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交流差异范文

时间:2023-10-26 17:33: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西文化交流差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西文化交流差异

篇1

关键词: 家庭交流 中西文化 差异

1.引言

中国有一句古训:“礼多人不怪。”在中国人的家里吃饭,明明是一桌子的菜,主人却要对客人说:“今天没什么菜,随便吃吃。”我们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自谦在中国的文化领域中是一种礼貌。然而,西方人对这类“拐弯抹角”方式表达的礼貌觉得难以接受。如果你到一个美国人家里做客,他们会明确地告诉你:“我们为你的到来,准备了这些好吃的东西,希望你会喜欢。”美国人认为,我真诚地邀请你来,当然得让你明白我的诚意所在。美国人讲究直率,在平时的家庭交往中,他们对事情和人都乐于直抒己见,坦白相告。他们认为,各人的意见不同是理所当然,所以人们在交换意见和随便闲聊中,绝不会因他人的意见不同而感到大惊小怪。只要言词不太唐突、尖刻,意义上的争执是无伤大雅的。

家庭交流上的文化差异一向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上面的例子就可以看出家庭交流过程中中西文化存在差异。我们承认两种文化的差异。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存在鲜明的对比。我们在与西方人交往的时候,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文化习俗,可能会产生分歧和摩擦,弥合这种文化分歧对我们与西方人交往是非常重要的。家庭在人的一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与西方人更融洽地相处?我认为,首先须了解家庭交流中的中西文化差异,其次要相互承认、理解对方文化并互相吸收对方文化,在保留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前提下,吸收外来文化,这样就会减少中西方文化差异对交际的影响。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西方文化加以对比,有助于我们了解家庭交流中的中西文化的不同之处,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弥合中西文化的分歧,这对于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是非常有益的。

2.个体与群体倾向性

跨文化专家指出,许多文化上的差异源于一个民族对个人主义或集团主义的偏爱。为了让某种文化得以生存,每个人都必须在沟通的天平上放上调节“考虑自己”和“考虑他人”的砝码。“群体主义”强调的是共同利益、遵守习俗、团结合作和互相依赖。“个人主义”是一种对群体和个人区别对待的态度,其中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目标和行为采取“个人负责制”。西方的自我观念往往根植于个体、自由和独立;而东方社会经常被概括为更注重群体,责任性更强,更加相互依赖。在家庭方面表现为,西方倾向于较小的核心家庭,每个孩子都可能有属于自己的房间和私人空间。比较而言,中国家庭倾向于保持较大的广泛的家庭网络,并且可能共同生活在比较拥挤的空间里。

在西方,人们是利用以个人主义为中心的市民社会或社会契约的原理来维护社会和家庭的秩序,而中国的文化中的家庭秩序却是靠“孝”的集团主义原则来维护的。《论语・学而》云:“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也!”可见孝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它要求子女对父母的绝对服从与尊敬。古代关于孝的宗法道德容易造成“向前辈看齐”的家庭机制,迫使子女把父母的利益置于自己的利益之上,这是以孝道维护的家庭专制型关系。但它又是基于自然联系和长期共同生活中产生的子女对父母的信任、依赖、尊敬与感激之情,使东方国家的家庭比西方的家庭有更大的凝聚力和更多的天伦之乐。

中国家庭有一个鲜明特征,那就是家庭至上。“家”是人们观念中最重要的社会群体。家庭至上的观念的实质是以家庭为一利益群体,个人利益服从家庭群体的利益,这一心理态势强化了人们的意识。首先是注重整体价值。所有的个体联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个人消融于整体的关系之中,整体的价值高于个体的价值。其次是强调和谐、平衡,抑制冲突、创异。家庭成员有剪不断的亲情,无论有什么矛盾,关起门来总是一家人,人际关系是“和为贵”。最后重视公私之辩,强调个人利益服从群体利益。家庭本位观要求人们在个人利益与家庭利益相冲突时服从家庭利益,形成传统的公私义利观念。

3.有神论背景与人本主义背景

两千多年前,释迦牟尼对他的弟子说:“法在汝边。”老子亦说:“道不远人。”唐朝时中国文化称雄世界,然而唐人纳了外来的佛教文化。可以说,时至今日,中国的主流文化仍是以道家、儒家和佛家(教)文化的混合物。不知是佛教在中国找到了契合点,还是这唐人找到了迎合佛教的契合点。为什么中国明朝中叶的西方文化在中国没有找到契合点?确实值得研究。再思西方文化,其根基是基督教的伦理道德原则,或者说是上帝的力量,此信仰平衡了西方人的行为方式,使得他们和平相处。

许多西方人受犹太教与基督教共有的传统的影响。这一信仰体系强调人是由上帝所创造的,因而是独一无二的,每一个都是有其自身的价值和个人责任。犹太经书及《圣经》都声称规定了像“十诫”或耶稣教义这样对全人类通用的伦理道德方面的律法。大多数西方人因而往往有一种自然法则和博爱的意识,以及对全人类的责任感。在一个信奉上帝的社会,通常有浓厚的乐善好施思想,以及为那些命运较为不济者行善的愿望。

儒家学说对中国社会影响巨大。孔子也许是最早的人本主义者,他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他和孟子提倡道德观随着关系而变。家庭伦理和家庭观念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和作用不仅是一个现实的存在,而且是一个决定的要素。在中国的整个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中,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单位、社区在一定的意义上是家庭的放大,国家的政治生活也渗入家庭的影响,家庭的地位非常突出,其作用也非常重大,家庭观念是中国人的极其重要的思想观念,各种社会观念的形成无不受到它的影响。中国人的家庭是按照长幼有序的家庭伦理建构的,父慈子孝是最重要的家庭关系,父(母)子(女)亲情是人生最珍贵的情感之一。这使得中国人的家庭生活丰富而有乐趣,家人之间,情深意切,诚爱有加,尽享天伦之乐,也使得中国的家庭相对比较稳定。家庭内部,以道德秩序便可有效治理,比如孔子的父父子子、夫夫妻妻、兄兄弟弟,即仁、义、礼、信、忠、孝等。在家庭内部从可以成为雷锋。在一个资源有限、人口众多的国度,人们首先关注亲属这一选定的内部圈子,然后才是那些与自己承担共同责任的伙伴。家人或朋友这一圈内人的关系网被看作较大国家的缩影。

4.成就与生活质量

这反映了文化在家庭中经常起作用的另一个层面:追求成就还是生活质量。在我国,初中阶段就开设了十门左右的课程,大部分的学校老师会布置不少作业,家长和孩子在一起交流的时间明显比小学阶段少。相关调查显示,家长把孩子的智力培养放在第一位,比较注重孩子的学业成绩而忽视体质锻炼;在注重他人的需求、同情心、社会道德等方面重视不够;家长没有深刻领会素质教育的含义,忽视孩子生活的全面性、丰富性、能动性,容易造成孩子只懂理论而欠缺实践,只擅长按部就班而缺乏创新意识的现象出现。

大部分的中国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刻苦学习,进入一所好的大学,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成为一位成功的人士。这样他们会觉得他们对孩子所付出的一切是值得的。一些中学送青少年出国留学,大家主要考虑的是,这么做会让他们更快地在学习英语方面取得成功,以及促进他们的事业发展,激发赚钱的潜力。

西方的家长大都对孩子的学习不施加压力,他们的观点是:喜欢学的孩子自然会努力学,成功的家庭成员间的交流应该是家长舍得拿出时间跟孩子以平等的态度进行对话,让孩子在尊重和鼓励中成长。大多数的西方家长认为在孩子从依靠父母到慢慢独立的过程中,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去理解他们是谁,让他们学会关心并能够认识自己的主观世界,开始主动地根据社会要求去锻炼自己,并按照一定的目标和准则评价自己的品质和能力。他们采用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在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础上帮助孩子发现自我,对孩子遇到的各种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同时施加一些家长想要达到的一些想法。

大多数西方家庭往往更注重他们给子女的生活质量。虽然成就的确能给家庭带来自豪感,但他们却倾向于更加关注心理的收益――孩子获得自信,他们的交流能力,或者他们在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及和谐共处方面的满足感。

5.情感关爱与实用关爱

西方社会一般注重情绪、感受的表达和心理健康。尽管西方家庭在家庭内提倡独立,但如去海外工作,他们几乎总是一起前往的。他们有着强烈的“合家团聚”感和对言语交流的强烈需要。

