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最常见的疾病范文

时间:2023-10-26 17:31: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呼吸系统最常见的疾病,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呼吸系统最常见的疾病

篇1

一、得了传染病,需在家隔离治疗

幼儿园阶段孩子常见的传染病有水痘、流感、风疹、手足口病、腮腺炎、红眼睛等,这些疾病往往可通过呼吸道和身体接触传染。

孩子由于自身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免疫能力较低,再加上幼儿园的环境易引起交叉感染(比如做游戏时免不了会有身体上的接触,孩子一不小心就成为了带菌体,如果再有揉眼睛、挖鼻子等小动作,细菌就很容易入侵身体),所以患有上述疾病的孩子必须在家隔离治疗。另外,有一些传染病,需严格按规定隔离满一定的时间,如患有水痘后需隔离至皮疹干燥掉痂,检疫21天(即孩子发现长水痘到能上幼儿园一般需要21天的周期);流行性腮腺炎:隔离至消肿,检疫21天;手足口病,隔离至主要症状消失,体温恢复正常,红疹及所有水疱消退后一周到二周(不同的幼儿园可能时间不同)。

二、得了常见病,需根据病情来决定

1. 呼吸系统疾病,视病情轻重觉得是否送园

孩子最容易得呼吸系统疾病。3~6孩子对气候变化很敏感,秋冬季节天气突然转凉,冬春季天气乍暖还寒,这两个时期幼儿园患病的孩子最多,而最常见的又是呼吸系统疾病。上呼吸道感染,就是大家通常说的感冒,往下发展就是气管炎、支气管炎。

处理建议:患上呼吸系统疾病后,可视病情轻重决定是否送园。送园时可告诉老师提醒孩子多喝水,密切监测他的体温变化;如果班级出现呼吸系统疾病流行趋势,幼儿园会对教室进行消毒,同时建议孩子居家隔离,以免造成交叉感染。

2.急性消化系统疾病,最好在家休息

消化系统的疾病,如腹泻、呕吐,发病率仅次于急性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是秋季腹泻。孩子得了腹泻后,会出现水样或蛋花汤样的大便,还伴有发烧,厌食,甚至呕吐。

处理建议:对于患了腹泻、呕吐的孩子,建议在家休息,以便家长有针对性地调理孩子的身体,同时密切关注孩子的情况,及时去医院就诊。一方面,腹泻、呕吐的孩子,他们的饮食需要特别照料,而幼儿园都是统一配餐,这样不利于孩子恢复。另外,如果到幼儿园来,别的孩子用手摸了被腹泻孩子摸过的玩具,又将手指放进嘴里,就有可能被致病病毒、细菌或寄生虫感染。

三、身体康复后返园的注意事项

1.传染性疾病

孩子康复后需带上医生证明返园。

2.常见病

孩子进入恢复期后,精神状态也不错,可送孩子返园,但入园时需向老师说明孩子的病情,请老师随时观察。如果仍需吃药,饮食上有所忌讳,要将药交给保健老师并告知吃药时间,并和带班老师沟通。如有必要,将孩子的情况写在纸条上,送孩子入园时交给老师。

篇2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表现;发病特点

作者单位:037000山西省大同五医院皮肤科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SLE)患者因皮肤损害到皮肤科就诊者不在少数,但该病的系统性损害未引起皮肤科医生的足够重视。SLE是一种全身多系统受累的慢性进行性、病情反复活动的自身免疫疾病,主要发生在青年女性,少数发生于男性及非生育期女性。SLE初发症状和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主要涉及皮肤黏膜、眼睛、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血液系统、神经精神系统、肌肉骨骼系统共9个器官或系统。本次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山西省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3年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发病特点,旨在促进皮肤科医生对SLE内脏损害的重视。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库的建立

用 SPSS 及 EXCEL软件建立 SLE 患者数据库,一般资料、既往病史、临床表现及体征包括皮肤黏膜、眼睛、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血液系统、神经精神系统、肌肉骨骼系统共9个器官或系统。SLE 疾病活动指数(SLEDAI)采用多伦多大学提出的由 24 种临床表现按其严重性依次排列的评分。

1.2 一般资料

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山西省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皮肤科、风湿科门诊及住院患者108例,临床符合美国ACR 1997制订的SLE分类标准的患者。男女比例为1∶8.9,和我国SLE人群的流行特点相似[1]。育龄妇女(18~45岁)占全部病例的74.8%,男性发病率明显低于女性,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13.0 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描述,相关分析,组间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108 例SLE患者的临床症状分析

皮肤黏膜损害为最常见,共有40例,发生率为37%;其次肌肉骨骼系统,共有31例,发生率为29%;泌尿生殖系统共有12例,发生率为11%;血液系统10例,发生率为9.3% 呼吸系统9例,发生率8.4%。神经精神系统2例,发生率为1.8%。其他累及眼睛、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及代谢各1例,发生率为0.9%。其中,男性患者肌肉骨骼系统受累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女性(P

2.2 108 例SLE患者SLEDAI 比较

108例SLE 患者平均SLEDAI为(19.95±6.12)分,男性组与女性组的 SLEDAI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SLE多发于育龄期女性,男女之比为1∶7~1∶13,对社会人群尤其是育龄女性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威胁。本研究统计男女比例为1∶8.9,与文献资料相符[1]。

SLE 患者以皮肤黏膜损害为最常见,文献报道,皮肤损害占SLE患者55%~85%[2-3]。也有国内谢红付等统计208例SLE患者临床表现,以面部红斑为首发症状占60.58%[4]。SLE 的皮肤黏膜损害多种多样,一般将其分为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损害两类。特异性损害有蝶形红斑、盘状红斑、指趾红斑、甲周红斑、口腔溃疡和光敏感等,这些损害具有诊断意义;非特异性损害有脱发、雷诺现象、皮肤血管炎等,在SLE的诊断和判断疾病的活动性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5,6]。SLE患者皮肤黏膜损害表现的多样性导致了误诊漏诊率增高。这提示临床工作中尤其是皮肤科医师若遇到有可疑皮疹的患者,应进一步详细询问病史和做必要的实验室检查筛查。

肌肉骨骼系统的受累指关节炎和关节痛,也是最常见的首发症状之一,本次研究以关节受累为首发症状的比率为29%。关节受累多呈对称性、隐袭性、逐渐加重、24 h可缓解,也可持续6个月以上,可累及全身大、小关节。但绝大多数患者不遗留关节畸形。极少数患者可有掌指关节屈曲,尺侧偏斜及半脱位,因此,临床别注意与类风湿关节炎作鉴别诊断[7]。

SLE患者最常见的脏器受累为肾脏,本次分析中可见以泌尿系统为首发症状的发生率为11%,5年内SLE患者肾脏受累可达75%[8]。SLE肾脏损害早期易漏诊,症状明显时往往己发展为不可逆损害,因此,临床上有肾损害表现者结合其他皮损关节痛发热等临床表现应常规进行SLE的相关检查。

