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艺术文化差异范文
时间:2023-10-26 17:54: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西艺术文化差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艺术”一词来源于英文“art”,英文“art”又来源于拉丁语的“ars”。技巧、技术、非天然的、人造的就是制作出来的艺术。《2l世纪大英汉词典》对“art”一词做如下解释:(1)(与自然相对而言的)人工,人为,人的创造力;(2)(工匠的)技术,技能,技艺,技巧;(3)(需要技术、工艺的)行业,职业,手工艺;(4)艺术,文艺(包括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文学等);(5)美术(尤指绘画、绘图、版画、雕塑等);(6)L称]艺术(作)品;美术(作)品;画,油画,水彩画;雕像,塑像,铸像等;(7)(一门)人文科学;(8)(特殊)本领,方法,诀窍,手腕,手段;(9)广占语]学问,知识。可见,艺术是个涵盖面很广的词语。艺术中的文化因素是在人类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和历史、地域、政治、道德、宗教等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带有民族的差异性。例如在艺术上,中国艺术重主观,西洋艺术重客观;中国人追求“意”,而西方人讲究“形”;中国艺术体现了“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哲学思想,西方更崇拜人的力量,相信人可以征服一切,在艺术上注重的是人性。
二、差异原因探究
1.哲学思想的不同。中国古代哲学主张“天人合一”、“天人合德”,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主张“以人合天”,一切应顺其自然,强调张扬自然与人的天性,不可人为强制,反对“以人灭天”。孔孟之道讲究“仁”、“礼”,主要在自身修养,通过知天、事天,即天人合一。故中国古代生存意识异常发达,形象思维非常突出,注重直观感觉,不注重对外在世界真理的认识,而注重人生的感悟和修养。这种“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视自然宇宙及赢物皆为有情,即所谓“天地含情,万物化生”,因此,中国艺术,无论诗词赋画,都强调物我一律的“自然观照”,即以自然为表现主体,将人的感情融入自然景物之中以达到主客交融,达到“物我合一”。西方哲学则以“天人相分”、“人定胜天”为前提,其根本出发点不同于中国。西方哲学以本体论和认识论为基本内容,以逻辑分析为主要方法,带有科学精神和宗教幻想,充满理性色彩,以求真、求知为主旨。西方哲学侧重于认识世界,告诉人们世界“是什么”,核心是认识世界的自然本质和规律。因此,在艺术和审美文化方面就必然注重摹仿自然,把艺术的本质看成是对自然的摹仿。西方把外在世界作为人的对象,主体站在自然之外去冷静、客观地观察、研究、思考、分析它。
2.隋唐时期,佛教传人,大量佛教词语随之而来,其“轮回报应”的思想被儒道思想所接受并被消化。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在中国盛极一时,影响波及各个阶层,中国文化渐渐吸收了佛教文化成分。隋唐之前,儒道两教在中国居统治地位,汉语中涉及宗教的词语多与此相关,如“太极”、“道”等,其精神也可见于日常语言当中,如“尊天命”、“行孝道”、“听天由命”等,产生了大量与佛教有关的艺术形式。欧洲人乃至整个西方世界几乎都信仰基督教,他们视那些不信基督教的人为异端,对待这些人他们从不心慈手软,虽然耶稣基督告诫人们要宽容,可好像在这些人身上却不适用。他们的那种宗教狂热让我假不能理解,他们可以为了一个远在天边的圣城,举行无数次的远征;他们可以用烈火烧死那些不信教的异端。在西方,由于价值的源泉最终来自上帝,所以基督教在艺术中的地位至关重要。
3.地理位置和环境的差异性,导致中西艺术的差异。中国温带的农业文明及其长期稳定的自然耕作使得中国以土地为生,强化了热爱自然的心态,而中囝地大物博、地形地貌复杂多变,为艺术提供了无限的背景,梅、兰、竹、菊、高山、流水等均以“自然”为题材,以物为点景。“明月照积雪”、“大江日月流”、“池塘生春草”、“秋菊有佳色”等,尤其在山水中,在溪畔或桥上绘一人物,这只是点缀而已,其目的在于描写广大无限的自然风景,中国的象征性意境山水及现代绘画则是中庸、简洁、含蓄地表达意蕴与精神。英国是大西洋上的一个岛国,四面环海,属于温带海洋气候。由于是岛国和受来自大西洋暖湿气候的影响,艺术上也就有了与大海和西风相关的特定性。在孤岛环境中,当外来人侵者登陆海岸时,岛内民族决无逃跑退路和自然庇护场所,抢先登上制高点,主动出击是唯一有效的方法。欧洲文化定型地域在地中海北侧的希腊与土耳其之间的“爱琴海”岛屿上。长期的海岛生态经验使欧洲民族对付外来入侵者,只能抢先占领制高点,只能“主动出击”、“先发制人”。
4.审美观的不同,在西方,西方的审美观念是随着自然科学的产生而发展的,其存在的基础是西方的哲学体系。西方人的艺术观念是简单、明晰而富于理性的,崇尚克服自然美的缺陷以达到艺术的形式美,认为只有将自然美以特征化、理性化、抽象化,才可能提升至艺术美的高度。西方哲学家以究其所以然的科学态度,先在天文学、物理学中对世界物质做出了精确的度量,后又从数学的立场得出物质存在的形态观念,确立了审美观。其主导思想认为:万物有数而生,一定的数量关系造就了宇宙的秩序,形成自然的和谐;宇宙、自然、人、艺术都统一于由数和由一定的数量关系构成;数是和谐的模式,派生出完美、比例、尺度、均衡、秩序、对比、统一等原则,将对和谐的追求具体化视为视觉的审美观念。中国的审美文化,从一开始就以“天人合一”的精神为根本,强调艺术源于主体本心,反对简单地基仿外物。
篇2
关键词:雕塑;差异;中西方艺术
中图分类号:J301 文献标识码:A
在人类文明进程中,东方与西方文明各自绽放出不同的灿烂火花,虽然两方在社会制度上起源相同,都经过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受到相似的经济基础的制约,但是在另一些方面由于地域人文等造成的长期来的政治,文化,经济等地方特色的差异,故风格各异。这在雕刻艺术上显现的更为明显。
1 题材差异
中国是农耕民族的代表,它的艺术讲究人与自然共生共荣,对自然景物,植物,动物,器物的刻画描述讲究飘逸,灵动而神在。早期的作品如《四羊方尊》、《莲鹤方壶》便是代表作。而后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国,菩萨,佛,众神灵成为人类膜拜雕刻的对象,这些雕塑为了追求神秘庄严之感常常体积庞大,耗工量巨大,如云岗石窟、龙门石窟,此外也有大量庙宇雕塑,此外在墓地文化下形成了达官贵人大兴建造陵园和奢侈品陪葬,由此兴起了墓地雕塑文化系统,如秦始皇兵马俑。还有建筑雕塑,卢沟桥等。
与此相对希望是以基督教教义等宗教为核心的商业性文化,他们的相对善于冒险和果敢,想象力充沛富于浪漫气息,对外界充满挑战和接触的欲望,这形成了他们独特的艺术主题和艺术手段,比如,西方雕塑之对象往往是神话和故事中的人物,他们有着人的外表和神的能力,身材健美,气质勇敢,神态各异,对其崇拜其实是反映了对人类本身感官的关注,如神貌美的外表,弱点,欲望,局限,性情中的嫉妒,宽容,贪婪,懒惰,人物关系中的父子,夫妻,姐妹,母女等,即更加放大了的人的描述。
2 表现手法上的差异
作为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西方雕塑强调空间性,主要体现在对光影等物理技术和效果的运用。关照雕塑本体的线条突出,对背景物品的辅助作用不甚突出,这样做的优点是作品独立状况较好,对雕塑感官状况的强调较全方位,所以也有人说将人体雕塑称为空间艺术是十分恰当的。20世纪以前西方雕塑更加强调将立体空间感作为雕塑的必要审美原则。对此艺术家的审美标准还是比较统一的。
