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疾病治疗范文

时间:2023-10-26 17:31: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呼吸系统疾病治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呼吸系统疾病治疗

篇1

关键词:冬病夏治;呼吸系统疾病治疗方法;护理方法

冬病夏治疗理论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是在中医"冬病夏治,冬病冬防"、"子午流注,适时开穴"理论指导下的一种独特的外治疗法。"冬病"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病变,如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源性心脏病、老年畏寒症以及属于中医脾胃虚寒类疾病。"夏治"指夏季这些病情有所缓解,趁其发作缓解季节,辨证施治,适当地外用一些方药,以预防冬季旧病复发,或减轻其症状。近年来,这种治疗方法在临床上使用较多,并取得理想的效果[1]。为了探讨冬病夏治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护理方法。对2011年l月~2013年10月我门诊治疗的8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门诊治疗的8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将患者按照治疗时间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调研中,共有47例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其年龄在39~84岁,平均年龄为(49.5±1.5)岁。患者入院后,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患者均符合呼吸系统疾病相关标准,两组患者年龄、发病时间等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1。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实验组采用中医药疗法治疗,具体方法如下:咳嗽贴:麻黄、肉桂、甘遂、细辛、白芥子、杏仁、麝香,以上诸药打粉,以生姜汁和医用凡士林适量调和,作丸约3g大小,贴于肺俞、心俞、膈俞、肾俞。哮喘患者加大椎、定喘;脾胃虚弱经常腹泻患者加脾俞、胃俞。每穴一丸,医用胶布贴敷固定,贴敷时间为每年的初伏日、中伏日、末伏日(最好是1d当中阳气最旺的中午)共3d,各贴1次。还可以在立冬日贴1次,以巩固疗效。贴敷2~6h/次,有灼热疼痛者时间宜短,有微痒舒适感者时间可长,一般可连续贴敷3年。其他改进的敷法原理与此大致相同。针灸,即"三伏针"或"三伏灸",辨证选取肺俞、心俞、膈俞、璇玑、膻中等穴位进行灸疗。针灸疗法取患者膻中、肺俞、脾俞、肾俞、足三里、丰隆等穴,三伏时节隔日1次,共15次[2]。

1.3疗效标准 完全恢复: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患者能够自理生活。部分恢复: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患者能够进行简单运动。未恢复:患者呼吸困难等症状出现加重现象或患者死亡[3]。

1.4统计学处理方法 实验中,对患者治疗时的数据进行搜集,利用SPSS16软件进行分析,并进行χ2检验,实验结果采用(x±s)表示。

2 结果

调研中,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优于对照组(75%);实验组对我院治疗满意度为95(38/40)优于对照组(P

3 讨论

冬病夏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特色,它融合了中医学、时间医学、免疫医学等诸多学科的知识。该疗法主要在特定的时间段内,即在中国农历"夏至"、"头伏"、"中伏"、"末伏"的时令期间,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针对不同病症,采用穴位贴敷通过中药对人体穴位的刺激,激发经络功能,调和气血,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和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调动人体的内在抗病能力,调整机体和外界环境的平衡,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复,从而达到内病外治的目的。冬病夏治强调在夏季慢性疾病的缓解期通过穴位贴敷等疗法,提高机体免疫力与抵抗力,使秋冬季少发病或不发病,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这也是中医"治未病"思想具体体现的一个方面[4]。冬病夏治的原理归结起来只有2条:①针对寒邪;②针对体质虚寒。将这些冬天好发、阳气虚弱的疾病于未发病而阳气旺盛的夏季进行治疗,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入冬少发病,直至不发病。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外,还应该加强患者护理,其具体护理方法如下。

3.1护理方法 个性化护理是近年来使用较多的一种护理模式,这种护理模式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活动,教育对象为患者及其家属,旨在加强其疾病认知水平,促进患者健康。具体护理方法如下:①通常情况下,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等较多,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这种痛苦会导致患者的机体能力很差,而且还会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出现。因此要学会对患者进行心理的护理,在患者出现焦虑和恐惧等不良心理状态的时候,要并进行针对性疏导。让患者感受到温暖,并且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积极的配合护理,早日恢复健康;②对于呼吸困难者,医护人员要加强患者日常护理,让患者保持半坐卧姿势,并保持呼吸道通畅;③保持患者气道通畅。医护人员护理时要尽量让患者头后仰。对于长期卧床患者要定期为患者翻身,防止褥疮的发生。神志清醒的患者鼓励其咳嗽自行排痰。由于痰液堵塞鼻腔及口腔,神志不清者需勤吸痰。患者吸痰时负压不宜过大,压力调节在250~300mmHg,吸痰动作轻柔,持续时间不能超过15s/次。吸痰前轻拍背部五指并拢,指掌关节微屈,从肺底向上轻力拍打,以将痰液吸出。吸痰管及容器用后用1:200消毒灵液体消毒;④患者治疗后,医护人员应该让患者多服用一些营养价值高的食物,多让患者饮食一些豆制品,补充患者机体的营养损耗;患者选择食物时,可以选择一些相对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患者在日常饮食过程中,可以多吃一些健脾、益肺,帮助患者增强体质,改善患者症状。调研中,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优于对照组(75%);实验组对我院治疗满意度为95(38/40)优于对照组(P

3.2不良反应 患者采用这种方法治疗后,也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常见为贴敷局部皮肤灼热刺痛感甚至出现水泡,一般3~5d即可结痂痊愈,局部有轻微色素沉着属正常反应。对敏感患者适当缩短贴敷时间,并在药物配比上调整白芥子用量,第一次贴敷通常采用轻型配方,二伏、三伏贴敷根据个人一伏贴敷皮肤反应情况分别采用轻、中、重型配方。对局部出现水泡者可嘱患者不要戳破水泡,可涂湿润烧伤膏,痒者可外涂少量皮炎平类药物,不要包扎,穿干净、柔软、透气的全棉衣服,一般3~5d即可痊愈[5]。

综上所述,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较高,临床上采用中医药疗法治疗效果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启才.针灸治疗学(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02.

[2]中国针灸学会."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临床应用指导意见(草案)[J].中国针灸,2009,29(7):541-542.

[3]舒志美.冬病夏治三伏贴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中外医疗,2012,22:111-112.