血液系统常见血红蛋白下降、白细胞减低、血小板减低[9]。呼吸系统以胸膜炎常见;神经系统表现以头痛为主要表现,以眼睛、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及代谢为SLE首发症状比率较低,因此,临床上常误诊漏诊。

男性患者发病率低,且男性患者关节炎或关节痛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女性(P

本组 108 例 SLE 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发现, SLEDAI评分两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不同性别具体临床表现及病情活动度与性别关系不大,可能与年龄、病程、易感基因、诱发因素有关,确切原因尚有待于前瞻性研究。

综上所述,SLE临床表现为全身症状及各器官受累,首发症状及临床特点多样化复杂化。其中男性SLE发病率低,临床表现系统器官损害重,表现隐匿,进一步造成误诊率高,预后差。医师对本病认识不足和思维局限等是构成 SLE早期误诊的主要原因。因而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积极进行相关的检查,可减少早期误诊率。对延缓 SLE 患者病情发展,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参 考 文 献

[1] 叶冬青.红斑狼疮.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2] Patel P, Werth V. Cutaneous lupus erythematosus:a review. Dermatol Clin, 2002,20:373-385.

[3] Rabbani MA, Shah SM, Ahmed A. Cutaneous manifestations of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in Pakistani patients. J Pak Med Assoc, 2003,53:539-541.

[4] 谢红付,施为,陈服文,等.208例SLE临床和免疫学特征分析.临床皮肤科杂志,2002,31(4):102-103.

[5] Frances C, Barete S, Ayoub N, et al. Classification of dermatologic manifestations in lupus erythematosus. Ann Med Interne (Paris),2003,154 :33-44.

[6] Zecevic RD, Vojvodic D, Ristic B, et al. Skin lesions-an indicator of disease activity in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 Lupus. London,2001,10:364-367.

[7] 施桂英.关节炎概要.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43-51.

篇3

关键词:全身;麻醉;并发症

全身麻醉简称为全麻,是指给患者静脉注射或从呼吸道吸入物,使患者达到痛觉消失、可逆性意识丧失的效果,以方便实施手术等操作。血液内药物浓度决定了物对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的程度,还可以调节和控制。这种抑制方式是完全可逆的,当这些药物成分从体内排出或被代谢后,患者的各种反射与神志逐渐恢复。但其偶尔伴随着一些并发症现象,特别是误吸和反流现象的发生率较高,发生率较高的人群为小儿患者、产科患者、老年患者,这些并发症现象处理不当时还可能发生急性呼吸道梗阻。恢复期间如果没有严格的血压监控也有可能引发循环系统等的并发症,常见又心律、血压等方面的并发症,严重者甚至出现中枢神经功能障碍、心肌缺血等器官灌注不足体征。麻醉恢复期机体处于一种较弱的状态,此时患者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如果治疗护理不当,后果严重。

一,临床资料及并发症发生的情况

(1)临床资料对入院治疗的262例采取全身麻醉的患者进行恢复期并发症的临床及护理资料进行研究,其中男性患者共145例,女性患者共177例。其中手术时间小于两小时的160例,大于两小时的102例。年龄在9-69岁之间,分布较均匀。急诊手术为125例,择期手术的病例为137。

(2)并发症发生情况对全院262例采用全身麻醉的患者术后麻醉恢复其进行分析和总结得出,262例患者中的并发症情况主要出现在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与消化系统。其中呼吸系统占39例,占总病例的14.89%,循环系统占129例,占总病例的49.23%,神经系统占40例,占总病例的15.26%。消化系统为54例,占总病例的20.61%。对各系统出现并发症现象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循环系统占最高比例。

二,常见并发症及其原因

(1)呼吸系统并发症

全身麻醉术后恢复期呼吸系统出现的并发症主要有高碳酸血症与低氧血症,在小儿及老年人人群中较为常见,但其原因却是多种多样的。上呼吸道梗阻常见原因为喉头水肿、口腔分泌物或异物、舌后坠等引起的机械性梗阻。喉头水肿常因为气管插管刺激喉头或牵拉所引起。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呼吸困难,完全性梗阻者临床表现为鼻翼呈三凹征煽动。不全梗阻者临床表现为鼾声与呼吸困难;下呼吸道梗阻的原因有导管斜面过长而贴于气管壁、气管导管扭折、呕吐物或分泌物误吸入后阻塞支气管及气管。症状轻者肺部能听到啰音,但重者则表现为潮气量降低,缺氧,呼吸困难,发绀,气道阻力增高,血压降低和心率增快,甚至危及生命。

(2)神经系统并发症

全身麻醉术后恢复期神经系统并发症主要有苏醒延迟和躁动。发生苏醒延迟并发症的原因最常见的是镇静药物和物的残余作用,术前合并肝肾功能障碍及手术中或手术后一段时间内脑灌注的减少也是导致麻醉恢复期苏醒延迟的原因之一,水电解质紊乱、低血糖等为苏醒延迟的一些代谢原因。躁动的主要是吸入或静脉注射的影响,及手术后的一些疼痛、导尿管、气管导管等不良刺激,心理制动、应激不当也可导致患者术后麻醉恢复期躁动。

(3)循环系统并发症

循环系统并发症为最常见的并发症,主要为心律异常、低血压和高血压。术后高血压的发生主要跟缺氧、疼痛、容量负荷过高或拔管期间强烈刺激有关。由于老年人体质差、年龄大,常伴随心脑肺等多种疾病而使得麻醉恢复期高血压以老年人居多。手术及麻醉刺激承受力有限,也使得易出现心律失常及高血压等循环系统并发症。术后再出血易致低血容量,则是低血压的最常见原因,术后镇痛泵的应用也是导致恢复期间低血压的发生的原因之一。

三,并发症护理对策

(1)呼吸系统并发症护理对策

在麻醉恢复期应适当采取呼吸机辅助通气来减轻低氧血症。对于血管或呼吸道残留凶肌松剂而引起的呼吸肌无力现象进而导致的低氧血症,可调整呼吸机通气模式及参数,同时可用阿托晶拈抗肌及新斯的明松剂以促进患者恢复肌力。麻醉恢复期间应及时吸痰以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气管导管移位或脱出,并及时进行必要的血气分析,对高碳酸血症患者可通过加大呼吸幅度、加快呼吸频率等方法来使二氧化碳排出体外;对因胸腔积液、积血、气胸所引起的肺不张,可做胸腔闭式引流,促进压缩肺泡的扩张,以改善肺的通气功能,进而减轻高碳酸血症。

(2)神经系统并发症护理对策

加强术前对患者的探视、沟通,使患者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减轻患者对手术和麻醉的恐惧与不解,即对术中术后一些可能发生的突发或常见情况及对应的治疗措施向患者做个大致说明。并应采取可靠的制动措施并及时撤走气管导管,而对一些通过护理不能治疗的中重度躁动患者可采用一定量镇痛剂或镇静剂治疗,但应及时清理气道及口腔分泌物,确保呼吸通畅。患者为老年人时,建议高流量吸氧,以降低呼吸强度,进而缓解心脏负担。密切监测动脉血气、电解质、血糖等,快速定位苏醒延迟的原因,以对症下药和护理。不佳、疼痛、气管导管不良刺激、尿潴留等引起的躁动,可通过诱导小便、调整或给予一定止痛剂。当去除所有可能的产生躁动的因素后躁动仍未消除则可采取适量的催眠药,并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3)循环系统并发症护理对策

