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培养方案范文

时间:2023-10-26 17:31: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汉语言文学培养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汉语言文学培养方案

篇1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 C9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7)05-144-2

0 引言

近几年经济发展迅猛,教育体系也在不断的更新与完善。很多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开始朝着职业化培养方向,人才的培养方案也是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的一个话题。国内各高校纷纷根据自身的办学特点以及社会经济就业市场的实际需求状况,开始了积极的探索与创新一系列的人才培养方案。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的传统人才培养方式已经不适用社会的发展,开始朝着应用型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路径前进,这种人才培养的变革与创新已经成为了一种大趋势。

1 汉语言文学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的提出

汉语言文学作为一门有着十分悠久历史的学科,其自身有着良好的教学传统,根植于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土壤之中,肩负着传播传统中华文化以及培养学生人文修养的重任。但是从当前的培养模式来看,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的课堂教学主要是以老师的一言堂为主,师生间的互动很少,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主要是被动的在听课。有研究资料显示,当前大部分的高校人才培养基本上都是传统培养方式的延续。这种闭塞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社会的人才需求是严重脱节的。现阶段的社会经济发展中企业对于人才有了更高标准的要求,那种只注重内部发展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理念以及人才培养模式是没有办法让学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所以急需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才能适应社会潮流的发展需求。

2 当前汉语言文学本科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2.1 人才培养目标以及规格过于单一

大部分的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就是要培养出具有汉语言基础知识、技能以及理论。培养出能够在中等职业以及基础的教育学校进行语文教学与研究的工作者。培养的人才规格一般定位为具备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教学以及教学研究能力人才。这样单一化的人才培养目标造成了毕业生毕业就业抉择时的狭隘性。

2.2 汉语言文学本科的教学计划以及相关课程设计不健全

大致来讲存在三方面的问题。第一点是汉语言文学的课程设计专业性太强,从而忽略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第二点是由于课程内容设置的不合理,课堂教学内容一直重复讲。第三点是不合理的课程结构设置使得人才的培养质量不高,没有取得预期的培养效果。

2.3 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老师自身的教学方法以及理念没有进行及时的更新,过于老化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陈旧的教学理念使得教学的质量普遍低下。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模式严重的打压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得学生学习的热情以及思维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激发以及培养。

3 针对存在的问题创新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3.1 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现代化定位

这种定位对于传统单一型的人才培养模式而言是一种全面的革新。在人才的培养中注重由知识的传授变成知识应用能力的提升。培养出一批迎合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应用型、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出一批具有创新能力以及富有责任感的应用型人才。同时在培养规格的设计上在原本要求的基础上还要加强人才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以及良好综合创新能力的养成。在进行专业设计的时候一定要根据不同的方向进行分流培养,从而使得学生具有多维度的专业知识,并学会熟练的使用现代多媒体技术,适应当代社会经济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

3.2 在汉语言文学课程的设置中采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思路

首先优化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以一基多能为导向。一个基本目标就是培养应用型教师人才,同时为了迎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培养复合型人才,保证毕业生可以实现多方向的灵活就业。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还要加强对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要优化汉语言文学课程的设计,开设一些可以有效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课程,迎合企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其次以应用型为主线来实现对汉语言文学课程的整合。当前大多数院校的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就是偏于专业基础与理论的教学,从而与当前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其实想要培养出优秀的应用型人才,对现有的教学内容进行整个整合,专注于学生应用知识能力的培养,对于他们将来的就业竞争将有极大的益处。再次是严抓课堂教学质量。一堂课的好坏直接反应着教学改革的成效,以及应用型人才培养未来的走向。学院想要有效的提高汉语言文学相关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效率就必须对相关的教学老师进行谈话,打破惯性思维以及长久以来已经形成的教学惰性,发动各位教学老师积极探索新型的以生为本的教学模式,在课堂的教学中真正的把学生摆在学习的主置。引导学生养成勤于思考,勤于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好习惯,从而切实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最后是在推进实践教学的能力培养中突出对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要求。当前大部分的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实践型的课程都是偏少的,所以很有必要在课程的设置中加大实践性课程的学分设置,最好提高到四分之一的比重,同时学校还要积极的搭建以及拓展实践的平台,使得学生在实习的期间可以联系到专业对口的见习工作,同时鼓励学生自己到相关的岗位上去实习。从而在实际的工作岗位中加强各方面能力的锻炼。在最后一个学期的最好安排学生出去实习并在学生出去实习的时候先进行面试培训,从而使得学生可以顺利的找到心仪的顶岗工作,提前为毕业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平常的校园教学中,老师可以进行举办一些征文、演讲、朗诵、教学技能以及书法等比赛从而加强对学生实际能力的锻炼以及培养。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这些实践活动就可以合理的分配到不同的学期教学活动汇总,并发动班主任以及任课教学老师积极的配合活动的开展,院领导不定期的抽检落实的情况以及活动举办的效果。从而使得学生不仅可以学到本专业的知识也可以提前和社会接轨,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

3.3 创造有利的条件,建设出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出色的人才需要出色的老师来调教。老师作为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只有努力的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师资水平,并且积极引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所需要的师资,才能切实有效的实现各个院校汉语言文学专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与成功转型,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与效率。

我们应该培养学生务实深入事物实际的基本心理素质和工作素质,碰到实际事物应该扎实地去做,不是轻飘飘地悬浮在空中只会纸上谈兵,没有应付实际事物的能力,书面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随着人才培养定位的转型书面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就凸显为汉语言文学最重要的专业素质,书面写作能力不单指过去中文系培养的文学创作,文学评论的写作能力,而是要学会各种文体,各种风格的写作,要有文字的实际应用能力,要有一定的文化内涵,有见解。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汉语言文学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同时也是在教育大众化时代背景下的现实发展需求。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一项不可推卸的责任,国内的各高校纷纷都在积极的探索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内涵的培养方案,相信在全体师生的努力下,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一定会越来越出色。

参 考 文 献

[1] 王长武.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改革研究――以重庆文理学院为例[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2):129-133.

[2] 杨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探索与实践――汉语言文学专业高素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J].文教资料,2011(22):188-190.

