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统计的作用范文

时间:2023-10-26 17:31: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国民经济统计的作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国民经济统计的作用

篇1

关键词:交通运输;国民经济作用

所谓交通运输业也就是指在国民经济中,专门从事运载货物以及承载旅客的社会生产、服务部门,它包括有公路、铁路、水运、空运等运输部门。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它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从它的服务性质来看,交通运输业属于第三产业,它的主要作用是为社会及消费者服务,以满足他们的要求。另外,交通运输业还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现代社会的发展。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是与国民经济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虽然目前交通运输业在我国有明显的发展成绩,但是相对于国外的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仍然处于弱势状态,并不能跟上社会经济发展的脚步,特别是不能够满足市场中越来越高的要求。所以,我国应该根据当前国民经济的发展趋势,加大发展交通运输业的力度,这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交通运输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

交通运输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将社会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各个环节紧密联系起来的一个结合体,它有利于保证我国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早在19世纪,铁路、轮船等的出现促使了运输业的加快发展,而且它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已逐步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物质生产领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为了能够满足生产发展及市场的需要,交通运输行业作为服务性产业,它在市场经济中占有巨大的优势。交通运输业的作用:1)它能够有效的提高整个交通运输业的工作质量,改善我国市场经济中各个区域的联系,它可以有效的组织乘客以及货物的运输,并能够极大的满足社会对于交通运输的需求。2)交通运输业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经济起到一个推动作用,并且可以将各个地区间的经济联系在一起,从而实现我国共同富裕的发展要求。

经济分工和生产专业化进一步加强了物质、人员和信息的交流,经济上的劳动分工导致了地区劳动分工。地区劳动分工取决于与地点有关的生产成本,交通体系的运输能力。这样,一个地区劳动分工以及相应的交通体系,形成了一个具有不同规模和不同作用的区域中心。从而可知,社会经济类型的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变化。但同时,运输业又对社会经济类型的变化起着推动作用和更直接安全的服务作用。

二、我国交通运输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人口分布不均,资源分布不均,地区经济发展差异较大等原因,必将形成比现今更为强大的人流和物流。然而,国内许多地区的交通运输通道已经饱和,这成了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突出因素,严重影响了地区个体发展速度和国家的整体优化进程。目前我国交通运输还远远没有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要求,这种状况已经成为加快发展国民经济和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一个主要制约因素,不解决这一问题,要加快经济发展速度是相当困难的。

由于我国交通运输业仍然处于一个弱势地位,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目前,在我国交通运输业当中,主要有五种运输方式,也就是铁路、公路、水运、空运以及管道运输。事实上,单单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来看,其发展速度还是不错的;但是将其融入到社会经济以及国民经济当中来看,其发展就显得非常缓慢,也就是所,交通运输业不仅对我国国民经济起到一个推动作用,也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从世界上所有的发展中国家来看,瓶颈式的交通运输对国民经济起到阻滞作用。过去,由于人们在交通运输中不断投资,从而使得运输业发展速度加快,而促使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但是,目前,城市中由于交通拥堵,解决方案不合理,投资越来越多,也就造成了交通运输业的混乱。如果我们对越来越多的新型运输方式进入运输体系的现象加以考察,就不难看出这种现象是竞争和取代效应的结果。新的运输方式以它特有的优点吸引一部分运量。由于可供使用的运输方式增多,选择性增强,以及交通运输工具相互连接的可能性增大,这就使运输供给能够更准确、更灵活地适应越来越高的运输需求,这些规律适用于经济发达国家,也适用于发展中国家。

三、发展交通运输的对策

1大力发展国民经济。从宏观上大力发展交通运输的主要途径国民经济要快速、稳定的发展,追切要求交通运输的紧张状况得到明显缓解,目前制约经济发展的状况必须有明显改善。

2全力发展交通运输发展研究。注重交通运输发展的科学研究,尽可能采用先进的运输装备和设施。今后对交通运输发展的研究尤其要加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结合,加强有关硬件发展与软件发展研究的结合,就应当具有“大交通”、“大市场”的观念,把国内、国际运输联系起来,把本地运输和异地运输联系起来,把近期运输需要和远期运输需要联系起来,把铁路、水路、公路、航空和管道五种运输方式联系起来,还应当研究城市环境、人口发展与交通运输的关系,逐步建立综合性的交通运输体系。

3建设道路和相关的基础设施。只有具备了高效的交通运输体系,才能进行地区域城向开发和把国民经济的各个基地联结起来,才能进行商品交换和信息交流。反之,交通运输基本设施的短缺会导致对经济发展的干扰,使经济发展出现徘徊和不必要的消耗,阻碍其发展。除此之外,还应当更深入进行运输企业的改革,建立现代运输企业制度,以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应当对运价做进一步的调整,使它不仅能反映运输企业创造价值的大小,而且能推动运输企业的自身发展,以不断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及运量不断增长的需要,最终促进国民经济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4加强交通运输业发展的规划和落实。如何建设和规划运输体系,将放在国民经济发展总体中首当其冲的位置。由此可见,交通运输体系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制约。

四、结束语

通过上述,我们对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相信大家对交通运输业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中,交通运输业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来看,其发展速度还是不错的,但是与社会经济相比而言,它就相对比较之后了,这样的情况将不利于国名经济的发展,所以我国为了是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起来,从而与社会经济稳步发展,采取相应的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成耀荣.论科技进步在交通运输中的作用[J].长沙交通学院学报,2003(1).

篇2

关键词:国民经济;统计;发展;运行;影响

经济,是国家发展之根本,国民经济,则是国家经济的实质所在。国民经济包含的内容极为广泛,从总体上来讲,经济主体不同,所活动的部门和环节也不同,各种经济流量的产生和交织,最终形成国民经济这一整体。国民经济统计实际上是以统计学方法为基础,根据大量的指标调查数据,并以多种评价方式、多种角度,以数据客观的去反应国民经济发展的实际。国民经济统计往往是年度国民经济运行的“风向标”,国民经济统计的准确性对国民经济运行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一、国民经济统计概述

国民经济统计包括统计学方法、经济核算体系以及统计结果的应用和反馈。一方面,国民经济必须要满足国家经济整体性的要求,必须要从国家整体出发,形成对国家所有经济活动的核算体系,另一方面,国民经济必须要满足层次性的统计要求,其产生的每一组数据都必须要能够反映某一个层面、某一个行业、某一个领域的经济客观情况,数值必须要清晰、完整。国民经济统计必须要采用十分有效的统计方法,以确保统计的有效性、科学性,较为常用的方法为综合指标法、投入-产出法、账户平衡法以及数学模型法等等。随着数据处理技术的日益精密化,在大数据时代,海量数据的统计方式和分析方法都有了较大程度的提升,精准率也大大的提升。

国民经济统计作为一种宏观统计,它具有统计学的一般性特点,同时还具备有其自身的独特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国民经济统计的对象是十分系统的,国民经济统计是通过无数组指标所构建的各行各业、各种经济主体的若干个分支组成。然而,每一个分支之间又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其所组成的国民经济统计总和是一个系统的、有机的整体。

二是国民经济统计的数据分析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国民经济统计作为国家权威性的统计数据,它对社会生产实际和经济发展运行的指导功能是毋容置疑的。国民经济统计往往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它通过总-分式的统计数据,从整体到局部来描述一个领域内的经济发展实践,这些数据能够针对该领域的经济的未来发展做出趋势判断。

二、国民经济统计对国民经济的具体反映

(一)反映国民经济发展状况与发展趋势

国民经济统计中有若干个统计指标,每一个指标对应着不同的统计对象以及经济现象,国民经济统计指标直接反映了统计时间内国民经济宏观发展状况,其分析的角度主要是从行业结构、国民人均产值、国内生产总值、就业人口结构等。这些分析产生的统计学分析数据又将会被利用并指导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方向,从而构造出国民经济各方各面的发展趋势。例如在《2015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中明确指出,2015年年度全年国内生产总值676708亿元,比上年增长6.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0863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274278亿元,增长6.0%;第三产业增加值341567亿元,增长8.3%。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0%,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0.5%,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0.5%,首次突破50%。全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9351元,比上年增长6.3%。全年国民总收入673021亿元。

这一统计结果直接表明了第三产业增值速度十分迅猛,并且已经逐步超越了第二产业以及第二产业的总比重,成为了新时期国民经济的最为重要的发展内容,也成为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大方向。

(二)反映国民经济发展问题

国民经济统计能够反映具体地区、部门的经济发展问题,也能反映文化、 创新、 环保等产业方面的发展问题。例如《2015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明确指出2015年重庆市外资同比上年增长1.3%,其中外商直接投资所占比例下降10%,合同外资和新签订的外资项目同比增长了4.1%和2.6%。实际利用内资金额8530.13亿元,增长17.7%。截至2015年年底,累计有262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重庆。全年对外承包工程签订合同额13.6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6.2%;完成营业额12.09亿美元,增长16.8%。

这一统计结果表明重庆市在2015年度地区的外资的主要构成方式已经有所转变,由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经济方式转变为了中外合资,这也将成为重庆市招商引资的重要方向,同时相关部门也要客观的去寻找外商投资下降的主要问题,并积极探究原因,找到相对应的解决方法。

