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差异概念范文

时间:2023-10-26 17:33: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差异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化差异概念

篇1

关键词:中西文化;动物词;概念意义

1引言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由人类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传承,不同的文化之间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它是人类相互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是对客观世界感性上的知识与经验的升华。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是各民族交际的工具,它的使用必须依赖作为社会成员的人类以及周围的环境,而词汇又是语言的基本要素,承载着文化气息,反映了人类的社会文化传统。利奇认为,词的概念意义指的是客观事物的反应或概括,是词义的基础,是语言交际中表达的最基本的意义,假若没有概念意义,人类就无法进行语言交际。由于诸多方面文化因素的影响,动物被赋予了特定的文化意义,不同的文化内容和文化传统也使得动物词在意义上有明显的差异。本文试从中西文化差异为出发点,对动物词的概念意义进行探讨。

2英汉语中概念意义半空缺的动物词

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这也就构成了动物词汇在概念意义上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英语中有其概念意义而汉语空缺的动物词

(1)夜莺(nightingale):中英词典在对夜莺的概念中都有表明它是一种鸟,体态玲珑,鸣声清婉。不过在英语中夜莺还有另外两层意义,一是克里米亚战争中因付出而被人民铭记的护士;二是告密者。

(2)牡蛎:词典对牡蛎的概念都表明了它的外表、形态、生存环境及用途。在英语国家,牡蛎又可指沉默寡言的人,因为牡蛎的双壳总是闭合得很严实,就像人的嘴紧闭一样)。

(3)鸡:英语中,鸡除了家畜、可食用外,还可表示某个人胆小,怯懦,不够勇敢。

(4)大象:在英语中,大象还被认为是众所周知却不重视的事物或事情,甚至被认为是一种负担。

2.2汉语中有其概念意义而英语空缺的动物词

(1)喜鹊:在汉语中人们常把喜鹊定义为喜事,吉利,好兆头。如:喜上眉梢、双喜临门。而在英语词典里并没有这样的概念,反而用它来定义那些平时爱唠叨的,喋喋不休的人。

(2)熊:汉语中对熊的概念多体型较大,行动笨拙。因此它也指人笨拙、软弱、无能。如:瞅你那熊样。在英语中则指一些不容易解决的事情、脾气不好的人或者表示股市不景气。

(3)鸳鸯:在我国内蒙古和东北北部繁殖,为我国著名特产珍禽之一。旧传雌雄偶居不离,可指饰物上的鸳鸯图案、比喻夫妻成双配对的事物。如:鸳鸯枕,苦命鸳鸯。而这种动物在英语国家文化里是不存在的,因此就没有这样丰富的概念。

(4)鹤:汉语常用鹤指待白色、老者,如:鹤发童颜。也常将其神化,如:驾鹤仙去。

(5)啄木鸟:脚短,趾端有利爪,善攀援,嘴尖而直,很坚硬,舌细长而尖端有钩,能捕食树洞里的虫,因辛勤劳作,也被用来指那些不辞辛劳,兢兢业业的大众人民。

(6)鲤鱼:汉语中,鲤鱼多被定义为吉祥之物,或指人飞黄腾达。可以从词汇中看出,如:锦鲤、鱼跃龙门。

3英汉语中都有概念意义的动物词

不同民族的文化在人类文明的进化过程中会存在一些共性,从动物词中也可以观察发现。

3.1英汉语中概念意义对应的动物词

有学者将此现象成为文化重叠,指文化背景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定共性。

(1)狼:英汉语中,狼除了有群居,贪婪、凶残之意外,汉语中有“色狼”之意。英语中对狼的概念有:manwhoisalwaysreadytomakesexualadvancestowoman,如:awolf-whistle(流氓哨)。

(2)狐狸:汉语中用“老狐狸”来指奸佞狡猾的坏人,英语也有类似的表达方法,如“Tomisascunningasafox”。

(3)猪:在汉语中,猪除了有实用价值,还指人邋遢和肥胖,如:吃的跟猪一样;你家就像猪窝一样。英语对猪也有这样的概念,比如:shegreedypig,sheateallthefood;Theylivelikepigs。

(4)羊:汉语中一般认为羊是非常温顺的动物,比如我们会说某个人温顺的像一只小羊。英语中也有相同的义项,如asgentleasasheep。

(5)蜜蜂:汉语中蜜蜂可指勤劳的人,如:园丁像蜜蜂一样勤劳。英语中也是如此:Johnasbusyasabee。

(6)猴子:英汉语中猴子都可指小孩顽皮、胡闹、捣蛋。如:猴孩子(asnaughtyasmonkey)。

(7)蜗牛:汉语中,多用蜗牛指代迟钝的人,形容动作缓慢。汉语中也有相同的文化特征:Sheworksatasnail’space。

3.2英汉语中概念意义半对应的动物词

不同的地理、物质环境,使得不同民族赋予与其同生共存的动物以不同的概念意义。

(1)牛和马:中国是农耕大国,自古以来便是如此,牛作为协助人民劳作的工具,自然也被赋予更多的概念意义,也常常被用来形容人。如:如牛饮水、牛气冲天、壮实如牛、像牛一样辛勤。而马是英国人的坐骑,是骑士的伙伴,也是皇家御用的动物。汉语里用牛来指代的事物在英语里全部都要用马来代替,如:worklikeahorse、getonone’shighhorse、asstrongashorse等。

(2)獅子和老虎:汉语里,虎是百兽之王,因此诸多词语都以虎称雄,如:龙争虎斗、龙潭虎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虎虎生威等。也有用虎来形容人神气,如:虎头虎脑、生龙活虎、如虎添翼等。而在英语中,狮子是丛林之王,代表勇敢、威严、权利,是国家的象征。因此狮子也被英国人引申到人,如:asboldaslion、aliterarylion等。

3.3英汉语中概念意义相冲突的动物词

龙:在中文里,认为龙是吉祥尊贵之物,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古代皇帝被称作真龙天子,中华儿女又自称龙的传人,有关龙的成語都是积极的,如:龙飞凤舞、龙腾虎跃、龙凤呈祥、等。而英语中认为龙是有翅膀会喷火的猛兽、是罪恶的象征,如果说一个人像龙,那意思就是说他凶狠、残忍。

狗:汉语中狗常比喻奉承,巴结之意,形象大多都是贬义的,如:看门狗、狼心狗肺、狗仗人势、狗眼看人低。在英语中,人们爱狗最甚,常被当做宠物来养,他们视狗为最好的朋友,如:asfaithfulasadog;也可以用来指幸运的人,如:luckydog.

猫:汉民族对猫的印象就是温顺、机灵、能抓老鼠,因此人们就偏宠爱猫咪,有时可以用猫来形容女子:像猫咪一样惹人怜爱。不过在英语国家,猫的形象就被完全颠覆了,猫被视为是整天惹是生非、不务正业,东窜西跳的动物。

4结语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动物词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不同的民族文化造就了动物词不同的概念意义,而动物词被赋予的概念意义又折射出不同的文化内容。从中西文化差异的视角探讨动物词的概念意义,能更客观的了解异国文化,减少交流障碍。

参考文献 

[1]常敬宇.汉语词汇与文化[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7):78-90. 

[3]黄斐霞.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比较——以《圣经》中的动物词汇蛇、羊、龙、狮为例[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07(3):29-32. 

[4]黄静.英语汉语中动物词语的文化内涵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1(5):130-133. 

[6]寇槐花.从英汉动物词汇的比较看中西方文化差异[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2):65-67. 

[7]廖光蓉.英汉文化动物词对比[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0(5):17-26. 

