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部分阻塞的表现范文

时间:2023-10-26 17:33: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呼吸道部分阻塞的表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呼吸道部分阻塞的表现

篇1

在临床麻醉中,呼吸道通畅的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麻醉时为了在不同下保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有效地管理患者的呼吸道和呼吸,保证手术中患者的通气和换气功能正常,常需将特制的气管内导管,通过口腔或鼻腔置入患者气管内。完成气管内插管,还可使麻醉科医师远离患者的头部,而不影响麻醉和手术的进行。鼻道阻塞是一种常见现象,但多被忽视,若由于麻醉管理经验不足而处理不善,尤其是在麻醉状态下就可能造成一定危害,影响麻醉过程的安危。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文随机对100例气管插管全麻和连续硬膜外辅助加深强化麻醉的病例进行观察,其中男64例,女36例;成人60例,小儿40例。保持呼吸道通畅中,鼻阻塞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31%,其中单侧阻塞较多为17%,双侧为14%。

1.2 原因

1.2.1 气管内插管的并发症:①呼吸道损伤:喉镜是金属器械,气管内导管属异物,如插管时动作粗暴或用力不当,可致牙脱落,或损伤口、鼻腔和咽喉部粘膜,引起出血。应该经过严格、正规的培训后,才能够实施气管内插管。气管内插管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操作常规,特别要避免动作粗暴或用力不当。导管过粗、过硬,容易引起喉头水肿,长时间留置甚至会出现喉头肉芽肿。应该根据患者性别、年龄和身高,选用与患者气管内径相匹配的气管内导管。②过度应激:在麻醉和手术过程中,气管内插管对患者是最强的刺激,浅麻醉下进行气管内插管,可引起剧烈呛咳、憋气或支气管痉挛,有时由于自主神经系统过度兴奋而产生心动过缓、心律失常,甚至心跳骤停或心动过速、血压升高、室性早搏、心室纤颤。因此,行气管内插管前应达到足够的麻醉深度,可应用肌松弛药,使咽喉部肌完全松弛,减少导管通过声门时对咽喉部的刺激,或行喉头和气管表面麻醉,减少插管的应激反应,这些措施对于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尤为重要。③呼吸道梗阻或肺不张:导管过细、过软,会增加呼吸阻力;或因压迫、扭折而使导管堵塞;呼吸道分泌物较多,未能及时吸出,时间稍长后,分泌物在导管内积聚、变干,使导管内径变窄,甚至堵塞导管,影响患者正常通气,导致二氧化碳潴留。气管内导管插管过深,误入支气管内,一侧肺不通气,引起通气不足、缺氧或术后肺不张。因此,气管插管完成后,应仔细进行胸部听诊,确保双肺呼吸音正常,避免气管内导管置入过深。呼吸道内的任何分泌物都应该及时清除,怀疑气管内导管已经有痰痴不易清除,并使导管内径变窄时,应更换气管内导管。

1.2.2 鼻阻塞的常见原因有:(1)鼻部疾患:各种鼻炎、鼻窦炎、鼻腔肿瘤或异物、鼻息肉等;(2)药物:止血药6-氨基己酸、抗高血压药利血平、α受体阻断剂酚妥拉明、抗心律失常药溴苄胺和抗精神失常药氯丙嗪等;(3)经鼻诊疗装置:鼻胃管、鼻给氧管(塞)和食道听诊器等;(4)其它原因:气温变化、体(头)位改变、粘稠分泌物或呕吐物等。

1.3 临床表现 患者若有自主呼吸,观察导管外端有无气体进出,连接麻醉机后,观察麻醉机呼吸囊随患者呼吸有无张缩;如果患者呼吸已经停止,经麻醉机呼吸囊自导管外端吹入气体,观察患者胸部是否有起伏运动,并用听诊器听诊双肺呼吸音是否出现,有条件者应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证实导管位置准确无误后,于口腔外将牙垫与气管内导管联为一体,并固定于上下唇皮肤上鼻阻塞后的主要表现有:呼吸费力、单或双侧鼻孔气流减少,呼吸加快、吸气相延长,并且伴有血压和心率的增加等。严重者双鼻孔无气流,口唇紫绀和三凹征象,以小儿明显。

1.4 方法 插管时,先将患者头向后仰,若患者口未张开,可用右手拇指对着下牙列,示指对着上齿列,以旋转力量启开口腔。左手持喉镜自右口角放入口腔,将舌推向左方,徐推进,显露腭垂(悬雍垂),再略向前深入,使弯形喉镜窥视片前端进入舌根与会厌角内,然后依靠左臂力量将喉镜向上、向前提起,增加舌骨会厌韧带的张力即可显露声门。如系直型喉镜,其前端应挑起会厌软骨,显露声门。当声门暴露清楚后,右手执导管后端,使其前端自右口角进入口腔,使气管导管开口接近声门,以旋转的力量轻轻将导管旋入声门,再将导管送入气管内3~5cm,安置牙垫,拔出喉镜。

在检查并清除鼻道内异物或分泌物后,用1%~1.5%盐酸麻黄碱和0.1%氟美松复合液滴鼻治疗。每侧0.3~0.5ml/次,在1~2min内均可改善,并每隔25~30min预防性滴鼻,在缺氧者应同时面罩吸氧。

1.5 结果 经过治疗治愈74例,好转6例,无无效。

篇2

【关键词】 小儿呼吸阻塞;临床治疗;常规治疗;治疗方案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23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059-01

腺样体和腭扁桃体是咽淋巴环的主要组成部分,小儿出生后随年龄增长而体积增大。小儿呼吸阻塞是指睡眠过程中频繁发生部分或全部上气道阻塞,扰乱儿童正常通气和睡眠结构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是由于患儿吸道内外疾病引起的通气障碍,临床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多汗等症状。一般情况下,患儿是由于呼吸道内异物所致,在临床中常表现突发性呼吸困难,同时,患者还伴有不同程度的慢性呼吸困难。患有呼吸阻塞的患儿其呼吸节奏会发生改变,心脏功能受到影响,甚至于还会引发严重的呼吸性衰竭,从而危及到患儿生命。因此,如何治疗小儿呼吸阻塞就成了儿科医学中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选择我院在2012年期间收治的10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0例小儿呼吸阻塞患者中,年龄在3.5-11.5岁之间,平均年龄8.5岁,男47例,女53例。患者临床主要表现:睡眠打鼾、张口呼吸、憋气、反复惊醒、遗尿、多汗、多动等,偶发生白天嗜睡。

