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职业教育的认知范文
时间:2023-10-26 17:31: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职业教育的认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心理学;情境认知;职业教育
情境认知理论在研究中存在多视角,而心理学视角下更加关注教育情境,即如何从学习情境建构中实现学习者的学习目标。为此,可以将情境认知理论作为研究基础,从现有的认知学习实践中,将知识与活动、教育过程等作为情境认知的主要条件,利用情境认知和学习理论来丰富教育情境,促进职业教育改革的发展。
一、情境认知理论中的学习方法
1.心理学中的活动理论与认知
认知的过程是知识建构的过程,知识源自活动和情境,而习得的过程是从运用中来理解并掌握。结合教育实践活动,从知识的抽象与真实情境的联系中,以活动为背景,从文化情境构建中来传递知识,让学生从活动参与中来把握知识的内涵,学会运用知识。可见,从心理学来审视情境认知理论,从知识与语言发展一致性上,就语言所处的情境来组织教学内容,利用词语来构建不同的语境,从而产生不同的意义情境。同样,在这种条件下,学生从概念的理解中来认识原有的意义及变化,并从知识的活动中与情境的认知中来发展知识。环境成为知识形成的背景,也成为认知指向性的载体,能帮助学生从学习和使用中掌握学习方法。
2.心理学中的文化适应与认知
情境认知理论将学习看作是文化适应的过程,特别是从儿童心理学发展来看,通过有意、无意的观察与实践来接受外界信息的影响,如各类社会群体意识、信念、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等文化,构成了周围环境文化体系。知识与文化是关联的,知识是对周围环境文化的反映,并在社会成员间的内部交流中形成。从文化、活动、概念之间的关系来看,学习的过程是基于文化情境来完成,而脱离了具体的文化情境,就无法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从学校教育环境来看,学校本身是文化环境的主体,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是学生被动学习的直接因素,学生在规定的教学模式下完成学习活动,接受形式化的测试和评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没有从文化环境的适应中来激发自主性,更不能从学校教育中直接运用知识,尽管学生通过了考核,但并未真正获得知识的应用能力。
3.认知学徒制的心理学认知方式
学校教育实践将知识作为抽象而固定的文化本体,通常认为与教学活动、知识环境的关系不大,如学徒制教学模式将知识和学习作为核心,注重对学习情境的依赖,强调从具体的社会及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掌握实践能力。也就是说,用真实的实践情境贯穿学习活动。心理学将学徒制教学看作是概念知识与事实知识相互关联的过程,从知识的工具性以及教育活动中的典型例证说明,探析概念与真实知识的关系,以此引导学生从多变的情境中习得知识,而这些多变的情境,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化对概念的理解,还能从知识、概念建构中,从问题、事实的关联中构建知识网络,增进学生对教育活动的参与与认知。从学徒制教育实践中探讨活动情境与学习过程,主要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养成上,关注认知与元认知技能,特别是具体学习经验的掌握,并利用专家解决问题的方法实现知识的内化,在观察与实践中培养能力。
二、情境认知理论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
1.职业教育要注重情境创设,突出项目化课程
从知识的产生及发展来看,真实的文化情境及具体的活动是构建知识的重要方式,也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总体方向。知识源自活动并植根于真实的情境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从职业教育目标及办学方向上考虑知识情境的真实性、结构性特点,并从课程知识的组织上明确职业教育的教育准则,体现职业教育与具体工作过程的联系。如在以项目化为主体的教学课程组织中,利用不同专业中的“项目”来建构教学情境,从项目的独立性和客观性上明确具体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和职业特点,融入知识情境,增强学生在真实情境世界中的知识体验。
2.建构职业教育情境,突显真实性
心理学中的情境认知理论注重学习主体与学习情境之间的多向互动,而学习者要从参与教学情境中来适应文化。因此,参与学习成为情境构建的关键,学习者要从情境参与中来获得经验,并在知识内化中及与不同学习主体之间的交流中来完成意义建构。在这种教学情境中,教师立足活动情境,学生参与教学环境,两者在共同参与中发现他人经验,如结合工作过程、项目任务等活动,在交流、协同、互动中锻炼职业能力,学习工作方法,培养工作能力。
3.借鉴学徒制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情境化思维的形成
学徒制教育模式是基于具体的教育活动,利用情境化教学思维来强调学生认知心理的养成,特别是通过师徒的共同参与,在真实情境中提升学生元认知技能,师傅要从具体知识情境中分解知识和思维策略,学生通过观察、模仿及练习,从知识运用中获得有效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师傅通过反思教学,从问题情境中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学生自主探究及独立学习,启发学生从观察、参与中发现问题,特别是借助分段学习情境,将知识进行不同层级的建构,实现由易到难的递进提升,让不同学生在具体实操中掌握相应的职业技能。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认知教育;问题;方法和途径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大学生“就业难”,其中一个关键的因素就在于学生职业认知能力匮乏。职业认知对于学生的个人成长和终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大学生就业中起到方向性的作用,高校应通过职业认知教育,探求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方法。
一、关于大学生职业认知
大学生职业认知是指对自己的职业个性、职业偏好以及面临的就业信息等方面的认识。良好的职业认知可以激发学生的就业潜能,从而有助于大学生获得良好的求职结果。
对于职业认知,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维度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一)对专业的认知
1.对专业的设置及培养目标的认知。学生需要了解所学专业人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学习内容、发展方向、就业领域和职业发展前景,以及该专业的社会就业需求等。
2.对专业与职业关系的认知。职业对专业起导向作用,而专业学习是通向职业的桥梁,但二者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学生进入大学时,无论是因为主动还是被动选择了某一专业,他都无法保证所学专业一定符合自己将来要从事的职业或事业。所以,大学生除了学习专业知识外,还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学习和掌握满足社会需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综合素质,这对大学生来说也是不可或缺的。
(二)对职业的认知
1.对职业群体的认知。目前高校的专业设置都有厚基础、宽口径的特点,每个专业都对应多个职业目标。我们在专业确定的情况下,就要了解适合于本专业特点的职业和岗位,并深入认识适合自己的职业范围。
2.对职业素养的认知。不同的职业,其职业素养的要求是不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将我国社会职业归为8个大类,66个中类,413个小类,1838个细类。目前各种职业的划分更加细化,职业之间的差异不断加大,许多新兴职业应运而生,每种职业都有与之相对应的职业素养和能力要求。
(三)对自我的认知
正确认识自我是进入职场的前提,准确的定位是取得成功的关键。探索自己的兴趣爱好,理智分析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技能积累,是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认识自己的性格、兴趣、智商、情商和职业价值观可以通过自我比较、内省、与别人比较、考核自己的活动表现和成果、分析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心理测试等方法。
(四)对社会发展趋势的认知
任何一种职业的存在和发展与社会发展趋势都有着紧密的联系。一个社会的大环境对职业类别和职业发展前景的影响极大,从而也影响到了个人职业生涯规划、选择和发展。因此,学生加强对社会发展趋势和职业需要的分析和预测,了解社会岗位需求情况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大学生职业认知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自我认知不足
目前大学生在学什么专业、找什么样的工作这些问题上还停留在“社会上什么热门,我就去追求什么”的状态,导致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自我认知不足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
大学生对职业认知重视不够。学生受限于没有科学的评价体系和专业指导,缺乏对自我的职业兴趣、职业性格、气质类型、职业价值观等方面的准确认知,缺乏规范的职业生涯规划,导致社会上普遍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对个人的发展起不到指导作用,所以大学生容易出现制定的职业目标模糊,没有坚定的职业理想,导致盲目从众,急于求成等问题,甚至出现不能正视择业过程中的不合理现象,承受不起挫折和失败的现象。
(二)高校的职业认知教育存在的问题
1.大部分高校缺乏健全的职业认知体系。高校比较重视职业理论的灌输、就业信息的提供和就业素质的培养。但职业教育没有整体性,不能与就业工作相互融合,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2.高校缺乏专业的就业指导人员。许多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一般是由从事学生工作的老师来指导,而这些指导者往往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即使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定期举办高校就业指导人员系统培训,也存在培训范围小、成效不明显等问题。
3.就业指导课程安排不合理、不规范。部分高校并未正常安排就业指导课,课程以合班上课为主,多数课程安排在每天的最后两节或是周六周日上课,上课效果不明显。
总之,职业认知教育工作离国家提出的就业指导要“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
三、加强大学生职业认知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一)学生个人要重视职业认知教育
