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学与地貌学范文
时间:2023-10-26 17:31: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地质学与地貌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高职院校课堂教学的改革,需围绕职业导向的专业建设来实施,企业行业职业岗位所需的相关知识、技能、职业素养等构筑了专业建设的方向、目标;在组成专业建设的课程体系下,具体课程课堂教学的改革,还需要根据课程本身的特点进行,一门课程及至一个专业要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必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形成自己的特色。
(一)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
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课程内容广泛,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实践性、应用性极强,课程的教学需从高职院校的学生实际出发,本着“理论够用突出实践”的原则精选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突出实践的环节,结合与企业行业职业岗位相关的工作内容及案例进行教学.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学习过程中需要增加实习实践课的比重。其次,从学生个人角度出发,应重点突出个性化教学。进行个性的培养是我国教育急待进行的改革。第三,各种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教学实践证明,现场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合作教学等是本课程最实用的教学形式。课堂教学之外,充分利邮箱、QQ等网络联系方式,以及班级相关活动等及时反馈信息,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做到与学生充分交流,了解学生现状,对授课内容及方法进行调整,在后续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不断丰富完善课堂教学。
(三)注重实践课及技术技能的训练
应用类课程要贯彻“能力为中心”的教学指导思想,这就需要在实习实训中注重做到知识的活学活用,针对不同区域、不同专业的要求,在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前提下,增强实用性。如在云南区域,在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工作中,根据专家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第四纪沉积物应注重沉积“相”的学习,即不同类型第四纪沉积物的识别,而沉积时代对其工程地质意义的影响往往不大。反之,有的沉积物如黄土,几大类型黄土的工程性质相差明显,往往与形成时代、地层序列密切相关,这就需要紧密联系形成时代学习相关沉积物的性质。在技能培养方面,做到基本技能的反复训练,如沉积物岩性、沉积类型的判别,地层产状的测定、沉积环境的初步分析等,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四)重视职业素养教育,培养终身学习的理念
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同时承担着高素质及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任务,而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仍在课堂教学。在教学中要有效渗透思想教育内容,培养健康的职业理念,做到循序渐进、不断积累,加强职业素养的养成。培养终身学习的理念也是现代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知识、理论的学习方面,高职院校多强调理论够用,不追求知识内容的系统、完整,但在本课程的教学中,发现知识、理论的系统、完整毕竟是学生今后较高层次的发展目标,针对职业导向的高职教育而言,可以围绕具体的职业需求构建课程体系,进行相应的课堂教学,但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应该在个别教学、拓展课程等提高的环节,适当兼顾学科知识的框架、体系,因材施教,开放式教学,并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的学习、发展理念。教学不仅是为了教会学生新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独立获取知识的方法,培养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从“学会”转向“会学”。学生只有具备了终生学习能力,学到应用性的知识和技能,才会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更新知识,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学生往往活泼好动,具有创业的内在优势与动力,创业教育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针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也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创业、积极生存的能力。
二、第四纪地质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
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改革,要求切实抓好社会需求导向。着眼于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改革的趋势,本课程在实践教学中力求做到:
(一)立足现实,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突出实践
现实条件是进行课程教学的客观基础。限于多方面的因素,如职业院校的总投入不足而带来的硬件、软件条件的落差,但最突出的是地学进行工作的场所是广阔的大自然,其中的诸多工程地质现场条件多难于室内或学校内部进行模拟,但职业导向的教学改革又对相应的实践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充分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周密科学安排相对集中统一的教学实习,并利用现代科技设备创造条件加深实践性课程的相关内容,是进行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课程课堂教学的现实途径。
(二)加强专业课程间的联系与沟通
课堂教学主要围绕专业建设进行,如何发挥专业相关课程的作用,并且做到协同进行,也是进行高职教学改革的关键。现在适合高职专业教学的教材还相对较少,各专业课程选用的教材协调性差,往往具有理论内容过多、重复,职业技术技能表现不强,与实际施教条件差异较大等现实情况,并且各专业教师构成也较复杂,有工科、理科教师,有企业行业来源,也有校外兼职、退休返聘来源,建立相关教学制度,充分进行课程教学内容的讨论、协商,并进行相应的教材建设,明确课堂教学的具体目标,方能增强实效,真正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第四纪地质在专业课程设置里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位置,内容多而广泛,与前期、后续课程联系密切,在专业教学中易于产生专业导向性不强及过多涉及后续课程的相关专业知识等较片面的问题,这都需要着力联系相关课程的教学,明确具体的教学内容、任务,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三)进行开放式教学改革
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充分联系行业企业,共同进行课程建设。课程教学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必须及时、充分了解行业企业的岗位要求及变化,适时调整课堂教学的相关内容,拓展服务领域,并在行业企业充分参与下,加强职业技术技能的实习实训,并促进知识的领会与掌握。当前虽然存在企业积极性不高,校企合作难度大现实问题,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结构的转型与提高,企业行业的提升及与职业教育的协同发展已成为必然。及时了解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特别是对于所需人才的具体要求及期望,进行有效沟通,在课堂教学中方能做到有的放矢,提高课堂教学及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前瞻性。高职院校要在校企合作中真正发挥主导作用,还需要在第二个方面着力实施:经常联系高水平的职业院校,不断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不断进行课堂教学的创新;在专业上,联系相关的科研院所,了解学习最新的科技动态及其向实际应用的转化,从而在区域行业企业的发展中,真正起到引领作用。这些都需要课堂教学前瞻性地进行相关工作。
三、结语
篇2
2017年4月1日,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襄阳片区正式挂牌成立。根据国家战略定位,湖北自贸区襄阳片区将以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合作创新为动力,努力建设中国制造2025示范区,打造国际先进制造高地。
二、当前襄阳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状况
