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职业教育的提案范文
时间:2023-10-26 17:31: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职业教育的提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财政投入 政策倾斜
高等职业教育是各类教育中与经济联系最密切、与企业竞争力提高联系最紧密、对就业贡献最大的一类教育。通过多年办学实践,中西部地区高职院校已为社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对地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企业竞争力提高做出重要贡献。对促进就业、改善民生、建设小康社会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和全国一样,中西部地区高职教育的办学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但办学基础条件(如教学仪器设备均值)和高水平教师的比例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整体办学水平与东部地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如国家示范高职和骨干高职数量东部地区省均达8.67所,而中西部地区只有5.33所。我们认为当前中西部地区高职教育存在如下困难:一是中西部地区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国家财政投入不足。如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最后三名都在中部,其生均经费为4300左右,仅是全国平均水平(8542.30元)的一半。二是中西部地区城镇居民和农村农民的收入都大大低于东部,困难家庭子女比例大,高职学校的学生交学费和生活费均有很多困难。三是中西部地区工业化发展水平低,大企业和效益好的企业较少。因此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不高,导致联合办学少、学生实习难、就业难等。为使中西部高职教育健康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健全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职业教育是公益性事业,离不开市场,但是不能依靠市场,需要公共财政积极支撑。为此国家要尽快制定高职学生人均经费的基本标准和学生人均财政拨款的基本标准。本科院校目前学生人均财政拨款的基本标准为12000元,建议高职院校学生人均财政拨款的基本标准为本科院校80%,即9600-10000元,同时发挥国家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按照东、中西部地区的财政现状制定国家和省市(及主办方)的投入比例及足额拨款保障机制。
二、加大对中西部地区高职院校贫困生的资助力度。中西部地区大都是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的学生大多是来自困难家庭或弱势群体。其学费、生活费等对家庭来说是一笔很大的开支,有时甚至会导致一些刚刚脱贫的家庭因孩子读书而返贫。为保证贫困家庭和弱势群体家庭孩子能顺利完成学业,减少学生家长的负担,促进社会和谐,建议国家队中西部高职院校国家助学金的比例在现有的基础上再提高20%,且国家助学金金额从现在的每生每年3000元提高到5000元。
三、加大对高职教师培训资助的力度。高职要办出质量,教师是关键。建议国家要在现有教师培训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高职教师培训资助的力度,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和途径。
篇2
电工类专业的学生在从事电工作业之前,必须对电的危险性有充分了解,牢固掌握相应的用电安全常识,这样,当他走上工作岗位时才能较好地保护自己,减少安全隐患,不出安全事故。在学校里,假如教师教得好,学生掌握得牢固,对于学生未来工作是很有帮助的,可以避免不少安全事故,减少不少损失,这是学校的一份社会责任。
针对安全用电这门课教学工作的现状,笔者认为职业院校必须根据这门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以下几方面有针对性地解决。
一、立足教材,完善教材教学内容
教材《安全用电(第四版)》中配备了三个实验(触电急救――胸外心脏挤压法、电流型漏电保护器的使用和电工安全用具的使用)。调查的几所职业院校都没有配备相应的教学器材、场地,没办法提供给学生进行实验。这些器材都不是很复杂、很昂贵,而且能重复使用,场地的要求也不是很高,但是对学生积累第一手的实践经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很有帮助。笔者认为,教材已经要求配备的实验,为保证教学质量,学校应尽量给予保证、配备,这是基础性的,不应缺少!
二、建立与教材相配套的参观基地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鉴于这门课的特殊性,大纲安排了两节课的参观教学内容,但是由于某些原因(类似于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或者存在一定潜在的危险性等),根据笔者的调查,该项教学工作基本没有开展。
笔者原是一名企业电气从业人员,长期与刚毕业的职业院校电工类毕业生接触,深感他们的知识结构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严重脱节,特别是安全知识方面。笔者认为,未来的电工从业人员,到他将来的工作场地去参观、实践,甚至实习是非常必要的,这样才能使他所学的理论知识和生产实际联系起来。安全用电参观教学环节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为了较好解决这个问题,笔者针对学校的安全用电教学工作,提出以下几点改进建议,以提高教学质量:
对学校配电房进行改造,完善配电房的建设,提高保险系数,考虑安全用电教学的需要,将配电房建成一个电工教学基地,在配电房边上配备一个具有多媒体教室,以供日常参观教学时,进行常规教学和参观教学过程中学生休息之用。
将参观教学作为安全用电这门课的一个常规的教学内容,作为一个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
配电房边上安装一组开放式接地装置,专门作为教学之用,学校配备相应的接地电阻检测仪和兆欧表,供给学生实习检测之用。
配电房边上教室配备一个小仓库,购进一些常用安全标志、教学图片、电工安全用具和高低压配电的常用零部件,以配合教学的需要。让我们的学生毕业之前完全熟悉这些东西,并能够熟练使用。
通过以上几点,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利用学校资源,把安全用电的教学需要考虑进去,将学校配电系统在正常供电的基础上,建设成《安全用电》参观教学和实践基地,取得一举两得的作用,实现了理论、参观、实践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寻求校企合作,开办“校中厂”
通过电工类“校中厂”的开办,实现以下几个目的:第一,给电工类专业的学生提供一个实实在在实践的基地,实现电与学生零距离接触,使电工类专业的学生走出校门的时候已经积累了一些比较专业的知识,优秀的学生到企业就业时,技术上立即就能够独当一面;第二,作为学生勤工俭学场所,解决部分学生的家庭经济问题;第三,作为职业院校的一个电工类科研基地;第四,为职业院校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
篇3
为了贯彻中央关于党政机关与所办经济实体和管理的直属企业脱钩的决定,做好市级党政机关所办经营性企业的脱钩工作,经北京市党政机关与所办经营性企业脱钩工作领导小组同意,现对我市市级党政机关移交、撤销企业人员的安置和社会保障工作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移交、撤销企业人员的范围
移交、撤销企业的人员应是2000年6月30日前正式录用,并与企业建立了劳动关系的在册人员。
二、移交企业人员的安置和社会保障
(一)移交企业的职工和退休人员随企业一并移交。对于编制在党政机关及其事业单位的人员,原则上随企业去向安置,并与机关脱离行政关系;离休人员由市级党政机关各部门负责安置,不随企业移交;对于编制在党政机关的人员,参照市委、市政府《北京市党政机关机构改革人员分流的意见》的有关政策,符合提前退休、提前离岗条件的,可以提前退休、提前离岗,不随企业移交。
(二)移交企业的职工与企业签订的劳动合同仍然有效。由于企业移交造成企业名称变化的,应变更劳动合同的企业名称;造成职工岗位、待遇变化的,双方应协商变更劳动合同的相关内容,协商不一致的,企业可依法解除劳动合同,并按有关规定支付经济补偿金;职工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企业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金。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企业应根据有关法律法规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
(三)移交企业尚未参加社会保险的,应按《北京市企业城镇劳动者养老保险规定》(市政府令1998年第2号)、《北京市失业保险规定》(市政府令1999年第38号)、《北京市地方所属城镇企业职工和退休人员大病医疗费用社会统筹的规定》(市政府令1995年第6号)、《北京市企业劳动者工伤保险规定》(市政府令1999年第48号)及有关规定,在企业移交前到企业所在区、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参加职工养老、失业、大病统筹、工伤保险等手续,并补缴社会保险费用。若企业无力补缴,2000年12月31日前所需社会保险经费由企业原主管单位筹资解决。已参加社会保险的企业,移交后应继续向所在区、县社保机构缴纳各项保险费用,不得因移交而中断或拖延缴费。移交企业中凡编制在党政机关或具有行政管理和执法监督职能事业单位中的工作人员,在首次办理个人基本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时,其按国家规定计算的连续工龄,可视同职工个人缴纳保险费的年限。
三、撤销企业人员的安置和社会保障
(一)撤销企业的职工,由企业主办单位本着“统筹安排、积极稳妥”的原则负责安置。
(二)撤销企业应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及劳动合同的约定处理劳动关系。职工被安置到其他企业就业的,原企业与职工解除劳动合同,同时职工与新企业签订劳动合同。新企业应将职工在原企业工作时间视同现企业工作时间。企业主办单位与职工就重新安置协商不一致的,原企业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同时比照经济性裁员支付经济补偿金。
(三)撤销企业职工自谋职业的,企业可以按照每人一万元的标准一次性发给安置费,安置费由企业和企业主办单位筹措。
(四)撤销企业工伤职工伤残程度为五至十级的,由企业主办单位负责安置。如本人自愿自谋职业,由企业按照市政府令1999年第48号的规定发给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伤残就业补助金由企业和企业主办单位筹措。
(五)已参加北京市养老、失业、大病医疗、工伤保险的撤销企业,职工分流安置到其他企业的,社会保险关系随同转移,社会保险的缴费年限合并计算;自谋职业的职工,可将其档案委托存放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或人事部门开办的职业介绍服务中心或人才交流中心存档,继续缴纳社会保险费用的,与存档前缴费年限合并计算;终止、解除劳动合同失业的职工,可由企业将档案转到职工户口所在地区、县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失业人员进行求职登记,按规定享受失业保险待遇。
篇4
____,一位教龄已18年的中学一级教师、一位____县政协第七、八届委员和________县委的副主委,他始终勤奋教学、履职尽责、建言献策,用踏实工作和劳动汗水获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成绩!