[3] ⒋嫌.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问题及策略[J].毕节学院学报,2015(11):103.

[4] 廖秀华.论初中英语教学中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S1).

篇2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专业 人文应用型人才 培养模式

人文应用型人才不仅掌握着大量的人文知识还拥有一定的实用技能,所以,培养人文应用型人才更能满足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加强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文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必须从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及老师自身的人文修养这四方面进行教学上的改进。

一、人文应用型人才含义

人文应用型人才是指融应用性和人文性于一身的人才。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学校不再仅仅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和人文知识的培养,而是兼顾学生将知识通过一定的技能应用到日常的生活实践的应用能力。相比较单纯的人文型人才,人文应用型人才更注重学生对人文知识的应用,属于应用型的人才,是具有很强的社会适应力和发展能力,能够发挥人文知识实际作用的一类人文知识分子。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高校系统传授汉语言知识的专业性课程,它主要是研究中国语言的句法、词语以及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有的还会涉及编辑出版方面的基础知识。基于我国汉语言研究资源的丰富性,培养汉语言专业的人文应用型人才,不仅能将我国的汉语言文学知识发扬光大,还实现了将知识转化为专业技能的目标。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文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

当今社会上的一些研究性大学的中文系大多仅注重于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术研究型人才的培养,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对人文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了实现汉语言服务社会的目标的实现,应该着重从以下四方面进行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文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

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不仅要结合学校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还要综合分析人才市场的需求导向以及该专业人才在社会上的饱和度,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合理、科学而又鲜明的人才培养方案。就汉语言专业人文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来说,需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在对学生进行汉语言知识讲授时,要注重与其他人文知识课程的适当融合。应用性人才强调对知识的具体应用,汉语言专业的知识与其他的人文知识课程具有很多相通的地方,所以配置其他的人文学科能让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人文知识体系。第二,不仅要将各种实用技能方面的教育与人文知识教育融合起来,还要将它与人才市场的需求结合起来,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人文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二)进行教学理念上的改变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门具有深厚文学底蕴的学科,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都极具传统化和模式化,要实现人才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目标,老师必须进行教学理念上的改变,具体来说主要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老师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要把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纳入教学目标之中,要让学生了解到汉语言知识在具体应用中的重要性,要让知识走出课堂成为日常工作应用中的手段和工具。第二,学校应该组织专门的老师进行这方面的教学,加强对教学模式的研讨,积极借鉴其他高校在汉语言专业人文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成功经验,把人文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上日程。

(三)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应用型培养模式由于兴起地较晚,所以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教学体系,其教学方法上也有待于进一步探究。以前的人文知识型教学方法很多已经不再适合现在的人文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所以学校选出专门的老师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制定出具体的教学目标以及相应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制定必须结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认知能力,还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文应用型人才,要求老师必须具备一定程度的文学和人文素养,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第一,就人文知识素养来说,老师虽然已经离开了学习课堂,但还是应该进行不断地学习,对我国深厚的汉语言文学底蕴进行挖掘,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知识修养,进而展现出鲜明的人文精神风貌。第二,就人文知识向知识应用的转化来说,老师不应该只是作为汉语言知识传授的机器,还应该对学生进行具体的应用技能的培养,要让学生学以致用,把汉语言知识当做提高自身素养的途径,当做今后应用的手段和工具,而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

三、结束语

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文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市场人才需求模式发展的要求,也是时代提出的一个新课题。就我国当前汉语言文学的教学现状和教学模式而言,实现向人文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给汉语言专业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加强对该培养模式的研究和探讨,能实现我国传统专业的巨大转型。

参考文献:

[1] 阮畅.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01).

[2] 黄宇鸿.本科院校专业课教学与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J].高教论坛,2010(07).

[3] 武建华.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文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11).

[2] 金璐璐.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教学模式探微――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3).

篇3

[关键词]就业导向;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研究汉语言文学现象与规律的学科,也是我国发展较为成熟的传统专业,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一套特别的教学理念以及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专业人才的。但是随着社会以及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深刻根本变化,社会需要更多的实用型人才,然而汉语言文学专业原有的教学理念以及人才培养模式所培养出的学生的专业性以及实用性不是很强,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因此当前需要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进行改革,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的优势得到保持的前提下,使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重新焕发出新的活力,从而培养出更多实用性以及转型较强的人才,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同时推动汉语言专业的发展。

1就业导向下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模式有待更新优化。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以及高校毕业生逐渐增多,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逐渐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社会更需要高素质实用性人才,但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由于属于是我国的自有专业,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比较大,导致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模式存在较大的缺陷,比如说仍旧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采取照本宣读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授,导致课堂气氛比较枯燥乏味,很难吸引学生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的兴趣。教师在对汉语言文学知识的传授过程中主要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进而导致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效果不高。再加上学生所学的知识结构仅限于课本内容,很难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于实际的工作中。(2)教学方法有待创新。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我国的发展历史时间相对较长,在长期的发展中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手段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但是随着素质教育的改革发展,对教学方法与手段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手段与方法已经不能够适应现有的发展需求,严重影响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效果不佳,很难培养出社会真正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不利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今后的择业就业。(3)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的素质水平有待提升。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与其他的专业教学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我国发展的历史较为悠久,底蕴相当丰富,这也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但是很多专业教师虽然具备较高的文化底蕴知识,但是由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不是很强,在实际的教学中更偏重于理论教学,从而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思维能力不是很强。其次,专业教师受传统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影响,仅是被动地掌握汉语言文学知识,并没有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突破性创新,导致教师所掌握的知识内容无法很好地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需求,因此培养出的学生创新能力不是很强,不能满足新时代的要求。