随着襄阳自贸片区的发展建设,更多的企业加入到电子商务的阵营中来,带动了跨国电商人才需求的增长。襄阳跨境电商贸易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了许多跨境电商人才不能跟上电商行业发展的要求。符合跨境电商要求的人才匮乏已经成为一种业内常态,这也为本地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地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互联网+外贸”即跨境电商模式扩大业务量。目前企业需求的跨境电子商务人才既要懂专业、会英语、能从事跨境电子商务实战,又要掌握国际贸易业务操作规程、有较强的英语表达能力、市场开拓能力。而目前不少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对跨境电商这一新兴行业的了解不够,实践能力不足,还不能很好地满足行业对人才的需求。究其原因,主要是在校期间缺乏相关跨境电商实战的实践教学。当前,地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目标有待更新。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英语专?I一直致力于培养国际化、复合型、应用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懂英语、会商务是人才培养的主旋律,这一人才培养定位在一段时间内对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实践教学改革等有着很强的指导作用。但是随着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课程体系及实践教学侧重实体外贸业务忽视互联网电商平台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存在着教学内容单一、教学知识陈旧等问题,学生实践教学也更多的偏向进出口业务流程操作等方面,无法适应新兴跨境电商平台对人才的需求。
(二)师资力量有待进一步加强。目前,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英语专业的实践教学的教师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语言专业出身的英语教师,这类教师语言能力强,但商务实践经验相对不够,很难对学生的商务实践给予充分的指导。二是商务课程的老师和部分来自企业的教师,他们有较强的商务实践知识和行业企业知识,对学生职业实践能力有较好的指导作用,但语言功底相对薄弱,对学生掌握商务英语语言帮助不大。三是具有企业实践经验的英语教师。这类教师在实践教学中能很好地将外贸实践和英语结合起来。这类“双师型素质”教师是最为理想的商务英语实践教学教师。但是这类教师所占比重不大,而且也缺乏跨境电子商务实践经验。
(三)校内实训条件不够完善,校外实训基地结构不合理
校内实践教学主要通过在仿真实训室利用外贸实训软件按照实际业务流程进行仿真外贸业务操作,让学生熟悉未来岗位工作任务。但是,这类软件不能及时跟上市场变化,导致在近几年外贸市场、经济形势、商务规则等日新月异的情况下,学生操作与实际商务环境脱节,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商务操作能力。此外,跨境电商实训软件的匮乏也造成学生对跨境电商实战操作训练不够。目前校外实训基地中的外贸企业仍以实体外贸业务为主,拓展业务的方式也还以参展等传统方式为主,通过电子商务平台从事跨境电商来拓展业务的企业较少,且刚处于起步阶段。这些对学生了解并参与跨境电子商务实践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四、改善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的措施
(一)与时俱进,围绕襄阳自贸分区建设,更新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目标。改革课程设置,打破传统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增加跨境电商知识的课程,加强跨境电子商务实战的实训教学,把最新的跨境电商知识、国际商务操作规则、流程传授给学生,减少一些语言理论课程、商务理论课程,按照适度、实用的原则,调整理论课程与实践教学课程的比例,注重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衔接。
(二)加强双师型师资建设,积极推动“走出去、引进来”。在双师型师资建设方面,可以采用“走出去、引进来”的策略,即通过与校外企业实行人才互通,鼓励学校教师定期到跨境电子商务公司或有跨境电商业务的合作企业顶岗实践,提升跨境电子商务实践技能;同时积极邀请跨境电子商务企业专家入校给学生或教师授课,参与到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见识和实践教学中来。
篇3
钦州学院地理科学专业地质学基础的课程现状
钦州学院于2006年2月开设地理科学本科专业,其中目前地理科学普通本科专业包括四个方向:师范方向、地理信息系统方向、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方向、海洋遥感与信息处理方向,均开设《地质学基础》课程。经过几十年的蓬勃发展,地理科学专业已经成为钦州学院的重点发展和优势学科专业之一。《地质学基础》一直是作为自然地理学课程的一部分内容来进行讲授的,且不同方向课时均有限但又有所不同:地理科学师范方向的学生要在一学期上完自然地理学(一),其中包括了地质学基础、水文学、植物地理学三门课程,一共80学时,每门课程的课时由任课教师灵活掌握;而其他三个方向只上自然地理学这一门课程,一共54学时,地质学基础的课时也由任课教师灵活掌握,但学时有限,对于地理科学的专业理论来说是十分欠缺的,基础也不够牢固。而其他的同类型的师范类院校,大部分都对地理科学专业的学生进行地质学基础、地貌学、气象气候学等自然地理学的分支学科进行单独授课,有固定的课时,从而保证地理科学专业的基础扎实性和学科知识的通识性,并且不是仅仅针对地理师范教育方向。目前,地质学基础的讲授只有一名专任教师,教学方式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讲授式,学生也会有参与课堂的机会,主要是回答问题的方式较多。教学手段主要是通过多媒体幻灯片、音频视频等综合手段来讲课,教学效果受到教师自身讲课水平影响较大。
以往对于该课程成绩的记分和考核方式主要是:平时成绩(作业、考勤10%)+期中成绩(试卷30%)+期末成绩(试卷60%),成绩往往是以期末论成败,以背书答题论分数高低,这样的记分方式本身也容易造就一些“高分低能”的学生,即平时不努力,在期末突击背书往往获得高分,而实践能力不强。地质学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该课程内容的实习涉及到两个环节:一个是校内实验室的实践环节,另一个是野外实践环节;二者共同构建了地质学基础课程的完整性实践教学过程。对于那些刚学习了理论知识而又充满新鲜感、好奇心的学生来讲,校内实验室的实习无疑是把课堂教学文字图片知识、影像知识与现实的标本相结合,更加直观形象,从而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而更准确地理解理论知识。而就钦州学院的校内实验室情况来讲,教学资源十分缺乏,表现为:实验用的岩石、矿物、化石标本数量有限,往往是5-8人共用一盒标本,且实验盒装标本较小(不超过4cm)且不够典型,有些矿物虽然是这个矿物名,但标本却是多种矿物存放在一起,即便多次进行提醒,仍然有学生混淆误以为是一种矿物;实验课的小刀、放大镜、无釉小瓷板、稀盐酸等常用教学工具缺乏,使得一些基本的矿物岩石的物理性质难以得到确认。上述室内实验课必备的教学资源的缺乏严重制约了室内教学的开展,学生室内实践学习收获也十分有限,而最重要的是会挫伤学生学习地质学的兴趣和积极性。由于地理科学专业以前只有地理师范方向才会有相应的地质学基础实习,并且是和其他的地貌学、水文学课程合并在一起称为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实习的地点和实习出发时间不固定,实习的目的和任务不够明确,使得学生不像专业实习而是走马观花的体验式旅游见习,其结果是实习过程中实习点的学习印象都有,但收获较小,野外教学环节相对薄弱。
地质学基础课堂教学的改革
地质学基础一般是在大一第二学期开课,在此之前地理科学专业的学生已经学过了地球科学概论,具备了一定的学习基础。该课程的教学包括了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部分。因此,针对地质学基础当前面临的教学现状和问题,应从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实践教学的改革两方面进行。就课堂教学的改革而言,可以通过教学内容的改革和教学方式以及考核方式的改革来进行:地质学基础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可以针对地理科学的四个方向做出如下改革尝试:将地质学基础的课程内容分为:通识性课程内容的课堂教学和专业方向性内容的课堂教学,其中通识性内容主要是包括地质学的四大版块[5]———地球(自身的形状与大小、物理性质)、地球的物质组成(矿物与岩石)、地球的行为(构造运动与构造变动)、地球的发展历史(主要是地壳演化简史),是该课程的核心内容也是基础知识点。而专业方向性内容的课堂教学主要是在学生掌握了上述通识性内容后进行的针对学生本专业方向与地质学基础课程的应用性的学习。通过对教材教学内容的拆分,有助于分清教学的重难点与内容的层次性,将引导性和核心性教学内容作为专业的重点知识和基础性知识,将专业性教学内容作为教学难点,按照专业方向进行针对性分解,争取让学生学到与专业方向有关的“有用的知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高教所储祖望教授通过对比分析中美两国地学类本科生的培养方法[12],认为美国大学教学与研究融为一体,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动参与,建立以本科生研究探索为基础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从单纯的知识接受者变成探索者,本科生可直接参与以前只有研究生才能参加的科研活动。
