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旅游发展范文

时间:2023-10-26 17:31: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区域旅游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区域旅游发展

篇1

沈阳师范大学 辽宁沈阳 110034

[摘要]县域旅游协作发展是旅游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编制县级区域旅游规划过程中,由于不同专家制定发展目标的方法与思路不同,发展目标的内容与形式也存在差异。本文从总结县域旅游规划工作经验出发,分析其中出现的问题,并就制定县域旅游业发展目标提出一点可供参考的思路与方法。

[

关键词 ]县域旅游业;发展目标;协作发展

县域旅游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网络,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旅游区。把生态休闲旅游作为对低碳经济模式的积极响应,发展低碳旅游既有必要性也是可行的,将为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支撑。特别是对于一些相对落后的山区县,发展生态休闲旅游是挖掘内在潜力,实现跨越发展契机的把握。国内研究的切入点主要是区域旅游的一般理论开始,如区域旅游的协作发展,县域旅游品牌的发展策略研究和县域旅游产业链延伸的演化研究等课题,在此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和县域旅游发展的实践探讨区域,如低碳经济时代县域生态旅游经济发展研究、县域旅游融入区域旅游的典型实践研究和县域旅游转型中的存在问题、提升机制及途径等。相对来说,探讨县域生态休闲旅游具体实践的发展路径选择较少。生态休闲旅游作为一种天人合一的游憩方式,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旅游行业的实现,作为旅游业的一种思维革命,正日益受到各国生态学界和旅游业界的重视而逐渐风行于世界各地。

1、县域旅游协作开发的基础

区域旅游协作规划是指基于共同利益的需要,旅游经济实体利用和创造必要的条件,依据一定的目标、原则和制度,以实现区域之间或区域内部旅游要素的合理有序流动、协作各方效益最大化为最终目的,对协作区内旅游要素在一定地域空间范围内的流动加以引导和安排的行为。一般来讲,区域旅游协作的产生和形成离不开两个最基本的条件,即旅游景区间空间相互作用的互补增加效应(简称互补性)和旅游景区间交通联系的便利性和通达性,即可达性。按空间上是否连续,通常都是把中国区域旅游协作划分为板块型和非板块型两种,其中板块型在合作地区间空间上连续,具有共同的边界;非板块型合作地区在空间上不连续,没有共同边界。前者的合作基础主要为相通的文化传统、相似的旅游资源和相同的客源市场;后者往往基于协作双方之间存在着不同的资源优势和客源市场,如内蒙古和澳门两地的协作。

2、县域旅游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相对经济发达的中心城市来说,县域经济总量与经济质量处于劣势,支撑经济发展的动力较弱,在人、财、物等方面相对落后,旅游开发和发展中,便出现诸如旅游资源开发深度不够、旅游设施不完善;旅游产品定位不准确,旅游市场缺乏良性发展等一系列问题。其根源是经济基础差,没有解决好人、财、物要素的投入,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县域也无法在短时期内解决这些问题。一般来说,由于区域位置的原因,县域在历史上经济就相对落后,交通的落后又进一步加剧了经济落后,在旅游发展中也影响了旅游的可进入性。因此,很多县域虽然拥有原始而神奇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但由于可进人性差,旅游的发展市场较小,也影响了旅游的进一步开发和发展。县域旅游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网络,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旅游区。由于经济的普遍落后,县域在发展旅游中,尤其是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县域,将旅游定义为支柱产业或主导产业,都期望通过发展旅游来带动县域旅游经济发展,因此,在旅游发展中只考虑本县域旅游经济的发展,导致了相临县域旅游资源开发雷同,各自为政,恶性竞争严重等不利于大旅游发展的局势。区域旅游发展提出,县域依托于一定的核心旅游区,在区域旅游中加强与区域的协作,是县域旅游可持续发展和大旅游区发展的趋势。

3、县域旅游与区域旅游协作发展对策

3.1加强双向合作模式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每个区域已不再是一个独立的单元,而是以一种共生共存的关系存在。加强区域联合与合作,形成区域旅游板块,共同提高国内外旅游市场上的知名度和竞争能力,是世界各国和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共同趋势,也是区域旅游发展的必由之路。进入21世纪以后,有关区域旅游合作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更加深入和广泛,并且开始受到政府的关注。我国区域旅游合作的实践,已随着客观需要,开始率先在环渤海地区、南京及周围地区、环太湖地区、长江沿岸地带、闽西南等地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中越边界、中国与东盟、中非旅游合作更是拉开了国际旅游合作的序幕。县域作为我国区域旅游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区域旅游合作的基本单元,承担着与区域内、外合作的双重作用。这些大区域旅游经济合作能否成功,在很大的程度上依赖于大区域内的县域旅游经济的合作。

3.2选择合适的目标体系

无论是总分目标体系还是阶段性目标体系,其中的总目标在内容上并无太大差别,二者也没有优劣之分,只是适用于旅游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些县域旅游资源丰富、品位较高,旅游业发展历史相对较长,旅行社、饭店业、旅游景点等各个方面都比较成熟。因而统计数据齐全,各种资料完备,可以从旅游收入、就业人数、企业数量与规模等各个方面对旅游业的发展进行具体分析,所以采用总分目标体系比较合适。而对于旅游业发展尚处于起始阶段的县域来说,旅游资源牙发、景区景点建设较为落后,县域内的旅游业尚处于自发状态,关于旅游收入、就业人数、企业数量与规模等方面的统计资料与数据缺乏。这类县域旅游规划最需要解决的是旅游业整体发展的问题,对旅游业所包含的具体各方面,虽然也要制定相应的发展目标,但由于数据、资料的缺乏,不可能制定的太细,只能对此有大体概括与展望,所以最适宜采用阶段性目标体系。

3.3提炼旅游发展目标

不同的发展目标由于担负的责任、包含的内容不一样,在确定旅游业的发展目标时需要根据资料、数据做出符合其特点的概括与提炼。总目标是对旅游业在未来几年发展总的要求,应该是最精炼的,概括性与指导性强。分目标则要表述县域旅游业在各领域内所要达到的水平,可依据分析计算出来的经济指标对一些分目标进行具体量化,在表述分目标时应当注意与总目标保持一致。阶段目标首先要对规划分期、对每一阶段的时间间隔处理好,合理分配所要完成的任务,并保证最后阶段任务的完成应能达到总目标的要求。在表述的方法上可以采用文字性描述为主,以数据预测为补充的方式,并要注意不同阶段间发展目标的衔接。

县域旅游业的发展目标不但规定了县域旅游业的奋斗方向,而且对旅游配套产业的发展也提出要求,其在旅游规划中的地位非常重要。规划编制工作者应当摒弃制定目标的随意性,严格按照科学的思路与方法来确定县域旅游业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政府间合作;区域经济;旅游业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5)09-0054-05

21世纪以来,一些发达国家纷纷提出“实施旅游发展”国家战略,引领和带动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前,旅游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贡献者和现代服务业的支柱产业。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3年我国国内游客人数(不计外国人)超过32亿人次,直接带动就业1300万以上,加上相互关联行业的就业,就业人数达到5000多万,国内旅游收入超过2.6万亿元。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和全球第三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出境旅游消费国。2013年4月25日我国出台的《旅游法》明确提出:鼓励跨区域旅游线路和产品开发。

一、旅游业对辽西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旅游业可以带动经济发展和扩大社会就业

20世纪90年代初,旅游业开始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一大产业。现代旅游业涉及面广、产业关联度高,相关统计资料表明:代旅游业与29个经济部门发生联系,对109个行业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由此可见,现代旅游业连接社会许多相关行业,有效拉长了产业链。据日本野村综合研究所的研究发现,现代旅游业的发展,不仅涉及到运输、餐饮、住宿、通信和商业等传统行业,也渗透到国际金融、仓储物流、信息咨询、文化创意、会展博览及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无穷无尽的发展空间。根据相关研究,2010年上海世博会对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和全国各行业的综合拉动效应乘数大概是4倍到5倍。

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越来越大的推动作用。通过表1可以看到,2011年旅游业的收入占到辽西区域各自GDP的15%左右,特别是葫芦岛市达到27.1%,成为推动本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旅游业因为就业门槛低,吸引大量劳动力就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另外,旅游业还具有较强的就业带动效应。因此,支持旅游业发展,不仅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有效助推区域经济增长,重要的是能够为相关产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这对缓解辽西地区就业压力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旅游业可以成为拉动内需增长的新动力

发达国家发展经验证明:当人均GDP达到并超过3000美元时,国民旅游消费的欲望将不断增加,推动旅游业快速发展。2012年,辽西区域的锦州、阜新、盘锦、朝阳和葫芦岛等地人均GDP分别为6354.18美元、4841.11美元、4623.83美元、4815.23美元和4362.87美元,远远高出世界标准线。随着辽西区域城乡居民在旅游休闲方面投入的增加和假期休闲时间的延长,辽西区域的旅游消费一定会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并将极大地拉动区域内消费需求的增长。因此,要重视旅游消费在整个消费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把促进旅游消费作为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和拉动内需增长的重要举措之一。

(三)旅游业可以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与制造业和传统商贸业相比较,旅游业消耗资源和能源较少,环境污染也差。因此,作为绿色朝阳产业的旅游业被看成是应对气候变化、节能环保的优势产业之一,是符合中国未来发展和人民幸福生活需要的产业之一。辽西区域是东北传统的工业城市,现在正处在城市发展转型期。例如,锦州市和葫芦岛正在改变石化产业一家独大,寻求多元并举的发展模式;盘锦和阜新面临资源枯竭,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战略转折之际。旅游业就是这些城市的首选产业,支持旅游业发展,可以转变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促进经济增长的传统模式,实现自然文化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加快发展旅游业,还可以引领和带动其他相关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成功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四)旅游业可以推进政府间合作

旅游素有“和平的使者、友谊的桥梁、亲善的动力”的美誉。发展旅游业不仅深化了旅游者对国内、国际不同区域、不同文化和民族生活方式的了解与理解,增加对社会多元化发展的认同,有利于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获得共同认知感。辽西区域具有相近的地理空间――地处辽西走廊或其边缘,相同的文化根源――同属于辽文化的覆盖地,共同的历史交割――历史上存在各种隶属关系。但时至今日,因各种原因,这五个城市已经成为各自独立的地级市――自谋发展。无论从国际经济发展趋势看――组建不同经济发展联合集团或合作组织,还是从国内经济发展趋势看――组建区域联盟,总之,走向联合共同发展是辽西现代旅游业发展的大势。现在辽西区域通过共同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加强政府间合作,为今后更广泛的合作“铺路搭桥”。