三、国民经济统计准确性对国民经济运行的影响

国民经济统计的内容十分之丰富,所涉及到的数据也十分庞大,是一项极为庞大、复杂的统计工程。我国政府结构中设立了专门对统计部门,来负责对国民经济的统计工作,其主要职责就是按照科学合理对统计原则,构建相关指标体系,对国家经济发展允许对整体以及分部进行真实的、系统对统计,得到符合实际的、可靠对经济原始数据和统计数据。理论上来讲,统计部门应该独立于其他部门之外,以保证统计工作的绝对独立,但基于我国的实际国家管理结构,统计工作往往受到许多因素的局限,致使在统计数据的逐层次的录入中受到了一些不真实数据的影响,造成了统计结果的不准确性,最终导致对统计结果的评价行为不切实际,继而影响到下一步的国民经济运行的稳定性。

深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是监管不严,虽然我国政府制定了对国民经济统计的相关法律法规,但在监管方面存在许多漏洞,致使许多部门在执行监管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阻扰因素,地方政府为了突出政绩,存在一定的主动监管性失误现象。其二是统计体制存在较大的缺陷,许多统计学指标确立后,就需要基层统计人员各地走访、进行数据的调查、搜集,基础的调查工作常常存在浮于表面的现象,没有去深入追求和判定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其三则是统计部门的独立性较差,许多工作都是在于多个部门交涉中完成,甚至这种交涉所占有的工作时间已经远远超出了统计工作本身,导致统计工作的仓促成型。

基于目前统计中存在的问题, 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加强统计管理刻不容缓。一方面,国家应该从管理体制上入手, 赋予统计部门独立行使统计职能的权力, 将现行的统计部门从由同级政府控制中分离出来,避免地方政府其他部门的干扰,实行中央垂直领导, 以便我们的统计数字真实、可靠。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统计工作的法律监管,要监理专门的统计监督职能,避免统计过程中出现的弄虚作假,同时要加强立法和查处力度,对统计弄虚作假现象严惩不贷。最后,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入统计学人才以及提升基层统计工作人员的工作素质,以提高统计质量,为政府提供真实可靠、具有绝对参考价值的统计数据,为国民经济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邓颖洁.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发展问题及对我国政府统计发展的作用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4(17).

篇3

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经济统计工作越来越重要,经济统计能够将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的情况进行准确科学反映,同时能够为国家政策的调整提供参考依据。就现阶段而言,我国在经济统计方面还存在不足,在经济建设中无法充分应用经济统计。在经济建设背景下,要想对经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全面掌握,必须要加强经济统计的应用,使其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有效解决经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就对经济建设背景下经济统计的运用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经济建设背景;经济统计;运用

统计学作为处理问题的分析工具和手段,其内容涉及范围较广,包括微观统计和宏观统计,其广泛应用在财政、金融保险业以及工农业中。经济统计工作能够有效衡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以及速度的快慢,能够为政府制定出科学有效的经济发展政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确保政策的合理性以及科学性,促进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1]。

一、济统计经济建设背景下的运用现状分析

就现阶段而言,我国的经济建设在经济统计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对经济统计的运用研究力度还较为缺乏。为了确保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必须要做好经济统计工作,相关的教育工作者以及研究工作者必须要积极配合,协作参与,确保经济统计能够为经济建设的正常进行提供良好服务。一般而言,经济统计在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的建设,因此要想真正促进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对我国经济建设中出现的重难点问题进行及时分析与了解,对经济统计学的应用实效性加以提高,从而能够及时有效处理经济建设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我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对经济统计的运用要求较高,因此要不断加强经济统计应用的研究,充分有效发挥出经济统计的作用,从而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就现阶段而言,我国在进行经济统计工作时,仍然沿袭传统的管理制度,无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2]。随着发展的深入,我国在经济统计管理方面的工作逐渐完善。一般数学方法有利于解决经济问题,因此经济部门的工作者开始积极探索经济问题中数字的发展规律。要想及时发现经济问题,有效解决经济问题,必须要在经济建设中有效应用经济统计,从而为经济问题的决策与预测提供依据,有效提高管理的水平,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济统计在经济建设背景下的运用事项

(一)经济统计学的发展统计实质上是一种社会调查活动,经济统计学的研究涉及到数字问题内容以及数量信息。一般而言,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基础就是对国民收入进行统计。其最早发展与1665年,英国的威廉•配第研究出了英国国民收入估算法,该方法主要是一支出和收入为基础,并对其进行复式核算。当然该方法在平衡关系以及核算项目方面还存在不足。1791年,法国的拉瓦锡对最终产品的概念进行了发表,对核算项目以及平衡关系进行了阐述。1886年,澳大利亚的统计学家T•柯格兰对最终产品的概念进行了补充,包括国民收入的生产、使用以及分配等问题。以往我国在对经济进行统计时,是以计划经济为依据,采用国民经济平衡表体系,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统计数据更为多样化和复杂性,所以该体系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为了适应时展的需要,我国实施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使得经济统计学不断发展和完善。

(二)经济研究中统计学的作用统计学在经济研究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其不可缺少的手段。其作用具有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能够保证经济数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对经济数据进行收集与整理时,必须要对其进行统计,因此要想确保收集整理的经济数据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必须要充分有效利用统计学的相关知识。此外,采用定性分析的统计学方式,能够促进经济学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为了保证定性研究工作的顺利运行,必须要保证数据库的完整性,因此必须要充分利用统计学,有效推动经济建设研究工作的正常进行[3]。二是能够为经济现象的数量变动规律的总结提供参考依据。由于有众多的因素影响经济的发展,并且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会有不同的现象出现,为了有效分析相关数据,发现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必须要充分应用经济统计。三是能够有效保障经济学理论的完善程度以及真实性。一般研究得出的理论往往属于相对理论,其需要实践的检验,因此在检验经济学理论时,必须要利用经济数据,从而明确经济学理论的科学性以及准确性。经济学与数据之间的联系较为密切,统计又能为数据的收集提供依据,因此统计学在经济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经济统计运用的意义一般来说,经济需要涉及较多的领域,涉及的信息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这些都使得经济研究工作难以顺利进行。信息的表现形式是数据,数据对其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在分析经济问题时,也需要用到数据,在大量的信息中,只有细致深入地整理调查统计学中合理有效的方法,才能为今后的研究工作提供坚实的基础。经济的研究需要数据的支撑,如果在经济研究无法充分合理运用统计学,将会严重阻碍经济研究的进展[4]。由于数据在统计学分析研究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加强经济统计的应用十分之必要,这样能够有效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结束语

就现阶段来看,在经济建设背景下,经济的研究力度还不够,要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深入分析研究现代经济的发展形势,必须要有相关的经济数据加以支持。一般数据的完成主要是以统计学为基础,经济中的核心手段就是经济统计学,因此在研究经济发展形势时,必须要充分有效利用经济统计。尽管我国在经济统计方面的研究力度还存在一定问题,但是有关学者已经对其的重要性有了充分的认识,因此基于经济建设的背景,经济统计将会被广泛应用在经济建设中,从而有效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瑞妮.经济建设背景下的经济统计的应用探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18:216.

[2]林子欣.关于企业经济统计问题的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15,04:66-67.

[3]姜谦.企业管理中经济统计的运用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5,02:136.

篇4

【关键词】:统计、建筑企业、招投标、施工质量控制、工程成本控制、企业管理 、作用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统计工作是建筑施工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促使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统计工作的重要性,用科学合理的手段,先进的现代化技术,加强统计工作的管理,让其更好的在建筑施工企业中发挥作用。

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建筑业是物质生产部门,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西方经济发达国家,与钢铁、汽车工业并称为三大支柱产业。在我国一直将建筑业与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商业合称为五大物质生产部门。党的十四大上也提出要将建筑业作为振兴国民经济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①建筑业所完成的产值占具社会总产值相当大的比重,所创造的价值也是国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②建筑业建造大量的生产性房屋建筑、构筑物,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③建筑业能够吸收国民经济各部门大量的物质产品,是国民经济各生产部门进行生产的手段,是人民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

二、建筑统计的重要性

1、统计的重要性

从广义上讲:统计在我国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中发挥着了解国情国力、指导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从狭义上讲:统计作为企业决策最重要的依据,在企业总体管理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又因统计同时具备信息、咨询、监督三种重要职能,信息职能是系统的收集、整理、传递、存储和提供大量以数量描述为基本特征的统计信息。咨询职能是利用已掌握的统计信息,综合分析,为领导和有关部门提供可供选择的各种咨询建议和对策方案,对科学决策和管理发挥参谋和助手作用。监督职能是根据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从总体上客观地反映国民经济和社会运行状态。此三种职能相辅相成,有机结合,彼此作用,其中信息功能是统计的基本功能,是统计咨询和监督的基础,统计咨询、监督功能是信息功能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综上可见:统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统计在建筑施工企业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施工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全过程活动,整个活动过程都要有相应的经济管理制度为依据,而建筑统计工作就是保证经济制度能够适应经济发展的重要策略,它能够为企业提供经济数据参考,确保企业经济决策科学化和规范化;能够有效地反映企业经营状况,促进企业经济健康合理运行;更有利于实施管理监督控制,防范和规避合同风险。总之统计在建筑企业管理中的意义重大且长远,做好统计工作才能有效的促进企业管理顺利进行。

以下笔者重点来论述统计在建筑施工企业招投标、工程质量控制、成本控制和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三、统计在建筑施工企业的作用