利用好大学时光,通过多种方式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提高对就业形势的认知度,认清毕业时所将面临的就业压力。结合专业、特长、爱好等实际情况,制定符合个人成长与发展的目标,并在假期走进社会,积累工作经验尽早了解社会,了解职业环境。同时,大学生还要提高对国家政策的认知度,掌握国家相关方针政策,以明确自己在就业过程的权利和义务。
(二)高校促进大学生职业认知教育应有对策
1.大学生由于还没有树立稳定的价值观,职业发展观很难确立,在这种情况下容易产生苦闷和困惑。帮助大学生处理好定向与定位的关系,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理想,显得尤为重要。
2.将职业认知教育融入教师的日常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生活
一是做好新生入学教育。新生入学教育在引导大学新生正确认识大学,适应大学生活,实现角色转换,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学习目标,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为顺利完成大学学业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二是发挥学生辅导员、班主任的人生导师作用。帮助、指导学生在日常学习、实践和生活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学习和掌握满足社会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三是依托专业课教学培养职业兴趣。专业课教学主要培养学生从事相关工作的愿望和兴趣,拥有职业兴趣将增加学生将来工作的满意度、职业稳定性和职业成就感。
3.提高大学生职业认知教育的水平
一是及早引入科学的评价体系,帮助大学生充分了解自己。职业测评是心理测量技术在职业管理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职业兴趣测试(了解自己喜欢做什么)、职业能力测试(了解自己能做什么)和职业人格测试(了解自己适合做什么)。职业心理测评可以帮助求职者了解自己的性格、心态以及可以适应的岗位、职业,以更清晰地明确自己的就业方向,找准就业的目标并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二是在高校中引入和培训专业人士,强化指导效果。职业认知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持续的过程,高校应借助职业咨询的智力和经验优势,为学生个体的职业规划提供建设性的建议。高校可通过聘请行业专家做报告、带领学生实习考察、组织学生讨论等形式。帮助学生分析职业构成、职业特征,进而强化学生的职业认知。
(三)社会应分担大学生职业认知教育的重任
建立健全职业培训市场机制,完善培训市场准入、培训师资质管理等制度,避免出现职业培训诈骗等影响职业认知教育在社会中的发展。同时,学生家长也要认识到职业认知的重要性,在家庭教育中,不要一味地安排好一切或是放手不管,要在适当的学生成长阶段引入职业认知教育。
总而言之,职业认知教育对于学生的个人成长和终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校、政府、学生个人都要高度重视大学生职业认知教育,尤其是学生,要主动学习、积极探索,提高职业认知能力。只有多方共同努力,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才能有效的解决。
参考文献
[1]王德胜.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0:30-34.
[2]吕道昱,晋齐成,闫小雨,等.当前大学生职业认知能力探究―基于厦门大学应届本科毕业生的调查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09,10(340-341).
[3]张丽萍,王永宏.浅谈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8(180).
作者简介:
篇3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向着中高端水平迈进以及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高等职业教育迎来了更大的发展契机,不论是在指导思想、教育理念上,还是在师资力量、基础设施建设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初步建立起了与我国国情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高职教育体系。然而,我国的高职教育水平与欧美等地的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其中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人才培养的“工具化”倾向明显,过于注重实用技能和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因此,我国高职教育亟需在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原则、教育理念等方面“转型升级”,跟上时代的步伐。本文即从全人教育理念出发,通过对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探讨了高职教育改革的方向和路径。
全人教育思想的内涵
现代的“全人教育”由美国的教育学家隆・米勒(RonMiller)首先提出,其基本思想是强调在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的智力、情感、心理、人格、审美、技能等等的全面、协调发展,主张教育要注重人的创造性的培养和内在潜力的挖掘,同时高度关注人的社会价值,认为人的本质就在于人生活在相互联系的有机社会群体之中,因此教育要在培养人自觉追求个性发展和自我价值实现的同时良好地融入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之中,实现人的独立个性与社会性的高度统一。
从全人教育思想的理论内涵出发,专家学者们总结出了全人教育思想的主要特征:强调受教育者人文精神的培养;鼓励受教育者进行跨学科学习和知识整合;注重受教育者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的平衡;主张教育的全球性,要求培育出具有全球视野的世界公民。
“全人教育”内涵非常丰富,就本项目的研究而言,将其界定为:只有全面的终身教育才能够培养完善的人。我们再也不能一劳永逸的获取知识了,而需要终身学习去建立一个不断演进的知识体系。也就是说,全人教育的核心内涵在于把一个人在智力、体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结合起来,使他成为一个完善的人。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目标是培养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因此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然而,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中的很多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仍片面理解职业教育的内涵,认为职业教育的目标就是教授学生相关的技术知识,训练学生的实用性技能,在教学实践中表现出明显的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倾向。其在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具体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1.忽视人文素养教育
艺术设计是集艺术性和专业性于一体的社会生产实践活动,专业性的知识技能具有标准化、规范化的特征,而艺术创作则具有个性化、差异化的特征,因此,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应兼具艺术性和专业性。但在实际教学当中,大部分高职院校都过于注重学生对各类艺术设计工具的熟练运用以及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领悟,对学生艺术修养的培养则近乎空白。如宁波大学工业设计(艺术类)专业课程设置中,关于各个工业门类的设计知识的课程有几十门之多,且均为必修课,而与艺术直接相关的人文类学科只有艺术欣赏、美学基础两门课,且均为选修课。这正是因为用人单位在人才招聘过程中,对初级艺术设计类人才的考核侧重于技术能力,对艺术修养层面的隐性能力要求不高,导致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为了追求毕业生的就业率而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2.忽视学生内在动力的开发
任何技能技术的精通,都需要人投入巨大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深入钻研,在这个过程中,人主观能动性就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古人早已指出“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要培养出真正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就必须以终身教育的理念启发学生思想,帮助学生树立起终身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鼓励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充分发掘其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内在动力。然而,当前我国在高等职业教育实践中,大多数高职院校仍然沿用传统的重职业性轻教育性、重技能训练而轻素质培养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模式,这导致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偏重于功利性和工具性,学生对专业发展前景的认识停留在好就业、工资高的较低层次上,在专业发展方面更多地依靠外部激励而缺乏内在动力。
全人教育理念对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
模式改革的启示
1.转变教育观念,回归教育本质
全人教育思想并非现代人的独创,早在古希腊时期,雅典就提出了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道德、审美、智慧全面发展的公民,教育的目标是要实现人的体力与智力的协调发展。在东方,孔子的“君子不器”思想可谓全人教育思想的最早表现形态,朱子注曰:“‘器者’,各适其用而不能相通。成德之士,体无不具,故用无不周,非特为一才一艺而已。”东西方圣哲在教育思想上的一致性表明了教育的首要功能是启发人的思想,唤醒人的心灵,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艺术设计兼具艺术性和专业性的特点更需要从业者人文素养与职业技能兼备,因此,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实践中,高职院校首先应高度重视对学生专业兴趣的培养和自我成就内在动力的开发,帮助学生树立起未来的职业自豪感和责任感,认知到从事艺术设计工作的社会意义和价值,并树立起终身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其次才是教授学生专业理论知识以及训练技术技能。