在西方,人们很注重语言的交流,他们认为语言是抒感的一种很好的方式。美国人虽然在交谈的过程中会用很多的手势,但基本上是为了强调他们说的话。在西方,你说的话是十分重要的。

“哦,孩子,跟我说说,你今天过得怎么样?”美国的爸爸一般会让孩子跳到他的膝上讲叙一下他一天的悲喜事。如果孩子做鬼脸,父亲直接的反映可能会是:“怎么了,告诉我,有什么不对劲?我们谈谈!”他们进行直接而坦率的交流。

中国人一般比较含蓄,而且对交谈的具体情况比较敏感。他们更喜欢非语言的交流,许多话尽在不言中。即使家长问孩子:“你今天好吗?”而孩子回答:“好。”家长也会注意到孩子已垂下眼睛的表情而意识到今天过得不好。

大部分亚洲地区是“眼见为实”,而西方则大多是“你说的是真的”。在中国家长无需说出“我爱你”,而是用一顿特殊的饭菜来表明。对那些最亲近的人不用说“谢谢你”、“别客气”等客套话,家庭成员彼此所做的牺牲是不用说的。这在美国家庭却恰恰相反,“谢谢!”“好棒啊!”“你真细心!”等友善的词句被不厌其多地使用。

6.结语

当我们谈论中国孩子去海外留学,或当我们谈论如何与西方人交往时,我们必须了解两种文化的差异。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存在着鲜明的差异。当中国孩子学习英语时,他们也开始学习并吸收一些西方的方式。不同民族、不同国度间的语言文化不同,这可能带来文化困惑,但更有可能带来的是对不同文化的更进一步的了解。了解家庭交流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并弥合这种文化分歧,对于我们了解西方人的生活,并和他们融洽相处是很有促进作用的。无论我们如何交流,家庭都为中国孩子的未来打下了基础,从真正意义上说,为未来全球交流的成功打下了基础。

参考文献:

[1]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2]王振亚.语言与文化[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林大津.跨文化交际研究――与英美人交往指南[M].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

篇2

【论文摘要】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应有机地结合起来。随着中国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中国和英语国家的跨文化交流日益增多。因此对中西文化差异的了解,有利于培养和提高英语学习者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一、对文化的界定

文化或文明是人们作为社会中的一员所拥有的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其他能力和习惯的统一整体。(Tylor, 1871:123,转引自陈申,1999)

根据不同的标准,文化可有不同的分类。Allen和Vallette (1977:325)把文化分为“大文化”和“小文化”。“大文化”指一个 民族对文明的所有贡献如艺术、音乐、文学、建筑、技术、科学发现和哲学等。“小文化”是一个民族总的生活方式,比如他们的语言、风俗、习惯、政治系统等。具体地说就是人们的生活方式举止行为,包括:人们吃什么,怎样谋生,组织社会的方法,对朋友及家庭成员的态度,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表达同意和不同意的语句,必须遵守的制度等。

二、文化教学的孟要性

长期以来,文化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很多教师认为只要学生学好语法词汇等知识就能在高考中取得较高分数。因此高中英语教学基本是以应试为主导而文化渗透受到一定程度的忽视。总结其原因如下:(一)英语教师认为他们没有充足的时间在完成语言知识传授的同时再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二)教师缺少合适的文化教学资料,他们认为自己对西方文化了解得不透彻而且缺少有效的文化教学方法。(三)学生认为文化知识的学习是浪费时间,他们更愿意把时间用于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

然而,高考中亦不乏对学生文化知识及跨文化能力的检测,日常生活中也屡见因相关文化的不熟悉导致交际失败的例子。这就提醒我们在英语教学中不能仅局限于语音、词汇、句法、语法等的教授,还要辅以文化教学,因为“语言教学中的文化不是与听、说、读、写并列的第五种技能。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Kramsch ,1993:217)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提出高中生应熟悉我国社会生活,能用英语介绍祖国文化(Ministry of Education, 2003)教师应把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作为一项重要任务,通过显性教学活动、隐性影响和中西文化对比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Chen, Wang &Cheng, 2004:46)

三、中西文化对比的孟要性

不同民族由于不同的历史背景、环境、政治制度、习俗及价值观而导致不同的文化特征。保菲,2007:48)而跨文化交流中的文化障碍大多来自于对目标文化和母语文化间差异的不了解。(刘长江,2003:18)

邓炎昌、刘润清(1989:2)指出“由于文化差异,严肃的问题可能会引起哄堂大笑;无恶意的话可能会造成不愉快;外国人说的笑话可能会使我们不知所云。”张晓燕(2003:33)认为外国人可以原谅中国人语音、句法等方面出错却不能容忍其文化交际错误。比如,中国人习惯上问的“你吃饭了吗?”,“干什么去呀?,”“你多大了?,”“结婚了吗?”等问题。会使西方人感觉个人隐私受到侵犯。 因此“增强高中学生对目标文化和母语文化的理解是极其重要的,因为青少年时期是对于不同文化群体进行理解认同的最有效的时期。"(Robinson,1985:48)

四、中西文化对比的方法

近年来,中外许多语言学家和教师就文化教学的策略作了研究,提出诸如“文化胶囊”、“文化申”、“文化同化”、“文化插曲”、“文化岛”等方法。

本研究采用中西文化对比的方法对某中学高一两个班(控制班和实验班)进行了研究。控制班沿用任务型教学法,实验班采用中西文化对比方法和任务型教学法。并运用测试、问卷调查、课内外观察等方式收集数据。

两种文化对比的方法如下:

(一)对教材中出现的相关文化内容进行中西对比。

比如第五单元涉及电影,笔者为学生放映了《一个都不能少》、《英雄》、《夜宴》、《天下无贼》、《侏罗纪公园》、《大白鳖》等中外电影。同时组织学生对张艺谋、冯小刚、Steven Spielberg}成龙、章子怡、刘德华、Meryl Streep .Keanu Reeves等中外导演和演员进行了比较和讨论。

第十二单元涉及文学艺术,笔者引导学生就达芬奇、樊高、毕加索、齐白石、徐悲鸿等中外著名画家的人生经历、著名作品及绘画风格等进行了比较与对比。

总体来说,中西文化对比的方法主要用于新单元的导人并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结合。其宗旨是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增强其艺术鉴赏力,增强其民族自豪感和跨文化意识。

(二)每两周进行一次中西文化对比讲座。

内容主要包括中西词汇、习语、习俗的比较。其宗旨是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使其能更好地与说英语国家的人们交流。

(三)为学生放映中外名著名片。

如《乱世佳人》、《出水芙蓉》、《魂断蓝桥》、《泰坦尼克号》、《罗密欧与朱丽叶》、《卡萨布兰卡》、《哈里波特》、《与狼共舞》等。其宗旨是向学生呈现直观的中西文化材料,强化其对中西文化差异的理解。Herbert (1989:582)指出“适当选择使用电影录象,能潜在地提供目标语言及文化的深层知识,这仅次于与目标语言使用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篇3

关键词:中西时间取向;差异;跨文化交流;隔阂

中图分类号:G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11-0171-02

时间观是指个人对时间的感知和使用方式,是一种“无意识”的观念。正如跨文化交际之父爱德华.霍尔在《无声的语言》一书中写到“诸如此类的情形使人烦恼的根源在于,人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受制于另一种交流形式,当传递讯息不使用显性的词语时,事情就倍加困难。”这就说明不同文化下的人的时间观存在差异,如果意识不到,就会在交流过程中产生问题。了解中西方的时间观念差异产生的根源是解决矛盾的前提。

一、中西时间取向的差异

时间的取向和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的历史文化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人在时间观上是遵从“过去时间取向”的。首先,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在历史的熏陶下,中国人尊重历史和传统,做事说话都喜欢“引经据典”,把先王之道和圣人的训诫作为为人处事的准则。这些都在潜移默化中表现出中国人的“过去时间取向”。其次,中国传统文化深受孔孟之道的影响,而究其根本,孔孟二人都是主张重视历史的。儒家的“克己复礼”和道家的“性本善”都在推崇以史为鉴和向善本性的道德价值观。所以,中国人在做事的时候喜欢追根溯源,从历史中寻求经验。