1、统计在企业招投标中的作用

建筑施工企业的第一步是投标工作,然而市场经济下竞争无比激烈,中标企业才能生存和发展。然而在投标开始前,我们所掌握的投标资料并不完全,如何应用有限的信息客观地评价这个工程项目是否值得选择,这就用到统计学的知识,搜集企业以前承揽的类似工程项目的资料,找出影响中标概率和盈利值的影响因素及规律,再对所要投标的工程进行客观分析,最终作出是否选择该项工程。其次,如若选择投标就要确定投标报价。目前多数企业以价取胜采用低价中标,这个低价就要有一定的数据依据,一部分企业采用的是在依据本地区预算定额的基础上降低百分点,那么降低多少同样要用到统计学知识:在充分的历史资料的基础上根据建筑市场的发展方向,综合、对比、分析这些资料,在保证企业不能亏损的前提下,作出最低标价结果。还有一部分企业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投标,这就需要收集大量的原始数据,就用到施工过程中所进行的原始统计记录,收集到原始资料后,进行整理汇总、分析,作为建立企业内部定额的数据依据,服务投标工作。可见统计在招投标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在确定价格的基础上,还可根据市场走势,分析规避报价中的风险;同时还积累各方面的工程造价资料,为企业进行同类型的投标提供有效参考。

2、统计在施工质量控制中的作用

质量是百年大计,是企业想要立足市场的根本。建筑企业对施工质量的控制,通常要在开工前,明确工程质量的目标,施工质量控制就是围绕这个特定的目标而展开的,施工质量的好坏不仅要依赖施工主体的质量意识和目标管理体系,更离不开统计,在施工中除要严格按照施工规程进行外,还要进行实时检查和监督,把实际发生的情况与预定的目标比较,看是否发生偏差,偏差是否在范围之中,这些都需要统计数据,统计数据不准确就谈不上有效的质量控制。所以说在施工质量控制中,这些大量的统计数据包含着繁杂的工程质量信息,要想得到翔实可靠地反映工程质量问题的信息,就必须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归纳。

3、统计在工程成本控制中的作用

成本控制是建筑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必走之路,建筑施工因其工期长,动用的人力、物力、财力较大,更应该合理控制工程的成本,控制要以计划为基础,现在多数企业倡导 “日计划,日统计”正是统计在成本控制中的合理应用。首先要结合以往的工程统计资料作出计划,其次每天施工任务完成后要及时统计当天发生的人工、材料使用数量及工程完工量等,并进行分析比较,得出当天的成本偏差,找出原因制定预防措施,有效地对成本进行控制,合理发挥统计的信息职能。

4、统计在建筑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建筑企业点多,面广,人资庞大,如果没有合理的统计将会是一团乱,管理也就无从下手。企业管理者要想获得整体的管理,就必须通过把这些分散的、零乱的数据进行分类、汇总,形成数据集合,进行统计分析,为企业领导动态管理提供准确的数据依据,也为下期施工计划提供依据。 在整个企业管理中,统计既可以反映企业的资产、人员、施工规模等,又可以反映建筑企业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等;既可以让管理者明了施工某一时点上的现状,又可以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期的动态;既可以反映企业的施工进度,又可以反映企业的效益和效率;既可以反映建筑企业诸多的数量特征,又可以反映建筑企业的一些质量特征;既可以反映本建筑企业的情况,也可以反映与本建筑企业施工活动相关的其他各个方面的情况;总之,统计就是以其他任何一门专业都替代不了的作用服务于建筑企业施工全过程管理。

总论:统计是建筑施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信息资源,贯穿于经济管理的全过程,充分发挥统计信息、咨询、监督职能在工程招投标、施工质量控制、成本控制和企业综合管理中的作用,并建立与企业施工管理相适应的统计制度,加强管理,提高统计质量,才能使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钱霞平;统计工作在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各个过程中的作用[J];现代企业教育;2010年24期

篇5

【关键词】 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2000) 国民经济统计体系(2008) 比较

引言

2000年,货币基金组织颁布了《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MFS2000),为货币金融统计奠定了国际地位。该手册制定了货币与金融统计包括住户识别、部门划分、金融资产分类、核算规则、货币统计方法以及金融统计方法在内的一整套一致性标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2008)是由联合国统一颁布,五大机构组织共同推动,并在全球170多个国家采用的宏观经济核算体系。它记录和反映宏观经济运行的总量和结构,为政策制定、理论研究和国际合作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MFS作为SNA在金融与货币统计领域的更细化的指导性手则成为各国进行货币与金融统计的标准化、国际化、权威性的理论指导。

金融主体包括金融工具消费者和金融工具供给者。金融主体分类是一国货币与金融统计体系中最基本的内容之一,也是关系到货币、财政政策是否有效,金融监管是否健康的基础问题。SNA与MFS中均设计有关金融主体分类的问题。从核算内容来看,MFS与SNA在原则和概念方面几乎完全一致。而SNA的范围更加广泛,因此在金融主体的分类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MFS(2000)与SNA(2008)在金融主体识别与划分的主要联系与区别

SNA2008与MFS2000比,对常住性、机构部门的识别及概念都做了更为详细的描述。在具体机构部门的划分中,二者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两者对广义政府部门的界定不同

在SNA中,政府是从政治和法律的角度定义的,在某些国家包括货币的主管部门。而MFS中,政府是从经济职能的角度定义,不包括货币主管部门。

2. 二者对金融性公司的界定不同

SNA中的金融性公司是从狭义角度分析,认为管理或监督金融公司的机构,按照其性质可以划分为金融机构或管理机构,不能视为准公司被划分到金融性公司中,而是划分到一般政府部门中去。如果这类机构视为独立的金融性公司或准公司,就应该合并到金融性公司中去。而MFS中的金融性公司是从广义角度分析,它包括货币主管部门、金融管理部门以及从事金融活动的金融性公司以及辅助公司。

3. 非金融公司性公司的子部门分类不同

在SNA中,非金融性公司部门分为公共非金融性公司、本国私人非金融性公司和外国控股公司;在MFS中只有两类即国有非金融性公司,和其他非金融性公司。

4. 在金融性公司子部门识别和划分中不同

SNA2008与MFS2000对金融性公司的划分层次不同。SNA初次划分在第一层级规定金融性公司分为金融中介公司、金融辅助公司、和其他金融公司。然后又根据公司在市场上的活动和其负债的流动性,把金融公司部门分成九个子部门。即:(1)中央银行;(2)中央银行以外的存款性公司;(3)货币市场基金(MMF)(4)非MMF投资基金;(5)保险公司和养老金以外的其他金融中介机构;(6)金融辅助机构;(7)专属金融机构和贷款人;(8)保险公司;(9)养老基金。其中,子部门6对应于金融辅助活动;子部门7对应于其他金融活动;而所有其他子部门都属于不同种类的金融中介机构。

而MFS初次划分则将金融性公司分为存款性公司和其他金融性公司。其划分依据是二者在货币创造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然后又进一步的将存款性公司分为中央银行和其他存款性公司。因此将金融性公司部门划分为三个子部门,即(1)中央银行;(2)其他存款性公司;(3)其他金融性公司。最后进一步的将其他金融性公司戏份为保险公司与养老金、保险公司与养老金以外的其他金融中介、金融辅助机构。形成“2+3+5”的划分模式。

很明显,二者在对金融性公司子部门的划分的界定与依据是不同的,SNA主要根据公司在市场上的活动和其负债的流动性而MFS主要依据各公司在货币创造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不同。这是因为MFS作为货币与金融统计的国际性指导,其侧重点在货币量的统计,及货币概览。因此在统计过程中最重视中央银行和其他存款性银行,因为前者创造基础货币,而后者创造广义货币。而SNA作为国民经济统计的指导方针,则更看重数据的全面性和一致性,因此将金融性公司按照其在市场上的活跃性与负债的流动性划分子部门。

5. 对存款性公司的界定不同

MFS规定发行负债包括广义货币在内的所有金融性公司都归为存款性公司,包括中央银行和其他存款性公司。而SNA对其他存款性公司的定义则是除中央银行以外的所有常住的金融性公司和准公司,其主要活动是金融中介。也就是说,SNA认为只要是从事金融中介活动的金融性公司都属于存款性公司。显然,SNA对存款性公司的定义不是以广义货币为基础,而是以从事金融活动来分类的。

结论与思考

SNA作为BOP,MFS和GFS等的指导性方针对金融机构的划入要比MFS的划分要细致得多。可以看出SNA更注重在国民经济统计中流动性的强弱和数据权重的区分。而且作为指导性方针,SNA必须具有前瞻性的提出新的划分手段与指标,以协助前三者的后续更新和完善。可以预见,根据前三项手则与SNA相互参照借鉴的趋势和前提下,后续MFS的出台也将参照SNA的金融主体划分标准进行更细致的完善。

对金融主体进行详细划分对于我们认识我国金融性统计等有重要意义,而MFS2000给了各国一个共通的标准,在SNA反映国民经济总体运行状况的原则和背景下,我国参照MFS的具体要求,中国人民银行制定出了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金融主体统计分类,便于各金融机构对其正确合理划分。当然,其识别工作也将越来越具有挑战性,金融危机后,美国的存款银行再次接手了一些投资银行,这也使他们的业务的交融度加深,混业经营的现状。单从职能上对金融机构进行界定肯定是不够的,从其经营业务上进行细致的认定和归类才是理所应当的。SNA与MFS在金融机构上不同的划分也提示我们在进行不同的统计操作是应对其主体客体以及计量方式进行适当的调整以配合不同形式的统计需求。

参考文献:

[1]杜金富等.货币与金融统计学[M].第二版.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篇6

但是在世界范围内经济学工具理性的演进中,经济学理论对国民经济核算的理解,还停留在较为基础的层面。这无论是对经济学方法论的研究,还是对人们透过方法本身对经济世界的理性认识方面,无疑会有着很大的影响。在经济学工具理性的演进过程中,制度选择将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对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认识的传统观点

无论在统计学界,还是在经济学界,对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认识,基本有下述两种传统观点:

1.认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一个巨大的方法库。这种认识是基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对于经济研究,特别是宏观经济研究的方法论基础作用而提出的。国民经济核算乃至整个统计,除本身自成体系形成一套独特的方法体系外,对于经济研究,其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法论。经济学是一门经验科学,在实证、规范两个层面都需要有先验和后验的经验性方法论支持,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无疑是一个好的选择。作为官方统计体系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采用了会计账户的形式,将国民经济运行及其结果,予以量化统计。国民经济指标在各层次间、各部门间的数量关系,本身就透视了社会经济的各种关系,研究这些经济现象的方法就蕴含在其中。具体说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将微观经济簿记原理与宏观经济理论和模型相结合,综合运用统计、会计和数学方法,系统地测算某一时期内一国(地区、部门)的各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包括这些活动的结果,各种重要的总量指标及有关的组成要素。瑞典皇家科学院教授爱立克。伦德伯对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的评价是:“……在它们产生据以作出国民预算的预测系统性文件的同时,是周期性和结构性分析的不可缺少的工具”。

至于在学科方面,中国的统计学家们认为:“现有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它等同于国民经济统计体系”,并早就将其视为“统计方法论”。

2.认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一个宏大的信息库或资料库。对外在世界的认识,不能仅依赖于感觉和感性,特别是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世界,需要有数据来理性地说明情况到底是怎么回事?如果我们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看成是一个关于数据与信息交流的平台,那么,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输出端口上,提供的正是这些人士渴望的数据。在建立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之初,“国民经济核算之父”R.Stone 的意图也是利用核算条例去发展一个以“交易矩阵”形式表现的国民经济核算主张,这个“交易矩阵”形式提供了或多或少发生在经济活动中的全部交易总量。通过这个体系,可以创造一种系统的数据库,并可用于许多不同的经济分析,人们可以根据各自所需和偏好,利用这一资料库,却并不损害它。正如瑞典皇家科学院指出的那样,“国民经济核算……创立了一个基于大量经济分析水平之上的系统数据,这些经济分析包括不同经济活动类型的分析、通货膨胀分析、经济结构分析、增长分析,特别是各国之间的国际比较”。

尽管有上述两种认识,但是我们认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还是一种制度,确切的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方法论制度。

二、为什么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一种制度?

既然制度是一种规范或准则,进而它必然要约束相应的行为,这就是诺斯所言的“游戏规则”的意义。游戏规则,提供了游戏实施的一整套标准及其评价、判断依据。依据这一整套规则,人们知道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以及做的结果是好还是不好。在新制度经济学中,这些游戏规则可以是不同层次的,但一般而言,人们经常理解到的游戏规则是政治、经济、法律、社会规则等制度。

认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一种制度,原因也源于此。在统计核算领域,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作为“标准体系”的作用无可厚非且有目共睹。这种“标准”用经济学的术语翻译过来就是“规则”,就是“规范”。一套“标准体系”就是一整套关于统计核算领域方面的“制度规范”。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这种特点,可从下面这段话中窥见一斑:

联合国经济和社会理事会在其1993 年7 月12 日的决议(1993/5)中,建议成员国考虑将1993 年SNA 作为编制本国国民经济核算统计的国际标准加以运用,以促进作为一种分析工具的经济统计与相关统计的一体化,而且还将其作为(可比的国民经济核算数据的)国际报告的国际标准加以运用。该理事会还建议,当国际组织重新审核经济统计的某些特殊领域的标准,并力求与1993 年SNA 达成一致,就应考虑1993 年SNA 及其概念。尽管上述文字是以建议方式提出的。然而,世界各国的国民经济核算实践,都说明了,1993 年SNA 就是有关这方面的一个标准、规范。即便是在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也在以1993 年SNA 为标准,进行核算体系和核算工作的改革,而这实质就是核算制度的变迁。自1992 年中国颁布了《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试行方案)》以来,2003 年中国全面实行《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

进一步而言,作为制度,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规范人们的行为,即通过影响人们的选择,进而影响人们的行为,是通过影响信息及信息资源的可获得性而成立的。V.奥斯特罗姆、D.菲尼、H.皮希特曾指出,所谓的制度“影响人类选择是通过影响信息和资源的可获得性,通过塑造动力,以及通过建立社会交易的基本规则而实现的”。

毫无疑问,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对人们获取信息及信息资源的影响是巨大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本身是关于宏观经济数据信息产生、描述及分析决策的规范,它要对数据的生成、方法、及相应的政府职能部门的安排做出约束,进而,它也就通过这种影响力规范了与此相关的人们的行为或关系。但通常情况下,我们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一种制度,可侧重于从统计方法的“标准”规范角度去考虑,这种制度规范了人们对宏观世界了解的基本方法和途径,使我们对大千世界的理解更接近现实。这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萨缪尔森(Paul Samuelson)和他的同伴威廉。诺德

豪斯(William D?Nordhaus)对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的GNP 总量指标的称赞:“尽管GNP 并没有得到专利权,也没有在科技博物馆中展览,但它的确是20 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离开了像GNP 这样的经济总量指标,宏观经济学就会在杂乱无章的数据海洋中漂泊”。

具体来说,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可以作为制度有如下几个原因:一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一套规范和标准,这是最根本的原因。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关于统计核算与统计工作的一套规范和标准,它详细规范了宏观数据生成的方法及途径。

二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通过对信息处理的影响,进而影响人们的选择及行为,这内在地反映了制度经济学中制度与人们行为的逻辑。

三是作为统计工作制度的一部分,国民经济核算同时又是一种工作制度。一个国家的大部分统计工作内容,要么包括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要么与之相联系。总之,在实际的工作中,它就是以一个实实在在的制度安排而存在。

四是体系本身就是制度的代名词。就“体系”二字而言,体系也是一种系统或机制。在此,它指我们前面所述的统计方法库和统计信息库这样的系统或机制。并且,作为一种很具体的体系或系统,它就属于制度经济学中所言的组织,而组织本身就与制度有关。

三、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一种什么样的制度?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一种制度,但很显然,它与经济学所述的制度是有所区别的,那么,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制度呢?我们先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制度与经济学制度的差别开始分析。与经济学所述的制度相比,定义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为制度,明显有下述几个特点:

1.作为制度,它的内涵和外延比经济学所述制度要小。经济学制度不管外延如何,其内核在于规范制约人们的行为,这是它的内涵。以诺斯观点为典型,他将制度理解为“制度提供了人类相互影响的框架,它们建立了构成一个社会,或确切地说一种经济秩序的合作与竞争关系”,“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它旨在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利益的个人行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作为制度,它所规范的是宏观经济数据、信息的产生及相应的方法,它规范的是方法论本身,而这种方法论是人们用以了解经济世界的最基本的工具。至于由方法的规范,演绎到相应领域人们的关系,这可能并不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作为制度主要考虑的方面。因此,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制度的内涵和外延要比经济学制度小。

2.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确立了核算规则和分析框价。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确立了一系列人们认识宏观世界的统计核算规则,规范了宏观经济核算的基本方法论,建立了宏观经济研究和决策的基本分析框架。如果说,经济学科甚至包括社会学科是人类对外在人文世界的探索,那么,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对这些学科提供的是制度性的帮助。更明确说,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提供的制度性帮助,是对基础方法论的规范。关于这一点,前文已经详细论述了。

3.人们对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两个方面的不同理解。

一是学术性的,二是工作性的。作为学术性的理解,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一个巨大的方法库和资料信息库,“库”内的东西是相互成体系的;作为工作性的理解,国民经济核算工作是一种工作体制或制度。所以,对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制度性的理解,也就有两个不同层面的理解:第一,对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侧重于学术性的理解,是方法论制度,在这个制度内,它规范了相应的核算方法和数据生成;第二,对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侧重于工作性的理解,国民经济核算工作是一种政府统计制度,它规范相应的统计工作划分和职能部署以及相关的人员安排。

从表面上看,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制度的两个层次,没有什么明显的联系。但仔细分析,情况并不是这样。没有作为学术性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就不可能有作为工作性的国民经济核算工作。因为众所周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国民经济核算工作的一个工作手册,在这个文本指导下,各国的国民经济核算工作要受到相应的规范和制约,以及做出相应的政府部门的安排。因此,确立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制度,学术性是第一层次的,工作性是第二层次的。

4.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组织”形式。

如果将体系或机制视为制度的一种有机形式,那么,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作为方法的这个“体系”和作为工作的这种“制度”,其实讲的就是“组织”形式。即便某些学者并不将组织认为是制度,但组织与他们眼中的制度也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且,根据他们的研究,这些组织是制度变迁的主体。

5.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本身也是一种协调制度。

这种协调,体现在对经济统计体系内部的一致性规范上:第一,它需要在不同统计体系之间进行协调,以保证SNA 与更专业的统计在所使用的定义和分类等概念框架上保持一致,如SNA 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国际收支统计(BOP)、政府财政统计(GFS)等的相互协调;第二,它是保证从不同资料来源采集的数据在数值上协调一致的核算框架,如对产业调查、住户调查、商业统计、增值税退税和其他行政资料的统一规范。考虑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制度的特点,我们就可得到对这种制度的总体性认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一个方法论制度,它旨在规范宏观数据的生成及相应方法,同时,提供宏观经济研究的基本方法论。