2就业导向下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策略

(1)重视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为了实现培养高素质实用型人才的目标,首先就需要改变汉语言文学专业重理论轻实践的现状,需要让学生多接触社会,从社会实践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使高校培养出更多的适应社会需求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同时高校应重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学校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并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并及时地采用创新的手段来解决问题,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其次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理论性教学,还要结合实践性教学,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训,在保证课堂学习的前提下,注重课上与课外的结合,为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创造有利条件。同时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有效衔接,另外注重课堂的趣味性,帮助学生顺利的从学校过渡到职场。最后高校要注重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在学生就业前加大培训力度,同时高校还可以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鼓励学生利用假期或者是节假日到企业中进行实习锻炼,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2)改革教学模式。首先要明确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坚持以提升学生能力以及综合素质为根本的改革指导思想,积极调整汉语言文学的课程设置。调整课程设置也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最根本手段,因此学校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必须对当前专业课程进行调整设置,不但要保持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优势与特色,而且要根据社会的实际需求去设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案,合理规划课程设置。另外课程规划要注重实用性,随着互联网科技以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社会上对于网络编辑方面的人才需求量逐渐增大,而各类媒体所需要的从业人员主要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方面的人才为主,因此学校应该根据未来行业发展趋势,可以设计此方面的应用类课程,从而促使学生能够掌握较为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及理论。不仅如此学校还要注重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适应人才市场发展的需求。(3)更新教学方法。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需要不断更新教学方法,针对目前汉语言文学学生能力不足以及学习态度不积极等一些特点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比如说:引导式教学法以及启发式教学法,有效的改善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热情以及兴趣,从而更好地提升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质量。其次,帮助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与职业发展有效的结合起来,明确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经过积极地学习努力,逐渐发展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实用型人才,增加今后就业中的优势。再次可以把多媒体技术融入到汉语言文学教学课堂,有效的增强课堂气氛,最大限度的吸引学生对汉语言学习的兴趣,促使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的效果。(4)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汉语言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目前虽然我国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具有较为丰富的文学底蕴,但是他们由于受传统的教学影响,培养出的学生专业性不是很强,这就会影响学生今后顺利实现就业,因此教师首先需要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改进教学法,从而使培养出的学生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更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其次,教师要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教师要积极参与学校开展的各项培训,并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当中,努力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并把所获得经验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掌握更加实用的技能,同时教师在参与社会实践过程中能够及时了解社会对汉语言专业人才需求的信息,教师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以及教学方案,从而使培养出的人才更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3总论

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发生变化,社会更需要更多的实用型人才,但是目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有必要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进行改革,高校要重视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加强改革教学模式,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努力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从而使培养出的学生专业性以及实用性更强,更能适应社会时展需要。

参考文献:

[1]季雪冰.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教改的思考[J].新课程研究(中),2016(4).

[2]宋洋.浅析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教育创新[J].才智,2016(4).

篇4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我国高等院校开设较早的一个传统专业,培养了一大批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转型,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调整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这也成为近年来教育界探讨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试图从以下三方面出发,提出自己的一些思考,这也是笔者多年来从事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教学的一个总结。

一当前高等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面临的困境

第一,由原来的热门专业变为冷门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积淀的传统专业,在精英教育背景下,曾经受到广大师生的追捧,有着辉煌的历史。以前,这个专业的毕业生大多进入学校、文化、新闻传播和政府机关等单位,工作条件优越,社会地位受人尊重。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迅速上升,同时我国高等院校开始迅猛扩招,由此中国高等教育转入大众化教育时代。各个专业开始全面扩大招生规模,学生就业竞争激烈,特别是像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文类毕业生,就业异常困难。导致学生不愿报考汉语言文字专业。汉语言文字专业在高校中面临被边缘化的压力,这使得改变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必须的选择。

第二,师资队伍知识结构陈旧,不能有效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我们知道,人才培养成功的关键是教师能否有效的开展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而这一切的基础依靠于教师自身的良好素质。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我国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自身存在知识结构与教育理念等方面的落伍问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师绝大多数是在传统的专业与学科背景下培养出来的,形成了强烈的甚至是固执的学科意识,固守原有的专业思想。缺乏对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清晰判断和认识。导致学生所学的课程很大一部分没有实际价值,浪费了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

第三,汉语言文学专业自身也在不断分流出新的专业。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社会分工不断细化,直接影响了高等教育专业的设置。同时,当代社会各部门和行业之间的融合渗透也越来越多,学科交叉更为明显,学科融通更加频繁。现在,我国高等院校开始设置了文秘专业、新闻学专业等原本属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新的学科的不断出现。这就使得汉语言文学专业面临着巨大而困难的转型。这是社会发展,学科发展的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能否成功转型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学科建设问题,而且关系到我国社会文化素质教育问题,影响是极为深远的。

第四,汉语言文学专业自身特点与当前社会环境不相适应。从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的外部环境来看,市场经济体制是一种利益驱动性的经济形态,而人文学科的社会价值在这样一个“急功近利”的时代是难以被承认的,轻视、忽视人文类人才成为一种社会的普遍现象。市场经济更多的青睐于自然科学类人才,使得汉语言专业失去了生存的“土壤”环境,面临生存的危机。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新定位

面对汉语言文学专业面临的困境,我们需要认真的进行反思,使这以悠久的专业重新焕发生机。因此,我们首先应该重新明确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问题,只有正确的定位,才有正确的实施方案可寻。

第一,既立足汉语言文学专业又超越其局限。汉语言文学专业担负着促进社会进步,提高人文修养的重任。大学教育应该有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席之地,因为大学的一个基本功能就是传授知识、传授为人之道,注重学生精神成人的培养。特别是在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期,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必不可少,培养人的修养更为重要。而汉语言文学专业可以使人的灵魂变得优美、高尚、博大,感染整个社会,促进社会和谐繁荣。同时,从社会各行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出发,也应该积极调整人才培养目标,超越汉语言文学专业自身的局限,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在培养学生扎实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功底与人文素养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社会应用能力,构建以人文为基础、综合性、创新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发挥汉语言文学的比较优势,创建符合社会发展的新型汉语言文学专业。

第二,既要尊重人才培养的市场导向,又要遵循专业学科的本质属性。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要以市场经济为导向,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需要,培养市场用得上的人才。同时,我们又要遵循专业学科的科学性,不能一味的迎合市场而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科学性抛掷脑后,其主要专业能力还是汉语言专业的能力,要进行调整的也只是剔除一些陈旧的、过时的内容,通过科学论证,增加新的课程内容,充分体现学科专业的时代特色。

