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思维范文

时间:2023-10-26 17:31: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学发展思维,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科学发展思维

篇1

思维方式的更新与继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密切相关,与实现科学发展密切相关。要克服因循守旧、自满保守、狭隘封闭、主观片面等不利于我区加快发展的思想观念,着力破除影响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陈旧观念和传统习惯,必须通过解放思想、通过学习科学理论和科学知识,培养、形成和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从思维方式上为科学发展、加快发展提供保证。

科学思维是运用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现象和事物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科学思维是使我们的思维更加符合实际、更能把握客观规律、更能认识事物本质的思想方法。科学发展呼唤科学思维;科学思维促进科学发展。用科学思维谋求科学发展,是我们开展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必须着力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我区正处于一个新的发展关键时期,实施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推动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对全区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统筹管理、决策、应对危机、获取知识、创新等方面的能力与水平,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面对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面对经济社会建设变量因素的增多,领导干部是否具有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能否正确科学地判断发展趋势,把握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与外在现象,事关决策的正确与否,事关全区发展大局,事关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思维方式决定思想观念的形成,新一轮的发展机遇要求我们必须更新思想方法,强化科学思维,用科学的思维方法统筹兼顾抓发展。

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进行思维,不为已有的观念和知识所束缚,才能够尊重事实、尊重客观规律,有的放矢,敢想敢干,敢为人先。我们在思维方法上如果还抱残守缺,思想观念就难以转变;在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就难以统筹兼顾,抓住重点,全面推进。或只顾眼前,不想长远,按下葫芦浮起瓢;或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导致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不能协调发展;或“老虎吃天,无处下嘴”,千头万绪理不出头绪,不敢试,不敢闯,更谈不上改革创新。我们讲要学习广东精神,大胆地试,大胆地闯,首先就要更新思维的方式方法,强化科学思维的意识和水平。如此,才能变革思想观念,开阔视野与胸襟,勇于探索,敢于实践,不断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不断提高总揽全局的能力。

用科学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进行决策,谋划发展,推动工作,必须不断地提高学习能力,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和进取精神,学习先进的理论知识和科学知识,学习新知识新思想新观念。事有所成,必学有所成。只有通过学习,强化科学思维,才能够认识、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因素、各个层面之间的内在联系,在错综复杂的经济社会发展中认识把握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相关联系与相互作用,对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和现象快速反应,准确判断,科学决策,及时处理,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篇2

关键词:创新思维;科学发展观;作用领导者

毫无疑问,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的思维品格,是一切创新的重要基础。各级领导干部由于其在社会管理中所处的特殊地位,思维是否具有创新性,对于能否正确履行领导职能,垒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意义犹为重大。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干挑战。

1创新思维重要性概述

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需要,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落实。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需要用创新的思维来把握其内涵。从非本原性的维度进行考察,创新理论是创新思维的产物。因此,要想真正把握创新理论的实质和精髓,认识其价值和意义,离开创新性的思维方法或思维模式,是根本无法做到的。

固有思维模式会潜在地但却顽固地以原有理论为版型,把新理论的蓬勃鲜绿剪裁殆尽以把它纳入原有理论的旧框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刚产生的时候,一些人就是这样来理解它的。他们说,讲生产力没有谁比马克思、恩格斯讲得深刻,讲文化没有谁比列宁讲得透彻,讲为人民服务没有谁比讲得精到。言外之义就是顺应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而创新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毫无新意。这些人之所以有这样的认识,从深层原因分析,就是因为他们为固有的思维模式所桎梏而无法触及新理论、新思想的内核,犹如乞丐想象皇帝的生活就是每顿都能吃到烧饼一样。当前在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上,少数人也存在着类似状况。把“第一要义是发展”理解为“第一要义是大力发展生产力”,把“核心是以人为本”理解为“核心是以人民为本”等等,不一而足。从表面上看,是这些同志对科学发展观意义的理解出现偏差,但是问题的症结却出在思维方式上,即没有能够掌握科学发展观得以产生的创新思维方式,致使充满创新精神、富有新意的“新话”也被说成了老腔老调的“旧话”。

对于领导者来说,有无创新思维是能否理解科学发展观这一创新理论的基础。更为重要的是,对于领导者来说,有无创新的思维方式,还是决定能否将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的重要保证。领导科学研究表明,同一项决策由不同的人来实施,其结果是大不一样的。即使是一项不完善的决策,若由富有创新精神、意志力坚强的人来实施,也能在实践中弥补其不足,进而取得良好的实践效果。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离不开领导者的创新思维。这种思维的创新性至少反映在两个层面:制度和体制的创新,方法和措施的创新。比如,坚持以人为本,如何在制度设计上妥善处理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的共同利益与不同群体的特殊利益的关系,在收入分配制度上,怎样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等等。在发展问题上,用何种方法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背景下应对挑战,抓住机遇,如何结合本地区的实际选择独特而有效的发展模式。不同思维方式的领导会作出不同的决策,拿出不同的举措。这些决策和举措在优劣的层次上有上、中、下之分,犹如棋手面对同样的棋局,有的走出的是令人惊叹的妙着,而有的下出的却是令人扼腕的臭棋。“棋差一着,蹩手蹩脚”,“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因此,领导者有无创新思维品格,会影响着一个地区的发展和进步。

2领导者品格——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人类对于未来实践活动状况及结果的一种前瞻性反映,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主观对客观的反映。认识受主体、客体以及实践条件的限制,因而有受动性、滞后性的一面;但又因为人有自觉能动性的特点,认识又有能动性、超前性的一面,是人类对于未来实践活动状况及结果的一种前瞻性反映,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三代表以及科学发展的延伸。

211解放思想的创新思维

创新的根本目的就是寻求最优的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案或办法。现实的世界是发展着的世界,万事万物都处于不断流变的过程之中。旧的问题有的解决了,有的没有解决或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他们或依然存在或以新的形式而存在,同时又会不断有新的问题产生。因此,人类始终面临着不断探索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的任务,面临着针对不同的问题提出不同的解决思路和不同的解决方法的任务。影响创新的最大的主观障碍就是思维定势。所谓思维定势,简单地说就是过去的思维对当前思维的影响。当我们长期处于某一个环境,多次重复某一活动或反复思考同类问题时,头脑中就会形成一种思维习惯;一旦我们再碰到同类问题时,思维活动就会自然而然地受这种思维定势所支配。思维定势对人们平时思考问题大有帮助,它能使思考者在处理同类或相似问题时省去许多摸索、试探的步骤,不走或少走弯路,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从而大大缩短思考时间,提高思考效率。然而。当人们面临新问题时,就需要有新的思考程序和思考步骤,此时,思维定势就会起阻碍作用。因为,人的思维一旦局限在思维定势的框架内就会一条胡同走到底,而想不到其他的思维通道。此时。只有突破思维定势,另辟蹊径,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212从一般思维中创新

创新性思维不是离开一般思维的“天启”思维,而是一般思维形式的共组。首先,创新性思维是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的辩证统一。“没有漫长而且有耐心的演绎推论,就没有丰富的直觉。”“从特殊到一般的道路是直觉性的,而从一般到特殊的道路则是逻辑性的。”在领导者进行创新思维的过程中,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是互为补充的:在逻辑方法还走不通的地方,就需要用非逻辑方法开辟新的通路,而当非逻辑方法已打开通路后,又必须及时地在从旧认识到新认识之间架起“逻辑的桥梁”。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对于创新同等重要。只运用发散思维,不重视收敛思维,就会胡思乱想,一事无成。只运用收敛思维不重视发散思维,则会因于成见,难干创新。在领导活动过程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只靠运用习惯的、传统的思维方法,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它要求有独特的、新颖的、创造性的思想方法,这就必然要打破现成的框架,冲破传统的约束。当前,我们肩负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神圣使命,这是一项前人未为、他人未试过的事业,需要我们艰苦探索、勇于创新的事业。“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我们的事业能否发展,能否加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各级领导者的创新思维。思维创新,事业常青!

