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职业教育范文
时间:2023-10-26 17:33: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互联网职业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互联网+”是一次新的工业革命,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互联网+”战略。近年来,“互联网+商品”变成了天猫,“互联网+货币”变成了支付宝,“互联网+手机”变成了APP,“互联网+汽车”变成了专车。“互联网+”的本质就是传统企业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它的最终战略目标就是实现传统企业全面互联网化。那么对于职业教育来说,“互联网+”又意味着什么呢?“互联网+职业教育”的意义又是什么呢?本科毕业生由于其先天实践不足的短板,对于企业来说,性价比不高,在当今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企业降本增效压力巨大,这就给了实践经验丰富,动手能力强,人力资本低的职业教育学校毕业生很大的竞争机会,也意味着职业教育学校迎来了发展机遇。“互联网+”高速发力期和职业教育学校机遇期相重合,对职业教育学校来说是机会更是挑战,职业教育学校必须顺应发展潮流,与时俱进,勇于革新,主动加压,自我改造,打造“互联网+职业教育”新模式,才能避免传统职业教育的不足,跟上时代步伐,利用“互联网+”,壮大自身,提高实力,不被时代淘汰,在新常态经济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笔者认为,“互联网+职业教育”就是采用互联网技术,实现技术和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形成一种新型的、更加有效的信息化职业教育模式,教学内容、方式和评价手段将全面进入到一场基于信息化的巨大变革中,形成网络教学平台、软件、视频、资源等诸多全新概念。“互联网+职业教育”的主要目标:一是通过培训让学生扎实具备从事某个职业的技巧,掌握某个职业最新的技术,跟上某个职业最前沿的发展趋势;二是让企业能够找到不需企业内部再培训、引入就能工作、能给企业带来效益、能够帮企业跟上新技术变革不被淘汰的职业人员。
二、“互联网+职业教育”的主要特点
1.基于互联网的职业教育体系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主张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学习的主动吸纳者,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促进者。
2.基于互联网的职业教育体系中一切教与学活动都将围绕互联网展开。老师在互联网上教,学生在互联网上学,信息在互联网上流动,知识在互联网上成型,线下的活动成为线上活动的拓展和补充。
3.基于互联网的职业教育体系使职业教育具有更大的开放性、共享性、自主性和交互性。由于互联网的使用,特别是利用电子技术手段将课程进行碎片化处理后,以数字化形态上传到互联网数据库中,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学习任何想学习的知识,实现学习的自由化。
4.基于互联网的职业教育体系中的教材编写要以企业和学生需求为核心进行创新。“互联网+”时代,知识爆炸,海量知识可以在互联网上搜索到,信息不对称现象得到消除,使得企业和学生处于主导地位。所以企业和学生需要什么,职业教育学校就应该编写什么,要尊重企业和学生对教材的优化权力。同时职业教育学校要利用自身能力的优势,把教材运用和使用者体验推向极致,超越企业和学生的预期。
5.基于互联网的职业教育体系中将形成教师团队。教师将不再单打独斗,会形成教师团队,由团队来执行和完成教学任务。因为在“互联网+”的情况下,课堂不再是唯一的教学形式,教师也不再仅仅局限于当课堂传授者,企业的管理者、技术专家甚至经验丰富的工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参与到具体教学活动中,也就是说一门课程的教学任务不再由一个教师单独完成,而是根据课程内容的不同,由该名教师牵头组织来自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员形成教师团队来完成。
6.基于互联网的职业教育体系将极大提高学习效率。“互联网+”需要课程媒体化,富媒体的课程资源,会让知识变得更加可视且通俗易懂,虚拟现实的教学手段更加容易把教学活动变得生动有趣,学习会像游戏一样吸引学生,而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活动。
7.基于互联网的职业教育体系将实现对个体学生的精准教育。“互联网+”需要大数据技术支撑,互联网上的数据库平台会记录、存储学生的一切学习行为数据,借助于对这些数据的分析,一方面可以得出学生的偏好与需求,有的放矢地提供教育推送;另一方面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调整教学安排。
8.基于互联网的职业教育体系将解决校企合作中的老大难问题。通过“互联网+”可以更加有效地整合区域内校企的优质资源,解决校企合作中重复建设、发展空间不足、资源欠缺、师资调配、学生管控、学校和企业主动性不足等一系列老大难问题。
三、“互联网+职业教育”的实施思路
1.“互联网+职业教育”要注重结构设计。通过完整、通畅的结构,来保证在“互联网+”条件下,职业教育健康、有序的发展。结构设计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基础设施和学习、教务管理系统。基础设施主要是技术层面,由技术人员设计、编制和维护网络平台,这部分的主角是技术人员。有了学习、教务管理系统,教师能在其中开设课程,实现授课、互动、作业、反馈、分析等功能,也能使学校完成对教师授课的管理、跟踪和评价等功能,这部分的主角是教师和学生。
2.“互联网+职业教育”要循序渐近。要结合当地经济发展实际、当地基础设施实际和职业教育学校实际来规划建设步伐,不要贪大求全,不要追求一步到位,同时也要避免零散不成系统式建设。“互联网+职业教育”的建设和展开是一项浩大的工程,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它是一项长期任务。职业教育学校可以基于结构设计和可持续的整体规划,采取循序渐近的阶段式发展模式,根据任务的轻重缓急倒排时间表,进行有序建设。
3.“互联网+职业教育”要借好东风,用好外力。教育部2015年年初了《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教职成函〔2015〕1号),指出“职业院校数字校园的基础设施、应用服务和数字资源的建设,应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强调和突出职业教育特色,着力于职业素养养成和职业技能提升,努力探求和构建适合职业院校数字院校的教学模式、管理模式以及服务模式”。数字化校园正是“互联网+职业教育”思维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基础体现,要利用好国家政策,利用好微博、微信、校园信息平台、手机APP这些已汇集了相当教育资源的成熟网络平台,推动“互联网+职业教育”的建设。
4.“互联网+职业教育”要易经洗髓,转变观念。一是要创新教学体系和教研模式。建立基于网络的教学体系,抓好数字资源与教学的深度融合。要建立基于网络的教研模式,丰富培训、教学方法,要求做到科学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可考核性等,创新教研模式时,要关注教学链的整个过程,相关各方通过网络达成人员、资料共享,线上线下结合,合作共赢。二是要创新互动方式。建立基于网络的互动方式,利用QQ、微信、云盘等成熟低廉的社会资源,促进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家校之间、校企之间的互动交流。特别是家校之间的互动,以前始终是互动中的弱项,很多家长甚至在孩子从职业教育学校毕业后,还不知道他学的是什么,学习的情况如何。这些要通过创新的互动方式加以解决。三是要创新评价办法。建立基于网络的评价办法,实现评价手段数字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科学化。要利用网络大数据的特点,制订明确的量化目标,采用科学方法,对教学的各项指标依据功能、属性、重要度、期望值等进行量化,编制出相应的网上评价标准。四是要创新教师角色。建立基于网络的教师角色。“互联网+职业教育”时期的很多课程将没有固定的教学方式和统一的教材,教师也将进行团队化工作,教师必须根据不同的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指导,这些都对教师的观察、组织、知识能力带来挑战,教师要对自己的角色进行创新定位,在教学实践中逐步探索出提升教育能力的方法。除了能力之外,教师还需对思维方式进行创新,网络化的教育、教学活动具有很强的情境性,根据不同的人、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内容而有所不同,教师将面对的是复杂的、不确定的、具体的问题,这些问题很难有标准答案,这就需要教师创新思维方式,提升分析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实践性思维的能力,掌握更多的教育思维方式。五是要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建立基于网络的校企合作新模式,在网络技术的支撑下,通过线上协作与线下握手,实施高效的岗位分析和能力要求测试体系,使校企合作产生催化剂式变化,更加低成本、高效率,彻底改变和扭转传统校企合作模式下所产生的诸多不足和缺点,比如企业因为无法谋求更多利益而与职业教育学校合作的动力不足、职业教育学校能力不足无法满足企业要求、校企文化不同导致的人与人之间产生隔阂、职业教育学校中多数教师没有企业工作经验而缺乏实战能力、职业教育学校因为投入和使用期限的限制而产生的实训资源和设备滞后,等等。
作者:李丽 单位:北京轻工技师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先达.“互联网+教育”时代的教师角色[J].教育观察,2016,(1).
