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范文

时间:2023-10-26 17:31: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

篇1

Abstract: The counselor as a classroom management, front-line workers to cultivate the mental health of college students have a direct impact. This article 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 in psychology, analyze the causes of these psychological problems, and on this basis, the depth of mental health counselors on college students approach education.

关键词:辅导员 心理健康教育

Keywords: counselor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会随着时间而改变,大一的新生刚刚进入大学,心理问题比较严重,从高中紧张的学习生活到大学轻松的学习生活变化,很多新生都不适应,感觉漫无目的,不知所措;大学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高中相比也有着很大的变化,上课时没有固定的座位,下课后各忙各的,使得很多同学没有机会去结交朋友,也不知道如何交友;大二大三的学生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大学生活,已经适应,学生的心理健康会明显好转;大四的学生面临着毕业与就业的压力,未来的不确定性,还有考研时带来的焦虑都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直接的影响。

二、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会对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发生深刻的影响,因此,辅导员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问题,以便顺利开展工作。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有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和自身因素。家庭因素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起着重要的影响,家庭的和谐对孩子的心理健康的成长起着积极作用,而家庭不和谐或者单亲家庭都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不利影响,一些学生因为家庭原因,在求学的同时还要担心家庭,想办法筹措学费与生活费用,给学生带来严重的心理负担。父母的教养方式也会对学生心理发生重要影响。社会因素会对学生心理发生重要影响,社会情况复杂多变,一些腐败的社会现象会对学生的心灵产生强烈的冲击,学生对社会转型期的不良现象感觉痛心疾首,而又不能有所作为,给心理带来强烈的矛盾冲突,形成心理问题。学校因素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起着重要影响,先是生活环境的变化给学生带来不适应,学生会感觉人生地不熟,再加上首次出远门,自理能力和适应能力比较差,常表现为焦虑、失眠等。学习问题对学生的心理影响最为直接,学习上遇到的挫折和困难会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冲击。还有一些学生因为经济压力大,产生自卑心理,不愿意对周围的同学交流,对生活优越的同学产生嫉妒、憎恨等。更有一些学生沉溺于网络不能自拔,以聊天、打游戏度日,影响了大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自身因素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一些学生因为身体缺陷或者发育不良等,引发心理疾病,比如身材矮小、过于肥胖产生的心理问题。

三、辅导员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辅导员要认真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并参与相关培训,掌握心理辅导的技巧与方法

辅导员要有责任心,热爱学生管理工作,严于律己,力求上进,是辅导员的立身之本。辅导员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大学生产生直接的、深刻的影响,因此,辅导员要加强自身心理素质的提升,认真学习心理学相关知识,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乐观的心境。辅导员作为学生管理的一线工作者,要掌握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与特点,掌握心理教育的相关方法与技巧,要通过不断地学习来了解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还要深入学生实际,将知识应用于实践,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进行心理辅导教育,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2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学生管理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都占有重要地位,两者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不可分割,它们的宗旨都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在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中有机地结合起来,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同。心理健康教育侧重学生的省心健康,思想政治教育侧重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培养。在实际工作中,要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让心理疏导与思想教育共同发生作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3辅导员要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

一些大学生因为特殊的因素,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较差,比较敏感,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面临很大的压力,如果这些压力找不到合适的途径释放,有的学生可能会通过上网宣泄心理苦闷,自此迷恋上网络。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会遇到很多烦心事,比如情感、学习等出现问题,这个时候如果学生能有机会说出心里的感受,学生的心理问题也就解决了。所以,辅导员要扮演倾听者的角色,耐心听学生的心声,给学生释放心理压力的机会,并能同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原因所在,引导学生走出困境。

4辅导员要组织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

辅导员要引导学生多参与一些实践活动,并组织一些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比如演讲比赛、征文、话剧等方面的活动,组织各种智能比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组织学生深入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磨练意志,提高素质。辅导员要精心营造宽松的心理氛围,创建良好的学风、班风,形成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和良好的心理氛围。

总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任务。作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组织者与实施者,辅导员的担子越来越重。辅导员要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落实到位,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创设良好的环境,积极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去,发挥自身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出社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林为平,高校辅导员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思考,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703

篇2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90后”大学生指的是在1990年之后出生的学生,其出生和生活的背景与70年代和80年代的学生不同,因此在心理发展和个性塑造等方面表现出其独特性。高校辅导员对于“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也必须要从“90后”大学生的具体特征出发,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下本文就高校辅导员对于“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教育方面的内容进行简要分析。

一、“90后”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分析

“90后”大学生所处的社会属于经济、文化等全球化发展的社会,面临着世界多元化价值观的影响。因此,如何选择正确的价值观,促进自我的健康发展成为了当前“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问题。从认知需求来看,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90后”大学生能够接触到的信息和知识越来越多样,一方面这给“90后”大学生带来了认知需求上的刺激,使得大学生渴望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但是另一方面却也容易导致学生过度沉迷网络,影响“90后”大学生正常的人际交往,甚至容易使大学生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如孤僻、自卑、暴躁等,对“90后”大学生健康的心理发展十分不利。

二、高校辅导员开展“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建议

1.提高高校辅导员的专业素质

目前我国高校的辅导员大部分为年轻的辅导员,即“80后”或者“70后”的辅导员,这些辅导员在“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缺乏充分的经验,因此要做好“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首先需要高校采用合理的措施来提高辅导员的专业素质。虽然这些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有了一定的经验,但是由于“90后”大学生的特殊性,辅导员要做好这方面工作还需要加强对“90后”大学生个性的了解,同时高校辅导员还需要同时掌握多种相关学科的知识,如管理学知识、教育学习知识以及心理学和哲学知识等。此外,高校还需要加强对辅导员实践能力的训练,切实提高辅导员的教育技能和手段。只有当辅导员能够掌握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辅导员在实际的工作中才能够取得实效。

2.加强对“90后”大学生的人文关怀

辅导员在对“90后”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该要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目的是解决和预防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帮助缓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辅导员在实际的工作中一定要坚持从“90后”大学生着手,加强对“90后”大学生的人文关怀,让“90后”大学生能够感受到辅导员的关怀和指导。同时,加强对“90后”大学生的人文关怀还可以增加辅导员对大学生的了解,从而根据学生的实际心理发展情况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这样的教育形式也更加有利于提高工作的效率。

3.合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

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也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对于“90后”大学生而言,科技的发展不仅能够让学生从网络中获取更多有效的信息,促进学生的学习,还能够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这也是“90后”大学生网络成瘾现象突出的主要原因。因此,网络信息技术的出现对于高校辅导员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工作而言具有双面性。要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需要高校辅导员能够合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一方面加强对网络信息技术中有效信息的利用,帮助促进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另一方面,辅导员需要加强对学生的网络技术使用指导,帮助学生客观、正确的认识网络技术,防止学生过度沉迷于网络,造成学业和正常心理发展的障碍。

三、结语

综上所述,“90后”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因此在个性发展上也与其他年代的大学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因此,辅导员要加强对“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要做到提高自我专业素质、加强对“90后”大学生的人文关怀以及合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促进“90后”大学生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帅,马春晓,赵望锋.高校辅导员如何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J].商业经济,2013,01:113-115.

[2]李一男.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探究[J].前沿,2013,10:184-185.

[3]郑瑞丽.试论高校辅导员如何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6,05:100-103.

[4]许海光,韩江河,侯可.浅谈高校辅导员如何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S2:153-154.

[5]王东阳,谢志霞.“80后”辅导员对“90后”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施途径探索[J].科技资讯,2012,10:214+216.

篇3

关键词:高职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隐性课程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1-0221-03

近年来,国家日益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2014年6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而良好的心理素质正是现代社会职业竞争中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主要基地,高职院校也开始日益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2011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通知,使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开始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纳入公共必修课程的体系,然而,作为显性课程的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主要作用是向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以及心理调适的技能,要使学生把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技能运用于实际生活中,能解决自身心理问题,促进心理素质的提升,还需要结合相应的隐性课程。因此,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中,必须同时结合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全面实现教育的目标。

一、隐性课程的含义及特点

1.隐性课程的含义。完整的教育课程,包含了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显性课程是指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正式列入学校教学计划的各门学科以及有目的、有组织的课外活动,它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实现形式,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非常丰富。而对隐性课程的研究则从20世纪才开始,早在1916年,美国教育学家杜威和他的学生克伯屈相继提出了“附带学习”、“附学习”等概念。1968年,美国学者菲利普.W.杰克逊首次提出了“隐性课程”这一概念,后来的研究者们针对这一研究领域提出了多种不同的术语和概念,包括隐含课程、内涵课程、无声课程、潜在课程、无形课程等,反映出研究者们对“隐性课程”含义的理解不一,但同时也承认学校教育中所出现的这一因素。总而言之,隐性课程是相对于显性课程而言的,在教育环境中对学生产生间接的、潜在的影响,使学生无意识的受到感染、熏陶和认同,对学生产生价值导向作用、情感激励作用、行为规范作用的一类课程。它是显性课程教育的重要补充,对教育效果的发挥和体现有着重要的作用。