篇3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气道梗阻; 人体测量术

Study on Upper Airway Measurement of OSAHS Patients by CT/ZHAN Shan-qiang,NI Bao-liang,HU Wei,et al.//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5,12(29):001-005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value of CT scan in patients with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 (OSAHS).Method:72 patients with OSAHS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3 to March 2015 were selected as the OSAHS group.30 health people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at the same time.CT scans were performed in patients from the top of nasopharynx to the cricoid region continuously.According to the rear edge of the hard palate,uvula tip and the tip of the epiglottis,the upper respiratory were divided into the nasopharyngeal region,the retropalatal area,the retroglottal area and the epiglottis area.The left-right diameter,anteroposterior diameter and cross section area of the minimum cross-sectional of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 the two groups were measured and compared.Result:The measurement indexes of the retropalatal area and the retroglottal area in OSAHS patients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measurement indexes of the retropalatal area,the retroglottal area and the epiglottis area in the severe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measurement indexes of the retropalatal area and the retroglottal area in the severe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mild-moderate group.The differences above were all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Sleep apnea syndrome; Tomography; X-ray computed; Airway obstruction; Anthropometry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Jiujiang City,Jiujiang 3320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5.29.001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是最常见的睡眠呼吸障碍形式,因体内不同程度的血氧饱和度下降及睡眠结构紊乱,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夜间的鼾声影响了他人的休息。随着对此病的研究深入,OSAHS作为许多疾病的源头疾病,可导致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及糖尿病等多器官、多系统损害,近年来发现,OSAHS与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也存在相关性[1]。由于对健康造成如此大的危害,因此OSAHS病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外科手术治疗是重要手段之一,术前准确评估上气道的阻塞部位及原因是提高手术效率的关键。运用螺旋CT对OSAHS患者上气道狭窄平面进行精确测量,是比较可靠的定位诊断方法。本院自2013年1月份以来,运用螺旋CT对72例OSAHS患者和30例健康者进行上呼吸道CT扫描,以了解OSAHS患者上呼吸道发生阻塞的部位和程度,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OSAHS患者72例作为OSAHS组,所选患者均经PSG监测确诊,其中男60例,女12例,年龄26~56岁,平均(39.17±6.54)岁,平均病程8.5年,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8.53±3.85)kg/m2,AHI=(31.27±13.18)次/h。排除标准:中枢性疾病如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发作性睡病、癫痫病、神经肌肉疾患;患有内分泌系统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低下、肢端肥大症、糖尿病(血糖未控制)等;喉部疾病如喉痉挛、声带麻痹;高血压未控制在140/90 mm Hg以内(包括药物控制)。纳入标准:无颌面部严重畸形,无扁桃体切除史和上下颌骨手术史,未服用精神和神经系统药物史。同期选择30例无打鼾的健康者为对照组,其中男22例,女8例,年龄25~53岁,平均(36.55±7.79)岁,BMI=(25.98±3.14)kg/m2。本研究符合人体试验的伦理学标准,检查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除与OSAHS有关的AHI和BMI外,两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2 方法

1.2.1 检查方法 扫描之前先采用PSG对所有患者进行睡眠监测,并行纤维鼻咽喉镜检查,以吸气相时气道横截面积减少大于75%为狭窄气道。256排螺旋CT扫描,被检查者仰卧位,头颈部取屈伸中间位,自前颅底至甲状软骨水平进行连续扫描,层厚0.625 mm,层间距0.7 mm,扫描过程中保持平静呼吸,勿做吞咽动作,进行平静呼吸时的上气道扫描(图1)。行三维重建,在硬腭正中线矢状位层面测量软腭的长度(图2)。在三维重建图像上辨别腭后区气道最窄平面及鼻咽后区、舌后区、会厌后区最窄平面(图3~6),分别测量鼻咽后区,腭后区、舌后区、会厌后区最小面积层横截面积,前后径及左右径。

图1 上气道分区

注:以硬腭后缘、悬雍垂尖、会厌尖为标志,将上气道分为四个部分:A为鼻咽区(NG),B为腭后区(RP),C为舌后区(RG),D为会厌后区(EPG),将舌骨上缘所在平面作为会厌后区的下界

图2 软腭长度

1.2.2 多导睡眠监测 采用澳大利亚康迪公司生产的Somnea 9多导睡眠呼吸监测系统。所有患者睡眠均≥7 h,用Polysmith软件对PSG记录进行睡眠分期和呼吸事件的分析,以AHI≥5次/h作为OSAHS的诊断标准。OSAHS病情程度分度:轻度为AHI为5~15次/h,中度AHI>15~30次/h,重度AHI>30次/ h[2]。

1.2.3 上气道狭窄的判定 结合各测量指标的临床意义,以单侧95%可信区间确定测量指标的正常范围下限,判断上气道狭窄平面有两个条件,符合其中1条可以诊断该平面存在狭窄:(1)4个解剖区中最小横截面积小于正常对照组参数的下限值,可以诊断该平面存在狭窄。(2)如果横截面积均在正常范围以内,最小截面积的前后径大于左右径时,也视为该平面存在狭窄[3]。

1.3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应用SPSS 17.0统计包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或q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OSAHS病情程度 72例OSAHS患者和30例对照组均较顺利地完成了上呼吸道CT扫描。依据AHI行病程分组,72例患者中15例为轻度组,21例为中度组,36例为重度组。

2.2 OSAHS轻中度组、重度组和对照组平静呼吸时各测量指标比较 OSAHS患者腭后区和舌后区测量指标均低于对照组,重度组腭后区、舌后区及会厌后区测量指标均低于对照组,重度组舌后区和会厌后区测量指标均低于轻中度组,以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3 轻中度组与重度组上气道狭窄情况比较 各测量指标正常范围下限,见表3。两组鼻咽后区及腭后区狭窄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度组舌后区及会厌后区狭窄情况均优于重度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表3 正常对照组各参数的下限值

部位 横截面积(mm2) 前后径(mm) 左右径(mm)

鼻咽后区 380.90 17.20 17.50

腭后区 66.51 7.22 16.92

舌后区 200.10 11.10 18.56

会厌后区 160.41 12.98 31.20

表4 轻中度组与重度组上气道狭窄情况比较 例

组别 鼻咽后区狭窄 腭后区

狭窄 舌后区

狭窄 会厌后区狭窄

轻中度组(n=36) 0 36 15 9

重度组(n=36) 6 36 27 27

2.4 OSAHS患者个平面狭窄情况 单纯腭后区狭窄15例;2个平面狭窄33例,其中鼻咽后区与腭后区狭窄3例,腭后区与+舌后区狭窄18例,腭后区与会厌后区狭窄12例;3个平面狭窄21例,均为腭后区、舌后区及会厌后区狭窄;4个平面同时存在狭窄的3例。

3 讨论

肥胖是OSAHS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年轻肥胖人群增多,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已高达2%~4%,其中,中重度OSAHS患者约占60%~70%,且常需要手术治疗,如果不加选择的对所有患者实施腭咽成形术,往往造成疗效不佳,在无明确狭窄或阻塞定位诊断的情况下,腭咽成形术总有效率只有50%,如果术前能明确阻塞部位,有针对性制订治疗方案,有效率可达80%以上。因此,术前判断阻塞部位是提高手术有效率的关键。

近10年来,已有多种方法应用于术前咽阻塞定位,如压力传感器、纤维内窥镜、颅咽X线测量、CT及MRI等,但各有优缺点。如上气道压力测定,只能根据波动消失情况来判断阻塞的最低平面,不能判断有无多平面阻塞情况[3]。纤维喉镜检查不能同时观察上气道不同平面的阻塞情况,不能准确评价周围软组织情况。PSG监测可以评价OSAHS的严重程度,并用于手术效果评价,但不能提供阻塞部位的解剖结构信息,也不能确定是否存在多个阻塞平面。CT作为一种安全、可靠、无创的快速检查技术,可以较准确地反映上气道全貌和周围组织结构,并可精确测量不同平面的径线、截面积及软组织的容积,在OSAHS诊断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可以利用上呼吸道CT测量对OSAHS进行辅助诊断和阻塞平面的判断。

OSAHS患者上气道阻塞平面的判定是定位的重要内容,睡眠状态下的纤维内窥镜及透视均证明,清醒状态下气道狭窄或不完全阻塞部位可以反映睡眠状态下气道阻塞位点[4]。有研究发现,清醒状态下的阻塞部位能反映睡眠呼吸暂停发作时的阻塞部位[3,5-6]。本研究发现,虽然清醒状态下不能完全反映患者睡眠时的状况,但是可以用清醒状态下常规CT测量来观察上气道的塌陷情况及判断阻塞平面。睡眠期上呼吸道CT扫描虽然可以直观地观察到OSAHS发作时上呼吸道的阻塞部位,但由于环境的改变,机器的噪声均可能影响患者睡眠深度,获得的资料也不能完全反映患者真正OSAHS发作时的上呼吸道状态。诱导睡眠因为CT扫描时间长,运用小剂量全身物可能会影响上气道肌张力,并需要随时注意观察患者睡眠深度和呼吸状态,不适合作为临床常规检查方法。

