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贷危机分析范文

时间:2023-10-26 17:32: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次贷危机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次贷危机分析

篇1

一、次贷危机发展情况

虽然这次次贷危机凸显于2007年2、3月份,但其根源可以追溯到2000―2001年美国新经济泡沫的破灭和“9・11”事件的发生。我们将次贷危机的发展情况大致划分为四个阶段。

(一)危机酝酿阶段

进入21世纪,世界政治经济风云变幻,美国新经济泡沫的破裂和“9・11”事件的发生,迫使美联储开始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从2001年到2004年连续13次降息,利率水平从6.5%降至1%,为46年来最低。其效果是避免了美国经济衰退,用新的房地产繁荣取代了已经破裂的新经济泡沫。支撑美国房地产繁荣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次级房地产抵押贷款。 美国抵押贷款银行协会数据显示,次级抵押贷款占全部抵押贷款的比重从2000年的2.4%上升至2006年的13.6%(真实情况可能要达到30%以上)。房地产市场的过度繁荣和次贷比重的快速上升,为日后的次贷危机埋下了隐患。

(二)初露端倪阶段

从2006年中期开始,美国房地产市场开始降温,房地产的价格出现下滑。2006年8月,美国旧房销售中间价比上年同期下降1.2%,11年来首次出现同比下跌。2美国抵押贷款银行协会2007年初的报告显示,2006年四季度美国次级抵押贷款不良率显著恶化至13%以上,达到4年来的最高水平;抵押贷款违约率(逾期30天或30天以上未偿付贷款的比率)升至4.95%,创下2003年第二季度以来的新高。

(三)来中爆发阶段

2007年4月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机构“新世纪金融”申请破产保护,拉开了次贷危机影响全面显现的序幕。

(四)愈演愈烈阶段

进入新的一年,随着企业经营年报的披露,次贷危机的不良后果进一步浮出水面。 从趋势看,美国次贷危机的事态发展还在演变之中。有人形容次贷危机如冰山一角慢慢融化,其最大危害并非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的损失,而在于银行信贷紧缩、对其他资本市场的溢出影响、风险程度上升以及人们对经济增长信心的下滑,特别是处理次贷不良资产、重拾市场信心尚需时日。

二、次贷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分析

(一)次贷危机与房地产泡沫破裂互为因果、相互推动,形成了恶性循环

次贷危机因美国房地产泡沫破裂而产生,大量中低收入者无力偿还债务,不少家庭低价变卖房产,导致房屋消费大幅下降,地产价格下跌,又进一步加剧房地产泡沫破裂。从美国看,截至2007年底,新房销售和建造量与高峰时相比下跌了一半,房地产投资处于近27年来的最低水平。人们普遍估计,美房地产市场此轮下行周期还只走了一半,其负面效应将继续扩散。美房地产业产值占GDP的5%,对就业的贡献率高达75%,并对私人消费增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美经济增长的关键。房地产泡沫破裂与次贷危机的双重打击,使得美国民众的“房价财富效应”大大缩水,直接削弱美国消费者信心与居民消费支出。

美国经济咨商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从2007年下半年以来,消费者信心指数一路下滑,2008年1月份跌至87.9,比2007年7月下跌了21.4%。从全球范围看,整个房地产市场都面临“熊市”的威胁。目前,欧洲各国银行普遍压缩住房抵押贷款数量,致使欧洲房地产市场面临严重的流动性危机,房价随之进入“寒冬”。去年第三季度,法国、西班牙等国房价10年来首次出现下滑,一向以坚挺著称的英国楼市从2007年11月开始也连续下跌,有关专家预测,欧洲更大一波房地产熊市将于2008年全面来临。

(二)对金融市场的冲击仍在深度蔓延,可能演变成为一场全新的金融风波

据调查,目前全球投资者拥有美国以房地产抵押作担保的有价证券总额达1.6万亿美元,占全球金融资本总市值的6%,占美国金融总资产的15%。美国次级房贷危机不可避免地对国际金融市场造成重大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许多金融企业的账面出现巨额浮亏。截至目前,美国方面,花旗银行、贝尔斯登、美林证券、摩根斯坦利、美国银行等国际著名的大金融企业都已报亏,有的出现经营困难;欧洲方面,瑞士银行、西德意志银行也纷纷宣布经营亏损,瑞士银行2007年第三季度净亏损7.12亿美元,西德意志银行全年亏损14.5亿美元;日本、澳大利亚以及我国台湾、香港的银行、保险等金融企业也都不同程度地受次贷危机波及而出现损失。日前,标准普尔表示,全球主要金融机构因次贷危机而最终蒙受的损失可能高达2650亿美元。现在可以看到的数据还只是大型金融企业的,预计热衷于投资次贷相关的高风险资产的中小金融机构损失更为严重。同时,近年来受资产证券化等因素推动,金融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外业务大幅膨胀,比如,美国金融市场上的过桥贷款总额已达3500亿美元。在国际金融形势出现逆转的情况下,这些表外业务不仅可能出现大量亏损,而且清理起来极为复杂。

二是证券市场出现剧烈波动。由于次贷危机的影响,全球房地产业和金融业经营状况急剧恶化,受此拖累,证券市场的房地产类股票和金融类股票严重缩水,严重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全球股市震荡加剧。美国道琼斯指数收盘价,由最高时2007年10月9日的14164.5点,一度跌至2008年1月22日的11971.2点;英国伦敦富时指数收盘价,由最高时2007年6月15日的6732.4点,一度跌至2008年1月21日的5578.2点;日本日经指数,由最高时2007年6月21日的18240.3点,一度跌至2008年1月22日的12573.1点;香港恒生指数,由最高时2007年10月30日的31638.2点,一度跌至2008年1月22日的21757.6点。

三是金融市场的信用紧缩严重。随着次贷危机的不断发展,各国银行业普遍上调了贷款利率,提高了放贷标准,减少了信贷规模,主要金融市场流动性出现紧缩。出于对风险的防范,国际投资者的行为也趋于谨慎,投资热情受到一定抑制,投资交易量低且交易缓慢,企业并购和融资陷于停滞。

此外,次贷危机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美元贬值和国际原油价格暴涨。次贷危机使美联储被迫改变加息预期,将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从控制通胀

转为防止经济下滑,至今已连续4次降息,累计降幅达2.25个百分点。美降息使美元与欧元、英镑利差拉大,美元承受着更大的下行压力,加之其他国家央行抛售美元资产,美元已降至2002年以来的最低点。美元连续下跌,加之投机炒作、库存下降以及地缘政治冲击等因素影响,国际原油价格近期再度暴涨,突破100美元/桶。

(三)已出现拖累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迹象,进而可能挫伤全球经济增长

当前,美国经济正处于一个十分敏感的调整期。2001年以来,美国经济已持续增长7年,有人认为,本轮经济周期可能到了“拐点”时刻,在经济调整压力和次贷危机冲击的叠加影响下,当前美国经济形势比2001年时更为严峻,此次美经济一旦滑向衰退,程度可能更深、持续时间更长。也有经济学家认为,美国经济是处于“增长性衰退”之中。所谓“增长性衰退”是指美国经济增长低于3%的潜在经济增长率,但还没有陷入传统意义上的经济衰退(即GDP连续两个季度负增长)。由于“增长性衰退”持续时间较长,其带来的阵痛会比以往的短暂衰退还要大。今年1月30日,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第四季度美经济按年率计算仅增长0.6%,增幅远低于前一季度的4.9%;2007年全年美国经济增长2.2%,是过去5年来的最低增幅。最近,美联储调低了2008年美经济增长率的预测,从2.5―2.75%降至1.8―2.5%,这进一步加剧了人们对美国经济前景的担忧。

美经济调整或者说衰退,将严重影响全球经济增长。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其经济总量占全球GDP总量的28%。美国又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品市场,2007年美居民消费支出为9.5万亿美元,占全球GDP总量的近20%,而同期中国居民消费仅1万亿美元,印度只有6500亿美元,美消费需求不足留下的供需缺口,无法由其他国家包括经济发展较快的中、印等新兴国家来弥补。美国消费行业全球化程度较高,亚洲、拉美等地区许多国家的经济很大程度上依赖对美出口,“美国打喷嚏,全球要感冒”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认为,美国经济增长率每下降1个百分点,拉美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将下跌0.22个百分点,亚洲新兴市场国家将平均下跌0.13个百分点。同时,信贷扩张和资本市场的发展繁荣是这一轮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实体经济产生实质性影响,如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及其“财富效应”形成了特殊的“资产依赖型经济”。这次次贷危机从根本上动摇了这种经济扩张机制的基础,给今后一个时期世界经济的增长投下了阴影。近日,IMF下调了2008年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测,认为,今年全球经济增长将从2007年的4.9%减缓至4.1%。其中,美国从2.2%减至1.5%,欧元区从2.6%减至1.6%,新兴市场经济体从7.8%减至6.9%。

