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文化差异范文

时间:2023-10-26 17:33: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乡文化差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城乡文化差异

篇1

[关键词]都市茶文化;乡村茶文化;茶文化旅游

常言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已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物质;又有文人雅士提出“琴棋书画诗酒茶”,茶又和艺术结缘,茶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功能,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领域。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极大提高,开始追求养生保健、返璞归真和文化品位,而茶文化可以同时满足这三种要求。所以,在现代社会中,茶越来越受到大众喜爱,茶文化旅游也应运而生。但目前国内对于茶文化旅游的理论研究涉及较少,而且人们过于从微观上关注某个地区的茶文化旅游开发,研究类型大都是从表象研究茶文化活动对旅游的影响,缺少从深层次角度探讨茶文化旅游发展的动力问题。

本文以茶文化形态的区别作为切入点,首先对城乡茶文化的形态分别进行描述和概括,在此基础上从较为宏观的角度探讨茶文化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以求城乡茶文化互补互动,推动茶文化旅游的发展。

一、茶文化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

茶文化旅游是伴随着现代化进程逐渐兴起的一种文化旅游,是以茶叶资源为载体,以享受与茶叶资源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为内容,以旅游为形式的一种文化专项旅游。茶叶资源多在农村,茶叶的消费多在城市,所以茶文化在乡村与城市都具有发展的条件,且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形态,即都市茶文化和乡村茶文化。都市茶文化的开放性和感召力可以提高人们的文化品位,激发茶文化旅游欲望,茶文化旅游的市场在城市。乡村茶文化的生态性和民俗性使得乡村茶文化旅游资源可以满足这种旅游欲望,茶文化旅游的资源在乡村。二者共同推动了茶文化旅游的发展。

二、茶文化发展的两种形态

(一)都市茶文化

我国茶文化的传统特色与国际大都市的现代化相结合,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的都市茶文化。都市本不是产茶地,但是因为都市政治、经济、文化都相对发达,人口相对集中,特别是文人雅士、知识分子比较多,他们在品饮的过程中形成了对茶独特的认识和感受,把对茶的认识上升到精神境界。他们喝茶讲究的是以“舆论倡导”相关群体,影响着其他人们。所以都市茶文化也称“艺术型”茶文化,由此决定了都市茶文化不可能仅仅发展到“实用型”为止,还会继续有所提高,有所突破。可以这样说,茶资源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文人”的参与,才逐步形成一个文化分支,也就是俗称的“雅文化”。

1 都市茶文化的特点

包容性与开放性。都市是各种文化汇集交融的地方,包括外来文化、传统文化、地域文化。都市茶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主要表现在对各种茶文化的亲和力,无论是英国茶道还是日本茶道、韩国茶礼;无论是高雅的茶艺还是各少数民族茶俗,凡是先进的、优秀的、经典的茶文化,都可以在这块土地上生根、开花,融会贯通,为我所用。

感召力与辐射力。都市是地区经济文化中心,对区域甚至是全国、世界都会有极大的影响力。感召力表现在无论是本土的、还是他国的文化都会争相汇集;辐射力体现在文化的影响上,它不仅影响一个地区,甚至多个地区以及全国,全世界。我国的茶文化在历史上就已经走出国门,传向世界。如今上海少儿茶艺出访日本、韩国、印度尼西亚、摩洛哥等国引起轰动,精彩的表演令观众称绝,同时在全国各地演出影响深远,香港等地还派专人来沪学习取经加以推广。

创造性与多样性。“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都市茶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决定了其多样性与创造性的特质。都市人思想观念的更新较快,不断接受新文化、新事物,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势必不断赋予都市茶文化新的内涵、新的理念。过去闻所未闻的各种新品名茶、茶饮料、保健茶、减肥茶……还有茶艺展示、少儿茶艺、家庭茶艺、茶席设计等这些新名词接踵而来,茶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得到了充分体现。

时尚性与休闲性。结合了传统文化与自然精粹于一体的茶,无疑是这个社会里最具吸引力的饮品。去茶馆喝茶成了时下都市人最喜欢也最惬意的休闲活动。茶馆中文人雅士自不必说,其中不乏商贾白领,在这里,滚滚红尘、功名利禄挥洒脑后,轻啜杯中香茗,个中妙趣难以言传。都市茶文化满足了都市人的精神需求和文化需求,所以能蓬勃发展。

2 都市茶文化主要表现形式

都市茶文化可分为三个不同的层面:广泛贴近日常生活的层面、茶文化艺术形态的层面、与都市内涵和茶科学相结合的层面。

其一,茶的生活层面。茶与服务行业的结合,有悠久的历史。如曲艺演出采用传统的形式:剧场有茶水供应,如解放前上海成都北路的沧州剧场、八仙桥附近的“雅庐”等等。平时主要供应茶水,有时兼有戏曲清唱或曲艺演出。而如今城市中随处可见的茶艺馆是茶融入百姓生活最好的诠释。茶艺馆与传统老茶馆的区别在于,除了是一种商业性专用饮茶场所,还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以弘扬茶文化为主要目的,以品茗、赏艺为主要形式。由此也不难解释各种茶艺馆旅游线路何以得到大众的亲睐。都市不是产茶地,反而有多种名茶可供选择和消费。像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南京的玄武湖、武昌的滕王阁等处,都配有好茶供游客消费。

其二,茶的艺术层面。都市是茶文化发展的重地,也是艺术型茶文化发展的根据地。其表现形式包括各茶文化研究机构、茶报刊杂志、茶文学创作、茶戏曲、茶电视剧等。如20世纪中期的《茶馆》,20世纪末期的《茶人三部曲》,颇受人们欢迎,随着茶文化艺术作品的问世,人们喝茶的热情也越来越高。

其三,茶的科学层面。茶文化与人们的消费观相关,它呼唤茶人以现代营销理念和良好的经营素质,不断地为茶文化注入新的内涵,以此来影响茶的经营环境和氛围。如现在流行的袋泡茶、茶饮料、各种加工再加工茶类、琳琅满目的茶叶包装,企业开拓市场创新的做法对茶文化的积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特别对于茶文化旅游购物产品的开发有重要意义。

(二)乡村茶文化

乡村茶文化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茶乡丰富的茶叶资源。茶树喜温、喜湿,不耐寒,不耐旱,只有高山云雾的滋养才会形成优秀的自然品质。所以茶叶一般都长在深山之中;二是茶农与茶树同生同长,在长期的种植和品饮过程中形成了对茶的独特理解和感受。比如过去在农村乡间的小路上,每隔五里、十里必有一个供人小憩、喝茶、对山歌的路亭,这就是乡村茶文化。

1 乡村茶文化的特点

自然性与生态性。陆羽《茶经》有云“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上者生烂石”,“野者上,园者次。”所以 俗话说,“高山云雾出好茶”。产茶区特别是名茶产区一般都处于深山野外。“生于山野,得云雾之仙气,汲甘泉之灵性,因而,它得以成为天地间仙凡同享、雅俗共赏的灵物”。茶叶的自然之美,是其自然地理环境赋予茶的一种审美属性。我国道家学说为茶道注入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树立了茶道的灵魂。道家的“人化自然”,在茶道中表现为人对自然的回归渴望。乡村茶文化的生态性与此不谋而合,给人返璞归真,天人合一的高雅感觉。

原生性和民俗性。乡村茶文化内涵,尤其是茶与民俗、民风相结合的内容,由于很少受外来文化的侵犯,文化形态原始,很受游客欢迎,所以乡村茶文化不同于都市茶文化,它是没有经过任何加工的、原汁原味的民间文化,也就是俗称的“俗文化”。当远离了城市的喧嚣,胼手胝足的农民为你沏上一杯茶,那种感动是在高档的茶馆里感受不到的。没有任何表演和修饰成分,有的只是劳动人民的淳朴和平实。

2 乡村茶文化的表现形式

生态观光茶园。“片片茶园绿如染,重重茶山接上天”,茶园为湖光山色增添了诗意。茶树虽然是一种经济作物,但跟一般农作物相比又有点像观赏植物,置身于自然盆景的茶园中更感到淡淡的茶香,让人陶醉。难怪唐代诗人刘禹锡能写出“人间何处是仙境,春山携妓采茶时”如此美妙的诗句。这一切对久居钢筋水泥之中的人们更有着无限的吸引力。

茶乡特色民俗。茶文化是在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逐步形成的,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茶乡民俗游之所以能吸引来自不同文化、不同阶层的游客,原因就在于其文化差异及“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核心吸引力。如白族三道茶、彝族盐茶、苗族虫茶,光是这些名字就已经勾起人的兴趣。而且这些民俗活动都有较强的民众参与性,游客不仅可以学到知识,获得美的享受,还能形成对生活、人生价值的真切体验,达到了文化旅游的最高境界。

茶文化遗址遗迹。茶乡劳动人民在茶的培育、制造和利用以及茶文化的形成、传播和发展上,为我国乃至世界流下了诸如茶事井泉、茶韵寺观、古老茶山、茶所遗址、纪茶碑刻等众多的茶文化遗迹。目前,现存于世,有较大影响,又在历史上有过重大作用的茶文化遗迹有近百处之多。在这些遗迹中,既有2000年以前的名山黄茶院、邛崃文君井等;又有1000年以前的天台山葛玄炼丹名圃、长兴贡茶院、云南野生大茶树林、茶马古道等。茶文化遗迹,既是宝贵的中华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不可再生和逆转的茶历史资源,更是人类的价值不可低估的一份文化遗产。大部分茶文化遗迹都散落在乡村,鲜为人知,这些宝贵的资源特别是对茶研究者有着独特吸引力。