第三,人才培养目标既要具有现实性,又要具有前瞻性。一方面,社会经济发展形态越来越复杂,各部门各领域之间相互融合、相互渗透性愈来愈多,复合型人才开始取代单一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在人才培养上进行深入研究,重新定位。既要根据不同行业、领域对人才规格的需求,对专业进行方向分流,形成基础加特色的培养模式。又要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教育前瞻性,使所培养的人才不仅能够紧跟时代要求,而且还能引领市场方向,而不被社会淘汰出局。

第四,各类高等院校应该办出具有鲜明特色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模式,满足社会对不同人才的需求。不同类型的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条件,来制定不同的人才培养规格,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同时也可为高校自身发展寻求新的出路,拓展办学空间。例如:国家重点文科院校拥有较为雄厚的师资队伍,科研实力较强,对此,其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应主要将精力放在科学研究上,培养具有科研能力的高级汉语专业人才。对于综合性大学、重点师范大学应基本定位在理论加实践能力的培养上,既能从事汉语教学与训练,具有文字编辑和新闻采编能力,同时也应该兼有社会文化工作的指导能力的综合性人才。地方性高校应以基本专业能力为中心,为当地社会发展服务。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

第一,制订以提高学生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建设。当前,我国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一般是直接照搬研究型大学的模式,其特点是围绕学生学习专业学术理论为中心,强调学术性、系统性。当然,这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但是,与此同时,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应该加强实际应用性课程的开设。注重学生对口头表达、书面写作、鉴赏等专业能力培养,充分体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色,即培养的人才不仅具有广博专业知识,还应具有写作、评论、鉴赏等掌握运用能力。其中,书面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就凸显为汉语言文学最重要的文学素质。当然,不能将书面写作能力简单的理解为文学创作、文学评论的写作能力,还应包括学生掌握各种文体、各种风格的写作,要有文学的实际应用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不是单纯指口头表达流畅,而是要有一定的文化内涵,有见解,既能凸现说话人的人格魅力,又能切中要害,深入事物的实质,认识事物,解决问题。

第二,构建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教师队伍建设,使其能够培养、造就社会需要的人才。当前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学生的自身素质问题,而是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教学理念问题。高校应该对现有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资进行改革,鼓励教师学习新知识,调整专业知识结构,尽快实现现有教师的知识转型和知识更新。对于新进教师应该放宽专业限制,鼓励各类相关专业教师参与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以此焕发汉语言文学专业新活力,提高团队合作、团队科研、团队教学等能力。

第三,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开展课程教学创新。能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自主学习,积极学习的一个关键。因而,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决不能忽视,应该创造一个宽松的教学环境,鼓励教师进行教学课堂创新,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可以通过在本专业内部设立各种科研项目,鼓励教师通过项目来支持自己的教学创新。同时,可以进行不定期或定期的教学研讨,为教师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对突出者可以进行各种奖励,还可在职称评定中提供一定的优待和支持。

第四,将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列入教学计划。建立大学四年的就业指导机制,指导学生制订职业生涯规划。在大学各个学期开设一些相应的专题、讲座等教学活动,介绍就业工作的相关概念和基本常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成才观,促使学生制订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同时,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架起学生了解社会,学生了解市场的桥梁作用,更有利于学生的成才。

第五,建设导师制度,体现人文关怀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所学专业具有极强的灵活性和拓展性,相比其他学科专业学生更需要有人不断引导,延伸学习范围,开拓研究视野。通过导师制度,将学生的日常管理和专业指导常态化、动态化。这样既可以减少教辅人员的工作负担,又可增强学生与导师的感情交流,体现人文关怀;同时还可以充分发挥导师的专业指导作用,解决学生日常学习、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第六,通过考试方式的改革,培养新型人才。当前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仅仅通过一次考试、一张试卷来决定。这既不符合当今素质教育的要求,也使考试流于形式,学生作弊,教师漏题现象较为普遍。我们应强调“学在平时、考在平时”,把过程与结果放在同等地位。这样既可以减轻教师应考试约束而放不开手脚,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探索新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新课程;汉语言文学;课程;改革探索

一、高校新课程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

(一)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校对于教师教学方法的培养逐渐淡化。高校中教师的工作实际上就是对学生进行统一的教学及教育培养,因此,教师的工作职责关乎学生的未来。教育不仅是工作,更是一门艺术,高校师院的教学工作实际上就是对学生的教育性进行培养,因此,对于教学方法的掌握非常重要。实际上,在高校的教育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主要还是偏于注重专业的学术性,从而忽视了教师这个重要的角色所起的作用。而对于教师而言,将自己大部分的精力都投入科研工作中,被认为是自身价值的所在。因此,多数的教师对学生的培养时间和精力大幅度减少。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普遍专业性不够强,导致学生的专业性也相对较弱。因此,我国的新课程背景下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进程艰难。

(二)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不够系统化与专业化。大多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仍采用传统的设置方法,并没有进行创新。课程设计结构不够合理和完善,在教育过程中汉语言文学专业采用与其他课程教学同时进行。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的实践能力相对较弱,在毕业后往往就会出现因没有实践能力而就业困难,不能更好的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

二、我国高校教学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方式

将课程结构以及课程体系进行相应的优化。为了适应新课程背景下汉语言文学的课改,首先应该在课程结构方面进行优化以确保培育方向,培育方式,培育结构的规格化和顺利开展。应按照我国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相应的培养规格进行。在培养过程中应将能力、知识、素质这三方面作为主要切入点进行。进行课程改革及优化后,将教学大纲作为主要课程结构体系,使高校汉语言文学课改后的课程能满足以后就业方面的各项需求。调整专业学科在课程结构中的比重,加大语文课程的比重。积极构建以专业课程为主,让学生们学好专业知识,以实践能力为辅,让专业与实践得到完美的统一,塑造学生整体性素质。优化汉语言文学的专业结构,加强专业内涵建设,从而提高高校培养人才的水平。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践课程不能较好的进行是导致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能力不足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为了改变这一状况,需要将高校教学中的实践性课程进行整合。先制定出较为科学的课程目标、课程计划、教学模式、评价方法、课程内容,按照这些对学生的课程做出整体有效的科学性规划。将专业知识的学习时间作调整。先利用开学的前两年将专业知识掌握扎实,剩下的时间进入实习单位进行有效的实践,从而提高学生将专业知识带入日后工作中的能力。在实习期间,学校可安排中途再进行一次专业知识的巩固,然后再进入学校进入第二次学习,这样有助于学生完全掌握专业知识。

