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直接投资的优点范文
时间:2023-10-26 17:54: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外直接投资的优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走向海外,实施跨国经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大幅增加。2003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28.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5%,2004年将达到70亿美元,比2003年增长145%,2005年达到140亿美元。不同对外直接投资方式在资源投入、控制水平和风险承担上对企业要求各不相同,这不仅影响着企业对外投资的管理和控制,而且还影响企业自身投资的风险和绩效,因此选用合适的对外直接投资方式是确保企业海外经营成功的前提。国内已有学者对海外投资中各种对外投资方式的优劣(刘松涛,2004)、独资和合资的选择(尹建桥,2001)、对外投资的国际经验(陈浪南等,2005)等作了研究,但基于直接投资理论系统提出企业海外投资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的研究甚少,也缺少选择对直接投资方式的建议。
本文从如何高效转移和利用企业优势的视角,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梳理,将影响企业直接投资方式选择的因素概括为:企业优势资源转移起点因素、转移终点的因素和企业战略因素。并据此提出企业选择对外直接投资方式的一个综合分析框架,最后应用这个分析框架就我国企业选择对外直接投资方式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和建议。
投资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从知识转移的视角,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主要是说明企业所具有的特有技术、管理等优势如何有效转移到国外,与东道国的资源和能力结合,产生最大效益。早期的主要理论有海默的垄断优势理论,巴克利等的内部化理论,以及弗农的国际产品周期理论和区位理论。垄断优势理论主要强调企业拥有的特定的生产和过程专有技术,从而具有相对优势,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将这些优势生产和过程专有技术转移到海外,就能产生更多的经济收益。直接投资的内部化理论主要认为能使企业利用内部组织体系和信息传递网络能比市场以更低的成本发挥将企业专有的知识和技术优势转移到国外。国际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区位理论认为直接投资在那些适合企业知识和技术充分发挥作用的区位条件下,企业专有的技术和知识才能充分发挥作用。邓宁对上述三个理论进行了综合,提出了折衷范式,认为对直接投资的成功不仅取决于企业拥有特定知识和技术等无形资产,而且还要有特别适于企业特有技术和知识发挥作用的国家和地区的有利配套条件,而这二者的结合取决于企业转移和利用这些知识和技术的内部化能力。对外直接投资方式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企业所专有的技术和知识的性质,东道国的政策,所要转移知识的价值,企业转移的能力,东道国的配套资源和文化差异等因素。
从企业国际战略的视角,对外直接投资是企业总体市场战略和竞争战略的一部分,对外直接投资是为了战略防御、分散风险、提高企业形象或者协调战略行动,是为了避免竞争地位被削弱,而不是仅仅为了获取利润,或者是为了抢占一种有价值且有限的资源或生产要素,以防止其落入竞争者手中,或者是企业为了出于海外战略协调,加强各子公司之间的战略支持和协作。对外直接投资方式的选择主要是基于企业的战略动机或者投资动机考虑。
综上所述,各种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和投资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概括见表1。
对外直接投资方式选择的分析框架
对外直接投资方式按其海外企业的股权安排,可分为独资和合资两种方式,前者是指海外企业中的股份全部为母公司所有,后者是指海外企业股份为母公司与合作伙伴共同拥有。而按照海外企业的建立过程不同,对外直接投资可分为并购和新建两种方式,前者是指母公司直接收购或者兼并国外已经存在的企业,将其纳入母公司的运营体系,后者是指企业通过在海外建立全新的企业,形成新的生产能力。并购相对新建,优点在于能快速进入市场,利用原有的供应、分销渠道,不确定性和风险比较小;缺点在于进入市场后整合难度大,短期内投入大,同时可能购买到企业不需要的资源,并可能受到东道国政府政策的限制。独资相对于合资优点在于控制程度高,企业技术扩散风险低,可能的投资收益高,但缺点在于投入资源多,投资风险大。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方式选择就是围绕如何将企业国内优势高效地转移到国外,实现其战略目标,让这些优势充分发挥其价值的过程。从企业优势跨国转移和利用这一视角,我们对上述从理论推演中得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来自优势转移起点的因素,如企业优势资源的性质和价值,企业的国际经验等;二是来自优势转移终点的因素,如东道国的政治、经济环境,社会文化差异和配套资源等;三是企业海外战略,如企业海外投资战略,投资动机等。企业直接投资方式的选择就是这三类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投资方式选择的综合分析框架,见图1。
对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方式选择的策略建议
从企业优势资源转移起点因素看
我国机械、纺织、轻工和家电等行业的企业在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应采用独资新建或合资新建方式。我国的机械、纺织、轻工、家电等在国内已经处于市场饱和,处在产业的成熟阶段,而且有比较成熟的技术,企业所具有的技术、知识和管理优势相对比较容易转移。如果当地政府对直接投资股权有所限制,则可采用合资新建模式投资。
对于以高技术和创新为特征的行业,在发达国家直接投资,应该采用合资并购方式。对以高技术和创新为主要特征的行业,发达国家资金、人才等配套实施方面比较齐全,具有技术上的优势,而且考虑到这些行业技术更新快,投资金额大,合资可以降低投资风险,并购可以节省进入时间,能比较迅速地获得新技术,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因此,我国企业以直接投资进入发达国家这些行业时应采用合资并购方式。
对拥有较多国际经验和实力的大企业,宜采用独资新建;而对缺乏国际经验的小企业,宜采用合资并购。当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中,以国有大型企业为主,但中小民营企业表现日渐突出。我国对外投资的大企业往往拥有较先进的技术、管理和营销技能,具有较多国际经验,对国际市场比较了解,熟悉东道国投资环境,为了防止这些优势的扩散,需要较强的控制程度,应该采用独资新建为宜。而实力比较弱小的企业,缺乏国际经验,对国外经营环境比较陌生,宜采用合资并购的方式,以充分利用合作者在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
从优势资源转移终点因素来看
东南亚国家和我国社会文化差异比较小,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不很大,直接投资中,应采用独资新建方式。东南亚各国与我国有着相似的地理、人文环境,社会文化产差异比较小,这些国家经济发展比较快,市场潜力比较大,对我国企业具有的技术、知识和管理能力有良好的吸收能力,具备相应的配套资源和环境支撑,投资风险相对较小,因此在这些国家的直接投资,我国企业可采用独资新建的方式。
欧美各国,和我国社会文化及经济发展水平差异都比较大,则在直接投资中,宜采用合资并购方式。对于欧美等西方国家,我国的直接投资总量比较少,一般是为了获得其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应采取合资并购的方式进入。通过并购,企业可以直接获得所需的技术和知识资源,带动国内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升级。采用合资的形式,企业可以减少资源的投入,而且在企业运营中得到合作伙伴的帮助,以充分利用和转移这些技术和管理知识。
从企业海外投资战略看
为了获得全球资源,实行全球一体化战略,则直接投资应该采用独资新建方式;如果是为了实现当地化战略,则应该采用合资并购方式。如果企业投资的战略是为了获得全球的资源,则倾向于采用独资新建方式,加大母公司的控制程度,以获得全球的协调和资源最优配置,实现企业的全球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而对于海外投资战略是为了寻求当地化战略,以快速有效地对当地需求变化等市场环境做出反应,则企业应该给当地企业充分的经营自,发展他们和当地供应商、顾客、政府等的关系网络,采用合资并购方式。
以获得海外资源为动机,应选用合资并购方式;以获得海外市场为动机,在趋于饱和的市场,应该选用合资并购,在成长潜力大的市场,应选用独资新建。如果是为了获得海外资源,则可采用合资并购。资源类型企业往往投资巨大,投资开发周期长,投资风险比较大,而我国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实力有限,所以不宜采用独资模式,合资可以使得企业和合资伙伴共担风险,从长期的互利关系中得到稳定的资源供给。如果企业投资的动机是为了获得海外市场,在那些潜力比较大的市场,采用新建模式;在需求趋于饱和的市场,则应采取并购的方式。
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方式选择的因素是很复杂的,本文从优势资源有效转移和利用这一视角的分析,为进一步分析提供了一种观察的新角度,以后还可进一步拓展,比如可以应用这一框架对某一行业对外直接投资方式选择进行具体的研究,另外,对投资方式选择的三大影响因素还可以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张一弛,欧怡.企业国际化的市场进入模式研究述评.经济科学,2001(4)
篇2
一、20世纪90年代后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
(一)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迅速扩大。20世纪80年代是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相对停滞的10年。在这10年中,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年均增长率仅为5%,这使得美国一度成为直接投资的净输入国。进入20世纪90年代,美国对外直接投资以年均26.8%的速度高速增长,投资规模也迅速扩大。1999年美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增至1358.1亿美元,是1989年的3.6倍。2003年美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已超过17889亿美元,比1994年增长191.88%,平均年递增14.32%。
(二)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开始向亚太地区倾斜。战后至今,美国对外直接投资在空间分布上是相对稳定的。发达国家,特别是欧洲国家,因为与美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当,而在美国FDI总额中占有50%以上的份额。其次是加拿大,由于与美国在地理空间上的邻近,也占有美国FDI中的不小份额,约为12%。然后是对拉美和亚太地区的投资,而对非洲和中东地区的投资所占的比重很小。发达国家间的对外直接投资证明了“产业内贸易理论”的正确性,体现了经济发展水平相似、地理位置邻近是影响对外投资中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但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美国在对欧洲地区的投资保持相对稳定的同时,迅速扩展了对其他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亚太地区因为有着广阔的市场容量和市场潜力,成为拉动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力量。2002年美国对亚洲和大洋洲的投资占其投资总额的17.7%,比2001年增长96%,遥遥领先于其对欧洲(49.3%)、加拿大(-16.9%)与中美洲(-67.1%)的投资增长率。
(三)服务业取代制造业成为美国对外直接投资最多的产业。二战后,美国对外直接投资占第一位的是矿业石油业。20世纪60年代对制造业的投资开始超过矿业石油业上升为第一位;70至80年代,美国对外直接投资中对制造业的投资增长率放慢,对服务业的投资比重大为增加。自20世纪90年代起,美国对外直接投资重点逐步转向服务业,特别是金融、保险和房地产业。截至2002年,美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为295.1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3%,占对外投资余额的比重为25.8%;金融业(不含银行)为257.75亿美元,较上年增长343.9%,其占对外投资余额的比重为15.1%;其他类(包括不动产、其他服务业等)为487.69亿美元,较上年增长80.4%,占对外投资余额的比重为34.3%。
(四)跨国并购、利润再投资成为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绿地投资一直在美国对外直接投资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但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由于美国公司的跨国兼并活动风起云涌,跨国并购方式也开始迅速增加。整个20世纪90年代,跨国并购在美国对外直接投资中所占的比重约为57%。尽管由于跨国并购案的成交金额存在跨期支付问题,但从总体情况看,跨国并购无疑已成为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另外,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也开始以利润再投资为主要方式。2002年美国新资本对外投资为181.03亿美元,较上年下降64.1%;而利润再投资为760.57亿美元,较上年增长36.2%。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美国对外直接投资良好的收益状况。
二、20世纪90年代后美国对外直接投资变化动因分析
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都与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和影响有着密切关系。