对于老年患者在全身麻醉恢复期应密切监测心电及血压,控制好输液速度,吸痰拔管动作应尽量轻柔,维护循环的稳定;在呼吸肌及其肌力恢复良好的情况下,确保在一定镇静深度时拔管,最大限度的减轻循环系统的一些不良反应;同时需加强对呼吸道的管理,防止上或下呼吸道梗阻而导致缺氧;术后镇痛管理及处理疼痛等管理也需加强。麻醉恢复期还应严监测患者伤口引流及血压情况,以便及时输液输血、补充血容量,必要时还可应用多巴胺或麻黄碱等一些升压药物,术前还可采用阿托品等药物抑制汗腺的分泌。

篇4

[关键词] 新生儿泌尿系感染;临床表现;病原菌;药敏

[中图分类号] R691.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18-0153-03

新生儿泌尿系感染是指因某种细菌感染引起的菌尿或尿中白细胞或脓细胞增多,包括肾盂肾炎、膀胱炎和尿道炎。因血行感染为其最常见的感染途径,因此新生儿泌尿系感染同时存在全身及局部感染,症状极不一致,以全身症状为主,且缺乏特异性,容易漏诊。不同年代和不同地理位置致新生儿泌尿系感染的病原体也存在差别[1]。本文对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66例新生儿泌尿系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新生儿科普婴室及NICU共收治泌尿系感染患儿66例,诊断标准参照《实用新生儿学》[2]。其中男27例,女39例。足月儿64例,早产儿2例。自然分娩47例,剖宫产19例。早期新生儿11例,晚期新生儿55例。普婴室19例,NICU 47例。单纯诊断泌尿系感染3例;伴发肺炎39例,高胆红素血症21例,败血症1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7例,新生儿贫血3例,颅内出血3例,腹泻病2例,粒细胞减少1例,原发性腹膜炎1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1例,脐尿管未闭1例,新生儿惊厥1例。

1.2方法

回顾性分析66例患儿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包括尿常规、血常规、降钙素原、血培养、痰培养、肾功能、泌尿系彩超),重点分析尿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2结果

2.1临床表现

66例中2例有尿道口红,1例尿色异常,为红色尿,其余病例无明显泌尿系统症状。2例为生后体检时发现异常,1例尿常规发现菌尿,1例泌尿系彩超发现泌尿系畸形。66例中发热28例,皮肤黄染21例,有咳嗽、气促、喉中痰响等呼吸系统症状21例,有腹胀、吐奶、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7例,脐部渗液1例,惊厥1例。

2.2实验室检查

所有病例尿常规检查异常,白细胞1+~3+。血常规白细胞升高(早期新生儿>20×109/L,晚期新生儿>15×109/L)18例,CRP升高18例。13例行降钙素原检查,4例增高。34例行血培养,7例阳性,其中4例为大肠埃希菌,其余3例分别为溶血葡萄球菌、人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20例行痰培养,15例阳性,分离出4株病原菌,其中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各6例,其余2种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鲍曼不动杆菌。所有病例肾功能均正常。30例行泌尿系彩超检查,阳性者8例,其中膀胱声像异常2例,肾盂扩张4例,肾积水3例。肾积水中轻度积水1例,中度及重度积水2例,1例为右肾盂积水中重度,进一步行MRI检查提示右侧肾盂积水,左侧肾盏杯口变钝,另1例为左肾中度积水,右侧肾盏轻度扩张,双侧输尿管扩张,考虑膀胱输尿管反流可能。

2.3尿培养检查

51例行尿培养检查,阴性17例,5例提示菌落杂,阳性者29例。29例中革兰阳性球菌15例,其中屎肠球菌11例,粪肠球菌(D群)3例,1例为肠球菌属某些种。革兰阴性杆菌13例,其中大肠埃希菌7例(ESBL阳性2例),肺炎克雷伯杆菌4例(ESBL均为阳性),产气肠杆菌1例,奇异变形杆菌1例。还有1例为白假丝酵母菌。本组病例药敏结果显示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烷耐药率为0,对青霉素及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率为90.91%,对红霉素、氯洁霉素耐药率为100%。ESBL阳性的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0,对头孢吡肟耐药率为25%,对青霉素类抗生素、头孢唑啉、头孢他啶、头孢曲松耐药率均为100%。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为0,对头孢吡肟耐药率为14.29%,对头孢曲松及头孢他啶耐药率为28.57%。见表1。

2.4转归

经敏感抗生素治疗,60例痊愈出院,6例好转出院。

3讨论

泌尿系感染是儿科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其重要性在于它与泌尿系畸形特别是膀胱输尿管反流密切相关,并且易反复,导致肾瘢痕形成,这些因素可能导致成人后高血压和终末肾功能衰竭。因此要积极诊断和治疗所有泌尿系感染患儿,寻找其潜在的畸形,预防复发和肾瘢痕形成。英国的研究者曾提出肾瘢痕形成的危险性在新生儿期最高,4岁后发生肾瘢痕的可能性较小[3]。因此对于新生儿泌尿系感染更应警惕,避免漏诊。

新生儿泌尿系感染的主要途径为血行感染,泌尿系感染往往伴有其他基础疾病。本组患儿95.5%(63/66)伴有其他系统疾病,前三位为肺炎、高胆红素血症、败血症;其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发热、皮肤黄染和咳嗽、气促、喉中痰响等呼吸系统症状。本组患儿仅3例有泌尿系统的临床表现,其余病例均因尿常规和(或)尿培养异常发现泌尿系感染。尿培养阳性是诊断泌尿系感染的金标准,但其结果的可靠性与留尿方法及标本采集前抗生素的应用均密切相关。插管尿培养和耻骨上膀胱穿刺法污染率小,但不易被家长接受,故一般多采用清洁中段尿培养。本组患儿均连续2次以上尿常规异常方考虑泌尿系感染,行尿培养检查。这样可以减少标本污染所致的假阳性,但因患儿多伴其它系统感染,已经予以抗生素治疗,尿培养的延迟也降低了阳性率。这也是导致本组病例尿培养阳性率仅56.9%(29/51)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尿培养阴性的患儿,痰培养及血培养可为抗生素的选择提供参考。在本组患儿中,血培养最常见的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痰培养最常见的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均为泌尿系感染常见的病原菌,但其相关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本组患儿血常规白细胞升高者仅27.3%(18/66),考虑可能与革兰阴性菌感染时白细胞不增高或者下降有关。近年来我院开展了血清降钙素原检查,有研究发现,血清降钙素原可以用于诊断和评估尿路感染的严重程度,尤其对于早期发现严重的上尿路感染有显著的意义[4]。本组患儿中13例行降钙素原检查,4例明显增高,其中3例伴有败血症。因此对于降钙素原增高的患儿也应警惕泌尿系感染,特别是上泌尿系感染可能,反复尿常规检查,必要时行尿培养及肾脏超声检查。

