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播与文化交流范文

时间:2023-10-26 17:31: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传播与文化交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化传播与文化交流

篇1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网络流行语;英语教学

在网络化的环境下,网络聊天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交流活动之一。很多年轻人喜欢在网聊中使用一些英语词汇和句子来表达意义和情感,从而使很多英语词汇和句子得到广泛的传播。网聊中经常使用的网络英语作为一种新兴的语言表达形式,丰富了汉语的表现力,也引导了西方文化传播。

笔者通过对我院高职学生的问卷调查,整理了高职学生在网络聊天中经常使用的英语,总结了其语言特征,并且从跨文化传播的视角深入分析了英文网络流行语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启示。

1 英文网络流行语的语言特征

高职学院的学生在网络聊天中使用的英语语言简洁鲜活,形式多种多样,主要采用简写和谐音的表达方式。归纳起来有以下五种:(1)缩略式,包括首字母缩略式和同音借用缩略式,例如: btw(by the way),omg(oh my god),CU(see you),IC(I see);(2)英汉混搭式,例如:你好Q(cute 的谐音缩略)啊!,我不care;(3)借用数字缩略法,例如:G2G(got to go),b4(before);(4)借用相同的汉字发音表示英文单词, 例如:茶包(trouble), 哈妮(honey),爱老虎油(I love you);(5)使用完整的英文句子,例如: Hurry up,Take it easy。以上网络英语的使用具有以下优点:时尚简洁,方便输入; 幽默诙谐,风趣搞笑;想象奇特,韵味丰富。

2 从跨文化传播视角分析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所谓跨文化传播,就是不同文化之间以及处于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成员之间的交往与互动,涉及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成员之间发生的信息传播与人际交往活动,以及各种文化要素在全球社会中流动、共享、渗透和迁移的过程”。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与文化是不可分的。语言及其文字是传播的重要手段,而文化是传播的实质。语言、文化和传播构成了跨文化传播的三要素。按照跨文化传播的理论,跨文化传播与外语教学密不可分。外语教学不仅传授语言知识,更要培养学生应用外语进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实现跨文化交流,满足跨文化传播的需要。

2.1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现状分析

高职院校的学生缺乏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相当一部分学生英语基础薄弱,人文社科知识有限,对于英语国家历史、文化、礼仪等缺乏了解。随着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的深入以及网络的发展,一些流行的英语词汇和句子在高职学生网络交际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但是,学生受自身的文化水平的限制,缺乏对英语国家文化的了解和正确理解,造成一些词汇和句子使用不当,出现很多语言运用方面的错误和笑话。

2.2 英语教师跨文化意识和能力不足

目前在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实践中,大多数教师仅仅把英语作为一种工具,而不是把它当作文化传播的载体,过于强调词汇、语法、阅读、翻译等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忽视了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在词汇教学中,相对于英语词汇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所蕴含的风俗习惯、宗教文化、历史背景等,大多数教师更加注重让学生领会单词的读音、拼写和常用中文含义。在阅读教学中,相对于不同文化背景造成的文化差异,例如,不同的价值观和风俗习惯等的导入,教师更偏重于学生对课文翻译能力的训练,英语教学不能满足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传播的需要。因此,从传统意义上的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训练扩展到跨文化的传播,注重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广大英语教师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3 从跨文化视角分析网络英文网络流行语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启示

3.1 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传播能力的培养

3.1.1 教师要鼓励学生使用英语进行网络交流

由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一部分。各种各样的英语网络流行语通过互联网跨越了时空和文化的限制,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影响着他们的语言使用和行为方式。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使用英语在网络上进行交流,一方面可以增加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3.1.2 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英语进行网络交流

高职学生虽然热衷于在网络聊天中使用英语,但是由于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缺乏语言文化氛围和指导,这必然会导致学习者套用自己民族的语言文化习惯进行交际, 所以经常会出现使用的是英文单词,写出来的却是英文词汇堆砌的中文句型。例如,不同颜色的单词red, blue等在中西文化中所蕴含的意义并不完全相同。学生在使用过程中如果不了解其文化内涵,就会造成表达的误解和错误。网络聊天中中式英语的出现和频繁使用会给学生的语言学习和语言运用带来负面的影响,不利于语言规范意识的培养。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注重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引导学生正确使用英语进行表达和交流。

3.1.3 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传播能力的培养

由于社会习俗和文化传统的不同,英语与其他语言一样,存在着一些交际中应避免使用的字眼或话题,以免引起对方反感或不悦。例如,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隐私的概念不同,对于英美国家的人来说,年龄和婚姻状况都是个人隐私,与之相关的问题一般都应避免直接发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对英语国家风土人情、社会历史文化、语言情感表达特点等背景知识的讲解,使学生能够充分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增强文化差异的意识,把文化知识入到英语课堂教学中,使二者紧密结合起来。特别是在网络交际中,提醒学生注意语言和行为的得体性,养成良好的跨文化传播意识和跨文化传播能力。

3.2 提高高职院校英语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

文化素养是教师职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传播首先要求英语教师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和丰富的中西方文化知识,才能够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和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一些英语教师虽然语言教学能力很强,但是对西方文化缺乏认识和深刻理解,同时又欠缺中国文化的素养,导致在教学中不能将跨文化意识融入教学实践,甚至是忽略文化知识教学。因此,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要求广大英语教师要充分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4 结语

网络流行英语丰富了学生的交际语言,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人学生日常生活的表达方式,促进了英语语言文化的传播,英语教师在鼓励并引导学生通过使用规范的英语进行交流的同时,更要注重跨文化传播意识的培养,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把语言教学与文化传播紧密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孙英春.跨文化传播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2]张颖炜.网络语言研究[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5.

[3]葛春萍,王守仁.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与大学英语教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6(2).

篇2

旅游是人们暂时离开常住地,前往异地并不会在异地长期居留的活动。随着物资流、信息流、文化流和经济流的不断发展,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逐渐发生着物质的、信息的、文化的相互作用。旅游属于文化交流传播的范畴,旅游的最大动因就是实现地域和文化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伴随着旅游空间的流动而发生着客源地文化与目的地文化的跨文化传播。这种文化传播在国际旅游中得到更明显、更突出的表现,而这种国际文化传播就体现在:

1.旅游者到达目的地对当地文化带来触动在国际旅游中,由于这种长距离、大空间的移动,使得两地在文化氛围中存在较大的差异。旅游者到达目的地后进行游览和活动,一方面,对目的地的经济文化形成一定的认知。旅游者在目的地的各种消费活动带动了当地的经济,但旅游者在当地的无意识性或示效应则对当地文化引起触动,旅游者在目的地传播客源地文化的行为一般是无意识的,但旅游者能够从目的地感受到鲜明的文化差异。另一方面,如果旅游者来自于文化强势的地区,他的旅游目的地是文化相对弱势的地区,那么旅游者在目的地的行为方式就对当地人们形成了一定示范效应。与此同时,随着当地居民从最初对旅游者的欢迎逐渐变成不满,甚至不完全接受和理解旅游者的文化,这种就是跨文化传播障碍的深刻表现。

2.旅游目的地文化对旅游主体文化的影响人们之所以旅游,很大部分就是因为地域和文化之间差异的存在,相对于旅游者对目的地文化的影响而言,旅游者到旅游地旅游,把当地独特的民俗文化及所见所闻带回到客源地,这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在古代,唐僧西天取经,马可波罗行纪等都是对跨国文化进行传播的典型例子。旅游者回到常住地后,向周围的人讲起自己在目的地的所见所闻,这种行为也是有意识的文化传播,但这种传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体现在人们对事物的观察和分析的局限性,旅游者眼中对目的地的感官及评价不一定是准确的,也不一定是真实的,大多数旅游者通常是按照旅游指南或旅游团的方式去了解当地居民的风俗习惯。再加上不同旅游者之间存在较大的体验和判断差异,这就使得旅游者在真正了解当地文化方面会产生较大的跨文化交流障碍。

