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对幼儿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3-10-26 17:32: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艺术教育对幼儿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3-143-02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一种,对于幼儿来说,可以培养幼儿感受、理解、表现以及创造美的能力,还可以陶冶幼儿的情操,发展其智力,在幼儿的全面发展上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1]。艺术的直观、鲜明、富于表现十分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所以对幼儿开展艺术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既然艺术教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如何更好地开展幼儿艺术教育也就成为我们幼教工作者必须长期关注的内容。
一、我国幼儿艺术教育的现状
在社会高速发展以及素质教育改革的刺激下,我国幼儿艺术教育面临着发展的机遇与空间[2]。各个家庭、幼儿园乃至整个社会都开始认可并重视幼儿的艺术教育,各式各样的艺术培训班在社会上兴起,家长们热衷于让幼儿在课余时间参加各种艺术培训班的学习。但我们也注意到,由于错误的教育理念影响,幼儿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难以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
二、我国幼儿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要让幼儿“初步感受并喜欢环境和生活中艺术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能够大胆的表现自己的情感,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1]。它强调的是艺术与幼儿生活的联系以及幼儿在艺术活动的主体地位,而不是将艺术教育从幼儿生活中丰富的人文背景中剥离出来。不难看出,我国当前的幼儿艺术教育与其是有一定出入的,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1、忽视了幼儿的兴趣、需求以及发展水平
教育部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的艺术领域,在四句目标表述中,有三句用“喜欢”开头,而且主语都是幼儿。显然《指南》是突出以幼儿为主体的核心思想,强调幼儿的艺术兴趣及爱好的重要性。而我国目前的幼儿艺术教育往往很多是不从幼儿的兴趣入手,也不考虑幼儿的实际需求以及发展水平,大部分的课程都是集中教学,统一内容、统一要求、统一标准[1]。不仅忽视了幼儿发展的兴趣爱好以及个体差异,也扼杀了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忽略幼儿在艺术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当前幼儿艺术教育中“老师这样做,我就这样做”的现象还是非常普遍,教师通常是让幼儿观察、模仿老师的动作或者临摹老师的范画,这种“教师主体”的方式扼杀了幼儿的创造力[3]。对此,我们应该要树立起“以幼儿为主体”的观念,更多地去引发幼儿的创造潜能。如小班美术活动《云朵真有趣》,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先进行示范画,选了蓝色油画棒给天空中云朵涂颜色,同时一直强调“蓝蓝天空白云飘”。作品展示的时候,我们发现幼儿创作出来的云朵都是和老师的范画一样,都是蓝色的云朵。《指南》艺术领域七条教学建议中有三条强调“感受和欣赏”,提倡从生活、大自然感受和欣赏美的事物,并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把它表达出来。小班幼儿对颜色有很强的理解和感受能力,我们应该在活动过程中更多引导幼儿观察和欣赏不同天气云朵的变化,晴天时我们看到的云朵有白色有蓝色,阴天时我们看到的云朵是灰黑色。在充分的感受和欣赏过程中,幼儿对云朵颜色有了自己的理解之后再进行创作,我们就会发现幼儿创作出来的云朵是千姿百态的,它们有着不同的造型和不同的颜色。
3、忽视了幼儿自我表现的需要
人在幼儿阶段开始有了自我意识,对于世界的感知往往是从自身出发的,他们有着较强的自我表现需要,特别对于艺术的感悟,他们有着天生的优势。因此,幼儿园的艺术教育是幼儿最感兴趣的课程,他们希望在艺术课上充分表现自己。而我们目前很多有关幼儿的艺术教育却往往忽略了幼儿的自我表现需要,把幼儿规定在一个刻板的模式之下,压抑了幼儿的自我表现意识。如在区域活动时间,我们发现在美工区的幼儿创作积极性比平常美术活动中积极性更高,他们喜欢趴在桌子上认真的涂涂画画,还时不时发出阵阵笑声。虽然他们画的苹果树,树上的苹果特别大,五颜六色的,看起来不成比例也不逼真,但是他们创作得很快乐。其实这些都是学前幼儿年龄特点的体现,因为他们关注的是苹果而不是整体,再加上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就创作出五颜六色的苹果。看着孩子们的作品,我也突然明白了在指导幼儿创作上,教师不应进行过多的指导和干涉,不应该以规范要求、强调技能去约束幼儿的想象,应该肯定和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及表现愿望,倾听他们的创作想法,及时肯定和表扬他们,从而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创造力。这样,幼儿在自由创作和表现过程中,就能画出他们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情感。
三、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
1、更新幼儿艺术教育的教育观念
首先,教育改革,观念先行。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要不断的告诫自己:艺术教育并不是一种机械的技能训练,模仿更不是艺术[2]。要从“技能训练”转变为“审美培养”, 将“审美培养”作为幼儿艺术教育的核心理念和行动指南。在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育内容和组织教学活动时都应该坚持以“审美培养”为中心,去引导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而不是通过舞蹈、绘画等活动来培养幼儿绘画及舞蹈的技能。应充分创造条件,通过多种方式与幼儿一同发现、感受、欣赏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的美,引导他们学会用心去感受和发现美,丰富他们想象力和创造力,并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如大班美术欣赏《吴冠中作品――树》,活动第一环节是让幼儿观看图片,欣赏柳树、榕树、藤、松树四种不同造型的植物,再通过观看视频,感受水墨相融的情趣及水墨画作品中画面色彩、线条和着墨传递的意境,让幼儿了解水墨画的画面感及表现形式,激发幼儿创作兴趣。在幼儿对水墨画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教师与幼儿共同探讨毛笔运笔方法及作画先后顺序,并为幼儿提供了水墨、树枝、纸团、颜料等材料让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两两合作进行创作。整个活动教师没有范画,而是让幼儿通过大量观赏后再进行合作创作。活动结束后,我们在幼儿的创作作品中找不到一模一样的画,孩子们的作品让我们震惊,当孩子们沉醉在自己创作的作品时,我们深深感受到孩子们当上大师的喜悦心情。
其次,教师还应树立“以幼儿为中心”的观念。我们都知道,幼儿自发的艺术活动是不受功利目的所支配的,他们只是单纯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比如幼儿的画天真幼稚,唱歌发音不准、跑调,跳舞时乱蹦乱跳、动作不协调,这些活动也许很难让教师满意,可他们却乐在其中。其实这些都是幼儿表达自我的途径和方式,我们能从中感受到一种真实和自由。在艺术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善待幼儿的天性,做到“以幼儿为中心”,及时肯定及鼓励幼儿,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幼儿的主动性及创造性。
2、创新幼儿艺术教育的教学内容与方法
《纲要》中强调幼儿艺术教育要与幼儿生活实际相联系。教师为幼儿所选的艺术教育内容,应更多贴近幼儿的生活,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认知水平来组织开展幼儿艺术教育活动[4]。首先,选择的教学内容要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与幼儿的实际生活有较为紧密的联系。其次,在教学内容的展现方式上要注意增强开放性,为幼儿提供更大的思考、探索和创新的空间。第三,在教学内容设计上要紧跟时代的需求,重点培养孩子创新能力和创造力。如最近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正在热播,越来越多的爸爸也关注到亲子教育的重要性,也有越来越多的爸爸愿意参与到幼儿教育的活动中来。由于小班幼儿年龄小,独立完成作品对他们来说很难,我们就开展一节小班亲子美术活动――创意拼贴画《我的爸爸》,让爸爸们参与到我们的活动。整个活动我们营造着温馨的氛围,先让幼儿与爸爸一同欣赏生活中他们与爸爸的合照,再让幼儿说说爸爸在自己心中的样子,让幼儿对自己爸爸的形象有了更直观感受和印象。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创作,教师提供了大卡纸、积木、瓶盖、麻绳,泡沫胶等辅助材料,让幼儿与爸爸一起自助式挑选材料进行亲子创作。在温馨的氛围下,幼儿和爸爸有说有笑,共同创作。整个活动充满爱的味道,幼儿和爸爸也陶醉在创作过程中。这种低结构高表现的活动,特别适合小班的幼儿。通过这样的活动,我们发现幼儿的创造力有了明显的提升,他们越来越喜欢用生活中的物品进行创作。户外散步时,孩子们会三三两两的在树下,用石头,树枝来拼人;吃水果时,他们也会用圆盘来当脸,用水果来进行人物造型的创作,非常有趣。
3、注重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以及创新能力
在《指南》的引领下,我们应打破传统艺术教育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方法,尊重幼儿的个性化表达和自由创作,支持并鼓励幼儿的创新想法和创新行为。教师不能简单的用知识记忆、技能模仿来评价幼儿或评价教学效果,而是应该把“创造性”作为评价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指标,尽量为幼儿创造自由创作的空间。幼儿的创造力是一种主体潜能,而自由创作则是发掘这种潜能的过程。只有允许自由创作,才能给予幼儿自由发挥、大胆创造的广袤空间,才能充分地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幼儿的艺术创造潜能不仅表现在对艺术敏锐的感受力以及想象力上,通常也体现在他们对艺术表现形式上。如小班美术活动《我自己》,该活动打破了传统美术课用油画棒、记号笔进行创作的方式,为孩子提供各种形状的饼干,创作过程中让幼儿自助式挑选饼干,允许幼儿用吃掉、折断等方式把饼干变成自己需要的形状再进行创作,创作过程中即满足了幼儿品尝饼干的乐趣也激发了他们创作的激情。最后幼儿在对自己作品进行介绍时,我们发现有的幼儿给饼干小人戴上了帽子,有的给饼干小人扎起了辫子,可爱极了。这次活动结束后我们发现,幼儿对美术活动越来越感兴趣,也越来越自信了。
总之,在幼儿艺术教育中,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我们的教学重点,不是为了教幼儿模仿,不是在培养画家、音乐家,而是要保护幼儿对艺术的兴趣,尊重幼儿特有的表达方式,为他们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艺术氛围,让他们在艺术教育中获得无限的快乐。
参考文献:
[1] 杨筱彬.幼儿艺术教育的误区及对策略论[J].德阳教育学院学报,2009.09(03).