四、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制度特性的启示

有了上述对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制度的界定,这对于我们重新认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推动国民经济核算工作的改革,以及促进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自身的发展是非常有益的。长远来看,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和核算工作的广泛展开,必将对经济学科带来巨大的“震撼”,其意义深远。

简单说来,由于有了这样的认识和判断,我们可以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纳入制度分析的层面。由此而展开的研究,会给我们带来非同寻常的启示。以下我们仅列出几个较重要的方面:

1.超越传统的市场或政府思想的认识。

制度分析的发展,改变了传统认识中市场或政府的两极思想。长期以来,经济学特别是在宏观经济学方面的认识,受两种思想或思潮影响:不是自由经营的市场思想,就是集权干预的政府思想。对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进行制度性的分析,我们将会发现,认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内在的性质时,必须要超越单纯的市场或单纯的政府这样一种两极化的简单观念。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本身是这两种思想的结合产物。展开来看,经济应该是萨缪尔森(Paul A.Samuelson)所提倡的“混合经济”,而不是任何单一的一方。

2.重新审视国民经济核算的方法论。

作为制度考察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我们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是:什么力量促使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发展?就目前研究的情况来看,原因在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这种制度,提供方法方面激励结构的安排。这如同其它所有的制度一样,一个好的制度提供富有效率的激励结构安排。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激励结构的安排,在于激励人们对宏观经济认识的方法优化,从而体现出制度经济学家们一般情况下认同的效率安排。方法的优化结果,目前为止,可能还没有哪一种宏观经济分析的方法能够超越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因为许多量化的分析方法无论是在方法理论的演绎,还是在方法的实证方面,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依赖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要么是将其作为方法论基础,要么是将其作为数据基础。

3.国民经济核算公共产品性质的明确。

制度是一种公共产品,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一种制度,因而,它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但是, 决定国民经济核算公共产品性质的原因,不单纯是制度的因素,还包括信息性质决定的因素。引入公共产品性质,可以使得我们的分析不再停留于制度面的抽象阐述上了,公共选择、集体行动与国民经济核算(包括统计制度)制度改革的可能性分析,才会有可能进一步展开。而这需要结合下面所提出的制度变迁框架去解释。

4.用制度变迁的理论研究国民经济核算工具理性的演进。

国民经济核算改革,本身应是一项制度变迁,因此,我们可以采用新制度经济学的方法去分析它。但鉴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同时具有市场与政府两种思想动力,所以,我们在考虑其变迁时,不能照搬经济学的一般模式,应该区分开来对待。并且,从改革的开始时期来看,国民经济核算变迁会表现出与公共选择无关的特征,但更长期来看,其变迁会是集体行为选择的结果。这就正如丹尼尔。W.布罗姆利(Daniel W.Bromley)所言:“任何一个经济的基本任务就是对个人行为形成一个激励集??通过这些激励,每个人都将受到鼓舞而去从事那些对他们是有益处的经济活动”。人们最终会发觉,统计非常有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能够帮助他们处理许多他们原先解决不了的问题。而到这一刻,国民经济核算就不再是政府官方统计的一项工作了,它会融入市场的每个角落。

参考文献:1.Graham Pyatt & Jeffery I.Round, Social Accounting Matrices: A Basis for Planning, The World Bank.1990. 2.UN Department for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UNSD,Meeting of the Expert Group to Review the Draft Manual on Statistic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in Services“Final Report Expert Group to Review the Manual on Statistic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in Services”10-12 July 2000. 3.“Fifty Years of ISIC:Historical Origin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by Jacob Ryten, Fourth Meeting of Expert Group on Inter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Classifications,UN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Statistics Division,New York,2-4 NOV.1998. 4.Chazelas,M. Compilation of French Financial Accounts,Prepared for OECD Workshop on Chinese Flow of Funds Statistics,Bejing. 1997. 5.United Kingdom, National Accounts Concepts, Sources and Methods, Office for National Statistics of the UK1998.9. 6.Erik Thorbecke, The Use of Social Accounting Matrices in Modeling 7.John E. Wagner,Developing a Social Accounting Matrix to Examine Tourism in the áreade Prote??o Ambiental de Guaraque?aba, Brazil.联合国等,1995:《国民经济核算体系(1993)》,中国统计出版社。

9.V.奥斯特罗姆、D.菲尼、H.皮希特编,1996:《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问题与抉择》,商务印书馆。

10.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1996:《经济学》(第14 版),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11.诺斯,1994:《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出版社。

12.保罗。萨缪尔森,2000:《中间道路经济学》,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

13.丹尼尔。?W.布罗姆利,1996:《经济利益与经济制度――公共政策的理论基础》,上海人民出版社。

14.佟哲晖,邱 东,1992:《国民经济统计学》,中国统计出版社。

15.邱 东,蒋 萍,杨仲山,2002:《国民经济核算》,经济科学出版社。

16.杨仲山,2002:《国民经济核算方法论纲》,中国统计出版社。

17.汪丁丁,1995:《经济发展与制度创新》,上海人民出版社。

篇7

民营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织部分,是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有力支撑。从经济发展总况看,民营经济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整体经济发展, 越来越大地发挥着其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面对新的经济形势,统计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只有探索、制定出一套适应民营经济发展的统计制度和方法,全面反映其经济成果,才能为各级政府宏观调控经济做好服务工作。当前民营经济由于其起步晚、起点低,从经济统计角度考察,民营经济统计的当前困境主要有企业管理总体失范使经济统计准确性难以保证;企业经营场所流动使经济统计稳定性难以保障;企业主体素质不高使经济统计效率性难以保持,基于此,探寻法规层面健全法规管理体系、服务层面健全服务管理体系、评估层面健全评估管理体系等民营经济统计的出路。

一、民营经济统计的当前困境

基于对我国民营经济统计的现状审视,从经济统计角度考察,得出民营经济统计的当前困境主要有企业管理总体失范使经济统计准确性难以保证;企业经营场所流动使经济统计稳定性难以保障;企业主体素质不高使经济统计效率性难以保持。

1.企业管理总体失范使经济统计准确性难以保证。企业管理是经济统计准确性的保证。近年来在“国退民进”的民众呼吁与政策扶持下,民营经济有所发展与推动。然而民营经济自身发展的起点低、起步晚,使企业管理总体本文由收集整理上呈现失范的现象,如企业的管理方式粗放式,未形成合理的管理体系,企业的管理队伍流动式,未形成适当的管理队伍,企业的管理制度随意式,未形成合理的管理制度体系,企业管理总体失范使经济统计准确性难以保证。

2.企业经营场所流动使经济统计稳定性难以保障。民营企业大多没有土地使用权,经营场所一般均为租借方式,制造业由于搬迁相对其他行业困难较大,因此经营场所相对固定,而其他行业没有必需的生产设备,搬迁相对比较容易,因此当企业在该经营场所对涉及自身利益的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时,企业就要搬迁或关闭,因此当前的统计制度和方法也不适应企业的随意搬迁,从另一角度评判则是企业经营场所流动使经济统计稳定性难以保障。

3.企业主体素质不高使经济统计效率性难以保持。当前的民营企业主仍有一部分是早期改革的受益者,由于抓住机遇或是抓住某一商机而成立的企业,然而其自身的文化素质不高,也未经过系统的管理与统计培训,使其对统计往往是避之或是不知的态度。与此同时一部分民营企业的企业主体根本不了解“统计”为何义,也未知“统计”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因此在各项统计调查中态度消极,对指标数据不如实填报,使统计调查资料严重失真,甚至有拒报行为,因此,当前的统计制度和方法更不适应当前民营企业业主素质较低状况,企业主体素质不高使经济统计效率性难以保持。

二、民营经济统计的出路探寻

基于民营经济统计的当前困境即企业管理总体失范使经济统计准确性难以保证;企业经营场所流动使经济统计稳定性难以保障;企业主体素质不高使经济统计效率性难以保持等提出法规层面健全法规管理体系、服务层面健全服务管理体系、评估层面健全评估管理体系等民营经济统计的出路。

1.法规层面:健全法规管理体系。法规管理体系是民营经济统计的基础,法规管理体系是民营经济统计的保障。政府要将企业和公民对统计工作应尽的权利和义务载入相关的地方法规条例中,明确法律责任。 同时加大媒体宣传力度,使企业经营者充分认识“统计”,自觉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积极配合各项统计调查工作,以保证统计调查数据的真实性和严肃性。在健全法规管理体系的同时,在具体的执行中也要做到有规可依、有规必依、有规必究等,使其制度化。

2.服务层面:健全服务管理体系。服务管理体系即统计的工作能够有效有形成一体化、链条式,能够将各个环节有机的形成一体,从而增强民营经济统计的可靠性、准确性与长期性。具体来说,政府建立一套由“工商、税务、统计 ”为一体的服务管理体系,使统计部门便于及时掌握全社会拥有的企业数量,企业所属国民经济行业、企业的人力资源及兴衰效益情况等多种信息资料。服务管理体系的一体化既能提升工作的效率,也有利于提升对经济统计工作的支持与理解,是一个双赢的工程与举措。