二、国际旅游中语言在跨文化交际传播中的应用

在发展国际旅游业务中,以语言为载体的跨文化交际和传播得到了广泛应用,语言在国际旅游和文化交流中扮演的基础性角色随处可见,下面就以泰国旅游业为例进行阐述。泰国的旅游业蓬勃发展,在国际旅游行业中具有很强的影响力,泰国旅游业之所以能如此繁荣,除了其具备独特的旅游资源和文化艺术之外,语言在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1.语言在泰国旅游市场中的细致体现进入泰国,如果你会一口流利的英语,就可以实现在泰国轻松自由行,无须导游,无论是吃住还有游购,对你来说不会有任何困难;同时,对旅游、文化之类的研究和考察都比较方便。因为,在泰国,各家宾馆、饭店、娱乐场所、学校等都积极使用英语,在英语学习、宣传方面随处可见,杂志、地图册、名片、旅游宣传促销等非常全面,到位。即使是在一些大型的表演或歌舞表演场所,都会有相应的口译。泰国整体的语言能力较强,英语在泰国的熟练运用,在发展本国旅游业,实现跨文化交流和传播方面意义重大,意识强烈,耐人寻味。

2.语言在泰国旅游及日常生活中的体现在泰国,所到之处,各种人员基本上都可以用英语进行交流和沟通,无论是在泰国什么地方,都能给人一种全民英语素质基础较好的感觉,普遍反映出泰国百姓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强;与此同时,在泰国,无论是电视频道,还是综艺节目,英语类的节目比较多;在很多公众场合,广告牌、指示牌都是双语解释;在著名的景点中,日语、汉语、泰语等宣传册、资料册都有免费提供。由此可见,在泰国,对跨文化交流和传播十分重视,泰国民众在语言方面的能力普遍较强。

3.泰国对语言文化和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发展国际旅游与实现跨文化传播相辅相成,广泛的文化交流是世界性发展大势,多元文化交流的挑战也是不可避免的,积极重视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才能让国家的文化融入世界文化的大潮流中。从泰国在语言类课程的设置中,我们可以看到泰国各校将语言教学放在首位,泰国民众在语言方面的应用能力、交际能力和水平方面已逐渐与其国民、国家的生存相互关联,并逐渐达成普遍共识。

三、国际旅游中实现以语言为载体的跨文化传播的建议

1.具备跨文化交流意识发展国际旅游,旅游者是活动的参与者,在旅游者、旅游从业人员及旅游目的地三方中,都应该具备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只有具备了这种意识,在面对异域文化人员时,才能从容应对。随着世界交流的日益紧密,人们每天都在接触各种不同的文化,逐渐形成跨文化的意识,但这种意识并不充分。因此,在发展国际旅游中,应该充分具备以语言为载体的跨文化交流意识。

2.积极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首先,应该有意识地通过各种资料信息,多看多听,多渠道地学习,积累更多直接或间接经验。其次,在接触和了解异域文化的同时,还要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自身的文化,尽量做到“移情”思维。不管是来自强势文化区域还是来自弱势文化区域的人,在面对异质文化的时候都不应该迷失了自己的文化,只有从异质文化中反观自己的文化,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对异质文化进行“移情”思维。最后,对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需要在跨文化的实践中进行。一旦到一个新的环境旅游,首先就要学会客观地看待新的事物,跨文化交流就是对异域文化的适应过程,并且促使自己加快适应异质文化的步伐。

篇3

中国文化走出去、向世人传播中国核心价值和整体的文化形象等是新时期国家文化战略的重要环节。2008年是我国文化形象的展示年,它必将成为中国对外文化传播的新起点。奥运会是全面展示中国文化形象的重要契机,但是,许多国外媒体也不会仅仅报道中国美好的一面,因此,我们需要思考,在全球化时代,我们如何更加合理、有效、持续地传递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和传播我国的文化形象,让各国的人们主动深入地体验和接受我们的文化传播、文化交流活动,持续地消费我们的文化产品。

从现有的国际化进程中的文化形象展示来看,主要有两个基本途径,一个是政府和民间组织的文化交流,一个是文化产品的渗透力。前者涉及的范围较狭窄,而且难以具有持续性。后者更具有大众基础和影响力,也具有持续性。因此,我们需要更加重视大众文化市场和以企业为主体的文化传播途径。

面向大众,通过讲故事施与文化影响

国内许多人经常谈论以我国文化资源为基础的迪斯尼动画电影作品《花木兰》,想当然地以为我国有那么多历史文化资源,自然也容易创作出像该作品那样很适合当今人们的口味、因而流行甚广的作品来。但是,那些人忽略了我们自己同样以历史文化资源为主题的其它动画作品很轻易成了恶搞猪八戒之类的无聊之作,不仅难以走出国门,即使在国内也备受贬斥。究其原因,就是我们在制作和传递文化信息时常常忽略了大众,忽略了那些不懂中文和对中国历史、猪八戒不熟悉的亿万国外大众。

从国际经验看,经济发达国家都重视把针对大众需求、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文化传播、增强文化软实力的最重要的途径。通俗文化对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帮助巨大。特别是那些励志类的影视、音乐,富于民族文化特色的通俗小说和创新的故事,乃至餐饮文化等等,都具有强大的文化渗透力。日本政府的要员甚至提出了“动漫外交”的口号,亲和力强的文化产品的海外销售,极大地改善了日本的国家形象。这种鼓励大众文化发展和国际化的做法对我们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对于持续传播中国优秀文化来说,如果仅仅有几个汉学家或者中国学研究者对中国有所了解,那是远远不够的;如果仅仅有几个古代戏曲的表演团体在国外晃几圈,那也是不够的。

反向思考:并非“越是民族的就越是国际的”

一部《泰坦尼克号》的电影在中国之外的全球收视人次,相当于过去30年中国在国外进行影视作品播出和文化艺术交流表演的收看观众总人次。由此可知,我们不应当闭门造车,而是需要积极地去了解世界各国的人们都喜欢哪些形态的文化艺术和娱乐的作品和产品,从而针对国际上人们对于文化接受的具体特点和市场需求来创作内容,制作产品,开展文化传播。

有些人认为,“越是民族的就越是国际的”。从保存、发展或保护文化多样性的角度来说,确实如此。但是,从文化的国际竞争角度来说,只有越是普适的、符合普遍市场需求的,才“越是国际的”。也就是说,我们的作品既要保持民族特色,也要适合全球的消费者。此外,在文化交流中,也不能仅仅把推销自己作为唯一的文化活动内容,而是要在交流中推广自己。

文化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市场化,因此,需要针对国际市场上消费者的需求来制作产品,特别是在产品设计阶段就思考如何推动在国内销售的文化产品同时如何在其它国家也能够取得很好的销售业绩。

内容选择与品牌化战略

在思考哪些文化内容走出去时,应当对主题和内容有所选择,而不是只要能够走出去就是好的。不好的文化内容出口会损害我国的国家形象和国民形象。

应当重视我国核心价值以及整体形象的传播。在对外文化传播、交流和文化产品出口的内容选择方面,应当兼顾古代文化和当代文化、精英文化和通俗文化、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落后地区的文化内容产品的推广和交流。我们需要严肃思考对外传播与产品出口方面的质和量的问题,采取积极进取的方式而不是防御性的态度,介绍中国在民生问题、自由与平等、政治民主和经济民主以及和平外交文化方面的成就,关注当代文化成就的传播和相关产品的出口。应当合理借鉴国外塑造优秀文化虚拟形象的手段和意识,针对“中国龙”的形象打造像《狮子王》那样塑造美好形象而又让少儿通俗易懂的动漫故事或者影视节目。