也有专家认为,由于全球经济对美依存性明显减轻,美国经济放缓产生的外部“溢出效应”有限。一方面,区域合作加强,欧亚各自的区内贸易增长迅速,使美国市场的重要性下降,有助于抵消美经济放缓带来的不利影响。据统计,2000―2005年,欧元区对美出口的比重从17.2%降至14.9%,日本对美出口的比重从29.7%降至22.5%,亚洲“四小龙”的降幅均在7个百分点以上。另一方面,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增长动力充沛,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金砖四国”继续保持快速增长。IMF认为,2007年“金砖四国”中的中国、印度和俄罗斯对全球经济的贡献率超过一半。预计2008年“金砖四国”仍然保持强劲增长势头。

总之,受次贷危机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当前国际经济环境更趋复杂,我们需密切追踪、科学分析次贷危机的演变及其对我经济发展的各种影响,合理谋划、积极应对。

一是努力化解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必须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扩大内需,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一手抓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有品牌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节能环保型产品的出口,努力扩大服务出口,严格控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积极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扩大能源、重要矿产品以及先进技术装备、关键零部件进口。

二是充分认识国际金融市场的复杂性,合理规避外汇储备用于境外投资时的风险,并渐进调整我国外汇储备币种结构,分散外汇储备风险。

三是做好金融监控工作,严密防范输入性金融风险。

篇2

从2001年初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开始了从加息转变为减息的周期,到2003年6月联邦基金利率已经进行了13次下调,降低到1%。相对应的房地产市场贷款利率也同期下降。持续的低利率,以及宽松和活跃的贷款条件极大刺激了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和繁荣,这种优越的条件也鼓励了投资者寻求更高收益的工具,导致了证券化的需求增加。从2004年6月起,美联储开始连续2年13次调高联邦基金利率,利率从1%提高到4.25%。到2006年8月,联邦基金利率上升到5.25%,连续升息提高了房地产市场的借贷成本,引起了房价走低以及按揭违约风险的增加。房价下跌时,抵押品价值不再充足,贷款人收入又不高,面临着贷款违约、房子被银行收回的处境,进而引起按揭提供方的坏帐增加,按揭提供方的倒闭案增加、金融市场的系统风险增加。利息上升,导致还款压力增大,很多本来信用不好的用户感觉还款压力大,出现违约的可能,对银行贷款的收回造成影响的危机。

次级贷款所占规模不大,但产生的损害是巨大的,原因是美国金融市场的功能巨大,其利用各种金融衍生工具将次贷进行了无节制的信用扩张,从而放大了次贷的破坏作用。随着现代金融市场的发展,结构化金融产品目前已逐渐成为广受投资者关注的一类重要投资工具。面对旺盛的市场需求,投行等机构对次贷产品层层的打包,把不同期限,不同信用等级的次贷产品证券化并打包销售给一个具有风险隔离功能的特定目的机构(SPV),并由这一机构公开发行以此为基础资产支持的债券,并使用CRT(风险转移工具)把风险转移给最终投资者。

2 次贷危机的金融传染过程

金融传染(financial contagion)是指由于金融市场自身特征及市场主体行为所导致的危机通过金融关联向其它国家的传染,其传染途径主要为资本市场及货币市场等金融渠道。由于经济全球化浪潮日益凶猛,各国经济波动的同步性和全球化成为金融危机像国际传导的助推器和放大器。

次级贷款危机爆发后,最先受到影响的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金融市场,这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发达国家的机构投资者发展得较为成熟,它们资金实力雄厚,进行跨国投资,在全球配置资产。其实,在日本、欧洲还有其他国家的投资者都大量的投资有美国的资产,其中一部分就是以次级贷款抵押的衍生品。

近来,日本政府发表的2008年第四季度(10-12月)经济数据显示日本经济大幅恶化,衰退速度和程度超出预料。金融危机对日本的直接影响体现在:日本地方银行持有的次贷相关金融商品相对自有资本比例较高,随着这类金融商品的贬值,地方银行经营恶化。

如图(1)是美国次贷危机后对日本经济的传染过程:

由于次贷危机的爆发,导致了美国的股市大跌,日本的股市的同样暴跌,所以传染效应在股票市场是可视的。

除了受害者日本,再次就是欧洲,美国是欧洲最大的消费市场,2009年1月,英国汇丰银行、英国巴克莱银行、德国最大的商业银行德意志银行以及面临拆分危险的德国地产融资抵押银行、瑞士银行等都宣布在美国次贷危机中遭受不同程度的巨额亏损,银行业不断的坏消息,导致了欧洲股市的大幅波动。表1是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以来欧洲部分各银行机构的损失:

资料来源:法国《回声报》。

3 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我国和美国存在直接贸易关系,美国是中国的最大出口国,持续的贸易顺差使得我国的外汇储备中持有1.4亿的美元资产,当危机爆发之后,美元大幅贬值,致使我国遭受了巨大损失,目前,美联储猛开印钞机,以填补流动性缺口,对我国经济造成了通货膨胀的压力。

此外,次贷危机给美国的实体经济也造成了很大的风险,因为美国的经济属于消费拉动型增长,当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信贷紧缩时,就会减少消费信贷,这样很多消费者都会减少消费。这对我国来说就是外需下降,如此,我国的出口就会相应的缩减,中国海关总署2008年7月10日的数据显示,6月份中国贸易顺差比去年同期下降20.16%,今年累计贸易顺差比去年同期下降11.18%。随着美国经济的放缓逐渐传导到其他国家,中国对欧盟和新兴市场的出口也开始放缓。

4 次贷危机的应对措施

4.1 加强全球合作,共同应对危机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当经济繁荣时期,金融机构资金周转灵敏,各国汇集金融资源,相互投资,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当经济受到非预期的冲击时,一国金融机构出现流动性不足时必然传染到与它有金融联系的其他国家。这样,经济出现了依存的现象,所以在应对危机时要加强合作。

4.2 保证银行的资本结构,提高银行信贷的质量

银行本身的自有资本要满足巴塞尔协议的要求,这样可以保证银行的流动性。另外,银行在做出信贷决策之前,可以对借款对象做风险分析,并加强风险管理,这样可以避免潜在的风险。

4.3 谨慎发展信用衍生产品

信用衍生产品虽然是转移信用风险的重要工具,它本身也存在很多的缺陷。所以我国在发展金融创新产品时要谨慎。

篇3

摘 要 08年发生的世界金融危机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新现象,几乎各国经济都深受其害,中国经济也受到较大的冲击,世界经济陷入上世纪大萧条以来最困难的境地。本文对当期世界金融危机和东南亚金融危机进行比较,并提出了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异同 措施

一、引言

金融危机指的是与金融相关的危机,也就是金融资产、金融市场或金融机构的危机,如股灾、金融机构倒闭等。本文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美国次贷危机和东南亚金融危机进行分析,通过比较二者的异同,最终得出对中国的启示。

二、两次危机的比较

(一)相同之处:从宏观层面看,股票暴跌、货币贬值、金融机构倒闭、房地产缩水、失业剧增、经济增速下滑、经济衰退、部分地区局势动荡等。

(二)不同之处:一是两次金融危机发生地及影响范围、程度不同;二是两次金融危机爆发的导火线及表现形式不同;三是两次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不同;四是两次危机的应对措施不同;五是两次危机对中国产生的影响不同。

三、两次金融危机给中国带来的启示

中国加入WTO后带来的挑战增加了中国金融开放过程中的不稳定性,可能导致脆弱的体系不堪一击,国际金融的动荡不安也同样构成对中国金融稳定的威胁。

第一,充分认识金融创新所伴随的风险,金融体制和金融监管改革的重要性在某种程度上不亚于金融创新。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是一场新型的金融危机,其产生的内在机理就是金融产品透明度不足、信息不对称,金融风险被逐步转移并放大至投资者。这些风险从住房市场蔓延到信贷市场、资本市场,从金融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并随着金融全球化,通过投资渠道和资本渠道从美国波及到全球范围。

第二,虚拟经济不能脱离实体经济。当前的次贷危机是虚拟经济的过度发展而又缺乏监管导致的虚拟经济运作链条出现问题,继而导致连锁反应,发生大量的虚拟经济的破产最终拖累到实体经济,酿成世界性经济危机。无论是上世纪末的东南亚金融危机还是当前的次贷危机,都充分说明虚拟经济严重脱离实体经济容易产生严重的泡沫风险。因此,为确保经济安全和金融安全,既要追求经济的较高发展速度,更要警惕泡沫经济。

第三,谨慎对待金融自由化理论。在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各国对银行和金融业已经实施了很长时间的自由化政策,取消和放松了许多对金融业的管制、限制和强制性规定。泰国在保持进出口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60%以上对外贸易势头的基础上,于1991年-1993年实现了国际收支经常项目的自由化,即实现了金融完全自由化。之后不合时机的资本项目的开放通过开放廉价的短期外资融资渠道助长了信用的膨胀,促使银行过度冒险,而信贷膨胀的结果是巨额的贷款损失和银行资产负债表的恶化。从泰国因货币危机导致其经济由高速增长转为1-3年(甚至更长)的停滞和衰退来看,适度的金融自由化对促进金融和经济发展是必要的,也是有益的,但是过分的、绝对的金融自由化必将导致金融失控和金融秩序的混乱。因此,金融控制对一国经济的良性运行和健康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而不加区别地推行金融自由化可能给我国带来的不是巨大的便利,而是巨大的风险。

