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化与礼仪范文
时间:2023-10-26 17:54: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西方文化与礼仪,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在问候方式上,中国人与西方人也有所不同。中国人在见面时,会询问对方一些关于近况的问题,如工作如何、结婚与否、工资怎样等。中国人把这种问候方式当成是关心的一种表现。中国人的隐私观念比较薄弱,认为大家都生活在一个集体之中,因而问一些现状问题是对对方的关心,并没有侵犯隐私之说。但是,西方人却与我们不同。他们有着强烈的隐私观念,在见面问候打招呼时,人们通常会问一些有关于天气的问题,而婚姻状况、收入水平、年龄等问题通常不会提起。在具体交流中,西方人对于自己的家庭、工作等私人问题不会过多涉入,他们很注意保护个人隐私。中国人与西方人的文化差异还有很多。比如,在时间观念上,西方人的时间观念要比中国人强很多。他们认为时间就是金钱,因而在约会与会谈时,西方人都会严格地遵守时间,进行精心的计划,不会因为自己的原因而浪费对方的时间。但是,在中国情况有所不同。在邀请别人吃饭、约会时,人们通常会早到,以示尊重。这在西方人看来是一种浪费时间的表现。中西方文化冲突还表现在餐桌文化、礼仪文化等方面。由于篇幅问题,这里不再赘言。
二、中西文化冲突的解决对策
1.改变思考方式中国人与西方人在为人处事、接人待物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思维方式不同,说话、意识也会有很大不同。因此,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适应对方的思想与行事方式,是十分重要的。中国人重视整体与集团意识,因而在说话办事时,会把集体利益放到首要位置。但是,西方人则不然,他们有着典型的个人主义倾向。在具体的跨文化交流中,我们一定不要将自己的思想与观念强加给对方,这样会让对方感到不舒服,交流就不会顺利进行。比如,在中西方跨文化谈判中,中国人喜欢在开始就将整体的思想总结出来,在这之后再慢慢地进行细节的讨论,中国人习惯于在整体之下一点一点地进行细节的论述。而西方人的思维却与之不同,他们在谈判开始时就会对细节进行讨论,在谈判的最后他们才会将结论表现出来,并认为只有一步一步地将细节规划好,结论才会向好的方向发展。在了解中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之后,我们在具体的交流过程中,就应学会改变思考方式,去适应对方的思考方式,这对于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冲突的解决十分有效。
2.对西方文化与礼仪的学习由于中西方文化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而在具体的交流与合作过程中,双方交际的顺利进行受到了各种各样冲突的威胁。中国与西方国家文化背景不同,二者间的礼仪、观念与为人处事方式也存在很大不同。学习西方文化与礼仪是十分必要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多注意中西方风土人情、文化礼仪的不同,而学习的方式有很多,比如电影、电视、书籍等。现在的世界是一个交流开放的世界,西方文化也充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只要有一颗善于发现的眼睛,那么,对西方文化与思维的掌握就不是难事。比如,在一些欧美的电视与电影中,我们就会看到很多与中国人不同的说话方式、问候方式与思维逻辑模式等;又如,在一些书籍里,我们也能看到中西不同的文化特征。只要稍加注意,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就是十分容易的。此外,时常关注一些国际的时局动态,对于西方文化的了解也很有好处。西方国家的重大改革、社会福利政策以及西方国家的战争关注等,都会让我们不同程度地了解西方,对于解决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冲突有不同程度的帮助。
三、结语
篇2
关键词: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西方文化;差异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逐步加快,多元文化(multiculturalism)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英语已经逐渐成为了我国与国际其他国家之间进行外交活动的通用语言,因此,重视中西方文化差异,促进我国文化与英语文化的有效交流,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课题。在结合我国文化与英国文化的基础习惯之上,尊重我国文化与英国文化的习惯差异,使翻译作品能够做到二者兼顾,有利于我国与其他国家的跨文化交流,有助于我国文化在国际文化中的发展与进步。
一、英语文学作品翻译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的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与国际其他国家的往来密切,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问题也越发突显,英语文学只是其中的一个代表部分,而正确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能够让中国读者更深入体会到英语文学作品中的内涵。因此,在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合理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能够拉近中国读者与英语文学作品之间的距离,而且能够促进中国与各国文化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对于我国文化在国际文化中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此外,由于每个国家都有各自独特的表达方式,因此,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要选择其对应的表达方式,才能更准确表达文学作品中的内涵。探析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有效处理方式,使文学作品翻译不只针对英语单词,而是让中国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充分感受到英语文学的内涵与魅力。
二、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策略
1.针对不同的文学体裁要合理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首先,在对英语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翻译人员要根据该作品的体裁特点,选择不同的翻译技巧,从而结合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对作品进行透彻的分析,再进行翻译工作,以便对英语文学作品的不同体裁做出更准确的表达。其次,由于英语文学作品体裁多元化,例如:散文、小说、科技应用文以及诗歌等,其中散文、小说与诗歌这些文学体裁的文化元素具有多样性特点,能充分展示出作品的文学性与以艺术性。因此在翻译散文、小说或者诗歌的过程中,翻译人员要对该作品的作者以及创作背景进行深入了解,并分析其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从而加深对作品内涵的感悟,再结合中国人语言与阅读的习惯,对英语文学的翻译技巧进行合理调整,以便在翻译时能将原文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正确体现出来,便于中国读者正确领悟作者所表达的文章主旨,有利于提高英语文学作品翻译的艺术性与文学性。最后,英语文学作品中的科技应用文,与其他文学体裁相比更具有工具性的特点,而文化元素较少,因此,翻译人员在翻译过程中,要着重掌握翻译作品的核心内容,对专业用语或者专有名词必须保证翻译的准确性,可以采用直译的翻译手段,而对于其中的文化元素则不必过于考虑。2.从功能对等翻译理论方面入手,合理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功能对等理论(Functionalequivalencetheory)源自于美国,其强调的翻译概念是:在翻译过程中不能仅局限于词汇含义上的对等,还要使翻译中整体文学作品的风格、体裁以及语义都要形成对等,从而更准确的表达文学作品中的深层文化。因此,翻译人员在翻译过程中,要以功能对等理论为基本原则,正确处理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以便让中国读者能够了解该文学作品中的深刻含义。例如:“Thewaterthatbearstheboatisthesamethatswallowsitup.”如果按照直译,将会翻译为“载着小船的水和把它吞没的水是一样的。”,这很显然没有清楚表达这句话背后的深意,而如若翻译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则符合中国人的语言习惯,促使中国读者更直观的理解其内涵。3.正确解读异化与归化的翻译理论,合理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异化与归化是一种翻译理论,源自于20世纪末的美国,由LawrenceVenuti所提出。其中,异化理论强调的是在翻译过程中,要以文学作品中源语言文化为最终目标;而归化的理论强调的是在翻译过程中,要以文学作品最终所翻译的语言文化为目标,这是两种截然相反的概念。赞同异化理论的翻译人员认为,翻译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文化交流,是使中国的读者能够领悟并接受英语文学作品中的文化,重点在于“接受”,而不需要读者去了解其中的内涵;赞同归化理论的翻译人员则认为,翻译作品应遵循“功能对等理论”,要在翻译过程中,充分考虑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从而使所翻译的作品能够符合中国读者的文化与语言习惯,让读者能够充分感知英语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内涵,其重点在于“感知”,二者都有各自的道理与优势。对于异化理论而言,可以使翻译作品更符合原文的中心思想,更能尊重原文的语言文化;对于归化理论而言,则更注重文化的内涵能否被读者所理解。因此,翻译人员在翻译过程中要根据英语文学作品文章的主旨,合理使用归化或异化的翻译理论,从而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例如:“HighbuildingsandlargemansionsarespringinguplikemushroomsinShenzhen.”译文应该为“高楼和高楼大厦在深圳雨后春笋般涌现。”如果按照异化的理论,将其直译为“高楼和高楼大厦在深圳犹如蘑菇般涌现。”这种表达方式很符合原文的主旨,却让中国读者难解其意,但如果根据归化理论,将其译为“雨后春笋”就能够很容易的被中国读者所理解,符合中国的文化习惯。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合理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对于跨文化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翻译人员要提高自身的翻译水平,在翻译过程中,要深入理解原文的内涵,再结合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使英语文学作品既能保持其原有的文化底蕴,又能便于中国读者的理解与接受,有利于我国跨文化交流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谭颖.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如何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J].英语广场(下旬刊),2014(2):36-37.
[2]郭晓斌.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如何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J].大观,2016(4):110-110.
[3]彭莹.基于中西方文化差异下的英语文学翻译[J].芒种,2015(24):103-104.
[4]刘果.论如何正确处理英语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J].广东科技,2014(14):203-203,205.