体育也是对外文化传播和塑造文化形象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应当大力发展体育产业,向国外输送更多像姚明这样优秀的运动员,通过形象大使来推动亲和性文化的传播。

我们需要注重塑造与推广大型文化品牌和品牌项目。要关注和重视优秀内容的品牌项目的开发,特别是结合已在境外有知名度的文化产品如电影、图书等,策划系列品牌包括演艺品牌的项目。孔子学院是个品牌,一些传统文化如中国功夫或者少林功夫、杂技等是品牌,也要开发市场化的企业品牌、产品品牌、项目品牌如风筝节、啤酒节和国际当代艺术节等。在内容品牌的规划上可以借助国外观众熟悉的一些概念来作为内容选择的载体。要注重采取产业链形态的品牌塑造方法,不仅塑造品牌,而且打造出产业链。

改进传播与推广策略

以交流促进传播,一方面,我们需要做好现有的各种文化交流特别是在国内举办的大型项目交流,提升交流项目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例如,我们可以把中外文化年办得更加卓有成效,把“相约北京”、“国际艺术节”等办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项目;把孔子学院做得“润物细无声”。另一方面是组织文化产品出口,特别是实现具有竞争力(非补贴性)的文化产品出口。应当把文化作品或者产品的翻译介绍、包括不断提高翻译水平和规模提升到文化推广战略的高度,让各国人士通过他们的母语来深入理解和欣赏中国文化。

应当思考如何推动境外的文化公关活动。让各国留学生、友好人士、我国留学生、华侨等各界人士建立各种文化传播机构,积极介绍和推广中国文化。国家不妨建立一个文化发展基金,鼓励和奖励境外优秀人士研究中国文化。对于推动、深入研究和传播中国文化作出重大贡献的境外人士授予中国文化勋章。

篇4

(一)报纸对东盟的跨文化传播

广西壮族自治区对东盟国家进行跨文化传播的传统媒体涉及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自2000年起,广西日报社就与越南的一些报社建立了合作关系。2004年1月《广西日报》重点推出了《对接东盟》专版,主要报道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设与发展,把广西的风土人情、经济建设等内容传播到东盟国家;另一方面向国内受众介绍东盟国家的异域风情和经济发展情况,以文化交流带动中国—东盟的互相进步、共同发展。在广西日报的系列报道后,东盟国家对广西及中国的礼仪、民俗甚至餐饮休闲文化传播到了东盟各个国家。成功的双向沟通使广西对东盟的跨文化传播范围更为广泛。

(二)电视台对东盟的跨文化传播

自2004年起,广西电视台确立了“把广西电视台打造成有国际影响的区域性媒体”[2]的目标,准确定位对东盟十国的国际传播战略,效果显著。2010年,广西电视台国际频道正式开播,通过长城卫星向东盟国家播出,国际频道这一平台给广西对东盟国家的跨文化传播注入了新的力量,提供了更大的舞台。广西电视台一直致力在东盟国家传播中国、传播广西好形象和优秀文化,广西电视台掌握了要以传统文化塑造国家美好形象这一要旨,以此来吸引东盟国家受众的注意力,在提升自身传播能力的同时,也提升广西媒体对东盟跨文化传播的能力。

(三)广播电台对东盟的跨文化传播

自2005年9月,广西人民广播电台与东盟国家对外宣传的合作交流,与一些东南亚国家的电视台、电台、传媒集团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2009年,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与广西对外广播电合,建立了北部湾之声——采用英语、泰语、越南语、普通话和广东话5种语言播出,北部湾之声调频覆盖中国广西北海、钦州等地,还有东兴、水口等口岸,短波SW5050、9820可覆盖越南、老挝、柬埔寨、马来西亚及泰国东南部地区,覆盖人口超过1亿。[3]广西人民广播电台在对东盟跨文化传播方面所做的努力使东盟国家受众成了最大受益者,他们可以利用最便捷的媒体来感受广西及中国文化魅力带给他们的精神文化大餐。广西的传统媒体对东盟的跨文化传播上做了很多努力,也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效果。但在新媒体的背景下,传统媒体对东盟跨文化传播还是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问题。

二、新媒体背景下广西对东盟的跨文化传播

新媒体是继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的新的媒体形态。可以说,手机等新媒体的出现及迅猛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拓宽了广西与东盟国家的媒体交流合作的领域,为广西与东盟进一步合作发展提供更为有利的舆论环境及和谐的文化环境。

(一)中国—东盟博览会官方微信

2013年在广西举办的第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就充分合理的利用新媒体输出信息和文化,效果显著。在第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组委会开通了命名为“CAEXPO”的官方微信公共平台账号,具有很多丰富、实用的服务功能。例如,博览会资讯、博览会微博、客服热线、导航位置及附近美食等服务功能,为社会各界及时全面了解博览会的权威新闻信息提供最便捷的渠道。受众可以通过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官方微信,及时了解博览会举办活动的情况,也能通过“关键词回复”这一功能获取自助查询服务信息。通过开通官方微博账号和官方微信公共平台账号,中国—东盟博览会主办方充分利用新媒体增强了与受众的信息共享与互动,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受众的参与博览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北部湾在线”新媒体

“北部湾在线”新媒体对东盟国家进行跨文化传播的重点新闻网站,该网站通过整合广西当地的广播与电视的多媒体资源,制作出丰富的、面向东盟的多媒体节目,实现在广播、互联网和手机跨平台多媒体信息,开创了跨地区、跨行业、跨终端的立体化传播业务,构建境外宣传的新格局,全面服务于国家对外开放和发展的需要。虽然广西新媒体对东盟的跨文化传播创造了新的传播渠道,并提升了其跨文化传播能力。但新媒体背景下广西对东盟的跨文化传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例如,在广西对东盟的跨文化传播中,没有充分考虑到东盟每个国家与中国的具体文化差异及认同;广西东盟国家小语种新闻人才的流失,不能更好地融合东盟各国的民俗、语言风格,有效地进行沟通等。

三、广西对东盟跨文化传播能力提升策略

我们可以看到,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给广西与东盟各个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带来了新的传播渠道,在很大程度上拓宽了广西对东盟跨文化传播的范围和深度,但这并不意味着广西与东盟各个国家彼此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能力得到了提升。因此,广西新媒体要想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传播,就需要以跨文化传播的理念开展对东盟国家信息传播的工作。

(一)加深东盟各国受众定位及心理研究

东盟国家的受众喜欢看什么,需要了解什么,他们的阅读有什么样的习惯?了解和分析这些需求、习惯,是广西对东盟跨文化传播的基点。[4]针对东盟国家庞大和复杂的受众群体、各国民俗文化存在显著差异的实际现状,广西新媒体应该从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等方面加强对受众的定位分析和研究,并据此制定相应对策,设定传播目标和议题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跨文化传播的效果。

(二)充分利用广西各类跨文化传播平台

广西有很多和东盟进行跨文化交流的优秀的、成熟的平台,如中国—东盟博览会文化展,中国—东盟音乐周,中国—东盟戏剧周等文化交流会议或演出。以中国—东盟音乐周为例,新兴媒体的交互性和无界性为消除音乐文化差异提供了便利,世界各地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受众可以通过使用各种新媒体平台减轻乃至消除彼此对不同音乐文化的认知差异,以及因为文化差异而造成的误解。可以说,新媒体提供了一个以弱化不同音乐文化间的差异为功能之一的多元化音乐交流平台。[5]