二、辽西区域旅游业与政府间合作开发分析

进入21世纪以来,区域旅游合作开发在中国逐渐发展起来。一些省份和区域开始联合搞旅游开发,把本区域的各种旅游资源进行整合,通过推出精品旅游景点或路线,吸引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游客,拉动本区域经济整体发展,提升整个区域形象,例如:好客山东、多彩贵州、精彩云南等这些为我们辽西区域的旅游合作开发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一)互补的旅游资源是辽西政府间合作的自然基础

辽西区域在整体上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就每个城市而言,旅游资源在辽西区域内并不完全相同,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发展的延续性,有很强的互补性,它们具备的这些特征正是形成区域旅游联合的基本条件。

1.差异性的旅游资源具有根源同一性。辽西区域中旅游资源蕴含着同一性,如:包含“海”的因素――锦州、盘锦和葫芦岛共享同一片渤海湾;包含“山”的因素――无论是医巫闾山,还是海棠山,都同属于大兴安岭的余脉医巫闾山山脉,覆盖了锦州、阜新和朝阳;包含“佛教文化”因素――锦州青岩寺、阜新普安寺、朝阳北塔和葫芦岛灵山寺等;包含“节日旅游”因素――锦州古玩节、盘锦河蟹节和葫芦岛泳装节等;包含“人类探索文明与斗争”因素――朝阳红山文化、阜新查海文化遗址和葫芦岛秦汉褐石宫遗址、九门口长城与兴城古城;记述篇章――锦州市纪念馆、黑山阻击战纪念馆和葫芦岛塔山阻击战纪念馆,等等。辽西区域内五个城市的旅游资源各具特色,不仅体现出人类文明发展的连续性,而且这些旅游资源交叉覆盖形成网络结构,更重要的是这些旅游资源集中分布在狭窄的辽西区域。

2.辽西旅游资源的历史同根性。辽西是中原文化与边疆塞外文化的交汇点,在秋战国以来,辽西区域就是汉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交融地带,特别是近千年以来,一直沐浴在辽文化的基础之上。我们知道:历史文化保护、挖掘与旅游开发是相互依存的,脱离历史文化的旅游开发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我们看出辽西区域的旅游资源具有同一性和同根性,在国际、国内联合开发的大势之下,辽西区域通过旅游资源整合创造出精品旅游的景点和路线,特别是基于人文遗迹和现代文明为基础的特色精品路线开发,能够吸引诸多国内外游客,实现互利共赢。

(二)发展中的旅游业是辽西政府间合作的有利条件

1.便利的交通条件是合作的基础。经过多年的发展,辽西区域已经形成覆盖海、陆、空的立体交通网络:有锦州机场、朝阳机场等航空港,通往国内主要大城市;锦州港、盘锦港和葫芦岛港缩短了辽西与南方各地的距离;区域内京哈铁路、秦沈高速铁路,京沈高速公路、锦朝高速和锦阜高速把辽西五座城市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构建成“三小时经济圈”和“一小时经济圈”,沟通了京、津、唐经济区和沈阳经济区。

2.巨大的市场空间是合作的保证。最近几年,随着国内居民收入的增加、人们休闲健康的愿望增强、法定节假日增多,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短途游越来越热。这一点从2011年山东省国内旅游客源分布情况统计表中看出来,山东省的国内游客主要分布在华东区,包括山东省。也就是说,客源市场主要在旅游地本地市场及周围区域。辽西区域共有约1400万人口,占辽宁总人口的1/3。这是辽西区域旅游的主要客源所在地,我们必须着力培育、发展、壮大,而后辐射到东北地区和京、津、唐经济圈。

3.完备的服务设施是合作的硬件。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辽西的旅游配套设施已经比较完备。从住宿接待条件看,辽西区域的住宿设施已达到相当规模,三星级以上的酒店约有30余家,如家、锦江之星等连锁酒店发展迅猛,遍布辽西区域,满足各类住宿人群的需要;从餐饮服务看,从高档餐饮到各具特色的地方小吃,满足旅游群体的用餐欲望;从其他设施看,各种类型的旅游车辆、充满特色商品的旅游商店、多种多样的旅游娱乐场所基本配套,可满足不同旅游群体的需要。

4.驰名的旅游纪念品是合作的名牌。旅游除了靠优美的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更重要的是通过旅游地特色的纪念品唤起人们对旅游地永恒的记忆。辽西区域应该开发各类特有的纪念品,高收藏价值的辽西旅游纪念品,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阜新玛瑙雕刻、辽西古生物化石等独有的产品;挖掘独具辽西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如阜新的麦饭石、锦州的道光二十五、盘锦河蟹等,让来旅游的人记住这段美好的回忆。

5.政府间的意愿是合作的动力。现代旅游业是一个覆盖面广、关联度高的行业,只有政府的政策强力支持和有效引导,旅游业才能尽早形成合力,发挥出区域旅游的规模效益和整体特色。2005年10月,省政府在锦州召开辽西区域市委书记、市长座谈会,会议最后达成共识,要强化和发挥锦州作为辽西区域中心城市的作用,整体开发锦州湾,推进辽西城市群的一体化协调发展。2009年10月份,辽宁沿海经济带会议,锦州又发起六城市签署《丹东宣言》共同开发旅游资源,锦州、盘锦和葫芦岛都是其中参与者。

(三)巨大的利益空间是辽西政府间合作的现实基础

目前,旅游业已经成为辽西区域各自发展的新兴支柱产业,为各自的城市带来巨大的利润。如果辽西区域能够进行旅游资源合作开发,那么利润空间会增加更大。在山东省旅游局调研时发现:泰安市一年宣传投入200万元,青岛市一年宣传投入2000万元,就能够常年在中央电视台、香港翡翠电视台和台湾东森电视台以及各种平面媒体、网络等媒体连续播出,大大提高了泰安和青岛两个城市的知名度和认知度。而且两市的旅游局都谈到:如果要在中央电视台进行连续广告播出,任何一个市都无力独自承担庞大的费用支出。现在通过合作开发,他们能够畅享各种媒体资源。通过“好客山东”品牌体系运营,山东省旅游产业收入由2005年的100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4519.7亿元,位于全国的第四位,占全省GDP8%以上,为山东省经济、社会结构方式的转型做出积极贡献。

由此可以设想:如果辽西的旅游资源也能像山东旅游业一样进行整合,那么辽西区域的旅游业会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三、旅游资源合作开发的政府管理模式

(一)行政管理模式――长白山管委会

长白山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涉及到多个市县――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安图县、白山市的抚松县、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为了加强对长白山景区的管理,2005年6月29日,吉林省人民政府成立了吉林省长白山保护开发管理委员会。2006年1月正式成立,更名为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为正厅级建制,按市州级政府对待。通过政府机构对旅游区管理是最直接的、最有效的。

(二)市场合作模式――山东省旅游局

山东省是旅游大省,拥有诸多旅游资源。2007年,山东省旅游局创新性地采取了“联合推介,捆绑营销”模式,整合山东省、市、县旅游资源和宣传促销资金。山东省旅游局聘请旅游策划公司在精心调研的基础上,创造性推出“好客山东”旅游品牌形象,突出山东省地域文化内涵和热忱服务的旅游本质。现在不仅“好客山东”的品牌市值已达115亿,而且引起全国各省纷纷效仿,推出“多彩贵州”、“精彩云南”等品牌建设。更为重要的是“好客山东”不仅是一个独立标识,而是一个完整的体系:纵向看,山东省17个市都开展旅游形象策划,形成完善的品牌系列,如“泉城济南”、“放飞梦想,逍遥潍坊”、“中华泰山,天下泰安”和“红砖碧瓦,绿树蓝天,追梦青岛”等;横向看,已经形成“贺年会”、“休闲会”、“山东客栈”和“鲁菜馆”等子品牌。品牌体系的建立极大的推动山东旅游产业的发展。

行政管理模式,对旅游业联合开发具有直接、有效的特点,是最理想的模式。但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明确指出:“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因此,辽西旅游资源联合开发应该选择市场合作模式。

四、推进辽西旅游联合开发的措施

(一)积极构建“文明辽西”的旅游品牌体系

“好客山东”品牌建立的成功经验,让许多省市效仿。为加速推进辽西区域旅游联合开发,辽西应建立自己的共享旅游品牌。综观辽西区域的旅游资源特色不是在自然风光上,而是在人文遗迹上。辽西的人文遗迹可以构建一条完整的人类文明发展的轨迹:朝阳古生物博物馆―红山文化遗址―查梁海遗址―义县万佛堂―绥中九门口长城、兴城古城和笔架山三清阁―纪念馆、塔山阻击战和黑山阻击战纪念馆―海州蒸汽机车博物馆―世园会、泳装节和河蟹节等。沿着这一脉络发展研究,就是人类文明历程的一个简短缩影。所以辽西旅游的区域品牌应定义为“文明辽西”。

在“文明辽西”主品牌的基础上,辽西区域依据各自旅游特色建立自己的宣传子品牌,例如:锦州侧重于佛教文化与红色旅游、阜新侧重于工业文明、盘锦侧重于生态与河蟹、朝阳侧重于生命的起源、葫芦岛侧重于长城与古城,形成整个辽西旅游品牌的纵向系统。在影响力达到一定程度后,我们在构建品牌的横向联合系统――与商业、餐饮业和信息产业等开展广泛、深入的合作。

(二)健全管理机制,规范品牌使用

为加速辽西区域旅游业的快速整合与发展,辽西区域最好在省政府倡导下或在辽西五市共同协商的基础上,实行市长联谊会和沟通协调委员会的管理机制,制定共同管理规章制度以及制度的执行与监管,“文明辽西”品牌体系的宣传推介等。

(三)加速宣传推广,扩大品牌影响力

品牌建设的主要目的就是扩大宣传、加速推广。辽西区域应运用政府力量,集中有限资金,进行品牌推广。辽西旅游品牌的宣传应该以广覆盖、高强度的周边省市电视宣传和充分利用各种网络媒体宣传为主,提升其品牌的知名度和认知度。另外,积极研究历史寻求素材,文学加工后宣传推广,引发更多群体的关注度。

(四)完善融资渠道,保障品牌运营

资金是旅游业发展的必要保证。“好客山东”的品牌宣传费用由三部分构成:三分之一费用由省旅游局承担,三分之一费用由参与品牌运营的各市承担,三分之一费用由各旅游基地、旅游企业承担。辽西旅游品牌宣传费用也应仿照此模式建立:三分之一费用由参与品牌运营的辽西五市政府承担,三分之一费用由辽西各旅游基地、旅游企业承担,最后三分之一费用通过发债或上级支付或是民间融资入股来完成。