篇3
关键词:文化差异;日常交际;礼仪
中国正以飞速的发展与世界接轨,跨国交际日益增多。中国与西方国家的接触越来越多。中(东)西方文化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由此也对交际礼仪方面有一定的影响。在中(东)西方文化都非常重视人际交往。但交往的观念交往的方式都有着明显的差别。
一、打招呼
中国人路遇熟人总爱寒暄道:“吃饭了吗?”“到哪儿去?”“上班呀?”等。在我们看来这是一种有礼貌的打招呼用语,而若你跟西方人这样打招呼“Haveyouhadyourmeal?”“Whereareyougoing?”他们则会认为你想请他吃饭或者干涉其私事,会引起误解。西方人见面,通常招呼道:“Hello!”“Howdoyoudo!”“Niceday,isn’tit?”
二、感谢
对于别人的赞扬,中国人通常表示谦虚,并有一套谦虚之词,象“惭愧”、“哪里”、“寒舍”、“拙文”等。而西方人总是高兴地回答“thankyou”以表接受。中国人用“谢谢”的场合较西方人少,尤其是非常亲近的朋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不常说“谢谢。”而西方人整天把“thankyou”挂在嘴边,即使是亲朋好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也常如此。中国人收到礼物时往往放在一边,看也不看(生怕人家说贪心)。而西方人收到礼物时要当着客人的面马上打开并连声称好。
三、招待客人
中国人殷勤好客,一杯杯地斟酒,一遍遍地上菜,客人不吃不行,不喝也不行,使西方人觉得难以对付。而西方人的习惯是:Helpyourself,Please!中国人送客人时,主人与客人常说:“慢走!”“小心点!”“再见,走好啊!”“你们进去吧!”“请留步”等。而西方人只说:“ByeBye!””Seeyoulater!””Seeyounexttime!””Goodnight!”
四、节日礼仪
中国和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还显著地表现在节日方面。除中国和英语国家共同的节日(如,NewYear’sDay)处,双方还各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中国有theSpringFestival,theDragonBoatFestival,Mid—AutumnDay.等,英语国家有”Valentine’sDay(情人节),Easter(复活节),Aprilfool’sDay(愚人节),ThanksGivingDay(感恩节),ChristmasDay(圣诞节)等。中西方节日的风俗习惯也很不相同。在节日里,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表现得无可奈何地接受,接受后一般也不当面打开。如果当面打开并喜形于色,可能招致“贪财”的嫌疑。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对别人送的礼品,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且欣然道谢。
五、词汇语言的文化
英语词汇在长期使用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对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的介绍,以防学生单纯地从词汇本身做出主观评价。比如red一词,无论在英语国家还是在中国,红色往往与庆祝活动或喜庆日子有关,英语里有“red—letterdays”(节假日)。尤其在中国,红色象征革命和社会主义等积极意义,但在英语中“red”还意味着危险状态或使人生气,如“redflag”(引人生气的事)。还有当看到商业英语中的“inthered”,别以为是盈利,相反,是表示亏损,负债。在教学中,文化教育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培养文化意识,使他们能主动地,自学地吸收并融入新的文化环境中。比如:加强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比较,将中西文化在称呼,招呼语等等谈话题材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自觉自然地渗透到教学中。又如: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可以收集一些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外国艺术,历史和风土人情等。
总之,中西方的文化存在着很多差异,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而必须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中正确运用语言。
六、文化等级观念
中(东)方文化等级观念强烈。无论是在组织里,还是在家庭里,忽略等级、地位就是非礼。尽管传统礼制中的等级制度已被消除,但等级观念至今仍对东方文化产生影响。在中国,传统的君臣、父子等级观念在中国人的头脑中仍根深蒂固。父亲在儿子的眼中、教师在学生的眼中有着绝对的权威,家庭背景在人的成长中仍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另外,中国式的家庭结构比较复杂,传统的幸福家庭是四代同堂。在这样的家庭中,老人帮助照看小孩,儿孙们长大后帮助扶养老人,家庭成员之间互相依赖,互相帮助,密切了亲情关系。:
在西方国家,除了英国等少数国家有着世袭贵族和森严的等级制度外,大多数西方国家都倡导平等观念。特别在美国,崇尚人人平等,很少人以自己显赫的家庭背景为荣,也很少人以自己贫寒出身为耻,因他们都知道,只要自己努力,是一定能取得成功的。正如美国一句流行的谚语所言:“只要努力,牛仔也能当总统。”(Ifworkinghard,evencowboycanbepresident.)在家庭中,美国人不讲等级,只要彼此尊重,父母与子女可直呼其名。他们的家庭观念往往比较淡薄,不愿为家庭做出太多牺牲。
当然,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导致的礼仪上的差异还有很多,比如服饰礼仪、进餐礼仪,秘书礼仪等等,由于篇幅等多方面的制约,在此不能一一深入探讨。总之,中西方之间有各自的文化习惯,由此也产生了不少不同的交往习惯。因此,随着我国进入WTO经济的发展和对外交流、贸易的不断增加,我们不但有必要在与外国人交往或者前往别的国家去之前,了解对方国家的礼仪习惯,而且必须加强专业礼仪人才的培养,提高全民礼仪意识,这不仅是对对方的尊重,也给我们自己带来了便利,不但能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烦与误会,还能在现代社会的多方竞争中争取主动,取得良好的结果或效益。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文化即英汉语言文化对比》,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4
【2】方文惠主编,《英汉对比语言学》,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
【3】胡文仲,《文化与文学》,《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年第1期
篇4
〔关键词〕 西方女性主义理论;本土化;文学批评
〔中图分类号〕I10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15)05-0040-06
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及其本土化进程是一个早已受到国内学界关注的课题。同许多其他西方哲学思潮和批评理论一样,女性主义也是全球化背景之下西学东渐的产物,因此带有鲜明的理论旅行印迹和知识生产的全球化特质。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学界对于西学中各种“主义”的译介和接受一直抱有热情,在众多带有“主义”后缀的哲学思潮中,女性主义是对中国文化和知识界产生深刻影响的一个重要的西学资源,这从国内对于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大量译介和广泛应用的学术成果中可见一斑。对于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和传播历程,已有数位学者进行了总结和回顾,其中杨莉馨在综合一些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把西方女性主义诗学在中国的历程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即小荷才露尖尖角:投石探路的初期引介(1981―1985年);柳暗花明又一村:第一次浪潮的开始涌动(1986―1989年);苏醒后的狂欢:第二次浪潮的丰硕收获(1990―1995年)以及后的总结与反思:女性主义诗学的纵深发展(1996―2000年)。〔1〕也有学者把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的历程划分为女性意识觉醒的1980年代、走向成熟和繁盛的1990年代以及多元化的新世纪等三个主要阶段。〔2〕虽然这种依照每五年或每十年划分为一个阶段的方式有人为切割历史进程的弊端,但从整体上说,这样的划分为学界把握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发展轨迹提供了大致的线索。在几乎所有研究此课题的学者中,都会提及一个重要事件,那就是于1995年在北京召开的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我们很难忽视或低估这一事件对于中国女性研究的促进作用,因为它由政府出面,以体制化的方式唤醒了国人的性别意识,把中国的性别研究推向了“”和“繁盛”。今年是这次大会在中国召开之后的第20个年头,人类社会也已经迈进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因此,我们有必要回顾世纪之交以及之后女性主义在中国出现的新趋势、新关注,总结目前达成的一些共识并据此思考其未来的发展。由于篇幅所限,本文的讨论将以中国文学文化批评领域为主要观察点。
一、西方女性主义理论与中国的本土经验