2.隐性课程的特点。作为学校教育中的一种重要的课程模式,隐性课程有着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

(1)教育目的的隐蔽性。与显性课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特点不同,隐性课程的教育目的隐藏于各种的教育载体中,无法直接表现出来,它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慢慢对学生的外在行为表现和内在心理活动产生影响,而这种影响则是教师和学生本身难以觉察的。

(2)教育对象的全体性。不同学科领域的显性课程,会针对一定群体的学生而开设。但是隐性课程的开设不是针对某些特定的学生,它主要通过各种学校教育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对学生产生影响,一经实施就会对整个学校环境中的全体学生都产生相同的影响,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公平、自由地受到熏陶和感染。

(3)教育内容的多样性。对显性课程而言,其教育内容和教学方式根据学科的特点一般是较为固定和统一的,但隐性课程则渗透于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它的内容和形式丰富多样,又是不断变化的。学校的办学理念、教学指导思想、校风校纪、规章制度、校园物质环境、教室布置、校园文化活动、教师自身素养等都能无形中对学生的身心状态产生影响。

(4)教育效果的持久性。显性课程的开设往往带有明确的目的性和强制性,对于存在逆反心理的高职学生来说有时是难以主动接受的,所以也导致了高职学生中存在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兴趣不浓厚的心理特点。但隐性课程是通过无形的、间接的、隐蔽的方式逐渐对学生进行影响,学生对此并没有任何的抵触反应,因此所形成的教育效果往往较显性课程更为深刻和持久,通过这种长期熏陶下形成的人格特征将伴随终生。

二、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内容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指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公共课程。课程旨在使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切实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指出十二个方面的教学内容,包括: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大学生心理咨询、大学生心理困惑及异常心理、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与培养、大学生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大学期间生涯规划及能力发展、大学生学习心理、大学生情绪管理、大学生人际交往、大学生性心理及恋爱心理、大学生压力管理与挫折应对以及大学生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干预。

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该以发展性目标为主,即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更加注重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调适方法的应用。在课程内容体系上,也需要涉及上述十二个模块的教学内容,但是,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以及课程的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安排也会有所调整,如“大学期间生涯规划及能力发展”,对高职院校学生而言,在入学之初做好职业生涯的规划,培养基本职业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基于职业教育的目标导向,很多高职院校会独立开设职业指导类的课程,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职业核心能力训练”等来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培养职业基本素养与能力。为避免教学内容的交叉与重复,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这部分内容可以简化甚至省略。而“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大学生心理咨询”、“大学生心理困惑及异常心理”这三部分的内容,教学方式主要是知识传授为主,在新生的入学教育和日常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中也常有涉及,在课堂教学中,出于课时的限制,也可以将其内容进行合并、简化或删减,在课程导论中即可完成这一内容的讲授。

因此,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最为理想的教学内容体系应包含八个方面的内容,即大学生我意识的培养、大学生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大学生学习心理、大学生情绪管理与调适、大学生人际交往、大学生恋爱心理及性心理、大学生压力管理与挫折应对以及大学生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干预。

三、高职心理健康教育隐性课程的设置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隐性课程作为心理健康教育显性课程的重要补充,其教学目标应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一致。基于隐性课程的特点,它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环境中的包括校园物质环境、学校规章制度、教师人格特点、校园文化活动等因素来感染、熏陶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从无形中影响学生的心理活动,从而提高其心理素质。可从以下八个方面来设置高职心理健康教育隐性课程:

1.建立民主、和谐的校园制度文化,完善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的目标在于能独立客观地认识自我,了解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将来要成为怎样的人,以及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培养坚强的意志力。上大学后,很多学生都体会到约束力减少、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增多,有的学生感到难以适应,不知如何更好地利用时间。学校中所创设的民主、和谐、宽松、合理的制度氛围,允许学生参与到管理工作的事务中,能引导学生学会自觉遵守行为规范,管理好自己的学习与生活,从而有效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培养自主、自立、坚强的心理品质,完善其自我意识的发展。

2.发挥教师人格魅力,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人格发展教育主要目标在于帮助学生调适缺陷人格,塑造健康的人格。大学阶段所形成的人格特征对今后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而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榜样和示范作用尤为重要。“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表现出的自信心、责任感、勤恳务实的教学作风、正向积极的情绪体验、乐观向上的心境,从潜移默化中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使学生通过观察学习、模仿学习,将教师的人格特质内化,逐渐塑造自己健全的人格。

3.建立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个人社会化程度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人的健康个性品质形成的关键因素。对高职大学生而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除了学好学科知识和技能以外的一个重要目标。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尤其是独生子女群体,往往由于不善于与他人相处、人际关系不良而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师生关系是大学生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师生之间的交往方式,将会影响着学生与其他群体的交往。教师如果能以平等、友好的态度与学生交往,以生为本,多关心学生,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与信任,将会使学生养成尊重他人、友善待人的交往态度,以合理端正的方式与他人相处,逐渐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4.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培养学生健康的恋爱观和性心理。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论中提到,成年早期(18-25岁)是人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的阶段。对处于这个年龄范围的大学生而言,恋爱是他们身心发展的需要。当今社会,大学生谈恋爱已是普遍现象。但是,由于大学生身心发展还不成熟,在对待恋爱和性问题上存在不少误区,也容易导致不良的恋爱心理和性心理。而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能充实学生的校园生活,培养其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鉴赏能力,在参与活动过程中进行正常的异往,有助于学生正确认识和了解异性,消除对异性的好奇感和神秘感,形成健康的恋爱观和性心理。

5.重视学风建设和评优活动,促使学生形成端正的学习态度。上大学以后,由于失去了高考的目标导向,很多学生会感觉到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加上受到“大学就是混文凭”、“60分万岁”等不良学习思想的影响,导致不少学生在上大学后出现了逃课旷课、无心向学、考试作弊等学习现象,因此抓好高校的学风建设尤为重要。良好的学习风气,能在全学校范围内形成一种热爱学习、努力学习的氛围,使学生从中受到熏陶,从而发自内心地主动学习。另外,定期开展与学习有关的评优活动,如奖学金评选、十佳大学生评比等,表彰努力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以此为其他学生提供学习的榜样,从内外两方面增强其学习动机,形成端正的学习态度。

6.发挥心理社团作用,帮助学生有效管理负面情绪。心理社团是高校中由学生自发组建、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学生团体,具有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等特点。高职生往往具有敏感性高、自尊心和闭锁性强的心理特点,遇到心理困惑时不太愿意向父母、教师倾诉,或寻求专业心理辅导的帮助,而是更乐意同龄的朋友、同学诉说。心理社团正好发挥这样的作用,通过学生自己开展一定主题的心理团体辅导、心理素质拓展和朋辈互助等活动,不仅使存在心理困惑的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心理健康知识,还为其提供了一个向同龄人寻求帮助的平台,帮助其掌握调适心理和调控情绪的方法,有效地处理负面情绪。

7.开展各种形式的竞赛,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压力和应对挫折。压力和挫折无处不在,不可避免,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压力就没有成长,没经历挫折就难以成熟。而当今大学生,大多数从小的生活和学习经历都是一帆风顺,没有遭受过太多的挫折,往往导致了承受挫折能力不强的心理特点。大学生因经受压力和挫折后而产生极端行为的例子屡有听闻。大学校园里的各类竞赛,是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实现自我、展示自我才能的重要的平台,同时也是锻炼学生承受压力和对抗挫折的最佳机会。学生通过参加竞赛,在比赛过程中有可能体会到压力和遇到挫折,在压力和挫折带来的负面影响中磨练自己,学会正确看待压力和挫折,主动探求解决和应对的方法,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进而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

8.优化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引导学生感受生命的美好,学会珍惜生命。近年来,大学生自杀事件屡有发生,除了反映出当今大学生学习和生活压力大以外,更能反映出大学生对生命的漠视,这种生命意识淡薄的现象严重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生命教育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因此,优化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优美宁静的校园自然环境、美观实用的建筑设计、合理规范的课室布置,能带给学生舒适的感受,让学生在优良的校园环境中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审美观,以积极的心态看待身边的一切,感受生命的意义和生活的美好,从而养成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要使心理健康教育发挥出最佳的效果,在注重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程的同时,更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隐性课程的作用,合理设置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隐性课程,使两者有效结合,相互补充,全面提升高职大学生心理素质,为实现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标而服务。

参考文献:

[1]邓道宣,罗明礼,国内外隐性课程研究述论[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12):98-101,134.

[2]何云峰,隐性课程的理论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2),50-52.

[3]黄安云,开发和优化隐性课程对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初探[J]v企业家天地,2011,(11):86-87.

[4]李月琴,程和平,浅析高职院校如何开发和运用好隐性心理课程[J].2012,(34):231-233.