(五)建立监管制度,维护品牌利益

要想让“文明辽西”的旅游品牌能够真正树立起来,让制定的管理制度能够有效实施,必须建立严格的监管制度。监管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异地监管或交叉监管”。监管的主要内容集中在:景区资源的合理开发、景区的适度商业运作、景区资源的合理保护和导游的管理等。

(六)开展共识教育,塑造品牌根基

辽西区域旅游联合要想稳固、持久的发展,必须是从事旅游行业的人员达成共同的价值观或共同的意识。这需要辽西区域的沟通协调委员会,运用高校、党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等各种教育机构力量在本区域开展“区域旅游同化”和“文明辽西”的教育培训,形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合作发展理念。

(七)保护旅游资源,发展品牌可持续性

篇3

一、区域旅游整合的发展保障

随着环鄱阳湖区域纳入国家战略,在市场机制、产业驱动、政府调控及技术性等发展保障的共同作用下,相对于零星分散、单项开发为特征的地方旅游,向旅游空间的高级形态――区域旅游过渡。

(一)保障一:市场机制是前提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发展的整体面貌呈现出点状突破的带动作用,以4个经济特区为起始,紧接14个沿海城市开放对区域经济的面状发展的带动作用显得更为深远。沿海开放城市的毗邻者――环鄱阳湖区域,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市场体制改革和“自下而上”市场环境变迁稳步推行,以旅游需求为导向,以市场机制为手段,建立公平竞争旅游市场秩序,推进区域旅游整合。

(二)保障二:产业驱动是根本

产业驱动是实施区域旅游战略的根本性支撑力量。现代旅游产业具有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天然属性,产业关联度和关联面很高,与第一、二、三产业的许多产业互为上下游关联产业。为此,坚持多个产业、部门综合发展,促进环鄱阳湖区域旅游产业的协调发展成为减少市场壁垒,发挥各方优势的强力引擎。区域旅游整合目的是通过发挥境遇优势,完善区域旅游经济体系,使得地方在区域旅游功能分工中能级提升,改善区域旅游环境。

(三)保障三:政府调控是关键

当前,地方政府承担着更多的发展责任,加强区域旅游联动扩大财源成为地方发展经济的重要内容。环鄱阳湖区域政府在区域建设方面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以国家规划纲要决定的全局性政策布局、国家与江西省旅游局旅游产业操作制度(政府主导政策、旅游开发区政策及旅游扶贫政策等)为框架的政策体系,着眼于推动环鄱阳湖区域层面需要协调或解决的问题,重点提升区域旅游形象,创新旅游发展方式,在旅游产业体系、市场营销、区域合作、体制机制等方面提出阶段性工作计划,推进大旅游深度整合的政策保障。

(四)保障四:技术平台是基石

区域旅游产业聚集发展依赖于便捷高效的技术性信息平台建设。其一,环鄱阳湖区域高密度的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运载方式构筑的“立体性”交通运输网络,使区域旅游同城效应日渐凸显。其二,强互动性的游客组织与接待系统、高智能化的区内办公数据系统及市场推广对接平台均为区域旅游融合创新提供了技术硬件基础。

二、区域旅游整合动因:获取最大“发展红利”

(一)强大的集聚红利

当旅游主体从一个低级平台向一个高级平台整合时,旅游要素组合趋好、旅游资源配置趋优、旅游运作成本趋低、旅游协作分工趋强,“发展红利”的“自发”获取将呈现数倍的非线性增长。因为拥有天然的区域联系性、接近的文化背景性及共同的客源喜好,环鄱阳湖区域旅游协作能够突破域内8个单节点旅游城市状态,逐步形成旅游城市的网状层次体系,降低地区间旅游运作、管理、营销、信息和基础设施建设成本等,合理规划管理机构配置、工作岗位设置及景区开发建设等,打造区域旅游发展新合力。

(二)扩张的消费红利

旅游“叠加效应”来源于“搬运市场”的消费能力。我国一批城市相继进入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时代,中等收入家庭比重增长,促使旅游休闲需求呈现扩张趋势。旅程短小、费用相对低廉的区域型“微旅游”呈现出稳中有升的态势。由于具有旅游资源上的同型性及与区域外部明显差异性,环鄱阳湖区域不但吸引了浙赣、京九铁路沿线的经济发达地区的国内旅游客源,且区域内部也互为旅游目的地与客源地(区域中人口总计占全省一半以上)。2011年接待旅游人数12 733.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达893.62亿元,分别占全省的79.58%和80.80%。

(三)协调的功能红利

篇4

关键词:区域性;旅游信息化;旅游电子商务;发展模式;

旅游业是信息密集型和信息依托性产业,随着旅游方式散客化,自助化的特征越来越明显,旅游的个性化需求进一步增加,在未来几年,旅游电子商务将从“产品导向”为主转向为“需求导向”为主,单纯进行订房订票的旅游电子商务已经不能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旅游电子商务必须以旅游目的地为纽带,立足区域旅游产业,依托优势旅游资源,垂直整合资源,提供区域性的旅游电子商务服务。

本论文提出了一种以政府为主导的旅游电子商务发展新模式,对于规范推进旅游电子商务,促进区域性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区域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

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将电子商务列入了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艾瑞网咨询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在线旅行预订市场交易规模达1672.9亿元,较2010年的1037.4亿元增长61.3%。2011年中国在线旅游行业市场交易规模达440亿元,同比增长16.9%。旅游电子商务充分显示着它的活力和发展空间。

但是随着Web2.0 等新技术的出现,新业态形式下的这些“第三方旅游服务商”呈现出多方面瓶颈,其功能想要真正实现电子商务在旅游产业中的优势存在着极大困难。如现有网站大多内容单一,信息量不足;没有强大的专业机构做后盾,缺乏行业优势;没有完善、统一的行业管理规范;网络安全和法律保障问题长期未得到解决;旅游电子商务的配套不完善;实现的技术也仅仅是静态网页或动态不可定制样式的网站。

因此,如何借助网络技术与平台模式研究进一步发展旅游电子商务模式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迫切需要通过分析当前旅游电子商务信息技术和管理模式的局限,提出一种在网络经济环境下能将M ass-Customization式生产成为可能的旅游电子商务发展新模式。

二、制约区域性旅游电子商务发展因素的分析

(一)区域性发展不平衡。由于我国信息技术地域分布上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地域旅游资源地的信息化普及程度也受到制约,信息化技术发达地区率先采用旅游电子商务技术,虽然能产生一定的规模效应,但是却无法发挥电子商务本应具备的构建虚拟联合平台的优势,无法有效整合区域内的各种企业资源和旅游资源。

(二)单一增长点导致整体信息化程度不高。根据艾瑞网在线旅游市场结构分析,2011年我国在线机票交易规模315.0亿元,酒店交易规模88.9亿元,度假产品及其他为36.1亿元,分别占在线旅游市场的71.6%,20.2%,8.2%。旅游行业的整体信息化并不高,机票预订在中国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占比超7成,其他相关电子商务网站的数量极其有限,在线交易功能不全,不能提供全面的、专业的、实用的一整套的旅游服务

(三)企业电子商务意识淡薄。目前大多数旅行社依然凭借传统的服务方式,忽视应用电子商务系统能带来的潜在收益。一些旅游企业虽然实施电子商务,却在过程中“盲目赶超”,过分追求先进的硬件设备和不成熟的高技术,为了吸引网民注意得到较高的点击率,但是却没有相应利润的增长,忽视了对企业内、外部信息资源的优化和整合,难以获取企业商务活动的高质量、高效率和高效益。

(四)电子商务环境不健全。目前,我国电子商务所涉及的银行、信息产业、税务、海关、金融、法律等相关标准、规范等还不够完善,部分旅游公司景点描述不符,旅游团队组成夸大宣传,纪念品以次充好等,旅游市场规范化、组织化程度低,影响了广大旅游者对电子商务的信赖。

(五)投机性旅游网站频生。目前市场上有部分旅游企业在建立旅游网站后快速完善内容,成为市场焦点,但是其目的并非做强在线旅游市场而是旨在上市,套回资金。这种以资本运营的模式经营旅游网站,会导致网络企业的发展停滞,旅游企业也无法获得阶段性发展。

(六)人员素质和技能问题。目前,我国旅游从业人员整体的文化素质和信息技术应用技能普遍较低,既熟悉电子商务又精通旅游业务的复合型人才严重缺乏,制约了旅游电子商务的开展。

三、以政府为主导的区域旅游电子商务发展模式

(一)、建立政府投资的区域旅游电子商务信息数据库

在新形式下,政府作为旅游电子商务的宏观管理者,具有扶持和规范的作用。旅游电子商务的投资与维护费用都十分庞大,单靠企业的力量是难以建设与维护的。由政府投入建立区域内统一的信息数据库,减少了企业各自投资建立信息平台及建后维护、人员培训、功能开发等多方面的成本问题。在各旅游企业的内部构建内部管理信息网,促使信息传递方式由阶层型向水平型转变,并通过内部信息管理平台实现旅游调查、预测、规划和管理的数据化、程序化和规范化。区域性资源共享的优势,使数据库信息量大、准确性和时效性强;具有严格的信息标准模式,规范了信息质量;对资金支付、平台服务业务建有严格的管理机制,利于标准化、规范化的行业管理;对售后服务也有积极地保障作用。

篇5

关键词:区域旅游市场营销 区域发展 导向功能

世界市场可以看成是由许多区域市场组成的,而在这些区域市场之间所进行的旅游市场营销活动就可以称为区域旅游市场营销。区域旅游市场营销是政府履行经济职能的一个方面,是地方或区域政府推动或联合推动区域内旅游产业的成长,从而促进区域整体发展的重要举措。区域旅游市场营销是区域旅游产品、目标客源市场、区域旅游市场营销主体三个营销子系统按照区域旅游市场营销战略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区域旅游市场营销战略引导了区域旅游市场营销活动的开展,而区域旅游市场营销活动的开展又不同程度的影响着区域的整体发展,因此,区域旅游市场营销战略的制定对区域的整体发展起着一定的导向作用。