篇2

【关键词】 抗生素;临床治疗;联合用药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50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815-02

Analysis of antibiotics in the treatment of respiratory diseases

ZHANG Bin-gxin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Dali City,Dali,Yunnan,671000

【Abstract】In modern times,with the deepening of medical research,antibiotics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increasingly common.Respiratory Medicine,as a important department of hospitals,clinical use of antibiotics by the concern of physicians and patients.In determining treatment of the patient's condition,but also affect the economic burden on patient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tatus of clinical use of antibiotics in Respiratory Medicine and discusses some of the details of clinical use and precautions.

【Key words】Antibiotics;Clinical treatment;Combination therapy

抗生素中具有抗病原体,能有效抑制细菌或者真菌的再生,在一些容易感染的呼吸道疾病治疗中有很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抗生素的合理使用不仅能有效地增强治疗效果,而且还能缩短病症的治疗时间,减少患者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提高患者对病菌感染的抵抗能力。呼吸内科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核心部门,抗生素在呼吸内科中的临床应用关系到呼吸系统疾病治疗的效果,对此方面进行研究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是当代医学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1 抗生素临床应用现状

当前,大多数临床医师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时,都会根据患者的症状和病情严重程度来选择临床用药。这种方式虽然是采取“科学”的方式针对性的用药,但却忽略了患者日常药物的使用,患者自身的耐药性会极大程度地降低药物使用效果,从而影响到整体的治疗效果。如果患者平时极少使用抗生素,这种用药方式很容易让患者对抗生素产生强烈的耐药性,当呼吸道再次感染时,就必须使用抗菌性更强的抗生素来抑制病菌的再生。例如,患者平时仅服用阿莫西林等抗生素,临床医生在治疗时没有考虑到这一因素,给患者使用了头孢4代,这种用药方式能有效地解决当前的呼吸道感染问题,但患者日后感冒服用阿司匹林就不会产生任何抗病效果,就要服用头孢四代或抗药性更强的药物。如果患者日常经常服用头孢1、2、3代抗生素,在临床治疗时,医师就要结合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来选择用药的种类:病情较轻的患者服用头孢1、2代药物,病情较重的患者服用抗药性更强的药物以减少患者体内耐药性的产生。因此,在治疗呼吸道感染疾病时,临床用药方式要把患者日常抗生素用药情况纳入考虑的范畴,这样不仅能提高抗生素药物的治疗效果,同时也能抑制患者体内高等级抗生素耐药性的产生,这样有利于完善当前的抗生素临床用药体系,提高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效果。

2 呼吸内科抗生素临床用药注意事项

由于呼吸系统疾病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导致了抗生素临床用药并没有行得通的、统一的标准,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用药方式,需要注意的事项包括以下几点:

2.1 要把患者日常用药情况作为药物选择的基础 从上文抗生素临床用药的现状分析中可以看到,针对结合患者日常的用药情况来选择抗生素种类能起到提高治疗效果和抑制患者体内抗生素耐药性能的产生。就目前对呼吸内科抗生素临床用药的研究层面来看,结合患者日常用药情况的择药方式的基础是合理的,它把当代的医疗发展趋势和药物研究进行了择优综合,是一种比较先进、科学的用药理论。因此,医师在临床用药时,要详细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在此基础上根据素抗药性能的强弱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2.2 避免盲目使用抗生素 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盲目使用抗生素不是简单意义的滥用药,而是对统一的病症都使用抗生素药物,例如患者上呼吸道发炎均使用抗生素药物。现代临床抗生素用药理论中明确指出,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时,要根据病根的原因选择抗生素的种类。在一些病毒感染的疾病中,使用抗生素治疗没有效果,结果严重的会导致菌群失调。针对这些问题,在呼吸内科抗生素临床用药的过程中,要根据病因针对性的选择抗生素,病毒感染疾病使用抗病毒类抗生素,而不是统一使用抗生素药物治疗。避免盲目用药能有效地提高药物治疗的效果,它也是完善临床抗生素用药理论的基本途径。

2.3 抗生素联合用药问题 抗生素联合用药是现代医学发展的重点,针对病因未明或危及生命等感染性疾病时,采用抗生素联合用药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抗病效率,达到综合除菌、杀毒的效果。出现下列几种情形时,可以采取联合用药的方式:单一抗菌药物难以控制感染;患者有免疫缺陷且病情较重;多种细菌共同导致的系统局部感染;日常使用单一的抗生素导致耐药性较强。笔者多年抗生素临床用药过程中发现,在治疗呼系统感染性疾病时,经常遇到抗生素临床用药可选种类少的问题。这种情况就导致大部分医生都会根据用药习惯来选择抗生素,并没有考虑患者的实际病情。因此,在现代呼吸内科抗生素临床用药过程中,医师要了解患者感染疾病的特点,结合实际病因,选择何种药物、单一用药还是联合用药,要充分利用联合用药的优势,准确、及时地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

2.4 抗生素临床用药量问题 药物用量问题是所有药物治疗都必须注意的事项,在利用抗生素治疗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过程中,药剂用量是影响临床治疗效果不可忽视的因素,要根据患者血药浓度、半衰期、患者病情等基本病情科学的定量药剂用量。同时,临床医师还应根据抗生素特点选择溶媒,如果溶媒不合适,不仅会影响到治疗的效果,还会错过病症最佳的治疗时间。抗生素临床用药量需要在长期的工作经验中,进行不断的归纳和总结,选择最合理、最科学的方式来确定用量的大小,以实现临床用药的目的。

3 结语

综上所述,抗生素在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具有重大的意义,决定了临床治疗的效果。临床医师在选择抗生素用药时,要考虑患者的日常用药问题,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来选择用药方式和药剂量,避免盲目用药。要把合理性、科学性作为抗生素临床用药的基础,达到最佳的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篇3

哈尔滨市道外区太平人民医院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50

【摘 要】雾化吸入治疗呼吸系统的方法在临床上可以保证呼吸系统的不同作用,合理的雾化吸入临床操作手法,有效的药物治疗控制可以加深药物浓度的病灶针对性治疗,保证安全性高,毒副作用低的良好雾化效果,本文将针对临床中雾化吸入药物治疗的相关呼吸类系统疾病进行系统的介绍和分析,比较氧气压入式雾化、超雾化控制压缩控制治疗的方式和相关作用,从而分析未来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对于呼吸系统疾病的相关雾化吸入药物治疗方法,从而加深医生研究工作者与患者对于雾化吸入方法治疗的研究性,保证相关系统的有效治疗过程,提高雾化吸入药物治疗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雾化吸入; 呼吸系统; 临床