和中国截然不同的是,西方国家特别是英美等国,由于历史短,更注重个人奋斗和现实成果,这种观念是着眼于未来,而不是安于现状的,是被“将来时间取向”所主导的。爱德华霍尔曾写到“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喜欢把时间看作是固定不变的,是环境的一部分,无处不在。”西方人有很强的时间观念,他们认为时间一直向前需要不断的去追赶,所以他们更能适应快节奏的时间文化,他们更关心的是今天的努力与奋斗会给明天带来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而不是去回望过去。相比于中国人,西方人更喜欢挑战自我,打破常规。

二、中西时间习惯的差异

由于所处的历史环境的不同和社会现实的差异,造成中西方在时间的使用习惯上也受到了其思维模式和价值导向的影响而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根据时间的使用习惯,跨文化之父霍尔把各国的时间使用分为单向时间制和多向时间制。单向时间制认为时间是呈一条直线进行前后延伸的,向前是未来,向后是过去,是一种强调期限性、阶段性和准时性的一种时间观念。而多向时间制把时间看成是一个点进行发散而不是如单向时间制是一条线、有既定的方向,人们可以不完全遵从预先安排的时间表,同时进行几件事情,也不会因为时间的截止而停止事情的进行,更注重人们参与和任务的结果。中国人遵从的是多向时间制,在时间使用上灵活性高,可以随意支配时间。对几分几秒的时间上规定也没有那么严苛,对于“守时”、“计时”上有相当的随意性和模糊性。如中国人常会寒暄说“过一会儿我来办公室找你”这个“过会儿”可能是几分钟也可能是几个小时,这就意味着对时间没有严格的把握。再次,中国文化受到道家儒家思想的影响极深,遵从“顺其自然”的处事态度,强调人应安于时间,学会抓住适当的时机而不是固守规则。因此,中国人在做一件事的时候更强调的是将一件事情办好,可以根据现实状况更改预先的时间安排。

而美国等西方国家采取的是线性的单向时间制。他们把时间看作一条既定的道路,前方有明确的目标,人们在规定时间内达到目标后,再继续去完成下一个目标。他们把时间看成一种具体存在的东西,围绕在人们周围,可以计量、弥补、浪费、失去。要知道,在西方国家,见面守时与否是完全可以评判你对事情的重视程度和对人的尊重程度的。单向时间制还表现在对时间精确度的划分上。从古至今,欧美国家创造了许多计量时间的设备,特别是钟表的发明更是为人们精确安排时间提供了便利,这也直接导致了西方人周密时间观的形成。在西方的时间统筹方式中,不仅将一天划为了24小时,在小时这个计量单位之下还有分秒之分。相比之下,虽然中国的计时装置沙漏水漏早于欧洲钟表的发明,但是却远没有钟表计时的精准和具体,比如中国有相当于很短时间的词语如立刻、即刻。但是欧美却能精确到“just a minute”分钟这个概念,可见西方在时间制定上更为具体。

三、时间观差异导致的跨文化交流障碍

随着世界的全球化进程,各个国家的交流不可避免的增多,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会因为时间观念的差异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产生一些阻碍,这是因为时间观念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属于文化的深层结构,在这种下意识的,因人而异的时间观的引导下,人们容易忽视对方的文化背景,将自己的时间观念视为理所当然,因此造成了隔阂。

(一)时间用语的精确度不同导致跨文化交流障碍

欧美国家使用语言时尽量讲究精准,中国人则更倾向于模糊时间。对于西方人,商定事情一定要有一个确定的时间,如果时间不确切,则意味着这件事情不确定或者不会发生。例如,当你邀请一个美国人去看电影,如果他回答你是“maybe another day”这种不确切的时间,则表示他只是礼貌性的拒绝你或者是不确定看电影的日程。相反,如果他回答:“Monday is a good choice”就表示他打算周一去跟你看电影。在中国,我们往往用模糊的时间商订事情,不确定的时间也有具体的意义,“我只要一点水”、“你需要休息一下”等都可以计量出相应的时间长度。所以在中西交流中,如果在时间的商订时用语模糊或者完全从自己的文化背景出发,就容易出现误会,导致简单的时间问题上升为理解问题。

(二)准时与否的界定导致跨文化交流障碍

各文化对准时的理解不尽相同,甚至同一文化在不同场景之下对准时也有严格的区分。比如在欧美参加会议,提前五分钟到场是准时,但是参加家庭聚会,迟到十分钟却是得体的做法。在美国,有预备时间之说,这是通过非正式途径把握的,即我们不能用书面定义去约束他,但只要是这个文化里面的人,都知道如何利用和对待这个时间。去他人家做客,掌握好需要留给主人多少准备时间这都是十分重要的。在中国,对准时也有文化背景下的含义即在约定时间之前几分钟到达是表达对对方的尊重。但这种中国的时间礼节却并不适用于西方国家。所以说,在时间的把握上,需要文化背景的支撑,在与他国惊醒文化交流时,需要事先了解当地文化系统,入乡随俗,才能避免文化冲突。

四、解决跨文化交流隔阂的途径

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参与者不仅需要了解对方的文化特征,对自身文化也需要有一定的自省意识,在实践中丰富自己对隐形文化如时间、空间观念的辨识程度,因为这些往往受到历史习俗宗教等的影响,不易被人感知,这需要从多角度进行完善。

首先,交际双方都需要尝试了解对方的时间观念,尽可能减少因为时间观念的不同而引起的跨文化交流隔阂。一方面是要提高中西时间观念差异意识,在交流过程中,要尽量避免民族中心主义,在深入另一种文化时,要注意摒弃自己文化的是非评定标准,客观看待对方的时间观念,切勿以好坏优劣来评判对方的交际行为。另一方面要学会变通和协商。跨文化交流的过程其实就是在深入了解他国文化背景和习俗的过程,如果仅仅依靠一方的努力适应和协调,并不会促进双方的了解和平等交流的准则,这就需要双方在交流的过程中更加积极的向对方解释自己的时间观念,并在必要的时候做出顺应对方的调整。如美国人在中国和友人见面问好时,就可以将亲吻换成握手,就不会让中国人觉得唐突。

其次,要学会尊重容忍他国文化并对本国文化加以适当的解释。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由于双方时间观念的不同而引发的冲突是十分常见的。在这种情形之下,双方都要学会站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习俗的立场上,给予对方充分的理解。甚至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如果对方无意识的冒犯了一些礼节,只要没有损坏到自己的利益,也要尽量容忍。当然,单靠一方意味的容忍和理解并不利于双方长期的交往。在做到尊重彼此文化的同时,在发觉对方对自己文化理解有困难时,应及时向对方进行解释,减小误会产生的可能。

第三,适当汲取西方时间观中的优良成分。虽然西方时间观和中国时间观迥然不同,但是西方时间观中的讲求高效率、着眼于未来的观念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现代社会竞争激烈,我们不能固守过去的成就与辉煌,必须立足现在,做事讲求高效率,以高标准要求自己,珍惜时间,这样才能与时俱进,实现现代化的发展。在日常生活中,更要增强国人的跨文化意识,了解不同种族人民理解时间的方式,汲取对方文化的优势,不断丰富和改善本国文化,做一个开放性、包容性的国家。

五、结 语

中西时间观念和模式的差异是在各自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受到了各自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模式的影响。所以,为了有效的减少隔阂,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质量,人们需要努力调整自己的心态,化“无意识”为“有意识”,积极去了解对方的时间取向,并在需要的时候中做出适当的解释帮助对方理解。更重要的是,双方在交际过程中都要做到相互理解、尊重和宽容,只有这样双方平等真诚的交流,才能在渐进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跨文化交流的效率和质量,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减少摩擦与隔阂。

参考文献:

[1] 鲁翌.从中美时间观念差异看跨文化语用失误[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9(3).

[2] (美)爱德华.霍尔侯勇译无声的语言[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5.

[3] 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4] 王唯平.跨文化语用失误文化透析[J].学术交流,2007(1).