如MIT制定“扩大大学生研究机会计划(UROP,Undergradu-ateResearchOpportunitiesProgram)。此外,还开设了大量研讨式课程,激发学习积极性,养成科学探索精神。由于受传统的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条件等的限制,我国大学本科生教育还是以教师单纯的讲授为主,学生很少有机会参与课堂讨论且很少参加科研及其他实践活动,导致我国大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严重不足。从教学方式上可以尝试借鉴美国大学的这种教学模式,具体模式有二:一个是可以以学生的探索研究为主,教师作为导师以指导总结为辅,即将每个班按照课程内容分成若干个组,在每次课前分配给学生一个课要讲授的内容任务,以组为单位对其他小组进行讲授,教师进行点评,在学生讲课的过程中要特别鼓励小组间的互动,允许各种质疑与讨论,通过研讨的方式强化知识学习;另一个方式是以传统的教师引导讲授为主,但学生课前要做好预习工作,每次课要对教师的讲课内容提出问题并通过学习能够答疑解惑。一般情况第一种方式适合于基础较好、学习动机较强的学生,由于对学生水平有一定的要求,实施有难度,所以可以作为一种尝试性选择性的教学手段。而究竟选择哪种方式要结合学生的基础(可以做一个摸底测验)和实际接受情况进行动态调整,两种方式可以交叉进行以体验教学效果的好坏。就目前实践情况看,以讲授为主,一学期会穿插大约两次小组讨论模式。课程的考核是对教学效果最好的检验方式,合理的考核方式可以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如何改变大学课程临时抱佛脚突击背书的学习方式,可以尝试在课程成绩的记分方式上进行改变,变“期末突击”的方式为“功夫在平时”,具体的改革方案为:平时成绩(作业、考勤30%)+期中成绩(书面考试10%)+校内实习成绩(实习报告、实习测验结果20%)+期末成绩(40%,可以笔试或ppt展示)。这种新的记分模式需要说明两点:一是平时成绩中的作业,应该设置每堂课以个人为单位进行简短的地质新闻或地学前沿信息的播报;一是期末成绩的考核方式可以不只是试卷而是教师命题或学生自主命题进行的一个地质学知识扩展的报告,以幻灯片的形式,个人阐述。#p#分页标题#e#
地质学基础实践教学的改革
篇4
关键词:自然地理学;实践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李晖(1981-),男,河南南阳人,广西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讲师;王月(1980-),女,辽宁沈阳人,广西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副教授。(广西 桂林 541004)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师范大学教改重点项目“基于创新性人才培养目标的自然地理学系列课程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0-0179-02
随着国家对创新型人才需求的不断增长,各高校都在逐步加强实验教学研究,提高实验教学的前沿性和创新性。[1]自然地理学系列课程是高等师范院校地理科学专业本科开设的专业基础课。[2,3]自然地理学系列课程,包括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生物、地球概论等分支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加强理论教学外,还要通过野外实习、室内实验等实践教学的强化训练加强学生对地理环境的直观认识,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生产和生活中。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顺应时展对地理科学专业人才的需求。[1]
一、自然地理学系列课程实验教学现状分析
1.国内自然地理学系列课程实验教学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高校普遍开展了以增加基础课课时、压缩专业课课时、重视实践教学为主要内容的课程教学改革。[4]在改革过程中,大多数高等师范院校由原来的按照分支学科设置课程,如“地质学基础”、“地貌学”、“水文学”、“气象与气候学”、“土壤地理学”、“植物地理学”等,[5]转变为设置综合的自然地理学课程或自然地理学系列课程。受地理学科本身特点所限,目前国内绝大多数高师院校地理科学专业本科自然地理学系列课程的实验教学还存在着开设的实验项目少、实验课时不足、创新性实验项目较少、实验教学效果较差等问题。因此,有必要优化自然地理学系列课程的实验教学,提高自然地理学系列课程实验教学的效率和前沿性、创新性。
2.广西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系列课程实验教学现状
广西师范大学自2008年开设地理科学专业以来,将“地质学基础”、“地貌学”、“水文学”、“气象与气候学”、“土壤地理学”、“植物地理学”、“地球概论”等自然地理系列课程列为专业基础课与专业必修课。通过近5年的教学实践,目前已经形成了实验、实习教学体系,建立了地质地貌(灌阳)、生态土壤(猫儿山)、气象水文(桂林市气象局和水文局)等稳定的自然地理野外实习基地。但受实验课课时及实验条件等因素的限制,目前开设的实验课程中具有前沿性和创新性的实验项目较少,还以验证性实验项目为主,如各类矿物、岩石的观察与鉴定,土壤剖面观察,常规水文观测等。然而,验证性实验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基本的仪器操作能力,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效果较差,满足不了当前基础教育对高水平师资队伍的需求。
二、改革目标
以创新性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导,突出“创新”主题,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发展观,构建了创新的自然地理学系列课程实验教学体系、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通过增设创新性实验项目,建立了虚拟网上实验室,将实验教学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相结合,将室内实验与野外实习相结合,实现了自然地理系列课程实验教学的创新改革与可持续发展。另外,还要提高学生参与地理实验的兴趣,使自然地理学系列课程的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改革内容
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互联网网络资源改进以标本观察为主的验证性实验教学,将一些验证性实验改进为综合性实验或设计性实验;增设开放实验室推动综合性实验教学,同时将实验项目的设置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相结合,以激发学生的科研创新兴趣;将实验与综合野外实习相结合,寻找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最佳结合点,极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1.实验课程设置
(1)气象学与气候学。利用广西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的环境科学背景优势,将气象学与气候学实验和环境科学专业的环境学概论等课程有机地结合,共享实验资源;增设创新性实验,并尽量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结合,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对于原有实验在场地和天气条件方面的局限性,如云的识别以及看云识天气等内容,通过建立虚拟网上实验室,让学生可以随时对所学知识进行识别及印证。
(2)水文学。通过与科研院所的实验资源共享,建立开放实验室,开展水文分析与模拟、蒸散发计算分析、土壤水分变化分析和地下水动态分析等开放性实验项目,使学生在对流域水系、常规水文观测、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等认识性实习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水文现象及其影响因子和生态环境效应的理解,了解学科发展前沿,拓展知识视野,为未来从事科学研究、中学地理教育或社会服务奠定坚实基础。
(3)地质与地貌学。结合高师院校地质与地貌学实验教学的特点,努力把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引入地质地貌学教学,通过引入建构主义教学模式、运用自我设计教学法和应用主成分分析教学评价方法,实现实验教学从验证性到设计性的转变、从单科性到综合性的转变、从认识性到研究性与创新性的转变。以往地质地貌的实习,学生通常需要步行1~3小时到观察地点,教师再讲解,可学生已经体力耗尽,听课和实习效果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现在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实习路线与实习内容,并与教师共同完成,提高了学生的实习兴趣。
(4)土壤与植物地理学。本课程实验主要培养学生的土壤与植物地理实验室分析、结果计算、数据处理的技能和技巧。土壤和植物地理学与自然地理学其他课程密切相关,在实验项目的设置上可以与其他课程相融合,如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分析可以与气候特征分析相结合,使学生充分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是统一的整体,“牵一发而动全身”。
2.实验课程考核
实验项目的设置与教师的具体科研项目相结合,学生可自由选择,考核由所选实验项目的任课教师来完成,要求每个学生必须修满2个创新性实验学分、参与1项以上创新性实验项目才可以毕业,以激发学生参与创新、自主创新的兴趣,发挥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
3.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
自然地理学系列课程中有很多实验项目由于受到场地和环境条件、天气条件等的限制,无法在室外进行与开展。因此,有必要借助虚拟现实技术,通过建立虚拟网上实验室和野外实习训练,打破场地和天气等条件对实验课与野外实习的限制与约束,使学生足不出户就能近距离拥抱祖国的壮丽山川,见识地理科学的魅力,探索自然的真知。
4.师资队伍建设
引进和培育具有高水平教学和实验能力的自然地理学系列课程实验教师,鼓励教师多申报高水平的科研项目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等,以整体提升自然地理学系列课程教师队伍的科研水平。要求教师要将学生吸纳进各自的科研项目中,使学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单独完成课题实验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动手能力。
注:王月为本文的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张绪良.优化自然地理学系列课程实验教学的对策[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1):104-108,137.