(一)经济全球化促使美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迅速扩大。贸易和金融的全球化发展为美国扩大其对外投资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一方面,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发展拓展了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空间;另一方面,在贸易自由化背景下,东道国市场环境的改善大大降低了子公司在东道国的生产成本。金融市场全球化的发展一方面降低了企业在筹资时的利息成本;同时,全球金融市场的24小时运营,也大大便利了美国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管理其公司体系的筹资和资金分配。
(二)经济全球化影响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变化。经济全球化在贸易、金融和投资三方面影响着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第一,由于国际贸易环境越来越自由,突破市场壁垒,就地生产、就地销售等传统影响美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因素的重要性大大减弱。而降低生产和研发成本,提高企业的技术实力和产品的竞争力显得越来越重要。获取发展中国家的廉价资源和技术人才,正是20世纪90年代后美国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大量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第二,随着发展中国家积极参与金融全球化的进程,其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和金融衍生产品市场与国际接轨,从而降低跨国公司子公司在对外经济交易中的汇率、利率风险。另外,发展中国家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为美国跨国公司的子公司进行就地直接融资提供了条件。第三,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发展中国家对外商投资的态度由消极转向积极,这使得美国跨国公司大量增加在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成为可能。
(三)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服务贸易额的自由化发展促使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流向发生变化。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对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选择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1990~1999年美国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总量是1982~1989年对外直接投资总量的5.4倍,1995~1999年5年中,美国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总额是1990~1994年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2.2倍,超过了1983~1994年12年间美国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总和。由此可见,90年代后美国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迅猛增长与服务贸易自由化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四)经济全球化与美国对外直接投资方式的变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美国跨国公司在其投资方式上选择了“兼并”。第一,贸易全球化使得跨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跨国并购正是凭着它节约固定资产投资时间、迅速抢占当地市场、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等优点而成为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争夺国际市场最快、最有效的手段。第二,为了吸引更多的外商直接投资,各国对其外商直接投资管理政策做出了重大调整。其中,取消合资要求、取消对外商拥有多数股权的限制等措施都大大便利了以跨国并购方式进行的直接投资。第三,金融全球化的发展促进了各国金融市场的更紧密联系和市场规模的扩大,这不仅为跨国公司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筹集巨额资金提供了必要条件,也为跨国公司迅速、大规模调动资金提供了方便。
三、20世纪90年代后美国对外直接投资产生的影响
(一)对美国本国经济的影响
1、有助于拉动美国的消费与投资。正因为对外直接投资能带来更高的利润率,美国的大量资本在上世纪90年代才纷纷流向国外。1991至2000年间,美国对外直接投资所带来的收入高达10987.50亿美元,超过这期间的对外直接投资资本流出(9109.23亿美元)。巨额投资利润的汇回,在美国转化为投资、消费,直接带动美国经济的增长。
2、对外直接投资推动美国的出口。相关数据表明,一国对外直接投资量与该国的出口量呈正相关关系。战后以来,美国跨国公司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大量投资,建立起三万多个生产和销售的分支机构,目的就是占领当地市场和向其他市场渗透,以利于美国商品和服务的出口。1989至1999年美国跨国公司内部出口加上其他美国公司对外国分支机构的出货从1025.58亿美元增加到2088.49亿美元,增长率为103.64%。由此可见,美国跨国公司的外国分支机构对于带动美国出口有着巨大的作用,对外直接投资对美国的出口有着强大的推动作用。
(二)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篇3
(一)商业举世化的生长为美国跨国公司扩大对外直接投资带来了新的动力
首先,商业自由化的生长使跨国公司能更好地将其全部权上风与东道国的区位上风相团结,为跨国公司调解其对外直接投资的地域散布和增长对外直接投资带来了动力。随着列国关税水平不停低落,非关税壁垒不停淘汰,跨国公司海良人公司在东道国的中心投入品入口也越来越自由。这一方面,使跨国公司能议决内部商业,为一些子公司管理因东道国难以提供富足切合其要求的中心投入品而带来的质量控制题目;另一方面,公司内部商业的生长还可以使跨国公司凭据差异东道国的区位上风,议决直接投资实验地域性专业化生产,从而获取范围经济优点。另外,公司内部商业的生长还为跨国公司议决转移定价获取特别收益提供了方便。其次,商业自由化的生长加剧了东道国国内市场竞争,促进了东道国团体市场情况的革新和劳动力市场弹性的增强,为子公司低落在东道国的生产资本、前进谋划效益创造了更好的条件。着末,商业自由化的生长,特别是服务商业自由化的生长为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更辽阔的空间。
(二)金融举世化为美国跨国公司扩大对外直接投资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
首先,金融市场举世化从两个方面低落了美国跨国公司的筹资资本。第一,随着金融市场举世化的生长,套汇、套利活动加剧,举世利率水平进一步趋同,并趋于降落,这低落了跨国公司间接融资的利息资本。第二,金融市场举世化低落了企业在金融市场上举行直接融资的资本。这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缘故原由:其一,金融市场举世化大大转变了资本提供人和企业之间的关连。金融市场举世化的生长使企业的潜伏投资者大大增长,而潜伏投资者之间的竞争以及金融中介机构(主要是投资银行)之间的竞争,大大低落了企业举行直接融资的利息资本和交易资本。其二,金融市场举世化使争取企业控制权的竞争越发猛烈,从而强化了对企业管理职员的监视,低落了企业直接融资的利息资本。金融市场的举世化给企业管理职员带来了壮大压力:要是他们谋划管理不善,企业就很大概成为被吞并的目的。相反,企业谋划状态良好就会使企业现有投资者受益,潜伏的投资者也会随之增长,这有利于企业低落进一步融资的资本。其三,金融市场举世化低落了证券交易的资本,直接和间接地低落了企业直接融资的资本。在金融举世化不停生长的配景下,证券掮客人、投资银行的内部竞争及相互之间的竞争日趋猛烈,它们为争取客户而不得不低落服务价钱,从而低落了企业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证券交易资本。同时,企业也可议决选择屈从高的证券交易所,低落证券交易的资本,进而低落筹资资本。另外,进入国际金融市场融资的企业对信息的表露必须遵照严酷的划定,因而议决得到有价钱的内部消息举行内部交易的大概性大大低落,这样,从事该企业证券交易的投资人和证券掮客人将会增长,该企业证券的活动性也会增强,从而筹资资本低落。其四,金融举世化使企业能有用使用种种差异的筹资工具,特别是一些新的金融工具和金融技能,以低落危害和筹资资本。
金融举世化的生长所带来的筹资资本低落正是美国跨国公司增长从国际资本市场筹资以扩大其对外直接投资范围的动力和基础。
其次,由于金融举世化的不停生长,列国金融市场有机地讨论在一起,金融市场连续24小时运营,这大大方便了美国跨国公司在举世领域内管理其公司体系的筹资和资金分配,促进了美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范围的迅速扩大。
着末,金融市场举世化为美国跨国公司更好地躲避金融危害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三)投资举世化的生长为美国跨国公司扩大对外直接投资创造了须要条件
从素质上讲,投资举世化是资本及其相干要素(技能、管理技能等)在举世领域内的自由、公正地活动,它主要体现为投资自由化、范例化以及资本大范围跨国活动。投资自由化和范例化的生长,一方面扩大了美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空间,另一方面也淘汰了其对外直接投资所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大大促进了美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生长。
经济举世化与美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的厘革
恒久以来,议决对外直接投资攻克国际市场不停是美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目的,因此,东道国市场的范围和开放水平是美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两个最紧张的决定因素。美国对外直接投资从20世纪50年月初开始向发达国家倾斜,以后,美国对生长中国家的直接投资占其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比重不停降落。60年月后半期、70年月和80年月,这一比重都连结在25%左右的较低水平。虽然美国对发达国家投资占主导职位地方的对外直接投资区位款式在90年月没有孕育发生基础厘革,但90年月美国对生长中国家直接投资的力度显着加大。1990~1999年,美国对生长中国家的直接投资总额约2625.7亿美元,相当于80年月的5.7倍,约占90年月其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33.1%,比80年月高近7个百分点。90年月美国对生长中国家直接投资的较大幅度增长,与80年月末以来经济举世化的大范围、全方位推进有着细密的讨论。
(一)商业举世化的迅速生长为美国跨国公司调解其对外直接投资区位带来了压力
商业举世化的不停生长,一方面使国际商业渠道越来越通行,但另一方面也使国际市场竞争越来越猛烈。由于国际商业情况越来越自由,突破市场壁垒,就地生产、就地贩卖作为传统的影响美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的因素,其紧张性大大削弱。而低落生产和研发资本,前进企业的技能气力和产物的竞争力,以顺应经济举世化配景下更猛烈的国际竞争显得更紧张。获取生长中国家自制的自然资源、劳动力以及知识、技能、技能人才等“创造资产”(CreatedAssets),正是90年月美国跨国公司对生长中国家直接投资大量增长的紧张缘故原由。从90年月美国跨国公司海良人公司雇员人数及劳动力资本厘革的情况看,90年月美国跨国公司大量增长对生长中国家的直接投资也确实低落了其总体劳动力资本。1983年,美国跨国公司海良人公司雇员总数为638.3万人,1989年增至662.2万人,雇员年均增长率仅为0.6%。与80年月相比,90年月美国跨国公司海良人公司雇员数增长快得多,由1990年的683.4万人上升至1999年的890.7万人,(注:美国商务部经济阐发局(bea.doc.gov)对外直接投资统计数据。)年均增长率高达3.4%。而且,海良人公司雇员人数的增长,在很大水平上是由于美国跨国公司将劳动麋集型生产要害大量转移至劳动力资本相对较低的生长中国家所致,其海良人公司仅在阿根廷、巴西、智利、墨西哥、印尼、韩国、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等10个生长中国家的雇员人数就从1983年的124.9万人增长到1999年的211.2万人,在这10个生长中国家的雇员数占其跨国公司体系雇员总数(母公司与海良人公司雇员之和)的比重也相应地由1983年的5.0%上升至1999年的7.3%。在海良人公司雇员人数迅速增长的同时,美国跨国公司总体劳动力资本上升幅度却大大降落。1990~1999年,海良人公司雇员数占跨国公司体系雇员总数的比重由1983~1989年的年均25.7%上升至29.4%,海良人公司雇员人为年均增长率由1983~1989年的7.9%降至1990~1999年的2.7%,相应地,美国跨国公司总体劳动力资本年均增长率则由1983~1989年的4.5%降至1990~1999年3.0%。(注:凭据美国商务部经济阐发局(bea.doc.gov)对外直接投资统计数据整理。)由此可见,90年月美国跨国公司对生长中国家直接投资的大量增长确实低落了其总体劳动力资本。另外,90年月美国跨国公司增长对生长中国家的研发投入,使用生长中国家自制的科学技能人才举行研究开发,对低落其研发资本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投资举世化的生长使美国跨国公司大量增长在生长中国家的直接投资成为大概
80年月以来,特别是80年月中期以来,越来越多的生长中国家开始从限定外商直接投资向接待和勉励外商直接投资变化。剧变后,这些前社会主义国家在其市场化革新进程中也向国际资本洞开了大门,这样,80年月末以来,投资自由化浪潮在举世领域内发达兴起。投资自由化可以分为单边、双边和多边三个条理。从单边条理上看,投资自由化主要体现为东道外洋资政策自由化和投资硬情况的革新。从列外洋资政策和规则厘革来看,仅1991~1999年,东道国(绝大多数是生长中国家)对外商直接投资管理政策和规则的调解多达1035项,其中94%(注:UNCTAD:WorldInvestmentReport,2000,p.6.)对外商直接投资有利。在实验外商直接投资管理政策自由化的同时,生长中国家自80年月中期以来在交通、电力、通讯等方面举行了大范围的投资,大大革新了投资硬情况。从双边和多边条理上看,投资自由化主要表如今双边和多边投资掩护协定的不停增长。1999年,双边投资掩护协定达1856个,制止双重征税协定达1982个,(注:美国商务部经济阐发局(bea.doc.gov)对外直接投资统计数据。)分别是1980年的10.3倍和2.8倍。另外,世贸构造多边协定中的《与商业有关的投资步伐协定》、《与商业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以及《服务商业总协定》也大大促进了国际直接投资管理的自由化。
