模、战略及人才提供上略显弱势。
其次,从微观基础来考查,海外投资企业投资决策及国际化经营管理能力有待提高。中国海外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企业缺乏应有的经营自由权,无法对国际市场形势的不断变化做出灵活的反应。第二,海外投资企业的经营一体化程度低。第三,海外投资风险意识不强,盲目“豪赌”。第四,中国本土企业并购海外企业,还面临着如何协调和融合东西方企业文化的问题。
4 对中国对外投资的对策建议
首先,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第一,政府应该完善对外投资相关法律,明确对外投资目标,设定对外投资统一管理机构。同时,银行等金融服务机构应该提升自身业务素质,为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提供高质量的服务。第二,政府应该在海外设立经贸合作区,形成集群优势和抗风险能力。政府可以集合所有资源,比如将孔子学院向经贸合作区集合。第三,深化政企分离,提高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的自主决策权,提升其海外竞争自由度。第四,设立企业考核制度,加强对企业对外投资的考核审查,控制风险。
其次,从企业方面来说,企业实力需要与跨国经营相协调。中国企业国际化主要依靠企业本身实力。实力包括硬实力和软实力,而软实力又是我国企业的软肋,我们的企业在理念、人才、跨国经营方面存在差距,需要增强三个方面的认识:一是,要正确认识外部世界,跨国投资已经跨文化、跨制度、跨生活习惯、跨待人接物等,我们需要正确认识和理解;二是,要正确认识“走出去”的目的不仅是赚点钱拿回来,而是要在当地长久生存、发展下去;三是,要正确认识理解社会责任问题,修路、建学校等只是部分,关键要了解东道国的利益需求、各界的诉求。
最后,海外投资企业应该实现横向和纵向的经营一体化,不是互相压价而是“抱团”。由于企业的海外投资往往能够带动整个产业以及相关上下游产业的发展,各海外投资企业应该加强合作形成集合优势,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
5 结论
中国对外投资起步晚,发展快,尤其是全球金融危机为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创造了绝佳的海外扩张机会。中国企业在全球大手笔买下国际知名企业同时不能忽视海外投资的风险,唯有政府大力扶植和企业提升自身实力才能在对外直接投资上越走越远。
我们在“引进来”上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和中国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迫使我们必须像重视出口一样重视对外投资,从出口发展到对外直接投资,适时地“走出去”,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更加积极地应对全球化的挑战。
参考文献
篇5
中国自1978年开始实施对外开放政策以来,“引进来”和“走出去”一直是两项重要的制度内容。到目前,我国在引进外国先进的资金、技术和吸收外国投资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相比之下,“走出去”战略的发展还较为落后,对外直接投资还处初级发展阶段,其规模和质量都难以与一个经济大国的地位相匹配。
二、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现状
1.中国境外企业资产增幅较大
“十二五”以来,中央企业境外资产总额从2.7万亿元增加到4.9万亿元,年均增长16.4%;营业收入从2.9万亿元增加到4.6万亿元,年均增长12.2%。中央企业境外投资额约占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的70%,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约占我国对外承包工程营业总额的60%。
2.总体赢利水平提高
2014年前11月,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43万亿元,同比增长3.9%;国有企业利润总额2.2万亿元,同比增长4.5%。中央企业境外经营单位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和利润占比分别达到12.5%、18.7%和10.6%。
三、中国国有企业海外投资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1.政府管理和投资促进政策对国有企业海外投资效率的影响
政出多门和多重审批造成对外投资效率的损失。在实际操作中,例如国有企业在申请对外投资核准时,涉及的各个职能部门都根据自己的利益设计不同的要求,从而导致企业要向中央、地方等各层级部门上报各种各样的资料,这些资料或许重复,且数量相当繁多。在此基础上,如果各部门缺乏分工协作和良好的沟通,就会造成审批内容的重复交叉,最终效率低下、浪费资金。
2.法律制度因素对国有企业海外投资效率的影响
(1)国际性法律制度影响因素。国有企业在对外投资过程中会得到本国政府的一些税收优惠或财政补贴,这也是世界各国通用的做法。但就是因为这些已经获得的优惠补贴,导致国有企业在对外投资时遭受不公正待遇。除此之外,一些发达国家甚至以国企带有政府性目的为由,限制他国企业在本国的投资。
(2)东道国法律制度影响因素。现在,很多国家越来越重视海外投资对本国经济造成的损害,其中垄断成为最主要的负面效应。他们认为外国资本进入本国会阻碍本国经济的发展,破坏国内稳定的市场秩序。出于以上考虑,在吸收他国投资时,东道国都会想方设法通过实施特许审核方面的法律来保护本土产业,有时候这些特许审核中还包含政治因素的考量。
3.机构和人才缺失对国有企业海外投资效率的影响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起步较晚,大规模的对外直接投资到本世纪初才产生,即使发展到现在,专业的投资促进和咨询机构也比较少,官方的机构只有国家的商务部投资促进局。此外,在资金投向国创办企业需要需要大量专业人才,他们既要熟悉国际经营环境,又要了解东道国的财务、法律和科技等基本情况。事实是这种高素质人才相当缺乏,我国在跨国经营领域的人才储备很有限,即使是外派的一些管理人员,也缺乏国际投资知识和经验。
4.文化制度因素对国有企业海外投资效率的影响
首先,中国与目标国政治、经济交流的频度和密度,两国贸易、投资及政治交流史、进出口额比重及差额等都会影响海外投资的效率。其次,东道国的经济外向化程度、对外依存度、跨国交往的人员数量、中国人占东道国人口比重、国民综合教育素质等也有重大影响。最后,也要重视东道国企业跨国经营状况、中国企业在该国经营数量、企业内不同国籍人员所占平均比例、企业主要技术,以及市场分布状况等。
四、提高中国国有企业海外投资效率的对策建议
1.加快建立对外直接投资的机构组织体系
一方面,各政府部门之间要协调统一、分工合作。在制定调节机制时,要详细规定各部门的职责,避免责任重复。对此,韩国和印度的做法是成立专门的境外投资委员会,在国家层面统一调度,这也可以是我们以后前进的方向。另一方面,要发挥社会团体的作用,例如大量的商业协会。通过制定政策,鼓励和促进专业商会注重各产业的信息和资源,发掘优势企业开展对外投资。
2.完善有关海外投资法律制度
法律制度不完善一直是我国存在的问题,十四中全会上,我国已经提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运用到国企海外投资方面,要想最大程度的发展我国的“走出去”战略,提高我国的海外投资水平和效率,可以考虑将这一战略提升到法律层次,使所有的政策都有法可依。其次,我国要尽快完善各类经济型法律法规;在弥补自身的同时,我们也要向发达国家借鉴,通过研究他国的和全球的法律,吸收国外企业的先进经验。
篇6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政策体系 问题
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从无到有、由小到大,一直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2007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达187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6.2%;截至2007年底我国非金融类对外投资的存量达到937亿美元,2007年经商务部核准或备案的境外中资企业达1.2万家,范围已扩展到世界172个国家地区。对外直接投资不仅可以缓解我国企业资金短缺的压力、有效弥补国内资源供给不足,同时也是我国企业克服贸易壁垒、减少贸易摩擦的重要途径。在当前经济全球化推动世界经济的不断融合与渗透,我国外贸不平衡问题逐渐加剧与突出的背景下,开展对外直接投资不仅具有客观必然性,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而各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实践证明,政府部门不断完善相关的政策支持体系是企业开展对外投资、实施国际化战略的保证。我国政府虽然已初步建立起对外直接投资的促进、服务、保障和监管体系,特别是近几年国家在财税、信贷、保险、外汇等方面又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进一步改善了对外投资的政策环境。但是,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管理体制、法律体系和支持服务措施等相对滞后,已难以适应我国企业海外投资迅速发展的实际需要,健全、完善我国对外投资的政策体系已势在必行。
