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范文

时间:2023-10-26 17:33: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

篇1

关键词:现代社会 特点 教育 适应 超越

教育受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制约,同时教育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也有一定的交互作用。“教育要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相适应,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人”,这是长期以来教育学所公认的命题,也是所有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社会在不断发展,同样教育不仅要适应社会的发展更要超越社会的发展。

一、现代社会的特点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推动下,人类社会步入到信息时代,这一时代与以往任何一个时代相比都具有明显的不同特点。

(一)竞争日益激烈

时下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工作中抑或生活中,人们面临着来自各个方面的竞争压力。由于竞争的日益激烈,在校学生的适应与调节、大学生就业、人们的心理健康等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挑战。

(二)全球化

全球化可以指政治、经济、文化的全球化,但通常全球化指经济全球化。联合国贸发会议的报告称,经济全球化包括自由市场、投资流动、贸易和信息的一体化。主要表现在:生产的全球化,跨国公司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市场的全球化,国际贸易迅速发展,国际贸易成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资金的全球化,国际金融迅速发展,巨额资金在各国之间自由流动;科技开发和应用的全球化;信息传播的全球化等。经济全球化对教育有着深刻的影响,体现在:经济全球化带来人才竞争的全球化,教育该如何培养适合全球化的人才、面对人才向富国流动教育该怎么做、面对国外留学热潮中国学校该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多元化,该如何保护、发展本国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教育一个新的课题;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教学目的、目标、内容、方法和手段等该如何改革等等。

(三)知识经济

所谓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它是相对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而言的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是把知识作为最重要的资源,把人创造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看做是最重要的经济发展因素。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对知识观有了深刻的变化,进而影响着教育,主要体现在:知识经济要求教育是一个多样化、开放式的教育;知识经济使人越来越重视终身教育;对教育的原创性、创造性需求增强;要求人才的综合素质提高;知识大爆炸时代不断产生新的专业、新的知识,对教育提出新的需求。

(四)文化多元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1年9月11日通过的《文化多样性宣言》指出:“文化多元化”是指“文化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方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具体表现为构成人类各群体和各社会的独特性及其全部独特性所构成的多样化”。在人类社会不断的创造、交流、革新的过程中,各民族、各国家形成和发展了各自的文化,随着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冲突,文化多元化更加凸显。文化多元化对教育的影响体现在:文化多元化约定教育目标要体现价值观;文化多元化对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等都有影响。

(五)距离的亲近与感情的疏远

特别体现在现代城市生活中,同一个楼房的住家大人之间缺少交流与沟通,同样小孩的玩伴在减少,这样情况下成长的孩子更容易形成各类心理障碍,如何对这一问题进行解决也是教育关注的命题。

二、教育与社会的适应与超越

从实践唯物主义看教育与社会的适应与超越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适应”与“超越”是同一发展过程中的两个方面,适应中有超越,超越中有适应。同时,它们又是一组“互为递进”的概念,适应是超越的基础和前提,而超越的阶段性成就又需要适应来加以维持、巩固和发展,超越的目标应指向新的适应。笔者认为教育与社会的适应与超越关系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教育中的“教”和“学”与“习”的关系。

(一)教育与社会的适应

教育与社会的适应是指教育对社会现状的适应,它强调教育要从社会现状(包括现有的物质生产水平、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传统)出发,根据已有的社会现实去设定教育的目的、内容乃至教育方式,以便将社会现有的东西在年轻一代身上再生产出来,并通过年轻一代的社会化,以达到使现有社会在时间上得以延续的目的。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所谓适应充分体现了教育中的“教”和“学”。

“教”和“学”的主要内容是“认知世界”,即人类社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的知识、理论与经验的总和,教与学使学生能够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以寻求在社会上生存的经验和技能,也就是说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在这个过程中“教”的内容、目的、方式等等都要受到一定的、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同时“学”的水平、内容、目的、层次也受到各种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在这个层面上讲,教育与社会的适应问题充分体现了教育的维持、生存等功能。

(二)教育与社会的适应与超越的辩证统一

教育与社会的适应与超越符合马克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这里所论述的“超越”是在“实践”意义上所说的“超越”,因而是通过对动物的简单适应的积极扬弃而内在地包含了适应性的“超越”。“实践就其本质而言就是超越的,”人正是用实践这种超越的方式来适应这个世界的。

从某种程度上讲教育与社会的适应问题体现了教育的维持功能,这一方面体现在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后续,另一方面体现在教育对促进社会的稳定上所发挥的作用。教育与社会的超越问题同时也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教育对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表现在对社会的改革和发展。

当今社会,和平与发展是时展的主流,和平是基础,发展是本质,而教育与“适应”恰恰体现了“和平”,“超越”则体现了“发展,就像和平与发展的辩证统一,“适应”与“超越”也体现了实践唯物论的辩证统一。

篇2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出现了多样化的趋势,如何有效的促进高职院校课程教学改革,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通过对高职经济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究改革高职院校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途径,为高职院校经济学课程改革提供借鉴与指导。

关键词:

高职院校;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

在我国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高职院校的学生就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要求大学生必须具有知识应用与实践的能力,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随着信息技术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高职院校经济学专业的教学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如何有效的改进相应的教学模式,提高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效果,重点对学生的应用性能力进行培养,培养经济学专业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

一、高职院校经济学课程教学存在问题

1)缺乏真正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新教材目前,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需要结合地方经济的发展需要,并与地方企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相结合,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由于高职院校的经济学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注重对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但是,现有的经济学教材都不能根据时代的变化来更新教材,还采用传统的教材,内容没有能够将社会上的热点、重点问题囊括在内容,教材内容显得陈旧。例如在市场营销这门课程中,没有将微信营销、众筹营销等内容融入到教材中,也没将一些传销等反面的内容融入到教材中,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导致学生对这种传统的课程编排方式不干兴趣,觉得课程内容没有价值、没有实践意义,使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这样教材就不会给学生带来相应的经济学知识。这样,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还浪费学生的时间,也就谈不上达到现代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因此,加快新的经济教程的开发,成为当前高职院校经济学专业教学改革的首要问题,在教材中要添加案例分析、并注重该领域的最新发展与最新知识。

2)教学方法有待改进。目前,高职院校的经济教学过程中,还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技能。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知识被动的接受老师的讲解,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没有主动参与课程学习的意识,缺乏主动学习的动机,学生只是记住一些重要的概念与数据,培养出来的学生创新能力较差,而且实践能力也比较差,学生在毕业后,遇到经济学方面的实际问题时,缺乏有效的解决问题能力。而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学生的实践技能与应用能力比较强,只有培养应用能力强的毕业生,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较少,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性也比较差,在实际工作中缺乏机动性与灵魂性,教师也没有充分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教学,将经济中的新观点、新方法传递个学生,不能针对学生的个性对学生进行培养。这就需要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创造一些有利的条件,通过改革和创新,来寻求一种能帮助学生获得熟练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3)有限的专业化教育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职业院校能够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只有将产学研结合在一起,注重对学生应用技能的培养,导致经济专业学生的培养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一些高职院校对经济类人才的培养还是沿袭传统的经济专业人才、经济学专家型人才的培养方式对学生进行培养,导致学生的整体能力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我国在整体经济的发展,要求人们对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有所了解,所以高职院校经济专业的学生要能够全面的了解信息经济发展的规律与知识,使科学技术知识与经济学知识相互补充,使得学生在实践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运用经济学生规律来解释市场现象,如开设《经济学概论》、《经济学原理》等课程中要注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培养,使当代大学生不但具有科学技术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经济理论知识。

二、高职院校经济类课程改革的策略

1)积极的编写新教材,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组织优秀的教师共同编写教材,将当前经济学科中的前沿知识编写到教材中,让学生能够及时的了解经济专业的热点与重点问题,并能够结合当前的现状,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接受经济学课程教育,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教会学生能够利用全球网络和图书馆去获取经济学信息资料,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从而掌握目前基本的经济学知识,运用经济学知识能够解决实际的问题,在进行实践学习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能够充分根据自己的专业技能,对复杂的经济现象进行研究,并能够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通过对复杂问题的分析,来探究政府的经济政策或者现象,从而能够有效的探究和分析现实中经济现象问题,学生应该学会把他们所获得的经济事实、经济学理论和资料、数据等转移到现实中的问题,借助现实中的经济现象或者问题,通过分析、评价、推理,创造出新的经济学知识,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2)改革高职院校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随着信息技术在高校课程改革中的应用,高校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促进学生的学习,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对经济课程的认识能力。教师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式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创设多种多样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对社会经济现象的分析能力,帮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最终能够独立的解决问题。同样,也可以运用网络教学、翻转课堂教学、微课教学等先进的信息技术教学方式,来提升课程的教学效率,改变学生的认知态度,提升学生对经济学课程的学习能力。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精神,让学生在竞争与合作的环境中提高学生对经济学的理解能力。让更多的学生掌握经济学知识,掌握更多的实践技能,是塑造高素质公民的要求,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作为高职院校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

3)拓展学生专业实践的培养方式。在高职院校经济学专业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地方的实际与社会的要求,将产学研合作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以培养学生的应用型能力为主要目标,让学生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能够充分的运用理论知识,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在实践教学中,应该充分的教育学生们拓展自己知识面,分析当前的经济现象,着眼于学会怎样独立操作,怎样分析和处理问题,学会把理论应用于现实经济问题的处理,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应用的能力。对经济学专业的学生,重点培养他们的适应能力,高职院校应该要求他们有高水平的经历或实验,这样才能有效的满足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三、结束语

高职院校经济学专业课程教学的改革需要结合当前社会的实际,重点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培养,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能够充分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知识,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活动,激励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题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够结合社会的经济现象,要求学生能够用理论知识来解决相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何楚明.大众化背景下个性化人才培养与板块课程[J].教学研究,2013(12).