三、城乡茶文化互动推动茶文化旅游发展

(一)优势互补

都市茶文化和乡村茶文化各有特色,一雅一俗,构成了茶文化旅游的主要内容,满足着不同人群的需要,满足了茶文化旅游的不同细分市场。可以把这两种资源进行整合,形成经典茶文化旅游线路,如都市茶馆游和乡村生态茶园游相结合等,游客也可以全面体会到茶文化的内涵。

(二)统筹互动

1 都市茶文化的带动作用

首先,提高茶叶资源知名度,为乡村茶文化旅游广而告之。通过举办茶文化节、茶文化学术研讨会、茶博览会、名茶评比会等来打造名优茶的名气。上海茶文化节自1994年举办以来,累计吸引了来自国内30个省市自治区、10多个国家的各界人士共140万人参加了历届文化节的系列活动,达到了“扩大影响、积聚人气、提升形象、体现实效”的效果。浙江新昌、开化、诸暨等地由于发展名优茶,在茶文化节亮相,并通过冠名活动、申请指定专用茶、与上海联合发展茶乡旅游等方式打响品牌知名度。2002年上海国际茶文化节前夕,举行了“上海一新昌、上海一安吉茶乡旅游首发式”,上海市民纷纷报名参加茶乡旅游活动。茶文化节的开展为乡村茶文化旅游开辟了新的客源市场。

其次,复兴茶文化,激发人们对茶文化的旅游动机。都市中随处可见的茶艺馆、还有茶博物馆、甚至茶小说、茶戏剧都是普及茶文化的好方法,使得饮茶和品味茶文化成为都市人的生活方式。都市是文化发展的前沿阵地,都市茶文化也代表了茶文化发展的最新形态。而都市又存在大量的潜在客源,如何通过都市茶文化旅游的发展把这些潜在客源变成现实的乡村茶文化旅游者,使他们到茶乡去旅游,是都市茶文化发展的重要使命。可以说,都市茶文化旅游打开了人们认识茶文化的窗口。

最后,改变农民的意识,增加开展乡村茶文化旅游的动机。通过都市茶文化旅游的蓬勃发展带来的效益特别是经济效益,刺激农民的意识:没有种茶的地方茶叶都火了,种茶的地方茶叶还能不行?促使他们认识到,文化不仅仅是都市人的特权,农村文化也有自身的特点,有适应农村生活需要的形式和内容。旅游也非都市的专利,农村照样可以搞旅游,在开展茶文化旅游上甚至更有优势。近年来都市茶艺馆风风火火的开展,使得很多小镇和农村派专人去大城市的茶艺馆学艺、充电。他们也意识到,没有文化的内涵,旅游的生命力不会长久。

2 乡村茶文化是茶文化旅游的源泉和归宿

乡村茶文化的发展丰富了茶文化旅游产品,满足了旅游的市场需求。茶叶资源是开展茶文化旅游的本源。这主要体现在乡村茶文化的看点上。乡村茶文化的生态性、民俗性使得茶文化旅游资源极具观赏性、参与性。茶园更是美的,而且不同地域的茶树其特征不一,美态各异,例如,云南的野生大茶树、江西婺源的生态茶园、浙江安吉的白茶园等等,就有着各领的丰姿。至于各地民俗不同,由此衍生出来的不同茶俗,不同茶礼,不同茶点,则更是千姿百态,令人眼花缭乱,美不胜收;乡村茶文化更为旅游者提供了一个真正接触自然和理解自然的机会。比如采茶、炒茶,旅游者不仅零距离与吸天地之精华的茶树亲密接触,而且可以从中知晓采茶的技巧、炒茶的要领,从而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更可以亲自参与体会各地茶俗,体验中国茶文化的源远流长。

篇2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 住户调查 现状

一、关于城乡一体化及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的意义

所谓城乡一体化,即为了实现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统筹规划建设城乡之间的资源和生产要素,进而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使农民由农 村向城镇集中,使城镇工业由分散向园区集中,农村耕地由一家一户经营向规模经营集中,使现代文明由城市向农村传播,公共财政由城 市向农村覆盖,公共设施由城市向农村延伸,不断加快“农业现代化、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的进程,实现整个城乡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为国民经济核算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权重制定提供基础数据。监测居民收入分配格局和不同收入层次居民的生活质量,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科学的一体化调查体系。基尼系数是用来反映收入分配的差异程度、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居民收入方面的调查是城乡分开的,且城乡差距较大。实行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会为计算全国居民统一的基尼系数提供资料基础。

二、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工作总体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对调查数据质量和调查工作的正常开展造成了影响。

(一)几个不到位

首先,督导不到位。从了解到的情况来看,辅助调查员只是在平时见面时进行口头的督促,每月亲自入户辅导督促记账的力度不够,实际上并没有真正起到检查指导记账的作用。

其次,宣传不到位。由于宣传不到位,导致个别调查户对记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记账只是大概记一下自己或家庭主要的现金收入和开支,对于其他成员或一些琐碎的或实物方面的认为不用记,他们的记账笔数少,出现漏记,没有做逐日逐人逐笔。

再次,重视程度不到位。个别调查户怕麻烦不愿记账。从目前城乡一体化调查入户检查情况来看,因为觉得前期的开户调查摸底工作比较繁琐,就出现个别记账户怕麻烦、有为难情绪的现象。此外,调查户对于银行存取现金账不重视,他们的家庭日常生活开销没有计划,对于家庭每月花多少钱心中无数,甚至不结算收支总额。更有甚者,很多家庭都不愿意透露自己的收入详细总额。经调查人员再三询问,他们也只是说出一个大概数,极为模糊:几百或是几千。

(二)记账不够规范和完整

首先,家庭收支填报不准。这种现象主要表现为四种情况:一种是少报收入,即在登记收入时不记零头,只报整数。另外一种是瞒报收入,即有些家庭出于思想顾虑,怕露富,将个人的部分收入隐瞒不报。第三种情况是农村外出打工人员的打工收入和其他零星收入做不到如实记账。第四种是嫌麻烦。少数人任凭调查员苦口婆心的劝说与讲解,他们仍嫌记账麻烦,为了图省事,他们会把账单纯记成家庭主妇购买食品和日用品的生活账,或只记少部分收支情况,而不是家庭全部收支情况。上述这些情况的存在导致上报的收支缩水很大。

其次,现金和实物收支日记账表及家庭成员就业情况等信息填写不够完整。个别记账户有在外饮食和互联网购物支出发生时,也没有如实地将用餐人数和支出金额等信息填写在日记账表皮的相应信息栏中。住户调查内容还包括家庭成员基本情况、就业情况以及耐用消费品拥有情况等问卷信息,由于调查内容比较细比较多,个别记账户嫌烦或觉得涉及个人隐私,不愿意提供真实完整的信息。

再次,工资收入中未纳入代扣款。在填写工资收入时有时只记“实发工资”,而对于单位或雇主按月从工资中代缴的各种社会保险缴款(如五险一金、个人所得税)等未得到反映。此外,还有由单位或雇主从应发工资中代扣的房租、水费、电费、托儿费、医疗费、借款等,只记实发工资自然会出现反映不全不实的现象。

第四,漏记利息收入。银行存款利息至少每季度要计算一次,在调查期内,如果有记账户提取储蓄存款或定期存款自动结存、转存利息的现象,当笔存款的利息并未被记入当月帐本,就会出现漏记。特别是工资收入的发放大多数不是以现金方式而是直接打入工资卡,这笔钱所产生的利息就更容易出现漏记情况。

第五,医疗费支出和报销医疗费的记录不全。在日常消费支出中,医疗费是很多家庭的必要部分。对于使用医保卡即时报销的,在调查记录中一是没有根据单据将报销部分记入“转移性收入”中的“报销医疗费”,二是没有将全部医疗费用记入“医疗总费用”。尤其对于公费医疗免费拿药或进行治疗的,其账中划走的部分就更是没有被作为报销的部分进行记账。

(三)样本结构不合理,代表性较低

把统一抽选的一千多户调查户的资料放在国家统计局的大样本库范围内,数据代表性还是可行的。但是这样随机抽选样本户如果缩小范围比如到县市一级,那么这些数据的代表性就不够了。比如某市经济情况相当的两个县,其农村户都是以种植经济作物如大棚蔬菜、工业辣椒、工业番茄等为主,因其中一县被调查的80户农村户中有属于种植大棚蔬菜的大户10户,每户有几百亩的种植面积,调查所得此县收入和邻县农民纯收入相差两万多元。这样出现的差距就是由于样本结构不合理所造成的,这种差距就导致出现较大的偏差性,难以真实反映被调查县的整体农民收入情况。