OSAHS的发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气道的形状、气道狭窄、咽壁软组织的塌陷性、神经反射、吸气肌的作用及黏膜表面吸附力等。但主要原因还是上呼吸道解剖性狭窄和咽部软组织的易塌陷性[7]。通过螺旋CT扫描观察正常对照组和OSAHS组上气道情况,发现OSAHS患者软腭后区、舌后区的最小面积层前后径、左右径、横截面积等均显著减小。OSAHS患者的阻塞部位主要在腭后区和舌后区,这些部位是上气道中唯一缺乏骨性支架之处,软组织顺应性大,易造成塌陷。尤其是腭后区,是上气道最狭窄的部位,也是上气道主要的阻塞部位,与以往研究结果类似[8-9]。可能与OSAHS患者软腭组织增厚、增长,肌肉组织松弛,脂肪浸润,咽侧壁肥厚有关,导致软腭的塌陷增强,同时,局部肌肉、神经组织的变性导致腭帆张肌作用减弱,加重了软腭组织的塌陷性,更容易导致软腭后区狭窄。一般认为,软腭组织增厚、增长、截面积增加系适应咽腔气流阻力增加的继发性改变。容易导致睡眠状态下腭后区阻塞。Polo等[10]证明,OSAHS患者常表现为软腭后区狭窄,下咽腔扩大,吸气时上呼吸道内负压增加,更易引起软腭的塌陷。

上呼吸道各平面的咽侧壁的顺应性大于咽前后壁的顺应性是影响气道横截面积的主要原因,是OSAHS发作导致上呼吸道阻塞的基础。咽后壁软组织增厚只是造成气道横截面积减少的部分原因,舌根后坠引起的舌后区狭窄或阻塞仅占原因的33.3%,主要原因也和咽侧壁的顺应性有关。会厌后区狭窄有学者持不同的观点,认为会厌后区的阻塞与会厌卷曲、舌根后坠和舌扁桃体增生有关[7]。有报道发现OSAHS的腭后区狭窄主要是咽腔的左右径减少,而非前后径的减少[11-12]。

OSAHS疾病可以用上气道截面积的大小准确定位狭窄平面,上气道截面积是气道狭窄程度评估和阻塞定位最敏感的指标,李树华等[3]认为可以用四个分区最小截面积的大小与正常对照组参数的下限值比较来确定狭窄平面。通过测量后发现,多平面狭窄与OSAHS患者严重性相关联。OSAHS发作时,软腭首先狭窄,在阻塞部位以下的呼吸道,因为较强的呼吸道内负压作用,对多余软组织形成拖拽,表现为上呼吸道多部位狭窄。随着睡眠深度增加,OSAHS发作持续时间延长的情况下,上呼吸道阻塞的长度增加,表现为多部位同时阻塞。已经有多位学者证实了多平面狭窄存在,并通过联合多平面手术提高了手术疗效,术前明确阻塞部位对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13-16]。

CT作为一种无创的检查技术,可以在同一时段内获得上呼吸道多平面数据,可较为准确地反应上呼吸道全貌及周围组织结构,对各种治疗方法前后的观察、疾病机制的研究分析及寻找手术适应证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曲h,叶京英,郑莉,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胃食管反流病发生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2,47(11):899-903.

[2]田勇泉.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52-155.

[3]李树华,董莘,石洪金,等.CT测量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上呼吸道狭窄定位诊断中的意义[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2002,37(2):133-136.

[4] Haponik E F,Smith P L,Bohlman M E,et puterized tomography in obstructive sleep apnea[J].Am Rev Respir Dis,1983,127(2):221-226.

[5] Lan Z,Hoi A,Takashima M,et al.Difference of pharyngeal morphology and mechanical property between OSAHS patients and hormal subjects[J].Auris Nasus Larynx,2006,33(4):433-439.

[6] Caballero P,Alvarez-Sala R,Carcia-kio F,et al.CT in the evaluation of the upper airway in healthy subjects and in patients with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J].Chest,1998,113(1):111-116.

[7] Isono S,Remmers J E.Anatomy and physiology of upper airway obstruction,In:kryger H H,ed.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sleep medicine[M].2nd ed Philadelphia:Saunders,1994:642-656.

[8] Pajie D T,Kremer M J.The perioperative implications of obstructive sleep apnea[J].Orthop nurs,2006,25(5):291-299.

[9] Friedman M,Ibrahim H Z,Vidyasagar R,et al.Z-palatoplasty(ZPP):a tcchnique for patients without tonsils[J].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2004,131(1):89-100.

[10] Polo O J,Tafti M,Fraga J,et al.Why don’t all heavy snorers have obstructive sleep apnea[J].Am Rev Respir Dis,1991,143(6):1288-1293.

[11] Li H Y,Chen N H,Wang R,et al.Use of 3-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y scan to evaluation upper airway patency for patients undergoing sleep-disordered breathing surgery[J].Otolaryngol Head and Heck Surg,2003,129(4):336-342.

[12] Schwab K J,Gupta K B,Gefter W B,et al.Upper airway and soft tissue anatomy in normal subjects and patients with sleep-disordered breathing.Significance of the lateral pharyngeal walls[J].Am J Respir Care Med,1995,152(5 Pt 1):1673-1689.

[13]郭星,徐乐昕,李国栋,等.多平面手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疗效评价[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9,44(8):645-650.

[14]方瑜,李勇.同期多平面手术治疗中度和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9,44(8):687-689.

[15]袁英,潘新良,李学忠,等.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多平面外科治疗[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6,20(11):502-504.

篇4

关键词 小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 鼾症 手术治疗 麻醉

小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OSAHS,义称鼾症),是儿童时期常见的疾病,其特点是以睡眠间断性上气道部分或完全梗阻为特点的睡眠呼吸紊乱。长期出现睡眠呼吸暂停和低通气将造成患儿的智力发育障碍,常需要手术治疗。此类手术对麻醉要求高,其要点是:确保呼吸道通畅;维持适当的麻醉深度,减轻应激反应:术毕苏醒快,呼吸道保持通畅。我院自2004年2月-2006年12月共实施手术24例,取得良好效果,现在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OSAHS患者24例,男16例,女8例,ASAI级,年龄4~12岁,体重12-48kg,其中扁桃体摘除6例、扁桃体及增殖体切除16例、腭咽侧壁成型术2例。

1.2 术前准备 全部患儿均住院验血、尿常规、胸片和心电图检查,其中9例患儿伴有心动过速,3例心律不齐。术前禁食6-8小时,禁水4小时。术前不给抗胆碱药和镇静药。

1.3 麻醉方法 不合作患儿入室前肌注氯胺酮3-4 mg/kg及东莨菪碱0.01mg/kg,入睡后进入手术间,吸氧,开放静脉通道,连接心电检测仪。静脉注射地塞米松3~5mg,丙泊酚2-2.5mg/kg,阿曲库铵0.3-0.5mg/kg,瑞芬太尼0.5-1ug/kg,诱导插管一般一次成功,不用管芯,插管后确定导管位置正确后,妥善固定,连接麻醉机,VT8-10ml/kg,RRl4-20次/分,术中持续静脉注射瑞芬太尼0.25-1.5ug/kg/min,丙泊酚75-125ug/kg/min维持麻醉,手术中定时追加肌松药。术中输含糖液10-20ml/kg/h。术中监护仪监测ECG、BP、HR、SpO2、PETCO2维持在35-45mmHg。手术结束停静脉。自主呼吸未恢复者静脉注射阿托品0.02mg/kg、新斯的明0.04~0.045mg/kg拮抗肌松药残余作用,待自主呼吸完全恢复。呼吸次数20~24次/分,吸空气SpO2>98%,清理呼吸道及口咽分泌物。苏醒后右侧卧位拔除气管导管,继续吸氧待患儿哭声响亮,呼吸正常,停吸氧5分钟SpO2仍大于98%,即护送回病房。