一
作为一名教育教学工作者,自____93年毕业于天水师范学院、登上三尺讲台起,他就勇当教学教研的践行者,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关注国内最新的教改方向和教研动态,探索教育规律,积极撰写教学心得,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为了使学生们喜欢上政治课,使课堂成为学生接受知识的乐园,他经常为了吃透一个教学内容,找遍所有的案例、浅析,专心研究,体会别家之长;为了设计扎实有效的训练,他常反反复复不断地斟酌……。经过多年的努力实践和探索,他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____5年8月,他根据教改实际撰写的论文——《试论“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政治教学中的应用》,参加中国教育教学研究会举办的教科论文评比活动,获得优秀论文一等奖。____6年12月,他撰写的《浅谈孔孟人本主义思想观》论文,参加全省教育教学优秀论文评比活动,获得二等奖。
他连续12年担任高三级政治课的教育教学工作。多年来,他认真研究高考规律,钻研考纲,每年都坚持自编高考复习资料,紧扣高考热点,尤其是在高考前编写出的时政热点复习资料,得到了学生的喜爱和同事的赞许。他所带课的2个班级,政治课高考平均成绩多次名列定西市第二名,甘肃省高中会考合格率每次都在96%以上。
____95年,他被县教育局评为“教坛新秀”;____96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优秀班主任”称号;____99年以来,他多次被所在的____三中和____中学评为年度优秀教师。
二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他深知:这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因此,他认真履行政协委员职责,积极参加县政协召开的会议和组织的各项活动,踊跃发言,建言献策,反映社情民意。
近10年来,他累计提交提案40余件,有多件提案以盟县委团体提案立案后被列为县政协主席督办提案,多件提案被评为“优秀提案”。例如,《关于进一步规范农村合作医疗管理的建议》,是他在下乡民主评议中发现合作医疗中存在一些问题而提出来的,以____团体提案提交后,被列为主席督办提案进行办理,很好地解决了上营乡、太石镇部分群众在合作医疗中名册不统一、个人信息错误、账户资金错误等问题。又如《关于进一步规范物业管理的建议》、《关于进一步完善____县城市供热管理办法的建议》,在以____团体提案提交后,都被列为主席督办提案,引起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先后出台了《____县物业管理实施办法》、《____县城区集中供热管理办法》等。再如《关于进一步加强对城区燃放大型烟花爆竹管理的建议》,在被列为主席督办提案后,同样促使县政府出台了相关管理办法。《关于在东部人饮工程建设中注意道路保护的建议》等提案的落实,都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为此,____8年他被县政协评为“优秀政协委员”,____9年他被县政府聘为“政风行风”评议员。
三
作为一名____盟员,他热爱自己的组织,能够按照盟县委的安排部署,积极参与盟组织开展的视察、调研活动,并主动承担有关任务。
他先后参与了关于____县职业教育情况、____县退耕还林情况、____县“村村通”工程现状、____县各中学基建欠款情况、“寄宿制”小学发展状况、义务教育法实施情况等调研活动,并执笔撰写调研报告。
篇5
【关键词】“啃老族”;关注度;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2-020-01
一、“啃老族”的界定
啃老族也叫“吃老祖”或者“傍老族”。他们并非找不到工作,而是主动放弃了就业的机会,闲赋在家,不仅衣食住行全靠父母,而且花销往往不菲。“啃老族”年龄都在23-30岁之间,并有谋生能力,却并未“断奶”,得靠父母供养的年轻人。社会学家称之为“新失业群体”。
二、啃老族的现状
调查显示,中国有65%以上的家庭存在“老养小”的怪现象。30%左右的青年基本靠父母供养。啃老族的与日俱增并迅速扩大,表明它已经从一种“家庭现象”演化为“社会问题”。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认为,“啃老”现象在部分城市比较突出,“已将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他解释说,城市独生子女多,家庭规模在缩小,家庭观念也在转变,啃老族问题“值得关注。在新媒体时代,我们来看一下啃老族受社会的关注情况,搜索百度指数,用5亿网民的搜索痕迹来反映一些趋势。
根据上图我们可以发现全国网民在2011年3月17日和2012年3月15日的关注情况,由上图可以看出在这一年当中对啃老族的关注度出现三分高峰分别是:2011年4月,关注度是1389、2011年8月,关注度2869,2011年12月,关注度4210。图中的显示可知“啃老族”在我国的社会中有着严重的影响。如果处理不当,将会带来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应当如何处理“啃老族”问题,是我们当下应当思考的问题。
三、解决“啃老族”现象的对策
“啃老族”不是朝夕之间产生的,它的产生是很多复杂因素综合在一起的结果。要缓解和消除这一现象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我们应当对其全面了解,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其进行针对性研究,制定相应的策略。
(一)“啃老族”应当从自身做起自力更生
赡养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啃老族挥手之间把这种美德化为乌有。针对这种情况,啃老族应当转变自己的观念,自力更生、自主创业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啃老族应当面对挫折和困难,百折不饶、永往之前,客观面对现实,肩负起赡养父母的重任。现在的社会是知识经济的社会,如果啃老族在一味的活在自己的象牙塔里面,那么结果将不堪设想。
(二)改变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不合理的观念和教育模式
应该改善家庭教育模式,强化挫折教育,培养年轻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家长应当尊重子女的自主选择权,有意识的培养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息。并鼓励自己的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着做、公益事业热心做”的意识,在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培养子女解决问题,承担责任的能力。
进一步完善教育培训,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改革高校准也设置,是年轻人的知识结构与市场需求相配。学校应当注重学生的社会实践,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改变教学模式。学校的教育应当做到“立人,立德、立心、求知”并举。学校应当加强就业指导,经常组织校内招聘会,加强青年一待对工作职业的认识,帮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择业观。
(三)政府给予帮助和关怀
而对于屡次拒绝就业建议,长期赋闲在家的年轻人,景天魁建议“取消其享受各种社会福利的资格,以起到鞭策作用”。 政府要关心下一代的成长 ,多给提供就业机会 ,像关心农民工进城一样去关心青年的就业问题 ,通过各种培训使年轻人走上工作岗位,尤其是不能跨进大学门的青年。尽量想办法降低各种职业培训班的学费 ,食宿费 ,让一般收入的家庭的子女有机会再就业和学习。“政府应在宏观层面就教育、培训、就业等方面的政策导向着手进行调整,以缓解啃老现象日趋严峻的趋势。”梅志罡表示,政府可考虑成立专门机构帮助青壮年就业,相关部门也应该对其进行有效的职业教育、就业心理辅导、社会培训等,帮助啃老群体以健康心态找准定位,掌握一技之长,尽快融入到社会中去。
四、结语
“啃老族”作为现阶段我国转型时期各种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啃老问题的解决需要社会、政府、学校、家庭、个人等共同努力。要想鼓励青年人走出“襁褓”,自立自强,改善就业环境,按需调整高校专业,做好就业培训和心理辅导,改变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的不合理的观念和教育模式,同时政府应当给予帮助和关怀。这样才有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和谐发展。
篇6
1艺术设计专业的创业教育探索