[2]张绪良,付炳中,韩同欣.基于综合野外实习的自然地理研究型课程体系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12):128-131.
[3]张绪良,明世顺.海岸带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教学的设计及实现[J].高师理科学刊,2006,26(2):106-109.
篇5
关键词:地质学基础;教学;多媒体教学;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9-0209-02
《地质学基础》是高等师范地理科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学习地理科学专业后续课程的入门课,同时该课程也是地理科学专业的必修课。学好它将为其他地理课程如“人文地理学”、“中国地理”、“世界地理”等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并直接服务于中学的地理课堂教学和课外地理活动,有助于今后进行地理科普宣传活动及开展乡土地学科研,开发和利用地质、地貌资源,振兴家乡经济;同时,对于大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也有重要的意义。总之,掌握该门课程的知识、理论和方法,是中学地理教师智能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该门课程对学好自然地理学,特别是对《地貌学》的后续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
一、《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体系
1.《地质学基础》课程的教材、教辅。《地质学基础》课程以宋春青等人的《地质学基础》为教材。国外的参考书目有:Strahler.A.N的《Physical geology》,Dott.R.H 等人的《Evolution of the earth》,以及Seyfert.C.K等人的《Earth history and plate tectonics》等。国内的参考书目有:王维的《地球的形状》、李叔达的《动力地质学原理》、刘东生的《黄土与环境》、王鸿祯和刘本培的《地史学教程》、苏文才和朱积安的《地质学简明教程》、夏邦栋《普通地质学》、潘兆橹的《结晶学与矿物学》、李善邦的《中国地震》以及武汉地质学院煤田教研室的《煤田地质学》等。
2.《地质学基础》课程的教学目的。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科学,地质学侧重研究地球的地下部分;地质作用分内动力地质作用和外动力地质作用。对于地质学的学习,即注重内动力地质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机理,也注重外动力地质作用对地壳物质和构造形迹的改造。不仅让学生掌握地质学的基本原理,更重要的是要做到加强联系,互相渗透,各有侧重,相对独立,注重实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充分认识和了解“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的真实含义,从而使他(她)们成为一支在未来的生活中善待地球、保护我们美丽家园的重要力量。
3.《地质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该课程主要讲授地壳的物质组成,地质作用的类型、条件、作用过程,地壳的构造形变和改造,地质发展历史等,共分十章,共计安排72学时,教学安排在同一学期。包括室内矿物、岩石标本认识实习。具体内容详见表1。
4.《地质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方式。《地质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方式采用教师讲授与学生多媒体教学互动的方式结合进行。①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没有将多媒体教学引入课堂之前,对《地质学基础》采取的授课方式只能是以“填鸭式”简单描述的教学授课模式,学生们普遍缺乏感性认识,教学效果较差。由于授课的对象是大学一年级的新生,学生们在多数的时间里对一些地质现象常常感到“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而授课教师用了大量宝贵时间进行解释也不见得效果有多好,加之该门课程是地质学各个分支学科的大综合,初学者面对众多生涩的专业术语往往会望而却步,对学习该门课程的积极性和趣味性影响很大。②多媒体教学在本课程中的应用:PPT演示,PPT演示不仅具有省时、高效、省力的优点,而且展示图片的功能异常强大。在《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当中,最基本的教学内容需要向学生传授矿物、岩石的相关知识,特别是重要矿物和三大类岩石的经典图片需要展示,往往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从课堂教学实践看,效果非常好。在该门课程的实践教学中,笔者在互联网收集了大量与地质学内容有关的动画,比如岩层的形成顺序、褶皱和断层的形成、物理风化作用、桂林山水的成因、地幔对流过程、大陆漂移和矿床的形成等。从教学的效果看,事半功倍,非常成功。动画演示得形象生动,初学者容易理解;视频演示,视频演示在《地质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可以说将多媒体教学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平常笔者十分重视将该门课程同日常发生的地质事件相联系。将地质现象和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在互联网上的主流网站搜集了大量地质视频影像资料。比如《火山活动》《日本3.11大地震》《唐山地震启示录》《四川汶川大地震》《板块构造学说》以及《地壳波浪镶嵌构造》等。这些视频资料的播放,仿佛将学生带到了地质事件发生的第一现场,极大地震撼了他们的心灵。通过播放一些地质灾害发生的全过程,同学们充分认识到学习地质学知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提高。
5.《地质学基础》课程的考核方式。《地质学基础》课程考核包括平时成绩(课后作业、实验报告、课堂提问等,占室内教学考核总评成绩的20%)、阶段测试(占室内教学考核总评成绩的10%)和期末考试(占室内教学考核总评成绩的70%)等3个组成部分。成绩皆采取百分制。平时成绩:课后作业、实验报告、课堂提问等。阶段测试:期中考试、实验考核等。期末考试:以基本概念的理解、识图能力、分析问题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为考核重点,试卷一般以名词的解释、综合题(填空、选择、判断、简答和论述等)占较大分值(一般为卷面分值的75%左右)。
二、《地质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
《地质学基础》课程是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地理科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也是学生大学一年级入学后的两门专业课之一;尽管存在着种种不利的因素,比如大一新生不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等原因,从对2005~2012级学生的讲授效果来看,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满意程度达到95%以上(评教结果);从期末考试的成绩看,考试分数大都符合正态分布,综合成绩的通过率在90%以上。