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学界开始了对于西方文学批评理论的大规模译介,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译介就是这一浪潮中的重要一支。在世纪之交,尤其是进入21世纪之后,国内学界已经从对于西方文论的盲目崇拜和单向引进发展到冷静的反思阶段,其中重要的内容集中在西方文论的中国本土化问题。仅就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而言,有关西方文论本土化的课题共立项12项,其中重大项目1项(“二十世纪域外文论的本土化研究”,2012年),重点项目2项,一般项目3项,青年项目3项,后期资助项目3项。可以说,反思西方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并思考中国在相关论域的推进方式,成为近年国内学者关注的重要学术命题。除了上述宏观背景之外,女性研究的学者尤为关注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在中国的本土化问题,这不仅仅是因为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同西方文明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现实紧密相关,而且它源于女性对于自身的存在以及对于自己与他人、自己与社会关系的思考,这是因为性别的问题总是同人的存在根本相关,讨论性别问题时无法不与自己身处的社会现实相联系,所以,国内女性研究学者对于把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应用于解释或指导中国现实可能出现的问题是有警觉的。如果说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来自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外在冲击力,远远大于我们内在自发的省悟力”〔3〕,那么,进入21世纪之后,国内学者已经开始陆续反思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在中国译介和传播之后产生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思考如何才能让西方文论更为有效地应用于我国的学术研究,解决西方理论在中国的水土不服问题。
由于女性主义理论的跨学科特质,也由于性别问题的社会属性,我国学者对于西方女性主义理论本土化的研究首先在社会学、政治学和历史学领域展开,然后蔓延到教育学、文学和文化批评等领域。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王金铃主编的《女性社会学的本土研究与经验》(2002年)、天津师范大学杜芳琴的文集《妇女学和妇女史的本土探索:社会性别视角和跨学科视野》(2002年)以及余宁平、杜芳琴主编的《不守规矩的知识:妇女学的全球与区域视界》(2003年)都是这一领域早期的探索,其中后者试图审视妇女学的跨学科特质,并通过分析一些个案呈现女性研究在全球不同区域关注问题和研究方法的差异。2004年,美国密歇根大学华人学者王政发表文章《妇女学的全球化与本土化》①,分析了在美国高等教育以及科学研究中妇女学全球化的内涵,并期待其经验能够对中国学界有所启发。她以斯皮瓦克(G. C. Spivak)的女性主义理论为例,说明斯皮瓦克对于自己在美国文化中的精英地位时刻保持警醒,并深刻关注到了以跨国资本运作为主要特征的后殖民社会中性别关系的特征以及出现的新问题,作者因此提醒国内学者不能盲目认同西方理念和价值观念,而应该正视中国在实施市场经济之后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发生的新变化,从而以大多数妇女的经历建构知识体系。针对如何建构中国女性批评话语的问题,北京大学贺桂梅通过考察中国女性文学的兴起所借助的三种西方理论资源――新启蒙主义话语、西方女性主义理论以及女性话语,指出后者是中国女性文学以及文学批评中被遗忘的重要资源,她因此主张只有将“女性问题纳入更为开放的历史/现实视野之中,在主体身份多样性――诸如阶级、民族、世代等――之间寻求适度的结合点”〔4〕,才是走出文学创作以及文学批评困境的有效方式。那么,中国的研究者如何把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同言说自己的女性经验结合起来,亦即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本土化到底有怎样的内涵,自然成为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之一。上海大学董丽张,“在理想的层面上,女性主义的‘本土化’,应该意味着对本土女性生存经验特殊性的尊重与挖掘,意味着寻找女性本土言说方式的尝试,也意味着在对抗传统的菲勒斯文化基础上,又试图摆脱西方女性主义‘母亲’的双重叛逆的开始。”〔5〕作者主张,中国学界在利用西方女性主义为参照系逐渐开始观照自身之后,必须检视中国特有的文化空间和经济地域,从而为女性主义的后续发展提供本土的思想资源。上述主张已经清晰地勾勒出了异质文化与本土文化之间的辩证关系,继而,寻找并言说女性书写的特质就自然成为学界另一关注点。南京师范大学杨莉馨着重研究了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影响之下中国女性文学的发展,指出中国的女性主义文学研究“较为欠缺对‘女性美学’,女性思维与想象的独特性,女性对题材、主题、意象、语言、文体等的处理与女性生理、社会性别之间关系问题的深入思考”〔6〕,她因此主张在利用西方女性主义的思想资源时应该注意挖掘中国本土的性别研究资源。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周乐诗同样把研究的重点置于中国女性文学,她认为,无论是从影响研究的角度还是从平行研究的角度出发,在文学批评中应用西方女性主义理论都具有可行性,但是,“我们既应该避免把本土性别理论当作西方理论的附属部分,把本土当成西方理论的试验场,也应避免以本土理论去对抗西方理论,以自己的经验去否定他人的结论”。〔7〕
上述研究表明,我国学者对于单向引进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做法已经有所反思,对于套用西方女性主义理论解释中国现实或从事文学文化批评可能产生的问题已有所认识,于是,建构女性主义的中国话语成为学界新的关注点。虽然截至目前,有所建树并切实可行的方法仍然有限,但是,上述研究充分显示出中国学者已经形成了某种学术自觉,并试图避免对于西方理论的盲目认同。综合现有研究来看,西方女性主义同中国社会现实之间的错位主要反映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西方女性主义(尤其是女性主义的第一、二次浪潮)是以女性解放运动的形式首先出现并继而伴随理性思考而形成的,它源于女性对于性别平等的诉求及相应的社会实践;而在中国,女性在政治上的地位一直受到法律保护,虽然作为个体的女性在社会现实中仍然会遭遇性别歧视现象,但从社会整体上看,没有形成类似西方的大规模的女权运动。因此,有学者主张,“中国女性主义的成长从一开始就没有往独立运动的方向发展,这既是一种生存策略设计的需要,也体现了以群体为本位的文化特点。”〔8〕中国女性主义是否拥有有意识的生存策略,这一点尚有待讨论,不过,中国女性主义的缘起和根本诉求同西方女性主义有所差异,却是不争的事实。如果说,源于女权运动的西方女性主义,尤其是以在大学开设的女性研究课程以及为此撰写和编写的各类著作和教材为主要成果,其最初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最显著而直接的作用之一)就是用理论指导女性解放运动以及女性的社会实践参见Michael Groden, Martin Kreiswirth, and Imre Szeman, eds., The Johns Hopkins Guide to Literary Theory and Criticism, 2nd ed., 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2005:300.,那么,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女性主义则借助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在心理和精神层面反观中国女性的生存现实,其最直接而显著的书写式呈现就是女性文学的繁荣。
第二,西方女性主义享有的知识背景和思想资源同中国女性主义的有所不同。西方文明有着悠久的哲学传统,对于人的存在形成了特殊的自识与反思的思辨模式;而中国哲学传统与文化传统的发展轨迹、思维模式和知识体系均有别于西方,汉语语言的文化特质不仅造成哲学方法论上的差异参见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赵复三译,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39-41页。,而且也导致文学批评方法的差异。参见叶维廉《中国诗学》,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3-13页。西方女性主义在上世纪60年代之后的发展背景是西方后结构主义的大氛围,在“反思西方知识体系”以及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思维的背景之下,“女权主义学者对男性中心文化的批判同西方学术思潮主流没有逻辑上的矛盾”〔9〕,这些是构成女性主义在西方知识界得以发展的重要因素。相比之下,女性主义理论在中国很难获得突破,“最大的难点不仅在于女性学者缺少学科建设的物质资源,更重要的是要想在身处缺乏批判精神和独立精神的学术界异军突起,对女性学者来说是对自身的学术和精神力量的巨大挑战”。〔10〕
有鉴于此,在文学文化批评中简单套用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必然会出现吊诡之处。审视西方女性主义影响下的中国文学和文化批评,时常会看到大量借用西方理论术语对于文学文本的阐释,一些研究者不顾这些术语产生的西方语境,把针对某一西方文化现象和文学传统而提出的观察视角当作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理论应用于中国文学作品的阐释,动辄就是要挑战、反叛或颠覆性别秩序,滥用“父权制”“性别政治”“厌女”“他者”“边缘化”“沉默”“缺席”“镜像”“恋母情结”等西方女性主义批评中的术语,对于文学作品中女性身体的呈现也沿用西方文化中关于女性身体的文化隐喻,这样做的结果造成对于文本单一维度的、高度政治化的解读,也必然会忽视作品的美学价值。有学者已经认识到,如果运用西方的性别批评理论讨论中国古代的性属问题,“很有可能要面对‘以西格中’、‘以今律古’的质疑和拷问”。〔11〕更何况,“性别并不是文学的结构性因素”〔12〕,强行运用女性主义批评视角并不能增加对于文学文化作品的阐释力度,也难以还原文本的文学性,因此需要我们着意警惕和避免。
二、女性主义批评在中国的发展对策
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引进中国学术界已经30余年,在最初单一引介的阶段中,“我们很容易将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简单化为一种现实解决方案。……女性主义无形中便是以西方女性主义参照系的存在来取代自己的思考,以现成话语的消费来消解自己的话语创造,其知识生产的力不从心可见一斑”。〔13〕那么,如何才能发展出自己的女性主义学术话语,提高知识生产的能力和水平,如何在性别研究领域做出中国学界的独特贡献,女性主义批评在中国未来将如何发展,这些问题必须得到认真讨论和研究。要有效建构女性主义的中国话语,需要对中国的性别问题本身有较为全面的把握,并能够据此展开理论层面的言说。为此,笔者提出以下思考:
第一,我们不应该过分强调本土经验的特殊性,因为这会遮蔽女性问题在世界范围内的共性,也会割裂女性主义在全球的发展。由于女性主义理论同女性自身的存在密切相关,其研究的问题针对女性生活的不同侧面,而女性生活的主要内容具有跨地域、跨文化的相似性,所以,某一地域或文化中产生的女性主义理论可以为其他地域或文化的女性提供经验。应该看到,女性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极不平衡,一些发达国家的女性主义已经进入第三次浪潮的女性理论建构阶段,而在某些欠发达地区和文化中,女性主义第一次浪潮中提出的某些政治诉求还尚未实现。正因为如此,女性主义理论才具有更为突出的借鉴性、参照性、互补性。在19世纪末,梁启超曾对中国的性别不平等现象多有洞察,主张女性必须接受教育并谋求经济上的独立,其社会地位才能得到提升。他坚信“女学最盛者,其国最强”,于1897年协助经元善创办上海经正女学堂,并亲自撰写了学堂章程。这样的观察和举措同西方女性主义早期的理论和实践不谋而合,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Mary Wollstonecraft)早在18世纪末就曾专门讨论过女性同男性一样接受国民教育的重要性参见Mary Wollstonecraft, A Vindication of the Rights of Woman (1792), London: Penguin Books, 2004:105-113.;而比梁启超晚30年之后,维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也曾设想如果女人拥有一间属于自己的屋子并且每年有500英镑的收入可以支配,那么,女性就可以如男性一样自由地写作。参见Virginia Woolf, A Room of Ones Own(1928), London: Penguin Books, 2004:97. 然而,女性接受教育这一诉求在一些国家至今仍未能实现,巴基斯坦的马拉拉・优素福・扎伊还在为上学而险些付出生命的代价,她于2014年获颁诺贝尔和平奖,说明在当今世界,女童接受学校教育仍然是需要为之奋斗的理想。因此,我们不应该过分夸大地域的特殊性,要看到女性主义在全球面临的一些共同问题,“虽然每个‘本土’的具体情况都不尽相同,但是全球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逻辑及其在全球的扩张使得非西方国家面临许多共同的问题。”〔14〕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现有的女性主义理论资源观察并指导不同地区的女性主义实践,与此同时,也通过审视世界不同地域和文化女性面临的不同问题而进一步完善女性主义理论。女性主义在历史上发展出了不同流派,虽然这些流派的研究方法和主要关注点不尽相同,但是,它们仍然分享共同的理论前提和某些共同的研究问题有学者分析指出,英美女性主义和法国女性主义这个区分具有很大的误导性,实际上,二者均把“女性美学”置于分析的首位,均同时冒着“生理决定论”的风险。参见Raman Selden, Peter Widdowson, and Peter Brooker, A Readers Guide to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 4th ed., London: Prentice Hall, 1997:130.,这恰恰增强了女性主义理论在异质土壤的适应性。
第二,海外华人学者和海外汉学家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可资借鉴的研究范例。关于更多国外学者对于中国女性所做的研究,参见王政《国外学者对中国妇女和社会性别的研究现状》,《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4期,47-51页;Gail Hershatter:《20世纪90年代欧美的中国妇女研究》,荒林主编:《中国女性主义》(2006年春季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77-89页;刘霓、黄育馥:《国外中国女性研究:文献与数据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这些学者在海外接受了严格的学术训练,培养的思维方式、研究方法和学术话语更容易被西方学界接受,加上他们往往占有研究资料上的便利,因此,他们的研究较容易被西方学界所接受,这为国内学者向世界分享中国女性的生活经验、梳理中国女性文化的特质、介绍我国女性研究成果方面提供了经验。近年来,一些海外华人学者和海外汉学家用英语撰写的研究成果被译成汉语,继而在国内出版,为国内学界注入了一股清新的学术空气,其中以刘东主编的“海外中国研究丛书”(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和江苏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的各子系列以及季进、王尧主编的“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译丛”(上海三联书店出版)中的译作为突出代表。此处仅举数例加以说明:贺萧(Gail B. Hershatter)的《危险的愉悦:20世纪上海的妓问题与现代性》(Dangerous Pleasures: Prostitution and Modernity in TwentiethCentury Shanghai, 1997;韩敏中、盛宁译,2003年)在西方批评理论(尤其是斯皮瓦克的“下属群体”概念)的视野下,研读大量史料(报章公开报道的新闻、妓院的管理条例、警察审讯记录、医生撰写的性病调查报告等),以期对上海这一群体做出较为客观、真实的呈现;高彦颐(Dorothy Ko)的《闺塾师:明末清初的才女文化》(Teachers of the Inner Chambers: Women and Culture in SeventeenthCentury China, 1995; 李志生译,2005年)结合明末清初的坊刻、名妓文化、家居伦理等考察了明末清初中国江南较为宽松的性别秩序,修正了把中国性别秩序刻板化的思维定势。高彦颐的另一部著作《缠足:“金莲崇拜”盛极而衰的演变》(Cinderellas Sisters: A Revisionist History of Footbinding, 2005;苗延威译,2009年)则以三寸金莲为着眼点,考察了缠足的源头与流变,分析了女性身体在中国文化中承载的文化隐喻和伦理价值。可以看出,上述研究成果的着眼点都很小,研究者并未被现有观点所束缚,而是在研究过程中借助第一手资料,做了扎实的实证考据,论述过程很有说服力,因此常能做出有创见的发现。这样的研究视角、研究方法以及学术理路对我国的性别研究当有所启示,成为除西方批评理论本身之外的另一种镜像,促使我们反观自己的研究理路,思考如何做出真正有价值的学术研究。
第三,在文学文化批评中,我们应强化阅读体验在批评中的重要性,而非首先挥舞各种“主义”的大棒,应以问题为出发点,而非批评概念为先导,应以增强对于文本的理解为目标,而非视追求学术热点为时尚,这样就能避免文学文化批评中生搬硬套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现象。既然学界认识到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同中国现实与社会实践之间有不同方面的差距和错位,那么,盲目套用女性主义理论解读文学文本势必导致平面化的阐释,甚至是对于原作的曲解。这个问题涉及到文学批评的基本功能以及作用,也涉及到文学理论的社会意义,在各种批评流派纷争的20世纪后半叶一直持续引发理论家思考。文学理论“是对文学的原理、文学的范畴和判断标准等类问题的研究”〔15〕,常常已经对于某一现象、某一关系、某一情景做出了解释,套用理论解读文本因此就预设了结论,接受了理论原有的前提,研究本身充其量只是为原有的理论增加了另一个例证。“批评是一条要走的路,而不是一个要被命名的目的地。”〔16〕如果从阅读体验出发,从文本中发现问题,然后借助不同的理论分析问题,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者对于原有的问题做出新的洞察。周小仪认为,中国在建构现代性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把西方的理论概念视作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这样的倾向也决定了中国知识分子把西方的文学批评理论看作是“一种解读文学的普遍有效的手段,对其意识形态特征视而不见,更不要说对其地域性、阶级性、民族性的分析和认识”。〔17〕但实际上,“普遍性的文学概念不过是一种理论幻想”〔18〕,研究者必须在具体情境中综合分析文学作品的各种元素,才能发现其意义和价值。《重读中国女性生命故事》(2012年)的三位编者季家珍(Joan Judge)、胡缨和游鉴明在著作序言中回顾了她们研究女性传记文学的初衷①:中国最早关于女子生平的传记是公元前32年刘向的《列女传》,那么,这是否是中国古代关于女的唯一规范?中国女性自己书写的传记可以追溯到何时?又是以何种形式出现的?女性自己书写的传记同男性为女人所做的传记对于女性生活的呈现有何不同?体现了怎样不同的社会价值和性别秩序?她们正是从这些问题出发,寻找史料,确定阅读方法,并逐渐梳理出中国女性传记的发展脉络和承载形式,她们据此做出的研究也因此具有了重要的学术价值。我们不妨在文学文化批评中更多从这样的思路出发开始研究,对文学作品做出真正有洞察的理解,当年所说“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的观点至今仍然有警示作用。
美国学者阿里夫・德里克(Arif Dirlik)在谈到跨国资本时代的理论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关系问题时,曾敏锐地观察到二者之间的融通。虽然全球化和本土化的概念从根本上形成对立和互补的双方,它们相对于对方而定义,但是,一些文化现象兼具全球与本土的特质,成为“全球本土”(glocal)的不同构型。〔19〕他进一步如下阐明了本土与全球的关系:
在本土叙事意义上的本土保持了一种空间上的具体联系,但是作为批评性概念的本土,其边界应该是开放型的(或松懈型的)。当代本土本身就是一个充满发明与建构的场所,因此只有在解决社会矛盾的过程中,即建构“构成”叙事的过程中对它进行定义――最简单的理由便是现在的本土最终会被全球代替。〔20〕
也就是说,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本土的概念可能仅仅同某一地域相联系,而其内涵却在与全球的互动中不断处于发展和变化的状态。就女性主义批评而言,中国本土的女性主义一定同全球女性主义的核心命题相关,也必然会在应对中国社会现实和文学批评实践中生产出新的话语形态,并继而成为全球女性主义的组成部分。女性主义理论本土化的边界是在本土与全球的互动中不断重新划定的。因此,中国学界对于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译介和研究、对于西方女性主义理论与中国本土经验之间关系所做的研究以及对于有中国特色的女性主义理论的构想,都将通过新一轮的理论旅行参与到女性主义的全球生产,并介入全球女性主义知识体系的建构。
〔参考文献〕
〔1〕〔6〕杨莉馨.异域性与本土化:女性主义诗学在中国的流变与影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49-130,259.
〔2〕魏天无,魏天真.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本土化历程及其问题〔J〕.外国文学研究,2011(3):144-147.
〔3〕〔7〕〔12〕周乐诗.笔尖的舞蹈――女性文学和女性批评策略〔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1,31-33,122.
〔4〕贺桂梅.当代女性文学批评的三种资源〔J〕.文艺研究,2003(6):19.
〔5〕〔8〕〔13〕董丽敏.女性主义:本土化及其维度〔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7,10,11.
〔9〕〔10〕王政.浅议社会性别学在中国的发展〔J〕.社会学研究,2001(5):35,39.
〔11〕彭体春.性别与阴阳――中国十七世纪人情小说性属主题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09:17.