一、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政策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体制问题
1.多头管理。
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管理体制中,多头审批管理一直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目前仍有众多的部门参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管理工作:商务部是国务院授权的对外直接投资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拟定境外投资的管理办法和具体政策,起草对外直接投资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依法核准国内企业对外投资开办企业(金融类除外)并实施监督管理。发改委负责安排国家拨款的境外资源开发类和大额用汇投资项目。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国资委为对外直接投资的协助管理部门,负责与对外投资有关的外汇汇出入、资金投放、境外国有资产管理等事务。各地方政府和有关部委为其境外企业主办单位的政府主管部门,并根据本地区、本行业的综合优势和特点,确定本地区本行业的重点投资方向和领域。同时商务部授权其驻外使领馆商务处对中方在其所在国开办的各类企业进行一线监督管理。在这种多层次的管理体制下,表面上各部门各司其职,但实际上职能交叉,管理内容重叠。各部门从各自的管理权限和部门目的出发,制定出各自的管理办法,同时又缺乏一个权威的机构来负责统一协调,在实际操作中往往造成混乱,极易产生矛盾。
2.行政审批制度繁琐。
由于目前我国境外投资管理涉及多个部门,企业一个境外投资项目往往要经过多个部门审核,审批环节过多,且个别环节存在重复审核和审核标准不一致的现象。目前企业走出去投资办厂,需要由企业向县级专业主管部门递交相关报告后,再经省、市、相关部委审批,最后还要经商务部和国家外汇管理局的联合核准,所耗时间短则3-5个月,长则数年。这些繁琐的审核手续,使审批时间过长,贻误了企业对外投资的时机。
3.国家对海外企业的监管不力。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中一直存在国有资产流失、企业非法经营、投资移民、资本外逃等问题。这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管理体制中一直存在的“重审批、轻监管”的现象不无关系。目前,我国对对外投资的监管基本上处于放任自流或无能为力的状态。尽管我国商务部从2003年起对境外投资实行了统计、年检和绩效评价制度,但由于少数投资主体对联合年检重视程度不够,落实不到位,导致部分境外企业没有参加联合年检;加之许多根本没有经过审批而私自进行对外投资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使我国对外投资统计的准确性与全面性大打折扣。财政部对境外国有资产的管理基本上也是有名无实,其监管的条例和措施可操作性较差,而驻外使领馆商务处也缺乏必要的监管手段,其一线监管职能受到人员经费的严重制约。
4.严格的外汇管制影响了海外投资企业的国际、国内融资能力。
近年来,为了适应我国境内投资者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经营的需要,外汇管理局逐步放宽了对境外投资的外汇管理:取消了境外投资风险审查制度和汇回利润保证金制度;允许境外企业产生的利润用于境外企业的增资或者在境外再投资;取消了境外投资购汇额度的限制,允许购汇或使用国内外汇贷款用于境外投资等。但是,企业走出去的融资担保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国家对境外投资企业的资金筹措和贷款担保仍限制得过多过死。例如,国家外汇管理部门对国内母公司给予境外子公司贷款担保有严格的数量限制,中国银行境外分行也不能向我国境外企业发放贷款。这些规定都极大削弱了海外投资企业的国际国内融资能力。
(二)保障制度问题
1.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
我国对外投资立法严重滞后于海外投资实践的发展。我国的第一项对外直接投资始于1979年,但直到1985年才有了第一个规范海外投资的法规。迄今为止,我国尚未出台一部系统的、既符合国际规范又符合我国国情的《海外投资法》,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对外投资的法律体系。现行的有些法规不仅颁布时间较早,而且门类残缺不全,难以适应当前企业海外投资的需要。而且由于目前我国对外投资仍处于多头管理状态,各项法规分别由众多管理部门制定。这些产生于各部门管理权限和目的之下的政策法规难免有不衔接甚至相互抵触之处,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海外投资混乱无序的状态。
2.保险制度不健全。
海外投资保险制度是资本输出国为保护鼓励海外投资而向本国私人海外投资面临的政治风险提供的法律保障制度。据此制度,投资者向本国投资保险机构申请保险后若遭受承保范围内的风险致使投资者损失的,由保险机构补偿其损失并取得代位求偿权,然后该保险机构可依据与东道国签订的双边投资保护协定向东道国索赔。目前,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作为政策性保险公司为企业开展对外投资活动提供政治风险保障。但从其目前提供的服务来看,主要还是侧重于与出口业务有关的保险。公司成立以来至今承保的海外投资政治风险业务仍相当有限。我国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的缺位加重了海外企业应对风险的成本。
3.双边多边投资保护机制不健全。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与115个国家签订了双边投资促进和保护协定,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海外市场(约占我国境外投资目的国的28%)与我国尚未签订此类协定。而在已签订的双边投资协定中,其中多数都是同来华投资的发达国家和次发达国家签订的,其主要目的是吸引这些国家的投资,而未将保护中国境外投资列为重点。这事实上导致双边投资协定演变为我国政府的单方面承诺。即使我国与别国签署的双边协定中列有相互保障投资安全的条款,由于我国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的缺失,这些协定仍难以发挥实际效果。
在国内投资保险制度和双边投资保护机制均不健全的同时,我国对多边投资保险机制的作用也未给予充分重视。根据《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公约》(MIGA)建立的担保机构主要向流向发展中国家的私人海外投资的非商业性风险给予担保,并提供争端解决机制,我国虽然是MIGA的创始会员国和主要出资国之一,但截至2006年,我国境外投资者尚无使用多边投资保险的记录。
(三)服务支持体系问题
1.金融政策的支持力度小,获取成本高。
目前在金融政策方面,根据国家境外投资发展规划,对于能弥补国内资源相对不足的境外资源开发类项目和能利用国际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专业人才的境外研发中心项目等四类项目,中国进出口银行在每年的出口信贷计划中,安排一定规模的信贷资金予以支持。该境外投资专项贷款享有中国进出口银行出口信贷优惠利率。对于那些对国家利益具有重大影响但企业自身资金实力尚无法完成的海外投资项目,中国政府的海外投资专项贷款将发挥巨大的作用,但由于受到出口信贷规模的限制,海外投资专项贷款规模有限,而且申请使用海外投资专项贷款的项目,需按《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和《境外投资项目核准暂行管理办法》的规定获得核准,并由中国进出口银行遵循独立审贷的原则对项目贷款的条件进行审查,审批手续繁琐,耗时长,获取成本高。
2.财税政策的支持方式单一,缺乏政策导向。