[2] 李 佳.当前幼儿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2010(02).
篇2
很多家长对美术教育还存在很多误区,因而产生质疑,笔者针对这些误区,提出一些建议,目的在于更好的促进幼儿美术教育的实施和发展。
【关键词】
家长;幼儿;美术教育;误区
中图分类号:G613.6
一、存在的误区
1、对老师的教学理念不理解,因而产生质疑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这与家长出生年代和所受教育有很大关系。现在的幼儿园孩子的家长大多是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他们所受的美术教育概括来说是比较陈旧的,对美术知识的实质是比较缺乏和偏激,他们最看重的是美术课的效果,这种效果就是作品。他们认为孩子喜欢涂涂画画,让他们进行系统的学习,老师应该教给孩子更多的绘画技法,比如教孩子怎么把太阳画得更圆,怎么样把楼房画的更直。当他们看到老师带着孩子做游戏,带着孩子抛弃了画笔用手掌直接去摸,认为老师不负责任,孩子的画乱七八糟他们很不理解,认为这是老师不负责任。
2、对儿童美术范围的认识局限
《纲要》中指出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很多家长认为,我的孩子只有用画笔在画纸上作画才是才学习美术。其实在幼儿美术教育包括很多方面,如折纸,陶艺,印染,剪纸等等形式。如果家长对儿童美术教育的认识局限,你的孩子就可能失去了一片广阔的艺术天地,这不但会使孩子的知识范围缩小,也会是他的想象力,创造力受阻。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很多时候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3、用自己的审美观念评价孩子的作品
孩子和大人一样,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总希望得到肯定,来确定这件事的价值,对于孩子来说得到外界的肯定更重要。米开朗基罗说:“艺术家用脑,而不是用手去画。”孩子同样是这样,他们充满了想象力,可能画出来的东西家长看不懂,但是他却能头头是道的说出这是火箭,这是我。这个时候常听到一些家长说:“一点都不像!”,孩子的判断力是很单纯的,由此一来他们会认为我只要画得像真的就会被夸奖,家长简单的一句话,把孩子引入了一个“模仿”的误区。家长会通过比较来肯定或者否定孩子的作品。我们常会听到这样的话:“你和老师画的一点也不一样!”,“你看某某画的比你干净多了!”。很多家长不知道孩子的想象力需要得在自信的空间里成长。
4、过分看重结果的重要性
家长看重的结果有两点:一是美术作品,二是奖项。由于家长所接受的美术教育的陈旧,加之他们对当代先进的美术教育并不了解,所以造成了一些偏激和片面的看法。家长希望孩子的作品能达到自己喜欢的审美标准。甚至有的家长为了达到自己标准,握着孩子的手作画。美术教育的作品只是一节课或一段时间的成果展现,而美术教育的过程中产生的效果,经过长期的积累和沉淀,会让孩子在今后的人生中受益无穷。现在社会上给孩子提供了很多展示自己的舞台,很多家长乐忠于这些比赛。对名次很重视,免不了和别的孩子比较名次,这无形中给孩子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我听过一个孩子说我妈妈说特等奖最好,就让我得特等奖!家长可能没有想到,孩子如果没有达到规定的目标,孩子内心可能会承受什么,孩子对美术的兴趣可能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二、建议
新《纲要》对幼儿教师的角色提出新的明确的要求,即:教师要成为“促进者”、“成长者”、“研究者”。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仅仅靠学校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教育离不开家长的力量。
1、家长应提高对幼儿美术教育的认识水平,使幼儿有机会接受到更好的美术教育,这关系孩子的成长。
有“近代教育之父”之称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其著名的《大教育论》中谈到:因为一切儿童都有一种要画图画的天生欲望,这种练习可以给他们快乐,他们的想象就可以从这种感觉的双重动作得到激发。家庭是幼儿教育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作为导航者,应认识到美术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价值,家长应该更坚定信念,孩子接受良好美术教育是同接受科学文化教育同等重要的!