2 结果

手术时间30~55分钟,术中BP、HR、SpO2平稳,术毕患儿哭闹BP、HR、变化大,未做特殊处理。24例患儿手术均顺利完成,患儿术后5-15分钟清醒。多数患儿拔管后无麻醉并发症。其中1例患儿拔管后表现为屏气、轻度喉痉挛伴有SpO2轻度下降,经面罩加压给氧缓解。

3 讨论

小儿OSAHS的特征:睡眠中吸气时咽壁肌群张力不是以维持咽喉部气道开放,使咽腔负压超出了咽壁抵制塌陷的能力,从而出现上呼吸道塌陷、阻塞甚至呼吸暂停。OSAHS患儿潜在的上呼吸道梗阻,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高,国内也有围术期死亡的报道。小儿OSAHS的麻醉处理较难,本组患儿按文中药物配伍很好的完成了手术。我们的体会:①要求患儿术前不流涕、不咳嗽、不发热,降低呼吸道应激,减少在诱导期和术后拔管时诱发喉痉挛和支气管痉挛的机会。②术前患儿不肌注抗胆碱药(在诱导时静注或入室前肌注),以免加重患儿不适感;术前患儿不肌注镇静药,以防睡眠中呼吸道的梗阻。③患儿入室前备齐各种急救药品、品及气管插管器材。④不合作患儿入室前肌注氯胺酮3-4mg/kg及东莨菪碱0.01 mg/kg,使患儿安静入睡,一般不引起呼吸抑制,为防意外应有麻醉医生陪伴。⑤丙泊酚是一种短效、速效的全麻药,麻醉深浅易于调控,苏醒迅速,无肌肉不自主运动、咳嗽、呃逆等不良反应;阿曲库胺是一种中效非去极化肌松药,半衰期基本符合手术时间,特有的霍夫曼效应也适用于小儿;瑞芬太尼容易被血液和组织中的非特异性脂酶迅速分解,不经肝脏代谢,是一种新型超短镇痛药,起效迅速,作用持续时间短,消除快,不影响术后苏醒。三种药物复合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麻醉维持适宜。⑥侧卧位拔除气管导管,防误吸。

参考文献:

篇5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成人患病率为2%~4%,65岁以上老年人患病率高达20%~40%,五年病死率为11%~13%[1]。由于患者在睡眠时反复出现气道阻塞,导致睡眠结构紊乱,夜间反复发生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患者表现为睡眠打鼾、憋气、白天乏力、嗜睡,心脑肺血管并发症乃至多脏器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2]。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是治疗OSAHS患者的一种有效方法,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58例OSAHS患者,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58例,男53例,女5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19岁,有烟酒嗜好43例,合并高血压41例,均接受多导睡眠监测仪(PSG)检查,诊断为OSAHS,多为中、重度。依据2002-04 OSAHS杭州会议划分标准[3]。监测显示最低血氧饱和度51%~82%。

2 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 OSAHS主要病变为口咽部、鼻咽部及鼻腔狭窄。由于患者长期打鼾,呼吸不畅,响度极高,严重影响他人休息,再加上频繁发作的呼吸暂停,白天头晕、头痛,记忆下降,反应迟钝,精神萎靡,健忘、嗜睡等苦不堪言,既想解除痛苦,又害怕手术,对手术效果及安全性持怀疑态度,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紧张、恐惧心理,针对患者对手术不同的认知评价,进行心理干预,解除其心理障碍,消除心理负担,增强其对手术的信心。

2.1.2 术前睡眠监测 多导睡眠图监测是诊断OSAHS的金标准。术前行睡眠监测的目的是了解患者血氧饱和度、呼吸暂停的类型、呼吸紊乱指数、睡眠结构及睡眠质量情况,协助诊断,保证有效治疗。监测前嘱患者洗头、洗澡,不使用化妆品,以保证导联的粘贴度,监测前禁服镇静药品,禁饮咖啡、茶,忌烟酒,避免大量饮水,以免夜尿多影响睡眠质量。

2.1.3 完善相关检查 OSAHS患者以肥胖人群为主,由于夜间睡眠时长期缺氧,患者多伴有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等基础疾病。因此术前须完成血常规、出凝血、肝肾功能、胸片、心电图等,以便掌握重要器官功能情况,并控制好血压以减少术中、术后出血。

2.2术后护理

2.2.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全麻患者返回病房后,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床边备气管切开包、吸引器、吸痰管等急救物品,持续心电监护,观察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变化,如出现躁动、血氧饱和度<90%、胸闷、憋气、心前区不适等,应立即报告医生处理。

2.2.2 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窒息 OSAHS患者长期处于低氧、高碳酸血症状态,中枢呼吸驱动性减弱,手术虽然去除口咽部部分阻塞组织,但手术本身导致局部黏膜水肿、舌体肿胀、局部分泌物增多等,手术后可能会出现呼吸道阻塞、窒息的危险,因此特别注意监测呼吸情况,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持续吸氧,保证血氧饱和度大于95%,术后6h取半卧位,使膈肌下降,增加肺通气量,术后及时应用激素可减轻局部水肿,防止梗阻发生。

2.2.3 出血的观察 由于患者长期缺氧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害和术中组织损伤,术后可有少量渗血,并逐渐减少,术后24h内应加强伤口渗血渗液的观察,术日嘱患者安静休息,少说话,避免吞咽漱口等动作,次日鼓励患者讲话、伸舌,以防术腔粘连和感染。

2.2.4疼痛的观察 术后24h内切口疼痛较明显,可给予口含冷饮、颈部冰敷,一方面可降低神经末梢敏感性,另一方面可使血管收缩减轻因局部肿胀淤血压迫末梢神经所致的疼痛,同时还有防止手术部位出血作用,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止痛剂。

2.2.5饮食护理 术后短期内咽部肿胀,吞咽疼痛,患者多不愿进食,护理人员应鼓励患者进食,全麻清醒后6h可进少量冷流质,如牛奶、米汤等,次日给予温凉流质或半流质,以后逐渐软食,食物应易消化,避免粗糙、坚硬、刺激性大的食物。

3 出院指导

嘱患者注意休息,预防感冒,保持口腔清洁,肥胖者应控制饮食,增加运动,增强抵抗力,动员患者戒烟酒,睡眠时尽量侧卧位,慎用安眠镇静剂,定期复查。

4 讨论

OSAHS是一种发病率高,危害较大的疾病,由于它的发生发展呈慢性、渐进过程,临床症状不十分典型,容易被人们忽视。随着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OSAHS近几年发病率有逐渐上升趋势,严重影响患者工作和生活质量,可导致心血管系统及中枢系统并发症,甚至可致夜间心性和窒息性猝死[4]。据报道肥胖的程度与OSAHS病情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5]。因为肥胖颈部脂肪堆积,咽腔狭窄,咽喉部横截面积减少,睡眠时咽喉部塌陷可能性增大,呼吸阻力增加[6],腹部脂肪堆积,影响膈肌运动,对呼吸也有影响。因此减肥是预防OSAHS重要手段,合理膳食,提倡低脂肪、适当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纤维素,加强体育锻炼,戒除烟酒,因酒精可使肌肉松弛,张力降低,增加呼吸紊乱频率,加重机体缺氧状态;戒烟可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预防和降低阻塞,健康干预可提高睡眠呼吸暂停病人的生活质量,更新了病人关于“打呼噜不是病”的观念。

参 考 文 献

[1]Young T,Peppard PE,Gottieb DJ.Epidemiology of obst,ructive sleep apnea:apopulation health perpective.Am Respir Crit Care Med,2002,165(9):1217-1239.