肾脏超声检查(us)、放射性核素肾静态扫描(DMSA)、排泄性尿道造影(VCUG)是目前评价小儿泌尿系感染的主要影像技术。肾脏超声检查主要是发现和诊断泌尿系统发育畸形,但对膀胱输尿管反流的敏感性不高[5]。放射性核素肾静态扫描是检测急性肾盂肾炎的首选方法,也是评价感染6个月后有无肾瘢痕形成的“金标准”[6]。排泄性尿道造影主要用于膀胱输尿管反流的诊断。因肾脏超声检查无创无辐射,易于家长接受,因而成为新生儿泌尿系感染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我国泌尿系感染诊断治疗指南中建议伴有发热症状的泌尿系感染者均需B超检查,以减少潜在的泌尿系畸形的漏诊[7]。本组患儿泌尿系彩超阳性率高达26.7%(8/30),其中1例提示膀胱输尿管反流,因此对于诊断泌尿系感染的患儿可将肾脏超声作为常规筛查,对于发现异常的患儿密切随访,必要时进一步行影像学检查。

泌尿系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而大肠埃希菌为最常见的病原菌。然而近几年肠球菌感染明显上升,与大肠埃希菌的发生比率相近,肺炎克雷伯菌感染亦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8]。本组病例中,肠球菌感染例数已经超过大肠埃希菌,成为导致新生儿泌尿系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而肺炎克雷伯杆菌为革兰阴性病原菌中的第二位致病菌。本组患儿药敏试验显示肠球菌多重耐用,其对万古霉素、利奈唑烷最为敏感,此与其它研究报道一致[9]。本组尿培养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革兰阴性杆菌中ESBL阳性率高,本组患儿达46.2%(6/13),其中4例肺炎克雷伯杆菌ESBL均为阳性。ESBL是由质粒介导的对第三代头孢和青霉素类耐药的一种酶[10],最常见于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我院ESBL阳性的菌株均对亚胺培南敏感,对头孢吡肟部分敏感,对青霉素类及不加酶的头孢类抗生素耐药率高。目前认为ESBL阳性菌的增加趋势与第三代头孢菌素用量的增加是一致的,因此应加强控制此类抗生素的应用,并做好ESBL阳性菌的监测工作,防止其传播。本组仅1例为白假丝酵母菌感染,考虑此类真菌感染与新生儿免疫功能低下、贫血、营养不良有关。此外有报道患儿起病时还存在尿道局部免疫功能低下[11]的情况,易导致败血症,通过血行途径形成尿路感染。

在治疗新生儿泌尿系感染时,抗生素的选择除了应参考尿培养结果,还应注意药物在血液、肾组织、尿液中都应有较高的浓度,且对肾功能损害小,最好能用强效杀菌剂,且不易使细菌产生耐药菌株。一般情况下静脉敏感抗生素治疗10~14d。在抗生素治疗48h后需评估治疗效果,包括临床症状、尿检指标等。若抗生素治疗48h后未能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需重新留取尿液进行尿培养细菌学检查[12]。

总之,新生儿泌尿系感染以全身症状表现为主,其中尤以发热、黄疸及呼吸道感染症状为多,极易造成误诊、漏诊,故对所有患儿常规尿检,必要时做尿培养肾脏超声检查。一旦明确诊断,结合尿培养药敏试验及临床予以有效抗生素治疗。此外应注意尿道口护理,避免局部病原菌上行感染。提倡母乳喂养以预防尿路感染[13]。患儿出院后需定期复查尿常规,泌尿专科随访。

[参考文献]

[1] 王玉兰,詹英,陈军,等. 2004-2005年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外科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感染病原菌监测及其耐药性分析[J].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27(2):216-218.

[2] 邵消梅,叶鸿瑁,丘小汕. 实用新生儿学[M]. 第4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664-667.

[3] Coulthard MG. Do kidneys outgrow the risk of reflux nephrophathy? [J]. Pediatr Nephrol,2002,17:477-480.

[4] 徐珊. 降钙素原在婴幼儿尿路感染诊断中的应用[J].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1,18(4):380.

[5] Mahant S, Friedman J, MacArthur C. Renal ultrasound findings and vesicoureteral reflux in children hospitalized with urinary infection[J]. Arch Dis Child,2002,86(6):419-420.

[6] Hoberman A, Charron M, Hickey RW,et al. Imaging studies after a first ebrile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young children[J]. N Engl J Med,2003,348(3):195-202.

[7] 徐红,李晓忠. 儿童常见肾脏疾病诊治循证指南(试行)解读(七):泌尿系感染诊断治疗[J]. 中华儿科杂志,2010,48(11):817.

[8] 王玉兰,詹英,陈军,等. 2004-2005年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外科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感染病原菌监测及其耐药性分析[J].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27(2):216-218.

[9] 韩玉杰,俞生林,汪健,等. 重症监护室新生儿泌尿系感染分析[J].Journal of Soochow University (Medical Science Edition),2011,31(5):848.

[10] 王怡芳,龚晓红,朱云霞. 女性尿路感染患者病原学监测[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2):223-225.

[11] 王素梅. 新生儿尿路感染的流行病学及病因学进展[J]. 临床儿科杂志,200l,19(4):252-253.

[12] National Collaborating Centre for Women’s and Children’s Health.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in children:diagnosis,treatment and longterm management[J]. NICE clinical Guideline,2007,1:30.

篇5

【关键词】呼吸系统疾病 影响因素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的生存环境及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明显变化,人尖的疾病谱也在发生变化。据卫生部门2005年疾病死亡构成调查结果,呼吸系统疾病在城市的死亡率占第4位,而在农村则占首位。由于大气污染、吸烟、人口老龄化等其他因素,使国内外呼吸系统疾病的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对有效的预防呼吸系统疾病非常有必要。

1 呼吸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疾病的关系

呼吸系统是人体重要的生理屏障,与外环境接触最密切。由于呼吸道与外界相通,在呼吸过程中,外界环境中的有机粉尘,包括各种病原微生物、蛋白变应原、尘粒及有害气体等,皆可进入呼吸道和肺引起多种疾病,其中以肺部感染最为常见,原发性感染以病毒感染多见,原发性感染以病

毒感染多见;吸入各种变应原可致外源性哮喘及外源性变应性肺炎;吸入生产性粉尘可致尘肺,造成肺纤维化;吸入水溶性高的刺激性气体会发生急、慢性呼吸道炎和肺炎;而吸入低水溶性的气体,可损害肺泡和肺毛细血管发生急性肺水肿。