通过多年来的《地质学基础》教学,笔者深深地感到多媒体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此,在高等师范地理科学专业《地质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探索中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加强多媒体教学。和传统的教学相比,多媒体教学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其优势主要表现在:(1)传授知识准确;(2)教学形式多样、灵活;(3)教学省时、省力、高效;(4)能够激发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当然,多媒体教学也有其劣势,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PPT翻页的速度太快,不利于学生在课堂上记笔记。针对存在问题,多年以来笔者对多媒体教学做了适当的改进。具体来讲,发挥其优势,弥补其不足,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有适当的黑板板书外,还将多媒体课件发到学生邮箱,以备复习之用。多年的实践证明,不论多么夸大多媒体在《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中的作用都是不过分的。
另外,在《地质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探索中还要以教材主导,因材施教,加强实验课教学环节。众所周知,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实践性主要表现在矿物及岩石的识别方面,让每一个同学在较短时间内认识重要的矿物和岩石,是这门课程的最基本要求。鉴于《地质学基础》课程是一个地质学这个学科的“浓缩版本”,而且学习者基本上没有基础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最初的讲授过程中要适当地慢一些,并且要以所学的教材为主,不然会使学生感到不理解的名词、术语太多、生涩,从而产生畏难情绪,所以老师在讲授的过程中要吃透教材,找出难点、重点,主动为学生答疑解惑,只有这样,才会做到本门课程学习的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宋春青,邱维理,张振春.地质学基础[M].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篇6
关键词:岩土 工程 勘察 报告 编写 质量 控制
一、有关岩土工程勘察
1.岩土工程勘察定义。岩土工程勘察,英语为geotechnical invesigation,就是根据建设工程的要求,查明、分析、评价建设场地的地质、环境特征和岩土工程条件,编制勘察文件的活动。
2.岩土工程勘察阶段。按其进行阶段可分为:预可行性阶段、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补充勘察、施工勘察等。
3.岩土工程勘察对象。根据勘察对象的不同,可分为:水利水电工程(主要指水电站、水工构造物的勘察)、铁路工程、公路工程、港口码头、大型桥梁及工业、民用建筑等。由于水利水电工程、铁路工程、公路工程、港口码头等工程一般比较重大、投资造价及重要性高,国家分别对这些类别的工程勘察进行了专门的分类,编制了相应的勘察规范、规程和技术标准等,通常这些工程的勘察称工程地质勘察。因此,通常所说的“岩土工程勘察”主要指工业、民用建筑工程的勘察,勘察对象主体主要包括房屋楼宇、工业厂房、学校楼舍、医院建筑、市政工程、管线及架空线路、岸边工程、边坡工程、基坑工程、地基处理等。
4.岩土工程勘察内容。岩土工程勘察的内容主要有:工程地质调查和测绘、勘探及采取土试样、原位测试、室内试验、现场检验和检测,最终根据以上几种或全部手段,对场地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评价,编制满足不同阶段所需的成果报告文件。
5.岩土工程勘察的方法与技术。岩土工程勘察的方法或技术手段,有以下几种:(1)工程地质测绘。工程地质测绘是岩土工程勘察的基础工作,一般在勘察的初期阶段进行。工程地质测绘是认识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高质量的测绘工作能相当准确地推断地下地质情况,起到有效地指导其他勘察方法的作用。(2)勘探与取样。勘探工作包括物探、钻探和坑探等各种方法。它是被用来调查地下地质情况的;并且可利用勘探工程取样进行原位测试和监测。应根据勘察目的及岩土的特性选用上述各种勘探方法。(3)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的主要目的,是为岩土工程问题分析评价提供所需的技术参数,包括岩土的物性指标、强度参数、固结变形特性参数、渗透性参数和应力、应变时间关系的参数等。原位测试一般都藉助于勘探工程进行,是详细勘察阶段主要的一种勘察方法。(4)现场检验与监测。现场检验的涵义,包括施工阶段对先前岩土工程勘察成果的验证核查以及岩土工程施工监理和质量控制。现场监测则主要包含施工作用和各类荷载对岩土反应性状的监测、施工和运营中的结构物监测和对环境影响的监测等方面。检验与监测所获取的资料,可以反求出某些工程技术参数,并以此为依据及时修正设计,使之在技术和经济方面优化。此项工作主要是在施工期间内进行,但对有特殊要求的工程以及一些对工程有重要影响的不良地质现象,应在建筑物竣工运营期间继续进行。
二、努力提高报告的编写能力
1.要具备牢固的地质地貌和工程理论地质基础理论方面,主要是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第四纪地质学和地貌学;工程地质方面,主要是土质学、土力学、工程地质分析、工程动力地质学、工程地质勘察。
2.要熟悉和把握有关的规范规程规范规程既是经验的总结,又是技术的指南,具有很强的勘察工作指导性。对于国家的、行业的、省和地方的有关规范规程,必须熟悉把握,并在具体勘察工作中认真执行。
3.要了解工作区的地质情况对于勘察地段的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资料,应尽可能地搜集并熟悉。对于邻近地段已有的工程地质勘察资料,也要尽可能了解,以便在勘察工作中发挥其参考作用。
4.要把握工程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基础施工的技术要点只要明确了工程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基础施工方法,作出的工程地质评价才能有的放矢、正确客观,提出的建议才能合理适用。
5.要切实保证第一手资料的质量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是工程地勘察的最终成果。一份高质量的勘察报告,必须来自于高质量的第一手原始资料。
6.提高综合知识方面的技能。如基本的数理统计知识、文字表达能力、编图技巧、综合分析能力。
三、确保岩土工程勘察质量
1.严格按基本建设程序办事,先进行地质勘察后设计。对无地质勘寒资料工程的设计应不予报建,对(未能按照相应的等级)降级进行地质勘察的工程不予报建。
2.提高地质勘察单位员工的质量意识,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健全岗位责任制度,培养良好的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避免出现地质勘察资料的失误。
3.建立审查、复核制度,对室内室外技术资料要有资深的专业人员进行审查和复核,敢于对钻探、土工试验结果提出质疑,并通过对相近建筑物的钻探资料对照分析,确保资料的准确性。必要时可重探可疑探点、可重做相关试验。