〔14〕王政.妇女学的全球化与本土化〔M〕//荒林主编.中国女性主义(2004年春季卷).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88.
〔15〕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M〕.刘象愚等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32.
〔16〕程培德.批评、寻找与日常知觉〔J〕.书城,2014(6):58.
篇5
不同地区的语言承载着不同地区的文化。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有着巨大的区别,在语言创造和使用方面有着明显的体现。从根本上讲,文化中包括语言,语言蕴含着文化,二者无法彻底分开。如果单纯的开展英语基础知识的学习,势必给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带来负面作用。英语文章常常涉及到西方的发展史和文化意识,给全文的理解制造难点。因此,开展西方文化的研究对于阅读教学质量和速度的提高有非常大的帮助。
一、 在阅读教学中渗透文化的意义
1.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认识。随着国际化的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社会对学生英语运用能力要求不断加强。学生有必要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丰富自身的文化学识,提高内在修养,尊重外国文化,避免交流尴尬。比如:“dragon”在中国表达吉祥之意,而在英语中预示着灾祸。中国文化比较含蓄,西方文化比较直接;中国文化保守,西方文化相对开放。文化思想的不同给语言表达和体系带来了巨大差异。认真学习英语背景,可以让人快速接受这种差异,减少沟通障碍,提高工作效率。
2.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需求。英语阅读文章包络万象,涉及西方历史发展、宗教信仰、地理环境、民风民俗等多项内容。如果对西方文化的学习不足,认知不清,就难以充分理解阅读内容,给学生阅读能力的再次提高带来阻碍。阅读文章中的引用、比喻、代称等,都有可能涉及到当地文化,单从字面理解,无法体会到文章表达的原意,甚至将褒贬含义混淆,增加文章的理解难度,误入歧途。强化文化渗透是教学活动的内容之一,是培养跨文化教学课堂的必修内容,为学生全面提高阅读理解力有着重要作用。
二、 加强阅读教学文化渗透的措施
1.改变教学思维,加大对西方文化的认识。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教师对西方文化的关注程度和认识不足,缺乏对西方知识的整体了解。随着课程改革的发展,阅读文章难度加大,添加了西方文化的内容,还原了英语阅读文章的原貌。如果教师还不认识到西方文化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将大大降低教学质量,影响学生的理解能力。教师应迎难而上,克服自身缺点,采用多种方法和技术手段给学生呈现丰富的西方文化内容。摒弃陈旧观念,接受以文化为导向的阅读教学思路,将不同类别的文章进行归类,形成各个方面的文化体系,指导学生的阅读学习。
2.西方文化内容插入法,增加对文化能力的讲解。教师在讲解阅读文章的过程中,通过插入法将文化内容贯穿其中。穿插的办法灵活多样,教师可以自由掌握。根据个人教学习惯,推荐三种收效较好的插入方法。“多媒体法”,它是利用网路和计算机技术,对西方文化内容进行精细化处理,在课前播放,如同插曲,便于记忆;“话题延伸法”,它是教师根据自身的教学内容和阅读见闻,将西方文化进行随堂口述,让学生对文化有所了解,细水长流,达到“见怪不怪”的效果;“情景法”,它是根据影视作品、新闻报道、民间传说等为西方文化的讲述设定情节,补充学生的见闻,扩展对世界的认知。这三种方式在运用过程中,十分灵活,并且收效良好,得到了众多教师的运用和认可。
3.做教材文化背景的延伸,完善基本文化框架。英语教材板块众多,对西方的多个领域进行了介绍。教师可以扩展教材中课文的文化背景,讲述不同时期的文化表现。既可以丰富课文的教学内容,又可以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到英语世界的美妙。比如:在教材中开展对交通旅游类文章的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就西方生活理念、旅游思维、道路设计等多项内容进行描述;在开展地理环境类文章的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将西方的人口迁徙、地容地貌、环境保护等多项内容进行描述;在讲解民风民俗类文章时,教师可以将有趣的交友方式、礼仪表现等进行描述。在描述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阅读文章的主要方向和高中阅读练习中的阅读内容展开,切不可自由发挥,离题万里,浪费教学时间,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
4.丰富关于西方文化的图书资源,扩大师生阅读量。图书是知识的重要来源,也是师生补充自身知识能量的有效方法。学校在图书馆内添加关于西方文化的图书资源,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查询便利。补充对西方文化的了解是师生共同的任务,需要双方的不断学习和补充。现代社会的发展,为东西方文化添加了更多的新元素,增加了新的话题和内容,使得教学任务不断加重。比如:航天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有关卫星运行、航天发展、宇宙研究等众多方面的内容。因此,教师需要保持对文化发展的高度敏感,从文章变化的过程中找到自身提高空间,不断补充知识,完善自身的教学能力,提高教学水平,为学生的阅读学习提供高效平台。
篇6
[关键词]婚庆礼仪;中西方文化差异;婚俗分析;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3-0308-01
婚礼是人生的另一个旅程的开启,从此夫妻之间要相互鼓励、扶持,相守一生。虽然随着经济和交流的全球化,许多的婚俗进行了中西方的混合,但是中西方的婚俗始终有着不可替代的差异,下面就对中西方婚礼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
一、中西传统婚前习俗比较
传统中式婚前礼即为“成妻之礼”,有特定的步骤,称之为“三书六礼”。一是纳彩,即通过媒妁之言,女方同意议婚,男方前往女方求婚,是说媒成功的标志;二是问名,由男方请媒人询问女方的姓氏和名字,占卜男女双方生辰八字是否相生;三是纳吉,即男方将卜得吉兆的结果告诉女方,这是订婚阶段的主要仪礼;四是纳征,即男方下聘礼,是成功达成婚约的标志;五是请期,男方请人占得吉日,请媒人告之女方,请女方定夺;六是亲迎,即迎娶,新郎前往女方家,在女方的祖庙,郑重地拜两次,新娘行至门口,新郎迎接,至大堂拜岳父母,拜女方亲戚长辈至此。整个过程都由双方父母安排,最后也由父母决定是否能够结婚。这一切正是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结果。
传统的西方婚前礼是国教婚礼,如在英国,其婚前礼也分为六步:首先是求偶,取得父母同意,男女才能恋爱,感情成熟后告之双方父母;然后是订婚,女方在报纸上登出订婚启事,仪式在女方家举行,由女方安排宴席,男方则要买一枚戒指,在亲朋好友的见证下戴在女方左手的中指上;接下来是办结婚证和结婚预告;再就是发请柬,女方的父母以他们的名义发请柬通知双方亲友,请柬一般为白色,配以金色的字和图案以示圣洁高贵。
二、中西婚礼服饰及色调比较
中国婚礼的主色调是红色,所谓“中国红”。结婚的时候新人一般都穿红色的礼服,象征着吉祥如意,红红火火。在传统的婚礼中,新娘凤冠霞帔珠宝锦绣,着红袄裙,当然也少不了红盖头和绣花鞋,而新郎就穿着红色的长衫马褂,头戴红色大沿帽,胸前佩戴一朵大红花。家里到处都贴有红色的喜字,门两边要贴红色的对联,新人身上佩戴红花,新房里的物品也大都是红色。
西方的婚礼的主色调是白色。在西方婚礼中,新娘一般都会一直穿着白色的婚纱,头戴白色花,手捧白色鲜花。新郎则是笔挺的西装。自罗马时代开始,白色象征欢庆,后来白色也是富贵的象征,到了本世纪初白色所代表的纯洁意义更远超其他。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中西文化的融合,我国新娘也会穿上和西方新娘一样的白色婚纱来显示自己的纯洁美丽,小小的区别是中国新娘大多在白色婚纱上别上红色的鲜花。
三、中西结婚仪式比较
在中国,传统的婚礼仪式为三叩九拜之礼。新娘被新郎接回家中,就开始拜堂仪式: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至此,三拜礼成,表示得到了天地祖先及父母的同意,正式成为夫妻。为了增加喜庆气氛,整个婚礼过程都在鞭炮声和欢快的乐曲声中进行。同时,在婚礼进行时也有一定的顺序,按一般的情况,在整个婚礼过程中有:祭祖、出发、燃炮、等待新郎、讨喜、拜别、出门、礼车、掷扇、燃炮、喜宴、送客、闹洞房、三朝回门。有此可以见到我国文化的热闹、繁琐。
而在西方,婚礼讲究神圣而简单,传统上为神前婚礼,因此婚礼一般是在宁静祥和的教堂举行,新人在牧师的主持下得到上帝的认可和祝福。首先新娘挽着父亲的手在花童的引领下,随着婚礼进行曲的节奏步入教堂,父亲郑重地把新娘的手交到站在教堂前部牧师左侧的新郎手中接着新人要在庄严的气氛中宣誓:慕裉炜始相互拥有,相互扶持,无论是好是坏,富裕或者贫穷,疾病还是健康,都要彼此相爱、珍惜,只有死亡才能将两人分开。然后交换戒指,亲吻,至此婚礼到达最礼成后,当新人走出教堂时,教堂的钟声响起,意为驱赶不祥之物,以保新婚夫妇好运一生。
四、中西婚宴比较
在中国,传统的婚宴通常在中午举行,持续三天。对于新郎的父母而言,更是要宴请其所有的亲朋。宴席上,人们只是吃、喝、聊天,饭后各自回家。我国的婚宴往往是男方出钱,但宾客所给的红包也足以支付婚宴开支。
西方国家婚礼仪式过后,也会举行盛大的婚宴,叫做招待酒会。英美国家经常由新娘的家庭来支付,一般是自助餐形式,用很少的钱就可以办得很丰盛。婚宴以舞会结束。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宾客参加婚宴一般不需要送礼金,只送实物。在网络时代,宾客根据新人在网上的所需物品目录为新人选购礼物。
五、中西婚庆文化差异分析
(一)中西方人性格不同
中西方的历史积淀不同,中国有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漫长的封建统治对中国人内在性格的影响不容忽视。基本的一些礼仪在中国人的婚礼中还是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的。西方人崇尚自由,随心而动,所以在婚礼中他们的礼节没有中国的复杂。
(二)中西方不同
中国人大多信仰佛教,但更多人相信无神论,在中国人的心中祭神只是一种仪式。现如今婚礼婚俗中的拜神等多半是由于自古以来的传统,人们只是去沿用,而对这些仪式最初的对神的崇敬之情则有所减少。但是在西方,人们的是很明确的。他们每个人都有着坚定的信仰,在举行婚礼时也都按照自己信仰的教派的仪式来操办。
(三)中西方价值观不同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的过程中,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根深蒂固的统治地位,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其深刻而久远的影响。中国人以谦虚为荣,以虚心为本,反对过分地显露自己表现自我。因此,中国文化体现出群体性的文化特征,这种群体性的文化特征是不允许把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的。而“谦虚”这一概念在西方文化中的价值是忽略不计的,西方文化体现出个体文化特征,这种个体性文化特征崇尚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