[2]周春平.基于科学发展观视角的微观经济学实践性教学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5(7).

篇3

关键词: 大学 社会 社会责任

20世纪末,人类社会开始从工业经济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过渡,社会更加关注知识,更加依赖于创造知识的社会机构,大学作为拥有知识资本最多的主体开始处于社会的中心。克拉克・克尔认为大学将成为未来个体和整个社会发展的动力,大学具有促进教育民族化与国际化的责任,促进精英教育、大众教育及普及化教育协调发展的责任,重塑学者道德与新型学术文化的责任,促进个体能力和现代化社会发展的责任。[1]同时,出现了一批关于大学社会责任的经典著作,如德里克・博克的《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1982)、阿尔特巴赫《美国社会中的高等教育》(1994)等,[2]这些著作论述了社会对大学的需求及大学对社会的责任,对高等教育理念与实践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的确,大学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社会也越来越依赖大学,在平静的外表下,大学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离我们越来越近。

一、大学走出象牙塔的动因

(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大学成为社会的轴心机构。

展望新世纪,人类正处在全球经济发生根本变革的时代,知识经济己经走进人们的视野。潘懋元先生认为,在知识经济社会,大学将主要发挥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库、知识库、思想库和产业孵化器的作用。[3]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经济活动最重要的资源和生产的核心要素,知识可以驱动经济发展,知识可以创造财富。在这样的时代,可能会出现两种趋势:一方面是知识的经济化,另一方面是经济的知识化。知识的经济化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独立的知识产业部门的产生,在这样的部门里,知识本身已经转化为经济的一部分,它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它本身已经蕴含着经济的要素,换句话说就是“知识即经济”,知识既是生产资料,又是生产工具;既是生产的对象,又是生产的产品。经济的知识化是指随着经济中知识所起作用的不断增加,其中的知识成分也不断增长,最后导致经济发生质的变化,财富的生产和增长不再依赖单纯的物质资源投入和人力资源的投入,而主要依靠知识的投入。这些都不可避免地让人们把目光集中到大学这一产生和传播知识的地方。

(二)高等教育大众化让大学与社会关系更加密切。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至七十年代早期,西方各国先后经历了高等教育发展的“黄金时期”。美国学者、加州伯克利大学的马丁・特罗教授接连撰写了《从大众高等教育向普及高等教育转化的思考》(1970)、《高等教育的扩张与转变》(1972)、《从精英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1973)等系列长篇论文,提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理论[2]。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作为社会知识库、人才库、思想库的大学对社会的强力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大众化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高等教育大众化能够为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提供人力资源方面的支持。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力资本积聚的重要手段。其次,高等教育大众化可以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达到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靠科技,而科技的发展靠教育。最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会推动高等教育产业的发展。事实上,目前已经有一些国家把教育产业作为支撑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点。高等教育与社会之间这种相互交融、相互影响的关系必然要求大学走出封闭的象牙塔,适应社会的需要。

二、走出象牙塔的途径

从大学发展的客观条件来看,高等教育活动产生于社会活动的需要,并随着人类生产、生活的发展而发展。因此,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这是其发展的基本规律;从大学自身的主观条件看,教育的开放性决定了高等教育必然要在发展中与社会密切联系,在开放的状态中获得自身的发展。因此,大学应该积极主动地服务于社会,推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

(一)鼓励学生思考社会问题,促进学生道德的发展,提高社会整体道德素质。

大学培养的人才是必然要走向社会的。著名思想家奥尔托加认为,在大学里建立起符合时代要求的思想体系,树立崇高的精神境界,是大学的一项凌驾于其他之上的基本功能,大学应该把教育者培养成具有“人的精神”的人。[4]大众化高等教育下,学生本身差异越来越大,大学想要教育好学生,向他们说明社会的诸多弊端和不公正的现象并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必须先想办法帮助学生更深入地思考和认识这些社会问题。近年来,我们已经多次看到社会存在的弊端,社会的道德标准已在下降。在这样一个人们对社会道德行为标准表示普遍关注和不满的时代里,教育机构更应义不容辞地运用它们特殊的地位来鼓励学生更深入地思考社会道德问题,加强他们的道德推理能力。一所大学不组织其成员讨论这些道德问题,不提出合理的理由来解释,会让人觉得它对道德问题漠不关心。一个教师向学生表达自己的道德观的行为不属于思想灌输,只有当他把自己的道德观强加于学生,强迫学生接受时,才是进行思想灌输。在以分析问题为主的课堂上,教师应该组织学生剖析问题,了解自己立场不对的地方。如果学生对道德问题有敏锐的观察力,对道德原理理解得更透彻,都遵守共同的社会道德价值观,当他们以后走入社会,对身处其中的社会的整体素质的提高是至关重要的。

(二)通过学术研究、技术转让,创造新的产品和产业,刺激生产力的发展。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取决于科学技术的进步,而科技创新与科技的实力又取决于基础理论研究的储备。一个国家如果没有雄厚的基础学科,要想在未来50年内建立先进性的、有代表性的、世界一流的工业,希望是极其渺茫的。[6]美国的科研水平是首屈一指的,能够通过研究,寻找新的技术突破口,创造出新的产品或产业。但是,科学研究要保持高质量必须具备一些基本的学术条件:(1)科学研究领域必须拥有足够的令人满意的职业机会,以吸引最具才华的青年人才。(2)一流的科学家需要有适用的仪器和设备,以使他们能从事高质量的研究。(3)高质量的研究活动需要好的工作环境。(4)应该允许才华横溢的科学家自行决定研究项目,自行决定研究方法,且要有灵活的经费来源。(5)必须建立和维护研究质量的程序。(6)具有高尚的道德规范。为了鼓励技术创新的新需求,政府应加大对大学科研经费的支持力度,并鼓励企业与大学合作。[5]博克认为,要加强企业与大学之间密切联系的方法,首先要避免轻视实用性的研究,其次要增进大学和企业之间的交流,加快优秀成果的转让,获得新的收入来源,促进学术研究。这样就能够让大学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真正的“动力站”。

(三)对城市、社区的服务。

大学因拥有众多的图书馆、实验室、教室和办公室等综合设施而成为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的文化、反世俗陈规的生活方式和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常常成为刺激周边社区的载体,同时也是他们赖以骄傲的源泉。尽管大学备受瞩目,但是,有必要探讨大学与城市社区的联系,这也是大学走出象牙塔的最简便的途径。按法律规定,大学没有交纳财产税的义务,而财产税是城镇的主要税收来源。因为这种特权,城市名流和当地居民对大学这种坐享城市资源而不付出代价的做法抱不以为然的态度,从而造成城市和学校之间的紧张。作为免税的回报,大学向社区推出各种服务项目:长期向社区开放图书馆、博物馆和体育馆;大学生不仅在社区担任家教服务,而且开展陪老人和盲人读书的自愿者活动,专业学院的学生为社区提供急诊服务,或在市镇机构实习。大学除了提供服务,还带动大量的经济活动,由此增加地方的营业税和所得税的税收。特别是那些高科技企业因所处的地理位置非常靠近大学而受益。大学也因为和社会的这种接触方式而被人们越来越熟悉。

总之,大学走出象牙塔“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的关键和重点是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和能力的创造性人才,与此同时,大学还要积极开展可持续发展的学术研究,以其新思想、新知识、新文化引导社会的可持续发展”。[6]可以预见,在将要到来的以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为基础的知识经济社会里,高等教育必将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大学也将从工业经济社会的边缘进入现代社会的中心。它将不仅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的创造性人才的重要基地,而且是发展科学事业的重要生力军和直接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站,成为推动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力量,而且必将以其新思想、新知识和新文化引导社会前进,展现其应有的独立品格和价值追求,成为为人类解决面临的重大课题提供科学依据的前沿、对现实社会中的不良倾向进行独立批判的阵地,全面承担起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

参考文献:

[1][美]克拉克・科尔著.于承绪译.高等教育不能回避历史――21世纪的问题[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26-29.