2002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以来,《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2]16号)提出了关于“加强创业教育和职业指导”,推进国际国内职业教育创业教育研究、建设与改革,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增强学生的创业能力。¹从理论上讲,创业教育不能脱离高职专业建设提供的一般发展水平和条件而单独进行。同时,创业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渗透至高职专业建设中,也为专业、课程的深人发展提供来了内驱动力。(l)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结合业已成熟的“工作室”º制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创新素质高”的原则,将创业教育融人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重新构建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培养“会设计、懂施工、能管理”的高技能创业型人才。从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将艺术设计人才培养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学完本专业职业基础和职业技术课,形成专业技能;第二阶段重设计及工艺操作能力的培养,学生可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方向,进人相应的工作室学习。从纂种意义上说,工作室就是一家企业,学生进人“工作室”就意味着开始了创业准备,为学生准备创业提供创业知识、创业能力、素质等要素的储备,将专业学习、就业和创业准备三者紧密结合。(2)专业课程中融人创业课程。艺术设计专业的理论基础课程在夯实职业基础课模块、技术专业课基础上,突出把创造思维引人到专业课教学思想中,偏重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综合课程中增设了选修课,如创业人门、创业计划发展、创业融资、小企业管理、创业政策等,旨在将专业技能、经营管理能力、综合性能力等融合为一。创业的实践性决定了它需要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课程,艺术设计专业的创业实践教学体系主要以课堂训练和项目驱动为主。课堂训练以培养学生对职业基础理论和技术能力的理解和掌握为目的,形成良好的造型和表现能力。项目驱动以技术专业课和艺术专业课中的专题训练为主,培养学生设计能力和分析表达能力。以包装设计课程为例,我们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相互模拟客户与设计师进行项目训练,分析有缺陷的旧项目,并重新设计。第一步:工作室导师布置多项不同的任务或课题供学生选择,或者学生通过自己选择课题、设计方案;在主题及研究方向确定好之后,学生自己搜集、整理相关资料;通过目标分析,明确所需信息,了解获取信息的渠道,列出信息资源的优先顺序,提取有用的信息。形成有效设计思路。第二步:学生把自己的设计思路,用虚拟或实物的形式呈现出来。第三步:学生通过主题演讲、提案阐述等形式,在导师和其他同学面前进行讲述。第四步:学生在阐述之后,就自己的疑问向导师及其他同学寻求答案与帮助,就其他同学的疑问进行解答,大家共同讨论与分析,形成有效意见。第五步:项目修改与再设计。这种以实践为主、模拟市场的项目教学方式让学生很好的体验到将来设计岗位要求与创业环境,解决了以往学而不用,学而无用的教育尴尬,使创业教育真正融人到专业教学中。(3)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工作室的教学方式从原先的以导师布置任务、集中讲解知识为主的授课模式,改变为“理论+市场+实践”的教学新模式,重视实训,强化与市场的结合。还是以工作室的包装设计课程为例。首先在理论学习阶段就强调包装设计知识的市场性。其次在包装技术技能学习中强化与市场的结合,在对包装工艺的流程制作上,组织学生集体去参观印刷厂,由印刷厂的师傅讲解整个流程,让他们很直观地了解纸张包装成品的制作等。再次在项目实训中也非常强调与市场的结合,要求学生有条件的和企业合作,确定要开发的包装产品,进行市场调研,分析产品,分析同类产品,由学生提出几个设计方案,通过讨论最终确定最合理可行的设计方案并进行实施。通过这些过程,帮助学生了解复杂的许可和商业化过程,培养了项目掌控能力、交流协调能力、调研能力、组织能力与协作精神。(4)构建专兼师资队伍。创业教育的传统师资主要来源团委、学生工作者,专业老师很少参与其中。但教育的关键在教师,依靠专业师资力量,强调在专业领域里融人一定的创业知识,从整体上把握创业教育方向,反而是必要的。艺术设计教育也不例外。
2结语
作为开展创业教育的重要教育机构,高职院校必须与市场紧密结合,探索更好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创业教育的课程建设,可以聘请既有创业实践经验和理论基础的企业家、职业经理人,合作开发专业创业教材。师资队伍建设重在培养教师的创业创新职业能力,并对“创业创新”职业核心能力做出相应的规定与考核要求,等等。注释:¹国发[2002]16号.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b毓ke.baidu.co可vie耐2932502.htm.夏2005年5月,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类专业开始筹划“工作室”制高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这一大胆的教学改革,2006年7月,艺术学院在学校全面推行“2+1”人才培养模式的背景下开先河地导人了此人才培养模式,用“双选制”的方式由10位导师开设了十个不同专业方向的工作室,并大胆地聘用了六位活跃在宁波行业第一线的专家、学者作为工作室导师,这种开创性的举措超越了以往课桌式的教学模式,超越了常规下企业、下公司顶岗实习的实践教学模式。
本文作者:王曲波谢秀琼工作单位: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篇7
关键词:日本 农民职业教育 叙说 经验 启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农村突破人口减少、人力资本资源匮乏的困境,在国家教育政策的激励下,培养出大量懂技术、善经营的高素质职业农民,为农业与农村的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世纪80年代,日本完成了农业现代化,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经济效益居世界前列,形成了 “具有国家制度保障、资金投入到位、农业教育体系和运作机制健全、办学机制和课程设置灵活、教师培训渠道畅通等多方面特色”的新型农民职业教育体系。由于日本农业资源禀赋与中国相似,农业发展方式类同,其成功的农民职业教育模式将有助于启发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职业教育,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
一、战后日本农民职业教育发展概况
战后,在工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日本农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于农村人口的大量转移,国民消费水平的提高、食品结构的变化、耕地的大量减少、农村市场的扩大,迫切要求改变落后的农业技术状况、用效率更高的机械操作代替手工或畜力劳动,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满足日益增长的经济需求和国民生活需求。
为了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日本除了实施、制定农业政策、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等一系列措施外,将充实农民职业教育、扶持农业经营骨干力量放到了重要位置,其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日本农民职业教育初步建构阶段(二战后――20世纪50年代中期)
这一时期,日本面临着人口减少、生产停滞、粮食供应不足等一系列制约农业发展的严重问题。农民作为农业生产实践的直接承担者,日本社会对其职业教育的关注度开始提高。日本政府以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迅速恢复农业生产为目标,对农民职业教育采取了以下改进措施。
1.增设农业综合高中,促成农民组织建设。根据1947年制定的《学校教育法》,旧制农业学校改为新制农业高中,或与普通高中等合并成立“综合高中”,综合高中必须设置“与农业有关的学科”。同年,制定《农业合作社法》,农协成为农民自愿组成的相互合作、互助共进的群众性组织。与战前农业合作社、互助社等农业组织相比,农协的业务范围明显扩大,除具备传统的农业技术指导、改良、推广等生产领域的业务外,还涉及销售、购买、信贷、协调经营、农产品加工、生产保险等经济业务。
2.颁布《农业改良助成法》(1948年),为日本农业生产和推广事业提供法律依据。依据该法律,设置普及员和农业改良普及所(1994年后为农业改良普及中心),负责开展农业生产调查、农业技术研究、生产经营指导等工作。
3.成立专门的农民职业教育机构、建立国外研修制度。1948年,设立财团法人农民教育协会,主要负责审查农业改良普及员的考试资格。之后该协会更名为鲤渊学园(茨城县),与日本农业实践学院(茨城县)、八岳中央农业实践大学校(长野县)一起构成了农民继续教育的三大培训基地。1949年8月,日本农林省、文部省共同制定基本方针,对农业继承人员的俱乐部建设活动提出了要求。50年代初,国外研修制度兴起,日本政府把务农青年作为实习生或进修生派往欧美等国家学习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经营理念,并将这一制度固定化、常态化。
这一时期的日本农民职业教育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在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迅速恢复农业生产、增加粮食供给等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仍存在教育结构单一、教育内容简单、教育理念落后等缺陷,需进一步的完善和改进。