3.评估层面:健全评估管理体系。评估、考核既是了解经济状态数据的一个保障,也是规范经济统计的一大利器。利用统计部门掌握的综合信息资料(即工商、税务部门的相关数据),再运用科学的统计方法核算整体数据,并对整体数据与相关数据进行客观的评估和验证,以保证数据的统一性、可比性、客观性和合理性,正确、全面地反映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现状及成果。与此同时,对民营经济统计提供的数据与调查的数据进行不定期的审核与追踪,对于瞒报、漏报、谎报等现象一律严肃处理与纠正,对于配合、积极、主动的企业进行表扬与鼓励,形成合理的鼓励与惩处机制。

篇8

关键词:劳动工资统计制度;存在问题;改革方向

中图分类号:F249.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1

前言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加快,我国国民经济的比重开始出现巨大的变化,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数量不断减少,而私营企业的数量则飞速增加,企业用工性质发生根本变化,劳动工资统计的范围越来越广,这也给其带来了巨大的不便和困难,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使其统计和监督功能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对市场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难以实现,劳动工资统计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

一、劳动工资统计制度的重要性

首先,对于一般个人而言,劳动工资所得是其家庭主要的收入来源,同时,也是对个人能力的直接体现,通过劳动工资统计,可以对自身有一个充分地、正确地了解和认识,明确自身的定位,同时也可以激励个人去努力,去奋斗,积极提高个人能力,提高自身的收入水平。

其次,对于企业而言,通过劳动工资统计所得的数据,可以清楚反映劳动力的用工成本,以及每个员工的个人能力和工作水平,便于企业对员工的管理的有效配置,增强企业员工的凝聚力,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最后,对于国家而言,劳动工资统计的数据可以作为许多社会保障政策的参考依据,如退休金的平均标准、城乡差异、下岗职工的工资标准及各地方最低工资标准和社保标准等,可以使国家制定的相关政策更加科学合理,既保障了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又节约了资金,减轻国家的财政负担。

由此可见,劳动工资统计制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需要充分重视,认真对待,确保劳动工资统计工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二、劳动工资统计制度的现状

1.统计范围不够全面。现有的劳动工资统计主要针对的是统计范围内的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即非私营企业,这在之前的应用中并没有出现大的问题。但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企业注册类型不断出现,特别是私营独资、私营合伙、私营有限责任公司、私营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增加,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的企业数量在总体企业总量中所占比例相对减少,它们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日益减少,而私营企业和个体经济则异军突起,吸纳了大部分的城乡就业者,这就使得现有劳动工资统计制度的不足越来越明显,其统计范围不够全面,数据信息不足,无法如实反映统计范围内员工的实际工资水平,许多劳动工资的数字从自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企业,而许许多多的个体经济的从业者的劳动报酬未能统计在内,从而造成工资统计结果的偏差。

2.统计方式落后。目前的劳动工资统计制度采用的仍然是人工调查的方法,对统计范围内的工资信息进行数据收集和处理,然后通过层层上报的方式进行汇总和计算,不仅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且效率极其低下且数据失真。同时,由于许多企业出于种种考虑对劳动工资统计不够重视,或者故意隐瞒数据,缺乏有效的监督部门,使得漏报、错报、少报、漏填现象严重。同时,由于统计方法的不合理,造成统计人员的工作繁重,无形中降低了劳动工资统计的工作效率,导致数据失真现象发生。

3.统计指标设置不合理。在进行劳动工资统计时,其指标一般包括职工人数、工资总额、平均人数以及职工的变动情况等。但是随着经济多元化的发展,用工性质多种多样,旧指标的实用性大大降低,已经难以满足社会的要求,同时,对于如失业问题和再就业问题没有设置相应的指标来进行统计,使得劳动工资统计工作的实用性难以发挥。

4.统计质量难以保证。目前我国的劳动工资统计制度是一种定期性的行为,涉及单位众多,统计人员数量较少,使得统计工作的开展和实行起来越来越难,必须经过统计部门的再三催促才会上报,而且漏报现象十分严重,统计数据混乱,准确性和质量难以保证。

三、劳动工资统计制度的改革方向

1.以抽样调查代替全面调查。运用统计学中的抽样调查法,代替现有的全面调查,可以有效减少统计人员的工作量,降低其工作压力,减少人工出错的机率。同时,抽样调查也更适合现在不断发展的经济形式的要求。当然,进行抽样调查时,要确保所选的样本在该地区具有代表性,从而使统计结果更加贴近事实,更加科学有效,而不会出现以偏概全的情况。

2.扩大统计范围。要打破旧有的统计制度的限定条款,扩大劳动工资统计的覆盖范围,重点关注私营独资、私营合伙、私营有限责任公司、私营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劳动工资统计数据,使统计部门获得的资料和数据更加全面,更加真实有效,可以客观的反映社会从业人员的工资状况和就业分布状况,从而充分发挥劳动工资统计制度的作用,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保障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数据,推动社会的发展。

3.完善统计指标设置。在进行劳动工资统计前,要对统计区域内的发展状况进行细致调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全新的、适合该区域的统计指标,对于不同区域的指标要进行分别设置。指标的种类也要根据不同的机关和单位进行分别设置,不能以偏概全,一个指标应用于多个不同领域。对于全新的企业和职工岗位,要增设相应的新指标,确保指标可以完整准确地覆盖统计区域的方方面面。

4.加强统计监督工作。由于统计工作的复杂性和极大的工作量,其管理难度也大大增加,漏报现象严重,统计人员本身的失误也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就需要加强对统计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对统计工作的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督,防止漏报漏记现象的频繁发生;要加大惩罚力度,对于拒不上报、恶意瞒报或弄虚作假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严格的处罚,必要时动用法律程序进行强制执行,确保统计工作的正常实施。

结语

劳动工资统计制度的改革不仅是顺应经济发展趋势的要求,还是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要求,是经济发展中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在对劳动工资统计制度进行改革时,国家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结合我国自身的实际,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劳动工资统计制度的改革方向进行控制和把握,确保改革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蔡三梅.浅谈劳动工资统计制度改革[J].管理观察,2012(14):10-11.

[2]戴惠霞.浅析新形势下的劳动工资统计制度改革[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18):42.

篇9

为适应禅城区政府全面掌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科学制定区域整体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的需要,充分发挥统计工作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不断提高统计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根据统计发展趋势和统计发展的客观要求,目前过于集中的统计管理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经济迅速发展壮大的需要,必须对现有统计管理模式进行改革。为此,我局在经过深入的调研和充分听取镇、街道的意见基础上,结合禅城区实际,提出在我区全面推行在地统计的统计管理制度工作方案。

当前统计管理体制现状及环境

一、我区统计管理体制现状。

当前,禅城区政府综合统计机构以禅城区统计局为主,禅城区统计局在进行统计管理、开展各项统计普查和调查、了解区情区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按照国家统计制度要求,统计工作主要包括统计定期报表、普查和抽样调查三大块。根据2005年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结果显示,禅城区统计局负责统计调查单位总数达15434个,其中法人单位为12152个、产业活动单位3282个;另外还有个体为37866户。

目前,区统计局各专业科室(队,中心)主要承担的统计工作有:,

(一)定期报表:

国民经济核算季报,

工业规模以上月报1568家、季报771家,

工业大中型企业网上直报90家,

工业企业能源季报771家,

贸易、餐饮业限额以上月报334家,

固定资产投资单位月报348家,

房地产开发企业月报127家,

建筑业季报100家,

劳动工资季报5890家,

交通运输业月报、季报100多家,

城市住户调查月报100户,

企业景气调查季报100家,

城镇物价指数调查月报90多个采价点,

工业品价格指数调查月报72家,

上述所有专业的年报,以及科技年报100多家,基本单位年报约15000个单位。

(二)普查及抽样调查:

普查几乎每年都有任务,每10年一次人口普查,中间逢5年份一次人口抽样调查,每5年一次经济普查,每5年一次投入产出调查,以及每10年一次农业普查。工业规模以下单位抽样调查,贸易、餐饮业限额以下单位抽样调查。农村住户抽样调查。

(三)临时性调查:

每年都有10多次临时性的调查任务等。

二、各街道、镇的经济总量分布情况。

根据2005年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结果,各街道、镇的统计调查单位数及经济总量分布如下:

三、实施在地统计的必要性。

(一)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禅城区经济发展的综合性越来越强,各项社会事业的相关性越来越密切,现行“条块结合”的统计模式已与形势发展不相适应,遗漏、重复统计现象时有发生,难以准确反映整个禅城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同时,随着管理重心下移、事权财权逐步下放,各街道办对统计信息需求数量及结构发生变化,由关心所属单位经济发展转变为关心自己管辖范围内全部单位经济和社会发展。

(二)实施在地统计,有利于增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增强各街道、镇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为区委、区政府调控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将任务具体化,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收集渠道。

(三)实施在地统计,有利于提高统计数据的质量。南海区、顺德区的经验证明,在地统计后,统计工作的管理职能下移,极大方便企业领取报表和报送报表,缩小政府机构与企业之间的距离,对增强统计管理效能、增强企业对统计工作的支持、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有显著的作用。

四、实施“在地统计”的环境条件。

全市五区当中,顺德、南海两区在2004年已率先实行“在地统计”,将统计管理职能下放到各街道、镇,三水、高明两区也在2005年底推行了“在地统计”。2005年6月20日,佛山市常务副市长黄维郭在南海丹灶镇的统计工作现场会上,表扬了南海区的统计工作,要求“在全市推广南海丹灶镇的经验,进一步加强全市统计质量管理和基层统计队伍建设”。