(四)数据评估难

数据评估制度不能很好反映实际情况,数据评估难。如某市参考了各省辖市的收入评估标准评估了各县区城镇、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从理论上看,这种评估做到了尽可能全面、客观。但实际上,居民的实际收入生活状况并不能由这个评估标准得到客观真实地反映。比如在城镇居民评估标准中,有两项即在岗职工工资和财政支出和城镇居民实际的关联并不多。而国家所抽选的样本户中,多数为普通打工工人,只有极少数是享受财政供给的人员。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商务英语;文化差异;翻译技巧

一、文化差异与商务英语翻译的关联

商务贸易交易一切活动的产生和促就是由于贸易双方充分了解的前提下完成的,除了国家发展、企业实力、经济状况、信誉等方面,各国各民族问的文化也是必须了解的一项。商务英语用于来自不同国家的商业贸易交易往来中,是非常重要的商业语言,也是跨语言和文化的国际交际语言,因而对于商务英语的翻译要求特别高。商务英语有机结合了各国之间的语言、文化以及贸易往来,因此,商务英语翻译工作者在掌握翻译技巧的同时还要注重学习和了解各国文化底蕴,要尽量规避因文化差异而造成翻译上的误会和理解障碍,要凸显出商务英语的专业性和友好性,为商务贸易交易活动的进行奠定良好基础。

二、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

语言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更是文化的标志和展现形式,体现着各个国家和民族独特的魅力。但由于历史使命不同,发展历程不同,造就了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底蕴,因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语言表达形式出现了或多或少差异,这一点商务英语翻译的大量案列可以充分证明。好比说日期的表现形式,在中文中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写作,而在英语中的写作顺序是月,日,年。再举一例,中文和英语在语法机构上也有着明显的差异。中文的句子当中,句子结构相对而言较为完善,但层次相就较弱,一般不使用连接手法。而在英语句子中则恰好相反,结构上也更为严谨,同时层次也更加清晰,因而想要理解句子的真实含义必须整句通读,因为由于文化的差异,在不同场合不同语境当中,英语的词汇所要表达的含义会有所不同,如果单个词汇翻译再整合是非常不专业和严谨的,这样会大大降低翻译的精准度,有可能还会出现与原文真实意义相背离的情况,导致的后果十分严重。

三、如何降低或避免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

(一)充分理解商务英语词汇含义

从本质上来看,商业英语翻译就是将一种文化语言信息准确无误的转换成另一种文化语言信息,因而想要把商务英语翻译这项艰巨的工作做到尽量完美,就必须充分理解商务英语词汇的含义,包括在不同场合、不同环境以及不同语境下所代表的真实含义,完成这一点,就需要充分了解和熟悉国家之间、民族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并在这个差异中尽量寻求两者的契合点,进而从契合点突破,进而降低或彻底解决因文化差异而对商务英语翻译的造成的影响,精准无误的将语义、文义传达给合作的对方,这里称为“等值传递”,这样一来很大程度上规避了信息传递缺失和不准确的现象发生,这也对我们商业英语翻译者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也是提高自身跨文化翻译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

(二)熟练掌握商务英语翻译技巧

商务英语翻译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翻译技巧的熟练掌握和灵活把控。在商务英语翻译的某些实际情况下,有较多的词汇无法直接进行翻译和转换,这就需要翻译工作者根据当下的实际语境,及时采用适合的翻译技巧进行两种语言之间的等值转换,这样翻译工作才能保证高水平、高质量的完成。商务英语翻译工作者需要掌握以下四种翻译技巧。

首先直译或直译加注释法,它能够在词义原文的基础上做到准确清晰的同时,还能够保留其表达的风格,是一种非常完美的等值转换翻译技巧,也是最常使用的一种。其次意译法,它是针对文化差异针对性提出的一项翻译技巧,是指在暂时忽略原文字面上的意义,转而选择与原文意义最为相近的一个词汇,进而保障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再次是音译法,此类翻译技巧多数用于产品品牌的翻译中,根据原本词汇的读音在保证译音精简又好听的情况下直接翻译过来,比如说法国护肤品牌Fernando,音译过来就是赫娜朵,非常直观、好听,也与原文读音相似。最后意译音译结合法,它的最大优点就是结合了原文语义和读音。因此,根据不同的场合和语境,商务英语翻译工作者要灵活地切换不同的翻译技巧,以达到最佳翻译状态。

(三)深刻了解文化背景差异

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建立和发展都经历了一段漫长的进程,因而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底蕴和文化气息各具特色,无论是生活、工作还是交流层面上都得到了充分体现。因此,作为一个高水平高专业的商务英语翻译工作者,必须不断学习和加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知识,深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背景,熟练掌握各国各民族问的文化差异,并在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运用自如,避免因文化差异带来的翻译问题,最终目的还是将商务英语翻译工作尽量做到完美,以促进商务活动的顺利、圆满进行。

篇4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图书馆;意义;作用

[中图分类号]G259.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16)04—0122—02

一、图书馆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加强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中的基础设施建设

在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经济二元结构体制的影响下,我国的文化建设也存在着二元分化的特征,即城乡之间文化资源、文化基础设施和文化权利在数量和质量上的不对等性。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是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方面,主要涉及统筹城乡文化建设、推动城乡文化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全国大力推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公共图书馆不仅承担着提供资源、传播知识的责任,也承载了推动文化教育、启发文化意识的重要职责。作为基础文化设施,公共图书馆能够满足不同层级人群的不同需求,可以最大范围的实现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从而达到普及文化、提升国民素质的目的。一个完整有效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就是要将区域范围内的各级公共图书馆囊括其中,充分发挥各级公共图书馆的优势和作用,整合资源,优化管理,从上到下最大程度的解决农村文化资源缺乏、文化权益缺失等问题,从而从文化建设上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桎梏,促进城乡一体化格局的顺畅实现。有利于保障城乡居民均等享受公共文化服务权益。公共图书馆的存在使社会中每一个公民具备了均等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权利,它保障和实现公民的阅读权、平等获取信息权、参加社会活动权、享受服务权等权益,从知识和信息的角度维护了社会公正。华东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系范并思教授认为,现代图书馆已经被赋予了一种公共图书馆精神,即让社会知识得到公平的利用,保障社会弱势群体平等得到竞争资源的社会公义内涵。目前,我国居住在农村的部分信息弱势群体因为其自身文化素质较低、社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安徽省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研究会地位不高等原因,在享受图书馆服务时往往会遭遇歧视,“无差别”的平等服务在一些地区并不能真正实现。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图书馆服务体系,就是要以“无区别服务”为基本前提,确保乡村的居民也能够切实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对等的图书馆服务和信息服务。目前,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下我国的文化设施建设初见成效,基本上形成了以乡村为网点,依托县级图书馆和政府,覆盖整个区域范围的服务网络,将广大农村居民作为服务的主要对象。同时,“农家书屋”的广泛建设也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提供了全方位、多渠道的服务形式,使更多的文献信息资源、参考咨询及培训服务能够直接被农村群体享受,并且非常方便、快捷、符合农民的需求。

2.有利于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基层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公共图书馆是一个传播知识、传递信息、开发智力、开展社会教育的主要公共文化阵地。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往往反映了一个地区文化事业发展的整体水平,尽管基层图书馆与一些大型图书馆相比在软硬件设施、资金投入、人员调配方面都存在很大差距,但从公共图书馆为广大基层群众服务、满足人民大众基本文化需求这一落脚点来说,基层图书馆的地位举足轻重。然而,我国目前基层图书馆的现状着实令人担忧,由于缺乏财政资金作为保障,农村基层图书馆大都面临着馆藏资源较少、更新缓慢、服务单一等困境。因此,怎样使城市中总量丰富的馆藏文献资源流向最需要支援的基层图书馆,让农民也能享受到更加优质的图书馆服务,获取更多的知识信息是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构建首要考虑的问题。在面向城乡、着力打造一体化发展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中,通过馆际间协调合作,在省市—区县—街乡—社区及村镇四级图书馆间形成服务网络,不仅使原来的图书馆联合起来,在一些地区还会新增一批基层图书馆,构成服务网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基层图书馆通过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数字化等服务手段能够享受到丰富的资源配置、统一的服务标准和通借通还的服务,方便了读者的同时也使其摆脱了资源匮乏、效率低下的尴她处境,重新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使图书馆事业迈上新台阶。

二、图书馆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作用

1.图书馆是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保障

作为新农村文化服务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图书馆是信息传播、知识服务的主渠道。作为公共文化设施,它具有很强的社会教育功能,在传播优秀文化和先进思想,促进文化交流,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提高乡镇居民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让每一位走进图书馆的读者都能享受公平的文化服务。城乡文化差异很大程度是由于农村文化基础设施不全,造成当地居民享受文化服务不平等而形成的非主观性差异,因此,加强图书馆建设是促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保障,同时也是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的有力保障。

2.图书馆是城乡一体建设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图书馆作为公共的、公益性的文化事业机构,具有传播知识、社会教育、文化交流等作用,它能满足各行各业、各种文化层次的读者的需要,为广大读者提供精神食粮,为他们参与城乡一体化进程工作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3.图书馆能为城乡居民提供均等化的文化服务,起到文化教育作用