篇4

关键词:茶艺英语;中西文化;问题;思维方式;情感;差异性;翻译策略

茶艺英语翻译由来已久,它展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国际化输出。随着中国入世,中华茶文化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也日渐频繁,国家对茶文化的教育培育与宣传也更加重视,基于茶文化交流的茶艺翻译逐渐兴盛,使得中国茶艺文化为更多人所关注。

1中西文化差异对茶艺英语翻译的影响分析

中西文化差异显著,从茶艺英语翻译的角度来看,这种差异化表现就更为突出,它对茶艺英语翻译所带来的影响应该从以下4个方面来看。

1.1生活观念差异

语言源的差异性主要来自于人们的生活观念,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生活观念,他们对于语言的塑造能力及方向也不尽相同,因此,迥异的生活观念就造成了各色文化差异,茶艺英语就是其中之一。茶艺源于东方社会,而它与英语的融合即是与西方文化的融合,这种东西方文化的直接碰撞必然会带来诸多差异性。从生活及东西方人性格习惯来看,东方人含蓄内敛,生活观念略显拘束,所以他们在茶艺英语翻译过程中更加注重意译。而西方人性格直白,情感热烈,对东方茶文化永远保有一份神秘感,所以西方人的茶艺翻译更加倾向于直译。举例来说,中国人会说“茶壶里煮饺子———有嘴儿倒不出”,它用来讽刺那些口齿不灵,反应木纳的人。而在西方,以英语为母语语言的英国属于岛屿国家,地处偏僻但商业文明发达,语言文化历史深厚,所以它在表达茶文化语言环境时则更加直白,比如“ateahound”就是专门用来讽刺某些在舞会、茶话会以及各种公共社交场合中公开对女士大献殷勤的花花公子。这其中英国人直接用到了“hound”(猎犬)这个词,它也表示卑劣的、不断侵扰他人的人,可见英语对茶艺英语的表达非常直截了当。

1.2历史文化差异

中国人对茶的喜爱可以说深入骨髓,他们不但饮茶,还会研究茶文化和一切与茶有关的历史故事,可以说在中国的每一品茗茶背后都有它的传奇历史典故,常常人们在品茶之余也能徜徉于悠远历史之中,回味无穷。就比如说“西湖龙井”,它的典故就出自于乾隆年间某一品茶治好了太后的久病,因此,它也被称为“贡茶”,从此名扬天下。这些奇妙有趣的故事也让茶艺英语翻译变得更加复杂,因为西方人很难理解这些茗茶背后的历史典故,所以他们的翻译可能就难以形神兼备。在英语国家中,最有名的典故就是“afternoontea”(下午茶)。在17世纪的英国皇室,下午茶文化传遍欧洲,它还衍生了“teabreak”等等习惯用语,这些茶艺英语历史典故让人们理解了更多的中西方茶文化内涵,使茶艺英语翻译文化发展更加兴盛。

1.3风俗习惯差异

风俗习惯与语言源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它们都能代表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礼仪、风尚与习俗,它们也都是在历史发展中逐渐沉淀的,且对社会绝大多数人群产生了一种约束力,促成集体习惯的最终形成。在中国文化中,茶文化多将儒教、道教与佛教文化相互衔接,讲究静心养性,所以中国人多喜欢品茗清茶,中国人也愿意在品茶、闲谈交流之余来增进情感,所以,就有了“茶余饭后”这一成语。相比于中国饮茶语言文化的悠闲,英国饮茶语言文化则更趋向于精致细腻,例如teacaddy(茶叶罐)、teatray(茶盘)、teaparty(茶话会)等等。而在英语中更有teawagon(用茶车)这一名词,它是指那种可以推到客厅或户外,供客人集体享用的移动茶几,这也体现出了茶艺英语在西方地域中所体现出的小资文化情调。

1.4思维方式差异

思维方式也决定了语言源的发展进程,中西文化存在地域差异影响,因此,他们在茶艺英语翻译方面也存在思维方式角度差异,这种思维方式角度不同来自于地域差异,也来自于文化背景差异。在茶艺英语中,单词与字符能够根据语言的思维习惯来或自由、或固定组合起来,形成人们常见的语言语态形式,就这一点来看,中文与英语在茶艺语言表现方面就有较大不同,它主要体现在文字符号的排列组合与表达形式上。比如说,我国就非常崇尚由整体扩散到局部,由大及小的思维方式。在进行茶艺英语翻译过程中,应该通过中文习惯来确定整体句法结构展开细节局部处理,再根据西方英语思维中所奉行的个体主义来反其道而行之,即由小及大来将茶艺英语翻译出来。它的翻译流程主要从点着手,再逐渐延伸到整体,实现茶艺英语的整体翻译过程。可以见得,在中西方文化差异下,他们的思维方式与角度也都是镜像相反的,不同的中西方文化习俗差异为茶艺英语翻译带来不同影响,但他们殊途同归,都能达到最终的翻译目的[1]。

2茶艺英语翻译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分析

茶艺英语属于专业术语翻译范畴,它的翻译不仅仅要体现多种语言的规范性,也要注重翻译的有效性。考虑到中西方文化的切实影响,现实茶艺英语翻译是存在许多阻碍的,例如以意译变形为主的茶艺专业术语信息缺失问题,也存在某些翻译信息的严重不对称,这些都极大影响了茶文化在中西方文化领域与茶艺领域的传播过程。

2.1茶艺专业术语严重缺失

我国是茶叶的故乡,茶艺文化资源极其丰富,许多茶叶的命名都有其极为深刻的寓意与典故,极具底蕴。不过在英语茶艺翻译过程中,就由于中国语言文化内涵的过于深厚而暴露出英语翻译术语的严重缺失感,许多茗茶名称不得不以拼音代替命名,比如西湖龙井茶就被翻译为“Xi-huLongjingTea”,普洱茶被翻译为“Pu‘erTea”。这种翻译完全不能体现出这些茗茶背后的精彩典故,更不能体现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文化寓意表达上相当欠火候,不能词情达意。

2.2东方意蕴表达困难

在铁观音的茶艺表演过程中,就有投茶环节,它在中文中被称之为“乌龙入宫”(铁观音属于乌龙茶中的一种),它的英语茶艺翻译为“Oolongcomingintothepalace”。而铁观音在其泡茶表演过程中被称之为“高山流水,春风拂面”,这其中高山流水暗指提茶壶高处冲水,体现茶艺表演者技艺精湛;春风拂面则是用壶盖刮去茶汤表面的泡沫,让茶水更加清澈剔透。但在英语茶艺翻译中,它被翻译为“Flushinghighandpurringlow,andthewindblowingface.”从上述两句中英文茶艺翻译对比也可以看出哪一种在意蕴表达上更加迎合茶文化格调,显然英语在翻译方面缺乏凝练,无法体现茶道中那种清新高雅的意蕴[2]。

3基于中西文化差异的茶艺英语翻译策略研究

客观讲,中西方文化差异是无法消除的,那么在茶艺英语翻译过程中就应该强调更多技术表现及情感表达元素的发挥,用它们来弥补中西文化差异所带来的鸿沟,实现中西方之于茶艺文化的顺畅交流。

3.1基于技术表现的茶艺英语翻译策略

3.1.1强调对专业术语的有效研究首先在茶艺英语翻译过程中必须明确对一切茶文化用语的有效规范,应该从茶叶的名称方面来细致划分翻译技巧。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所以如果从翻译皮毛来理解并运用茶艺英语,就很可能失去对文化传播的初衷。还以普洱茶为例,我国普洱茶分为“普通陈年普洱”和“31年陈年普洱”,在翻译过程中就要加以区分,例如“普通陈年普洱”就要翻译成“AgedPu’erTea”,而“31年陈年普洱”则要翻译为“31-YearPu’erTea”。再比如说针对台湾阿里山的普通乌龙茶与冻顶乌龙茶,在英语中它们都被统译为“OolongTea”,但是在茶艺英语翻译中,它就应该被翻译为“TaiWanAlishanOolongTea”、“DongdingOolongTea”更为合理。3.1.2强调直译与意译的相互衔接考虑到中西文化是存在固定文化模式的,所以他们在语言信息的表达与传递上无法达到精准无误,体现在茶艺英语翻译中就存在了严重的不平衡状态问题,即两种语言之间的互相干扰。为了在茶艺英语翻译中维护中国语言文化特色,可以将“明前茶”意译为“Theprecedingdragonwelltea”,这就表明“明前茶”必须要在清明前采摘,且暗示气候条件影响对所采摘茶叶的品质影响相当巨大。另外,茶艺英语翻译中也应该意译的将红茶翻译为“blacktea”而并非“redtea”,这是因为红茶在加工过程中颜色会逐渐变深为深红色,趋于黑色,所以它才被称之为“blacktea”。综上所述,英语茶艺翻译中应当将意译与直译融合起来,根据茶叶的文化历史来形成有效翻译衔接,其目的也是为了传情达意,让东西方文化及人群都能接受并深刻了解茶文化。