篇3

【关键词】生物科学方法;理性思维;减数分裂

1.问题的提出

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生物科学素养包含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三个方面。标准要求学生在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掌握科学方法、思维及应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生物科学方法教育逐渐受到重视,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把科学方法的教育转化成了陈述性知识和结论,而忽视了在知识发现过程中渗透生物科学方法教育,教师应该让学生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亲身体验科学方法,让学生掌握生物学科基本概念和原理等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全面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生物科学方法的主要内容

赵占良在《人教版高中生物课标教材中的科学方法体系》中阐述了生物科学方法内容。其包括获取经验性材料的方法和理性思维的方法。获取经验性材料的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模拟法。理性思维的方法包括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直觉和灵感、模型方法、数学方法、系统方法。逻辑思维包括归纳、演绎、分析、综合和类比。模型方法包括物理模型、数学模型、概念模型。

3.理性思维的概念

理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是人们把握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能动活动。理性思维是一种有明确的思维方向,有充分的思维依据,能对事物或问题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与概括的一种思维。即理性思维就是一种建立在证据和逻辑推理基础上的思维方式。

4.生物科学方法教育在减数分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案例分析

下面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第一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中的形成过程的教学为例,阐述在减数分裂教学中渗透生物科学方法教育,发展学生理性思维的一些做法。

4.1生物科学史 体会生物科学方法

生物科学史不仅包含科学发展过程中的人物和事件,更重要的是蕴含了丰富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等内容。学生通过生物科学史的学习,体会科学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探究、质疑、再提新问题的实践过程,学习科学家思考问题的方式。当孟德尔的遗传规律被重新发现后,随之而来的问题是遗传因子在细胞中的什么位置,怎样精确的代代相传?魏斯曼对染色体减数分裂及其合理性进行了预言。他认为:必须在细胞和个体水平上来研究遗传,他拒绝了达尔文的“泛生论”以及获得性遗传等观点。他预测:在卵细胞和的成熟过程中,必然有一个特别的分裂过程使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受精时,和卵细胞结合,使染色体的数目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后来,鲍维里和斯特拉斯分别证实了魏斯曼关于减数分裂的预言。通过了解科学发展的过程,笔者将孟德尔的遗传规律与减数分裂有机结合起来,避免对生物知识进行割裂式的教学,为建立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打下良好的基础。本节内容通过了解魏斯曼的预言及鲍维里和斯特拉斯的实验论证,让学生体会科学家大胆质疑、提出合理假设,实验论证的理性思维方式。

4.2建构模型 学习生物科学方法

减数分裂过程是一个抽象复杂的过程,通常教师会运用视频和图片辅助教学,给学生直观感性的认识,但这依然是学生被动的接受,并未真正参与到发现知识的过程中。笔者采用染色体模型让学生动态地模拟减数分裂过程。如果在知识全部讲解完后模拟减数分裂过程,只能使学生对减数分裂知识进行巩固,对生物科学方法教育不够深入,学生的理性思维的发展得不到有效的锻炼。因此,根据“发现式学习”原理,笔者认为应该让学生用模型模拟减数分裂过程贯穿于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对书本静态的图片动态化,进而构建染色体数目和行为变化的模型。通过先学后教,先操作后总结的教学顺序,学生构建过程中的错误会不断涌现,针对错误,一起观察、剖析、解决问题,实现了“此处无声胜有声”的科学方法教育。模拟过程主要分四步。第一步,理解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等重要概念。有的学生用模型构建同源染色体会出现错误,例如,选择染色体模型时只想到选择大小一致的配对,有的学生没想到用不同颜色来表示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这一特点。又如,X染色体和Y染色体能够配对,但大小不一样,也是同源染色体,在错误中总结完善了同源染色体的概念。第二步,理解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有的学生会犹豫哪些染色体移向一边,哪些染色体移向另一边,通过点拨,非同源染色体可以自由组合,学生加深了对配子中染色体多样性的理解。第三步,完成减数第一次分裂,注意分裂完的细胞数目及每个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等。第四步,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特别要注意如何模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移向细胞两极的过程,最后形成的生殖细胞的数目及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随着教学的层层推进,学生逐步构建减数分裂过程,最终理清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的变化,形成有意义的主动的模型构建。整个教学过程把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可操作化,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学习了生物科学方法,理性思维得到了发展。

4.3问题链导学 渗透生物科学方法

本节内容在模型构建过程中,采用问题链导学的方法,指导学生模拟减数分裂过程。在解决新问题时,通过问题链梳理旧知,进行铺垫,提供一条解决问题的知识链。当问题比较复杂时,分解成若干小问题,层层递进,每一个小问题运用什么知识点,在需要解决的众多问题中,什么可以先解决,什么必须先解决,什么是解决问题的必要条件,这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回忆、观察、比较、分析、演绎、综合、归纳等科学方法来进行思维。问题链可以让学生思维更清晰,精力更集中,更能理解探究的精髓。教师针对减数分裂内容精心设计问题链,使之成为整个学习内容的探究线索,学生沿着这个线索指引的方向,经过思考,模拟减数分裂过程。问题链如下:(1)如果和卵细胞是通过有丝分裂产生的,则受精卵中有多少条染色体?(2)如果是这样,那么前后代的遗传能否稳定?(3)减数分裂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是如何减半的?(4)一个精原细胞需分裂几次?染色体复制几次?产生几个?(5)如果复制后的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后,所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能减半吗?(6)染色体如何变化能使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7)染色体怎样才能有序地排列在赤道板两侧?(8)什么是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9)从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分析,导致次级精母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原因是什么?(10)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如何变化使其产生的中染色体数与它相同?DNA数目如何变化?(11)总结什么是减数分裂?1-2问题利用有丝分裂的知识,创设认知冲突,形成认知矛盾,激起学生探究欲望。3-6问题引导学生假设、分析、推论、寻求答案。7-11问题层层递进,为模拟减数分裂过程提供线索,点拨学生的思维方向,最后总结减数分裂的核心概念。

4.4实验教学 内化生物科学方法

实验教学是生物教学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生物科学方法教育的重要途径。生物实验类型分为:观察型,验证型,设计型,探究型,演示型和模拟型。每个实验蕴含着不同的生物科学方法,实验的过程是学生亲身体验科学研究方法的过程。教师如果从传授知识的角度来组织实验教学,学生过多重视实验的结果,这样会使科学方法教育大打折扣。反之,教师按照科学方法呈现的逻辑组织实验教学,能使学生在实验学习中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内容包含一个观察实验――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此实验的目的是通过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识别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形态、位置和数目。为了更好地突出科学方法教育和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在课堂时间有限的情况下,笔者将此实验改进成制作洋葱雄蕊减数分裂装片并进行观察的实验。材料特点及方法步骤如下:洋葱(2N=16)春天四五月份可长出花序,采摘花序,放置于卡诺固定液中(酒精:冰醋酸=3:1)固定2小时,然后取出花序,挑取小花即可制片。如不及时制片,可将固定后的花序,用95%酒精冲洗后(直至闻不到醋酸味为止)放入70%酒精中,存于冰箱内,可随时取用。制片时挑取一朵小花,拨出雄蕊,用碱性品红或醋酸洋红染液染色2-3分钟,按常规压片法压片,镜检,可清楚地看到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本实验学生要学会正确的操作,细致的观察,分辨出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区分出模型图和显微图像的差别。

在生物兴趣小组活动或者校本课程上,我们可以将此验证性实验改进成探究性实验,探究观察减数分裂过程的最佳实验材料,学生查阅资料,选择不同的植物材料,进行探究实验。也可以用动物的精巢(如蝗虫)作为实验材料,和植物雄蕊材料进行对比,观察动物和植物原始生殖细胞减数分裂的区别。探究实验要求学生明确实验目的、设计实验步骤、合作讨论完善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进而使学生体验到生物科学研究方法的过程并能进行总结和内化。

4.5习题训练 运用生物科学方法

近年来的生物高考试题更加重视对学生学习迁移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的考查。在新情境中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思维能力。高考试题的设计有较强的逻辑性和思维的广度、深度,生物科学方法广泛蕴含在高考试题中,对教师和学生的引导作用非常巨大。在平时解题训练过程中要重分析、重引导、重讨论、重总结,指导学生运用生物科学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科学缜密的理性思维习惯。