篇2
关键词:互联网;职业教育;新思路
中图分类号:G71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266-02
互联网是信息时代人们信息交流的首选工具,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如何应用互联网加强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
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是从上世纪的80年代末开始的,截至2008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2.53亿,网民规模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位。可见互联联网已经走入平常百姓家,并逐渐渗透到日常生活之中,2.53亿中国网民的数量对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相适应提出更高的要求。各类职业教育网站相继开立,各类职业信息共享更加方便快捷。尽管如此,我们的职业教育滞后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一、职业教育的含义及其主要内容
职业教育分为技术工人层次的教育、技术员层次的教育、工程师或工艺师层次的教育。本人认为职业教育则是贯穿于人的教育全过程的职业化的教育和一部分继续教育,通过对职业教育对象及职业教育进程中的人、财、物的管理与协调,其最终目的在于使教育对象获得从事未来某种职业的全面的知识、技能。
职业教育根据职业教育面向的教育对象,以及所满足的社会需求的层次性,职业教育可以分为初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根据教育对象从事某种职业的时间顺序,职业教育可以分为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国际职业教育发展趋势表明,现代职业教育已经并正在从“终结性”转向“阶段性”和“终生性”,从单纯满足“就业需求”走向“就业和创业并举”,职业教育内涵从“职业预备教育”延伸拓展为“职业预备教育和升学预备教育”或“人生预备教育”。
二、应用互联网加强职业教育的意义
1.应用互联网加强职业教育,有利于降低职业教育成本。教育成本(education cost)是指培养每名学生所需的全部费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育成本是培养学生所耗费的社会劳动(包括物化劳动和活劳动),其货币表现为培养学生由社会和受教育对象个人直接和间接支付的全部费用。互联网应用于职业教育在降低教育成本方面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降低了时间成本,由于互联网的发展超越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使教育对象在任何时间都可以接受相关的知识、技能的培养,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职业教育的时间成本。二是降低了人员成本,互联网所需要的人员数量远远低于常规的职业教育进程中所需的人员数量,极大地减少了人员耗费,进而降低了人员成本。三是降低了资金成本,互联网应用于职业教育,可以通过互联网的网络资源共享可以实现投入少量资金完成全部进程。
2.应用互联网加强职业教育,有利于对职业教育行为的及时监控,有利于组织者的勤政和廉政建设。互联网的应用,促进了职业教育行为组织者政务的公开,使职业教育组织者内部的信息也是畅通的。互联网的无界性,赋予了职业教育组织者内部和教育对象更大的监督权,任何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对职业教育某一职业教育进程的行为进行全方位的跟踪。
3.有利于加强教育机构与教育对象及用人单位的信
息共享,防止职业教育偏离社会或国家需求方向,有利于实现职业教育走向国际化,从而实现人才的国际间流动。
三、互联网环境下职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现有的教育体系不适应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己形成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四大类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所构成的相对完整的教育体系,但在结构功能上仍不能适应互联网快速发展的需要。一是基础教育仍然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走上素质教育的轨道,其他成才途径被视为落榜后的无奈选择。二是职业教育虽然在数量上有了较大发展,但长期被看作是单一的就业教育,其毕业生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合理愿望往往难以得到满足。同时,各类教育之间缺乏衔接通道和方法,严格的招生和入学年龄限制、单一的学制,不利于受教育者多样化和多层次的选择。
2.现有职业教育模式不适应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长期以来形成的教育模式处于僵化状态,主要表现为:一是职业教育过度注重学校静态教育,忽略了适应社会人才需求的动态教育。二是职业教育过度注重教育内容的规范化,忽略了职业教育的职业性。三是职业教育过于强调学历化,忽略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实用性。
3.政府对职业教育投入的资金不能适应互联网快速
发展需要。从经济角度讲,职业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性质。职业教育的直接受益者,除了受教育者个人和接受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的企业外,社会则是最大的受益者。因为职业教育可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可以实现劳动力的合理就业和合理流动,减少社会失业。而这些正是政府所要追求的目标和应履行的职责。
尽管我国政府在职业教育方面也有很大的投入,但与国外相比,与事业发展实际需要相比,就显得相当不足。由于政府投入不足,各级职业学校比普通学校要高出1~2倍的收费标准,在社会严重存在鄙薄职业教育的情况下,本应通过经济杠杆即降低收费标准来引导和约束学生的分流,满足家庭贫困的学生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无疑会影响职业教育的生源。
4.职业教育的社会人才培养观念不能适应互联网快速发展。在中国传统的观念中,“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观念根深蒂固。通过“学而优则仕”,成为“人上人”变成衡量一个人是不是“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尺。因此,考上大学、读上研究生就成为“人才”成长的一条重要甚至是唯一的选择路径。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杂志与中青在线联合发起的“2005中国技能人才职业声誉调查”,有52.7%的人认为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不高,不受尊重。高达67.7%的人表示,不愿意把自己的孩子送到技校去学习,技校的生源质量难以得到保证,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后继乏人。
5.社会力量举办职业教育不能适应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力量特别是行业企业的参与。经过国家机构职能的调整,大多数行业主管部门不再具有举办和指导行业职业教育的职能。在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中,很多原来由企业举办的职业学校被关、停、并、转。企业对技工的培训不重视,很多企业无系统的技工培训规划、年度计划及培训制度。一些企业只重视对干部和管理人员的培训,忽视了对工人的培训,有培训往往也是短期的应急培训。
四、应用互联网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的新思路
1.转变传统理念,树立与时俱进的创新职业教育理念。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全球在瞬间连成一个“地球村”,作为“生产”劳动力资源的职业教育要适应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必须实现教育理念的转变。一是要树立职业教育多元化、开放式的教育理念。二是要树立职业教育服务于个人进而服务于国家、社会的教育理念。三是要尊重个性化教育和终身教育的理念,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着力提高学生的素质,拓宽学生成才之路的理念。四是要以市场为导向,树立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学质量观。五是要加快发展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高等职业教育。
2.应用互联网加强职业教育,需要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职业教育要获得长足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政策环境扶持。因此,构建良好的职业教育政策环境至关重要。一是要加大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体现政府对职业教育的责任,要建立职业教育经费合理分摊和有效供给的保障机制,增加投入的多渠道,为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坚实的条件保障。二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大实施对职业教育资源配置的保护政策。三是加快建立和完善就业准入制度和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政策机制。四是,加强社会舆论宣传,逐步提高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五是加强职业教育立法,创建良好的职业教育发展的法制环境。
3.构建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教育体制和教学模式。一是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职业教育体系和建适应互联网快速发展及国家、社会发展需要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二是建立以就业率为核心的评价指标体系,实现产教结合,拓宽职前、职后培训,以就业为导向深化创业教育。三是创建职业教育的特色教育、品牌教育,构建有效的校企对接。
4.应用互联网加强职业教育,构建强大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教育的关键问题是教师。对于教育,兴之抑或亡之,在于教师……”。互联网快速发展绝不会消弱教师的作用,更谈不上替代教师。相反,应用互联网加强职业教育,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重点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强化教师资格审查,多面手与专业性并重,加强创造性职业教育教师的培养。
5.加强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构建政府、用人单位、职业教育机构的信息共享平台与保障信息安全。应用互联网加强职业教育,要充分认识构建政府、用人单位、职业教育机构信息共享平台和保障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同时要加强专业技术队伍建设,建立信息共享的技术保障体系和管理体制。要加速职业教育机构的远程教育的发展,构建高质量的职业教育网站,通过加强信息安全建设,保证信息共享的最大化。
6.重视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提高广大农民的职业技能和转移就业能力,变人口压力为人力资本优势。世界人力资本的价值要大于世界金融资本和真实资本的价值之和。人力资本是指人类所拥有的思想和信息的储存。职业教育则是实现人力资本最大化,实现我国农村人口压力转换为人力资本优势的重要途径。一是,重视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转换人口压力为人力资本具有重要意义。发展职业教育也是体现社会公平,帮助困难群体摆脱贫困的重要措施,特别是对贫困家庭的孩子来说,教育是他们改变生活的重要途径。二是,探索面向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模式,是实现人力资本转换的重要途径。三是,探索面向农村的分类职业教育,改变农业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是实现人力资本转换的另一重要途径。
目前,我国应用互联网加强职业教育仍处于不断探索的过程中,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步伐给职业教育的改革提出了更高要求。改革任重而道远,但方向已不可逆转,职业教育一定会在互联网环境下不断创新,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进程逐步完善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二十一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08-01-17).
http:///zhuanti/CNNIC21/baogao.doc.
[2]朱坚强.教育经济学发凡[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3]新浪网站教育频道.
[4][英]亚当·斯密.国富论(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6]新华网.
[7]小原国芳.小原国芳教育论著选(下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46-47.
[8]朱小蔓.教育的问题与挑战——思想的回应.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9][美]萨缪尔逊,诺德豪斯.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
[10][美]詹姆斯迈天.生存之路——计算机技术引发的全新经营革命(中译本)[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11]马建广,刘纯华.知识化生存——新经济问题报告[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1.