六、结论
中国传统婚姻观念被融入了浓厚的封建色彩。所谓“天作之合”(婚姻乃承天地阴阳之性配合而成)、“五百年前结成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喜“五行相生,八字和谐”,忌“三、六、九冲”等等。即使在21世纪的今天,这些婚姻观念依然根深蒂固于国人心中。
西方婚姻观念是为爱牺牲。在基督徒的婚姻观中,婚姻是神赐予的礼物。西方婚姻观发展到今天,已成为自由恋爱的婚姻伦理关系。它重视个人自由意志,男女在生活中由相识相知到相爱,因而甘愿将自我奉献给对方,将生命贡献出来,为爱情而努力甚至牺牲。
其实,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今社会已经出现了中式婚礼西方化和西式婚礼中国化的现象,这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西方文化走进中国的表现,是中西文化碰撞和融合的结果。
参考文献
[1] 张建帮.中国古代婚俗文化特点述论[J].学术界,1996,(6).
[2] 常峻.民俗文化与对外汉语教学[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
[3] 钟小佩.英国国教婚礼[J].世界宗教文化,2003,(3).
[4] 完颜绍元.《婚嫁趣谈》[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篇7
【关键词】文化自信 青年群体 文化弱化 重构
【中图分类号】D92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ki.rmltxsqy.2016.24.014
文化自信作为一种信念和信心,涉及到个体、民族或国家对本身文化价值的接受、信任、肯定和推崇。培育当代青年群体的文化自信需要达到以下目标:自觉传播、继承和维护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与历史传统,使之在认同和传承的过程中不断发扬光大;通过对全人类文化和文明成果的接触、比较和借鉴,为本民族文化的进步汲取力量;通过对自身文化的反思,重构更有利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文化体系,重新成就文化建设的新高度。
文化自信的概念结构与弱化表现
文化自信的概念结构。作为民族的DNA,文化深入民族的骨髓,深刻记录着她的过去和现在,推动着民族的发展和繁荣。从这个角度讲,文化自信便是一个多维度的系统,涉及意识层面与行为层面。首先,在意识层面上,文化自信以对传统文化的自我认知为第一要素,指的是对本土传统文化的接受程度以及界定非本土传统文化的心理过程。对青年群体来说,唯有深刻理解传统文化的本质,被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吸引,才会建立起对传统文化的自信。第二个要素便是多元文化意识,指的是人们对待文化全球化和多元文化的态度,在这一过程中,要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本,通过包容和吸收他国优秀文化,正面评价其价值,完成自我修正与自我完善。第三要素是文化忧患意识,指的是人们一方面要意识到资本主义主流文化的冲击和破坏力,另一方面要重视本土文化安全,将其视作国家安全的保障;其次,在行为层面上,文化自信的第一要素为跨文化交流活动的体验。人们只有主动参与到跨文化交流行为中,才能切身感受到我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共同点与差别。第二个元素是文化传承。在文化自信的推动下,人们会产生文化传承的使命感,而借助对文化传承行为的参与,优惠积累和强化文化自信。第三个要素是文化创新。人们在批判与继承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基础上,要对其加以优化、调整和创新,并保证文化创新能够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青年群体文化自信弱化的表现。第一,盲目跟从和复制外来文化。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文化要素的跨国传播也越来越迅速,这为我国文化在全世界传递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扩大了西方国家对我国文化体系的渗透。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还处在相对弱势的地位,而一些青年在对比之后,认为中国的物质富足程度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中国的文化思维与发达国家之间也存在差距,继而难以对中国文化形成正确认知,文化自信显得底气不足。第二,对本土文化缺乏认知。对当代青年来说,由于接受教育的方式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相对缺位。相关调查表明,很多青年在被问及成语典故、历史事件和古典文学以及传统礼仪和传统艺术时,显得十分无知,他们将这一结果归于“不感兴趣”“不了解”和“没有用处”。这样不但无法实现对中国文化的认同,也会在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的影响下,逐渐丧失对中华传统文化中“仁、义、礼、智、信”的追求和坚守。当代青年担负着创造历史和引领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时代重任,需要时刻关注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成果,深刻理解传统文化内涵,树立文化自信。
当代青年群体文化自信弱化的反思
当代青年是国家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在实现“中国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这一群体对中国文化是否形成自信,不但涉及到他们对中国道路等关键问题的认同和坚守,还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国未来的发展和繁荣。但不可否认的是,当代青年群体的文化自信弱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需要对此加以深刻反思,以期发现对其进行重构的思路和方法。
文化自觉的缺位。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当代青年具有强烈的爱国心,他们性格开朗、充满热情和自信,具有明显的创新意识。但同时青年群体的心理素质并不成熟,在抗压能力方面尚显不足,对传统文化中的艰苦奋斗精神缺乏理解与坚守,集体观念较为淡薄。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更愿意接触西方文化,对与之相关的历史、文化、社会和风俗、生活等有着十分深入的了解,甚至习惯了西方国家的语法体系与思维方式。不得不说,这种文化自觉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青年群体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也降低了对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自信力和自信心。
社会风气的影响。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在发展完善中,市场经济中出现的“不诚信”和伦理道德“软约束”现象,让部分青年的信念出现了动摇,甚至出现了异化的趋势,而对精神和文化的追求却相对缺乏。这是因为,随着西方文化对青年群体的渗透,一些青年主动融入那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违背的自由主义和虚无主义等社会思潮之中,这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接受和认同,对中国先进文化的未来发展也没有信心。
家庭氛围的熏染。在文化自信的诸多影响因素中,家庭氛围的熏染无疑是“距离最近”的。在青年群体面对文化自信这一问题时,他们父母应该担负起传承传统文化的任务,以免发生代际之间的文化失传和传递断层。但是,一些父母并未对子女学习传统文化给予支持和鼓励,而是将更多精力放在子女的学业方面,而这显然不利于青年群体形成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和树立文化自信。
当代青年群体文化自信的重构
营造适合文化自信锤炼的良好氛围。无论是对青年学生所处的大学校园还是对其他青年群体所处的社会环境,都应在教育、培养文化自信方面做出更多努力,营造适合文化自信锤炼的良好氛围。同时,还应培养当代青年成长成才所具有的能力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认同我们自身的文化根基,在不断创造先进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过程中,最终成为担当文化强国使命的人才。
借助文化实践重塑文化信心。建立文化自信的前提是感受文化的力量。为了实现这一点,通常有两个途径:第一,间接途径。该途径虽然采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进行,但是存在不足与限制;第二,直接途径。为了提升青年群体的文化自信,可以组织开展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通过必要的形式保护与宣传传统文化,使青年能够参与其中。
借助新媒体对文化资源进行提炼和整合。在新媒体时代,构建当代青年的文化自信在遭遇前所未有挑战的同时,也为文化自信的提炼和整合提供了契机。为此,应借助移动互联网、即时通讯工具向青年群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抵御和屏蔽不良信息与恶俗文化。
篇8
摘要:现代社会礼仪无处不在,也正是这些礼仪困扰着我们很多人,餐桌礼仪文化是最重要的非语言文化,也是很重要的社交经验。我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在坚持自己的优秀文化传统的同时,要采用一个客观、宽容、尊重的心态对待异国文化,以便能在跨文化交际中能恰当地、得体地进行交际。
关键词:中西方;餐桌礼仪;比较;差异
中西文化历来是世界文化的两大派系。而饮食文化在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餐桌礼仪文化又是构成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角色。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地区的人民都在饮食中自觉不自觉地透露着自身深刻的文化背景。当我们进入21世纪,就要不可避免的参与跨国文化交际,饮食文化正是国际文化交流中非语言交流的重要部分。世界之大,各地文化风俗、人文地理都不相同,而我们通过分析中西方餐桌礼仪文化的差异,能提高外语学习者对西方文化、语言的了解,以便交际。
1、餐桌礼仪方面的差异