5.有效实施生物科学方法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生物课程标准把“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作为指导思想,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注重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思维水平,知识结构。课堂上能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亲身体验生物科学方法教育,让学生的思维真正“活”起来、“动”起来,才有可能使他们的理性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生物科学方法教育切记生搬硬套,必须以知识教学为载体,不同的知识采用不同的生物科学方法教育,同时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隐性科学方法教育即教师隐蔽地发挥科学方法的导向作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科学方法的启蒙和熏陶。显性科学方法教育是指在生物知识教学过程中,教师对科学方法的名称、特点和操作过程等讲清楚,并指导学生有意识地、自觉地加以运用。在高中阶段,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生物科学方法的显性教育尤为重要,这是提高高中学生理性思维的重要途径。

总之,加强生物科学方法教育,是学生构建知识、发展能力、提高理性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在教学中要抓住生物科学方法教育这一主线,针对不同的知识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需要,有效地开展科学方法教育,发展学生理性思维,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赵占良.人教版高中生物课标教材中的科学方法体系. 中学生物教学[J].2007.3

篇4

一、找准切入点 确立思维目标

在教学《摆》一课中只设计了一个活动:做一个15秒摆10次的摆。这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学生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是自主探究的过程,也是思维由浅入深的过程。能否做成功一个15次/10秒的摆,绝不是老师的终极目标,目的在于引起学生对自己做摆过程的关注,关注做摆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关注做摆过程中问题的解决方法,关注自己在做摆过程中的思维过程,这里面蕴涵了多个思维点:发现问题:摆快(慢)了,怎么回事?作出假设:可能是线的长短(或者是锤的重量等)影响了摆的快慢,或许短一点(重一点等)会更好。在课堂上,学生采取的方法不同,途径不同,效果也不同,但他们都真正进行了一次科学探究活动,当把摆做成功的时候也就对摆本质有了了解,有些小组可能到下课也没有成功,但在这样的过程中由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动脑环节多了,因此科学思维就得到了较好的训练。

二、设置问题情境 引发积极思维

在浮力教学中,教师可提出问题“为什么水的浮力有时可以浮起一艘万吨巨轮,而有时却托不起一枚铁针”,简单一句话,却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然后进一步提出问题“究竟怎样的物体可以浮在水面上?”使学生提出可能影响沉浮的一些因素,引发学生激烈讨论。可见,学生有了问题需要就有了思维活动,关注生本,提出符合学生认知心理的问题,是发展学生科学思维的前提。。

再如,学习摩擦力时,在课的开始设置一个“抓泥鳅”的活动,学生在水里怎么也抓不起泥鳅,但在黄沙箱里却很容易抓起来,接着一个“为什么”的问题就可以“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不论成绩好坏,都能积极思维,参与讨论,表达自己见解。这样,通过情景设置疑问,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继而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科学时也会产生内在的快乐。

三、提供结构性材料 锻炼思维灵活性

《磁铁的性质》一课,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我和学生共同准备了各种各样的磁铁、小盆、磁铁性质实验盒、铝制的吊篮、小的曲别针等有结构的材料,而且各自的材料不尽相同,这样为学生亲历探究活动提供了充分的物质保障。学生根据有结构的材料动脑设计实验,反复动手实验,动手画出实验中的现象,在获取大量事实基础上,对各种现象进行筛选,直至概括出磁铁的性质。这里“材料”看上去数量上多了,杂了,但却改变了学生跟着教师走的机械思维状态,使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在众多有结构的材料中灵活选用,按照各自小组的探究方案开展研究,这个过程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比较、分析、概括等科学思维能力,这样他们的思维活动会不断拓展。

四、动手之前先动脑 提升思维严密性

动手之前先动脑,围绕着要探究的问题,重视并引导学生制定探究活动的方案,是开展探究活动的重要环节。动脑是为了动手的顺利进行,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由于受知识经验和能力的限制,学生考虑问题往往缺乏周密性,围饶某个问题制定活动计划时,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往往是粗糙的、片面的、不完善的,缺乏科学性,实验前的动脑能让学生的思维从模糊走向清晰。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完善方法来发展学生的思维,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在探究前准备不光是待会儿要用到的各种材料,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动手前经过一番自己的思考,“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要哪些材料?”“实验时该注意些什么”…… 这样,让学生动手和动脑紧密结合起来,变传统的实验技能模仿为学生主动的设计实验,从关注技能的形成到关注思维品质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养成,在动手动脑中切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五、动手之后更动脑 发展思维抽象性

在做热传导的实验时,教师要求学生把现象记录下来,同学们一边观察一边画了金属条和金属圆片热传导时的速度和方向。虽然是简简单单的箭头,但是很形象地表示出了固体热传导从高温向低温传递,以热源为中心向四周扩散的规律,也能帮助学生建立思维从形象到抽象的过程。

交流和讨论是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形成科学解释的主要过程,学生思维的活动往往是在交流和讨论中最为激烈。在教学《滑轮》一课时,引导学生认识了定滑轮后,引导学生讨论运用定滑轮的好处。在学生为运用定滑轮是否省力而争执不休时,教师及时地启发学生用弹簧秤进行实验,并引导他们分析不省力的原因。在认识了动滑轮后,再依次引导他们分析动滑轮是否省力?能省多少力?并用实验验证。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分析两种滑轮的优缺点,最后讨论做个怎样的装置工作起来既方便又省力。这样一次又一次的激起学生的兴趣,促使他们积极的分析、验证、综合,最后得出正确结论,从而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水平。

六、在交流中质疑 增强思维批判性

篇5

关键词:课堂提问;学生;《食物包装上的信息》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5-0-01

一、用疑障式问题,唤醒思维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巧妙提出问题是学习科学的关键。有了问题,学生就有了思考的动力,从课堂伊始就设计疑障式问题,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如在《食物包装上的信息》一课的导入环节,我设计了这样的情节:“老师今天第一次和同学们上课,带来了两个小礼物。请同学们猜猜是什么。”然后先出现一个什么标签都没有的七喜瓶,问学生:“谁来猜猜这是什么呢?”(学生不能准确猜到答案),接着再出示相同的有标签的七喜瓶。借此引出探究问题:“相同的瓶子,一个很快就知道是什么,一个我们却猜不出来,是什么原因?食物包装上究竟会有哪些信息?”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能巧设问题,不仅可以为学生指出了思考的方向,而且还能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把科学的认知过程转化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强化了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意识,有效唤醒学生的思维。

二、用启发性问题,打开思维

启发性问题是活动中的灵魂,因为问题答案隐含着事物的局部与整体之间关系的道理,它能开启小学生的心智。此类提问,对学生的探究活动能起到指导或引导作用,给学生指出大致方向或从哪个方面着手去探究。一个启发性的问题对学生来说实际上就是一个提示。如在 “探究影响食品保质期的因素”活动中,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光明鲜奶、旺仔牛奶糖、盒装旺仔奶、罐装旺仔奶等各种材料,都是奶制品,为什么它们的保|期长短会不一样?是什么影响了这些食品的保质期?”

这样的问题能帮助学生打开思路,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在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了解了影响保质期的因素后,教师可逐步加大问题的难度,如:“你在选购食品时,特别关注的是什么?原因是什么?”逐步引导学生从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启发性提问为学生提供了思考的方向,也培养学生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用生活情景问题,促进思维

美国教育家杜威指出:“学校的最大浪费是学生在接受一种脱离生活的教育”。小学生对周围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种好奇心和求知欲是推动学生科学学习的内在动力。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儿童喜闻乐见的生活情景,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累生活经验,促进思维发展。如在教学《食物包装上的信息》时,为了让学生巩固知识,并将学到的科学知识用于生活,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我创设了如下情景:“妈妈明天要到小明去白水寨游玩一天,小明喜欢喝牛奶,决定带上一些,于是到超市里选购,他发现两种自己喜欢喝的牛奶,一种是保质期只有7天的伊利鲜牛奶,一种是保质期为3个月的光明牛奶。请同学们帮小明选择并说明理由。”

这是一种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情景,既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实生活情景问题,是教师引导学生借助以往的生活经验,联系实际对问题予以分析、综合比较、判断和推理,这样的问题,可将学生置于真实的角色地位,让学生在“设身处地”的情况下进行联想和想像。通过此种题型的活动,使学生明白了科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相关的教育理论指出:“学生的发展是在真实的生活中实现的,教育要关注学生的真实的生活活动和需要。”现实的生活世界是学生获得实实在在发展的主要力量源泉。