篇2

关键词:文化;文化差异;国际商务谈判

        商务谈判作为人际交往的一种形式,必然涉及不同地域、民族、社会文化的交往与接触,从而产生跨文化谈判。在跨文化谈判中,不同地域、民族、文化的差异必将影响到谈判者的谈判风格,从而影响到整个谈判的进程。因此,从事跨文化的商务活动,就必须了解和掌握不同文化间的联系与差异。在作谈判准备时,更要明了文化差异对谈判的影响,只有积极地面对这种影响才能实现预期目标。

        一、文化差异

        (一)文化的概念

        文化是个复杂的名词。文化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文化具有民族性。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每一种文化都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

        人们每天都在通过与周围人的交往学习文化。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它包含信仰、知识、艺术、习俗、道德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二)文化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

        文化差异广泛地说,是指世界上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别,即指人们在不同的环境下形成的语言、知识、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方面的不同文化上的差异(尤其是东西方文化差异),导致了人们对同一事物或同一概念的不同理解与解释。造成文化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差异

        人们会因为经济水平的高低而关注不同问题。例如,发达国家的人们生活富裕,受教育水平普遍较高,人们在满足了温饱问题之后,更注重生活品质,对安全的欲望普遍较强。而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或地区,人们主要关心的是吃饭问题。

        2.地域差异

        地域差异指不同地理区域由于地理环境而造成的差异,人们因在不同地域而往往有着不同的语言、生活方式和爱好,而这些必将影响到他们的行为习惯。中国的古谚中有“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的说法,说明地理上的差异对文化差异产生的巨大影响。

        3.民族差异

        由于历史、饮食等种种原因,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差异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拿维吾尔族和汉族来说,维吾尔族男女老少,能歌善舞,热情好客。而汉族人性格温和,情感不外露。这就形成了维吾尔族人在饮食、服饰、居住、节日、礼仪等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上与汉族的显著差异。

        4.宗教差异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世界上有三大宗教: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不同的宗教有着不同的戒条,从而影响到人们认识事物的方式、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

    (三)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的重要性

        国际商务谈判是指处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商务活动的当事人,为满足各自需要,通过信息交流与磋商争取达到意见一致的行为和过程。它具有跨文化性。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谈判者有着不同的交际方式、价值观和思维方式,这就意味着在国际商务谈判中了解各国不同文化,熟悉商业活动的文化差异是非常重要的。

        在谈判实践中,很多谈判者往往没有足够重视文化差异对谈判结果的影响问题。对于外国谈判方的文化,即使有些谈判者已经注意到谈判对方是“不同的”,但却认为并不重要。同样,有些谈判者去异国他乡谈判时,为与对方保持融洽的关系,他们会注意到双方文化上的相似之处,而忽视其不同之处。

        二、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

        文化对谈判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不同的文化将人们相互疏远并形成沟通中难以逾越的障碍。因此,谈判者要尊重、接纳彼此的文化,而且要透过文化的差异,了解对方行为的真正意图,并使自己被对方所接受,最终达成一致的协议。总的来说,文化差异对谈判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语言沟通技巧的运用

        文化差异对谈判过程的影响,首先表现在谈判的语言沟通过程中。语言是任何国家、地区、民族之间进行沟通的桥梁,在国际商务活动中语言的差异是最直观明了的。虽然解决语言问题的方法也很简单,如雇佣一个翻译或者用共同的第三语言交谈就行了。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谈判人员所使用的语言行为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如果不了解这些差异,那么就很容易误解对方所传播的信息,从而影响谈判目标的实现。

篇3

文化差异战略联盟稳定性

一、相关概念解析

1.战略联盟的概念

战略联盟是指由两个及以上的有共同战略利益的企业,为了达到共同的战略目标(共同拥有市场或者共同使用资源等),而结成的优势互补、风险共担的一种松散的合作模式,简言之就是两个或以上的企业为了实现各自战略性目的而达成的一种长期或短期的合作关系。

2.企业战略联盟稳定性的含义

企业战略联盟的稳定性可以定义为企业战略联盟在实现预期目标的过程中,在动态上保持战略联盟的完整,是一种动态的稳定。战略联盟由不同的企业组成,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变化、矛盾乃至冲突,但是保证联盟的正常运行是联盟稳定性的基本要求。

3.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

文化差异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在价值观,意识形态,语言,教育以及风俗习惯上存在的差异,企业文化差异是不同企业在生产和管理中形成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上的差异。文化冲突指的是两种及以上的文化在相互接触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竞争和对抗状态。

二、企业文化差异对企业战略联盟稳定性的影响

1.适度文化差异对战略联盟稳定性的积极影响

(1)适度文化差异推动组织创新,保持企业战略联盟动态稳定

由于文化上的差异,不同文化背景的企业聚集在一起,会萌生出新的灵感,新的文化氛围会激发员工创新的动力;文化差异使企业战略联盟在分析和理解问题时,注意从多个角度和方面出发,这样会得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法。相反,一成不变的文化环境过于安逸,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发挥,更不利于企业战略联盟在动态中保持稳定。

(2)适度文化差异推动企业战略联盟成员之间取长补短

企业的文化不可能是完美的,不同企业成员之间存在不同的价值观,管理者通过接触不同的管理方式和经营理念,推动自身管理的不断进步;员工通过接触不同的价值观和工作方式,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这些都能促进企业战略联盟持续、健康和稳定地发展。

2.文化冲突对企业战略联盟稳定性的消极影响

企业战略联盟的文化差异是不可避免的,如果能够适度利用,会给联盟的稳定性带来积极的影响,但如果不能正确对待文化差异,联盟成员企业之间的文化冲突便会撼动企业战略联盟的稳定性。

(1)文化冲突对企业战略联盟信任机制的影响

企业战略联盟成功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前提是企业战略联盟之间的相互信任,只有企业战略联盟成员相互之间建立坚固的信任机制,联盟的效果才能得到大大的提升,企业战略联盟的共同目标才能尽快实现,文化冲突对企业战略联盟的信任机制有较为显著的影响。不同的企业的文化越接近,融合程度越高,他们的思维方式以及行为模式就越趋向于一致,成员间的矛盾和冲突就越少。企业战略联盟的信任机制是战略联盟稳定性的基础,如果因为不可调和的文化冲突使联盟成员之间缺乏信任,那么战略联盟将会面临根基不稳甚至瓦解的后果。

(2)文化冲突对企业战略联盟管理的影响

企业战略联盟在组织结构上比较松散,因而其管理难度本身就比企业大,文化冲突更是加剧了联盟管理的难度。文化差异产生的管理问题不能单纯依靠调整组织结构来解决,而是需要在联盟运行的过程中加强文化上的融合。举个例子来说,在跨国战略联盟中,受中国“求稳”的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的管理者决策比较保守,对机会的把握不够及时,而西方管理者敢于冒险,这两种文化碰撞在一起,必然在管理决策上产生很大的差异和冲突,这就需要通过文化融合和管理者观念的改变来取长补短,弥补各自决策上的不足,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决策。

三、正确对待文化差异,提高企业战略联盟稳定性

1.正视文化差异,从差异中受益

跨文化管理的前提和基础是理解和接受差异,由于企业战略联盟成员企业的独特性,不可能消除文化差异,所以只能正视和利用文化差异,企业战略联盟在正视文化差异的同时,应该探索灵活的管理方法,鼓励不同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充分利用差异,使成员之间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变文化差异为竞争优势。

2.有效识别文化共性和差异,预防文化冲突

在识别文化共性和差异的时候,应注重发现合作伙伴企业文化的优势和环境,对于存在的文化差异,为可能的文化冲突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并且建立合适的文化整合模式。

3.加强跨文化学习和沟通,实现文化重塑

通过跨文化学习和沟通,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减少矛盾和冲突,发现自己在价值观和管理方式等方面的不足,不断推动企业自身的发展。同时,要发扬自身文化的优点,对联盟内成员进行文化传播,推动整个战略联盟的稳步前进。要实现文化重塑,既要倾听联盟成员的建议,选择被成员广泛接受的方法,还要学习其他战略联盟的成功经验,使战略联盟的文化重塑不盲目,建立联盟共同的文化,即联盟文化。

文化差异对企业战略联盟的稳定性具有重要的影响,正确对待文化差异,减少文化冲突,不仅仅能提高企业战略联盟的稳定性,而且可以促进企业战略联盟及其成员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莉萍.基于文化资产的战略联盟稳定性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8):65-68.

[2]王菲.跨国战略联盟中的文化冲突研究[D].辽宁大学博士论文,2010.

[3]陈超.企业战略联盟的稳定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硕士论文,2009.

[4]任远.企业战略联盟稳定性的影响因素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9(22).