图书馆是学术聚集地,汇集了人类历史悠久的文明发展成果,它的一个重要职能,即文化教育职能。通过在农村加强图书馆建设,为农村居民提供均等化的文化服务和与城市相等的文化学习平台,以满足农村居民对文化的需求,提高乡镇居民文化素质,缩短城乡文化差异,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读者们主要是通过在图书馆借阅图书来获取、吸收各种文化精髓。同时,读者还可以通过图书馆举办的各种活动,满足自身对文化、知识等需求。

4.图书馆为农村能传递优秀文化,促进城乡文化共同发展

图书馆除了基本的文化教育功能外,另外一个重要的的功能就是传递优秀文化。通过向乡村赠书、开展知识讲座等形式,将城市先进的、文明的文化,或者优秀的文化传递给文化相对落后的乡镇,帮助提高乡镇文化水平,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缩短城乡文化差异,促进城乡文化共同发展。

5.图书馆是文化交流中心和重要枢纽,为城乡居民提供文化交流平台,以提高乡镇居民文化素质,缩短城乡文化差异

文化交流,从字面上理解,就是交流各种文化,即文化的双向或多向传递和交流,而文化传递则是单方面地将一种文化传递给他人,文化交流更多的是相互学习。作为城乡文化交流和传递的中枢,在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现代社会,图书馆主要是通过举办各种活动,比如:各种趣味比赛、友谊赛、论坛等,给城乡文化提供交流与发展的平台,促进城乡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进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

6.图书馆能为大众提供一定文化娱乐场所,丰富城乡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能提高城乡居民自身修养,缩短城乡文化差距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大家所关心的话题,不再仅仅停留在能吃饱、穿暖上,而更加关注自身健康、自身文化素质和修养、情操的陶冶等更高层次的需求。图书馆作为公共场所,除了能为大众提供常规的文献资源借阅等跟传统文献有关的服务之外,还能提供一定的文化娱乐场所,这样,不仅在客观上满足了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需求,还在主观上带动、引导、促进人们的生活水平上更高层面,丰富大众的日常文化生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

三、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图书馆的发展方向

1.图书馆要能为城乡居民提供均等的文化服务平台,为农村居民普及文化教育,促进城乡文化统筹发展。图书馆是学术聚集地,汇集了人类历史悠久的文明发展成果,它的一个重要职能,即文化教育职能。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它首先要能为城乡居民,特别是为农村居民提供均等的文化服务平台,为城乡普及均等的文化教育,满足他们对文化的需求,以提高乡镇居民文化素质,缩短城乡文化差异,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读者们主要是通过在图书馆借阅图书来获取、吸收各种文化精髓;同时,读者还可以通过图书馆举办的各种活动,满足自身对文化、知识等的需求。

2.图书馆要能为农村传递优秀文化,促进城乡文化协调发展图书馆除了基本的文化教育功能外,另外一个重要的的功能就是传递优秀文化。在统筹城乡共同发展过程中,主要通过向乡村赠书、开展知识讲座等形式,将城市先进的、文明的文化,或者优秀的文化传递给文化相对落后的乡镇,帮助提高乡镇文化水平,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缩短城乡文化差异,促进城乡文化共同发展。

篇5

[关键词]二元结构 文化差异 社会分层 权力与文化

中图分类号:D41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2-0278-01

一、 文化二元结构的形成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文化的差异必然对生存在文化圈层内部的个体性格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也会形成各式各样、性格不同的文化人格。而在中国,乡村文化的形成是受多方面原因的合力所造成的,最主要的当属传统历史文化,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是根植于封建农业社会的,所以传统文化在仍以农业为根本的现代农业社会中所表现的仍旧是中国传统文化,而这种文化最主要体现的就是传统的儒、道、释的文化观,先秦儒家的理想人格是以“仁”为中心的伦理道德人格,是一种充满仁爱精神的人本主义人格,是一种注重群体利益的群体人格,也是一种强调理性自觉和道德自律的理性主义人格。

按照的观点,近代以来,中国的社会处在一个不断脱离乡土社会并向近现代工业社会蜕变和前行的历史阶段。在这之前,我们的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其实并没有太大差异,但是由于解放后我们长期实行的“城乡分治、以城为主;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援城市”的发展思路,逐渐出现了城乡之间在经济层面的二元结构分化,于是在后来的半个多世纪中,城市快马加鞭奔向工业化和城市化,物质生活极大改善,而农村却继续保持了旧有的乡土文化氛围。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城市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人们在最低的生活底线问题解决之后,开始追求自身精神层面的富足。

二、二元结构下的城乡文化差异

城市与乡村文化差异的形成必然会对不同文化圈层中人们的文化性格造成影响,这种影响也必然会体现在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价值观、行为方式、民俗习惯、语言特点等各个方面。中国文化整体上是阿波罗文化,但到了现当代,城市文化的崛起,则更多地表现为浮士德精神,阿波罗文化退居乡土社会。

具体表现在,乡村文化控制下的农民倾向于安静保守、不思进取、安于现状、听天由命,在他们看来,一切社会行为都要按照老祖宗留下的“规矩”行事,宁可安于现状,也不能对祖宗不敬,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大都停留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的底端。而现在的城市文化则强调文化的包容性和多样性,因此,和乡村民众比起来,城市中生活的民众更加富有积极进取的精神,他们追求时尚、崇尚个性解放,追求更高层次的生活品质和生活目标。这一变化正如所言:“在我们社会的激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

三、二元结构下的乡村文化变迁

文化的二元结构并行不悖的维系着城市和农村生产关系再生产和生产力的延续,但是究其实质来看,这种二元结构是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种阶段性特征,是一种不均衡发展路径所导致的,也导致了文化发展进路中的一种“失稳”状态。因此,在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城乡之间的信息沟逐渐弥合、媒体建构的现代化景象不断对农民形成拉动、传统农村亲缘关系和生产方式的延续发生断裂、农业生产的机械化使得土地吸附人口的能力急剧减弱、农业劳动力的继替引起人们的担忧,在带来这些问题的同时,传统乡村社会的文化传统也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惑和危机,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碰撞和变迁也就在所难免。

1、 社会分层状况导致乡村文化的弱态

在城乡二元结构下,市民与农民在文化资源的占有、分配是不均衡的。由此我们就涉及到了社会分层的概念。社会分层是指根据不同的社会等级标准(综合的或单一的),把社会成员划分成不同阶层的群体的过程。作为社会学研究社会结构的一个特定角度,社会分层理论在社会学原理中一支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社会大踏步向前迈进的过程中,乡村社会的群体处在社会底层,被甩在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后面,我们虽然生活在同一国度,但是由于市民和农村处在不同的社会阶层,在文化接触和文化心理层面,城市和乡村迥然不同。

关于社会分层与权力分配的关系,社会语言学家福尔伯还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社会阶层的客观存在,表明了一种等级差别的秩序过程,保证了权力精英的发展和存在。这一理论明确了两个基本前提:第一,在主流社会结构中,未被充分代表的群体成员处在边缘地位;第二,在面对“压抑的主流社会结构”时,未被充分代表的群体成员可以凭借特定的传播方式获得某种程度的成功。仅从媒体资源的分配和占有来看,我们就能够很清楚的看到这一点:占总人口少数的城市人拥有着“大众”媒体,而占绝对数量的农村人却远离“大众”媒体。就像有人论述的那样,“当前,媒体的资源配置如频道、频率、版面、人力、物力等等以及工作的着力点、开掘点同国情之间存在着明显错位和倒置现象,绝大多数媒体都把主要对象和市场集中在城市,虽然整个国家远未实现城市化,但媒体却单独地率先城市化了。”

2、“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的共同作用

按照制度经济学的论述,社会制度的变迁主要分为两种形态,一种是“诱致性变迁”、另一种是“强制性变迁”,前者侧重于强调社会制度变迁的内生性因素,而后者则测中强调外部力量对制度变迁的影响和干预。传统乡村社会文化的变迁,既具有“诱致性”的特点,也具有“强制性”的因素。 “诱致性”是指人类和动物界相比,不但有着共同的生理的遗传方式,而且人类还有着特定的区别于动物界的“社会文化遗传”方式,正是这种社会遗传方式,才使得人类能够承接前人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文明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一代一代的“自然”超越;“强制性”则是说,乡村社会文化的变迁是受着“物质”的强制性影响,即社会生产力的演进和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观念形态文化的变革。?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中国传统乡村社会文化的变迁,也来源于其变迁的内在动力。这种内在动力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尽管变迁的速度和规模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会呈现出不同的“文化变迁图景”,但是文化的变迁毕竟是整个社会变迁的一部分,因此社会变迁过程也包含了文化的变迁过程。另一方面,文化变迁的动力来源于物质和精神的“互动式平衡”,或者说二者发展的“和谐”,也就是说,物质文化要求精神文化必须与之相适应,因此,当外界的“强势文化”取得更多的“物质”利益和社会地位的时候,“弱势文化”就会开始审视、怀疑自身的力量,从而在内忧外患的双重挤压下变革。?