(三)创新适用于东盟国家受众的新媒体应用平台

尽管在文化上广西与东盟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差异,但在新媒体技术的创新上却是相通的,所有受众都喜爱使用方便、快捷的新媒体应用平台。可以在广西对东盟的跨文化传播中使用扫一扫、摇一摇等趣味性的方式来吸引东盟国家受众的吸引力,进而提高其跨文化传播效果。同时可以在跨文化信息传播过程中使用手机Flas、PPT展示等轻松活泼的方式进行跨文化传播,使东盟各国受众轻松、深刻记忆他们感兴趣的跨文化传播信息文本。

四、结语

篇5

1 国际文化交流与应用语言学

1.1 认识应用语言学

19世纪70年代,波兰学者、语言学家库尔特内最早提出了“应用语言学”这一学科概念。在其相关的著作中,相对理论语言学来说,其对象是把理论语言学的知识应用于其他领域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虽然对应用语言学的理解各不相同,但各学者普遍认为其指语言应用方面的研究,而非语言理论方面的研究。应用语言学曾被定义为语言学在社会各领域的实践性应用研究,如翻译学、辞典学、语言文字的信息处理学等方面,也包括现今应用最为广泛的外语教学及第2语言教学等学科应用领域。

1.2 应用语言学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地位

1.2.1 应用语言学的语言媒介传播作用

(1)英语在国际文化交流过程中的作用。

国际文化交流是依赖于语言这个媒介,英语在国际文化交流中至关重要。当前的信息网络的国际化,对于应用语言尤其是英语的需求量越来越多,由于全球信息资源大多以英语作为主存储媒介,因此,英语在整个国际文化交流中的地位凸现。随着信息化网络化的快速发展,人们需要掌握自己的母语外,还需要掌握电脑语音和英语。也正因此,赋予了应用语言学研究对英语教学研究的更多发展空间和保证。全球化带来语言本文由收集整理界英语优势地位的同时,更凸显了应用语言学的的学科作用。

(2)汉语在国际文化交流过程中的作用。

据一份官方调查研究数据显示,在亚洲地区,汉语作为应用领域、范围最广的一种古老语言而存在着。由于汉语言历史悠久,本身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及语言意境,因此,在国际文化交流中,汉语拥有着其他语言所不具备的特点和个性优势,是新世纪国际文化交流的必须用语,更让中国古老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播到了世界各地,为世界精神文明发展及文化交流传播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例如,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有一首流行歌曲“心灵清明”,从语言源流上可以追溯到中国古老典籍“清明”这一词汇中来,这一例子就形象说明了汉语言的独特文化魅力。

1.2.2 应用语言学在文化传播活动过程中的工具作用

在当今计算机应用领域中,语言作为文化传播以及人际交际的工具必不可少,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要根基。国际文化交流的扩大化促使了语言多样化的形成,在各国际文化交流传播的活动过程中,各语言通过计算机系统转化为可以互相交流的符号,从而达到国际文化交流的目的。

当代社会文明的传播必须依赖于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传播媒介,我们常见的如书刊、报纸、影音数字出版物等,并且具有与之呼应的通讯系统和对应的符号及信号系统。综观世界,任何一项文化的传播都离不开“语言”这一基本工具与载体。例如,我们汉语是联合国官方工作用语之一,因此,中国法定的“汉语拼音文字”成为传播中国文化与文明的主要工具语言。

1.3 应用语言学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应用

世界全球化的形势,使得各领域的交流扩大也形成了语言的多样化。各种语言通过计算机的处理转换为可交流的符号信息以达到交流的目的。现在通用的传播媒体,从电视到电影,从广播到报纸书刊及音像出版物,都有自己对应的符号信息系统。任何一项传播与交流都是依据语言为载体。

2 应用语言学的学科意义

母语是掌握各种知识的初始条件与基本工具,外语或第二语言的教育质量是衡量一个国家教育水平的标准。全球化的发展推进了社会对现代化语言理论和水平的发展以及人才需求,语言教育工作也日益被重视起来。历史不止一次证明,任何一个经济实力强国,其首先必定是一个语言文化强国。应用语言学具有无限的生命活力,为了应对当前日新月异不断发展中的国际文化交流,为了满足这一市场需求,除开不断培养本国语言文化人才外,还要不断培养外国语言人才。

3 讨论

在过去的很多年里,我们的外语教学活动,基本上是围绕着语言理论知识的单一传授,外语教学活动中往往仅局限于对语法、句章、词汇等的分析、举例与教学,而忽视了最为重要的人际交往与交流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文化的输入与学习还远远不够。人们已经习惯于将语言作为一中符号知识来进行传授与学习,而没有认识到语言的外部文化信息,忽略了语言作为文化传播载体的文化交流地位,使得人们在语言的学习中往往是抽象的、索然无味的,对语言却没有具体的感性认知,一旦接触到实际的语言交流环境总显得手足无措,难以应付。

近年来,人们已经逐步认识到,外语教学仅围绕语言理论知识的单一传授是不够的,只有与相应的文化教学结合起来,语言教学活动才能实现外语教学的目标,培养出具备扎实理论与实践经验的综合性实用人才。

篇6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 大学英语 英语教学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传播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在经济发展全球化和一体化趋势下,国际交往日趋频繁,跨文化传播成为必然。而参与国际跨文化传播不仅要求参与者要具备良好的外语语言能力和一定的交际能力之外,更要具备跨文化传播的意识和能力。这一现实背景对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现状及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逐步恢复和走上正轨,大学英语教学也经历着发展和变革,先后走过了“规范与发展、调整与改革以及提高与深化的阶段”。①在这一过程中,大学英语教学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由于学生基数庞大、水平不一,多年的应试教育遗留影响等因素,教学仍存在费时低效的问题。如熊敦礼等对大学生的口语能力的相关调查就显示,非英语专业高校毕业生的口语能力普遍较弱,还无法达到大纲的要求;户进菊等在对大学英语基础阶段结束时学生的英语能力状况的调查研究中发现,“经过两年的大学英语学习,学生的英语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但综合语言能力不高。虽说很多同学也通过了四级考试,但与大纲规定的能力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问题主要表现在:听力上很多同学听不懂大意,更谈不上掌握细节、领会讲话者的观点和态度,学生对自己的听力并不满意;即使是听说读写等几项技能中稍强的阅读能力,也只是基本能掌握中心大意和主要事实,对细节的领悟能力和上下文的判断推理能力还很欠缺;翻译上,出现理解和表达的偏差、语言的不得体等问题;写作上也同样存在语言使用的适切性、语篇语义表达以及汉式英语等问题。②

总体说来,大学英语教学还偏重于强调词汇、语法等语言基本知识和技能基本操练,缺乏对学生进行真实语境下的语言输入和输出训练;忽视文化及跨文化教学,注重西方文化引入而疏于对母语文化的教学,缺乏跨文化传播意识等,导致学生似乎掌握了语言,能用却用不好,与外国人交流时仍然有障碍,问题重重,而这些问题反过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信心,对英语教学产生了不利影响。