[5]梅花.企业战略联盟稳定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

篇4

摘要: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加强,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与联系日益密切,国际商务谈判是商务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文化差异问题。文化差异直接影响着谈判能否顺利进行。从文化的定义入手,剖析文化差异产生的原因,阐述文化差异对商务谈判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为如何应对谈判过程中出现的文化差异问题提出相应策略。

关键词:文化;文化差异;国际商务谈判

商务谈判作为人际交往的一种形式,必然涉及不同地域、民族、社会文化的交往与接触,从而产生跨文化谈判。在跨文化谈判中,不同地域、民族、文化的差异必将影响到谈判者的谈判风格,从而影响到整个谈判的进程。因此,从事跨文化的商务活动,就必须了解和掌握不同文化间的联系与差异。在作谈判准备时,更要明了文化差异对谈判的影响,只有积极地面对这种影响才能实现预期目标。

一、文化差异

(一)文化的概念

文化是个复杂的名词。文化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文化具有民族性。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每一种文化都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

人们每天都在通过与周围人的交往学习文化。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它包含信仰、知识、艺术、习俗、道德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二)文化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

文化差异广泛地说,是指世界上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别,即指人们在不同的环境下形成的语言、知识、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方面的不同文化上的差异(尤其是东西方文化差异),导致了人们对同一事物或同一概念的不同理解与解释。造成文化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差异

人们会因为经济水平的高低而关注不同问题。例如,发达国家的人们生活富裕,受教育水平普遍较高,人们在满足了温饱问题之后,更注重生活品质,对安全的欲望普遍较强。而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或地区,人们主要关心的是吃饭问题。

2.地域差异

地域差异指不同地理区域由于地理环境而造成的差异,人们因在不同地域而往往有着不同的语言、生活方式和爱好,而这些必将影响到他们的行为习惯。中国的古谚中有“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的说法,说明地理上的差异对文化差异产生的巨大影响。

3.民族差异

由于历史、饮食等种种原因,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差异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拿维吾尔族和汉族来说,维吾尔族男女老少,能歌善舞,热情好客。而汉族人性格温和,情感不外露。这就形成了维吾尔族人在饮食、服饰、居住、节日、礼仪等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上与汉族的显著差异。

4.宗教差异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世界上有三大宗教: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不同的宗教有着不同的戒条,从而影响到人们认识事物的方式、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

(三)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的重要性

国际商务谈判是指处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商务活动的当事人,为满足各自需要,通过信息交流与磋商争取达到意见一致的行为和过程。它具有跨文化性。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谈判者有着不同的交际方式、价值观和思维方式,这就意味着在国际商务谈判中了解各国不同文化,熟悉商业活动的文化差异是非常重要的。

在谈判实践中,很多谈判者往往没有足够重视文化差异对谈判结果的影响问题。对于外国谈判方的文化,即使有些谈判者已经注意到谈判对方是“不同的”,但却认为并不重要。同样,有些谈判者去异国他乡谈判时,为与对方保持融洽的关系,他们会注意到双方文化上的相似之处,而忽视其不同之处。

二、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

文化对谈判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不同的文化将人们相互疏远并形成沟通中难以逾越的障碍。因此,谈判者要尊重、接纳彼此的文化,而且要透过文化的差异,了解对方行为的真正意图,并使自己被对方所接受,最终达成一致的协议。总的来说,文化差异对谈判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语言沟通技巧的运用

文化差异对谈判过程的影响,首先表现在谈判的语言沟通过程中。语言是任何国家、地区、民族之间进行沟通的桥梁,在国际商务活动中语言的差异是最直观明了的。虽然解决语言问题的方法也很简单,如雇佣一个翻译或者用共同的第三语言交谈就行了。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谈判人员所使用的语言行为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如果不了解这些差异,那么就很容易误解对方所传播的信息,从而影响谈判目标的实现。

(二)非语言——肢体语言的使用bsp;文化差异对谈判过程的影响不仅表现在语言沟通过程中,还表现在非语言沟通过程中。文化差异会导致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谈判人员在形体语言、动作语言的运用上有着巨大的差异。谈判人员以非语言的、更含蓄的方式发出或接受大量的、比语言信息更为重要的信息,而且所有这类信号或示意总是无意识地进行的。因此,当谈判人员发出不同的非语言信号时,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谈判对手极易误解这些信号,而且还意识不到所发生的错误。这种不知不觉中所产生的个人摩擦如果得不到纠正,就会影响商业关系的正常展开。例如与美国人交往,如果你不看着他的眼睛,或者让人觉得眼神游移不定,那么他就会担心你是否不够诚实,或生意中有诈;而跟日本人交往,如果你盯着他,他可能认为你不尊重他。

(三)谈判风格

谈判风格是谈判者在谈判活动中所表现的主要气度和作风,谈判风格体现在谈判者谈判过程中的行为、举止和控制谈判进程的方法、手段上。谈判者的谈判风格带有深深的文化烙印。文化不仅决定着谈判者的伦理道德规范,而且影响着谈判者的思维方式和个,从而使不同文化背景的谈判者形成风格迥异的谈判风格。

三、应对国际商务谈判中文化差异问题的策略

(一)做好谈判的计划工作

也就是要充分了解自己及谈判对手的情况,包括其他利益方的国家和文化情况,即所谓的知己知彼。为了做到知己我们要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要了解什么阻碍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列出谈判双方可能有的各种选择,考虑哪些方案是自己可以接受的或是能被对方接受的等。业务谈判是双方或多方的,要想取得洽谈成功,知彼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谈判中,不仅要全面动态地了解对手对协议的期望,更要了解对方的民族习性、谈判手段和语言文化等信息。

(二)克服沟通障碍

在谈判时要明确目标,善于变通,积极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注意双方是否有沟通障碍,是否有下列情况发生:存在由于文化背景不同造成的某些词语和肢体语言上的误解;虽然知道,却没有准确地理解对方所提供信息内容;虽然理解,却不愿意接受这种理解。要注意克服沟通障碍。谈判的截止日期、分心、情绪压力、责任、文化认知背景都会让谈判者在考虑问题的时候更多依赖自己的文化惯性思维。对于这些诱因的理解能够帮助谈判者对待跨国谈判的文化因素。

篇5

国外学者对并购文化整合的研究可追溯于20世纪60年代末。很多学者会问,企业文化的概念不是在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的管理学家对日本企业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考察后提出来的吗?

经过文献梳理,本文认为,把并购文化整合问题的研究的起始定于这个时间是恰当的。现有研究结果表明,最早研究这个问题的作者是Davis(1969),当时企业文化的概念还没有提出。因此,学术界将Davis作为了最早研究管理风格在企业并购中作用的学者。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现状

Davis(1969)指出,并购企业与目标企业在管理风格上的差异是并购取得成功的主要障碍。同时,他指出管理风格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风险偏好;(2)回报周期;(3)权力结构的配置;(4)对职能的侧重;(5)利润的分配;因此,对并购双方管理风格差异的评估成为了并购中文化整合最初的内容。沿着Davis的研究路线,很多学者在这个领域都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其中Callahan(1986)、Lipton(1982)和Rapport(1982)在进行了详细的论证后指出,管理风格和价值观上的差异造成了很多整合的问题。与他们同时期的很多学者也都认为并购之所以无法实现预期的目标在很大的程度上是由于并购双方管理风格上的差异(Buonuo、Bowditch和Lewis,1985)。

20世纪80年代,随着企业文化研究热潮的兴起(威廉·大内的《Z理论》、汤姆·彼得斯的《追求卓越》、吉姆·柯林斯的《基业长青》等著作相继发表所引发的企业文化浪潮),并购文化整合的研究迅速发展。最终,Berry(1982)在"文化适应"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文化整合"概念。他认为,文化整合应该包括三个特点:一是有两个独立文化群体接触;二是包括接触、冲突和适应三个阶段;三是它应当发生在个体和集体两个层面上。随着文化整合概念的提出,学者们对文化整合的研究进入了更深的层次,他们开始思考导致文化整合失败的原因是什么,选择什么样的文化整合模式更有利于整合的进行?这段时间大多数学者将研究领域集中于文化整合模式的研究、文化差异以及文化冲突的研究这两条主线上。

(一)文化整合模式研究方面

大多数学者都沿着Berry的研究路线在研究。Berry(1982)提出了并购双方的四种"文化适应"模式,分别是:1、一体化;即并购双方的文化相互渗透,形成包容双方文化的混合文化。2、吸收;即并购企业将文化强行注入目标企业,目标企业的文化被并购企业完全吸收。3、分离;即并购后严格限制并购双方企业文化的交流,保持两个企业文化的独立性。4、混沌化;目标企业的员工既不认同并购企业的文化,对自身企业的文化也不赞同,这样会导致员工价值观的缺失,造成一种无序的状态。Nahavandi和 Malekzadeh(1990)表达了和Berry相同的观点。在这基础上,Buono和Bowditch(1989)站在了不同的视角表达了其对文化整合模式的看法。他们提出了文化整合的四种模式:1、文化混合式;2、文化取代式;3、文化多元化;4、文化对峙;可以看出,Buono等人的观点是对Berry等人观点的进一步拓展。最近的学者,如:Hubeck、Kroger和Tram(2000)把文化整合的模式总结为三种类型,分别是:1、文化混合式;2、文化教化式;3、文化分离式。综上所述,可看出学者们对文化整合模式的研究并未从根本上突破Berry的研究,而只是在其基础上做了一些补充和修改。