在财税政策方面,我国的支持政策主要体现在:对企业从事境外投资时发生的前期费用予以直接补助,从境内银行取得的用于项目建设及运营的一年以上的中长期贷款予以财政贴息;对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予以资金支持;纳税人在与中国缔结避免双重征税协定的国家所纳税收予以抵免,对承担援外项目的企业实行税收饶让,在境外遇到不可抗力风险而造成损失的企业对其境外所得给于一年减征或免征的照顾等。但目前我国的财税支持政策只是零星的散布于某些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中,尚未形成体系,也没有体现出在对外投资的产业、地区以及投资方式上的政策导向,与其他的对外投资政策缺乏衔接和协调。另外,优惠方式单一,这特别体现在我国的税收政策中。目前我国的税收政策主要侧重于税收抵免、饶让等直接鼓励措施,对于加速折旧、延期纳税、设立亏损准备金等间接鼓励措施却很少涉及。这种政策虽然透明度高,但对于投资大、见效慢的项目刺激效果有限。即使在直接鼓励措施中也只有对直接抵免的规定,没有涉及到国际通行的间接抵免的操作方法,随着我国投资方式日趋多样化,这必然会造成海外企业在税收交纳和抵免时出现无章可循的局面。
3.信息咨询不到位,技术援助少。
在信息服务方面,我国主要依靠驻外使领馆提供一些有关驻在国的宏观经济、市场需求和基本的法律框架等方面的信息。这些商务信息一般都直接反映到中央有关部委,按行政隶属关系再向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传递,基本上是一条单向、封闭的路线。目前我国的信息服务活动也处于较低的水平,国外已进行的一些信息服务如组织由企业管理者和政府官员参加的投资代表团出国考察,建立有兴趣去海外投资的企业数据库,提供有关国家特定行业甚至特定项目的信息,为投资牵线搭桥等开展很少。而且由于没有提供信息服务的特定机构,搜集的信息比较零散,缺乏整理加工,很多信息的价值没有充分发掘。另外,我国在海外投资的可行性研究、项目开发与启动、人员培训方面提供的技术援助也很少。这都使我国企业在走出去时面临信息、人才、资金短缺的困境。
二、完善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政策体系的政策建议
(一)以监管为核心,审批为辅助,完善对外投资的监管体制
1.设立统一独立的管理机构,改多部门审批为单一部门审批。
尽快设立一个统一独立的管理机构如对外投资委员会,在宏观层面上统一领导和协调组织全国的对外投资活动。该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包括:制定我国有关对外投资的战略、方针、政策,结合我国产业政策,在分析企业优势和国际市场区位优势的基础上,对海外投资的产业和地区进行协调指导;依法核准国内企业的对外投资活动并实施监督管理,协调国家外汇管理局、财政部、人民银行等的管理活动,并领导协调我国银行、驻外使领馆对海外投资进行监督;发挥服务功能,为海外投资和海外企业提供各方面的信息咨询和技术援助。
2.改革审批体制,提高审批效率,增强透明度。
海外投资委员会应统一目前我国海外投资的审批标准,使审批内容更具合理性:在海外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的基础上,结合项目金额和企业的所有制性质而采取不同的审批方式,其中国有企业应成为政府对外投资管制的主要对象。对私营企业的海外投资,只要不属于我国限制投资的敏感领域,应逐步过渡为登记备案制;对于国有企业则应结合项目金额,限额以下的项目为自动许可,限额以上的由海外投资委员会进行核准。对于需核准的项目,国家应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减少审批内容,提高审批效率;并将审批内容、程序、标准等对外公布,接受社会和企业的监督。
3.加大监管力度,落实监管措施,建立健全监管体系。
海外投资委员会应协调银行、国资委、财政部、驻外使领馆等部门构建我国对外投资的监管体系。对于国有企业,国资委应承担起对外投资出资人的角色,对境外投资项目的国内母公司加强管理;财政部门应修订有关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规范境外企业的财务工作;同时落实投资主体责任制和投资项目法人责任制,确保企业自身承担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对于私营企业,则应联合投资母体所在地的工商税务和银行实行全程监管监控,以防止资本外逃和投资移民。另外,加强对外投资企业的年审工作和驻外使领馆对所在国企业的监督管理,并以投资金额为标准确立监管的重点企业和项目,加大相应的法律、经济、行政处罚措施,确保我国的监管措施能够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二)以立法为基础,通过外交手段,健全对外投资的保障制度
1.构建立法体系,完善保险制度,健全对外投资的单边保障制度。
系统健全的立法体系是保证海外投资战略得以顺利实施的根本和保障。在总体法律框架方面,我国首先应制定一部符合国际惯例和我国国情的《海外投资法》作为调整境外投资的基本法。该法律应对我国的投资目标、投资主体、投资形式、审批程序、资金融通、企业管理等方面做出原则性规定。在此基础上,根据海外投资实践,及时补充境外投资法的实施细则及其他的单项法规,如《境外投资企业所得税法》、《对外投资保险法》等,彻底改变我国企业海外投资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的局面。
明确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作为国家政策性保险机构为企业海外投资提供风险保障服务的职责。建议政府加大政策性风险基金投入,以便于中国信保能够扩大承保范围和保险金额;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并在审批环节中对投资于未建交国家和高风险国家的企业实行强制投保,以便对海外投资提供更充分的保护。
2.加强国际政策协调,完善对外投资的双边、多边保障体系。
进一步加强双边投资保护协定和避免双重征税协定的商签、修订和履行的工作。特别是加强与我国尚未签订这两类协定的发展中国家的工作。对已签订的协定增加对我国海外投资企业加强保护的内容,如要求我国企业与东道国企业享有同等待遇,赔偿因战争、、暴乱等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保障资本金和利润的自由汇出等。另一方面,加大宣传、普及力度,促使我国海外投资企业利用《多边投资担保机构》提供的相应支持,并利用《多边投资争端解决公约》维护自身的利益。
(三)加大支持力度,丰富支持手段,建立对外投资的支持和服务体系
在金融支持政策方面,政府首先应加大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资本金,使之能相应扩展优惠贷款和贷款贴息的规模和范围。例如,我国的优惠贷款不应只局限于境外资源开发项目等四类项目,对于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有带动作用的服务业投资,有利于转移我国过剩生产能力的生产加工项目,能利用国外先进技术和人力资源的高新技术企业等都应成为资助的对象。其次,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放宽贷款担保限制,如允许金融机构的境外分行向我国的境外企业发放贷款,并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在国内外资本市场上市、发行债券。最后,重视发挥商业银行的作用,鼓励银企合作。对于大型项目,由国家出面促成银团贷款,并通过向商业银行的海外贷款项目提供完善的保险制度,解除其后顾之忧,充分调动银行参与走出去项目融资的积极性。
财税政策支持方面,国家应该尽快设立海外投资发展基金、中小企业海外产业投资基金、对国家利益有重大意义的产业投资基金等,建立与完善我国的基金支持体系。这些基金可以由财政部、地区政府、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海外投资企业共同出资组成,根据企业申请,通过一定审核标准,向海外投资提供风险贷款。另外,以产业政策为引导,凭借多种支持手段,扩大税收政策的支持力度。例如,对于国家重点鼓励的投资行业和项目给予一定年限的所得税减免;对作为实物投资的出境物资和通过境外投资带动的机器设备、中间产品的出口给予全额退税;并完善目前的税收抵免制度,补充间接抵免的具体操作方法,并将加速折旧、延期纳税、设立亏损准备金等间接鼓励措施引进我国的税法当中。
信息咨询和技术援助方面,国家的海外投资委员会承担向海外投资和海外企业提供信息咨询和技术援助服务的功能。定期国别投资环境报告,尽可能提供有关国家的政治、经济、技术、法律和社会文化等信息;建立对外投资国别地区项目库和有兴趣进行海外投资的企业信息库,为企业寻找合作伙伴和投资项目提供服务;进一步了解企业的需求,联合驻外使领馆和国际商会分支机构形成庞大的信息互动网络,并加强对信息的整理和提炼,保证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开展更为积极的信息服务,如通过组织会议、投资组团、国外考察等方式为企业海外投资决策提供支持,并为企业决策前的可行性论证和项目规划、人员培训提供必要的资助。
[本文是山东省教育厅课题《我国服务业“走出去”的战略思考》(编号S07WF21)的部分研究成果,作者单位:山东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刘红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实证研究及国际比较》,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篇7
关键词:海外并购 金融支持 金融所有权优势