三、如何进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改革

在课改的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变化方式方法,学生与教师应当同时进行努力,逐渐形成资源的优化,资源的丰富化,建立资源互用的交流平台。明确课程改革的目的和意义。

(一)加强学生与各大机构的交流,增加专业性的见识。结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点,制定具有专项性的人才培养方案,增加学生实践的能力,有效的结合专业知识,教师队伍是关键,实践基地是基础,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和实践教学共享平台建设,为科学研究以及人才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首先,应先以学生的素质培养为基础性工作,建立多样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实习基地,开展丰富而有意义的校园文化活动,也可以与各大研究基地,比如电台,报社,学校等建立亲密的联系。然后在这些地方建立合作关系从而让学生在这些基地进行考察和学习,增强学生的丰富知识和视野。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将这些实践活动形成文案,可以锻炼学生的教案水平,择优而取并取得相应的学分。

(二)加大学生选修课的比重。加大选修课的比重可以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不局限于本专业的知识,不受局限。学校应当开设一些广播电视学以及新闻学方面的课程,鼓励教师积极主动的学习备课,让学生得到专业的培养的同时,教师也得到一定的锻炼和学习。学校应多举办知识类专业性的竞赛,以学分的形式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从而激发学生的研究心理也提高了团队的协作能力。对于汉语言文学的专业学生来说,文学功底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学校应当鼓励学生多多进行期刊发表,比如在杂志上发表自己的学术研究或者是小说散文等,不限文体,根据等级获得奖励。多参加专业知识的竞赛,课件ppt的比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专业知识,完善学生的系统性的知识构架。人文学院定期举办学术讲座或百部经典名著导读等。

我国高校汉语言专业目前仍处于停滞不前的阶段,教学方式的传统化,守旧化,教条化;学生在学校无法获得专业知识的学习,专业知识不过硬,综合水平素质不高,教育经验缺乏,课程的学习过于枯燥,这些因素都会导致汉语言文学课程改革的滞缓甚至是失败。因此,高校师院的教学过程中要进行专业化的课程改革。不仅达到我国教育的目的,也让学生不在枯燥的环境中获得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改刻不容缓,各大高校应当根据自身的教学模式积极推进并取得成功。

作者:郭柯君 单位:河南艺术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篇6

教学计划是指人才培养方案,其中包括培养要求、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以前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培养科研型、学术型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日后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因此,构建一个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为核心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计划迫在眉睫。

二、改革课程目标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目标要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的目标来设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因此,这门课程的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的文献资料搜集整理能力、日常应用文写作能力、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文学作品创作能力和批判性思考问题的能力等。

三、改革教学内容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内容要从最常见的语言现象入浅谈高等教育改革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刘夏辉 张利华手,培养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实用能力,针对具体现象提出具体的问题进行讨论,从而使得学生运用的语言、文字等更加灵活、形象。另外,还要将最前沿的研究话题和最先进的研究成果整合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内容中去,使学生能够拓展视野,放眼世界。

四、改革教学方法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与招聘单位的需求相脱节,原因就在于学校安排的实践环节过少,学生必要的能力不能得到强化。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要提倡实践教学,使学生能在实际的工作中接受锻炼、提高能力。首先,在校要对学生进行专业能力的训练,使之能够从事写作、阅读等基本的工作,同时,学校要设立一批实践基地,使学生早日接触社会上真正需求的知识,力争缩短学业与就业之间的距离。

五、改革考核方式

篇7

    一、汉语言文学教学的重要性

    作为传统的人文学科,汉语言文学是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意识的学术载体,代表着中国传统的精神文明建设,其主干内容是我国的优秀文学文化遗产,而核心内容则是对人类生存价值和意义的关切,是对自身、他人、集体、民族、国家,甚至对人类的一种认识和社会责任感。随着就业环境的日益复杂和中职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大,用人单位针对复合型人才需要量的日渐增加,这就促使中职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工作要进行一场教学改革,在创建好学生的道德系统和理论基础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贯彻中职汉语言文学的实用价值,着眼于应用性能力的培育。

    二、中职汉语言文学教学的现状

    1、教学模式因循守旧。在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中,许多学校的教师仍旧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导致教学效果难以提高。长期在这种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逐步削弱,甚至出现厌学情绪。同时,汉语言文学的知识结构未能根据社会的发展做出相应的调整,致使知识老化严重,与现实社会相脱节。

    2、教学观念落后。由于受到就业压力的影响,学校更多的将注意力集中在了专业课程的教学上,而不少学生和家长也认为学好专业课是未来找个好工作的敲门砖,他们认为汉语是母语,只要会说,会读,会写,就算是懂得汉语言文学,而不用浪费时间将精力放在对汉语言文学的专门学习上。结果,汉语言文学被边缘化,学生不愿意学,老师不愿意教。

    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单一。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仍然采取传统的“教师讲、学生记”等单一教学手段,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积极性。多媒体教学方式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运用不够到位,多媒体教学所具有的图文声并茂、形象直观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作用没有得到真正发挥。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应采取的对策

    1、完善课程结构体系。完善课程结构体系,使汉语言文学课程体系具有经济实用性,是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形势,也是新课改的全新要求以及与时俱进的重要举措。课程结构体系是课程之间及其内部各成份的结合方式,它的优化与合理程度,直接影响到学校课程整体功能的发挥以及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因此,只有树立科学的课程结构观,才能从整体上把握课程的内部结构,为优化课程设计、增强课程的整体功能提供理论保证,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奠定基础。教育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学校在进行课程结构的设计中也必须遵循这一原则,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进行合理的课程设置。归根结底,学校的课程设计就是要依据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尽可能做到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2、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汉语言文学专业自身需要学生具备丰厚的东方文化底蕴。此专业有极强的文化特点,其教学直接影响学生对汉语感情,对东方文化亲合力和从中汲取创新精神动力,并影响学生创新素质形成。所以,中职汉语言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培养。教师需要有强烈的创新教育意志,思想上要勇于拓展,力求指出独特的、新的教育活动思路,行为上善于探索、潜心实验,不断归纳和进步。在教学中,不能满足做文化传声筒,要适当通过文化评论等各种形式激励学生思维,并对社会文化现象实行思考,如博客、新媒体等各种文化传播形式均能够成为学生思考的问题。