雾化吸入的临床治疗方法是较好的采用药物化痰、消炎的方法治疗呼吸类系统疾病的方法。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操作方法较为简单,可以通过简单的仪器直接将药物送达病灶,从而提高治疗病灶药物接触性浓度,从而提高临床治疗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减低药物对于其他机体病灶的毒副租用。雾化吸入治疗是将药液有针对性的治疗与患处,效果较为明显,局部性的药物浓度增高处理,可以避免全身性激素反应,治疗患者只需要被动的接收,完成药物的治疗效果,从而加深药物的有效性治疗和控制。雾化吸入的治疗方法已经普遍的使用于各类的呼吸类系统疾病中,越来越多的呼吸类问题治疗采用雾化吸入的方法来完成。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每种雾化吸入的方式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确定,本文将针对三种常用的临床雾化吸入方法进行介绍,从而认识雾化吸入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效果,从而加深医学领域关于更好的雾化治疗方法的研究。

1 雾化吸入的常用临床呼吸系统治疗方法

1.1 超声式雾化治疗临床呼吸系统

超声式雾化治疗的方法通过应用超声波的能力,将相关治疗药物以细微的方法由呼吸道吸入体内,从而达到患者病灶,从而完成治疗的目的。超声式雾化吸入具有雾化量可以调节,雾化滴的比例均匀,在雾化过程中可以产生一定的热量,从而加湿和加温深,提高雾化通气的功能效果,有效的控制支气管相关炎症,从而更好地完成超声式液体游离入体内病灶,从而空气离子的相关作用。由于超声雾化过程中会造成药物鼻咽腔内的沉积,从而可能破坏药物的结构,影响雾化过程产生的热量,降低药物到达病灶的浓度。因此,控制超声雾化效果可以有效的提高雾化过程,从而逐步的保证药物浓度完成临床呼吸系统的有效治疗。其作用在于可以加强咽喉炎症、气管炎症、支气管炎症、毛细血管炎症以及肺炎等慢性类的呼吸系统的治疗和控制,从而有效的完成相关呼吸系统产生慢性肺心病、肺结核等疾病问题的治疗和控制。

1.2 氧化雾化吸入治疗临床呼吸系统

氧化式雾化吸入的方法通过药液在氧气的气流变化中逐渐形成雾化状态,让患者通过呼吸道吸入的一种治疗方法,将细微的药液转变成气雾形态随氧气吸入呼吸道,从而达到控制患者的治疗效果的目的。氧化式雾化的优点是具有一定的可调节性,可以对雾化量的大小、均匀程度进行系统的有效性调节,药液可以随着患者的呼吸道直至支气管患处和肺泡中,从而达到消炎病灶、镇咳祛痰、消除支气管痉挛情况,改变整体通气的功能效果的目标。氧气雾化吸入以氧气为主要的气源,氧气流量可以控制呼吸道接触药物浓度的情况,从而保证呼吸道对于病灶感染情况的有效性治疗,氧气雾化吸入治疗的方式需要保证雾化的药液浓度较高,相对的分析颗粒较小,从而有效的控制化痰效果,不易发生因患者的呼吸道刺激造成呛咳的反应,这种操作方式较为简便,患者对于这种雾化方式易于接受,没有副作用,得到临床反馈的较好评价。

1.3 空气压缩雾化治疗临床呼吸系统

空气压缩雾化的治疗方式是通过对压缩空气的方式加强药液的雾化效果,从而得到充分的吸收。压缩后的雾化的分子极小,患者不需要费力就可以容易的完成药物的进入,从而使雾化液进入,仪器控制雾化和吸收的效果,从而提高药效。临床上常用的空气压缩雾化仪器较为简单,使用方便,体积小,方便患者随身携带,保证要口腔、咽喉部位药物的整体沉积面积,降低药物的副作用,保证雾化药物颗粒的大小程度均匀,保证对病症的效果。空气雾化压缩的吸收效果持续时间较长,效果较为显著,副作用较小,现被广泛的应用于儿童的呼吸道治疗中。空气压缩雾化的方法可以保证治疗效果的直接,全面,副作用小,比口服药物的效果快,与超声雾化方式相比更易于儿童接收与配合治疗。

2 雾化治疗呼吸系统相关问题的临床未来发展

雾化治疗呼吸系统的相关问题会为治疗呼吸系统的相关疾病有良好的效果。例如,诱导性痰检,支气管镜像检查、辅肺心病的右心衰竭检查,急性的哮喘病症的治疗等。采用雾化的方式加强相关病症的有效控制和良好治疗,加强对于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治疗效果,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呼吸系统的临床研究中雾化吸入治疗的方法改变了原有的给药方式,通过直观合理的方式完成药物控制,操作简单,副作用低,对于慢性肺心病疾病可以进行有效的治疗和控制,从而完成雾化系统的相关治疗方法。未来雾化吸入治疗方法将在医疗水平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美) 赫考维茨著, 海涌等译. 呼吸系统[M]. 山东: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0901:25-112.

篇4

方法:这次研究所选择的对象是在2011年的12月到2012年的12月,这一时间段内到我院进行治疗的患儿,患者主要的病症是各种呼吸道疾病,患者一共是78例,把患者在医院中进行住院治疗的相关病历资料作为这次研究中需要的基础数据。医院中的相关医护工作人员对患儿在治疗中的病症情况进行分析。对78例患者进行随机的分配,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个小组。实验组中的患者数量是39例,对其用盐酸氨溴索药物进行治疗,用盐酸氨溴索药物进行治疗是在患者接受常规性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的。对照组中的患者也是39例,对患者进行常规性的治疗。

结果:通过对患者的治疗,实验组中的39例患者中,治愈的患者是29例,其中治疗之后有效的是8例,无效的患者是2例,实验组中的总的有效率是94.87%;在对照组中,经过治疗之后被治愈的有24例,有效的是9例,患者中经过治疗依旧无效的是6例,总的有效率是84.46%。

结论:在对患者的治疗中,盐酸氨溴索这类药物的使用可以起到比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提升对患者的治愈率,减少患者的病痛,是今后治疗中非常值得推广的一种治疗方式。