四、把握提问时机,激发思维

教师要善于利用或创设一个最佳时机,提出问题,唤起学生探究欲望。在科学观察、实验等活动中,当学生不能发现新的观察内容或继续探究活动时,学生就需要教师的引导与帮助,这是教师提问的最佳时机。如在教学《食物包装上的信息》的了解食品的保质期环节中,通过先奖励学生吃牛奶糖,在学生吃的过程中,老师突然告诉学生:“刚才奖励给同学们吃的牛奶糖老师也忘了有没有过期。”这时,一下子激发了学生查看食品生产日期与保质期的欲望,有效地唤醒了学生的思维。

篇6

关键词:活动 写作 时事讲评 思维能力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写作教学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而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正是写作教学中的难点。学生在日常写作及高考作文中经常会出现思维混乱、言之无物的情况,这固然有学生缺乏生活积淀导致对生活的体悟偏少的原因,但更主要是在于思维能力的欠缺。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过程中获取的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从这个理论出发,笔者选择了课前时事讲评的活动形式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以活动促写作,在活动中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

人的思维能力包括理解力、分析力、综合力、比较力、概括力、抽象力、推理力、论证力、判断力等能力。为了充分达到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效果,整个时事讲评活动主要由“读、讲、议、评、写”五个环节组成。在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的对学生的思维训练的渗透,并在各个环节各有侧重。

一.在“读”中促进学生分析力、比较力的发展

课前时事讲评的第一个环节是阅读,这个环节由学生自主进行。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阅读最新报刊杂志,收集挑选相关时事。当天的报纸是最好的阅读材料,除此以外,具有较强时效性的《看天下》、《三联生活周刊》、《南方人物周刊》等都是学生的阅读对象。“读”这个过程中要达到的目的一方面是广泛积累素材,了解身边的人和事,另一方面是学生调动自己的思维,从中挑选最有价值的、最值得思考的时事,为接下来的“讲”、“议”环节做准备。这个挑选、整合信息的过程对学生比较、分析事物的能力有一定的促进。

在活动中,学生能够敏锐地把握住社会的热点问题,并精选有讨论价值的时事与同学分享。如在近期,学生就讨论了《与朝鲜》、《韩寒与方舟子》《香港人,忍够了》及张妙丈夫讨要20万赔偿的事件等,充分体现了学生对社会的关注与思考。

二.在“讲”中促进学生理解力、概括力的发展

“讲”的环节主要在课堂进行。每节语文课前,利用课前五分钟时间进行时事交流,每次指定一名学生讲时事,这一“讲”的环节更能看出学生的概括能力。为了更好地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笔者要求学生在“讲”这个环节中除了讲清楚事件本身之外,更要注重事件的完整性及全面性,要交待清楚事件的背景及主要细节,可以综述社会各界对这件事的看法,最好还要准备好自己的观点。在这样的要求和训练之下,学生在讲述时事时都能做到条理分明,逻辑性强。

如一学生在讲述题为《“推普废粤”是一个伪命题——对粤语文化的思考》的时事时,首先介绍了事件的起源,再介绍了事件的结果,然后介绍粤语的特色及现状,最后提出“推普是真,废粤是假,粤语如何共存共生”这样一个问题,并从“在学校教育中适当的进行母语教育”、“改善粤语的文化氛围,加大粤语推广的渠道和资源”、“保护粤语的电视广播节目”三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整个讲述事件详实、观点鲜明、论据充分,既介绍他人的观点,更融入了学生自己的思考,体现了鲜明的思辨色彩。

又如一学生作《三亚宰客门事件》的时事讲评时,也将他的讲述很清晰地划分为“三亚宰客门事件回顾”、“(市政府的)回应”、“整顿”及“防宰”四个部分,尽管他的观点有一定的不成熟的地方,但从整个语言组织过程还是能看到他思维的逻辑性,即从“是什么”到“怎样做”的一个思路。

三.在“议”中促进学生论证力、判断力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在建构性学习中的积极作用。“议”这一环节便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积极性。讨论时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不受束缚的思维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彼此的观点、思想上的火花互相碰撞、激发,极大地扩展了学生的思维维度。多角度的观点的提出也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学生可以就事件本身谈出自己的看法,也可以针对同学的看法给出支持或反对的意见。

如在讨论《三亚宰客门事件》时,学生的观点便是从多个角度展开。从商家角度,认为应诚信经营;从政府角度,应加强监管,并加强执法力度;从游客角度,应充分准备,提高警惕,勇于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再如讨论《剪爱,救救小碧心》时,学生除了从父亲的尊严角度和社会人士的善心角度提出观点,更难能可贵地思考到,还应完善社会福利制度,从政府角度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救助等。

四.在“评”中促进学生辨清主次、把握重点的思维能力

在学生充分讨论、发表见解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评议,适当引导。学生的观点是多角度的,它们固然具有开放性,但却不一定正确,或者说不一定是事件的重点,这就需要教师在“评”中加以引导。

如在《剪爱·救救小碧心》中,学生在讨论到小碧心父亲的做法时,认为这是一种父爱的体现。笔者便引导学生思考,同样是得到社会各界救助的事情,这件事为什么会引起关注,它和其他同类事件的区别在哪里。最后笔者引用了小碧心父亲的一句话希望“有尊严地接受捐助”,让学生认识到,事件中父亲值得赞赏之处在于他的人格尊严,在于他愿意力所能及地去回报捐助他的人,从而体现了一种高尚的人性。在思维方式上,引导学生关注重点,在与同类事件的比较中分析。

如《三亚宰客门事件》中学生讨论到的问题,笔者也注重引导学生分析,从现有的信息来看,究竟能否得出这样的结论。从而引导学生在分析问题时,不能妄加揣测,无中生有。所有的观点都应做到有理有据,注意思维的严密性。同时笔者又引导他们认识到这个事件的确存在着政府监管不到位,或者说执法力度不强的问题。在思维方式上强调分析问题的准确性、客观性。

在教师的“评”中,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环节,便是对学生零散的思维角度进行分类、归纳,从而形成一定的分析方法,实现思维方法上的指导。

五.在“写”中促进学生抽象力、综合力的发展,培养学生有理有据、清晰表达的能力

观点形成后还应将“写”这个环节落到实处,怎样将一个观点说清楚、说明白,达到这个要求似乎不难,但对很多习惯用空话、套话凑字数的学生来讲,仍有一定的难度。究其原因,还是在于他们没有自己的思想。而通过活动充分交流后,学生有了自己的观点,他的文章就不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读、讲、议、评”为“写”提供了观点、思想的源泉,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而“写”则是进一步整理自己的思想,围绕一件事,有理有据地进行准确的表达,将思维训练落到实处。

在学生“写”的过程中,教师经常能惊喜地发现,学生的观点不一定局限于课堂讨论的那些方面,他的思维在互相激发后变得更活跃,对事件的认识会更深刻。

比如在讨论交流了《香港人,忍够了》事件后,一学生在文章中写道:“其实一连串事件的连锁爆发,反映的仅是两地矛盾的冰山一角,在此之前,已有零零星星的多个不为人知的小事件反映了两地的矛盾。撇开对与错不论,造成矛盾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两个。一是历史因素。当近代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候,香港、九龙等地区被英国租借一百年,成为英国的殖民地。经过一百年不同道路的发展,香港和当时中国大陆已格格不入,无论是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等方面。所以,造成了两地经济和政治的构架迥异。部分港人认为他们更胜一筹,从而造成了优越的心态。二是地理因素。香港人多地少,资源匮乏。但作为国际大都会,其生活质素都与国际接轨,导致大陆游客赴港自由行、购物,买车、买楼,客观上使港人的资源更捉襟见肘,从而激化了矛盾。”学生在写作时能从历史及经济角度分析,体现了思维的深度。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换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在意义的建构过程中实现了思维的发展。作文是思想的展示,没有思想的文章犹如没有灵魂的人物,缺乏打动人心的力量,即使形式规范,语言华美,也决不可能成为优秀之作。通过活动促进时评的写作,能以此为抓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从根本上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倪文锦主编﹒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篇7