[2]王桂清,孙宝君.人民军医[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50.

[3]田勇泉.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79.

[4]候军华,兰兰,赵素平,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血压波动特点及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3):181.

篇6

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36例闭塞性支气管患者,观察和比较其临床症状,肺部X线片以及肺功能检查等情况,总结其临床特点。

结果:36例患儿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复咳嗽、喘息、气促;查体可见均有不同程度的呼吸急促,双肺可闻及湿啰音以及喘鸣音。影像学检查可见肺部出现了过度通气,经高分辨CT检查可见出现斑片影的患儿有10例,出现马赛克灌注的患儿有16例,支气管壁增厚的患儿有6例。病理学检查可见存在较多的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以及脱落的上皮细胞,少数淋巴细胞以及嗜酸性粒细胞等。静脉应用甲泼尼龙进行治疗,或者改为口服泼尼松进行治疗。同时给予支气管扩张剂,改善支气管的闭塞作用。必要时可给予便携式氧浓缩机进行氧疗,使氧饱和度维持在94%以上。经积极治疗后,30例患儿泼尼松加回原量后,病情较为稳定,偶尔会出现气促、肺部喘鸣音。16例患儿病情无明显改善,仍然出现咳嗽、气喘、肺部喘鸣音等情况。

结论: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以慢性咳嗽、肺部出现喘鸣音为特点。X线检查以及支气管镜检均无明显的特异性。肺功能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对于临床上诊断闭塞性支气管炎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体征和临床表现、肺部高分辨率的CT检查以及肺部功能检查为主。

关键词:闭塞性细支气管炎 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9-0255-01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是临床上比较少见的一种纤维变性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主要是由于下呼吸道出现了病变,引起了管腔狭窄导致完全性小气道的闭塞[1]。多是由于呼吸道感染引发,常见的致病原为腺病毒。也与患者具有高敏感性肺炎以及自身免疫系统紊乱有关。对于儿童来说,一旦发病,临床预后较差,严重时会导致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2]。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主要以炎症及组织纤维化导致部分或完全性支气管病变为特征。小气道损害还会引起气管壁细胞功能以及伴行神经的紊乱[3]。临床上治疗时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为探讨和分析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措施。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09年12月—2011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闭塞性支气管患儿36例,对其临床特点及诊疗措施进行了总结,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9年12月—2011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闭塞性支气管患儿36例,均经我院诊断为闭塞性支气管炎。其中男20例,女16例。就诊时主要临床症状为出现急性呼吸道感染后4周以上,有持续或反复发作的气促、喘息或咳嗽,使用支气管舒张剂无效;胸部X线片常检查可见存在过度通气,胸部CT检查可见支气管壁出现增厚、支气管扩张或肺部不张。肺功能检查存在通气功能障碍。

1.2 呼吸道病毒及辅助检查。取所有患儿鼻咽深部分泌物,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常见呼吸道病毒,按试剂盒说明进行操作。对所有患者进行X线片、胸部高分辨CT、血气分析、血常规以及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检查。

2 结果

2.1 临床表现。36例患儿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复咳嗽、喘息、气促;查体可见均有不同程度的呼吸急促,双肺可闻及湿啰音以及喘鸣音。经肺功能及血气分析,全部患儿均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影像学检查可见肺部出现了过度通气,经高分辨CT检查可见出现斑片影的患儿有10例,出现马赛克灌注的患儿有16例,支气管壁增厚的患儿有6例。病理学检查可见存在较多的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以及脱落的上皮细胞,少数淋巴细胞以及嗜酸性粒细胞等。

2.2 治疗与转归。早期阶段是治疗闭塞性支气管炎的关键时期,早期治疗可以阻断疾病的进程。36例患儿进行抗感染治疗和对症治疗。在纤维化进展之前进行激素治疗是有效的。可静脉应用甲泼尼龙进行治疗,每公斤体重给予2mg,每8小时给药一次。或者改为口服泼尼松进行治疗,每公斤每天给药1-2mg。疗效为3个月。可同时给予支气管扩张剂,改善支气管的闭塞作用。必要时可给予便携式氧浓缩机进行氧疗,使氧饱和度维持在94%以上。经积极治疗后,30例患儿泼尼松加回原量后,病情较为稳定,偶尔会出现气促、肺部喘鸣音。16例患儿病情无明显改善,仍然出现咳嗽、气喘、肺部喘鸣音等情况。

3 讨论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是由于肉芽组织或纤维化组织造成的部分或完全的细支气管或肺泡管阻塞。多是由于腺病毒、流感病毒、麻疹病毒、支原体等感染所致[4]。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可分为狭窄性毛细管炎以及增生性毛细支气管炎两种。主要临床表现为慢性咳嗽、喘息和运动不耐受,常可因呼吸道再感染而导致病情加重。肺部X线检查可见肺部的透光度增加,病变肺段出现实变或不张。肺纹理增多或模糊。经高分辨CT检查可见为明显的马赛克灌注征。因此临床上诊断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应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以慢性咳嗽、肺部出现喘鸣音为特点。X线检查以及支气管镜检均无明显的特异性[5]。肺功能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对于临床上诊断闭塞性支气管炎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体征和临床表现、肺部高分辨率的CT检查以及肺部功能检查为主。根据持续的临床表现及肺功能试验可见不可逆的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可避免进行肺组织的活检。

参考文献

[1] 褚海青,任胜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伴机化性肺炎24例临床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6(27):83-84

[2] 袁艺,曹玲,黄荣妍,袁新宇,卢竞,张梓荆.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临床分析[J].中国医刊,2005,6(40):44-45

[3] 赵亮,卢宏柱.小儿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研究进展[J].chinese General Practice,2011,3(14):909-910

篇7

关键词 肺结核 咯血 窒息 失血性休克 呼吸道通畅 护理体会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呼吸道慢性传染病,而肺结核大咯血则是此病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这种病来势凶猛,若抢救护理不及时或处理不当,患者常因窒息或反复多次咯血引起失血性休克而危及生命。由于结核病灶侵及小血管和较大血管从而造成破裂,导致不同程度的咯血。大咯血:咯血量300ml/分以上,多见于肺结核硬化钙化机械地损伤血管,或因肺结核后遗症、支气管扩张而引起。大咯血可造成凝固的血块阻塞气道引起窒息,是造成咯血患者窒息的重要原因。所以,对大咯血患者的护理,要保持呼吸道的通畅,严密观察病情和制定有效的护理对策,能提高患者疾病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2008年1月~2011年8月收治肺结核合并咯血患者20例,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监护治疗下,90%的患者好转或治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2008年1月~2011年8月收治肺结核合并咯血患者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20~78岁,表现为痰血9例,中等咯血8例,大咯血3例。经积极综合治疗,除1例窒息死亡外,其余19例均好转出院。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快速补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环,防治重要脏器的损害。至少应建立两条静脉通道,并遵医嘱给药。

咯血、窒息及休克的先兆:患者在咯血前可能出现咽喉部发痒,胸部憋闷,口腔内有腥味等多为咯血先兆的症状。如出现胸闷、大汗淋漓、牙关咬紧、咯血不畅、咯血突然停止、呼吸急促、烦躁等为窒息先兆症状,如出现血压下降、皮肤湿冷、脉搏增快、面色苍白、出冷汗、尿量减少为休克的先兆症状。

正确记录出入量:每天咯血100ml以下为少量,100~300ml为中量,如1次咯血200ml以上或24小时咯血量500ml以上即为大咯血,如1次咯血达1500ml以上,有立即发生休克的危险。及时记录患者的出血量和出血次数能为医生治疗提供依据。患者大咯血时做好止血、输血补液的准备,保持其水电解的平衡。