4.要根据建筑物的安全等级与场地类别,并结合地质历史(注意收集相关资料)与地形特色进行探点的布设,并按规范进行相应比例和数量的取土探孔和原位测试探孔的布置,避免漏探特殊地质现象。
5.勘察布孔。勘察与设计的接口:收到设计人的勘察任务书后,应认真阅读,仔细分析,充分了解设计意图,不明白的地方及时与设计人沟通,存在疑虑的地方需向设计人提出。设计人往往有偏于保守的倾向,如对地基承载力要求过高、要求一桩一钻、对桩基承载力提出过高要求等。由于岩土体始终是一个灰箱,无法彻底查清岩土体的分布及其物理力学参数,在做与岩土相关的工程设计时固然要留有一定的安全富余度,但是必须在了解场地岩土条件的情况下才能准确把握安全的尺度,采用过于保守的岩土参数,过高的安全系数将不可避免的造成工程建设的极大浪费。做岩土工程勘察的人一般比做结构设计的人更清楚或者更容易把握场地的岩土条件情况,因此岩土工程师应当,也有必要提出意见供设计人参考。在勘察任务书与工程平面布置图确认无误后,勘察人员应到现场踏勘,了解场地情况,并提出勘察纲要供钻探等供外业使用。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 “冰臼” 壶穴 冰川 槽谷
1 关于冰臼的来源和影响
“冰臼”,一词源于《地质辞典》的解释:“在冰川作用范围内,由冰川内或冰川下的急流冰水携带石块快速旋转冲击使下伏的岩层产生漩涡状的深坑,称冰臼”。而《辞海》、《汉语大词典》、《地理学辞典》等辞书均无表述,可见“冰臼”是够“专业”的。直至世纪之交,情况才有了根本转变。
“冰臼在中华大地上的大量发现是自1997年开始的,自高纬度区的北国到低纬度、低海拔的海南岛、广东等地,也有广泛分布。”由于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的一位第四纪冰川遗迹陈列馆研究员到各地考察“发现冰臼”,引起了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诸多有影响力的媒体争相报道。“目前,有的冰臼分布区已成为国家级地质公园,……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和旅游风景区等,”“几乎造成中国人将壶穴当成冰臼”的局面,并有了第一本专著《发现冰臼》面世,书称“冰臼”为“中国地质学界石破天惊的重大发现,远古冰川时期的奇特地质现象”等等,提出了“冰臼最新理论――冰说”。由此形成以韩同林为首的“冰说”学派,得到了部分专家、学者的认同,但也遇到了界内人士的反对。
2 “冰臼”引发地质学地理学学术上的世纪之争
1998年3月,在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学会和中国地理学会。打破常规,旨次联合召开冰臼成因的专门研究会”却没有定性结论。《热带地理》自1999年19卷第1期登载陈华堂、丘世钧、黄山、范小平、揭两丰顺“冰臼群”成因商榷为起始,陆续发表争论文章,至2002年第22卷笫1期的专家访谈,以中国科学院院士施雅风谈“冰臼”与“壶穴”,“贵刊已发表了足够多的文章,争论可以暂时结束了。”而停止发表此类文章。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发现冰臼”又频见报端。“冰臼”是否存在,是否能成为冰川活动的例证?是“冰臼”还是“壶穴”?“当务之急是开展学术讨论,明辨是非。”地质学界是该有个结论了,应该还世人以明白。
3 质疑“冰臼”
3.1关于“冰臼”分布区的质疑
根据《发现冰臼》书中收集的资料来看,“冰臼”在中华大地上普遍分布,大多发育在花岗岩石上,其中数量最多、规模最大、最典型的是在南方现代河流发育最易形成壶穴的河谷区;而在现代冰川发育、第四纪冰川没有争议的,“冰臼”最可能发育地区――青藏高原上,却仅有据郑本兴本人并不认为是“冰臼”的资料:“樟木喜马拉雅山南坡波曲河峡谷旁有许多河流漩涡磨蚀形成的凹坑――“壶穴”、“拉萨北部的色拉寺旁一大的花岗石的顶面上,有数十个凹坑,郑等人认为是人为开凿而成的用于天葬砸死人骨头之用的小凹坑,而德国著名地质学家库勒则认为是冰川作用形成的冰臼”“河北区调队的张工程师介绍,……在噶尔亚沙之西南约20公里的北沟中,在巨大的花岗岩冰川漂砾之上有数十个大小不同的冰臼分布。”但根据我国最新研究成果“目前惟一全面论述中国发育过第四纪冰川山地的专著――《中国第四纪冰川与环境变化》中的结论,“我们对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达成以下的基本认识:首先,庐山及中国东部海拔2000m以下的山地在第四纪期间从来没有冰川发生过……至于银杏和水杉这些第三纪甚至中生代残遗下来的植物能在中国保存,更是与冰川广泛发育的观点格格不入的。”由此可见,“冰臼”不可能在中国东部海拔2000m以下地区广泛分布。
然而,多方面的信息表明:罕见的“冰臼群”却在无第四纪冰川存在的南方河谷地区被普遍发现,历两三百万年竟保存尚好;“喜马拉雅山是世界最高、最长、最大的山脉,又是中国和印度、尼泊尔、不丹、巴基斯坦等国接界的山脉,到此研究第四纪冰川的学者数量特多。”并没有发现“冰臼”。“据了解,韩同林曾17次深入青藏高原考察古冰川。”为什么也没有自己的发现?是疏忽了,还是根本没有?可见,“冰臼”可信度是有问题的,因此仅从“冰臼”的分布区,可以看出其不可信!
3.2是壶穴,不是“冰臼”
关于壶穴,《地质辞典》的表述为“是指基岩河床上形成的近似壶形的凹坑。是急流漩涡夹带砾石磨蚀河床而成。”但《发现冰臼》作者认为壶穴是不存在的,“经大量的调查和实验的结果证实,‘壶说’这一传统的理论是站不住脚的”。“如果按照急流漩涡的运动规律和力的作用方向在地面上进行磨蚀,永远无法形成像冰臼那样的洞穴。”、“像冰臼那样的洞穴。……而只有冰川融水沿冰川裂隙垂直向下强烈冲击基岩才有可能形成”。可见在“冰臼’'论者视野里只有“冰臼”,并以此推论第四纪冰川曾遍及全中国。 但“地质专业最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经诸多专家对中国南方各地发现的“冰臼”的实地考察论证,最终却认定是“壶穴”。如老地质队员杨树庄考察广东丰顺大龙华乡井窝排,认定是“正在进行的地质作用造成的,即河流流水造成的。”是‘壶穴’不是‘冰臼’――我国科学家专程赴揭西现场研讨。”“湖南省地质学会组织省内多位地质权威专家赶赴茶陵现场勘察。……召开了专门的现场学术时论会。研究会纪要宣布,茶陵发现的这一地貌确是壶穴群,而非之前有些媒体所报道的“冰臼群”。《广东无两高,何来“冰臼群”》,据我国地貌学权威曾昭旋教授等介绍,高纬度、高海拔两个条件在广东境内均不具其一,冰臼之说是常识性错误。
韩同林、陈尚平在福建福安考察时认定蟾溪河谷是“目前冰川、冰臼考察发现史上罕见的冰臼群。”王绍鸿教授以地层古生物资料,现存大量孑遗植物,形成冰川条件,蟾溪河谷实地考察等方面论证了“福建第四纪不可能有冰川活动”,“所谓冰臼,实为河水冲刷侵蚀而成的壶穴”。
3.3“冰臼”不能成为冰川活动的证据
假定有“冰臼’,存在,也不能成为冰川活动的证据,这是因为,《地质辞典》解释壶穴时指出“类似的地形也可以出现在冰川的底床上,由冰水冲蚀造成,特称之为冰川锅”。老地质队员理解为“是壶穴与冰臼的成因不同,但形成的机理是相同的。”施雅风院士认为,“从形态上说,两者没什么区别,……从成因上说,两者都是由流水作用形成的”。可见,“冰臼”与“壶穴’,是地形上类似,形成的机理相同,是大自然的异曲同工之作,即在形态特征和形成机理上难以区别,丙此,《地质辞典》将其定义在“冰川作用范围之内”的是“冰臼”。也就是说,要认定是否“冰臼”,必须先确认是否由冰川作用形成的,“而不是首先认定其为冰臼,并以之说明当地发生过冰川,如果仅仅根据形态作主观臆断,那就难免指鹿为马。”
因此,“冰臼”不能等同于业内公认的、单一成冈的U型谷、角峰、冰斗等冰川地貌特征显著,对冰川的存在具有指示意义的冰川遗迹,对其深入的研究亦无现实意义。
3.4“冰臼”客观上是不存在的
“冰臼”为何在近期内才大量被“发现”?是缘于上述的,对冰川的存在不具指示作用,还是“冰臼在冰川地貌家族中,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很不起眼和为人‘瞧不起’的地位。”为何“地学界一直停留在存在的基础上”。还是客观上根本不存在,而错把“壶穴”当“冰臼”可以宣扬的结果?