[5]张利,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隐性课程的开发[J].中国成人教育,2013,(1):151-153.

篇4

关键词: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6-0260-02

从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学者所进行的多项调查研究表明,大学生群体心理问题发生率一直保持在20%~30%的水平[1]。军校学员具有军人和大学生的双重身份,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参战人员要承受高强度的体力和精神负荷,面临更强烈的心理压力,要求具有高负荷的心理承受能力、抗心理疲劳、干扰能力等心理素质。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军校学员良好的心理素质,防治心理疾病,维护军校学员良好心理健康的任务刻不容缓。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进入了蓬勃发展时期。不少院校或个人承接了一批国家级、省级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等方面的研究课题,同时出版和发表了一批军校学员心理卫生方面的著作、教材和学术论文,开设“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校也越来越多。目前的科研、教学、实践的总体水平在不断提高,领域在逐步拓宽,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标准的研究

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已有不少研究,而且国内有著作将国内、外学者对心理健康的标准进行了详细地总结,如姚本先、方双虎(2002)[2]、陈家麟(2002)[3]。在这两本书中介绍了许多专家学者对心理健康标准的描述。例如,国外有马斯洛和密特曼、斯柯特、科尔曼、阿卡夫、罗杰斯等;国内有黄坚厚、张春兴、王极盛、郑日昌、林崇德、吴增强、刘华山等。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陈家麟将心理健康标准总结如下:(1)智力发展正常;(2)情绪稳定乐观;(3)意志品质健全;(4)行为协调适度;(5)人际关系和谐;(6)人格完整独立。

尽管在军校学员心理健康的标准上研究者还没有达成完全一致的共识,但综观上述观点可发现,军校学员的心理健康要素包括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综合,自我意识水平、情绪调控能力、挫折耐受能力、社会交往能力、良好的个性品质、环境适应能力等。这些探讨,对于我们了解和把握军校学员心理健康的标准,对军校学员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识别或诊断并进行干预矫正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军校学员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

军校学员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青年期,生理发育已基本成熟,而心理的发育介于成熟与不成熟之间。从军校学员心理发展与生理发育不协调的角度来看,必然导致很多矛盾冲突的出现,由此会给军校学员心理健康发展带来一系列问题。

目前,国内关于军校学员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不胜枚举。从研究内容上来看,发现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学习、人际交往、择业、情绪情感、人格特点、自我概念及自我意识、外界环境及休闲活动、心理辅导及治疗、一般心理健康测量。中国军校学员心理健康研究起步较晚,比较注重一般心理健康测量。但是随着国家和社会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日益关注,党和政府相关政策的颁布,军校学员心理健康的研究不仅数量上有所增长,研究领域也由一般性的心理健康测量发展为更专业、更系统、更深入的研究。焦虑、抑郁、压力、应激、认知方式、心理障碍、学习、人际交往、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等问题一直都受到广泛关注 [2,4~14]。

三、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研究

关于这方面的研究集中在两方面:一是理论探讨。这些探讨强调通过改善和营造军校学员心理健康的外部环境以及提高军校学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来解决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许多研究认为,认真开展军校新学员心理健康普查,做到有问题及早发现、及早预防和治疗,针对军校学员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及专题讲座;建立和完善军校心理咨询机构,建立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档案,重视军校校园文化建设,启发军校学员辩证地看待分析所面临的问题或挫折,是解决军校学员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方法与途径。二是干预研究。这些干预研究方法主要有:心理测量法、临床症状诊断法、心理咨询、访谈法等,其中又以心理测量法和问卷调查法居多,而真正通过测量评价后,针对军校学员所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进行干预性的研究和维护性研究还很少,这是今后军校学员心理健康研究和教育要努力的一个方向[15~17]。

四、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

从中国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始之初就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众多学者在研究中尝试不同模式在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以各种教育理念、心理学说、人文科学观点为支撑,以本校实验为依托的军校大学生心理教育方法、途径、模式如雨后春笋般地浮出台面。梅清海等在全军50多所院校心理教育实验的基础上,概括出“两渗透”、“三全式”、“四贴近”、“五位一体模式”[18]。

“两渗透”教育模式旨在发挥军校课程教学优势,提高心理教育效果:将心理教育渗透于政治理论课教学,增强军校心理教育的“高度”效应;将心理教育渗透于专业课教学,扩大军校心理教育的“广度”效应。

“三全式”教育模式旨在构建一个从入学到毕业、从教师到学生、从校内到校外的全程贯穿、全面展开、全员参与、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心理教育体系:把提高军校大学生心理素质作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军校心理教育管理机制,形成军校管理人员、教学人员、医护人员、学生相互结合的教育合力,把课堂教学、课外辅导、心理咨询、日常管理统一起来,齐心协力,齐抓共管,帮助学生维护心理健康,优化个性心理品质,实现全面发展。

“四贴近”教育模式旨在以影响军校学员重要心理因素为突破口,强化教育效果:(1)贴近时代,建立以网络为载体的军校大学生心理教育平台。这个心理教育平台应该具有全方位、立体化、多维度和攻防兼备的教育职能;(2)贴近社会现实,切准军校学员的心理脉搏;(3)贴近军校大学生心理实际,注重解决心理问题。通过多渠道普及心理学知识,帮助他们认识青年阶段的心理特点及其发展规律,增强心理上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修养、自我保健、自我调节的意识和能力,掌握心理训练的原理和正确方法,了解常见的心理障碍及其调适模式,为培养其良好心理品质打下理论知识基础;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心理档案,准确掌握和及时报告学生的心理情势;对于一些有心理困扰、心理障碍的大学生,要积极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以解除心理痛苦;积极预防心理疾病;(4)贴近军校培训目标,着眼培养高素质人才。培养以认知品质、情绪情感品质、意志品质、性格品质等为主要内容的良好心理结构;培养以战斗力为标准的心理能力。

“五位一体”教育模式旨在确立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和稳定的人生价值观、健全的人格、合理的认知结构、高尚的情操、良好的意志品质等军校学员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1)心理教育与德育相结合,在德育中吸收心理教育因素,以心理教育强化军校学员思想品德教育效果;(2)心理教育与智育相结合,在智育中吸收心理教育因素,以心理教育提升军校学员智力发展水平;(3)心理教育与军事技能教育相结合,在军事技能教育中吸收心理教育因素,以心理教育推动军校学员军事技能的学习;(4)在体育中吸收心理教育因素,以心理教育促进军校大学生提高身心素质 [19]。

参考文献:

[1]张金彦,王建军.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M].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2002:1-347.

[2]姚本先,方双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导论[M].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7-25.

[3]陈家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原理与操作[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4-25.

[4]刘婷.当前军校学员心理健康状况研究[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10,(1):63.

[5]林维丽.军校学员心理应激应对方式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6]张凡.军校大学生社会支持网络比较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7]李俊丽,梅清海,丛建波,邵秀巧.军校大学生个性、应对方式与其心理健康状况测评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4):282.

[8]张静,王筱枚.军校大学生学习策略的调查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5):425.

[9]钱永才,龚渊文.军校大学生学习心理的调查与分析[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4,(2):33.

[10]白雪亮.军校学员郁闷心理分析与防范[J].中国青年研究,2007,(8):69.

[11]王京京,于宏.军校大学生抑郁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7):50.

[12]曹守莲,石沙泉.军校大学生的创造性人格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08,(3):307.

[13]王海民,刘学敏,吴振峰.410名军校工科大学生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预防医学杂志,2005,(2):701.

[14]王浩,苗丹民,朱霞.军事择业大学生与军校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对比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2):801.

[15]张茂运.对军校学员人生格言的调查及多元化心理健康教育的探讨[J].第一军医大学分校学报,2003,(2):63l.

[16]颜宪军.对军校学员心理健康研究现状的分析与思考[J].实践与探索,2005,(6):267.

[17]韩向前,汤家彦,解亚宁,荣.军校独生子女学员心理健康状况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01,(8):467.