在后金融危机中国企海外并购活动频繁时期,以往产业资本参与支持的海外并购已力不从心,迫切需要金融资本的加入来解决“资金瓶颈”问题,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完美结合能更好的促进中国企业跨国并购顺利完成。在当前跨国并购已逐步替代绿地投资成为中国海外投资最主要形式的背景下,对于海外并购金融支持的专门研究已迫在眉睫。本文在理论上以微观企业分析和宏观金融支持相结合为视角分析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金融支持问题,为海外并购研究提供理论分析框架。
海外投资金融支持理论研究回顾
国外学者有关海外投资金融支持的研究较少,主要有Gary C.Hufbauer, Rita M. Rodriguez(2001)《21世纪的美国进出口银行―一条新途径?》收录了美国进出口银行成立65周年的相关研究文章,主要介绍美国进出口银行的经营环境、对美国企业出口的支持作用及所面临的问题等。
国内学者对于海外投资与金融服务支持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两方面:
一方面是中国“走出去”战略框架下,将政策性金融服务支持与商业性金融支持相结合宏观总体把握金融服务对于海外投资的支持。严明(2005)在《海外投资金融支持―以中国企业为对象》第一次全面的阐述海外投资与金融服务支持问题,是国内第一部研究海外投资金融支持的专著。其研究主要有以下特点:研究对象比较广泛,其所研究的海外投资支持问题主要指“走出去”战略框架下的对外直接投资,包含了对出口、对外工程承包、绿地投资、海外并购等“走出去”内容的总体支持探讨;第一次建立了海外投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此专著理论上沿着钱纳里“双缺口”理论分析思路,在凯恩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框架下,建立海外投资金融支持需求分析模型,其突出的理论贡献弥补了以往此研究领域的理论空白;对有关概念和理论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海外投资及金融支持风险分析和手段分析,其涵盖内容全面深入;对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金融支持现状分析客观全面,同时介绍了国外发展情况并予以中国借鉴,提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金融支持的发展与战略选择等。
另一方面是单纯从政策性金融服务的角度讨论其对于海外投资的支持。佟志广(1996)以中国进出口银行的业务实践探讨了政策性进出口金融支持功能。白钦先、徐爱田、欧建雄(2003)详细介绍了世界各国进出口政策性金融机构及管理体制并予以比较。虞瑾(2006)从理论论证和最小二乘法实证论证外汇管制放松、国内金融深化、政策性金融支持等三大政策量化指标推动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性和影响力,并提出完善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金融政策支持体系的对策建议。黄人杰(2007)认为政策性资金的运用应当以间接模式为主,通过以少量的政策性资金带动巨量社会资金的杠杆效应,改变商业性机构和社会投资者的风险―收益分布,提出要进一步研究开发型金融和以市场化方式实现政策性目标的运营机制等问题。
以上文献主要从理论的角度定性分析“走出去”战略框架下的海外投资的金融支持问题,其涵盖的范围较为广泛,不仅包括商品和劳务的对外输出,即对外贸易和对外承包工程等对外经济交往形式,还包括资本的对外输出,即绿地投资、跨国并购等跨国合作经营开发等对外经济交往形式,对于以跨国并购方式的对外直接投资的金融支持的专门研究还尚属空白。同时还发现,以往文献中定性研究居多,主要讨论政策性金融支持的功能作用,及其与其他形式的金融支持之间的关系,研究视角主要在国家战略层面和宏观政策层面。然而对于中国企业自身而言,海外并购过程中何种形式的金融支持是其迫切需要的,如何针对企业金融支持诉求因地制宜地实施金融支持促成企业海外并购,是本文关注的问题。
海外投资金融支持理论研究的应用分析
本文试图将微观企业金融实力融入宏观金融支持分析中,一方面在理论上将严明(2006)海外投资金融支持需求理论研究成果应用到海外并购金融支持研究中,论证政府与金融部门对企业海外并购支持需求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将企业自身金融优势置于OIL框架下作为企业所有权优势的一部分,将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对企业的支持通过企业财务金融实力表现出来,表明宏观金融支持有利于增强微观企业金融所有权优势,以此研究海外并购金融支持问题,起到抛砖引玉作用。
(一)海外并购金融支持“双缺口”需求理论
本文借鉴严明(2006)海外投资金融支持需求理论,沿用“双缺口”理论的分析思路,对海外并购的金融支持需求进行理论分析,总结不同类型的支持需求。设在某一时点上,一国的资本数量为Ct。封闭条件下,一国资本供给来源于企业自我资本积累E、金融储蓄S和政府税收T之和。资本需求主要由企业自我资本积累的使用E、社会资本I和政府支出G组成。因此有:
Ct= E +S +T =E +I +GS +T =I +G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将外国资本(仅讨论跨国并购的对外直接投资形式)流动考虑在内,用Ci表示外国资本流入,Cx表示跨国并购对外资本流出,有:
Ct= E+S+T+Ci=E +I +G+CxS+T+Ci =I +G+Cx(Cx-Ci)=(S-I)+(T-G)(1)
通过变形推导得出上式(1),等式左边代表一国跨国并购资本流动情况,等式右边(S-I)表示该国金融部门对企业资金支持(商业性金融支持),(T-G)表示该国政府部门财政支持(政府财政补贴资助及政策性金融支持)。等式(1)说明一国的国际资本(跨国并购)流动与该国国内的资金供应状况和国家财政情况有关,当一国出现资本跨国流动、本国的资本存量发生变动时,本国金融部门与财政部门也相应调整,最终达到国家经济均衡。
当一国跨国并购形式的资本输出大于资本流入(Cx-Ci)>0,金融部门的融资支持与政府部门的财政支持之和必大于零,说明如果出现因企业跨国并购引起的资本输出除了有企业的内源性融资支持,必然会引起金融部门的外源性融资和政府部门的财政资助。
将外国资本流入移至等式右边,等式(1)变形:Cx=(S-I)+(T-G)+Ci(等式2)由于外国流入的资本Ci大多进入国民经济各个实体经济生产流通领域成为生产性资本或准生产性资本来实现资本价值的增值,其以现金形式流入金融系统的量很少,转化为本国对外投资的资本(成为融资来源)可能性非常小,因此外国资本流入很难有效支持本国跨国并购,Ci趋向0,由此等式(2)可简化为:
Cx=(S-I)+(T-G)(等式3)
如等式(3),当本国进行海外并购的资本输出时,Cx>0,为保持等式平衡,相应的本国的金融支持和政府政策财政支持也增加,且跨国并购规模越大,商业性金融支持和财政金融支持需求也越大。跨国并购资本流动Cx规模受到金融部门融资支持(S-I)和政府部门财政支持(T-G)限制。当金融部门认为当时海外投资风险太大,不愿意承担融资支持而导致商业性金融支持不足时,出现“金融支持缺口”。此时为保持经济平衡,需要财政部门提供财政政策性支持来填补此缺口。相反,如果政府因财政支持力度较弱出现“财政支持缺口”时,需借助民间金融储蓄的力量,调动社会中潜在的商业性金融资源支持跨国并购。若此支持来源因高风险而意愿不强,政府可提供相应的风险保障措施免除商业性金融支持的风险问题。
以上理论分析表明,企业海外并购有强烈的资金和政策支持诉求,其规模受限于金融部门的商业性金融支持和政府部门的财政金融政策性支持。
(二)OIL框架下外部金融支持与企业自身实力结合的企业金融所有权优势分析
海默(1960)在垄断优势论中提到跨国公司一方面自身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另一方面借助其在国际上良好的资信顺利获得国内、外金融市场的融资,而邓宁在OIL框架下概括为企业的融资信用优势和融资成本优势(1983)、金融资产优势(1993)。Jens Forssb・ck, Lars Oxelheim(2008)则将金融要素纳入企业所有权优势中论证其对促成跨国并购的重要性,其将企业金融特有变量总结为企业股票价格销售率、海外上市、负债成本、阿特曼财务危机预警机制、政府补助、税收减让、自由现金流等。Oxelheim(2001)提出支撑所有权优势三大金融策略:获得并保持全球性成本和资本可获得性;获取财政补贴或税收减让以增加自由现金流;实施价值创造为基础的风险管理项目。
由以上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根据中国企业情况加入融资担保与投资保险服务的政策性支持因素,形成基于企业金融所有权优势的海外并购金融支持理论分析框架。本文认为资金实力是海外并购企业的金融优势的中心,企业需考虑如何最大化利用资本进行海外并购的同时使成本最小化,其中包括资信实力、融资来源和成本、相关政策支持三大要素。企业拥有良好经营业绩形成的资信实力并能获得低成本的外源融资和政府财税政策支持的优势就是企业金融所有权优势。具体而言,资信实力体现在企业控制内部现金流能力(自由现金流)和反映财务风险控制能力的公司信用评级(阿特曼财务危机预警模型Z值)两方面;低成本外源融资表现在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的资本性融资(市收率、海外上市)和债务性融资能力(负债成本);政府财税政策支持是使企业获得来自政府的财税支持(税收减让、政府补助)、融资便利及融资担保与投资保险的能力(融资担保与保险);通过内部经营和外部支持结合增强企业的金融实力形成所谓的企业金融所有权优势。