观察咯血的伴随症状:如咯血伴有大量浓痰,并随改变而改变,则可能与肺脓肿有关,如咯血并伴有其他出血倾向如皮肤紫绀、黏膜出血,则可能与血小板减少有关。

护 理

绝对卧床休息:患者最好采用侧卧位,采取此有利于血的咯出,避免血液吸入气管引起窒息,并防止引起病灶播散。如果出血侧难以确定时,一般采取平卧位,绝对不能采取坐位或头高位等,以防止不当引起的咯血窒息。合并肺心病、心衰及肝肾功能严重损害者,要绝对卧床休息以减少组织对氧的消耗,必要时给吸氧,改善缺氧症,促进身体恢复。

备好各类急救用品:对一些咯血量较多的患者,为防止患者突然大量咯血窒息,进行急救时需要的各类抢救器械应备在患者床边,如电动吸引器、吸痰管、开口器、舌钳、压舌板、心电监护仪、气管切开包等。

保持呼吸道通畅:肺结核大咯血患者常有血痰阻塞呼吸道而引起窒息的危险,应随时准备好开口器、舌钳、气管切开包等器械物品。咯血时要安慰患者,鼓励患者消除紧张情绪,将血咯出来,不要咽下,轻拍患者侧背部,以便拍出部分积血,注意清除口鼻腔的血迹,保持其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氧气的吸入。如遇大咯血窒息时,立即给予头低足高位,用开口器将患者口张开,用吸痰管吸出阻塞鼻咽的血块,若窒息不能消除,可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然后再行吸痰的方法,使呼吸通畅无阻。

饮管及大便处理:肺结核是消耗性疾病,营养疗法很重要。少量咯血可给予温凉流质饮食;大咯血的应禁食,咯血停止后可给予高蛋白、高能量、高维生素、易消化流质、半流质温凉饮食,少量多餐,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患者咯血发生后要保持其口腔清洁,减少呼吸道感染的机会。另外要保持患者的大便通畅,鼓励患者多饮水,进食蜂蜜、香蕉等食物,不要过于用力大便,可辅助使用缓泻剂,以防用力排便使肺内压增高,导致再次大咯血。

篇8

通讯作者:韩金粉

【摘要】 目的 分析新生儿上呼吸道不畅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86例上呼吸道不畅新生儿分析病因、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 本研究中鼻塞占75%,单纯性喉喘鸣占12.8%,后鼻道异常3.5%,囊肿5.8%,小下颌畸形占2.3%。予鼻内窥镜、摄胸片、直接喉镜、鼻-鼻咽轴位CT及喉部CT可作为诊断方法。上呼吸道感染及新生儿肺炎鼻塞、单纯先天性喉喘鸣予儿科常规治疗,预后好。后鼻道狭窄、鼻后孔闭锁、后鼻道囊肿、鼻前庭囊肿、会厌囊肿及舌甲状舌管囊肿病情重,需转耳鼻喉科手术治疗。结论 新生儿上呼吸道不畅以上呼吸道感染鼻塞或鼻腔分泌物阻塞为主。但对伴有吸气性呼吸困难、发绀、哺乳困难的患儿应考虑到鼻道的异常,喉喘鸣伴吸气性呼吸困难、发绀或喉喘鸣长久不愈者,要注意咽喉部的发育异常,需及时诊治以挽救患儿生命。

【关键词】 新生儿; 上呼吸道不畅

新生儿上呼吸道不畅是指环状软骨以上的呼吸器官包括鼻腔、咽部、喉部等部位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狭窄或堵塞,致呼吸不通畅,表现吸气费力或呼吸困难的一组疾病。其是新生儿期常见症状,几乎所有病例均首先就诊于儿科,故明确病因诊断至关重要。常见原因为鼻腔分泌物阻塞、上呼吸道感染及肺炎所致,少数病例见于先天性喉喘鸣、后鼻道异常及囊肿、舌后坠等。现将笔者收集的86例上呼吸道不畅患儿的病因、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综合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笔者所在医院2003~2009年门诊及住院具有上呼吸道不畅表现的新生儿86例,男39例,女47例,日龄0~27 d。

1.2 方法

1.2.1 检查方法 考虑鼻腔病变者采用鼻内窥镜检查;新生儿肺炎给予摄胸片;咽喉部病变予直接喉镜检查;此外鼻-鼻咽轴位CT及喉部CT可作为辅助检查。

1.2.2 治疗方法 根据患儿病因给予相应的治疗。(1)上呼吸道感染及新生儿肺炎鼻塞给予适当抗感染治疗,轻者可用湿毛巾敷鼻,重者可用0.25%的麻黄素滴鼻,以缓解鼻塞。如为分泌物阻塞给予必要的清理。(2)鼻后孔闭锁、后鼻道囊肿、鼻前庭囊肿、会厌囊肿及舌甲状舌管囊肿转耳鼻喉科手术治疗。(3)后鼻道狭窄先保守治疗3个月,如鼻塞减轻,观察随访。如2岁时仍鼻塞张口呼吸予以后鼻道成型术。(4)单纯先天性喉喘鸣保持呼吸道通畅,生后2周起补充维生素D、钙剂,加强营养,预防呼吸道感染。(5)小下颌畸形致舌后坠堵塞气道:将患儿置于俯卧头低位,以减轻舌后坠,缓解呼吸困难。必要时给予气管插管、气管切开。

2 结果

2.1 86例新生儿上呼吸道不畅病因分析

2.1.1 按症状出现时间分析 (1)生后72 h内发病36例,其中鼻腔分泌物阻塞致鼻塞13例,肺炎伴鼻塞7例,单纯先天性喉喘鸣6例,后鼻孔闭锁1例,后鼻道狭窄2例,后鼻道囊肿1例,鼻前庭囊肿1例,会厌囊肿1例,舌甲状舌管囊肿2例,小下颌畸形2例。72 h后发病50例,其中上呼吸道感染或鼻腔分泌物阻塞致鼻塞30例,新生儿肺炎伴鼻塞15例,单纯性先天性喉喘鸣5例。本研究中,鼻塞占75%,单纯性喉喘鸣占12.8%,后鼻道异常3.5%,囊肿5.8%,小下颌畸形占2.3%。

2.1.2 按症状轻重程度分析 (1)鼻塞、咳嗽、喉喘鸣、影响哺乳:上呼吸道感染或鼻腔分泌物阻塞致鼻塞34例;新生儿肺炎并鼻塞12例;单纯先天性喉喘鸣8例,直接喉镜确诊。(2)明显吸气性呼吸困难,有三凹征:上呼吸道感染鼻塞9例;肺炎10例;单纯先天性喉喘鸣3例;后鼻道囊肿1例;后鼻道狭窄2例,鼻-鼻咽轴位CT示骨性狭窄1例,软组织性狭窄1例;鼻前庭囊肿1例;小下颌畸形(Pierre Robin系列畸形)2例。(3)严重发绀,呼吸衰竭:后鼻孔闭锁1例,鼻-鼻咽轴位CT示膜性闭锁、会厌囊肿1例,直接喉镜检查见会厌谷囊性肿物;舌甲状舌管囊肿2例,喉镜检查见舌根部灰白色圆形肿物,喉部CT示舌根水平圆形低密度灶,气道狭窄。