    3、转变教学观念。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有所改变,当前社会所需要的专业人才除了要具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储备、扎实的基础,还要具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在学习和工作中能够不断发现问题并通过深入分析,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国当前的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新课改不但为其提供解决方案,还对教师教学观念的及时转变发挥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下,教学活动围绕着教师展开,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根据新课程理念,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真正视学生为中心,一切教学活动围绕学生来展开,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接受程度,在尊重学生的学习规律的前提下,设计具体的教学情境,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自在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以往被动地接受知识为主动地去摄取知识。

    4、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新课改要求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激发,以确保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要改变过去的“以老师讲,学生听为”主的教学模式,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有效运用实际训练、软件教学、多维教学、小组讨论等教学形式,使得以前枯燥的传统汉语言文学教学课堂充满学习的美、人文的美,让学生冲破枯燥而令人窒息的学习气氛,让世界上最优美的语言——汉语,真正地走进中职学生的内心。因此,我们要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改进原有的教学模式,努力让学生们真正意识到学有所得的价值,让学生们有拓展自己思维的空间。

篇8

教学策略是教学方案的集中体现,它是为了促进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改革,按照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发展方向而制定的一种科学的教学方法。在教学策略的选择与制定过程中,务必根据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具体实际,充分考虑各种相关因素,结合目前汉语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已经存在的或者将来可能出现的问题,根据汉语言文学教学目标,顺应目前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以培养更多的现代化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为宗旨。

一、重点搞好教育理念的培训工作,使得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指导思想得到统一

教育理念是广大教师在深刻领会教育工作实质的前提下产生的有关教育的基本观点以及信念。汉语言文学有四个方面的教育理念:即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准确把握语文教育的核心;努力提倡协作、自主以及探究的学习方法;构建开放而又充满活力的语文课程体系。对于这种指导性的纲领广大教师必须系统而全面地进行学习,在准确掌握大的发展方向的基础上,必须遵循理念指导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工作,而并非在肤浅的学习过后,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随意制定教学方法,从而无法有效解决应试教育所存在的种种问题,素质教育也就难以顺利实施。汉语言是一门基础性的课程,其教学工作更加应当遵循教学改革的理念,在统一的教学指导思想下,根据具体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顺应汉语言文学发展趋势的对策。

目前有不少教师为了适应课改的趋势,发明了一些独具特色的教学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这种创新发展汉语言文学的教学的观念无可厚非,然而其可行性还有待检验。问题在于教师不能为了应付课改而随波逐流进行创新,仅仅凭着应试教育的实践经验,所制定的教学理念难以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对于教育理念产生较大的误解,造成教学效果并不明显。

二、掌握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实质,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

针对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实质说法众多,事实上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本质主要涵盖了文字、文章、文学以及文化等诸多元素的教学,是以言语为核心的一种教学活动,工具性是其最主要的特征,符号性以及人文性是其辅助的特征。尤其是在教学改革的情形下,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工具性就显得愈来愈重要,努力培养学生以语言作为工具,有效运用到实际生活以及工作过程中是其关键所在,而并非应试教育中通过考试、升学,唯分数论成败,所以,教师的首要职责是根据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基本特征,制定科学可行的教学方法。

应试教育下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考试成绩,主要体现在考试分数的高低。教师教学的本质是为了学生能够取得好成绩,分数是根本,对学校而言升学率则是教学的根本目标。而通过教学改革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本质应当是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思维能力等,由之前有形的的表现形式转化为有着极为深刻内涵的内在无形的形式,按照这种本质上转变来制定科学可行教学法,从而做到有的放矢。比如目标教学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获得享受,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教师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开展导向性的教学活动,学生始终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多样化探究式的学习,进一步明确了教学目标,教学成效非常明显。

三、确定理论指导实践的教学思想,将教学法的研究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得到有效运用

篇9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文科类专业中的主干和核心专业,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发展比较成熟的传统专业。长期以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各行各业培养了大量的有用之才。作为一个传统专业,几乎各个层次的高等院校都开设汉语言文学专业。历年来招生人数有增无减,社会需求虽然也在不断增大,但总体来说是趋于饱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同其它专业一样面临着结构性就业难题,而这一难题对地方院校来讲就更加严峻。地方院校应有符合适应地方社会要求和其自身办学条件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体系。依据《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和我国高教的实际情况,潘懋元教授将中国高等学校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第一类是研究型的、综合性的,这类大体上是我们的重点综合大学;第二类是应用型的、专业性的,培养各行各业各种专业的应用型的各种专门人才,包括一般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第三类是职业性的、技术技能型的。第一类大学侧重于科学发明与创造、研究型人才的培养;第二类侧重于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技术开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第三类侧重于生产现场的技能操作、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就此看来,培养应用型人才应当是地方性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因此,对地方性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说,人才培养的重心必须下移,由以往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转向以培养适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主。正确认识和客观分析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历史与现状,积极探索和制定适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体系,使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保持其原有优势的同时焕发新的活力,在当前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发挥更好的作用,应该成为地方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的当务之急。