本文认为,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不应盲目进行金融支持,应以企业自身实力为基础,提供针对性多形式多渠道支持,不仅可保证国家资产安全,而且可以避免由于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使一些本身实力较弱、资信较差的企业逆向选择而所引发的道德风险问题。因此支持思路如图1,对企业自身实力测评基础上,商业性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低成本的商业性融资和海外上市融资服务以填补金融支持缺口,政府针对性政策为实力和资信不同的企业提供相应的税收补贴支持和政策性融资支持填补财政支持缺口。
结论与未来研究方向
本文将国内有关海外金融支持理论与国外学者OIL框架下对企业金融因素的研究成果研究相结合海外并购金融支持问题,认为应在企业内部资信实力基础上提供商业性金融支持和政府财税金融支持来增强企业的金融所有权优势,从而促成海外并购。限于文章篇幅,本文在理论视角上为海外并购金融支持研究提供分析框架,为后续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严明.海外投资金融服务支持―以中国企业为对象.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黄人杰.政策性金融对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金融支持研究.国际经贸探索,2007,4
3.陈群.金融支持实施“走出去”战略的相关探讨.福建金融,2006,6
4.白钦先,曲昭光.各国政策性金融机构比较.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
篇8
【关键词】中小企业 海外投资 发展现状 对策研究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对外投资进入飞速发展阶段,规模逐步扩大,投资区域分布越来越广,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和经济利润。但是,由于自身条件限制和一些外在因素影响,我国中小企业在对外投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我国中小企业海外投资现状
加入WTO后,外贸行业在我国已经过渡到一般性竞争行业,中小外贸企业要面临越来越多的竞争对手。中小企业的综合实力不强,贸易地位不高,在对外谈判中缺乏足够的控制权和谈判权,议价能力低,导致多数企业长期维持低利润的局面。
(一)发展速度快,投资规模扩大。
经过全球金融危机后,从2010年开始,世界经济整体回暖,中国抓住机遇,对外投资规模不断扩大。
(二)投资区域分散化,由亚洲地区向发达国家扩展。
根据商务部的中国对外投资统计公报,中小企业对外投资的区域偏窄,我国中小企业设立的海外企业己经遍及4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欧美和亚非均有分布,重点集中在中国香港、澳门及美国、俄罗斯、越南、泰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
(三)投资产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20%属技术密集型,只有3%属资本密集型。可见,中小企业对外投资产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资本、技术含量较小,产业层次较低。
(四)我国民营企业在对外投资的方式多元化,以合资为主。选择合资合作方式,不但可以减少资金要求还可以利用合资者已经积累的市场份额、营销网络和市场信誉等资源。
二、我国中小企业海外投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与发达国家和地区中小企业政策和经营管理状况相比,我国中小企业在海外投资中依然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
(一)投资结构不合理。
主要包括地区结构不合理,表现出投资扎堆,企业扎堆,多集中于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产业结构不合理,主要偏重于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采矿业、金融业以及批发零售业、制造业和交通运输业的投资,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严重偏少。
(二)规模小,资金不足且融资困难。
中小企业的信用体系不完善,又没有固定的担保机构,经营不规范,很多财务、报表并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使银行等金融机构不能通过报表等材料了解企业的运营情况和效益,缺少贷款给中小企业的依据和信心。
(三)中小企业缺乏高素质人才,核心竞争力弱。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缺乏跨国经营人才,而企业竞争的本质是人才的竞争。除了在人才上的劣势外,我国中小企业的技术水平也普遍偏低,大量中小企业仍然使用大型企业己经淘汰的生产设备,而且基本不具备研发能力。
(四)中小企业海外投资当地化经营的融入性不佳。
目前,中小企业境外投资有盲目跟风的特点,在投资前没有做大量调查了解企业的经营目的、经营策略,也没有调查东道国文化习俗、政治法律、消费者的偏好、投资政策等的特殊性。企业在跨国经营中应该使产品当地化、人才当地化、管理当地化、营销当地化,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五)缺乏统一的管理机构。
由于中国政府本身管理体制存在着多头管理的现象,缺乏统一的领导和相互协调,直接影响了我国中小企业海外投资的顺利展开,致使中小企业海外经营机会减少、成本增加。
三、促进中小企业海外投资的对策
(一)政府层面的宏观对策。
1.完善对外投资法律体系
进一步完善对外投资的法律体系,加快基础性立法工作,为我国的海外投资准备金制度、海外投资税收优惠制度、海外投资保险制度做好立法准备。
2.加大对中小企业跨国投资的扶持
我国政府应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具体做法可以借鉴国际经验,建立中小企业发展中心,提供政策和智力支持;增加政策性银行给中小企业的贷款资金,提供资金支持;对高科技中小企业实行小企业技术转让计划,提供技术支持。
(二)企业层面上的微观对策。
1.加强风险意识,建立健全规避风险机制
机遇往往与风险并存,我国中小外贸企业在进行跨国经营时难免遇到很多种风险。强化市场调研,做好环境的分析与检测,选择风险防范方案,制订风险防范措施,进而达到风险规避的效果。
2.增强创新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
首先是产品的创新。企业的成功归根结底还是要依靠产品的成功。另外应该注重自有品牌的建设运用品牌营销,培养出忠诚度比较高的固定客户群。其次是改变旧有的管理模式,优化企业组织结构,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提高竞争力。
3.重视人才培养,提供人才支持
首先,要确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战略思想。其次,企业要多渠道的培养国际人才。再次,企业应与员工建立一套有价值的核心文化体系,与员工共同成长,这样能够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责任感,有助于留住人才,吸引新的人才为企业服务。最后,要制定合适的人才培养计划,定期举行人才培训。
4.及时调整产品的结构,使产品更具有竞争力
我国的产品,长期以来给人“低质低价”的形象,不利于国际市场的竞争。所以,我国中小外贸企业要不断提高产品的质,才能使我国中小外贸企业在新一轮机遇面前抢占市场的制高点,做大做强。
5.在运用国家政策上,中小企业要有一定的敏锐性,对于国家重点鼓励的行业和有本地经济特色的投资项目,要积极探索。
对于我国政府而言,应根据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海外投资的现状,必须通过法规政策对中小企业海外投资从宏观上加以统筹安排,尤其需要在审批、信息及税收方面给予优惠和支持,营建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以促进中小企业海外投资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木西,张菁.后金融危机时期东北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的难题及对策[J].经济纵横,2011,(6).