[2]康乐.中国大学的社会责任探析[MA].大连理工大学,2008.

[3]潘懋元,刘振天.发挥大学中心作用促进知识经济发展[J].教育研究,1999,(6):28-33.

[4]奥尔特加・加塞特著.徐小洲等译.大学的使命[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6.

篇4

论文摘要:知识社会是强调以知识为核心的社会,知识社会也是学习社会。在即将到朱的知识社会,成人教育要有新的策略,要改革成人教育的结构,注重发展农村成人教育,要建立学习型社区;成人学习具有了新的特点,要重视素质教育,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在知识社会中,远程教育、网络教育因为其自身的明显优势,受到越来越多的成人学习者的欢迎。这是海峡两岸“知识社会与成人擘习”学术研讨会所探讨的主要问题。

继2000年在苏州召开的“海峡两岸成人教育”学术讨论会之后,由江苏省成人教育协会和江苏广播电视大学联合举办的海峡两岸“知识社会与成人学习’“学术研讨会于2001年4月1日至4月2日在扬州举行。

这次研讨会的主题是:“知识社会与成人学习”。会议讨论的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知识社会的基本特征、知识社会与知识经济、知识社会与教育发展、知识社会与成人教育、知识社会与终身学习、知识社会与远程教育、知识社会与社区教育、知识社会与人力资源开发等。阳春三月,美丽的瘦西湖畔,来自海峡两岸的近百位成人教育、远程教育工作者聚济一堂,听取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副校长于云秀教授(知识经济与中国电大教育的发展》、台湾成人教育学会顾问郭为藩教授《网络大学体制化的商榷》、台湾成人教育学会会长黄富顺教授(知识社会与成人教育》、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吴康宁教授(知识社会中“工作成人”学习的基本特征)等专题报告,并进行了大会交流发言和讨论、对知识社会成人教育、远程教育的新特点及发展趋势等大家所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

一、知识社会的特点及其挑战

黄富顺教授在其主题报告《知识社会与成人教育》中详细分析了知识社会的特征、他指出,21世纪的社会是一个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知识社会,知识社会是强调以知识为核心的社会,其特征是:(1)知识生产的速度前所未有,崭新的知识充斥整个社会,形成知识的爆炸;(2)知识的寿命快速缩短,知识老化日益加速;(3)知识的传输迅速,取得容易,储存方便:(4)知识成为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5)知识型劳动者主导生产,他们不断开发脑力,激发创意,更新产品,提高品质,提升竞争力。

江苏成人教育协会会长、江苏广播电视大学校长陈乃林在《知识社会与成人学习》的专题论文中对知识社会的特征作了如下概括:知识社会是坚持以人为本及人与社会、自然和谐、协调发展的社会:知识社会是以知识经济为主体的社会;知识社会是以知识管理为纽带的社会:知识社会也是学习社会。

于云秀教授在专题报告中指出。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为基础,以创造性的人力资源为依托。以高科技产业和智力为支撑的经济。知识社会的到来.也就是学习化社会的到来,它意味着学习意识的普遍化和学习行为的社会化.意味着终身教育体系的真正确立、意味着教育的社会化、民主化、国际化和个别化。这些无疑对传统的成人教育观念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二、成人教育的适应与成人学习的转型

成人教育如何适应知识社会以及知识社会成员的学习要求,是本次研讨会的丰要论题之一、黄富顺教授认为,知识社会成人教育的重点工作和策略是:(约倡导成人继续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2)推动成人自学的运动。要加强宣传和引导,唤起民众参与学习,激发成人自觉、主动地学习。(3)加强成人的在职进修与训练.增强他们获得、积累与转化知识的能力,进而激发其创造知识。(4)普遍提升成人的素养。(5)鼓励成人学会学习。(6)扩展网络学习。

江苏省成人教育协会副会长胡凤英明确提出了知识社会呼唤成人教育结构性改革的命题。她从办学体制的社会化、市场化,运行机制的社会性、灵活性.教育功能的多样化、服务性。教育手段的网络化、信息化。人才培训的本土化、国际化等方面阐明了成人教育结构性变革的主要任务。

江苏省成人教育研究室陈东瑜副研究员从人力资源开发的角度阐发了我国为迎接知识社会到来在人力资源开发方面的思路:一是按照学习化社会的要求努力构建终身学习体系:二是坚持“两基”重中之重和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努力为知识社会构建扎实的人才资源基础:三是充分发挥成人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四是教会成人学会学习,努力提高数字化学习能力。

不少专家关注到社区教育在知识社会成人教育中的独特作用。南京市玄武区社区教育委员会张利民的交流发言通过玄武区创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示范区。积极整合社区内丰富的教育资源。做到横向联合。纵向沟通。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资源的共有、共享的实践.介绍了建设学习型社区的做法:(1)廓清思路,加强社区教育理念的整合;(?)完善网络,加强组织资源的整合;(3)专兼结合,加强人力资源的整合;又})积极引导。加强物质资源的整合;(5)开展活动.加强人文资源的整合。

吴江市成人教育协会王建平探讨了城镇学习型社区教育问题二他认为,城镇学习型社区教育就是通过各种手段或形式,提高全体社区成员的科技人文素质和生存质量、促进城镇社区健康、有序发展的教育活动的总和。他分析了营造城镇学习型社区的障碍.井指出,开展城镇社区教育要注意加强城镇社区教育理论框架、管理体系、活动设施、网络队伍和经费给付体制的建设,推进城镇学习型社区的建设,适应知识社会的要求:

海门市教育局黄志豪则关注知识社会中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问题:他认为.目前,我国农村人口科技文化素质低的问题十分突出。远远一下能适应知识社会的要求。因而,必须重视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和创新。首先.要转变农村成人教育观念.实现由单一的成人教育思想向全方位、多功能的大教育思想的转变,由扫除青壮年文盲为主向大力培养农业骨干为主的转变。由教育部门独家经营的体制向一校多牌联合办学的体制的转变,由单纯的传授知识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转变.由传统的学校模式向三教统筹、农科结合的教育模式的转变。以迎接知识社会的到来:

知识社会的特性决定了成人学习在学习内容、学习要求,学习方式等方面的转变。吴康宁教授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了知识社会中“工作成人”学习的基本特征。他认为。知识社会赖以立基的知识是“客观性知识”。“工作成人”学习的“技术性”特征将越来越明显:知识社会赖以立基的知识是“准人性知识”.“工作成人”学习的“功利性”特征将越来越明显:知识社会赖以立基的知识是“开放性知识”.”工作成人”学习的’‘个体性、、特征将越来越明显;知识社会赖以立基的知识是“速变性知识:.“工作成人”学习的“全程性”特征将越来越明显。

个人要在知识社会中生存和发展,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因此.成人教育还要十分重视成人的素质教育,帮助成人提高素质.获得完满的发展。如何在成人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呢?镇江市广播电视大学校长祝诚教授在交流发言中提出:首先,要在成人教育中牢固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改变部分成人学习目的的直接功利性。第二,实施成人素质教育的理想模式是远程开放教育,其开放性、网络化的特征,使它可以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旨在促使每位学习者都能得到充分发展的教育”。第三,要正确处理好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使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第四,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第五、要在成人教育中开展创新教育。

知识社会以知识为核心,而阅读则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台湾师范大学林振春教授对知识社会中阅读能力的培养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他在交流发言中分析了知识社会的知识特性,把知识分为资料、信息、知识和智能4个层级;阐述了积累性阅读、理解性阅读、鉴赏性阅读、评价性阅读、创造性阅读、消遣性阅读、专题性阅读、发展性阅读、探测性阅读、实用性阅读、交叉性阅读等l1种阅读类型的不同特点和功用;提出了4种有效的阅读方法:01}4R法、SQ3R法、问题阅读法、十步阅读法;并认为,在知识社会中,有必要扩大阅读能力的范围,培养阅读能力应该包括阅读理解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等4个方面。

三、远程教育、网络学习是知识杜会成人教育的最佳形式

在竞争激烈的知识社会,人们需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对教育的需求、要求明显提高、而传统的教育,从教育理念、教育资源 .教育内容、教育环境、教育方式等都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接受教育人群的学习的需要二随着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教育应运而生、并受到越来越多的学习者的欢迎,尤其受到存在求学障碍的成人学习者的青睐。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教育以其自身明显的特点和优势,成为成人教育、成人学习的最佳形式。参加研讨会的代表对远程教育、网络学习在成人教育中的优势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