篇5

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导体制与工作机制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对象是全体学生,提升全员心理健康意识是顺利开展工作的关键所在。因此,高校应该建立覆盖全体学生的“金字塔”型的三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如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建立的三级教育网络为:一级网络———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由心理学教研室全体专任教师和学校里有教育学、心理学、思政教育背景的教师或辅导员等人员构成,主要职责是: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组织开展全校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和课程建设,指导二、三级网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工作,开展心理辅导和咨询。二级网络———院(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站,由院(系)学工办主任、辅导员组成,主要职责:建立院(系)学生心理档案,及时了解、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动态,配合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解决学生一般性的心理问题。三级网络———学生心理自助组织,由班级心理委员和学生心理社团成员组成,主要职责是:及时发现存在心理困惑、心理问题的学生,向院(系)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站汇报;在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和系部心理工作站的指导下,开展各项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班级气氛,为心理弱势群体提供帮助。各级教育网络应各司其责,通过三级教育网络的运作,使学生心理信息反馈、工作研讨、培训学习等都落到实处,形成全员积极参与、互相配合、共同发挥作用的格局,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利平台。为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化、正常化,还要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规章制度。如《关于加强和改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实施办法》、《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的职能及工作内容》、《心理咨询来访者须知》、《心理咨询预约制度》、《心理咨询室工作制度》、《心理咨询员守则》、《心理咨询师职业道德》等,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制度的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才能规范地正常地开展起来。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团队建设,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质量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细致、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要求从业人员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和高度的责任感、事业心。相对专业教学团队,高校的心理健康教学团队存在专业人员不足、队伍不稳定、管理松散等问题,远远滞后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实际需要[2]。因此,建立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兼职教师为辅助,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心理健康教学团队,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正常运行不可缺少的保障条件。高校要按照教育部文件要求,每校配备专职教师不得少于2名,同时还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配备一定数量的兼职教师。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专兼职教师应该具有心理学或相关的学历和资质。对于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教师,学校可采取措施鼓励其参加国家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考试,获取国家二级或三级心理咨询师资格。学校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纳入学校整体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中,加强师资队伍的选拔、配备、培养和管理。在师资培训方面,要保证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每年接受不低于40学时的专业培训,或至少参加2次省级以上主管部门或二级以上心理专业学术团体召开的学术会议。定时安排从事大学生心理咨询的教师接受专业督导。学校学工部门干部、各系学工办主任、辅导员、班主任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力量,每年至少要为他们组织1次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学校还应经常组织教师开展业务学习、集体备课、个案讨论等,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也可聘请社会上相关方面的专家加入教学团队,努力打造“双师型”结构的教学团队。同时,在职称晋升、评优选先、年终考核等方面要考虑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工作的特殊性,专职教师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应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序列,设有教育学、心理学、医学等教学研究机构的学校,也可纳入相应专业序列。专兼职教师开展心理辅导和咨询活动都计算相应工作量,给予合理报酬。通过各种管理措施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确保整个教学团队队伍的稳定和素质的提高。

配备相应设施,保证工作场地和经费,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物质保障

工作场所、工作设备、工作经费既可以反映出一个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的开展情况,也从某些方面反映出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视的程度。高校应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费,并纳入学校预算,专款专用,确保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日常工作需要。目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经费没有统一规定,但各地应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标准。如江苏、湖南、广西等省(区)教育厅就制定有相应的标准。江苏省教育厅2011年5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江苏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规定每年心理健康教育经费为“本科院校生均每年不低于15元,高职高专院校生均每年不低于10元,并逐年增加”。《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实施意见(试行)》中规定“按照每年生均(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研究生)不少于10~15元的标准划拨专项经费,专款专用”。广西壮族自治区高校工委、教育厅、区卫生厅、团区委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全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中,明确要求“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费按在校学生人数每人5元以上列入学校预算”。各校应该严格执行教育厅文件,下拨心理健康教育经费,并注意落实到位,合理使用。高校要积极创造条件,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必要的场地、设备和资料。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场地如个体咨询室、预约等候室、团体辅导室、心理测评、心理放松室、宣泄室等,在建设时要注意符合本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特点和要求,能够满足学生接受教育和咨询的需要。同时配备必要的办公设备和资料,如办公电脑、DVD机、电视机、音响设备、复印机、打印机、心理测评系统、心理教育软件、音像教学资料、心理健康教育类图书资料等,以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实施。#p#分页标题#e#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让全体学生能健康成长、快乐生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心理学知识的掌握,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高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也是能普及到每一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是教育部文件的要求,高校应根据要求在新生入校的第一学期开设本课程,内容要涵盖:一是心理健康基础知识,包括心理健康导论、心理咨询基本知识、大学生心理困惑及异常心理;二是了解自我与发展自我知识,包括大学生自我意识与培养、大学生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三是提高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包括大学生学习心理及调适、情绪管理、人际关系与交往技能、性与恋爱心理、压力管理与挫折应对、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生涯规划及能力发展。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获得最基本的心理健康的理论知识和心理调适的基本技能,认识心理健康对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树立起科学的心理健康观,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有效开发心理潜能,全面提高心理素质。

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在很多非心理学专业的课程模块中均开设一些与行业相关的心理学课程,如临床医学专业开设医学心理学,护理专业开设护理心理学,教育专业开设教育心理学,旅游专业开设旅游心理学,市场营销专业开设营销心理学,管理专业开设管理心理学等。这些课程内容不仅包括基础心理学知识,更包括了与行业职业相关的心理学知识,特别是着眼于其职业生涯发展中应具备的良好的职业心理素养。因此,在开设有行业心理学课程的院校或专业,可将这些应用心理学课程纳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充分利用这些课程中对行业或岗位心理研究的成果,把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岗位心理素质教育相结合,以提高学生对行业或岗位的适应性,能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未来的工作,也能减轻或消除因对职业心理特征认识不清所带来的就业、择业焦虑。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各校还可以根据不同年级开设相应的心理学系列选修课为辅助课程。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和心理特点自由选修。如开设人际关系与沟通技能、情绪管理心理学、健康人格塑造、心理应激与应对、就业心理与求职技巧、积极心态管理、性与恋爱心理、幸福能力培养等课程。通过一系列选修课程的学习,满足学生对某一心理学知识更加深入的学习和了解的需要,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更加具有针对性,更加深入和广泛。高校应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建设,各门心理课程要体现在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保证足够的学分和学时,有配套的专门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根据教育部文件要求,主干教育课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公共必修课设置2学分,开设32~36学时,以确保课程能顺利实施和建设;行业心理课程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要求设置相应的学时和学分;心理学相关选修课程的课时、学分及开设时间根据学科性质特点和实际需要确定。

加强活动体系建设,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是对课堂教育的扩大、延伸和补充,主要是让学生参与其中,通过亲身体验的方式来感悟与接受教育。高校应重视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不断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形式,拓展心理健康教育途径,积极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新生心理普查工作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一环。通过心理普查,能让学生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在学习和生活中积极主动调节自身心理状态,以达到良好适应、发展和提高;也为学校制定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的教育措施提供决策依据,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成效。心理普查的时间一般安排在新生入校后2个月左右,即10月底至11月初学生已军训结束回校正常上课以后。普查工具一般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大学生人格测试(UPI)。测试完成后,要及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以掌握学生心理健康动态。特别是对筛查出阳性的学生进行分类,建立高危人群档案库,给予跟踪关注和专业干预。

2004年,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办公室向全国大学生发出倡议,把每年的5月25日确定为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此后,各高校在每年5月都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要充分利用好“心理健康活动月”这一载体做好心理健康的宣传教育,就必须精心策划和组织,同时应不断创新活动形式,以防活动月流于形式。以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为例,自从2006年至今,学校已成功举办了六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活动月活动,每年均有不同的活动主题:2006年“关爱自我珍爱生命演绎成功人生”、2007年“关注心理健康构建和谐校园”、2008年“关爱自我感恩他人共建和谐”、2009年“学会感恩珍爱生命”、2010年“提高心理品质构建和谐校园”、2011年“树立阳光心态体验快乐生活”。具体开展的活动有: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团体心理辅导、团体心理沙盘体验、心理健康知识竞赛、“心理健康大家谈”师生座谈会、心理影片欣赏、心理健康主题班会、心理健康知识板报比赛、心理漫画比赛、心理图片展、校园心理剧比赛等。这些活动不仅激发了全校师生关注心理健康的热情,在校园内营造了一种“人人关注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还增强了师生的心理自我保健意识,极大地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下,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等,从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积极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适应的助人过程[3]。相对于个别咨询来说,团体心理辅导具有感染力强,学生受益面大、效率高的优势,有利于发展学生自我体验的能力。高校应经常开展团体辅导活动,针对不同学生群体的需求,研究制订相应的团体辅导计划和实施方案。学校开展的团体类型有贫困生团体、大一新生团体、学生干部团体、心理委员团体、心理社团成员团体、自然班级团体,还有由共同具有某类心理问题各班学生自由组成的治疗团体等。在团体辅导中,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心理游戏、心理剧等方式,体验和模拟真实的社会交往活动,掌握处理各种心理压力的方法,在团辅活动中接受教育,提高了心理健康水平和应对心理危机的能力。#p#分页标题#e#

个体心理咨询是直接针对有心理困惑的学生,为他们提供倾诉场所和专业指导。高校应根据行业要求设立心理咨询室,每天定时向全体学生开放。要加强心理咨询制度建设,遵循心理咨询的伦理规范,保证心理咨询工作按规定有效运行。加强心理咨询个案记录与档案管理工作,对每一个个案都要做详细的咨询记录,坚持保密原则,按规定严格管理心理咨询记录和有关档案材料。此外,还应积极开拓其他各种形式的咨询方式,如网上咨询、短信咨询、电话咨询、QQ咨询、MSN咨询等,以满足各类学生的咨询要求。