中国美学突出强调情景交融,虚实相生,艺术家们共同追求着那种“天地浑溶一气,明暗高低远近,不似之以似之”的境界,营造着“往不复,天地际也”的独特空间。北京天坛的圜丘面对着一片虚空的天穹,以整个宇宙作为自己的庙宇,反映出中国人与生存方式密切相关的时空互渗的空间意识。因而中国的雕塑往往不是以孤立的实体出现的,而是尽可能采用“借景”、“虚实”等种种方式,以求与自然景象合为一体。
中国文化中对写意的重视造成中国的艺术作品对于真实性,逼真性问题的忽视,而更加注重传神灵动。这种情况的发生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中国的雕塑常常为了实用性建筑做陪衬,不需要自成个体,另外中国人对艺术的理解常常有着温和自然的情感,不需要展现一种人类肉体感官性的特点。为此,雕塑作品的艺术价值常常体现在活灵活现,灵韵飘动之感,大部分材料来源并不追求数据上的准确。如对龙的刻画,生肖,历代帝王常常有着宽阔,翘眼角,留须等相似的表达手法,而与之相近的剪纸艺术代代相传,到后来这些艺术者虽然能够剪出生动的老虎,却从未见过老虎。
西方不同,他们对艺术的理解有一段时间强调艺术家作为模仿者对于艺术作品的处理,属于注重还原真实性的一类。众多学者呼应亚里士多德对于艺术的理解,反对将艺术看做是一个创造思想和形象的过程,更偏重于描述还原真实事物和现象,因此在视觉,听觉上注重真实,即倾向于“像真的一样”而非创造了从未出现的“幻象”。
3 造型手法的差异
线条作为雕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东方和西方都得到了重视,但是侧重点有所不同,西方注意为实际雕塑服务,讲求刻画性,黑格尔认为通过一个人对线条的把握能力就能反映出他的实际绘画水平,安格尔崇尚简洁大方的线条艺术,这些都说明了艺术家对于线条的重视程度。而在圆雕艺术中线条的能量融合在了整体效果当中,雕塑家对线条的期待转化为了对体积,表现效果的期待,所以线条为整体服务。米开朗基罗曾说过,一个好的雕刻作品即使从山上滚下去也不应有一处磨损。中国古代雕塑和绘画都来自于原始实用美术,从彩陶时代起,绘塑便相互补充,紧密结合。中国雕塑不仅吸收了绘画的线条色彩的特点,而且还习惯在雕塑上绘色描线。中国古代长期绘塑不分家,而且对绘画更为重视,因而雕塑具有了明显的绘画性。这种绘画性导致中国雕塑区别于西方雕塑追求团块和体积,因而是线条在雕塑中发挥重要的造型辅助作用。
另外,我国古代的雕塑强调色彩,属于彩绘与雕刻技艺的结合品。如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艺术、战国的随葬木俑、汉代的画像砖石,唐宋的“影壁”形式,无不是塑绘与雕绘相结合的产物。晋唐以来的佛教塑像更具有绘画的风貌,莫高窟盛唐时期的彩绘菩萨,设色浓艳华美,体态雍容华贵,生动的表现出盛唐时期的贵族妇女的风度神韵,这种艺术效果充分显示了中国雕塑家的创造才能和民族特色。这与西方雕塑很少设色区别也很大。在这方面,西方雕塑与其它门类艺术之间有着严格的界限以及各自独立的表现方法。从古希腊时代直到20世纪之前,西方雕塑作品很少有设色者,中间仅18世纪法国“洛可可”风格产生时,出现一丛敷彩的建筑装饰雕像,以适应王室贵族的审美趣味和感观享受。
4 材料的差异
雕塑是使用真材实料来实现作者的创作意图的。材料不仅有坚硬的质地,而且也能像色彩一样借物传情,发挥和延伸设计者的思想。如花岗石的坚硬能使人产生出坚如磐石之感;大理石的洁白能使人产生出纯洁无暇之感等等。罗丹的作品大家都熟知,在他的雕塑作品中,可以看到作者彭湃的激情。他那双天才的手用泥土塑造的肌肤下似乎流动着生命的血液,假使没有以能保留住作者手印的青铜来铸造,那么可想而知我们将无法欣赏到这动人的一幕。
在雕塑材料的使用上,中国雕塑较之西方尤为丰富,如土、木、石、玉、铜等等,其中以与自然密不可分的土木居多。从仰韶文化的人像陶塑到长沙汉墓中的彩绘木俑;从秦陵兵马俑到唐代木雕迦叶像,从敦煌莫高窟的彩塑菩萨到明清时代的小品雕刻,皆体现出中国人对土木的依赖性和亲切感。西方由于工商文明的发展而较早地摆脱了人对自然的依附性,在雕刻材料的选择上也较早地扬弃了土和木的利用,在雕刻材料的选择上创造了以石雕为主流的雕塑艺术史。
结语
中西方历史与文化背景的不同特征,决定了西方艺术的注重写实性与而中国艺术崇尚写意性的两种不同审美取向;同时在造型手法和材料等运用上也造就不同层度的差别与异同。中西雕塑艺术虽有风格特征之别,但无优劣高低之分,以上只是对各自风格与观点的评述,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雕塑这一艺术领域的奇葩。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亲属称谓语 文化差异 翻译
一、英汉亲属称谓语差异的文化根源及其具体表现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而称谓语作为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我们通常根据普通成人的交往关系和使用习惯及语义特征将人际称谓分为四类,即亲属称谓、社会称谓、姓名称谓及指代称谓。其中亲属称谓是表示互相有直接或间接的血缘、婚姻、法律等关系的亲戚和亲属的名称,其归属地位具有明显的稳定性,受各自传统文化影响的迹象特别明显。现就从四个方面分析英汉称谓语差异的文化根源。
1.中国传统文化中宗亲关系复杂,亲属称谓语讲辈分;西方文化中宗亲观念淡薄,称呼随意亲切。
中国历史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封建宗族制度和“三纲五常”等封建伦理道德观念,形成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亲族制度,同性宗族大家庭是基本单位,同族内部成员十分重视血缘宗亲关系。在这种传统的大家族中,血亲分为“九族”,指本人上四代长辈和下四代晚辈,其序列为:高祖、曾祖、祖、父、本人、子、孙、曾孙、玄孙。如需再细分,则成为更加复杂,“孙”一级的称谓竟达到六代之多——孙、曾孙(重孙)、玄孙(灰孙)、来孙、仍孙、云孙等。而英语中与汉语相对的只有祖孙三代的称谓词,如要表示曾祖、高祖或曾孙、玄孙辈,则只能用形容词great或great的重叠使用,即:great grandfather(曾祖),great great grandfather(高祖)。
西方社会虽然也经历过中央集权的封建社会制度,存在过封建宗法关系,但家庭成员居住较分散,流动性相对较大,特别是家庭内部子女,一旦成年就自立门户、各自谋生。人们崇尚个人主义,强调个人的独立性。在这种核心家庭中,血缘观念较淡薄,亲属关系相对松散。他们在日常交往中,往往相互直呼其名,一是亲热随和,甚至孩子对父母、长辈、老师都直呼其名,这在中国是绝对不允许的。中国传统文化论辈分,和长辈交谈时都必须使用恰当的称谓,这是有礼貌、有教养的表现。这无疑给汉英互译带来一定的困难。
2.汉语亲属称谓语分类精细,长幼有序;西方亲属称谓语分类粗疏,指称含混
汉语中同胞兄弟姐妹,称谓分明,以示长幼。而英语中的brother可表示“哥哥”和“弟弟”,sister可表示“姐姐”和“妹妹”,uncle 表“伯伯”、“叔叔”,aunt可表“伯母”、“婶母”。如:
(1)“大伯!我们什么时候回来?”“回来?你怎么还没走就想回来了?”(鲁迅《故乡》)
“Uncle, when shall we go back?” “Go back? Do you mean that before you’ve left you want to go back?”
My Old Home
汉语称谓语中常使用排行字表示长幼,如“伯、仲、叔、季”等,自周秦时代就已开始使用,且沿用至今;常见的是用数字表示排行,如“大哥”、“二弟”、“三姨”、“四姑”等,而英语中没有这种习惯,如:
他说:“大船?八叔的航船不是回来了么?”(鲁迅:《社戏》)
He asked, “A big boat? Hasn’t Eighth Granduncle’s ferry-boat come back?”