一、区域旅游市场营销对区域社会转变的导向功能

(一)引导区域社会的片断更新

营销是一个社会管理过程,区域旅游市场营销不仅是一个自然过程,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过程。一方面,伴随着区域旅游市场营销活动的展开,区域营销主体与区域目标市场进行着频繁的文化与社会群体的互动,区域营销主体采取各种营销策略和信息媒体,对区域目标市场进行整合营销传播,将区域旅游产品本身,还有附加其上的地方文化、社会形态等信息传递给区域目标市场,并在一定程度上指引着区域目标市场的社会形态转变;另一方面,营销主体区域内部社会结构也会发生某种变化,新的旅游者带着他们的文化和价值观进入营销主体区域社会,必然会引起某种程度的文化、观念的冲突与融合,当新的旅游者所带来的社会影响因素达到某种程度时,就会导致原有营销主体区域的社会片断更新。我国有许多旅游资源丰富独特但经济却不发达的旅游区域,该区域旅游市场营销的结果是在将整个区域推向市场和与目标区域市场的交互演进的同时,也不得不面临着来自发达区域的文化、价值观念、甚至生活方式的巨大压力,最终,该营销区域或者艰难的固守社会和文化传统,或者在缓慢的文化侵蚀过程中逐渐更新成为新的文化范型和社会形态。

(二)加速区域社会网络的构建

区域社会网络的构建是由信息技术引导的信息革命,以经济全球化的方式,悄无声息开始的新一轮区域社会的改造运动所引起的。而区域旅游市场营销在适应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同时,其营销体系中更加完善的营销网络则加速了这种区域社会网络的构建。区域作为一个地域性的容器所容纳的不再直接是全部或大部分经济和社会要素,而是许许多多与外界相连的网络中心的一部分,是各种网络在地域上的汇聚交叉部分。区域发展旅游业与区域旅游市场营销活动所带来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网络化,使工业化时期呈现等级结构的区域逐渐被改造成多中心、无中心、分散、无边界、无形状的网络区域社会。欧洲新合作主义吸收了新自由主义重视市场作用的思想,但却更强调合作和加强社会的内部团结,采取直接面对全球化所带来的巨大社会变化,在承认分散化、片断化的前提下,试图寻找新的合作形式与合作领域,以实现社会的团结、进步与发展。在新合作主义策略下,区域旅游市场营销的营销主体,区域政府开始扮演越来越积极的地方行动组织者的新角色。在这种合作中,区域政府不再是决策的中心,而是只扮演协调者的角色,一方面通过区域旅游市场营销方针协调相互交叉的利益领域,另一方面,通过对由区域发展旅游业所产生的区域内部新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社会关系、文化融合关系的协商,寻找到特殊性、持续性的关系结构网络。区域旅游市场营销对区域社会网络构建的导向功能就体现在以新的方式重新建立起或加速建立起适应新形势的社会内部运行规划。

二、区域旅游市场营销对区域产业发展的导向功能

(一)对创新环境的导向功能

空间规划学派认为,区域营销可以被看作一种构建区域复杂功能的、增加政策的功能作用和分析其社会经济活动适宜性的新的范式,也就是说,区域营销是一种空间规划的工具。区域旅游市场营销本身就是一个空间规划过程,其营销活动所导致的区域目标市场人口的流动使区域营销过程具有空间维度。同时,营销主体为满足区域目标市场旅游者的消费愿望与消费需要,还必须控制区域内部土地利用功能变化,加强区域基础设施建设,这些都改变着区域的空间结构,创造着新的区域环境,即创新区域环境。

(二)创新环境对区域产业发展的促进功能

传统理论认为,区域产业发展的动力主要是资本、劳动力与区位因素。然而,在知识经济下,由于区域发展的资源基础从自然资源转为知识资源,因此在区域产业发展过程中,区域内知识存量、互动学习和社会网络状况、区域内参与创新各主体所具有的创新才能以及区域创新能力,都成为新的影响区域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也就是说,自然资源、劳动力、产品等实物性可贸易因素在区域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在降低,而诸如社会网络、制度、环境等构成区域“适宜性”的不可贸易因素已成为区域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些原有的和新的因素构成了区域创新环境的内容。也就是说,区域创新环境包括物质技术设施和信息基础设施在内的基础设施环境,制度、历史传统、社会氛围、经营文化在内的制度环境以及人力资本、资金、技术在内的资源环境三个方面。区域内产业的发展取决于获得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而区域能否提供其获取知识的途径,并产生学习和交流知识的网络,则取决于区域的创新环境。

区域旅游市场营销活动不仅改变着区域的空间结构,使区域创新硬环境借区域发展旅游业而得以改善。更重要的是,区域通过旅游市场营销吸引了外来企业的投资、间接促使本区域居民与企业喜好变化和能够迅速的应对变化、使本区域能够对外来旅游者异质文化采取开放的包容态度以及由区域营销而产生的合作精神等,都填充了区域创新软环境的建设,而这正是现代社会区域产业发展所必需重要依赖的环境因素。

三、区域旅游市场营销对区域价值让渡的导向功能

(一)引导区域价值网络的形成

营销的新观点是设计和管理一种卓越的价值系统,以占领目标市场的活动。也就是说,新形势下具有竞争优势的区域旅游市场营销要求营销主体能够着眼于细分目标市场现存的和潜在的旅游者需求,构建一个整合了区域内各个与旅游相关主体价值链的战略性价值网络,并依托该网络不断向目标市场传递旅游产品和区域价值。传统思维认为,常规的竞争一般发生在行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之间,相对来说范围比较局限,而区域旅游市场营销则主张跨越界限,其所考虑的是购买者寻求的总体解决方案,即看重其旅游产品和服务是处于顾客整个解决方案链中的什么地位,且要设法在整个方案链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即使这种做法超出了旅游行业所定义的产品范围,由此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区域价值网络。

(二)区域价值网络对区域价值让渡的作用分析

具有竞争优势的区域旅游市场营销所要求形成区域价值网络的最终目的是为区域价值的让渡服务,即为区域创造更大的价值与传播区域价值服务,最终能够引导区域的整体发展。首先,区域旅游市场营销要求区域内形成价值网络系统,帮助旅游行业管理者打破现有的行业界限,发现全新的能给顾客带来的价值源泉,也就是说,区域旅游行业可以以区域价值网络为创新平台,进行旅游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创新。其次,区域价值网络要求区域内各旅游行业相关部门及员工相互合作,共同设计和执行一个有竞争力的顾客价值让渡系统,目标市场旅游者就是冲着这个系统而来,这个有效运转的顾客价值让渡系统将向全世界传送一个高标准。这种顾客价值让渡系统会进而生成价值让渡网络,即区域旅游行业超越其企业自身的价值链,进入其供应商和最终顾客的价值链中寻求竞争优势,也就是说,利用区域价值网络创造优秀的价值让渡网络。

四、结论

区域旅游市场营销战略能够对区域发展起到重要导向功能的过程是社会转变过程、创新环境对区域产业发展的促进过程与价值让渡过程。其中,区域旅游市场营销活动所带来的信息传播与异质社会意识主体的进入会造成区域社会的片断更新,同时建立整合营销活动基础之上的区域社会网络形成;区域环境是区域市场营销战略的关键组成部分,区域旅游市场营销对创新环境的产生起了导向作用,从而促进了区域产业的发展;区域是有价值的,区域可以通过旅游市场营销来获取最大的交换价值,即区域价值的让渡,区域旅游市场营销所产生的区域价值网络为区域价值让渡系统增加了活力。

[参考文献]

[1]菲利浦・科特勒.旅游市场营销[M].旅游教育出版社,2002.

篇6

论文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旅游产业的特性,认为旅游产业是后发展地区最具比较优势、具有率先实现对外开放和跨越式发展条件的产业。旅游产业作为一个经济性的产业,具有关联度大,综合性强,能极大推动经济的增长,我们需要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树立发展旅游产业的观点。最后,作者指出旅游产业的发展也必须注意旅游产业的发展的落脚点、盲目扩大景区产业规模以及旅游产业小圈子等方面问题。

一、旅游产业是后发展地区最具比较优势的产业

贫困问题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世界许多国家都十分关注并提出了不少解决此问题的对策与措施。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贫困落后地区多数是少数民族地区和西部地区,但同时也多是旅游资源富集的地区。根据比较优势原则,落后地区应该选择具有相对优势的产业而放弃机会成本较大的产业重点发展,西部的农牧业和采掘、原料工业长期以来处于粗放经营的状态,其存在的基础是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采,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很大,而这一部分成本既没有从经济的角度进行量化考核,也没有从社会的角度进行环境保护的考察。现在看来,其实际的机会成本是非常高昂的,不具备继续作为先导产业的条件。

西部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且具有独特性,旅游产业是西部真正的优势之所在。从自然旅游资源来看,目前西部12 省区拥有的国家自然保护区占全国总数的35 %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占总数的34 % ,国家森林公园占总数的18 %;从人文旅游资源来看,西部12 省区拥有的历史文化名城占全国总数的32 %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占总数的28 %。同时,西部还是我国最主要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拥有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西部地区的旅游资源品位高、种类全、有特色,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旅游业本身以及它带动的相关行业能够吸纳大量的劳动力,尤其是从一、二产业转移出来的劳动力,从而为西部贫困落后地区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提供一个适当的结合点,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因此,通过开发贫困地区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不仅有利于充分发挥贫困地区旅游资源富集的优势,开发特点鲜明、品位较高的旅游产品,而且能够通过旅游开发及旅游业发展,带动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脱贫致富,摆脱以往部分地区因贫穷而破坏生态,越破坏越贫穷的恶性循环,促进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

二、旅游产业具有率先实现对外开放的产业优势

旅游经济本身是一种开放型经济,一个地区独特的旅游产品可以吸引大量的境外游客前来观光游览,从而使旅游业一步成为对外开放的外向型产业,这不像其它产业发展外向型经济那样需要较长的整体水平提高过程。旅游产业总体上看不是高技术产业,对人才、技术的要求也低于其它高创汇产业,只要其旅游产品具有特色,对外知名度高,吸引力、竞争力就强,就可能使其国际旅游在旅游产业整体水平尚不高时能得以快速发展,同时在发展过程中促进整体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旅游业的发展自身也需要对外开放。这是因为,一个地区发展旅游尤其是国际旅游,必然要建设一批符合国际水准的旅游接待设施,如宾馆、餐馆等,这些设施,一开始就必须按国际旅游的通用标准进行建设,与国际接轨;这些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一开始就引进外资和外国的管理方式与模式,促进了与国际的接轨,从而使得旅游产业成为了不少地区率先对外开放并推动地区对外开放整体步伐加快的先遣队。旅游业的发展等于向外国人开了一个窗口,比较全面地展示该地区的面貌促进外国人对该地区的了解,同时也促进了当地对外国人需求和国际惯例的了解并对各相关要素加以改进,促使旅游地区尤其是经济欠发达的旅游区的投资环境得到迅速而有效的改善,加快其对外开放的力度与步伐:

首先,旅游业建设发展的蓬勃兴起,可以并且在很多地方己经带动了欠发达旅游地区基础设施、配套设施及相关产业的同步发展,为旅游地区发展新兴产业,如生态农业等绿色产业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也为外来投资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实际上,贫困地区多数是少数民族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但同时也多是旅游资源富集的地区。与发达地区相比,这些地区往往存在着基础设施差,进不来、出不去等问题,从而严重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自中央确定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后,各级政府加大了对西部地区优势产业的支持,尤其是对旅游业等产业的支持,其中发行国债的相当一部分将投入到对西部地区旅游业基础设施的建设中来,这是西部旅游地区难得的发展机遇。

其次,从旅游业的微观组成部分一一旅游企业的发展来说,也会对旅游地区投资环境的改善起到积极的作用。在我国国民经济各行业部门中,旅游企业率先走向国际市场,领风气之先,引进外资、人才和境外先进的经营方式,实现了与国际惯例接轨。发展旅游业,尤其是引进各类旅游企业,通过这些企业先进而规范的管理理念和运作模式,将对旅游地区当地政府部门和当地企业的管理和运作起到良好的示范效应,从而促使旅游地区总体投资环境的改善。

再次,旅游业的发展可改善旅游地的生态环境,提高旅游地的地区形象和城市形象。旅游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保护、绿化工程、退耕还林等同时进行,协调发展,它不但可使以往的山川更秀丽,也带来接待地环境形象的根本改变,绿化档次越来越高,环境也越来越好。这对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对外开放,是个极大的推动。

最后,加快旅游业的发展,不仅有对基础设施等硬环境方面的要求,也有对良好的旅游环境和社会风气等软环境的要求。因此在旅游业的发展中,旅游地区还需要通过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使旅游经营服务者、旅游接待地居民文明礼貌,旅游环境整洁优美,旅游活动健康高雅,这样便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优越的条件,同时也为旅游地区的总体投资软环境的改善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尤其是国际旅游的发展,能够带动旅游地区人们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的转变和创新,使旅游地区在观念上进行超前思维和创新思维,这对推动地区的对外开放,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和作用。同时,旅游在引来人流的同时,还会引来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例如被国际风筝协会推选为"世界风筝之都"的山东潍坊,过去只是一个手工业小城,自美国西雅图风筝协会主席赴潍坊旅游从而引发了山东潍坊的国际风筝节以来,不但吸引了大量游客,利用外资也硕果累累,第五届风筝节总成交额达10·66 亿元。

三、旅游产业是具备跨越式发展条件的产业

有关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历史发展的理论,从摩尔根的人类文化论到马克思、恩格思的历史唯物论,都论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是生产工具。在通常情况下,经济发展水平不能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发展的阶段不能超越生产力发展阶段。但是,我们通过以下对旅游业本质、内涵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旅游业最具条件超越整体生产力发展水平而实现自身的跨越式发展,这并不违背上述理论和原则。

旅游业发展所需要的生产要素与通常工业生产产品所需要的要素不同,对生产工具的要求与工业产品生产也有较大不同,旅游业不需要生产的厂房,不需要对所生产产品的粗加工和深加工,不需要相应的机器和工业产品生产完成后必须的物流配送体系,旅游业所需要的只是在旅游产品形成后为游客消费(参观、欣赏) 这些产品时提供服务的劳动者,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可由制度化和规范化的人力资源培训来解决。旅游业所需要的资源与工业生产所需要的矿产资源、能源资源也不相同,更注重资源的整体组合,生态环境旅游资源各项重要的组成因素在某些情况下,就直接成为旅游产品的一个组成部分。旅游业更加需要管理和服务要素,不光是为调整旅游业的中间环节(旅行社、饭店、旅游交通企业) ,更重要的是对旅游消费者多样化的、不断提高的需求能做到更好地满足。由此可见,旅游业所需的生产要素与以往各种产业所需的生产要素有所不同,这说明旅游业发展本身具有的特性与人类生产力发展阶段,与生产力发展的时代性、阶段性可以不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旅游业的发展可以超越本国、本地区生产力发展的阶段。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对旅游业发展所需的生产要素必须加以有效整合,提高要素的发展水平。

四、旅游产业能够通过自身的加速发展带动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西方工业文明的发展,在促进社会生产力飞跃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全球生态环境危机,工业化对环境的破坏己是一个无可争辩、无法逃避的事实。现在,西方发达国家己进人到后工业化时代,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点己转向以低成本、低消耗、低环境破坏为特点的绿色经济和以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为特点的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太空技术为主的高科技经济,也就是着力于生态社会、知识社会的发展,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也在紧跟世界发展趋势,致力于追赶甚至某些领域的超越。但是,对于广大的不发达地区尤其我国西部地区,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还非常落后,它们现在的主要任务是要实现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由贫困向温饱的转变。而实现这个转变,面临的将是项目如何选、资金人才哪里来、市场哪里找等一系列对于他们而言非常艰难的"哥德巴赫猜想"以及对生态可能造成的严重破坏。那么,对于那些旅游资源富集的欠发达的非工业地区,能否找到一条捷径绕开工业文明的道路而直接跨越到生态社会、知识社会呢? 答案是肯定的,捷径之一就是发展相对而言投资较少、招商较易、市场风险较小,同时又是典型的绿色经济产业的旅游业。从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优势、发展阶段和发展前景来看,我国西部地区的旅游业发展是具有促进经济跨越式发展可能性的产业。我们知道,我国西部地区一些省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现在基本上还处在农业社会阶段,刚刚进人工业化初期,如果按照传统的思路就是工业化一步一步发展,但很难有超越。所以,必须以也完全可以以新的观念进行发展创新,大胆地提出并努力推进通过旅游业的发展,使这些省的总体经济发展实现一个跨越,从工业化发展初期直接跨越到生态社会、知识社会。

旅游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带动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而且还可以使贫困地区超越生产力发展阶段水平而率先实现人民生活方式和消费水平的跨越式发展。如果说国际旅游可引起旅游客源国的财富向旅游目的地国的转移,在一定程度上使财富进行再分配,那么,国内旅游则能把国内财富从旅游客源地向旅游目的地转移,使国内财富在地区间进行再分配。一般地说,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外出旅游的人数较多,经济欠发达地区外出旅游的人数较少,当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旅游资源足以吸引经济发达地区的居民前往旅游时,这些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消费对当地的旅游生产显然是种外来的刺激。这种刺激,不仅对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是个促进,而且由于旅游业的联带性,对当地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也是个促进。经济欠发达地区通过兴办旅游产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到一业兴而百业旺,可以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缩小自己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近年来,中国一些整体经济发展基础较差、水平较低而旅游资源比较丰富的老、少、边、穷地区(即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穷困地区) ,走向旅游脱贫、旅游致富之路,就取得了较好的效益。如贵州省紧靠黄果树景区的黄果树村,1992 年全村人均吃粮200 市斤,人均年收人130 元,随着黄果树景区的开发,许多农民投身其中,到1998 年全村人均吃粮400 市斤,人均年收入增至2000 元,一步由贫困迈入了小康,黄果树村也因此而实现了贫困地区经济的率先跨越。

旅游作为一个产业,不仅可以"治穷",一个景点富一个县,一个景点富一个村,一片景点富一个镇;而且可以"治愚",可以提高人的素质。在四川阿坝州旅游景区开发初期,游客去后,老百姓都不好意思去卖东西,卖的时候也不会讨价还价。但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一些头脑灵活的当地百姓,不仅习惯了做买卖,而且逐渐由生疏变得嫡熟。可见,旅游给阿坝州老百姓带来的,并不只是金钱收入,更具有意义的是从根本上改变了他们烙守了几辈子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这其实并不难理解。旅游业必然带来地区的开放,随着游客而来的是新的信息、观念和文化,在碰撞、交流与融合中,人们的视野会更加开阔,思想会更加解放,也会因此走向更加文明。"治穷"是经济效益, "治愚"是社会效益,旅游产业将"治穷"与"治愚",将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有机地融为了一体。

五、旅游产业带动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应注意的问题

既然旅游是一个经济性的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关联度大、综合性强,能极大地带动和拉动区域经济的增长、财政增收、老百姓致富,因此,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旅游发展中,首先要注意一开始就把旅游当作一种产业来抓,树立起发展旅游所需要的产业观念。

一是旅游产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它具有综合性,一业举百业兴,同时又具有依托性,百业托才能举一业。综合性和依托性决定了抓旅游产业发展就是抓结构调整、产业联动、投资环境改善、城市管理及知名度提高,实质是抓了持续发展。因此,一定要站到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经济跨越式发展培育支柱产业的全局高度,来看待旅游产业的发展,首先要为它的发展创造出良好的环境,百业托其一业,使其迅速发展壮大,培育为支柱产业,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其一业举百业兴的带动效应。为此,必须充分认识旅游产业自身的发展规律和阶段,如旅游产业功能的阶段、旅游发展模式的阶段、旅游产业投入产出的发展阶段、旅游业增长速度的阶段等,按不同阶段的不同规律性要求做好产业发展的相关工作,充分发挥其不同阶段的不同作用,从而既促进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又带动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实现二者间的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二是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必须转变增长方式和发展方式,走集约化经营之路。要把区域旅游发展的落脚点放到旅游的产业化发展上,放到使其做大做强带动区城经济社会的发展上,实现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化经营的转变。

目前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尚处于高速增长的粗放化经营阶段,管理方式也是粗放化的,就产业本身来讲还处于出售资源的阶段,即把景区景点当成了旅游业的全部,没有"加工"增值,没有把旅游业涉及的食、住、行、游、购、娱充分连接、带动起来。为此,应着力把这些相关要素发展起来,增加游客的人均停留时间,增加游客的人均消费文出,从而大幅度提高旅游总收入,实现旅游收入主要靠门票收入的粗放型增长向旅游产业总收入的集约型增长转变。

1. 景区景点只是旅游发展的载体而不旅游发展的全部,要把旅游发展的落脚点放到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上,促进产业联动从而形成产业链。这样才能提高旅游产业的综合效益而不仅是景区效益、门票效益,才能形成辐射、扩散效应,才能使旅游资源大县、旅游资源大市、浪游资源大省变为旅游经济强县、旅游经济强市、旅游经济强省。

篇7

贾玉武,硕士,云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主要从事银行卡风险管理方面的工作与研究。

摘要:

区域经济的发展,是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旅游产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显著,旅游经济在区域经济体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纵观我国各个省市地区,都已构建和发展了特色的旅游经济。以云南省旅游经济的发展为例,分析区域性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探讨当前旅游业发展的困境,从而为云南省旅游经济的发展提出建议性对策。