2 空气污染与呼吸系统疾病

人们每天吸入大量细菌的空气以及汽车尾气排出的颗粒、道路扬尘、花粉等组成的颗粒物质,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被吸入后累积在呼吸系统中可引发许多疾病。颗粒物的暴露可侵害呼吸系统诱发哮喘,细颗粒物可引发心肺疾病降低肺功能。研究不同粒径的大气颗粒物对大鼠肺的毒性的试验结果表明,接受最小粒径颗粒物的大鼠受到了最大的伤害,有病的大鼠的肺损伤最严重。即原有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对颗粒物的健康效应物别敏感。在国内开展的一些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大气颗粒物具有负面健康效应。

居住环境是人类生存和活动的重要环境,然而随着现代装饰材料的不断出现和更新,室内装饰材料、涂料的广泛使用,室内空气污染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据调查显示室内新装饰的材料甲醛等到超标可诱发呼吸系统疾病,尤其是哮喘。室内潮湿也是导致呼吸道感染及哮喘的重要因素,在一些通风差的地下室,因潮湿易滋生霉菌,生活在此环境中的人群,慢性咳嗽和哮喘的患病率明显增高。室内煤烟或油烟也可引呼吸系统疾病。

3 吸烟与呼吸系统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统计报告,全世界每年至少有250万人死于吸烟所致的疾病,我国烟草总消耗量占世界首位,61.01%的成年男性和7.04%的女性吸烟。到2025年,世界每年因吸烟致死将达1000万人,其中我国占200万人。烟雾首先进入呼吸道,长期大量的吸烟使呼吸道的防御功能降低或损害而导致呼吸系统疾病,故呼吸系统受害最大,在工业发达的国家肺癌是吸烟造成死亡的首要疾病,在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人们吸烟造成死亡的首要疾病。

长期的吸烟是造成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扩张症、支气管哮喘、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卷烟烟雾中含有多种致癌物质与促癌物质。通过吸烟,这些物质就可以损害支气管黏膜上皮,最后导致癌症。肺癌与焦油含量有直接关系,而进入体内的焦油含量以与吸烟的数量、每支卷烟吸入口的多少,以及吸进肺部的烟量有关。吸烟与呼吸系统疾病死亡危险度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

吸烟是小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不仅损害自身的健康,烟雾还污染空气危害他人,使被动吸烟者发生肺癌和COPD的机会增加,国外一些调查表明,丈夫吸烟,不吸烟的妻子发生肺癌的危险性是夫妻均不吸烟的2倍,其危险度随与丈夫吸烟量增加而增加。

4 气候因素与呼吸系统疾病

气候环境是人类生存的空间,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条件,所以气候环境的变化也是最基本最常见的致病原因。气候因素对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尤为明显,上呼吸道感染与平均湿度关系最密切;慢性阻塞性肺病与最低温度关系密切,支气管哮喘及自发性气胸与平均湿度、平均温度关系密切。肺炎、支气管哮喘、肺心病也受气候因素的影响。

季节变化是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的主要诱发原因之一,其发生的季节性极为明显,冬季最高春季次之,夏秋较少。由于气候变化,作为调节吸入气和气体通道的上呼吸道而言,很难在很短的时间内适应外界温度等改变而上呼吸道感染多发。呼吸系统疾病多见于寒冷季节主要是受凉或温度变幅较大削弱上呼吸道的生理防御机制:冬季一般寒冷于燥,鼻黏膜容易发生皲裂,病毒易于入侵;鼻腔局部血管因受寒而收缩,一些抵抗病毒的免疫物质,特别是鼻腔内局部分泌的免疫球蛋白明显减少,气温下降时,鼻腔局部温度也降低从而适合病毒繁殖生长;这都为病毒的入侵提供了有利条件,在冬季,人们多在室内活动,因而有利于病毒的传播。在寒冷环境中,肺泡巨噬细胞功能降低,以致清除细菌的能力大为减退。这种变化使上呼吸道环境中实验动物经过一个时期,甚至可以看到气管的病理改变,如上皮增生和白细胞浸润。夏秋季由于空气中花粉密度增高,哮喘的发病率增加。

我国西北地区沙尘暴发生频繁,对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尤其是呼吸系统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加之该地区处于高原高寒地带,生活水平低下,气候及生产环境恶劣,医疗卫生条件差,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

综上所述,环境污染、吸烟、人口老龄化、气候变化等均可引起呼吸系统疾病,是呼吸系统疾病增加的主要因素;随着医学检测手段的提高,疾病的检出率也提高,但并不是使发病增加的因素,在一定意义上还是降低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手段。呼吸系统疾病的控制与人们对疾病防治的意识提高、生活习惯的改变、环境保护状况等因素有密切关系。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人口老龄化成不必然,关心和防治老年病已显得尤其重要和迫切,老年病人住院率正逐年上升,实现“健康老龄化”的目标,加强老年病的防治,降低慢性疾病的发病率,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及生活质量,是今后医疗卫生工作的关键。因此,不断提高文化修养,加强环境保护及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是积级预防疾病发生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叶任高,陆在英,内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

篇6

上呼吸道疾病主要指喉以上的部位,包括鼻、咽、喉等,常见的病状有感冒、咽炎、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疾病对人体的影响通常只限于呼吸系统,症状包括全身酸痛、发热、乏力、咳嗽、鼻塞等。一般5天左右便可痊愈。常见的流行性感冒均是由流感病毒感染所致。

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通常细菌多于病毒,其中还包括非典型病原体如支原体和衣原体等,此时会有较多的咳嗽、发热,甚至胸痛、气急,部分患者还会出现痰中带血。此时最好不要擅自吃药,而应该接受医生指导,视情况服用正确的抗生素和其他药物。另外,H7N9禽流感疫情引发关注,应对禽流感不必太焦躁,增强自身体质是首要条件,专家建议如发现流感症状应及早就诊。

爱天然支招:

春季呼吸道疾病的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准确诊断、及时治疗的原则。要注意保暖,“春捂秋冻”,注意通风,做有氧运动,但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多喝水,让气道黏膜保持湿润。增加营养,多吃水果蔬菜,补充天然维生素。易感人群应及时进行疫苗接种,有基础疾病者需及时就医,避免加重。如何预防呼吸道疾病,爱天然为您支招4点:

1.要勤于活动

春光明媚,正是走出家门参加健身活动的大好时光。常到户外活动,能尽情地呼吸新鲜空气,荡涤体内污气,增强心、肺功能:能舒适地沐浴和煦阳光,杀死皮肤上的细菌、病毒,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2.切忌睡眠过多

春天人易犯困,有些人有睡懒觉的习惯。中医认为“久卧伤气”。因为久卧会造成新陈代谢下降,营养障碍,气血运行不畅,经脉僵硬不舒,身体亏损虚弱。因此,在春天要早睡早起,一般每天睡足8小时就可以了。

3.不宜食用生冷食品

宜多吃富有营养并且又容易消化的清淡食物,不吃或是尽量少吃生冷食品,以免刺激胃肠引起疾病。胃寒者早晚喝点姜糖水,有御寒暖胃和防止感冒的双重作用。

4.减少出入公共场所

春天是呼吸道传染病的多发季节,在疾病流行期间,不必要频繁出入商场、影剧院等人多的公共场所。每天吃几瓣生大蒜或是在室内熏蒸食醋,均有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良效。