2、家长应该摒弃旧的教育观点,接受新的教育理念,与老师多沟通。
教育的创新是任重而道远的工作,教师和家长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教师作为实施者,有很艰巨的任务,需要长期的探索;家长是这一任务的支持者,其两者的根本目的是一样的,都是希望孩子为孩子提供最先进的教育更健康的成长。
家长和老师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会更有助于孩子的成长。
3、请给孩子一个随心所欲的空间。
父母是天然的教师,他们对儿童,特别是幼儿的影响最大。家长应该为孩子创设良好的情感气息,创设一个宽松自由的想象空间,一个随心所欲释放自己创造力的氛围,是培养孩子健康心理的环境基础。
4、无论如何,请多夸奖孩子。
篇3
[关键词]接受关学;幼儿艺术教育;美术欣赏;启示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8)11-0020-04
接受美学又称接受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德国康士坦茨大学教授姚斯、伊瑟尔等美学理论家创立的一个美学派别。他们以解释学和现象学美学为理论基础,从研究文学史人手。打破传统的文学理论,将美学实践中读者、作者和文本的地位和功能重新定位,提出了“读者中心”的思想。姚斯认为,不同时代的读者对作品的理解是不一样的,作品的价值由读者的理解而定,作者在创作时应考虑读者。接受美学在上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并对我国的美学研究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此后,随着人们对它认识的深入,它又给我国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以诸多有益的启示。
美术欣赏是幼儿园目前较为常见和十分重要的一种艺术教育活动,其主要目的是发展幼儿的审美能力,即感知美、体验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与文学接受一样,幼儿美术欣赏也是一个艺术接受的过程,其中“读者”即幼儿,“作者”即美术作品创作者,“文本”即美术作品。所不同的是,这里的“读者”身心尚未发展完善,他们的接受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才能更好地进行。那么,如果将接受理论的主要思想纳入幼儿美术欣赏活动中,我们能否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让幼儿更好地感知美、体验美和创造美呢?以下案例呈现的是某幼儿园大班的一次美术欣赏活动,它将给予我们一些启示。
大班美术欣赏活动:凡・高的油画《向日葵》
活动背景介绍:此次活动之前,该班幼儿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在探索“用油画棒表现不同质感的物体”。长期的单一探索使幼儿创作兴趣逐渐降低,他们只求用油画棒表现物体奇特的质感,不求造型、配色和构图上的整体美感,画面也严重脱离现实。
活动过程:第一部分是欣赏与讨论,教师首先引导幼儿谈谈对该油画的整体感受。接着由整体到局部分别讨论油画的颜色、造型、构图和质感。第二部分是临摹与创作,教师鼓励锄儿用油画棒临摹或者创作一幅《向日葵》。整个活动持续了50分钟,教师语言流畅生动、富有激情,幼儿始终保持着兴趣盎然的专注状态。
这次活动虽然持续时间较长,但各个环节的衔接自然紧凑,教师、幼儿和作品间的顺利互动成就了幼儿专注而愉悦的审美体验,可以说这是一次成功的艺术教育活动。究其成功的原因,笔者认为,接受美学中几个重要理论的运用也许就是关键。
一、运用“读者第一性”理论。让幼儿成为艺术欣赏活动的中心
接受美学的倡导者强调读者在阅读活动中的地位,即读者是第一性的,他们承认读者的能动创造,提出“一干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时反对文学文本具有决定性的观点,倡导文学史应该成为读者的历史。在美术欣赏过程中,欣赏者也是能动的,他们有不同的生活背景和审美经验,可以对同样的艺术作品作个性化的诠释和创造性的想象。正是因为这种能动性所导致的不确定性,才使得欣赏者的中心地位得以凸显。因此,欣赏者之于创作者和美术作品也应该处于中心位置,而只有具有欣赏者的解读和参与的艺术欣赏才算是真正的欣赏。
在这次以凡・高的油画《向日葵》为对象的美术欣赏活动中,教师并不像以往那样只是灌输给幼儿有关油画创作者的背景知识,然后告诉幼儿别人怎样评价这幅作品。教9币已经意识到“审美活动对于儿童的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儿童在审美过程中的体验”,因此留给幼儿比较多的自由感知、解读和想象的空间,从而确立了幼儿在活动中的中心地位。
在活动第一部分,教师首先让幼儿仔细看看这幅画,然后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样的感受。这一问题的提出立即使幼儿进入认真欣赏的状态。由于问题简单而感性,幼儿回答起来没有压力。可以畅所欲言。有人说:“这是一盆花,感觉很温柔,很好看,比我们画得好。”也有人说:“是一盆,我看着心里很高兴、很快乐。他画得很漂亮。”还有人说:“是向日葵吧,看着心里很舒服,一点也不乱七八糟的。”……教师仔细倾听,频频点头,幼儿的答案越来越丰富多彩,每个人都为自己的表达而感到自豪,谁也不能否定他们的所见和感受。在活动一开始安排这种开放式的话题讨论,幼儿迅速体验到了自由欣赏和表达的乐趣,很快对活动产生了兴趣并专注于欣赏和表达,这使得整个活动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整体欣赏之后,教师很自然地将幼儿引向对作品的局部欣赏。在这一环节,教师的几个追问又一次让幼儿充分表达出自己对美的解读和体验。在讨论画面颜色时,幼儿发现了一对“好朋友颜色”――深绿色和淡青色(“好朋友颜色”是该班幼儿对近似色的生动的称谓,这是他们先前就掌握的概念),他们非常兴奋。教师捕捉到这一契机,紧接着提出几个问题:“看看还有哪里用了好朋友颜色?为什么你一下子就先找到了绿色的好朋友颜色?画家为什么要用好朋友颜色?”三个问题层层深入,对幼儿提出视觉、想象和情感上的挑战,激发幼儿主动地思考,因此换来了幼儿下面精彩的解读。在回答“为什么一下子就先找到了绿色的好朋友颜色”时,有幼儿说“绿色显得很有生命力,所以我先看到了它”。还有幼儿说“绿色很清爽,让我很高兴”,等等。而在回答“画家为什么要在这里用好朋友颜色”时,有幼儿说“花瓣和花蕊是好朋友,所以要用近似色”。也有幼儿说“这样显得颜色更漂亮了”,还有幼儿说“它们像家人一样,显得很舒服”。由此,幼儿加深了对近似色的审美体验,不仅仅停留于对近似色进行辨识。同样,在欣赏画面的造型时,教师也将理解和感受的空间留给了幼儿。以下是他们的部分对话:
教师:你们看,这朵花是正面的,那朵是侧面的。还有什么样子的啊?
幼儿A:有的高,有的低;有的是靠在一起的,所以有地方挡住了,看不到。
幼儿B:有的花瓣看得很清楚,毛毛的;还有的花瓣是向上长的。
教师:为什么会向上长呢?
幼儿C:花是活的,长得很好。
幼儿D:它们长得很有劲,很快乐。
幼儿E:花茎有长有短,有的是直的,有的是弯曲的。
教师:直的花茎和弯的花茎给你什么感觉?
幼儿F:弯的花茎上的花也是活的。
幼儿G:直的茎显得很高,弯的显得很有力气。
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不仅关注到作品在造型上的多样性,而且体验了由造型多样性所产生的各种美感。尤其是对这幅画中生命力的感知,有些成人尚且很难把握,幼儿却能领会,我们不得不
感叹,艺术欣赏活动的确不该剥夺幼儿体验与表达的机会。
幼儿是能动的独立的个体,他们对一切事物的感知、理解和想象未必会因为年龄小而绝对受到限制。教师在引导幼儿进行艺术欣赏时应该撇开成人对作品固定的解释,运用教育机智给幼儿自由体验和表达的空间,让他们处于艺术欣赏的中心。
二、运用“期待视野”理论。充分调动幼儿已有经验
“期待视野”是接受美学的又一个重要理论。在姚斯的理论里,“期待视野”是指在文学接受活动中由读者原先的各种经验、趣味、素养、理想等综合形成的对文学作品的一种欣赏要求和欣赏水平,在集体阅读中表现为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期待视野”一方面影响了阅读者的接受效果,即能否接受,另一方面也影响了阅读者的提升,即能否创造性地接受。
对于幼儿来说,期待视野是指“由原先的生活经验和审美经验等综合形成的一种潜在的审美尺度”。而这里的审美经验表现为“他从以往的审美活动中获得的经验以及所形成的审美情趣和对艺术史、艺术类型、艺术语言、主体、形式等方面的熟悉、领悟与认识等等”。
在这次欣赏活动中,首先是教师选择的教学内容激发了幼儿的“期待视野”,调动了他们的已有经验。从前文介绍的活动背景可以看出。正是由于幼儿厌倦了对油画棒技能的单一探索和重复表现,教师才认识到,幼儿当前需要的是更丰富、更高级的刺激:一方面要拓宽幼儿的视野,让他们认识到油画棒技能的可迁移性,另一方面要使幼儿认识到油画棒可以表现出充满美感的画面。在这样的思考下,凡・高的油画《向日葵》很快进入教师的视野。《向日葵》这幅作品色彩对比强烈,笔触粗重,作品中的向日葵造型各异,花朵沉甸甸而富有质感,整个画面鲜亮明快而简洁。如果把这样一幅艺术作品拿来欣赏,正好可以满足幼儿当前的实际需要,即迁移已有的油画棒技能经验,获得更丰富的视觉感受,切实体验作品中的美感。
在活动过程中,尤其是在欣赏和讨论画面质感时,幼儿的表现验证了教师对幼儿“期待视野”的分析。教师先提问:“不同的花朵摸上去会是什么样的感受?”有的说“毛毛的”,有的说“硬硬的”,还有的说“可能蛮重的”,这让幼儿对质感有了最初的感受。接着教师进一步追问:“如果是你,你会用什么样的方法画出这样的感觉来?”由于有了先前的关于油画棒技能的经验。幼儿争先恐后地说出自己的画法,有的说“用笔的侧面用力擦,画出花蕊,再滚一圈”,有的说“可以用一提一提的方法画出毛毛的感觉来”,有的说“可以用重重的点画出黑黑的瓜子来”,也有的说“用短的油画棒一圈一圈地滚,多滚几次,就会是重重的了”,还有的幼儿甚至跃跃欲试,想要到黑板上画给大家看。正是这一提问,充分调动了幼儿已有的技能经验,使他们表现出对油画棒技能从未有过的激情和创新,他们不仅更好地体验了质感,而且创造性地迁移了已有的绘画经验,。即产生了新的“期待视野”。