第四,引导产业结构升级,保持经济发展的连贯性。1995年,泰国占70%左右的对外贸易比例,严重破坏了产业间比例的平衡,导致出现产业间发展关系之大忌。正是由于存在严重的产业结构单一和对外依存度过高的问题,东南亚各国经济在经历了长达二十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后,以劳动密集型为特色的国际分工地位有了重新调整的要求,由于缺少发挥缓冲作用的产业环节,产业重点变换伴随着激烈的竞争,最终给经济金融带来了剧烈的震荡。我国也是一个处在产业结构升级和转移阶段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存在较明显的区域性差异,应当考虑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梯度转移,确保在东部、南部地区进行产业升级的同时,维持多层次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整体连贯性。对于一个发展中的大国而言,避免经济对外依存度过高有助于抵御外部冲击和干扰,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发生金融危机的概率。

第五,次贷危机也给中国宏观调控提出了启示。为防止市场发生逆转而引发大规模的恐慌,有必要在源头上杜绝风险,通过适当的宏观调控控制金融资产以及实物资产的泡沫扩张,防止价格下跌所带来的系统性风险。一方面,有必要把资产价格纳入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时的监测对象。因为一旦资产价格通过财富效应或者其他渠道最终影响到总需求或总供给,就会对通货膨胀率产生影响,因此,很有必要把资产价格的涨落作为制订货币政策的重要参考。另一方面,进行宏观调控时必须综合考虑调控政策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美联储连续加息时,对房地产市场能承担的压力重视不够,因此中国在实施宏观调控时应综合权衡各方面影响。

第六,建立国际间协调机制。全球市场的联动性日益增强,为维护本国以及全球金融市场的稳定,对于与宏观经济、社会大众联系最为密切的金融机构而言,危机中的互助至关重要,忽略社会责任,完全按照个人利益最大化原则决策,最终的危机可能是群体性的危机。如何保持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的多样性,避免金融机构出现个体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决策冲突,是次贷危机带给我们的最重要的启示之一。当他国发生金融动荡,为防止该国金融衍生品链条断裂引起本国金融市场发生恐慌性金融动荡,基于国际视角,可以与世界其他国家联合制定有利于缓解金融危机和流动性黑洞的货币政策,利用公开市场操作等方式恢复本国以及世界投资者信心,共同克服困难。

参考文献:

篇4

本世纪初,由于美国网络股泡沫的破灭,美国经济逐渐衰退。为了刺激经济发展,美联储在2001年到2004年连续17次降息,使利率从6.5%降至1%。低利率刺激了美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进而刺激了美国抵押贷款市场的发展。由于优质贷款的市场已经饱和,所以次级抵押贷款开始逐渐扩张。

所谓“次级抵押贷款”是相对于一般抵押贷款而言的,是针对信用评级低、还款能力较弱的借款人,一般情况下,这些人难以从主要抵押贷款机构申请到贷款。因此相对于主要抵押贷款利率,他们将得到高于平均水平的还款利率,但是首付款额度较低。

虽然次级抵押贷款的风险很高,但是它对于发放这种贷款的金融机构诱惑却很大。首先,次级抵押贷款的收益率很高。其次,虽然次级抵押贷款的违约率很高,但是在房地产价格价值一直上升的背景下,发放这种贷款的金融机构可以通过没收贷款者的房地产,并拍卖出去来收回贷款本金。再次,金融机构可以把这些次级抵押贷款打包[1],发行债券,使之证券化,来规避风险,把一部分风险转给资本市场。所以在21世纪,次级贷款市场飞速发展。2001年美国次级贷款总规模占抵押贷款市场总规模的比率为5.6%,到了2006年该比率上升到20%[2]。

次级抵押贷款的利率很高,并且大多数的次级贷款是可调整利率抵押贷款,即贷款的头几年(一般是两年)按照固定的利率偿还贷款,这几年过后则是按照一定基准利率加上风险溢价来偿还贷款。这就意味着贷款者后期偿还贷款的压力很大。但是投资者依然兴趣很大。首先,通过次级抵押贷款,很多低收入者或是信用不高的投资者成为了有产阶级。其次,即使是以后不能偿还利息,投资者还可以利用自己的房地产继续作为抵押品来贷款或是变卖出抵押品,来偿还贷款本金。在房地产价值上升的背景下,投资者还有可能通过这种方式从中赚取一定的差额。再次,一些投机者看到了次级抵押贷款宽松的发放条件和审核程序,便通过这种途径进入房地产市场。

由于次级抵押贷款给供给者和需求者都带来了很大的利益,所以在短短几年里就成为了金融机构竞相发展的项目。并且由于机构投资者也看到了次级抵押贷款的收益高,虽然有风险,但是还是可以通过没收房地产来收回本金,所以这些机构投资者也很乐意购买刺激抵押贷款打包后的证券。根据有关材料,大约60%的住房抵押贷款已经实施了证券化,其中次级抵押贷款证券大约占抵押贷款证券化市场的14%。

随着房地产泡沫的产生,美联储迫于国内通胀的压力,从2004年6月到2006年的两年时间了,连续17次上调联邦利率,从1%上调到5.23%。基准利率的上升使美国房地产泡沫破灭,最终在2007年第二季度的整体房价创下了美国20年的最大跌幅。基准利率的上升使得住房抵押贷款的利率相应上升,这样就使得一些想要通过贷款的购房者望而止步,使得房地产的需求下降。同时,2004年至2005年的新增的次级抵押贷款的合同进入了可调动利率阶段,借款者的压力突然加大,违约率大大增加。

次级的押贷款的违约率的上升使得发行这种贷款的金融机构的违约成本大量增加,导致大量次级贷款供应商纷纷倒闭或申请破产保护。紧接着那些购买了次级贷款债券的机构投资也因为这些资产的大幅度缩水而损失严重。一旦机构投资者遭受损失,他们的合理反应就是出售一部分非流动资产来提高自己资产组合的流动性,以应付未来的风险和收回压力。但是一旦资产市场上大部分机构投资者都抛售非流动资产时,就会使得固定资产的收益、产品市场和股票市场大幅度下跌,并且使得市场上的流动性趋紧,造成房地产价格继续下跌。这样就形成了不良循环。由于在之前许多国际性大型金融机构也纷纷进入这一领域,因此在次级贷款大量缩水的同时,这些全球的大金融金钩也不免受到损失。这样美国次贷危机从美国波及到全世界。

2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

归结起来,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2.1大规模推行高风险的金融产品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可以满足借款人希望拥有地产的愿望,满足金融机构和机构投资者获得高收益、扩大市场份额等愿望,也满足投机者投机的欲望。尤其是在美国这种金融业竞争十分激烈的地方,很多小型贷款机构为了与大型金融机构争夺客户采用低息战略,导致市场定价机制扭曲[3],并且大肆推行高风险金融产品。这种只注意高利益,忽视高风险的行为,造成了金融机构负债沉重,为以后的危机留下了隐患。

2.2发放条件和审核程序太过宽松次级抵押贷款是面向信用较差、收入较低、负债率和违约率较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这样我们看出次级抵押贷款的目标客户原本是在放贷过程中需要严格审查的人群。然而,在利益的诱惑下,各大小金融机构为了在优质贷款市场饱和的情况下,尽可能的抢占市场,便尽可能的发放贷前的调查,并争相降低申请贷款的门槛。在以往的贷款业务中,发放贷款的金融机构都会对调查借款人的收入和房地产的价值。然而在次级抵押贷款过程中,发放贷款的金融机构基本不承担任何贷前审查工作,而是由抵押贷款中介、房屋估值公司和评级机构。这样就在无形当中放松了发放条件和审核条件。这样看来,以后出现了危机就不足为奇了。

2.3对风险转移过分依赖虽然经营次级抵押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为了规避风险,便通过资产证券化,但是这种风险的转移只是将风险转移到了资本市场。发放贷款的金融机构虽然降低了风险,但是风险并没有消失。而是使风险以一种更加复杂的形式加载到资本市场。正是由于美国一直采用证券化的方式规避风险,并且很少出问题,使得大部分市场参与者认为自己的资金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循环中运行,一旦进行了风险规避和转移,就会认为自己的风险已经转嫁出去了,没有深刻的意识到资金的运行是整个次级债券系统中的一环,一旦次级债券系统中的一环出现了问题或断裂,就会使系统内的各个环节都不可避免的承受风险带来的冲击,最后导致整个系统的覆灭。

3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的启示

次贷危机的发生,说明了金融监管的重要性,同时也说明了一味追求的高利益高风险的金融创新是不可取的。

3.1加强贷款前审查次贷危机的产生原因主要是因为发放贷款的金融机构没有坚持严格的贷前审查。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在发放贷款前要认真对审核借款人的还款能力,房地产的价值。对不同信用等级的借款者实行严格区分,从各个方面考察借款人。并且这些工作要由商业银行自己做,不要盲目委托其他的机构,防止道德风险的发生。只有把这些工作做好,防微杜渐,才能真正提高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

3.2提高金融监管水平次贷危机的产生,反映了监管部门对潜在风险反映不迅速的状况。因此我国的监管部门应该监督发放贷款的金融机构,在各种金融产品的营销中,要向借款者充分了解金融产品的信息,让借款者充分的了解产品的还款方式和潜在风险。并且告知借款者必须应尽的义务和享受的权利[4]。由于房地产行业容易出现泡沫,因此,监管部门还应建立房地产金融预警和监控体系,提高借款人和投资机构的防风险的能力。

3.3防止过度使用风险转移风险转移虽然在理论上将市场参与者的风险进行了分解,使得不同风险偏好的参与者承担不同的风险和收益,看似好象每个市场参与者的风险已经转移出去。但是从整个金融市场来看,所谓的转移只不过是从金融市场的一个环节转移到另外一个环节,而整个市场的风险没有减少。过度的使用风险转移只不过是把风险以更复杂的方式来转嫁给更多的人,风险依旧存在,并最终酿成系统性风险。这对发展和使用我国金融风险转移工具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何帆,张明.美国次级债危机是如何酿成的[J].求是杂志.2007.(20):62-63.