2.2 预后 上呼吸道感染或鼻腔分泌物阻塞致鼻塞及肺炎伴鼻塞经治疗症状很快消失,预后好。鼻后孔闭锁1例为膜性闭锁,患儿术后鼻腔通气良好,随访1年无异常;后鼻道囊肿和鼻前庭囊肿2例患儿在鼻内窥镜下抽出稀脓性液体至囊肿消失,鼻塞随之消失,随诊1年无复发;后鼻道狭窄患儿2例,2岁时仍张口呼吸,予以后鼻道成型术,鼻塞消失;11例单纯性喉喘鸣患儿均未做特殊处理,2岁内症状逐渐消失;1例会厌囊肿患儿因病情重呼吸衰竭,直接喉镜下行穿刺术抽出囊肿液,解除呼吸道梗阻,正在随访中。2例舌甲状舌管囊肿均先予喉镜直视下行囊肿穿刺术,抽出囊肿液解除呼吸困难,之后行手术切除术,随访1年无复发。2例小下颌畸形为Pierre Robin系列畸形,家长均放弃治疗,新生儿期死亡。

3 讨论

3.1 鼻部病变所致气道不通畅的原因及诊治 新生儿上呼吸道不畅以鼻道病变为多,以上呼吸道感染鼻塞或鼻腔分泌物阻塞为主。因新生儿鼻道相对狭窄,黏膜血管及淋巴管丰富,受刺激后易充血水肿。其次为肺炎伴鼻塞及单纯性喉喘鸣,于儿科正确处理后症状可很快消失,无生命危险。但儿科医师在初次接诊此类患儿时需仔细查体,如鼻腔分泌物堵塞去除后症状即消失,可避免不必要的胸部X线检查。后鼻道发育异常或上呼吸道囊肿虽较少见,但有潜在的致命性并影响其生长发育。后鼻孔闭锁为严重鼻道畸形,有家族遗传性,可为单侧或双侧,完全或部分,如为双侧闭锁必导致严重呼吸困难,可见于先天畸形综合征,如CHARGE联合征,由于约半数的患儿有后鼻孔闭锁、严重的心脏缺损和吞咽困难,故常在新生儿期出现危急症状[1]。本研究1例为双侧不完全性鼻后孔闭锁,无家族史,未发现其他部位异常。对不能解释的呼吸困难的新生儿应经鼻孔插入鼻胃管,了解有无鼻后孔闭锁,尤其在存在多发畸形时,用碘酒滴入鼻腔行X线检查可鉴别骨性或膜性闭锁,鼻内窥镜检查可直观地诊断。后鼻道狭窄临床不少见且逐渐受到重视,如确诊,于耳鼻喉科随访,确定手术指征及时机,如得不到有效治疗,患儿因经常鼻塞张口呼吸致面部发育异常。

3.2 咽喉部病变所致气道不通畅的原因及诊治 单纯性先天性喉喘鸣为咽喉部病变所致气道不畅的主要原因,约占新生儿喘鸣的60~70%。可能的病因为妊娠期营养不良、胎儿缺钙或其他电解质缺乏或不平衡所致。单纯性先天性喉喘鸣直接喉镜检查见喉组织软而松弛,吸气时喉上组织向喉内卷曲,呼气时吹出,若用直接喉镜将会厌挑起或伸至喉前庭时,喉鸣音消失,即可确定诊断[2]。喉喘鸣伴吸气性呼吸困难、发绀或喉喘鸣长久不愈的,要注意咽喉部的发育异常,如会厌囊肿、舌甲状舌骨囊肿。新生儿期临床上遇到出生后即有喉鸣或发病早、喉鸣呈持续性、仰卧位减轻,伴有哭声弱、声音嘶哑、梗阻性呼吸困难者要注意先天性喉囊肿[3]。直接喉镜检查是确诊该病的最直接、有效、快捷的手段。所以直接喉镜应作为先天性喉喘鸣,尤其怀疑先天性喉囊肿病例常规检查手段[3]。避免喉囊肿患儿因严重气道堵塞而导致猝死,为治疗赢得时间[4]。一旦确诊应及时手术切除治疗。本研究中2例Pierre Robin系列畸形所致上呼吸道不畅,其发病基础是由于下颌骨严重发育不良,而不能支撑舌部,舌后坠导致严重的上呼吸道梗阻及宫内早期发生腭裂。处理方法为将患儿置于俯卧位,使头部低于身体其它部位。较重患儿可采用暂时有效的措施,如放置口咽管或气管插管,必要时行气管切开。今年来,国外文献均推荐使用喉罩进行复苏[5]。由于喉罩不需暴露会厌可行盲探法放置,同时避免上呼吸道阻塞,因此对Pierre-Robin综合征患儿复苏效果显著而独特,是很好的选择[6]。随着下颌逐渐长出,舌后坠最终可得到缓解。

综上所述,儿科医师在接诊鼻塞新生儿时应仔细查体,对伴有吸气性呼吸困难、发绀、哺乳困难的患儿应考虑到鼻道的异常,及时诊治以挽救患儿生命并防止造成面部发育异常。对有喉喘鸣伴吸气性呼吸困难的患儿要想到咽喉部的异常,避免误诊为单纯性喉喘鸣而危及患儿生命。对小下颌畸形、后鼻孔闭锁患儿,需考虑到先天畸形综合征及染色体疾病的可能,注意全身检查及染色体检查,避免漏诊。

参 考 文 献

[1] (美)戈梅勒(Gomella,T.L.).新生儿学手册.第5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440-441.

[2] 张家骧.新生儿急救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696-697.

[3] 武辉,王国华,严超英.先天性喉囊肿误诊病例分析.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07,22:176.

[4] Weldon BC,Krafcik JM.Breath-holding-like spells in an infant:an unusual presentation of Lingual thyroglossal duct cyst.J Pediatr Surg,2000,35:1381-1384.

[5] Yao CT,Wang JN,Tai YT.Successful management of a neonate with Pierre-Robin syndrome and severe upper airway obstruction by long term placement of a laryngeal mask airway.Resuscitation,2004 ,61:97-99.

篇9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结核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患,是全世界慢性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其死亡率为呼吸道死亡率最高疾病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估算,我国每年因COPD死亡人荡500-1000万,导致严重和逐渐增加的经济和社会负担。同时我国也是肺结核负担最重的国家,结核病患病人数居世界第2位。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COPD合并肺结核显著增多,合并肺结核的风险随着COPD病情进展而增加,容易漏诊及误诊,显著影响预后,给诊断和治疗带来困难。近年来,关于COPD合并肺结核诊治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现综述如下:

1.COPD合并肺结核的发生机制

研究表明,COPD比普通人更容易患肺结核,其发生原因可能有几个方面:①机体免疫力降低发生COPD患者年龄较大,反复呼吸道感染,机体免疫力下降,淋巴系统及网状内皮系统功能低下;②慢性炎症刺激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支气管粘膜长期充血,水肿,粘液积聚,导致防御功能降低;③曾经有结核感染再加上长期的咳嗽、咳痰、气喘,以及反复的呼吸道感染造成的长期低热、营养低下导致患者能量消耗增加及生成减少,导致长期营养不良,机体免疫力降低,使结核复发。④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低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从而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低下,再次感染结核分枝杆菌而发生肺结核病。⑤长期吸烟也是肺结核复发的原因。

2.COPD合并肺结核的诊断

2.1临床表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肺结核的临床表现均可出现咳嗽、咳痰、喘息,胸闷,气急,低热,乏力,等呼吸道症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病时,也通常表现为咳嗽、咳痰等症状,但部分患者即使出现上述症状,对患者进行抗感染治疗但未取得较佳效果时应考虑发生结核的可能性,需进一步行实验室,将结核的可能性排除。