关键词:

旅游经济;旅游资源;区域经济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09002401

1引言

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旅游观念的转变,全国各省市旅游业都有了显著发展,由旅游所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在区域发展中越来越显著,旅游业带动相关产业,特别是消费产业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以旅游资源为基础、以旅游消费为核心的旅游经济体系。旅游经济作为新兴经济产业,区别于传统经济产业和经济增长模式,具有“绿色”经济的特征。如何发掘地区旅游资源,开辟区域性旅游市场,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成为促进地区经济增长所关注的重要问题。

然而,旅游业并不等同于旅游经济,旅游业只是旅游经济的价值实现形式,旅游资源也仅是旅游经济的载体,地区旅游资源的丰富与否,并不能作为判断旅游经济发展成效的依据,如我国西部广大地区都有着优美的自然景观资源,但未形成健全的旅游经济体系,必须借助于大力发展旅游业,带动相关产业与消费的增长,才能实现旅游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影响区域性旅游经济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必须把这些因素都纳入到旅游经济体系框架中,因此,必须全面、深刻分析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利弊因素,才能为区域性旅游经济的发展提出科学的建议性对策。

2区域性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

2.1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是形成旅游产业,推动旅游经济发展的基础,丰富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才能够吸引不同的旅游群体,进而带动旅游消费,形成旅游经济。如果缺少必要的旅游资源为支撑,则发展旅游经济就无从谈起。

2.2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旅游经济是一个新概念,是在一定经济社会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果地区有着较好的经济基础,居民收入水平较高,旅游观念创新,则能带动旅游产业的发展,如果地区经济基础较差,居民缺少余钱满足旅游的愿望,则很难带动旅游经济的发展。

2.3交通便利与否以及旅游相关配套设施的健全程度

旅游毕竟是爬涉,是和区域转移相一致的,交通条件决定了运输旅游群体的能力,如果交通便利,能够吸引游客,则容易带动旅游消费,如果交通不便,则旅游往往会受到制约。同时,也旅游相关的配套设施,如餐饮、住宿与娱乐等的健全程度,也会影响旅游的数量与质量,进而影响旅游经济的规模。

2.4对地区旅游文化的态度

区域旅游文化是经济发展的软支柱,如果一个地区有着系统化的旅游文化,则会形成强烈的旅游服务竞争意识,往往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进而带动旅游消费,形成旅游经济文化。如果地区旅游文化不健全,则往往只会形成以短期经济收益为核心的消费旅游,缺少提供高质量旅游服务的动力,不会形成持续的旅游经济。

3云南省旅游经济发展的利弊因素分析

云南省是我国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毗邻越南、老挝、缅甸等东南亚国家,是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的门户,有着优越的地理区位。然而,云南省旅游经济的发展水平与优越的旅游资源并不匹配,2011年至2013年,全省旅游收入分别为1300.3亿元、1702.5亿元和2111.24亿元,同期的GDP分别为8750.95亿元、10309.8亿元和11720.91亿元,旅游收入占GDP比重分别为14.86%、16.51%和18.12%,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不高,并没有形成较好的旅游经济。因此,必须深刻分析云南省发展旅游经济的利弊因素,才能为全省走出一条真正的旅游经济道路奠定坚实基础。

3.1云南省旅游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

基于上述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的分析,云南省在旅游资源、旅游政策、经济增长等方面,具有有利的旅游经济发展因素。全省有16各州市,东西南北各个区域都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诸如香格里拉、丽江、大理、腾冲、西双版纳等旅游景点,享誉海内外,成为云南省发展旅游经济的坚实基础,并形成了特色的民族旅游文化。同时,省委省政府等职能部门,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有利于带动旅游业发展的调控政策和优惠措施,引导旅游产业链的发展。

同时,经济发展水平逐年递增,也为云南省旅游文化构建和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效支撑。

3.2云南省旅游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

纵观云南省的旅游经济,其总体水平还较低,发展面临着许多不利因素。首先,相较于东中部地区而言,云南省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不能够为旅游产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由于云南省地处西南云贵高原,地理交通条件并不如东部沿海便利,致使许多交通不便地区,即使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也难以带动旅游产业的发展。再次,随着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旅游中的商业气息越来越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旅游服务的质量,云南省不少旅游景点受此影响,降低了旅游产业发展的持续性,旅游经济大受影响。最后,云南省旅游经济缺少品牌效应,许多旅游资源由于未得到有效地开发和宣传,旅游经济价值难以体现。

4云南省旅游经济发展的建议性对策

4.1因地制宜,充分体现旅游资源的特色

云南省要发展旅游经济,就必须整合现有旅游资源,以主体旅游资源为依托,走特色化旅游道路,因地制宜,充分体现旅游资源的特色,不能相互盲目效仿,脱离实际情况。

4.2坚持科学的、可持续的旅游经济发展道路

旅游和消费密不可分,但不能只注重消费而忽视旅游服务质量的提升,必须坚持科学的、可持续的旅游经济发展道路,以旅游服务质量为核心,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进而形成旅游经济圈,不能盲目走偏径,只注重短期收益。

4.3重视旅游资源的外部品牌宣传效应

云南省旅游资源丰富,但现阶段旅游产业还不成熟,许多旅游资源未开发、为宣传,没有形成品牌效应。因此,云南省发展旅游经济,必须重视旅游资源的外部品牌宣传效应,努力创造和维护品牌价值,确保旅游经济发展的持续性。

4.4提升金融信贷对旅游经济的支撑作用

旅游消费是形成旅游经济的直接动因,由于缺少健全的消费信贷体系,抑制了社会的旅游消费能力。云南省应该构建完善的信贷消费体系,重视现代金融对旅游的支撑作用,从而提升旅游消费的能力,助推旅游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明娟.旅游经济之江南古镇商业化分析――以庄周古镇调查的实证为例[J].金融经济,2013,(8).

篇8

关键词:生态旅游;区域可持续发展;关系

在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之下,旅游行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80年代末以来,我国旅游业经历了入境游、国内游到入境游、国内游、出境游的发展阶段,在多年的发展时间内,我国的旅游业得到了繁荣的发展,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据的比例也越来越大,旅游业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尤其在近年以来,由于人们越来越注重旅游的环保性,提倡回归自然、亲近自然,湿地公园、国家公园、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生态旅游资源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生态旅游也成为大众旅游的重要模式。

1.国外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分析

近年来,生态旅游产业在世界范围内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很多国家都根据自身的优势资源开展了形多样化的生态旅游活动,旅游带来的经济收入也成为了很多国家经济收入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

1.1美国

在发达国家之中,美国的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较早,其中代表性的生态旅游地就是国家公园,早在1872年,美国就将黄石国家公园划定为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黄石国家公园实施的是一种管理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模式,管理层只负责行政事务,不会分管经营工作。公园经营活动由服务企业负责,但是这些企业必须要通过国家公园管理局的批准。在公园的经营过程中,国家需要对公园环境开展监测工作,为此,在1991年,美国国家公园制定了相关的管理办法,设置了入口管制站,设置了完善的法律,这就为国家公园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法律保障。在美国,其生态旅游产业都是由当地政府进行管理,他们需要跟踪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发展情况与生态许可性,除了联邦政府外,与生态旅游产业相关的部门也需要为生态旅游产业提供必备的支持。

1.2日本

与美国相比而言,日本生态资源并不丰富,因此,日本政府十分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在这一方面,日本政府采取了如下的措施:第一,严格立法与执法。日本生态旅游活动主要以自然公园为场所,包括国定公园、国立公园与都道府自然公园,为了保护好这些公园的生态环境,日本政府制定了《国家公园法》与《自然公园法》,这些法律中严格规定了公园中的限制利用区域。第二,双向管理。在日本,这些公园都是由环境部进行管理,旅游从业者是能够开展多样化经营活动的,但是在开展活动前需要与上级管理机构签订环保协议。第三,居民共同管理在生态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居民也是能够参与管理工作的,并可以在其中获益,居民能够对生态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情况进行全程监督,居民可以在自家开设家庭旅馆,这对于增加居民的收入起到了十分积极的意义。

1.3德国

截止到目前为止,德国的生态旅游产业已经发展了近30年的时间,德国有着非常丰富的生态资源,其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一直遵循生态、环保的原则。在德国,旅游者的环保意识非常高,而政府也为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不仅非常注重当地资源的保护工作,还十分注重文化资源的开发,各个乡村都会积极的将历史文化与生态资源结合起来,这在德国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工作中起着极大的影响。

2.发展生态旅游,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2.1强化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可持续发展理念强调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前提下又不能危害后代的需求,并满足文化、经济、社会、环境、生活、资源的协调发展,在生态旅游转型的过程中,必须要坚持这一理念才能够促进生态旅游产业的协调发展。基于现阶段下生态旅游产业中存在的问题,各个区域生态旅游产业的转型必须要建立在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上,坚持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作为指导,看问题要长远,根据自身生态旅游资源的特点,发挥出森林、山地的旅游资源优势,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在转型过程中,各个地区要注意人文生态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开发与融合,将生态旅游活动和教育活动进行有机结合,遵循因时制宜的原则,以春秋民俗观光、夏季避暑等多形式的发展特点,打造出中国生态旅游胜地的新形象。

2.2统一规划,提升资源开发的科学性

在开发生态资源之前,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是不能够与当地经济水平发展相脱节的,在进行规划时,需要从全局角度进行分析,综合考虑到周边的环境,将所有影响生态旅游产业转型的因素都纳入考虑范围中。在这一过程中,政府需要进行主导,担当好核心角色,突出转型重点,处理好生态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突出特色,表现出生态旅游产业的特殊性。在开发过程中,要将加强旅游者与生态资源见的互动性作为设计依据,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保护好生态环境,避免出现资源破坏与环境污染的问题。总之,生态旅游产业的转型必须要做到保护与开发并重,用长远的眼光看待问题。生态旅游产业的转型必须要考虑到生态环境的承载力,要实现生态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其开发工作就必须要考虑到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控制好游客容量,制定出完善的监控方式,防止出现超载问题,并采取科学的措施调整好生态旅游环境的超载问题,这可以采用旅游空间分流法,根据景点类型开展分区管理工作,在旺季适当提高食宿费用与门票费用,根据旅游景点的情况延长旅游季节。此外,针对以往“一哄而上”的开发问题,政府要加强打击力度,严格按照规划流程来开发生态旅游资源,做好可行性论证工作,将各个方面力量团结起来,构建出一支涵盖到林业、旅游、环保、规划多方向人才队伍,建设出生态资源旅游开发小组,提升规划工作的含金量。此外,要聘请专业的生态旅游学者、专家与设计人员进行指导,编制出高水准的发展规划。