推荐产品

加拿大爱天然鲨鱼肝油Shark Liver oil

由未受污染的洁净海域中生长的鲨鱼肝脏中提取的营养物精炼而成,不同于其他鱼肝油,鲨鱼肝油内不仅含有多元不饱和脂肪酸DHA和EPA,更富含鲨烯SQUALENE,天然维生素A、维生素D和维生素E,及珍贵的天然免疫物质烷氧基甘油AKGs。鲨鱼肝油中含有的烷氧基甘油(AKGs),是它惊人的免疫力之源。可从根本上迅速增强人体抵抗力,有效提高免疫系统活性。

主要功效:

·提高抗感染能力,增强呼吸道的防御功能,帮助保护循环系统

·促进肠道和肾小管对钙磷的吸收,提高血钙、血磷的浓度,促进骨的钙化

篇7

偶尔的、轻微的打鼾或许并不要紧,而一旦发展成为大声的、断断续续的间歇性打鼾,我们就应认真对待。因为这种打鼾是睡眠呼吸暂停侵袭的征兆――它预示着你的生命可能正在遭受着威胁。

■睡眠呼吸暂停可直接引起人体长期缺氧、胸腔负压增加以及睡眠结构紊乱,引发多种疾病。

睡眠呼吸暂停是一种发生在睡眠过程的呼吸障碍,主要特征是睡觉时反复出现短时间停止呼吸现象。睡眠呼吸暂停大多是由咽部的组织塌陷并堵塞气道造成的,发生呼吸暂停时空气无法进入肺部。

人在睡觉时咽部肌肉组织会变得松弛,同时,地心引力会使舌根后坠,这些原因会使气道变窄,甚至完全堵塞。当气道变窄,气流快速通过时,便会发出鼾声;而当气道完全堵塞,就会发生睡眠呼吸暂停。不同的患者由于病情不同,每晚可发生数十次至数百次这样的呼吸暂停。睡眠时反复发生呼吸暂停,人就无法获得足量的氧气,从而使机体组织缺氧而出现低氧血症;同时,由于呼吸暂停,二氧化碳排出也停止,在体内蓄积,导致高碳酸血症。

人与所有生物一样,在体内能量代谢过程中,必须有氧的参与。人体各器官组织一旦不能获得足够的氧供应,必定受到不同程度的功能损害甚至是细胞死亡。睡眠呼吸暂停可直接致使细胞死亡。睡眠呼吸暂停可直接导致人体长期缺氧、胸腔负压增加以及睡眠结构紊乱等问题,具有很大的潜在危险,并因此造成多个系统功能损害,包括心脑血管系统、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血液系统等,是并发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意外及心肌梗死等疾病的高危因素。

■睡眠呼吸暂停最常见于肥胖的中年男性,但在亚洲,有更多并不肥胖的人患上该病。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在任何年龄段都有可能发生睡眠呼吸暂停。然而,睡眠呼吸暂停最常见于肥胖的中年男性。体重和睡眠呼吸暂停之间存在着强相关性。当体重增加时,脖子就会变粗,咽部的脂肪也会相应增加,使气道变窄。当越来越多的脂肪在咽喉处堆积,睡眠时就有可能把气道堵住。另外,颅面和口咽腔结构异常如咽腔狭小、舌体宽厚、下巴短小后缩的人也都是睡眠呼吸暂停的高发人群。颅面结构异常因素在亚洲血统患者中尤其显著。也就是说,在亚洲,将会有更多并不肥胖的人会因为下巴短小或后缩而同样患有较为严重的睡眠呼吸暂停。鼻咽部增生性疾病、内分泌和代谢障碍性疾病以及任何可导致舌、咽、喉部肌肉功能失调的神经系统病变也均可引起睡眠呼吸暂停。

篇8

【关键词】小儿;疾病;呼吸系统

小儿由于本身机体和心理功能发育的不完善,常常容易患病,而儿科门诊所收小儿病人多为呼吸系统疾病[1]。常有支气管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哮喘等,在此基础上治疗不理想会发展为呼吸衰竭、重症肺炎,所以针对小儿疾病一定要及时了解疾病的动态和发病原因等情况,本文收集2012年1月――2012年12月小儿门诊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主要比较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季节小儿所患呼吸系统疾病的情况。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回顾性调查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春冬季和夏秋季两个阶段小儿门诊呼吸系统疾病患病情况,入选条件为:年龄为0-14岁,经确诊为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不是由其它疾病并发呼吸系统疾病。

1.2方法运用四川美康医药开发公司开发的临床药学管理系统工作站进行2012年1月到2012年12月四季小儿门诊呼吸系统疾病统计分析。

2结果

春冬季和夏秋季两个阶段小儿门诊呼吸系统疾病患病情况占74.9%和54.1%,其中第一阶段呼吸系统患儿5213,第二阶段4389例。

2.1患儿呼吸系统疾病情况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包括支气管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哮喘以及其它如:咽喉炎、气管异物、先天畸形等。

肺炎(分别占24.2%和15.1%),是我国住院患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婴幼儿常发疾病。细菌和病毒都可以引起肺炎,而且发病存在着季节规律,主要发生在春夏、秋冬及冬春等交替时,正是气候变化的时候。这个时期由于天气温度低,低温可以刺激呼吸道黏膜使其充血肿胀,呼吸道纤毛运动减弱,从而使细菌、病毒、灰尘留于体内,进而引起感染至肺炎。小儿肺炎的病因在当代还不清楚,特别是在人口众多的中国,更加严重,这也导致中国治疗方案日益增多,治疗的盲目性、抗生素使用不合理及细菌耐药性也日益严重。医生根据病情综合判断小儿是细菌还是病毒感染,确报治疗的合理性。

2.2上呼吸道感染(分别占呼吸系统疾病的32.5%和29.2%)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又是我们常常所说的感冒,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主要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占90%以上,其余一般为细菌性感染,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病原体,一年四季中冬季病毒繁殖速度最快,相关报告发现冬天是发生感冒频发期,同时发现当气候变化很大的时候感冒的概率也会提高。感冒治疗主要是以抗病毒治疗,但是更主要的是加强预防,多喝水,保持空气畅通和清洁,注意身体表面的温度[2]。

2.3支气管炎和哮喘(两阶段分别占26.5%+10.1%和24.5%+9.5%)大多数的患儿第一次发作在4-5岁左右。发病机制不明,暂时认为是由环境和遗传因素引起,哮喘与季节有很大的联系,在温度突然变化时容易发作,这是因为温度变化也是一种刺激方式,所以在春冬交替时容易发生。由于小儿发生的概率不高,所以治疗很不规范,没有规范和标准的治疗方案,刘昌玉等通过100例哮喘患儿进行追踪观察得出结论:秋季哮喘急性发作率最高,其它季节无明显差异。