为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高校应根据本校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心理健康学术讲座,邀请校外专家学者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中威望高、经验丰富的教师给学生进行系列心理健康知识讲座,针对学生经常面临的心理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和咨询辅导。如针对新生对环境和学习的不适应可进行“新生主要的心理问题与调适”专题讲座;针对目前大学生自杀事件频发可进行“珍惜生命”系列专题讲座、针对应激事件日益增多导致应激性心理障碍可进行“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系列讲座;针对当前大学生性观念比较开放、性道德意识相对薄弱等现象可进行“大学生性心理健康”、“女生性心理生理卫生”知识讲座;等等。这些知识讲座都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即时性,更能直接切入学生的现实心理,对帮助大学生及时解除心理困惑和促进自我身心健康成长具有积极意义。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注意挖掘学生自身的资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满足学生自我成长的心理需要。重视发挥班集体建设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在每个班级设立心理委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教师不定期对心理委员进行培训,使其具备初步心理辅导能力;支持学生成立心理社团,指定专门教师对心理社团的工作和开展的活动进行专业指导。通过心理中心教师的指导、跟踪、管理、督导,各班心理委员和心理社团成员经常开展小组讨论、团体游戏、个人分享等朋辈心理辅导活动,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广泛发展,充分调动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自助—助人—互助”的机制。

高校应积极探索多种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注意拓宽宣传教育的渠道,如通过向新生发放自编《学生心理健康小常识》小册子,向各班级发放《心理健康活动月专刊》宣传资料,建立心理健康专题网站,与校学工处、校团委联合利用学校宣传长廊和各班的宣传园地、板报为载体等多种方式宣传心理健康知识。还可以通过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广播、电视、校刊等多种媒介,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营造和谐、健康的群体心理氛围,形成良好的校风、班风,强化校园文化的导向作用和凝聚作用,使学生在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中陶冶心理品质,促进个体的和谐发展。

篇6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大学生 自杀心理 防范与干预模式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0-0030-02

一 问题提出

自杀,位于青年人前三位的死因之中。我国最新的自杀调查结果显示,全国每年有28.7万人死于自杀,平均自杀率为23/10万,在人口重要的死亡原因中排列第5位;而在15~34岁人群的死亡原因中,自杀更是第一位的原因。另有资料报道,大学生自杀率高于同龄人,是同龄人的2~4倍,并且自杀已经成为我国大学生中仅次于意外伤害事故的第二位死亡原因。针对大学生自杀心理的预防与干预模式的构建,已经成为临床心理学备受关注并亟待解决的社会心理问题。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美国心理学界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它是利用心理学已经比较完善与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与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种心理学思潮。

1998年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Seligman出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在年度大会上他第一次在正式场合使用了“积极心理学”一词,并于2000年和Csikszentmihalyi在《美国心理学家》上发表的《积极心理学导论》一文中正式提出。Sheldon和LauraKing在2001年的定义道出了积极心理学的本质特点:“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其研究重点是人自身的积极因素,主张心理学要以人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提倡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包括心理问题)做出新的解读,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的力量和优秀的品质来帮助有问题的人、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掘自己的潜力,以获得良好生活。

二 大学生自杀心理防范与干预模式研究现状

1.大学生自杀心理防范与干预政策研究

高校领导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和维护高校稳定的角度看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把其摆于重要位置;加大了经费投入,扎实开展各项工作,构建了决策有人定、工作有人做、落实有人抓的有效机制和工作网络。但各高校发展不平衡,部分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度认识不够,抓的力度和落实上不够,表现为心理咨询机构尚不健全,或是挂了牌子没有队伍,或是因缺少经费和场地,没有坚持开展工作。

2.大学生自杀心理防范与干预策略研究

各高校立足于本校实际和现有的资源,坚持教育、宣传、培训和辅导相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更多学生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为识别、预防、化解大学生心理危机做出贡献。但是大学生对于自杀者、自杀行为认知差异大,存在认知上的误区,对自杀者的人格特征、行为表现不能鉴别和辨识,更缺乏自杀自救和助人的技能;自杀死亡的大学生,大部分事前未曾向学校心理咨询机构或其他专业机构求助。关于大学生自杀原因与干预策略的研究为大学生自杀心理的防范与干预模式构建奠定了理论基础。

3.大学生自杀心理防范与干预教师培训

高校通过提高教师素质,主要立足在职教师培训,安排教师进修提高,注意引进高学历教师从事专职心理健康工作。但是和国外相比,国内教师队伍有待充实,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发达国家高校中从事此工作的教师与学生的比例为1∶1500,我国部分高校规定为1∶5000或1∶30,其中有心理学背景的人少之又少。咨询和干预中制度建设缺乏、应急能力差、不规范操作多,无法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导致学生不必要的死亡,影响心理咨询和自杀干预的声誉,不利于长期发展。

4.高校全员参与大学生自杀预防和干预模式建立的基础研究

国内外学者提出多种预防和干预模式,不同模式之间分歧焦点主要集中在干预的时间、目标和相关因素定位。通过对大学生自杀原因和自杀结果影响因素的分析,对自杀干预因素进行定位,从而将降低自杀的危险因素和增强大学生自杀的保护因素作为自杀预防和干预的目标。

三 积极心理学介入大学生自杀心理防范与干预模式

积极心理学从心理评估、危机干预、生命教育课程与积极心理咨询四个方面渗透到高校针对大学生自杀心理防范与干预模式的构建之中。

1.积极心理测评的介入

高校应用临床心理学问卷对于入校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通常使用UPI、SCL-90、MMPI等临床心理中的量表或者问卷对大学生进行测评。这种心理测评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筛查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同时对心理健康现状的不良个体可以进行心理辅导与咨询,但是关注的是大学生心理的消极面,而没有测评大学生心理的积极面。相较言之,积极心理的介入能够有效提高心理咨询与辅导,心理学知识的普及;有益于改善“心理学、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在大学生心中的刻板印象,学生发现学校与教师更加关注的是发现其身上的美德与积极情绪而非“问题与病症”,就更容易配合学校与教师进行心理普查与测评,更愿意接受关于心理学的科普知识与心理活动。在评估内容方面更多涉及积极情绪、乐观程度、灵活思维、学习生活投入度、品格优势(智慧与知识、勇气、仁爱、正义、节制)、社会健康(信任、友谊)、家庭健康与精神世界健康等维度。

2.积极心理危机干预的介入

以往临床心理学对于高校大学生自杀的危机干预主要集中在自杀心理防范手段、时间与方式上,而积极心理学对于大学生自杀心理的关注点与健康心理学相对一致,关注点集中在营造积极心理的氛围上。干预内容倾向于关注建立心理复原力、建立性格优势、建立强有力的人际关系。建立复原力应用了发现幸福的ABCDE模式,其中A代表不好的事情(adversity);B代表当事情发生时自动浮现在头脑中的观念与想法(belief);C代表这个想法引发的后果(consequence);D代表反驳(disputation);E代表成功反驳后的启发(energi zation)。应用这种“简―平―快”的五段式危机干预介入大学生自杀心理干预大大提高了干预效力。

3.生命教育课程的介入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课程已经十分普及,但是大学生对于生命的意义、幸福的持续这些问题没有深入地思考过,所以在生理、心理、生活态度、压力事件、家庭因素与社会因素六个主导大学生自杀的因素影响下,处在青年初期的大学生自我统一性尚未完善,容易产生轻生自杀的冲动。

4.积极心理咨询的介入

第一,积极心理咨询崇尚积极的价值取向。积极心理治疗理论认为对心理问题的咨询,不能依靠对问题的修补来为人类谋取幸福,而应集中注意力增进和培养人类自身的各种积极力量,主张一切从积极出发,用积极的视角看待个体的心理问题,倡导用一种积极的心态对个体的心理或行为问题做出新的解读。

第二,倡导“以人为本”的道德关怀。积极心理治疗理论提倡积极的人性关怀,给来访者施加道德以外的压力与身心带来痛苦。强调积极心理治疗理论及其在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应用的手段与方法上体现道德关怀,要求在咨询过程中不仅要接受被治疗者过去形成的形态,也要肯定他们拥有未知的能力和发展的可能性。

第三,强调整合的咨询方法。积极心理咨询在整合人本主义、精神分析、行为主义、叙事治疗等多种心理咨询与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创建了自身独特的咨询阶段理论。它把心理咨询的全过程分为辅助与主导咨询两个部分。其中,主导咨询部分是整个积极心理咨询的核心,共包含五个阶段,观察和保持距离阶段、调查阶段、场合鼓励阶段、语言表达阶段、扩大目标阶段,而辅助部分着重发挥为主导咨询部分提供准备与巩固成果的作用,包括初始谈话和辅治疗(贯穿于治疗始终,采用讲故事形式,着眼于营造轻松治疗氛围,转变来访者认识观念)。

参考文献

[1]刘薇、黄婉、舒勃桥.大学生自杀态度与生活事件的相关研究[J].高教视窗,2008(5):205~206

[2]王地.我国大学生自杀原因综述[J].中国青年研究,2009(11):82~83

[3]高宏生、曲成毅、苗茂华.大学生自杀意念的社会心理影响因素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9)