此外,幼儿从欣喜地发现近似色到能够进一步加深对近似色的审美感受,同样也是因为教师的提问和引导切合了幼儿的“期待视野”。教师考虑到在幼儿已有的审美经验里已经有了近似色的概念,而且幼儿还亲切地称它们为“好朋友颜色”,因此才在幼儿发现了一组近似色的基础上进一步让幼儿寻找其他近似色,甚至去体验和想象为什么要使用近似色。这既调动了幼儿的已有经验,也进一步巩固了幼儿对近似色的认识,同时还使幼儿获得了新经验,即对近似色的美感体验。
“期待视野”可以有效参与到幼儿获得更高层次经验的过程中,因此熟悉幼儿、了解幼儿已有的各种经验以及他们当前的兴趣和需要,并在此基础上选择教育内容,采取有效策略充分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这将帮助幼儿形成更高层次上的“期待视野”。
三、运用“读者参与作品”理论。让幼儿进行创造性表现
篇4
一、创设适宜环境支持幼儿的美术创作
幼儿美术教育不应是枯燥的美术知识灌输和美术技能训练,而应是能让幼儿充分感受和体验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大胆想象并进行创作活动。因此,为了配合课题活动的开展,我们在班中创设了专门的课题活动美术创作区,如:编织区、沙盘画区、粉笔画区、工艺品制作区等,提供丰富的可操作材料,让幼儿在各个区域感受用不同材料进行美术创造的乐趣。江南女孩美如水,班里的小姑娘们个个爱美,通过编织区的编辫子游戏,他们掌握了编辫子的基本方法,通过穿鞋带游戏学打漂亮的蝴蝶结,对幼儿的动手能力与小肌肉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和提高。在工艺品制作区,利用我们身边随手可得的材料,如一次性纸杯、旧报纸、妈妈的丝巾、围巾、奶奶种的各种豆子等等,为自己设计出“蝴蝶造型”,做出“种子贴画”“树叶书签”等。
二、在生活中挖掘适合开展美术活动的各类材料
大自然是最好的活教材,平时我们注意引导幼儿去感受幼儿园、小区的环境,午餐后带他们去校园里散步,感受幼儿园的童趣美。秋天,我们带领孩子们去常熟郊区新造的公园――“南湖湿地公园”里秋游,领略家乡美景。孩子们穿过一座座弯弯曲曲的小木桥,走过凹凸不平的十字路,到湖边的树林里休憩、分享美食,感受家乡美。春天,我们带着孩子去雕塑广场春游,雕塑广场的雕塑形态各异,孩子们观察得很仔细,在春游结束之后我们也请幼儿进行回忆,并当一回设计师用橡皮泥捏出各种雕塑。我们在平时也会挖掘一些具有地方特色又适合幼儿进行美术活动的材料,如:收集秋天的各种落叶制作“树叶拼贴画”“叶子书签”等;收集粗细不一的毛线自己学织围巾、杯垫、给蜘蛛结网等;春天用剥下的笋皮作画、笋做成小船工艺品等;夏天用池塘里的荷叶当成小伞玩扮演游戏。这些随处可见、唾手可得的材料让幼儿的美g活动变得丰富多彩、情趣盎然,深受幼儿的喜爱。
三、整合课程中结合课题内容,让美术活动丰富多彩
课题的研究与幼儿园课程的实施应该互为补充、互相依托。我们充分挖掘课题资源,努力寻找两者的最佳交融点。在《拜访大树》主题活动中,我们和孩子们一起收集各种各样的树叶,观察比较它们的外形与颜色,根据这些不同特点进行设计、想象,制作出漂亮又充满创意的“树叶拼贴画”。《盖房子》主题活动中有不少有关家乡及美术有关的内容,我们将这些活动进一步分析,修改设计教案内容,使幼儿能得到更多有关我们家乡文化方面的经验。比如,社会活动《各种用途的房子》中,我们寻找了一些常熟比较著名的建筑图片,虽然这些房子孩子们平常见过,但对它们的认识并不全面,我们与孩子一起猜测、了解它们的用途,让幼儿对家乡有了更多认识。
四、在区域游戏和自主性游戏中渗透课题内容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因为游戏中充满自由、自主和愉悦。游戏是幼儿特有的生活方式,幼儿通过游戏不断地体验成功与失败;不断地认识自我、认识世界;不断地丰富和完善人格,获得身心和谐健康发展。《幼儿园教学指导纲要》中指出:各类幼儿园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要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要依据教育目标,为幼儿提供充足的玩具和游戏材料。我们的家乡常熟地处江南水乡,物产丰富,作为教师如何因地制宜,发挥本土特色的优势激发幼儿对游戏的兴趣,成为游戏实践的迫切需要。
把课题的内容融入自主性游戏中,就等于把课题融入了幼儿的生活。在“小小加工厂”的游戏中,幼儿用橡皮泥捏出我们常熟沙家浜的特产――螃蟹,一只只大闸蟹栩栩如生。在“幼儿园”的游戏中,“小老师”带领小朋友用常熟方言念出“常熟好地方”,呈现出吴侬软语的江南水乡场景。“虞园点心店”的“点心师”们用皱纹纸、橡皮泥、泡沫纸等材料制作出我们常熟的特色点心“蕈油面”“叫化鸡”“扯蓬豆腐干”等等,每次路过游戏区都仿佛闻到了美食的香味,吸引了许多小顾客前来品尝。在游戏中,幼儿会向大家介绍我们家乡的美食,家乡的旅游景点及特色,有效地促进幼儿美术情感的发展。
篇5
关键词:儿童美术;民间艺术;人文素养
文章将儿童美术教育中民间艺术的融合作为依据,对其教育意义、影响内容及教育的优化进行系统性的探究,旨在为儿童美术素养的提升及民间艺术的传承提供有效依据。
一、民间艺术引进儿童美术教育的意义
(一)民间艺术是地方文化的彰显
民间艺术是我国历史文化的产物,同时是对历史发展的见证。因此,在儿童美术教育过程中,通过与民间艺术的融合,可以使儿童在艺术能力提高的基础上提升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对于民间艺术而言,主要是对历史文化、物质生活及人文思想的融合,同时是地方文化的体现。如果民族文化在传承的过程中失去民间艺术及民族文化的传承理念,会使这些特定的环境及条件失去其原有的价值,并在最终脱离历史舞台[1]。
(二)民间美术是民族多元化发展的标志
民间艺术作为特色化的艺术形式,由于其文化的多样性,在其传承的过程中会充分彰显丰富的文化形式。将其引入儿童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可以使儿童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民族文化的价值,并实现对不同文化的特色性认知,因此,通过这种教育模式的渗透,可以使儿童提升民族精神,挖掘审美潜能,实现民间艺术内容引进的意义[1]。
二、民间艺术在儿童美术教育中的影响分析
民间艺术对儿童美术教育的发展十分重要的作用,幼儿教师在现阶段美术活动构建的过程中应该从全新的角度对幼儿的美术教学进行审视,认识到幼儿时期儿童思想的活跃性、对事物充满好奇心等特点,将民间艺术有效融入美术课堂中,使幼儿的审美能力及艺术创作灵感得到激发,从而使幼儿的美术素养得到提升。民间艺术可以提高儿童的人文素养。
三、儿童美术教育中引入民间艺术的策略分析
(一)探究民间艺术的本源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
在现阶段幼儿美术教育活动构建的过程中,为了更全面地融入民间艺术元素,教师应该通过积极的探究,提高对民间艺术的认识,构建特色化的民间艺术融入形式,为民间文化的传承提供有效依据。因此,在教育优化的过程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认识到民间艺术的基本特点,丰富原有的美术活动氛围,在地方儿童美术教育中,可以通过对地域特色的分析,将美术课堂渗透在民间艺术之中,例如泥塑、陶瓷、沙雕等活动。其次,将幼儿园的特点得到充分的彰显。美术教学活动的构建,核心目的是将幼儿培养成审美能力强、立足本土的人,从而为幼儿的综合性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在民间艺术融入幼儿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儿童教师应该强调学习环境的真实性,在美术活动中,民间艺术的融合不只是将民间艺术停留在课堂上,更应该在儿童在活动参与的过程中,有效利用民俗文化,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并提高对民族文化的认知。在活动构建的同时,教师可以有效运用民俗文化,使幼儿与家乡民间艺人的对话,让幼儿在整个活动之中受到民间文化的洗礼。
(二)构建创新性的美术实践教育活动
在现阶段幼儿美术活动构建的过程中,怎样激发幼儿对民间艺术的认识,传承良好的民族文化,逐渐成为幼儿美术教育中十分重要的教学形式。因此,在美术教学活动构建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为民族素养及美术素养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首先,构建文化传承的教学模式。在美术活动构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临摹、复制民间艺术文化形式,例如民间美术中的彩绘、泥塑及上色等,通过这些教育活动的构建,可以使幼儿在实践的过程中体会到民间艺术的基本构思,通过艺术中造型的变化、色彩的对比及线条的融合,提高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其次,实现资源统合性的教育理念,在儿童美术教育活动构建的过程中,通过民族元素的融合,使儿童沉浸在民间艺术的净化之上,并在教学活动变化、重组等方法创新的过程中,提高美术活动的灵活性。例如在材料、技术等创作内容运用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降低民间艺术中基本元素运用的难度,将传统模板雕刻转换为雕刻印制;在色彩吹塑中,将吹塑纸代替铅画纸进行拓印画的创作;在画面布局的过程中,应该采用圆形式、对称式及S形式的结构形式;而人物造型的过程中,为了激发幼儿的想象空间,应该彰显人物形象基本特点,并将幼儿的质朴、夸张及大胆的造型进行保留,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所以,通过这些创作元素的融合及运用,可以使美术课堂充分的注入新时代的元素,并使文化在继承及发扬的基础上得到传承,使幼儿创作的美术作品充分彰显民间艺术的基本特点。与此同时,在儿童美术教育实践的过程中,通过与民间艺术的融合,可以进一步激发儿童对民间艺术的感悟能力,强化民间艺术的表现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儿童的民族情感,同时可以为幼儿美术素养的提升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因此,在现阶段儿童美术教育的过程中,教育人员应该认识到民间艺术融入的重要意义,通过对民间艺术的充分性融合,激发幼儿实践及探究的意识,从而为幼儿美术素养的提升提供有效依据[5]。总而言之,在现阶段美术教育内容构建的过程中,在民间艺术融入的同时,儿童不需要对民族艺术的抽象内容及复杂内容进行解读,只需要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提高自身的美术素养。对于这种教学环境的营造而言,是一种生态化的教育模式,幼儿在整个氛围中,可以通过互动、体验、实践进行美术内容的学习,而且教师在活动的过程中应该引导幼儿在活动同时充分彰显其个性化的特点,创造活动的最大特点是提高儿童的思维及创新能力,使幼儿在美术创作的过程中充分显示主体意识。与此同时,通过民间艺术引入儿童美术教学,可以使幼儿在美术活动探究的过程中强化民族意识,提高民族素养,而且通过民族元素的运用,可以逐渐提高儿童的美术素养。