于云秀教授分析了中国远程教育的发展情况,对知识社会中国电大教育的发展提出了若干思考意见。他认为,首先,要加快办学体制改革,逐步实现计划经济体制下固有的办学模式向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灵活办学模式的转变。第二,坚持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第三,提供优质服务,保证教学质量。第四,广泛开展联合、合作办学,参与国际教育市场的竞争。第五,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把好教育质量的源头。第六,调整专业结构,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第七,充分发挥电大系统的优势,在竞争中以整体优势取胜。第八,加强远程开放教育的研究,用研究成果指导教学实践:

南通市电大如东分校缪新华探讨了县级电大在知识社会的作用问题,提出了知识社会县级社区学习支持服务系统模式建设意见。他认为,县级电大作为县级社区学习中心、有中央及省、市电大作支撑,通过有选择地引进高校的优质资源.必将发挥学习资源中心、学法指导中心、学习信息中心、学习交流中心、学习评价中心和学籍管理中心的作用,并在知识社会成人学习中发挥重要作用。

郭为藩教授的主题报告探讨了网络大学体制化问题。他认为,在21世纪的知识社会,网络大学必定会有很大的发展。而目前网络大学还很不规范,教学品质参差不齐,开设的课程缺乏大学应有的多学科性,更重要的是、迄今为止网络大学尚未制度化。(1)在经济全球化、教育交流日趋颇繁的形势下,网络大学将率先实现跨国合作、成为国际大学的先声。所以,网络大学必须有一套具有公信力的制度,维持其应有的学术水准及机构规模二(2)网络大学必须有一套完整的数字图书馆或资源中心,有现代化的传播科技与教学科技设备,并拥有一支网络科技与传播科技的专业团队,配备相当人数的全时助理人员来支持繁重的教学辅导工作。(3)从成本效益的角度看,网络大学必须跟既有的大学合作,分享现成的师资与教学设施资源:在现阶段全部课程采用网络教学实为大多数学府力所未逮、所以部分科目采取其他教学模式,包括电视广播、面授、教学套装对教学品质并不见得有降低之虞。网络大学的起飞,尚需一段时间。

台湾中正大学成教系扬国德教授则在他的交流发言中,着重分析了欧美国家网络学习的应用与发展趋势。网络学习的优势明显:弹性学习的时间与地点;具有地球村与世界性的发展潜力;可以调适与应用不同的设备与资源;快速提供新发展的学习材料;容易更新内容与增加资料;以较低的成本就可以发展不受时空限制的有效学习方式,特别是提供师生之间很多的互动。欧美国家正在努力地运用这些优势,发展成人教育。就正规教育来看,提供网络教育的机构有4种模式:与传统大学结盟、纯粹的网络大学、传统的开放大学和传统大学的延伸。网络学习的设计有2种模式:单一模式,即全部为远程教育而设计,如英国等设立的开放大学;多元模式,即指一般大学机构在进行校园教学的同时提供远程教育课程,在美国、澳洲、加拿大、法国,瑞典等以已相当盛行。就非正规教育来看,各种公私立机构,特别是企业界.运用计算机网络,规划在职进修教材,提供超越时空的学习与练这种新兴的媒介,由于国际网络的普及与运用已成为未来工作与学习的时代趋势。

篇5

关键词: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转移;案例

中图分类号:G1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2-0150-02

笔者研究发现,目前在国内对于“知识转移(Knowledge Transfer)”一次的使用并不频繁,对其定义与内涵也尚未统一。而在英国政府设立的机构还是大学的知识转移部门,他们对于“知识转移(Knowledge Transfer)”的定义在表述上也未统一,但在内涵上却基本一致:旨在通过对研究成果的转化,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英国“知识转移”其内涵同我们常说的科研成果转化基本一致,因此,为便于更好理解,文中提到的“知识转移”与“成果转化”视为同一含义。

英国政府部门十分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转移的发展,大力推进并成立了一些机构如英国文艺交流中心、英国经济社会委员会等,负责英国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转移。政府鼓励大学和企业间的合作,鼓励大学利用自身学科优势,与企业联合共同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使成果的转化真正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许多高校成立了知识转移部门,负责学校研究成果的转化。

一、英国开展知识转移的机构

1.英国文化资本交流中心(The Culture Capital Exchan-

ge)英国文化资本交流中心是英国比较大的专门支持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转移的机构。中心旨在通过鼓励研究人员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知识转移)来加强人文社会科学对社会的影响。他们认为知识转移是要通过成果直接作用于实践进而来实现其价值。

英国文化资本交流中心职能:第一,在更加广泛的政策范围内,支持中心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转移的本质的解释;第二,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影响;第三,让社会大众认识到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对于社会、企业和各种机构所起到的创新性作用;第四,制定一些鼓励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转移的政策、机制。

2.英国艺术人文研究协会(Arts & Humanities Research Council)英国艺术人文研究协会的前身是由Royal Charter 于1965建立的非政府部门的公共机构,资金来源于本国的政府部门。由于其有独立的资金来源,从而保证了其研究是关于社会科学的、权威的、高质量的。协会主要研究英国的经济社会问题,在2009―2010年至少投资了21亿英镑用于支持2500多个社会科学研究人员和3000多名大学毕业生。

协会和通过支持项目、培训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人员、加强基础研究与国际合作等方面促进知识转移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提升人民生活质量。

3.英国高校知识转移部门也是促进知识转移的重要部门。他们从1992年就开始了进行知识转移使成果转化,有大约90个长期合作项目价值多于1亿英镑。他们认为企业和其他组织经常会面临各种问题,但由于企业缺乏技能或资源,无法顺利解决问题,因此需要运用大学的科研力量,为企业或社会解决实际问题,使研究成果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英国知识转移案例介绍

案例1:自然历史博物馆项目

研究概况:由金斯顿大学人文学院的Brian Cathcart教授带领的研究小组将对自然历史博物馆六十年以来的员工进行持续的采访,制作相关的产品,供游客参观、学习。本项目研究计划只是整个工程的一部分,研究人员长期目标是将这项工程扎根于博物馆的管理工作中,使之制度化。对于参与口头历史的志愿者都要进行专业培训,以激发恢复其逐渐逝去的记忆。

研究过程:关于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知识多数是存在于人们记忆中的,然而一个这样世界级的大博物馆的故事一旦不能够得到完善而真实的记录,这必将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博物馆的生命延续是一个口头传承的历史工程,它揭示自然历史博物馆幕后的故事,包括有关博物馆的收藏故事以及对于标本的获得、保存和用于科学研究的故事。

研究采用最经典的口述历史实例,在研究过程中也会不断发现新的研究方法,记录他们过去工作的经历和感受,从而为博物馆的展览提供更加详尽的历史记载和多媒体资源,以新的认知和欣赏维度来吸引大众。

研究成果:此项研究所制作的影像记录包括对博物馆50位员工的访谈,长度适用于教学和展览。这样的影像资源将放到博物馆的网站上,也可用于公共展出、课程学习或者是市场营销工作。同时作为素材,可以运用到学生、艺术家、电影电视制作者、作家等学习工作中。

博物馆在过去60年中,每一方面的印记将形成一个可供呈现的档案,使得无论是博物馆的员工还是来访者都能够享受到其中的乐趣和知识。而且从更高的意义上来讲,各个学科的研究者都会受益于这一兼具历史性和科学性的学术资源。自然历史博物馆的教授Richard Lane曾这样说:“很多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研究员、管理员在管理博物馆七亿多标本的收藏以及将它们参与到社会科学研究中,有着几十年的经验。而与金斯顿大学的合作,是我们保护和传承自然历史知识的另一种途径。由此获益的大众将会以一个从未有过的、新的视角去了解自然历史博物馆和生活本身的意义。”

成果转化(知识转移):金士顿大学健康与护理科学学院,运用同样的研究方法,对医院的医生、护士以及病人进行访谈记录,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Nurses Voices”旨在从护士的视角中捕捉到位于伦敦的St George’s Hospital 的历史。这个项目需要130多次访谈和1000多小时的记录,受访者主要是1930年至今的本院的护士以及妇产医生。通过相关问题记录受访者的个人经历,这些丰富的经验是已有的书本记载所没有的。问到的问题诸如:从事国家健康服务事业的感受如何?在进行心脏手术和脑癌治疗中,如何使用抗生素?希望与什么样的人共事等等

案例2:亨利八世的皇宫项目

研究概况:2006年,金斯顿大学获得了一笔需历时三年的知识转移项目资金(170 502英镑),此项目研究对象是Hampton Court Palace。Susannah研究借鉴了人文历史学家Thomas Betteridge基于Tudor court 的研究。研究人员协助举办亨利八世皇宫500年庆典活动展出,增加了游客数量和景点收入。