[2]张明.透视美国次级债危机及其对中国的影响[J].国际经济评论.2007.(9):12-16.

[3]周纪恩.从次贷危机根源和实质看宏观金融风险监管[J].金融风险管理.2008.(6):23-26.

篇5

[关键词]金融监管;金融创新;次贷危机

一、引言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有着相互促进的作用:一方面,严厉的金融监管导致了金融创新,另一方面,金融创新又使得金融监管进一步加剧,由此推动了金融监管制度的健全和完善。政府为了金融业的稳定和经济的正常发展,通过法律、法令对金融机构实行监管是很必要的。处于金融监管环境中的银行为实现收益最大化的目的,将在市场竞争和金融监管夹缝中求生存。金融创新使原有的金融管制条件失去了效能,于是更严厉的监管措施被制定出来,以约束金融机构的行为。二者是一个互动的均衡过程,它们的动态变化使得金融监管制度得以调整和变革。“管制金融创新再监管再金融创新”,这一过程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重复,每一个新循环都有一个新的起点,由此推动了金融业的变革和进步。

姚德良认为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相互搏弈的每个循环过程是相联系的:旧过程的结点是新征程的起点。静态均衡是非常态,不稳定的,非均衡或动态均衡才是常态。随着外部环境变化和主观因素影响,各利益主体的发展会出现不平衡,有发展快的,有发展慢的,有不发展的,有倒退的,其力量对比此消彼长,旧均衡出现不稳定。当到一定阶段,一方力量强大或利益受损到打破原均衡,建立新均衡带来的收益大于代价时,就会诱发制度变迁的冲动。金融创新是金融机构获得竞争优势、实现跳跃式发展、打破原来力量均衡主要因素。对美国来讲,1933《格拉斯——斯蒂格尔法》的通过,包括以后通过的一系列法律法规,是利益主体利益达成均衡的结果,是相对稳定的均衡状态。《1999年金融现代化法》的通过,包括以后通过的一系列法律法规,是各利益主体利益达成一致、力量对比达到均衡的结果,这也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均衡。

二、次贷危机发生根源解析

从美国金融监管体系的确立与演进的历程来看,金融监管并非以政府管制金融资源为目的,而是以提升金融市场有效运作为目的,即如何在金融自由化与金融监管之间找到均衡。Frieden(1991)认为,面对金融全球化,国家仍然掌握着最大权力,国家如何从管制、松绑及再管制中,找出符合国家利益及经济发展的均衡才是当务之急。但是,金融创新的复杂性和金融机构经营的多层次使得美国金融监管的能力受到了挑战,次贷危机的发生显示了监管与创新猫鼠之战。

过度的金融衍生品创新和监管缺位共同导致了次贷危机的生,在这场危机当中金融创新的负面作用表露无异,甚至金融创新加快了次贷危机向金融危机的演化步伐,也加速了美国金融危机向全球蔓延。房地产抵押贷款给中代收入阶层带来了购买房产的可能性,也促进了市场的繁荣,但是美国房地产抵押贷款标准的放松和抵押贷款产品的创新为次贷危机埋下的爆发的种子。

一是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和Alt-A贷款都具有较大的道德风险,这些贷款是发给中低收入阶层甚至信用记录一般的人群。

二是住房抵押贷款难以抵挡系统性风险的冲击。这些住房抵押贷款是在美国房地产市场繁荣和利率较低阶段发放的,一旦利率上升或楼价下跌,借款人就无法还贷,金融机构的资金链就将断裂。

三是次级住房抵押贷款的利率结构放大了后期的信用风险。这样借款人的信用风险和房地产抵押贷款市场的系统风险就会同时增加,而且风险所造成的损失要远远大于正常的消费信贷。

房地产金融机构通过证券化(20世纪最重要的流动性创造金融创新产品)操作,将住房抵押贷款的违约风险转移给资本市场,从而导致的风险的积累,最终带来的市场的脆弱性。金融创新往往会突破原有的金融监管制度,美国的伞式监管模式同样随着创新的不断发展而无法有效地对金融风险进行预警和防范,美联储也没有真正处于监管的核心,至少没有发挥监管核心的作用。其权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专业监管部门的牵制,监管效率不能达到最佳。另外监管准则同样有问题,美国银行业将巴尔协议当作监客的重要准则,但是巴尔协议本身鼓励证券化和表外融资,而这两点下正好是美国新一轮金融危机的重要诱因。

篇6

关键词:次贷危机;金融创新;金融监管

中图分类号:F830.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3-0139-02

1 美国次贷危机及其成因

美国次级房屋抵押贷款(简称次贷)是金融机构向信用等级较低和低收入的房屋购买者所提供的一类抵押贷款。一般而言,在美国抵押贷款市场主要有三种不同信用等级的贷款:一是优质抵押贷款,此类贷款的借款人有稳定可靠的收入来源,良好的信用记录、债务负担合理,还款能力较强;二是“另类A级”(Alt-A)抵押贷款,是介于优质抵押贷款和刺激抵押贷款之间的一类贷款;三是次级抵押贷款。在美国,低收入者通过银行或金融机构取得次级贷款,实现“居者有其屋”。住房抵押贷款机构为了提高资产的流动性、转移风险,通过信用评级机构进行信用评级,经由投资银行将资产证券化,并将不同信用级别的次级贷款组合包装形成众多的次级债券,最后通过社保基金、投资银行、商业银行、对冲基金、保险公司等机构向全世界发售。

在美国爆发的这场次贷危机是指由于美国利率上升,加重了购房者的还贷压力,房市持续走冷,购房者难以通过出售房产或者抵押获得新的融资,造成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进而使得由这些房贷所形成的投资基金被迫关闭,投资者、消费者信心大减,股市剧烈震荡而引起的金融风暴。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其“蝴蝶效应”引起全球金融市场的剧烈震荡,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美联储不合时宜的货币政策。为了应对美国高科技发展经济泡沫的破灭和“9•11”恐怖袭击对美国经济的冲击,刺激经济增长,美联储长期实施低利率的货币政策:2001年至2003年,优惠贷款利率由6.5%降至1%,该利率水平保持长达一年之久;2001年9月至2005年5月,短期利率一直保持在3%以下。低利率货币政策导致企业流动性资产泛滥,充裕的银行信贷导致房地产和其他资产价格大幅上涨。为了抑制日益形成的通货膨胀,从2004年4月到2007年6月美联储又加息17次,利率由1%上升至5.25%,购房者的负债压力迅速上升,直接导致房地产价格下跌,交易量急剧萎缩。6年间利率出现如此大起大落,显然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犯了不合时宜的毛病。

(2)金融创新缺乏合理有效的监管。美国住房次贷危机的发生,是和金融创新产品在房地产领域无节制开发、缺乏有效金融监管而畸形扩张有密切联系的。美国传统的住房抵押贷款流程是:首先银行要对客户进行严格的实质审查,才能发放贷款,然后,将贷款计入资产负债表内,之后,收取利息和本金,同时监督借款人的还款能力;而创新的住房抵押贷款流程是:银行在对客户进行形式审查后就发放贷款,然后将贷款证券化并出售给投资银行,之后为投资人收取利息和本金。从二者的比较中可以看出,创新的住房抵押贷款一味追求风险转移,忽视了金融风险正在扩大,而相关机构并没有及时对这种创新的产品的有效性和合理性进行监督,使得次级贷款的风险不断的转移给抵押贷款银行、投资银行、世界各地的投资人。

(3)金融机构内部缺乏风险意识。因为次贷的贷款利率很高,利润相当可观,而且贷款的时候规定了相当严格的触发条件,所以,贷款机构认为次级贷款是不仅有利可图,而且承担的风险也很小,于是纷纷降低贷款的门槛,放松审核条件,这实际上为次贷危机的发生埋下了最初的根源。住房资金的活动和周转是金融机构赢利的源泉,由于住房贷款属于长期贷款,影响了贷款机构的资金流动,所以这些机构把贷款转换成各种各样的债券,通过信用评级机构进行评级,卖给投资者。在这个过程中,信用评级机构为了自身的利益,对这些债券的评级标准都比较低,评定的级别都很高,同时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投资者只能通过评级的结果来判定债券的优劣,并不能真正了解债券到底优在哪里、劣在哪里,投资风险增加。美国的金融机构在追求经济利润的同时,忽视了金融风险的存在和扩大,使得这场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演变成了波及全球的金融海啸。