篇9
关键词:直接投资;经贸关系;全球化;改革开放
abstract: with the more close economic and trade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korea, the fdi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has been developing constantly. despite later start, the fdi from korea to china has developed dramatically. however, the fdi from china to korea is on the initial stage. from the point of the two countries’ social and economic prospect, the fdi is facing the challenges from structural upgrading, transition and policies. therefore, several measures for promoting fdi between china and korea should be taken.
key word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economic and trade relations;globalization;reform and opening-up
2006年,韩国已成为中国的第六大贸易伙伴,第四大直接投资(fdi)来源国,而中国则是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和第一大海外投资对象国,2007年两国之间的贸易额达到1 599亿美元。
一、韩国对华直接投资的特点
1.韩国对华投资起步晚、发展快。韩国的对华投资始于1988年,在1992年中韩建交以后,得到较快的发展。1993 年、1994年, 韩国对华实际投资额分别比上年增长87%、146%,这种快速增长的趋势持续到1996年。从1997 年至2001年,因金融危机的影响,韩国对华投资暂时减少。金融危机之后, 随着韩国经济的恢复,以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韩国对华投资重新进入活跃期。2002年起中国成为韩国最大的直接投资对象国。截至2007年12月, 韩国对华累计实际投资项目为62 988个,总额为225 亿美元[1]。
2.投资领域从低端制造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制造业拓展。从1988年至2007年,在韩国对华直接投资中,制造业投资的比重为81%左右。20世纪80年代对华直接投资初期,投资主要集中在纺织服装业、玩具、鞋类、皮革加工等低端的劳动密集型行业。2000年以来,随着两国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韩国对华直接投资的领域也在不断拓宽,机电、炼油、运输、建筑、精密机械、电子信息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逐渐成为对华直接投资的主要对象。
3.投资地域从环渤海和东北地区向东南沿海地区扩散。2000年以前,韩国直接投资80%以上集中在临近韩国、并且生活着大量朝鲜族居民的环渤海和东北地区。近年来韩资有向南扩展的趋势。如,2004、2006年在江苏的投资额分别为12.25 亿美元、26.96亿美元,仅次于山东的24.40亿美元和38.81亿美元,对上海、浙江和广东的投资也有了相当程度的增长。同时,韩国在江浙沪粤地区的单项投资规模要比在环渤海湾和东北地区的投资规模大得多,比如2006年,在山东的单项投资规模为76万美元,在辽宁为57万美元,而在上海为117万美元,浙江为131万美元[2]。这说明资本与技术密集型的投资逐渐向南方扩展。
4.单项投资规模逐渐扩大。两国建交之初,韩国对华投资以中小加工型项目为主,单个项目投资规模不足50万美元。此后有所扩大,1998年单个合同投资项目规模已达153万美元。但2001年又下降到59万美元,此后又逐渐提高,2002、2003、2004年分别为84万美元、92万美元和94万美元。但与韩国对外投资平均规模230万美元相比,对华投资的每一项目平均投资规模仍然偏低。近年来,随着韩国的机电、汽车、化工、金属等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企业对中国投资逐渐增加,单个项目的投资规模正逐步扩大,2007年合同平均单项投资规模达到158万美元[1]。
5.投资方式以独资或控股为主、运营方式从封闭型走向“本土化”。韩国企业对华投资大多采取独资或控股的方式,其中采取独资方式的占77%左右。早期,多数企业选择了封闭型的管理和营销模式,他们自建厂房、自购设备、从母公司采购零部件,管理人员也以韩方为主。但近年来,越来越多进入中国的韩国大企业十分重视“本土化”,如现代、三星、lg都已不满足只把在中国的公司经营成“制造中心”,而要实现产销研发一条龙。他们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雇佣包括高级管理人员在内的大量中国员工。
6.投资的动机以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占领中国市场为主。初期,韩国企业到中国投资,主要看重中国的廉价劳动力。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近年来,中国广阔的市场前景开始对韩国企业产生更大的吸引力。据韩国国际经济政策研究院(korea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 policy)2004年针对在中国的298所韩国企业作为对象进行的调查,韩国企业的对华投资动机按重要程度排列顺序如下:廉价的劳动力(36.12%)、进入内需市场(25.16%)、海外买方的要求(11.11%)[3]。
二、中国对韩投资直接投资的进展
1.投资增长总体徘徊,但个别年份呈跳跃性增长。1997年,党的十五大确立了“走出去”的战略,中国开始对韩投资。1998年,对韩投资项目8个,金额800万美元,1999年增长到323个,金额2 700万美元,2000年则进一步跃升至1 165个,金额7 600万美元。但此后,中国对韩投资速度有所放慢,到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到2007年底,中国对韩国直接投资累计件数为5 589件,总额为21.79亿美元,分别占韩国利用外资14.1%和1.59%,平均单项投资为39万美元。总体来看,2001以来,中国企业对韩投资大多数年份在4 000万美元~7 000万美元之间,只有2002、2004、2007比较大,其中2004年达到11.66亿美元[4]。这是由于2004年中国上海汽车收购双龙汽车等几项大型投资,使得投资金额大增。但这种情况只在别年份发生。
2.大型项目投资以并购(m&a)形态为主。近年来,中国国有大企业抓住机会,在韩国进行了一些并购、参股方式的投资,使投资呈增势并趋于大型化。大宗收购项目对象主要为中间产品和元器件生产企业。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2003年中国京东方科技集团收购韩国现代电子的tft液晶显示器部门、2004年中国上海汽车收购双龙汽车等几项大型投资。与此同时,这也在韩国方面引发了对高新技术外流的担心。
3.投资领域以制造业为主。从投资领域看,制造业投资数量占绝对优势,主要集中在零部件和中间产品相关领域。而服务业在项目数量上占优势,投资项目主要为金融、航空、海运、旅游及劳务、贸易分公司和代表处等。据韩方统计,至2007年6月底,中方对韩投资累计5 393件,金额18.37亿美元,其中,制造业547件14.74亿美元,分别占10%和80%,服务业4 765件3.53亿美元,分别占88%和19%,农畜水产业36件608万美元,水、电、煤气、建筑业45件504万美元[5]。
4.投资主体以国有或国有参股企业居多。由于中国目前对私营企业在海外投资方面限制较多,私营企业的力量也有限,因此,目前对韩国投资主要以国有企业为主。
三、两国相互直接投资进一步面临的挑战
1.中国利用外资战略的变化。当前,中国吸收外资的战略目的已从弥补“双缺口”为主转向优化资本配置、促进技术进步和推动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外商投资面临着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迫切问题。中国2008年开始实施的“两税合一”改革强调了“产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的原则,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中国对待外资的态度也已经转向“更重质量”的高级阶段。在产业方面,2007年新修订的《外商投资指导目录》鼓励外资重点投向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服务业、农业和环保产业,同时严格限制高污染、高能耗的项目进入。
2.中国劳动力等要素价格上升和人民币升值的趋势。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和建设和谐社会的进展,中国原来偏低的劳动力成本(大概是韩国的1/10)开始上升,特别是2008年开始实施的《劳动合同法》,对超时工作和保险作出了严格的规定,劳动力成本面临着进一步上升的压力。同时,中国对土地等资源及环境保护力度也在不断加大,资源要素价格和环境成本上升将是一个长期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韩国企业、特别是以中小企业为主体、以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为主要目的投资将面临严峻考验。目前有些韩国中小企业开始向东南亚、印度转移,或者撤资回国。此外,自2005年汇率制度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已经升值了15%以上。随着中国汇率形成机制的进一步改革,人民币升值的速度将加快。这将一定程度上加大韩国来华投资成本,但同时也为中国对韩投资创造了良好条件。