篇6

特定的教学理念必将产生特定的教学模式,继而影响教学水平。20世纪90年代以前,主导我国中学英语教学的信念一直较为保守。以知识传递为重心、教师主讲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理念,导致英语教学费时低效。历经数年的英语学习,学生可能仅掌握一些零碎的语言知识,开口说英语和实际运用能力较弱。新世纪伊始,我国教育部发起一轮课程改革运动,中小学各门课程新课标应运而生,在我国中小学教学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导向功能,并成为解读国家教育教学信念的重要依据。与1999—2000年版的教学大纲相比,新课程标准更强调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并增强了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8]。以2011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为例,新课程标准体现以下教学新信念:提出了人文性英语课程性质、整体规划的教学目标、丰富多样贴近生活现实的教学素材、灵活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尊重学生个体和学习过程的评价方法。

二、研究设计与数据收集

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等实证方法。笔者首先设计了一份包含上述教学新信念的调查问卷,通过电子邮件,发放给安徽省肥东县梁园、撮镇、来安县张山及南陵县博文等中学初中部英语教师。为了对比,一所合肥市属初中(以下简称A校)的英语教师也被纳入调查对象。鉴于当前农村中学英语教师数量较少,我们共发放问卷50份,收回43份,回收率高,可靠性得到保障。此外,我们针对调查发现的问题进行访谈,以了解这些差别背后的原因,并尝试提出对策。依据2011版新课标教学信念为参照,调查统计分析如下。

(一)强调人文性的课程性质

新课标强调英语学习不仅仅是为了掌握一门语言工具,也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渠道。为了调查教学中课程的人文性贯彻情况,本研究设计4道选择题,分别涉及人文知识、情感教育和文化差异等。结果显示:课堂教学中,接受调查的36名农村初中英语教师,有12人经常讲解人文知识,仅占33%;7人偶尔讲解人文知识,约占19%;另有17人依据课文内容讲解。A校的7位教师中有3名教师(约43%)经常讲解人文知识,明显高于农村教师(33%),另4名教师则是依据课文内容讲。关于人文知识的讲授方法,农村初中有27位老师选择了备选项中的三种及以上方法,A校的7位老师无一例外选择了所有选项。可见城乡教师均意识到人文知识是英语课程的一部分,是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无法忽视的,差异体现在讲解深度和方法上。至于文化差异,农村初中23位教师选择分析课本中涉及的文化差异,其中11人还讲授文化差异的处理策略,另有2人仅告诉学生此类现象是英国所特有的。A校的7位教师均分析文化差异,其中4位同时讲解文化差异的处理策略。课程性质维度的调查说明英语课程的人文已经引起老师们的普遍重视,皆力图采取多种方法,但对于人文知识讲解频率、深度及文化差异处理策略方面,城乡教师存在一定的差别。

(二)整体规划的教学目标

针对教学目标,本研究设计3道题,分别关于初中英语课程教学目标、听说读写四会技能目标和师生关系三个方面。农村初中有18位教师(50%)全选4个备选项,包含语言知识、技能、思维训练以及情感教育;仅有4位老师选择把语言知识当作教学的全部;另有3位老师选择了知识和技能,语言的思维和情感功能被他们排除在外。A校的7位老师全选四个选项。关于听说读四会技能全面培养发展的目标,29位农村初中英语教师选择了“同意”或“非常同意”,A校全部是“非常同意”。师生关系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情感教学的效果,本次关于师生关系调查,结果显示仅有20位农村初中英语教师选择了“友好”,约占55%,低于A校的88%(6人选择了“友好”)。

(三)丰富多样贴近生活现实的教学素材

关于教学素材,问卷设计两道分别涉及名人背景材料和教材地位的问题。结果显示,关于名人背景,仅有4位农村初中教师详细讲课文以外的相关背景信息,15人仅限于课本所提供的信息,另有17人选择从来不讲授相关信息,分别占42%和47%。A校有5位老师选择详细讲解课文外的背景信息,占71%,仅2人(29%)选择从来不讲背景信息,显然好于农村初中英语教师。关于教材地位的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初中有19人选择“教学以课本为依托,大量拓展相关的语言文化知识”(53%)①,*22人选择“上课主要依赖书本,适当补充一些语言知识点”;A校分别是4人(57%)和3人(43%),差别不明显。教材仅为教学提供一个框架,是完成教学目标的工具之一。教学不能仅限于教材,而应该以教材为基础,统筹规划丰富多样的课本外素材。从调查结果来看,现实情况并不十分乐观,将近一半的教师教学内容主要依赖课本,没能很好地用活教材。A校的教师对教材的拓展也仅限于背景知识。(四)灵活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维度的四个问题分别关于教学方式、教学方法转换情况、语法教学策略及课堂活动。农村初中有14位教师能够做到“鼓励学生通过体验、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仅9人选择能“每次课堂依据教学任务,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居然有7人选择“以知识讲解为主”。令人欣慰的是,对于教学方法转换问题,大多数教师(28人)表示能“总能灵活转换教学方法”。A校有5位老师能“每次课堂依据教学任务,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并“总能灵活转换教学方法”。语法教学方面,即便农村初中教师也不再“直接告诉学生语言规则”,(仅1人例外),大多数(29人)采纳“让学生观察一些典型的例子并进行总结,最后由教师来补充”的策略,与A校情况差别不大。关于课堂活动,15位农村初中教师全选所列举的四种方法,另有8人选择了3种方法,总计约达64%。A校选择3种以上方法的教师数达75%,略胜于农村初中。现代教学理论崇尚教无定法,需要依据教学目标灵活转变教学方法。本维度调查显示大部分教师均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总体情况比较令人满意。7位选择以知识讲解为主的教师,均是即将退休的老教师。(五)尊重学生个体,改革考评方式为了解“尊重学生个体”情况,问卷设计了两道师生相互指错的问题。结果显示,27位(75%)农村初中教师面对学生指出自己的错误时,选择“首先表扬该生具有批判精神,然后再给予合理解释”;指正学生错误时,25位(69%)农村初中英语教师先“启发该生自己发现其错误所在”。一定程度上践行了重视学生批评精神的培养。A校的情况更胜一筹,选择上述两项的教师数分别为6人(86%)和7人(100%)。令人高兴的是,43位接受调查的教师中,没有一人选择“直接指出其错误所在,并严厉批评该生”。关于“改革考评方式”的调查显示,12位农村教师选择赞同“通过期中或期末的考试成绩”,而A校7位教师均选择不赞同,他们更为注重过程性考评。本维度调查显示,在尊重学生和考评方式方面,城乡学校存在一定差别。A校教师更注意尊重学生个体,注重过程评价。

三、分析讨论

本次调查显示,当前城乡初中英语教师的教学实践,均不同程度地贯彻了新课标教学信念,大多数教师能够意识到英语课程的人文;教学目标也不再限于语言本身的听说读写,学习策略、文化及情感等维度的教育等也纳入了英语课程教学目标;教材的至高无上地位也有所动摇,一定数量的教师能以教材为依托,拓展相关的语言文化知识;教学方法也呈现多样化,直接呈现语法知识的策略已经过去,学生的批判精神得到一定程度的尊重;教学实践注重启发学生自我发现。然而,问题也依然明显。在课程性质方面,农村初中英语教师对人文性因素和文化知识的处理不尽如人意,明显逊于合肥市区A校。其次教学目标方面,本次调查发现农村少数教师仍然以语言知识为中心,近半数教师仍未意识到情感教育的重要性;而A校的教师皆注重到学生的情感教育,不再唯知识为教学目标。教学素材方面,我们发现无论是农村初中还是A校的英语教学实践均以教材为中心,教师们未能很好地跳出教材的束缚,高屋建瓴地使用教材。事实上教材仅是老师教学完成教学目标的工具,教师不应该只教教材,而应以教材为基础,引伸拓展教学内容。相对而言,A校老师更能尊重学生个体,考评模式也更为合理。为了解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我们对部分教师进行了访谈,发现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传统理念短时间内无法完全清除,受中、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不少教师不敢脱离知识为纲的教学模式。其次,农村初中教师对自身文化水平不够自信。知识爆炸的年代,学生的知识面较广,对此有的老师涉及文化方面的内容不敢过多展开,怕万一讲错了,闹出笑话。再次,当前农村初中的英语学习受环境和教学条件的限制等。虽然当前大多数学校均配备有PPT、多媒体等硬件设施,但是一些年纪稍大的教师相关电脑技术不过关,也不愿意学,教学主要还是依靠黑板和粉笔,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容纳大量的课本以外的信息。此外,学生及家长对英语学习重视不够等,反过来也影响着教师英语教学改革的积极性。针对上述问题,需要教师个人、学校及教育管理部门多方联手,建立一个集培训、管理和学习为一体的综合性方案。首先,要从英语课程标准内涵、英语教学前沿理论和技术、计算机操作技术及中西方文化基础知识等方面对教师进行系统培训。培训方式需要兼顾教师的多样化需求,有针对性的通过国培、短期培训、讲座、对流和学历教育等方式,并强化对培训的管理,做好训前规划、训中实施及训后总结验收等工作。参加培训的教师一定要把培训内容贯彻到教学中去,彻底扭转以前培训中重数量轻质量的走过场模式。其次,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管理方式的改变,新课标强调对学生学习过程性评价,我们对教师的评估也应该更关注教学过程,评估教学水平不能只以学生分数为标准。关注教学改革,组织和鼓励教师参加各种教学改革研讨会,定期举办教学技能大赛,注重组织教师间的相互交流活动,把教师的参与活动纳入年终考核。同时加大对教学软硬件的改造和提升,尽可能改善农村初中的教学环境。教师个人需要坚持对各种培训、比赛、听课等活动进行反思,记录教学笔记,提高个人对教材、教法、素材搜索及课堂实践的驾驭能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不断调适学习策略,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教学实践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对他们语言知识、技能和能力培养层次。跨文化方面,首要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文化的独特性,激发其对异域文化的好奇心;其次,注意把特殊的文化现象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增强其跨文化意识。