是否可以理解为。从理论上讲“冰臼”是“存在”的,即根据《地质辞典》“冰川内急流湍水……是可以形成冰臼的”,但有诸多迹象表明客观上是不存在的。之所以作如此认定,主要理由有:①正如杨树庄所言“否定冰臼的成立,要害是‘冰臼群’的地质分布特点。”而目前我国东部所发现的“冰臼”都分布在“第四纪期间从来没有冰川发生过”的地区,经各地专家实地论证的结果却是壶穴(瓯穴)或其它地质成因的凹坑。②我国多次组织了对青藏高原的科学考察和1959年中国科学院在兰州建立了专门的冰川冻土研究所,以50年对冰川的研究,也无一例“发现冰臼”。③游人如织的玉龙雪山冰川公园和欧洲阿尔卑斯山脉主峰“大约100平方千米的面积覆盖着冰川”的勃朗峰,也无一人拍摄到“冰臼”。④冰川消融区前端应是“冰臼”最容易被发现的地方,仅中国“总共有46298条冰川”,全球冰川数最众多。竟没有人在哪一条冰川消融区冰舌消退的裸迹地上发现有“冰臼”。难道只有古冰川能产生“冰臼”?孰知“现代冰川是第四纪米次冰期冰川的继承者,而不是冰期冰川的残余物”。其它冰川遗迹都可以在现代冰川中找到。为什么惟独没有“冰臼”?“冰臼”为何客观上不存在?这从冰川本身的特性中不难找到答案。冰川的侵蚀力是巨大的,“冰川底部的石块突出冰外时,就成为铁犁和锉刀一样的有力工具。……冰川底部就象砂轮一样,在滑动过程中不断锉磨冰床”从而改变了基底状况,形成了u型冰川槽谷。“u型谷正是冰川为本身创造出的理想断面,因为流体只有当所通过的断面达于平均深度最大时才能畅通无阻。……美国加里弗尼亚州的约斯特槽谷深900-1200米,只是冰川的下蚀量就有450米”、“阿拉斯加的谬尔冰川以含沙量计,每年流域蚀低19毫米冰川侵蚀力如此之大,“冰臼”何以存在?由此,完全有理由推论:“冰臼’,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
篇8
【关键词】 陇东 黄土 滑坡
随着西部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特别是近年来能源开发、工程建设的重点区域逐步转移到西北黄土地区,所以对于黄土滑坡灾害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黄土滑坡作用是造成黄土塬土壤侵蚀、水土流失的重要方式,直接影响着黄土塬区沟谷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与水蚀破坏作用一样,都是土壤侵蚀研究的重要领域。
1 黄土塬地貌及水文背景
陇东位于甘肃省东部,范围东至子午岭、南临泾河、西接六盘山、北至白于山分水岭一线,总面积约3万平方千米。该地区属黄土高原的中部,黄土发育最为典型,从中新世纪晚期,经上新世、更新世和全新世,连续沉积,厚度达300多米,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黄土残塬及沟壑发育,为典型的黄土梁峁状丘陵地貌特征。峁梁以下的冲沟、河沟和河流下切强烈,冲沟横剖面多呈u形谷,次为v型谷。
该区年平均降水量约350―550mm,且多以暴雨形式集中在7―9月。其中,黄土塬梁峁区主要依靠大气降水补给,往往降雨来不及入渗就以地表径流的形式排泄,入渗量很少,补给缺乏。黄土塬区,地势平坦,可以充分接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形成良好的含水层。
2 滑坡类型
黄土滑坡是指土体的剪切力超过了软弱构造层面的强度,从黄土陡崖向下突然滑动的地貌改造作用与过程.是重力侵蚀的重要形式之一。根据现场实地调查验证,该地区按其滑体的物质组成分成如下几类:(1)黄土内部滑坡:即主滑动面完全产生在黄土层中。黄土分布区一般较干旱,地下水的主要来源是降雨。雨水沿着黄土孔隙渗入,使得黄土坡潜水位升高。黄土孔隙大,遇水会产生湿陷,在降雨丰富的季节,土体一方面由于水的作用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湿陷,另一方面由于水的渗入使得土体自重增加,坡体上部会出现一系列的张裂缝,这些裂缝又使得水向下渗流的速度加快,土体抗剪强度会随着含水量不断增加不断降低,最终导致斜坡变形、破坏直至滑坡发生。(图1庆阳某黄土塬边坡剖面示意图)此类滑坡分为以下三类:①Q3黄土滑坡:此类滑坡的滑动面产生于Q3黄土与下伏古土壤接触面上,或产生于Q2黄土的古土壤顶面,滑体主要由Q3黄土所组成或部分有Q2黄土的成分。②Q3+Q2黄土滑坡:此类滑坡的滑动面主要产生于N2红土的顶部风化层中,滑体主要由Q3+Q2所组成。③Q3+N2黄土滑坡:此类滑坡的滑动面产生于N2红土中,滑体物质由Q3黄土及N2红土所组成。(2)黄土―砾石―基岩斜坡:该类斜坡在坡角部位,有基岩及夹在黄土和基岩之间的砾石层,主要分布于河谷阶地。主滑面位于含水量高或饱水的黄土与下伏泥岩、页岩接触面。滑体物质由上部黄土与下伏泥岩、页岩、砂岩互层组成,在滑坡舌部可发现黄土包裹泥岩、页岩的现象。
3 成因分析
影响黄土滑坡因素主要有地形地貌、地层岩性、降雨、人类工程活动等,黄土边坡灾害的产生是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1) 地形地貌。在黄土地区,由于新构造运动的间歇性、差异性,形成了特殊的黄土台塬及黄土梁,强烈的河流下切及后期黄土的堆积,形成高陡的边坡外形,为滑坡的产生提供了动力条件,各种构造结构面控制了滑坡滑动面的空间位置及滑坡的时空分布。黄土沟谷地形坡度陡峭,沟谷切割较深,沟谷的谷缘线以下地形坡度接近或大于黄土内摩擦角,稳定性差。这种独特的黄土侵蚀地貌为滑坡的产生提供了场所。(2)地层岩性。第四系中、上更新统(Q3、Q2)黄土组成,此类黄土结构疏松,孔隙发育;颗粒分选良好,以胶结型为主;垂直节理发育,透水性强,富含碳酸盐,遇水浸湿后强度显著降低。在黄土边坡上,受风化、卸荷和植物作用,黄土边坡易被冲蚀破坏,引起边坡失稳。(3)水动力特征。一是地表水下渗,黄土含水量增大,胶结物质的粘聚力减弱,易形成滑坡;二.降水入渗一方面增加土体自重,另一方面降低土体的粘聚力和内摩擦角,极易诱发滑坡。(4)人类活动。人类活动是触发滑坡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经济开发的加强,在水力、地面建设、能源开发等活动导致了滑坡的多发。
4 结语
随着西部建设与能源开发的不断发展,对黄土滑坡灾害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陇东地区黄土特征比较明显,本文从该地区地貌特征、滑坡类型及其滑坡成因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希望对施工设计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田明中,程捷.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 地质出版社.
篇9
[学习目的]
要求掌握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正确理解其内涵;了解自然地理学的研究领域、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正确认识自然地理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主要内容]
什么是自然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的特点
研究对象、内容、方法
自然地理学的发展趋势
自然地理学在社会中的作用
一 、什么是自然地理学(Physical Geography)?