Village Opera
3.汉语亲属称谓重性别,男女分别;英语亲属称谓语无此特点
汉语称谓语的性别特征明显,男女分明;而英语中对父母亲的兄弟姐妹的子女只使用一个称谓,即cousin,既不分父系、母系,也不分年龄和性别,表示“表哥”、“表弟”、“表姐”、“表妹”、“堂兄”、“堂弟”、“堂姐”、“堂妹”八个称谓语。如:
(2)“是我的堂兄和他的小儿子。……”(鲁迅《孤独者》)
My cousin and his son…”
The Misanthrope
4.汉语亲属称谓语分血缘,内外有别;英语亲属称谓语无此特点
汉语亲属关系分两类,一类是血亲,指有血缘关系的亲属;另一类是姻亲,指有婚姻关系形成的亲属。血亲和姻亲分属于两个不同血统,不同宗族。在汉语称谓中表现为内外有别,泾渭分明;男有其宗,女有其族,相关的亲属称谓语也分为“血亲称谓和姻亲称谓”,俗称内亲和外亲。英美社会无这种浓厚的宗族观念,相应的亲属称谓语也不分血亲、姻亲称谓语,二者笼而统之,合二为一。如:
(2)外祖母很气恼,怪家里的人不早定,絮叨起来。(鲁迅《社戏》)
My grandmother, very vexed, blamed the family for not hiring one earlier and started nagging.
Village Opera
汉语中的这些称谓语在翻译时如果一定要交待清楚,则只好用paternal grandfather(父系方的祖父,即爷爷,公公),maternal grandfather(母系方的祖父,即外祖父、外公)。或者用on the father’s side(父亲方面的),on the mother’s side(母亲方面的)这类表达法予以说明。如:
“不成,要许悖逆,须是他的父母、母舅……”方头说。(鲁迅《长明灯》)
That won''t do. Only parents or maternal uncles can change an undutiful son…" objected Square Head.
The Lamp That Was Kept Alight
二、汉语称谓语的英译方法
汉语中称谓语体系严密、分类精细、名目繁多、指称明确;英语称谓语体系简单、分类粗梳、数量频繁、指称含混,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必然给汉英翻译带来不少迷惑。但尊重文化传统,遵循表达习惯,是汉语称谓语英译必须遵守的原则。具体翻译过程中则可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1.具体化
为使译者明确理解,有时原文中表示不确指的称呼语翻译时具体译出所指对象,如:
宝钗也哭着劝道:“……实在短什么,我要是有的,还可以拿些个来,料我们那个也没有不依的……”(曹雪芹《红楼梦》)
Bao-Chai kept telling her to comfort her, “… if you’re short of anything, I’ll provide it if I can — I don’t imagine Bao-Yu will object…”
The Red Mansion’s Dream
按语境,“我们那个”实际是指宝玉,在译文中予以具体化,以利译文读者理解。
2.泛化法
有时原文中较多的称谓对象,如与情节发展关系不很密切,也可作泛化处理,不必将称谓语一一译出,以使译文简洁,情节发展舒展。如:
忽见素云进来说:“我们奶奶请二位姑娘商议要紧的事呢。二姑娘、三姑娘、四姑娘、史姑娘、宝二爷,都等着呢。”(曹雪芹《红楼梦》)
Just then Suyun came in to announce, “Our mistress wants you both to go and discuss important business. All the other young ladies are there with Master Bao.”
The Red Mansion’s Dream
3.变通法
由于汉语称谓语要比英语称谓语数量更多,在翻译时很难找到一一对应的关系,因此,在翻译时必须依据语境,将相应的称谓语变通成对应或相近的称谓语,以符合传统的称谓语表达习惯。如:
她从贫苦的姑家,又转到更贫苦的姨家。(萧红《王阿嫂的死》)
She had lived for a while with some impoverished paternal relatives, then had been bundled off to some maternal relatives who were, if anything, even worse off.”
The Death of Cousin Wang
4.归化异化法
汉语中习惯用“排行称呼”,而英语中习惯用“姓名称呼”,翻译事宜将汉语的“排行称呼”改译为英语的“姓名称呼”以符合英语的称谓习惯。如:
(1)潘月亭:顾八奶奶是天下最多情的女人。
顾八奶奶(很自负地):所以我顶悲剧,顶痛苦,顶热烈,顶没有法子办。 (《日出》)
Pan: Mrs. Gu, you’re the most sentimental woman in the world!
Gu (gratified): That’s the reason why I’m most tragic, most distressed, most passionate, most helpless.
The Sunrise
在上例中,“顾八奶奶”是中国人常用的一种随和亲切的称呼方式,即在亲属称谓语前不仅有排行,排行前还冠以姓氏。英语中无类似的称呼方式,翻译时只能转换成英语的习惯称谓 “Mrs. Gu”, 这样指称明确而又简洁通俗。
三、结束语
通过以上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及对汉语称谓语翻译方法的归纳,我们可以看出称谓语反映了不同的文化特点、民族心理和习惯,翻译起来看似简单,实际很复杂。译者必须根据其交际语境,仔细体味其涵义,采用正确的翻译方法,这样才能真正译出其语义所在。这对我们的跨文化交际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包惠南,包昂. 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03,7.
[2]鲁迅. 鲁迅小说选[M]. 外文出版社,1994
[3]胡文中. 文化与交际[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4]田惠刚. 中西人物称谓系统[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篇4
关键词:秘书;中西文化;交际用语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7-0019-01
1.涉外秘书交际用语在中西文化差异中的体现及重要性
语言可以用来表达文化,更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沟通的重要方式。各不相同的文化造就了语言特点上的差异,因此就形成了中西方迥然有别的思维模式和语言特征:中国式的直觉感性思维及其悟性语言,西方式的逻辑分析思维及其智性语言。
从涉外秘书工作中协调人际关系,进行人际交流的核心出发,交际用语就成为人际传播的重要媒介,在中西文化的差异下,秘书怎样使用交际用语是秘书综合能力的体现之一,根据场合情境选择话题以及用词的准确度都会对涉外交流活动中外方人员的满意度造成影响。
2.秘书在中西文化差异下正确使用交际用语
2.1礼貌问候、尊重隐私。在汉语文化中,我们一般用上级的职位名称来称呼上级领导,如"李局长、王科长、赵组长"等,在对比较熟悉的人称呼时,我们往往会在开头加上"老、小"等来称呼,如"小张、老王、小李"等。不同的职位,不同的熟悉度之间需要用不同的称谓。在西方文化中,称呼问题要相对简单一些,人们一般用Mr.,Mrs.,Miss,Mr.加上姓来称呼,如Mr.Smith,MissWhite,Mrs.Brown等等。
在中国文化中,我们习惯在打招呼的时候问"最近去哪儿了?","吃饭了吗?"等包含个人隐私的问题,这些以询问作为寒暄语的方式在汉语文化中是一种普遍和可以理解的情况,人们在询问的时候,并没有真正想打听个人隐私的意图,只是一种关怀式的问候方式。在西方注重隐私的文化氛围中,如果我们不注意场合,套用中国式的问候语,就会给对方留下不好的印象。