3.2基于情感表现的茶艺英语翻译策略

对茶艺英语翻译的策略释出也要基于情感表现来阐述,比如说在茶艺表演语言翻译中,形容茶的味道应该选择那些含有丰富感情与韵味的词汇。举例说,在形容茶汤味道浓厚时要用的词汇应该是body,而形容茶汤明亮时所要运用到的词汇就应该为bright,形容茶汤爽口时可以用到point,这些词汇虽然普通,但是在英语表达中却拥有它们异于表面的其它层次意味。比如“point”,在英语表面直译意味中,它就表示“点”,但它在英语中也有爽口的意味,比如说它可以形容茶为“afewpoint”,表示这茶喝起来有些爽口。通过这些普通的词汇来表达丰富的情感,这也是茶艺英语翻译文化中对情感及韵味的细腻独到表现[3]。

4结语

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不容忽视,但茶艺文化翻译却要尽量消除这些差异,形成相互之间的流畅文化交流沟通。因此,本文提出了一些在茶艺英语翻译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技术要点,它可能基于翻译技巧,也可能基于情感表达,但无论如何,它们都搭起了茶艺英语翻译过程中中西方语言文化交流直译与意译的桥梁,让茶文化知识拥有了更多的传播渠道和更广阔的传播空间。

参考文献

[1]张杨.中西文化差异对茶艺英语翻译的影响[J].福建茶叶,2016(7):117-118.

[2]陈敏.英语翻译教学中的中西茶文化比较[J].福建茶叶,2016(8):368-369.

篇5

【关键词】中西文化差异;文献翻译;影响作用

对于文献翻译来说,是将一种文化,一种语言用其他的文化、其他的语言进行转化的过程,所翻译的文献也是中西文化合流的产物。在进行文献翻译时,由于他国与本国文化、历史、背景以及风俗民情的差异,往往会让作品产生别样的印记,这种印记是文化差异的标志,翻译者只有充分的了解了中西文化差异,对文化、历史、背景等相关的差异有着综合的了解,才能够进行精确地翻译,才能让翻译更加的精良,让翻译作品更加贴合原作者的所思所想,所情所愿。只有将中西文化差异进行深入的分析,也才能让文献的翻译更加贴合我国的文化,让本国人民更好的了解这些文献论著,真正的实现文化交流,真正的将翻译的作用发挥出来。

一、中西方文化差异对文献翻译的影响作用

1.风俗文化的差异。中西文化所诞生的土壤不同,所成长的背景不同,那么所催生出来的风俗文化也有着极大的差异。这些风俗文化体现在了西方生活的每一个环节。例如中国人讲究红红火火,喜爱红色,因为红色寓意好,意味着幸运,因此,在一些中国文学作品中往往会出现一些大量描写红色的片段,以此来渲染喜庆的氛围。但是,红色在西方却并没有这样的含义,red为红色直译,除了表达颜色外,其往往表达的意思都与中国文化中的喜庆吉祥相差甚远。例如seered在西方文化中所代表的一个人在极端生气的情况下所反映出来的愤怒情绪,是指大发雷霆。正是由于风俗文化的不同,因此,在翻译上同样的字眼也有着不同的意味,有着不同的象征,这正是由中西文化差异所带来的。

2.价值观差异的影响。中国人讲究的是集体,骨子里追求的是群体性,似乎生来就是要结群而行,崇尚的是群体文化。但是,我们反观西方文化,他们的价值观往往所体现的是个人主义,对于西方国家来说,他们认为个人利益是排在首位的,而且更加注重精神和人身的自由,不愿意受到束缚。这一差异可以在众多的文学著作中看到,西方价值观指导下催生出的个人英雄主义,自由主义,而中国的文化价值影响下催生的是集体主义,是牺牲个人而成全集体。

3.中西文化背景不同带来的影响。中国向来是礼仪大国,也是文化大国,在历史长河中诞生了丰富的文化类型。中西文化的文化背景不同,因此,作品中所反应的也各不相同,在翻译时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例如莎士比亚的名句,我们直译过来就是:你说你爱雨,但当细雨飘洒时你却撑开了伞;你说你爱太阳,但当它当空时你却看见了阳光下的暗影;你说你爱风,但当它轻拂时你却紧紧地关上了自己的窗子;你说你也爱我而我却为此烦忧。但是我们发现,这种直译过来的版本缺乏美感,也并不能真正的表达莎士比亚的情感,因此,诞生了更加符合中国文化的版本,你说烟雨微芒,兰亭远望;后来轻揽婆娑,深遮霓裳。你说春光烂漫,绿袖红香;后来内掩西楼,静立卿旁。你说软风轻拂,醉卧思量;后来紧掩门窗,漫帐成殇。你说情丝柔肠,如何相忘;我却眼波微转,兀自成霜。当然,还有诗经版本的翻译,子言慕雨,启伞避之。子言好阳,寻荫拒之。子言喜风,阖户离之。子言偕老,吾所畏之。这两个版本很明显更富深意,也更加的符合中国人的口味,将莎士比亚用更加符合中国文化的方式表达了出来,这正是双方文化差异的表现。

二、中西文化差异下提高文献翻译水平的策略

1.直译和意译结合。对于文献翻译来说,要想在中西文化的差异中找到平衡点,让作品更加精炼,也更加贴近原著的所思所想,就必须要将直译与意译结合起来。虽然,文献翻译大多数情况下会选择直译,直译能够将内容以最简单的方式表达出来,但是却过于注重形式,忽略了语言美感和语言形式。意译则是在了解了原文的内容后,用更加贴近原文作者文峰和意境的语言来进行描述和翻译,当然,二者在进行文献翻译时都有不同的优缺点。因此,翻译者在进行作品的翻译时,需要根据先理解原文,读懂作者的思想情感,对内容和精神进行领悟,然后在选择适合的手法来进行翻译。就如同我上文所举的例子,莎士比亚的句子,如果是第一种翻译的话就太缺乏美感了,也不能够将莎士比亚内心的情感,那种期望又彷徨,彷徨又恐惧的心理表达出来,而第二种翻译“烟雨微芒,兰亭远望;后来轻揽婆娑,深遮霓裳……”这一番话,或者是后面的子言慕雨,启伞避之。子言好阳,寻荫拒之。子言喜风,阖户离之。子言偕老,吾所畏之这一翻译,都用的更加优美,更加贴合中方文化的手法来进行翻译,这种更具意境的翻译将莎士比亚的作品用更加完美,更能表达情感的方式进行了翻译。选择合适的翻译模式,利用更加贴近原著情感的翻译手法进行翻译,才能够翻译出更好的作品,才能够让作品更加的精良,更加的专业。

2.对比译文和原文的语言风格。在进行文献的翻译时,作者必须要将整个文献通读并理解,在翻译时务必要做到文风一致,格调相同,只有如此,才能保持原汁原味,贴近原著本身。这就需要翻译者在翻译时不仅需要理解文献句子表面的意思,还需要理解句子所要表达的内里情感,表达文章所要诉说的情怀和思想,通过揣摩作者的所思所想,通过联系上下文所要表达的情感,通过分析文献的行文风格来选择合适的翻译手法,来进行文献的翻译,不仅要将文献表面意思进行翻译,还需要精确的掌握文献的文风和美感,精确到表现出作者的内心情感,也只有对作品、作者和中西文化进行分析对比,才能够保证作品的美感,让作者的内心在翻译作品中得到完美的呈现。文献的翻译,需要正视中西文化差异,需要在这种中西文化的碰撞下、结合下来抓住文献的特征,让翻译更加的贴近现实,让翻译更加的真实精确,也更加的具有美感。

3.正视中西文化上的差异。文化是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所积累的带有时代特色的文化,不同的国家在文化方面具有非常大的差异,而在不同国家的文献进行互译的过程中,必须要正视这种文化上的差异。比如对于“老”这一字,在中国就是指对长辈的一种尊称,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化,但是在英语中的“old”这一词,却代表了不止是长辈尊称的意思,它也可以代表是一种落后,一种落伍。所以说,在进行文献翻译时,就必须对这种容易引起歧义的词语结合当地文化以及文章内容进行引申翻译,这样才能精准的表达出原文所想要表达的真正内容。

三、结语

不同的历史背景,不同的成长环境,不同的价值观念催生出了中西文化的不同,也让文献翻译在这种文化的交流碰撞中受到影响,中西文化的缩影都体现在了文字之间。为了更好的进行文献的翻译,让翻译作品更加的贴近作者所思所想,所情所愿,就必须要正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差异中去寻找平衡,选择合适的手法来进行文献翻译,以此来催生出精良的翻译作品。

参考文献:

[1]卢华.中西文化差异下大学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学作品翻译[J].校园英语,2016,(15):31.