[4]邹凤梅.高校全员参与大学生自杀防御与干预模式的探索[D].华中师范大学,2005

[5]陈琳、范晓玲.积极心理学对临床心理学的影响初探[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3):127~128

篇7

关键词 高校经济困难生 心理资助 三级预防保健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识码:A

The Discussion of the Tertiary Prevention Model of Psychological Assistance for College and University Students with Financial Difficulties

DIAO Lianna, WANG Jiesi

(Collage of IOT Engineering, Hohai University, Changzhou, Jiangsu 213022)

Abstract Problems of students with financial difficulties are common for a long tim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for these students is very significant. While tertiary prevention model is more ideal, combining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a kind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s at present. According to the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with financial difficulties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mental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discuss the construction of tertiary prevention model, so as to promote health development of collage and university students with financial difficulties.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with financial difficulties; psychological assistance; tertiary prevention model

0 引言

目前我国普通高校中,经济困难学生比例已达在校人数的20%~30%。①教育部和各高校纷纷出台制定并逐渐落实“奖、勤、贷、助、补、免”等资助政策,为家庭经济困难生带来了有效的物质保障。但这并不能掩盖高校经济困难生心理资助工作的弱化及其带来的潜在不良后果。高校迫切需要关注该群体的心理历程,加强心理辅导与教育,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1 高校经济困难生的心理特点

高校经济困难生是指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教育费用或支付教育费用较难的大学生群体。②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有着不同程度的压力与困扰。

(1)经济压力带来的自卑感。国家、高校、社会的资助政策已十分多元化,但仍不能覆盖到所有困难学生。在评选困难生的过程中,为了更加公开公平公正,往往需要公开评选、投票以及名单公示。这给那些自尊心较强、不愿让人知晓隐私的部分困难生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自卑感,使得他们常常自我否定、妄自菲薄,甚至出现社交障碍。

(2)学习困难带来的焦虑感。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或经济发展较落后的地区,他们把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学习,同时参加各类社会兼职来缓解经济压力。但因学习基础较差,且兼职分散了部分精力,尽管努力学习,一时仍无法改变在集体中的落后位置。又因很少参加其他校园活动,精神生活相对匮乏,较难排解这种紧张和焦虑感。

(3)人际交往缺失带来的挫折感。经济困难生由于经济拮据、成长环境和文化的差异、自卑心理等因素的影响,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常采取逃避、退缩的应对方式,有时还会敏感、猜疑。长此以往,他们没有得到在人际交往能力和勇气方面的经验积累和锻炼,导致不能很好地与他人和谐相处,往往会产生人际交往的挫折感。

2 高校三级预防保健网的建设

相关研究表明,很多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可以通过事先的预防来消弭。③社区心理学构筑了三级预防和干预体系:初级预防、次级预防和第三级预防。建立高校三级预防保健网应成为对高校经济困难生进行心理资助的首要工作。

2.1 初级预防保健

初级预防,主要用于当前正常的人,使他们减少未来发生心理失调的几率,促进他们在情感认知、社会功能等方面的发展提高。

2.1.1 普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目前,我国各大高校已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课程地位并不突出,在有的学校属于公选课,有的学校则只针对心理委员开放。事实上,每一位大学生都应当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将该课程列为新生必修课,在全体学生中普及。一方面帮助全体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另一方面弱化经济困难生这一群体的对心理老师或心理咨询的恐惧与防御,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和普通学生是平等的。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可包括: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大学生自我意识与人格发展、大学生学习心理及生涯规划、大学生压力与情绪管理、大学生人际交往、大学生恋爱及性心理、大学生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等。

课程的开展形式应丰富多样。除传统授课方式之外,还可以根据同学的需要,开展专题讲座;或让同学根据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自由分组,开展研究与讨论,再组织各组同学互相讲解;抑或就某个主题组织户外活动,使学生在运动和游戏中获得体悟、提高心理素质。

2.1.2 建立起心理教师、辅导员、与家庭之间的同盟

心理教师既要开展对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又要关注各类困难生的心理动态,任务繁重。因此,建立起心理教师与思想政治辅导员、社区辅导员、宿舍管理员、其他任课教师和学生骨干之间的同盟尤为重要。学校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应广泛开拓并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渠道,根据各学生工作者反应的问题,及时全面掌握特殊群体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发展动态。并定期组织相关教师和学生骨干参加心理培训,重在普及心理健康基础知识、传授心理问题鉴别和心理危机干预的技能方法。

高校大学生虽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度过,但家庭对他们的影响由来已久且持续而深刻。学校教师应与家长保持紧密联系,利于全面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和成长背景。另外,我国家长往往更偏重于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而非心理发展状况。学校可以在新生家长会中穿插心理讲座;在学校网站上建立心理教师与家长的互动平台,宣传心理保健知识、解答家长在教育子女过程中的疑惑等。

2.2 次级预防保健

次级预防,是在问题刚刚出现但尚未严重泛化或产生持续影响时采取的保健措施。

2.2.1 鉴别区分出有一般心理问题或有此倾向的学生

首先,定期做好心理普查工作,并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可以选择一些心理健康问卷、人格问卷等,每学期进行心理普查,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和心理发展动态。还可以设置网站,便于学生上网测验,并能及时获悉测验结果,从而更全面地了解自己。其次,初级预防保健中提到的团体讨论和素质拓展,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情感、社交技能,还能帮助我们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例如有同学在活动中总是躲躲闪闪,即便是做游戏也无法投入,可能是他性格内向,也可能是生活中的一些重大变故让他内心压抑,这需要心理教师通过观察、测验、与学生本人或家长之间的谈话等做进一步鉴别。

2.2.2 选择并实施适当的心理干预措施

心理教师可以根据心理问题的个别性或普遍性,选择个别咨询还是团体咨询。根据心理问题的类别,选择具体的治疗方法,必要时还可以考虑父母咨询等。

另外,心理教师可鼓励有共同问题的学生自发促成自我帮助小组。自我帮助小组是社区心理工作开展的主要形式,由具有相似的问题、生活处境和危机的个体组成,其成员之间相互提供情感支持、学习应对方法、发现改善条件的策略,并且在帮助他人的同时帮助自己。④研究表明,自我帮助小组对帮助经历慢性压力、企图自杀的青少年应对困境起到了良好的效果。⑤而我国对此概念则甚为薄弱。

2.3 第三级预防保健

第三级预防,旨在削弱那些已经持续出现的问题的严重性,是对处在危险中的个体所显现出的一些明显症状或问题行为进行治疗。

第三级预防保健主要是对有严重心理问题的个体开展心理治疗和康复期的保健工作,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配备的心理教师还不具备足够的能力和资质来解决此类问题,因此需要将学生转介到专业的心理咨询中心或相关医院等。转介过程中,需明确向学生解释转介原因,帮助学生顺利过渡。

3 三级预防保健工作的重点与难点

结合我国高校心理保健工作的开展情况和经济困难生的心理特点,三级预防保健网在高校的建立还存在以下重点与难点。

3.1 保质保量加强学校心理工作者的培训

我国心理保健工作起步较晚,相关从业者数量较少,水平参差不齐。人力资源的匮乏往往导致学校心理健康咨询中心运作困难,无法深入开展工作。这就需要高校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对入职教师加强培训,包括对心理工作者心理健康水平的测查、理论素养的提高和心理咨询技能的训练等。培训手段可以通过增进各学校之间心理工作者的经验交流,还可以请其他专业心理咨询师开展培训讲座和定期的督导工作。

3.2 辅导员只能协助不能代替学校心理咨询师

作为教师队伍中最基层的学生工作者,辅导员掌握着学生的大量信息,也是学生最愿意亲近的人,开展谈心工作具有一定的优势和基础,能有效协助学校心理咨询师建立并维护初级和次级预防保健网。

但辅导员绝不能代替学校心理咨询师,因为心理咨询师和学生之间只能是咨访关系。心理咨询师要求保持一种非评价的中立态度,这样在心理咨询师面前,学生才可以真正敞开心扉。然而,辅导员和学生的关系亦师亦友,在心理咨询开展前就已经对学生有了主观印象和价值评价,这会使咨询过程失去中立。另一方面,学生担心问题的暴露会破坏自己在辅导员心目中的形象,因而对其有所保留和隐瞒。

3.3 解决好学校――家长联盟与保密原则之间的冲突

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更为细致专业地开展心理预防保健工作,学校与家长之间形成联盟是相当必要的。但是,心理工作者必须遵守的职业道德又不允许他们把学生出于信任而告知的、在保密原则范围内的信息透露给家长或其他教师。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冲突需要心理工作者自己去把握。

4 结束语

重视高校经济困难生资助工作,不仅要在经济上投入大量物力和人力,还需要在思想和心理上帮助他们。我们期待着有更多的学校能通过探索并实践以预防为主的三级预防保健体系,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领域开拓新的途径,为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和成才提供更为积极有效的心理资助。

注释

① 周彩虹,刘岩松.高校经济困难生励志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2.10(3):33-36.