2 次贷危机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和启示

相对于美国“市场主导型”的金融体系,中国属于“银行主导型”的金融体系,由于股市发展历史不长,规模不大,对外开放程度也不高,因此,中国银行业仍主宰着中国金融市场的绝对份额,中国银行业不仅成为中国经济宏观调控的主战场,而且也成为政府重点保护对象。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各个行业的对外开放程度都在不断加深,但是对于金融业,我国政府一直采取谨慎的负责任的态度,循序渐进的开放,也正因为如此,使得我国的金融机构在这次次贷危机中遭受的损失比较小。我国的金融机构中,只有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6家上市银行购买了美国刺激按揭债券,而且数量比较少,并没有对这些银行的资金流动性产生影响。但是,这场次贷危机却为改革中的中国银行业提供了很好的教材,我国的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应该更多的从这场危机中吸取经验教训。

2.1 理性的进行金融创新

金融创新具有提高信贷资产的流动性、提高市场效率等积极的意义。金融创新在给投资者带来更高回报的同时,将风险在更广的群体中进行分散,降低单个金融中介机构的风险水平。资产证券化向市场提供了更加多样的投资工具,满足了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的收益需求。

但是,金融创新背后所隐藏的各种风险因素是不容忽视的。首先,创新产品本身的复杂性很可能掩盖产品自身暗藏的巨大风险,导致风险的不断积累。其次,金融创新产品具有转嫁和放大风险的功能。资产证券化在增强流动性和分散风险的同时,也将各类金融机构以流动性为基础联系在一起,一旦某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引起连锁反应,将基础资产市场的信用风险扩散到衍生品市场,从而影响到借款人、贷款机构、投资者和监管部门等各个相关机构。

发生于美国的这场次贷危机波及的范围如此之广,不得不“归功”于金融创新产品的应用。面对目前的经济形势,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金融创新的积极性和必要性,不能因噎废食,而是在充分了解投资者的收入水平和风险承受能力的基础上,以理性客观的态度进行金融创新。

2.2 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当加强金融监管

我国目前正处于金融体系改革和完善的过程中,金融市场的产品和服务比较匮乏,和发达国家相比,金融风险管理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大大滞后于实际需要。从次贷危机可以看出,即使存在较为完善的金融监管法规的美国,金融机构也常常为了追逐自身利益,而忽视监管规则和相关风险,总是尽可能的创造出新的规避金融管制的金融产品。这种做法在促进金融市场繁荣的同时也放大了自身的风险,一旦经济状况变坏,积累的风险就会暴露,并向外扩散。因此,应该意识到市场不是万能的,监管在金融业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该及时关注金融市场的发展状况、了解金融产品的产生、传播和特性等等,在整个金融产品的流通过程中进行监督,规范金融市场的秩序。

同时,随着各国金融市场融合性增强,加强国际金融监管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要注意监管边界的问题,防止重复监管;另一方面要加强国际间金融监管标准的统一。如果监管标准不统一,就有可能出现套利的行为。我国的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的监管标准正在逐步向国际看齐。目前,世界各国的金融监管和货币政策管理当局大部分都是区分开来进行监管的,所以,我国除了要注意与别国货币政策之间的协调外,金融监管方面信息的沟通,监管机构与央行之间的合作等方面都很重要。

2.3 银行应该审慎经营,不能忽视住房按揭贷款风险

美国的次贷危机为我国银行业尤其是银行的房贷业务敲响了警钟,不能忽视住房按揭贷款的风险。在房地产市场整体上升的时期住房抵押贷款对商业银行而言是优质资产贷款收益率相对较高、违约率较低、一旦出现违约还可以通过拍卖抵押房地产获得补偿。目前房地产抵押贷款在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中占有相当大比重。也是贷款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然而一旦房地产市场价格普遍下降和抵押贷款利率上升的局面同时出现,购房者还款违约率将会大幅上升,拍卖后的房地产价值可能低于抵押贷款的本息总额甚至本金。这将导致商业银行的坏账比率显著上升,对商业银行的盈利性和资本充足率造成巨大的冲击。

目前,我国各家银行对房贷申请人的把关较为严格,也没有针对信用级别低的客户的次级贷款,因此从表面上看,我国住房按揭贷款的质量很有保障,但事实可能未必如此。首先,我国没有较为完整的个人信用记录和较为严格的个人信用评价体系。尽管中国人民银行的个人征信数据库已经启用,但是这个征信系统还处于起步阶段,不少地方还需要逐步完善。其次,我国房地产价格在过去几年里涨幅显著,并不是不存在泡沫,一些地区房价泡沫还比较严重。而房价一旦停止上涨,并且如果我国利率继续上涨,就难免会出现购房人不还款的情况。再次,美国从事按揭贷款的信贷公司的业务的扩张主要是靠按揭贷款证券化来支持,到危机发生时,信贷公司实际上只持有它们发放过贷款的一小部分。而我国商业银行主要是靠吸收存款来发放按揭贷款,因此,我国商业银行里面的假按揭贷款由于根本没有作抵押的房产,其可能的损失率与美国的次级贷款相比,只会有过之而无不及。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充分重视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应该严格保证首付政策的执行,适度提高贷款首付的比率,杜绝出现零首付的现象。采取严格的贷前信用审核,避免出现虚假按揭的现象,要充分认识到审慎经营的重要性。

3 结论

我国目前正处于金融改革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新问题,也面临着很多新的挑战,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让我们庆幸于中国政府长期以来针对金融业坚持的谨慎的对外开放政策。正是由于政府的金融管制,使得这场席卷全球的百年难遇的金融海啸并未给中国带来直接的经济冲击,我国的银行业受到的损失也是有限的。面对现在的困境,我们首先应该坚定信心,坚信我们一定能够度过这个百年不遇的危机。其次,要坚定不移地深化金融改革,促进金融业的发展。只有通过改革,才能优化我国金融市场的结构,提高金融机构抗击风险和危机的能力,促进经济的繁荣。最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应该积极开展中间业务,推进混业经营,同时加强对不同业务和不同业务领域间的风险防范,促进金融机构的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松克.次贷危机的成因、影响及启示[J].创新科技, 2008,(9).

[2]李树生, 祁敬宇.从美国次贷危机看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之辩证关系[J].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8,(7).

篇7

[关键词]金融产品;创新;信息;需求

[中图分类号] F832.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09)09-0069-03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6BTQ023);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05M-02)。

金融产品创新作为一种高技术含量、高风险、高度依赖团队配合的过程,集中地体现了金融企业信息的获取、利用、转化和集成。在金融产品创新过程中,信息保障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它渗透到产品创新的各个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产品创新的成败[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不断推进,金融自成长的动力不断被释放,近年来各级各类金融机构积极投入到金融产品创新的行列中,但其成效往往低于预期。造成金融创新产品不适用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金融企业对投资者的需求了解不全面,金融创新过程脱离市场和消费者的需要,创新产品不能满足大多数投资者的需求。美国次贷危机也显示,金融危机的爆发一方面是源于金融监管的不力,另一方面的原因则是由于金融产品的创新脱离了市场需求及投资者的需要[2]。

一、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产品创新的启示

(一)金融产品创新不能脱离市场实际需求

美国金融机构在创新产品时以追求利润为首要目标,产品创新大多以“供给创造需求”的形式产生,金融机构通过复杂的技术手段创造出预期收益率较高的产品来吸引投资人购买,,使得金融创新产品严重脱离市场实际需要。

目前,我国金融机构在金融产品设计过程中缺乏对市场调研的足够重视和有效的信息交流,在不完全了解市场需求的情况下,就进行新产品的开发工作,形成了所谓的“三边”作业,即一边提需求、一边设计、一边开发。不仅新产品的开发质量不高,而且常常是未经市场试验便匆匆将产品推向市场,从而导致金融机构耗费人力、物力、财力开发出来的产品与市场的需求有相当大的差距,产品没有明确的市场目标,难以得到市场的认同,金融产品开发出来后,无人问津。

(二)金融产品创新不能脱离投资者的实际需要

美国金融机构创新出的一些产品,如抵押担保债券(CDO),在设计之初是为了逃避政府的金融监管,减少交易费用,专门为专业投资者设计的。鉴于这些产品的复杂性和高风险,在其推出的时候,主要投资者都是一些有专业背景的机构投资者或有足够承受风险能力的个人投资者。然而,这些产品在美国房地产泡沫膨胀的过程中创造出的高额利润吸引了商业银行、共同基金以及养老基金等投资者,因此,贷款公司、投行、信用评级机构把新产品大量推向市场,使得金融创新产品与投资者的风险能力严重脱节。

当前中国的金融产品创新,更多的是跟随和学习国外金融产品,基本上以吸纳性和移植性的创新为主导,结合国内实际的原创性产品比较少,金融机构间的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使各家金融机构金融创新品种大同小异,没有对投资者需求进行细分,市场适应性有限,不能够满足不同投资者、不同时段、不同空间上的融资需求。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在产品创新后,缺乏对投资者定位的把握,没有根据创新产品的风险程度来正确地确定它的投资者群体,导致金融创新产品和投资者的抗风险能力脱节,造成投资者投资风险的加大。