[2]于海利.后殖民翻译理论视角下《道德经》两英译本对比研究[D].湖北大学,2014.

[3]白欣.从后殖民主义视角解读《京华烟云》中文化负载词的糖衣翻译[D].西南交通大学,2013.

[4]宋剑祥,王艳.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外宣翻译面临的挑战[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2):94-99.

[5]严宇婷.关于南浔古镇旅游景观文献译文中文化信息缺损问题的研究(之二)-词汇意义和语篇修辞问题的研究[J].考试周刊,2009,(28):51-53.

篇6

【关键词】大学英语;中西方文化;文化熏陶;有效措施

作为文化观念的主要表达形式,文化意识形态是人们在现阶段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对人类传统文化的总体意识与看法的集中体现,同时也密切联系着文化与实践的相对关系,促进着社会主义各项活动的进行。因此,可以说文化意识形态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发展的必要理论保障与实践指导。现代化社会的高速发展,全球化经济日益扩展的进程中,我国民族文化的发展也要面临更多的挑战。我国文化在不断更新与替换的同时也在逐步适应着社会主义社会前进的整体步伐。物欲横流的社会正在严重冲击着我国本土文化,外来文化在冲刷我国五千多年民族文化的同时也在逐步侵蚀着国民的灵魂。但无论是怎样的现代文化的导入与先进科学技术的引进都不能改变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真谛。浅谈大学生英语教学中的本土文化导入,我国文化意识形态的完善与发展需要对本土文化的坚持,但也必须做到对西方先进文化的兼容并济。我们要做的是在本土文化的基础上,继承并发扬传统文化的精华,逐步剔除并替代糟粕的、与新时期社会发展相背离的文化,从而形成一套完整的社会主义文化意识体系。大学英语的学习从本质上看就是对国外先进文化的引进,只要将我国传统文化与国外先进文化进行良好的融合,以我国新时期文化意识体系为科学指导进行文化的提取与定向吸收,才能从根本上保障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本质需求,同时也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满足文化意识形态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中西文化熏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首先,我们必须厘清语言和文化的关系。语言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文化是孕育语言的土壤,是培育语言特性的源泉。语言在实现沟通的过程中,实质上也是进行文化交流的过程。为了使大学生更好地掌握和使用英语的交际功能,需要适时地进行文化教育,增强学生文化领悟力。不同文化之间又存在巨大差异性,因此,大学英语教学还应突出跨文化传播的理念,加强文化知识的输入,以及与英语基础知识的融合。

其次,导入中西文化能够增强教学的生动性,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英语教学中经常涉及一些单词、词组、短句,以及句型等,不少教师仍然采取机械的教学法,学生也一直采用“死记硬背”的学习法,使得大学英语教学陷入了裹足不前的境地。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如果能适时地导入中西文化,将生动有趣的历史、地理、社会风俗等文化融入课堂教学,既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也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西方文化的认识。

另外,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强中西文化熏陶,既为大学生学习英语奠定了基础,也为丰富大学生精神世界提供了文化食粮。学生在接受中西文化熏陶过程中,将进一步开阔视野,增进对事物的认知水平。大学生学习语言背后蕴含的文化,还有利于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为将来的人生发展奠定基石。例如有的学生将来会参与接待外宾,或者参与重大国际会议和活动的志愿者工作,了解欧美文化,无疑提升学生的工作质量,也有利于展示新时代青年的精神面貌,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渠道。

二、立足中西方文化的不同特征,大学英语教学如何有效进行文化熏陶

(一)以生为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师生互动和参与感

近年来,大学英语教学出现的主要问题集中在教学模式的单一性,以及师生互动的缺乏。部分教师将情景教学课变成一堂“电影放映课”,学生欣然接受,教师轻松授课,看似营造出了和谐的课堂氛围,实则于教学无益,白白浪费时间。教师应将学生的兴趣聚焦于学习上,而不是通过“纯娱乐”的方式对学生不负责。教师应科学利用先进的教学资源,发挥多媒体工具的作用,吸引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

(二)加强大学英语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校际交流和合作,全方位提高师资质量

大学英语教师应具备深厚的文化素养,并坚持不懈地进行文化学习,全面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共性,从中提取适合大学英语教学的元素。大学教师应以加强自身文化教育为基础,努力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准确无误地将文化理念和英语教学相结合。另外,大学英语应培养和挖掘自身的优势,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服务。除了教师自身因素外,加强大学英语教师队伍建设,还需积极建构有利的外部环境,搭建科学高效的平台。其一,加强学校之间的交流学习。定期外派教师到兄弟学校“取经”,定期吸收外校教师来校合作教学;其二,安排教师参加国内外培训。例如定期外派教师赴欧美学习培训,吸收国外优秀的教学方法。

三、总结

经济全球化极大地增进了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人们之间的联系也变得更加密切,急需建立一个畅通无阻、科学高效的沟通渠道。然而,如果交流双方不理解对方的文化传统、语言习俗,就会使沟通产生障碍,甚至发生误解,以及造成无法挽回的局面。当今世界,英语具有全球影响力,成为各国之间最重要的交流语言。因此,大学生需加强英语学习,才能更好地融入世界。影响大学生英语水平的关键因素便是中西文化的差异,只有减小差异差异才能更好地增进交流。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委婉语;中西文化;对比研究

一、委婉语及其与文化的关系

委婉语的产生有其社会原因。在人们的语言交际过程中,经常存在难以直言的场合,或是因为有难言之隐,或是因为直截了当的说出会引起尴尬。此时,人们经常会选择用比较委婉的表达间接的说出想要表达的意思,这样既不会引起尴尬,又可以恰如其分的把意思表达出来,于是委婉语就应运而生。

委婉语的使用不仅是一种社会现象,还是一种文化现象,委婉语的产生也与文化密不可分。委婉语的使用在人类社会早起就开始了,由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人们缺乏科学和文化知识,因而普遍存在一种迷信的思想,认为直接说出“神”或者“鬼魂”的名字会带来厄运,这些“神”或者“鬼魂”的名字也就成了语言禁忌,人们找到了许多间接的替代词,这些替代词也就成了当时的委婉语。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同语言中的委婉语都获得了发展,但委婉语的发展依托的始终是文化。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不同,社会形态、社会意识、生产方式、价值观念等也都不尽相同,因此反应在语言中的表达,包括委婉语的使用也存在着差别。

二、中西文化共性与差异性在英汉委婉语中的体现

由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存在着共性与差异性,因此文化上也存在着共性与差异性,这在英汉委婉语中都有充分的体现。

1、委婉语所体现的文化共性

委婉语在英汉两种语言中使用的功能相似,这些功能体现了人类文化的共性,即文化中存在的语言的禁忌和语言的美化,语言要避免冒犯和伤害他人等。

(1)避讳功能。在英语和汉语中都有存在着一些“不可直言”的词,比如说在基督教盛行的西方社会,上帝的名字Jehovah(耶和华)是最大的禁忌,于是产生了许多委婉词语,如the Almighty(万能者)、the Supreme Being(至高无上者)、Holy one(至圣者)、the Eternal(永生者)等。在中国古代,君主、帝王的名字也是要忌讳的,如秦始皇嬴政为了避免“政”字的读音,改“正月”为“端月”。

(2)礼貌功能。在交流中为了避免伤害他人的面子,应该选择委婉的表达避免伤害他人的面子,这就是委婉语的礼貌功能。如在英语中,对于肥胖的人,人们常用plump, stout, out-size, over-weight来表述,而不直接说fat; 对于比较底层的职业,人们也常用委婉的说法来代替,比如说用pipe engineer来代替plumber(管道工),用sanitary engineer来代替garbage collector或dustman(清洁工)。同样的,在汉语中也有类似的委婉表达,如厨子婉称为“大厨”、“大师傅”;服务员婉称为“跟班”“听差”或“跑堂”;保姆或女佣被婉称为“阿姨”。