2.加强学生的人文教育
我国的大部分高职院校对学生入学的文化课考试分数要求不高,在实际教学中人文类科目也比较少,且多数为选修课。这固然有高职教育本身偏实用性的原因,但也不可否认其源于部分高职教育者对职业教育的理解存在偏差。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和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综合素质逐渐成为人才竞争力强弱的关键,作为我国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高职院校亟需加强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就艺术设计专业而言,首先增加社会学、心理学、美学等科目,从学科建设的高度整合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其次,在课程设置上,一要针对艺术设计的不同专业方向选择一门或几门相关程度较高人文课程作为必须课,二要增加人文类课程的课时数,彰显人文教育的重要性;最后,在教师的教学评估以及学生的考试中,应加大人文社科类科目的权重。总之,通过各种方式系统性地改变当前高职院校人文教育边缘化的现状。
(作者单位: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篇4
一、调查问卷设计与实施
本次调查主要是针对会计职业道德教育部分设计的问卷,涵盖了被调查者个人基本资料、学生对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认知等方面共14个问题。共发放问卷210份,收回有效问卷201份。调查对象主要是广东理工职业学院南海校区会计电算化专业二、三年级的在校学生,调查人数女生156人、男生45人,年龄均在23周岁以下,97.5%的学生有一年以下社会实习经验。
二、会计教育对会计专业学生的影响
1、从“安然事件”分析对学生的影响结果显示:78%的在校生生不知道安然事件,而只有22%的学生知道;其中55%的在校生通过新闻获知,20%通过交谈获知,而通过课堂获知的只有25%;在校生对会计作假类似事件在我国存在的程度,认为非常高的约占12%,认为高的约占64%,认为作假比例一般的约占24%。通过调查分析,可得出:在校的高职学生在获得会计专业严重违规案例信息人数所占比例并不高;而通过课堂这个途径获知的比例也相当低,说明学校对在校生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力度尚不够强。
2、高职在校生对会计人员社会信任度的认知调查结果显示:在校生认为社会公众对会计从业人员的信任程度非常高、高、尚可、低、非常低的比例分别为1.5%、6.5%、75%、15%和2%;对目前从事会计工作人员的法律观念从以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划分,结果分别为0、13.5%、75%、10%、1.5%;认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与时展需要非常符合、符合、尚可、不符合、非常不符合的,结果分别为5%、27%、53%、14%和1%。通过数据分析可以看出:职业道德的信任是对会计从业人员信任的基础,但是社会公众对会计从业人员的信任度并不高,认为当今时展需要与会计职业道德不太相符的比例较高。这也就是在校的会计专业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高尚的会计职业道德品质,这样才能为踏入社会后成为一个高素质的会计人员奠定道德基础。
3、高职在校生对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认知调查结果显示:分别4%、37%、38%、19%、2%的会计专业学生对我国目前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从以下几个方面划分,非常重视、比较重视、一般、不很重视、很不重视;有25%的会计专业在校生认为应加强职业精神和遵纪守法的教育,44%和6%的学生认为应加强职业基本素质教育和服务宗旨教育。多数在校生认为,现行会计从业人员的独立业务能力方面存在问题较少;而认为现行会计从业人员在客观、正直、保密及道德自律等方面,亦即会计职业道德方面存在问题较多。这些数据分析说明:在校生认为,学校对会计职业道德教育重视程度不够,需要加大力度;大多数在校生认为,会计职业基本素质教育是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之关键,而与专业技能与能力的形成没有必然联系;因而应从源头强化教育。现阶段,我国主要从三个层次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第一层次是对会计专业的在校生,即潜在会计人员进行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第二层次是对会计从业人员进行的岗前职业道德教育;第三层次是对会计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三个不同层次的教育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完整体系。而第一层次的会计职业道德的培养尤其重要,因为它是未来会计人才的职业道德意识、职业道德品质的最初始教育。
4、高职在校生对会计教育的认知调查结果表明:只有1.5%高职在校生对目前会计教育非常满意,10%满意,64%满意程度尚可,22%不满意,2.5%不满意;仅有2%认为目前会计教育与实务需求非常配合,27%认为比较配合,54%和15%分别认为配合程度尚可和不配合,2%认为非常不配合;仅为3%的在校生认为目前会计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程度非常高,21%和55%认为关系程度比较高和尚可,认为关系程度低或非常低的占21%;对于会计教育应培养哪种领域人才的问题,在校生认为应培养财务顾问30%,培养财务信息专家30%,培养企业咨询者7%,培养审计人员约12%,而有21%的学生认为应培养企业决策者。数据分析说明:高职在校生认为,目前学校会计教育与实务脱节,教育与实务需求的配合程度并不很好;大多数在校生认识到会计职业的重要性,认可学校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密切关系;多数在校生认为会计教育首先应加强学历教育,在加强技能的同时,重素质培养,对学校会计教育的满意程度并不高;多数在校生希望将来专业对口就业,表明其对未来的职业发展途径都有一个明确的定位。
三、有效进行会计教育的对策
综上所述,我国会计教育对高职在校生职业道德认知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学校在重视会计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教育的同时,还应加强会计职业道德的在校培养,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而怎样进行有效的会计教育,则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因此,笔者提出如下对策与建议:
1、明确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在会计专业教育中的地位首先,强化高职会计在校生对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认识,使其自觉、主动掌握与之相关的伦理道德、职业规范知识,从而形成契合社会需求的道德价值标准;其次,使在校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明确自身的社会定位,预见未来职业生涯可能面临的各种职业道德风险,提高道德是非判断能力,为能很好的融入社会环境中,适应现代化发展的会计工作,而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会计人才。
篇5
摘要:德国职业教育体系完善,法律法规健全,实施的是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集团化办学模式和以行动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取得一些成绩也存在不足,应在借鉴德国职业教育体系和“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基础上,注重健全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不断完善我国职业教育相关法律法规,同时加强校企间的互动合作和专兼职相结合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培养,以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建设的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9.3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474(2012)04-0117-04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Germany
XIE Jing
(Deans Office, Neiji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Neijiang 641100, China)
Key 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 Germany; collectivized schooling; cooperation of colleges and enterprises; Dual System
Abstract: The perfect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in Germany and its dual-system are efficient, which accelerates students employment and promotes reasonable distribution of education resources, resulting in the succes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thesis analyzes the characters of German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and its dual system. Taking the shortcomings of Chinas advanced vocational education into consideration, the author proposes that in addition to the improvement of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relative laws, the interaction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should be strengthened, the proces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conglomeracy should be promoted, and the curriculum system should be established.