(二)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研究方面

学者们认为正是由于并购双方的文化差异才导致了文化冲突,同时,这也是并购整合失败的主要原因。这些学者,大都受到了Davis研究的影响。如上所述,Davis(1969)即提出管理风格的差异是取得并购成功的主要障碍。此后,很多学者表达了相同观点,比较有代表性的有: Callahan(1986)、Lipton(1982)和Rapport(1982);Buonuo(1985)、Bowditch(1985)和Lewis(1985)等等。值得注意是,Chatterjee 、Lubatkin(1992)等学者通过选取股票市场中并购宣布日前后的股价波动来判断资本市场对并购双方企业文化差异的反映。其研究结果表明,并购中若并购双方的企业文化存在明显的差异,投资者往往对其股票持有消极的态度。此后,很多学者都认为并购双方的文化差异是导致并购失败的主要原因。

随着研究的深入,Morosini、Shane和Singh(1998)等学者的实证研究结果彻底的颠覆了先前学者们的观点。他们分析了52家意大利和英国企业在1987--1992年间发生的跨国并购后指出,正是由于并购双方巨大的文化差异才导致了跨国并购业绩的提升。文化的差异意味着并购的潜在价值更高,对员工的抑制更低,员工的流失率更低,仅仅需要并购双方在组织整合方面多投入一些工作(Larrsson、Finkelstain,1999)。其实在这之前有很多学者看到了这种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的矛盾。他们为了化解这种矛盾,引入了"文化宽容度"的概念。如:Cartwright和Cooper(1993)认为,当并购双方都对外来文化持有比较宽容的态度时,文化差异对并购绩效的负面影响会得到很大的降低。除此之外,Nahavandi和 Malekzadeh(1988)指出,并购企业采用何种并购模式取决于其文化的宽容度(独立还是反对组织内员工持有不同的价值观)和战略相关性(相关并购还是不相关并购)。

三、对未来的展望

究竟并购双方的文化差异是否必然导致文化冲突,文化整合模式的选择对文化整合有何影响?这些问题为本文提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Berry. J. W, KimU , Minde T ?Mok D. Comparative Studies in Acculturative Stress [J].International Mirgration Review,1987(21):490-511.

[2]Malezadeh Ali R, NahavandiAfsaneh .Making Mergers Work by Managing Cultures[J];Journal of Business Strategy 1990,11 (3):55-57.

[3]Buono A F and Bowditch J L. The Human Side of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Managing Collisions Between People, Cultures and Organizationgs [M];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1989.

篇6

一、中西方文化差异

首先一定要注意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中国人与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人受不同的区域文化背景影响,在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方面表现出很大的差异。中西方文化内涵的差异必然造成词义、句义、联想意义、比喻意义等语言现象的差异,不同的文化传统可以影响人们思维语言的表达。

1.人生观差异

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使得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根深蒂固的统治地位,中国人向来以自我贬仰的思想作为处世哲学,这便是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作为行为的基本准则。中国文化体现出群体性的文化特征,这种群体性的文化特征是不允许把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的。西方国家价值观以崇尚个人为中心,宣扬个人主义至上,竭力发展自己、表现自我。这种个体性文化特征崇尚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因此中国人的表达习惯先整体后局部而西方国家则习惯先局部后整体。举个例子,我们班级有56名学生。英语表达:There are 56 students in our classroom.但是中国学生就习惯 Our class has 56 students.这样非正规的表达方式。这就是观念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2.价值观差异

正是因为中西方传统的影响,形成了差异极大的人生观,也就有了价值观的差异。中国文化推崇团体之上的价值观,一切以集体利益为主,不计较个人价值。而在西方文化上,则呈现了截然相反的观点,它推崇个人主义,强调个体存在的价值,注重个人隐私。这也是当中国人以关心的口吻提及外国人的婚姻年龄状况,总是引起极大的反感。这就是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之一。比如“老”在中文里表达尊敬的概念,如老祖宗、老爷爷、老先生等,“李老”“王老”更是尊崇有加。中国人往往以年龄大为荣。和别人谈话时,年龄越大,资格越老,也就越会得到别人的尊敬。“姜还是老的辣”。然而,西方国家极少有人愿意倚老卖老而自称”old”。在他们看来,“old”是“不中用”的代名词,是“老而无用”的含义。在西方文化中,老人叫做senior citizen.老人更期望别人恭维他们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小,是多么年轻。

3.思维方式差异

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就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西方人在思维表达方式上习惯把主体做什么先表达清楚,而后再添加其他东西,而中国人则习惯把要表达的内容整合在一起。如以下例句“I met one of my old friends in the bookstore this afternoon.”中文翻译应该是“我遇到一位老朋友在书店今天下午”。然在汉语中我们则会说“今天下午我在书店遇到了一位老朋友。”英语中不被分开的“我遇见老友”这一主体在中文中就被隔开,被整合了。英语的文章通常有一个比较明显的主题,通常在篇章的开始。而后文章的发展就以此为主,在各个段落几乎都能找到以此相关的内容,而且段落主题句通常在开头句。中国的文章以语义为中心,语义自然衔接,前后贯通,上下呼应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体现整体思维就可以。在英语文章中我们可以通过大量的连接词语充分理解上下文的联系,而中文就无法这么直观。

二、文化差异与教学结合

中西方的文化存在着很多差异,在英语教学中就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而必须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中正确运用语言。英语教师也应当不断钻研中西文化差异,并且和教学有效融合。

1.与词汇教学结合

在词汇教学中要注重讲解词汇在两种语言的语义差别,真正明白词汇的概念。如“practice”一词,学生学习就只掌握“练习,实践”之意,但是它作为“习惯,习俗”学生常常忽略,这就造成理解偏差。再如有关这一颜色“白”,在西方文化里有美好、希望、幸福、快乐的涵义,如“a white day”(吉日),“days marked with a white stone”(幸福的日子)”。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白色代表不祥。

2.与听力教学结合

中西文化差异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体现尤为明显,而中学阶段就常常以听力形式加以检测。所以在听力教学中要强调中西文化差异,指导学生得体使用语言。正确使用社交用语,包括如何表扬、如何道歉等等。学会使用委婉表达,避免使用禁忌话语。

3.与阅读教学结合

在学校学习中我们更多是通过阅读各类文章来加深巩固英语学习。阅读能够接触各类话题,这些原汁原味的文章无穷尽地体现中西方文化差异,学生在阅读时往往因为对这些差异了解度不够,造成语义偏差,不知所云的情况。教师应该在平常的阅读教学中,始终注意强调这些差异,引导学生深层次的学习。

4.与写作教学结合

在课文学习和写作教学中都要注意讲解中英文体的差异。文章要分析结构特征及表达方式,体验文章的韵味,欣赏文章的措辞,学会文采的应用。然后让学生以范文为例练习写作。比如议论文、事实说话、事实证明。不要把个人观点强加于人,过急体现个人情感。

总之,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了汉语的干扰,会不自觉地用汉语知识套用在英语上,如何使学生摆脱干扰,又能利用母语进行迁移?教师在英语课堂上一定要重视这种文化差异,要指出英汉区别,充分把教学和文化差异相结合,才能取得真正实效。英语老师要能纵览本民族文化,站在中西方文化比较的高度上把握英语教学,才能真正“授之与渔。”

篇7

关键词:文化差异;翻译;影响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09)029(C)-0074-01

一、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文化是一个意义广泛的概念,它涉及了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文化的概念可以是抽象的,比如社会习俗、道德伦理等。文化也可以是具体的,比如人或物。翻译是帮助人们进行跨文化交际的一种活动。把一种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义转换成另外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一种语言”和“另外一种语言”都各自折射着不同的文化背景,我们可以把翻译看做是两种文化的对比交融和信息转换的过程。因此,翻译不仅仅是翻译语言,也是翻译文化。由于任何一种语言都局限于自己特定的文化背景中,它们各自在其历史中形成了独有的表达方式。代表西方文化的英语和代表东方文化的汉语所承载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无疑是迥然相异的。这种文化差异必定会给翻译带来困难。而翻译的任务恰恰就是要尽可能地消除两种语言和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下面笔者将从具体几个方面探讨文化因素对翻译的影响。