2、委婉语所体现的文化差异性

由于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不同的文化呈现出不同的文化形态,这种文化形态上的差异反应到语言层面为语言差异。英汉民族的委婉语都是在特定的社会自然环境和特定的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因此两种存在着文化差异。这种差异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命名和称谓方面。中国人很少直接称呼自己长辈或祖先的名字,这是因为中华民族向来尊祖敬宗,命名和称谓禁忌深深扎根在社会文化之中,因此不能直呼长辈的姓名,取名字时也要避开先辈曾用过的字和谐音等,否则会被视为不敬。晚辈称呼长辈时,以辈分称谓代替名字的称谓,如“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既表明辈分,也表现出尊敬之意。而英美国家则没有这方面的禁忌,辈分低的人可以直呼辈分高的人的名字,不同社会地位的人之间也可以直呼其名。人们不会觉得这是不尊重的表现,反而会觉得这样更加亲昵,能拉近彼此的距离。

(2)对待老龄的态度方面。中国文化认为年长的人为智者,年老代表着智慧,因此老年人普遍受到尊重和照顾,人们也喜欢用“老”字代表尊敬,如“老同志”、“老干部”、“老师傅”等,“老”字加在姓氏后面更表示对人的尊敬,如“张老”,“叶老”。而英美人崇尚年轻,认为年老象征着“衰败”“落寞”“孤独”和“死亡”,因此对于“old”一词十分的忌讳。老人不能说成是“old people”而是“senior citizen”。在英语里表达“上了年纪”的委婉语也比汉语中要多,如 “be getting on”, “feeling one’s age”, “far advanced in age”等。

篇8

[关键词]英语教材;母语文化;跨文化交际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8-0177-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6.08.081[本刊网址]http://

一、引言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美国语言学家Claire Kramsch(1998)就曾说过“语言表述着、承载着,也象征着文化现实,两者不可分。”因此,语言教学离不开文化教学,英语所表达的英语民族的文化价值观、生活方式、思维习惯、行为模式、风俗民情等必然贯穿于英语教学过程的始终。而当下中国的英语教育出现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究其原因,这与当下的英语教材中中国文化的缺失不无关系。那么,英语教材中是否应该编排中国文化的内容呢?本文试图从《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和英语教学课程理念、跨文化交际理论、文化认同和迁移理论这几个方面具体分析英语教材中编排母语文化的合理性。

二、英语教材中关于母语文化编排存在的问题

(一)英语教材中中国文化内容的缺失

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在外语教学中加入目的语文化教学对于外语的学习有所裨益,但是在英语教学中过分强调英美国家文化的学习,忽视了中华文化的渗透,导致我们只重视英语国家文化知识的传授,而不重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对于中国英语学习者而言,英语学习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使用英语传播中华文化,然而绝大多数的学生在大学毕业通过了四、六级考试甚至英语专业毕业后,仍不知像《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等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在英文中如何翻译,在表达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时茫然失措。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对中国文化了解足,无法用恰当的英语表达中国文化,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杨华妮(2013)就曾指出现当下多数教材以灌输英美文化为主,有关中国文化的内容太少这一现实。现行的英语教材,从中小学英语教材至高等教育阶段的英语教材,无一例外地出现了中华文化内容缺失或过少的现象。因此,鉴于这一现实,需要加强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的渗透,增加英语教材中母语文化的相关内容。

(二)中国传统文化认识上的缺位

杜秀莲(2012)通过对大学生中国文化认同的调查发现,至少1/3的学生感受到西方文化对中国本土文化的冲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接近1/3的学生对于中国文化认同度非常低,认为传统文化对中国发展并无益处。与此同时,冯卉(2015)通过对高校英语专业学生文化认同的调查发现中国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在文化认同上更倾向于欧美国家。由此可见,我国对于民族文化教育的缺失,以致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仍存在着认识上的缺失。

三、英语教材中编排母语文化的合理性分析

(一)《英语课程标准》和英语教学课程理念的要求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英语课程总目标由“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方面”共同构成,同时将文化意识划分为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和意识与能力。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接触和了解外国文化有益于加深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在起始阶段对中外文化的异同有所了解,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较高阶段,扩大学生接触外国文化的范围,拓展视野,可以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根据英语教学课程理念,一是注重素质教育,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这包括工具性和人文性两部分。语言作为一个交流的工具,那么它真正传达的是什么呢?是思想,是文化。借助英语这个工具传达中国思想与文化,让西方人更加了解中国文化,使得英语教育具有人文性。二是面向全体学生,关注语言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例如民族地区的学生,他们和汉族学生有所不同,他们有着自己的母语与文化。因此,在教材的设计中加入一些民族文化与习俗,能够更贴近这些学生,关注到学习者的个性和不同,从而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如何将自己的文化与英语学习、英语国家文化相结合起来。三是强调学习过程,注重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语言的学习是为了能够更好地交流、沟通,由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沟通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种文化差异不是仅仅通过学习就能获得。对比中西文化,可以深化我们对中西文化差异的了解,深化我们对于中西文化差距的意识,从而可以更好地进行跨文化沟通与交流。四是优化评价方式,着重评价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即运用语言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真实的语境中,为了能够顺利地进行沟通与交流,我们必须清楚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否则,很可能就会造成交流中的尴尬情形或误解。因此,对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也应该纳入评价内容之中。最后,丰富学习资源,拓展英语学习渠道。将母语文化编入英语教材中,可以让学生了解更多学习语言的方式也可以通过运用英语表达母语文化来增加自己语言学习的方式与资源。

(二)跨文化交际理论

目前大部分英语学习者的学习目的是为了满足跨文化交流的需要,而现在跨文化交流是双向交流的过程,是一个多种文化相互碰撞的过程。多种文化相互碰撞的过程其实就是外民族文化的输入与本民族文化重构的过程。张蓓(2004)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当代大学生英语学习目的特别强调服务与国内工作环境下的英语交流。而现行的多数英语教材都是以英美文化为主要内容,无法满足我国英语学习者跨文化交际的需求。

因此,在教材的编排上合理地加入中国文化的元素,加强中西文化对比。帮助学生找出中西文化差异,从而教师可以更好地开展文化对比教学,帮助学生理解交际行为背后的中西文化价值观的异同,从中华民族的角度看待西方文化,理解西方文化,同时通过西方文化的视角重新审视中华文化,进一步深入地理解中华文化。从而可以保持跨文化交流中的主体地位,增强跨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对于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的学习,用英语向其他国家的人民传播和介绍中国文化已经成为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的一个最重要的途径。

(三)文化认同

随着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不断渗入,西方节日文化备受国人喜爱,某些西方的习俗、价值观和生活方式逐渐被年轻人所接受。杜秀莲(2012)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了中国文化认同现状的调查,发现尽管大部分学生对中国文化比较认同,但是至少1/3的学生感受到了西方文化对中国本土文化的冲击,同时得出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认同教学严重缺失的结论。就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缺失这一问题,对于英语教材中编排母语文化可以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表达母语文化的能力。对本土文化的了解和学习是文化能力的基本素质要求。如果一味地学习目的语文化而忽略母语文化,势必导致学习者形成不正确、不平等的文化价值观,对英美文化的认同甚至超过了对母语文化的认同。因此,英语教材中编排母语文化有利于提高中国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

(四)迁移理论

许多语言学习者认为在英语学习中要尽量消除母语对英语学习的“负迁移”,而忽视母语文化在英语学习的正迁移作用。我国学生学习英语时,其母语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因此,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对母语的依赖是不可避免的。赵恕敏(2013)认为在英语教学和研究领域,教师只关注到了母语对学生英语学习的负迁移,而很少关注正迁移,进而导致在进行文化教学时教师忽略对学生进行中国文化元素的输入与强化。高一虹(1994)根据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弗洛姆的“生产性人格”理论,通过对52名中国外语教师和研究人员的实验提出了“生产性外语学习”的概念,即“在目的语学习的过程中,目的语与母语水平的提高相得益彰;目的语文化与母语文化的鉴赏能力相互促进;学习者自身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在生产性外语学习中,母语和母语文化起着积极的作用。同时,刘丽敏(2010)认为中国文化是培养英语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基础,中国文化是进行中西方文化对比的重要参照,因此,在英语语言与文化学习中正确利用中国文化可以发挥其正迁移作用,促进英语学习。在教材中编排母语文化的相关内容,加强中西文化对比,势必可以帮助学生多角度地学习英语。