[12]汪向东,等.中国:面对互联网时代的“新经济”[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13]吴兴南,林善炜.全球化与未来中国[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篇3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 改革 互联网+ 策略
【分类号】G719.2
总理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这一计划具有一定的紧迫性,时不我待。教育部根据计划提出了教育信息化的改革,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也都紧跟时展的脚步,主动地适应社会的需要和时代的发展,对教育进行着大规模的改革和创新,与时代接轨。在新形势下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建了教育的三通两平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使教学信息化,推动教育改革,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和要求,使中等职业学校可以培养技能型人才。
一、 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性
中职学校主要是培养具有一定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机构,通过几年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某一方面的专业技能,也就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工匠”型人才。为了满足这种需要,只有通过深刻的思考,进行改革才能够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教育也要与时俱进,不能落后于时代。为了培养出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人才,中等职业学校也要进行改革,使学生可以在互联网时代下主动探究,掌握技能。为了提高社会劳动力的技能,使他们具有很强的能力,可以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教育改革迫在眉睫。只有通过改革的方式才能够使中等职业教育改革满足社会经济和科技的要求,促进人才素质的提高,与时代接轨。
二、 互联网和互联网+的内涵
互联网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便利人们进行学习、生活、工作的有效工具,它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新的空间和环境。在这里人们可以畅游新地带,感受新体验,了解新动态,形成性思维。通过网络的连接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就知晓天下事,可以说地球已经成为一个地球村。它方便了人们之间的联系、沟通和交流,促进人们通过共建和合作的方式实现共赢,深化了人们进行互联的意识和主动性。它是一种有效的工具,在教育中也应该发挥其作用。
“+”的本意是加法,在互联网的基础上进行“+”表示着对互联网的拓展使用和广泛推广。应用到中等职业教育中表示的就是互联网与教学的深入融合,在教学中推广互联网,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和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高。通过在教学中融入互联网,教师和学生的思想都更新了,需要用新的思想观念和教学方式来呈现学习内容,为学习过程服务,实现教育的改革和学习的高效,使中等职业教育可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在改革中不断地生存下去,促进学生掌握更多专业的技能,从而提高综合能力,具有“工匠精神”。
三、 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有效策略
1. 互联网+课程
互联网的出现使得学校课程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等职业教学的课程不仅仅局限在学校规定的课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开发和探索,从互联网上选择适合学生的课程和教学内容。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不是靠教讲会的,更多的是需要教师的引导,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学会学习,主动地探究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互联网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课外知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展了学生的学习范围和学习内容,使课堂可以与时俱进。互联网上丰富的内容成为学生的精神套餐,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技能的需要来进行探究,寻找适合自己专业的课程内容。课程的内容不断地丰富,无形中使学生增加了学习兴趣,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和乐趣,主动地进行探究和思考,提高学习能力。教师借助互联网的帮助呈现出多样的内容,提高了学生对于自己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了解,增加了学生学习的欲望。
2. 互联网+教学
互联网的发展使课堂呈现出了更多的、更丰富的教学模式,以往我们在课堂上更多的是采用项目教学法和行为导向教学法进行教学,这些教学方法或多或少的受到时间、空间上的限制。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走进课堂,在互联网的帮助下,形成了网络教学平台、网络教学系统、网络教学资源、网络教学软件、网络教学视频等诸多全新的概念,课程教学也随之出现了很多创新的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学生随时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则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知识来进行不同的教学,不同专业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鼓励学生探究自己的专业知识,研究专业技能,会促进学生成为具有“工匠精神”的新时代人才,从而收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只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够使中职学生顺利地走上工作岗位,提高自己。
3. 互联网+学习
互联网的出现使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在中等职业教育中探究中可以主动探究解决自己的疑问和困惑。学生的学习可以通过互联网的帮助主动进行,教师不再是知识方面的权威。在自主学习中学生会发现问题,实现质疑,通过自主探究或者是合作学习的方式来进行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专业要求进行自主探究,习得自己的专业知识,掌握技能。只有学生的思想亲历了学习过程,他们才能够形成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全面深化理解,促进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和操作、实践技能的提高。互联网的出现学生的学习不再是没有针对性。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专业要求来进行探究,同时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潜能进行分析,在网络的帮助下提高自己对于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探究,实现学生能力的提高。互联网的出现让学生可以看到丰富的知识,开阔视野,主动地探究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潜能的发挥。
总之,互联网+时代下的中等职业教育是不断创新和变化的,学生和教师都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融入到社会中,成为主动探究和学习的一员,借着新时代的机遇来迎接新世代的挑战,呈现出新时代的“网络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 吴立伟;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的探讨 [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2. 臧红梅 新时期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模式初探 [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9年03期
作者简介
篇4
关键词:互联网+ 大数据 职业教育 信息系统 变革
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主体不仅包含职业院校、学生,还包括政府职能机构、社会企业、家长等。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主要存在质量保障体系不健全、教学评价体系单一等问题,无法快速适应当今社会变革的发展需要,呈现出“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与“企业用工荒”的现实矛盾。本文着重分析了我国现阶段职业教育模式的缺陷,从社会变革的角度,提出了转变教育观念,创新培养模式,探索建立适应“互联网+”思维的职业教育体系,以应对“互联网+”时代职业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当前职业教育模式缺陷
第一,参与主体不健全,反馈渠道不畅通。一方面,单一的教育体制使得与之息息相关的社会企业及家长无法参与到职业院校的建设中,导致毕业生无法适应社会企业的需求,“供需矛盾”突出。另一方面,“教学纲要规划―教学大纲定制―教学执行―学生实习―入职”单一的教育教学模式,缺少有效的反馈,导致职业教育变革滞后,无法适应经济结构转型和现代产业升级的需要。
第二,社会企业在职业教育领域的主体地位缺失,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百花齐放”,诸如“订单式培养模式”“双证书制人才培养模式”等,都是由学校的传统学科教育向校企合作的就业导向能力教育转变。但是,校企合作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存在着学生在校期间教学模式化,缺乏社会企业的指导,实践性差;进入企业轮岗实习后,企业为了自己的生产效率参与辅导培养的积极性不高,导致毕业生实际能力与培养目标相差千里。
第三,评价体系不健全,教育质量堪忧。现阶段我国各级教育体系均以学生的就业率作为评价学校教学质量最重要的指标,依靠政府主导的外部评估,注重条件下指标建设;对教师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工作成效等缺乏有效的追踪,因此无法有效地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的教学能力、学校的教学质量等进行科学评价,极大地束缚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
二、“互联网+”时代的大数据及职业教育大数据分析
1.大数据的特点
所谓大数据,指的是基于互联网及快速运算等现代科技,通过对大量数据进行快速分析、梳理,在有效时间内形成有利于决策的参考信息。其本质都是对大数据中“大”的理解和阐述:大数据非对数据量的描述,而是在种类繁多、数量庞大的多样数据中进行快速的信息获取。在当今所面临的大量数据中,只有极小一部分是结构化的有效数据,其余则是伴随着日常生活产生的大量“生活化”的非结构化数据。将这些非结构化的数据转化为有意义的信息,将揭示隐藏在浩瀚数据背后的内在规律。
2.职业教育的大数据特性分析
大数据时代的职业教育就是要借助现代科技,对职业教育领域的数据的全体性、混杂性以及相关性做好整理工作,提取与职业教育相关的内在信息,促进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职业教育领域大数据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学生管理碎片化。职业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学生的在校活动除了常规的课堂教学外,还要有大量的实习实训等岗位工作内容。学生岗位实习及轮岗实习的流动性,造成了学生学习过程的碎片化,尤其是对其学习进度、学习效果、学习能力的管理和监控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大数据技术的出现,恰恰解决了学生学习期间的过程化管理问题:通过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记录、追踪,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等。一方面实现对学生学习状态的动态掌握,另一方面能够帮助学校及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案,提高教学水平。
第二,社需求动态性,教学变革前瞻性。产业结构调整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社会的用工需求存在着动态的不确定性,而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技能人才,适应产业发展需要”,其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相对稳定,使得职业教育无法紧跟社会变革的需求,培养适合社会用工需求的高技能人才。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动态数据管理,能够从大量非结构化的日常数据中提取出社会企业用工需求的变化信息,具有动态性和前瞻性,职业教育的决策者通过对企业用工数据的追踪、分析,可以及时掌握社会对人才能力的需求变化,及时动态调整学校的教学资源及师生配额,输送社会急需人才。
第三,海量的优秀教学资源管理与共享。近年来,我国职业院校的“示范校”建设、“精品课”建设等数字化校园建设极大地丰富了我国职业教育资源,内容涉及人文素养、教育教学、实习实训、职业资格标准等。然而,在独立发展的职业教育环境下,各职业院校的优秀资源只能成为一个个的“信息孤岛”,无法实现共享,更无法实现“社会化学习”“自由学习”,造成大量的优秀资源闲置、重复。基于“互联网+”的大数据平台,通过对各个独立的“信息孤岛”互联,并对海量数据进行有效的汇总、归类,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及时有效地提取需要的资源,极大地减少教育者的重复劳动,实现优势资源共享。
三、建立适应“互联网+”的职业教育大数据综合信息平台
2015年5月,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强调要顺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以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为主线,以重点行业重点领域为突破,加快推进制造业升级。中国的制造业要真正振兴,未来对技师、产业工人等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将更加巨大。职业教育要适应产业革命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就必然要对当下的教育体系、教育理念、培养方式等进行变革,建立基于“互联网+”的大数据平台,推动职业教育现代化进程。
1.转变教育观念,建立适应“互联网+”思维的教育体系
转变教育观念,既是要转变教育管理观念,又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更离不开教学质量评价方式的转变。建立适应“互联网+”思维的职业教育体系,就是要综合所有职业教育的参与主体,改变传统的“政府一纸命令管全部,学校一份教改管始终,教师一本教案用一生,学生恍恍惚惚过三年,企业事不关己轻敷衍”的“念经式”教学,利用网络的互联特性,以职教集团或政府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主导的区域性职教中心方式,建立统一的职业教育综合信息平台,按照不同的层级(政策/决策层、教育教学层、综合评价层)实施职业教育的动态管理,形成有效的馈送机制和共享机制。一方面,解放教育工作者的双手,使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精品课”“示范课”等优秀教学资源的创作以及参与到用工企业去调研或增强社会公共意识上去,进一步促进职业教育的社会化发展;另一方面,通过有效的馈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及时有效地掌握社会企业的用工需求,适时进行教学变革,同时通过社会企业对新入职工人的综合评价,掌控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对学校、学生、社会企业等参与主体的多向动态管理。