2.2影像学表现 老年性肺结核的影像学与青壮年不同,一般成人肺结核好发于双上肺及下叶背段,有多形性和多钙化灶的表现,肺下叶结核相对少见,老年COPD合并肺结核,结核病灶可在肺野的任何部位出现,影响学表现复杂,与炎症病灶不易区分,易误诊为肺炎,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合并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主要观察病变部位,范围,形态,密度,结节样变,空洞,膈肌粘连,及钙化情况。当其并发肺结核病时,COPD合并肺结核患者病变累及范围广泛,多双肺受累,呈多肺叶侵润,而累及不典型部位(肺基底部或前部),在病变性质方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病患者较少累及下叶基底段,且其较易出现肺部多形态病灶、胸腔积液及胸膜改变、肺部空洞、膈面黏连。也可出现纤维条索钙斑影,网结影和蜂窝样改变。COPD合并肺结核可以使渗出,增生,干酪坏死等多种病灶影共存,因而结核病灶常表现为多灶性,多段性,多形态性;同时合并胸膜病变较多,表现为胸腔积液或胸膜粘连憎厚,由于COPD患者免疫力低下,合并肺结核易出现空洞,腺泡样结节影的出现也是肺结核的另一特征,多为结核杆菌沿支气管播散造成,肺结核病灶影像学表现密度较炎症高,如不在典型部位但多种病灶并存,考虑肺结核,高分辨率CT可发现更多结核征象。

2.3实验室检查 与一般肺结核患者相比,由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T细胞数量不足,增殖能力下降,不能活化巨噬细胞,致使结核菌素试验及结核抗体阳性率低,但痰涂片抗酸染色阳性率高,可能与COPD合并肺结核的患者免疫抑制更为严重及肺部损害容易激活结核分枝杆菌有关。所以对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怀疑其并发肺结核病时,应进一步观察病情,并多次送痰找抗酸杆菌,另外,红细胞沉降率可明显增快,也可作为活动性肺结核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重要参考指标。目前纤维支气管镜检测结核杆菌被认为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必要时可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并行气管镜下刷检灌洗、肺组织穿刺等有创检查,可有效的提高早期COPD合并肺结核的阳性诊断率。

3.治疗

在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的治疗方面,给予抗结核药时就依据适量、早期、全程、规律、联合的原则,首先选用不良反应少、副作用小的抗结核药物,杀菌药物组成安全有效的抗结核治疗方案,有针对的根据老人身体的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达到痊愈的目的。初治患者2HREZ/4HRE,复治患者3PaPdtLfxE/6PaPdtE,可取得较好的效果旧。同时,还建议改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为吸人性糖皮质激素治疗,以减轻激素不良反应。适当应用免疫调节剂,增强营养支持疗法,调整水、电解质平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病的患者在抗结核治疗的过程中较易发展为耐药结核病。老年人的身体各部分脏器功能均减退,身体代谢能力降低,对药物的敏感度增加,应选用肝毒性较小的抗结核药物,用量上要相对减少。为了防止结核反复,应长时间用药,不可短期治疗。在抗结核治疗时防止结核反复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症状也要兼顾治疗,要注意药物的作用机制防止发生相互作用,影响治疗。

篇10

【摘要】目的 探讨气管插管在小儿急性喉炎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0月~2006年6月收治急性喉炎患儿28例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研究探讨。结果 患儿插管过程均顺利, 插管后均行呼吸机机械通气,插管时间平均2.5d(24h~96h),操作时无窒息,临床效果满意。结论 气管插管治疗小儿急性喉炎,可以解除严重喉梗阻,临床可取代气管切开。

【关键词】气管插管;小儿急性喉炎;应用

小儿急性喉炎是耳鼻喉科常见急症,是儿科常见病,可发生于任何季节,以婴幼儿多见,病情往往来势迅猛,如不及时采取措施,患儿会发生窒息,甚至危及生命。重度喉阻塞经药物治疗不能缓解,需及时做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我科自2005年10月~2006年6月收治小儿喉炎患者28例,其中急性喉炎患者15例,患儿重度喉阻塞,为了解除呼吸困难,实行气管插管术,临床效果满意,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儿科自2005年10月~2006年6月收治急性喉炎患儿28例(具体见表1),男21例,女7例,患儿年龄5~24个月,插管时间为24h~96 h,喉梗阻解除,给予拔管,其中轻度喉梗阻6例,中度喉梗阻7例,重度喉梗阻15例,伴有喉头水肿17例,吸气性呼吸困难4例,喉喘鸣2例,喉镜检查,可见喉粘膜肿胀, 充血,声带充血呈红色,扩张血管,声门常附有粘脓性分泌物, 所有患儿均经喉镜检查,根据其特有症状声嘶,喉喘鸣,吸气性呼吸困难,确诊为喉炎。

2 小儿急性喉炎的治疗

2.1 常规治疗 小儿急性喉炎是耳鼻喉科常见急症,病情严重时患儿伴有呼吸困难、憋气,甚至喉阻塞,如果不及时解除喉阻塞,患儿会窒息而死亡,对于轻中度喉阻塞常以药物治疗为主,不能缓解,需及时做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①全身给以足量敏感抗生素。②有轻度呼吸困难者,应加用激素类制剂,同时给以氧气吸入和适量镇静剂.如激素滴注1-2小时无效者,应考虑气管切开术。③禁用吗啡及阿托品类药物,以免抑制呼吸和使呼吸道粘膜干燥.2.2对症治疗 患儿平卧或半卧位,注意观察呼吸,心肺等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随时做好气管切开准备,保持环境安静,空气流通,做好思想工作,使患儿情绪稳定,加强身体锻炼,增强体质预防上呼吸道感染。2.3气管插管 小儿急性喉炎的治疗关键是解除喉梗阻,1、2度呼吸困难的患儿均采取保守治疗,并密切观察呼吸情况。3度呼吸困难经大剂量激素治疗后1小时不能缓解者,应随时气管插管术。4度呼吸困难应立即行气管插管术。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术。

3 讨论

小儿急性喉炎以声嘶、犬吠样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是耳鼻喉科常见急症之一,病情严重时患儿常出现窒息,如果不及时解除喉阻塞,严重威胁着患儿的生命。重度喉阻塞经药物治疗不能缓解,需及时做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小儿喉炎耳鼻喉科较多见,传统的治疗3~4度呼吸困难临床常行气管切开,一般来说,除了重度呼吸困难发生窒息或应用激素治疗无效患者,观察20~30分钟,病情仍无缓解立即给予气管切开。喉炎患儿大都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流感杆菌或病毒感染所致,一经诊断就应使用抗生素。大量抗生素的使用能迅速有效地杀死或预防致病菌继发感染,局部发挥较强的杀菌作用,也是大剂量皮质激素使用的必须。雾化吸入可迅速消炎,增加呼吸道湿度,有利于排痰,并使呼吸道黏膜充血水肿消退,可使呼吸困难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给进一步治疗赢得了时间,使部分患儿避免了气管切开手术近几年来,我院小儿科应用气管插管,救治小儿急性喉炎,?解除喉阻塞 ,效果明显,与气管切开相比较,小儿行气管插管,一般在2~3天就可拔管,迟者也不超过一周,且速度快,家属易接受,并发症也少。本组患儿收治小儿急性喉炎病人247例,有5例患儿重度喉阻塞,为了解除呼吸困难,实行气管插管术。本组小儿喉炎患者28例,其中急性喉炎患者15例,药物治疗不能解除呼吸困难,患儿重度喉阻塞,为了解除呼吸困难,实行气管插管术,插管时间为24~96小时,患儿喉梗阻解除,给予拔管。总之,及时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和抗生素等治疗措施可减少气管插管,避免小儿窒息发生;一旦确诊急性感染性喉炎应积极采取合理综合治疗措施,病情无缓解及时实施气管插管,在临床切实可行,效果满意,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黄赛虎,谢慧敏,张庆立.气管插管在治疗儿童急性喉炎喉梗阻中的应用[J].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0, 02:265-266.

[2] 高体红. 急性感染性喉炎的临床特点[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4,07:352-353.

[3] 金燕红,邵云峰,於国红 气管插管患者的安全护送[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06:356-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