(一)习语。习语通常包括成语、谚语、俗语以及典故等。由于地理、历史、、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习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习语中的文化因素往往是翻译中的难点。为了形神兼备地传递其中的文化信息,为了能够反映其特有的文化特色,译者应当充分了解英汉习语中所含的文化内涵。英汉地域环境差异与习语表达方式密切相关。英国是一个岛国,航海业发达;而中国是一个内陆国家,以农业为主,人与土地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比喻花钱大手大脚,英语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而汉语是“挥金如土”。英语中有许多关于船和水的习语,在汉语中没有完全相对应的习语,例如:to take the wind out of one’s sail(先发制人),all at sea(不知所措),between the devil and deep sea(进退两难);While it is fine weather mend your sail(未雨绸缪),等等。而汉语中就有许多与河流、土地和农业有关的习语如:过河拆桥、拔苗助长、五谷丰登、春华秋实等。

(二)动物词。汉语和英语中,有些动物词含义是相同或相近的,但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通常一种动物的概念相同而其文化内涵却有明显差异,甚至意义相反。动物词常带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部分动物词具有不同的褒贬含义,因此在英汉两种语言翻译中应该注意到该词的文化内涵,避免出现歧义。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不同的民族心理对不同的事物有着迥异的价值取向。对于动物所引起的词义联想及文化内涵是十分明显的。“龙”在英汉两种文化中意义完全不同。在中国,龙代表吉祥,神圣,权利。中国人称自己为“龙的传人”。与在中国享有的地位不同,在西方人看来,“dragon”是一种凶残的怪物,是“邪恶,不幸”的象征。与龙有关的词语都带有贬义色彩。如:the old dragon(魔鬼),dragon’s teeth(相互斗争的根源)。鉴于龙与dragon存在着文化信息上的差异,有些带有龙字的汉语不能译为dragon。如“望子成龙”就不能直接译成“to hope that one’s son will become a dragon”,而应意译为“to hope that one’s son will become somebody”。

(三)委婉语。委婉语是汉、英语言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同时也透射出、价值观念等的差异。不同的文化背景,必然会在委婉语中有所反映。由于东、西方文化的不同,在委婉语的使用上也存在许多差异。生、老、病、死等禁忌事物,如果直接表达,给人的感觉是粗鄙、无礼;反之如果间接表达,就是委婉语,给人的印象是含蓄、有礼。在翻译时要注意。1、有关“死亡”的委婉语 。语言禁忌中关于死亡的委婉语大量存在。由于英汉文化背景不同,所反映出对死亡的说法存在很大差异。如:pass away(逝世),go to west(归西了),to be at peace(平静了),to end one’s days(终其天年),to run one’s race(寿终正寝),final sleep(最后一觉),to have found rest(得到安息),to go to heaven(进天堂),to be called to Cod(被召唤到上帝那))等。与之相对,汉语中有:“到极乐世界去了”,“谢世”,“不在了”,“走了”,“归天”,“长眠”,“与世长辞”。对特殊人物还有专门术语,如:和尚死了叫“圆寂”,皇帝死了叫“驾崩”,执行公务而死叫“殉职”,为正义而死叫“牺牲”等。

(四)数字词。数字是语言中的一个特殊领域,是反映客观世界的数量或顺序的词类。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符号,数字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由于各自语言中所包涵的文化传统、、以及对数字的感知取向不同,数字被赋予的文化涵义也不尽相同。笔者主要针对中西方对数字不同的传统观念、英汉语言中数字包含的内涵意义以及在英汉文学及生活中碰到的有关数字的翻译,来探讨由此而孕育出各自独特的数字文化。

在英汉数字习语中,数量词有实义和虚义之分。在翻译数字时,要根据实义和虚义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

一步登天。Reach the sky in one step.

Three removes are as a fire.搬家三次等于失火一遭。

结语:语言、文化、翻译三者的关系紧密相连。汉英两种语言产生于不同的文化背景,承载不同的文化内涵。翻译涉及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转换,由文化差异造成的现象再所避免。翻译是文化交际的桥梁,不同的国家、民族之间不同文化的交流和渗透,都离不开翻译活动。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传播,民族特色的集中体现。由于受到中西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译者在英汉互译过程中就要转换视角,对语言现象所包含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入剖析,才能领悟到文化负载的信息,依据语境正确判断。只有这样才能正确传达出原文的内容和神韵,使译文通顺流畅,符合译语读者的语言习惯。

要处理好翻译中的文化差异问题,译者要具备对两种文化的领悟、感应能力以及对两种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作为构筑文化交流桥梁的译者,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灵活的翻译策略,克服中西方文化差异造成的障碍。做到既尊重别国文化,也尊重本国文化,在回归原文内容以及文体风格的基础上,达到信,达,雅的标准。有效的翻译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西方文化,也有助于传播我们的民族文化,从而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文化;文化差异;国际商务谈判

        商务谈判作为人际交往的一种形式,必然涉及不同地域、民族、社会文化的交往与接触,从而产生跨文化谈判。在跨文化谈判中,不同地域、民族、文化的差异必将影响到谈判者的谈判风格,从而影响到整个谈判的进程。因此,从事跨文化的商务活动,就必须了解和掌握不同文化间的联系与差异。在作谈判准备时,更要明了文化差异对谈判的影响,只有积极地面对这种影响才能实现预期目标。

        一、文化差异

        (一)文化的概念

        文化是个复杂的名词。文化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文化具有民族性。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每一种文化都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

        人们每天都在通过与周围人的交往学习文化。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它包含信仰、知识、艺术、习俗、道德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二)文化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

        文化差异广泛地说,是指世界上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别,即指人们在不同的环境下形成的语言、知识、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方面的不同文化上的差异(尤其是东西方文化差异),导致了人们对同一事物或同一概念的不同理解与解释。造成文化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差异

        人们会因为经济水平的高低而关注不同问题。例如,发达国家的人们生活富裕,受教育水平普遍较高,人们在满足了温饱问题之后,更注重生活品质,对安全的欲望普遍较强。而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或地区,人们主要关心的是吃饭问题。

        2.地域差异

        地域差异指不同地理区域由于地理环境而造成的差异,人们因在不同地域而往往有着不同的语言、生活方式和爱好,而这些必将影响到他们的行为习惯。中国的古谚中有“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的说法,说明地理上的差异对文化差异产生的巨大影响。

        3.民族差异

        由于历史、饮食等种种原因,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差异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拿维吾尔族和汉族来说,维吾尔族男女老少,能歌善舞,热情好客。而汉族人性格温和,情感不外露。这就形成了维吾尔族人在饮食、服饰、居住、节日、礼仪等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上与汉族的显著差异。

        4.宗教差异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世界上有三大宗教: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不同的宗教有着不同的戒条,从而影响到人们认识事物的方式、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

        (三)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的重要性

        国际商务谈判是指处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商务活动的当事人,为满足各自需要,通过信息交流与磋商争取达到意见一致的行为和过程。它具有跨文化性。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谈判者有着不同的交际方式、价值观和思维方式,这就意味着在国际商务谈判中了解各国不同文化,熟悉商业活动的文化差异是非常重要的。

        在谈判实践中,很多谈判者往往没有足够重视文化差异对谈判结果的影响问题。对于外国谈判方的文化,即使有些谈判者已经注意到谈判对方是“不同的”,但却认为并不重要。同样,有些谈判者去异国他乡谈判时,为与对方保持融洽的关系,他们会注意到双方文化上的相似之处,而忽视其不同之处。

        二、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

        文化对谈判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不同的文化将人们相互疏远并形成沟通中难以逾越的障碍。因此,谈判者要尊重、接纳彼此的文化,而且要透过文化的差异,了解对方行为的真正意图,并使自己被对方所接受,最终达成一致的协议。总的来说,文化差异对谈判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语言沟通技巧的运用

        文化差异对谈判过程的影响,首先表现在谈判的语言沟通过程中。语言是任何国家、地区、民族之间进行沟通的桥梁,在国际商务活动中语言的差异是最直观明了的。虽然解决语言问题的方法也很简单,如雇佣一个翻译或者用共同的第三语言交谈就行了。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谈判人员所使用的语言行为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如果不了解这些差异,那么就很容易误解对方所传播的信息,从而影响谈判目标的实现。