关键词:儿科呼吸系统盐酸氨溴索效果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269-02

如果幼儿患有呼吸道疾病,就会出现反复咳嗽、呼吸急促以及体温升高等等的症状,会导致患儿出现哭闹的现象,如果不及时的进行治疗,会严重的影响到患儿的身体健康。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性的资料。这次我们选择的研究对象是,在2011年的12月到2012年的12月这一时间段内到我院进行治疗的患儿,患者主要的病症是各种呼吸道的疾病,患者一共是具有78例,并把患者在医院中进行住院治疗的相关病历资料作为这次研究中需要使用的相关基础数据。在研究中,利用回顾资料的分析方法来对这78例患者的相关病症表现以及相关的治疗过程进行分析与探讨。在患者中男性的患儿一共是具有54例,占据患者总数量的69.23%,女性的患者是24例,占据30.77%;本次研究的患儿年龄在3个月到10周岁之间,3个月到1周岁之间的患者数量是16例;1周岁到3周岁之间的患者数量是29例;在3到6周岁之间的是12例;并有21例患者年龄是在6到10周岁之间的。患者的平均年龄是(3.2±1.07)岁,患者的体重是在8千克到39千克之间,患者的平均身体重量是(19±2.14)千克。

1.2临床观察。对这78例患者进行病症的观察,经过对患者的了解,患者的患病时间为13个小时到8个工作日之间,患者的平均患病时间是(1.9±0.63)日。对患者的病症表现进行以下的分析,患者中出现反复咳嗽的患者是38例,患者中呼吸急促的患者是32例,患者中痰量出现增加现象的是29例,出现体温升高现象的患者是53例,有23例患者是恶心呕吐的患者,有15例是出现腹泻症状的患者。以上所分析的患儿病症是具有重叠性的。

1.3相关的检测过程。按照相关规定对患者进行医学检测。对患者进行检查的范围有,细菌检查、CT影像、肺部听诊等等。在对患者进行听诊的检测中,患儿出现粗鸣音的具有56例,占总患者数量71.79%;并且出现湿罗音现象的患者是35例,干啰音是21例。患者中肺部没有听见杂音的患者数量是22例,占28.21%。在所有的患者中呼吸气率比较微弱的是21例。

1.4对治疗方法的研究。对患者进行分组,并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症程度等的不同对患者进行分组,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两个小组,实验组中的患者用盐酸氨溴索的药物进行治疗,对照组的患者用常规性的方式进行治疗,两组患者的患儿数量都是39例。

1.4.1常规性的治疗。对患儿进行常规性的治疗,包括吸氧治疗法、抗病毒以及雾化疗法等。7天作为一个治疗的疗程。使用的方法是静脉注射的方法。这样的治疗方法对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患者都适用。

1.4.2盐酸氨溴索。在用上述讲述到的常规性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对实验组中的患儿用盐酸氨溴索药物进行治疗,使用的方法是静脉注射。

1.5相关诊断标准。按照肺炎治疗的相关标准。患者治愈:患者出现的哮喘、咳嗽、咳痰以及干湿罗音等症状全部的消失,并经过X光照射之后患者肺部的状况非常的好。有效:患者曾出现的哮喘、咳嗽等症状已经明显的好转,并且肺部的病症也具有一定的好转。无效:患者在进行治疗之后,各种症状都没有出现好转的现象。

1.6统计学的原理。相关的计量资料数据都是采用均数±的方式进行表示,并且标准差用(X±S)的方式来表示,并采用SPSS12的统计软件,相关的计数资料采用X2的方式进行检验,P

2结果

对两个小组的患者进行治疗,经过了7到15天的治疗之后,得到了以下的实验结果。实验组,即用盐酸氨溴索的方式进行治疗的患者中,治愈的患者是29例,有效的是8例,无效的患者是2例,治愈率和总的有效率分别是74.35%,94.87%;对照组的患者,也就是用常规性的方式进行治疗的患者,治愈的患者是24例,有效的是9例,无效的患者是6例,患者的治愈率与总的有效率分别是61.53%与84.46%。两个小组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体重、心肺功方面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的差异。

3讨论

小儿呼吸道系统疾病是现代医院儿科的诊断中非常常见的一种病症,但是对患儿的身体健康损害较大,对患儿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盐酸氨溴索是一种治疗呼吸道疾病比较有效的药物,是非常值得在临床中进行应用并推广的药物。

参考文献

[1]何仁芳,王玉洁,张丽云.盐酸氨溴索药物对患儿呼吸道疾病的治疗效果研究[J].罕少疾病杂志,2012,16(1):32-34

篇5

【关键词】儿科;呼吸系统;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076-01

盐酸氨溴索注射剂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主要作为一种祛痰剂而在临床广泛使用,对支气管哮喘以及阻塞性肺疾病都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1],其作用于患者后可以帮助其分泌活性物质,纤毛上皮得以有效再生[2],纤毛可以有效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有效对患者的呼吸道进行清理工作,而其存在的抗氧化效果可以减少对患者气道的影响,减少双氧水在中性粒细胞,使次氯酸以及氢离子得以有效去除,也有效抑制了组织胺等炎症物质的释放,促进患者疾病往有利方向发展,我院研究了盐酸氨溴索注射液的治疗效果,现阐述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2012年05月到2014年04月收治的94例儿科呼吸系统患者,包括了63例男性患者以及31例女性患者。年龄区间在3.4-8.9岁。病程区间在5-14个月。

1.2治疗方法:Ⅰ组使用布地奈德药物进行治疗,大于6周岁的儿童每天进行3次给药,每天保证500μg的总药物剂量;对于小于6周岁的儿童,每天分4次进行给药,每天保证250μg的总药物剂量,坚持给药6周观察治疗效果。Ⅱ组静脉滴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对于超过6周岁的儿童每天2次,每次滴注18mg;对于3-6周岁的儿童每天进行3次滴注,每次滴注8mg的剂量。对于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治,依据患儿的体重(30mg /kg)进行给药,药物分4次进行注射泵给药,使用静脉滴注的时间要超过5分钟。