(二)日本农民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80年代)
上世纪50年代中叶以后,日本经济以工业为中心高速发展,但也出现了工农收入差距扩大、农村劳动力减少、兼业化加速等问题,日本社会对农业经营专业化、农业技术高新化的需求日渐迫切。为适应产业经济的高度发展,1965年起日本主要采取了合并、重组农业改良普及所,细化普及员分工,调整工作重心,以指导规模化生产的农业技术和经营为要旨,培养农业从业人员,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制定地方农业发展计划等改革措施。
首先,60年代初,日本政府着手建立国内研修制度,由社团法人全国农村青少年教育振兴会组织实施。将30岁以下的务农青年、务农志愿者派到国内具有“指导农业士”资格的先进农户或农业生产、流通业、农产品加工等领域单位,通过3~6个月同吃、同住、同劳动的实践学习,掌握熟练的技术和知识。并对接受研修生的农户和企业提供政府的专项经费补贴。其次,为了培养农业继承者和地区农业振兴的“中坚力量”,1968年农林水产省创建了农业大学校这一农民继续教育设施。各道府县也创建了各自的农业大学校,培养适应当地农业、农村发展的现代农业经营人才。第三,建立信息采集中心。1975年,为进一步实现普及教育信息的有效利用,全国农业改良普及中心创设了“普及信息中心”,及时向各地技术普及指导所提供必要的情报,并收集普及教育活动相关信息等。
这一时期,日本农民职业教育设置了一些新的教育机构,办学形式显得多种多样,教学内容也更加丰富,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系统的农民职业教育体系。
(三)日本农民职业教育全面深化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后)
上世纪80年代,随着世界性能源危机和新技术革命的开展,日本经济开始向知识密集型转化。农业高新技术如组织培养、基因、细胞、酶、发酵和生物化学工程及生物技术、无土栽培、工厂化育苗栽培技术的诞生与发展,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促使日本的农民职业教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为了适应技术革新、国际潮流和经营环境的变化,日本采取了以下做法:
1.大力整备农民职业教育体系。按照中央政府――都道府县――市町村的不同层次,分别在中央文部科学省、农林水产省、厚生省设立管辖农民职业教育的专门机构;都道府县设立地方农政局,包含农业技术普及主管科、林务课、水产科、教育委员会社会教育课、农林水产普及主管科等行政机构、农业大学校、农业高等学校等专职教育机构;地方基层设立地域农业改良普及中心、林业指导所、水产指导所、市町村教委会社会教育课、农业协同组合、保健所等多个部门。从中央政府到县级政府直至基层町村单位,逐步形成了系统化、立体型的农民教育体系。
2.进一步调整农民职业教育内容。农业高中新设农业信息处理、课题研究、生物工程基础、农用会计等课程内容,废除了原有的综合农业课程规制。农业大学校把生物工程、电子计算机、农业信息处理等尖端技术教育作为首要必修。为了应对农业人口不断减少、农村老龄化加剧、农村村落过疏化等问题,各地政府几乎都实行了农业学科推荐入学制度。
3.建立农业劳动体验制度。组织初中三年级学生参观农业高中,强化农业实习,激发学生报考农业高中的兴趣。同时,在全国层面推行涉及农林渔业的“农场教育”策略,无论是小学生还是大人,每年要参加对同一农作物的劳动体验两天以上,接受农户生产指导的次数不低于两次。至2011年,日本1384个市区町村举行了此类活动,占全国总地区的79.3%。
4.加强、加速农村信息化建设。日本在所有市町村设立相应的网站,推广新型技术、介绍特色产品、传达市场需求,引领农民及时、准确、全面地捕捉市场信号,为农民提供就业创收机会和出路,也为培养具备国际视野的现代新型农民提供了充分的技术支持。
与前两个阶段相比,这一阶段的农民职业教育在内容和方法上都有了新的变化,组织化、多样化、信息化、国际化等教育特色逐渐成为发展定势,这表明日本的农民职业教育进入高水平的全面深化发展阶段。
二、战后日本农民职业教育经验
日本实行农民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自立型农民,正如《关于农业改良普及事业的提案》中所述,“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前提条件是,提高农民的技术和能力……要想提高农民的技术和能力,就必须要依赖于办教育”。战后,日本农民职业教育在以下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
(一)优先发展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业经营教育
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理念教育,在提高日本农民生产技能、增加农民收入、适应农业现代化建设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日本农协和农业改良普及中心的农业改良普及技术人员向农户提供农业经营诊断、经营类型选择、病虫害防治、作物栽培、家畜诊疗等生产经营指导,及时介绍、示范、推广农业科研成果。青年俱乐部、天神讲、青年团、壮年团、妇女部等民间互助团体也主动跟进,指导农业生产技术、开展农业经营教育。农业大学校、农业职业高中等专职教育机构非常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规定试验和实习的时间不得少于总授课时的1/2,并对每个学生的实习用地面积和相关配套设施做出了详细规定。同时,继续深化国内外研修制度,为务农者和预备务农者,及时而准确地提供咨询、学习的实训平台。
(二)重视农业意识培养,加强农业青年后继人员教育
日本有计划、分层次、有重点地开展农民职业教育,十分注重培养农业后继人员。首先在全体国民中开展“农场教育”活动,通过亲身劳动体验,培养国民的农业兴趣、感恩意识和从业心理。其次,兴办农业职业高中,设置农业、园艺、畜产、养蚕、食品加工、农业土木、园林、农业机械等学科。创建农林水产省农业大学校和道府县立农业大学校,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青年骨干农民。此外,通过农业改良普及组织促生全国性的农业青年俱乐部,开展与生产、生活有关的研究学习活动和各种文化交流活动,并对优秀俱乐部给予表彰和奖励,在培养农业后备力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深化农业继续教育,完善农民终身教育体制
农业继续教育是对务农人员进行更新、补充、拓展农业科技和相关经营知识的教育,是日本农民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970年文部省决定在农业高中设置农业特别专攻科,在政府的资助下设置特别专攻班,将教育资源向社会开放。鼓励农民利用农闲时间,选择自己喜好的农业专业进行学习、深造。学习方式为集中在校学习和教师赴农户巡回指导相结合。同时,道府县立农业大学校中的“进修部门”、民间进修培训机构和农业技术普及组织开展的教育活动,也是对农业经营者实施终身教育的形式。日本有57个县立农业大学校,办学经费由国家负担三分之二,县里负担三分之一。目前,终身教育已经成为日本农民职业教育的主流趋势。这种教育不仅有利于提高务农人员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经营能力,而且也为他们开辟了一条新的学习途径。
(四)提供农民生活指导,提高农民家庭福利
生活指导旨在通过改善农民的实际生活条件,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民的现代生活水平,是日本农民职业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它涉及的范围极广,有消费、健康、文化、娱乐等。比如,日本农协的生活指导涵盖了农户健康、家庭理财、教育及高龄老人社会福利事业等众多方面。生活知识指导虽然不能直接提高农民的生产技术和经营技能,但对于改变传统观念、培养现代意识、改善农民生活质量、愉悦农民身心、和谐邻里关系、提升农民素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启示及建议
日本农民职业教育体制经过战后六十余年的发展,至今已形成了长效而稳定的教育管理体制、有效健全的农业教育技术推广体系,促进了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发展,提高了农民的综合素质和生活水平。通过对日本农民职业教育述说及评价,以下几点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篇8
【关键词】武汉“1+8”城市圈 湖北高校 发展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曾断言中国的城市化将是21世纪世界经济的主要推动力之一,中国城市化实践似乎正在有力的诠释着这句话,而城市圈的建设是城市化的一个主要方式。2007年12月27日,武汉“1+8”城市圈获批“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简称“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以武汉为中心,以100公里为半径的城市群落,它包括了武汉及湖北省内的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等8个中小城市,面积达6万平方公里。武汉城市圈的建设涉及工业、交通、教育、金融、旅游等各个方面。在教育方面,武汉“1+8”城市圈教育综合改革措施将会对湖北省的教育产生长远的影响,下面就城市圈在教育方面的措施对湖北教育的影响进行分析。
一、武汉城市圈实验区高校教育发展概况