2.丰富教学手段,深化校企合作内涵,推动职业教育培养模式转变
职业教育的变革,从根本上说是解决教育质量、人文素养等教学成果与社会需求对接的问题。我国职教领域目前的培养模式百花齐放,看似科学合理,实际上是由学校主导的单一知识教育,学生为了就业而学习一技之长,忽略综合素养的培养,达不到企业的用工标准。要改变这种现状,一方面,需要职业教育者创新教学手段,改变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大数据平台,挖掘学生的兴趣点,通过将教学与学生的兴趣点相结合,将课堂教学逐步变为“自主学习+导师辅导”式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通过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鼓励行业协会、用工企业参与到职业教育大体系建设中,为职业教育的变革及教学方案的制订提供指导与建议,适时邀请企业技能专家到校进行行业或技能宣讲,提高学生对社会变革及技能需求的认知水平,同时根据产业发展需求导向,动态调整职业院校的专业配比、师生配比,真正实施“需求导向”的培养模式。
3.建立统一的教学评价体系,实现粗放型教育向内涵式教育转变
现行的职业教育评价体系是以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为主,以选派专家对学校的走访、对少部分教师和学生进行访谈、听少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以及查阅文件资料等方式获取学校信息,并依此对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方式使得职业教育的众多相关主体地位缺失,评价片面化,缺乏科学性;且由于职业院校的独立性,各学校对教学质量、学生技能水平的把控莫衷一是,导致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基于“互联网+”的大数据评价体系,就是基于大数据技术引导建立严格的职业技能考核体系,实施区域性的统一化技能考核鉴定制度,一方面利用大数据平台对学生日常学习、轮岗实习、工作期间的综合素养等对学校的教学质量进行综合评估;另一方面通过对学校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教师日常教学方式、人文培养等教育教学内容的综合评估,对职业院校的教育质量进行实时把控,实现粗放型教育评价向内涵式教育评价的转变。
四、“互联网+”时代大数据在职业教育I域的应用展望
从现在主流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可以看到O2O、资源、职业体系等几个关键词。职业培训已经是当前互联网及传统企业都离不开的工作内容。要进一步做好职业培训工作,还要求将来的职业教育最基本要做好人才梯度、培训体系、产品理念、线下线上O2O渠道等几方面的建设与研究。这也算是“互联网+”时代对职业教育乃至教育全行业的一个更高标准的要求。
大数据的应用使职业教育变革成为可能。基于“互联网+”的大数据技术通过对社会企业用工需求、职业教育舆情等“非结构化”的数据进行分析,借助一定的数据模型,有效地提取社会产业变革对用工需求变化趋势的信息。职业教育的决策者据此对职业教育的专业配比、教学方案等进行适时的调整,适应社会变革的用工需求,培养社会急需的技能型人才,促进经济社会的大发展。
大数据的互联特性为职业教育优势资源共享提供了技术支撑。大数据的应用降低了职业院校基础资源建设的成本,节约了资本,有利于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共享教学资源,提升教学水平,对于改善职业教育机构投入差异,打破教学环境壁垒具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大数据的差异特性为职业教育实现个性化管理奠定了基础。教学管理是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通过大数据平台,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能够动态监控各类学校的教学质量。教育者借助大数据的微观特点,可以实现对学生个体的精准化监控,及时把控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思想动态,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接收能力及认知水平,通过采取个性化教学,因材施教,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化管理、差异化培养。
五、小结
“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互联网深度广泛应用;加快推动数据资源共享开放和开发应用,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和社会治理创新。在此背景下,要实现“中国制造2025”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职业教育参与主体必须树立适应“互联网+”思维的职业教育理念,建立基于大数据的职业教育综合信息平台,为职业教育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建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奠定技术基础。
参考文献:
[1]周利黔.大数据时代下贵州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创新[J].农技服务,2015(1).
[2]杨明.现代职业教育的大数据战略[J].职教论坛,2015(21).
[3]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N].人民日报,2016(3).
篇5
文章围绕夯实专业能力、塑造工匠精神、增强开放协同、促进全面发展四个角度,阐释了“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具有的价值特征,并在此基础上从构建发展战略和政策机制、变革教育体制和育人机制、创新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建构支撑平台和服务体系等方面提出了“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的推进策略,以期为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提供借鉴,促进“互联网+”时代创新创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价值特征;推进路径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我国在线教育体系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6XJA880004,项目主持人:南旭光)、2016年度重庆市决策咨询与管理创新项目“重庆市‘互联网+’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发展机制创新及政策研究”(项目编号:cstc2016jccxAX0008,项目主持人:南旭光)和重庆市教育委员会2016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互联网+’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及模式选择研究”(项目编号:16SKGH208,项目主持人:张培)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产业升级调整及结构性改革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加之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正迈入“互联网+”新时代。毋庸置疑,“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耦合升级必将成为我国经济最重要的新增长极和最大的创新创业空间,特别是总理于2015年3月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订“互联网+”行动计划,且国务院于同年7月《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新一轮基于“互联网+”背景的创业浪潮正在形成。与此同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也被视作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重要的动力引擎之一。得益于党在十之后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做出的重要部署,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探索也呈现出向纵深发展的良好态势。毋庸置疑,“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我国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挑战。《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创新创业教育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①。《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也要求“健全创业人才培养与流动机制”,其后教育部颁布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则明确将“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主要任务与举措之一。然而,尽管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在各方推动下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但其针对性和实效性依然难如人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还有待健全。究其原因,本文认为,这是对“互联网+”时代创新创业活动的特点及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特征认识不透,对其内在逻辑把握不清,对如何“打通阻碍创新人才培养系统的教育壁垒,推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体制的改革”②的实施路径尚不明晰所致。基于此,本文试图回答这些问题,并对“互联网+”时代创业教育的办学实践提供路径参考,促进“互联网+”时代创新创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一、“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特征
不得不承认,任何教育理念或教育改革的推出都是基于问题导向的,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和现实针对性。当前,一方面,我国经济遭遇到传统产业下行的压力,以创新创业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提升经济发展活力、再造新经济发展动力引擎、加快形成新动能迫在眉睫;另一方面,全球范围内都见证了新一轮产业技术革命的快速推进,“互联网+”作为一种发展范式全面渗透和改造着传统的生产与生活方式,不仅催生了难以估量的新生市场需求,还借由其强力的互动耦合性和互联互通性引导产业爆发式增长。这些不仅为创新创业活动提供了需求侧的巨大动力并引发新一轮创业,也为创新创业教育供给侧改革提供了巨大空间。所谓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试图影响人的创业行为的教育”③,是现代教育理念的特殊本质及规律与经济社会发展现实需求耦合后的反映,承载着人们一定的价值倾向和价值选择并具有导向性、前瞻性和规范性的特征,其本质是通过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培养从事创新创业实践所具备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创业能力、综合素质和心理品质等,使受教育者形成积极、正确的价值取向。在“互联网+”时代,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取向是什么呢?对这个问题的判断性陈述,相当于对这个时代创新创业教育的“纲领性定义”。本文认为,“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目标应该顺应这个时代对“开放共享、跨界融合、互联互通、颠覆性或破坏性创新”的呼唤,让受教育者在“自我实现”基础上实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成为具有开创精神和竞争能力的社会变革参与者。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让创新创业成为一种学习方式、生活方式、文化、态度,让创新创业教育在受教育者身上烙下以下价值特征:
1.夯实专业能力是“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作为“包含知识、技能、行为、态度与价值观等在内的一个复杂的综合体”,能力是实现人类之所以存在和发展的根基之所在。高等院校培养人才的目的在于引导受教育者形成包含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等在内的“能力综合体”④,内蕴其中的则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创新性和能动性。所谓专业能力,就是劳动者从事所在职业或岗位工作所必需的能力,是个体赖以生存的核心本领。作为个体能力结构中的客观存在,专业能力强调“专业”的应用性及针对性,在遵循能力递进的原则并把握职业成长规律和逻辑的基础上,更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实际上,学界对专业能力的认识不仅强调对环境适应的个人属性,还从社会建构性的角度强调它是在专业实践群体中涌现出的一种属性,蕴含着争夺“所有权”以及“合法性”的努力。在“互联网+”时代的创新创业教育中,要通过智能软硬件、互联网应用、大数据处理等技术手段和工具的学习应用,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帮助其形成应对未来职业发展要求和社会现实需要的“关键能力”。这不仅能提高大学生解决复杂问题和应对社会多元挑战的能力,更能够有效激发个人或集体的潜力以及运用个人或集体智慧冲破种种发展瓶颈的能力。也就是说,要让学生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真正夯实专业能力,并将专业能力运用到专业实践、资源获取、跨界融合、创业行动中去,从而在“实践场域”通过感知、模仿、练习、内化等,将隐性知识转化为自身的“立身之本”,进而彰显精神能量、创新思维和专业智慧。
2.塑造工匠精神是“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为适应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新人才观,“工匠精神”被重新提出。所谓“工匠精神”,原意指工人对生产、制造、加工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它代表着一种对卓越品质的追求,呈现出一种专业能力和专业实践下持续创新的精神,映衬出一种受人尊敬的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从实践观看,“工匠精神”就是工匠所具有的专业精神、职业态度及人文素养⑤,其内涵除了持之以恒的信念、严谨细致的坚守、注重细节的品质、精益求精的追求,还包括一丝不苟的专注和敬业乐群的态度,从而与人生观及价值观紧密相连。当前,在“互联网+”时代,不管是德国版的“工业4.0”还是中国版的“中国制造2025”,都趋向于智能化制造、服务型制造、柔性化生产、个性化定制、参与式创新等,深刻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特征,激发出整个社会的创新、创业激情,促进从传统的要素驱动加快向创新驱动转型。因此,“工匠精神”在更大程度上代表着新的生产理念、创新创业理念、社会共识与社会心理表达。所以,在“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中,必须注重让学生动手参与创新、创造,并鼓励他们在“做”的过程中追求极致。也只有在他们的亲身经历中,才能磨炼出“工匠精神”所指向的内生性品质。创新创业的过程就是一个解决复杂实践问题、开拓发展路径的过程,其中隐含着“工匠精神”的生成路径,从而可以真正让“工匠”专心于技术创新,产生创新创业的强大驱动力,促进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健康发展。