1.3治疗效果评价

显效: 不良反应发生率控制在5%以内,患者不再出现呼吸急促、困难等现象,咳嗽以及喘息等症状不复存在,一切恢复到患病前的状态。

有效: 不良反应发生率控制在10%以内,患者的症状得到显著减轻,呼吸急促、困难等情况得以缓解,咳嗽以及喘息等症状有明显减轻,一切接近恢复到患病前的状态。

无效: 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超过10%,患者的症状没有缓解,呼吸急促、困难等情况依旧存在,咳嗽以及喘息等症状持续显著,症状基本没有得到改善。

1.4统计方法 SPSS18.0统计和分析, X2检验;差异有统计意义(P

2 结果

2.1 布地奈德药物以及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这2种药物对于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情况,详见表1。Ⅰ组使用布地奈德药物,有24例治疗具有显著效果,12例有效果,治疗有效率为76.6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02%;Ⅱ组使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有30例治疗具有显著效果,16例有效果,治疗有效率为97.8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3%。

3 结论

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其肺部以及气管出现病变而引发,该类患者均具有免疫力低下、呼吸道发生感染以及呼吸功能紊乱的特点,患病后患者会出现咳嗽等症状,严重时可以掠夺患儿的生命[3-4]。而如今PM2.5等污染物的大量出现显著提高了该种疾病的发生率,其他相关呼吸道疾病也具有有增无减的趋势,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部弥散性间质纤维化等就是该类疾病的代表,在近年这些疾病都具有很高的发生率。

盐酸氨溴索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祛痰剂,其作用机理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其通过对患者的呼吸道杂物进行清除,促进痰液的形成以及排出,进而达到清理的目的[5]。当药剂作用于患者以后其可以促进患者肺部的活性物质有效产生,纤毛上皮得以有效再生,患者肺部表明的张力得以有效下降,抑制患处炎症物质的释放,保证肺部组织具有很好的顺应性,避免肺泡出现萎缩等不良情况,使患者的肺部功能得以恢复。

我们研究发现,使用布地奈德药物后治疗有效率为76.6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02%;使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后治疗有效率为97.8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3%。显而易见,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可以有效治疗儿科呼吸系统疾病。

参考文献

[1]. 曹彦.雾化盐酸氨溟索治疗小儿肺炎疗效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 10,9(8):622一623

[2]. 张世梅,芦金萍.婴幼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治疗前后潮气呼吸肺功能的改变[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7):1127-1128

[3]. 党海燕.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疗效的观察[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5):427-428.

篇6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无创正压通气;疗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老年患者常见多发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容易并发呼吸衰竭。近年来, 无创正压通气作为纠正呼吸衰竭的有效手段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据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7月~2013年7月本院收治的78例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 均符合中华医学会COPD诊断标准。其中男42例, 女36例;年龄52~74岁, 平均年龄(68.3±5.7)岁。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 两组比较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1. 2方法对照组38例实施常规治疗, 包括吸氧、纠正酸碱平衡紊乱、抗生素、支气管扩张剂等常规治疗, 观察组40例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无创正压通气治疗, 采用 S/T模式, 吸气相气道正压(IPAP)为14~23 cm H2O;呼气相气道正压(EPAP)为3~5 cm H2O, 之后逐渐升至4~6 cm H2O, 氧浓度设定使血氧饱和度趋于90%~95%。

1. 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2、24 h后血气分析指标(pH、PaO2、PaCO2)的变化。

1. 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

2结果

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2、24 h后血气指标pH、PaO2、PaCO2的变化, 治疗2 h后, 观察组pH、PaO2、PaCO2三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24 h后, 两组三项指标均得到改善, 但观察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COPD由于气流受限症状反复发作, 引起病情持续加重, 最终诱发呼吸衰竭[1]。对老年COPD患者而言, 由于基础疾病多, 机体免疫抵抗力弱, 呼吸衰竭常常发生, 特别是重症呼吸衰竭时患者会出现意识障碍, PaCO2异常升高, 若不及时抢救死亡率极高[2]。治疗上来看, 目前纯药物治疗已被认为是无法有效缓解病情的措施。临床资料表明, 经鼻、口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能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不过受制于老年人群基础疾病多、建立气道的高风险及并发症等原因, 上述机械通气方法的效果和适用范围受到影响。

病理研究发现, COPD患者病理改变主要是慢性炎症以及反复损伤、再修复引起的结构改变, 其中慢性炎症直接导致小气道狭窄, 而肺实质破坏导致肺弹性回缩力弱化, 呼吸功耗随之增加, 呼吸肌疲劳, 从而发生CO2潴留[3]。BiPAP无创呼吸机采用面罩或鼻面罩等连接装置进行正压通气, 与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等传统机械通气不同, 无创正压通气能实现吸气时形成较高的吸气压, 这一气压有助于帮助患者克服气道阻力, 增加肺泡通气量;而呼吸末正压能够对抗内源性呼吸器末正压, 阻止肺泡萎缩, 调节通气/血流比例, 从而实现了升高PaO2, 降低PaCO2的目的。从这个角度上说, 无创正压通气一定程度上摆脱了传统的人-机对抗模式, 实现人-机良好配合, 避免有创呼吸容易造成的并发肺炎、撤机繁琐等问题, 此外操作简便、住院时间短, 不影响术后尽快饮食, 患者易于接受。目前, 无创正压通气被认为是临床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最为常规的手段。本组40例患者在实施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 结果显示观察治疗2 h后, 患者pH、PaO2、PaCO2水平均有所改善, 至24 h后则改善幅度要明显强于常规治疗的对照组(P

综上所述,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疗效确切, 能改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 降低呼吸机感染率和死亡率, 同时减少气管插管使用, 减轻患者痛苦,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罗群, 陈荣昌. 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依从性的原因分析.广东医学, 2012, 33(9):1310-1312.

[2] 谭伟, 孙龙凤, 代冰, 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使用无创正压通气成功的临床预测因素研究.中国全科医学, 2013, 16(2):147-150.