关键词:科学发展 观现代会计学 研究

一、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内涵

(一)以人为本体现了哲学的唯物史观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看,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思想实质上体现了的唯物史观。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决定力量。科学发展观归根结底是为了人,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二)全面发展体现了哲学的矛盾观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既是普遍的又是客观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发展就是事物内部矛盾不断产生、发展和解决的过程。任何事物发展的过程就是正确解决这些矛盾的过程。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分析矛盾的两分法。任何矛盾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方面,要求人们在分析事物和解决矛盾时,要坚持两点论、全面看问题,反对一点论、片面看问题。唯物辩证法同时认为,在复杂事物的矛盾体系中,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分,二者关系是辩证的。人们在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也要看到次要矛盾。全面发展不等于没有重点,抓住了主要矛盾,才能推动事物的整体发展;另外次要矛盾解决得好,也有利于主要矛盾的解决,即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三)协调发展体现了哲学的普遍联系观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不但与其周围的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且其内部各个要素也处于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构成统一的整体,这就是系统。系统是普通联系和相对独立的统一,具有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开放性、有序性、稳定性等特征,系统内部各要素以及系统与环境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协调发展。

(四)可持续发展体现了哲学的永恒发展观科学发展观通过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把发展作为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过程,把社会发展的目的性和规律性统一起来,尊重自然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把全面发展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把可持续发展寓于全面发展的过程之中,这样就能把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结合起来,在谋求当前利益的同时,必须着眼于长远利益。

二、会计学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会计发展缺乏人文关怀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会计发展没有突出为了人。如原会计准则提到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方面了解财务状况和经济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管理的需要。财务会计报告的首要目标是满足政府的需要,其他市场主体(信息使用者)不能排在同等的位置。再如原会计准则在实际运行中存在侧重个别股东或大股东利益而忽视中小股东利益的现象,在资产负债表中将违规的关联方资金占用确认为其他应收款就是例征。二是会计发展没有突出依靠人。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只有造就数以万计的高素质会计人才,并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充分实现会计的职能和作用。但现实中会计人员形形的临界生存状态,展示会计人群的尴尬位置。CFO位高权不重,薪微言不轻。CFO逼近权力核心却远未登堂入室,角色疏离且核心使命远未达成。能够直接向董事会汇报的CFO仅占受访问的15%。只有22%的受访者表示在全面预算管理上有决定权,高达62%的受访者只有建议权,甚至还有10%的受访者表示在这一问题上“没什么权力”。初具注册会计师资格的从业人员考试多样化,工作任务繁重,待遇不高,风险很大,就业压力大,尤其是要受社会各界舆论较大。财会行业从业人员收入构成多样化,社会保障不充分。行业内贫富差距大,无论以什么标准划分群体,相对的高收入背后是更大的劳动强度,主要因为个人付出和经济回报的不平衡,大部分人不满意现在的收入并有换工作的考虑。

(二)会计发展不全面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研究对象。会计研究中主要是研究上市公司或大企业集团的财务会计问题,对中小型企业关注不足,而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处于重要地位。(2)研究内容。现行会计准则体系以有形资本(资产)为中心,对以人力资本为核心的无形资本重视不够。由于知识资本、人力资源等项目不符合传统会计要素的定义与确认标准,也不具有实物形态或货币形态,所以一直被视为表外项目而不予以重视,基本没有核算和反映,严重地扭曲了企业的资本状况和盈利能力,也不利于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加强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另外,现行财务报告披露偏重于财务信息的披露,而对非财务信息的披露不足。由于企业间竞争的加剧,诸如产品销售渠道、市场份额、用户满意程度、新产品开发和服务、企业经营业务、资产范围与内容、主要竞争对手以及企业发展目标、企业管理当局的分析评价、有关股东和主要管理人员的信息、企业管理能力、职员结构及主要职员素质等非财务信息显得越发重要。(3)研究范围。会计学与数学曾经是同一门科学。从18世纪初期,二者开始向完全不同的丽个方向发展。数学新成果不断产出,也不断被其他科学吸收和运用,被全社会所分享。会计学则基本没有走出复式记账理论的范畴,也未同统计学、物理学、采矿学等科学那样,积极改革,兼容并蓄,及时吸收和运用新的知识装备自己。(4)会计计量模式。会计计量模式由计量单位和计量属性两方面组成。计量单位长时间以来是以货币计量为基本假设;计量属性也只强调历史成本,难以反映企业在物价变动条件下的真实盈亏情况,不符合实物资本保全要求。在新准则引入五种计量属性,即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是值得称道的,尤其是公允价值。但是既然存在清算会计、终止经营会计,那么是否应该引入清算价值计量属性。

(三)会计发展不协调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与社会效益的不协调。现行财务报告很少涉及社会责任方面的内容,不能全面反映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忽视了企业与周围自身环境的关系方面的信息,只侧重于反映企业自身的经营业绩。人们在关注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关注企业的社会效益,关注企业在扩大就业、维护职工利益、保护资源与环境及公益性捐赠等方面所作的努力。这种内外不协调不利于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协调和总体效益的提高,也不利于企业社会形象的树立和长久发展。(2)会计教育的不协调。在全国高校在校生中每10名在校生就有一名会计专业学生。尽管如此,实际真正满足市场需要的会计人才仍然缺乏。这就说明会计教育存在问题,首先盲目扩招生源,没有调查市场需求情况;其次培养只重数量不重质量,没有认真思考就业意向等问题;再次,课程体系设计不合理,不注意培养学生的知识维度;最后实践教学环节薄弱,不重视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因此,近年来会计人才市场上出现了“两缺”现象――用人单位找不到所需会计人员,会计专业学生找不到理想岗位。(3)理论与实践

的不协调。会计技术进步和会计工作改进,往往依靠传统会计技艺的提高和改进,只凭经验摸索前进。会计理论往往滞后于会计实践,通常是先进行概括和总结人们在实际工作中积累的经验知识。因而常有这种情况出现,理论上还不十分清楚的东西,在会计方法实务上却已实施了;而会计理论已经发现的东西,在会计技术方法上却很久不能实现。关键性的会计技术突破与会计理论没有直接联系。(4)研究方法的不协调。在一定时期内曾出现过,重视实证会计研究而轻视规范会计研究,有的学者和学校提出,不用实证法写论文不算论文;重视会计应用理论研究而忽视会计基础理论研究,还有认为会计基础理论研究只是名词概念之争,没有实际应用价值;重视继发性研究而忽视原创性研究,对原创性研究提倡、鼓励和创造条件不够等。

(四)会计发展存在时间维度的残缺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会计信息偏重于过去。现行财务报告偏重于反映企业历史经济活动的财务信息,而对未来经济活动的披露不足,缺乏前瞻性财务信息对经营业务风险性和不确定性的反映。历史性信息并无助于财务信息使用者的正确决策,超前性是披露财务信息应具有的预测性。其次,财务报告时效性不强。信息时代,及时性是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关键性因素,对保证财务报告价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行财务报告模式是根据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假设,一般按年、月定期提供会计信息,从交易发生到账务处理再到对外披露往往需要较长时间。如企业的年度财务报告大都要在会计年度结束几个月后才能推出,这种报告在经济生活较为稳定的情况下,对决策是有用的,信息使用者可以大致准确地预测企业下一年甚至以后几年的财务状况,但面临的现实是,经济环境已经激烈地改变了,经济活动越来越灵活、迅速、多变,知识经济条件下产品生命周期缩短,知识更新带来的产品频繁换代,产品或整个企业比以前淘汰得更快,各种新的金融工具层出不穷,经营活动不确定性日益显著,这些使得某些企业迅速改变其财务状况和经营风险,致使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期缩短,往往造成信息过时,进而加大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风险。最后,会计研究的短期性。在会计研究中,为适应经济社会长期发展规划的需要,在会计主管部门、学校和一些研究机构,也曾制定了相应的会计长期科研规划,但在实施中侧重短期的(如年度或两年或二年)科研项目的立项和完成工作,而对需要长期研究的科研项目(如具有后发性的基础性项目)较少有项目的立项工作。