研究过程:这一研究项目旨在以“Henry VIII: Heads and Hearts”为主题重新设计皇宫中的部分游览方略。研究人员以多种方式让游客体验宫廷感受,主要包括:观看演出活动、翻阅出版物、有声导游、浏览网站、品尝宫廷食物以及让游客亲身体验亨利八世的生活。带领游客参观亨利八世的最新研究成果,如通过媒体,第一次在公众面前再现当时的议会工作情景。

此外,研究人员与其他研究机构联系,举行了关于亨利八世的研究研讨会,参加会议的大学、研究机构等展现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包括书籍和论文。

研究成果及转化:通过大学研究人员与皇宫的合作研究,提升了皇宫的知名度和经济效益。在2009年4月到9月间,游客数量增加了115 287人次,比去年同期增加了43%,比同类景点的游客多12.8%。更重要的是,国内游客的大幅增加,给皇宫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皇宫负责人说:“通过与金士顿大学的合作研究,进行成果转化,在经济效益和文化上都取得了巨大成果,游客数量急剧增加,带来了不错的收入,使得皇宫加强保护与管理,进而可以吸引全世界更多的游客参观游览。”

研究人员对1838年―1938年100年来,皇宫作为景点开放的历史进行研究。起初皇宫仅仅作为宫廷画展出的地点,渐渐才挖掘出其历史价值。研究成果不仅仅加强人们对于皇宫的认识,而且发掘出了皇宫的建筑价值、历史遗产等。

三、英国知识转移案例总结与经验借鉴

1.政府支持。英国政府十分支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投入了大量资金,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了政府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以及许多类似于战略联盟的合作伙伴(研究机构、企业和其他组织),根据社会的需求研究人员提供研究成果,这样的机制下产出的研究成果一定可以转化并且直接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此外,英国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除了产生直接的经济社会效益以外,也很重视对于人们社会质量和健康水平的提升。政府支持的另一种表现是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可以影响到政府对于公共政策的制定,提升服务社会的水平和效率,间接地服务社会。

2.项目制研究。研究成果的顺利转化的很重要原因就是他们采用的是项目制即通过战略联盟,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在自身实际发展过程中遇见的问题或困境,通过大学或研究机构的学科优势,对其问题进行解决。由于属于“一对一”的服务,因此成果可以直接在需求方进行转移,产生社会、经济、文化效益。而研究人员通过一次成果转化的实践,可以对类似问题采用同样的方法,也属于在研究方法上的创新,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进行项目制研究的条件是使知识需求方和知识拥有者相对接,因此这也是推动成果转化的各个机构都十分重视合作的原因。

篇6

所谓的知识经济,就是用知识作为基础的经济,它与工业经济和农业经济是一个相对应的概念,是一种富有生命力的新型的经济形态。现代化发展的三个阶段就是以经济的工业化、信息化和知识化为标志的。知识经济的发展是创新的动力,知识经济的先导产业是文化、教育以及研究开发,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与知识是最为重要的资源。而图书情报事业主要是从事文献信息的组织、存储、检索、咨询、分析以及读者服务等相关事情,本文旨在对二者的发展进行研究,给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知识经济;图书情报事业;发展研究

知识经济理论的形成之初是在20世纪80年代的初期,它也称为智能经济,是建立在知识与信息的生产、分配以及使用基础上的经济,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是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它是以稀缺自然资源为主要依托的一种新型经济,区别于其他以传统工业为产业支柱的经济,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图书情报事业主要源自于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等学科,主要包括“信息”和“管理”两个主要内容。该事业人员一般从事图书馆与情报所的工作,还可以在政府事业单位的咨询或者信息服务部,以及企业的情报分析与咨询部中工作。下面,就来看一看二者的关系与未来的发展前景。

一、我国图书情报事业的现状

(一)图书情报工作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以现在我国图书情报的整体工作状况来看,总体来说还是相对稳定和趋于成熟的,基本可以满足我国现行经济社会下对于图书情报工作的需求。但是由于我国现存的大多数情报机构,都是由以前的图书馆改建而成的,管理工作人员也是沿用以前图书馆的服务人员,相对来说缺乏相应的工作技能与经验培训。因此,使得我国情报机构的管理制度和管理理念方面,出现不符合现代知识型经济社会的滞后性。另外,再加上有些经济落后的农村与乡镇地区,其经济发展的水平不足以支撑图书情报事业的发展,信息技术也得不到充分的利用,因而对于我国图书情报事业的发展产生阻碍。

(二)图书情报工作综合型人才的缺乏

人才自古以来都是一个行业发展的核心力量,而在现如今这个知识经济型社会的大背景下,人才更是不可或缺的。而我国的图书情报事业恰恰缺少的就是人才,并且是综合性人才的缺乏最为严重。以我国目前的图书情报事业的实践工作来看,工作队伍的建设还缺乏系统的人才培训体系,管理人员也缺乏拥有专业知识的人才。原本图书情报的工作人员是需要在了解图书情报相关知识的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先进信息技术,而对于管理人员更是拥有创新的管理理念。但以我国目前的图书情报工作状况来看,这些都还是有待加强的。这也是为什么我国的图书情报事业发展受限的原因。

二、知识经济型社会的发展特征

(一)知识经济的基础设置

第一,知识理论体系是知识经济发展的中枢,其主要任务是利用知识进行创造与生产,还可以共享知识,以此实现知识经济的优良发展。第二,在现在这个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的时代背景下,知识经济的发展与之有着密切的联系,一个国家只有依靠知识经济的发展使得其某一领域进行可持续发展,才能在这个基础上实现国家的全面进步。第三,知识经济的发展依赖于知识产权的保护,要想提升知识在社会中的有效地位,就要积极建设高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为知识经济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提供保障。

(二)知识经济的运行状态

网络化与数字化是知识经济的主要运行状态,互联网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与普及,也为知识信息的共享与传播提供了更有效的方式。电子商务的急速发展,在为人们生活提供便捷的同时,也为知识信息的传播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方式。而经济型社会的到来,也为高新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平台,信息、生物、航天等高新领域的繁荣发展,使得对于知识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间接推动了图书情报事业的发展。

三、知识经济时代下我国图书情报事业的发展定位与策略

(一)发展定位

第一,信息资源的定位。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大背景下,需要努力做到的就是在获取最大的信息资源的同时花费最小的成本,以此促进我国图书情报的信息化,为需要者提供方便。第二,信息服务的定位。准确定位好信息服务,可以充分提高我国图书情报事业的工作效率,并且还能在达成我国图书情报工作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第三,信息技术的定位。在我国图书情报工作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以让图书情报工作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需求,并且能够有效地减少用户的使用麻烦程度,避免造成资源浪费。

(二)发展策略

首先,网络化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阶段,因此做好网络文化的建设是我国图书情报事业在知识经济时代下发展的首要目标。其次,一个好的企业是一群人组织起来的,是需要管理人才的,那么一个好的情报机构也不例外。因此,一个好的管理系统,以及完善的组织是情报事业发展的基础,必须坚持把它构建完善。最后,社会未来的发展必定是往知识型的社会发展,因而情报工作也要适应这种发展,要注重知识创新体系在其中的运用,充分发挥好它的作用,让情报工作更适应未来发展的要求。

四、结语

依照目前我国图书情报事业的工作现状来看,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与不足之处。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还有许多的问题需要解决。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在为我国图书情报事业带来诸多挑战的同时,也为我国图书情报事业的发展创造了许多机会。目前所要做的就是不怕困难勇于挑战,与此同时还要抓住这些机会,让我国的图书情报事业发展的更好、更完美。

作者:尹红梅 单位:邵阳学院图书馆

参考文献:

[1]邱均平,王伟军,付立宏.论知识经济与我国图书情报事业的发展[J].情报学报,2000(01):57-66.

[2]肖林旭.试析知识经济与我国图书情报事业的发展[J].黑龙江史志,2015(05):265.