篇7

关键词:无创正压通气;呼吸兴奋剂;COPD;呼吸衰竭;临床效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合并重度Ⅱ型呼吸衰竭是临床上常见的呼吸内科疾病,这种疾病机制复杂,患者发病时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球结膜水肿、精神行为异常、意识障碍甚至死亡,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为治疗此并发症,传统医学都是通过舒张支气管如多索茶碱、β2受体激动剂、联合呼吸兴奋剂达到改善通气及增加通气为目的来减少CO2的潴留,但是其治疗效果不理想,无创通气虽然能改善低氧血症同时改善通气,但是增加了死腔通气,对于重度CO2潴留的患者,效果并不理想[1]。为了探讨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呼吸兴奋剂治疗COPD急性加重合并重度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对2011年l月~2013年10月来我院诊断、治疗的6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来我院诊断、治疗的6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中,男37例,女23例,其年龄在55~84岁,平均年龄为67岁。患者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相关诊断标准。两组患者年龄、病情、肺部感染病灶等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无创通气,静脉泵入多索茶碱10ml/h,吸入沙丁胺醇改善患者通气,同时沐舒坦、羧甲司坦"祛痰、抗感染等治疗[2]。实验组上述方法联合呼吸兴奋剂治疗,患者在进行无创正压通气时选择S/T模式,IPAP范围8~15cm,EPAP 4~6cmH2O,呼吸频率12~18次,吸氧浓度40%~60%。选择口鼻罩,在进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时IPAP由低逐渐调高至患者适应,待患者症状得到缓解后,降低通气压力和通气时间,直至停止无创正压通气[3]。

1.3统计学处理方法 利用SPSS17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并进行检验,实验结果采用(x±s)表示,P

2结果

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治疗后pH、PaO2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

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治疗后PEV1指标为(1.65±0.22)L、PEF指标为(4.52±1.25)L/s、FCVF指标为(2.71±0.41)、PEV1/FCV指标为(75.88±6.28)%高于治疗前(P

3讨论

COPD急性加重合并重度Ⅱ型呼吸衰竭属于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发病时主要以:气道气流受限、呼吸困难等为首发症状,加之致病菌的感染,造成各种炎症细胞的介导与应答,从而导致肺部气流受到限制[4]。

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治疗后pH、PaO2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

但是,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时可能会出现口咽干燥、痰液窒息等症状,患者采用这种方法治疗时要给患者使用湿化装置,保持患者气道畅通,且II型呼吸衰竭患者不显性失水较多,应该同时给予适当补液,减少并发症的出现[7]。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治疗后PEV1指标为(1.65±0.22)L、PEF指标为(4.52±1.25)L/s、FCVF指标为(2.71±0.41)L、PEV1/FCV指标为(75.88±6.28)%高于治疗前(P

综上所述,COPD急性加重合并重度Ⅱ型呼吸衰竭发病率较高,且死亡率也比较高,临床上采用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呼吸兴奋剂治疗效果理想,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症状,缓解患者病情,降低患者死亡率,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杨玲.BiPAP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并发?型呼吸衰竭[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9,34(4):316.

[2]雷月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0,13(1):60.

[3]沈文沂,王丽莉.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伴Ⅱ型呼吸衰竭[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3(5):49.

[4]吕晓东,刘加良.Bipap无创正压通气在COPD急性加重合并重度呼吸衰竭的应用价值[J].临床肺科杂志,2011,4(12):377-378.

[5]杨敬平,孙德俊,侯丽荣.COPD急性呼吸衰竭无创正压通气疗效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12,7(4):11.

[6]杨丽,刘双林,王关蒿,等.常规治疗加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心源性肺水肿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5(20):6138-6140.

[7]李战炜.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35例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2,18(1):53.

[8]陈玺,魏春林.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34例临床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2011,(22):134-135

篇8

关键词:无创通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研究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属于临床常见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气流受限是其主要临床特征,以咳嗽、咳痰、气喘等为主要症状[1]。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40岁左右的人群中,其患病率可以达到8.2%,发病率较高[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按照临床入径的不同,有急性期、稳定期之分,而急性加重期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因气流严重受限,通气量大幅度降低,平滑肌痉挛,呼吸道阻力增加,呼吸中枢抑制,机体严重缺氧,进而并发急性呼吸衰竭,并表现出高碳酸血症、低氧血症等病理改变,因而在治疗过程中,应以改善患者通气功能为主要目标,扩张支气管、促进患者呼吸肌做功、呼吸机辅助通气等都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措施[3]。

1 无创正压通气

1.1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优势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与机械通气的原理、目标是一致的,机械通气通过人工气道的建立来实现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的目的,但人工气道的建立需要经由患者的口咽部、鼻咽部等插入气管,在实施气管插管的过程中,对操作者的技术要求较高,很容易因插管中的损伤而导致呼吸机相关肺炎或者术后感染等情况的出现,还可能出现气压伤等多种损伤,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增加其经济负担。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是以压力支持的方式来提供吸气压力。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过程中,呼气时可调低正压,在有效降低呼吸道及肺-胸廓的阻力的同时,能够促进塌陷肺泡复张和功能残气量的增加,避免发生呼气末肺泡塌陷的情况,改善患者的肺顺应性、通气血流比以及氧合功能,其对小气道的开放也有显著效果,有利于改善其二氧化碳潴留现 象[5]。

1.2无创通气呼吸机的应用 无创呼吸机构造比较简单,在使用过程中,仅需对其吸气压(IPAP)、呼气压(EPAP)以及氧气流量等进行设置即可,治疗中可选压力支持通气模式或者辅助压力控制通气模式,两种模式均可实现提高通气量、改善呼吸频率,促进心输出量降低,提高中心静脉压的效果,压力支持通气模式一般效果更为明显,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模式。同时要注意的是,为了保证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患者有良好的依从性,要求在对相关参数进行设置时,尽量从较低水平开始,如吸气压从8~20 cmH2O开始,随着患者耐受程度的提高,可以逐渐调节至20 cmH2O,以患者感到舒适为宜,也有部分患者治疗中吸气压可调至25 cmH2O。相对而言,呼气压一般设置在4~6 cmH2O[6],水平比较固定。而氧气流量的设置则是以动脉血饱和度为依据进行相应的调节,一般要求通过氧气流量的调节能使氧饱和度维持在90%以上。

2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2.1无创正压通气在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在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急性呼吸衰竭的患者实施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治疗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急性呼吸衰竭的程度等给予合适的治疗,并准确把握治疗时机。韩仰光[7]的研究结果显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组的患者在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及心率等多项指标的比较上均显著优于使用吸氧、祛痰及支气管扩张、抗感染药物、糖皮质激素等常规治疗组的患者,并且在治疗中的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以及气管插管率的比较上,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组也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常规治疗中,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致死的比例为5.0%,治疗中更有多例气促等并发症的发生,气管插管也达到13.3%,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组仅有3.3%的气管插管率和1.7%的死亡率。提示,其具有降低气管插管率的效果。李胜利[8]等研究结果显示无创正压通气组治疗有效率能达到86.67%,而住院时间只有(12.3±3.5)d,与常规治疗组相比,缩短了近50%。