2.2适時告别、挽留有度。在日常的交往活动中,表达自己的意愿再礼貌告辞是一项基本礼仪。离开前总会用一定的告别语,来表明自己要离开。中国人分手时通常说:"再见。"相当于英语中的"Good-bye"、"Bye-bye"。但是在说"Good-bye"、"Bye-Bye"或"再见"之前,还要说些客套话,中西方由于社会文化习俗不尽相同,告别用语也各具特色。在中国文化中,在表示告辞的时候,通常是把对方放在首位考虑。例如,IthinkIbetterleavenow,youmustbetired.(我想我最好走了,您一定累了。),IguessIshouldleave,youhavetogetupearlytomorrow.(我想我应该告辞了,您明天还要早起。)。这样的告别方式本意上是要说明自己不想打扰到对方,以一种相对被动的姿态离开,但在西方文化中,这样的情况有时会被看做先入为主的思想。
上面讨论了自己在告辞时语言使用的情况,然而在回应对方的告辞时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汉语文化中,在客人表示离开的意愿时,我们经常会热情地挽留对方,这不仅是热情好客的表现,也是一种礼貌的表示。但在西方文化中,过度的挽留会使对方感到一种强迫的意愿。在对方表示离开意愿的时候,只需要用一两句礼貌温和的挽留语并表达一下期望便够了。
2.3直白应答、大方亲切。赞扬和恭维常常放在一起讨论,赞扬是指对别人用美好的辞藻表达一种敬佩之情,而恭维则更商业化一些,恭维不一定是真心的赞扬,有时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期望和目标,不管二者在主观意愿上有什么不同,其在运用时的技巧是通用的,特别是在中西文化的差异下,怎样正确使用称赞语关乎语言交际的成败。称赞语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语言褒贬的使用。积极的语言氛围是称赞语的基本构架,出现在称赞语中的几乎都是正面评价语言。例如,虽然中国和西方恭维语的主要功能都是保持双方和谐一致的关系,但西方恭维语倾向于表达平等、一致的关系,而汉语则侧重于表示尊敬、关心对方。由于汉语文化中谦逊含蓄的特点,在面对赞扬的时候,我们的第一反应是否定自己,以免流露出过分的张扬,例如"哪里哪里","我的能力还差得远呢"等之类的话语都是对赞扬表示谦虚的意思,如果把这类谦虚的回答运用在与西方人的交往中,就会出现歧义。
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在感谢方面的用语并没有太大的差异,只有一些细小的区别。在中国文化中,家庭关系是密切相连的,在关系密切的亲人之间几乎不用致谢。但是在西方文化中,无论是家庭成员之间,同事朋友之间,互不相识的人之间,只要你对对方提供了帮助,对方都要向你表示感谢。所以,在英语文化中,"Thankyou"是经常挂在嘴边的话语。
3.结束语
篇5
关键词:文化差异;翻译;情感丢失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3)-06-0304-1
文化与翻译具有密切相关的联系,在进行翻译的工作过程中,翻译人员除了要通晓两种语言之外,还要对所翻译的语言文化具有较深刻的认识,明确认识到两种语言文化的差异,重视翻译过程中情感的表达,防止在翻译时出现情感丢失的情况。本文主要从中西方文化差异和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表现对翻译情感意义丢失的影响两个方面来对文化差异对翻译情感意义丢失的影响进行了探析。
1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表现
中西方的经济科技发展不同,因此在诸多方面的文化也会产生不同差异,下文主要是从科学文化差异、生活习俗文化差异、艺术文化的差异以及宗教文化差异4个方面来对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进行了分析。
1.1 科学文化差异
在科学文化方面,我国人们过于依赖先人的研究经验,对先人所总结出的结论和方法过于相信以致于缺少必要的创新和探索精神。而西方科学文化中重视对科学的创新和探究,对一些先人所提出的观念敢于进行反驳和讨论,为此极大的促进了西方科学技术的发展。
1.2 生活习俗文化差异
中西方生活习俗的差异表现在人生日常生活当中的方方面面。例如,白色在西方是纯洁的象征,而在我国代表的是死亡;在我国一些常用的问候语拿到西方去用的时候往往会引起人们的厌恶和反对;对我国一些亲属的称呼,西方文化并不能完全体现出来。
1.3 艺术文化的差异
艺术是文化的另一种表现方式,是一个民族文化表达的重要载体。我国的艺术文化中所体现出的是一种委婉、内涵、古典的东方之美,而西方艺术文化体现出的是自由、豪放的现代艺术之美。两种文化在表达方式以及表现手段方面具有极大的差异。
1.4 宗教文化差异
在中西方人们对宗教都有一定的信仰,在我国主要以信仰佛教、道教为主,老天爷为万物的主宰者。在西方主要是以伊斯兰教、基督教为主,上帝是人们心中的神,主宰着世上一切的事务。由于存在这些宗教文化之间的差异,使得在翻译过程中往往翻译偏向于方面。
2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翻译情感意义丢失的影响
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单独存在,从另一方面来分析语言也不能脱离社会而传承下去。中西方文化具有极大的差异,语言的传播以及翻译也是复杂多样的,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要重视语言中情感的表达。总体来讲,在翻译过程中受到文化差异对翻译情感意义丢失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文化信息的丢失、文化信息的误导和文化信息的理解障碍3个方面。
2.1 文化信息的丢失
中西方各个国家的历史、经济、科技发展的各不相同,因此各个国家的文化背景和语言文化都有极大的差异。在翻译工作中,翻译工作人员如果对语言文化的认识不够深刻或者对语言文化缺少必要的了解,那么在实际的翻译工作中只是机械的将该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语言中所表达出来的情感和文化的信息得不到传承,致使文化出现了情感和知识的丢失。例如英国是英语的发源地,受到罗马文化和基督教文化的影响较深。一个英语短语为“Achilles' hell”指的是“致命的弱点”,“black sheep”在当地翻译为道德不高尚的人,如果翻译人员对当地文化不了解往往会翻译成黑羊。这些常用的短语在当地并不是用其表面的意思,而是应用它延伸出来的意思,这就需要翻译人员对当地文化有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2.2 文化信息的误导
文化上的差异给语言的翻译带来极大的不同。如果用我国文化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来对西方文学进行翻译和表达,往往会导致语言的翻译出现信息的误导和信息失去准确性。例如在西方人们生活中经常出现的一个短语为“handwriting on the wall”,如果用我国的文化直接对其进行翻译就是“写在墙上的字”,这就是对文化信息的一种误导。这个短语出现的文化背景为,巴比伦王伯沙撒在宴请大臣时发现有一只手显现,在墙上写字,但以理解释说这预示着巴比伦国的末日已到。从此,人们就用“handwriting on the wall”来表达灾难即将到来的意思。对同一件事情的褒贬不同,也会导致文化信息的误导。例如我国倡导的自由主义在我国文化中具有较强的贬义,而在西方文化中其具有较强的褒义。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如果对自由主义的翻译进行过多的贬义往往会导致文章的情感表达得不到体现,导致文化信息的误导,甚至出现情感丢失的现象。
3 结语
总而言之,文化差异对翻译情感意义丢失具有重要的影响。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需要文化的支撑,翻译不仅仅是对文章表面进行翻译,而是要深入文化当中,深入的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最终实现对文化的一种翻译。此外,翻译工作人员想要将原文清楚的表达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涵义,不仅需要扎实的语言文化基础,同时还要对该语言文化具有较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实现语言的翻译是文化的一种传递,促进文化之间的交流。
参考文献
[1] 王天华.论口译中的文化因素及其影响[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06期.
[2] 施佳胜.情感意义的移译与丢失[J].外语学刊,2002年第02期.