二、跨文化传播与大学英语教学

1、跨文化传播的定义与要素

“所谓跨文化传播,就是不同文化之间以及处于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成员之间的交往与互动,涉及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成员之间发生的信息传播与人际交往活动,以及各种文化要素在全球社会中流动、共享、渗透和迁移的过程”。③从跨文化传播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文化和传播是跨文化传播的核心,用跨文化传播研究领域的重要人物——萨默瓦的话来说,“文化和传播协同工作——两者不可分离。事实上,要判别哪个是声音、哪个是回音往往是困难的。”④而文化和传播又离不开语言,三者紧密联系,构成了跨文化传播的要素。传播使文化能够世代相传、发展绵延,并使文化的交流、扩散成为可能,促进了文化的变迁和整合;文化为传播提供了语境,即语言传播的环境,它既影响着语言的使用,又影响着传播的效果。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中,二者都是不可或缺的社会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人们的习得过程中也是交织在一起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反映,同时也是传播的一种主要形式。总而言之,人们通过传播活动习得语言和文化,传播推动语言和文化的发展,文化又影响着语言和传播。文化、语言和传播之间的关系是:“传播是一个动态的、以语言和非语言为途径、以文化为环境的信息传递过程。它依赖于语言和文化,又同时促进语言和文化的习得和交流。”⑤

因此,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在跨文化传播中是传播的主要形式,是架起文化间传播和交流的桥梁,那么英语教学的重要性则不言而喻。

2、大学英语教学的内在跨文化要求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课程要求》)是各高等学校组织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教学的主要依据。它指出:“大学英语教学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大学英语课程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课程要求》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性质和目标的说明已清楚阐释了大学英语教学对内在跨文化要求。英语语言本身必然承载着与之密切相关的英语文化,大学英语教学不可能、也一定不能剥离英语语言与文化的教学,而且应该是跨文化的教学。大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流,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也就是跨文化传播的需要。⑥

三、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面对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和问题,如何适时地进行调整和改革,走出困境,是值得思考和探讨的。基于对跨文化传播和大学英语教学的内核及其关系的分析,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应从多方面入手,以适应和达到跨文化传播的要求。

1、文化教学不可或缺

跨文化的传播离开了文化是无法有效进行的。语言与文化不可分割,英语语言教学自然不能忽视文化教学,从教学理念上就应有跨文化的意识。在教学内容上不仅要有西方文化也要有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导入和输出。应将文化教学贯穿在语言教学中,使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帮助和促进语言的学习和掌握,包括对英语语言的学习和通过英语学习理解英语文化,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形成文化的双向学习和传播。同时,注意发挥母语文化的正迁移作用,使两种语言水平的提高相得益彰,两种文化的学习相互促进。在教学方法上应遵循互动性原则,包括教与学的互动、语言与文化的互动和文化间的互动。语言是鲜活的,语言教学也不能仅依赖于机械的记忆和操练,在教学中应采取交互的方式,用丰富的教学素材和手段,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演讲、辩论等多样的练习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教学活动参与度,改善教学效果。此外,课下的英语交流实践活动也是十分必要的,如建立语言实践平台、开展短期中外互访交流等。真实的对外交流能够给学生提供很好的练习和体验机会,让他们在使用中学习、体验并发现问题,促进有效学习,学到活的语言,体味真的文化,真正享受学习的过程。

2、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传播能力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培养其成为跨文化传播的人才首先要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作为母语的汉语和英语分属不同的语系,在语音、语法等的语言符号系统上差别较大,而且,东西方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文化间的差异也显而易见。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文化差异的客观性,克服文化冲撞带来的紧张、挫败感、退缩等心理障碍,避免文化成见和民族中心主义,建立开放、包容、积极的态度,培养学生在交流中应用掌握的语言、文化、交流知识,理解和灵活处理交流中的问题,并根据交流环境的变化和交流的需要进行调整和适应的跨文化传播能力。

3、跨文化传播的目标对大学英语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大学英语教师应具备深厚的语言功底和文化修养,以保证跨文化教学顺利、有效地进行。教师本身也应有跨文化传播的意识,在教学中注意中西文化教学的平衡,发挥两种文化学习的互促作用,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有机结合,指导学生的跨文化学习。同时,从大学英语教师自身发展和提高的角度,也应该为大学英语教师创造和提供经常性的文化交流和培训机会。

结语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传播的主要形式,我们通过英语这一国际通用语了解世界,也要用英语让世界了解中国。因此,大学英语教学要从跨文化传播的视角,审视和思考教学改革和发展,培养既具备良好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又有跨文化交流意识和具备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才,满足新时代背景下的国际跨文化传播的需要。

参考文献

①陈红、蔡朝辉、戴祝君:《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研究演进与变革》[M].江苏大学出版社,2009

②刘润清、戴曼纯 编著:《中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③孙英春:《跨文化传播学导论》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④拉里·A·萨默瓦、理查德·E·波特著,闵惠泉、王纬、徐培喜 等译:《跨文化传播》[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⑤张红玲:《跨文化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篇7

摘要:跨文化是指跨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界限的文化。中国武术在其发展过程中与不同文化、民族实现着跨文化交流,获得了新的思想资源,因而武术非但没有中断,还不断得到更新、丰富和发展。随着武术与“他者”交流内外部环境的改变,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出现了武术发展的自我中心主义、武术发展的自卑情结、武术内容结构的特殊表现形式、武术对“道”的追求,以及对武术的“误读”五方面跨文化传播的障碍,对这五方面障碍的深入分析,对于武术真正走向世界具有重要意义,切实理解武术自身和所需跨越的环境才能为武术的跨文化传播做出贡献。

文化全球化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人而逐渐成为一门显学。在这种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不同的文化会在不同范围通过各种形式、途径进行不同程度的交往与碰撞,在保持文化个性化、多样化、多元化的情况下促进人类文化互相理解和彼此尊重,进而达成某种价值共识和价值共享,实现文化的繁荣。而在这一文化相互交融的过程中,铭刻着民族血脉和精神的民族文化无疑会成为两种异质文化碰撞的焦点,一种文化想在“他者”开花结果,必须在两种异质文化之间互动,这就涉及到跨文化交流与传播。跨文化传播的实质就是“谁在对谁行为?谁的文化在跨谁的文化?在汉语的解读中,跨有超越、跨骑、凌驾的意思,那么谁的文化可以超越、跨骑、凌驾谁的文化呢?或者换句话说,谁的文化在对谁的文化行为呢?”随着‘她球村”的出现,武术如何在跨文化交流中既保持自己的“话语权”,又能同异质文化实现良好互动是所有武术人都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课题。

在跨文化交往中“参与者不只依赖自己的代码、习惯、观念和行为方式,而是同时也经历和了解对方的代码、习惯、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所有关系。而后者被认为是陌生新异的。因此,跨文化包括所有的自我特征和陌生新异性、认同感和奇特感、亲密随和性和危险性,正常事物和新事物一起对参与者的中心行为、观念、感情和理解力起作用的关系。跨文化是指通过越过体系界限来经历文化的归属性的所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说得通俗些,“跨文化”交流就是指跨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界线的文化交流。由于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变动性,使跨文化交流活动表现得异常丰富和复杂,而且是一个充满变化的动态过程,既包括在全世界范围内不同的文化圈之间(如东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不同的民族国家之间所进行的交流(如中美、韩日等国家之间的交流);也包括同一文化圈之内不同地域、不同的国家之间的交流(如英法之间的交流);还包括同一国家内部不同的地域、民族、文化群体、亚文化群体之间的交流。

在人类文化不断进化的过程中,以上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随时随地在发生,只是在不同的文化圈之间、不同的民族国家之间所进行的交流表现得较为剧烈,而且难度也较大,而同一国家内部不同的地域、民族、文化群体、亚文化群体之间的交流则相对表现得比较平稳,更多的时候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而产生跨文化交流的前提首先是有这种交流的需要和相互的认同感。“不向世界开放,不经常与其他文化联系,就不可能有积极或产生好结果的认同感”。全球文化正是在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中不断进步的。“文化认同即是人类对于某一特定文化的倾向性共识与认可。而跨文化认同则是基于本民族文化并超越于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于人类普同文化的共识”。文化认同使不同国家、民族、地区的人们能够接受“他者”的文化为己所用,促进相互间文化的进步与繁荣。