2.3注重生态旅游管理,注重低碳化旅游

低碳旅游已经成为生态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种模式强调在旅游活动中尽可能的降低CO2排放量,是一种绿色、无污染的旅游模式。与其他工业相比而言,生态旅游业本身就不会占用过多的资源,营销的也是文化与自然环境,这与国家节能减排的政策是相吻合的,在转型过程中,需要大范围推广低碳化旅游模式,加强宣传与教育,让低碳旅游的概念可以深入人心,让城市居民意识到低碳旅游的重要性。在自驾游时,尽可能与朋友拼车;在出行过程中,也应该尽量多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在旅行过程中,应该准备好生活物品,不使用酒店提供的一次性用品;在到达旅游地之后,需要多使用骑行与步行的方式。

2.4强化法制观念,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也对旅游资源造成了一些破坏,为此,必须要借鉴其他国家的发展经验,制定出完善的法律法规,实施“以法治游”的政策,对生态旅游区进行全盘的规划与管理。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加大执法力度。就现阶段,涉及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的法律主要包括《环境保护法》、《国家文物保护法》与《关于加强旅游区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三种,但是依然无法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在生态旅游产业转型过程中,政府需要加大旅游环保工作的执法力度,协调好环保部门、旅游部门与建设部门的工作,履行好环保义务。第二,加大立法力度对于旅游环保法规,需要进行不断的完善与健全,让生态旅游环保工作可以做到有法可依,向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第三,加强监督。生态旅游地的保护工作如果依靠旅游者自身的道德,是不够的,如果监管不到位,就会出现各种破坏环境的行为,在下一阶段下,需要加强监管,实现旅游者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5实施人才战略,引进素质过硬的人才

旅行社是实施生态旅游产业的中间力量,对于旅行社而言,导游的综合素质水平直接影响着旅行社的市场竞争力,因此,旅行社管理人员必须要积极的实施人才战略,吸引一批专业水平扎实的人才参与到自身的经营与管理中来。此外,旅行社还要加强对现有导游的培训与教育工作,建立一支服务水平强、政策水平高、工作效率高的专业化从业人员队伍。

3.结语

地区旅游经济增长与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生态旅游产业能够很好的推动旅游经济水平的发展,两者有着空间集聚性与相似性关联。同时,生态旅游产业对于经济增长存在空间溢出效应,这就说明,旅游创新不仅可以有效促进本地区旅游经济水平的提升,还能够有效促进相邻区域经济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明月.经济欠发达地区开展乡村、生态旅游的探讨———以山东省滨州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8(06)

[2]王杰,王晓琳,王英杰.乡村旅游是辽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要途径[J].农业经济.2008(02)

[3]张鹏,唐善茂,丘萍.广西贺州市生态旅游的投入—产出分析[J].林业经济问题.2007(06)

篇9

关键词:生态旅游;卧龙湖;生态保护;生态经济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8.009

1 引言

人类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不断的资源开发,而在过去的发展历程中,逐渐产生了生态破坏、资源枯竭的严重问题,进而人们又不断寻求环境保护、恢复生态的办法,使得自然资源由人类发展的动力变为约束。人类要生存、发展是不可逆转的趋势,那么能否在人与自然之间寻找和谐共生的发展之路呢?沈阳市康平县卧龙湖是辽宁省最大的淡水湖,其周边区域形成的淡水湖泊湿地生态系统保存较好,其地处我国北方沙地边缘的重要地理位置,也使其具有保护生态安全的重要战略地位。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类开发的步伐越来越大,卧龙湖区域距离康平县城周边人口聚集地仅有1公里的距离,长期以来城湖关系缺乏协调,人类活动对卧龙湖区域生态系统带来了严重影响,人与自然的矛盾日渐突出。着眼于卧龙湖区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前提是生态保护,核心还是要发展,这就需要创新理念,寻找保护与开发的共振点,走出生态旅游的发展新路。

2 卧龙湖区域旅游资源现状评价

沈阳市康平县卧龙湖区域北部为科尔沁沙地南缘,西南为辽西丘陵边缘,东部为辽河冲击平原,属于沙地与平原、农耕文化与游牧业文化的过渡地带,具有独特的自然与人文景观,特别是其稀缺性的湖泊湿地类型的旅游资源,使得其在整个辐射范围内脱颖而出,显得尤为独特和宝贵。通过科学保护规划和整合提升,将成为区域旅游格局中的重要节点。

2.1 卧龙湖旅游资源优势分析

2.1.1 水质资源丰富

卧龙湖是辽宁省第一大、东北第二大天然湖,湖面广阔、水质优良。湖区东西长16.5公里,南北宽6公里,周边长60公里,水域面积67平方公里,滩涂48平方公里,湖中平均水深为2.2米,水层浅,水温高,水质好,非常适合各种水生动植物的生长。丰富且优质的水质资源为旅游带来风光优美的自然景观,且四季都具有观赏价值,避免旅游季节性短板。

2.1.2 生态物种丰富

卧龙湖区域内物种丰富,具有多种国家保护的野生动植物,是亚洲候鸟迁徙廊道上的重要停歇站、食物供给地和鸟类繁殖地。区域内共有野生动植物828种,有白鹤、东方白鹤、黑鹤、白头鹤、丹顶鹤、白枕鹤6种国家I级保护鸟类和19种国家II级保护鸟类。卧龙湖生态区属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向冷温带草甸、草原区的过渡植被地带,植物资源较丰富,已经记录的浮游植物154种,高等植物202种。其中野大豆具有国家一级保护价值、小慈菇具有国家二级保护价值。丰富的自然物种不仅极具观赏价值,而且是天然的大自然课堂,吸引着不同年龄的游客前往学习自然知识,体验自然奥秘。

2.1.3 具有典型的辽北地区内陆型天然湿地特征

卧龙湖生态区具有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冬季严寒少雪,春季干旱多风,夏季温热多雨,雨量集中。卧龙湖水系属于辽河水系上游,是内陆湖泊湿地,呈浅碟型,水体浅,湖面大,水温高,水生物多,富营养,为动植物的繁殖提供了必要的营养元素和水热条件。卧龙湖是北方沙地边缘保存较好的一个淡水湖泊湿地生态系统,草甸、沼泽、滩涂、水面等生境类型丰富。

2.1.4 具有重要的生态研究价值

卧龙湖区域是我国鸟类科研考察的重要节点区域,其丰富的生态资源也为科研工作者和业余爱好者提供了观察样本,这种生态研究价值为区域开展生态科普游提供了基础,将生态保护知识教育与旅游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将会促使游客在放松休闲的同时自觉地保护生态环境,为“保护”与“开发”的理念融合提供自然基础。

2.2 卧龙湖区域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2.2.1 开发模式单一

当前卧龙湖区域旅游模式单一化,只是简单利用自然资源,旅游处于原始发展状态,人文景观内涵挖掘不够。卧龙湖周边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北有辽金时期元州故址、南有龙背山汉墓群、东有珍珠山青铜遗址、西有清博旗诚慎亲王那尔苏陵园,转变旅游开发思路,打造生态和文化品牌,与周边旅游资源形成联动开发效应,是当前的重点工作。

2.2.2 基础设施落后

卧龙湖现有的旅游服务设施和旅游基础设施条件较差,酒店、道路、商业等设施的规格和标准都亟待提高。景区的码头建设、给排水系统、照明系统、标志标牌等其他基础设施均需要按照旅游需求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的落后严重制约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也无法形成对生态资源的有效保护。

2.2.3 生态意识薄弱

卧龙湖区域本身地理位置具有生态系统敏感性脆弱的劣势,生态再修复能力差,加之长期以来城湖关系缺乏协调,来自周边人类生产生活以及游客的人为环境破坏行为较为严重。从基础层面讲,人们缺乏基本的生态资源保护意识,因此不敢开发害怕造成环境资源进一步恶化的结果。这也是制约卧龙湖区域生态旅游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3 融合理念下的发展思路与策略

3.1 总体发展思路

坚持“保护与开发”的融合理念,将卧龙湖的保护置于整体开发框架之下,开发也要有利于保护,科学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生态保护前提也是手段,利用优质生态资源带动旅游业的发展,同时旅游业能够更好地反哺生态环境。

3.2 科学定位区域开发规划

在解决风景区与旅游开发利用之间的矛盾的研究中,从“游憩环境容量”概念基础上由美国国家林业局的科学家们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LAC(Limits of Acceptable Change)理论,并被广泛应用于国家公园和保护区的规划与管理中。LAC中文也译为“可接受的改变极限”,其理论本质体现了“保护”与“开发”的融合理念,寻找生态保护与资源开发强度之间的平衡。遵循LAC理论指导,根据卧龙湖区域自然地域分布规律,以不同程度的开发强度进行划分,可将旅游景区分为四个等级,如表1所示。

3.3 实施“参与型”生态工程

3.3.1 本地人参与型

根据卧龙湖区域生态保护的总体要求,积极推进本地人的生态思想意识。由政府主导,众人主动参与进行各项生态工程建设。一是对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生态区位重要的坡耕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退耕还林;二是强调天然林业资源的有效保护,确保森林资源安全以及森林多种效益的充分发挥;三是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建立坡面综合防护体系,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建设经济林果和经济作物基地,并选择一批不同地貌类型,交通方便的地区,开展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园区建设;四是开展湿地保护区建设,自觉保护湿地自然环境,保护湿地中自然珍稀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持自然资源的可再生、可持续利用。

通过实施一系列生态工程项目,可以引导本地人提升生态意识,主动参与融入自然,认识到优质的自然资源环境就是自己的宝贵财富,这样在进行生态保护的同时,也打造了良好的生态旅游的资源条件,这种亲身参与的过程经历也会使得当地人在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时刻警醒保护的理念,形成生态旅游的良性循环基础。

3.3.2 游客参与型

根据卧龙湖区域内丰富的自然物种、湿地环境以及森林资源等开展生态教育科普游项目,让游客在亲身融入到自然景观放松休闲的同时主动参与到生态教育中来,掌握相关的生态科普知识,寓教于乐。可建立湿地生态环境体验、鸟类科普教育等相关旅游项目,游客可以近距离体验和观察湿地风貌和鸟类活动,进行野外体验。通过项目的实施,游客的旅游休闲成为生态环境保护的一部分,“保护”与“开发”得以有机融合。