武汉城市圈内业已存在的发展条件、发展潜力、发展水平客观要求各城市相互交流、相互协作、取长补短、共同发展。但现阶段武汉城市圈范围较大,圈内各城市发展水平悬殊也较大,各城市经济职能各异,与中心城市武汉的经济联系也各不相同。而在教育方面,武汉城市圈内现有85所高校,其中有60所集中在武汉市,其余的散布在城市圈内的其他地区。由于高校的分布地区不同,整体的发展不平衡,武汉城市圈内各个高校的发展在取得了一定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1、武汉城市圈实验区高校教育发展的成绩
在教育方面,湖北省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但把教育作为重要的依靠力量,而且一直都作为重要的建设目标和战略重点来抓,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程度稳步提高,形成了全国第三的在校生规模,基本解决了长期存在的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机会不足的短缺问题,办学实力明显增强。高等教育作为湖北省突出的比较优势,为湖北乃至全国的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作出了突出贡献。
截止到2008年,湖北省共有博士学位授权的高校18所,硕士授予权的高校28所。湖北省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92个、博士学位点579个,有硕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105个、硕士学位点1518个。湖北省高校现有“两院”院士3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63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有215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9人,国家“863计划”专家7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团队6个,长江学者特聘教授72人,楚天学者特聘教授121人。有国家实验室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3个,国家工程(技术)中心11个,教育部工程(技术)中心13个,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11个。此外,还有省级重点实验室59个,省级工程中心21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30多个,并建有东湖高新区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技术转移中心。
学科建设与发展是高校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高校学科发展,湖北省始终坚持学科创新,注重内涵发展,坚持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如湖北省从1999年开始,率先在全国实施博士、硕士学位点立项制度,增加了一大批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应用型学科,优化了学科结构,促进了我省高校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全面、协调发展。全省高校现已形成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目前湖北省高校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7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25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8个,省部级重点学科一级学科99个、二级学科668个。一些学科在国内的优势和特色非常明显,若干学科已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这些学科以国家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与湖北现代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物流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的建设紧密相关,为国家和湖北省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2、武汉城市圈实验区高校教育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思想认识上的问题。从城市圈内一些城市反映的情况看,集中表现在对城市圈内教育合作认识的深度和广度过窄。一方面,公众的共建意识尚未完全形成。另一方面,部分城市的高校还普遍存有疑虑:一是认为武汉经济协作区由各地政府组织推动了多年,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效果并不理想,这种效果不明显也体现在高校的建设与发展上,因而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推动城市圈内教育共同建设的信心不足;二是认为一些城市与武汉天相连、地相接,具备合作条件的项目过去已经做了,加之武汉自身还有一些高校需要发展,因而对周边城市究竟能承接多少武汉市高校教育发展的辐射、扩散信心不足。由此造成城市圈内其他城市高校对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热情不高,行动不力。
(2)行政区划上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本位主义驱动的力度过强。受自成体系的行政区划分割体制和产权、税权、行政隶属权合一的财政包干体制的影响,圈内不少城市的高校教育发展规划不能贯彻突出特色、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各地高校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发展规划的专业同构、特色不足的现象。这些都阻碍了城市圈内各个高校的协同发展。
(3)教育发展政策上的问题。主要突出体现在发展政策互动的速度过慢。城市圈内各城市客观存在的政策规定、执法标准、教育发展大的环境差异,还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统一规范,传统的管理体制、陈旧的决策行为致使教育政策领域出现新旧杂陈、参差不一的状况。大的方面如城市圈内其他城市都在反映的进入武汉市的交通规费收取、电信一网通、项目摆布、市场准入、户口迁移、居民就业、子女入学、高校发展规划、金融税收以及社会保障等方面存在的“内外有别”,客观上为推进城市圈建设形成了一堵围墙。而这堵围墙体现在教育发展政策上的不统一,妨碍了教育的客观公正的发展。
(4)教育发展机制上的问题。明显凸现在整体联动的程度过低,没有形成规范有效的推进机制。就整个城市圈来看,虽然政府间联系机制已初步建立,并正在运行,但全方位的推进机制尚不完善,这种不完善也特别体现在高校教育的发展上。
虽然城市圈内部分高校已经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如2008年11月26日,武汉大学与孝感学院在孝感签订《武汉大学对口支援孝感学院协议书》,两校在全省率先落实教育部和湖北省政府《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教育改革与发展专项规划》。双方协议规定,武汉大学将在孝感学院学科建设、精品课程建设、专业建设与改造、硕士点建设、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等方面提供帮助。孝感学院也将为武汉大学在孝感的相关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活动提供帮助。但可有效操作的运行机制亟待健全,尤其是有利于引导和推动各高校主体间加强联系、促进合作的机制急需建立。
以上这些问题在妨碍了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限制了教育的发展。针对以上这些问题,城市圈内各级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其中就有很多关于促进城市圈内教育发展的政策。
二、“武汉城市圈教育综合改革国家试验区”的相关政策
1、“武汉城市圈教育综合改革国家试验区”的建立
2008年8月4日,教育部与湖北省人民政府商定共建“武汉城市圈教育综合改革国家试验区”,并签订了合作协议书。其内容包括实施教育综合改革试验,探索教育管理新体制、统筹协调新机制、科学发展新模式,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等多项政策和措施,使武汉城市圈率先在中部地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为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和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为全国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依据。教育部部长周济、湖北省省长李鸿忠分别在部省合作协议文本上签字。