“一个民族或国度文化的进步,离不开文化传播的健康进行。‘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没有交流的文化系统是没有生命力的静态系统;断绝与外来文化信息交流的民族不可能是朝气蓬勃的民族”。中国武术在其发展历程中秉承了祖先的包容心态,在与其他文化的对话中获得了新的思想资源,拓展了武术的外在表现形式,丰富了武术的内涵,使得中国武术绵延数千年不仅没有中断,反而不断得到更新、丰富和发展。时过境迁,人事俱非,武术与“他者”交流的内外部环境早已今非昔比,信息技术和传媒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人们每天能够获取和拥有的信息量剧增,各种信息之间的交流会更加密切,而且随着文化热的兴起,文化研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由于文化具有“终极竞争力”的作用,因此在和平环境下,各种不同文化间的竞争、渗透与演变成为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杰出代表之一的武术,如何与异质文化实现良性互动,并发挥先锋作用将是武术跨文化交流所必须面对的。

一、武术发展的自我中心主义

我们在学习中国地理时,最易于被提及的就是“历史悠久”、“地大物博”,在谈及中国武术时最易于被提及的就是“源远流长”,诸如此类的词汇使得我们对其认识平添几分优越感,进而导致对其缺乏全面的认识。历史越悠久的同时也说明其劣根性越多,其弊端愈加顽固,因此,对中国武术的发展也应保持平常心。“余秋雨认为,跨文化传播有一个前提,就是要了解我是谁,也就是我背后的文化是什么”。跨文化传播在当今社会已经逐渐成为了一门显学,面临着许多困难,除了要了解跨过去那端的情况,同时也要对自己有个清晰的认识。

武术的自我中心主义即是对武术发展的盲目乐观、过于自信。“今天武术的发展,不仅不是需要‘转型’、‘进人’,而是需要回复传统和净化的问题。我反对‘武术现代化转型’、‘武术进人奥运会’之类的口号,这是对民族、民族文化犯罪的真正的‘全盘西化’。武术走向世界的终极目标,是在世界体育大舞台上与奥林匹克竞技运动平分秋色、交相辉映。我个人认为:在不远的将来或将来,武术将以不同于奥运会的另一种体育盛会的方式,聚会全世界的东方武术、中国武术精英与爱好者,并同样举世瞩目”。还有就是对于竞技武术现展与转型的批判,认为竞技武术是“舞术”、“东方体操”等。实质上,竞技武术是在汲取传统武术养分的基础上,接纳西方体育的竞技思想而形成的一种运动形式,它只是武术发展的一个方面,并不能代表武术运动的全部,尽管这一新生的武术运动形式还存在一些不足,但是传统武术如果不经历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不孕育出竞技武术这一新的武术运动形式,仍保持师徒传授、庙会献艺与擂台打擂等传统的竞技形式,武术就不可能进人高等学府的大门,乃至享受硕士、博士教育的礼遇,社会武术的发展将是怎样一种局面也很难想象。

对于武术发展的盲目自信实际上“是文化自卑感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弱势文化的精神法。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来说,这种文化自大感是非常危险的,它会使文化的民族主义演变成为文化的自我中心主义和沙文主义,从而导致亨廷顿所预言的那种‘文明的冲突’。更糟的是,这种文化自大感会造成拒斥对外开放和交流,从而减缓中国为了自强而向一切先进文化学习的努力。而另一方面,西方强势文化对中国的渗透和挤压却一点也不会因此而放缓,结果,中西之间的现实国力(首先是经济实力)将会拉开更大的差距,中国在与西方国家打交道和在国际舞台上讲话时的力度就会减轻,到头来,中国文化也就不会得到自己应有的国际地位。中国武术要实现跨文化传播的良胜互动应该尽量避免自我中心主义情结,因为中国武术目前在世界上仅仅处于“边缘体育”的角色,尽管存在着国人引以为自豪的130个拳种,但是我们自己对于中国武术究竟该如何发展仍然处于摸索阶段,而且国内的武术开展现状并不理想,也不必硬要把中国武术与西方体育平分秋色,任何盲目的自信都将为中国武术的健康发展制造前进的障碍。因此,中国武术的跨文化传播应秉承中国文化的极强包容性,根据武术只是发展的需要,借鉴、吸收他者的成功经验为己所用。实质上,中国武术的发展离不开多种文化的主导,既有中国哲学“天人合一”的思想,也有运用西方科学而展开的选材、训练、疲劳恢复等措施与手段,“当今的中华武术的技法和训练方法中,就有许多是来自他邦异域的。近亲繁殖、营造排他性的所谓‘纯中华武术圈’,只能使中华武术学术资源日渐枯竭”。

二、武术发展的自卑情结

“文化自卑意识”并不是从来就有的,孔子就说过:“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中国文化的自卑情结自乾隆年间实施“一口通商”政策开始,“下令除广州一地外,停止厦门、宁波等港口的对外贸易,这就是所谓的‘一口通商’政策。这一命令,标志着清政府彻底奉行起闭关锁国的政策。两百多年来,乾隆的这道圣旨一直被视为是导致近代中国落后于世界的祸根”。1840年魏源在《》中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理论遂成为洋务派的共同思想纲领,李鸿章即说过“中国的文武制度,事事远在西人之上,独火器不能及”。张之洞同样强调:“中国学术精致,纲常名教,以及经世大法无不毕具,但取西人制造之长,补我不逮足矣。”遂开了向西方学习的序幕,自此,中国文化自信的根基彻底动摇了。的惨败和的夭亡后,国人强烈主张政治改革;“五四”运动前后则全面实行“打倒孔家店”和“全盘西化”;全盘否定传统,致使中国文化饱尝断梗之痛和断根之忧,致使年轻人对数千年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失去了起码的敬意和必要的信心;“”期间不尊重传统文化的行为,致使中国传统文化遭受到数千年来的最大劫数。这是中国文化自卑情结的体现,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中国历来在‘体用取向’上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定规;另一方面则是由于‘老师总是欺侮学生’的无数事实时时告诫国人,对于外来文化要十二倍地小心”。这一规律也适用于中国武术的发展历程。

在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之前的中国武术与他国武技一直是在平等对话中实现交流与融合,由于经济实力的衰退、落后使得中国在世界上丧失了话语权,西方世界的强势崛起使得中国不得不奋起直追,而“拿来主义”无疑是学习、赶超的有力武器,由此导致“拿来主义”在中国大行其道。中国武术作为饱受中国文化浸润的产物,有着自己固有的运行方式,而为了适应“拿来主义”的改造需要,中国武术开始在同类项目的借鉴中寻求发展的“短、平、快”,而这却失去了武术的特质和固有形式,无形中失却了武术本身,这在竞技武术的现代化发展中表现得尤为突出,通过舍本求末,谋求暂时的发展无疑是不可取的下策。因为武术的跨文化交流太着急没有用,即使我们慷慨地把自己认为好的东西送给别人,也取决于别人意识到它的价值并乐于接受,否则也只能是“剃头的担子一头热”。在武术的跨文化交流中,我们应该摒弃自大与自卑情结,坚守自信,构筑武术跨文化交流的全新体系。