四、总结

篇7

他一度担心失传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儿调”,现在正逐步发扬光大,每晚在村中心广场上排练的就有近百人。

作为传承人,他打心底里高兴。

“儿调”因山歌唱词中有“儿”而得名,包括生活歌、山歌、情歌、对歌、号子等类别和难以计数的曲目,具有悠久的历史。目前,它仅存于石柱县境内,并和当地民歌相互融合,形成了“土家儿调”。

过去,由于唱它的人少,市场化难度大,几近失传。

转机缘于政府的适时介入。从2013年起,石柱县每年投入资金用于“儿调”的发展与传承,并在部分小学建立了传承基地进行课堂推广,既保护了文化遗产,又丰富了民众的文化生活。

“儿调”是重庆广大乡村文化繁荣的一个缩影。

当下的重庆新农村,随着群众文化“村村有组织、户户能参与、天天有演出、周周有活动、月月有主题、常年不断线”的目标确立,异彩纷呈的文化活动正成为“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新景致、农民生活的新内容和表达欢愉之情的新方式。

那么,在这些新的景致、内容和方式背后,重庆的乡村文化繁荣又有着怎样的“源动力”?

新观念――农民的自信舞出来

深秋夜凉。

重读年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引导公共文化资源向城乡基层倾斜”这些字眼,温暖着在主城一家文化单位工作的李静雯的心。

李静雯在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老家,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叫天山堡。这片宁静乡土在历经环境整治、高山生态扶贫搬迁、精准扶贫等蜕变后,焕发出别样生机。

乡村的夜,不复记忆中的寂静。

每当夜幕降临,天山堡村中心的小广场上,就会亮起明亮的灯光。待音乐响起,早已梳妆打扮好的农妇和土家汉子便在小广场上汇聚起来,随着节拍翩然起舞。

他们的脸上,带着从未有过的从容和自信。

“福石城中锦作窝,土王宫畔水生波。红灯万盏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清代《溪洲竹枝词》里的场景,莫不如此。

“几年前,村民健身就用传承下来的摆手舞代替坝坝舞了,现在参加的人越来越多。”李静雯说。

前段时间,李静雯回了一趟老家。她发现,随着村民生活条件的好转,他们的文化娱乐形式有了很大改变,“看电视、打麻将的少了,健身、跳舞的多了,特别是对文化的传承更加重视了”。

2015年6月,酉阳县土家摆手舞大赛举行。大赛现场,绚丽的服饰、动人心魄的音乐、生动的舞姿,无不展现着酉阳美丽乡村中村民幸福生活的情景。

“同样是舞蹈,但它和坝坝舞不一样。”在李静雯看来,二者虽然都可以看作全民健身的一种形式,都能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但摆手舞的繁荣则更多体现的是一种乡村文化的繁荣和村民的精神面貌,以及社会各界对巴渝文化的传承。

“舞蹈是一种展现美的形式,只有充满自信,才能用肢体表达美。”透过酉阳摆手舞,重庆市文化委员会公共文化服务处处长文科看到了村民日益增长的文化自信,以及背后所显现出来的乡村文化生活的繁荣。

新方式――文化的鸿沟填起来

用舞蹈来健身,曾是城乡文化差异的重要标志。

早起或晚饭后,外出跳一段,是很多城市居民的选择。

在过去的农村,早起干活,为生活奔波,晚饭后早早熄灯就寝。乡村的文化生活,相对单调乏味。

当农民唱起“儿调”,跳起摆手舞,意味着什么?

“城乡一体化。”文科的回答掷地有声。

过去几年,重庆共建成“美丽乡村”近1000个,村文化服务中心、健身广场、农家书屋、老年文化活动中心等更是数不胜数。全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正不断向农村延伸,城乡差距日渐缩小。

当“美丽乡村”建设让全市农村发生翻天覆地变化之时,一个个散落在乡间的村文化服务中心则承载着文化的音符,渐成重庆农村百姓不可或缺的脉动。

“在‘儿调’、摆手舞里看到的是农村文化繁荣和农民的自信。而在村文化服务中心里,看到的则是当前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城乡文化建设因为自信而日益缩小的差距。”文科说。

当村庄的文化、历史、特色、名人得到重视,并被挖掘和整理,陆续搬进村文化服务中心,这种乡土文化自信也随之激发。

“包括‘新乡贤’‘最美家庭’等以农民为主角的评选,都能让农民的自信迸发出来。”文科认为。

“先祖由湖广于大元入川,故土造就了祖辈们的勤劳与淳朴。苏氏族谱有宗规十七则明令载有‘耕读当勤、赋税当纳、邻里当和’家训……”

这是永川区何埂镇仓宝村苏祖才老人将“家风家训”搬进村文化服务中心为村民讲课时的场景。

2015年4月,永川区启动“新乡贤”文化建设,年近七旬的苏祖才老人成为913名“新乡贤”之一。

在一年多时间里,老人通过讲传统文化、家风家训等,给村里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改变。

在永川区,913名“新乡贤”,成为乡村文化繁荣和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的新生力量。

时任永川区委书记熊雪说:“这股以农民为主角的新生力量,是缩小城乡文化差异、提高农民文化生活质量,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传播繁荣农村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

新路径――多元的供给足起来

2016年7月的最后一天,作为“文化下乡”的一部分,荣昌区“送电影下乡”惠民活动来到古昌镇冲锋村。

傍晚7点30分,村子中间的一块空地上挤满了人群。

区里的数字电影放映队给村民带来了经典影片《湘江北去》《西柏坡》,以及科教、政策类影片《走进农村合作医疗》。

“年轻的时候没有电视,能看场露天电影就是最好的享受了。没想到今天还能重温看露天电影的感觉。”62岁的村民李洪萍满脸喜悦。

这样的喜悦,让重庆市文化委副巡视员谢宾颇为自豪:“农村复兴,当从文化复兴开始。物质要富裕,精神更要富有。”

据谢宾介绍,在全市,这样的农村数字电影放映队还有721个,他们丰富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生活。乡镇综合文化站有1025个,它们为农民开展文化活动提供了场所依托和组织指导。农家书屋在全覆盖的基础上,又新建了100家数字农家书屋。

“‘文化下乡’和村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只是文化生活的一方面。”谢宾说,“农民有了迫切的精神文化需求,多元化的社会公共文化供给才会越来越重要。我们应不断丰富农村的公共文化供给,以提供更多样的文化选择。”

前不久,秀山县钟灵镇陈家坝村的村文化服务中心来了几位县里的书法家,村民们每天都会去找他们学习书法。

“秀山是书法之乡,我们不会书法怎么行。”有村民表示。

从2016年起,梁平县金带镇双桂村的农家书屋每天都会向村民开放,养生保健、农业科技等多种读物都可在这里借阅。

“看书的人挺多,接下来村里会考虑再增加一些书。”村综合服务专干李茜茜说。

如今,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的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倡导全民阅读,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引导公共文化资源向城乡基层倾斜,正在广大农村基层落地开花。

新呈现――美丽的乡村活起来

当文化的清泉流进乡村时,乡村变了模样,村民也变了模样。

铜梁区涪江边上的高楼镇,数百农民忙时种田,闲时舞火龙。他们不仅庄稼种得好,而且把火龙舞遍了大半个中国,并舞出了国门。

永川区自启动“新乡贤”和“最美家庭” 等以农民为主角的文化建设以来,农村的矛盾纠纷和量直线下降,社会风气更加和谐美好。

近年来,开州区长沙镇也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相继建起了长沙广场、滨河走廊、桔林公园等休闲健身场所。

“我们虽然住在农村,但享受的是城市待遇 ,住楼房,逛市场,出门就有小广场,健身器材、休闲广场一应俱全。”村民们很是高兴。

长沙镇的转变是重庆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

自2013年以来,重庆围绕大力发展乡村经济、美化乡村环境、丰富乡村文化、构建和谐乡村四个方面下功夫,努力建设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市、区县两级示范村近1000个,形成了点上有特色、面上有规模、整体大变化的“美丽乡村”发展格局。