作者:丁江华 单位:绍兴市城东香莲公寓西区内世纪贝贝幼儿园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幼儿民谣;传承;游戏
幼儿民谣主要创作与人们的实际生产和生活中,具有押韵、生动、活泼的特点,幼儿容易理解,适合幼儿进行传唱。在幼儿民谣中,体现了我国民俗风情和传统文化,是传统教育和音乐智慧的融合。民谣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是对我国优秀文化的传承,同时也对幼儿的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当前我国在幼儿阶段的民谣教育存在严重不足,民谣的流失以及教师经验的欠缺都对民谣教育带来一定阻碍,本文针对上述问题,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提出几点民谣传承和发展的相关策略。
一、以兴趣为基础
幼儿阶段是儿童丰富语言和学习语言的活跃时期,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阶段,将民谣作为语言教育和课堂教学的工具,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语言能力和理解能力,丰富幼儿的情感思想,培养幼儿对民谣的兴趣,让幼儿在民谣中体会到快乐,为幼儿发展和学习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
以民谣《螃蟹歌》为例,这首民谣用生动简洁的语言讲述了我国传统饮食文化。在教学前,教师首先要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幼儿充满兴趣地跟随教师一起进行民谣学习,具体策略如下:(1)教师先给幼儿讲述一些关于螃蟹的民间故事,也可以向幼儿展示实物,通过实物引导幼儿观察螃蟹的外形,帮助幼儿了解螃蟹的外形和习性,让幼儿认识到螃蟹是一种家乡有名的特产。(2)教师可以先用方言唱一遍《螃蟹歌》,给幼儿带来新鲜感,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教师还要向幼儿解释方言,让幼儿更加深层地理解民谣所表达的意思。(3)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民谣内容图谱,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民谣内容,掌握民谣诵读的节奏韵律感,进一步让幼儿理解民谣所表达的情感。
二、用艺术做催化
民谣具有诗画的意境美、动听的旋律美以及生动的语言美等特点,不仅节奏明快,而且很多民谣中都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可以从艺术的角度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从小培养幼儿的艺术气质,让幼儿在童年阶段接受艺术教育。民谣具有简单通俗的艺术本质,因此,教师在进行民谣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掌握上述特点,用艺术做民谣教学的催化剂,采取不同的艺术形式进行民谣教学,让民谣更好地在幼儿教育中得到传承和发展。
以民谣《叮叮当》为例,这首民谣不仅有诗一般的韵律,同时节奏十分明快,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先向幼儿播放配有轻快音乐的诗歌朗诵,让幼儿充分体会到民谣之中所蕴含的艺术美,等欣赏结束后,教师再规范幼儿的歌词发音,让幼儿对这首民谣有基本的了解和掌握。最后,教师再同幼儿一起学习演唱《叮叮当》这首民谣,等幼儿充分掌握后,配上乐器演奏进行男女合唱,可以组织幼儿以表演汇报的形式,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幼儿是民谣的主人,受到幼儿喜欢并且可以传唱的民谣,才是真正有传承意义的民谣。
三、用游戏做拓展
游戏是幼儿阶段的生活象征,是幼儿童年的快乐回忆。幼儿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可以同他人进行合作以及交流,可以在游戏中得到乐趣,同时,幼儿的情感也在游戏中得到了抒发。教师要针对幼儿阶段特性,将游戏作为民谣教学的工具,充分拓展幼儿的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以民谣《拍大麦》为例,教师在进行民谣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在课堂设定游戏情境,可以边念童谣边做游戏,一人先合掌,另一个两手合到对方手上,先合掌手抽出,再反合到对方手掌。唱到噼噼啪时,上方有节奏手掌对拍,提供给幼儿展示自我的平台。如果民谣脱离现实生活,就失去了本身的价值和意义,因此,教师在开展情景模拟的同时,要让情景更加贴近生活,更加有趣丰富,充分展示我国纯真质朴的民风。教师在进行民谣教学的时候,可以让幼儿进行角色扮演,然后一边唱民谣一边进行动作表演,并且通过投票的方式选出表现优秀的幼儿,给予一定的奖励。
采用游戏的形式进行民谣教育,不仅符合幼儿的天性,同时还充分表达了民谣精神,培养了幼儿的沟通能力以及肢体表达能力,是一种有利于民谣在幼儿教育中得到传承和发展的策略。
同时,教师还可以邀请家长一起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和幼儿共同进行民谣的游戏和学习,这样不仅提高了幼儿的学习动力,还为幼儿表现自己、增进父母感情提供了新的途径。家长和幼儿一起参与民谣教学的亲子活动,有利于民谣在幼儿教育中的传承和发展。
总之,民谣教育对幼儿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影响,教师要积极发掘民谣资源,并且借鉴教学策略,在教学中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为传统民族文化传承做出贡献,让民谣在幼儿教育中得到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篇7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一方面继续重视科学教育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幼儿阶段是最容易塑造一个人的性格、习惯的阶段,因此,幼儿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正是以此为切入点,简要介绍了幼儿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内涵,进一步阐述了幼儿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联系,然后分析了幼儿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必要性,从有利于发展幼儿的创造性与创造意识、丰富幼儿的情感、为幼儿创造良好的氛围等方面论述,最后笔者给出了幼儿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路径探讨,从主体层面、课程设计层面、实践活动层面展开,通过对幼儿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路径探讨,希望为我国幼儿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提供一些启发。
关键词:
幼儿;艺术教育;科学教育;融合研究
科学与艺术是人类历史上永恒的话题,艺术来源于生活,是人类对现实生活中的现象进行加工提炼创作出来的,是人类精神世界的结晶,哪怕是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也有艺术的存在;科学是人类逐步进化,寻求自身发展、自身突破的内在需求,是以逻辑分析的方法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等领域的许多现象进行分析,然后进行抽象,找出隐藏在其中的最基本的规律,从而影响人的思维和活动,进而再作用于客观世界。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科学与艺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研究幼儿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对于幼儿的全面发展与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幼儿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路径探讨,希望为我国幼儿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提供一些启发。
一、幼儿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概述