三、武术内容结构的特殊表现形式

由于不同种族、地域的人类具有基本相同的结构和内在基本需求,但是不同的外部生存时空环境又决定了其到达目的的手段不尽相同,这种外在的物化形态经过长期的积累逐渐在文化形态上留下了深厚的烙印。因此,一种文化与另外一种文化相比,总有其特殊性存在,它构成了不同文化之间交流的需要。同样,一种文化与另外一种文化相比,又总有其共性存在,它构成了不同文化之间交流的可能。此处所指的文化同一性并不是“统计学上的概念,并不一定包含数量上的一致,而是指一种主体性的或阶段性的共同发展趋势和欲望。我们对于文化同一性的承认,主要表现在对文化发展的整体趋向的肯定,而不是对具体思想行为的强调”。各国武技作为人类抵御外界动物及敌人侵袭的一种格斗搏击术,尽管由于各民族的生存背景和文化观念千差万别,其外在表现方式也迥然不同,但是必然具有相同或相似性,“在整个人类发展的历史过程中,虽然早期各民族间缺乏文化交流,但随着各个民族的生存竞争的发展,都产生了各自的攻防技击技术,我们可将其统称为武技。仅从这种意义上看,这些武技和中国武术是没有区别的,因为虽然不同人种的人在其人体结构上各有其特点,可人体的基本结构是相同的,所以人体运动的基本规律也相同,这种共同的人体运动基本规律,决定了不同民族的人都必然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攻防技击技术”。因此,各国武技总体而言具有格斗搏击术的共性,这使得各国武技具有了交流的平台,但是中国武术与其他武技的最大差别无疑是讲求“打”而不追求“打”,将人类的各种攻防格斗技术“在传统文化的牵引和道德规范的主宰下,在不自觉中走向了从本质上有别于‘原始’武技的发展境域。技击被赋予理想化,中国武术成为了一种理想化的技击艺术”。正是在儒家文化的主导下,将讲求“打”的技术、效果艺术化处理后,产生了有别于他国武技的独特运动形式—套路。

文化的共性与特殊性使得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具有可能与需要,对于中国武术而言,其技击性使得异质文化间的交流具有可能,而中国武术通过技击的艺术化—套路,使得武术的跨文化交流具有需要。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常识,这既为武术的发展带来机会,也使武术的发展陷于艰难的抉择。首先,人类结构的相似使得不同种族的人类学习格斗技术较为容易,但是套路使得异质文化对于中国武术的理解与掌握增添了些许难度。武术套路向来以含而不露的技击韵味、抑扬顿挫的演练风格、纷繁复杂的肢体展现、变化多端的运动路线而著称,这使得西方人对中国武术平添些许畏惧,使得武术在跨文化交流中处于尴尬的境地。其次,西方人究竟喜爱中国武术哪些内容,这应该是中国武术跨文化传播首先需要面对的。目前国家大力发展竞技武术,利用国家力量进行武术的跨文化传播也是竞技武术一枝独秀,竞技武术无疑是用西方文化对东方文化阐释的产物,但是西方人对我们不遗余力地传播竞技武术并不“买帐”,因为他们从竞技武术中看到了曾经熟悉的体操化、舞化倾向,他们更加偏爱传统武术,由此而造成了传播理念的错位,人为制造了武术跨文化传播的障碍。加拿大爱特蒙顿基宏太极拳学院的罗红元、古岱娟两位院长告诉笔者:竞技武术在加拿大开展并不理想,因为现在的跳跃、平衡对人体的伤害太大,传统武术尤其是太极拳更加符合西方人健身、休闲、养生的需要。

四、武术的“误读”

外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主要来源于中国饮食和中国功夫。而对中国功夫的了解则主要来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李连杰主演的电影《少林寺》,该片的全球热映带来了中国武术的全球热。不可否认的是,中国武术扶持了中国电影的发展,中国电影推动了中国武术的流传,但是作为艺术表现形式的电影通过夸张的艺术手法使得习练武术者可以飞檐走壁、腾云驾雾、排山倒海,大大突出了武术防身、攻防的一面,为武术包装了太多光怪陆离的“现代观念”、“新潮情感”,添加了神奇的特异功能或妖术鬼技,动辄腾飞万丈,潜地千尺,或者搞一些连名称都吓人的“阴阳大法”,伪化的武术使得西方人对武术充满了神秘的幻想,其最直接的后果是导致对武术的“误读”。等待“热”过之后无疑会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尽管是被武打片骗了,与武术没有关系,但这笔帐最后要记在谁的头上、让谁买单?长此以往,必将会影响中国武术的良性发展。

生活中的武术是实实在在的,影视中的武术是加工后的艺术武术,是宣传武术的一种手段、途径。电影与武术的结合虽然给我们带来了视觉享受,宣传了文化,但是对于武术本身的发展是不利的。我们要透过虚幻的表面看到真实的武术本身,我们不能改变电影对武术的艺术创造,但是我们能通过我们喜欢武术的人们将武术的真实、武术的精神表达出来。中国传统武术包括术、技、理、意、道等含义,我们不能仅仅限于术与技的纠缠中,“技击”只是中华武术练习层面的有形表达,是中华武术中有迹可寻的形而下的“签蹄”,强身健体是中华武术的外在依附和载体,其核心和形而上的应该是对“道”的体悟,是个人道德修养的不懈追求,这是一条永无止境的个人修炼过程,是中国人自己存在的文化方式,因而赋予了中华武术无限的文化内涵和魅力。“我想直率地告诉国内的文化人,国际上并没有多少人痴迷着中国的儒家和兵法、武打和变脸、权谋和唐装。中国文化必须找到在现代世界堂皇存身的支点,既不是经济支点,也不是地理支点,而是文化本身的支点”。“还原真实武林,传承功夫精髓”的央视武林大会的举办揭开了传统武术的面纱,涤荡传统武术的污泥,人们真正认识了中国武术,给武术发展创造了一个理性的空间,这条道路泥泞而艰辛,但是我们正在努力。

五、中国武术注重“道”的追求

由于东西方是在不同的文化范式下各自按照自己的规律发展并运行的,而产生于其中的武技因此也受着不同文化特质的主宰与控制,西方主智、重外显、自然和思辩的理性精神、以科学为支撑的人文精神,东方主德、重内求、道德和人伦道德精神。总体来讲,西方文化注重结果,而东方文化追求过程,正是由于东西方文化内核存在上述差异,使得东西方人对中国武术的学习也产生了迥然有别的态度。

篇8

声乐文化传播与高校声乐教育概述

高校声乐教育现状

声乐是指以人声进行演唱的一种音乐形式,主要包括美声唱法、民族唱法与通俗唱法等,不仅各个国家在不同唱法上有不同表现,各个民族也拥有其独特唱法,就连各个国家的声乐家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总之,声乐分类复杂,差异巨大。高校声乐历史悠久,其发展起起落落,几经波折,自改革开放以来,经由国家相关部门的不断扶持与鼓励,高校声乐教育事业的发展逐渐趋于稳定,近几年更是迅猛发展。然而,发展总是伴随着机遇与挑战,在高校声乐事业有序发展的过程中,其抓住了发展机遇,从而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但所面临的挑战也是前所未有的,高校声乐事关国家艺术事业的发展,事关国家声乐人才的培养,因此国家要大力加强对于高校声乐事业的扶持,积极改革,助其摆脱困境、开创局面。声乐文化传播浅析基于高校对声乐教育的要求,声乐文化传播对高校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声乐文化传播需要文化传播与声乐理论的双重支撑,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很大的困难,这也意味着声乐文化人才既需要具备充分的声乐理论,又需要拥有很高的文化传播意识。然而,由于现代传媒的复杂性与多样性,文化传播的效果往往不如人意,又因为高校声乐教育的局限性,声乐传播遇到一定困难。