篇6
【关键词】文化;差异;中西方
什么是文化?历史上的所有的生活方式,包括显形的和隐形的,包括合理的和不合理的以及谈不上是合理的和不合理的一切,它们在某一时期作为人们行为的潜在指南而存在,这就是文化。中国是历史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五千年博大精深灿烂辉煌的文化。西方社会经过几百年的社会历程,文化也自成体系,独树一帜。两方文化各具特色,虽有共通之处,但绝大多数的领域,中西方文化还是存在很大差异的。下面我就几个比较突出的方面,分析一下中西方文化存在的差异:
一、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物是人类生存发展中最根本的核心。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在日复一日的饮食中,都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饮食文化。
首先,在吃什么上,中西方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中国人讲究食物要“色、香、味”俱全,把着重点放在了食物的外观和味道上。而西方人则不同,西方人十分注意食物的搭配与营养,比较注重其实用性。这两种饮食文化各有优劣。中国的饮食文化几乎可以称之为一门艺术,让人觉得吃饭是一种享受,身心愉悦。只是形式主义过于偏重,忽略了食物的内在营养和价值。西方的饮食文化是理性的。一天要摄入多少维生素多少蛋白质都是必须保证的,即使口味并不是那么好。所以它的特点是健康但却单调。
此外,在怎么吃上,中西方也存在着差异。中国吃饭讲究个热闹,人越多,气氛越好。大家共享桌上的菜肴,其乐融融。吃完后一个人请客结账的情况比较常见。而西方则大不相同。西方人讲究分餐制。各自有自己的餐盘,自己想吃什么就点什么,不用顾及别人。结账也是AA制。这也充分体现了西方人对个性的尊重。
最后,在吃饭的方式上,中西方同样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西方人衣着整齐隆重,席间轻声细语交谈,不妨碍他人。而中国人穿着稍显随意一些,席间喜欢高声交谈,划拳呐喊,图个热闹。
二、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
中西方思维方式大相径庭,所以在面对一些事情做出的反映和回答是很不一样的。比如西方人直率而东方人谦让,所以在对待称赞方面,东西民族的反映互不相同。在西方,人们能大方地接受赞扬。但是由于中国人长期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便养成了谦虚谨慎的秉性,对待别人的称赞和表扬也往往采取自谦或自否的态度,否则就有骄傲自大之嫌了。
中国人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思维方式比较复杂。面对问题,喜欢想得很多,做决定时也顾忌很多。而西方人做事喜欢直截了当,说话直言不讳,实事求是。中国人是考虑问题比较全面,小心翼翼,谨慎,不容易出差错,但有些时候不免有些拐弯抹角、捕风捉影、故弄玄虚了。而西方人的实事求是,直截了当固然省了不少时间,但有些时候欠缺考虑,事情做得不会那么完美,甚至,会把事情办砸。
三、中西方艺术的文化差异
中西文化差异也表现在艺术方面。最明显的,中国的水墨画和西方油画的巨大差异。中国绘画旨在画外,而西方旨在画内。中国讲求意境美,绘画作品中大片、大片的留白,给人以无限想象的空间,不同的欣赏画作的人心中会形成不同的画面,不同的世界,让人觉得很美,很妙,妙不可言。而西方的油画注重色彩,讲求人体比例和光学原理。色彩的明暗深浅是绘画的重点。西方的画家的著作多用色彩表现作品的张力。把情感、故事都蕴藏在画内。
中西方艺术方面文化的差异不仅表现在绘画上,还表现在建筑上。恰巧,中西方在建筑文化上的态度和饮食文化正好相反。中国在饮食上注重外观,而西方是在建筑文化上重视外观。中国建筑不一样,它比较注重精神和意境的塑造,有一种耐人寻味的美感。两种不同的建筑风格影射了两方人不同的性格特征。西方人崇尚激情,迷狂。而中国人喜宁静。所以西方建筑形式夸张,时尚,中国的建筑内敛庄重。
四、中西方节日上的文化差异
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文化差异还显著地表现在节日方面。中国有自己的春节、端午节、中秋节。而西方有情人节、复活节、愚人节、感恩节、母亲节等。中国人和西方人节日里的风俗习惯很不相同。在礼物问题上中国人往往推脱一番再接受,而西方人都是当面打开,并欣然道谢。其实,抛却两方接受礼物的方式不谈,虽然节日的名称不同,还是有很多共通点的。比如中秋节和感恩节。都是家人聚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借这个我想说,虽然本文一直再提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但是两者并不是冰火不容,在某些文化上两者还是可以交融的。
五、结论
其实,中西方不仅在饮食文化、思维方式以及艺术、节日上存在差异。在人际交往、风俗习惯等问题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做这次关于现代社会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研究,并不是旨在否定或肯定哪一方,而是了解对方同时反思自己。比如在饮食上,我们可以兼顾色香味的同时,也关注一下食物的搭配和营养。在建筑风格上可以追求多样化,西方简约时尚的风格可以适当引进。思维方式虽然没有那么容易改变,但我们还是可以从中发现西方人的闪光点,那就是简单直接,不拐弯抹角,不捕风捉影,故弄玄虚。中国人遇事往往考虑很多,这样反而走了不少弯路。简单,真的是一种不错的考虑问题的方式。总之,通过这次研究,希望能保护好我们自己的文化,吸收外来有用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我国文化各加灿烂夺目,源远流长。
参考文献:
[1]刘捷,James Waters. 文化震撼[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7
篇7
关键词: 中西文化差异 大学英语教学 教学策略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尤其是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不了解交际对象的文化背景,势必会产生歧义,也就不可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人们常说的汉语式的英语是指仿照汉语的表达习惯和方法产生的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句式或表达法,其中就包括由于没有考虑到中西文化的差异而出现的貌似正确实则错误的表达。不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我们就不能做到确切理解和正确表达思想。因此,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同步学习与英语有关的文化。
一、中西文化差异在语言中的体现
由于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生存环境、等方面的不同,导致了中西方文化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他们所采用的表达方式不同,形成的日常语言交际习惯也就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郾称呼语(appellation)
汉语中的亲属称谓有泛化使用的倾向,常用于非亲属之间。如:年轻人对长辈称“叔叔”“阿姨”,对平辈称“大哥”“大姐”。但在英语中,亲属称谓不广泛地用于社交。只有关系十分密切的情况下才使用此类亲属称谓且后面不带姓,只带名,如“Uncle Tom”。其次,汉语习惯上对从事教师、医生等一些职业的人使用敬称,如“李老师”、“王医生”。而英语国家却不会使用“Teacher Li”,“Doctor Wang”这种称谓,而一般用Mr.,Miss,Mrs等。
2?郾问候语(greetings)
在中国,人们在打招呼时常用的是:“你吃过饭了吗?”而在英语国家如果问别人“Have you had your meal?”,对方会误认为你要请他吃饭。英语常常用 “Hi/Hello!(你好!);How are you?(你好吗?);Good morning!(早上好!);Good evening(晚上好!)”等来相互打招呼或进行问候。此外,汉语中另一个常见的问候语是“你去哪里?”或是“你干什么去?”。我们可以随便给个回答,并非真是想了解问候人到哪儿去或做什么事去。如这样问西方人,他们往往会不高兴,会认为这样的问题干涉了他们的私事。
3?郾隐私(privacy)
在西方国家,人们都很注重隐私问题,因此在谈话的时候应注意一些禁忌。例如,在西方国家里,收入、年龄、婚姻状况等都是些相当私密的问题。如果你在见面时,尤其是指双方还不熟悉的时候问这些问题,就会让别人觉得你是不礼貌的。而在中国,我们往往会把这些在西方人认为不礼貌的问题看作是对别人的一种关心。所以隐私问题是中西方差异中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
4?郾答谢(thankfulness)
一般来说,中国人在家人之间很少用“谢谢”等答谢语。如果用了,听起来会很生疏,有种距离感。而在英语国家,“Thank you?郾”几乎被用于一切场合,这是使用频率最高的礼貌用语。即使是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乃至夫妻之间也不例外。当别人问是否要吃点或喝点什么时(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eat or drink?),中国人通常习惯于客气一番,回答:“不用了”、“别麻烦了”等。按照英语国家的习惯,你若想要,就不必推辞,说声“Yes,please.”;若不想要,只要说“No,thanks.”就行了。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含蓄和西方人直率的不同风格。
5?郾赞扬(admiration)
谦逊是中国人的一种传统美德。当西方人赞扬和恭维中国人的时候,中国人总是不知所措、过于谦卑或贬低自己,甚至反复地予以否认。例如:他人称赞自己的子女聪明的时候,中国人往往用“哪里哪里”、“不如你儿子”等来回应。这往往会让外国人怀疑他们的判断能力,弄得外国人不知所云,莫名其妙。而外国人对于赞扬或恭维时,则坦然地用语言表示感谢,外国人用一句“Thank you.”回答就可以了。这都是由于文化差异成为交际中的障碍。
6?郾节日(festival)
中国和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显著地表现在节日方面。除中国和英语国家共同的节日(如New Year?蒺s Day)外,双方还各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中国有Spring Festival(春节),Dragon Boat Festival(端午节),Mid-Autumn Day(中秋节)等,英语国家有Valentine?蒺sDay(情人节),Easter(复活节),April fool?蒺s Day(愚人节),Thanksgiving Day(感恩节),Christmas Day(圣诞节)等。中西方节日的风俗习惯也很不相同。在节日里,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表现得无可奈何地接受,接受后一般也不当面打开。如果当面打开并喜形于色,可能招致“贪财”的嫌疑。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对别人送的礼品,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且欣然道谢。
二、对文化差异的教学渗透策略
既然中西文化差异在语言中体现在了这么多方面,那么理解和运用其差异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就应该重视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使他们能主动、自觉地吸收并融入新的文化环境中,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融为一体。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郾融文化差异于背景导入介绍中
教师在课文背景知识的引入过程中,要发挥其主导作用,精选一些与教学相关的文化信息材料,将它们恰到好处地运用到课堂上,既能增强教学的知识性、趣味性,加深学习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又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活跃课堂气氛。例如:对于课文“Happy New Year”的导入部分,老师可以让学生讨论中国人过春节的习俗,比如贴春联、吃饺子、看春晚、放鞭炮等,以及这些习俗的来历。进而进入课文的学习,了解西方国家怎样庆祝新年,从而让学生了解中西方节日庆祝方面的文化差异。
2?郾充分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
通过英语教学方法的改革,电影、光盘、音像等被广泛用于教学当中。这些教学手段直观地让学生了解英美文化,了解英语国家的艺术、历史和风土人情。这样不仅能引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注意,而且能为他们提供最实际的语言情境,使他们边看、边听就能达到理解语言内容、提高口语能力的目的。与此同时,鼓励和引导学生多接触英美原版的东西,如利用报刊、杂志、电影等多种渠道,使学生对英语的实际使用耳濡目染。
3?郾开辟第二课堂
组织各种活动,如英语晚会、英语角和有关的文化习俗方面的讲座讨论、英语知识大奖赛、短剧表演等。通过短剧表演,学生可以用心体会语言必须与语境相结合,语境决定礼貌用语的程度。从而在选择措辞、运用手势的实践中自然而然学到西方国家的文化知识。
4?郾通过英汉互译理解文化差异
指导学生做翻译练习,特别是翻译那些包含丰富文化内容的词语,如谚语。因为谚语往往体现出不同民族的不同文化内涵。利用翻译这一手段使学生弄清楚源语人士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某一谚语,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该语言和文化的认识。
总之,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而必须加强语言文化导入,重视文化之间的差异,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中正确运用语言,更好地用英语进行交际。
参考文献:
[1]汪红.中美大学生英语言语行为的对比分析[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3).