3.韩国对产业空心化和技术外溢的担忧。由于中韩两国在技术水平、劳动力成本方面存在一定落差,韩国一方面担心由于投资外流使本国出现产业空心化,影响本国的就业和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也担心中韩相互直接投资、尤其是并购形式的投资造成技术外流,给韩国的技术优势带来不利影响。
4.中国海外直接投资促进政策体系尚不完善。从日、韩等国的经验看,企业海外投资的起步阶段,政府政策的支持是十分关键的。目前,中国企业在韩国投资处于起步阶段,缺乏投资和经营的经验,也缺乏政府财政、信贷、税收等方面的支持,往往难以支撑海外竞争的强大压力,走上“不归路”,造成巨大的损失。同时,目前中国政府对海外投资的管理侧重于审批和控制,相应的服务不足,比如在海外投资统计数据的全面、细致和及时性方面,中国还存在较大缺陷,本文在写作过程中所运用的数据大多来自韩国方面的统计。
四、推进中韩相互直接投资的政策建议
1.扩大投资范围,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投资格局。从韩国方面看,伴随中国国内生产要素价格的上涨,韩国企业在华投资所获取的低成本优势将会逐渐消减。为此,韩国企业应当适时调整对华投资战略,转变以劳动密集型项目为主的投资结构,提高投资项目的技术含量,并扩大在金融、运输、服务、高科技等领域的投资。在投资区域上,也要根据中国不同地区的区位优势进行相应调整。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韩国企业应积极向西部扩展,充分利用国家的投资优惠政策,获得更大的投资收益;而以技术资本密集型为导向的企业则应向上海、浙江、江苏、广东等发达地区扩展,以充分利用当地良好的技术和资本资源优势。从中国方面看,要进一步拓展在韩国的投资领域,把对韩直接投资与促进技术进步、提升产业结构结合起来。投资重点近期以钢铁、汽车、石化、电子、电气、通讯、机械为主;中长期将突出航空、通讯、高级电子等产业的合作,并进一步推进在资源开发、金融、运输、服务、高科技等领域进行合作。同时,中国企业还可以考虑在韩国设立研发机构,吸引韩国的技术人才,利用韩国的技术资源开展技术创新。
2.改善投资的规模结构,推动投资主体多元化。从韩国方面看,要高度关注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尤其是新型制造业发展为大型企业增加在华投资所提供的多种机遇,积极推动韩国大企业集团的对华投资,以发挥其资本和技术力量雄厚、抵御各种经营风险能力较强等优势,增强韩国企业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力。从中国方面看,在推动国有大企业积极投资的同时,要鼓励更多的私营企业、中小型企业进行投资,可以采取中小企业和大企业联合投资、中小企业联合投资、多国合资等方式进行直接投资,在韩国获取更多的发展机会。
3.提高政府对海外直接投资的公共服务水平。韩国政府和民间机构在促进海外投资方面采取了许多有利的政策。韩国对企业到海外投资原则上实行自由化,只要不是不良金融交易者及正在办理移民海外手续者,均可到海外投资。同时,韩国政府还制定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如,海外投资损失准备金制度,韩国企业跨国经营时可将海外投资金额的15%积存起来以防海外投资风险,这笔款项给予免税。韩国还对海外资源开发项目免征所得税,对海外投资者来源于海外的所得实行税收抵免和税收饶让的优惠制度。反观中国,政府在海外投资促进政策上有许多值得改进之处。一是要逐步改革政府投资审批制度,简化审批环节,放松对企业海外投资的额度限制和外汇管制,放宽私营企业对外投资审批和限制要求,鼓励不同所有制企业走出去。二是要加强海外投资的财政信贷和税收政策支持。尤其是对那些对国内企业关联带动性强的企业进行海外投资,应该给予更优惠的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支持。三是建立政府、民间各种形式的海外投资促进机构,为企业的海外投资沟通信息,搭建桥梁,通过不同渠道为企业海外投资提供服务。
4.设立海外产业投资基金与保险制度。韩国政府早在1976年就设立进出口银行专门负责对外投资的资金筹措,为海外投资提供资金支撑。1987年韩国还根据《对外经济合作基金法》设立了对外经济合作基金,专门资助韩国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从事资源开发或股权投资。韩国出口保险公社则开设海外投资保险险种,以帮助到海外投资者减少风险。借鉴韩国做法,我国可以通过建立海外投资基金制度,拓宽我国企业海外投资的融资渠道,分散投资风险。
篇10
【关键词】 石油企业;投资;风险;防范措施
0 前言
从1993年以来,中国石油企业开始开拓海外市场,对外直接投资。而从中国加入WTO以来,经济日益全球化,中国石油企业更是加快了其对外直接投资的速度。而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比如第三世界国家战乱频繁,国际石油紧缺,文化差异巨大等原因,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本文分析了这些风险的类型原因从而给出具体的防范措施,以促进中国石油企业的繁荣。
1 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现状
1.1直接投资定义
对外直接投资,英文称FDI,即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是现在主流的投资方式。它的核心思想是投资者直接控制国外投资企业,一般是投资者为了控制公司股份直接在国外建立或者收购企业。相对于国际间接投资,判断一个投资是否是国际直接投资的最直接的方法是看投资者是否能够控制一个外国企业。而这种界定的标准在各个国家都是不同的,每个国家规定的占有的股份值不同,但是10%的股份值界定被广泛接受。
1.2为何要进行对外直接投资
1.2.1国内石油需求日益加大
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速度加快,而对于石油的需求也必然加大。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原油逐渐紧缺,国内原油产量减少,开采难度加大。而作为一个工业化国家,大型重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特别是对石油需求大的石化工业和汽车工业,这样的经济组成结构在短时间内难以得到优化或者改善,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不仅仅是城市需要大量的石油,农村石油需求也大大增加。因此在往后的几十年里,我国对石油的需求只会增加,不会减少。
1.2.2国际原油价格一路上涨
经统计,进入2000年以后,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上身。平均每年上涨38.9%左右,而从2000年到2006年间,国际轻质原油价格上升了2.77倍。而持续上涨的原油价格大幅度消耗了我国外汇支出。
1.2.3石油国际竞争激烈
国际石油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尤其是大部分资源都被几大石油巨头垄断,壳牌更是世界五百强第一。而欧洲和美洲等石油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都被这些企业占据,这几年欧美舆论被“中国”所引导,中国企业想要开拓欧美市场更是难上加难。想要改变这样的现状,中国石油企业必须加强对国内市场的控制,其次也要积极谋求占据海外市场,开发海外资源。只有走出去,才能真正与世界石油巨头竞争。
1.3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现状
我国石油投资始于1993年,发展到今天,投资市场日益广阔,投资手段也日益多样化,行业前景日益成熟。目前,我国石油的海外直接投资形成了由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龙头企业为主的格局,其主要投资地区为俄罗斯等中亚地区,南美洲国家,中东非洲地区,因为这些地区工业水平较低,石油储存丰富,可以较多的用于出口。
1.3.1海外投资效益不明显
尽管发展至今,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历史已有20余年,发展速度快,但是与国际著名石油公司,比如壳牌,斯伦贝谢等相比,净利润大大落后。经营效率低下,成本较高。海外投资的收益很难填取巨大的成本消耗。
1.3.2投资受政局影响较大
由于中国石油海外直接投资的战略部署问题,主要集中在不发达地区以及第三世界国家,而这些国家在经济落后的同时也往往伴随着政局动荡,这对中国石油海外直接投资的影响非常大。碰到战争发生时,很多大型项目不得不终止,损失严重。比如说受利比亚局势的影响,中国石油企业在石油丰富的利比亚70%~80%的投资都处于亏损状态。
1.3.3海外投资程序仍不完善
由于目前的海外投资主要以和国外石油巨头或者石油公司合作为主,而海外投资程序的不完善导致有些项目审批过慢(目前需要30个工作日左右)或者不能通过审批,这样中国石油企业往往需要支付外国石油公司巨额的违约费用。这大大损耗了我国石油企业的利益。
2 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所面临的风险