3.增强开放协同是“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互联网+”及其所推动的产业变革,不仅为未来经济带来新的增长点,更会直接或间接地推动就业、创业、创新方式的变革。这是因为:一方面,“互联网+”其实就是“创新2.0时代”,以其用户创新、大众创新、开放创新、协同创新等特点促使经济发展模式朝着开放经济、共享经济、创新经济加速迈进,推动新业态、新模式、新技能的不断涌现;另一方面,“互联网+”时代我国教育的改革发展方向必然会呈现这样一种价值取向,即通过“互联网+”驱动人才培养,变信息技术利用的“工具”为教育与社会耦合联通的“范式”⑥,而且“开放化”与“协同化”将显著成为教育发展的外部特征。这也就意味着,“互联网+”时代的创新创业将是一种全新的开放式创新创业模式,增强开放协同意识和能力也就成为关键。为此,各类学校应主动适应科技创新、社会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需要,更加注重开放协同,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其能够将不同人群、不同机构、不同资源整合到自己的创新创业过程中,从而形成协同效应。由此可见,“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必须突破现有的教育模式,破除校园教育相对封闭以及与社会发展相互隔离的状态,把创新创业教育体制机制作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着力点和支撑点,推动校际协同、校企协同、校社协同、校政协同、校家协同等,集聚内外部多元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要素与资源,形成一种多元主体相互沟通、优质资源相互共享、创新文化相互融合的良好的协同环链,形成协同、互补、共生的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环境。
4.促进全面发展是“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为社会培养创新创业者是这个时代的需求,也是各类院校的新使命。尽管学术界和实务界对创新创业教育目的有不同认识,但是,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业精神、实践能力的社会公民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功能。⑦本文认为,“互联网+”时代创新创业教育的终极目标应为促进“全人发展”,充分激发潜能、培养完整个体。一方面,“互联网+”对创新创业教育所产生的影响,不仅是教育理念革新、教育形式重构、教育内容和学习方法变革,更主要的是对具有“跨界、融合、开放、共享”思维的未来劳动者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学生应具有包括良好的协作沟通、诚实守信、批判思维、竞争意识、风险承担、职业规划以及专业技能等在内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另一方面,“互联网+”给学习者提供了更大的个人发展舞台,也提供了自我实现的综合杠杆。在此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的直接目的在于唤醒学生潜在的创新创业意识,使他们可以积极、自觉地认识、经历、体验个人价值,从而最大程度地实现自我价值。因此,以“全人发展”作为“互联网+”时代创新创业教育的根本目标,既符合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又体现了“互联网+”时代对人才的诉求方向,还顺应了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直接凸显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在价值,与“互联网+”所蕴含的逻辑内涵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当然,“互联网+”时代创新创业教育的最高价值或许还可以更进一步,即让创新创业教育成为育人工作常态和基本教育形态,从“社会目标”的高度去实现每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二、“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的推进策略
“互联网+”时代与以往传统行业相比,在创新创业活动方面有一些明显不同,比如:“互联网+”时代的创业与创新、创投密不可分;创业与最新科技联系紧密,对创新性要求高;创业产业链长、衍生性强;创业与多样化的商业模式相联系;创业创新以户为导向,而非以生产为导向;等等。这就决定了“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不可走传统的模式,必须基于上述四个方面的价值特征进行创新并实施以下推进策略:
1.构建发展战略和政策机制。创新创业具有很强的环境依赖性和根植性,创新创业精神和意识蕴含于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之中。一个创新能力较强的国家,其社会所呈现出的创新精神、创造力、企业家精神等必然是创新创业教育对年轻人潜移默化影响的结果,与该国发展战略、政策制度具有显著正向关系。美国是最早在校园内推行创业教育的国家,已经形成了一个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完备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从而为一大批创新创业人士的涌现创造了条件,提供了土壤。从欧盟《行动计划:欧洲创业议程》等系列文件来看,创新创业教育在其整体发展战略和政策制定过程中也占据了重要位置。我国曾经在科技发展和创新突破方面领先于世界上其他国家,但如今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却明显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还无法满足“互联网+”时代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尽管近年来在政府重视下出台了一系列利好政策,但仍然因“孤岛化”“悬浮化”“片段化”等而无法形成合力,在实施过程中面临不少阻力,制约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我国应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内在组成部分,并将其融入终身教育或终身学习发展战略、经济增长战略、科技创新战略以及教育发展战略之中,将其视为保证我国经济发展活力、动力和竞争力的“基础性工作”,构建涵盖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以及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所有层次和类型的终身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从小学、中学阶段开始,就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意识和能力。同时,要增强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投入,建立广泛的社会参与机制,充分利用全社会的力量自下而上地形成重视创新创业、参与创新创业的社会氛围,从而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互联网+”时代社会变革的有效对接和发展。
2.变革教育体制和育人机制。纵观以创新著称的国家或区域,其取得的发展成就肯定不是政府制造出来的,也不可能产生于僵化的体制之下。它们除了完备的政策支持体系外,还拥有良好的教育体制与文化环境。只有自由的创新体制才能激发不同的创新观点,形成良好的创业氛围。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国或区域的教育系统自组织形态的一个子系统,必然受制于社会各子系统的作用和影响,但凡遵循了创新创业教育自身的运行规律并理顺了涉及多方面的运行机制,便会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由此而言,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应从变革教育体制和育人机制入手。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一种基础性技术,不仅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创新驱动战略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实践因素,而且它所推动的创新性跨界融合正处于爆发期,其蕴含的创新活力和应用潜力也正被加速释放。利用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耦合从而颠覆这些行业,不仅成为可能,还成为一种趋势。所以,“互联网+”也正引发一场推动传统校园教育变革和重构的变革,基于新模式、新产业、新业态发展需要的教育体制正在择机而生,教育的重心正在“由教学向学习转移,由说教向创造性探究转移”⑧,教育的目标也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倾向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事实上,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要求各层级及各类型的创新创业教育相互协同,打破目前的割裂状态,在学校、政府和社会之间形成育人合力,特别是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与社会创新创业教育相互衔接、有效沟通,以开放、合作、共享的方式推动形成多元协同发展的教育机制,开展多样化的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共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专业能力、创意理念和可持续发展潜能的创新人才。
3.创新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创新创业教育是将创新教育、创业教育以及专业教育有机结合之后而形成的具有广谱性、一体化的教育形式,旨在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互联网+”时代教育的责任要从“学校时代”的国家层面回归到“学徒时代”的学习者身上,而且学习者将对自己的学习和教育享有更多自由并承担更大责任。⑨这种回归的实质在于响应时代呼唤,解放和发掘学习者自身所具有的自组织能力及自我成长动力,这就需要在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时着力创新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首先,创新作为一种内在动力支撑创业的发展,而创业则是创新的外在表现形式和行动的具体化,这就要求从整体上把握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推进创意、创新、创业相互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将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关注转向到对自我价值及全面发展的实现上来,真正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其次,创新创业教育要高度重视以“做中学”为主要推进路径,在“知行合一”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开展在各类真实环境中解决真实问题的探究性学习活动,推动创新创业教育、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强调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挖掘学生在创新创业方面的相关潜力,更加注重学生参与校内外专业实践的质量,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专业实践技能。第三,创新创业教育并不等同于“商业创业教育”,而是为多样性和异质性的学生群体设计的一种跨学科合作学习的过程。要着力构建“人文通识+学科专业+跨学科交叉”为主线的课程体系,有效增进不同学科知识的融合,优化知识结构,获取涵盖几乎所有领域学科的理念、知识、技能和方法。当然,创新创业教育不能代替教育的全部,其根本目的也并非只是创新创业,还必须强调道德教育、同情心和责任感的培养,把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引向为人类谋福祉这一方向来,以塑造学生的完美人性。
4.建构支撑平台和服务体系。创新创业具有鲜明的社会属性,在“互联网+”时代则更需要多元主体的协同互动和多维范畴的社会支持。第一,需要建构一个由各级各类学校、政府、行业企业、社区、基金会、媒体等利益相关者组成的创新创业教育共同体,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在学校内部实现“学校—学院—学生”多层级有效协同,在外部则吸纳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走向专业化、体系化、广谱化、整体化,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提供支撑性环境。第二,学校和教育者要建立一个多学科交叉的“互联网+”创新创业体验学习平台,建构开放、多元、专业、灵活的学习环境,引领学生广泛参加服务性社会实践,帮助学生参与相关素质训练,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利用创业思维与行动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第三,要成立各种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中心等,不仅在政策、资源、制度方面保证创新创业教育的顺利开展,还要研究开发基于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方式,开展创新创业研究和商业理念及商业模式创新的探索,建立科学的效能评价指标体系等。第四,要积极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构建并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推动创新创业服务企业的发展,大力发展风险投资、天使投资等股权投资,并通过建立各种形式的政府引导基金,建立完善的“教育+孵化+投资+服务”的新型创新创业平台,支持优质的专业化的创新创业服务人才快速聚集。另外,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面临的最现实挑战,可能是专业师资队伍的缺失以及如何使其他学科领域的教师对创新创业教育产生热情并广泛认同,为此,可以集合创业家、实业家、投资家、高管人员、研究者等共同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实践,并通过学科交融的模式重组组织架构与职能,促进全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
三、结语
我们必须重新认识“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所具有的价值特征,这是“创新2.0时代”对教育创新诉求的一种具体形式,其重要意义在于能够明晰当前时代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变革的方向。如果我们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仅仅止于政策执行和课程建设层面,而不从内在逻辑上深入思考并创新实施路径,那么创新创业教育只会流于形式,无法真正回应“互联网+”对创新创业人才的内在本质诉求。事实上,不管是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明显激增,还是为保持经济健康稳定发展而大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都要求我们深刻把握“互联网+”与经济社会耦合发展的内涵和模式,紧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要求,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加速调整存量、做优增量,释放创新创业教育的活力,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创新驱动发展的坚强支撑。
作者:南旭光 单位: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党政办公室
[注释]
①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2015]36号)[Z].2015-05-04.