近年来,国内对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与“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研究已有很多,但主要是对德国职业教育特点的描述。前不久,笔者有幸到德国爱科特教育集团学习,学习期间,还有幸到一些企业参观,使笔者对德国职业教育体系及特征、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管理运行体制等有了直观的了解,对德国政府、企业、学校、协会以及学生在职业培训体系中的相互关系有了新的认识,长期萦绕在脑中的疑惑由此得到了解决,并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和课程改革等产生了一些想法。
一、德国职业教育的特点
1.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
德国实行12年制(幼儿园3年、小学4年、初中3年、高中2年)义务教育,其中将进行三次分流。而在高中毕业后的第三次分流时,学生可选择进入5年制综合大学、3~4年制专科大学或3年制职业学院。由于德国不存在我国的“普高热”、“学历热”,所以有70%的学生会选择进入职业学院学习。德国法律赋予职业教育证书与普通学历证书同等的地位,且两者呈“H”型互通,即普通高中与职业学校学生在入学两年后,其生源可以互动,普通高中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可以转入职业学校学习职业技能,而职业学校成绩好的学生可以直接进入普通高中学习文化知识,为今后上大学做准备。
在德国,人们最看重的是“工作资格”,而绝大多数人就是通过职业教育来实现自己的工作梦想的,所以家长都乐意让子女上职业学校。目前德国有2000多所双元制职业学校,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明显地独立于普通教育体系,并与企业建立了有效的合作机制。在这一教育合作体系中,企业承担着首要责任,决定了职业学校的培训方法与培训内容。
2.完善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及保障
德国是一个法制健全的国家,联邦政府颁布了《职业教育法》、《职业教育保障法》、各个职业的《职业培训条例》,以及各协会制定的《考试条例》等法律法规。联邦《职业教育保障法》规定,凡从业人员超过10人的企业,若其接受的培训学员不到从业人员的7%,则必须交纳“培训税”,凡提供的培训人员超过7%且全部签订培训合同的企业,则将得到相应的经费补偿。行业协会是德国职业教育最重要的自我管理机构,具有监督企业职业教育运行的职能。而德国联邦的《职业教育法》确定了行会的地位,所有企业都是相应行会的成员,负责双元制职业教育的考核、成绩认定、证书发放以及企业培训资格的认定。
3.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
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是德国职业教育的突出特点,也是德国职业教育的精髓。双元制的职业教育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存在企业和学校两种培训机构,以企业为主、学校为辅。二是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开发课程,共同制定教学纲要和培训条例。三是围绕综合素质培养设计了专业理论和技能实践教学内容。四是企业实训教师的任职资格条件是品格好(指未违犯职业教育法)、业务精(指通过双元制职业培训考试,有该职业实践经验),并通过相应考试(如技师考试)。因此,职业学校教师进门难、学历和资历要求都比较高,需要具有硕士学位证、实习证、职业教师资格证。五是两种培训身份,受训者在学校的身份是学生,在企业的身份是学徒。六是要参加两类考试,受训者要参加职业技能考试和资格考试。七是要具有两类证书,受训者最后应获得由行业协会颁布的世界认可的资格证书和由学校与企业联合颁发的毕业证书。
4.集团化职业教育办学模式
从德国的职业教育发展轨迹可以得知,其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具有独特之处。从办学目的来看,主要是为了集团内成员的人才培养和一些技术合作;从办学特点来看,主要是以企业为主导,政府调控管理,多元主体联盟;从办学模式来看,主要有德国跨企业培训中心和技术转移中心。跨企业培训中心是以政府、企业或社会中介组织为主体,以人才培养为目的组成的联合机构。从20世纪80年代起,德国多个应用科技大学和高等职业院校纷纷建立了技术转移中心或技术创新中心,这些中心通常依托学校实行企业化运作,为企业特别是为中小型企业服务〔1〕。
5.以行动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
笔者在德国爱科特教育集团学习期间,经历了该集团企业经营模拟实训课程的教学过程,对以行动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课堂教学模式有了全新的体验。例如,让学生分组进行市场调查以了解企业的经营管理情况,可以帮助学生建立企业经营理念;开展企业基础经营模拟实训,让学生体验在不同市场环境下如何正确制定企业发展战略,以经营好自己的企业;列举企业倒闭、企业股票上市等真实案例,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如何进行资本运营等等。此外,德国的职业教育机构为适应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和金融等专业学生的实习需要,还建立了近千家商务模拟公司,形成了一个模拟市场,实施仿真式的教学,让学生得到和在现实工作岗位上一样的训练效果。在教学中,教师经常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采用“谈话教学法”,与学生共同进行讨论和分析问题,以启发和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实现了师生的双向互动。如爱科特教育集团在教学实践中,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从能力本位出发,综合运用多种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把职业学校的教学与具体的职业实践紧密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突出了“能力目标、学生主体、任务驱动”三个基本要求,充分体现了课堂教学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使学生的专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
二、德国职业教育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
近10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得到快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建设中国特色高职教育打下了基础。然而,由于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不健全、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转型、社会服务功能和校企合作等环节仍然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影响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2〕。为改变该状况,今后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健全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实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结构不完整、体系不健全,这导致了教育结构整体失衡。由于受传统观念、教育理念和教育行政制度等的影响,各级各类教育发展不协调、职业教育向普通教育渗透比较困难、中职与高职教育衔接不紧密,这些成为制约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协调稳健发展的重要原因〔3〕。
因此,要健全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就必须把终身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办学宗旨,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相互衔接,增强职业教育体系的衔接性和通融性,这是构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必不可少的环节;同时,必须建立与我国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以政府为主导、市场需求为目标、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紧密结合、多元化办学的现代职业教育体制,制定与教育体制、教育政策和教育管理运行机制等相适应的政策法规。还需加强执法监督,以改变单一的行政办学模式,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正常运行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2.完善我国职业教育相关法律法规,推动职业教育规范化发展
我国是从20世纪初开始建立健全职业教育法律体系的,职业教育事业在相关法律法规的指导和推动下得到了不断发展。但是,我国的职业教育在立法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立法的完整性不够,缺乏针对高等职业教育的专门法规,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法定义务和责任不明确,政府在资金投入上责任不清等;现行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存在严重的滞后性,应该健全和完善。
要推动职业教育规范化发展,必须健全我国职业教育法律体系。应在借鉴德国职业教育法律法规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健全和完善现行《职业教育法》,使其内容更全面,更符合我国国情。如在职业资格鉴定方面、高等职业教育方面、双师队伍建设以及集团化办学等方面的相关法规应尽快完善;应建立以《职业教育法》为核心、以地方和部门立法为补充的内容完整、层次分明、协调统一的职业教育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实施的保障机制,以加大《职业教育法》的执行力度。
3.加强校企间的互动合作,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建设
近年来,我国很多地方的职业院校借鉴了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成功经验,从当地经济发展实际出发,创建了各种类型的职业教育集团化的办学模式,如:“海南模式”、“河南模式”、“天津模式”等①。但从总体上看,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目前还处在探索阶段,其办学体制、机制还缺乏活力。为此,应加大政府的协调与监督力度,使行业企业都积极参与到集团化办学中来。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作为职业教育的成功典范,其重要环节就在于学校与企业的成功合作。我国应在借鉴德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的基础上,把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作为高职院校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在加强校企合作和职业教育集团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加大政府的参与力度,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在校企互动合作和职业教育集团化建设中的助推作用,明确校企合作的内涵,在集团内组建由行业专家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不断开发职业教育课程,实现中高职课程的有机衔接,构建有层次重延续的学制系统,并通过行业企业参与专业认证、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和课程开发的方式合作培养职业技术人才。同时,还需通过校企共建实训基地、顶岗实习和就业基地建设等措施,不断拓展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加强校际合作、跨区域合作,使发达地区高职院校辐射带动西部地区高职院校发展,提高集团整体办学效益,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优势突出、连锁互动、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办学体系。
4.注重专兼职相结合的高素质教育队伍培养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特殊性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深厚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还要具有扎实的实践技能。目前高职院校师资队伍主要存在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教师实践场所不足、实践机会有限、引进和稳定“双师型”教师难等问题。因此,“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彰显特色、提高整体办学水平的重要工作。高等职业院校要针对目前教师实践技能较差的现状,出台一些激励机制和提高教师实践能力的考核办法,如可派专任教师利用假期到一些管理水平高、技术力量强的对口企业或生产第一线单位定期顶岗实践锻炼,以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同时借助校企合作平台,吸引行业企业优秀技术和管理人员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以建立数量充足、相对稳定的专兼职教师队伍,不断提高“双师”队伍素质。
5.把握高职课程改革方向,构建对接职业标准的课程体系
根据教育部16号文件精神要求,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而现行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已不符合职业教育的原则,那种以理论知识为主的课程体系、重理轻实的课程结构和以书面形式反映评估结果的课程评价等都不利于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今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一是为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要开设相应的课程,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二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终身学习能力;三是要注重“五导向”的统一,即导向职业岗位(群)而非学科体系、导向能力目标而非知识目标、导向任务驱动而非逻辑推导、导向理实一体化而非理实分离、导向学生主体而非教师主体。基于此,高等职业院校应根据职业能力和国家职业标准确定课程内容,根据职业岗位工作过程设计课程教学,根据工作任务整合理论和实践课程内容,以构建“基本素质与能力课程+职业能力课程+顶岗实习”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注释:
①参见教职成〔2009〕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若干意见》,网址:。
参考文献:
〔1〕匡 瑛,石伟平.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比较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8,(3):38.