2.4其它(分别占16.8%和31.2%)急性感染性喉炎,特点是其发作快,常伴随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也有作为其他疾病的并发症出现,是由细菌和病毒引起的,需要及时治疗,否则严重可以并发喉梗阻有生命危险,1-3岁幼儿常在春冬季发生[3]。

由于小儿身体发育还不完全,在行为和思想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相当于成人,所以在生活上要密切注意小儿的行为,防止小儿发生意外如:吞花生进入支气管,其他气管道伤害等

回顾性调查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春冬季和夏秋季两个阶段小儿门诊呼吸系统疾病患病情况,按年龄分从出生到28天(新生儿期)、≤3岁(婴幼儿期)、3岁到6岁为学龄前期、6岁到14岁为学龄期,春冬季和夏秋季两个时段进行比较,详见表一、表二。

由上表可知春、冬季节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高于夏、秋季,而新生儿以肺炎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病率最高,其它年龄阶段儿童以急性支气管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病率最高。

3讨论

小儿在行为和思想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再加上自己身体免疫功能尚没发育完全,所以容易感染和患病,所以做好疾病预防是非常重要的,做好预防药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进行母乳喂养,因为随着小儿的机体发育和成长,对营养的需求越来越大,而母乳是公认最营养的小儿喂养方式,第二多进行日光浴,日光浴不仅可以杀灭小儿身体表面的细菌和病毒,还可以促进小儿钙剂的吸收,满足小儿生长发育的要求,第三是保持小儿呼吸道的卫生,注意双球菌和链球菌的感染和通气的顺畅,经常对口腔鼻腔咽部进行护理,避免细菌的大量繁殖。第四避免去密集的公共场所,因为小儿的体质差,免疫功能差,容易感染,所以要建立良好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经常更好衣物,尿布。第五要按时进行预防接种。按国家规定进行疫苗的接种,像白喉,百日咳等从而提高小儿呼吸系统的免疫力[4]。

本文总结小儿患者呼吸系统疾病包括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急性支气管炎,春、冬季节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高于夏、秋季,而新生儿以肺炎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病率最高,其它年龄阶段儿童以急性支气管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病率最高,同时提醒学者注意小孩子的心理和身体的和谐发展,保护小儿的生活环境,提高小孩免疫力,科学防治小孩呼吸系统疾病。

参考文献

[1]陆权,张育才.小儿呼吸系统疾病诊治进展[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6,21(5).

[2]赵顺英.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8,23(5).

篇9

呼吸系统疾病

用中药敷贴治疗慢性咳嗽等呼吸系统疾病,是为人熟知的“冬病夏治”之法。

敷贴治疗是中医最常用的“内病外治”法,除了能治疗慢性咳嗽、哮喘、急慢性支气管炎、咽炎、体质虚弱者反复呼吸道感染外,对过敏性鼻炎、鼻窦炎、扁桃体炎等也有很好的疗效。

敷贴的时间一般在三伏天开始,需经6至12次治疗,连续三年为1个疗程。最常见的是选用一些辛香、逐痰、温阳、驱寒的复方中药,通过皮肤渗透,疏通经络、调节脏腑、调整机体和外界环境的平衡,从而达到内病外治的目的。

手足癣、冻疮

在夏季采用中药浸泡的方法来防治手足癣、冻疮等皮肤疾病,也是中医的一大特色。

盛夏之际,人体皮肤的温度和湿度最高,毛孔开泄,药液最易透达皮肤深处,使作用得以充分发挥。此时用恰当的中药进行浸泡,不仅能治疗手足部的皮肤瘙痒、浸渍、水疱、糜烂,还可防治冬季易发的皮肤粗糙、皲裂和出血。中药浸泡液可选用中药鹅掌风浸药等,也可到各大中医院配制。

中医认为,手足癣是由湿热或血虚风燥所致,在夏季主要是湿热所致。在中药浸泡的同时,配合内服中药,有利于增加和巩固疗效。特别提醒,发生手足癣后,应针对不同的类型对症治疗,外用药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不要盲目使用复方类的外用药,因为这类药中都含有激素,容易使手足癣加重。

冻疮是不少女性和儿童每到冬季的烦恼。一般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红肿型,是气温降低后血液循环减缓所致,从中医角度说,是气血凝滞引起的;另一种是溃烂型,这种冻疮到了春季能自己愈合,但到第二年又易复发。夏季用中药膏剂敷贴、中药煎熬浸泡等方法治疗,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骨关节疾病

每到夏季,因吹空调冷气过度而导致关节病发作,尤其是颈椎病、肩周炎加重的例子不在少数。这些原本常在寒冷季节发作的疾病,如今因为空调的普及也在夏季频发。

采用温灸手法刺激相应的穴位,同时配合一些通经活络、行气活血、祛风除湿的药物加以治疗,能解除或减轻关节的疼痛、麻木、酸胀等症状。

胃痛腹泻

虚寒性胃痛和腹泻病人容易在冬季因受寒而发作,但近年来,由于在夏季饮用冷饮过多或吃完麻辣食物后立即喝冰镇饮料而导致发病的人群越来越多。这类人群在三伏天里进行针灸、艾灸等治疗,可缓解症状,并减少来年冬季的发作。一般情况下,1个疗程10次,通过1至2个疗程的治疗即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原发性痛经

篇10

急性胰腺炎是胰腺的急性炎症过程,伴随着胰腺和(或)其他远隔器官的病变。尽管目前有大量的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方法,胰腺炎的诊断仍然较困难。一项尸检研究发现有30%~40%的胰腺炎被漏诊!这说明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们低估了胰腺炎的复杂性。

下面我们人为地将急性胰腺炎分为三个阶段加以论述,目的是方便讲述不同时期临床表现的要点。但须注意:由于疾病的严重程度不同和渐进发展以及病患的个体差异,其结局也有很大的不同,如轻症急性胰腺炎仅有第一阶段表现即痊愈,重症胰腺炎可能来不及就诊便已经猝死。

急性胰腺炎的起病――突出的症状“腹痛”

(这段时间通常是指起病最初24小时内)

正确诊断急性胰腺炎首先基于对病史的采集和分析。典型的急性胰腺炎的起病和临床表现是必须要熟悉的。那些起病和临床表现不典型的急性胰腺炎往往和一些内外科危重急症相混淆,遇到这类情况要仔细鉴别,不要漏诊或误诊。

典型:“一位年长且营养良好的患者,在一次食用含油脂较高食物的饱餐/饮酒之后数小时,突然出现上腹痛且逐渐加重至剧烈的难以忍耐的程度,像束带状放射至背部,伴有严重的恶心与呕吐,屈曲位(蜷缩身体)以减轻疼痛……”

非典型:有些患者出现类似于急性胆囊炎的发作过程,即突然出现的中等程度的右上腹疼痛;有些类似于急性酒精中毒并急性胃炎的症状,尤以醉酒后出现者;还有类似急性肠梗阻者;甚至有表现为休克、精神-神经症状和猝死者。