在不停趋向自由化的同时,国际直接投资管理也在向范例化偏向生长。这种范例化主要表如今地域和多边两个条理上的国际直接投资和谐。地域条理的和谐主要是地域一体化协议中包罗的关于投资题目的条款。这些包罗在一体化协议中的条款多是具有欺压性的,比喻欧盟成员国间资本自由活动的协议、1987年《东盟投资协定》、南方配合市场投资议定书、北美自由商业协定等。地域条理上国际直接投资政策和谐的主要内容通常在于放松对国际直接投资进入和开业的限定,进而取消藐视性谋划条件以及举行投资掩护等。这一条理投资和谐的目的一方面是勉励国际直接投资,但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范例和引导投资,促进国际直接投资的有序化。在地域条理的国际直接投资和谐不停生长的同时,80年月中期以来,多边条理的国际直接投资和谐也在不停增强。作为乌拉圭回合讨论效果的“一揽子”协议中包罗了三个与国际直接投资有关的执法文件:《与商业有关的投资步伐协定》、《与商业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服务商业总协定》。只管这三个文件涉及的只是外国直接投资人为的个体方面,但具有较强的束缚性。如《与商业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对知识产权掩护以及其他两个协定对最惠国人为和黎民人为题目提出了总原则。特别是《与商业有关的投资步伐协定》,其焦点内容即是取消全部与关贸总协定“黎民人为条款”和“取消数目限定条款”纷歧致的投资步伐。这三个执法文件一方面将会推动国际直接投资的进一步自由化,但另一方面,它们也将推动国际直接投资向范例化偏向生长。另外,旨在范例国际直接投资的双边、多边及地域内讨论越来越多。在世界商业构造(WTO)和团结国商业和生长集会(UNCTAD)的构造和主持下,一些关于国际直接投资管理的多边讨论或讨论正在举行。在1998年6月举行的美洲自由商业区讨论委员会第一次集会上,讨论各方同意由投资讨论小组拟订一个包罗普遍权利和使命的投资管理体制框架。南部非洲生长委员会、非洲国家构造也在就区内投资管理举行讨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经济相助与生长构造(OECD)内举行的关于多边投资协定(MAI)的讨论在1998年已告一段落,MAI的草案已经发表。MAI划定了透明度、黎民人为、最惠国人为等原则,并对没收外资资产、对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业绩要求及争端管理等方面做出了明确的划定。只管由于美、欧之间优点的紧张辩说而导致MAI未能告竣终极协议,但MAI讨论表达了发达国家试图推动国际直接投资进一步自由化和范例化的愿望,而且一些生长中国家,如巴西、阿根廷、智利、新加坡等也差异水平地体现乐意加入MAI,这评释国际直接投资的范例化有向更普遍、更深入偏向生长的趋向。
举世领域内投资管理的自由化和范例化,特别是生长中国家外资政策的自由化和投资硬情况的革新,增强了生长中国家对国际直接投资的吸引力,这正是90年月美国跨国公司大量增长对生长中国家直接投资的紧张缘故原由。
(三)金融举世化为美国跨国公司大量增长对生长中国家的直接投资起到了非常紧张的促进作用
这种促进作用主要表如今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金融市场举世化低落了美国跨国公司的筹资资本,增强了美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包罗对生长中国家的直接投资)的本事。
第二,金融市场举世化也为美国跨国公司转移在生长中国家投资的危害提供了良好的条件。80年月中期以来,在金融自由化革新不停推进的同时,生长中国家,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的资本市场也迅速生长。从股市市值占GDP的比重情况看,1990年,阿根廷、巴西、智利、墨西哥、新加坡、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股市市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2.3%、3.5%、45%、12.5%、93.6%、7.1%、13.4%、113.6%和28%,1998年分别上升至15.2%、20.7%、65.9%、23.3%、112%、23.5%、54.2%、136%和31.4%。(注:WorldBank,WorldDevelopmentIndicators2000,表5.2,。)生长中国家股市的生长一方面为美国跨国公司在生长中国家的子公司就地举行直接融资提供了条件,肯定水平上低落了议决贷款和刊行债券给公司带来的金融危害;另一方面,随着金融举世化的生长,生长中国家资本市场成为举世金融市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门,一旦有风吹草动,跨国公司也可议决资本市场迅速抽逃资金。另外,随着生长中国家积极参与金融举世化进程,其钱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和金融衍生产物市场与国际接轨,跨国公司在生长中国家的子公司在举行对外经济交易中能更好地使用国际金融市场有用低落汇率、利率危害。
经济举世化与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流向厘革
第二次天下大战后,美国在将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由生长中国家转向发达国家的同时,其对外直接投资的部门结构也日益高级化。其主要体现是矿业、煤油业在美国对外直接投资中所占的比重不停降落,制造业所占比重基本稳固,服务业的比重迅速前进。1970~1989年的20年中,矿业、煤油业在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中所占比重降落了20.2个百分点,服务业所占比重上升了26.4个百分点,制造业所占比重险些没有转变,但制造业始终是美国对外直接投资最多的行业。与70年月和80年月相比,90年月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配置孕育发生了更深刻的厘革:1990~1999年,美国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总额高达4255.6亿美元,(注:凭据美国商务部经济阐发局(bea.doc.gov)对外直接投资统计数据整理。)占其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53.7%,大大凌驾制造业所占比重31.2%,首次取代制造业,成为美国对外直接投资最多的行业。
与制造业相比,美国服务业所拥有的更显着的相对上风及天下列国经济服务化水平的进一步前进,是90年月美国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快速生长的实体基础,而80年月中期以来,特别是天下商业构造建立以来,服务商业自由化的迅速生长则是90年月美国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大幅度增长的直接缘故原由。服务商业的自由化始于80年月中期,它分为单边、地域性和多边三个条理。单边条理的自由化主要表如今列国对服务业的市场准入放脱期制;地域商业自由化主要表如今地域经济一体化协议中关于服务商业自由化的有关条款及地域经济团体与周边国家签署的服务商业协定,这些地域团体包罗北美自由商业区、欧盟、澳新自由商业区及南方配合市场等;而世贸构造《服务商业总协定》则是多边条理上服务商业自由化的会团体现。首先,《服务商业总协定》作为世贸构造多边协议之一,全部成员方都必须继承,这使服务商业自由化真正具有举世意义。其次,《服务商业总协定》划定了以无条件多边最惠国人为为焦点,包罗连结透明度、对提供服务所需资格相互认可、实验自由化等一系列成员方所必须推行的一样平常性使命,为服务商业的生长提供了更为自由的情况;再次,就市场准入条款而言,只管《服务商业总协定》没有给市场准入下界说,但其明确划定了克制使用的6个方面的限定步伐(除非成员在其答应表中明确列出),这六大被克制使用的限定步伐非常明确,使用性强,能有用淘汰纠纷而且便于监视。着末,《服务商业总协定》要求世贸构造成员将服务商业开放的答应加入答应表,答应涵盖12个部门和155个分部门,而且搪塞每一个分部门,答应又凭据服务商业的4种要领举行了细分,因此,《服务商业总协定》所要求的服务商业自由化,其广度和深度是空前未有的。
从世贸构造建立以来成员方在服务商业方面的答应来看,服务商业自由化已取得重大实质性希望。以保险业和银行业自由化为例,发达国家已对直接保险服务的70%(注:AadityaMattoo,"FinancialServicesandtheWTO:LiberalizationCommitmentsoftheDevelopingandTransitionEconomies,"TheWorldEconomy,Vol.23,No.3,2000,p.361.)以及银行存贷业务的75%答应实验自由化。生长中成员及经济转型成员答应开放直接保险服务的50%,银行存贷业务的53%。(注:AadityaMattoo,"FinancialServicesandtheWTO:LiberalizationCommitmentsoftheDevelopingandTransitionEconomies,"TheWorldEconomy,Vol.23,No.3,2000,p.361.)而且,商业存在作为对这两个行业影响最大的商业情势,19个生长中成员及经济转型成员答应在直接保险服务商业中,除了对创建当地企业实体生存肯定限定外,不再对商业存在这种情势接纳其他限定步伐,26个成员答应对银行存贷业务实验完全自由化。
80年月中期以来,特别是天下商业构造建立以来的服务商业自由化极大地促进了美国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生长。1990~1999年,美国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总量是1982~1989年对外直接投资总量的5.4倍,1995~1999年5年中,美国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总额是1990~1994年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2.2倍,凌驾了1983~1994年12年间美国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总和。由此可见,90年月美国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迅猛增长与服务商业自由化有着非常细密的讨论。
经济举世化与美国对外直接投资要领的厘革
恒久以来,跨国并购在美国对外直接投资中占据相当紧张的职位地方,自80年月后半期开始,跨国并购在美国对外直接投资中所占的比重出现加速上升的趋向。进入90年月,美国跨国公司的跨国吞并活动汹涌澎拜,一浪高过一浪。90年月,美国对折年份对外直接投资主要以跨国并购要领举行,特别是90年月后4年,跨国并购在美国对外直接投资中所占的比重都在60%以上,1998年乃至凌驾90%。整个90年月,跨国并购在美国对外直接投资中所占的比重约为57%。只管由于跨国并购案的成交金额存在跨期支付题目(一起跨国并购案的成交金额大概分几年支付),跨国并购当年的现实支付金额在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中所占的比重现实上并没有那么高,但从90年月的总体情况看,跨国并购无疑已成为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要领。
90年月跨国并购取代绿地投资成为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要领,与经济举世化迅速生长所带来的企业谋划情况的巨大厘革有直接关连。
第一,随着商业举世化的不停生长,列国经济开放水平越来越高,列国市场与举世大市场的讨论越来越细密,这一方面为企业生长提供了更辽阔的空间,另一方面也迫使企业直接面临国际市场的猛烈竞争,因此,企业对谋划情况厘革的敏感水温和应声速率快慢成为企业生死攸关的题目,而跨国并购正是企业对谋划情况厘革做出应声及前进企业应声速率的最快、最有用的手段之一。
首先,跨国并购是企业开展国际化谋划,争取国际市场最快、最有用的手段。一方面,跨国并购能省掉绿地投资要领下举行牢固资产投资所需的时间,使企业在东道国更迅速地创建商业存在;另一方面,跨国并购能使并购企业议决被并购企业迅速相识当地市场情况,获取企业谋划决策所需的市场信息和客户信息,而且并购企业还可以议决被并购企业的贩卖渠道迅速抢占当地市场乃至举世市场,这比议决绿地投资或出口,渐渐创建自己的贩卖网络攻克市场的速率更快。
其次,在举世竞争日趋猛烈的配景下,企业范围的巨细比已往具有更紧张的意义。一方面,企业议决跨国并购迅速扩大谋划范围,既可以低落被吞并的危害,又可以议决范围谋划,低落生产资本,前进收益;另一方面,议决跨国并购扩大企业范围,企业可以更好地应付生产谋划中的不确定因素,低落谋划危害。这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缘故原由:其一,议决并购一些有恒久业务往来的企业,使以往的企业外部交易内部化,从而低落企业的交易危害;其二,议决并购扩大谋划范围,企业对市场情况的控制本事增强,至少可以低落对市场情况的依赖水平,这可以有用淘汰企业生产谋划中的不确定因素;其三,议决跨行业并购,并购企业可以快速开展多样化谋划,有用疏散谋划危害。
着末,跨国并购有利于企业牢固和迅速增强其焦点竞争力。企业所拥有的技能及技能创新本事可以说是企业焦点竞争力的焦点。80年月末以来高新技能的不停涌现和应用,是经济举世化加速推进的紧张缘故原由之一,而经济举世化的迅速生长又加剧了市场竞争的猛烈水平,导致产物生命周期不停收缩。因此,经济举世化的生长反过来又对企业的技能创新本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技能创新本事有限的企业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为了生存和生长,企业不得不想法革新技能,前进技能创新本事,以顺应经济举世化配景下更猛烈的市场竞争。对一个企业而言,前进技能水平主要有三种途径:加大自己的研究开发投入、钻营战略技能同盟及并购其他企业以获取被并购企业的技能和技能开发气力。不停地大量增长研究开发投入举行研究开发不光危害大、周期长,而且研究开发所需的巨额资金纵然是气力富厚的跨国公司也难以负担。因此,自80年月中期以来,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在增长研究开发投入的同时,更多地议决与其他企业创建战略技能同盟和并购(包罗跨国并购)相干企业来前进技能水温和技能创新本事。但战略技能同盟这种获取外部技能资源的要领也存在一些题目:其一,在团结研究开发的历程中,由于同盟各方技能的可保密性差异,因此,大概会出现一些同盟成员不乐意看到技能泄密的题目;其二,在战略技能同盟中,同盟一方很难过到同盟其他成员的现有技能,战略协作的范围和领域都市受到限定。但是,议决并购要领获取外部技能资源,一方面可以制止在战略技能同盟中大概出现的泄密题目,另一方面,并购企业还可以得到使用被并购企业的资金和技能气力举行研究开发的动态效益,以及得到被并购企业现有技能的静态效益。议决跨国并购,获取外洋企业技能及技能开发气力,正是90年月美国企业大范围开展跨国并购的紧张缘故原由之一。