三、基于科学发展观的现代会计学研究

(一)现代会计学研究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新会计准则体系中,会计目标被重新定义为满足公共利益,确切地讲是满足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决策需要,会计不再简单地被看作是反映企业经营活动的工具,而是企业经营者与投资者、债务人以及相关利益受益人之间的交流工具。以上市公司为例,会计是受托人与受益人之间的交流工具,或高管与股东之间的交流工具。新会计准则体系为改善国内上市公司与委托人关系,或受托人与投资者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路。人本理念也推动了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而人力资源会计为组织单位的招聘、选拔、安置、培训等成本的确认、计量提供理论基础。人力资源信息不仅促进企业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更能塑造“人本型”的企业形象。会计发展要依靠会计人,依靠会计人就要尊重会计人;尊重会计人就要尊重会计人的理念、工作,及会计人的首创精神,尊重会计人的品质、权利、职责。另外,要减轻会计人的压力,创造良好的会计环境来吸引人。会计人如何缓解日前会计人所负的压力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其中包括会计人自身,也包括组织中的管理者、学界与政策界等。对于会计人,一方面要科学认知自身压力情况,另一方面要采取适当的减压方式;单位的管理者应在了解本单位会计人压力情况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压力管理;学术界也应随着和谐社会与和谐会计等概念的提出,会计人压力方面的研究亟待破题;政策应在准则制定与宣传,以及贯彻会计教育等方面充分考虑会计人压力问题,一方面从人文人手,另一方面从技术入手。

(二)现代会计学研究要坚持全面的观点现代会计学研究要坚持全面的观点,会计系统是多样性统一的系统,可以从不同方面来揭示这个会计系统,现代会计的全面发展包括:一是会计目标多元化。财务会计目标应由单一转向多元化,由强调股东和债权人等具体利益主体的需要转向强调会计信息的公允性。在传统模式下,各经济主体关心的是资金来源和运用以及增值情况,会计目标一般定位于满足资金提供者,为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提供决策信息。科学发展观强调的是整个社会资源节约和各种利益主体间公平与协调,会计目标一般定位于满足多方面的信息需要,除了直接利益相关的资金提供者,还应包括会计信息的潜在和间接需求者,如政府和社会公众,并且需要在多重利益主体的信息需求中寻求平衡,公允性应成为越来越受到认可和重视的会计信息的基本质量特征。二是拓展研究内容。一方面财务会计各分支的研究应逐步深入、具体,内部子学科的划分应具体;另一方面整个会计学科体系应不断完善和系统化,即会计学科的细化与综合化并存。此外,拓展研究对象,使会计学实现与其他学科的相互补充和结合,会计学与其他学科如生态学、行为科学、人力资源、经济学、金融学、社会学乃至哲学、逻辑学等,各学科内容应实现交叉与融合。其结果是交叉性的边缘会计学科不断出现,推动会计理论深入发展,以适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三是拓宽会计领域。会计领域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包括会计工作、会计市场、会计研究、会计思想和会计教育等各方面的发展,逐步建立会计体系。在做好会计核算工作的同时,要重视会计管理工作。四是会计理论的全面发展。在重视、研究和发展会计应用理论的同时,也要重视会计基础理论的研究与发展,特别要提倡原创性会计理论研究,还要关注不同会计学派的发展,逐步建立会计理论体系。五是会计方法的全面发展。从不同方面发展各种会计方法,规范的与实证的会计方法,定性的与定量的会计方法,感性认识与理论认识的会计方法,会计核算与会计管理的方法等,逐步建立会计方法体系。六是会计学的全面发展。包括会计科学、类学科和各种会计分支学科的发展,企业会计学、政府会计、非营利组织会计、个体会计、人本会计和综合会计的发展。七是会计教育的全面发展。包括中等会计教育、高等会计教育(普通高等会计教育与成人高等会计教育,本科会计教育、高职专科会计教育与会计研究生教育)和其他会计教育,逐步建立会计教育体系。会计的全面发展不等于均衡发展。在促进会计全面发展过程中,也要把握有重点的发展内容,以重点发展带动全面发展。当前会计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信息失真不是技术问题,而是职业道德问题,但归根结底是公司治理问题。重点论认为,系统与要素的关系,也是客观事物普遍联系的一种形式,单一要素突进的发展,往往是整体推进的前奏。企业会计准则切入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企业合并、生物资产等领域,引进公允价值计量。但适度、谨慎和有条件的引入为以后公允价值广泛的应用作了一个有益的尝试。

(三)现代会计学研究要坚持协调的观点会计协调发展,即使会计系统各子系统之间有序联系、统筹兼顾(不是平均发展)协

篇8

一、 创设情境,激活形象思维。

小学生形象思维,随意注意为主要形式。教师应应该针对这种特点,在课堂上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创设直观形象、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启发学生思维的闸门,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思维状态。

如阅读课文《迷人的张家界》所描绘的湖南张家界离我们比较远,加上文章的篇幅长,让学生自学,是无法感受张家界地貌奇特、风景迷人的。因此,教学前,我走商店,托朋友费尽心思找来了"张家界风光"的CD 片。(农村学校没有电脑室,没有多媒体教室)教学时,我是这样设计的:播放VCD,以导游的角色带着学生随影像欣赏张家界风光;再让学生说说"喜欢张家界风景中的哪个景点?"第三环节才让学生打开课本,阅读课文。学生很快的顺利得完成了阅读提示中的问题;第四个环节是学生赏读,把喜欢的部分找出来有感情的阅读。在引导赏析图文之后,我又把发VCD像电影"蒙太奇"方式放映,请同学以导游身份向全班同学讲解"金鞭岩、金鞭溪"两处景点,最后一个环节是让学生选一个喜欢的景点画一画,这样的课堂教学设计让学生在新奇、兴奋、活跃的气氛中学习语言,陶冶情感,培养了形象思维。

二、 自主学习,启迪求异思维。

求异就是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探索多种答案,鼓励学生提出各人独特的见解,力求创新。"一个真正的教师指点给他的学生的,不是投入了千百年劳动的现在的大厦,而是促进他去做砌砖的工作,教他建筑。"(第斯多惠语)而"课堂教学应鼓励学生采用适合于自己的方法,自动地进行学习。"我想:新课堂的基本理念中指出的"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启迪求异思维的最好方法。

如〈挑山工》一文借事喻理,有不少看似平常的语句,却蕴含深刻的哲理,耐人寻味。本文教学重、难点就是帮助学生从朴实的语言中感悟生活哲理并从中感受精神的内涵的力量。教师在教学时如果急于求成,把教学参考书上的道理拱手相送;会滋生了学生学习的懒性,造成思维定势,不利于思维灵活发展。教师应该把时间、课堂还给学生,引导学生读一读,说一说,品一品,悟一悟,再议一议。交流时,学生各抒已见。有的从挑山工所走的路线谈了自己学习的方法,有的从挑山工登山的姿势谈了坐姿对写字的影响;有的从挑山工朴实的话语中悟出做事的道理;有的从挑山工身上汲取了前进的动力,懂得如何做人……这样学生通过自主的学习,小组的的讨论,在愉悦的情绪中完成了学习任务。

三、 及时疏导、诱发创新思维。

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从问题的惊讶开始。"苏霍姆林斯也曾说:"真正的学校应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我想:课堂如此。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善于质疑。但小学生毕竟阅历有限,时常会有些迷惑不解。此时教师要是视若无睹,且美其名曰"自主探索",学生定会陷入迷惘,乃至失去信心。因此,教师需及时疏导,拨亮思维的"灯芯",让学生在"山穷水尽疑无路"时,恍然觉得"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就把学生的思维顺势推向亢奋,唤起了学生对学习更大的兴趣和创新意识。

比如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在质疑问难环节中,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站在伯父家门口,看着他们,突然感到深深的寒意……手脚有些麻木了。"句话中的"突然"用错了,因为前文提到"有一天黄昏时候,呼呼的北风怒号着,天色十分阴暗",又不是此时突然起风了。我先鼓励肯定该生聪明,会动脑筋。(说真的,当时我真没想到一个农村五年级的孩子能提这样问题)继而想请别的同学帮助解决,但冷场了。我便组织小组讨论,提示联系上下文和生活体验来考虑,叽叽喳喳的五分钟探讨交流时间过去了,学生仍面露难色。此时,我点拨:"我"在看什么?看是怎么样?(专注、细致)你是怎么知道的?我们在什么情况下,手脚才会麻木?(站得久)这样,学生很快地领会到伯父救护车夫时那热情细致和对老百姓的深厚感情使"我"忘了寒冷。通过老师的点拨,学生由表及里地深入思考,不仅找到了答案,更重要的是在体味语言文字中感受了鲁迅先生的人格力量,提高了语文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