(三)金融产品创新不能脱离现实服务技术水平

次贷危机从某种程度上看是由极其复杂的创新产品造成的,华尔街很多结构性产品的研发都是通过极为复杂的公式推算出来的,复杂的数学模型和产品结构使得一般投资者甚至机构投资者并不清楚如何估值及控制风险,导致创新产品适应性较差。

在我国,由于金融机构的产品创新权限高度集中在上级管理部门,而上级管理部门在产品开发中过于偏向于和国际接轨,难以充分考虑区域性经济发展不平衡所带来的排斥效应,以及创新产品的适用性及市场潜力,有的产品甚至在发达国家至今都还仅仅是处于尝试阶段,难以适应大多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投资者需求,和目前金融整体服

务的技术水严重脱节。

二、金融产品创新中信息需求的类型

(一)市场信息

金融机构在创新和开发金融产品中,要在加强市场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促进创新和开发的产品更加贴近市场、贴近实际,真正做到以“市场为导向,以投资者为中心”,推出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产品创新要有投资者群体和市场需求,且要对当地经济、区域特色和发展趋势作出合理的定性、定量分析后,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根据不同的区域性差异、投资者的群体性差异设置产品的内容和要素。

(二)投资者信息

金融创新是金融业核心竞争力的表现,创新的目的在于通过有效配置收益和风险来配置稀缺的资本资源。在配置收益和风险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个基本问题,即风险必须由那些愿意且有能力承受风险的市场参与者去承担。投资者在参与市场过程中,既是风险的承担者,也是市场风险的发现者。在创新金融产品时,金融机构要充分了解投资者的身份、财产与收入状况、证券投资经验和风险偏好,根据投资者获取、解读信息和风险承受的能力不同,对投资者进行类别区分,为风险承受能力不同的人创造不同的产品,产品与投资者的承受能力要配套。事实上,在外部环境日益复杂、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条件下,投资者参与已经成为提高金融创新成功率的关键。由投资者提供的知识、市场信息和额外的资源,都代表着竞争优势的潜在来源,因而越来越多的金融企业将顾客纳入他们的新产品开发流程,希望借此降低不确定性、分担财务风险[3]。

(三)金融机构自身的信息

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金融创新下,金融机构的产品创新应该也必然会体现出差异化和个性化。市场对金融机构的金融产品需求具有多层次性和多样化特点,面对纷繁复杂的金融产品需求,每一家金融机构都有自己特定的目标市场或优势市场,金融机构应当根据自身的特点,在各自的优势市场上进行产品创新,也只有在自己熟悉和具有优势的市场上才能真正产生有效、安全的创新。因此,作为金融产品的创新主体来说,金融机构的创新活动必须与其自身的服务功能以及技术水平相结合。要真正结合自身实际,根据自身的金融服务功能,以发挥自身金融服务优势为切入点,开发符合自身金融服务特色的金融产品[4]。

三、金融产品创新中信息需求的特征

(一)全面性

信息需求贯穿于金融产品创新的各个阶段。在金融产品创新战略制定阶段,金融企业最重视对竞争对手、产品本身和企业自身所有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在计划制定阶段,金融企业更加注重对企业自身和产品技术本身的分析,以谋求制定出符合本企业总体战略和技术能力的创新计划。在计划实施阶段,金融企业注重对产品本身的分析,以求跟踪前沿,开发出最先进、最有价值并最适用的产品。在评价阶段,金融企业主要评价企业产品创新工作的效率,与预期目标之间的差距,与市场需要的匹配程度以及消费者对创新产品的满意程度,相比竞争者的优势和弱势,并在此基础上谋求持续的改进。因此,在这一阶段最重视对企业自身、市场环境、消费者及同行业竞争对手的分析[5]。

(二)预测性

金融机构之间竞争的激烈化是促使金融机构进行金融产品创新的外在压力。但是,金融产品的同质性和无专利性的特点,决定了它具有明显的易模仿性。一家金融机构推出一种新的业务品种,其它金融机构可以迅速开发出同样的产品。这样,金融产品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服务上,包括服务的质量、服务的效率、服务的方式和服务的设施等。同样一种产品,由于不同金融机构的不同服务,便会产生差异性,因此,金融机构在推出新产品的同时,要形成自己独特的服务功能,要用一种不同的个性化服务来区分自己和竞争对手,发展属于自己的特殊优势,提供有竞争力的,有别于他人的差异化服务。因此,金融机构自身要进行大胆的超前分析和科学预测,及时掌握本企业产品所处的生命周期,调整产品结构,准确把握未来市场变化的趋势,争取未来竞争的主动权。这些都使得企业对信息预测性的需求越来越强烈[6]。

(三)及时性

时间就是效益,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信息的更替速度日益加快,而且人们获取信息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企业竞争比的是效率,比的是速度,这就要求企业能够及时地获取相关的信息。随着经济发展,尤其是金融全球化,金融市场上消费需求逐步多样化,这就要求金融机构提供更高效、快捷的服务,从而促进了金融产品的创新。金融产品的创新贵在“新”字,若金融机构的信息不够及时,也许就会被他人抢先一步而失去了创新产品的机会。

四、金融产品创新中信息需求的满足途径

(一)拓宽信息获取渠道,广泛搜集信息,提高信息敏感程度

利用外部信息资源,多方了解相关企业和个人财务状况,为金融机构的经营决策提供信息支持。同时,借助其他金融机构的信息资料,加大金融机构间信息的共享共用,比如不同的金融机构对某企业或个人经济实力的调查材料、其主要收入来源等。

在金融机构内部加大信息整合力度,打通信息沟通环节,消除信息孤岛,信息应当渗透到经营管理决策的各个层面,帮助高层领导深入了解和把握金融机构自身乃至市场的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预测问题,这样才能提高信息的利用效率和利用效果。

做好产品创新中信息维护,掌握新产品的风险信息。同时,要充分的搜集和国内经济信息和同业信息,引导决策经营。

(二)充分重视和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提高与投资者关系互动的能力

数据挖掘技术的最直接作用,就是能帮助金融机构在数据海洋中分析投资者,了解投资者,挖掘投资者价值,提升投资者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完善决策与管理,搞好金融产品创新。

对金融机构来说,在管理投资者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都需要用到数据挖掘技术:一通过数据挖掘确定投资者的特点,从而可以为投资者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大多数投资者都可以从其业务记录中发现他感兴趣和不感兴趣的商品或服务。利用所掌握的交易数据,金融机构能建立高度准确、按等级分类的单个投资者实际偏好的记录,金融机构可以根据投资者的消费偏好信息确定合作伙伴,并根据其消费偏好提供金融服务,从而密切与投资者的关系;二通过数据挖掘,发现购买某类金融产品的投资者的共性,然后有针对性地对这类产品进行营销,从而可以扩大业务;三通过数据挖掘,可以寻找到流失投资者的特征,然后在具有相似特征的投资者还未流失之前,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尽量减少投资者的流失。

(三)打造系统化的信息支持平台,提高金融产品创新能力

金融机构可通过创建和利用一系列的信息平台,如金融产品需求采集平台、产品标准化平台、产品试点平台和产品创新质量平台等,进行金融创新产品的各项分析,如产品创意分析、需求分析、成本收益分析、风险分析、市场和投资者维度分析,定价和市场推广分析等,以提高金融创新产品的成功率,从而提高金融企业的产品创新能力。另外,金融机构也要充分利用央行的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功能,从中筛选出有用的投资者需求信息和投资者诚信、资金实力等。并通过逐步扩大征信信息的覆盖范围,实现两个系统征信数据和信息相互共享,为金融产品创新开发提供有力的信息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王 川, 刘向阳. 基于新产品开发成功因素的情报信息需求分析[J]. 情报科学, 2008,(9):1367-1370.

[2]黄 勇, 吴小北. 对目前金融机构创新和开发金融产品情况的调 查[J]. 西南金融, 2008, (8):43-44.

[3]周 密,葛 敏. 基于核心竞争力的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路径选择[J]. 商业研究, 2007,(2):121-122.

[4]徐 琼, 朱 奕. 后WTO时代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现状与对策研究[J]. 财经论丛, 2007,(1):54-58 .

[5]Wells RMJ. The Product Innovation Process: Are ManagingInformation Flows and Cross-functional Collaboration Key? [J].Academy of Management Perspectives, 2008, 22, (1): 58-60.

[6]张铁强,蔡 键. 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研究:广东案例[J]. 南方金融, 2006,(6):27-33.