2.2无创正压通气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除了在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治疗中发挥良好效果外,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也可以在肺功能严重受损的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发挥良好的疗效,以实现对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甚至是呼吸衰竭或者高碳酸血症的有效改善。以患者的动脉血pH、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等依据对肺功能进行分级,一般pH在7.35以上,PaO2在60 mmHg以下,PaCO2在50 mmHg以下的患者可视为重度、极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

3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干预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过程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可能出现气道干痒、腹胀、呼吸道阻塞、呼吸机相关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因而在治疗中也要与全方位的护理干预进行配合,在基础护理、心理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呼吸道护理、饮食护理等,促进病情的稳定和康复。

3.1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 治疗中,要求严格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以ABG情况为依据对呼吸机相关参数进行调整。同时注意做好口腔护理和抽血部位皮肤的护理,避免发生口腔感染以及抽血部位发绀、淤斑的情况。待患者的病情稳定后及早开展呼吸练习,强化呼吸肌,并配合深呼吸、扩胸运动、下蹲弯腰等运动呼吸操强化呼吸功能。针对长时间的治疗带来的负面情绪、经济压力以及对治疗的恐惧、排斥心理,要求护理人员通过积极的交流沟通,鼓励患者以乐观情绪面对,积极配合。

3.2护理与呼吸道护理 指导患者采用舒适,保持呼吸道畅通,避免因枕头过高等情况造成的呼吸道变窄、气流通过受限等情况。选择合适面罩避免漏气,同时,鼓励患者用鼻呼吸,治疗中避免说话、做吞咽动作引起胃肠胀气的情况。定期帮助患者进行气道湿化(湿化温度为37℃),避免排痰不畅。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同时结合排痰、拍背排痰、雾化排痰等方法保证患者呼吸道畅通。

3.3饮食护理 鼓励患者多进食高蛋白食物,做到少量多餐,保证机体的营养供给,增强机体免疫力。但要注意尽量避免进食过高碳水化合物食物,防止二氧化碳的过量产生。

总之,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显著,需要把握好治疗时机、治疗方法,获得理想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尚愚,肖金玲,吕福祯,杨文东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12,46(2):157-159.

[2]黄庆,朱建军.影响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无创通气治疗有效性的因素[J].江苏医药,2015,4(11):27-29.

[3]李召芳,安振国,杨文东.临床护理干预对稳定期COPD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4,12(2):102-104.

[4]赖建幸,陈小会.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4):7-9.

[5]舒六一,吴妮,赖丽芬.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14,11(8):94-96.

[6]秦志强,谭毅.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3,6(9):909-911.

篇9

【关键词】 无创正压通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应用效果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09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278-0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及病死率较高。其缓慢进行性病情发展严重影响患者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急性加重期过后,临床症状虽有所缓解,但其肺功能仍继续恶化,并且由于自身防御和免疫功能的降低以及外界各种有害因素的影响,经常反复发作而逐渐产生各种心肺并发症[1]。现将我院NIPPV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情况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6月――2012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入组患者PaO2(氧分压)在60mmHg以下,PaCO2(二氧化碳分压)在50mmHg以上,都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呼吸衰竭诊断标准。其中观察组: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65-78岁,平均(66.8±1.2)岁;病程2-8年,平均(3.5±1.9)年;同时符合NIPPV适应证。对照组: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65-75岁,平均(66.1±1.5)岁;病程2-9年,平均(3.2±1.5)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包括低流量吸氧、抗感染、祛痰、支气管扩张、糖皮质激素、纠正电解质失衡等。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NIPPV治疗,抬高患者床头300左右,选戴合适鼻罩或面罩,通气模式是压力支持通气或压力控制通气,HR(心率)在14-20次/分钟,初始的IPAP(吸气相气道压力)在6-8cmH2O,EPAP(呼气相气道压力)在3-5cmH2O,逐渐提高IPAP至16-20cmH2O,SpO2(血氧饱和度)>90%、潮气量在7-10ml/kg,根据患者病情、SpO2等指标及时调整通气时间及给药浓度。NIPPV治疗效果不明显者转机械通气。治疗中实施血气分析,记录HR、RR(呼吸)、pH、PaO2、PaCO2、气管插管率。治疗结束后随访1年,记录并发症及死亡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计量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χ ±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差异在P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血气分析比较 观察组患者PaO2、PaCO2、SpO2、HR、RR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并发症情况比较 观察组2例呼吸道严重感染、分泌物较多中途转有创通气,气管插管率为6.67%。同时1例出现气促症状、2例腹胀,1例死亡,死亡率3.33%。对照组3例出现气促,7例多脏器衰竭死亡,8例病情恶化行气管插管,气管插管率26.67%,死亡率23.33%。两组气管插管率、死亡率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 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支气管平滑肌发生痉挛,其呼吸道阻力提高,肺泡通气出现进行性降低[2],体内缺氧而呼吸中枢受抑制,二氧化碳潴留,PaCO2明显升高,导致呼吸衰竭或右心衰竭而直接威胁患者生命安全[3]。机械通气是经鼻咽部、口咽部插入气管导管,形成人工气道以保证呼吸畅通[4],但气管插管或在一定程度上损伤机体,引起气压伤或肺炎等,术后容易并发感染[5]。NIPPV通过压力支持提供吸气所需压力,呼气时正压调低,降低呼吸道阻力,有利于小气道开放,有效改善二氧化碳潴留情况[6],同时能避免气管插管操作的机体损伤,更容易被患者接受。目前,NIPPV已经成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一线治疗方案,其疗效及预后可与通过血气分析进行评估[7]。本组研究发现观察组血气分析指标、气管插管率、死亡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 施宇衡,时国朝.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失败的原因[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09,8(1):88-90.

[2] 吕洪博.无创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40例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09,1(59):47.

[3] 李青,东燕,赵婷.无创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7):16-18.