        (二)非语言——肢体语言的使用

        文化差异对谈判过程的影响不仅表现在语言沟通过程中,还表现在非语言沟通过程中。文化差异会导致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谈判人员在形体语言、动作语言的运用上有着巨大的差异。谈判人员以非语言的、更含蓄的方式发出或接受大量的、比语言信息更为重要的信息,而且所有这类信号或示意总是无意识地进行的。因此,当谈判人员发出不同的非语言信号时,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谈判对手极易误解这些信号,而且还意识不到所发生的错误。这种不知不觉中所产生的个人摩擦如果得不到纠正,就会影响商业关系的正常展开。例如与美国人交往,如果你不看着他的眼睛,或者让人觉得眼神游移不定,那么他就会担心你是否不够诚实,或生意中有诈;而跟日本人交往,如果你盯着他,他可能认为你不尊重他。

        (三)谈判风格

        谈判风格是谈判者在谈判活动中所表现的主要气度和作风,谈判风格体现在谈判者谈判过程中的行为、举止和控制谈判进程的方法、手段上。谈判者的谈判风格带有深深的文化烙印。文化不仅决定着谈判者的伦理道德规范,而且影响着谈判者的思维方式和个性行为,从而使不同文化背景的谈判者形成风格迥异的谈判风格。

三、应对国际商务谈判中文化差异问题的策略

        (一)做好谈判的计划工作

        也就是要充分了解自己及谈判对手的情况,包括其他利益方的国家和文化情况,即所谓的知己知彼。为了做到知己我们要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要了解什么阻碍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列出谈判双方可能有的各种选择,考虑哪些方案是自己可以接受的或是能被对方接受的等。业务谈判是双方或多方的,要想取得洽谈成功,知彼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谈判中,不仅要全面动态地了解对手对协议的期望,更要了解对方的民族习性、谈判手段和语言文化等信息。

        (二)克服沟通障碍

        在谈判时要明确目标,善于变通,积极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注意双方是否有沟通障碍,是否有下列情况发生:存在由于文化背景不同造成的某些词语和肢体语言上的误解;虽然知道,却没有准确地理解对方所提供信息内容;虽然理解,却不愿意接受这种理解。要注意克服沟通障碍。谈判的截止日期、分心、情绪压力、责任、文化认知背景都会让谈判者在考虑问题的时候更多依赖自己的文化惯性思维。对于这些诱因的理解能够帮助谈判者对待跨国谈判的文化因素。

        (三)掌握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商务谈判技巧

        不同的文化造就不同的性格和行为,形成不同的谈判风格。不同的风格主要表现在谈判过程中的行为、举止和实施控制谈判进程的方法、手段上。在东西方商务谈判过程中,文化背景的差异、不同的文化心态、风俗习惯等,往往被很多人忽略,而常常正是文化因素的影响,决定了商务谈判活动的成败。在进行谈判时,各个民族都是平等的。无论对手所处的文化环境看起来有多么不可思议或无法理解甚至荒谬,谈判时都应该彼此尊重。在正确谈判意识指导下,涉外谈判者必须掌握谈判对手的谈判风格,灵活应变,对症下药,使国际商务谈判向有利于己方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忠兴.商务谈判原理与技巧[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2] 刘园,尹庆双.国际商务谈判[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 张立玉,王红卫.实用商务英语谈判——策略与技巧[m].北  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篇9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产品;网站;细节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G1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4-0095-03

当今社会,跨文化交际已远远不再是中国人见面是握手,西方人则更多的是拥抱和亲吻对方的脸颊这么泛泛的区别,因为很多的社交礼仪已经在国际化的进程中逐渐共有化。而影响和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在于更深层次和更细节的文化差异对市场营销的影响。为了获取成功,企业需要对文化有很强的敏感度,认同、适应以及接受不同文化事件的差异。本文以产品及相关联的营销渠道管理为突破口,系統地梳理市场营销中对文化差异的研究,提出尊重文化细节差异的基础上的市场营销策略。

一、跨文化交际意识

商场中流行这样一句话,利益让世界越来越小,并逐渐变成了一个地球村,而地球村的形成并不意味着各国间文化差异的消失,相反,随着各国各企业间的贸易与合作变得越来越密切,文化的冲突也变得更常见,因此国际商务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国际营销技能对文化差异的掌控。因为一般在国际市场中,企业所面临的最激烈的竞争往往不是来自同行,而是来自文化差异导致的不同风俗习惯或信仰的竞争。

尤其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营销理论界对文化进行了持续和深入的研究,文化这一概念从纯粹作为营销的外生变量和研究的客体,变成了企业可以运用的营销手段。[1]文化是一个社会中能够引导人们行为的价值、信仰和标准的总和。[2]这些价值、信仰和标准形成了人们约定俗成的价值规范,决定在这个社会中什么是对和错,什么是可接受和不可接受,什么是流行和不流行。[3]文化环境看不见,摸不着,因此很容易被忽视,但却无时无刻不影响人们的日常行为和价值观。近几年,管理和市场营销理论受文化的影响已逐渐成为学者的共识。有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和业内人士认识到在商务环境中,文化差异往往成为跨国经营的无形壁垒。跨文化交际中因为文化差异而产生的不同的行为标准在交流的过程中造成误解的情况时有发生,有时会让人感觉比较尴尬,但又很难完全避免。然而合理地准备和训练有素的跨文化沟通技巧能有效地减少这种误解的产生,并在国际竞争中更自信、更有效地处理文化差异并避免尴尬,从而不断提高跨文化沟通的质量,以便帮助企业更好地规避风险,寻找机会,把握商机,并保证商业上的成功。因为对任何一家企业而言,良好的跨文化沟通意味着通畅、稳定的市场关系,而好的市场关系对企业则意味着快速增长的生产效率、更大的市场份额以及更多的利润。

正如很多经济学家都曾指出,好的跨文化沟通技巧依赖于我们有意识、有能力判断文化差异什么时候以及如何来影响商务交流,但真正在工作场合,能够完全将自己的文化放下而自如地与其他文化的人交流并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

营销活动中,文化差异中最为敏感的因素是文化禁忌。例如,一位想进入中国市场的美国清洁剂制造商精心设计了这样一则广告:一群充满活力的中国人在兴高采烈地抛帽子,其中一顶绿色的帽子落到了一位男士头上。在广告设计中,公司本想通过“绿色”强调的产品原料的天然与味道的清新,用来传递一个绿色健康的概念。同时在广告设计中也考虑到中国人的集体性,采用了“一群人”而非“一个人”,可见公司在广告设计中煞费苦心,充分考虑了中西文化存在差异。然而公司却忽视了一个中国特有的现象。绿颜色的帽子对中国男士有一种特殊的含义,通常用绿帽子来指代妻子对丈夫的不贞。由此,该广告在中国市场的营销效果可想而知。而这样的企业在中国市场备受冷落,也就变得理所当然了。

由此可见,文化差异随处可见,很难避免,但往往影响成败的并不是众所周知的文化差异,而是细节差异。忽视细节差异很容易导致貌似“周全”的市场战略全盘皆输。固然强烈的文化意识能够帮助我们更容易也更清楚地看到文化差异如何威胁商业的成功,而依赖于丰富的社会经验以及对沟通效果有强烈责任感的专业的跨文化意识,可以帮助企业避免“因小失大”的噩梦。因此在现代营销过程中,应该在细节上、在深层次上不断地提高沟通的技巧,不然产品技术再领先、品质再优良、价格再合理,也无法占领市场。同时企业必须意识到文化差异中最为敏感的因素是文化禁忌。禁忌标志着一种文化与另一种文化差异的界限,触碰另一种文化的禁忌,只会让该产品甚至该公司在目标国一败涂地。

二、产品设计中的文化差异

众所周知,市场中最核心的因素是顾客,而顾客最关心的是产品,没有对产品设计的精心推敲,就谈不上在市场的成功。在对产品进行分析时,文化差异的影响尤其重大,而这种差异性无形中增加了商务沟通的挑战性。向不同文化的消费者提供商品,是一件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因为各国家、各地区的文化价值观都不一样,因此消费者对产品的期望和需求差异很大。而这也增加了企业在不同文化市场完成工作的难度以及适应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的难度。