Analysis on the Information Demand by China’s Financial Product Innovation through American Sub Prime MortgageCrisis

Ding Linghua

(Schoo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510275, China)

篇8

关键词:次贷危机;美联储;直接干预;金融市场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2-000-02

于2007年下半年突发的美国次贷危机愈演愈烈,从信贷危机到金融市场震荡,从虚拟经济到实体经济,从美国本土到发达世界,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已演变为严重的全球金融危机。危机扩散的规模、演进的深度、造成的后果及影响以及美国政府和各国政府采取的救助措施都使得这场金融危机格外举世瞩目。作为危机的发源地和全球金融中心的美国,其政府的干预措施及其效果自然是全世界关注的焦点。

细数历次美国政府干预金融市场的行为,可以发现美国政府的各个职能部门,包括美国总统、联邦储备委员会、财政部、证券投资委员会、外国投资委员会甚至一些大型的金融机构等都积极参与了干预措施的制定和实施。尤其是履行美国中央银行职能的美联储在美国政府直接干预金融市场的过程中发挥了主要作用。深入研究美联储在次贷危机不同阶段采取的直接干预措施的经验和做法,对世界其他国家如何应对危机的挑战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一、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简介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eral Reserve Board,简称美联储)成立于1913年,是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的核心机构,是美国政府干预金融市场最主要的联邦政府机构。美联储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规定银行准备金比率、批准各联邦储备银行要求的贴现率三种主要的手段来实现相关货币政策;监督,指导各个联邦储备银行的活动;监管美国本土的银行,以及成员银行在海外的活动和外国银行在美国的活动;批准各联邦储备银行的预算及开支;行使作为国家支付系统的权利;负责保护消费信贷的相关法律的实施;每年年初向国会提交上一年的年度报告(需接受公众性质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及预算报告(需接受美国审计总局的审计)。因此当美国的金融体系出现问题时,美联储将是美国政府干预金融市场的主力。

二、次贷危机中美联储的干预行为

从次贷危机的爆发到进一步深化以及演变为全球金融危机,作为美国政府直接干预金融市场的主要机构,在次贷危机爆发至今的这一段时期,美联储已经使出了浑身解数,既采用了公开市场操作、注资、降息等常规的干预手段,也使用了定期拍卖工具(Term Auction Facility,TAF)和定期证券借贷工具(Term Securities Lending Facility,TSLF)等非常规的干预手段。美联储在2008年12月16日将联邦基金利率和贴现率降至历史最低点后指出:将使用“所有可用工具”来抑制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以及1/4个世纪以来维持时间最长的经济衰退。

1.降低联邦基金利率和贴现率。联邦基金利率(Federal funds Interest Rate)的调整一直是美联储干预美国金融市场最主要的常规武器,利率的升降代表着美联储对美国经济走势的判断。次贷危机的爆发造成了金融市场流动性严重不足,美联储被迫放弃了实施两年之久的紧缩性货币政策,自2004年以来的“升息周期”也随之作古。2007年9月18日,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由5.25%降为4.75%,这是2003年9月以来的首次降息。2008年1月21日与22日,美国股市爆发“黑色星期一”和“黑色星期二”,迫使美联储10天内连续两次大幅度降息125个基本点。此后,联邦基金利率多次大幅下调,到2008年12月15日,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已经降到了0.18的历史最低(见图1)。

美联储干预美国金融市场的另一个常规武器便是贴现率①。由于贴现窗口是美联储专门提供资金给金融机构的单位,而贴现率是美联储所收的利息,因此降低贴现率既可以帮助舒缓次贷危机中金融机构的资金压力,又不会像调整联邦基金利率一样对消费者和企业贷款造成直接影响。2007年8月17日,美联储决定将贴现率从6.25%下调至5.75%,并将贴现期限由通常的隔夜暂时延长到30天,还可以根据需要展期。2008年3月16日,美联储进一步将贴现率由3.5%下调至3.25%。至2008年12月,美联储已经先后十余次降低贴现率(见图2),2008年12月15日贴现率已经处于1.25%的历史地位,贴现贷款余额大幅上升,为银行业提供了大量流动性支持。

2.对金融市场紧急注资。对金融系统的紧急注资也是美联储在次贷危机初期的主要干预手段,也是美联储对金融体系最为直接的干预。美联储2008年10月9日最新公布的周报表明,②由于金融危机进一步加剧了信贷市场的紧缩,美联储不得不通过加大注资力度来稳定金融市场的信心。截止10月8日,美联储向商业银行及券商发放的贷款总额达3606亿美元,已经超过2001年9.11事件时的水平。加上AIG集团已经提取的703亿美元额度,美联储自次贷危机以来发出的贷款总额已经达4309亿美元。③此外由美国总统金融市场工作小组(The President's Working Group on Financial Markets)10月6日发表的声明指出,美联储将进一步增加对金融市场的注资力度以增加市场的流动性,预计美联储的注资总规模在2008年底将增加到9000亿美元。④

在美联储为金融市场注入流动性的过程中,既有通过传统的公开市场操作等手法实施注资,也通过一级经纪商信贷工具(Primary Dealer Credit Facility)、以资产为抵押的商业票据货币市场共同基金流动性工具(Asset-backed commercial paper money market mutual fund liquidity facility)等新方法实施注资;既有通过下属的纽约联邦储备银行提供贷款,也有与日本、欧洲、英国、加拿大、瑞士等的央行联手注资;既有对整个商业银行系统的贷款支持,也有专门针对单个金融机构如贝尔斯登、美国国际集团(AIG)的紧急贷款⑤(详见图3)。

3.建立贷款拍卖和国债拍卖机制。定期拍卖工具(TAF)是一种通过招标拍卖方式向存款类金融机构提供贷款融资的政策工具。它融资额度固定,利率由拍卖过程决定,资金期限以28天居多,有些长达85天,从而可为金融机构提供较长期限的资金。从2007年12月17日至今,美联储每个月都操作2-3次,每次额度约300-1500亿美元,共计进行了定期贷款拍卖32次,累计拍卖金额达到25100亿美元。截至2008年12月11日,金融机构通过定期拍卖工具持有的贷款存量为4480亿美元,⑥同时美联储还于10月6日宣布,将定期拍卖工具的贷款上限提高至4500亿美元,并将开始为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支付利息。

定期证券借贷工具(TSLF)是一种通过招标方式向市场交易商卖出高流动性国债而买入其他抵押资产的融资方式,一级交易商可以提供联邦机构债、住房抵押贷款支持债券以及其他一些非联邦机构债券资产。TSLF的期限一般为28天,可用于改善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从而提高金融市场的流动性。美联储下属的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具体负责TSLF的运作工作。从2008年3月27日至今,美联储每周都操作1-2次TSLF拍卖,共计进行了国债拍卖46次,累计拍卖金额达到14432.5亿美元。

三、美联储直接干预金融市场的行为启示

与前几次金融危机相比,美联储在本次次贷危机中的直接干预行为,很多都创造了历史第一或历史首次。美联储前所未有地出资挽救单个金融机构,出台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救市方案,以及全球主要国家联合救市,所有这些行为都体现了金融全球化、金融证券化和金融自由化背景下政府直接干预金融市场的趋势,也为世界其他国家如何应对危机的挑战具有主要参考意义。

1.多机构的“完美”配合。美联储的每一次注资,都是由美国政府和财政部配合进行的。美联储每增加一笔对金融机构的注资行为,美国政府的负债表上就会多一笔债务,美联储的注资是将金融机构的“债务经济”转变为美国政府的“债务经济”;财政部通过接管“两房”,向“两房”注入了大量的资金以改善其资产负债状况,也是将“两房”的“债务经济”转变为美国政府的“债务经济”;美国政府通过实施7000亿美元的救市计划,将美国普通民众在购房时的“债务经济”、金融机构高杠杆操作导致的“债务经济”、银行的错误投资导致的“债务经济”都转变为美国政府的“债务经济”。以上这些干预行为都需要资金,财政部就加快发行国债。

2.将“债务经济”进行到底。次贷危机以来美国政府的负债规模迅速增加,2008年10月17日,美国政府的外债规模已经达到10.33万亿美元,比2007年7月份的8.87万亿快速增加了1.46万亿美元,一年多的时间内增加了近16.46%。从单月新增政府债务来看,自2007年7月以来,除了2008年4月的单月减少之外,其他月份均有增加,其中2008年9月份政府新增债务达到了3569亿美元的天文数字。

3.金融巨头联合起来。美国的金融业巨头在美国金融市场上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力,因此美联储在直接干预金融市场的同时,也通过借助金融巨头的力量来实施间接干预,以期取得双管齐下的效果。为了避免房地产贷款违约危机进一步恶化,美联储于2008年9月14日联合美国十大银行成立700亿美元基金,用来为存在破产风险的金融机构提供资金保障,确保市场的流动性,以配合美国政府于当年2月12日联合美国银行、花旗银行、摩根大通等六家房贷巨头,推出的以帮助那些还不起房贷可能失去房屋的房主渡过危机的“生命线计划”(Project Lifeline)。同年美联储提供290 亿美元的担保,支持摩根大通收购次级按揭风暴中濒临破产的美国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

4.肥水不流外人田。与次贷危机初期财富基金大量进入处于流动性危机的美国金融机构相比,2008年财富基金在美国金融市场上毫无收获。之所以产生这一巨大反差,除了财富基金这身的原因外,美联储在干预金融市场中倚重本国金融机构、限制外国金融机构的意图比较明显。与次贷危机初期财富基金主要以提供资金、不参与管理的投资方式相比,2008年美国的大批金融机构处于破产边缘,财富基金的注资势必将涉及到这些美国金融机构的控制权和管理权,这是一向视金融业为敏感行业的美国政府无法承受和认同的,于是美联储通过为本国金融巨头提供担保等方式,尽力保证破产企业不被外资所吞并。

参考文献:

[1]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Proposed Rules for Nationally Recognized Statistical Rating Organizations,U.S.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June 11,2008.