幼儿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针对的主体年龄段是3———6岁,这是儿童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的一个阶段。幼儿艺术教育与幼儿科学教育的内涵理解如下:
1、幼儿艺术教育
对于幼儿艺术的理解,可以从三个层面把握,第一,幼儿艺术是幼儿情感的表达,是幼儿自身的文化、精神状态、思维方式的表现;第二,幼儿艺术是幼儿将自身的情感、特征投射到客体身上,并且把客体当做自己的一个方面;第三是幼儿艺术的成果方面,指的是幼儿的艺术创作成果。在此基础上的幼儿艺术教育是指,艺术教育者根据3-6岁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幼儿艺术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艺术欣赏和艺术创作活动,感染幼儿,并培养其艺术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最终促进其情感和个性发展的一种审美教育。
2、幼儿科学教育
幼儿科学是幼儿在认识世界过程中发生的,是幼儿把握自身所认识到的周围世界的一种方式。幼儿对周围的世界进行探索,产生好奇心,通过发问、观察的方式,解决疑问的过程,就是儿童科学进行的过程。对于幼儿来说,科学教育仅仅是一个启蒙阶段,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对3———6岁的幼儿,通过自身的幼儿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研究活动,对周围物质世界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问题,寻求答案的探索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幼儿获取广泛的科学经验和探究事物的方法,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对大自然的关注和热爱。
二、幼儿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联系
艺术与科学相辅相成,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幼儿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也是这样,他们在总体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方法上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在教育目标上,无论是幼儿艺术教育还是科学教育,都是以培养幼儿全面的能力,塑造健全的人格为根本,在幼儿的身心发展阶段产生重要的影响,比如培养幼儿专心钻研的素质,无论是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都需要幼儿潜心、专心的做事,通过这方面的教育,培养孩子专心做事、心无旁骛的基本素养,还可以帮助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受益终生的,因此,幼儿教育与科学教育都有促进幼儿在情感、态度、知识、能力、技能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作用。在教育来源上,虽然幼儿艺术教育的教育内容以音体美的教育为主,向其他形式扩展,科学教育的教育内容以文化素质教育为主,看起来二者的教育内容并无太大关系,但是,二者在教育来源上是相同的,都是以幼儿的生活、接触到的有限的对世界的认识为基础,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比如对幼儿开设的自然科学的课程,也是以幼儿对周围世界的疑问为基础开展的,比如为什么会打雷,飞机为什么会飞,等等,对幼儿开设的手工制作的课程,也是鼓励幼儿以身边周围可以随处接触得到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在教育手段和方法上,也是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虽然科学要求更加严密,追求合理性与逻辑性,艺术追求创造力,追求灵感的闪现,但是他们在教育手段与方法上,都主张积极的交流与合作,都认同在合理基础上的大胆探索、追求,对任何知识都是谦虚、谨慎的态度,不盲目服从权威,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保持怀疑但不过激的良好教育方式方法。
三、幼儿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幼儿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必要性体现在幼儿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重要意义上,幼儿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的重要意义体现在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创造力与创造意识、丰富幼儿的情感、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等。
1、幼儿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创造力与创造意识。
创造力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综合性本领,但这种能力在幼儿时期是最不受束缚的,也是在幼儿时期最容易培养的,幼儿时期的孩子对周围的一切都产生好奇心,天上的星星、地上的蚂蚁、飞奔的汽车,幼儿无时无刻不在对周围的事物有好奇心,把这种好奇心进行有力的引导,向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引导,通过对二者的融合,恢复幼儿的思维和学习生态的教育,通过充分利用游戏形式的艺术化的教育,幼儿以自身的视角与思维方式,来表现他们对于陌生世界的认知,他们的创造性在这种自由宽松的氛围中也被激发出来。在艺术化的教育中,幼儿的潜能最容易被激发出来,从而培养了幼儿的创造力与创造意识。
2、幼儿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有助于丰富幼儿的精神世界与感情世界。
科学研究需要细心,艺术需要丰富的内心世界与感情,这二者的结合,将会使得两种状态向有利的方向结合。我们重视文化课的学习与培养,然而科学研究并不是机器,在枯燥的、日复一日的研究中能够坚持下来,除了对于科学的热爱,也离不开精神世界的丰富,而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恰恰有利于幼儿在其小时候就拥有一个丰富的精神世界,无论是从事科学研究还是其他工作,都能以一个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阳光开朗的人,而不是只会从事某一个工作的无趣的人。通过二者的融合,有利于幼儿人际交往的开展,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其思想不断成熟,沟通交流能力也在不断地往更高的水平迈进,通过科学与艺术相融合的教育,处事更加稳重,行为更加从容,而且可以将自己的情感在与别人进行合作时表达,让别人可以懂得自己的意愿,这都有利于幼儿的人际交往,也会受到大家的欢迎。
3、幼儿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有助于幼儿健全人格的塑造与智力的开发。
众所周知,让幼儿拥有一个健全的人格与拥有健康的体魄是同样重要的,健全的人格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因此,对于幼儿健全人格的培养非常有必要,而幼儿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比如在科学教育过程中,面对一些趣味实验,有多次失败的可能,在这个过程中,鼓励幼儿树立自信心,不断尝试,面对同伴的质疑,是否可以从容应对等等,都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塑造孩子健全的人格。此外,通过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还可以促进幼儿的智力开发,通过广泛涉猎艺术与科学知识,不断学习,增长学识,培养广泛的情趣,拥有求知创新的心态,可以全方面的促进幼儿的智力开发与意志力的培养。
四、幼儿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路径探讨
1、在主体层面,逐步渗透
在主体层面,我们进行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针对的对象是幼儿,而幼儿是3———6岁的儿童,这一时期的幼儿对于科学教育的接触比较浅显,也不可能进行深入的科学教育,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没有科学教育,要想把幼儿的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进行融合,需要学校、教师、家长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多种工具、多种形式、多种生活学习情境刺激幼儿的积极与主动性,从而在多方面把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相融合。我们可以在儿童文学中渗透科学教育,利用艺术形式使幼儿对教育活动产生好奇,有求知欲望。比如在叫幼儿乐器或者唱歌的时候,可以通过通俗的语言给孩子解释乐器是怎样发出声音的,人的器官是怎样相互协作发出声响的,在教幼儿的唱歌过程中,把艺术与科学完美的融合,在幼儿的生活、学习中,一点一滴的渗透。
2、在课程设置层面,注重关联性