篇9

关键词《功夫熊猫》 中西方文化 差异 融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融入世界的步伐逐渐加快,在文化交往和融合方面,我们清楚的体察到,我们同西方国家的跨文化交际日益密切和频繁,中西方的各项文化合作可谓达到了一个历史的新高点,从所谓的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渗透交融,到文化观念的资源共享,成果领域的超拔凸显,这一切的盛况均体现了世界作为全球化时代的一个重要载体,已然位列文化传播与共享的“仙班”。文章考察的美国好莱坞大片《功夫熊猫》这一现代重要的媒体表征之一,集中反映了这一事实,也让我们再一次体验到了何谓中西文化差异。

一、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历史构型

(一)哲学观与逻辑思维方式之异构

关于中西方文化差异,首先是一个世界观问题,我们称之为文化的逻辑前提。不同的世界观也可以说是思维方式,决定不同的价值观,那么,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之逻辑起点就是中西方人持有的不同的思维方式或者称思维模式,它主导着人们对待事物的态度和总的看法。具体到文化认知上面,就表现为中西方人所不同的认知模式和思维习惯,这是一个常识问题。只有弄清楚这个前提,我们才能更加深刻的认识文化的那种根深蒂固的本质逻辑,那么导致这种不同的原因,显而易见,除了地域的因素之外,具体来讲还在于中西方人所特有的思维认知模式。

(二)哲学观差异决定价值观异构

按照马克思的理解,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哲学观)就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那么我们在理解文化作为一种认知结果的时候,就必然会受认知者本身价值判断的影响。不同的认知结果来源于不同的价值文化母体。这是一种自足的体系,也是任何一种文化都持有的特有的价值体系,它在人们的交往过程中充当着原则、圭臬的作用。我们要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创作的剧本、电影就必须要透过这种现象去考察背后的中西方不同的基本价值取向。然而这种文化的评判标准却又是各不相同的,我们在自身的适应范围内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不能执此而把一种标准强加另一种标准,或者说孰优孰劣的问题。关于价值观的差异在中西方有着截然相反的表现:比如中国注重集体利益,特别讲究爱国主义和维护家庭利益,主张天下为公,反对极端的利己主义和个人主义。与此相反,西方人的价值取向却主张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倡导自由、民主、平等基础上的绝对个人主义。西方人主张在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要把个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强调自由发展,主张自我意识,追求自我实现。

二、中西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流汇通

文化交流时一个国家、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方面。在世界已然成为一个大家庭的时候,有着不同文化的国家、民主要和平、和谐共同进步发展,就势必需要这些国家进行文化的交流和融通,这就涉及到我们所讲的跨文化交际问题。我们上面讲到由于中西方存在不同的思维方式,历史传统和语言习惯,必然会使正常的文化交流产生障碍,那么就应该如何正确地进行跨文化交际,促进整个社会的共同发展,和谐进步呢?当然,这不是本文所要探讨的话题,然而,本文试图从《功夫熊猫》这不影片作为文化传媒、交际的一个切入点,研究通过国家的文化是如何在差异中获得融合,又如何体现了某种各自的特色,体现文化的多样性和各种不同文化存在的合理性。我们只有正确地理解了文化差异形成的多种因素,才能规避在跨文化交流中可能产生的各种不利因素,发挥多元文化的丰富性,保证世界文化的历史传承和可持续发展。

三、影片《功夫熊猫》的文化融合

1.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交融

西方人的价值取向却主张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倡导自由、民主、平等基础上的绝对个人主义。西方人主张在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要把个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强调自由发展,主张自我意识,追求自我实现。在这里,美国文化中重点培育的是主人公阿宝的个人英雄主义,一种自我奋斗的精神。而中国文化主张为了集体利益因放弃个人利益,保大家舍小家,一直是中国人提倡和恪守的道德准则,并以此作为衡量个人价值的重要社会标准。个人的价值只有在具体的为集体而奋斗的过程中才能得到真正的体现,是一种个性和共性的关系,侧重共性的纯洁性和个性的自我抑制。

2.崇尚个性独立与中国传统孝道的融合

《功夫熊猫》,顾名思义是讲关于功夫与熊猫的故事。电影主人公阿宝就是出生在面条世家的一只熊猫,出于对功夫的天生爱好,最终需要在继承父业和实现自己的理想之间选择。最终在一系列的矛盾经历和复杂的的思想斗争中,主人公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成为了保护和平谷的神龙大侠,同时也回到了自己父亲的身边,实现了中国传统孝道在人物塑造上的超越,电影通过融合中西方文化差异内在的张力,实现一种共处的和谐,最终使阿宝这个人物形象更加获得大家的认可,使阿宝的人生有了多元的色彩。

参考文献:

[1]高一虹.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与超越[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篇10

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也是文化的最重要载体,储存着某一特定民族、种群文化的整体信息。因此,英语教学实际是一种文化的传播,教师对英语文化了解的深入能加强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而“语音+语法+词汇”的教学方法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跨文化应用能力。下面笔者将具体说明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渗透的方法及策略。

一、在课堂文化教学中实施功能意念教学法

上世纪70年代初,欧洲外语教学研究和实践已经开始从以教学法为中心向交际内容、交际目的为中心过渡。瑞士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提出了发挥语言(外语)的功能作用的教学法,被称为功能意念法,其主要特征是积极发挥语言的功能,即直接用语言表达关于询问、命令、请求、商谈、断定等,最终达到主观交际的目的。在日常课堂教学中,这一方法可与文化概念中的表层文化部分相结合,将表层文化中如风俗习惯、道德风尚、语言风格、礼仪礼貌、言谈举止的行为规范等人们通过观察、介绍可以逐步了解的文化形态,融入功能意念法提出的八点要素,即情景、功能、意念、社会、性别、心理作用、语体和重音、语调、语法、词汇等超语言手段。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实施功能意念法可以有效夯实学生的语言基础,同时使学生明确英语文化所体现的表象层面。在这种渗透融合的整个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思考并诱发学生的兴奋点,强化学生英语思维能力,提高其英语文化意识,合理规划并灵活使用其他辅助教学法,如情境教学法。最终在这一阶段为学生重新开启一扇学习英语的窗,让大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体会到轻松快乐的感觉,以期达到提高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目的。

二、将汉英两种语言文化进行比对组织教学

由于中西文化差异较大,进行文化比较教学能够最直接地与学生产生共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另外,在跨文化交流中,影响交流成功的因素有时不是缺少外语或目标语的语言知识,而是由于缺乏目标语民族以及学习者本族的文化知识,同时在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发展的初级阶段,学生往往会对异域文化存在好奇与疑问,开始察觉到文化差异的存在,容易以固有的本国文化对异域文化“想当然”。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跨文化知识的导入结合与母语文化深化比对就更显得重要。在这一方法中,除了使用传统的文化导入途径,如通过讲授、提供相关书籍材料、播放影像等方法外,还可从词汇内涵、谚语习语、警句格言、神话典故、特殊节日等诸多存在中西文化差异的方面组织专题活动进行教学实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对教学过程进行周密设计,通过分组展开练习,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规划,并形成月、周的主题,使学生不断地重复模仿,教师在课堂也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表现机会,以此来培养大学生英语听说表达交际能力。通过诸如以上的交际训练,学生可以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感受其内在文化,深刻了解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情感方式等民族心理构成,这种文化熏陶一方面活化了课堂,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另一方面通过中西文化的比对,让学生更加了解自身母语文化,在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同时,有力地促进了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

成功的跨文化交流不仅需要良好的外语语言能力,同时也要求人们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并在实际的跨文化交流中综合运用这些文化知识。语言承载着文化的表现,文化蕴含着语言的灵魂,语言与文化是不可分割的。鉴于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教学中应将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将两者统一起来。只有在英语教学中灵活地将语言模块与文化信息加以融合才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使学生在实践中正确运用语言,提高其跨文化交流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