篇7

关键词:非社会学专业;社会学概论;课程改革

在经济、政治、文化三者的改革不断深入的同时,我国逐渐步入转型加速期,各方面发展都进入一个发展高峰期,然而在各行各业都告诉发展的时候,各种问题也暴露出来,并且层出不穷又极为复杂。要想对这些问题进行有效合理地解决,就要以先进的学科进行指导,充分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这些问题进行调查和分析,查明原因,预测发展趋势。社会学恰好具备解决这种问题的属性,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都开设了《社会学概论》这门课程,这门课程或多或少地进入到专业课堂或者非专业课堂;与此同时,非专业的《社会学概论》有着自身独到的地方,认真深入对其进行研究,必然能有收获。

1对课程目标的思考

1.1课程目标的含义

任何事物都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对于课程目标的设定也是一样的。课程目标的涵义定位于教育和社会的关系,这包含的是大方面,视角比较广阔,其涵盖面是全方位的。就像是宏观经济,,包含的方面是整个经济领域所涉及到的。这是广义上的课程目标,再看狭义的课程目标。在狭义上来说,课程目标的涵义仅仅局限于教育内部中教育和学生的关系,是一个相对狭窄却又具体化的视角,其涵盖面是具化的,有特定的目标,主要就是“教育目标”。广义的课程目标包括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然而狭义的课程目标仅仅包括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却没有教育方针。比较一下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宏观经济涉及经济全领域,而微观经济的局限性却十分明显,但是微观经济却又极具针对性,对于经济领域的某一方面有着极为重大的作用。因此,只有广义和狭义相得益彰,才能真正促进发展。

1.2非社会学专业《社会学概论》课程目标的确定

高等教育司主编对社会学专业的课程目标有明确的规定,主编认为,社会学专业的学习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能够掌握社会学的基础知识,对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能够有较好的了解,并且对社会学充满兴趣,能够自觉运用社会学的观点及其概念来认识社会现象,解决社会问题;并且可以以学习社会学为途径,来增强个人适应社会的能力。而对于非社会学专业的来说,课程目标大概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方面:首先,社会学是一门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因此如何增强学生运用社会学理论和方法对问题进行调查和分析之后解决的能力是非专业社会学课程的目标。学会如何客观对社会问题进行分析,时刻关注热点问题,对具有强时效性、前瞻性的消息能够及时有效地了解并分析。再者,社会学有一套独特的调查研究方法,这套方法为非专业的学生去发现问题、阐释问题和预测未来都提供了捷径。因此课程的目标之一就是将这种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与意识逐步灌输到学生头脑之中。其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自信心。社会学的发展历史悠远,就社会学来说,其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极为空前绝后,关注民生问题,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社会问题都有其客观的分析,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在社会学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在20实际80年代我国社会学重建以来,在社会学家苦苦的探索之下,社会学的研究对象逐渐走向明朗,也就是社会学研究的是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现如今,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加速期,社会问题多元化、复杂化,这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可持续发展。这对我们而言,我们作为大学生,应当积极学习的思想,灵活运用科学的理论知识,做到能够及时发现社会问题,在问题加剧之前将其扼杀与摇篮。

2对授课技巧的感悟

非社会学专业的学生由于本身课程的限制,学习时间略微紧张,对于系统学习社会学课程似乎不太现实,所以非社会学专业的学生在社会的概念和理论的理解和认识上难以与社会学专业的学生相比。这就要求高校要对社会学这门学科足够重视,给非社会学专业的学生一样可以系统学习社会学的机会和时间,这就要求高校要紧紧抓住人才方案这条主线,对课程目标和课程设计两个方面进行合理安排。具体可以分为三个方面:首先,要做到将最新的学术成果结合、社会发展实际结合、学生实际状况结合,也就是三结合。这种做法在实践教学中取得不俗的成就。必须要先明白,社会学是一门时效性极强的学科,它关注的是现在和未来,因此授课教师必须熟知时事,能够运用新兴媒介,科学地将社会学理论与当下的社会热点问题有机结合,以这种途径来提高非社会学专业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有效加深社会学理论的理解和认识。其次,适量运用最新学术成果和案例。大家都知道,在教师备课的时候最难处理的就是如何将课外内容与课本内容有机结合在一起。做个假设,如果课堂上老师所讲都是最新的学术成果,那么按照学生的理解能力与见识,能够对其进行有效地认识吗;并且,大量的学术成果的讲解,极其容易导致脱离课本知识,导致专业知识学习不牢固,结果就是学术成果不能理解,课本知识没学懂,得不偿失。那么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应该如何处理呢?凡事都讲求适度,老师在课堂上的教授,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在学术成果与课本知识之中有所侧重又能兼顾双方。既要能够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开展教学工作,又要能够把最新的学术成果融入其中。学术成果与课本知识的有机融合可以最大程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大幅度提高课堂效率,使得课堂上的教学可以得到良好的效果。最后,科学选材,对多种教学方法进行综合运用。众所周知,好的选材往往能够得到出人意料的结果;课堂上的教学材料是老师与学生沟通的重要媒介,也是老师向学生传递其思想与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学生系统学习知识、发展智力的重要工具。相当适度的选材,比如一本难度适中的教材,对于课堂知识的讲解能够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近些年来,郑杭生老师主编的《社会学概论》经常被选作教材,其原因就是这本教材主线清晰、模块安排合理。这样的教材无论是对老师还是对学生,在课堂的教学上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可以使得课堂上的学习更加有效。

3对课程成绩考核的认识

成绩对于学生来说,始终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东西,而成绩考核自然也就成了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考核细则的科学合理设计是非常有必要的。成绩不仅可以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老师的授课情况,更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课堂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往的成绩考核制度都是单向的,也就是只有老师对学生进行考核,而没有学生考老师一说,这就导致了学生在成绩考核这一环节上处于绝对的弱势地位,就相当于老师一样,这会导致老师上课的懈怠与不重视,这对高校教育来说绝对不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要想建立老师与学生相互监督机制与完善学生的成绩考核制度,要注意一下两个方面:既然是学生的成绩考核,那么考试内容就要侧重学习过程,紧抓学习内容,千万注意全面性,单一指标的考核已经难以适应当今社会的步调,如今的社会需要的是综合型人才,对各方面都略有涉猎,并且有精通一门,这样的人才是社会的需要,更应该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除了期末考核,平时的锻炼同样不可或缺,类似学术小论文、主持或者大学生科研基金项目及社会实践活动特别优秀的同学,可以获得额外的加分,尽可能地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参加更多的活动,得到充分的锻炼。其次对于老师的监督同样重要,老师负责任的工作,可以很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那么要想让老师尽可能地对自己的工作尽心尽责,必要的监督不可获缺。老师的监督可以来自学生,也可以来自学校领导或是其他老师。老师之间的相互听课可以督促老师们认真负责上课,领导不定时的巡查可以给老师以警惕,保持上课的激情。学生是与老师接触最多的群体,学生的监督可以说是最有效的。在学生群体之中监督相应的监督小组,直接对学校领导直接负责,在对学生监督小组的消息查证属实之后,学校应当要给予足够的重视,给相应的老师予以必要的惩罚措施。《社会学概论》历来都是值得人们重视的学科之一,非社会学专业的学生在这门学科的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也更加的多,因此对其课程进行改革是极为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李芹.“社会学概论”课程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7(3):33-35.

[2]郑杭生.社会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78-80.

篇8

1.1促进人力资本的形成与积累

发展经济学认为,人力资本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决定性因素,一个国家或地区若人均人力资本积累太少或积累的速度太慢,则它不仅难于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甚至连摆脱经济停滞的厄运都是很难的。人力资本的积累还对收入分配的平等、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以及人口数量的下降都有重要的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努力提高加大教育的投入和扩大受教育的人数,使得大多数人受益,促使教育大众化、平民化,将使得整体国民素质的提升,推动可持续发展。

1.2传承人类文化,培养创新能力的人

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来实施,可持续发展观是不同与以往的传统经济发展观,它明确了今后社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而社会是否会按此进行发展,就需要具备有可持续发展理念和一定创新技能的人。而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类发展几千年中所创造的成果。教育不仅仅要引导人们认识世界,还要引导掌握改造世界的能力;不它仅要承担前代人宝贵文化遗产传承给后代人,还要培养、激发后代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促使他们充满信心、勇于开拓、持续发展,成为具有完整意义的创新型人才,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3担负着研究与开发的重任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以知识为重要因素的新产业、新产品和新服务不断涌现,由于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技术进步和知识积累的速度,所以传统的经济运行正在改变,投资向知识开发流动,对知识的投资成为经济增长的关键,研究和开发的加速进行,产生更多的科技成果,推动可持续发展。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以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为基础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其落后的、低效率的技术运用造成了自然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当前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就是要强调教育要培养人才,激发人们不断发现新能源、资源及替代品,发现已有资源的新用途和新的使用方法,开发提高资源和环境承载力的技术和成果,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这样才能既使得自然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充分的利用,又使得经济的平稳高速的增长。

2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具体的教育实践当中,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2.1教育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力量薄弱,可持续发展观的意识没有充分得到贯彻