篇4
改革开放后,中国政府实施了“走出去”战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进行了对外直接投资,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如海尔、格力、华为、联想等。201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量为688.1亿美元,同比增加21.7%,201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位居全球第五。到2010年底,超过13,000个中国投资实体在178个国家或地区进行直接投资,共有1.6万家境外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达3,172.1亿美元。本文选取在中国企业对外投资中具有代表性的投资——海尔的对外直接投资,分析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模式、战略以及如何创造竞争优势。
一、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本文由收集整理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对外直接投资是一国投资者在本国经济体之外的国家的企业经营中获得持久的利益的投资。据stephen hymer的垄断优势理论,作为外国直接投资的参与者,跨国公司应该具有其特有的、当地企业所缺乏的优势,如生产、产品、品牌、技术等优势。vernon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一个新产品最初在美国推出,服务本地市场并出口国外,最后该产品的生产将迁往国外低成本的地方,并出口回美国。外国直接投资是产品生命周期的一个阶段,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后期,公司进行外国直接投资在他国生产该产品。dunning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则提出了企业从事海外直接投资活动所应该具备的三个要素,即所有权特定优势、区位特定优势和内部化优势。所有权优势包括人力资源、技术、营销网络、管理能力等;区位优势是投资目的地国家的优势,包括当地特有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市场潜力以及法律和政治环境;内部化优势是指由于不完善的外部市场存在交易和协调成本,企业应通过内部组织进行生产来替代外部市场。上述理论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跨国公司以及投资目的地所应具备的条件。
二、海尔海外投资案例介绍
世界白色家电第一品牌——海尔集团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了“三步走”的国际化发展战略。1999年海尔在美国的南卡州建立了生产厂,之后在美国和欧洲均实现了设计、制造、营销“三位一体”的本土化经营。目前,海尔在中国、亚洲、美洲、欧洲、澳洲拥有五个研发中心,在美国、欧洲、中东等地设立了21个工业园,在全球还有61个贸易公司、143,330个销售网点。
三、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目的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主要与自然资源、市场、技术和管理技能、战略资本、金融资本和效率有关。
(一)寻求市场。通过外国直接投资建立海外子公司,以扩大国外市场。新兴发展中国家的巨大市场和潜在的消费者购买力吸引了跨国公司的投资,格力选择巴西作为第一个投资目的地的原因之一就是巴西巨大的市场。空调的销售具有季节性,巴西与中国的季节相反,因此巴西市场还能与国内市场的销量相互互补。
(二)品牌溢价、提高竞争力。海尔在美国设厂和研发中心将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品牌转变为“美国制造”,出自美国本土生产的产品更加得到美国消费者的认可,提高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同时也提升了海尔品牌在国际的影响力,有利于巩固中国国内市场及其他海外市场的开拓。
(三)资源寻求。获得其他国家成本低、储量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矿产、金属、石油等是寻求资源类型投资的目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流入采矿、石油等自然资源部门。
(四)战略资本寻求。一些企业为了保护或加强企业现有的竞争优势、削弱竞争对手,于是进行战略资本型的对外直接投资。通常是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在发达国家收购公司以取得其技术、品牌和市场,由此解决了后来者劣势与技术差距等问题。联想收购ibm全球pc业务就是一个例子。
(五)克服政策壁垒。在国际贸易中,出口商有时会受到进口国的政策限制。为了克服美国政府关于产品材料环保标准、能耗指标及进口配额等政策限制,海尔选择直接在美国建厂生产。
四、投资目的国和投资方式
大多数的中国企业,如格力、华为、中兴等都选择发展中国家为第一个海外直接投资的目的地。在进入发达国家市场之前先进入新兴国家的市场,这种做法能够帮助企业获得国际市场的经验。但海尔则实施了“先难后易”战略,即先对发达国家进行直接投资。该战略使海尔在欧美市场成为一个有力的市场竞争者,然后进一步在欠发达国家取得成功。
进入国外市场方式包括新建投资和兼并收购现有企业两种方式。海尔选择新建投资,在美国建立了自己的公司和生产基地来开展在当地的业务。另外一些中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是通过兼并和收购而实现的,例如联想收购ibm的pc部,通过使用ibm的专有技术和知名品牌进入西方发达国家市场。
五、竞争优势
(一)细分市场与客户需求。海尔自从1999年进入美国市场后,在美国相继建立了美国总公司、设计研发中心和工厂。美国的白色家电行业里有许多著名的制造商,如通用电气,惠而浦和美泰克。因此,海尔将目标瞄准在当时利润率较低、大型生产商无兴趣涉足的小冰箱市场。美国大学生对小型冰箱的需求较大,由于宿舍寝室较小,大型冰箱不适合,因此海尔将大学生作为目标市场,根据这一市场需求情况,设计了体积小、带活动折叠面台的小冰箱,将冰箱与电脑桌合二为一,在小冰箱市场取得了竞争优势。作为海尔小冰箱的主要客户群体,这些大学生在毕业后也就成为海尔品牌忠诚度较高的客户。
海尔在低端家电行业取得一定的市场份额后,开始计划进军高端家电市场。美国高端家电市场的竞争很激烈,大型公司凭借强大的品牌主导了对开门冰箱市场。2006年,通用电器占有美国27%的市场份额;合并的惠而浦和美泰克公司占有30%~50%的市场份额。据估计,通用电器、惠而浦-美泰克、伊莱克斯占美国的冰箱市场的98%。另外,美国的大型家电市场是一个品牌敏感市场,由于冰箱是耐用的产品,消费者认为知名品牌能保证质量。然而,海尔只因小冰箱和空调而被人所知,缺乏高端市场的品牌知名度。
美国的对开门冰箱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海尔发现当时传统的对开门冰箱销量下降,市场趋向于新设计的对开门冰箱。海尔推出了全新设计的卡萨帝法式对开门冰箱。传统的对开门冰箱是简单地由一个竖式隔断将冰箱左右隔成冷藏室与冷冻室,因此冷藏空间虽然很大但是十分狭长,大比萨必须对切后才能放得下。法式对开门冰箱上面是对开门设计的冷藏室,下面是两个大抽屉式的冷冻室。法式对开门冰箱的冷藏间十分大,直径70厘米的比萨不需分割便能放得下。在冷冻室的设计上,考虑到冷冻室日常使用频率偏低,法式对开门冰箱将冷冻室设计在冰箱下部,相较于简单地将冰箱隔为左右两半作为冷藏间与冷冻间的传统对开门冰箱来说,法式对开门冷冻室的设计减少了消费者使用时弯腰的频率;另一个优点就是冷冻室抽屉式的储藏空间便于冷冻肉类,如美国人喜爱的大火鸡能够整只完整地放入冷冻室。原来传统对开门冰箱冷冻室窄长的空间设计使得美国消费者不得不将大火鸡放到地下室的冷柜。海尔通过调研发现了对开门冰箱市场的新需求,于是结合欧美国家客户的生活习惯设计出了受市场欢迎的法式对开门冰箱,取得了竞争优势。
(二)战略定位。波特的一般性战略是关于企业在参与市场竞争时会进行的自我定位,通过定位,企业会采用一般性战略中的收益领导、成本领导和专一化战略。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生产的过程中,根据自身产品、消费者和市场的情况选择了不同类型的一般性战略。
海尔的小冰箱与法式对开门冰箱采用了不同的一般性战略。某一类型产品的市场中,由于客户经济状况、市场供给条件、生产企业等情况不同,会出现子市场。海尔的小冰箱就是采取了针对小冰箱这个子市场实行了专一化战略。由于实行广泛覆盖战略的大型国际家电生产商不能充分提供符合大学生该特定客户群体所需要的具有特别价值的产品(体积小、兼电脑桌功能),于是在该客户群体中造成了服务不充分。海尔正是发现通用电气、惠而浦等知名白色家电生产商忽略了大学生顾客群体对冰箱的体积及辅助功能的特殊需求,于是通过生产一种冰箱和电脑桌二合一的小冰箱获得了成功,获得先行者优势,并进入了美国白色家电市场。
另外,与小冰箱的专一化战略所不同的是,海尔的卡萨帝法式对开门冰箱则采取了收益优势战略,在欧美市场实施差异化战略,为消费者提供比竞争对手更多的创造价值。海尔的法式对开门冰箱对传统对开门冰箱的空间设计和使用方式进行了革命性的创新。为了克服传统对开门冰箱冷藏室与冷冻室左右竖式分列的空间设计不合理的局限,海尔提供了超大储存容积的对开门冰箱,满足了客户的需求。海尔的法式对开门冰箱技术先进、设计新颖、容积大;即使价格高,依然受消费者欢迎。它为客户提供了比竞争企业有更高消费者剩余的差异化产品,在高端冰箱市场中市场份额不断上升。
除了海尔,还有一些中国企业也采取了收益优势战略。例如,格力将自己定位为收益领导者,为客户提供低能耗、低噪音空调。在巴西,尽管产品的价格相对较高,格力仍以品质赢得了消费者的欢迎,尤其是高端客户;在东南亚的一些招标项目中,即使格力的价格较高,仍然赢过了日本产品。与此相反的是,一些中国企业,如格兰仕,则是采取成本优势战略从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
(三)技术与人力资源。在创造竞争优势上,除了创新和品牌声誉,企业要比竞争对手更快地、更有效地开发和引进新的产品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因此,技术研发和专业人才是企业有价值的资源、是企业创造和维持竞争优势的关键资源。
为了设计生产出符合美国消费者需求的本地化产品,海尔在美国设立了设计与研究中心,该中心有来自全球的,包括研发、营销和物流领域的专家和研究人员,后来受到欧美客户认同的法式对开门冰箱就是由150余名欧美设计师共同设计研发的成果。海尔的美国研发中心可以帮助海尔了解市场和客户服务,更及时准确地开发满足当地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在开发过程中,海尔首先调查分析客户的需求,然后进行产品的开发。这种以客户为导向,从客户开始创造价值的价值链是韦伯提出的“逆价值链”,这不同于价值创造从生产开始的波特价值链模型。海尔正是以这种以客户需求为向导的方式设计生产出了小冰箱和法式对开门冰箱。
篇5
目前,学术界关于东南亚国家水电开发的投资模式研究得比较少,主要研究的是投资风险及其应对问题。韩宝庆在《中国企业对东南亚水电业的投资及其风险防控》一文中首先介绍了中国五大电力集团在东南亚国家投资的水电项目概况;其次对五大电力集团在东南亚国家投资开发水电项目的动因进行了分析,并且对其在东南亚国家开发水电项目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风险的防控对策和措施。李志雄在《东南亚BOT水电项目投资风险研究》中针对中国对东南亚国家投资水电项目采用BOT模式存在的风险,提出了如何转移、规避风险及加强管理的对策。白帆在《面向东南亚的境外电力投资问题研究》中首先分析了中国在东南亚国家面临的境外电力投资环境;其次阐述了东南亚国家的境外投资方式和资本运作模式;最后进行了境外投资的风险分析并且提出了应对和防范措施。张珺在《从缅甸瑞丽江一级水电站看东南亚水电市场开拓》中通过分析目前国际水电市场的情况,列举了缅甸瑞丽江一级水电站建成后对当地经济社会的影响,分析了中国投资开发东南亚国家水电项目的重要意义,列举了中国水电开发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和劣势,提出了开拓国际水电市场的建议。
2中国在东南亚国家开发水电项目的投资模式
模式作为学术概念,是对某特定领域中事物存在方式或表现形式的高度抽象和概括,既有实践总结和提炼,也有理论论证和分析,因此具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双重意义。目前,中国在与东南亚国家合作开发的水电项目主要是在东南亚国家境内,投资模式主要是BOT模式和直接投资模式。
2.1BOT投资模式的内涵
BOT即建造、运行和移交(Build-Operate-Transfer)。国际项目BOT投资模式是指某国政府部门或者某单位将承担的项目开发责任和权利让渡给外国投资者,外国投资者负责开发项目。项目竣工后,在特许运营期内外国投资者运营该项目并获得合理利润,特许运营期满以后要将项目无偿返还给委托国家。
2.2中国采用BOT模式在东南亚开发水电的优缺点
采用BOT模式建设的项目一般都具有以下特点:规模大、资金需求量大、工程量大、技术水平要求高、工程周期长、特许经营期限长等。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的难度比较大,单靠东南亚国家的实力是难以胜任的,但是利用BOT模式就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目前中国在东南亚国家投资开发的水电项目大多数采用的都是BOT模式,投资开发的典型水利水电项目主要有:南俄5水电站,瑞江一级电站等。
2.2.1BOT模式优点从东南亚国家的角度,BOT模式的优点主要体现在:(1)减少东南亚国家的财政负担。东南亚国家政府缺少用于水电开发的巨额资金。但是,中国采用BOT模式对东南亚国家水电开发项目进行投资,项目的融资负担都转移到中国企业身上,这样就避免了东南亚国家因为水电开发而极大地增加政府的财政负担,吸引东南亚国家积极与中国水电企业开展合作。(2)弥补东南亚国家的技术缺陷。东南亚国家水电开发的规划、勘测、设计和咨询能力,水电设备的设计和制造能力,工程的承包和施工建设能力,技术的研发能力以及运行管理能力都较为落后,无法独立承担水电项目的开发建设。而中国在泥沙研究、建筑水坝技术、水文水资源理论研究、防洪减灾理论研究、水利工程管理、水资源调度技术等方面都具有世界领先水平。因此,采用BOT模式可以弥补东南亚国家在水电开发建设方面技术的不足。(3)推动东南亚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拉动当地经济发展。东南亚国家的水电开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低,中国在当地大量投资兴建水利工程,能够推动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也能够促进当地的就业,从而拉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从中国的角度,BOT模式的优点主要体现在:(1)采用BOT模式开发东南亚水电市场,可以带动中国大型水电成套设备、建设材料、资金以及技术的输出。(2)在水电项目运营阶段,中国企业可以有效利用东南亚国家的资源优势,将电力回送至中国境内,有效缓解中国电力资源不足的问题,并且能够从项目公司获得一定的红利。(3)项目运营期满之后,也就是项目特许经营期结束之前,中国企业还可能以高价出售股份从项目公司获得一定的资本回报。2.2.2BOT模式缺点(1)采用BOT模式开发水电项目前期的工作比较繁杂,主要有调研、谈判和磋商以及规划和勘探。这样会导致项目前期时间过长,同时费用也比较高。(2)投资额巨大,投资周期很长,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也比较大。采用BOT模式开发的水电项目都是属于大型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电项目的总造价一般高达几亿元人民币,甚至几十亿上百亿人民币,建设周期也比较长。(3)水利水电项目建设过程比较复杂,建设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无法预测,因此一旦中国采用BOT模式承接了东南亚国家的水电开发项目,所承担的风险巨大,并且没有退路可走。中国水电企业采用BOT模式在东南亚国家开发水电资源,可以有效地解决东南亚国家水电开发技术落后和开发资金不足的问题,减少东南亚国家政府的财政负担,因此中国的BOT投资模式在东南亚国家颇受欢迎。