座位安排、餐具、进餐方式等都直接反映了当地人的社会生产模式与文化取向。现代社会礼仪无处不在,用餐不单是满足基本生理需要,也是一种社交经验。而中西方在餐桌礼仪方面的要求也有许多差别,同时了解中西方餐桌礼仪能有效避免失礼于人。
1.1就餐气氛的差异
西方人的饮食讲究是一人一份的分餐制。西方人一上餐桌就会静静的享受自己的盘中餐,即使要分享食物,也会用小盘分好,各自食用。进餐时与客人交谈的音量保持对方能听见的程度即可。咀嚼食物时不要说话,即使有人与你讲话也要等咽下食物之后再回答。而中国人则相反,一坐上餐桌,往往会滔滔不绝,互相夹菜,互相劝酒,以显出彼此的热情与关心。这种闹从某种程度上反应了人们内心的愉悦,温馨和睦,一团和气。中国人餐桌上的闹与西方餐桌上的静就从根本上反映出了其文化的差异。
1.2座位排序的差异
中西方人在正式宴会上都讲究座位的安排。在中餐餐桌上常用圆桌,一般情况下,坐北朝南或者正对门厅的座位为上座,两边为偏座。通常是让年长者、位高权重者或主宾坐上座,男女主人或陪客者坐下座,与上座相对,其余客人则按重要程度做偏座。在中国,长期占统治地位的是儒家文化与思想,所以长幼有序,男尊女卑作为了排座的标准。总之,在中国,左为尊,右为次;上为尊,下为次;中为尊,偏为次。而在西方正相反,右为尊,左为次。西方餐桌常用长桌,男女主人分别坐两端,客人位于两旁。以男女主人的右手为上,按男女主宾和一般客人的次序安排座位。在安排上将尊重女性、女士优先作为排座标准。
1.3餐具的差异
西方人用餐习惯使用刀叉,中国人用筷子。这两种不同的餐具不仅带来了进食习惯的差异,还影响了东西方人的生活观念。西方国家由于受狩猎文化的影响,喜欢争强好胜,乐于冒险。在他们看来,食物是人们暴力之下的产物,金属的刀叉代表着一种进攻,一种强硬。同时,西方的分吃折射出西方人的独立,强调个性的尊重与平等。中国是筷子的发源地,其历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用餐时只有把两根筷子一起配合,才能运用自如,准确无误,这体现了中国文化和谐统一的精神。筷子带来的合餐制,也突出了中国人牢固的家庭观念。在使用餐具时中西都有不同的规范。比如中餐进餐时不能用筷子向人指指点点,更不能把筷子插在米饭中。西餐中使用刀叉时要左手拿叉右手拿刀,进餐中需要放下刀叉时应摆成“八”字型,分别放置在餐盘边上,刀刃朝向自己,表示还要继续用餐。用餐结束后,将叉子背面向上,刀刃与叉子并拢,平行放置于餐盘中。
1.4进餐礼仪的差异
西餐进餐礼仪传达的是一种对‘美’的精神追求,不但要求食物的味美,而且更要享受进餐的过程。不但要衣着整齐,坐姿端正,还应轻言细语,耳边通常还伴随着柔美的音乐。在进餐过程中,人们不允许在喝汤时发出声响,不允许吸烟和劝酒。不能用自己的餐具替他人取菜,不要将盘子里的食物全部切好后再用,不能将骨头或者不吃的食物放在台布上,应该放在盘子的一角。中餐的进餐礼仪体现一个‘让’的精神,入席后所有的人都会等待主人,只有当主人请大家用餐时,才开始动筷子,而主人一般要先给主宾夹菜,请其先用。新菜上来的时候,客人们也会相互夹菜,以示关心。
1.5餐桌上离席的礼仪
西方人用餐的时候基本上都不会开手机,除非有非常重要的事情,而且手机铃声都会很小声,有电话来你要先跟大家说“对不起”然后起身离席出去听电话。用餐结束时,人们首先将腿上的餐巾拿起,随意叠好,再放回餐桌的左侧,然后起身离座。用餐后,须等男、女主人离席后,其他客人才能离开,告别时还要向主人致谢,更为正式的,回家后还可再以电话或致谢卡致谢。吃中餐时,接听电话虽然也是不礼貌的表现,但是中国人对此细节并不太在意,手机响了直接出去接或者就在座位上接。用餐结束后会等主人来宣布结束,感谢宾客们前来用餐。在主人和主宾离开座位后,其它客人才慢慢离开。
2、结论
中西餐桌礼仪文化的不同是中西民族文化差异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全球化及信息交流的加快,中西餐桌礼仪文化将在碰撞中不断融合,在融合中相互补充。我们只有多了解中西方文化,深入去探索文化差异,将二者合理有机的融合,才能真正适应我国当代社会的礼仪文化体系,以及消除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文化障碍而产生的误解,这对我国文化的传播、文明的发展已经国际地位都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玛格丽特·维萨.餐桌礼仪:文明举止的起源、发展与含义[M].刘晓媛,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
篇9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文化涵盖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各个方面。文化有很强的地域性,地理条件决定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以及思想,是地域文化形成的重要条件。中西方文化都有着悠久的历史,语言具有很深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往往不能单单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和翻译的。与长时期变化不大的某些地域性差异相比,中西文化的历史性差异就更明显些。文化更明显的存在着纵向的、历史性差异。
一、中西方文化的地域性差异
语言与文化相互依赖、相互影响。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对语言有制约作用。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也表现在对颜色词语的使用上。每一种颜色在每一种语言都有其固定的符号代表。颜色作为一种客观存在,英汉民族有共同感觉。尽管符号本身千差万别,但它所表达的实际意义是相同的。然而,英汉语中的颜色词虽然有很多其理性意义相同,但其比喻意义及其所反映的社会文化内涵却存在一定的差异。这时颜色已不在是客观的物质的烙印。有些颜色词语在和其它词语搭配后会形成完全失去本色而具有新意义的词或词组
地域的差异对文化有很大影响。英汉语中有不少反映其地理环境特点的习语。英国是岛国,多数为沿海地区。英国多数人都以打鱼和航海为生,英语里产生了大量的与捕鱼和航海有关的表达;例如,“red?herring”短语字面意思为红色鲱鱼,表示为迷惑对手而提出的错误的线索或伪造的事实。熏制后鲱鱼呈红色的,带有一种独特的味道。red?herring最早出现在1420年左右,不过其比喻义直到1884年才开始使用。在训练猎犬搜寻狐狸的时候,人们把这些红色的鲱鱼用线栓住放在森林里来吸引猎犬,人们有时候还把鲱鱼放到真正有狐狸出没的地方来测试猎犬的搜寻能力,看它是否能够抵抗其他的味道,继续寻找狐狸的踪迹。
二、中西方文化的历史性差异
文化也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从语言文字中体现的中西方文化差异,主要表现的还是历史性而非地域性差异。不同的文化赋予了不同语言颜色词不同的涵义,颜色词都带有显著的文化烙印。颜色不仅仅本文由收集整理是事物表面的色彩光泽,它在不同场合所代表的意义有着很大的区别,这就是它的延伸意之所在。下面以几个红色相关的词语为例来看中西方文化的历史性差异。
(一)red letter day。
尽管在英语国家和中国,红色往往都与庆祝活动或喜庆日子有关。但其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还是有差异的。在英语国家的日历中,西方一般指圣诞节或其他节日常用红色标明。因此,:重要的或值得纪念的日子。从十五世纪起,教会日历用红色标记所有的宴会日和宗教纪念日,黑色标记一般日期。所以“red-letter”的转义就是“可纪念的”、“喜庆的”。“a red-letter day”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良辰吉日”。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五行中的火所对应的颜色就是红色,八卦中的离卦也象征红色。在许多国家和民族中,红色有驱邪的功能。每逢春节,小孩还要穿红背心和红裤衩来消解灾祸、化凶为吉。喜庆的日子都离不开红色。对中国人来说,红色意味着吉兆、财运、吉祥、喜庆。在婚礼上和春节都喜欢用红色来装饰,如结婚时贴红喜字。
(二)in the red。
红色还指“负债”或“亏损”,“in the red”负债;赤字。该短语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会计学上通常用红墨水记录债务,用黑色记录利润。现在西方国家的证券交易过程中,红色表示股票价格在下跌。而中国则用红色代表上涨。
(三)red tape。
“red tape”指繁琐拖拉的公事程度,尤指令人难以忍受的复杂形式和过程。从十七世纪起,英国政府部门的官方的文件都是用红色带子(red tape)捆扎的。因此red?tape被用于形容人们在和政府或官方机构打交道时往往会遇到的拖延、混乱等令人烦恼的障碍。
(四)see red。
“see red”意为“勃然大怒”,来源于西班牙人斗牛时拿着一块红布不停地晃动,牛见到红色就疯狂地活动起来。
但另一方面,红色的使用在中西方文化中也有表达相同内涵的例子。例如红色在中西方都有代表“爱情”的意思。中国人用南国红豆寄相思,西方人送红玫瑰给情人,红色的西红柿被称为“love apple”。再如汉语中用“脸红脖子粗”、“面红耳赤”来表示“生气、愤怒”;英语中也有“like red rage to a bull”等一类短语表示“愤怒”,用来激怒牛的红布被喻为“令人愤怒的事”。同时红色也用来表达某些感情。英语中的“become red-faced”或her face turned red同汉语中的“脸红”一样,表示“不好意思”、“难为情”或“困窘”。
三、总结
篇10
论文摘要:语言与文化紧密相联,外语教学中文化内容的导入和文化意识的培养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从文化的内涵,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探讨了外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并以新课程下高中英语教学为例,提出了解决以往教学中文化意识欠缺的策略。
语言源于文化,并且和文化紧密相联。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Sapir在《language》一书中就指出:“语言有一个环境,它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传统和信念”。语言和文化这种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交际时表现得尤为明显。因此,外语教学中文化内容的导人和文化意识的培养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就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识作一探索。
1.文化的内涵
文化在广义上可以指人类精神和物质生产的总和,在狭义上指人类精神产品的总和;就不同国家和社会文化的差异性而言,文化乃指某一特定人群中人们行为和认知方式的模式以及与此相关的精神和物质生活,体现在人们的社会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相互关系等。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外语教学所研究的文化,相对来说是一种狭义文化。