[2]Christopher Cox,Testimony Concerning Turmoil in U.S. Credit Markets: Recent Actions Regarding Government Sponsored Entities, Investment Banks and Other Financial Institutions,U.S.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September 23,2008.

[3]Jeannine Aversa,Fed will provide as much as $900bn in loans to banks,The China Post,October 7,2008.

[4]The Staff of the Office of Compliance Inspections and Examinations Division of Trading and Markets and Office of Economic Analysis,The Summary Report of Issues Identified in the Commission Staff's Examinations of Select Credit Rating Agencies,U.S.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July 8,2008.

[5]余永定.美国次贷危机:背景、原因与发展,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中心,Working Paper No.0817,2008-10-8.

[6]祁斌.从市场的自我演进到政府的制度设计——美国资本市场发展路径特点及政府在危机中的行为.

[7]徐宝林,郭建伟.美国最后贷款人:经验与启示[J].银行家,2006(04).

[8]李宝伟.经济虚拟化与政府对金融市场的干预[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12.

注释:

①此处的贴现率主要是一级贴现窗口的贴现率(Discount window primary credit)。

②详见美联储统计数据FEDERAL RESERVE statistical release,October 9, 2008。http://federalreserve.gov/releases/h41/Current/

③其中通过Primary credit贴现窗口贷款981.07亿美元,通过Seasonal credit贴现窗口贷款0.33亿美元,通过一级券商和其他券商的贷款为1229.4亿美元,通过以资产为抵押的商业票据货币市场共同基金流动性工具的贷款为1394.81亿美元,其他贷款(主要是AIG集团)为703.04亿美元。

④详见Jeannine Aversa,Fed will provide as much as $900bn in loans to banks,The China Post,October 7,2008。

篇9

社会化营销从其本质而言,它只是一个中间人——在社交平台中沟通线上商家与线上用户的桥梁。在社交与电商空前繁荣的今天,成为互联网生态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有人曾扬言:“PC端在不久之后将灭绝!”这句话的结果怎样,我们不去做过多评述,但移动互联却实实在在、真真实实地走进了数以亿计的人群当中,并且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并且众多的商家正在发力移动端,所作的工作更为广泛,也更为深入。种种迹象表明——移动互联时代已经来了,因此,社会化营销的思路也需要更新和拓展了。

就目前来看,社会化营销的主要平台为微博、微信,其它诸如手游、手机视频、手机阅读等平台就比较少见了,然而,未来的移动互联绝不限于手机,智能汽车、智能穿戴等均成为生活中信息互联的工具,社会化营销在这方面大有文章可做。汽车在需要保养时,车主就会收到汽车保养公司列表及服务水平展示、汽车在快报废时,就会根据车主的消费记录提供合适的新品、旅行发烧友通过眼镜就能了解到身处城市的游行线路、通过手表就可以了解附近的吃穿住行信息……可以说,对于民众而言将来无处不互联,对于社会化营销来讲就是无处不营销。

移动、智能、互联、大数据这是笔者对于CES总结的四个关键词,将智能与大数据组合在一起,而不是将智能与移动组合在一起,其原因在于,大数据智能所开启的程序化较之智能移动更具开创性和革命意义。社会化营销程序化的重要意义在于,广告主对自媒体的选择,推广人群的精准选择,都需要在大数据的智能匹配下,让营销过程更为快捷、方便、有效。如今,社会化营销行业也只有屈指可数的几家公司在运用大数据作为后台支持,其中北京天下秀科技有限公司是其中之一,在精准定位用户特性的同时,还会让广告主的投放更加透明,减少其因不实点击而付出的费用。因为公司的发展方向以及经营理念一直领先,天下秀现在已稳坐行业头把交椅。

篇10

关键词:次贷危机;商业银行;贷后风险管理

一、次贷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

2007年4月,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申请破产,标志着次贷危机正式爆发。两年来这场危机似乎仍没有见底,甚至愈

演愈烈,形成了一种“蝴蝶”效应,引发全球金融风波。而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世界上每个国家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我国由于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外汇储备部分损失,出口困难,失业增加,经济增长减缓。

首先,雷曼破产对于国内各大银行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损失。截至目前披露的情况,行持有的雷曼债券,不完全统计在8亿美元左右。其中,工行1.52亿美元、中行1.29亿美元、招行7000万美元、交行7002万美元、建行1.91亿美元、兴业银行3360万美元、中信集团1.59亿美元,其他银行正在核对所持雷曼债券,相信还会不断增多。这就直接影响了我国商业银行的投资收益。其次,我国大型商业银行海外机构的经营活动会受到影响。当众多著名金融机构受次贷冲击损失严重甚至陷入危机时,消费者对金融机构的信心肯定会受到打击,进而影响整个银行业的经营环境。银行海外机构在当地开展业务时很难避免次贷危机的负面影响。最后,次贷危机导致我国的出口需求下降,出口导向型企业的盈利将下降,部分中小企业甚至会面临生存危机,我国商业银行先前对此类企业发放的贷款的风险上升。

次贷危机虽然重创了全球经济,但在我国政府灵活的宏观调控政策指导下,只要我国商业银行对次贷危机的影响保持清醒的认识,切实加强风险管理,就能将次贷危机的不利影响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

二、商业银行贷后管理存在的问题

金融机构没有正确评估其面临的一系列风险是其在次贷危机中遭受重大损失的重要原因。这给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敲响了警钟。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的银行,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还不够完善和成熟。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应该本着审慎的基本原则,来看待我国商业银行贷后管理的现存问题:

1.不够重视贷后风险管理。由于短期利益驱使和考核机制不合理,银行信贷人员对贷后风险管理认识不深不透,仍然存在重视贷款营销和贷前审查,忽视贷后管理的现象。目前推行的贷款“五级分类”标准约束力不强,本来可以发现的贷款风险隐患,却由于“轻管”,而使其变成实际上的风险。

2.贷后管理经常流于形式。贷后信贷资产检查作为信贷业务风险控制的重点环节,需要相关人员深入企业监控其经济活动和资金流向、认真分析其贷款风险变化情况。可实际情况是信贷人员对不少贷款企业的后续管理放松,无法随时把握企业生产经营变化情况。贷后管理主要是为了应付日常制度检查的需要,失去了贷后检查的真正意义,这是造成贷款预警机制失灵的主要原因。

3.没有建立起直观科学的风险控制指标体系。目前银行对信贷业务贷后风险控制的内容多是定性分析,这些分析因素很难建立起直观科学的风险控制体系。虽然财务状况分析中涉及定量分析,但是对企业财务指标的风险预警、监控信息体系过于复杂,不易于操作。而且这些指标基本上是零散的而非系统的,而且缺少针对性,不易于实践操作。

三、金融危机下商业银行贷后管理的新对策

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日常运营过程中面对的最大风险之一,每家银行都很关注信贷资产是否安全,然而相对来说贷后管理是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软肋,在金融危机来临的今天我们更应该重视信贷资产的贷后管理。

1.及时更新国家及地方政府对各个行业(特别是银行发放信贷的主要行业)的相关政策举措。明确宏观经济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为全面完善的进行贷后管理建立一个良好的认知环境。

2.新建或完善客户信息系统,横向和纵向了解行业指标以及上下游企业的财务和运营状况,并及时更新,保持对企业客户的密切关注;并尝试了解企业的销售渠道和管理环境及管理模式,从而进一步了解企业客户的实际经营情况。

3.客户经理应对受危机影响的信贷客户予以高度关注。经常与客户保持联系,每季度及时完成贷后检查,定期了解贷款使用情况,若贷款投入再建项目,可以实地核查;并观察客户的主营业务波动情况以及现金流是否充足;是否有裁员或不完全用工等现象;以及在其他银行的贷款、授信是否有被压缩或解除的情况发生,并及时向分行反应相关情况。

4.调查发放信贷的主要行业在危机发生之后相关指标(行业的市场风险、企业的存活率、收益率等),再与往年比较,若指标大幅下降,应特别关注,可以考虑对该行业限额重新设定以及下调该行业的信用等级;关注客户的融资情况及其流动性风险。调查客户的相关财务指标(短期偿债能力、收益率等),再与往年比较,若指标大幅下降,应特别关注;若在其他银行还有大部分借款,可以考虑调整其授信额度以及下调信用等级。

5.关注信贷客户(特别是外资企业)的资金账户,防止资金抽逃和挪用,必要时实行封闭管理,审查资金用途。对抵(质)押物的价值进行调查确认,若在此次危机中损失减值,应通知客户尽快弥补该差额。担保人的情况也要跟踪了解,若其不再符合担保人条件,应告知客户再选择一位担保人。

在当前的宏观经济背景下,即是挑战也是机遇,对于风险要严格把控,对于优质企业要坚决扶持。在风险管理过程中注意及时对客户跟踪回访以及企业的上门调研,都有助于信贷资产贷后风险管理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