2.3直接投资模式的含义
直接投资模式是指某国在对外投资中对所投资的项目具有经营管理的控制权利,投资国具有部分比例的股份。直接投资模式的运行机制如图1所示。2.4中国直接投资东南亚水电项目的优缺点直接投资模式的投资者与投资的企业存在着长期的利益关系,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具有很大的影响。直接投资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购买外国企业的股权,一种是在国外建立分支企业。
2.4.1直接投资模式优点从东南亚国家的角度,直接投资模式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中国在东南亚国家直接投资开发水电项目,可以为东南亚国家水利水电行业带来较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可带来不同形态的资本,减轻东南亚国家的财政负担,并且能够很大程度地推动东南亚国家经济的发展。从中国的角度,直接投资模式的优点主要体现在:(1)中国对东南亚国家水电开发进行直接投资,除了单纯货币形式投资以外,还有货币资本、技术设备、经营管理经验和知识的转移。同时,中国可以获取东南亚国家的资源、市场和人力等。(2)中国水电开发企业采用直接投资模式投资开发东南亚水电项目,对所开发的项目拥有部分股份,因此对项目具有较强的经营管理控制权和发言权。
2.4.2直接投资模式缺点采用直接投资模式的风险相对较大,前期的调研和准备工作要做得更加充分,但是如果与当地企业合资能够实现风险共担,而且收益也将是长期的。中国水电开发企业采用直接投资模式开发水电项目的典型案例是伊江上游梯级电站,该项目是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投资建设,项目总投资接近2000亿元人民币,项目建成以后的年发电量将达到1100亿kW•h。
3两种投资模式的比较
中国水电开发企业主要采用两种投资模式开拓东南亚国家水电市场,分别是直接投资模式和BOT模式。以上的研究证明两种开发模式都具有各自的优劣势,在选择采用哪一种方式投资开发东南亚水电项目时,投资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慎重选择。因此,投资者有必要对两种不同投资模式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比较,研究和探索其普遍性和特殊性。两种模式的异同点主要有:(1)组织形式和投资主体不同。采用BOT投资模式,组织形式一般都是中国独资,投资主体就是中国独资企业;如果采用的是直接投资模式,那么组织形式是中国独资和中外合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投资主体类似地可以分为中国独资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2)所承担的风险大小不同。一般而言,在东南亚国家采用BOT模式开发水电项目的风险要大于采用直接投资模式的风险,因为采用BOT模式的融资成本比较高,需要较高的投资收益率;而采用直接投资模式和东南亚国家进行合作,承担的风险显然要小得多。(3)经营期满后财产处理方式不同。采用BOT模式的水电项目在竣工以后,在特许经营期内,中国企业可以自主运营在东南亚国家开发的水电项目,将电力发送至国内,或者出售给当地政府;但是特许经营期满之后,中国必须将水电项目完全转交给东南亚国家。而采用直接投资模式的水电项目竣工后,中国和东南亚国家将长期合作运营该项目。(4)资金的筹措方式类似。目前,中国在东南亚国家进行水电项目开发的投资额巨大,除了自主投资以外,还可以利用国际信贷市场,向世界银行贷款来筹资,也可以吸收利用国际投资基金等方式来筹资。(5)政府参与程度有所不同。由于采用BOT模式,合同文件比较复杂,需要签订大量的协议,磋商特许经营期等,需要政府介入的程度比较大;而采用直接投资模式,最常见的组织形式是跨国公司,需要政府介入的程度比较小,主要是各国企业之间的合作与协商。
4结语
篇6
关键词:直接投资;投资环境;投资风险
中图分类号:F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9-0173-03
一、中国对哈投资概况及两国合作前景
(一)投资概况
据哈萨克斯坦央行统计,1993—2011年,该国吸引FDI(外国直接投资引资)累计1 466.33亿美元,年平均引资增幅为29.3%;2011年,该国吸引的FDI达到198.5亿美元,约占当年GDP的11.9%。
1993—2011年,哈萨克斯坦吸引来自中国的FDI累计57.51亿美元,占同期引进外资总额的3.5%。中国在对哈投资的国家中排名第八。2011年,哈萨克斯坦自中国引进的直接投资额为11.618亿美元,比2010年增长30.7%,占当年投资总额的5.8%,是中国对哈累计投资总额的20.2%,增幅明显。
在哈外资具有以下特点:(1)投资领域单一。外资流入的领域主要集中于采矿业(占比30.6%)、地质勘探业(占比38.7%)及原材料加工业(占比10.5%)领域,非资源领域外资引进率较低(商业5%、金融业4.88%、建筑业2.27%、运输及通讯业1.63%)。(2)外资来源国相对集中。对哈投资的主要国家有荷兰、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俄罗斯和中国。排名前三的荷美英对哈的投资额占到FDI累计总额的47.08%,前十名投资国投资额则占到哈引进外资总额的76.32%。(3)投资的结构不断发生变化。俄罗斯因关税同盟而加大了对哈投资,中国近年对哈投资的增速也在加大,各国对哈的非资源领域的投资同样在不断加大。
(二)中哈两国合作前景
2011年6月13日,中哈两国首脑发表声明,宣称双方将进一步发挥双边合作和经济互补的优势,提出了将双边贸易额在2015年提高到400亿美元的目标。双方将继续重视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开展非资源经济领域合作,加强投资合作。双方在交通运输、高科技、技术密集型和节能、农业、医疗卫生等领域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也是未来双边合作的重点。
二、投资管理体制及投资限制
(一)哈萨克斯坦投资合作市场准入规定
该国于2003年颁布了新的《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外商投资法》,鼓励外商向非资源领域的投资。在建筑业、银行业、保险业、矿产投资及土地领域中,哈萨克斯坦对外资所占比例有一定限制。其《投资法》规定,外国投资企业可以以经济合作公司、股份公司以及其他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法律允许的形式建立。外国法人或公民可根据需要注册三种企业形式:外国公司的分公司、代表处或哈萨克斯坦法人实体。
(二)税收体系及管理制度
2008年,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哈萨克斯坦对税种和税率进行了调整,减轻了非原料领域税负,增加原料领域税收,给予中小企业较多优惠措施。该国的税收制度遵循属地原则,依据纳税人的所得是否来源于该国境内来确定其纳税义务。总体而言,哈萨克斯坦企业的税负较轻。在福布斯的2009年全球税负痛苦指数排名中,哈萨克斯坦位列第54,在独联体国家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三) 投资规定与限制
1.通讯业。哈萨克斯坦的《通讯法》规定,经营电视和无线广播规划设计、国家及国际通讯干线的建设、通讯网和通讯线路的技术维护等项目,以及通讯领域其他项目的生产和服务时,必须获得本国政府的许可,该国政府在处理这类许可申请时,可以以维护国家安全为由予以拒绝。
2.建筑业。哈萨克斯坦《建筑法》规定,外国投资者可以以合资企业的形式进入哈国建筑业,但外资在建筑合资企业中的持股比例不得超过49%。
3.银行业。哈萨克斯坦规定,外资银行的资本份额不得超过国内所有银行总资本的25%。外资银行的监事会中必须至少有1名具有3年以上银行工作经验的本国公民,并且必须有至少70%以上的员工为哈国公民。
4.保险业。哈萨克斯坦规定,所有合资非人寿保险公司的总资本份额不得超过哈国内非人寿保险市场总资本的25%;合资人寿保险公司的总资本份额不得超过人寿保险市场总资本的50%。
5.矿产资源。哈萨克斯坦《矿产法》规定,企业在转让矿产开发权或出卖股份时,哈国能源和矿产资源部有权拒绝发放许可证。哈国可以优先购买矿产开发企业所转让的开发权或股份,以及能对该企业直接或间接做出决策影响的企业所转让的开发权或股份。
6.土地。哈萨克斯坦2003年颁布的《土地法》规定,本国公民可以私人拥有农业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和住宅用地,但是外国个人和企业只能租用土地,且期限不得超过10年。
7.证券交易。哈萨克斯坦《有价证券市场法》规定,加入国际证券交易所联合会证交所的成员及拥有哈全权机构颁发的从事经济业务的相关许可证的外国法人可以参与哈证券交易。
8.环境保护。在哈投资经营的中资企业应特别关注的环保法规主要涉及以下方面:禁止在国家林场砍伐成材林;禁止违反生态保护法,包括损害及浪费自然资源、污染环境、随意丢弃生产生活垃圾和超标排放污染,必须依法进行赔偿损失;禁止油气开采企业放空燃烧;加强水体保护。
三、投资环境分析
国别投资环境评价中的指标体系主要有世界银行投资环境评价、冷热国对比法、等级尺度法等。
世界银行投资环境评价体系包括12项31个子项目。环境因素包括税收和管理、金融政策、政策稳定、通货膨胀等项目。该体系的优点在于内容全面、考核细致、重点突出;缺点则是分类不够科学、繁简不当,需要根据被评估国的文化背景进行调整。
冷热国对比法是对投资环境冷热的七大因素(政治稳定性、市场机会、经济发展与成就等)进行分析,其主要观点为投资环境越热越好。该方法指标选取笼统,忽视反映科技创新、工资成本等重要因素的指标,评价结果只有冷热两档,可比性差。
等级尺度法把投资环境划分为因素(资本抽回、外商股权、对外商的歧视和管理制度、货币稳定性、政治稳定性、给予关税保护的意愿、当地的资金可供度、近五年的通货膨胀率),按照每一种因素对评价者的重要程度,由评价者自行给出权重,划分评价等级,确定评分标准,最后评分并加总,作为对该国投资环境的总体评价。等级尺度法的优势在于能够提供一个简洁明了的量化标准,评价过程相对直观,效果也佳。不足之处在于该指标的评价因素多是关于投资政策方面,带有时代因素,与现今各国为招商引资而使投资政策基本趋同的现状有出入。鉴于等级尺度法的特点,本文选择该方法对哈国的投资环境进行评价。
表中所有项最高分总分为100分,最低分总分为8分。当一个国家的投资环境总分≥90时,可以认为该国拥有极为成熟的投资环境。哈萨克斯坦84分的总分表示该国的投资环境被大多数投资者认可,但并不十分令人满意。鉴于哈国正经历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我们相信哈国的投资环境亦会日臻成熟。
哈国投资环境的优点有:法律对外来投资不存在歧视、国内政治经济形势良好、货币汇率稳定等。影响外国对哈直接投资的负面因素是:部分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政府在招商引资方面欠缺经验和热情、许可证办理困难、税费种类繁多、官员严重、当地部分企业不讲信誉、专业劳动力匮乏等。
四、对哈直接投资风险分析
通常,国家风险可以分为政治风险、法律风险、跨文化风险、外汇风险和技术风险五类。本文对哈萨克斯坦国家风险进行全面分析,旨在指出通常的潜在风险。企业在参考本文观点的同时,还应该结合自身投资方向和业务特点来决定投资规划。
(一)政治风险:中
哈萨克斯坦政局稳定,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国内支持率很高,多年来中国保持友好的外交关系。可以预见,在纳扎尔巴耶夫的任期之内,哈萨克斯坦对中国的官方态度将继续保持友善。主要政治风险为政策变动的风险。诸如关税、经济政策、产业政策等方面不确定因素给直接投资带来的风险虽然不大,但是依然不可忽视。建议中方企业在双方签订具体领域的合作、贸易及投资的框架文件之前,与哈国工商、税务、海关等政府部门积极沟通,及时发现潜在风险。
(二)法律风险:中
哈萨克斯坦法律体系较为完备,但在外商直接投资方面的法律规定仍然存在某些不完备之处。例如,《土地法》规定,外国法人只能享有土地不超过10年的有偿使用权,而《投资法》则规定外国法人可以享有长期(49年以内)的土地有偿使用权。同时,其国内的执法部门有时存在执法不严,歧视外商或不作为的情况。
建议中方投资企业提前与当地政府签订协议,明确法律规定的模糊或者矛盾的因素;同时,与当地政府和执法部门保持良好的关系。必要时应向中国外事部门寻求法律援助,通过外事部门与哈方政府及执法部门交涉,以保证自己的权益。对于涉及土地、油气资源、金属矿藏的投资而言,有关进入及退出机制、价格、进出口管制、国有化等方面的法律风险尤其值得注意。
(三)跨文化风险:较高
哈萨克族信奉伊斯兰教,与中国人在文化、习俗与价值观上差异较大。一般民众对中国的态度远不如官方,对中国人不友好的行为时常发生。即使是政府部门,对于涉及土地、矿产或基础设施等敏感因素的外国投资也通常持谨慎态度。在劳动中,哈萨克斯坦劳动者与中国劳动者的工作习惯也有不同,工会及其他劳动者权益组织的影响较大。由于严格的外国劳动力准入制度,中国的直接投资企业的管理部门应学会尊重当地劳动者的信仰、习俗与劳动制度。如果企业采用中国国内粗放式、高压式的管理模式,就会与当地劳动者发生矛盾而被当地群众仇视,最严重的情况下企业将陷入无工可用的境地。此外,企业亦有必要谨慎对待当地工会、媒体。
(四)外汇风险:低
哈国近几年经济增长较快,货币汇率稳定,利率与通货膨胀率均维持在较优水平。标准普尔2011年11月将哈萨克斯坦的国家展望评级定为“稳定”,长期信用评级由“BBB”上调至“BBB+”。
(五)技术风险:低
哈萨克斯坦在科研上并无优势,外商投资主要集中于能源、矿产等领域,鲜有涉足高科技领域的案例。通常情况下,投资者都是利用自身的技术结合当地资源设立企业,因此,技术风险近似于无。
五、结论
任何投资都是机遇与风险并存。总体而言,对哈萨克斯坦进行直接投资的风险类似于其他新兴市场,但跨文化风险相对其他国家较高。企业应当积极探索潜在的风险,进行风险防范与风险控制。近年来,许多对外投资因为投资者缺乏对当地法律法规、风俗习惯及当地民众的了解与尊重而以失败告终,这些案例应成为中国企业对哈国投资的前车之鉴。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EB/OL].http:///index.shtml.2012-5-28.