在进行幼儿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时,在课程设置方面要注重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之间的相互联系性,建立具有明确教育目的科学与艺术教育体系。比如,利用孩子爱玩的天性,甚至带有破坏力的特点,让孩子了解某玩具的构造,拆散后再重新组装起来,这既培养了孩子的耐心与恒心,还让孩子在拆卸、组装玩具的过程中,学习了科学知识。在课程设置时应该努力引导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比如可以在艺术教育活动中给幼儿一幅画作原形,让幼儿根据画面的构图、造型的不同把事物或动物比作人,按人的心理变化来创作出作品等等。
3、在实践活动层面,注重动手能力
我们教育孩子,不能做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要真正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才能达到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目的。而培养孩子动手能力最好的方式就是手工制作或者简单的实验,结合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我们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也可以进行手工制作,手工制作活动需要探究所要制作物体的性能,按照其原理进行科学设计,在感知基础上探究原理,整个过程需要不断与幼儿相互配合,根据设计的需要不断调整设计,这就要求幼儿在活动中充分的相互交流、相互帮助,激发幼儿渴望学习知识、帮助同伴的愿望。并且,幼儿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比如放大镜、潜水镜等等,我们可以在让孩子进行简单的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或者进行简单的美术手工制作,也可以邀请民间艺人,比如剪纸画等等,充分调动孩子动手的积极性,提升孩子的动手能力,实践证明,孩子更乐意在动手过程中学习、进步。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当今社会越来越需要复合型高素质的人才,这都离不开对幼儿的科学培养,而艺术与科学相互融合的培养模式,无疑是最佳的培养方式,虽然艺术与科学各有各的教育价值与认知体系,艺术教育强调情感表达及审美,科学关注真实,但诚如笔者前面分析所言,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在教育目标上、在教育手段和方法上等等方面都是相通或者相类似的,他们之间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对幼儿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研究,以期为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奠定基础。
作者:李红竹 单位:阿坝师范学院基础教育系
参考文献:
[1]柳志红.幼儿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篇8
关键词:唐卡 藏族文化 创新意识
【分类号】G613.6
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省级规划课题:拉卜楞寺建筑装饰艺术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运用与研究(课题批准号:GS【2015】GHB1524)“阶段性成果”。
唐卡也叫唐嘎,唐喀,系藏文音译,指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题材内容涉及藏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堪称藏民族的百科全书。
唐卡是在松赞干布时期兴起的一种新颖绘画艺术,即用彩缎装裱而成的卷轴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历来被藏族人民视为珍宝。唐卡的品种和质地多种多样,但多数是在布面和纸面上绘制的。另外也有刺绣、织锦、缂丝和贴花等织物唐卡,有的还在五彩续纷的花纹上,将珠玉宝石用金丝缀于其间,珠联璧合。唐卡绘画艺术是文化的奇葩,千余年来影响深远。
唐卡作为藏区艺术的魁宝,在幼儿阶段就开始接触并初步认识,是藏区民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幼儿审美观的形成有重要意义。
一、唐卡在藏区幼儿园美术教育中的意义
1.让幼儿通过唐卡初步了解到藏族文化和历史
唐卡艺术是中华民族民间艺术中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唐卡在内容上多为宗教、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等,凝聚着藏族人民的信仰和智慧,记载着的文明、历史和发展,寄托着藏族人民对佛祖的无可比拟的情感和对雪域家乡的无限热爱。唐卡内容繁多,既有多姿多态的佛像,也有反映藏族历史和民族风情的画面。作为身处藏区的孩子,从小就应该了解藏族文化、宗教和历史,通过唐卡感染他们,形成初步的民族意识。
2.通过唐卡培养幼儿对颜色的认识,从而产生正确的审美观
唐卡的造像、线条、色彩、构图、装饰等方面,在继承藏族传统绘画流派曼唐画派精细柔美的艺术风格的同时,大胆借鉴了汉地绘画的特点,形成了细腻圆润的绘画风格。唐卡颜料全为天然矿植物原料,色泽艳丽,经久不退,具有浓郁的雪域风格。唐卡构图严谨,均衡,丰满,多变,画法主要有工笔重彩与白描为主。刺绣唐卡是用各色丝线绣成,有山水、人物、花卉、翎 毛、亭台、楼阁等。通过对唐卡的认识,让孩子们对颜色有了更丰富的认识,并对自己生活的环境产生热爱之情。
3.通过动手实践提高幼儿的基本绘画技巧
由于唐卡的内容丰富,色彩多变,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想象力。教师可以充分调动幼旱男巳ぃ让他们临摹一些简单有趣的图案,例如:祥云、彩莲、花鸟、山水等,引导幼儿的正确勾线绘画。也可以让幼儿给描好的形象染色,按照不同唐卡的要求涂色。通过这些实践活动提高幼儿的绘画兴趣和技巧。
二、唐卡在藏区幼儿园美术教育中的创新性运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的报告书《学会生存》中强调:“人的创造力,是最容易受文化影响的能力,是最能发展并超越人类自身成就的能力,也是最容易受到压抑和挫伤的能力。”只有富于创造性的幼儿园美术教师,才能造就出富于创造性的幼儿, 只有富于创造性的幼儿园美术教师才能用创造性的教育唤起幼儿创造性的学习, 用创造性思维方法锻炼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品质, 使教与学合理地碰撞出创造的火花。
1.幼儿美术教师要树立创新价值取向, 转变传统教育思想教育思想是幼儿美术教师行动的先导。 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就有什么样的教育行为、教育实践。 教育思想的转变是幼儿园美术教育改革的核心和前提。 因此, 培养幼儿的创造性, 幼儿美术教师首先要形成全新的教育观念, 树立以创新精神为价值取向的教学观和质量观。 要认识到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根本目的在于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丰富幼儿的美术实践经验, 建立初步的审美意识, 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
幼儿美术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唐卡作品当中有意义的内容,将唐卡中的色彩、人物、图案融入日常的美术教学活动中,从而激发幼儿健康审美观的形成。要科学选择美术教学内容, 意识到对艺术过程的体验比结果更为重要。要灵活地运用多种美术教育方法,增加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 激发幼儿创作的愿望。要正确评价幼儿的自由表现,尊重幼儿富有个性色彩的创造行为,保护幼儿的原创力 ,让幼儿成为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发达的创造欲望和健康和谐人格的人。运用唐卡中对和谐自然环境的描述,培养幼儿健康的自然观。教师要认识到创造力是与生俱来、自然产生的,每个孩子都有创造的欲望与权利,教师要给予小心的呵护。否则,思想认识上差之毫厘,行为效果上就会谬以千里。
2.幼儿美术教师要营造新型师幼关系, 培养幼儿创新意识。幼儿创造性的培养源于幼儿园日常的美术教育过程。鲜明的情绪是激发幼儿强烈美术创造需要的基础。因此,幼儿美术教师必须要努力营造一种有助于幼儿创新意识培养的民主师幼关系。要确立以幼儿为本的教育观念,充分尊重幼儿的思想、情感、意志和行为方式, 鼓励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大胆表现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形成一种以创新精神吸取美术知识、运用美术知识的性格。
篇9
目前,国内的幼儿教育对幼儿的律动特点颇有研究,顺从幼儿律动带来的有利方面,积极交幼儿律动发展为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成为幼儿教育中重要的日常。幼儿律动在教师指导下,会结合动作练习、音乐欣赏等方面培养幼儿的艺术特征和艺术兴趣,并在此基础上加深幼儿对其他事物的理解,全面提升幼儿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
【关键词】幼儿 律动 高专舞蹈课 意义
一、幼儿律动的分类
在幼儿的律动中,主要有以下四种形式:
(一)行进律动
在幼儿的脚步前进长体现的律动,为幼儿的行进律动。这种律动主要是在幼儿想进走动中,形成一定的律动性,通常会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动作练习,使得幼儿的行进存在节奏感。比如,教师会以一定的模板展示给幼儿,在训练时会选择相应的曲目来进行,如训练幼儿学军人走路是最常见的行进律动训练,并会以义勇军行进曲来进行伴奏,带动幼儿的律动。