2.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语言与文化关系密切。语言是文化的符号。人类文化世界的建构和运作正是通过语言的命名活动和语言的制约作用得以实现的。语言又是文化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语言对于表达人类复杂抽象的概念范畴是必不可少的。语言与文化之间的这种内在联系,是我们理解外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的基础和前提。20世纪60年代著名的语言学家拉多在他的《语言教学:科学的方法》一书中指出:“我们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可能教好语言。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
3.教学的误区
中国文化和英语文化属于不同的文化传统,语言又属于不同的语系,因此我们缺乏欧美国家所拥有的语言环境。况且,中国和英语国家在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历史文化等诸多方面都存在差异。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经常会遇到很多因文化差异引起的障碍。因此,学生对英语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不仅仅取决于语言水平的高低,还取决于他们对文章所涉及的文化背景知识的掌握情况。在英语教学中融人文化意识,有利于学生正确理解和使用英语,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并培养世界意识。
由于我们对文化的认识不够,跨文化意识薄弱,对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处理不当,英语教学中出现了严重的文化意识欠缺的现象。英语文化意识在我国英语教学中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大多数学校还是薄弱环节。东西方文化上的差异原本就很容易引起文化障碍,制约跨文化交际的成功进行。然而,更令人担忧的是,长期以来,在英语教学中,往往只重视学生语言知识的学习,轻视语言能力的培养,外语教学的目的被认为是让学生背熟语法规则,然后按照背熟了的语法规则做题,得高分,很少思考为什么要学这门语言,怎样才算学好了这门语言。英语教学一直忽视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教师把重点只放在语言知识的传授上,没有对文化知识给予同样的重视,用这种教学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因对西方文化知之甚少,不能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活动。因此,在外语教学中,文化教学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放在重要的位置。教师应努力使学生深刻理解并掌握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扫除因这种差异而引起的文化障碍,进而达到成功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境界。
4.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策略
4.1挖掘教材中的文化信息
新课程普通高中英语课本,采用结构功能的编写体系,围绕中外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名人传记、传统节日、卫生与体育等16个话题选编语言材料,语言真实自然、形式多样,活泼新颖,所涉及的话题贴近生活实际,紧跟时代的步伐,如旅游、体育、航天技术、环境保护、交友、集邮爱好、影视等;阅读课文涉及题材广泛,反映了英语国家历史和地理、风土人情、名人传记、新闻出版、戏剧、文学、音乐等。这些题材和话题很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关注未来、关注社会,增进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从而提高学生对目的语的理解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内涵,有意识地结合语言教学向学生传授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学、艺术、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等社会文化知识,不断增进学生对东西方国家国情的对比和了解,增强学生对两种文化差异的敏感度和世界意识,准确而得体地运用英语交际,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语言能力。如在教Good Manners时,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西方餐桌礼仪,并引导学生进行辩论,论题是’’Western tablemanners is better than Chinese table manners"。双方辩手各举一方餐桌礼仪之优处,或宣扬,或反驳,气氛热烈。其实礼仪本无优劣,只是通过这一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东西方餐饮文化的异同,教育学生要人乡随俗,树立文化平等观,注重礼仪,做一个有修养的人。又如”Disneyland""A Freedom Fighter""Charlie Chaplin""Abraham Lincoln”等人物传记反映了美国自主、独立、崇尚个人奋斗的主流文化;"A Taleof Two Cities""The Necklace""The Merchant of Venice’,等反映了西方国家的价值取向,以及西方人瞻瞩金钱的价值观念。
4.2词汇教学中的文化渗透
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成分,也是文化负载量最大的部分。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注意介绍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帮助学生理解词语并正确运用词语。英语词汇的文化内涵是经过长期积淀而成的。一些很有文化内涵的成语、惯用语、谚语、理语和格言等都来自于成语典故、神话传说、文学名著,教师在词汇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为学生介绍其背景知识,让学生理解其深刻内涵。如Shylock(夏洛克)是莎士比亚戏剧《威尼斯商人》中的一个人物,作为典故比喻那些贪得无厌的高利贷者,而Solomon所罗门)比喻非凡的智慧,出自《圣经》的传说。又如,tomeet one’s Waterloo(遭遇滑铁卢之战),指十九世纪初,拿破仑称雄欧洲一时,最后战败于比利时的滑铁卢。这一词语被人们用来比喻“惨遭失败”。再如peasant(农民)一词,在汉语中是中性词,但对西方国家来说却有某种反面的、消极的意味,指“没有多少文化的人”,在西方称农民为farmer。又如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在汉语中,狗含有贬义,而在英语中狗是宠物。因此,在词汇教学中必须结合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 4.3开发校本课程,系统介绍西方文化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而校本课程正是实施这一理念和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学生渴望更多、更系统地了解西方文化,因此,英语教师可摸准学生的兴趣所在,结合教材内容,编写《学点英文谚语了解西方文化》、《中学生英美概论》、《知多少》、《你喜欢的英文歌曲》、《西方节日文化》等学生感兴趣的校本教材。使学生更全面、深人地了解目的语文化。
4.4利用多种媒体资源培养学生英语文化综合素养
语言习得理论告诉我们,语言自然习得的过程是无意识的,是潜移默化的。英语的学习也一样。由于电视、多媒体等能创设仿真的英语交际情景,在课堂中适当地引人这些媒体所提供的地道活泼的英语素材,能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感悟地道的英语文化,从而提高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引导学生课外自主地借助电视、网络等学习英语,扩大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拓宽视野,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为发展跨地域文化的交际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应指导学生利用现有的英语教学资源,如:(1)英语影视节目(2)英语教学网站(3)各类多媒体英语教学光盘(4)英语教学的报刊杂志等拓宽英语知识面,提高语音素质、丰富英语文化,有效提高英语综合文化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
4.5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文化意识的培养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结合教材设置情景,进行跨文化知识的介绍,也要在课外最大限度地创设英语文化氛围,使学生更好地体会中西方文化差异。通过课堂内外的各项活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敏感和意识,提高他们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具体做法如下:
4.5.1开办英语角,由外语老师与学生交流。有条件的话也可请外教或外国朋友与学生进行直接对话。
4.5.2开设研究性课程,以跨文化研究为主题,系统地传授英美文化知识。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小课题,如:“美国的饮食文化”、“英国的婚俗”等。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观看电影和录像、请教专家等方式进行研究、调查和分析,并最终写出报告。这样的课程学习在拓展学生的英语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和协作能力。
4.5.3利用西方的一些重要节日,如圣诞节、万圣节等举行英语晚会,举办英语知识竞赛,使学生了解西方的节日文化,了解西方习俗。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5.正确理解本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的关系
怎样看待自己的文化和人家的文化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文化平等观和语言平等观。“决不能认为哪一方的文化更好,语言更美。”(王宗炎)同时,帮助学生认识到要正确地理解外语并恰当、得体地使用外语,不仅取决于对外国文化的了解和理解程度,而且取决于对本国文化和外国文化的差异的了解程度。因此,了解、熟悉本国文化有利于外语学习。并通过跨文化教育培养学生传播中外文化的使命感和文化融合意识。
- 上一篇:安全监理控制工作计划
- 下一篇:文学艺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