要想进行准确的分析,企业则必须在维护和实现自身企业目标的前提下尽量以该国家、该地区的文化价值立场去思考,充分考虑不同文化的消费者对商品的要求以及购买过程中影响决策的因素。也就是说,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满足当地消费者,销售人员需要熟悉细节从而准确掌握当地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行为以及影响消费决策的因素,这样才有可能吸引当地消费者尝试自己公司的产品。即使是一个拥有国际营销经验的企业,要想设计出满足消费需求的产品,也需要随时从细节上留意文化差异,从而保证该公司在国外市场拓展长期保持良好成绩,因为文化既是需求的传承也是需求的发展。例如营销学里的经典案例,联合利华在进入巴西时,对当地文化进行深刻的、准确的分析而大获成功。除了对当地人在产品质量、味道等方面进行充分调研外,联合利华还注意到当地很多比较穷的人没有洗衣机,也有很多人在河里洗衣服,所以为了防止滑落水中,联合利华并没有沿用在欧美市场受宠的纸质包装,而是设计了塑料包装,同时因为当地人收入低,对每周或每月的支出非常有计划性,对价格敏感,而且购买量不大,因此公司把当地的产品设计成小包装而不是欧美市场颇受喜爱的“家庭装”,以降低单次购买商品的成本来适应当地消费者的需求而大获成功。由此可见,要想将产品顺利推向国外市场,必须从细节上符合当地消费者的要求,切身考虑他们的喜好、需求甚至困难,这样才能真正被消费者接受,实现企业的拓展目标。

三、网页设计中的文化差异

從营销战略上看,一个已经想要跨国经营的公司,应该意识到产品设计应迎合当地消费者的购买心理,这对企业成功至关重要,但并不能完全实现企业拓展市场的需求。当今市场竞争激烈,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中,为了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无论对于国际化程度较高的成熟市场,还是刚被开发不久的新市场,企业都需要不断尝试利用新的营销手段来开拓市场。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公司对网络的利用程度不断提高。虽不是所有的公司都通过网络进行营销,但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了网络的优势。好的网页设计的确能更快更有效地帮助合作伙伴及消费者迅速、全面地了解企业信息。

因此,在考虑产品设计的同时企业也应关注在各国网站的设计,例如网页颜色的选择,导读条位置的设计,动画的制作甚至声音的选择,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与客户的通畅交流并与他们的期望和价值观保持同步,从而有效开拓市场的目的。因为网页直接传递公司想要与目标客户交流的信息、交流的方式以及交流的可能。当国外目标消费者想要通过网站了解公司及其产品时,公司需要根据当地文化调整网站内容以适应当地消费者口味。但当今市场,网页已不再是关于公司和产品的文字的简单排列,而是文本、图形、声音和动画资源的集合。既能体现企业文化,又迎合当地消费者口味的网页设计,可以帮助企业大量获得消费者的反馈信息,帮助企业作出正确的决策,从而更好地了解和进入目标市场。

根据文化差异调整得越多,对目标市场的适应越好,企业在国际商务中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例如高语境文化善于运用非语言手段来传递信息,表达情感。因此比较喜欢用动画效果,倾向于用flash等工具来表现主旨和传递网页内容。而低语境文化国家使用动画则是为了强调动态链接和公司标志。比如麦当劳,在中文网站运用大量彩色图片和动态Flash,介绍新产品或公司的新动向,而在欧美地区其网站简单、静态,只有几个简单的链接来展示公司的新产品。不同文化有不同的价值观和生活观,麦当劳在瑞士的网页广告里,一个男士独自悠闲地享受音乐。生动地展示了低语境国家人所追求的悠闲生活状态。在独处中找到自我,享受生活。而在中国,都是以家庭、朋友的欢聚来展现幸福生活的状态,于是麦当劳的广告更多的是以欢聚为主题。同时,低语境国家网页设计比较直观,人们能够轻松、容易地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而在高语境国家,网页设计的隐藏度较高,很多信息被隐藏在大的标题里,只有将鼠标放在该标题上,才会显示包含的信息模块。因此浏览者必须花较多的时间才能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这种细节的考虑让不同文化的人在浏览网站时,都能顺畅地找到自己想了解的信息。

四、网络语言中的文化差异

语言的差异直接影响广告的理解和信息的接受程度,而语言直接受社会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并反映当时的社会文化。[4]一般而言,为了适应目标市场,让目标消费者以及合作伙伴能快速便捷地获取企业及产品的相关信息,企业都会升级不同语言的网站。而将公司网站翻译成各种目标语言之前,企业最好先完善英语网站,因为这是受众面最广的交流方式。因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英语是一种国际语言,是国际交流中最常见的语言之一,因此英语网站最容易被更多的消费者理解和接受。但在翻译及表达时应尽量避免语义误解。例如,Tambo这个单词在玻利维亚、哥伦比亚等国指路边店,在阿根廷、乌拉圭等国家指奶牛场,但是在智利却指妓院。而Tomorrow在英语国家就是指当天午夜12点到第二天午夜12点。是指一段非常具体的时间段,而在西班牙语国家,tomorrow并不是这么具体的一个时间概念,而是指将来的任意时间。因此在网页的设计中,一定要保证语言在目标文化中准确传递企业想要表达的意思。

其次,在翻译的过程中应注意语言文化的社会性。丰富的跨文化意识体现在,了解一个词汇在不同语言文化里不同的意思以及目标语言中客户熟悉和习惯的语言表达方式,从而达到营销目标。例如,耐克的那句著名的耳熟能详的广告语“Justdoit”,一开始翻译成中文“想做就做”,广告播出没多久,就在当地引起轩然大波,家长们纷纷投诉,认为这句话会误导青少年做事不计后果,不负责任。后来把它改成“该做就做”,才平息这场风波。因为西方的教育培养崇尚自我和追求个性张扬,而中国文化则一直强调内敛。[5]由此可见,企业在传递公司理念的同时应尽可能地了解和适应当地受众群体的文化特点。

五、广告设计中的文化差异

除了网页,广告也是当今市场最常见的与顾客沟通的方式之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习惯从各种广告中获取产品信息。在这种市场沟通中,企业是否考虑到文化的差异,尤其是细节文化会直接影响广告效果。[6]其中,风俗习惯的差异对广告影响最为明显:在广告创作中,如果不注意所在地区的风俗习惯,就会引发笑话甚至惹怒当地人,也就达不到广告的效果。[7]曾经有一种知名品牌饮料的广告画在西方各国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是在阿拉伯世界却惨遭败绩。这幅广告是由左到右的四幅画面构成的:第一个画面是炎炎烈日下干渴难耐的男子形象,第二个画面是这个男子畅饮该品牌饮料的情景,第三个画面是该品牌产品的特写,第四个画面是喝完饮料后满脸惬意的男子的形象。[5]但是,阿拉伯人的阅读习惯是从右到左读,所以在阿拉伯人看来,广告中的饮料正是造成那个男子干渴难耐的原因。因此,这则广告的效果可想而知。

同时,广告设计中也应考虑当地消费者的生活习惯。生活习惯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无处不在,并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力。力士香皂在德国的广告片中是一位明星手拿力士香皂淋浴的镜头,而英国的力士香皂广告片中,那位淋浴的明星却改为在浴缸里为力士做广告。[8]这个小小的差别其实是反映了德国人爱淋浴,英国人则偏爱池浴的不同生活习惯。这个广告因为细节的考虑让消费者产生一种熟悉感,从而刺激了购买的欲望。由此可见,广告设计中创意固然重要,但无论什么样的创意都应建立在从细节上了解和尊重当地习俗。尊重风俗文化也就是尊重当地人,这会让当地消费者对产品以及公司产生亲近感,当然也就能更好地实现营销目的。

六、结语

篇10

关键词:国际商务管理;文化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F71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1-000-02

步入新年世纪以来,全球经济化的时代相应到来,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商务往来日趋频繁,与之相关的管理同时也成为了国际商务活动中重要环节。国际商务活动不仅是经济活动的一种,也是文化活动的一种。而国际商务管理可以看作是跨越国界商务活动中用以人际交往特殊的形式,属经济领域合作,还是文化间的碰撞及交流。需要注意的是,东西方存在的文化差异与地区间存在的文化差异往往会反映在国际商务经济运行中,甚至可能导致商业冲突[1]。因此,制定行之有效的策略和管理办法,将存在于国际商务活动中文化冲突最大程度降低,保障企业在参加国际经济的竞争时适应活动主体经济环境,同时能够融入各自文化环境,还能保持竞争优势并获得主动权,是一家企业在全球经济化的大形势下必须关注和研究的重点问题。