共同特点:虽然急性胰腺炎有着各不相同的临床表现,但是共同点有:①突发,不同于其他病因导致的腹痛,疼痛起始时间不能被回忆。急性胰腺炎患者往往不能够清楚记得疼痛发生的具体时间;②腹痛程度逐渐加重,常在数小时内达到高峰;③疼痛一般较剧烈;④在不干预的情况下,疼痛程度达峰值后很少波动;⑤疼痛一般持续数天;⑥呈特殊的屈曲,增加腹膜后间隙以减轻疼痛。

起病时容易混淆的情况:起病时做好鉴别诊断至关重要,因为一些内外科危重急症起病与急性胰腺炎有类似之处。见表1。

急性胰腺炎的病程早期――炎症反应导致各系统受累

(这段时间通常是指起病10天内)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早期先出现SIRS,然后向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发展。SIRS的诊断标准相当宽泛,许多急性胰腺炎诊断时符合SIRS的标准。急性胰腺炎的发热一般为低热或中等程度发热,持续在3~5天之间,如高热不退或体温正常后重新上升应考虑有继发感染。见表2。

胃肠道表现:所有急性胰腺炎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和腹胀等胃肠道表现。消化道出血常常是重症胰腺炎时并发急性胃黏膜糜烂甚至溃疡的结果。急性胰腺炎时腹腔炎性渗出液可刺激小肠引起肠胀气和肠麻痹,通常是空肠积气,X线腹平片表现为“哨兵袢”。若X线片上横结肠、肝曲或脾曲等处发生痉挛性收缩,结肠局部积气,结肠像被刀割一样,称为“结肠切割征”。

呼吸系统表现:急性胰腺炎早期患者的呼吸系统情况必须得到重视,因为并发的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重症胰腺炎患者病程早期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出现呼吸频率增快、呼吸困难、紫绀、血气分析提示低氧血症等情况,均应高度警惕ARDS的发生。

心血管系统表现:休克是常出现的心血管系统并发症,患者出现出冷汗、脉搏细弱、血压较病前下降等表现。休克的产生主要有下面两个方面的机制:①血容量不足;②炎症因子对心血管系统的抑制。心律失常也是常见到的心血管系统表现,如早搏、传导阻滞、心房颤动等。更为严重的并发症有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有研究统计,一半以上的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心电图是不正常的。

肾脏表现:急性胰腺炎的肾脏损害很常见,尤其是重症患者。最先发生的是肾前性的肾功能不全,表现为少尿、氮质血症和尿常规检查异常。发生的机制主要还是血容量不足和炎症介质的作用使肾脏灌注不良。此时如能及时改善肾脏灌注,肾功能会很快恢复。如果这一情况未能得到及时纠正,就会从肾前性肾功能不全走向肾实质损害,最常见的是肾小管坏死。一旦出现这一情况就会使患者的救治十分棘手。

神经-精神系统表现:这是常常被临床医生忽视但却十分重要的方面。严重的胰腺疾病基础上发生的神经-精神症状称为“胰性脑病”。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其出现率仅5%~10%,一旦出现即提示重症,病死率高达50%!尤其以长期嗜酒者发生最多。主要表现为:烦躁、幻觉、言语不清、意识模糊、四肢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和昏迷等。

典型病例:患者,男,63岁,饮酒后突发上腹痛1天,诊断急性胰腺炎入院。既往长期饮酒30余年,每日约100g白酒。入院当晚出现烦躁,说胡话,家属及值班医生均不能听懂,并诉见到病房屋顶有“巨大蜘蛛”(幻视)。急请神经科会诊病理征阴性,头颅CT未见异常。

内分泌-代谢系统表现:一过性血糖升高、血钙降低均与急性胰腺炎的预后直接相关。

出现多重水电解质酸碱失衡,如缺氧休克导致的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急促导致的呼吸性碱中毒和剧烈呕吐导致的低钾低氯碱中毒。

血液系统表现:急性胰腺炎早期血液呈高凝状态,纤维蛋白原增加,可诱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另外,由于重症胰腺炎腹腔内出血渗入皮下,在两侧腹股沟或脐周可出现皮下瘀血,前者称为Grey-Turner征,后者称为Cullen征。这两个征象常在起病后72小时左右出现,发生率不足5%,一旦出现则病情笃重。

肝胆系统表现:由于胆系梗阻是急性胰腺炎的最常见病因,故黄疸、胆囊肿大、胆管扩张或肝酶升高非常常见,少见的情况有肝功能衰竭。

急性胰腺炎病程的后期――假性囊肿与感染

(这段时间通常是指起病的10天~2个月)

这一阶段并不是每一个急性胰腺炎患者都将经历的,而是只有不到20%的重症胰腺炎患者才会出现的情况。

胰腺假性囊肿与真性囊肿的区别是,假性囊肿的囊壁是由非上皮组织覆盖的,囊内液体中含有消化酶,是炎症反应后期,纤维肉芽组织包裹坏死渗出的液体形成的。假性囊肿往往要到起病后4~6周才能形成,可位于胰腺内部,也可以在胰腺外部。典型的临床表现是发病4周后出现腹胀,查体触及包块和淀粉酶持续升高。发现假性囊肿的方法主要依赖影像学,B超、CT均可以提供正确的诊断。胰腺假性囊肿可以并发感染、囊内出血、囊壁破裂和压迫周围脏器,有关假性囊肿的预后和治疗后面还会提及。

感染是急性胰腺炎最为严重的并发症。随着疾病早期加强监护以及生命支持治疗的飞速进步,炎症早期因器官功能衰竭导致的死亡已经大幅下降。目前感染已经成为急性胰腺炎死亡的首要原因。

胰腺感染分为胰腺脓肿和感染性胰腺坏死。两者的概念、临床表现和预后完全不同。胰腺脓肿最常见,指局限的坏死、液化后的胰腺或其周围组织继发感染形成的脓液聚积。其形成往往在重症胰腺炎起病后的4周以上,脓液外常有纤维壁包裹。见表3。

凡是急性胰腺炎病程中出现高热、腹痛加剧、腹部包块和全身中毒症状加重,白细胞计数升高伴中性粒细胞核左移时,均应首先考虑胰腺继发感染的可能。CT片上看到聚积液体中出现气体是脓肿存在的可靠标志,另外增强CT可以清楚地显示脓肿的部位和范围。B超引导下穿刺脓肿抽吸脓液不仅可以确定脓肿的诊断,而且可行革兰染色和培养确定病原菌。

这里我们看出,急性胰腺炎尤其是重症胰腺炎,涉及到几乎大内科所有学科的内容。临床表现确实十分复杂,对患者的每一个主诉、体征和实验室检查异常都应该仔细分析,以免延误可能存在的问题。

应记忆的知识点

急性胰腺炎病程中不同阶段的临床要点:腹痛起病;炎症反应致系统受累;感染

急性胰腺炎起病时腹痛的共同点

急性胰腺炎起病时须鉴别的疾病

SIRS的判定,ARDS、急性肾衰竭和胰性脑病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