篇7
关键词:外商投资 负面效应 战略调整
中国是处于高速发展期的发展中大国,自从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每年都吸引大量的外资。吸收外商投资是中国对外开放和加快市场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主动参与国际分工的重要举措。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中国的投资环境和市场运行环境日益改善,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商来华投资,使中国成为目前世界上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之一。
中国利用外资的现状
(一)中国利用外资的数量逐年增加
近年来,尤其是加入WTO以来,我国利用外资迅速增长。当前,我国利用外资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由表1我们可以看出外商直接投资额从2001年的468.8亿美元增长到2010年的1057.4亿美元,增长了2.25倍,年均增长10.27%。2010年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平稳较快回升,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达到1057.4亿美元,同比增长17.4%,创历史最高水平,同时扭转了2009年下降2.6%的局面。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组织公布的数据,2010年中国吸收外资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发展中国家第一,这是中国连续18年吸收外资居全球发展中国家首位。
(二)中国利用外资的质量不高
据中国统计年鉴资料显示,从1979年到2007年,中国合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为14794.1亿美元,而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为7602.19亿美元。2010年1-12月,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7406家,合同外资金额1935.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057.4亿美元。这说明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质量并不高,还需要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来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
(三)中国利用外资的方式以外商直接投资为主
当前,中国利用外资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外商直接投资、对外借款和外商其他投资。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方式主要有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外商独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合作开发和BOT投资方式等,具体投资概况如表2所示。对外借款主要是对外国政府、金融机构和国际金融组织的借款。其他投资方式包括补偿贸易、加工装配和国际租赁。外商直接投资相对于对外借款来说,具有不用偿还本金和利息的优点,同时还能带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是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最好的一种方式。1979-2007年中国利用外资总额达到9545.66亿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为7602.19亿美元,占79.6%,对外借款为1471.57亿美元,占15.4%,外商其他投资为471.90亿美元,占5.0%。
(四)中国利用外资的来源区域主要是港澳台地区
截至2010年,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来源最多的地区是中国香港,无论是项目数、合同外资金额还是实际利用金额都是最多的,达到460.76亿美元,占到实际利用外资的51.2%。其次是美国、日本和中国台湾。港澳台地区一直是中国利用外资的主要来源,截至2010年,港澳台地区对华直接投资实际利用额总计487.7亿美元,占到总实际利用额的54.17%,主要原因是港澳台地区与大陆地域相近,文化相近。
中国利用外资的负面效应
通过对外资的利用,填补了过去国内存在的巨大资金缺口,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加快了市场化和国际化的进程,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但同时也应该看到,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资本的积累,国内资金短缺状况已得到缓解,目前出现了庞大的银行存贷差额,闲置资金不断增加,外汇储备逐年攀升,过去资本与外汇的双缺口已被双剩余所取代,此时外资作为资金补充的功能越来越小。在这种情况下,早期以填补资金缺口为导向实施的各种优惠政策越来越暴露出诸多弊端,致使外商投资没有限制地大规模进入,对中国经济运行产生了一系列负面影响,也带来一定的负面效应。
(一)对民间投资的挤出效应
在国内资金短缺的情况下,外资进入可以填补资金缺口。然而,在国内资金充足、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情况下,外资的进入将会对民间资本产生挤出效应,尤其是当政府对外资实行比内资更优惠的政策时,这种挤出效应将更加明显。这实际上是政府在帮助外资“挤出”内资,加剧国内资金的过剩情况。
导致这种挤出效应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首先,外商投资将导致对国内资本和其他生产要素的占用及对国内市场的垄断,进而阻碍国内投资的可持续增加,这是外商投资产生挤出效应的根本原因。其次,流入外资的投向、来源与技术特征等是外商投资产生挤出效应的直接原因。从外商投资的实际情况来看,在结构上,内外资存在很大的相似性;在技术上,外资主要投向技术密集程度不高的一般加工业;在来源上,来自港澳台的中小企业投资占有较高比例。目前,进入中国的FDI中大约有60%分布在产品过剩、生产能力闲置突出的消费品工业,投向重工业的外资只占40%。而且,内外资投资方向大体相同,在产业构成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其相关系数高达0.94。因此,两者之间没有形成互补,甚至出现争夺同一投资领域的现象,这就加剧了外资的挤出效应。在总量上,外资对国内资本的挤出效应并不明显,但从产业结构上看,相对挤出效应却是存在的,而且外资也倾向于在相对挤出效应较大的行业投资。最后,内外资的不平等竞争地位导致的挤出效应可能使整体效率下降。外资进入的行业主要是那些竞争性行业或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产业,在这些产业中,外资企业因享受优惠政策,从而更加剧了外商直接投资的挤出效应。
(二)影响国际收支平衡并加剧通货膨胀
随着外资的大量涌入,中国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的压力骤然加大,并使经济过热,导致中国发生通货膨胀的压力加大。从国际收支的角度来看,中国长期保持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双顺差”。2010年,中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继续呈现“双顺差”,国际储备资产继续增长。其中,经常项目顺差3054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7%,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2260亿美元,增长25%,显然,这种“双顺差”大量来自于外资的流入,这也使得国家外汇储备进一步增加。到2006年10月,中国外汇储备余额已经突破1万亿美元的大关,截至2010年底,中国外汇储备总额达到2.85万亿美元,雄踞世界第一。由于对资本项目进行管制,央行为了买入外汇需要投入大量的本币,构成了外汇占款。随着外汇占款的增加,基础货币投放必然增多,使广义货币M2随之扩张。这必然会给中国造成较大的通货膨胀压力,使中国国内经济的稳定运行受到影响。另外,外资的大量涌入和高额的外汇储备使得人民币面临前所未有的升值压力。只要中国依然保持较高的引资力度,这种外汇储备急剧增加的局面就不可能得到缓解,在中长期内人民币必然升值。这会对出口企业造成较大损失,并有可能使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放缓。
(三)不平等竞争问题凸显
自入世以来,中国对外资的各项准入限制已基本取消。外资现在不但已享有与内资企业同样的国民待遇,而且还享有内资企业所没有的税收优惠。例如,在税率方面,虽然按税法规定,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名义税率都是33%,但实际上,对外资的税率优惠,如“两免三减半”以及各级地方政府的优惠,远远超过对内资企业的税率优惠。研究表明,外资企业在中国的平均税负率只有11%。相比之下,中国一般内资企业的平均税负率要高出一倍,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税负率更高达30%。外资企业不仅税负轻微,还有土地、贷款、用汇等优惠与便利。这些都保证了外资企业的赢利,而沉重的税负大大限制了中国内资企业的生存发展,使其无力开发自己的核心技术,在与具有技术优势的外企竞争中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从表面上看,用“两免三减半”的所得税让步换取了外商的直接投资,但实际上,各级财政付出了非常大的代价。
(四)造成行业垄断且影响民族产业发展
外资企业的进入一方面促进了市场竞争,能促进国内企业改善管理、提高技术,产生一定的技术溢出效应;但另一方面,外资企业也依靠技术、管理方面的优势及品牌等无形资产,在国内市场获得较强的垄断势力。
外资企业的垄断势力对民族产业的发展产生诸多不利影响。首先,这种垄断势力将会制约国内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甚至使之下降。外资企业的进入将导致国内企业市场份额下降,平均固定成本上升,并有可能导致国内企业生产效率下降。其次,由于在分工中处于劣势地位,国内企业往往主要从事加工环节,技术含量与附加价值都较低。从实际情况来看,外资企业的进入并没有完全改变中国工业品出口低水平扩张的局面,在部分行业,随着外资企业出口的增加,甚至导致内资企业出口竞争力的弱化。
外资企业垄断势力对民族产业发展产生较大的制约作用,另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国内传统品牌受到排挤,其中一些甚至逐渐消亡。另外,在中外合资经营过程中,中方品牌和商标权虽作价出资,但在实际生产经营中,这些品牌和商标往往被搁置、弃用。市场竞争就是品牌的竞争,民族品牌的消亡使外资企业可以获得更大的垄断势力,也使国内企业在面对国际竞争、走向国际市场的过程中失去了支撑,因而只能永远停留在加工工厂的位置,获取微薄的加工费用,在全球价值链中居于末端。
(五)引进外资技术水平低带来诸多环境问题
在对外开放和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尽管一些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的产业转移到了我国,但不可否认的是一些发达国家同时也将一些资源型、耗能型、污染型加工制造业向我国进行了转移。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环境约束问题越来越严重。在中国“优越”的投资环境下,外资企业由于不必把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损害纳入到自己的经营过程中,从而使中国的“以市场换技术”的引资战略成为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转移污染的一个渠道。事实上,中国引进的外资企业有许多是一些传统过时的工业科技,如制革、印染、电镀、杀虫剂、造纸、橡胶、塑料等产业。这些产业对稀缺性和污染性资源的消耗过大,既激化了他国与中国在能源和原材料等问题上的冲突,也加剧了中国经济发展中资源与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更重要的是,由于环保标准的缺失或较低,使发达国家有可能将不符合本国环境保护要求的产业与生产技术转移到中国。中国没有为外资企业设立单独的环保标准,虽然《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例》明确规定造成环境污染的项目不予审批,《外资企业法实施细则》也做了类似的规定,但仍有不少外资企业利用中国环境管理、引资可行性分析与审批中的漏洞,向中国转移具有较高污染的产业、生产技术和设备等,造成环境污染,严重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
(六)导致国民财富流失和财政收入减少
在利用外资的过程中,过多的政策优惠以及管理和制度上的缺陷,导致国民财富流失和财政收入减少现象十分严重。据世界银行驻中国代表处估计,如果按15%的所得税税率计算,1995年中国因税收优惠政策而减少的财政收入约有660亿元人民币。考虑到外资企业实际税率只有11%左右甚至更低,实际财政收入损失将更高。随着外资企业在中国经济中所占比重的上升,税收优惠政策对国家财政收入的影响将越来越大。同时,相当一部分外资企业采取的转移定价手段也加剧了国家财政收入的流失。这些企业往往提高进口设备与配件价格,降低出口产品价格,结果出现“明亏实赢”的情况,在连年亏损的情况下,还不断追加投资。目前,这种“假亏损”已成为众多外资企业“合理避税”的重要手段。
中国利用外资的战略调整
(一)合理实施外资优惠政策,避免不公平竞争
从中短期看,各地政府应结合地方实情,理性地选择外资政策优惠水平,要在中央政府优惠政策基础上适当调低外资优惠水平。中西部地区可适当维持外资政策的优惠力度以吸引外资。从长期看,应逐步降低外资政策的总体优惠程度,直至施行国民待遇。要加强优惠政策的结构性调整,以产业政策逐步取代优惠政策。现有的FDI政策针对性和引导性不强,要改变过去不分产业“一刀切”的外资优惠政策,加强实施差别化的外资政策,将全方位吸引外资的目标转移到以贯彻产业政策为主的目标上。各地政府应权衡本地区产业发展的优劣势,有目的、有重点地实施优惠政策。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本地区投资环境。在实现地方政府引资效益最大化的过程中,投资环境与优惠政策具有一定的替代作用。在投资收益一定的条件下,投资环境好,优惠力度可降低;反之,要适当提高优惠力度。但提高优惠力度意味着增大引资成本,而改善投资环境无论对于内资还是外资,乃至整个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大有裨补。过度的优惠只能吸引更多的低质量投资者。所以,各地政府应把改善本地区投资环境作为工作重点以长期吸引外资。
(二)有选择地引进外资,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
各地方政府应走出盲目扩大外资规模的误区,利用外资规模并非越大越好,而要看其总体收益。外资规模超过一定阈值时,利用外资的边际收益将下降,边际成本却上升,而唯有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利用外资的收益才能达到最大化。因此,利用外资存在一个适度规模的问题。各地政府在引资工作中应注重提高外资的质量与收益。
(三)优化投资环境,高质量利用外资
投资环境是吸引外资的一个关键因素,决定外资的去留问题。因此在硬件方面,我们要努力加速交通、通讯、供电、供水基础设施和产业的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硬环境”,以适应利用外资形势需要,为提高引资水平打下基础。在软环境方面,政治、法制、政府效率与服务质量方面的改善或完善迫在眉睫。我国政府办事效率低下,环节繁琐,协调性差,缺乏透明度等陋习定要撤除,并且要根据WTO和我国法律法规的要求,搞好外商投资企业法律法规的“废、改、立”,逐步对外商投资企业实行国民待遇,取消对外商投资企业经营范围、外汇平衡、当地分成及产品外销比例的限制。对不符合WTO 规则及与国家法律法规不一致的,应废止,为外商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开放一切可以开放的领域,在不对民族工业造成伤害的前提下,提供一些优惠政策,采取开办专门投资园区等措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
(四)实行差别化的引资政策,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从国际经验看,市场经济国家对外资的区域性优惠大都集中在各种问题区域,如落后地区、萧条地区等。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资实行的区域性优惠政策恰好相反,过去主要集中在相对发达、增长迅速的东部地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种向东部倾斜的区域性优惠政策虽有较大改变,但目前东部地区在对外开放和利用外资方面实际获得的诸多优惠仍要远高于中西部地区。其结果是国家的外资政策在较大程度上加剧了地区差距的扩大。为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当前必须对过去向东部倾斜的区域性差别引资政策进行调整,采取多方面综合措施,积极引导外资投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
结论
总之,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加入WTO以来,我国利用外资取得了巨大成绩。尤其是利用外资的数量迅速增长,增长速度达到10%以上,位居世界前列。引进与利用外资,有效解决了我国经济发展资金短缺的瓶颈问题,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包括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推动了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不仅如此,还加快了我国市场化和国际化的进程,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但利用外资也给我国经济、社会带来了一系列负面效应:对我国民间资本产生了挤出效应,国内资金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使我国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的压力加大,经济过热,导致我国发生通货膨胀的压力加大;外资享有很多优惠政策,造成与国内企业的不公平竞争局面,也加大了各级政府的财政支出;外资企业依靠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及品牌等无形资产,在国内市场获得较强的垄断势力,制约了民族产业发展;一些发达国家同时将一些资源型、耗能型、污染型加工制造业向我国进行转移,加剧了我国环境的污染;此外过多的政策优惠以及管理和制度上的缺陷,导致国民财富流失和财政收入减少。
在充分肯定我国利用外资所取得的成绩的同时,我们应当对下一步利用外资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制订出相应的政策。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给我国的引资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引进来,走出去”的战略方针指导下,为了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我国利用外资的战略应作出适时的调整:要在中央政府优惠政策基础上适当调低或取消外资优惠水平,各地政府应把改善本地区投资环境作为工作重点以长期吸引外资;加强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导向,有选择地引进外资,提高外资的质量;引导外商投资更多地流向一些薄弱的第三产业部门;优化外商直接投资地区结构,积极引导外资投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实现地区间的均衡发展;重视利用外资与鼓励国内资本并重,实现利用外资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统计年鉴2008、2009、2010、2011.