[4] 张红霞,聂玮.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且型呼吸衰竭的护理体会[J].医学检验与临床,2010,21(3):118-119.

[5] LevyM,TaniosMA,NelsonD,etal.Outcomes of Patients with donotintubate orders treated with noninvasive ventilation[J].Crit Care Med,2004,32(10):2002-2007.

篇10

【关键词】 无创正压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 呼吸指标

doi:10.14033/ki.cfmr.2017.5.06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05-0109-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当前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表现出明显的气道阻力增加、气道呼吸阻塞等症状,迁延不愈者将会发展成为肺心病、呼吸衰竭等,对患者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均造成严重影响[1]。临床研究证实,单纯的药物治疗已经无法满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病情缓解的需求,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则能有效增加患者通气量,对纠正患者低氧血症、二氧化碳潴留等症状均有良好效果[2]。本次研究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患者为对象,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在该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选2014年1月-2016年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两组。观察组(56例):男30例,女26例,年龄45~80岁,平均(60.8±5.6)岁;病程2~15年,平均(7.8±2.5)年;合并高血压17例、糖尿病

11例。对照组(56例):男32例,女24例,年龄45~81岁,平均(61.2±5.4)岁;病程2~16年,平均(8.1±2.4)年;合并高血压16例、糖尿病11例。两组患者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疗指南》中有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标准[3]。同时排除有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禁忌证的患者。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基础疾病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抗感染、消炎、解痉、平喘、吸氧、水电解质紊乱调整、酸碱平衡调整等常规治疗措施,同时给予糖皮质激素、呼吸兴奋剂等药物治疗。

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实施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本次研究中所用仪器为上海海神医疗电子仪器厂生产的NDI-200神经电检查仪及美国伟康公司生产的Harmony S/T 30呼吸机。护理人员将面罩与呼吸机管道连接后调节系带拉力,确保患者面罩应用时不会发生漏气现象。具体通气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将氧流量设置为2~10 L/min,模式选择自主呼吸双水平(I/E)模式,同时吸气压力(IPAP)为15~20 cm H2O、呼气压力(EPAP)为3~5 cm H2O、备用呼吸频率10次/min。通气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密切关注患者临床症状变化,根据患者实际需要调整呼气、吸庋沽Γ确保患者病情症状稳定。常规患者氧气浓度的设置应该确保患者血氧饱和度≥90%,治疗期间护理人员可以在患者需要、治疗允许的情况下间歇摘下面罩,更换为鼻导管吸氧方式。若接受无创面罩夕阳治疗且持续时间≥24 h后仍然治疗效果为无效的患者,医生应该立即将其治疗方式更换为有创机械通气治疗。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评估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有效:患者治疗后意识恢复清醒,同时呼吸频率减慢、心率下降,气促、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患者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显示明显改善,能够停止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时间≥48 h;无效:患者治疗后意识状态无明显改善,气促、呼吸困难、心率加快等临床症状均无明显改善,无法良好配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需要改为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有效率=有效例数/总例数×100%[4]。(2)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pH值、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等呼吸指标差异。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中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 18.0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8.2%)明显高于对照组(80.4%),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呼吸指标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pH值、PaCO2、PaO2等指标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呼吸指标对比

组别 血pH值

PaCO2(mm Hg)

PaO2(mm Hg)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n=56) 6.8±0.1 7.2±0.2 88.9±9.4 45.8±7.2 43.6±5.4 92.2±8.8

对照组(n=56) 6.7±0.1 7.6±0.3 89.0±9.2 54.3±7.7 43.6±5.6 86.4±7.6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作为一种以气流阻塞为临床特征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病发原因与自身体质、外在环境等均有密切关系,同时患者也可以根据其病程的发展分为慢性稳定期、急性发作期两种[5]。而临床统计显示,近年来我国民众职业、生活环境均不断变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病发率也在不断上升,但患者致残率、致死率却逐渐下降[6]。呼吸衰竭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一项非常严重的并发症类型,患者由于病情本身携带的气道阻塞、机体免疫能力下降、肺脏功能衰弱等现象进一步引发各种心肺疾病并最终发展成为呼吸衰竭,病情严重者将直接昏迷,对患者治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对患者生命安全也造成了更严重的威胁。

以往临床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主要以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方式为主,其是临床公认的治疗呼吸衰竭患者最有效的措施之一[7]。但有创机械通气治疗需要实施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有创性、侵入性操作,很容易引发患者器官损伤、呼吸机依赖、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症状,对患者康复进程造成不利影响的同时也对患者家庭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是一种不经过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来达到改善患者肺泡通气功能的方法总称,患者可以通过使用各种面罩完成正压、无创通气治疗。无创通气治疗能够凭借自身双水平气道的设计有效为患者提供呼吸、吸气的压力,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患者提升自身呼吸通气量,有效改善患者肺部氧合功能的同时缓解患者呼吸肌负担过重的现象。无创通气治疗能够为患者气道提供良好的保护作用,其对帮助患者克服气道阻力、减少无效死腔、增加功能残气量及改善患者肺泡弥散功能等均有良好效果,能够帮助患者顺利完成氧气、二氧化碳的良好交换与排出。同时无创通气治疗还能降低患者呼吸功耗及呼吸负荷,缓解患者呼吸肌疲劳现象,对提升患者体内PaO2浓度、降低患者体内PaCO2浓度有重要意义。总体来讲,无创通气治疗与有创通气治疗的区别就在于无创通气治疗过程中并不需要建立人工气道,术者只需要以无创的方式完成正压辅助通气,就能有效达到缓解、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目的。临床统计显示,无创通气治疗能有效缩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病死率,对提升患者治疗效果、缓解患者呼吸衰竭有重要帮助[8]。而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及治疗后呼吸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

参考文献

[1]S海星,张晓璇.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J].当代医学,2009,15(34):12-13.

[2]赖建幸,陈小会.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4):7-10.

[3]张菊英,谭俊华.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127例的护理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2012,14(19):328-329.

[4]吴建,胡政,熊泽珍.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2,14(9):42.

[5]谭伟,孙龙凤,代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使用无创正压通气成功的临床预测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1B):147-150.

[6]刘祁汨,陈梅.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27):2969-2971.

[7]王轶娜,杨宇,陈平,等.无创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血浆N端脑利钠肽前体水平的影响[J].中南大学学报,2012,37(4):325-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