篇6
对学生的公共能力方面的要求:
1、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正确的法制观念,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职业道德。
2、具有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能力,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3、掌握计算机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水平一级考试。
4、具有健康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
对学生的专业能力方面的要求:
1、掌握数学、物理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数理知识运用能力。
2、系统掌握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具有较好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
4、掌握基本的教育理论和教育规律,掌握化学教育技术和教学方法,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管理能力。
对学生的发展能力方面的要求:
1、熟识化学品的制备、化工应用的基本知识,理论,具有化工产品开发研究能力及化工产品工艺设计与改进能力。
2、熟识化工产品检测检验与质量控制,具有化工产品质量分析检验能力。
3、具有应用化学专业知识解决化学化工生产实际问题的综合实践能力。
篇7
(一)老年人的消费需求与日俱增。随着老龄人口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老龄人口的消费需求被激发出来。目前我国老龄人口的消费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我国多数老龄消费者具有追求购物方便、物品实惠和使用方便的特点。这与老龄消费者的生理特点和消费心理分不开,同时也与老龄消费者自身的消费习惯密切相关。第二,老龄消费者对隔代消费支出较大,会为了下一代的生活或者教育(例如择校费)付出比自身生活费更多的费用。第三,老龄消费者对于传统民族品牌有着深厚的情感,因而老龄人口是老字号品牌的重要消费群体。随着老龄人口退休金的增加、子女的自立以及其他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我国老龄人口的消费潜力将逐渐显现出来。
(二)健康护理的需求迫切。老龄人口对自身的健康投资和消费比较大。一方面,通常老龄人口非常注重自身的健康。相对于年轻人来说,多数老龄人口身患两种或两种以上疾病,往往在就医的时候会住院,这样就产生了老龄人口对医疗护理和照顾的需求。另一方面,老龄人口的家庭护理也需要专业护理人士。往往很多有高龄老人的家庭都雇佣保姆照料老人的起居生活,但是存在的问题也相当复杂,一是保姆缺乏专业的护理技能、照料不到位;二是对保姆的专业管理严重不够,造成雇主对保姆的不信任以及保姆素质较低的状况。
(三)老龄人口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加。老龄人口有着对精神文化生活的强烈需求,渴望得到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生活。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老龄人口渴望追求时尚健康的生活,渴望在生活和消费中去展现个性和发展自我。目前我国老龄人口所渴望的精神文化需求主要体现在社交、娱乐和旅游等方面。究其内在的原因在于老龄人口的文化生活相当的单调,他们大多数没有更多的机会去参加社会活动。各地的老年大学和老年活动中心也颇为老龄人口所喜爱,但是,由于老龄大学一般在一个城市数量有限,且一般距离老龄人口生活的社区较远,就有相当一部分腿脚不太好或者较为忙碌的老龄人口不选择去老年大学和老年活动中心。此外,有些老龄人口热衷于同学会或者老友会,经常性地聚会和相约去旅游。
二、人口老龄化对职业教育发展的需求
职业教育(vocationaleducation)是培养某种职业或者生产劳动所需要的技能、职业知识、职业道德而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培训或者教育。其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专业技能和文化知识的劳动者,侧重于劳动能力和应用技能的培训。但是在人口老龄化迅猛发展的今天,老龄人口对于职业教育也给予了一定期待和需求,给职业教育带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一)对老龄护理人才产生强烈需求。老龄人口对护理方面的需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心理护理的需求。老龄人口多数都是从某种职业上退休下来而停止工作,这种社会身份的转化使得老龄人口容易产生社会疏离感,会产生焦躁、抑郁、少言等现象,对老龄人口的心理健康非常不利。家庭成员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帮助老龄人口走出孤独,但是由于家庭结构的变化和家庭成员工作的繁忙,使得家庭成员对老龄人口的关怀十分有限。因此,迫切需要一大批能够帮助老年人缓解不良情绪的护理人员。二是疾病护理的需求。然而,我国老龄护理培训刚刚起步,还存在严重供不应求的状况,很多医疗机构和社会都急需专业的护理人员。
(二)对老龄人口的文化生活提出更高要求。老龄人口的文化娱乐生活需要一定的场所和教师。在21世纪的今天,老龄人口需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生活,获得文化、精神方面的满足,例如旅游、社交、交友、学习艺术等。然而目前老龄大学和机构设置较少,远远不能满足老龄人口对晚年生活的需求,而目前的职业教育还鲜有相关的老龄课程和老龄专业。职业教育是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在世界各地不同国家都大量存在职业教育。由于职业教育的入学门槛低,对于一些对高等教育望而却步的普通百姓来说,无疑是一个非常适合的教育模式。近年来,职业教育的发展已经开展了许多与新技术和新工种相结合的教育,例如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等技能的培训。从这个角度来看,老龄文化教育与职业教育有一定的交融性。老龄人口主要生活在社区之中,职业教育也贴近大众生活。因此,职业教育在应对人口老龄化方面应该积极采取相应措施。
三、人口老龄化对职业教育的启示
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到来,给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和发展启示。职业教育可以利用其现有的教学基础,针对社会需求所在,不断拓展办学思路。
(一)职业教育应增设老龄护理专业。健康的生活离不开护理,特别是对于一些生病或者不能自理的老龄人口,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老龄人口由于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下降,伴有一定的疾病,而且活动能力下降,在体育锻炼、日常生活和住院养护方面都需要一定的帮助。目前我国从事护理专业的人员学历低,人员少,没有受过老龄护理的系统教育。职业教育应抓住老龄化发展的机遇,迎接老龄化社会的挑战,增设老龄护理专业,系统培养社会需要的老龄护理人才。
(二)职业教育应开设老龄课程。近年来,老年教育问题日益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和认可,各类老龄大学和学习机构也在不断开设相应的课程,但是老龄大学和教育机构所设很少,而且存在一定的差异。老龄人口继续教育的需求和老龄人口保持和延长社会化的需要是密切相关的。老龄人口对于现代社会的接纳程度越来越深入,以及老龄人口自身接触社会的迫切需要,形成了目前对于发展老龄教育的前提条件和需求。加强老龄教育是建立健康的老龄社会的重要条件。老龄教育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教育应该抓住这个历史机遇,开设保健、美术、诗歌等丰富老龄人口身心的课程,不仅可以发挥职业教育的人才优势,也可以满足老龄人口精神文化的强烈需求。
篇8
在报刊杂志中读到几则关于教书育人的故事,属于我国教育史的典范。联系到时下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颇有感触。信手拈来,以飨读者。
典范一:陶行知的“四块糖果”。当年陶行知先生任育才学校校长。一天,他看到一位男生要用砖头砸同学,将其制止,并让男生到校长室。等陶先生回到办公室,见男生已在那里等候。陶先生掏出一块糖果给男生,“这是奖励给你的,因为你比我先到办公室。”接着又掏出一块糖果给男生:“这也是奖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刻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果。陶先生又说:“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陶先生遂掏出第三块糖给他。这时男生哭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先生又拿出第四块糖说:“你已认错,再奖你一块,我的糖发完了,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
这个故事至今让人记忆犹新。现在想来仍不乏启示和借鉴意义。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缺点、错误在所难免,关键是教师要循循善诱,正确对待学生的过失。对学生严格要求是对的,但一定要严而有理,严而有度,严而有爱,千万不能在学生惹你生气时,控制不住情绪而干出伤害学生自尊心的事来。安徽师范大学房玫教授“放低姿态,平视学生(平等);摆正姿态,尊重学生(尊重);贴近心灵,呵护学生(爱心)”的管理经验是对这一典范的践行和创新。
典范二:夏丐尊“绝食捉贼”。近代教育家夏丐尊曾经在浙江一师做舍监。有一次,一位同学在宿舍里丢了东西,告到夏丐尊那,并且说出了怀疑对象,希望夏丐尊去搜查。夏丐尊一时非常为难,搜查学生铺位,他是万万不肯的,觉得这有辱学校和学生的尊严,可是学生丢失的东西若不找回来,他这个舍监也当得太不称职了。为了找到解决办法,他愁眉苦脸到处找同事帮忙出主意,结果那些主意要么他不屑于做,要么太偏激没法做。思来想去,最终,他决定来个绝食捉贼。他在宿舍楼外贴了个告示,让偷东西的学生速速前来自首,并说犯错不要紧,诚实承认依然是好学生,如若不然,便是他这个舍监的失职,是他没有教育好学生,他愿绝食谢罪。学生一日不来自首,他便一日不肯进食。此告示一经贴出,立即轰动全校,所有的目光都投到了夏丐尊身上,密切关注着事态发展。夏丐尊说到做到,从告示贴出之时起,便滴水未进。最终,那位偷盗的学生受不了良心的谴责,流下了悔恨的泪,幡然彻悟,主动找到夏丐尊承认错误,并交出了所偷的东西。