四、 参与评价、培养思维品质。

学生是学习任务的接受者,问题探索者,也是知识信息的反馈者,新一轮课程要求我们教师摒弃过去那种以考试成绩为标准的只是老师对学生终结性的评价,注重通过多渠道,采取多种方式。在多种不同的学习情景和生活实际中让学生参与评价,把评价贯穿于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使评价确实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手段,例如学习《海上日出》一文,学生自由品读。"太阳像是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向上升。到了最后,它终于冲破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真是红得可爱。"学生有几种不同读法:有的把"负、纵、升、冲破、跳读得重些,说是能展现太阳上升的动态美;有的把"慢慢儿"读轻读慢,"一纵――一纵"读开读短促"最后"读慢拖长,以突上升的缓慢、吃力;有的把"使劲儿,终于、冲破"读重音,以赞美光明的势不可挡……这时,教师建议小组里每个同学自己试读试评,看看谁的方法好,结果学生认为几种读法都可以。

当小老师是学生最兴奋的事,利用这一特点,每次课堂听写,我都请同学上台自己念自己喜欢的词语给同学听写,并由他批改后督促同学纠正。当然其他的练习作业、考查形式也可以由学生来选择、设计、主持。

总之,让同学积极参与对自己学习过程、学习成果、学习态度的评价,既能自我教育,又发展了思维品质。

五、 拓展延伸,提高思维素质。

课标指出:"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具有敏感的课程资源意识,把课堂内外,学科之间创造性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自主地学习,带着更深,更新的问题走出课堂去阅读去体验,从而提高思维素质。

新教材的编写有开放性和弹性。教师应有选择性、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后面的""选做题,"读读背背"的内容要求全班学生当场练习比赛谁记得快,背得好;再推荐《故乡》让学生课外去读一读,建议以小组为单位去搜集一些有关鲁迅的资料与同学交流。

篇9

【关键词】建构解释发展科学思维

2013年美国最新公布的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提出了一个值得关注的科学教育新观点,那就是强调了科学课程建构的三个维度:科学工程与实践、跨学科概念和学科核心概念。这个新标准成为了指导全美科学教育的新纲领。笔者就科学工程与实践中“建构解释”这一实践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以《运动起来会怎样(一)》一课为例阐述如何在建构解释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

一、 亲身体验,依据原有认知形成猜想

以教科版四年级上册《运动起来会怎样(一)》一课为例,四年级学生已经知道运动起来会出现心跳加速、呼吸加快、出汗、口渴等现象,至于运动后为何会出现这些状况他们几乎一无所知。在科学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情景再现、亲身体验的方法诱发学生的原有认知,激发他们求知欲,使其对为什么运动起来会心跳加速、呼吸加快等现象展开推测并形成初始的猜想与假设。

[教学片断]

师:这是老师给大家拍的大课间跑步的照片,我们知道在跑步的时候骨骼、肌肉和关节都参与了运动,此外我们身体里还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1:心跳加快、流汗。

生2:还有呼吸加快、口渴。

师:运动后我们的身体会出现这么多的变化,那你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呢?比如呼吸为什么加快了呢?

生1:新陈代谢加快,所以呼吸加快。

生2:呼吸加快是为了吸入更多的氧气。

……

二、 亲历实验,依据实证初步形成解释

以《运动起来会怎样(一)》这节课为例,学生对于“为什么运动后会呼吸加快”这个问题提出了几种不同的猜测,为了使自己的观点被更多人接受,学生必定会寻找各种证据,如“我在某本科普书看到就是这么说的”“我在电视里看到是这么说的”,但这些证据都不是最直接的。俗话常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所以只有亲历实验才能证明一切。

[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说了很多原因,到底谁的观点是符合事实的呢?我们先来感受一下呼吸前后空气的变化?

① 体验活动:反复呼吸塑料袋里的空气,有什么感觉?

② 交流自己的感受,试着解释吸进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生:反复呼吸塑料袋里的空气,我感到空气越来越不新鲜,呼吸也越来越困难了。

师:空气不新鲜和呼吸困难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生1:可能是袋中的氧气越来越少的缘故。

生2:可能是体内排出来了一些“废气”。

……

师:到底是不是氧气减少了,如果是“废气”增加了,那这种废气是什么气体?怎么通过实验证明呢?

生1:找个仪器来测一下呼吸前后的气体成分。

生2:对,然后比较一下呼吸前后的气体成分。

生3:哪种气体减少了,就说明被我们人体吸收了,哪种成分增加了,就说明是我们体内排出来的。

师:同学们提出的想法真不错,那我们就来像科学家那样来做实验吧。

……

三、 汇报交流,在多种解释中达成共识

由于学生认知水平、生活经验等因素,他们对于某一事物或现象可能会形成多种解释。当解释受到怀疑或者产生争议时,科学论证的过程就“应运而生”了,由此便会激发学生捍卫和辩护自己的观点以及质疑和挑战别人的说法。当某一种解释在争论的过程中获胜或者多种解释合成一种解释时,科学共识也就在此时达成。

[教学片断]

师:事实证明呼吸过后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减少了,所以我们反复呼吸保鲜袋中的空气后会感觉到不舒服,事实上其他气体的含量也发生了变化。

一般情况下人体吸进去的和呼出来的气体成分的比较表

气体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吸进人体的空气

(100克)78%21%0.03%0.97%呼出体外的气体

(100克)78%16%4%2%师:从这张表中可以看出呼吸前后哪些气体发生了变化?哪些气体没有发生变化?

生1:氮气的含量没有发生变化,氧气减少了,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增加了。

生2:呼吸是把吸收了氧气,排出了二氧化碳和水。

生3:那呼吸加快也就是吸入了更多的氧气,排出了更多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吗?

生1:嗯,我同意你的观点。我还有疑问,就是那么多的氧气被吸入体内有什么作用呢?

生2:还有运动和氧气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

四、 回归生活,在运用新知中完善解释

科学的目标是建立能够解释物质世界的理论,一种理论当它具有更强大的解释能力、能说明更广泛的现象,以及解释一致而简洁时,才能被人们接受。因此在科学课中学生所形成的解释如果能够解释多种现象,那么这种解释才是完善的。反之,那就需要对解释进行更深入的论证,使之更加详尽和精确。

总之,“解释”这是一种有意义的科学实践方式,它带领着学生努力去理解科学现象,而不是去复制课本或者其他权威所传播的科学知识。作为一线的科学教育工作者,我们有权利和有义务去创造一种宽松的氛围,让学生在形成更完善的解释的过程中不怕犯错和迷信权威,更加自主地参与到“建构解释”这种活动中去。

【参考文献】

[1] 刘儒德.建模:一种有效的建构性学习方式[J].心理科学进展,2003,11(1).

篇10

【关键词】独立学院 法学专业 学科定位 特色发展

【基金项目】该文为2011年山西省教育厅教改项目《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特色教学体系研究》(项目编号:J2011118)和2010年山西大学商务学院院级课题《法律系法学专业特色教学体系研究》(项目编号:FL2010023)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010-02

根据《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的规定,独立学院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自1999年以浙江大学与杭州市人民政府联合创办的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为标志产生以来,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至今已有322所(根据教育部2010年7月12日数据),遍布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独立学院中开设法学专业的达到180多个,占独立学院总数的57%,鉴于独立学院法学教育的特殊性,如何办好独立学院的法学专业是当前面临的现实问题,探讨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科定位及特色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一、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科定位

创新法学本科教学模式,提高法学本科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培养建设法治国家所需的实用创新型法律专业人才,是我国法学本科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大学教育与市场职业之间对接的不成功,引发了对法学教育本身一系列问题的争议。在此形势下,独立学院的法学专业如何进行科学定位?