部省共建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将教育综合改革作为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重要内容,制定专项规划。建立统筹协调机制,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基础教育统筹,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职业教育统筹,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强高等教育统筹,推动高校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改革,优化教育结构:深化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办学模式,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深化教师教育与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深化产学研合作机制改革,增强高校服务城市圈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教育部与湖北省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构建省部合作的长效机制,既是共同促进湖北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区域教育协调、服务中部崛起的具体行动。教育部将把做好与湖北共建武汉城市圈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加强组织和领导,大力协同、密切配合,采取切实有力措施,支持湖北开展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建设,这些都是城市圈内高校教育发展的利好消息。
2、两会提案促进武汉城市圈高校教育的发展
为了构建武汉城市圈区域性大教育新格局,从2006年起,武汉市组织实施《武汉城市圈“十一五”教育发展专项规划》,并从校际交流合作、教育人才交流、教育科研合作、职业教育合作、师资队伍培养、国际合作与交流、勤工俭学合作、产学研合作、部门联谊交流、信息资料交换等方面做了具体规划安排。
在2009年武汉市“两会”上,武汉市委提交提案《构建武汉城市圈“教育大格局”的现代教育体系》,认为构建“教育大格局”的体系必须从八个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建立跨行政的统一机制,使教育资源的利用由政府主导型向市场引导型转变;建立跨行业的统一管理机制,使教育资源的配置由“作坊式”向“集约型”转变;建议统一规划武汉城市圈“东西南北中”的高中与职业教育教学基地,同时探索“校长职务化”向“校长职业化”、“教师职业化”向“教师专业化”的改革等。
而这些政策的目的都是想更好地促进武汉城市圈内各个城市内高校教育的发展,武汉城市教育圈的各项政策对九城市的教育发展都有积极意义,城市圈教育发展方向是“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双活双赢”。
三、武汉“1+8”城市圈教育综合改革对湖北高教的影响
1、武汉“1+8”城市圈推动高校教育联动发展
2008年初,武汉市教育局将联合城市圈内其他八城市教育部门,共同成立武汉城市圈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该中心将致力于九城市教育交流与合作,重点对教育思想、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教育科研、职业教育、语言文字、环境与节能教育等方面的合作进行研究。2008年,武汉城市圈九城市教育部门还共同培养中职人才,共享实习实训设备,定期交流、推介各城市教育均衡发展的经验。早在2005年,武汉城市圈内九城市就首次召开教育联席会,约定共同打造“1+8”城市教育圈。自此之后,城市圈九城市教育合作与交流日趋紧密与频繁:武汉22所重点职校开始面向城市圈招生,其中武汉仪表电子学校、东西湖职校等多所职校纷纷到城市圈开办分校等。武汉城市圈教育综合改革的发展,将更好地推动城市圈内各类高校教育的联动发展。
2、武汉“1+8”城市圈建设成为促进高校教育公平的推动器
教育公平问题一直是教育界普遍关注的话题,鉴于中国复杂的国情,在全国范围内实现教育公平的步伐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2008年3月1日,由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组织编写的2008年中国教育蓝皮书――《深入推进教育公平》正式出版发行。其中,蓝皮书中据对城乡居民进行的调查显示,公众的教育满意度虽然比2007年有所提升,但是依然介于“一般”到“比较满意”之间。这说明教育公平是一个关系教育体制和社会公平的制度性问题,因此,解决教育不公问题单靠解决具体问题实现仍然是不够的,应该从体制和政策上寻求突破。如今,城市圈内高校除了加强合作之外,还在不断完善学生的资助政策体系、高校招生“阳光工程”等,而这些对推动城市圈内诸城市教育的均衡发展将有巨大作用,实现城市圈内教育公平应该是可以实现的。
3、武汉“1+8”城市圈教育发展模式会推向全国
当前,促进城市圈建设的各项实施政策已经基本出台,只要有关各方不单方面设置障碍,保证各项政策的顺利实施,将会很好地促进城市圈内各个城市的发展,在教育领域亦是如此。在城市圈内各城市教育部门的帮助下,高校之间的各种交流合作已陆续展开,从目前的实施情况看,社会各界还是给予了广泛肯定。本文认为,武汉城市圈教育一体化发展前景很好,这种以经济唱主调,教育、文化等扮演配角的城市圈发展模式还会在全国陆续出现。
总之,武汉“1+8”城市圈教育综合改革措施将会对湖北省的教育产生长远的影响,必将更好地促进湖北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春、朱俊林:武汉城市圈的经济一体化研究[J].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6).
[2] 周晓华:城市更新之市场模式[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3] 甘德安等:武汉城市发展战略研究[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
[4] 肖安民、赵炜:扎实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实验区建设[J].政策,2008(1).
篇9
关键词:2011年;广东省;残疾人事业;统计报告
中图分类号: C913.6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3-0200-02
2011年,广东省残疾人事业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重大部署,扎实推进各项残疾人工作,取得了新成就。
一、残疾人康复
2011年,广东省残疾人康复服务不断拓展,使各类别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启动“400-830-0580广东省学龄前残疾儿童免费抢救性康复服务”申报热线,目前已接受400多名本省户籍学龄前残疾儿童家属申请服务。
全年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9.48万例,其中,为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手术2.5万例,为1 243名低视力患者配用助视器,培训低视力儿童家长238人。盲人定向行走训练555人。
加强聋儿康复机构建设,完善聋儿康复网络。全省开展聋儿语训的机构(部、班)共83个,新收训聋儿1 269人,培训聋儿家长3 640人;完成中国残联贫困聋儿人工耳蜗抢救性康复项目25人,助听器康复项目52人。
大力推广“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全省共有精神康复机构508家,登记在册精神残疾患者40.3万,其中,监护率68.6%,显好率44.1%,社会参与率33.5%,肇事率0.2%,减除关锁475人。年度投入精神残疾预防与康复经费6 462万元。
全省共有孤独症儿童训练机构93家,在训孤独症儿童1 507人,救助贫困孤独症儿童1 010人。
全省肢体残疾康复训练机构共95个,其中,省级1个,地市级36个,区县级64个。全年为肢体残疾进行康复训练27 560人,对麻风畸残者实施矫治手术41例。
全省智力残疾康复训练机构共99个,其中,省级1个,地市级28个,区县级70个;实施智力残疾儿童机构康复训练1 897人,社区家庭康复训练1 093人。
深入开展辅助器具供应服务,全面推进普及型假肢装配,截至2011年底,为残疾人装配矫形器1 314例,装配假肢1 524例,全年供应辅助器具供应780种,18 729件,其中免费发放10 564件。
在58个市辖区和67个县(市)开展社区康复工作,累计建立社区康复站0.82万个,配备1.7万名社区康复协调员。
二、残疾人教育
2011年,广东全省未入学学龄残疾儿童登记在册5 102人,其中,视力残疾268人,听力残疾336人,言语残疾288人,肢体残疾1 332人,智力残疾1 622人,精神残疾355人,多重残疾901人。
全省有特殊教育普通高中学校(班)6个,在校生108人;有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机构5个,在校学生698人。
2011年,全省有62人录取到高等特殊教育学院,有308人达到普通高等院校录取分数线,录取285人,其中,本科103人,专科高职182人。
三、残疾人培训、就业与残疾人托养服务
全省有职业培训基地103个,其中残联兴办40个,依托社会机构兴办63个,开展城镇残疾人职业培训9960人。
城镇新安排1.37万残疾人就业。其中,集中就业残疾人0.29万人,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0.59万人,公益性岗位就业208人,个体及其他形式就业0.47万人。全省城镇实际在业人数18.36万人;69.25万农村残疾人稳定实现就业,其中从事农业生产劳动55.76万人。