② 范卉敏.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经济困难大学生资困育人工作的双刃剑[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30(4):46-47.

③ 钟惊雷.建立学校心理危机干预三级预防机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3:78-79.

篇8

关键词:班主任;心理危机;心理危机干预

中图分类号:B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1-0281-02

心理危机是指由于突然遭受严重灾难、重大生活事件或精神压力,使生活状况发生明显的变化,尤其是出现了用现有的生活条件和经验难以克服的困难,以致使当事人陷于痛苦、不安状态,常伴有绝望、麻木不仁、焦虑,以及植物神经症状和行为障碍。心理危机干预是一种心理治疗方式,指对处于困境或遭受挫折的人予以心理关怀和短程帮助的一种方式。它能够帮助受心理危机所困者正确认识自己的心理状态,正确理解生活中的困境与自身心理障碍之间的关系。

班主任作为班级组织的直接管理者,与学生的联系最直接、最广泛,在学生思想工作中起着特殊的作用,在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如何在班级管理中及时对学生心理危机进行干预是班主任思考与探索的课题。

1 班主任要重视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将该项工作贯彻到日常工作中去

据统计,目前全国心理疾病病人约1600万,三分之一是在儿童、青少年时期发病。而且,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青少年近年还呈上升趋势。据中国疾病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16%-25.4%的大学生有心理障碍,以焦虑不安、恐怖、神经衰弱、强迫症状和抑郁情绪为主。精神障碍已成为每年大学新生退学的主要原因。

心理危机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学生一旦犯病,很难能够及时康复,有时会伤及无辜,往往会在学生中造成大面积的影响,对正常学生的心理产生波动甚至留下阴影,并且容易在学生中制造不稳定因素,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

2 班主任要了解心理危机的成因及表现形式,对学生的病情及时发现

引起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原因主要有:急性残废或急性严重疾病;恋爱关系破裂;突然失去亲人或朋友;重要考试失败等。如失恋可引起严重的痛苦和愤懑情绪,有的可能采取自杀行动,或者把爱变成恨,采取攻击行为,攻击恋爱对象或所谓的第三者。对个人具有重要意义的考试失败也可能引起痛苦的情感体验,通常表现为退缩、不愿与人接

触,严重者也可能采取自杀行动。由于发生这类情况的大多是年青人,可塑性大,危机过后大多能重新振作起来。

班主任干预的心理危机对象主要是存在心理危机倾向与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学生。他们一般表现为情绪剧烈波动或认知、躯体、行为等方面有较大改变,暂时不能应对或无法应对正常的生活模式。对存在下列因素之一的学生,应作为心理危机干预的高危个体予以特别关注:情绪低落、抑郁、不与家人或朋友交往者;经常有自杀意念者;存在诸如失恋、学业失败、躯体疾病、家庭变故、人际冲突等明显的动机冲突或突遭重挫者;家庭亲友中有自杀史或自杀倾向者;人格有明显缺陷者;长期有睡眠障碍者;有强烈的罪恶感、缺陷感或不安全感者;感到社会支持系统长期缺乏或丧失,感到自己无能,看不到“出路”者;有明显的精神障碍者;存在明显的攻击或暴力倾向,或其它可能对自身、他人、社会造成危害者。

做好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应立足教育,重在预防。班主任作为学生的“贴心人”,应能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危机,并及时给予预防和干预,将重大心理隐患消除在萌芽阶段。

3 班主任要将心理危机干预措施贯彻到日常工作中,引导学生建立健康的心理从以下几点入手

首先,班主任要加强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善待人生;加强对学生进行自我意识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愉快接纳自我,积极发展自我,树立自信,消除自卑;加强对学生进行危机应对教育,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危机,人们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危机,对出现自杀预兆的同学如何进行帮助和干预。要在学生中大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学生树立现代健康观念,应针对学生中广泛存在的环境适应问题、情绪管理问题、人际交往问题、恋爱与性的问题、学习方法问题等开展教育。要在班集体中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氛围,帮助学生优化个性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其次,班主任要建立健全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制度。要及早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解决学生中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对那些心理困扰较为严重的学生要逐一访谈,并根据访谈情况给予积极、有效的心理帮助或心理干预,实行动态管理。

第三,当学生出现因心理危机引发有自伤、自毁等突发事件,班主任应立即报告给院系领导,并进行紧急援救。对症状表现较重、危机程度较高者,必须立即将其送往医院或专业精神医院进行治疗,同时应通知学生家长立即来校,配合对学生的治疗工作。

第四,班主任应对康复后的心理危机学生进行跟踪管理。学生康复后,班主任应对其密切关注,了解其心理变化情况,每月至少与其谈心一次,并通过学生干部、信息员等途径随时了解其心理状况。对于因有强烈的自杀意念或自杀未遂休学而复学的学生,班主任还应给予他们特别的关心,引导其他同学避免与其发生激烈冲突,安排学生骨干、该生室友对其密切监护,制定可能发生危机的防备预案,随时防止该生心理状况的恶化。

做好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任务。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不断更新,对心理健康越来越重视,各院校均成立了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一些学生心理健康社团组织也在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发挥中积极作用,但班主任作为全班同学的“管家”和“贴心人”,仍是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曾庆娣.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研究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2006,(23).

[2]姚本先,方双虎.学校心理教育导论[J].东方出版中心,2002.

篇9

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简称SWB)主要指个体依据自己设定的标准对各个阶段生活质量所作的整体评价,它是衡量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的综合性心理指标[1]。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模式的转变,仅仅通过物质的满足程度、社会地位的评价等已经不能作为衡量生活水平的全部标准,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生活质量的标准中应该考虑主观因素[2]。而主观幸福感正是反映人们精神生活状态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近年来,大学生人际冲突加剧,辍学、厌学等现象司空见惯,自杀现象也屡有发生,大学生心理健康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了解当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和特点有助于掌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和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甘肃某高校300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123人,女生170人;文史类专业179人,理工类专业114人;大一72人,大二97人,大三46人,大四78人。

2研究方法

采用《总体主观幸福感量表》对甘肃省某高校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总体主观幸福感量表》由Fazio在1997年编制,是美国国立卫生统计中心指定的一种定性测查工具,用来评价被试对幸福的陈述[3]。量表共有33项,得分越高,表示幸福感越高。量表包括6个因子: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S)、对健康的担心(H)、精力(E)、忧郁或愉快的心境(SH)、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O)以及松弛与紧张(RT)。量表单个项目得分与总分的相关在0.48―0.78之间,分量表与总表的相关为0.56―0.88,内部一致性系数男性为0.91、女性为0.95,重测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5。

3统计方法

采用SPSSl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

二研究结果

1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总体状况分析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总均分为21.09(大于18),表明当前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处在中上水平,大学生对自己的生活、学习和所处环境较为满意。“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3.92±0.55)、“对健康的担心”(3.8±0.76)、“精力”(3.48±0.71)、“忧郁或愉快的心境”(3.59±0.68)以及“松弛和紧张”(3.43±0.65)等维度的均分都高于中等水平(3分)。但是,在“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2.87±0.61)维度上低于中等水平,反映出大学生不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2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专业差异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文史类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总体上高于理工科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P

3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城乡差异分析

表2的统计结果表明:城乡大学生在主观幸福感方面存在较显著的差异,城市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总体上(除“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因子之外)高于农村大学生(P

4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家庭结构差异分析

表3的统计结果表明: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差异,独生子女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高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P

5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性别差异分析

表4的统计结果表明,女生的主观幸福感得分稍高于男生,但无显著差异(P>0.05)。

6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年级差异分析

表5反映出不同年级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总体上不存在差异(P>0.05),其中大三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稍高于其它年级,而大四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相对于其它年级最低。