[2]高一虹.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与超越[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篇8
关键词:文化差异;认知语用学;社会心理表征;知识草案;心理图式;词汇;认知语境;生活方式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3)03-0034-04
人们生活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处在不同的政治、社会制度下,有着不同的,延续着不同的生活方式……所有这一切都涉及到“文化差异”这一概念。不同类别的文化差异存在着不同的差异程度,其中差异程度最大的要数东西方的文化差异,另外还有由于所属国家的不同而产生的国别的文化差异、信仰不同宗教的人之间的文化差异、同一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文化差异、因职业不同而形成的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文化差异,甚至不同个人之间也存在一定的文化差异。因为文化差异有如此多的类型,所以不可能一一论述,本文所涉及的是差异程度最大、最明显的一类,即东西文化差异,在这里主要指的是中国和以英语为母语的西方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
先来看一个例子:
例一:一个美国教授戴维斯在中国讲学三个月,而当他谈起对中国的印象时竟然说“中国人不尊重知识和学术”,原因是大部分中国人称他为“戴维斯先生”,而不是他所熟悉的“戴维斯教授”或“博士”,所以他感到中国人似乎在故意贬低他。据此,一位赴美留学生在《我对称呼的见解》一文中指出英文的“Mr.”和汉语的“先生”的内涵意义的不同。[1](P2-3)
国内关于文化差异的研究已经很多,如文化差异与英汉翻译、文化差异的研究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文化差异对语言交际的影响等,这些研究大多提出了文化差异这种现象,以及这种现象与翻译、教学、交际等实际工作和生活的关系。而本文则从认知语用学的角度研究中西文化差异,探讨中西文化因素对人类认知活动的影响,如例一谈到的中美关于“先生”这个称呼的不同理解是怎样使中西方的人产生不同的认知结果的。
“文化”是一个提及率很高的词语,人们常常说“酒文化”“茶文化”“文化节”等,但“文化”的具体含义是什么?什么样的差异属于本文所要探讨的文化差异?为了使本文的探讨具有科学性和准确性,有必要在讨论文化差异的某些具体问题之前介绍一些有代表性的关于“文化”的概念。
一、关于“文化”的概念
不同的学者对文化有着不同的理解,一般来说,“文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桂诗春提出,狭义的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广义的文化指的是一个民族及其伟大的代表人物所做出的种种重大的成就与贡献,涉及经济、社会、政治、文学艺术、历史、地理等。[2](P138)
胡文仲指出,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独特创造,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成果――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狭义的文化单指人类所创造的精神成果。[3](P28)
Raymond Williams认为culture一词包含三方面的含义:(1)用以描述知识、精神、美学发展的一般过程;(2)表示一种生活方式,不论是一个民族、一个时期、一个群体或者整个人类的生活方式;(3)用以描述智力,特别是艺术活动的实践和成果。[3](P29)
涵盖面最广、最精确的“文化”定义之一是英国民族学和人类学的创始人Edward Tylor 1871年在他的著作The Primitive Culture(《原始文化》)中提出的:“所谓文化和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3](P35)
以上介绍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关于“文化”的定义,本文就引用Edward Tylor关于文化的概念,这是一个较为广义的概念,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本文主要侧重精神层面的“文化”,并从差异程度较明显的词汇和社会生活两个方面来分析。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认识世界、看待事物的思维方式和相应的行为模式等方面也随之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别,从认知语用学角度来看,这就表明了文化背景的不同导致人们认知结果的不同。本文试从认知语用学的角度,主要运用认知语境的相关理论来分析中西文化差异。
二、中西文化差异的认知语用研究
认知科学是从哲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语言学等多角度研究人类智能系统的性质和工作原理的一门综合学科。[4](P3)它的哲学基础来自于主客观相结合的经验现实主义(experiential realism)认识论,简称经验主义。经验主义认为客观现实和人的感知、思维并不是相对独立存在的,它们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因此,人的经验来源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前者涉及到人的吃、穿、住、行等基本物质生活需要,后者则涉及社会、政治、经济、宗教等人的精神领域。但是,这些经验并不是完完全全储存在人的大脑里的,而是大脑对其进行能动地认识、消化、概念化和结构化,最终形成知识结构储存在大脑里,这个过程就是人认识世界的过程,即人的认知活动。而经验的来源就包含在本文所要谈及的“文化”概念范畴中,人类认识世界、获取经验是一个认知的过程,那么,作为人类经验来源的文化因素对人的认知活动又有什么影响呢?不同的文化因素,即文化差异会造成怎样的认知结果呢?
从认知语用学角度来看,这些概念化和结构化了的并储存在大脑中的知识结构便形成了人的认知语境。认知语境在操作上可以抽象或系统化成“知识草案”(knowledge script)、“心理图式”(psychological schema)和“社会心理表征”(socio-psychological representation)三种语言隐性内容的推导机制。[5](P3)下面就结合认知语境的相关知识,从差异程度较明显的词汇和社会生活两个方面来探讨不同的文化因素对人的认知活动的影响。
(一)词汇方面的文化差异
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主要是通过语言这一人类特有的工具,其中文化的交流更是如此。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因素影响着语言的表达,所以语言能够反映出各个民族不同的文化烙印,体现出不同民族的特征。作为语言的基本要素――词汇,则更明显地反映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尤其是中西方的差异。词汇的覆盖面很广,本文只选择了两种有代表性的词汇加以分析。
1. 动物词汇的文化差异研究。例二:龙(dragon)。在中国古代传说中,“龙”是统治整个水族的神异动物,是一些远古民族的图腾。在封建时代,“龙”是帝王的象征,沿袭到现在,“龙”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华夏儿女自称为“龙的传人”。因此,在中国,“龙”都被赋予“至尊、神圣、吉祥”的含义,于是有了“龙凤呈祥、龙腾虎跃、龙飞凤舞、望子成龙”等褒义词汇。然而在英美文化中“龙”是凶恶、残忍的古怪野兽,它吞食人类、制造水火灾害。于是英语中的“dragon”有“悍妇、凶恶的人”的意思。在圣经中“the old Dragon”指的是“撒旦、魔鬼”。
在成长的过程中,中国人和西方人通过与身边的父母、教科书、媒体等接触获得了关于“龙”的概念和信息并逐渐在头脑中形成印象。在认识“龙”这一人类杜撰出来的神异动物时,中西方在这一点上的文化差异同时会影响人的认知活动。“龙”在人的大脑中不仅仅是有鳞有须的神异动物,在中国人的概念里,“龙”是“权力、尊贵、吉祥”的象征,而西方人则把“龙”等同于“魔鬼、凶恶的人”。这两种关于同一事物完全相对的概念化结果分别储存在中西方人们大脑中的知识结构里,形成了完全不同的社会心理表征。
作为认知语境的一部分,在不同的意识形态中形成的社会心理表征会影响语用推理的过程,导致推理的种种变体。[6](P116)当中国人听到“望子成龙”时,首先检索头脑的知识结构中关于“龙”的内容,发现“龙”有“权力、尊贵”的含义,于是得出结论:父母希望子女长大后出类拔萃、建功立业、获得巨大成就,这样完成了对“望子成龙”这一成语的正确的、符合中国人关于“龙”的认知结果的理解过程。而当西方人听到“to hope that one′s son will become a dragon”时,他们也会在头脑中搜索关于“龙”的社会心理表征,找到“龙就是撒旦”的概念化结果,那么得出“父母希望孩子成为恶人”的结论,进而对这一说法大惊失色。
2. 抽象词汇的文化差异研究。例三: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中西方在价值观上有一个明显的不同:群体取向与个人取向。
在中国,人们的价值观强调的是集体的利益大于个人的利益,崇尚集体的和谐,反对突出个人,把功劳归于集体,同时避免“锋芒外露”。“个人主义”的含义成为一切从个人出发,个人利益高于一切,只顾个人,不顾他人、集体和国家,在中国人的头脑中“个人主义”固化为与“集体主义”相对的贬义词。