学生犯错,他痛心疾首,却又不愿大肆搜查,伤害学生的自尊,绝食之举,表现出他诲人不倦,对学生充分的宽容、信任和疼爱,这份爱和信任最终让学生受到感化,从而迷途知返,同时也维护了他的自尊心。夏丐尊曾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大爱无声,一个真正的教育家一定是心中充满爱的人,爱是人与人之间最好的沟通桥梁。
典范三:四川大学教授蒙文通的考试课。不是先生出题考学生,而是学生出题问先生,你提个问题,他就能知道你的学识程度怎么样,当场断定你本学期的成绩是多少分。更有趣的是,这个蒙先生是在川大旁边望江楼公园竹丛中的茶铺里考试。你问得好,他猛吸一口叶子烟,请你坐下陪他喝茶,然后对你提的问题详加评论;问得不好,当场请你走人。学生是又紧张又感兴趣,思忖着自己能不能留下陪孟先生喝茶,并近距离聆听教授指点迷津。
蒙教授对待学生考试的办法,可算是“因材施教”的典范。这虽然发生在过去的高校里,教授的成功做法,今天也不大可能进行复制,但前人的智慧结晶和“传道、授业、解惑”的做法,很值得学习研究和创新发展。考试作为对学生学业考核方式的一种有它本身的优点。但是如果把它作为仅有的单一的考核方式,还是存在很多弊端的。高职学生基础差,学校教学管理松散,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内容滞后,教学方法单一等因素的作用,使学生厌学,对考试不够满意。所以要研究课程改革,多让他们动手进行体验学习,激活他们的兴趣;多安排由易到难的项目能让他们完成,增加他们的成就感;多开展一些形式多样的,富有创新特色的小组竞赛等活动课程,采取多元考核形式,调动学生,吸引学生,我能学的积极性。
二、教书育人典范对职业教育的启示
(一)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核心任务是培养具有技术技能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此职业教育要仿效典范,创新和发扬典范,践行“以人为本”的精神,秉承因材施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教育思想。接受职业教育的人群特点决定了职业教育不仅要因材施教,更要以育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
为什么要“因材施教”,孔子认为,人的智力有智愚之分,人的心理状态有勇进与退缩之别,而且每个人的才能有不同的发展趋势,只有根据这些不同资质,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施教,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因种种原因,学业基础层次不齐,这就需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相信所有的学生“人人都可以成才”,相信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潜能,只是被开发的程度或潜能的类别不同而已,而职业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就是及时发现,珍惜并开发存在于每一个学生身上的各种潜能,因材施教,帮助和支持每一个学生寻求适合自己的空间,从而赢得将来人生出彩的机会。
(二)以人为本,诲人不倦。“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的“本”就是把人当作主体,本质和目的。将“以人为本”泛化到职业教育工作中,就形成了“以学生为本”的提法。以此作为核心价值取向,有助于在教书育人的实践中优化学生管理,实现学生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诲人不倦”最早是孔子提出来的,在后来的中国教育史上渐渐地形成一种优良的师德师风。所谓诲人不倦,意思是说教育学生时有耐心,不厌其烦,而不知疲倦。诲人不倦是一种积极而又美好的道德情感,能够激发教师对自己劳动的兴趣和爱好,促进教师改进教学,创造出各种优良的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高校教师的诲人不倦与中小学的教师应有所不同,它主要应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坚持不懈地认真备好课,上好课,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二是坚持不懈、循循善诱地辅导学生,与他们一道探讨专业学习领域里的问题。目前高校或多或少存在着这样的情况:下课后,教师忙着就走,一般不会留下来和学生交谈,有的老师甚至在学生提出问题的时候也不愿留下来,(因校班车时间到了)更不愿接待学生的家访;教学安排上虽然没有设有辅导课,但真正给学生上辅导课的教师不多。这种不好的作风应当加以纠正。
(三)爱生如子,敬业如天。这是对《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第二条“敬业爱生”的创新发展。爱生如子,即把学生当作子女来关爱和对待。这既是对学生关爱的一种升华,又是教师情感的一种升华;既是教师职业风范的根本要求,又是教师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保证。教师面对的学生,在家庭背景、学习能力等客观方面可能会有不同的差异。但是无论如何,都十分需要教师的关爱。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教师爱生如子的光辉典范。《规范》要求教师“真正关爱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公正对待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若把学生当作子女来关爱和对待,一定能够促使教学氛围、师生情感、教学效率得到最大限度地提升。
敬业如天,即把教书育人当作至高无上的天职来担当。《规范》要求教师“忠诚人民教育事业,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创新为己任。恪尽职守,甘于奉献,终身学习,刻苦钻研。”敬业如天就是要忠实践行《规范》,不为利益所惑,不为诱惑所扰,不为金钱所动,始终守着三尺讲台,在有所不为中,力求有所作为。要担负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关爱学生,严谨笃学,自尊自律,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篇9
论文关键词:高职;财政专业;继续教育
一、高职财政专业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一)专业就业面向缺失。财政专业曾是财经(财政)类中专学校的主要专业,大多数高职院校目前环保留有财政专业,不论是中专时期还是现在的高职阶段财政专业的就业面向首先是各级财政部门,其中一部分毕业生也已经成为当地财政部门的精英,其次是税务部门、企业和其他经济管理部门。总体上看,财政专业就业面向的政府机关特色较强,毕业生就业习惯于依靠国家统一分配。但是,随着国家公务员招录制度和大专院校学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国家公务员报考的基本条件是本科学历,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已经不具备报考国家公务员的学历条件,也不可能直接分配到政府机关就业。高职院校的财政专业的毕业生就业越来越困难,专业主要就业面向缺失。如大多数考生及考生家长在报考高职院校的专业时首先考虑的是专业就业面向,当看到财政专业的就业面向时只好“望而却步”。
(二)专业招生萎缩。独立改制的财经类高职院校在中专办学时代,各级财政部门的人才需求量较大,财政专业的毕业生大多数分配到财政部门等政府机关工作,到目前为止各级财政部门的大部分业务骨干都是由各省(市)当时的财经(财政)学校培养出来的,财政专业曾一度成为中专学校的“热门”专业,考生报考的积极性较高。财经(财政)类中专学校改制后,大多数学校原中专时期的财政专业也直接成为高职院校的财政专业,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模式基本上没有多大变化,也有学校将中专时期的财政专业的教学资源划归学院的成人教育或继续教育部门。从目前保留有财政专业的高职院校近年的招生情况来看,改制后考生及考生家长对财政专业缺乏兴趣,财政专业的招生计划很难完成,专业招生面临尴尬局面,专业招生的人数逐年减少,到目前为止只有个别高职院校招收财政专业,大多数高职院校已经停止招生,财政专业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有专业无学生的专业。
(三)专业教学资源闲置流失。独立改制的财经类高职院校在中专办学时代,与当地财政部门的业务往来密切,部分地区还形成了财政干部与学校教师的交流制度。学校依托当地财政部门建立了一大批较为稳定的教师社会实践和学生实习的基地,学校教师与财政部门业务人员密切协作共同完成财政科研课题,共同开发财政专业的教材和学生的实训资料,共同建立了学生的校内实训场所,提高了财政专业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锻炼了财政专业教师的实践操作技能和科研能力,丰富了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内容,提升了专业的社会威望。财经(财政)类中专学校改制或并入高职院校后,学校的行政隶属关系由当地财政部门转入教育部门,过去与财政部门共同建立的教师社会实践和学生实训基地也形同虚设,过去共同开发的专业教材和实训资料也少见重新修订。由于学校与当地财政部门的业务往来越来越少,人员交流也逐渐停止,教师队伍中熟悉财政理论、钻研财政业务、致力财政课题研究的人越来越少。由于专业招生数的减少过去建立的校内实训场所也处于闲置状态,由于专业教学任务的减少财政专业的大部分专任教师为了完成基本的教学工作量也逐步转入其他专业。如有些高职院校的大部分会计老师由于长期不接触财政预算业务,只会讲企业会计不会讲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财政、教育、卫生等部门偶然想从高职院校中招一名能讲政府会计、中小学校会计、医院会计的老师都很困难。
二、财政人员继续教育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国家财政预算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财政更多地关注民生,财政工作逐步走上依法理财的轨道,原有的财政预算编制办法、国库收付制度、专项资金的管理措施等不断完善和修订,如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政府收支分类改革、部门预算改革、非税收入管理制度改革、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等,这些改革措施和管理办法的出台与实施,对各级财政部门业务人员素质提高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近年各级财政部门特别是县乡基层财政部门新增人员相对较少,且新进人员的渠道和人员的学源结构较为复杂,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参差不齐,财政业务岗位上真正具备财政基本知识和基本业务处理能力的人员所占比例相对较低,相当一部分业务岗位上的从业人员只能做到文件的上传下达,甚至影响了财政部门的形象,加大了改革精神贯彻落实的阻力。为了保证各项改革制度的顺利实施,各级财政部门往往由相关业务科室以短期业务培训的形式传达有关改革精神和具体操作办法,这种形式很难从根本上满足财政主要业务岗位对从业人员基本素质的要求。