三讨论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存在专业差异,文史类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高于理工科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这与郑雪等的结果不同,他们的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不存在学科差异[4];与尹海兰的研究结果相反,她认为理工类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高于文史类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3]。这可能是由于抽样方法不同或抽样对象的构成不同造成的。文史类学生平时的学习压力较小、娱乐活动较多,理工科学生实验课程较多、生活相对单调,但是理工科学生的就业情况相对好于文史类学生。因此,研究结果的不同,需要考虑抽样对象中文史类学生与理工科学生的比例是否适当,所在学校和地区的就业环境与校园文化环境。城乡大学生在主观幸福感方面存在较显著的差异,城市大学生在总体和各分量表(除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上的得分均高于农村大学生。这说明城市大学生比农村大学生要体验到更多的幸福,家庭经济状况越好的学生越幸福。由于城市大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生活条件以及学习条件一般都比农村大学生好、生活上压力较少,而农村经济条件、生活条件以及学习条件都较差,所以导致他们感受到的主观幸福感要比城市大学生少。这与谢敏芳、李黎的研究结果较为一致,农村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明显低于城市大学生[5]。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家庭结构差异研究相对来说较少,本研究的调查结果显示: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差异,独生子女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高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这与我们的经验和假设不太相符。一般来说,独生子女由于没有兄弟姐妹等玩伴,会比非独生子女感受到更多的孤独和寂寞,从而影响他们的心理发展和生活质量。研究结果与一般经验的这种差异,可能主要是由于抽样对象的年龄特点造成的。我们的一般经验和基本假设可能更多来源于对年龄较小独生子女的印象。但是,独生子女大学生已经适应了家庭中只有自己一个孩子的生活,而且他们的交往对象和社交领域也不同于年龄较小独生子女,人际交往并不只局限在家庭中。此外,根据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观点,大学阶段是发展亲密关系(恋爱关系)的时候,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并没有什么显著不同,他们并不缺少恋爱对象。所以,独生子女大学生并不会像年龄较小的独生子女那样会有较多的孤独感。本研究的调查结果与陈静、杨宏飞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6]。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只在“精力”这个因子上男女生之间存在差异。这与张利霞、霍建勋(2009)测得的结果相同[7]。不同年级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总体不存在差异,其中大三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稍高于其它年级,大四学生相对于其它年级幸福感最低,这与杜军、张欣和何宝平的研究结果相似[8],可能是因为大四学生面临着就业压力。

四对策与建议

1确定适合自己的人生目标

目标理论认为,目标和需要实现时就会产生幸福感。因此,幸福感会因人们的价值和欲望的不同而有差异,目标的不同层面与幸福感的不同成分相联系[9]。如果大学生能够充分地相信自己,由自己的兴趣和实力来决定目标,让目标吸引自己前进,从某种意义上说,就具有了从事任何活动,并且达到任何一个目标的信心和能力。大学生一旦敢于自主地确定自己的目标,并为着这个目标投入自己几乎所有的精力时,离自己的目标不远了,将会产生较高的幸福感。

2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幸福的本质和获得幸福的途径

首先,幸福面前人人平等,生命中真正的幸福必须靠自己付出努力,而不是靠别人,越是刻苦勤奋的学习,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享受到的学习的乐趣就越多,进而感受到的幸福就越高。

其次,建立积极向上的班集体,发挥班集体积极的社会支持作用。良好的社会关系可以增强个人的主观幸福感,对于大学生来讲,班集体是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社会群体,可以对内向的学生引导他们主动进行人际交往,积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使其融入集体之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他们的幸福体验。积极向上的班集体不仅仅会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而且可以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最后,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满足大学生的多种心理需求。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开拓视野,同时也为大学生提供社会交往、认识社会、服务社会的机会,创设大学生生活与学习的良好环境,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参考文献

[1]叶浩生,郭永玉.积极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2]尹海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D].河南大学,2004.

[3]杨慧.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J].赤峰学院学报,2008(10):182.

[4]郑雪,严标宾,邱林.广州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1(4):49-50.

[5]谢敏芳,李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现状调查与研究[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8(6):105-106.

[6]陈静,杨宏飞.杭州市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调查[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3):52-55.

[7]张利霞,霍建勋.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现状及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9(5):33-34.

篇10

关键词 心理咨询 大学生 德育教育

心理咨询作为德育教育工作一种区别于传统手段的新方法,以其独特的工作角度和作用方式,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特殊功效。运用心理咨询方法,以语言、文字等为媒介,通过对情感过程的调节,开导学生转变思维定势,更好地帮助他们学会疏导和宣泄不良情绪,学会约束和克制自己的情绪,增强自我教育、自我调节心理的能力。随着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受到越来越多关注,各院校心理咨询工作已开始启动,并逐步进入科学化的轨道。但是,目前心理咨询尚有一些倾向性的问题值得我们充分注意。

第一,院校心理咨询调适矫正的着眼点,不在于“心理障碍”的矫治,而在于“一般心理问题”的调控。在院校心理咨询过程中,会遇到学生心理异常的各种各样表现形式,但不少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辅导员或老师,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将其统统视作“心理障碍”,这不但会在无意中夸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严重性,而且还会给心理异常的学生带来新的精神上的压力,从而诱发出新的心理问题。殊不知,“心理障碍”与“一般心理问题”有着严格的质的区别。“一般心理问题”只能称之为心理失衡,即心理困扰、心理困惑、或心理不适应,而“心理障碍”则常被称之为心理残缺、心理缺损、或心理失常。“一般心理问题”不存在病理性的精神症状,精神活动是完全正常的,社会功能是良好的;而“心理障碍”则与特定的情景无必然联系,并非必然由特定情景直接引发,常常是持续出现、长期存在的,很难自行消失,往往需要经过专门的心理治疗甚至是药物治疗才能得以缓解和解除,因而具有明显的“持久性”。

实践表明,学生心理异常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大多数还是属于“一般心理问题”,而非严格意义上的“心理障碍”。如果把院校心理咨询中调适矫正的着眼点放在“心理障碍”的矫治上,则不仅会造成主次颠倒、调适盲目,而且也常常会收效甚微,甚至劳而无功,毕竟“心理障碍”大多都需要专门的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的治疗才能予以矫正和恢复,心理咨询一般只能起到“心理支持”等有限的积极作用。所以,院校心理咨询只有把调适矫正的着眼点放在“一般心理问题”的调控上,才能更好地发挥心理咨询在德育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第二,实施心理咨询时,心理咨询工作者应遵循平等性、尊重性、交友性、保密性的原则。心理咨询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与交流,它不同于一般的其他社会关系与交流,应以技巧性的对话方式,遵循平等、尊重、交友、保密等原则,在咨询工作者与学生间营造一种和谐、融洽、情感协调的心理氛围或条件,并且尽可能在短时间内,将这种关系达到相当密切的程度。

平等性是指,在做心理咨询时,咨询工作者与学生双方首先应该建立一种平等的关系,切不可以权威者的姿态而高高在上,因为良好的、平等的咨询关系才能消除学生的防范意识,愿意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这是能否促使心理咨询整个过程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也是心理咨询能否取得好成效的重要因素。尊重性、交友性是指在咨询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学生自己的想法,以“协助者”“推动者”的角色来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冲突,不可替代学生,更不可包揽制定解决学生存在问题的方案,以交朋友的心态对待每一名学生,建立师生(咨询工作者与被咨询者)之间平等的朋友关系,以促进整个咨询过程能够顺利进行。而保密性则是指对学生阐述的问题要充分保密,有些学生描述自己存在的问题时常常带有羞涩感或是有难以启齿的问题,这时咨询工作者就应该启发引导他慢慢放下警惕性,放松心情,并会为他保守秘密,使他相信他说出来的问题只有你我知晓,并且只有说出来了才能帮助他更好地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

成功的心理咨询,最终会达到感情上的沟通,心灵上的共鸣,认知上的共识,思想上的统一,这样才能够得到学生的信任,增加其接纳咨询工作者的愉悦心情,让学生能够感觉到咨询工作者的亲切、坦诚和自然,从而主动接受进一步的交谈来进行心理辅导。

第三,咨询工作者应学会运用倾听、提问、探讨等咨询方法。心理咨询时应以倾听为主,让学生尽量宣泄自己的不快情绪。倾听中最忌讳用自己的价值观去判断学生,只一味地批评教训,强加个人的知识经验、价值标准,这不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所以做心理咨询最要学会倾听,不仅是要用耳朵听,更重要的是用心听,注意观察学生咨询谈话时面部表情的变化,进行目光的交流,扑捉学生内心的感受,这些非语言的信息往往能够提供细致的心理想法。倾听时要十分注意地倾听、鼓励地倾听、接受地倾听、理解地倾听。咨询工作者可利用轻松、愉快、和谐的语言来增强沟通的感染力,表达对学生情绪的支持、安慰和鼓励,认真倾听学生的陈述,让学生在他的述说中表明自己的观点或者宣泄自己的情绪,这样,学生才能够完整的了解自己,认识问题。提问也是很有技术性的,问的问题是否妥当直接关系到师生之间咨询的关系,提问时不要带有质问性、批判性、攻击性、暗示性等语言,学生在这种“审问”状态下,咨询不出什么效果,应该注意引导学生自己去描述事件,在他的叙述中注意发现问题,进一步引导他自己思考,从而能够自我反省、自我探索。而探讨的原则是多启发,少说教,多鼓励学生讲话,少讲个人意见,以讨论的方式进行交谈,对于一个问题可以相互探讨解决的办法,不能总是要求学生听从,这样一方面促进学生全面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自己的需要和价值观,另一方面促进学生加强自省,找出困惑所在,开阔视野,加强自信,给学生留下自己思考的空间,这种做法远比说教、灌输更能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95.

[2]石书臣.主导论: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高校德育主导性研究[M].人民出版社,2011.

[3]尹翠芳.浅议心理咨询的工作方法对德育工作的启发[J].科技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