②杨刚.创客教育:我国创新教育发展的新路径[J].中国电化教育,2016(3):12.
③杨晓慧.创业教育的价值取向、知识结构与实施策略[J].教育研究,2012(9):73.
④杨洁.能力本位:当代教师专业标准建设的基石[J].教育研究,2014(10):80.
⑤胡冰,李小鲁.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使命——对理性缺失下培育“工匠精神”的反思[J].高教探索,2016(5):86.
⑥南旭光,张培.“互联网+”时代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与实现路径[J].教育与职业,2016(8):9.
⑦徐小洲,倪好.社会创业教育:哈佛大学的经验与启示[J].教育研究,2016(1):144.
篇6
高等职业教育要培养适应国家经济转型升级所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加强实践教育是根本出发点。毕业设计是高职教育教学进程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已成为上级教学主管部门衡量高职院校教学水平优劣的一项关键指标。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和教育行政部门对毕业设计工作的越加重视,各高职院校对毕业设计重要性的认识逐步加深,毕业设计教学改革正紧锣密鼓地进行,但目前为止,高职毕业设计教学质量还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毕业设计质量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因此,分析目前高职院校毕业设计教学质量监控现状,找出质量监控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完善高职院校毕业设计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及评价体系,对保障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高职毕业设计教学质量监控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毕业设计质量评价标准不完善。部分高职院校的毕业设计成绩仍采用校方主导的毕业设计成果评价模式,采用以答辩成绩为主的毕业设计考核评价体系,这种考核评价方式已难以对高职教育毕业设计质量作出公正科学的评价,不能很好地适应高职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需求
2.毕业设计配套管理制度不健全。高职院校虽大多有独立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和评价体系,但缺乏专项的毕业设计管理和质量监控制度,毕业设计过程管理流于形式的情况时有发生。
3.毕业设计监管方法陈旧,过程监管不到位。毕业设计不同于一般的实践教学,它具有环节多、任务重、综合性强等特点,且大多与顶岗实习结合实施,传统的面对面监管无法涵盖毕业设计的整个过程,部分环节指导教师无法掌控学生的具体情况。
4.毕业设计质量评价与反馈主体单一。多数高职院校对于学生毕业设计成果质量的评价反馈主要来源于指导教师、答辩教师等高校教师为主体的反馈意见,缺乏行业、企业专家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反馈意见。
针对目前高职毕业设计教学质量监控环节存在的诸多问题,在各高职院校大力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的大环境下,高职毕业设计教学急需重视深化校企协同育人,强化企业、行业、教育职能部门对教育教学的指导作用,因而急需制定一套相对完整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毕业设计教学质量监控模式,让毕业设计对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人才质量的作用真正发挥出来。
二、基于互联网的分层多元化高职毕业设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
1.分专业制定和完善基于“对接产业、服务产业”的各专业《毕业设计课程标准》
毕业设计为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规定的专业必修课,是高职人才培养方案中极其重要的实践环节,重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独立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是对专业知识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的直接检验[1]。各专业需依据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本专业《毕业设计课程标准》,对毕业设计各环节含课题选择、实施流程、技术规范等做出详细的规定。《毕业设计课程标准》一般包含课程概述、教学目标、教学安排与组织、选题、考核标准与方式、课程实施条件等。各专业可根据专业特色补充相关内容,建立对接产业、服务产业,规范、专业、可行的毕业设计课程标准。
2.构建毕业设计质量监控的分层管理体系
全校毕业设计工作在主管教学副校长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实行校、院、系三级管理。学校教务处负责对毕业设计工作的全面指导以及有关制度和规范的制订,负责对毕业设计工作总体的管理、监督和评估。学校成立毕业设计工作专项领导小组;各学院建立毕业设计专项工作小组,负责对本学院毕业设计工作并指定专人对毕业设计进行检查,掌握毕业设计质量与进度,协调有关问题;各系部建立毕业设计专项工作执行小组,制定详细的毕业设计工作方案,明确学生设计要求及评价标准,组织实施毕业设计。
3.依托互联网强化分层多元化过程监管
教务处与各院系均要做好毕业设计过程中各环节的检查工作,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采用自查、专项检查、随机抽查相结合,对毕业设计前期安排、中期实施、后期总结等各阶段进行过程管理和督查,并及时公布各阶段检查和抽查结果。同时学校、学院、系部、指导教师、学生均可依托世界大学城等信息化管理平台建立毕业设计专栏,展示毕业设计各阶段的进展和成果,突破时空的制约,及时进行指导、沟通和反馈。教育职能部门对各高职院校毕业设计工作和成果进行专项检查,开展高职毕业设计相关专题研讨,全面评价各高校毕业设计工作,及时反馈意见和建议,促进各高校之间相互学习和借鉴,共同提高毕业设计教学质量。
4.建立多元化毕业设计质量评价和反馈机制
逐步推行毕业设计“校内指导教师+企业指导教师”的“双导师”制,鼓励指导教师和学生参与企业产品开发和技术攻关,将企业的真实项目作为毕业设计任务。加强学生、学校指导教师、企业指导教师三方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确保学生毕业设计进展和质量。毕业设计成果质量评价以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和成果为依据,需综合校内外指导教师的评阅结果和行业企业专家的评阅、答辩意见。过程评价主要考核学生是否完整地执行毕业设计实施计划,成果评价主要考核其科学性、规范性、完整性和实用性,答辩评价主要考核学生对设计任务的整体把握能力和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完善学校毕业设计质量反馈机制,除学校指导教师、答辩专家等高校教师为主体的反馈来源外,结合行业、企业专家和教育行政部门专项抽查的指导反馈意见,形成校、企、政多方联动的毕业设计质量评价和反馈机制。
篇7
【关键词】互联网 创新创业 教育机制
一、引言
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机制研究工作已开展了很多年,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增速放缓,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对解决我国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变得尤其重要。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再次强调要普及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进一步明确了政策导向。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及“互联网+”概念的提出,“互联网+”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如何发挥互联网在社会各领域中的作用,提升社会的创新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探讨“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机制是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对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现状
(一)国内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现状
教育部早在2010年就提出了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在我国,很多高校已经开展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拥有自己的课程体系。很多毕业生在高校受到了创新创业教育。但有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的毕业生在毕业后选择创新创业的比率非常低,而选择创新创业的毕业生中,创新创业的成功率更低,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刚毕业的大学生对创新创业能力的缺失。大部分学生都认为高校缺乏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系统培养,对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机制不完善,存在很多问题。从总体上看,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明显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
(二)国外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现状
近些年,世界各国对创新创业教育都非常重视,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很多西方发达国家的创新创业教育从小学阶段就已经开始实施了,且这些国家的创新创业教育能够结合本国的经济发展行情,注重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一些发达国家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更新速度快,在创新创业教育中注重实践、针对性强,因此很多西方发达国家的创新创业教育都领先于我国。
三、创新创业教育机制研究存在的问题
(一)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单一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单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够完善,很多高校一方面强调自己的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却缺乏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只是简单的开设几门课程,更多的像是在走个过场。且目前在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的时间滞后,没有连贯性,很多高校并没有将创新创业课程的开设贯穿于整个大学阶段,导致出现脱节现象,不能很好的适应毕业生创新创业的需要。由于课程的开设不能和实践很好的结合,导致学生对创新创业的理论理解浅薄,停留在知识的表面,缺乏一个实用的效果。很难达到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总体目标。
(二)创新创业教育机制落后
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很多高校也实行了理论+实践的方式,但创新创业教育机制局限于理论教学+大学生创业园的形式,创新创业教育依然局限于校内,且很多高校的大学生创业园并不能很好的体现创新的思想,存在着比较混乱的现象。传统创新创业教育机制落后,不能适应时展步伐。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日趋成熟,利用互联网技术解决各行各业的问题已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
四、基于“互联网+”的创新创业教育机制
(一)转变传统思想,提高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效率
传统的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意识到了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政府、学校、企业需要密切配合的教育,需要三者有机融合,但受限于各种条件的制约,并未能将三者融合的体系构建完善,因此,在“互联网+”时代,必须借助于互联网思维来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机制,政府、高校、企业应该建立一个统一的互联网在线联动平台,以政府为主要引导,以学校作为主要落实单位,以企业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导向,通过互联网,将三者融合起来,实现信息共享、信息互通,在政府的引导下,学校能够及时掌握更加准确的企业现状,企业能够更加了解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水平,通过三者的共同努力,更加清楚的发现问题,更快的解决问题。
(二)以互联网的思维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创新性
创新性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是非常关键的问题。传统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本身还局限在领域内部,理念较为落后,对创新性的束缚很大,在“互联网+”背景下,创新性的培养需转变传统思维,着眼于跨界融合,将传统的思考问题方式转变为以互联网的思维进行思考,并通过互联网强化“连接人和服务”,将人和服务两个不同的对象通过互联网思维紧密结合,实现人和服务的双在线化。并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特点,以新技术、新思维推动创新,最终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五、总结
随着互利网时代的到来,“互利网+”背景下人们接收和反馈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将互利网与创新创业教育结合起来,形成“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有利于提高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效率,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可以预见,在“互利网+”背景下,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必将得到显著改善。
参考文献:
[1]马成成.论高校创业教育中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耦合[J].教育与职业,2014,(12).