而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的价值观强调的则是个人的独特性,能够自由发展,而不受或少受社会、政治和宗教等势力束缚,崇拜个人奋斗,保持一致在西方看起来是个性丧失的表现,隐私权被看作合理的要求,若受到侵犯如同受到侮辱。[7](P11)《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是这样定义individualism的:(1)feeling or behaviour of a person who likes to do things in his/her own way,regardless of what other people do(2)theory that favours free action and complete liberty of belief for each individual person(contrasted with the theory that favours the supremacy of the state) 可见,在西方人的头脑中,“个人主义”不含有贬义成分;相反,这个词被赋予了更多的积极意义。
由此可见,中国人和西方人不同的价值观念影响了人们对于同一个词的认知活动,经过长期的概念化和结构化过程,“个人主义”内化在人们头脑中的含义就被赋予了不同的感彩,于是当听到“王先生崇尚个人主义(Mr. Wang advocates individualism.)”这句话时,中国人提取出的头脑中这个词已经概念化、结构化的意义即是“个人主义是一切从个人利益出发”,然后结合这句话,得出结论:王先生是一个自私的人,应该受到人们的鄙视。然而,西方人则会结合他们头脑中关于“个人主义”的社会心理表征,即“个人主义是宣扬个性、不受束缚”,因此得出不同的结论:王先生是一个珍视个人权利、勇于进取的人,应该受到人们的尊重。由此可见,不同的价值观念使人们在头脑中形成不同的社会心理表征,进而影响人们的语用推理,得出大相径庭的结论。
(二)社会生活方面的差异
社会生活也是方方面面的,既包括生活方式,也包括言语交际、非言语交际、生活态度等,本文仅举一个例子加以分析。
例四:看病。“去医院看病”不管对于中国人还是西方人,都是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事件,由于这个事件的反复发生,它逐渐地变成一种典型结构并概念化和结构化在人的大脑中,成为一个知识草案,它是固定的认知意义单元。但是,中国和西方看病的流程略有不同,在中国,病人直接去医院就可以了,不用像西方人那样还要提前预约,这就体现了长期以来中西方生活方式的不同。
社会文化因素以经验的方式不断输入大脑,于是产生了相关的内容和形式结构,形成了相应的社会心理表征,而这种带有社会文化色彩的心理单元,可以影响到有关知识草案的选择。[6](P118)知识草案随着时间逐渐被固定和深化,只要具体的事件或场景一出现,这种知识草案就会被激活并投入使用。另外,结合具体的场景因素,知识草案经过经验式的排列组合可以形成规模更大的心理图式。如例四所示,西方人看病的知识草案比中国人看病的知识草案多一个“预约”的环节,所以当生病需要去医院时,西方人不会像中国人想到的那样直接拿钱去医院,而是先打电话预约。
三、文化因素和认知活动的关系
如上文所述,文化因素能够影响人的认知活动,不同的文化在人的大脑中产生不同的社会心理表征、知识草案,进而连接成规模更大的心理图式,当遇到类似的场景或情景时,这些心理单元就会被激活,进行语用推理或产生相应的行为方式。但是,这些在大脑中形成的固定的心理单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方的交流日益加强,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也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生大大小小的变化。这些文化因素上的改变都会进一步影响人的认知活动,相应地改变人脑中已经形成的固定的社会心理表征、知识草案或心理图式。某一时刻当这些心理单元被激活后,则产生不同以往的语用推理或行为方式。
以例四看病为例,假如一个中国人在西方居住一段时间后,他会发现原有的依据知识草案生成的行为和当地的社会文化产生了矛盾,因而结合身边的具体场景因素相应地调整他的知识草案,久而久之,形成一个新的固定的知识草案。于是,当再次遇到类似的情景时,他脑中这个新的知识草案就会被激活,他就会基本按照西方人的生活方式行事,在看病前先预约了。
再如“例三”中作为一种价值观的“个人主义”一词也处在变化之中。曾有学者将当代美国人分为四代,对于每代人,“individualism”作为一种信仰都有不同的含义[8](P23-24):(1)对于出生于一战、成长于二战期间的一代来说,“个人主义”中包含着对家庭、朋友、同事等团体小团体利益的重视,并没有“平等”的含义。(2)对于出生于大萧条、二战期间的一代来说,“个人主义”意味着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获得成功。(3)战后经济的复苏和繁荣孕育出的“生育高峰期”的这一代人的“个人主义”,就是自由地表达个人意愿,为自己的思想行为作主,向违反个人自由意愿的人或事说“不”。(4)生于信息时代的一代人的“个人”似乎已经消失在电脑面前。以上是“个人主义”的含义在美国的历史长河中的演变。在中国,这个词同样也发生了变化:“个人主义”的含义趋近于“主体意识”,逐渐趋向于中性词或褒义词,就是说“个人主义”这个词升值了。由此可见,随着历史的进程,随着中西方文化的相互交流、相互渗透,人们的价值观也逐渐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影响了人们对“个人主义”这个词的认知,使人们重新调整已经在大脑中形成的社会心理表征。
四、结语
本文从认知语用学的角度分析了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指出文化因素能够影响人们的认知活动,中西方文化上的差异使得人们在头脑中形成不同的社会心理表征,产生不同的知识草案、心理图式。当在生活中遇到类似的场景或事情时,与之相关的知识草案或心理图式就会被激活,人们因而进行不同的语用推理和采取不同的行为或生活方式。本文同时指出人们大脑中长期以来形成的心理单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文化因素的改变,社会心理表征、知识草案和心理图式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另外,“文化”是一个范畴很广的概念,文化差异也体现在方方面面,本文仅举了词汇和社会生活中的四个有代表性的例子加以分析,其他方面如比喻和习语、打招呼、称呼、夸赞及其答语等都有深入研究的价值,而认知语用学也为文化差异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和方法,使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文化差异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杜学增.中英文化习俗比较[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桂诗春.应用语言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3]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4]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5]熊学亮.语用学和认知语境[J].外语学刊,1996,(3):3.
[6]熊学亮.认知语用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7]刘爱真.文化认知与言语得体――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思路谈[J].外语界,2000,(2):11.
[8]高一虹.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与超越[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9]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篇9
关键词:中西文化 差异 词汇 表现
一、前言
“文化”是一个宽泛的、理论性的概念,很难对其进行精确的定义,很多人类学家、社会学家、语言学家都一直致力于文化概念的研究,也得出了各个角度的文化定义。文化的具体定义可以视作一个民族、国家的历史地理、传统习俗、文学艺术、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等。语言是人类文明的产物,也是人类文化的直接载体。对于语言来说,词汇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特征、文化发展的具体反映。任何语言的学习都离不开词汇的掌握,英语也亦如此,但是受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影响,给词汇学习造成了不小的障碍,为了提高英语学习效率,就必须掌握中文词汇和英语词汇之间的文化差异。
二、文化差异对词汇的影响
词汇储备是英语学习的前提和基础,所以在英语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词汇层次是非常必要的。由于词汇是文化的浓缩体现,所以文化差异会对词汇的内涵、用法、色彩意义、理性意义等方面产生影响。英语词汇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词汇理性意义的不同
概念范围不同:词义是词汇的中心,是正确使用词汇的前提。词义的主要特点是――概括性,它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使用过程中,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对词汇意义的总结。中文与英语的部分同义词,其实概念范围是不相同的,在使用中文解释英语词汇时,就会出现扩大或缩小其概念范围的现象。以engineer为例,其词义为工程师,工程师在汉语中,是指有大学教育经历、具有丰富工作经验、得到国家相关资格认证的高级技术人员;但engineer在英语中的概念就非常多,engineer不仅指技师、工程师,还可以指轮机员、火车司机、工人等(《新英汉词典》),如sanitary engineer(打扫卫生的工人)。
语意重点不同:以as well as一词为例,它的意思是:与……一样,不亚于;此外、也。在以下句子中:
The tournament is open to amateurs as well as professionals.