发展经济作为整个社会的首要重任,而教育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主要体现者和社会文化的主要传播途径,它自然而然地要服从整个社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大局。然而传统的社会发展观是片面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及其所带来物资财富的增加,相应传统教育方式也就围绕着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而展开,它在实际当中存在着“征服”观,即强调“地大物博,人定胜天”,人类可以毫无节制地向大自然攫取资源;盛行“经济决定一切,财富是个人追逐的终极目标”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想。其后果就是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负面效应,以及贫富差距扩大、社会伦理道德降低及社会不均衡发展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当前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时,就不得不反思教育在以往社会发展中的错误导向,重新思考教育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做出新的价值取向和引导。

2.2教育缺乏直接参与社会实践,与实际相脱节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传承知识、培养人才、造福于社会。学校专业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为社会中各行业提供人力资源,整个专业教学课程设置应该与社会实际相结合,以适应市场的需求,而不会造成人才的隐性失业。受教育者不仅要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和其他人文主义思想的熏陶,还要学习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必要的专业实际可操作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缩短工作实习时间和减少就业压力,提高整个社会的工作效率和节约社会资源,从实际当中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但在当前学校教学中,课程设置与实际脱离甚远,注重的理论成分(甚至是重复过滥的理论),缺乏专业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另一方面是课本过时导致了知识的滞后,学生掌握不了最新的前沿专业知识。这些都不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3高校扩招带来的消极影响

有资料表明,自从1999年国家开始实行高校扩招政策以来,1999~2001这三年连续扩招,1999年扩招51.3万人,2000年扩招60.9万人,2001年扩招29.4万人。但高校每年扩招,对教育本身来讲其负面影响不可小视。其一,高校每年扩招人数递增,相比之下原有的教学资源紧缺,如师资力量、后勤保障等都面临巨大的压力,使教学质量有所下降。其二,高校扩招,一方面表现于数量和规模的扩大,相应的教育投入就要增加。政府的财力投入有限,剩下的就只有学生来承担。剔除成本上涨因素,高校每年的学费也在增加,最终加重了家庭负担。另一方面,由于高等教育这一级的扩大,中学教育一级也相应扩大,特别是高中入学人数每年增加。而相邻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入学人数就相应的减少,这样就造成了整个社会的教育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2.4科技成果与生产结合不够紧密

除企业自身建立的产品与技术的研发机构外,高校因具备集聚人才、技术、理论与设备等优势,其科研能力和产生科技成果的能量是巨大的。但在实际中,由于缺乏必要的市场意识和相应的机制,很多从高校实验室里出来的科研成果并没有被市场所接受和吸纳,迅速转化为实际运用和最终产生实际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即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2005年由清华、复旦等国内20所高校联合完成的“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的探索与实践”课题研究报告显示,由于受缺乏内在动力机制、缺乏外在经济载体、社会投资机制不畅等三大“瓶颈”制约,我国高校虽每年取得科技成果在6000~8000项之间,但真正实现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还不到1/10。从教育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创新能力培养角度出发,束之高阁的科研成果没有与生产紧密结合就是对高校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不能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启示

3.1突出对教育的主要职能,树立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除教书育人这一功能外,教育在自身需要获得持续发展。因为人的可持续发展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突出以人为本,教育要认识到不能把人视为经济工具,而是要把人作为发展的目标加以对待,把人作为发展的最终受益者,这样才能既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又促进人可持续发展。教育在促进人的发展中应体现可持续发展原则,即以促进每个人的最大限度的公平发展为目标,而不是片面地关注和培养成绩好的学生。因此教育的各方面均应有助于人的全面发展,重视学习兴趣和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公平、全面地促进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3.2重视环保教育,培养和提高环境保护与规划的意识

教育有责任培养和提高人们保护自然、保护环境、保护资源的这一可持续发展意识。否则,自然和生态环境就受到威胁,从而就谈不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21世纪议程》要求“将可持续发展思想贯穿于初等到高等的整个教育过程中。在中小学中应进行控制人口生育教育、资源持续利用教育、环境保护教育,在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终身教育中应开设有关可持续发展理论课程。可持续发展课程还要超越具体课程范围,渗透在一切教育活动中。环境保护教育与意识的培养要从小学初级教育开始得到重视,课程的设置和内容应始终贯彻与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树立环保意识,从小就懂得环保和节约的知识,培养良好习惯。并且在中等、高等学习和教育阶段中也要全面地、连续地不断贯穿与强化这种思想意识。这样才能使全社会都会受到环保教育,进一步的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

3.3实现教育生态化发展

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使教育应从更新、更高的角度来思考自身的改革与深化改革,以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其一,应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教育发展一方面要适应社会的需要,一方面又要超越现实,应具有超前意识和前瞻性。若仅仅停留于适应社会这一层面,教育难以获得长期发展,只有在适应的同时又找出教育的新生长点,教育才能持续发展。这就要求对现有教育体制有所改革。当前过多的唯高分、填鸭式的教学、生硬的考试机制等应试教育体制的弊端早已显露出来,也违背了可持续发展观的基本思想,因此就要进行深化体制改革,建立更加人性化及充分适应人发展需要的教育体制。其二,应该充分挖掘传统文化里的精华,使之发扬光大。尽管现在全球化的浪潮不可阻挡,但一个民族不能因要现代化而丢掉了自己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更何况如今在世界范围形成“汉语热”。所以教育在吸收世界其他现代文化时,也要大力挖掘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

2S.P.海尔曼.教育经济学:不尽人意之处和潜在作用[J].教育展望,1996(5)

3哈比森.作为国民财富的人力资源(英文版)[M].伦敦:牛津大学出版社,1973

4谭崇台.发展经济学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篇9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项具体目标。而这一系列目标的实现都需要保险业从政治的高度、全局的高度上主动参与到国家改革发展稳定各个方面工作中去,加快推进保险业的发展,充分发挥保险功能,在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推进小康社会建设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保险业在促进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中大有作为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首要目标是要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而目标的实现需要持续不断的巨额资金投入和经济结构的进一步调整。作为经营风险的专业性机构,保险业通过收取保费聚集起庞大的保险基金来实现其保险功能,并通过对保险基金的运用管理,在促进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中发挥重要作用。一方面,在社会再生产会因遭受各种灾害事故而被迫中断或失衡时,保险业可以及时、迅速地发挥修补作用,从而保证了社会再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确保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保险业通过对其庞大的保险基金的有效运作,加快社会可投资资金的积累速度,优化资金资源配置,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提供长期资本来源,提高保险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度。

(二)保险业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大有作为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关键在农村,重点在农村,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也在农村。农村经济能否持续稳定发展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当前,推动农业区域化、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已成趋势,但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实力不强,抵御风险能力低下。因此,为保障农村经济的稳定性,保险业要从大局出发,积极探索农村保险新模式,引进保险机制,使农村经济风险可以较少的代价转移到保险机构,增强农村经济抵御风险能力,确保农村经济发展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三)保险业在促进外贸经济发展中大有作为

对外经济贸易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对外经贸是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指标。福建省地处东南沿海,外向型经济发达,外贸经济一直处于全国前列。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外贸经济也面临着各种风险,将影响着外贸经济能否持续稳定发展。因此,保险业要积极发挥自身的功能,为福建省外贸经济提供必要的风险保障,营造良好的外贸经济环境,促进福建省外贸经济的不断发展。

(四)保险业在促进科技现代化中大有作为

社会发展离不开科技,尤其是随着全球经济的日益一体化,采用高新技术比采用落后的技术显然具有更高的效率,但高新科技常常伴随着巨大的风险,一般的企业或其他经济单位无法独立承担其可能发生的巨大损失。保险业要积极发挥自身的功能,为社会的高新技术风险提供保障,为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以及使用专利解除后顾之忧,由此促进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快我国科技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二、保险业服务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树立完整的“发展观”

保险业应树立完整的保险业“发展观”,处理好保险业发展过程所亟需面对的四大关系。

(一)保险业与国民经济均衡发展的统一

保险业作为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的一个经济部门和整个社会经济网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发展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相连,要受到国民经济整体发展的影响和制约,而不能脱离于国民经济整体发展方向另辟他径。国民经济和社会是保险业赖以生存的基础,只有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才能为保险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因此,保险业必须置身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自觉服从和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强大的国民经济基础上加快自身发展,做大做强保险业,努力使保险业发展水平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同步,切实肩负起促进改革、保障经济、稳定社会、造福人民的社会责任,全面服务于小康社会。

(二)保险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

在保险经济运行中保险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有着复杂的对立统一关系。保险的经济效益是保险社会效益的基础,没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但如果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又势必降低社会效益,甚至损害社会效益。反过来,保险的社会效益又是保险经济效益实现的前提,没有社会效益,保险业发展就失去了其社会基础,得不到公众的认可,经济效益也就不可能实现。因此,保险业如果只是狭隘地考虑保险经济效益,路只会越走越窄,既不可能有好的社会效益,也不可能实现其经济效益。加快发展保险业,就应努力在保险业与社会之间互动与共融发展过程中实现保险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高度统一。