[2]姚王信,郭蓉.闫哓燕.科技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融合机制与路径――基于“创新创业创智创富”情境的理论分析框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
[3]赵志军.“三创”教育体系化构建:意义、逻辑基点及路径[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
[4]艾军,邹金成,罗二平,等.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12).
篇8
关键词:“互联网+”;高职;创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7.38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5-0-01
我国互联网和信息化工作取得了显著发展成就,网络走入千家万户,网民数量世界第一,我国已成为网络大国,下一步的目标是建设网络强国。总理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更是将互联网提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互联网+”行动计划利用互联网平台与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实现经济产业结构的转型与优化,这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注入新元素,添加了新动力。互联网和教育融合在一起,改变了传统创业教育的内容与形式,也改变了传统创业方式的手段。2016届高职高专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3.9%)高于本科毕业生(2.1%)(麦可思研究院《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互联网+教育为高职院校响应国家万众创新、大众创业号召带来了新的变革与机遇,促使我们以新的理念来看待高职创新创业教育。
一、高职院校创业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课程体系建设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关键因素和基本途径。但目前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仍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创新创业课程教育地位低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面向全体学生已经引入了创业教育课程,但是,并未形成全校的创业文化氛围,许多教师和学生并没有认识到开展创业教育课程的重要性,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地位比较低,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二)创业教育理论教学手段和方法比较落后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理论教学手段和方法比较落后,教师仍习惯于“教师讲学生听”理论+案例满堂灌的方式,学生参与度低,课堂效率较低。
(三)创业教育实践课程薄弱
目前高职院校开展的创业实践课程主要是创业大赛、校内开店,实践活动层次比较低,参与的人数也非常有限。
(四)创业课程资源建设迟缓
我国目前已有数百所学校开设有针对性的创业教育课程, 但是创业课程资源建设迟缓,创业教育精品课程数量少,资源共享度低。
二、互联网为创业教育带来了机遇
(一)互联网为大学生创业带来了更多机遇
随着社交网络扁平化,知识和技术的传播更加迅速,创业主体逐渐多元化――由技术精英逐步拓展到“草根”大众。目前的高职学生主要是95后,他们从小生活在网络中,网络已经成为他们学习生活重要部分,他们熟悉网络,又具备创新思维,在互联网创业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利用互联网能够去寻找人才、资金等,创业成本和创业门槛相对较。互联网创业环境相对透明公平,以能力为导向,行业竞争更加良性。
(二)互联网为高校创业教育内容带来了新要素
互联网背景下的“共创”“众筹”以及“VR”等新媒体新技术的出现改变了创业的形式,创业项目的选择、市场需求分析、产品设计、营销手段、商业模式甚至运营管理等都带有互联网思维。@些对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促使创业教育的内容不断更新,把互联网、新技术融入其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互联网思维和能力。
(三)互联网为高职创业教育提供了新手段
相对于传统的创业教育,互联网背景下的创业教育手段更加丰富与多元化。互联网技术支持下的在线学习,打破了时空限制;创业门户网站、院校创业就业网站等都开辟了创业教育专栏;互联网环境下的新兴媒体,也丰富了教学手段;互联网平台支持的创业模拟实训为学生的创业实践提供了平台。总之,互联网丰富了创业教育和实践的方式和内容。
三、互联网+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实践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整合实现:
(一)互联网背景下创业教育目标
创业教育课程目标体系的设定是实施创业教育课程的基础。互联网背景下创业教育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受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并且具备创业所需要的心理素质。同时,能够形成互联网思维,掌握互联网创业的技术和利用互联网不断学习充实自己的能力。
(二)互联网背景下的创业教育课程内容体系
在创业教育课程内容建设上,注重用互联网技术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教学内容上,把把最新的微商、APP、网络营销等课程和理念融入到课程教学中,扩大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培养网络时代下学生创业的综合素质。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开发了创业教育大规模在线课程MOOC,利用云课堂、翻转课堂等,丰富教学手段和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更多的强调主动学习、互动参与。
(三)互联网背景下的创业教育实践体系建设
创业实践体系建设上,第一,在全校范围内营造互联网创业的氛围,开展第二课堂,如创业大赛、优秀创业校友分享会等;第二,开展SYB、GYB、创业模拟实训,利用网络平台模拟创业经营;第三,建设校园淘宝平台和大学生创业基地,并且引入社会资金成立AS1980创客梦工厂,对有条件的创业项目进行孵化。我院广告与会展专业学生就利用自己专业所长,不断紧跟技术发展趋势,把VR技术运用到室内设计中,使产品与服务优于市场上传统的室内设计,不仅取得省创业大赛金奖,项目还成功落地,企业运营很好。
(四)互联网背景下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创业教育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沟通能力、管理能力、营销能力、电子商务运用能力、创新思维等全方面的素质和能力。这不是一位老师凭借一门创业教育课程能够实现的,需要建设一支多元化的师资队伍,分工协作,全方面的提高创业教育效果。
篇9
关键词:“互联网+” 实训基地 4I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1(c)-0100-03
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应用技术技能人才的历史使命,在智慧国家、智慧城市建设大集合里的智慧职业教育、智慧职业技能实训基地的建设应该如何开展顶端设计,在完成实训基地传统功能的基础上,如何更好地实现“公共”“智慧”“服务”,探索这个问题的意义重大。
1 概念的提出
该文提出的4I建设模式是基于对国内外已有的众多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的调研、了解的前提下,融合互联网技术提出的。
4I模式包括:专业间互联(Interconnectivity between professional)、院校间互联(Interconnectivity betwee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校企间互联(Interconnectivity between school and enterprise)、管理间互联(Interconnectivity between management)。
专业间互联(Interconnectivity between professional):是以互联网为平台,分区域建设专业基地,实现不同基地不同课程的交叉组合,实现培养传统行业升级为“互联网+传统行业”过程所需人才的目的。同时,实现设备投资最小化、设备使用率最大化。如果把每个分区域建设的专业基地比喻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岛屿,那么互联网就是链接它们的跨海大桥。
院校间互联(Interconnectivity betwee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是以互联网为平台,实现院校间设备、技术资源的共享。如果把每个院校比喻为一个城市,那么互联网就是链接它们的高速公路。
校企间互联(Interconnectivity between school and enterprise):是以互联网为平台,实现基地为企业用户提供高效的技术支持与服务;企业为基地提供生产、研发项目及资金支持。
管理间互联(Interconnectivity between management):是以互联网为平台,实现大数据环境下的基地智能管理,为自主培训、体验式学习管理制度的执行提供硬件条件。开放实训基地管理系统的应用可实F远程控制和管理,确保实训室的开放和安全。对学生可限期授权,也可通过选课获得授权,刷卡(支持校园卡)进入实训室,通过触摸屏派位,直接就位在打开电源进行自主学习、训练。通过开放式管理系统,进一步提高了实训基地的开放性和交互性;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的学习环境,为教师的开放教学提供了有力的基础支持,为领导提供了准确的决策依据。
2 理论基础
2.1 政策支持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早就对职业教育应当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出过要求。因此,应用好“互联网+职业教育”战略思想,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新要求,创新发展,加快建设符合现代职业教育需要,为现代智能制造业培养重要的技能人才的智能实训基地具有重要意义。
2016年是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的关键时期,《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年)》等一系列文件的出台更为职业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提供了政策支撑。
2.2 技术保障
日渐成熟的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通信技术,为用户实现跨专业交叉组合学习;实现院校间设备、技术资源的共享;实现基地为企业用户提供高效的技术支持与服务,企业为基地提供生产、研发项目及资金支持;实现大数据环境下的远程操控、数据自动采集分析、基地智能管理等设想成为现实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2.3 “互联网+职业教育”大趋势
传统职业教育将升级为开放式实训环境、以大数据为智能管理平台、任由学习者任意挑选可实现多专业融合的学习培训环境的“互联网+”职业教育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于职业教育而言意义深远。极客学院创新上线,“互联网+”职业教育不但可以在线上教育平台提供职业培训,还可以实现更多的职业教育、培训、服务等功能。“互联网+职业教育”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2.4 国内已建公共实训基地的经验
公共实训基地具备公共性、公益性和示范性等特点,是提高职业培训和培养技能人才水平的重要平台。国内许多地方已经建成并使用的公共实训基地的建设、运行经验给我们的课题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与借鉴。
上海市公共实训基地的根本特征是公共性和公益性,兼具有职业技能实训与职业资格鉴定双重功能。深圳市公共实训基地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和员工培训的企业、行业协会、社会培训机构和职业院校。青岛市职业教育现代制造业公共实训基地是全国第一个由中央和当地政府财政共同投资建成的区域共享、覆盖城乡、公益为主的大型实训基地。无锡市公共实训基地定位于为企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培养产业一线急需高技能人才提供公共平台,具有引导性、补充性和置换性三大功能。绍兴市公共实训基地主要面向绍兴籍学生,完善人才培训工作,为企业和用人单位提供满意的培训项目和服务。