一、国际商务管理与文化价值观的概念

在文化领域中文化文化价值观属一些被当代及历史所重视及被否认的言行、理论而引发的感想。从中可以发现,价值观有其自主的生命力,是虽时间段游走所触发的或低迷或壮观的思潮。同时,价值观还存在有年代作用,并在不同年挥不同价值所在。一种价值观被确立,是被人自身所认可及衡量的,固一个人所处的年代不一样其拥有的价值观也并不相同。文化价值观同样如此,它不存在阶级性、不分高低、不分等级、没有贵贱,唯一不同的在于一个人在处于某阶段时是否存在能够被利用的价值。也就是说,文化价值观是什么,通俗些说,就是一个人觉得怎样的文化好,怎样的文化坏而已。在文化中价值观是最深处部分,辅助支配人们态度、行为及信念。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有着区别与其他国家、民族的特殊文化思维方式、心理素质、道德规范、价值尺度与情感取向。国际商务主要指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之间进行的和商品、技术、服务、知识产权、生产要素等方面的交流或交易活动。而国际商务管理则是指国际商务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对市场有利的机会及对市场不利的风险来分析、寻找、评价的方式,从而以此探讨决策、有效落实的管理过程。随着企业向国际化发展和世界经济向一体化发展的脚步加快,包括有国际服务贸易、商品贸易、跨国投资等形式国际性的商务活动也在获得了长足发展[2]。

二、国际商务管理中存在的文化差异体现

1.沟通过程被文化差异所影响

语言是用来在国家、民族、地区之间实现沟通的枢纽和桥梁,虽然当前商务管理的相关人员所使用语言能够较高程度的在不同的文化中适应,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从事国际商务相关活动的过程中仍能够在各个环节中体现出语言所存在的差异,并且是显而易见的,在国际商务管理进行时有不同文化及语言的双方,理所当然的会选择各自所习惯的方式来进行沟通,打个比方说属文化内涵程度较高的国家,群众就往往在Z言运用方面相对含蓄,相关的管理人员常常会已间接、委婉的方式表达自身想法,所有只有结合沟通时实际情景才能准确的理解其语言含义;而管理人员的文化修养偏低则更加偏爱运用直截了当的方式表达观点、陈述事物。而这两类拥有不同文化修养管理组在商务管理时,往往表现出一类觉得对方太过粗鲁,而另一类觉得对方没有诚意或将其沉默误认为是承认,导致双方需要深入沟通就会遇到障碍[3]。

2.管理风格中文化差异体现

总所周知,中国传统文化及管理风格与欧美国家存在的西方文化及管理风格有着迥然不同的差异,已美国人为代表,时间等于金钱,用金钱来决定、衡量事物一直以来都是美国人管理标准。他们常认为生意是生意,也就是说做生意就应六亲不认,行事必须本着对事不对人的原则,因此他们更重视经济效益的获得,已最低投入来获得最大收益。在商务活动进行时美国这一国家的商人就往往表现的有些急于求成,做事方法直截了当,阐述观点时更加的开门见山,善于单刀直入,却不喜欢通过人或是要顾问来参与管理,在人们的印象中常感觉他们能够代表公司决定[4]。

3.决策方式中存在文化差异

思维差异往往是客观存在的,文化背景有所不同的管理人员在需要进行决策的时候会体现出一定的差异,导致在通盘决策和顺序决策等方式上表现出有所冲突的状况。一般来说西方人特别是其中的英美人更乐意采用顺序决策,给予具体事物切入,更多的认定是问题本质应注重细节,若他们觉得只有在某一方面、某一问题中占有一定优势,才可有主动权,他们常会先从这一方面、这一内容着手,但对与原则性问题的把控则相对宽松;另一方面,在东方文化熏陶下的管理人员在进行国际商务活动时,往往是原则性的问题一旦被确定,就坚定不移且很难让步,但在处理一些细节问题方面则具有较大灵活性[5]。

三、国际商务管理中文化价值观的作用

文化差异属进行商务管理时跨文化管理的核心理念,影响着在管理过程中每个环节和步骤,产生这种影响的因素往往表现在多个方面,如空间的概念、思维的方式和价值的观念等。

1.价值取向影响着管理者对相关问题的理解和分析

价值观念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用文化来对人们所做的行为与后果进行衡量,而人们在进行问题的分析和理解时选用的方式也会受此影响,同样的,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们带来比较剧烈的情感方面冲击。我们应当了解每种文化在传承中都会有着较为独立的价值体系,而在价值观方面所存在的差异对国际商务活动所产生影响更多的体现在其拥有的客观性,能在商务管理中将人与人或人和事物等各方面的区分程度更加客观的反映,在西方人别是美国人,通常客观性较强,提倡公事公办且不会徇私情,能够在从事商务管理时左右他们的一定是冷酷事实,并会以此做出评价与决策;而中国文化背景下决定了群众更加的知礼、谦虚,不是很乐意争强好胜,也不突出个人,固市场主导地位更倾向于集体,认为个人发展的追求属严重个人主义,会被谴责。由此可见,国际商务管理进行过程中存在不同价值观碰撞不可避免。

2.思维差异影响国际商务管理

所拥有的不同的思维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认识外界事物、使用话语的规则及相关的管理行为。通常情况下西方文化背景主导的管理人员的思维方式注重更多的是在逻辑方面的分析,线性思维就是如此,而东方文化背景为主导的管理人员体现出的思维方式更多的是在直觉上的整体性,也就是综合性更强的思维。受到我国几千年传统文化传承的影响,国人会多多的倾向于从总体上去了解事物的特征。不同的思维方式还会反映出在管理策略方面存在的差异,比如在以往商务活动中,我方代表对遵循“先谈原则在谈细节”的管理策略,首先向对各方面所共同承诺、遵守的原则及利益开始讨论。而西方线性思维为主的管理者多会在开始时就从正题出发,对相关的细节也更加的重视。

3.风俗习惯存在的差异影响商务管理

风俗习惯方面涉及最多的常常是宗教上一些相关禁忌。打个比方说,泰国人民认为左手乃不洁象征,我们在与泰国人初次相加需要交换名片时一定要记住不能将名片用左手递出;美国则认为一些数字不吉利,在礼拜五通常不举行商务获得,甚至会关注其酒店房号、楼层号、门牌号、餐桌号;柠檬香在菲律宾代表疾病相关而在美国则表示活泼、清新;在比如说阿拉伯国家,与其交往时应当避免妇女问题,也不能派遣女性商务代表,还需注意管理应当含蓄。

4.商务管理受到时空概念的差异影响

有学者将时间利于方式分成单一时间利用和多种时间利用两种方式,德国人、瑞士人及北美人的时间利用特点是单一利用,注重专时专用,善于将时间按小段小段进行规划,也被大很多属低语境的国家所采用。高语境的地区与国家会采用多种时间的利用方式,强调多人参与、一时多用,这些地区人们多拥有较宽松时刻表,做事并不完全的按照时刻表来进行。由于所持不同的时间观念,管理者会就会用不同的时间管理方式。比方说美国人竞争意识相对强烈,效益和效率被认为是核心观念,也就使得美国商人的作风雷厉风行,会在每各环节上予以重视,将管理时间尽量缩短,做到每一项管理速战速决。而在某些还存在封建意识或有浓重传统观念的国家当中,人们在时间重视方面会出现偏差,甚至于有时会有意识的将时间拖延,期望显示出尊贵的低位,最突出的体现是南美商人在商务管理活动中迟到各一到两小时都有可能。中国人把时间看做是能够随意支配且分散的,通常会在同一个时间短内伴几件事情或和几个人谈话,很容易使得西方人产生不适宜的感觉。

四、结语

总之,国际商务管理中跨文化的交际是不可避免的,对此问题研究愈发深入,无论对跨文化交流还是对商务管理的实践都具有积极且重要的意义。管理人员语言行为代表着企业、个人甚至整个国家,哪些因素能够影响管理,更多的趋向与于管理人员文化取向。管理人员只有能够得体处理在商务管理中存在的文化差异,才可实现高效常务沟通。

参考文献:

[1]陆欣,王小芳.中美友谊概念的对比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4):45-49.

[2]冯涛.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73-76.

[3]庄恩平.跨文化商务沟通案例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2.

[4]陈奇.国际商务谈判实训方法、成效及改革建议―基于国际商务实训教学的思考[J].市场论坛,2013(1):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