佛山市统计局高度重视加强基层统计队伍建设,于2004年10月联合佛山市编办发出《关于加强基层统计队伍建设,保障统计工作开展的意见》(佛机编办[2004]13号)文件,要求:全市各镇(街道)加挂“统计办公室”牌子,依法行使对本镇(街道)行政区域内的统计调查、统计管理职能,业务上接受区统计局的指导。统计办公室主任由党政办公室主任或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兼任,指定1名镇(街道)领导分管统计办公室工作。每个镇(街道)根据其经济总量、人口数量和企业个数配备专职统计人员2-6人等。

我区各街道、镇在有关领导的重视和大力支持下,九个镇(街道)均已成立“统计办公室”,并配备专(兼)职统计人员共计31人,为实施“在地统计”奠定了良好的人员基础。

实施在地统计的工作方案

在地统计是指按照现行的行政区划,对该行政区域内的各类单位,除少数不宜按区域划分其经济活动的单位外,不论其行政隶属关系、经济类型、经营方式,均由所在地的政府统计机构依法行使统计管理职能。实施在地统计的工作方案:

一、实施在地统计工作的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在地统计工作的目标:按照“精心组织、平稳过渡、全面实施”的要求,从2005年年报开始,争取用一年左右时间,改革传统的统计管理体制,基本实现“条块结合、以条为主”向“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统计管理模式的转变。通过改革,逐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体现禅城中心区特点的新型统计体制,进一步发挥统计在本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信息、咨询和监督作用。

(二)在地统计工作原则:⒈坚持国民经济按街道在地统计的原则。强化区域统计工作,满足区政府准确把握全区产业布局,科学规划,宏观调控经济和促进社会发展的各项需求;⒉坚持统筹兼顾、合理分工的原则。实行区、街道两级统计机构的分级负责、合理分工,进一步理顺政府综合统计与部门统计的关系;⒊坚持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为核心的原则。在保证全区统计调查对象不重不漏的前提下,确保统计数据的准确、及时、全面、科学;⒋坚持推进信息化的原则。加快统计信息化建设步伐,努力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实现统计数据的采集现代化,达到信息共享,使统计丰富信息资源最大有效地利用;5、坚持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在地统计改革,强化各街道统计职能,建立和行政管理体制相适应的统计管理体制。

二、实施在地统计的对象、范围和内容。

(一)在地统计的对象:所有在禅城辖区范围内的法人单位及其产业活动单位、各专业市场和个体工商户。包括企业法人、事业法人、机关法人、社会团体法人和民办非企业等其他法人及其所属的产业活动单位。

(二)在地统计的范围:由区统计局统一负责组织实施的各种统计调查。具体包括:1、国民经济核算;2、农林牧渔业;3、工业;4、能源、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讯业;5、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及住宿业;6、外商投资生产经营情况;7、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8、建筑业;9、房地产业;10、劳动、科技、社会服务业;11、金融保险业;12、基本统计单位调查;13、人口统计调查;14、其它统计调查。

但由省、市物价调查队和企业调查队制订的统计制度和调查方案如城市居民住户调查、居民消费价格调查、企业景气调查、现代企业制度调查等仍按现时模式单独进行。

(三)在地统计的内容:由区统计局根据国家、省、市统计局印发的统计年报和定期报表制度以及文件要求,结合我区的实际需要统一布置或制定;区政府各职能部门组织开展的部门统计工作按原管理模式不变。

三、统计调查对象区域划分标准:

(一)法人单位在禅城区行政区域内的,以法人单位(含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组织,下同)为起报单位,由法人单位向单位所在地街道统计办报送统计报表。该法人单位所属的产业活动单位或分支机构无论是否在禅城区域内原则上不单独报送统计报表,除非该单位被街道统计办专业人员同意允许单独报送。

(二)法人单位在禅城区域外,其产业活动单位生产经营地在禅城区内,由各产业活动单位或分支机构向单位所在地街道统计办报送统计报表。

(三)异地经营的法人单位,即经营地在禅城区而登记注册在其它区的单位,向实际生产经营所在地的街道统计办报送统计报表。

(四)个体工商户按实际经营活动所在地报送统计报表。

(五)特定的重点单位、调查对象,由区统计局指定街道统计办负责接收统计报表。

(六)园区、开发区管委会对其辖区内的统计对象实施在地统计,按专业上报区统计局,或由区统计局指定街道统计办负责接收上数据,纳入该街道进行国民经济核算。

四、实施在地统计后,统计机构的主要职责和分工。

实施在地统计后,区、街道(镇)统计机构分别履行如下职责:

(一)区统计局:1、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在地统计工作,起草本区在地统计实施,方案、制定在地统计实施细则,确保改革顺利进行;2、在地统计所需的基本单位名录,要以第一次经济普查资料为基础,由区统计局根据统计对象按所在地即地址码分解落实到各街道办事处;3、负责本辖区各统计专业报表电脑数据资料的接收、审核、汇总、分析和上报工作;4、指导各街道办事处统计机构和基层统计人员开展各项普查和统计调查工作,解决实际调查中出现的各种技能问题;5、负责组织实施本区统计人员业务学习,不断提高基层统计人员业务素质,提高调查数据质量;6、做好本区统计登记管理工作,根据各街道办提供的调查单位、调查对象基本情况数据及时做好更新和维护工作;7、对本区域统计调查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及数据库建设;8、负责全区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的规划和实施;9、贯彻执行统计法律、法规,依法行政;10、及时向区委、区府主要领导提供月度重要经济指标数据和统计分析;11、完善统计信息共享制度,通过因特网详细公开各种统计资料,方便社会公众查阅。

(二)镇(街道)统计办:1、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在地统计工作,严格服从上级统计机构领导和统一布置,按时按质完成下达任务;2、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各专业统计报表制度中有关资料的采集、审核、录入和上报工作;3、指导基层统计人员开展各项普查和统计调查工作,解决实际调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4、负责组织本区域统计人员业务学习,不断提高基层统计人员业务素质,提高调查数据质量;5、做好本辖区法人单位及其产业活动单位新增、变更和注销的维护工作,完善单位名录库电脑化管理;6、组织和落实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7、贯彻执行统计法律、法规,依法行政;8、认真做好统计调查对象各种统计违法事实的记录,及时向区统计局提供有关证据,积极配合区统计局查处各种统计违法行为。

五、在地统计的实施步骤。

在地统计的过渡期暂定为一年,即从2006年1-12月为本区实现“以块为主”统计管理制度的过渡期。过渡期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阶段进行:

(一)准备阶段

2006年2月30日前,以审核通过第一次经济普查资料为基础,按地址码分解成各街道在地统计使用的基本单位名录库;2006年5月30日前,完成《实施方案》初稿、召开各街道统计办人员征求意见会议、修改完善《实施方案》报区长办公会议讨论;2006年7月前,成立区、街道在地统计工作领导机构、召开“禅城区在地统计动员大会”、分专业组织辖区单位统计业务培训,全面动员、布置实施在地统计等工作。

(二)试行阶段

2006年6-11月,按在地原则实施在地统计管理,试行期为6个月。在这一阶段,区统计局组织实施统计报表的抄送、汇总、审核、处理,按时对区增加值等主要统计指标进行统计核算,并将结果上报市统计局。同时,区统计局要建立统计质量评估制度,加强对在地统计资料的质量检查和评估,并进一步理顺统计调查的报送渠道。为了及时总结经验、摸索方法,区、街道统计机构要分别按季度、半年度和年度对在地统计工作进行边过渡、边总结、边完善。

(三)改进完善阶段

2006年11-12月,根据实施在地统计工作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各项统计管理制度,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到位,全面做好实现在地统计管理模式转轨的相关工作。同时,按国民经济核算的要求,进一步完善统计方法制度,解决统计数据重复和遗漏问题。

(四)全面推行阶段

2007年1月1日起,全面实行在地统计。

六、实施在地统计后的数据处理和质量控制

(一)数据处理:区统计局按照“统一数据处理技术、统一数据处理标准、统一数据处理程序”的数据处理原则,制定区级数据处理方案,负责提供各街道使用的数据处理程序,对街道统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指导。

(二)质量控制:控制数据质量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和减少差错,提高数据质量。区统计局要成立数据检查组,负责对街道统计办数据质量的控制和评估,做到层层把关,逐级负责。

各街道(镇)统计机构要按区统计局制定的数据质量控制办法和责任要求,对本调查区域调查单位的变动情况各项调查数据进行审查,并根据需要抽取一定比例的调查单位进行复查,计算调查精度。

基层调查人员要熟悉统计制度及统计方法,准确把握每张统计调查表的调查对象、指标含义、计算方法和逻辑关系检查方法等。

七、实施“在地统计”的保证措施。

(一)加强领导。禅城区在地统计工作在区政府的领导下开展,根据禅府[2006]___号文件要求,成立禅城区在地统计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林邦彦区长担任,副组长由林国善常委担任,成员由区统计局各副局长、各街道办事处主任和相关部门负责人联合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统计局内,办公室主任由傅润灶同志担任,负责组织实施《禅城区在地统计实施方案》,组织完成上级统计局以及区委、区府下达的各项统计调查任务。各街道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制定实施方案,协调、组织本辖区的在地统计工作。社区居委会要确定专人负责本区域的统计工作。