若按照汉语思路,简单将其理解为“这次比赛不仅业余运动员可以参加,而且职业运动员也可以参加”,这样理解就将此句的重点放在了“职业运动员也可以参加”,颠倒了句子的原意。as well as一词的语意重点应当在前项,该句子正确的理解是:“这次比赛不仅职业运动员可以参加,而且业余运动员也可以参加”。
习惯用法不同:对于同一种事物,由于中国与西方国家文化背景的差异,所以在表达方式上也会有所差异。比如:“开会”是hold a meeting而不能使用中文意义上的open(开);“空心树”是hollow tree而不能使用通常理解下的empty(空的),这些都是西方国家长期以来的语言习惯造就的固定搭配。
(二)色彩意义有差异
词语的感彩是指词语中所包含的肯定、褒扬、尊敬或否定、贬斥、批评等情感。同样的词汇,在汉语角度是褒义,但其英语意义却可能没有这种感彩,甚至可能是贬义色彩。以fat为例,美国、英国人都此较为忌讳,如果说某人fat,会被认为是无礼的举动,而中国人则不同,人们常使用“胖乎乎”一词来表达大人对孩子的喜爱,很多时候“胖”这个词都有赞美、恭维的意思;再如white一词,中国人都较为忌讳白色,它通常让人联想到不好的事情(如丧事),但是在英美人心中却认为它是幸运吉利、纯洁无限的象征,white day是指吉日而非中国人理解的“不吉利日子”。
(三)词汇用法差异大
汉语对名词性搭配的表达较为笼统,英语却截然相反。汉语的基本单位是“字”,而英语的基本单位是“词”,在英语词汇学习中,容易受汉语造词习惯的影响,例如,“副”这个字,理解了其意思,在汉语中就可以自由地组成“副教授”、“副经理”、“副总统”等词语,然而这样的造词方式却并不适用于英语词语,英语的词汇搭配相对严格,如“副教授”是associate professor,“副经理”是deputy manger,“副总统”是vice president。
对于动词性搭配的词汇,由于汉语动词具有较强的模糊性,所以在进行搭配时较随意,正面的、反面的、具体的、抽象的词语都可以搭配,而英语则不能随意进行搭配。以relax(放松)为例,汉语说“放松自己”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在英语中使用relax myself则不妥。
(四)词义联想不同
联想是人的一种心理活动,它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国家的文化。由于不同国家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的差异,致使其在面对同一事物时产生的联想各异。以动物举例,owl(猫头鹰)在西方国家常象征着智慧、聪明。在形容一个人聪明时常会使用成语as wise as an owl。但是猫头鹰在中国人心中则是不吉利的象征,常会让人联想到死亡、倒霉。
三、总结
文化和语言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词汇是文化现象的具体反映。因此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必须要重视文化差异带来的影响,在讲解词汇时应适当对其文化背景进行阐述,从而让学生回归到语言环境中来理解、使用词汇,防止出现“中文式英语”。
参考文献:
[1]董一潼,廖正刚.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教学的影响[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6):150-151.
[2]王艺.浅谈文化差异与英语词汇、句法教学[J].科技信息,2010,(4):27,29.
[3]任春满.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影响[J].魅力中国,2010,(20):259-259.
篇10
【关键词】英汉互译;文化差异;处理策略;归化;异化
英汉互译不仅仅是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信息交流,更是中西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指出“翻译是两种文化间的交流,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为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For truly successful translating, biculturalism is even more important than bilingualism, since words only have meanings in terms of the cultures in which they function.” [1]) 因此英汉互译要将中西文化结合起来,否则,就不可能实现两种语言之间的真正交流。
而英汉两个民族由于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生产条件和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和民族心理、文学艺术传统等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传统,表现出不同的文化特色,产生了英、汉民族间的文化差异。由于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深受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各种语言不可避免地带有各自民族文化的特征,而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又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着文化间的比较,因而译者必须具有较强的文化差异意识。换言之,译者必须意识到翻译这一信息交流既是跨语言(inter-language)的又是跨文化(inter-culture)的交流,不仅仅是语言差异,文化差异也可能成为交流的障碍。因此笔者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阐述英汉互译中的文化差异成因及处理策略。
一、英汉互译中的文化差异成因
(一)不同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导致的文化差异
由于所处地域、自然条件、地理环境和生活环境的不同,英、汉民族对自然生活环境有不同的主观感受,因而会采用不同的言语形式来表达同一种现象或事物。反映在语言上,就形成了文化意义上的差异。例如,中国位于欧亚大陆的东南,春天刮东风,气候温暖宜人,因此在汉语里“东风”具有“温暖、希望”的美好含义;而冬天刮西风,气候寒冷干燥,因此在汉语里“西风”有“寒冷、凄凉”的寓意。与此相反的是,英国位于欧亚大陆的西北,四面环海,春天刮的是寒冷干燥的东风,气候类似于中国的冬天;夏天刮的是温暖湿润的西风,气候类似于中国的春天。因此“西风”(west wind)在英语中象征着希望和力量,而“东风”(east wind)则象征着凄凉和倒退。了解了这种中英文化差异,英国人就不难理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里“西风”表达的惆怅、忧思的意境以及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里“东风”的美好、希望的意象;中国人也就能理解为什么英国诗人雪莱的《西风颂》是对春的讴歌,以及莎士比亚为什么在十四行诗里写道: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 因为在英国西风带来的是春的消息,夏天是温馨宜人的季节,都代表“希望、美好、温和、可爱”,远不同于中国人眼中的夏天,“火热、火辣、不适”。
(二)不同的生产条件和生活方式导致的文化差异
生产生活是语言和文化的一个重要来源。不同的生产条件和生活方式自然反映在语言当中并形成特定的文化意义。例如,中国传统上以农业为主,因而有大量的比喻与习语与农业有关。如,牛耕是中国人传统的土地耕种方式,于是汉语中就有很多如“多如牛毛”、“汗牛充栋”、“九牛一毛”、“体壮如牛”、“勤勤恳恳的老黄牛”、“牛人”、“牛市”等与牛有关的习语与比喻。而英国的航海业历史上一度领先世界,因而英语中有很多与海洋和航海有关的比喻和习语。如:as close / dumb as an oyster (相当于汉语中的“守口如瓶”), spend money like water,(相当于汉语中的“挥金如土”),rest on one''s oars(相当于汉语中的“暂时歇一歇”),cast / lay / have an anchor to windward (相当于汉语中的“未雨绸缪”)等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相当于汉语中的“奋力图存”),all at sea(相当于汉语中的“不知所措”)等等。
同样,英、汉民族不同的生活方式也导致文化差异。体现在语言上,最显著的例子就是汉语中对亲属的称谓远远多于英语中对亲属的称谓。传统的中国社会重视家族关系,往往几代同堂,同时注重长幼尊卑、内外亲疏;而在英语国家,人们崇尚独立、自主、自强、自立,子女年满18岁就离开父母独立生活。这就导致英语中的一个称谓往往对应汉语中的多个称谓,如 “brother”相当于汉语的“哥哥、弟弟”, “aunt” 相当于汉语的“婶婶、姑姑、姨妈”,最典型的是“cousin”, 一个称谓对应汉语中的八个称谓,包括“堂兄、堂弟、堂姐、堂妹、表兄、表弟、表姐、表妹”。又如,中国人以稻米为主食,因而汉语中不仅有很多关于稻米的词汇,而且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说法,意思是即使是聪明能干的妇女,没米也做不出饭来。比喻做事缺少必要条件,很难做成。而英语中rice既可表示“稻子”,也可以表示加工后的“米”,还可以表示煮熟的“米饭”,而且由于稻米在英语国家不作为主食,主妇们不用米也能做出饭菜。因此不了解这种文化差异,就不能正确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含义。
- 上一篇:文学艺术特色
- 下一篇: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