3 建设的思路
3.1 4I模式的“互联网+”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的基本思路
由于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产生,社会用工岗位必将导致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的方向转变。培养复合型人才是企业发展的需要,更是区域职业教育发展的需求。现在的中职学校与高职衔接,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公共实训基地是走质量生存的必由之路。
思路:以“互联网+”战略思想为指导,通过省专家指导,企业参与,系统设计,兼容共享,学校承担具体建设任务。
目标:服务区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创新办学模式、培养模式和基地运行模式,为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为中高职衔接及现代职教体系建设奠定基础。
3.2 携手企业,共建基地
成立“校企合作专业建设委员会”,与企业密切合作,努力实现“企业设备、技术进基地共建环境;企业技术人员进基地共建师资;企业生产加工标准、操作流程进基地共建课程;企业制度进基地共建文化;企业生产任务进基地共建实训(教学);企业新员工进基地共建培训;企业新技术、新设备进基地共建(新技术)普及、推广平台”的7大共建目标,并给此目标插上“互联网+”的翅膀,实现携手企业,共建“互联网+”公共实训基地。
4 建设的意义
以“互联网+职业教育”战略思想为指导,把互联网技术应用到公共实训基地建设中,打造“智慧”专业技能实训基地,完成实训基地复合功能的创新建设,最终实现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企业、服务学生的目的意义在于以下方面。
4.1 对升级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具有现实意义
根据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以“互联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为导向,通过组建新兴专业,按照职业岗位和技术活动需求设计课程体系,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与之配套的专业互联型公共实训基地,与企业共同开发项目,创新培养应用技能,这种建设模式的探索,对升级中职学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内容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4.2 对职业院校主动适应传统行业转型升级、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直接服务具有现实意义
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为驱动、以企业实际工序为流、以技术标准为培养目标的基地建设模式与新形势下传统行业升级的需求实现了无缝对接,能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直接服务。
4.3 对提升对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意义的认识、完善建设思路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调研、探究、完善建设思路,可以更全面地把握基地的建设思路、细化建设环节、深化合作机制、优化资源配比。这项工作对提升对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意义的认识、完善建设思路具有重要意义。
4.4 对实现“政府主导、学校管理、校企共建”,达到社会、企业、学校“多赢”目的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特点,产业发展呈现新趋势,客观要求职业教育必须提供支撑产业升级的新能力。“互联网+”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思路就是顺应这一现实形势提出的,这一探索对实现“政府主导、学校管理、校企共建”,达到社会、企业、学校“多赢”目的具有重要意义。
4.5 对创新跨界思维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互网+职业教育”一方面要求职业学校培养专门人才,另一方面要求职业学校实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教学内容系统化、融合化、综合化,搭建通用能力平台,培养复合型人才。破除重显性技能,轻隐性技能的倾向,增强学生发展潜力和后劲。针对智能制造、物联网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带来的岗位能力要求,针对省电子信息公共实训基地的设备情况,设计课程体系,制定了中高职一体化培养方案,修订了课程标准、技能鉴定标准、基地建设标准、教师标准,推进了专业升级,创新了跨界思维的人才培养模式。
4I模式的“互联网+”公共实训基地较以硬件实物为主的传统公共实训基地具有虚实结合、设备使用率高、易于实现开放式实训、易于实现智慧管理,能更广义地体现“公共”二字的优势。但由于4I模式的公共实训基地运营模式比较新、运作载体的虚拟化数字化平台建设还不够完备、有效教学资源大数据不够丰富、物联技术局限性等现实原因,会给公共实训基地的运作带来很多问题,如虚拟实训基地很难开展实训载体以硬件为主的训练、即时评价存在统计风险等现象。比较之时,优劣之处势均力敌,但在“互联网+”洪流面前,在完成实训基地传统功能的基础上,如何更好地实现“公共”“智慧”“服务”这6个字是值得深思的 。
参考文献
[1] 贲志宇,孙颖.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系统化建设实践与研究[M].沈阳出版社,2013.
[2] 解继丽.“互联网+”引领教育改革新趋势[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5,30(2):85-88.
[3] 梁克瑞,徐广智,陆玲.基于工作过程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与实践[J].技术与教育,2014(2):35-37.
[4] 彭晓兰.基于“产学融合、实境育人”的专业建设方案[J].中国校外教育,2014(S2):170-171.
[5] 王晓平.“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木雕设计与制作专业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2014(S2):312.
[6] 王俊山,杨天英.基于专业群理念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30):25-27.
[7] 姚晓燕.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研究的文献综述[J].成功:教育版,2013(24).
[8] 朱雨兰,邹定南,陆春其.校内生产实训基地建设之专业产业化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2(29):19-21.
[9] 马越超.基于内外互融的5D式实训室管理模式探索及分析[J].中国科技纵横,2013(2):226.
[10] 谭静.中职生职业技能训练现状与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11]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全文)[Z].
[12] 国务院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Z].
[13] 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Z].
篇10
1.在线“自主学习”模式将成为新形态
在我国提出构建“书香社会”的今天,人们日常信息的获取大多是来自互联网。人们通过互联网平台可以自由选择自身需要的知识、技能课程,实现按需选择、自主的学习的强势态势。在网上学习可以做到不限时间、不限课节、不限学习内容、不限学习次数。只要个人有职业发展规划的需求,就可以按需安排个人学习时间、自主选择学习进度与内容、自主选择教师课程。在线学习的媒介符合时代要求,将知识技能集于学生喜闻乐见的数字化媒介之中,有利于激发个性化自主学习动机,又能满足学生学习乐趣,对促进与加强自主学习十分有利。随着网上职业教育平台的不断完善,学生可以根据自主学习情况及时整理收获,互动空间教师可以随时随机答疑解难。在现代新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今天,随同“互联网+”的发展,人们学习模式也将会向更人性化、自主化变化。所以人性化、自主化的学习模式——“职业教育在线学习模式”必将应运而生。这种学模式将会不断成熟,得到更广泛、更深入的发展。它既符合这个时代的学习形式,又刺激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既符合终生学习潮流,又突出学习者自我个性化要求,所以必然将会成为一种学习新形态。
2.创新“在线职业教育”将成为新业态
新常态时期是现代工业革命大变革时期,是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迅猛发展时期,是新知识与新技能运用大爆炸时期,也是业态创新发展与变革的时期。职业教育作为教育行业中的重要一员,势必要有新的创新、新的革命,形成职业教育新的业态。其原因有三点。第一,自主学习、终生学习能力将汇入综合职业能力之中。随同我国新一轮工业革命深入发展,技能型人才能力结构也将会有新的定义,就是在必要的综合职业能力之中,汇入自主学习能力和终生学习能力。只有具备这两种能力,才能适合现代科学技术发展,适应新常态下的工业革命与企业向高端技术、智能化产品转型的需要。第二,在线自主学习必将蔚然成风,将成为学习的新形态。新常态下,随着社会不断向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知识与技能更新将是一种必然,最简便、最快捷的在线自主学习模式必将蔚然成风,将成为学习的新业态。第三,“在线学习与课堂内化教学模式”,将成为职业教育的新业态。“在线自主学习”的新形态,将彻底颠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从而形成一种新的学习模式,即“职业教育在线自主学习模式”。同时,还要建立展示、交流、实践、评价等平台,实现知识与技能的内化过程,形成一种全新的“在线学习与课堂内化教学模式”,这将成为职业教育的新业态。
3.创新“职教集团”是新常态下职业院校发展的新势态
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数字化信息应用平台充分与迅猛的发展,在线自主学习蔚然成风,终生学习成为综合职业能力考核要素,加之名校、名专业、名师效应借助“互联网+”的优势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在线职业教育将会在互联网上得到快速广泛的推广。同时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也将会得到提高,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将会被及时禁止与惩罚。当职业教育竞争呈现无污染的绿色环境时,创新性“职业教育集团”,将会由政府主导,以占领“职业教育在线平台”制高点院校为核心,吸纳自愿加盟的其他职业院校为成员,在节约资源、解放生产力为前提,以统一管理、统一标准、资源整合、优势互补为准则,重建“创新型一体化职业教育集团”,从而形成真正意义的“职业教育集团”,实现不断完善与推进的“在线学习与课堂内化教学模式”改革。这一新的职业教育举措,将会创建出中国式职业培训网络格局模式。这一创新性职业教育革命,必然是新常态下职业院校发展的新势态。
二、在新常态视角下职业教育应做的准备
1.更新观念,跟上时代潮流
在新常态下,随着知识社会环境下,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深入应用,原以传统科学技术发展为导向、科研人员为主体、实验室为载体的科技创新活动正转向以用户为中心,以社会实践为舞台,以共同创新、开放创新为特点的用户参与的创新模式。这种新模式将继续向创新形态演变,促进各行各业相互作用,起到共同演化的作用。正如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提出的“互联网+”概念,其实际上是在创建知识社会的前提下为知识创新、教育创新指明了方向。另外由于教育以为社会发展服务为目标,因此,应用“互联网+”创新教育模式改革就成为一种必然。加之应用创新是互联网发展的核心,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创新是“互联网”发展的灵魂。所以,如同“物联网”一样具有实用性、个性化的“职教网”“教练网”“学习网”将会如雨后春笋般的产生,这一现象也是现阶段教育发展的需要。为加快适应时代潮流发展,就必须不断更新观念,摈弃旧观念。学习、创新新理念是摆在每位职业院校校长、教师面前的当务之急。
2.苦练内功,提升全员素质,打造终身学习团队
- 上一篇:教育专业培训
- 下一篇:动物医学专业就业方向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互联网营销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