(二)健全统计机构,充实统计力量。根据在地统计工作的实际需要,要进一步充实、加强各级统计机构力量,健全街道统计网络。按照《关于各镇街道设立统计办公室的通知》(禅机编[2004]92号)文件的要求,各镇、街道视经济规模,配备3-4名左右的专职统计人员,规模(限额)以上的企业,按150家配备1名统计人员计算;规模(限额)以下的单位,按500家配备1名统计人员计算;社区居委会增加统计职能,安排专人负责统计工作。镇、街道统计机构人员的编制,由区编办负责解决。区统计局要制定培训计划,切实做好统计业务培训工作,尽快建立起一支工作责任心强、职业道德好、综合业务素质高的统计队伍。

(三)实施在地统计所需数据联网设备、电脑、及其它办公设备等,分别由区、镇(街道)财政负担,列入年度财政预算。

(四)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支持率。区政府发文向社会实施在地统计的通告,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对开展在地统计工作的社会宣传和动员,使辖区广大统计对象充分明确进行统计管理制度改革、实施在地统计工作的目的意义和任务要求,积极支持此项工作,接受属地统计管理。坚持依法统计,从法规制度上保障在地统计工作的稳步推进。

(五)加强统计调查资料保密工作。不得违反统计法和统计制度规定,不得泄露国家秘密,特别是调查对象商业秘密或者私人、家庭单项调查资料。严格遵守资料保密制度,防止单项调查资料或电脑基层数据被复制、窃取。

(六)加大统计改革力度,完善统计管理制度。逐步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我国加入wto需要的现代统计体系;制定符合统计法律、法规规定的统计管理制度,加强对统计数据使用的管理,保证统计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制订科学合理的统计调查方案,避免重复调查和指标层层加码,降低全面调查频率,提高统计工作效率;深入开展统计专项调查,多出“短、平、快”的专项调查分析;进一步增加服务意识,提升统计服务水平,为政府和社会公众提供优质统计服务。

篇10

关键词:政府统计部门统计协调整合

一、政府综合统计与部门统计的关系

我国政府统计(又称官方统计)由政府综合统计和政府部门统计两大体系所组成。根据《统计法》第四条规定,国家建立集中统一的统计系统,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政府统计系统由中央(国家统计局)、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州)级、县级统计机关及乡(镇)统计办(统计员)组成,负责组织领导和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统计工作。

部门统计是指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各部门的统计,简称部门统计,长期以来是各部门进行行业管理和决策的重要依据, 也是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来源。最早是依据中央人民政府1953年《关于充实中央财经各部统计机构的通知》建立起来的。部门统计既要负责本部门、本行业的专项统计工作,还要接受同级政府统计部门的行业管理、业务指导、完成政府综合统计部门安排的各项专业工作。

总之,我国统计工作“双轨制”的状况自形成始,在长期的实践中得到贯彻,虽然有一些职能上的微调,但并没有本质上的变化。如何克服当前存在于政府综合统计与部门统计中不协调、不一致甚至矛盾的数据资源、协作模式,做好政府综合统计与部门统计的协调与整合,全面、准确、快捷、高效地向党委、政府、行业主管部门提供统计信息,是促进统计事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二、当前政府综合统计与部门统计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综合统计与部门统计之间信息不统一影响了统计工作的权威性

准确、统一的数据对于各级党委、政府、行业主管部门的决策是极为重要的,这就要求政府统计与部门统计之间的数据存在着统一性、一致性。由于工作角度、管理体系的不同,导致了政府综合统计与部门统计之间的配合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政府综合统计与部门统计的统计信息一致性差,统计指标、统计项目等方面长期存在着不必要的重复、交叉、矛盾的现象,不能充分发挥统计信息的整体效应。由于各部门、行业对本部门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对统计机关指示、精神领会不够等诸多原因,还往往导致同一数据数出多门、自相矛盾、口径不一致、钩稽关系混乱等情况,已成顽疾,影响了统计数据的权威性。

(二)政府综合统计与部门统计信息共享度较差,浪费了统计资源

统计数据与统计信息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经济资源,分别由政府综合统计与部门统计根据职能权限进行采集、汇总、处理得到。由于长期行政管理体制与利益因素制约,我国政府综合统计与部门统计的数据资源共享机制并未建立,在统计数据采集、交换、传播、共享等方面意识淡薄,各自为政。一方面部门统计在需要时被动地向统计机关上交相关数据,另一方面政府综合统计的统计调查队也在采集相关数据,但对于数据之间的差异也疏于查找原因,这样客观上导致了统计指标的割裂、孤立,缺乏关联性的分析与比对,不利于信息化水平的提高,阻碍了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

(三)政府统计部门履行行业管理力度不足,缺乏可操作的制度保障

尽管《统计法》对于政府综合统计与部门统计的主要职责进行了规定,如部门统计负责本部门、本行业的统计工作,政府综合统计管理与协调各部门制定的统计报表和统计指标。但在现实的工作实践中,个别部门领导忽视政府综合统计标准与口径,随意布置与下达报表、指标较为普遍。由于政府综合统计部门要面对若干的部门统计机构,且对各政府部门并没有经费、人员方面的隶属关系,因此,只能从专业管理的角度提出“建议”,事实上缺乏较大的管理力度,难以对部门统计的具体工作状况施加影响。

此外,政府综合统计为部门统计服务意识不强。当前,政府综合统计部门更偏重于对部门统计工作的指导管理、监督检查、审查验收,而没有把为部门统计服务放在与管理同样重要的位置。这样客观上也使部门统计工作在专业性方面没有得到足够的指导。

三、做好政府综合统计与部门统计协调与整合的思路

(一)强调政府综合统计与部门统计的统一性

按照“政府统计一盘棋”思想,加强部门统计管理,首先就要做到政府综合统计与部门统计的一致性,才能充分保证统计工作的权威性。其具体思路为:

1、清理与整合部门统计调查项目与统计项目

由于部门统计涉及到国民经济更多的具体行业,因此,首先考虑从部门统计的调查、统计项目着手,对未经主管部门或政府统计部门授权的调查与统计应予以清理(可考虑转变为民间公益/商业行为)。在清理的基础上,对部门统计、调查项目进行科学整合。首先由部门统计机构清理整合重复项目,然后,由政府综合统计部门开展各部门及政府综合统计本身重复的统计、调查指标,主持清理协调工作。

2、政府综合统计部门在政府统计整体框架下建立统一的统计方法与制度,使统计的口径、指标、方法统一起来。

根据当前实际情况,应考虑更多的反映市场经济结构、科技进步、生活质量、民众生活指数等方面的数据,删除冗余或过时指标。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并符合国际惯例的统计指标体系。

(二)提高政府综合统计与部门统计数据的共享性

统计数据在政府和部门之间的共享既有利于政府和部门的科学决策,也有利于提高统计工作的自身效率,是适应社会信息化的必然趋势。必须遵循“统筹规划,统一标准,协调运转,资源共享”的原则,从增强统计工作权威性的角度出发,加大推进力度。一方面,政府综合统计部门与部门统计机构要端正认识,认识到统计数据共享既是统计工作信息化的关键点,更是统计部门与行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另一方面,在技术上搭建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如笔者认为可构建“中国政府部门统计专用网络平台”,用于归集政府、部门统计的相关数据,各有权单位根据权限录入与查询相关数据,系统对于错误、矛盾数据实时检查并预警。也同时避免当前各部门以纸质报表为主报送统计资料的情况。以笔者所在的交通行业为例,国家交通部提出,“统计信息化建设事关交通改革与发展的全局,是当前和今后交通部门的一项战略性任务”。交通部信息研究中心提出了交通统计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若干原则,其别提出:“交通统计信息化建设必须以网络化信息生产为目标,以交通业务和政务管理需求为导向,把应用放在首位,以标准建设、应用系统和数据资源建设作为重点。”这就为今后交通统计信息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三)理顺政府统计部门与部门统计机构的业务协作关系

1、增强部门统计在国民统计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1998年我国机构改革以来,各地部门统计工作遇到了一些困难,部门统计人员大量减少,统计机构普遍撤并,包括部门预算中统计专项预算也被合并,这样使得部门统计工作开展出现了经费、人员上的缺陷。当前,各部门要考虑完善人员配置,从人员、经费方面给予保障,注重工作做实做细,如对于本部门行业内的重点企业、组织要予以高度关注,要按期、如实取得相关的统计数据。由于部门统计机构没有行政执法权,因此对于重点事项可以考虑由政府综合统计与部门统计联合执法的方式予以干预。

2、政府综合统计部门要牵头建立政府统计机制,做好行业服务工作

指政府综合统计与部门统计都必须服从统一的整体统计设计框架。对于重点项目或指标,政府综合统计部门和政府各部门职能,分解统计调查项目,进行落实,分头或联合实施,共同完成政府的全部统计调查任务。政府综合统计部门既有对部门统计履行管理的行政职能,同时要增强为部门服务的意识,把管理与服务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服务,达到管理的目的。如浙江省嘉兴市统计局在市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不断加强和规范部门统计工作,健全完善了跨部门协作制度和联动机制,促进了政府综合统计和部门统计的协作与共同发展。目前,嘉兴市已形成了运转顺畅的部门统计调查系统,统计作为各部门一项基础性管理工作,已普遍被各级干部职工所认同,反过来又促进了统计事业的发展。

结束语

做好政府综合统计与部门统计的协调与整合,有利于提升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增强统计工作的权威性、公信力,降低统计成本,充分利用统计资源。通过政府综合统计与部门统计的联动发展,对于探索和完善我国现阶段统计管理体制,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赵乐欣.统计数据集中管理系统实现功能[J].农业发展与金融,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