2011年全省培训盲人医疗按摩人员85人,培训保健按摩人员661人。截至2011年底,全省共有盲人按摩机构646家,盲人按摩师就业2 658人。
截至2011年底,全省共有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108个,托养残疾人3 734人,其中重度残疾人316人,占8.5%。
四、残疾人扶贫与社会保障
广东省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工作成效显著,通过开展“双到”扶贫,扶持残疾人家庭2.8万户;完成危房改造3 101户,受益残疾人4 993人。开展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1.9万人,扶持贫困残疾人7.9万人,脱贫3.5万人。截至2011年,底全省共有残疾人扶贫基地80个,共安排贫困残疾人就业4 157人。
2011年,城镇残疾职工参加社会保险11.9万人,城镇残疾居民参加社会保险9.1万人。城镇已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9.2万人,集中供养0.5万人,其他救助救济1.1万人;农村已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的残疾人共有24.7万人,五保供养2.4万人,其他救助救济3.6万人。
截至2011年底,共有77个区县确定为新农保试点与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县,试点地区农村新农保参保31.3万人,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参保8.5万人。
五、残疾人宣传文体
截至2011年底,地级以上市设有报纸专版16个,残疾人广播专题节目17个,手语电视栏目7个,通过报纸、网络、广播、电视等媒体播报1395件次。全年共举办残疾人文化周73场次,残疾人文化艺术类比赛及展览36次;拥有残疾人艺术团队9个,盲文及盲人有声读物阅览室18个。
广泛开展残疾人群众性体育活动,残疾人群众体育活动示范点14个,举办残疾人体育比赛91次,参赛残疾人运动员9703人次。2011年在第八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上,广东残疾人体育代表团取得奖牌数第一,金牌数、总分第二的历史最好成绩。
六、残疾人维权
2011年,广东省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219次,参加人数1.68万人;开办法律培训班33次,参加人数0.18万人;建立各级法律援助救助机构及工作站127个,免费提供法律咨询等服务328件次。协助残联系统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议案、建议、提案61件,办理议案、建议、提案67件。各级残联部门共处理残疾人来信2839件,来访1.27万人次,其中,集体访59批次,0.09万人次。发放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2.1万人。完成贫困残疾人家庭服务设施无障碍改造1 780户。广州、深圳、珠海、汕头、中山、佛山6个城市成功通过“全国无障碍建设城市”的验收。
七、残疾人组织建设
2011年,组织建设工作主抓《关于加强残疾人组织建设的意见》(粤残联〔2010〕219号)文件的贯彻落实,已有16个地市出台贯彻219号文件的实施意见;全省10个地市残联配备了残疾人领导,44个县(市、区)残联配备残疾人干部;1 600个乡镇(街道)建立了残联,其中,专职理事长533人,兼职理事长826人;建立23 332个社区残疾人协会,选聘22 396名残疾人专职委员;县级以上残联专门协会建会率达到100%。第二代残疾人证核(换)发证工作进展顺利,办证数达到70多万个。志愿者登记注册总人数31.7万,7.1万残疾人得到帮助。
八、残疾人事业统计与信息化
广东省残疾人保障金年审地税代征大集中平台投入运行。广东省残疾人呼叫服务中心新设置服务席位106个。完成省残联网站无障碍建设与升级改版工作。全省残联有专兼职统计工作人员170人,其中,有统计从业资格35人,占20.6%。地级以上市举办统计人员培训班23期,417人参加培训。全省共有各级残联门户网站72个,其中,省级1个,地市级21个,区县级50个;举办信息化工作培训班23期,673人参加培训;省级残联网站全年发稿量2 302篇。全省各级残联信息化建设共投入1 131.9万元,其中,硬件投入占49.65%,软件投入占41.9%,系统运行维护费占8.4%。全省各级残联共有信息化专业人才280人。
篇1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汹涌澎湃,冲击着华夏大地,众多优秀的民营企业精英涌现出来,他们白手起家,在创业中奋斗不息;披荆斩棘,在逆境中拼搏前行;审时度势,在开拓中鼎新求变;与时俱进,在发展中做大做强。合肥新明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智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初见张智,人们觉得他朴实无华,并不起眼;但与他深入交流后,人们更会发现他为人谦和,十分低调。就是这样一位平平凡凡的“小人物”,在市场经济大潮中锲而不舍,辛勤耕耘,以报效祖国的坚定信念,执著于民办教育,二十年如一日,在民办教育界取得了骄人的业绩。
上个世纪60年代中,张智出生于安徽合肥一个普通工人家庭。他从小受到的是“实实在在干事、踏踏实实做人”的传统教育,他勤于学习,勇于创新,凭着不服输、不回头、一步一个脚印的顽强性格,抓住机遇,走上了自主创业的道路,用自己的经历诠释了“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真谛。目前,他所创建的合肥新明投资有限公司麾下已拥有合肥市机电技工学校、合肥新明中学、肥西实验高级中学、安徽合肥机电技师学院、安徽汽车专修学院等优质教育资源,固定资产超过3亿元,成为安徽省及合肥地区具有一定实力和较大影响的民营教育集团。他个人也因办学业绩显著,多次获得省市“职业教育先进工作者”、省“德育教育先进个人”、市“创业带头人”、省“社会服务工作先进个人”、“优秀政协委员”等多项荣誉。
锲而不舍 自主发展
20世纪90年代初,张智还是一名国有企业的职工,因企业原因下岗待业。他没有气馁,没有消极等待,更没有怨天尤人,只是告诉自己不能屈服于这样的命运。彼时,正值全民兴办教育、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如火如荼开展的年代,时势造就能人,环境感染激情。张智通过认真分析形势,积极响应国家“动员社会力量办学”的号召,毅然决定走上民办教育的创业道路。
1993年,在家庭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张智邀集十多位下岗职工和待业青年,借款3000元,几间教室、几名教师、几十件简陋教具,几个办学人两个馒头一壶水就能辛辛苦苦干一天,在政府的支持下,白手起家办起了“合肥新安职业培训中心”,迈开了自主办学的第一步。1998年,原合肥市城东技校面临困境,年招学生仅数十人,张智凭借多年倾心教学、摸爬滚打的经验,主动与校方联系,接手承包办学。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颁布实施后,张智深受鼓舞,再次与校方协商,通过改制,购并了城东技校,妥善安置公办人员,实现了学校向民办学校的转变。
改制为民营后,城东技校经过多年努力,先后更名为合肥市机电技工学校和合肥机电学校。张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完全靠自主办学的点滴积累,使学校起死回生。特别是在教学和管理上,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办学方向,严格执行教育主管部门的验收标准,聘请名师,广罗人才,大刀阔斧进行治理整顿,对学校实施脱胎换骨的改造,使学校得到升级,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正轨。
辛勤耕耘 创新办学
接管合肥市机电技工学校后,张智辛勤耕耘,坚持创新办学、特色兴校,在办学条件和学校管理上向高标准、严要求、规范化迈进,通过多方面努力,把学校铸成了职教领域的一个品牌。
一是明确面向社会的办学思路。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树立“从严治校、注重质量、全面发展、办出特色”的治学理念,明确面向社会需要,讲究社会效益,为安徽省及合肥地区机电行业服务,为企事业单位培养适用型人才的办学思路。思路对,准确把握了社会脉搏;方向明,办学道路就十分宽广。
二是制定适应市场的发展策略。为了适应市场的激烈竞争和多方位的人才需求,张智提出“专业面向市场,要有特色专业”的市场化发展策略,以市场为导向,不断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适应市场需求。学校的机电应用、数控加工、汽车修理等专业年招生上千人,成为深受学生和家长欢迎的热门专业。
三是实行灵活多变的用人机制。人才是第一生产力,也是民办学校的兴校之本。张智大胆创新,充分发挥民营企业灵活多变的特点,打破铁饭碗和终身制,建立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机制。高薪聘请有用人才,以人为本,善待员工;同时严格绩效考核,并与工资待遇、评聘晋升挂钩。这样既稳定了优秀教师队伍,又提高了办事效率和管理水平。
四是创立注重实践的教学模式。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张智提出了“重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善于合作和勤于动手能力”的教学模式,全力推行教学改革,突出能力培养。学校自筹资金,建成14000平方米的综合实训大楼,添置200多台(套)实训设备,计算机网络中心配备370台全新液晶电脑,帮助学生大胆实践,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