2.赵家章.中国利用外资的综合状况分析[J].改革与战略,2011(9)
3.董伟.对中国利用外资经济安全问题的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0(8)
4.邓庆.中国利用外资的不平衡性问题 [J].生产力研究,2009(8)
篇8
【关键词】国际化经营 策略 研究
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和中国加入WTO使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崭新的外部环境。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大多数企业都加快了国际化经营的步伐,希望通过国际化经营趋利避害,分享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成果。然而,我们必须清醒看到,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并不仅仅是把他们的产品推销到国外去或到国外进行投资这么简单,国际化经营应该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所以,研究企业国际经营发展的过程以及所采用的战略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一、国际化经营的内容及影响因素
1.国际化经营的内容。国际化经营从其内容包括对外贸易和国外投资两种;从其形式来讲有“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种。从历史的角度看,现代企业的国际化经营经历了一个不断向更高层次演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国际化经营所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对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国际化经营内涵也越来越丰富。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空前加剧,跨国公司的国际化经营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它们通过无所不包的全球战略和错综复杂的经营网络把全球市场连成一体。与此同时,国际经营的视野、理念、方法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现代公司开始进入了“无国界经营,全球竞争”的新时代。
2.国际化经营的影响因素。在瞬息万变的国际市场上,影响国际化经营的因素很多。美国学者佩德森和彼特森在他们建立的国际化四要素模型中提出,企业国际化成长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是由海外市场知识、企业所有权、市场份额及所处产业竞争程度等四方面的因素共同决定的。根据他们提出的模型和国际市场变化程度,企业国际化经营是渐进发展的过程,其影响因素如图1所示。
从企业内部看,企业对海外市场的认识和了解是开展国际化经营的首要条件,但企业掌握海外市场知识需要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企业所掌握的资源数量(特别是战略性资源)状况也影响企业国际化的速度、方式和绩效。从企业外部环境看,企业产品在海外市场上所占的份额越大,企业就越有可能向海外市场扩张;而海外市场竞争激烈程度,也促使企业加强对国际市场的争夺。
二、国际化经营的发展过程及特点
1.国际化经营的过程。国际化过程是企业有意识地追逐国际市场,积极参与国际分工,由国内企业发展成为跨国企业的过程。纵观世界著名跨国公司,一般都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发展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渐进性。Johanson和Vahlne通过对多家企业国际化过程的比较研究,把企业国际化进程分为五个阶段:纯国内经营不规则的出口或间接出口直接出口建立海外销售子公司海外生产和制造。实际上,从他们总结的国际化经营的过程,可以看出,国际化经营既包括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两种方式,也是从对外贸易向对外投资发展的过程。如图2所示。
2.国际化经营的特点。国际化经营的方式不同,其特点也不同。对外贸易的主要优点在于简单,它可以使公司用有限的努力和成本在一个海外国家开展商业活动,可以使公司在发生问题时把损失控制在一个有限范围内。而且与进行海外投资相比,它可以使公司快速获得回报。但采用对外贸易也有缺点,主要是在对竞争优势的控制方面,由于运输成本、贸易壁垒的存在,出口的商品很难和东道国当地生产的产品进行竞争。相比之下,采用对外直接投资的优点就在对竞争优势的控制方面,通过在国外制造产品,公司可以避开贸易壁垒,同时由于消除了运输成本和进口关税,可以降低单位产品的价格。在某些情况下,国外直接投资可以使公司从当地的廉价劳动力和原材料中受益;而且公司可以参与运营,增强公司对有关事宜的控制;采用国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缺点是它需要更高的资本和参与度。但是国外直接投资也使公司面临更大损失的风险。当然,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并不互相排斥,Michael Porter认为:“在一个成功企业的扩张过程中,对外贸易和国外投资通常是应该被一起使用,成功的国际竞争者经常采用对外贸易和国外投资的整合性全球战略参与竞争。”
三、国际化经营的策略
企业国际化经营采取什么策略与国际化经营的影响因素有关,也与国际化经营所处的阶段有关。根据企业所处国际化阶段不同,企业国际化经营有三种策略。
1.从贸易撇脂到贸易渗透。贸易撇脂是指制造商用最小的成本、努力和参与度来进行贸易活动。而贸易渗透则是企业用更大的管理与运营成本、努力和参与度来进行贸易。一个企业从贸易撇脂转化到贸易渗透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被动贸易撇脂,在这个阶段企业不用制定和实施国际营销战略就开始介入国际贸易,而是接受一些由进出口商对外签订的合同以后就开始从事贸易活动。在这个阶段,企业对国外市场不了解,也没有花精力去了解,从事国际贸易只是想通过扩大销售量来增加利润。第二阶段是主动贸易撇脂阶段,在这个一阶段,企业开始主动寻找进出口商或国外分销商,对国际贸易的成本、运营和管理进行控制,并加强对国际市场的了解。第三阶段是贸易渗透阶段,通过主动贸易撇脂,企业对国外市场(东道国市场)比较了解,开始制订国际贸易的长远计划和国际市场战略。为了增加贸易量和国际市场占有率,企业从国际市场营销的4P’s出发,研制适销产品、制定有竞争性的价格、选择合理的分销渠道,并加强符合当地文化特征和风俗习惯的促销活。这个时候企业进入了以对外贸易方式为主的国际化经营活动。
2.从贸易渗透到对外投资。企业经过了三个阶段,由贸易撇脂向贸易渗透转变的各种动因同样也会导致企业从贸易渗透向国外投资的转变。企业从贸易渗透到贸易投资还可能出于以下两种原因之一:第一,企业在实施国际贸易战略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如国际营销4P’s中某个环境难以控制,这些原因包括产品在东道国市场取得成功后,经销商和人缺乏营销高级人员,或者缺乏物流控制能力来处理大量的销售工作,并为产品的最终客户提供充分服务;也可能是没有财务资源来保持必要的库存;没有必要的商业能力来管理一家大型的和复杂的企业;也可能是政治因素使他们无法继续有效地代表制造商。第二,企业战略延伸的需要,事实上,一种产品在东道国越是成功,制造商就越有从贸易向投资转变的动力,或者是贸易与投资的组合。这时企业可能仍然把对外投资视为其进行国际贸易或国际营销策略的一部分,但事实上已经在无意中开始了由贸易向国外投资的转变。
3.从联合经营到独资经营。随着企业的成长和海外业务的不断拓展,企业必须进行直接独立投资,在海外直接建立企业,并在国际市场上树立自己的品牌和企业形象。但是,企业刚开始时对海市场还是缺乏足够的了解,国际化经营还缺乏经验,所以贸然在海外建厂投资必然存在较大风险。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办法就是积极谋求与当地企业建立联合企业,进行联合经营,通过当地企业打开局面,掌握国际经营的经验。这样做既减少风险,又可以逐步培养自己的人才,为以后独立投资打好基础。
四、结论
篇9
关键词:国际化经营战略对策
一、国际化经营存在的问题
经济全球化给市场竞争带来了明显的变化,那就是国内市场竞争国际化和国际竞争国内化。我国加入WTO后,市场开放和营销全球化成了中国企业必然的选择。我国企业不仅要承受跨国公司在中国本土带来的竞争压力,而且还要在人家的土地上与外国公司竞争。企业要在所面临的全球竞争中获得比较优势才能够生存下去,否则在竞争中势必会处于劣势,甚至会威胁到自身的生存。当前,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对外投资的规模与我国整体的经济实力不相称。据商务部统计,2003年,经中国商务部批准和备案设立的境外非金融类中资企业510家,而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1081家。可见,与中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相比,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力度不够。以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来看,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金额仅占世界对外投资金额的0.15﹪。与中国经济大国的身份很不相称。此外,吸引外资与对外投资的比例为1:0.09,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1:1.14的平均水平,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1.11,甚至低于发展中国家1:0.13的水平。由此可见,中国资本流入与资本流出的严重失衡,这种强烈的反差即使在发展中国家也十分罕见。
2.海外投资的资源导向性明显,但技术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1990年~2000年度,中国30家最大的跨国经营企业中,有23家属于资源开发型企业。以渔业为例,自从1983年以来中国的一些企业在尼日利亚、印尼、阿根廷、美国等20多个海洋资源丰富的国家投资进行渔业开发,已运回国内数十万吨鱼货,占我国渔业总产量的17%;中信公司在非洲、拉美、西太平洋等地区开发林业资源已取得很大的成效,运回大量的木材。冶炼行业,中国冶金进出口公司在澳大利亚总投资2.8亿澳元开发铁矿,在这20年时间内运回2亿吨高质量矿砂。这说明中国产业跨国经营的技术含量不高。不过,近几年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业务领域逐步扩展到生产加工、资源开发、工程承包、农业合作和研究开发等众多领域,扩展层次在不断提升。有的产业已由早期的建点开办“窗口”发展到投资办厂,带动国产设备竞争出口,跨国并购股权置换,境外上市,设立境外研发中心创办科技园业,建立国际营销的网络和战略合作关系等各种形式
3.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尚处不够成熟的低级阶段,比较优势尚不突出。近几年来,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区域分布已扩大到五大洲。但从总体上来看,投资的区域仍旧相对集中。从投资总量上看,中国企业对外投资主要集中在北美洲(仅指美、加、墨三国)、大洋洲、亚洲(东南亚、西亚)等地区,有明显的地区集中性。从对外投资国别上看,投资主要集中在一些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国的少数石油,矿产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到2001年底,中国企业在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累计投资超过2000万美元,累计投资量占中国工业对外投资量的9%,形成了三大核心区:港澳地区、美加地区、澳新地区。中国企业在这三大核心区的投资企业数和投资额分别占中国对外投资企业比重28.61%、36.01%和17%。
4.投资方式比较单一,主要采取投资新建方式。这种方式尽管有其优点,但其耗时长,难以快捷地进入市场。
5.在经营管理上实行的是异地化经营,跨国经营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由于受我国政府的国内资金配套和外汇等计划管理的限制,跨国经营企业不能完全依据国外市场情况进行决策,从而错失良机;而异地化经营则使经营项目在国外,管理机构和人员在国内,只派与经营项目有关的管理和技术人员去国外经营,且派出的管理和技术人员有相当一部分素质不高,不熟悉市场运作规律,不能及时依照市场的需求偏好改进产品,发现和挖掘市场机会。可见,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二、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对策
1.跨国经营战略:渐进性和创新性。跨国公司的跨国经营战略主要特征,一是跨国经营方式的渐进性,二是跨国经营战略的创新性。跨国公司的发展历史表明,几乎所有的企业是从国内市场起步,然后以母国为基地,逐步走向世界,最终发展成为跨国企业。从大多数跨国公司走向世界的过程来看,从国内经营到跨国经营是一个从被动到主动,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突然飞跃。绝大多数企业在成为跨国公司之前,对跨国经营方式的选择都采用了“先易后难,逐步升级”的战略。一是解决后发劣势的困扰。“走出国门后才真的发现,很多对手远远比海尔强大得多。”张瑞敏形容这种差距,就相当于对方都是博士、硕士,而自己才中学毕业。一个新面孔在国外也根本无人搭理。二是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必须整体考虑。应该是先把国内市场做大后再尝试走出去,这可能也是转化后发劣势的问题,要做到“无利不为、无内不外”。
跨国公司的跨国经营战略的创新性是跨国公司不断适宜环境变化的结果,他相继经历了由多国国内到简单一体化,再到复合一体化的由低到高的发展阶段,即多元化发展。跨国公司首先实行的是多国国内经营战略,即针对不同市场在当地组织生产和销售。以后,随着贸易壁垒的减少,通讯技术的进步和国际竞争的加剧,企业日益倾向于利用外部资源服务于自身的价值增值。相对于高新技术产业,为适应国际化战略,可将国内的生产基地转移到生产成本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和地区,还将研发、设计、研究所等都逐步迁往欧美发达国家,以跟踪最前沿的技术。
即使渐进也好,创新也罢,面对我国目前的状况,“中国企业出海的模式选择”也可借鉴:一是海尔模式,通过到当地设厂,冲破贸易壁垒,然后在当地树立品牌的形象;二就是TCL的模式,收购知名品牌的形式;三就是联想模式,奥运其实是中国可以利用的很大的机会,日本的精工爱普生,韩国的三星都是通过奥运会打造了自己的国际品牌;另外还有一种就是中国企业在国内做大以后借船出海。小灵通在国内做的非常成功以后,开始拓展海外的市场。2.国际投资战略与跨国兼并的结合
(1)资源开发型产业是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预防性产业。我国人均自然资源比较短缺,利用别国资源优势,以油田和其他重要资源开发为导向的对外投资应是我国跨国经营的预防性投资。通过对外投资建立资源稳定的供应基地,可以降低通过市场转移资源的交易成本,有利于规避世界市场资源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也防止受制于他人的被动局面。