地方本科院校作为依托地方、主要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院校,承担的是大众化教育的培养责任。然而,在实践发展过程中,部分地方本科院校仍然沿袭传统的单一化人才培养模式,像一些重点综合性大学一样,以培养研究型、学术型人才为己任,与研究型、综合性特点突出的重点综合大学盲目攀比,贪大求全,导致所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相脱节。有的尽管调整了培养目标,但是,没有建立合理有效的培养体系,专业结构以及相关的课程设置仍然没有实际性的变动。所以在大众化教育的背景下茫然失措,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适应不了现实的需要。就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讲,地方性院校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知识结构不适应市场需求。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细化,对人才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自然也有了新的要求。社会现实要求其所培养的,已不再仅仅是具有审美能力、写作能力、语言沟通能力的单一知识型人才,而是要求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审美品位,良好的语言交际能力,并能很好地运用语言进行教学科研、文学创作、文秘写作、广告策划、新闻宣传、公关谈判、对外交流等活动,具有综合实践能力的人才。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开设的专业课程大多局限于文学类科目,比较单一。而目前市场需要的是综合汉语言文学及其它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这也是由汉语言文学专业较宽泛的就业面所决定的。从这几年的情况来看,地方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其主要弱势表现在:其一,知识转化能力低,转化率低,学校所学知识不能变成自己在工作岗位的实际能力。由于缺乏必要的实践素养,高校毕业生任职后,就业单位需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付出相当多的经济资源和技术资源,对毕业生进行培训,以完成从毕业生到社会人才的角色转换,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其二,社会适应能力不强。表现为人际交往、沟通能力欠缺,自我定位不准确,承受挫折的心理准备不足。团队合作精神不强,或自我封闭,或以自我为中心。其三,实践能力弱,动手能力差。如办公自动化设备操作不熟练,公文写作水平不高等。加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多数毕业生在离校前很少接触社会,缺乏对自身能力水平的清醒认识,对市场的深入调研,在校期间的职业准备明显不足,不能很好地培养和挖掘自己从事岗位工作的潜力,导致不能成功择业。积极探索和制定适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体系,是当前地方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发展的首要任务。但是在强调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时候,必须充分注意一个问题:即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的理解,不能机械地复制实用性专业的“应用型”内涵,而必须顾及该专业的特殊性。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传统的人文学科,是体现人文精神———对社会、对生活、对人体悟的最直接的载体,它担当着传承与提升全民语言与文化素质的重任。该专业人才培养一方面要考虑职业技能的训练,又要考虑人文素养与素质的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重心在于学生的人文素养,而非一对一的实用性技能,它的应用型,决不能仅仅体现在“技术”或“技能”的层面上,而应更广泛地体现在对社会观念与精神取向的影响上,它作用于人的精神层面,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有着一般实用性专业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应当看到,汉语言文学专业所提供的一些精神底蕴,是其它具有特定职业对应性的专业所不及的。汉语言文学作为传统专业,在其长期的发展中,孕育出了许多新兴专业,如新闻、广告、文秘、文化事业管理专业等基本上都是从汉语言文学这个母体里剥离出来的。这正是它的基础性、综合性、宽泛性的有力证明。因此,在考虑这一专业的改革发展时,我们应该有更宽阔的视野,完全应该打破人为设定的专业界限,以便更大限度地发挥汉语言文学的综合优势。在保证专业根基扎实的前提下,充分考虑与职业应用相关的技能培养模块的设计。教育与教学、新闻传播、文秘与公关、社区文化管理、广告文案等都可以设计成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模块,学生通过这些模块的学习获得动手能力和从业能力。

要使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改革和建设稳步进行并取得良好效果,就必须从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改革。转变观念,突破陈规,从培养目标及要求、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做出适合现实要求的变革。汉语言文学培养方案的设计原则应该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既充分发挥自身的文化熏陶和精神培育功能,又充分考虑社会和个人的即时性需求;既充分注重深厚人文素质的培养,又认真考虑某些应用技能模块课程的安排;还要有对更高层次深造有切实帮助的课程设置。这样才能真正帮助本专业学生完成“在学习中研究”和“在研究中学习”的思维转换。在整个培养体系中要大力强化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的培养,这既能给学生未来的发展带来益处,也能使学生素质有明显的改观,对于树立人才的整体形象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要坚持以培养能力为本位,坚持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专业改革指导思想,积极调整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定位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想很好地实现提升学生综合应用能力这一培养目标,就必须针对本专业目前所存在的实际问题,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遵循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教学规律,对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进行大的调整和改造。在保持专业优势与特色的同时,设计新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进行科学的课程规划和相关的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完成由知识型人才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化,由单一学科背景下的专业教育向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教育的转变。将学校教育与未来职业所需能力相融合,真正做到学有所用,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根据新形势下专业发展的实际要求,课程设置应围绕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加强应用性,二是突显特色化。开设的课程必须注重实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未来的网络编辑方面的人才的需求量将会有进一步的上升。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未来各类媒体的从业人员仍将会以汉语言文学专业方面的人才为主体。我们应根据未来行业发展、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大力开发应用类课程,提高这类课程在专业课程中的比重。

篇10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语文教学;审美教育

汉语言文学属于人文学科,主要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这与审美教育理念不谋而合,因此将审美教育融入到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大为可行。可是有些教师设计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方案仅体现了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的审美教育,学生无法体验到汉语言文学之美,他们的思想得不到持续熏陶,就更容易受到资本主义文化的入侵,抛弃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忘却中华儿女的艰巨任务,最终沦为社会的蛀虫。打破这一局面的最佳举措就是加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审美教育的有机融合,带领学生深度挖掘汉语言文学的独特之美,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学生对不良思想价值观的抵御能力,学生就会坚定本心不动摇,快速成长成才,勇于承担时代和社会赋予的重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一、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丰富学生的审美情趣。通过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世界,在学生眼中世界是五彩缤纷的,随处可见美丽景色,学生会深深地陶醉其中,发自内心地热爱生活,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就会斗志昂扬,不畏惧任何挑战,这会让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变得更加健康向上。与此同时,学生从汉语言文学作品中获得了独特感受,他们会迫切想要深入探索汉语言文学作品内涵,学会辨别优秀的和劣质的汉语言文学作品,形成高雅的情趣爱好,彻底远离低俗、媚俗的艺术形式,还会想要自己动手进行创作,实现了从发现美到创作美的顺利过渡。