五是建设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学校扎实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整治校园秩序,实行准军事化半封闭管理,学管人员坚持24小时不间断巡逻,确保校园平安和谐。学校是安徽省首批“思想道德建设示范单位”,多次被评为合肥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平安校园”,2004年至2009年,连续三年被评为“合肥市文明单位”,2011年又被评为“安徽省第九届文明单位”。
六是注重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为了向社会输送合格的实用型、技能型技术和管理人才,学校按照张智“升学者有其学,就业者有其能,创业者有其路”的要求,在提高实训教学质量和学生实际操作技能上狠下功夫。多年来,学校学生在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技能大赛上频频获奖,成绩优秀,在省市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2012年,学校在省赛中获得一等奖2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4个,并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组织的技能大赛中取得1个第二名、1个第三名的优异成绩。
七是开拓宽广通畅的就业渠道。学校先后与省内外百余家知名企业签订长期用工合同,按照“双向选择”原则,首先由毕业生选择满意企业,合格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多年来,学校已向长三角、珠三角及安徽省内特别是合肥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几百家大型外资、合资及国有企业输送了数万名技术和管理人才。阳光就业推动了阳光招生,学校连续八年招生人数和在校学生规模位居省、市同类学校前列,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和充分肯定。
近年来,张智率领全校教职员工严谨兴教,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办学条件,强化教学和管理,向更高的办学目标迈进,实现了强势发展。2011年,学校先后被评为“合肥市示范中等职业学校”“安徽省重点技工学校”。2012年,学校又积极创造条件,全力申报“国家重点技工学校”,办学条件和教学质量取得新的跨越,在地区民办教育中独树一帜。
加快发展 做大做强
在合肥市机电技工学校强势发展的基础上,张智与时俱进,主动融入中部崛起的大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地投身民办教育事业,加快全面发展,努力将事业做大做强。
他的第一个大手笔就是成立合肥新明投资有限公司。2004年7月,为了融资和加大民办教育的投入,张智注册成立了合肥新明投资有限公司。经过多年的经营和拓展,公司现有固定资产数亿元,拥有多个优质教育资源,实现了普教职教并举、初中高中全覆盖,并向高等职业教育迈进,现已成为安徽省及合肥地区具有一定实力和影响的民营教育集团。
2006年,按照张智提出的“调整公司教育布局,办好普教学校”的意见,经充分调研和精心筹建,具备了普教办学条件,公司向合肥市教育局申办高初中完全中学——合肥新明中学。2006年7月,合肥市教育局下文批复同意。办学5年来,经过师生员工的不断努力,合肥新明中学现有在校学生850多人,正逐步成长为一所深受学生欢迎、家长欢迎和社会欢迎的高初中完全中学。
为了配合肥西县委、县政府整合优质教育资源的战略,张智筹资1.5亿元兴建了一所高起点、高水平的特色名校——肥西实验高级中学。2011年、2012年,学校高复班高考取得优异成绩,本科达线率达到73%以上,将肥西县文科状元和理科前五名收入囊中,多次受到肥西县教育局表彰,2012年被授予“高中教学质量特别奖”。目前,肥西实验高级中学三期工程9.6万平方米的教学、办公、学生公寓、教师宿舍、后勤服务设施已经拔地而起,在校生达7130多人,办学一片兴旺景象。
为了获得更大的发展,根据安徽省及合肥地区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依托合肥市机电技工学校的师资力量和专业教学优势,张智积极申办建立机电技师学院和汽车专修学院。2012年4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发文同意以合肥市机电技工学校为基础正式设立安徽合肥机电技师学院。张智带领团队,积极创造条件,完成了领导班子组建,配备了精干高效的师资队伍,扎扎实实做好招生和教学准备工作。2012年9月,技师学院顺利开学,目前教学和管理状况良好。涉足高等职业教育的经历,为合肥新明投资有限公司以后更好地开展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等优秀技能人才的培养打下了基础。
2011年,在“新安职业培训中心”的基础上,利用技工学校汽车修理专业教师和设备优势申办的安徽汽车专修学院也获得批准。积极选聘人才,添置专用实训设备,学院的招生和教学正在顺利运转中。
诚信做人 回报社会
公司发展了,事业做大做强了,张智没有忘记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如何回报社会,服务社会,他对新时期民办教育有了新的思考。
诚信办学,不以盈利为目的。张智始终认为,民办学校在办学中不能急功近利,违反国家政策走“捷径”,要依法办学、诚信办学,走规范办学之路。唯有这样,学校才能长久、稳定、持续地发展。多年来,张智要求公司旗下的各所学校坚持低收费,走平民化教育的路子,无论经费如何困难,始终按国家物价部门核定的标准收取学生费用,而且是一次性收费,学期中不再巧立名目另收费用,收费水平在地区同类学校中也是偏低的,真正做到让利于民。
扶贫助学,关怀困难家庭。张智祖籍肥西农村,从小耳闻目睹农民的艰难生活,心中总会泛起阵阵涟漪。事业有成的时候,他更感到自己肩上的责任。肥西县农村有一户特困家庭,父亲李慕球曾在《新安晚报》上发出“想给养女讨张床”的请求,张智了解到这一消息后,驱车数十里,给李慕球的女儿李红霞送去一张新床、一套桌椅和一千元钱。2006年9月,他又把李红霞接来学校免费就读。2009年,李红霞以优异成绩毕业,张智亲自过问,将她优先安排到大企业工作。肥西县特困学生丁梅桂、庐江县流浪少年赵亮等也都得到了张智的帮助。多年来,旗下各所学校秉承张智的意愿,通过减免学费、资助看病、免费就餐、安排校内勤工俭学、安置待遇好的就业单位等方式,多渠道资助扶持贫困家庭学生3000人次,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和充分肯定。
服务社会,实施温暖工程助学计划。张智积极响应中华职教社倡导的温暖工程助学计划,2012年,他利用公司所属各校较强的师资力量和较完善的实训设备,为下岗职工、农民工、社会待业人员开展钳工、车工、电焊、电脑操作和电器修理等专业技术培训,让他们掌握谋生技术,提高创业能力。一年来,技能培训达1700人次,创业技能培训达500人次,既服务了社会,又创新了技能培训新模式,打开了职业教育的新路子。
参政议政,关注民事、民情、民生。近年来,张智凭借自己在民办教育的成就,社会影响力日益增强。他先后当选为合肥市政协委员、瑶海区政协常委、合肥市职教社领导成员,在做好民办教育本职工作的同时,他坚持参加群众性组织活动,以普通教育工作者的身份热心关注民事,了解民情,促进民生,积极参政议政。通过调查研究,他在各级政协会议上提出了一系列反映民办教育现状、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支持社会力量办学、振兴地区教育事业的提案和建议,受到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2012年,他在合肥市政协会议提出的《关于改变中等职业教育现状的建议》的提案,事实清楚,分析透彻,观点有新意。合肥市教育局专门下发合教案【2012】49号文件,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逐项安排落实。张智在各种会议上呼吁广开言路,汇集民意,呼吁为民办实事、为民办好事,力促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良好风气。
回顾二十多年的办学经历,有挫折也有艰辛,有拼搏更有奋进。张智感到最值得总结的有三点。一是自己抓住了几次难得的机遇。第一次是上个世纪90年代,如果没有全民办教育、遍地培训班的浪潮,就没有他下岗后立志转行投身民办教育的冲动和激情;第二次是上世纪末,如果没有民营企业兴起,高歌猛进,就没有他下决心购并面临困境的公办学校,走上自主办学的道路;第三次是本世纪初,如果没有国民经济大发展对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就没有合肥机电技工学校连年招生两三千人、实现大跨越的大好局面;近两年,他又敏锐地抓住普教和高职强势发展的新机遇,大胆投资,大胆布局,把合肥新明中学、肥西实验高级中学和安徽合肥机电技师学院办得红红火火。二是张智自小就磨练了不服输、不回头、埋头苦干、一步一个脚印的顽强性格,二十年来,挫折艰辛压不垮,大风大雨只等闲。三是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在学中干,在干中学,不断提高自己,勇于接受新思想新观念,敢于革故鼎新,与时俱进。
张智的事业走到今天,在别人眼里已经是非常成功了,但他认为一切只代表过去,一切还要从零开始。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如今,张智越来越有一种大任在肩的感觉,这个大任就是坚定不移地振兴民办教育。他准备用毕生精力,投身到这一伟大的事业中去,踏踏实实,勤耕不辍,努力实现自己办学报国的理想,为国民教育迎来百花齐放的春天,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