3.4 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的“廊道”生态旅游带

以卧龙湖区域的河流、道路、巡护航道、卧龙湖等绿化建设为主,建成生态安全格局,形成“河流水绿相依、道路林草互倚,湖泊花鸟相栖、人居生态互给”的“虚实结合、水绿共存、南北贯通、东西网联”的生态廊道体系。生态安全格局构建过程中形成了三个不同等级的廊道,其中一级廊道单侧宽度分为200米与100―150米两类,二级廊道单侧宽度为50―100米,三级廊道整体宽度为20―50米。在满足构建生态安全格局的前提下,在廊道及斑块中设置降水收集系统,为地方水体的水分补充和水土保持提供一定程度的支撑。

3.4.1 一级廊道建设

主要沿东、西马莲河和引辽济湖干渠两侧、五四一排干进行建设,以防风固沙和水源涵养为主要功能的绿地防护带,构成河流生态廊道。依据河流两岸及周边用地规划,在两侧沿岸建设休闲绿地和生态绿地,使其成为卧龙湖区域重要的景观廊道和生态廊道,从而改善沿河两岸的生态环境及河流水质。在河岸种植设计过程中,兼顾生态功能、防护功能及景观功能,选择地带性植物群落作为种植设计的基础。通过合理的乔、灌、草、地被等植物搭配,形成相对自然的、稳定的人工植物群落,以充分发挥其生态保护作用。

3.4.2 二级廊道建设

分别在环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旅游路和环湖生态产业路两侧建设防护林带。另外,以203国道明沈线、省道彰桓线及多条县道、乡道为构架,沿道路两侧建设绿化带,形成道路生态廊道。在道路种植设计过程中,以常绿类、倒垂类、花果类树种为主,实行乔灌草相结合的种植方式,进一步减轻大气和噪声污染,形成坚实的自然屏障。

3.4.3 三级廊道建设

巡护航道建设工程采用自然恢复、人工辅助生长、人工栽植等措施,在保护区巡护航道、两侧栽植湿地植物芦苇作为航道屏障。

3.5 建设湖-城协调空间结构

湖-城协调发展是保护与开发融合理念的集中体现,卧龙湖区域历史上湖城关系矛盾突出,单方面城市发展向自然索取资源,新型湖城关系的建立本质是生态,加强湖城之间的生态网络建设,以水网、路网和林网为基础实现湖城关系的协调,统筹自然环境与人居环境的和谐发展,以建设卧龙湖国家湿地公园为核心,滨湖生态旅游带为贯通,最终形成湖城间协调发展的生态网络空间格局。

3.5.1 国家湿地公园建设

根据卧龙湖现有条件,在县城与卧龙湖之间利用现有坑塘和低洼地规划建设内湖。规划内湖位于调整之后的卧龙湖保护区之外,是保护区与县城的过渡区。内湖整体面积约7平方公里,水域面积约3平方公里。在内湖区域修建国家湿地公园,形成保护区的游客中心,兼具科普教育、环境监测等功能,是游客的主要活动区。内湖内可建设多个生态岛,形成非开放区域,并由非开放区域作为次缓冲区向开放区域、城市建设区逐渐过渡。在开放水域开展游船等活动,并沿湖布置文化、体育、游船码头等文化娱乐设施,作为保护区与滨湖新城的过渡区域。内外湖之间进行物理隔离,并建立动力调水设施。控制内湖、外湖连通处的引水闸门和三台子水库方向河道的排水闸门,引外湖水进入内湖,补充并更新内湖的水质,并且避免水体倒灌外湖。同时,将处理后的城市中水经湿地公园净化后排入内湖,补充内湖水量。

3.5.2 滨湖生态旅游带建设

充分利用滨湖岸线,从南至北依次为体育公园、水上舞台、旅游集散中心、活水公园和民俗美食街,是与滨湖绿廊相结合的富有自然野趣的活动带。建立环湖观光带,开展如环湖马拉松、环湖自行车赛、徒步健身赛等民间体育项目,将休闲体育与优质自然条件有机结合,吸引居民及游客参加,实现城湖关系的有效承接。

3.5.3 湖-城生态网络

利用道路、河流等将农业生态、湿地、城市、湖泊、岛屿等关键节点连接,实行堤路分离,优化水路关系,绿化廊道与城市主干路科学衔接。注重城市门户景观,塑造景观干道,创造多样性的生态环境,打造湖城生态旅游观光网络。利用生态绿化以及道路和河流绿化,将水景和绿化引入城市内部,形成与卧龙湖生态环境相互动的生态绿廊。并且通过绿化廊道渗透,形成天然的城市组团,并起到生态价值传递作用。

4 结束语

伴随着经济发展,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实现二者的和谐发展已成为各界人士的共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积极创新理念,该保护的要坚决保护,该开发的不要犹豫不前,对于卧龙湖当前现状而言,实行“保护与开发”的融合理念是切合实际的现实选择。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要根据不断变化的外界因素影响而进行调整,一切从实际出发,打造卧龙湖区域良好的人文与自然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杨锐.从游客环境容量到LAC理论[J].旅游学刊,2003,(5):62.65.

[2]付毅慧.关于卧龙湖生态区保护与利用的战略途径[J].沈阳干部学刊,2012,(2):7.9.

[3]周维佳等.基于国际视野的中国生态经济研究方法进展综述[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5):300.303.

篇10

关键词:邯郸;区域经济中心;旅游业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一、邯郸建设区域经济中心的优势与不足

坚实的经济基础是构建区域经济中心的强大动力。所谓区域经济中心城市,是指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承担区域金融、贸易以及生产等多种功能,作为区域经济的控制和决策中心,具有强大吸引能力、辐射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能够渗透和带动周边区域经济发展的城市。

(一)邯郸建设区域经济中心的优势。区域中心城市有其内在的、固有的、有别于其他类型城市的基本特征。国际国内区域经济中心城市的研究表明,现代区域经济中心城市普遍体现出开放型、多功能、强辐射、高效益等基本特征。区域中心城市的特征突出表现在:其一,它是现代产业的聚集中心,其综合经济实力强,二三产业结构比例很高;其二,它是区域内的现代商贸服务中心;其三,它是区域内现代交通信息中心,因其所处地理位置优越,需要具备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其四,它是现代科技研发中心。具备上述基本及突出特征的区域经济中心城市,即能够通过聚集和扩散两种基本运动形式与其周边城市以及经济腹地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具备建设区域经济中心的基础条件,一是具有加快发展的良好的产业基础。经过了几十年的打造,邯郸的支柱产业实力已较雄厚,全市2007年GDP达到了1,609.5亿元,对今后的长期稳定发展形成了支撑;二是具有产业聚集的区位优势。(图1、图2、图3)

邯郸有冶金、煤炭、电力、建材等四大支柱产业。200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609.5亿元,比上年增长14.9%。其中,第一产业219.1亿元,第二产业839亿元,第三产业551.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7.2%、16.4%和15.6%,全市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3.6∶52.1∶34.3。从现在的产业结构看,仍需继续加强邯郸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着力培育壮大装备制造、现代物流、煤化工、新材料四大新兴产业,促进全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经济新的增长点。

(二)目前邯郸市建设区域经济中心的不足。应清醒地认识到,邯郸目前离区域经济中心的标准还有相当大差距,经济总量在区域经济中的核心地位没有建立。如图1~3所示,2005~2007年邯郸GDP占中原经济区的比例分别是20%、18%和17%且有下降趋势。另外,诸如经济结构不合理、生产要素瓶颈制约严重、组合和利用生产要素能力较弱,产业聚集核心竞争能力和要素配置综合竞争能力还不强,优势产业集群发展滞后,进而导致产业链竞争力不足、就业压力很大、区域一体化水平还不高,等等。这些使邯郸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正在制约着邯郸建设区域经济中心。邯郸建设区域经济中心城市任重而道远,差距是全方位的,而机遇却很可能是短暂的。但差距也是潜力,只要以强烈的使命感及时采取措施消除差距,邯郸的经济社会建设与发展就会登上新水平,步入新境界。

二、以旅游业发展带动区域经济中心建设

(一)旅游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在经济活动中,各产业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复杂的和密切的技术经济联系。这种技术联系被称为产业关联。由于这种关联关系,各产业得以在经济活动中互相依存和互动发展。产业关联的方式可以分为前向关联关系、后向关联关系和环向关联关系。旅游业具有广泛的关联关系,能为工业、农业、建筑业、保险业等提供巨大的市场,带动和促进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房地产业、对外贸易、餐饮业、文化娱乐业、民间手工业等行业发展。因此,旅游业对经济的溢出效应远远高于其他行业。其一,发展旅游业,可以促进与旅游有关的工程建筑业发展,能够推动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能够刺激轻工业、商业和工艺美术品业的发展,可以带动餐饮业、服务业、土特产深加工业等发展;其二,发展旅游业,能够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其三,发展旅游业,能提高现有基础设施的利用率,随着景区开发,游客增多,各种基础设施、旅游设施将日臻完善,外商投资也将加大,这将大大促进邯郸城镇建设。

旅游外汇收入系数说明,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旅游总收入每增加1亿元将使国内生产总值增加15.351亿元人民币。这是由于旅游产业广泛的关联度产生了显著的溢出效应,因而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据世界旅游组织公布的资料显示,旅游业每直接收入1元,相关行业的收入就增加4.3元。旅游业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很多国家达到10%以上。根据国际经验,旅游业每增加一个直接就业人员,全社会就能增加5个间接就业机会。世界旅游理事会于1992年预测的旅游业就业乘数在2.4~3之间。(表1)

(二)邯郸旅游开发现状。继邯郸跨入“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之后,又被命名为“中国成语典故之都”、“中国太极拳之乡”和“中国磁州窑之乡”。截至2009年底,全市已建成开放的景区32个;旅行社60家;旅游星级饭店21家;发展旅游交通客车100辆,开发出了一批具有邯郸特色的旅游产品和系列餐饮;初步形成了“食、宿、行、游、购、娱”6个要素比较配套的旅游产业体系。

邯郸旅游业总收入2001年为19.5亿元;2003年接待国内游客640万人次,同比增长4.1%,旅游收入28.35亿元,同比增长4.5%;2005年旅游收入35.19亿元。2006年接待国内游客84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0多亿元。2007年接待国内游客892万,旅游收入39.7亿元。2008年邯郸组织了马氏宗亲认祖会和全国太极拳运动会,极大地提升了邯郸的知名度和太极文化的影响力。邯郸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应充分发挥旅游业对经济的溢出效应,以旅游业的发展带动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项事业的发展,从而加强邯郸在中原经济区内的经济中心地位。

(作者单位:1.河北工程大学水电学院;2.邯郸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胡田翠.旅游业对经济增长溢出效应分析.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