(一)短期培训内容的针对性较强但缺乏系统性。财政部门相关业务科室举办的业务知识培训班目的明确、时效性较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也较强,一般情况下只要有一项新的改革措施和管理办法出台都要从上到下组织相关人员学习和培训。但是,由于财政部门特别是乡镇财政大部分人员文化基础较差、从来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从业人员中很少有财经类专业毕业的学生,更谈不上懂得基本的财政理论知识,所以针对性较强的培训内容在较短的时间内很难保证能让大多数学员听懂学会,使大多数学员较为准确地领会一些新的改革措施的基本精神,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如笔者最近几年在承担一些财政预算业务知识和新制度培训时就往往遇到以下类似的问题,有些参加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培训班的学员没有一点财政理论知识,甚至连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内容都一无所知而要直接学习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有些参加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和部门预算编制培训班的学员没有一点政府预算的基础知识,甚至分不清政府总预算和单位预算的区别而要直接学习政府收支分类和部门预算改革对会计核算的影响;有些参加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培训的学员没有学过基础会计,甚至连借贷都分不清而要直接学习行政事业单位的基本会计核算业务。
(二)短期培训组织形式的灵活性较强但缺乏规范性。近年来,财政人员的业务知识培训和继续教育有时要求财政部门相关业务部门直接负责组织,有时也将一些新制度新办法的内容融入当年的会计继续教育内容中,委托社会继续教育机构承担,也有相关业务部门和社会继续教育机构联合进行的,也有委托大专院校承办培训班的但委托高职院校的较少;承担培训任务的师资一般主要由系统骨干或领导组成,也有从大专院校聘请专家教授的,由于大多数授课人员不具备教师资格,缺乏教学经验,习惯于照本宣科读文件,难以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培训的资料(教材)一般只有相关文件,很少有专门的教材或讲义,难以满足学院培训后自学和查阅的需要;培训时间一般选择在相关业务的淡季,一般也不安排考试,只考勤也不发证书,难以引起学员对培训重要性的认识。
(三)短期培训的实施过程过分看重形式而忽视实效。财政部门相关业务科室组织的业务知识培训有一部分在当年部门的工作计划中安排,也有一部分是随着新制度新办法的出台由上级部门安排的硬性培训任务。笔者在接受当地财政部门有关培训业务知识任务时,有些组织者就留露出纯粹为完成完成工作计划和培训任务的思想,只满足于在年终总结时能理直气壮地写上“这项工作我已经完成了”就可以了。比这多年来承担的一些财政部门业务知识培训班的时间一般都只有2—3天,第一天早上安排一个开班仪式,最后一天下午再来个总结,有时还要安排参观学习,真正授课的时间就所剩无几了。我们常常看到有些业务培训班的对外宣传报道主要就是几个领导的讲话和几张培训时的照片,培训的效果究竟怎样很少有考量的办法和报道。我们也发现一些社会中介机构在承担财政人员业务知识培训和继续教育任务时与社会上的会计人员混在一起,不区分对象统一发放一些发放一些公共的培训资料,很少有学员坚持听课,考试组织也比较随意,这些机构其实是以收费为目的,学院几乎没有任何收获。
三、如何实现高职财政专业与财政人员继续教育的接轨
根据高职财政专业与财政业务人员继续教育目前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我们认为有必要建立一种学校的学历教育与部门、行业的非学历教育相贯通的多规格、多层次、多方向、多形式培养培训模式,促进学校的专业教育与部门、行业业务人员继续教育接轨,实现地区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办学特色。通过这种培养培训模式的建立,一方面可以扭转高职财政专业招生、就业所面临的尴尬局面,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各级财政部门从业人员的业务知识培训和继续教育走上规范化道路,提高财政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
(一)按“基础模块+专业业务方向模块”的两部分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多年来,高职财政专业一直沿用传统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般按三年学制将教学内容由浅入深分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实践课等模块,方案的学科体系特色较强,难以适应专业不同岗位对从业人员业务素质的需求。高职财政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应打破原有的学科体系的特色,细化财政部门业务人员的从业岗位群,突出不同专业业务方向模块的建立,灵活设置动态的、能自由组合的专业业务方向模块,使财政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能够适应财政人员继续教育和业务培训的需要,如在财政专业基础模块的基础上设置预算编制方向、国库收付方向、非税收入管理方向、国有资产管理方向、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方向、依法理财方向、乡镇财政管理方向等,并按财政改革的进展情况不断充实和调整专业学习方向,组合不同培训对象的学习模块。
(二)按“三年制学历教育+不定期非学历教育”两个层次调整学制。高职财政专业的学历教育一般是三年学制,能满足高中毕业生系统接受专业教育的需要,难以满足财政部门不同层次不同业务岗位从业人员灵活选择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的需要。高职财政专业的学制设置应兼顾非学历教育的需要,实行注册入学和弹性学制,根据专业业务涉及的从业岗位灵活确定培样对象和培养规格,根据财政部门业务培训的需要灵活确定各专业方向模块的开班时间,根据各专业业务方向教学模块的内容及培训对象的基础灵活确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总课时,根据学员学习时间长短和选学模块颁发相应的结业证书,并将结业证书与财政部门对业务人员的继续教育规定的内容结合起来。
篇10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06--02
当今世界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而科技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力又来自于社会不同的专业和领域,体现在人才的专业素质上。因此,为了增强人才的竞争力,为了在科技竞争中获胜,为了我国在世界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重视和加快培养人才的专业素质。但是,据实际调查,人才在专业素质培养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例如:专业知识掌握不牢、专业意识淡薄、专业精神缺乏等。充分挖掘和利用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人、培养人的功能,有利于克服人才专业素质培养过程中面临的问题,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人才专业素质培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帮助人才强化专业意识、坚定专业信念、形成专业精神。最终让人才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贡献。
一、当今人才在专业素质培养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对人才专业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为了满足社会分工的需要,推动经济向前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必须加快培养人才专业素质,提高人才专业素养。但是由于诸多原因,例如高校资源分配不合理、师资力量分配不平衡等,给人才专业素质培养带来了阻碍。但是,除了这些客观因素外,人才自身的不足更加导致了人才专业素质培养的困境。
1.专业知识掌握不牢
目前,在高校中,普遍存在人才专业知识掌握不牢的现象。这一现象是由诸多因素造成的。首先,人才的自我管理能力差,不能合理地处理自己的学业和其他事务的关系。青年人才进入高校后,相对来说自由支配的时间增多了,来自外界升学的压力降低了,来自外在的管理和约束也减少了。一方面,不少青年人才往往被外界形式多样的诱惑所吸引,自我约束能力差,把大量的时间浪费在网络、游戏上,而荒废了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现今高校学生会、自律会、社团等学生组织铺天盖地,许多青年人才为了锻炼自己的组织、管理、策划等能力,纷纷热衷于投身各种各样的学生组织中,在这些学生工作中寻找自己的价值。这就导致他们常常以此为“正当”的借口经常逃课、不去自习、不参加专业讲座等等,从而“正大光明”地忽视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其次,缺乏自我教育的能力。进入高校后,教师多是将重点放在课堂教学上,大量的时间主要以学生自学为主。不少青年人才很难适应这一过度,或者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转变传统的学习模式。这不仅浪费了自己宝贵的学习时间,而且大大降低了学习效率,从而导致专业知识掌握不牢。
2.专业意识淡薄
人才专业意识淡薄也是人才专业自律不足的表现。第一,人才由于各种原因不能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因而,在进入专业学习前本身就带有一种强烈的排斥心理,甚至为此抱怨学校、抱怨社会,这往往直接导致他们怠慢专业学习,对相关的专业活动以及自己专业的发展持冷漠的态度。第二,人才往往忽视对专业话语的使用和建构。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校里新增了一些新型专业,这些专业本身尚处于不成熟状态,专业话语不健全。不少青年人才很少将专业发展与自身联系在一起,不能将专业建设视为己任。而且,在专业交流过程中,往往出现借鉴、沿用其他专业术语的行为,不利于形成本专业独特的话语。第三,人才的专业思维能力差。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的社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局面。可是,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问题扑面而来,当面对这些问题时,很多人才很难运用本专业独特的思维方式对这些问题和现象进行分析、解构和注释,或者是鲜少能对其进行准确解释。