(二)节奏律动
这种律动最重要的是背景音乐,在浓厚的音乐中进行律动练习,加强幼儿动作与节奏的切合度,以此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在这种律动练习中,通常教师会引导幼儿利用身体手、脚、头等部位进行有节奏的律动,比如摇头、拍手以及跺脚等动作。实际联系中,教师通常会选择律动感较强的背景音乐进行伴奏。
(三)模仿律动
模仿律动是幼儿律动练习中常见的律动形式。这种律动主要以幼儿的生活实际为基础,模仿相关生活中的动作,比如刷牙这个动作,或者洗脸这个动作,如何将这些动作变得有节奏感,是需要加以练习的,并且在这种律动形式的练习中,也会播放相应的情境音乐。除了生活中的动作模仿以外,也可以模仿特定大人的动作,比如工人的动作、农民的动作等等,在联系过程中,背景音乐要随着模仿对象的不同而放置不同类型的情境音乐,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四)动作律动
动作律动也就是一些步骤相对简单的舞蹈动作,在舞蹈中属于最基本的动作。这种律动,需要教师拥有牢固的基础舞蹈技巧,向幼儿展会基本舞蹈动作,幼儿加以学习模仿。也就是说,动作律动可以说就是基础的舞蹈,这对幼儿的身体平衡能力要求较高,不仅要保持动作准确,还要保持身体的整齐和协调。在动作律动的练习中,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律动美感以及舞蹈情感。
二、幼儿律动对高专舞蹈课的意义
(一)帮助幼儿理解、记忆及表达
幼儿的律动对高专舞蹈课来说,是十分基础的能力,幼儿能够通过基本的律动,加深对舞蹈的理解。在律动练习中伴随着音乐等,能够积极触动幼儿的视觉、触觉以及听觉等,使幼儿全身心投入律动中,帮助幼儿理解动作与音乐,并认识到自身的律动与周围情境的基本联系。幼儿在动作的律动中,会形成一定的肢体记忆,肢体记忆在幼儿这个阶段,比意识的记忆更为有效,对其舞蹈基础的培养十分有效。另外,幼儿律动会促进幼儿的情感教育,增强幼儿自信心,实现幼儿的开心和愉悦。一旦幼儿开心了,就会寻求开心的表达,将高兴的情绪利用律动动作有效表达出来。
(二)养成良好习惯
幼儿这个阶段,其可塑性十分强大,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在幼儿这个时期是最佳时期。而幼儿信管的养成与幼儿律动具有共同的特征,即反复性和渐进性等特点。在幼儿的成长阶段,利用幼儿律动来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十分有效。比如在模仿律动形式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洗手律动,利用生活中洗手的场景,加以背景音乐,形成幼儿律动,这不仅是对幼儿律动的训练,同时也促进幼儿勤洗手习惯的养成。再比如,教师可以引导组织学生进行礼貌律动,将基本的礼貌礼仪融入其中,促进幼儿素质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三)培养基本节奏感
幼儿喜欢变达自己的心情个情绪,并且天生喜欢动。但是在幼儿这个阶段,其语言系统还不成熟,许多心情无法用正确的语言顺利表达出来,如果幼儿不能足矣用语言表达,便会使用肢体的活动来表达,这也是幼儿天生的能力。而幼儿律动的教育和联系,能够促进幼儿对肢体运动形成更深的理解,帮助幼儿懂得什么心境应该用什么样的肢体律动来进行表达。为此,幼儿律动的练习,能够促进幼儿对音乐以及动作的理解,培养幼儿动作的基本节奏感。教师通常可以播放不同形式的音乐,指导幼儿在各种音乐背景下,应该做出怎样的节奏动作。
(四)培养幼儿艺术感知能力
对于高专舞蹈课来说,艺术感知能力是最为重要的。对幼儿律动的培养,就是在不知不觉之中培养的幼儿的艺术感知能力。可以说,幼儿天生便具有一定的艺术感知能力,艺术感知与情感表达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教育中,教师通过利用幼儿的律动结合幼儿对音乐的理解,开展一些力律动活动,能够帮助幼儿实现感知能力的发展。
结束语:
总的来说,幼儿律动具有其天生的一部分,而通过幼儿律动增强幼儿的节奏感、理解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等,则需要通过教室的指导和帮助。通过对幼儿律动的发展,对高专舞蹈课具有极为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参考文献】
[1]岳娜.幼儿律动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意义[J].劳动保障世界,2016,15:19+21.
篇10
课题批准号:GS[2015]GHB1524。课题名称:《拉卜楞寺建筑装饰艺术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运用与研究》。
“拉卜楞寺”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城西0.5公里处。简称扎西奇寺,是我国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一般称拉卜楞寺。作为本土的优秀建筑资源,我们针对拉卜楞寺题材丰富多样的装饰艺术开展了课题研究《拉卜楞寺建筑装饰艺术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运用与研究》,着重从拉卜楞寺的建筑结构、装饰色彩、图案造型等方面入手,将拉卜楞寺的装饰艺术以欣赏、观察、涂色、绘画、美工、建构、游戏等形式渗透到幼儿园的五大领域教学中,帮助幼儿了解本地的社会文化资源,激发幼儿求知欲,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而在夏河这样有着浓郁藏族文化的大背景下选择了拉卜楞寺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开展这项研究活动,使拉卜楞寺这块艺术瑰宝作为本土优势资源在幼儿园的教学中得以充分的展示和运用,能够更好的帮助藏族幼儿了解本民族的艺术文化,激发幼儿对民间艺术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对弘扬藏族优秀的民族文化有重要意义,也使其它民族幼儿增进对藏族文化的了解,对提升幼儿审美、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潜在意义。
一、如何对拉卜楞寺建筑装饰艺术内容进行有效筛选
(一)拉卜楞寺建筑装饰题材繁多,很多教育素材并不为一线教师所熟知。所以,要开展此课题首先必须实地参观拉卜楞寺建筑装饰艺术,从外部到内部装饰深入了解,体会装饰题材的生动形象化;二是走访拉卜楞寺院的僧人及对拉卜楞寺建筑装饰文化熟知的老人,对各种装饰手法或装饰物的种类、名称、材料、手法等方面进行多渠道、全方位的深入了解,搜集教育素材;三是要发动家长资源收集有关拉卜楞寺建筑装饰的各类资料、材料。注重整合社会、家庭、幼儿园各方面的教育资源,建构社会、家庭、幼儿园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充分挖掘与利用拉卜楞寺建筑装饰艺术宝库,发挥幼儿园、家庭、社会的多元文化的总体效益。
(二)我们以反思原有课程及其实施为基础,全面审视原有课程的主要优势与不足,从观念入手,再构课程;从资源入手,优化课程;从形式入手,实施课程。注重探索用什么样的课模式去影响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用什么方法与途径才能激发他们热爱拉卜楞寺建筑装饰艺术的情感。研究的难点首先在于如何在拉卜楞寺建筑的外部和内部装饰中提取优秀的适合幼儿欣赏和了解的素材进行筛选、整理、加工,使其成为适合幼儿经验背景、能让幼儿理解、接受的教育内容,这是教师搜集材料和进行筛选时较难把握的环节;其次在于设计教学活动时如何将单一的建筑装饰内容设计的富有趣味性、游戏性、操作性,还要针对活动中幼儿的发展水平和接受能力调整制定相应的教育目标。这需要教师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和改进方法,优化活动设计。
二、整合课程资源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拉卜楞寺院装饰主要分为外部装饰和内部装饰,外部简洁朴素、内部富丽堂皇,建筑外部装饰可从屋顶、墙面和窗户三个方面进行了解;建筑内部装饰可从绘画、雕塑、供品三个方面进行了解。根据装饰形式,主要有建筑、绘画、雕塑、图案等。拉卜楞寺建筑装饰无论从外观形象还是到内部陈设无一不体现出拉卜楞寺民族特色浓厚、形象生动优美、颜色绚丽多彩的装饰艺术特点。我们在研究过程中从拉卜楞寺的建筑结构、装饰色彩、图案造型等方面入手,以欣赏、观察、涂色、绘画、美工、游戏等形式组织教学活动,渗透到幼儿园的五大领域教学中。
三、本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幼儿园活动中的意义
(一)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制定教育活动目标时,从幼儿的兴趣、需要出发,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技能与知识三方面的整合,力求在每一次的活动中能让幼儿获得情感体验,获取有益的经验,有恰当表现的机会。通过各领域教学活动的渗透,引导教师树立从点到面的发散式教学理念;引导幼儿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了解事物,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
(二)在教师设计教学活动将拉卜楞寺建筑的装饰艺术渗透到幼儿园五大领域的过程中,注重以研究为切入点,促进日常保教工作,以试点班课改为突破点,促进其他班级课改。对教育实践进行即时性反馈与持续性的评价,不断总结与反思,再充实或修正活动方案。整合预设c生成的目标、内容、手段,优化教育过程,提高教师对资料的搜集、筛选、整理能力,实现本土资源与教学活动的有效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