自然地理学是地理学分支之一。研究自然环境或其组成部分的科学。按研究的特点,自然地理学可分为综合性和部门性的两组分支科学。综合性的分支科学有综合自然地理学、区域自然地理学、古地理学等。部门性的分支科学有地貌学、气候学、水文地理学、生物地理学、冰川学等。狭义的自然地理学仅指综合自然地理学,部门自然地理学已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狭义的自然地理学仅指综合自然地理学。
二、自然地理学的特点
(一)全球性
由于地球系统过程具有明显的全球性特征,因此许多自然现象和过程都不受国界的限制。20世纪60年代板块构造学说的出现,首先在固体地球研究中建立了全球观概念。80年代以来大气科学和海洋科学的发展,也已经走向全球化,著名的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引起的气候灾害影响遍及全球3/4范围,就是一个实例。
自然地理学的全球性特点决定了人们必须采用全球范围调查研究和观察测试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地球的研究范围,已经能从隧道扫描显微镜和离子探针的原子尺度到全球地震台网的和轨道卫星所提供的数据得出的全球图像。从地表的地学实地调查和标本采集,飞机和卫星对地面的遥感监测,大陆和海洋的超深钻探,天然和人工地震对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探测等,为自然地理学的全球观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与此相适应,80年代起一系列大型国际地球科学合作研究计划的推出,如国际岩石圈计划(ILP)、深海钻探计划(DSDP)/大洋钻探计划(ODP)、世界气候计划(WCP)、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等,
已形成了对地球的全球立体研究网络。
(二)多尺度性
另一个特点是地球系统内各种地学过程发生的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具有极大的差别。以往对不少地学问题争论不休,特别是环境预测问题上出现互相矛盾、脱离实际的情况,症结之一就是不在一个时空尺度下讨论问题所致。举气候变迁的例子。
地球系统过程的主要时间尺度大体可以划分以下5个层次:
几十亿年至几百万年尺度 地球和生命的起源、生物灭绝、板块构造、造山作用、等重大事件,是传统地学的研究领域。
几十万年至几千年尺度 冰期、间冰期的交替,土壤的发育,生物种类的分布,地球公转的周期变化。
几百年至几十年尺度 该尺度的全球变化有气候、大气化学成分的变化,地表干燥度或酸度的变化,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的变化,土壤侵蚀、水系变迁,以及人类对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的干扰,则是地球系统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人口问题、资源问题、能源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等全球性社会问题也都要在这个层次上解决。这一层次上的全球研究是对人类智慧的挑战,既是科学发展的热点,也是21世纪解决人类重大问题的认识基础。
几个季度至几天尺度 天气现象、洋流中的旋涡、极地海冰的季节消长,地面径流、风化、植物生长的年循环,地球自转的地理效应,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火山、地震活动等。
几小时至几秒尺度 湍流热交换、大气对流等。
几年至几小时时间尺度的变化,属于大气、海洋和生物科学的研究范畴。
地球科学的这种特殊时空尺度使得人们无法直接测量地球中心的温度,也无法在实验室再造地球系统的真实过程。因此,通过长期地学研究实践总结的类比方法具有重要意义。19世纪英国地质学家莱伊尔(C.Lell)提出的“现在是过去的钥匙”名言,后来被称为“将今论古”的现实主义原则和方法,启示人们可以根据现今地表发生的各种地学过程及其物质记录,研究地质历史时期的古环境变化。由此类推,人们也可以运用“将古论今”的方法,根据地质和人类历史中发生过的地球环境和岩石圈演变过程来预测地球的未来趋势。类比方法普遍应用到天气预报、灾害预测等研究领域。例如,根据自然灾害与天文现象周期的对应关系开展预报,日益引起人们重视。
(三)综合性
(四)区域性
三 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
1 研究对象
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只受到人类间接或轻微影响,而原有自然面貌未发生明显变化的天然环境,和长期受到人类直接影响而使原有自然面貌发生重大变化的人为环境。
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及土壤圈、生物圈、地貌
2 研究内容
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构成其研究内容,作为一门综合学科,要特别强调其研究内容应包括研究各个圈层的相互作用及其关系和作用效应。
3 研究方法:
现象记录(描述) 统计过去(分析) 预测未来(判断)
现象记录:自然地理研究提供基本素材;
统计过去:如对渤海赤潮事件的统计分析,预测渤海可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死海”;
如日本地震学家对东京1885年以来发生的大地震进行统计分析,预言,东京
地区未来50年内发生大地震的概率为90%。
三 自然地理学的发展趋势
1 综合化趋势
地学、气候学、水文学、土壤学、生物学、地貌学相互综合渗透,人类生存发展的环境。
2 新技术手段的运用
计算机技术、遥感技术、激光技术、同位素技术、信息系统技术、数字化技术等 玻璃地球(the glass earth)
数字地球(the digital earth)
3 由定性向定量发展:
高精度定位监测、动态摸拟、3S技术;
4 广泛应用:
国土整治、环境工程、城市规划、防灾减灾、生态优化、优质农业、食品安全;
5 加强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影响的研究:
沙尘暴、沙漠化、石漠化、土地退化、水土流失等;
6 全球性合作研究
四 自然地理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三峡工程
青藏铁路
五思考题
1 谈谈你所理解的自然地理学。
篇10
[关键词]自然地理学 实践教学 教学模式
自然地理学课程在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自然地理学是我校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作为面向通用、兼顾油田水资源的保护和开发的专业办学思路,本课程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掌握自然地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认识自然地理环境结构的各要素及其相互影响的机制,提高了解自然、认识自然和开展地理学研究的能力,为人类科学开发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为人类地球的安危进行科学探索,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和将来从事水资源研究与环境保护工作奠定基础。内容涉及地质学、地貌学、水文学、气象、气候学、生物学、土壤学和生态环境学等知识,强调其相关自然地理知识链和知识体系的形成。所选教材为武光和等主编的《自然地理学》(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教委重点教材,2000年第3版)。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实践教学并重的教学方式。实践教学包括课间实验和课后野外综合实习两个方面。
自然地理学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自然地理学课程内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许多地理现象,仅仅通过书本是无法掌握和理解的。通过野外实践教学,可以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实际观察能力,对具体自然地理现象的鉴别能力,由点及面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地质构造发展的时空想象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实验课是课堂理论教学与野外综合实践教学之间的桥梁。通过实验课,可以使学生掌握自然地理基本工作方法。
自然地理学的实验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还是自然地理学理论教学的延续和关键环节。通过实践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自然地理学中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帮助学生掌握区域综合调查及分析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利用先进的学科理论和先进的仪器帮助学生掌握自然地理学研究的新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是其它学科不能够替代的。
自然地理学实践教学的模式探讨
以往其他科目的实践教学课程,经常存在着教学内容不完整、不规范、随意性大、实践课程缺乏连贯性和系统性、在教学过程中不容易被检查和评估等缺点,这些也是开展自然地理学课程实践教学所面临的问题。如何克服这些不利因素,提高教学效果是教师在教学中要考虑的问题。为此教师适当调整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程的内容与进度,使两者的知识体系更加连贯系统,增加了理论课与实践课的联系。
实验课主要内容包括:矿物、岩石的鉴别和读图作图的方法:主要造岩矿物、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大类岩石主要岩石种类的基本特征;地形图、地质图读图与作图,土壤性质的测定等。实验课分小班进行实验教学,学生提交实验报告。
野外实习强调独立观察、独立思考和现场讨论。在充分观察、分析和交流的基础上达到巩固书本知识和提高实际地质工作能力的目的。通过实习,将书本与课堂讲授的自然地理理论与现实地理对象、地理现象紧密联系,学习调查、鉴别、分析、总结等地学工作方法,如室内岩矿鉴定、读图、制图;野外布线、测量、采样、记录和总结报告编写,培养学生对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生感受自然、认识自然、了解自然的能力。
野外实习地点在河北秦皇岛,实习内容包括:地质罗盘的使用;沉积岩、岩浆岩的野外观察和描述;地质地层关系的观察和描述;地层剖面的野外实测;流水地貌、河流地质作用的观察和描述;水库的建立及其具备的地质条件;海岸地貌、河口沉积观察;土壤和自然植被的观察等。
在野外实习中,对实习工作分为三个步骤:首先进行预习,要求学生在出野外之前首先阅读有关资料,对区域地质、地貌、水文背景和将要观察的地理现象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其次进行现场观察和讨论,在每一个野外地质观察点,首先要求学生独立观察,提出自己的认识,进行现场讨论。教师在必要时做启发性提示。最后总结。在对每个观察点的地学等现象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各种地学现象以及各个观察点之间的关系。
同时在野外实习方式的设计上,强调给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留有充分的空间,提倡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和想法。鼓励学生在充分准备的情况下,提出自己的方案和设计,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真正体会到野外工作的重要性和乐趣,增加对自然的了解和热爱。学生反映,野外实习时间虽然不长,但能够真正做到有所收获,对整个课程学习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