3.专业精神缺乏
专业精神主要包括专业信心、专业信仰、专业理想等。在当今快餐文化盛行,重视经济效益的社会中,不少专业人才只顾利用专业知识为自身谋利益,对于自己的专业严重缺乏归属感,更加缺乏专业精神。在专业信心上,由于我国现今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社会各个领域几乎处于相对饱和的状态,不少专业就业前景令人担忧。所以,导致部分专业人才对自己从事的专业严重缺乏信心。在专业信仰上,许多专业人才如今更看重的是本专业给自己带来的经济利益,以及给自己以后发展带来的益处,他们鲜少重视专业未来的发展或投身于本专业的建设。在专业理想上。专业理想是在专业自信的基础上,致力于本专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树立阶段性和长远的理想,并为之努力奋斗。可是,在现实社会中,谈到理想,专业人才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抱负,他们认为专业理想是遥不可及的。有些不成熟的专业想要走向成熟和繁荣发展可能需要几代人的刻苦努力,甚至更多。因此,专业人才更愿意将目标放在眼前、放在自身的发展上。
二、思想政治教育对人才专业素质培养的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思想政治教育对人才专业素质培养的作用是多方面的。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青年人才调动专业知识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人才的专业科学思维方式,能够增强人才的专业创新意识。
1.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调动人才对专业知识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人才的专业素质,首当其冲的就是要求人才牢固掌握专业知识,强化专业技能。因此,在培养人才专业素质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越性。即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调动人才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一是要培养人才在专业学习过程中自我教育的能力。要帮助人才树立自我教育的意识,鼓励专业人才积极寻找适合自身的独特学习模式,培养他们学习专业知识时举一反三的习惯。二是要培养人才自我管理的能力。帮助人才树立时间观念,在学习、生活和工作的过程中分清主次矛盾,从而科学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时间。三是要引导他们培养专业兴趣。引导他们在专业活动过程中努力发现本专业特定的、细微的美,从而引导他们慢慢积累对专业知识学习的兴趣,对本专业产生强烈的爱好。同时,还可以帮助专业人才将潜在的或间接的专业兴趣进行深入挖掘转化为直接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专业兴趣的持久性和专业学习的积极性。[1]
2.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训练人才的专业科学思维能力
训练人才的专业科学思维能力有利于人才智力素质、专业素质及其他综合素质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思辨性和反思性正彰显了其在思维能力训练方面的优势。
因此,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人才形成准确搜索专业信息的能力。当今是知识拥挤的时代,各种各样的信息裹成一团。能在众多信息中准确快速地找出对自己专业有用的信息,对专业人才来说相当重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锻炼人才透过现象看本质,熟练掌握矛盾分析法,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提高人才的认识能力,帮助人才准确快速地筛选出新的、有价值的专业信息,提升自己的专业思维灵敏度。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训练人才对专业知识进行反思和批判思维的能力。即要训练人才辩证思维的能力。一方面,要训练人才对已有知识的批判和反思,对前人留下的专业知识和成果要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另一方面,要训练人才自我反思、自我批判的能力。即要督促人才对自身原有理论观点和专业思维方式的批判和反思,发扬优点,正视不足,在理论观点和认识方法上坚持真理的同时,要敢于放弃错误的思想和片面的认识。[2]
3.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增强人才的专业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创新的前提,没有创新愿望和动机,绝不会有创造行为。创新意识不是天生的,是后天培育逐步形成的,而思想政治教育对创新意识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坚定人的成功信念,激发人的创造动机,形成顽强的创造意志。[3]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培养人才对专业的创造兴趣,产生创造动机。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对专业人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可以激发他们专业创新的热情,产生专业创新的强烈欲望。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在人才在专业学习、工作过程中营造创新的文化氛围,帮助人才树立专业创新意识。通过宣传教育,让人才认识到当今人才的竞争,就是创新能力的竞争。而人才创新的方向是与自己从事的领域、学习的专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人才要想在竞争中获得胜利、占取优势,必须时刻保持专业创新意识。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能够锻炼人才的专业创新意志,形成人才的专业创新精神。即可以从提高人才的心理素质入手,既要鼓励人才进行大胆地创新,又要让他们敢于面对失误,不怕失误,继续勇于走创新之路,坚韧专业创新意志。
三、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人才专业素质的途径和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才专业素质培养过程中具有诸多显著的作用,其对人才进行专业素质培养的手段和途径也是形式多样的,其中比较突出的有以下几点:
1.组织宣传,强化专业意识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比较特殊的形式就是开展组织宣传工作,通过组织宣传,可以加强对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教育。强化人才专业意识,实质就是加强人才思想观念的过程。因此,为了提高人才专业素质,应积极采取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组织宣传,教育人才自觉运用专业术语。即可以组织专业人才,开展教育活动,科学合理地利用灌输教育法,让人才深刻认识到自觉运用专业术语,有利于专业知识的分享,有利于构建本专业独特的话语领域,从而逐渐培养人才自觉使用专业术语的习惯,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人才的专业素质。
组织宣传,教育人才勤于训练专业科学思维能力。例如,可以开展专门的讲座,宣传形成专业问题意识的重要性,教育人才积极关注专业热点,产生专业归属感;可以组织相关专业交流活动,摆出社会热点问题,制定规则和评估机制,严格要求专业人才利用自己专业思维方式分析、解决问题;积极开展专业实践活动,寓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于实践活动中,即鼓励人才勇于创新,发现新事物、解决新问题、获得新认识,使人才在活动过程中践行这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并将其内化从而锻炼自身的专业创新思维能力。
2.激发动力,树立专业目标
人才有了明确的专业目标,才能将主要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实现目标的努力奋斗中去,才能实现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包含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对于人才的理想教育、成才教育、艰苦奋斗精神教育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具体操作例如:邀请业内精英人士给专业人才做专题讲座,进行榜样教育。引导人才以精英的成就为自己的目标,以精英的艰苦奋斗历程作为激励自己的典范,将精英对专业领域的贡献视为自己的理想。同时,也要教育人才合理地追求个人利益,保持实现目标和理想的热情和动力;开展座谈会,深入了解人才在专业领域中的兴趣方向,将他们潜在的兴趣激发出来,帮助其树立有动力的专业目标,激励他们积极勤奋地进行专业研究;还可以通过开展课堂式教育,也可以通过电视、电影、书籍等形式向人才展示从古至今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的典范,让人才认识到,有了目标却不付诸努力,一切都是虚无。从而教育人才要在树立明确专业目标的基础上,踏实苦干,克服困难,勇往直前,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营造氛围,培养专业精神
专业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将人才的专业素质提升到更高的层次,有利于专业人才在专业学习、工作过程中合作意识和凝聚力的增强。而专业精神的培养离不开周围环境和文化氛围的塑造,因此,可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有针对性地加强专业人才周围的环境和文化建设。
- 上一篇:关于职业教育的提案
- 下一篇:妊娠合并呼吸系统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