(一)独立学院法学专业学生的个性特征

法学本科教育的定位,关系到培养目标、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确定。与普通高等学校法学专业的学生相比较,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生有以下特点:

1.学生基础知识水平参差不齐,整体相对薄弱

独立学院作为高考第三批录取高校(山西省从2011年已改为第二批C类招生),录取分数线平均低于二本20—100分,这就导致了独立学院学生的高中知识总体水平比较差,学生一迈进大学校门就有这种“先天”差距。此外,独立学院招生层次不同,即便是同一届学生基础知识水平高低差距也较为明显,导致教师在教学中难以权衡,教学内容过难或过易都无法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等为此也存在较大差距。

2.学生个性突出,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但自我管理能力较弱

独立学院学生大多来自独生子女,并且家庭条件比较优越,来自于家庭的学习压力较小,在生活中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个性突出,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喜欢参与集体活动,心理健康阳光。在大众面前善于表现自我,但在学习中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较弱,并且由于在高中阶段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较为被动,自主学习的劲头不足,喜欢问为什么,喜欢质疑,但不愿意自己到图书馆寻找答案,缺少钻研精神。

(二)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培养定位

目前,独立学院法学专业普遍将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作为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以期在普通高等院校法科人才培养与高职高专法律人才培养之间,探索一条适合自己的办学特色之路。而从长远发展来看,法治国家的发展进程越来越需要更多复合型、应用型的法律人才,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从事学术研究的学生,更需要多层次的法科学生,我们认为独立学院法学专业存在和发展的意义关键在于树立科学理念,进行科学定位。

独立学院定位应培养有一定理论功底的职业型的人才。首先,应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时展的产物,只有以学生为本,施行个性化培养,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内在需求和个性特点,有的放矢地调动学生的内驱力,才能使学生满意,培养适应社会的人才;其次,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要具备复合型能力,不仅具有良好的教育教学能力,还要具有职业生涯指导、就业指导、心理咨询指导、创业教育指导等能力,要随时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各项指导,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

我院法学专业以学院商务学科优势为依托,确立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山西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弘扬晋商文化,培养具有扎实的法律专业知识、公平正义的法治理念、诚信求实的人文情怀的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培养目标。确立了面向区域、面向基层,培养一批具有服务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和具有较强实践能力,能够“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基层法律人才的培养途径,在两年法学通识教育的基础上,由学生自主选择商法、律师、社会法等专业方向,对学生进行特色教育,夯实基础与专业发展并重,理论学习与实务开拓并举,塑造具有现代商务理念、创新精神和竞争能力,并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社区等从事审判、检察、律师、企业法律顾问、行政管理、司法文秘、科研和其他法律事务工作的应用型法律人才。

二、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特色发展

独立学院作为新办高校,它的法学专业一般为其母体大学原已设有的专业延伸而来,要在激烈竞争的法学教育市场拥有一席之地,就要立足于市场、开拓市场,充分调动和发挥自身的办学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树立自己的办学特色。

(一)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办学特色

独立学院法学专业要避免“千校一面,千人一面”雷同办学的局面,就必须从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出发,在法学专业教学手段与方法上有不同于其他学校同类事物的特点,根据各自学校的类型、层次、办学传统与条件等实际情况,确定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将法学专业与本校的主体学科和优势学科很好结合起来,充分整合办学资源,形成相互支撑和优势互补,主动适应环境的要求,满足不同需求主体的不同需要。

在对独立学院的考察学习中,我们发现多数独立学院已意识到办学特色的重要性,正在进行各种各样的实践探索和创新。一些院(系)已经根据自己的地理和区域位置,确立了思路明确,定位清晰的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了不同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方案,充分反映其办学特色。如云南大学滇池学院法学系突出民族法学和东南亚法律制度的特色教育;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的法学院面向东南亚推进国际化,坚持以东南亚为前沿,注重法律实务,通过司法资格考试来强化其对人才培养的特色教育;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法律与行政学院利用珠三角和经济特区国际化的特殊性,开设民商法方向、英美法方向的实验班,加强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培养;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分校文法学院则依托珠三角发达的制造业和北京理工大学在机械、电子等专业方面的优势,设立了知识产权法方向的法学专业,反映理科院校法学专业的办学特色。

我们也深刻认识到办学特色的重要性,从建系伊始,就在办学特色上做文章,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我们坚持在开设一个法学专业的基础上,实行与“山西大学”母校专业错位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在两年法学通识教育的基础上,以职业导向为培养目标,分设商法、律师、国际法和社会法四个特色方向,在四年制教育中推行“2+2”的培养模式,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凸显课程的实务特色。

(二)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特色发展

独立学院要转向应用型本科特色,课程设置就应更贴近学生实际与实践需要。因此,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法学教育要更多地关注实务中要用到的法律法规,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根据市场的需求来培养应用型人才。

1.开拓多元渠道,增强实践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法学教育的职业培训性要求培养学生像法律职业者那样思考和行为,听、说、思、写、辩,举手投足都表现出法律职业者应有的素质、能力和才智,法学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需要法学实践教育的广泛深入开展。法学实践教育的开展是一个集教学环境建设、实践课程建设、实践环节建设等为一体的系统工程,我院法律系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应当是把学生培养成“眼高但手不低”的、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应用型复合人才。为此,我们始终贯彻的是特色建设:一是“宽口径”,设置了一个大法学专业;二是“厚基础”,要求在文理渗透和学科交叉中,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三是因材施教,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四是在全面实施国家教育部确定的法学专业十六门核心课程的基础上,另外增加开设一些方向课程,扩大学生的选修范围;五是突出实践环节,发挥实习基地的作用,使法学这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名符其实。为了让我们的学生更好地在未来满足社会需求,我们结合专业就业现状,对学生进行了分类指导,组织了“司法考试”,进行考研辅导,全方位培养“社会法律工作者”。

法学是一门应用型的学科,其生命在于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为体现我院的商务特色,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为学生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注重对学生进行法律思维与商事思维融合的培养,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宗旨,突出我院整体特色的现代商务理念和创新意识,实现“法”与“商”的结合,知与行的统一。我们通过“法官进课堂”、“检察官进校园”、“学生进社区”教学活动,提高模拟法庭的互动教学。我们又充分利用“3·15”、“5·15”和“12·4”三个重要的宣传平台组织教师和学生进行普法宣传,有法学前沿的“广角论坛”, 有“直击庭审现场”的观点碰撞,有“手拉手”山西省未成年人劳动教养所普法实践活动等。培养学生敢于探索、敢于批评的科学精神和忠于法律、维护法律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2.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教学、科研、社会服务能力

法学是无穷的,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法律实践必须结合某一特定的领域,一头扎进去深钻硬挖,才能或有所成。以“特色求生存”,必须要有质量,用质量求发展。双师型教师队伍应当是一个开放而非封闭的系统。不仅要敢于“走出去”同时还要善于“请进来”。通过师资派出、合作研究等交流的形式,充分利用广阔的法律人才培养资源,实现强强联合。同时,也要通过远程教育、短期交流、学术讲座等形式,探索最新的优势互补的人才培养新模式。鉴于独立学院的特殊性,不受传统高校条条框框的约束,只要有利于学生的素质提高,有利于我系的人才培养,有利于学生的就业创业,一切先进思想都可以拿来为我所用。

3.提高教学质量,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实践教学

“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独立学院应当注重认知,改变灌输,加强启发式的教学,教会学生学习,学会动手动脑,学会做事,学会与别人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几年来,我们不断探索法学实践教学新途径、新方法、新内容,形成以案例教学、模拟教学、诊所教学、实验教学、合作教学等形式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创建了具有应用性、示范性的“课堂实验实训、社会实践和专业实习”三位一体、四年不断线的实践教学体系。

模拟法庭是法学本科教育的“实验室”,各国法学教育的经验表明,模拟法庭对培养法律人才十分重要。为真正发挥这一“实验室”的作用,我们设立了模拟法庭综合性训练营。根本目标则是通过锻炼学员的法律思维,提高其处理法律实务的能力,进而为学生直接与社会接轨提供一个实践的平台。同时,训练营也力争扩展学生的国内外视野,加强与国内外法学院的交流搭建平台。

为更好地为我院学生提供法律服务,我们还和共青团的山西省青少年维权中心合作,成立了山西大学商务学院12355工作站,中心以“倾听反映青少年心声,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呵护青少年健康成长”为宗旨,通过12355呼叫平台和互联网等技术手段,为青少年提供多样化服务。我们将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开展校内诊所式法律教学,同时依托校园法律服务中心,为师生提供完善的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