2.1政治风险
由于国际局势动荡,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有可能变化得非常快,今天还是盟友的两个国家也许明天就是敌人。而这些政府行为将对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造成巨大的影响。且这类风险不是凭一己之力可以控制的,只能规避而不能控制。比如说,战争对石油基地建立非常不利,碰上战乱,很多大型工程只能终止。其次还有政策方面风险等,比如投资所在国政府突然出台一个政策要求保护国内资源或增加外来企业的税收等等,这些都对石油投资不利。尤其是对于中国石油企业来说,投资地区大部分在非洲,独联体国家,中东等,这些地方虽然石油资源多,但是战争内乱的几率也较高,宗教种族冲突严重,大大地影响了石油企业的海外投资。
2.2经济风险
经济风险也是影响中国石油企业海外投资的一个重要因素,经济风险往往伴随着政治风险出现,受国际大环境影响,有些国家货币汇率改变的相当之大,比如说伊朗,这几年来汇率一直处于巨大的波动当中,这给石油企业的外汇储存带来了很大的风险。而国际石油价格波动也会给石油企业带来很大的风险,地缘政治,战争,宗教冲突和国际汇率的变动等因素都会影响到原油价格。当石油价格一直保持在高位时,石油投资收益较大,而如果出现长时间下跌,那么原来在高位时所作的投资将处于亏损状态,石油企业将承受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我国石油海外投资主要部署在一些高风险不稳定的国家,而在这些地方实行的投资具有很大的融资困难,金融机构对融资的要求很苛刻,因此石油企业所得的利润率也相应较小。同样,经济风险也是难以控制的因素,主要是规避。
2.3技术风险
技术风险主要是勘探开发过程中出现错估的情形。很多石油丰富的地区地理自然环境都非常恶劣,容易出现地址断层,油气泄露,温度压力异常,或储存量远远低于预期等情形。而在石油开采过程中,打出枯井是非常普遍的状况。不同于政治风险和经济风险,技术风险虽然客观存在并不可改变,但是却是容易规避,可以预测的。石油工业不仅仅需要密集的资本,同时也需要高技术,如果技术落后的话很有可能在勘探过程中出现错估,打出枯井或者是石油储存量太小。一旦出现这种状况,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2.4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立法不够完善,另外一个是执法不够透彻。很多被投资国都是相对落后的国家,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约束外国投资者以及保障外国投资者的权益。如果出现争执,人治往往大于法治,因此,局面在很多情况下会对投资者不利。这种情况很多时候表现为不同国家之间的法律冲突。比如说被投资国与投资国之间法律冲突,或者是违背了国际惯例等。而中国石油企业均是国有企业,在国内长期享受优惠政策,因此可能对国外环境不熟悉,盲目投资最终导致亏损。因此投资之前应主动研究呗投资国的各项法律法规,找出不同。
法律风险的另外一个表现就是执法不严。在法律法规不健全的国家,往往都是由人说了算,国家机构行事效率低下,企业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在打通关系上面,且执法效率低下可能会使企业错过了最佳投资时机。在很多经济落后的国家,执法意识薄弱,法律等同于虚设,并且很多时候都会歧视亚洲企业。而由于我国本身法律也不够完善,所以企业的维权意识相对较薄弱,在冲突出现时不能及时为自己争取利益。
2.5文化风险
文化风险虽然是投资过程中的隐形风险但是一旦忽视将会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我国有一套自己独特的文化,而这些文化往往和被投资国存在较大的差异,包括宗教习俗,地理环境,人文环境,理念认识等等。而且很多国家都有自己的宗教禁忌,一旦触发了这些禁忌将会引起较大的纠纷,对企业经营不利。由于中国文化自成一体,和国外差异较大,而中国石油企业走出中国国门的时间较短,对国外环境不甚熟悉,所以在文化习俗方面面临较大风险。为解决这个问题,中国企业应当及时调整自己经营策略。
3 各类风险防范措施
在我国石油企业走出国门过程中,不仅仅要追求投资覆盖面广,也要增加利润率。因此,学会合理规避各类风险显得非常必要。因为这些风险一旦影响到了投资项目的进行,将使企业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不利于中国企业的成长以及和国外石油巨头的竞争。在规避风险的具体措施上,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少走弯路。
3.1政治风险的防范
3.1.1“石油外交”
由于油气资源属于战略性物资,各国都在争取也在尽力保护本国能源,而世界几大石油巨头之间竞争异常激烈,所以中国石油企业面临的政治风险在各类风险中是最重要的,一旦局势稍有改变,投资很容易受到影响。1971年我国和美国之间建立了外交关系,被称为“乒乓外交”,现阶段我们可以借鉴这个思想开展“石油外交”。比如说政府出面签订双方投资保护协议,促进两国之间投资往来。这样的协议为我国石油企业海外直接投资创造了有利的环境。今后我国可以加大与这些石油资源丰富国家的合作。
3.1.2与被投资国家直接合作
我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时,一般是采用购买外企股票以达到控制公司的目的。这样做有很大的风险性,而为了规避政治风险,可以采用直接与被投资国政府合作的方式,各出一定的成本,共同投资,共同承担收益或者是亏损。这是目前为止来说最有效也最简洁的一个规避政治风险的办法。由于这样的共同投资项目涉及到被投资国的利益,所以一般来说项目进行中不会受到大的干预。
3.2经济风险的防范
3.2.1利用金融货币制度规避汇率风险
由于油气产业是资本密集型产业,所以说国际货币汇率的变动对于投资来说影响非常大,一旦受到地缘政治等影响,货币短期汇率巨变,极有可能会使投资入不敷出。这些风险是不可改变的因素,而为了规避风险,我国石油企业要做的是充分利用金融市场货币制度,比如说将短期投资转变为长期投资贷款,并多使用汇率较为稳定的货币,这样一旦短时间内受各种因素影响货币汇率变动较大,也可以保证投资不受到大的冲击。
3.2.2利用投保制度规避风险
投资之前,石油企业要做好货币汇率急剧下跌或者因战争等原因被没收的可能性。中国石油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才刚刚起步,所以我们要充分借鉴外国公司经验。投保制度在发达国家中非常流行,即一旦发生上述情形,这些保险机构将针对上述情形进行合理的补偿。所以我国应该效仿西方国家,设立类似的保险机构以为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降低风险。
3.3技术风险的防范
我国油气产业起步晚,相比于西方国家技术依旧不够成熟,因此所承受的技术风险也大得多。技术风险主要来自于错估油气产量以及发生一些地质灾害终止投资项目。为了规避技术风险,石油企业要定期检查企业各项设备,及时淘汰落后设备并购买先进设备。同时实现长期利益,要鼓励技术人员积极创新改造设备。在缺乏核心技术的情形下,可以采用与世界几大石油巨头合作的形式,我们出资金,他们出技术。此外,在进行项目评估时,应加强实地考察,风险评估的力度,聘请专业人员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
3.4法律风险的防范
在对外投资过程中由于本国对外投资法规不健全,或者是对被投资国法律不熟悉都可能使企业蒙受巨大的法律风险。因此首先我们要完善本国对外投资法律程序,简化审核程序,加快审核效率。其次是企业应该重视法律人才队伍的培养与储备,包括律师,会计师等等,如果企业缺少这样的队伍,那么也可以和著名的咨询机构合作,为企业服务。在项目开始前对被投资国各项法律法规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对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和法律漏洞做出评估,项目实施过程中遵守被投资国各项规定。
3.5文化风险的防范
文化风险主要出现在我国和被投资国地理环境,人文环境,宗教习俗等方面出现巨大矛盾时,如果不注意规避文化风险,可能会造成巨大损失,更有甚者,会使两国友好关系受到影响。我国石油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要做到了解并尊重他国文化。在项目进行前应做好文化差异性评估,针对海外技术和施工人员进行关于不同文化的主题培训,使员工能够更快的适应国外的文化风味,培养文化敏感性。对于宗教氛围浓厚的国家,事先就要做好功课了解这个国家的宗教禁忌并记住不要违反禁忌。遇到有冲突有矛盾的情形首先想到的应该是如何沟通。
4 总结
本文主要探讨了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所承受的风险类型及针对每种风险的防范措施。为了使中国石油企业走得更快更远,政府应该为企业提供政策上的支持。而中国石油企业也要有长远目光,遵循西方国家已有的经验,与国际化接轨。建立各类风险防范措施能够减少投资过程中蒙受的损失,提高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中国石油,迈向世界石油舞台的强者[N],上海证券报
[2]何晓群等.世界油价变动:影响与对策,闺际经济合作,2002,2
[3]刘明.妥善处理中国全业海外并购中的政治因素[J].国际经贸,2008,(7):12
- 上一篇:监理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 下一篇:哲学最基本的问题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企业盈利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