(三)保险业做大做强的辩证统一关系

做大做强保险业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大是速度和规模,强是质量和效益,做大和做强是辩证的统一。没有大,谈不上强;不能做强,大也没有什么意义。因此,正确的保险业发展观,就是要努力实现保险业发展的速度、规模与质量、效益的协调统一,既要保持较快的速度,又要有较好的效益,既要不断扩大规模,又要有合理的结构和较高的质量,从而才能真正实现做大做强保险业。(四)保险业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关系

中国现代化建设呼唤中国现代保险事业,现代保险实践呼唤现代保险理论。没有理论的创新就没有实践的创新,有新的观念才会有新的思路,有新的思路才会有新的举措,有新的举措才会有新的突破。我国保险业虽经过50多年的发展,学习借鉴了一些国外的保险理论,但在发展的过程中还没有形成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比较成熟的保险理论。因此,社会经济生活的突变性和不确定性,迫切需要保险业用创新思维去研究,实现保险理论创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切实解决实践中不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从而通过不断地从实践到理论、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逐步形成中国现代保险理论,以促进保险业加快发展。

三、构建保险业服务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支持体系

近年来中国保险业虽然取得较快的发展速度,但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保险业要牢牢把握发展这个主题,以理论促发展,以改革促发展,以创新促发展,以人才促发展,以监管促发展,实现保险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国家经济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以理论促发展,确立保险业发展新战略

当前经济金融环境下,保险业发展面临着新的形势,在保险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迫切需要我们加强保险理论研究,通过理论来指导保险实践的不断发展。因此,保险业要很好地担当起历史和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与重大责任,就必须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大保险理论创新力度,并在保险理论的指导下,制订保险业长期发展战略,以超常规的发展思路,跨越式的发展速度,走内涵式的发展道路,紧紧抓住本世纪头二十年这个极为难得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尽快把中国保险业做大做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充分的保障和服务。

(二)以改革促发展,实现保险业可持续发展

保险业要始终坚持把加快改革、促进保险业发展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方针,通过加快保险业改革与发展,积极培育、发展和完善福建保险市场,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挥积极作用。一是继续深化保险公司体制改革。要加快国有独资保险公司分支机构的股份制改造,增强资本实力,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公司内控制度,增强综合竞争力。二是加快保险资金运用管理体制改革。要积极探索现有保险资金运用管理体制改革模式,在确保保险资金安全的前提下,逐步拓宽保险新的投资运用渠道,积极争取为福建省重点项目、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等引入保险资金,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三是积极推进保险费率市场化进程。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积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推进保险条款和费率的改革,支持保险业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保险条款,发展个性化、多样化的保险产品,拓宽保险深度。

(三)以创新促发展,提高保险业服务小康社会的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也是保险业发展的动力源泉。保险业只有不断进行创新,才能为保险业发展和保险功能的充分发挥注入活力,保险业才能真正服从和服务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一是加快保险业产品结构的调整和创新。保险业要从战略高度着眼,站在服务国民经济全局的高度,认真研究宏观经济政策,密切关注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热点问题,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出发点,加快保险产品结构的重组与创新,开发一些新的适应全面小康社会需要的新品种,尤其是开办与社会密切相关的保险产品,配合社会保障制度、经济社会体制等各项改革,拓宽服务领域,增强为全面小康社会的服务能力。二是加快保险服务观念的转换与创新。保险业要努力在服务创新上下大力气,积极创新服务理念、服务方式、服务内容、服务管理制度等,拓展服务的深度与广度,把保险服务贯穿于整个保险期间,使客户能享受到保险的全方位服务。通过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拓展市场深度,提升保险业的社会信誉,促进保险业的良性持续发展。三是加快保险技术创新步伐。保险业要以管理技术和管理手段创新为基础,加快电子化、网络化建设步伐,将现代计算机、网络等先进的信息技术渗透于保险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为保险创新构造坚实的技术基础,增强保险创新的科技含量。四是加快保险营销方式创新。保险公司要积极探索新的营销方式,在进一步完善现有的保险人制度和保险经纪人制度的同时,根据现代科技的发展水平和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逐步发展银行保险、电话保险和网络保险等近年来兴起的新的保险营销方式,建立起面向客户的多功能、多渠道保险营销网络。

(四)以人才促发展,提高保险从业人员素质

保险行业是技术要求高、知识面广、竞争激烈的服务行业,因此,人才的开发和使用尤为重要。保险业要加快实施保险人才工作,通过完善岗位培训制度,强化员工培训,改变员工知识结构,培养员工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促进员工的知识融合和智力碰撞,使员工能够充分发挥知识创新、知识优化组合的倍增效应;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通过组织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一个能够引进人才、留住人才、造就人才、提高人才的好环境。

篇10

关键词: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现状;对策

一、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现状

1.课程教学重视程度不足

我国中职教育的长期发展,使得专业知识与技能教育逐渐成为教学重点,而德育教育则在中职教学中日益淡化,成为教学“冷门”。而德育教育承担着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任务,会对学生今后的发展起到重要影响,应在课程教学中受到足够重视。由于我国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的教学方式多是沿袭传统模式,更加注重对课程知识的灌注,忽略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枯燥单调的教学氛围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育机构对《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教学的重视程度不足。课程教育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使得课程开展无法充分激发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进而影响到了《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教学的稳定开展。

2.课程教学脱离学习实际

《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教学的有效开展应是以社会政治环境相联系的,通过结合社会政治环境与课程理论,使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教学更为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保证教学目的的高效率实现。而在实际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无法做到教学与学生实际的有机结合,使得教学开展脱离了学生的学习实际,加之教学方式的单一,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学的有效开展,使得教师无法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情感辅导和心理教育。在实际《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教学中,由于教师缺乏对课程内容的延伸,也使得学生无法以现实为依照,对课程知识进行深入理解与掌握。

3.教学方式及可考核体系有待完善

在现阶段我国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教学中,教师只是注重对课程内容的单一讲述,而忽略了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与掌握,这直接导致了《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教学形式单一,使得课程教学无法有效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加之中职教师在教学中对多样式教学方式实施力度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课程教学效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方式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使得学生在课程中无法针对社会问题展开思考,进而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拓展能力。其次,在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过程中,传统的课程考查方式已经无法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考查,考试模式下的高分高能力的观念也在一定程度上歪曲了课程教学的根本目的,考核体系的不完善使得《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教学仅停留在理论知识表层,无法从本质上实现课程的教学目的。

二、在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中参与式教学法的应用

1.课前讨论

参与式教学法首先要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公平的学习氛围,提供一个和谐的课堂环境,友好的课堂环境能够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较为有效地刺激学生发挥主体意识,传统教学方式过于依赖教师的讲授,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新课标要求现代教学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前讨论主要是为了从课堂开始前就为学生创设一个活跃的课堂氛围,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然后在课堂的前十分钟教师让一组学生设置讨论话题,话题可以是教材的重点难点也可以是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然后其余小组的学生根据提出的话题进行讨论,十分钟的后五分钟让每位小组派出一个代表进行本组讨论结果的阐述,教师最后再统一点评。笔者在这里只是举例说明,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有很多,这种方法因为完全是由学生提出探究问题,这种方式能够保证学生的全程参与,因此对在讲授正课之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大的作用。

2.实践教学

新课标课程改革思想要求学校要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法能够使学生在具体的实践中将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得到有机的融合,锻炼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成实际应用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到学校周边的博物馆、科技展览馆等社科性质较为浓厚的地方参观,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学生自主编写的社会实践活动参与心得来了解学生对社会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而安排下一阶段的学习重点。社会实践也能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整个社会实践活动学生都全程参与,并且都是自主完成,通过与社会的直接接触能够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当前的社会氛围和文化情况,也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

3.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课堂上较为有效的类似实践性教学的教学方法,教师通过给学生介绍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案例,结合巧妙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基于教材内容进行思考。案例教学法的要点是要能够引起学生的生活共鸣,也就是说案例的选择要尽量贴近学生的生

活,并且案例出现的问题都是学生有可能遇到的问题,这样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总之,《经济政治与社会》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因此,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的课堂教学讲究实效性,这就要求中职教师要根据社会的具体要求及时地调整《经济政治与社会》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经济政治与社会》对于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积极作用。参与式教学法能够很好地满足社会对中职教育的要求,我们要注重在《经济政治与社会》的学科教学中灵活运用参与式教学法,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陈影.关于《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08.

[2]张丽琼.几种教学方法在《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文艺生活,2011.

[3]杨义兰.《经济政治与社会》中的参与式教学法尝试[J].科协论坛,2007.

作者简介:王绪军(1967―),男,汉族,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