2016年8月27日傍晚6点,开州区长沙镇齐圣村。

篇8

【关键词】新结婚时代错位婚姻 文化差异 封闭性缝合式结构

婚姻究竟是不是两个人的事情?它需要门当户对吗?去年岁末,随着被誉为“中国第一婚姻”的著名作家王海鸽所编剧的《新结婚时代》的播出,再度刮起了全民讨论“家庭婚姻”问题的旋风。《新结婚时代》是王海_继《牵手》和《中国式离婚》后,“婚姻三部曲”的完结篇,它延续了王海_一向的“冷静而近乎残忍”的手法,对婚姻这个最新鲜也最陈旧,最温馨也最惨痛,最丰富也最乏味,最给人安定感也最折磨人的话题进行了重新审视和质疑,再现了婚姻硝烟弥漫的生存状态。同前两部剧一样,《新结婚时代》仍旧是一部话题性大于本体性的电视剧,也就是说,观众和媒体对该剧所反应出的家庭和婚姻问题的关注程度远远超过了对此剧本身的关注程度,一时间,《新结婚时代》女口同导火索一样。再一次点燃了现代社会中关于婚姻和家庭问题的火药库。然而,它又不同与《牵手》的第三者插足模式和《中国式离婚》的女主人公性格失衡造成婚姻破裂的模式。《新结婚时代》展现了一个“门不当户不对”的错位婚姻,把现代婚姻放到了城市、农村两个截然不同并且互相冲突的大背景中进行一次现实的探讨,这样就具有了广阔的背景空间和一定的现实意义。同时,其俊男美女的演出,明快的基调,细腻流畅的节奏。使得《新结婚时代》更贴近年轻观众的口味,因此,从去年11月份开播以来,收视率便居高不下,如在南京电视台播出期间,平均收视率达到了8.6(AC尼尔森调查数据)。成为该台今年迄今收视率最高的电视剧,在岁末一片平庸的电视剧市场中不可忽视的脱颖而出。它也是当下已经泛滥的婚恋题材电视剧中难得的佳品之作,本文就结合具体的文本对其叙事策略进行浅要解析。

首先,从叙事线索来看,该剧有三条叙事线索。即讲述了三个错位婚姻:城乡恋、姐弟恋、忘年恋。其中,出身于北京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的顾小西和来自贫困山村的高才生何建国的城乡结合的婚姻构成了叙事线索的主线。而顾小航和简佳的姐弟恋、顾教授和小夏的婚姻两者成为副线,与主线形成互补的动态结构。这三种婚姻模式,都与传统的婚姻伦理观念相悖,编剧王海鸽想借此剧表达“婚姻就是、且仅是两个人的事”,“我想用这种极端的例子表明,社会越来越宽容,婚姻才能越来越成为个人的事。”这也就是《新结婚时代》的“新”之所在――新的爱情婚姻伦理观念。社会在演变的过程中改变着人们对爱情婚姻的惯性看法。在当下的社会文化语境中,婚姻具有越来越私密性的特质。该剧正与此大的社会背景形成了一种价值观念的同构关系,从而引发了观众的认同感。把三条叙事线索进行比较,我们会发现,这三条线索正象征了爱情到婚姻生活的三个历程和阶段。顾小航和简佳都是爱情至上主义者,顾小航选择女朋友的条件就是不能爱他的钱,简佳渴盼的是美好的爱情和家庭生活,在物质利益面前处之淡然,所以两人之间的爱情热烈而纯粹,不计较现实物质生活的得失:顾教授与小夏的婚姻,属于“生存型”的婚姻,两人的结合是因为生活上的相互关照和需要:而顾小西和何建国的爱情和婚姻,却正处于这两者之间,他们经历过顾小航和简佳那样的热恋,并没有理会“门当户对”的传统婚姻伦理观念进行了结合,然而,婚后当他们的爱情遭遇到现实生活时。便立刻溃不成军:自从顾小西嫁给何建国之后,他们家便成为了“何家村的北京办事处”,帮何建国家里看病,盖房子,找工作……原本相亲相爱的小两口,却常常为了各自家庭所不同的生活习惯、价值观念和处事方式发生争吵,琐碎沉闷磨人的日常生活,烦琐到让人发疯的家族人际关系的平衡难题,这一切足以毁灭一份良缘,两个年轻人就在日常生活琐碎而粗砺的“一地鸡毛”中不断的冲突与磨合,这也磨损掉了他们相互的爱情,温暖和信任,以致于当初那个爱情至上的顾小西现在却总结出了“嫁人要有车有房,父母双亡”的结论。剧中所表现的这种城乡结合、贫富差距的婚姻模式,在中国特殊的社会语境中一直不乏其原型。由于历史的遗留,只要上溯两三代,大多数城市大众都与农村阶层有着千丝万缕的瓜葛,大多数人的家庭生活都多多少少受到这种天生不合理的城乡二元对立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在一些“城乡混居”的大城市或移民城市,顾小西和何建国的案例已经成为了普遍性的存在。因此,《新结婚时代》选取了“城乡差异”这样一个典型而又敏感的叙事视角,把对婚姻的解读置于具体的现实文化语境中,直接切入个体的真实感受,真实的表现了婚姻中的迷失与困顿状态,得到了受众广泛而强烈的共鸣和争议。

其次,正因为《新结婚时代》叙事视角的这种典型性和敏感性。也使其突破了原有婚姻伦理剧普遍采用的“第三者插足”的婚姻背叛模式,具有了一定的现实关怀的人文意义。近几年来,都市婚姻题材成为了电视剧反映的热点,婚姻伦理剧的创作也进入了空前繁荣的时期,然而,透过繁荣的表象,我们看到的是彼此相似的叙事结构和类型化的人物:男性在戏中一般占据优势,有成功的事业,女性多处在弱势,以家庭和孩子为重:男女主人公往往初始感情融洽。后来一般男性有了外遇,夫妻问便出现感情危机,此时,孩子对调和两个人的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最后,经历了分分合合,女主人公体会到自己性格的不足之处,男主人公再次回归到家庭:此外,在男女主人公的周围,经常会设置几对不同类型和不同年龄段的婚姻作为对比和参照。而剧中长辈的婚姻观念往往成为该剧的价值取向。这种叙事模式在婚姻伦理剧的创作中大量的存在和被复制着。已成滥觞。然而,《新结婚时代》却突破了这种叙事模式的框架。作为一个典型的大众文化文本,剧中虽然处处充满了悖谬于现实生活的戏剧化的矛盾和冲突,然而它却把男女主人公之间的冲突和背离的原因归结为彼此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的差异,他们的矛盾激发点主要来自于家庭的外力,借用剧中顾母的话来说就是:“你嫁给了他,就等于嫁给了他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你们俩的结合就是两个家庭的结合,他娶了你,就等于娶了你的一切,包括你的社会关系、你的父母……”。正因为一个来自城市,一个来自农村,一个家庭富裕,一个家庭贫穷,所以两个不同的环境造成了两个人在生活中处处存在的不可调和。剧中用了一个类型化的人物来承当这些不可调和的矛盾的生发点,那就是建国爹。他虽然淳朴勤劳,却又传统专制,他认为全家牺牲了一切供养何建国上了大学,何建 国就应该全心的回报这个家庭,所以他一次一次地带着乡亲直闯医院找顾小西母亲看病,要求何建国支援家里盖房子,甚至同村的乡亲因为超载被扣了客车也要求何建国用关系来解决……这一次次超过何建国能力的要求和何建国全部的无条件答应,成为了顾小西和何建国之间一次次矛盾和冲突的导火索:而建国爹根深蒂厚的男尊女卑思想,使得他全心全意的要求顾小西为何家传宗接代,而顾小西却偏偏患有了“习惯性流产”的疾病,所以对建国爹非躲即逃,这样的巧合更是使得剧中人物的之间的矛盾;中突升级化和复杂化,可以说何建国和顾小西之间的冲突有着两个家庭的价值观念做背景,在这种状态下。两个人之间关系的融洽必须以两个家庭的相互包容和理解为前提。

《新结婚时代》所选择的这种以彼此文化差异而造成婚姻背离的叙事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现实生活所存在的诸如“城乡差距”等一系列问题。具有了一定的现实关怀意义。当镜头在城市的车水马龙,豪华的办公间,典雅的家居和农村破败困窘的环境,凌乱杂陈的建筑工地之间切换的时候,所形成的反差的确可以给观众带来震撼:当顾小西在天桥上因为盖房子的事情质问建国爹而被何建国打了一巴掌,失魂落魄的走下天桥的时候。剧中用了一个空镜头,赫然映着墙壁上的一行标语“知识改变命运”。的确发人深思。然而,我们还应该看到,电视剧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关照了这样的社会命题,但却只是将其作为一个叙事的背景和加强戏剧冲突的一种叙事手段,而缺乏真正的弱势关怀情怀和反思深度。建国爹作为剧中矛盾冲突的主要生发者,被塑造成了一个偏颇的“农村父亲”形象,远远偏离了生活的现实,和代表着城市价值观念的顾小西一家处处难以调和,也成为了一个争议性颇大的扁型人物。此剧把农村和城市作为了对立的两极,并夸大着双方在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上的差异,用这种差异作为切入点,也作为叙事主体之间冲突的根本原因,并设置了一个助手来担当这些矛盾冲突的生发者,在细节的刻画上无限接近生活真实,而情节结构和人物塑造却又充满了戏剧化的巧合和性格的符号化《新结婚时代》的这种叙事特点,突破了传统婚姻伦理剧类型化叙事模式的局限。但这完全是由于其选择的独特叙事视角而造成的,所以,此剧作为婚姻伦理剧叙事策略的有益探索,并不具备普遍性的特征。