(2)劳动与资本相结合的产业是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基础产业。从世界跨国公司对外扩张战略由资源——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规律,以及中国在国际竞争力中的比较优势来看,中国企业选择较成熟的劳动相对密集、核心技术相对稳定、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产业作为跨国经营的起点是毫无疑问的。我国的制造业便符合上述条件,因此制造业将是我国对外投资的主要行业,如以家用电器、摩托车为主的中档加工组装型制造业、纺织业和服装业等。
(3)研究与开发型技术产业是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重点产业。我们应该考虑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内形成梯度优势,并逐渐推进其产业高度化。这就需要在跨国经营中发展以研究与开发为重点的技术型对外投资。众所周知,在经济全球化的剧烈竞争中,从我国技术开发、研究力量还比较薄弱,在国际上的竞争力的比较优势来看,中国企业选择劳动密集型产业作为国际经营的起点应该没有疑问,但应该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形成梯度优势,并逐步推进其产业高度化,以利于产业结构调整。
篇10
关键词:金融危机;现代农业;外国直接投资
利用外资发展现代农业,不仅可以弥补农业资金缺口,而且外资还是资本、专利及相关技术的结合体,其对农业增长的作用是多方面的,特别是在转移现代技术和管理经验、发展关联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外资政策是中国经济政策中相当重要的一环。探讨金融危机对我省农业利用外资的影响,对完善涉农外资政策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金融危机对江苏农业利用外资的影响
(一)农业利用外资数量减少
2007年中期,美国发生了次级贷款危机,随后危机又演变成为金融风暴,美、欧、日三大经济体均受到影响。2008年上半年,跨国并购交易额比2007年下半年减少29%。2009年前9个月,全球并购投资总额为16200亿美元,同比下降37%。据联合国统计,2008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下降了约21%,由2007年的1.83万亿美元减至1.45万亿美元,预计2009年还会下降30%左右。受不断深化的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发达国家获得的外国直接投资总额比2007年减少了32.7%,降为8401亿美元。2008年流入发展中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为5177亿美元,增长了3.6%,但增幅远低于2007年。
在这样的国际形势下,中国利用外资的数量也大幅下滑。2009年1-8月,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4131家,同比下降24.82%;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58.67亿美元,同比下降17.52%。外资大省江苏也不例外,2009年1-5月,江苏省新批外资项目1391个,同比下降20%,协议外资154.5亿美元,同比下降25%,实际到账外资107.5亿美元,同比下降18%。
江苏农业利用外资的情况也因金融危机的暴发而发生逆转。2007年全省新批外商投资农业项目390个,增资项目114个,协议注册外资27.87亿美元,同比增长25.7%,实际利用外资13.12亿美元,同比增长24.4%。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农业利用外资新批、增资项目同比减少,但项目质量、规模有所提高,协议、实际利用外资与去年基本持平。2008年1-12月全省新批外商投资农业项目290个,同比减少25.64%;增资项目89个,同比减少21.93%;协议外资27.58亿美元,同比基本持平;实际利用外资13.32亿美元,同比增加1.54%。但是2009年1-6月,江苏省农业协议注册外资7.2亿美元,同比下降15.5%;实际利用外资1.9亿美元,同比下降43.3%,下降幅度明显加大。
(二)农业利用外资的效益降低
农业利用外资的目的之一,是促进外向型农业的发展,而农产品出口是外向型农业的一个重要方面。2009年1-7月,中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为505.2亿美元,同比下降12.5%。其中,出口212.6亿美元,同比下降8.2%;进口292.6亿美元,同比下降15.3%。7月当月,农产品进出口总额为86.5亿美元,同比下降6.4%;其中,出口额、进口额及逆差分别为32.9亿美元和53.6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9.9%和4.1%。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也下降较多。1-8月,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总额为7325.29亿美元,同比减少22.57%;其中出口4048.27亿美元,同比减少22.23%;进口3277.22亿美元,同比减少22.99%。
江苏农产品出口形势与全国一致。2002-2008年,江苏农产品出口总量分别是6.56亿美元、7.99亿美元、8.74亿美元、10.42亿美元、13.83亿美元、16.38亿美元、19.79亿美元,总增幅达210.7%。但是到2009年1-5月份,全省农产品进出口总额29.21亿美元,其中,出口6.53亿美元,同比下降17.6%;进口22.68亿美元,同比下降11.9%。苏南五市出口2.96亿美元,同比下降19.47%;苏中三市出口1.52亿美元,同比下降21.12%;苏北五市出口2.05亿美元,同比下降11.55%。单月农产品出口连续第7个月同比下降,降幅14.96%。从市场看,1-5月份全省对日本、韩国、美国和欧盟等4大传统市场的出口额分别为1.36亿美元、5.102万美元、1.2亿美元和1.06亿美元,同比增幅分别为-11.3%、-14%、-8.7%和14.2%,仅对欧盟的出口出现回升。农产品出口下降阻碍了外向型农业的发展,降低了农业利用外资的效益。
二、应对危机应把握的涉农外资投资形势
(一)农业利用外资的国际形势
第一,联合国贸易和发展组织的《2009世界投资报告》指出,在全球FDI持续下降的情况下,投资于农业领域的FDI却一路飙升。从整体上看,当前投入农业的外资总量较低,但增长迅猛。20世纪90年代末,全球每年流入农业的FDI还不到10亿美元,但是在2005-2007年,年流入量增加了2倍,达到30亿美元。第二,全球经济和金融危机以及不断加快的经济衰退,不仅严重影响了全球FDI的前景,也改变了FDI的格局。2008年发展中经济体和转型经济体外资流入增速有所减缓,但仍保持了持续增长的态势,在全球FDI流量中所占比例飙升至43%。而发达国家FDI流入量出现了大幅度下降,骤降29%,流入量仅为9620亿美元。第三,中国在吸引外资方面面临着来自高低端两个市场的激烈竞争:在低端领域,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吸引外资正面临来自周边发展中国家的挑战;在高端领域,中国难敌发达国家的竞争。
(二)农业利用外资的国内形势
第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日益融合。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中国已经实现了全面的开放,许多世界品牌在中国出现,与此同时“中国制造”在全世界流行。在世界经济的分工与合作中,中国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目前国内资金供给充裕。2006年外资占国内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仅为5.04%,已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2008年8月,中国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45万亿元,同比增长19.28%,居民储蓄和企业存款分别超过和接近20万亿元,银行资金充裕。目前中国外汇储备已超过1.8万亿美元,跃居世界第1位。第三,中国经济依然保持较快增长。据联合国贸发会议近期对241家跨国公司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全球金融危机期间中国仍然成为对外资最具吸引力的国家,排名第2-5位的国家依次为印度、美国、俄罗斯、巴西。从长远来看,跨国公司仍看好中国,将其列为全球最有吸引力的投资地。2009年8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4.99亿美元,同比增长7%,自2008年10月以来首度正增长,引资形势出现好转。第四,利用外资的法制环境日益完善。为推进运用法律手段来调整和管理外国投资,中国先后制定颁布了60多种外资法规,到目前为止,已形成一个由各种专项立法及相关的单行法律・法规相互联系的外国投资法体系。第五,国民待遇取代了优惠外资的政策环境。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的统一标志着中国利用外资政策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外资企业在华享受20多年的超国民待遇走向终结。此外,外资企业单独享受的税前扣除优惠、生产性企业再投资退税优惠、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上的优惠等今后也将与内资企业统一。外资企业在城镇土地使用上的超国民待遇政策2008年初已经结束。事实上,目前在国家层面上,外资在华享受的超国民待遇已经所剩无几。
(三)外商投资的新趋势
第一,从全球跨国投资的方式看,并购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一直是跨国投资的主要方式。现阶段中国利用外资的主要方式仍是“绿地投资”,即投资建厂。这主要是受中国相对低廉的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以及中国资本市场不够完善等因素所影响,但是,由于近年来中国自然成本以及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绿地投资”在中国的优势已不如周边其他国家,并购重组将成为中国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第二,跨国公司参与农业的形式不限于外国直接投资,还包括订单农业,如外国超级市场或食品加工商订立明确规定价格、数量、质量和其他要求的合同,来跨国采购农产品。目前,跨国公司在全世界范围内实施的订单农业遍及110多个发展中国家和中等发达国家,涉及到的农产品品种很多,有些情况下占农产品总量的份额也很大。食品加工和超市等跨国公司投资订单农业,使得跨国公司参与该行业的实际规模成倍扩大。2007年,农业领域的外国直接投资存量为320亿美元,但2005-2007年,仅投入食品和饮料行业的外国直接投资就超过400亿美元。
三、进一步强化江苏农业利用外资的对策
(一)坚持吸引外资的基本政策
最近两年,民间对于外资进入中国农业和粮食领域的质疑比较多。由于中国经济是一种投资驱动型经济,外资对中国投资具有巨大影响。当前,全球绝大多数国家都在进一步推进投资自由化,以改善投资环境。中国在过去20多年中之所以成为全球化的少数赢家之一,与中国采取的正确地利用外资战略密切相关。目前中国国内资金供给较为充裕,然而跨国投资的实践表明,资金盈缺并不是决定资金流向最重要的因素,发达国家吸收了全球2/3以上的跨国投资,美国和英国是吸收投资最多的国家。这是因为,资本流动中搭载着技术、知识、管理、观念、人才、品牌、市场等要素,吸收外资与集成全球优势要素往往是“一揽子”的过程。这个特性对发展中国家尤为重要,也是我们继续积极有效利用外资的主要着眼点。
(二)继续改善投资环境,进一步完善经营管理体制,建立和健全各项法律制度
从某种意义上看,创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比实施名目繁多的优惠政策和税收减免政策对吸引外资更为重要。因为跨国公司和大多数外国直接投资的战略是从事长期投资和寻求稳定回报,不是短期资本流入寻求短期暴利和投机。对外资应重在实施国民待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重视经济和商业环境以及制度框架的形成,加强社会网络和中间组织建设、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按照国际惯例建立、修订、规范相关的法律制度等等。把引资转移到主要依靠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健全的法律制度和良好的技术开发机制等制度依托上来,转移到主要依靠具有赢利性、开放性、公平性的国内市场及其竞争优势上来。
(三)培育有竞争力的农业跨国公司,鼓励企业自主研发创新
参与全球生产体系,获取全球价值链上知识转移和技术扩散的最终目的是能将自己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培育中国具有自主核心技术的国际大型跨国公司,然后逐步建立自己的国际生产体系,成为分工体系中的主导者。要实现此目的国内企业应该迅速向技术密集的深加工阶段转化,并积极培育自己的R&D中心,争取成为跨国公司的研发中心所在地。同时,政府也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对幼稚和学习阶段企业的技术创新加以有效地保护。比如,制定缩小技术差距的政策,包括研发投资体制(比如国家技术创新体制),鼓励跨国公司与当地企业建立研发联盟等。
(四)对外资并购进行引导和规范
外商以并购方式对华投资有所增加,但投资规模还不大。主要原因在于,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完善;对外资并购的认识还存在偏差,对并购交易的具体了解也不尽全面。并购的优点主要是:不增加新的生产能力;共享双方优势资源;困难企业可借此脱困,同时避免企业倒闭产生的集中失业压力。然而,并购对投资环境有较高要求:产权交易市场有一定发育,具有规范并购行为的法律框架,企业质量相对较高,信息透明可靠。随着国内市场竞争加剧和投资环境不断完善,可以预计,未来外资并购会继续增加。以并购方式吸收外资存在特殊问题和潜在风险,因此要引导和规范外资并购投资行为。从中国实践看,需要重点注意4个问题:一是防止垄断。并购有可能减少企业数量或加强龙头企业地位,导致垄断。应抓紧制定相关法律和政策,严格加以约束。二是确保国家对相关产业的控制力,对这些产业中的大型外资并购案要有审查程序和控制能力。三是完善并购价格决定机制,保证公开公平交易,发挥资本市场的定价作用。四是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真正形成对资产收益和企业长远发展负责的体制机制,这是利用外资达到双赢的体制保障。对改革不到位・治理结构问题突出的国有企业的并购活动要加强监管,以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和损害职工利益。
(五)对订单农业进行规范和监管
与传统的直接投资相比,订单农业显示出两方面的优势,一是不涉及土地直接占用和长期使用;二是可以将数量庞大的农户与全球农业生产链和世界市场对接。在中国,订单农业已经被接受并开始发展,出现了“公司加农户”的提法,但国内对订单农业还没有明确的概念,也没有政府部门对此进行专门的监管,整体上缺乏政策体系指引。因此,首先要在农业领域吸引外资方面建立针对订单农业的政策体系;其次,在这个政策体系下,制定措施推动订单农业更好地发展;再次,应将跨国公司通过订单农业对农业生产的介入纳入国家对“三农”政策支持体系中,并制定竞争、研发、基础设施等配套政策,在推动中国订单农业发展的同时注重保护农户利益。
参考文献:
1、陈锡文.农业不能对外资简单地关上大门[N].经济观察报,2009-08-07.
2、刘伟全.新形势下我国外资政策战略调整的思考[J].现代经济探讨,2009(8).
3、王得新.中国利用外资的新形势探析[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9(3).
4、商务部网:mofcom.省略/[EB/OL].
5、江苏农业信息网:info.jaas.省略/[EB/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