(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往学生通常是跟随教师的思路来鉴赏汉语言文学作品,他们看待问题的角度重叠,思维愈发呈现趋同性,对于学生创新意识的萌发造成了一定阻碍。汉语言文学教学中融入审美教育,引导学生从美学角度欣赏汉语言文学作品,运用更加全面的角度看待问题,不遗漏任何一个细节之处,还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对学生的奇思妙想给予肯定。那么学生就会更愿意开动脑筋,他们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思维会保持在活跃状态,将会提出更多新的见解并辅以佐证,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有效培育,充分彰显了审美教育的实施价值。

(三)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汉语言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其中有不少作品都适合开展审美教育,向学生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经过了代代国民的传承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文化体系。学生是时代的接班人,应该将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作己任,而增强他们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的有效途径就是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加深学生的审美体验,指引学生感悟汉语言文学作品中包含的传统文化精髓。学生就会更加热爱传统文化,成为传统文化的忠实拥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能得以流传下去。

二、汉语言文学教学实施审美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审美教育模式不健全。部分教师仍然习惯于应用传统教学模式开展汉语言文学教学工作,只顾着传授理论知识,没有给学生创建表达心中想法的机会,更加没有认识到实施审美教育的必要性,使得审美教育模式不够健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严重缺失,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不足,不能把握正确的审美教育时机,审美教育因而流于形式。学生只能运用理性思维鉴赏汉语言文学作品,无法深刻感受到作品情感,对作品的美学价值所知甚少,他们的审美素质将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二)审美教育目标难实现。审美教育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渗透会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从汉语言文学作品联想到现实生活,发出对当今社会现象的深思,充分满足了学生的个体发展需求。但是目前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仅停留在表面,教师往往没有将教学内容加以拓展延伸,让学生深入思考并发表感受,而是将自己的想法强行施加给学生。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得不到拓宽,考虑问题过于简单,未来发展前景堪忧,这与审美教育理念背道而驰,审美教育目标迟迟无法实现。

(三)教学方法单一落后。对于思想活跃、好奇心强的学生而言,单一的教学方法只会桎梏他们的思想,让他们感觉受到了束缚,学生没有心思进行学习,汉语言文学教学及审美教育的开展就无法顺利进行。不少教师的教学理念都比较落后,缺乏创新动力和热情,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所用教学方法就是理论灌输,不关心学生的想法和需求。学生觉得他们不被尊重,师生关系相对紧张,学生在课堂上经常会违反课堂纪律,不能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力集中,教学效果将随之下降。

三、审美教育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实施路径

(一)渗透审美思想。要想促进审美教育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有效融入,首要前提就是向学生渗透美学思想,增加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美学特征的认知,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这样学生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于实践活动,学生对于汉语言文学的喜爱将达到新的高度。例如在讲解汉字的构造时就可以从美学特征的角度进行分析,挖掘汉字的结构之美。有些汉字在书写时会发现整个结构都围绕着一个中心点,这个点会对所有笔画产生吸力,使得汉字结构受力趋于平衡,写出的汉字非常美观大方,这就是米字格得以广泛应用的关键原因所在。汉字还体现了动静的结合理念,在不平衡中寻找平衡,协调好笔画之间的关系,汉字的平衡对称之美由此得以彰显出来。汉语言文学任课教师可以将汉字结构作为切入点,渗透审美教育,不失为教学改革的突破口。

(二)发掘美学元素。古诗词是汉语言文学教学的重要内容,许多古诗词中都描绘了优美动人的景色,以此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在进行古诗词鉴赏时要学会发掘其中的美学元素,以便对学生实施审美教育。一方面,透过景色描写思考诗人的深意,由表及里的分析,每个意象都要说出具体含义,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体会到诗人的情感;另一方面,古诗词通常会留有一定的想象空间,可以在阅读古诗词之后让学生描述他们脑海中想象到的画面,更易于引起学生与诗人的共鸣,学生对古诗词情感的把握将会十分准确。学生会感受到诗人的悲伤、喜悦、思念、抑郁不得志等情感,有利于健全人格的塑造,学会排解负面情绪,以乐观心态迎接艰难险阻,学生的心胸就会更加豁达,不沉浸在失望和痛苦中,享受生活的乐趣。

(三)创新教学方法。1.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积极运用小组合作教学法。指的是将全班学生分成多个小组,每组有4名成员,教师要给各个小组发放相同任务,让小组成员经过合作来完成任务,每个小组成员负责不同的部分,从多种渠道收集信息,将信息进行整合以及成员共同讨论得出最后结论,在课堂上展示成果。学生考虑问题的思路具有差异性,他们在讨论过程中会交换看法,还能从不同角度解读汉语言文学作品,聆听他人发言时不断完善自己的观点,并提出新的思路,学生的审美体验得以丰富,审美能力就会有所提高。2.用提问的方式抛砖引玉,汉语言文学教学与审美教学协同开展。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汉语言文学教学与审美教育就能协同开展。教师提出的问题要与学生的学习水平相契合,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问题,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调动他们的思维积极性,促进全班学生的共同成长与进步。例如在鉴赏《声声慢》时可以让学生说出哪些字词表现出了词人的伤感,从中可以看出词人的人生态度,深入品位事物意境,把握词人心理活动,美学价值就会跃然眼前。3.强化审美教育在人文精神层面的价值。使用多媒体播放汉语言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作品,使得静态的文字以动态立体的形式展现了出来,给学生营造了强烈的感官体验,学生会将自己代入到作品的历史背景中,直观感受到作者的写作风格和创作意图,他们将会对真善美产生正确的理解,严厉抨击社会上的假丑恶行径。活泼的课堂氛围会消除学生的心理负担,让学生以放松的心态来欣赏汉语言文学作品,显著强化了审美教育在人文精神层面的价值。

(四)与现实生活相融合。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关联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加深学生对客观事物的理解和认知,更为准确地理解汉语言文学作品的情感,将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要将教育教学与生活结合起来,教育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只有教会学生如何利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困难才能够更进一步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更容易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各方面的综合能力,从而真正达到审美教育的目标。例如在鉴赏鲁迅先生的作品《孔乙己》时,可以引导学生对作品描述的内容以及构建的景象进行联想,代入到作品角色中,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深思旧时代老百姓所处的生活环境,理解鲁迅先生的作品风格,作品价值将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