篇9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乡村文化;城市文化;困境;重构研究

1 乡村文化发展受到城市文化整体冲击的原因

1.1 乡村文化缺失主体

乡村文化缺少主体就会在发展中遭到城市文化的冲击,主体性只有在经过实践后方能突显,并且是乡村文化的基础支撑。乡村文化可以鉴定主体是否存在。文化服务于民,用之于民,同时人又是文化的主体,民俗民风是乡村文化发展中的主体力量。简单来说,乡村文化精英指的是了解乡村文化和乡村地方风俗的人员,这些精英熟练掌握乡村的人文风情,对推动乡村文化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些人大量涌进城市,从而造成乡村文化主体的流失。仅此一点,与乡村文化相比,城市文化占压倒性优势。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乡村文化研究者逐渐远离乡村,乡村文化主体的缺失造成乡村文化发展的中断,导致乡村文化的慢性流失。

1.2 乡村文化日益边缘化

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中,城市文化一直处于优先发展的位置上,并且现下社会主流中也推崇城市文化的发展。两者相比较之下,乡村文化不够大方得体,由此被划分到边缘文化中。城乡之间的差异经相关学者研究得出一个专有名词,那就是“城乡文化距离”。建立之初实施了城乡二元制度,再一次加剧了城市与乡村之间的文化差异,深化了城乡差距的意识。城乡一体化并不是单纯的城市取代农村,如果直接取代必然会发生城市文化全面覆盖、吞噬乡村文化的现象,不管是人才方面的管理还是文化深度的统计,从始至终都是单方向流入。

1.3 乡村文化认同感疏离

文化认同感可以让人取得一种归属感,这种现象通常发生在不同文化之间的相斥相融,是一种文化排斥另外一种文化的基本反映,而这种反映的终极目的就是排除异己,维护自身文化的统一。在城市文化一体化进程中,城市文化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和卓越性,乡村文化由于先天不足就会自然而然地倒向城市文化,农民从一开始就形成的生活方式、思维逻辑、人际交往和价值观念都在逐渐发生改变。同时,乡村文化低俗的一面被肆意放大,对田园中的乡村生活产生了影响,种种低俗的乡村文化冲击着乡村淳朴的风气。

2 乡村文化发展会受到一些内部制约

2.1 乡村文化环境的封闭性

乡村文化发展环境具有一定的封闭性,村落的形成一般在偏远的地方,缺少相对方便的与外界来往的机会,造成信息闭塞,经济滞后不前。这种先天的封闭环境,造成了乡村文化的局限性,乡村文化的封闭性无法给乡村提供持续发展的动力。乡村文化的封闭性,从根本上来说是源于一开始对乡村文化的否定,起初就落后的乡村文化,经过时代的发展,乡村文化就更加滞后了。随着时代的进步和观念束缚的解除,长久居住在乡村的人们可以自由穿梭于城市之间,同时由于城市的各方面条件都优于乡村,致使大量乡村文化精英人才流向城市。

2.2 乡村文化人格的依附性

乡村文化重要的特征就是依附性,文化人格的依附性究其根源就是农民对土地的深深热爱,自给自足的小型农民生产经济,导致农民在一定程度上被限制在土地上。从村落形成开始,土地便是农民的掌中珍宝,村民祖祖辈辈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对这片家园早就有着深深的依附性。长久形成的乡村文化致使农民不注重时代的变迁,重本轻末是固有的思想,村民思想过于保守,自然而然缺少创新精神。长时间在一个地方居住生活工作,自然而然会形成自己的交际圈。因为经济不够发达,不能够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也不能正确地解答乡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所以对“神灵之说”具有一定的依附性。

2.3 乡村文化变革的滞后性

乡村文化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传统乡村社会本身具有封闭性和稳固性。乡村文化的滞后性,从根本上来说是源于一开始对乡村文化的否定,导致起初就落后的乡村文化,经过时代的发展,就更加滞后了。原本的生活方式决定了乡村文化的滞后性与迟缓性,各方面的信息闭塞加大了文化之间的距离。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乡村文化研究者逐渐远离了乡村,乡村文化主体的缺失造成乡村文化发展的中断,导致乡村文化的慢性流失,同时加剧了乡村文化的滞后性。

3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重构乡村文化,树立文化自信

3.1 乡村文化重构的现实需要

乡村文化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变现出明显的自信不足,乡村文化还需要文化重构来适应时代的发展潮流。传统的乡村文化在与城市文化相遇时,会遭受严重冲击。由于乡村文化建设不够,工业化进入乡村后会大量破坏乡村的生态文化,从破坏生存环境开始,最后改变村民的思想。工业化会导致乡村文化构造的瓦解,并且在快速的现代化建设中,由于盲目引进先进的文化构架,迷失了自己,从而破坏了乡村文化。所以,为了解决上述种种问题,我们需要做出科学、正确的价值引导,杜绝乡村文化的虚化现象发生。

3.2 乡村文化重构的路径选择

乡村文化的重构有多种途径,我们需要设定一种并为之发展。先从农业的现代化生产开始,因为物质所具备的生产方式会控制整个社会的正常发展。乡村文化始终是贯穿村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乡村整体经济的生产方式的革新以及提高乡村生产力水平来达到乡村文化重构的目标。推动乡村文化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乡村文化还需要文化重构来适应时代的发展潮流,以进一步推动乡村文化经济的发展。乡村文化重构不单单是经济发展的问题,还是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重构可以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的现代高科技,同时也能提高农业生产的竞争力。

3.3 建立城乡文化互补机制

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建立城乡文化之间的互补机制,避免乡村文化彻底消失的办法就是重构乡村文化,大力宣扬乡村文化的优势,并着重发展现代化农业生产,增强农民的保护乡村文化的意识。城乡一体化不是城市化乡村文化,更不是乡村化城市文化,而是要在城乡文化之间建立一种互补机制。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应取长补短,互相摒弃陋习,传承各自的优势。乡村文化始终是贯穿村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不能也不应被城市文化全部取代。

4 结语

乡村文化需要不断地创新,逐渐融入城市文化中。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建立城乡文化的互补机制,并且保留乡村文化中淳朴的一面,乡村文化还需要文化重构来适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同时大力宣扬乡村文化的优势,并着重发展现代农业生产,共同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永林.论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现代与传统[J].民俗研究,2013.

[2] 杨洪林,姚伟钧.乡村文化精英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江西社会科学,2011.

[3] 李文君.基于国家文化安全的中国文化认同构建[D].湖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

篇10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的历史任务,总书记3月4日,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是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有机统一,赋予了社会主义道德鲜明的时代特征,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坚实的道德保障和强大的思想武器。通过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团结和带领广大农村青少年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伟大事业中当先锋打头阵,正是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围绕大局,围绕中心,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最佳切入点。

在农村广大青少年中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我觉得首先要对农村青少年的自身特点,农村青少年工作的特定条件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首先农村青少年总体的文化素质偏低。据国家统计局公版权所有布的数据,农村每10万人口中大专及以上教育水平的人口有492人(城镇则是8,899人),高中和中专起点的5,316人,初中水平的有33,266人,小学及以下水平的有42,756人。有人测算,就教育水平而言,目前农村青年的平均文化水平还不到小学5年级。

其次农村公共文化体系不健全。城市中常见的公共文化设施如图书馆、剧院、书店等在农村都付诸阙如,一些被城里人视为普通的精神享受对农民来说还是奢望。由于文化公共设施陈旧老化,文化事业发展滞后,文化教育阵地匮乏,导致农村宗教封建迷信抬头,在农村修庙宇、求神朴卦盛行,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现象突出,一些农村赌博、小偷小摸、打架斗殴等现象有上升趋势。

最后共青团工作存在城乡二元结构。今年两会,消除在中国存在多年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农民享受市民一样的政策优惠、社会福利、公共资源成为热点之一,回顾以往其实共青团工作也有着一定程度的城乡二元结构,我们设计的一些工作不适合在农村现实条件下开展,只惠及了城市青少年。举个例子,假设开展活动,比如说一次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讲座,举办一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宣传,我们第一意识想到的一定是在胜利路某处,在一中、科大等学校,可能不会选择在岫岩偏岭子,台安铁丝房小学,原因很好理解,城市具有举办活动的场地、设备、人员等一切条件,而且青年集中,同样的资源消耗可以使更多的青年受益,那么活动选择在城市进行也就成了必然,但农村广大的服务对象被不经意的忽略了,共青团的引导、组织、服务青年的资源,集中在了城市,城乡共青团工作发展不平衡。

针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十字”要求,现实条件下在广大农村青少年中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需要我们开拓思路、创新手段。

一、深入调研,真正把握农村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开展符合农村实际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在农村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就要准确把握现阶段农村广大青少年的真正想法,把握农村青少年与城市青少年之间的文化差异,心理差异、需求差异,在此基础上,真正为在农村青少年中开展荣辱观教育设计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版权所有

二、加快农村青年中心建设,依托共青团专属阵地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青年中心是共青团进行基层组织创新、加强自身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做好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最有效的平台。有效整合区域内各类资源加速农村青年中心建设,为农村青少年成长成才提供切实服务,为农村青少年提供丰富健康的业余文化生活,使青年中心成为农村青少年学习的中心、发展的中心,娱乐的中心,成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主阵地。

三、创新与借鉴相结合,选好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活动载体。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必须把握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农村青年接受、喜爱、受益的理念,在积极开展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青字号龙头企业创建活动等原有共青团工作品牌的同时,坚持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广泛开展文化体育娱乐活动,用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占领农村青少年精神文化生活,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传授农业科技知识结合起来,大力普及科学文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