声乐文化传播对高校声乐教育的作用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声乐文化的传播是大势所趋,其对于高校声乐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首先,声乐文化传播推动了高校审美教育的发展;其次,声乐文化传播对于我国民族凝聚力的提升有着巨大的作用;最后,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大批具备跨文化素养的声乐人才不断涌现。声乐文化传播的美育作用声乐是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高校的审美教育在培养艺术人才方面至关重要。而声乐文化的传播为高校声乐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尤其有效塑造了学生的审美能力,传统的审美教育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在国内各大高校中,学生一般在校内进行声乐文化交流。虽然学校的声乐活动形式多样,但在很大程度上都来源于声乐专业的学生,对于他们而言,他们在系统学习声乐知识时,就已掌握了基础的声乐理念与技能。因此,他们大多具备较高的审美素养,但是对于非声乐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其中也有一部分学生热爱音乐,由于未受过系统的声乐训练,并不深谙声乐知识。德国著名哲学家兼诗人席勒于十八世纪九十年代末在《美育书简》中提到:“要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除非使他成为审美的人,没有其他途径。”可见,审美教育利于全面人才的培养。因此,声乐文化若得到有效传播,那么高校整体学生的审美素养便可以得到有效提高。

声乐文化传播的凝聚作用

有研究表明,以文艺学作为声乐艺术的理论基础,导致了中国传统声乐技术审美准则的理想化。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在各个方面都有着自身的特点,其对于声乐教育有不同的要求,声乐文化随着各民族意识形态的变化而变化着,不断交流融合。声乐艺术包含着音乐结构、音乐语言和文化历史等,其传播的过程无不体现着不同时期的人文背景和精神面貌。因此,声乐文化的广泛传播下,促使各个民族凝聚在一起,取长补短,互相借鉴,由此提升了民族凝聚力。民族精神是一种精神力量,优秀民族精神以其无形的力量将我国各个民族汇聚在一起,使之团结一致向前看,由此带动民族整体声乐文化事业的发展。由此可见,声乐文化的传播有巨大的辐射作用,加之大众传媒这一力量的支撑,声乐文化不仅融合了科学技术与声乐教育,也凝聚了强大的民族力量。

声乐文化传播的跨文化作用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国文化的交流也不断加深,文化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体现。因此,声乐文化作为其中重要的一员,也加入传播的行列中。声乐文化的传播将各国在声乐方面有建树的专家齐聚一地,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发展各自的声乐体制,由此完善国家声乐体系,进而加大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促进了历史文化背景不同的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声乐文化传播下的跨文化交际为高校声乐教育提供了改革的方向,由此推动跨文化人才的培养。跨文化人才具备敏锐的文化传播素养,其拥有跨文化传播人才该有的习惯、观念与行为方式,在跨文化素养的支撑下,他们将系统的声乐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加强各国的跨文化交流。由此可见,在声乐文化传播日益频繁的背景下,高校的声乐教育寻找到了新的发展途径,为我国在国际声乐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具有跨文化素养的人才。

高校声乐教育中声乐文化传播的现存问题

随着教育与媒体的结合不断深入,声乐文化传播对于高校声乐教育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这一结合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两者之间的不统一可能影响教育事业的发展。除此之外,高校教育模式也会显示出不科学、不合理等情况,加之高校学生对于声乐文化传播的情趣还有待提升,高校声乐教育中声乐文化传播遇到了很大的难题。

声乐教育与文化传播的不统一

近些年,我国科学技术发展迅猛,多媒体的运用也随之广泛,文化传播的步伐逐渐加快,加之国家对高校教育的重视,两者只有有效结合才能迸发出新的活力。然而,由于文化传播的质量有时会不符合其传播速度,且声乐教育的体系也有待完善,两者无法有效结合。很多高校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在其声乐教育体系尚不成熟时就开始大力进行声乐文化传播工作,因此,在两者结合的过程中,两者发展的速度不匹配,学校自身的声乐教育体系发展速度还有待提升。部分高校只注重对学生声乐知识的教授,忽视跨文化知识的传授,导致学生空有满腹声乐知识,无法将其应用于对外交流中。

高校教育模式的滞后

毋庸置疑,近几年,国家加大对教育工作的投资力度,对于作为艺术事业之一的声乐教育更是极为重视。然而许多高校的教育模式仍存在单一、不科学等问题。首先,我国部分高校缺乏个性化的教学特色,缺乏针对性,不符合“有教无类”的教育原则,在办学时,因循守旧的教育模式,即使有所改变,各大高校也会争相模仿,没有根据自身特点进行改革;其次,高校声乐课程设置比较注重声乐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实践,导致学生无法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学生往往只掌握了声乐技巧,在真正演唱时会出现因紧张无法发声或气息紊乱等状况;最后,高校声乐教学内容脱离实践,大多高校的声乐教学内容照本宣科,忽略了学生的艺术修养,学生无法从声乐课程中得到全面的发展。由此可见,高校教育模式存在无法适应社会潮流的问题。

高校声乐教育中声乐文化传播的具体策略

高校声乐教育中的声乐文化传播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在两者的结合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因此针对相应的问题,高校应当完善声乐教育模式,以此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完善声乐教育模式

教育模式关系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关系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文化传播的深度。在我国当下的声乐教育模式的背景下,应当探索更加科学、有效的声乐教育模式。首先,高校教师应当因材施教,创建极具特色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其次,高校应当将教学内容贴近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声乐操作技能,而不是只注重声乐知识的教授,例如高校可加大实践课程的课时和学分,或者为学生提供设备完善的声乐练习基地,避免学生在演唱时出现舞台事故;最后,加强教师与学生间的交流,解决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的疑难问题,增强学生的自主性与积极性。因此,完善声乐教育模式能够有效解决课堂和教学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培养高质量的声乐人才与师资队伍,进一步完善声乐教育模式。

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高校学生的知识水平已然到达一定的人生高度,其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然而现代教育注重的是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方位发展,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需要时间的积累与正确的引导。首先,高校应当在平常的声乐教学中向学生强调审美情趣的重要性,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例如开展关于服饰与装扮的歌唱大赛;其次,高校应当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索“美”这一主题,培养学生发现美的眼睛,例如,自主创作符合“美”的歌曲,并进行展示;最后,鼓励学生进行跨文化交流,发现不同国家的不同声乐美,例如进行跨国视频交流等。总之,审美情趣的培养应体现在学生平常生活与学习中的方方面面,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内在素养,进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学生审美情趣的提高有利于声乐教育与文化传播的有效结合,进而为国家艺术事业的发展增添动力。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一个国家的文化事业与其政治、经济发展情况息息相关,文化与教育的结合是国家发展的需要,是当今信息时代的诉求,因此与作为教育事业领头人的教师至关重要。首先,教师要紧跟时代潮流,提高其跨文化素养,例如在校内开展文化传播活动,进行有关文化主题的讲座;其次,学校要利用寒暑假对教师进行培训,使其具备融合教育与文化的能力,以符合声乐教育发展的水平,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文化传播能力;最后,国家要为教师提供文化素养培训基地,关注教师的发展。总之,国家应当在声乐文化传播越来越快的今天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建设,当今传媒的发展为声乐文化传播提供了新方向,国家也应当为教师队伍的培训提供新支持。只有这样,声乐事业下的文化传播才会朝着更广、更高质量、更快的方向不断进步,由此推动高校声乐教育的发展。由以上分析可得,在当代传媒的大背景下,高校要响应国家号召,将声乐教育与声乐文化的传播进行融合,这一融合产生了意想不到的作用,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较多的问题,例如学校教育模式的不完善、教育与文化传播的步伐不一致等,因此深化改革势在必行。只有不断完善声乐教育模式,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培训,方能提高高校学生的审美情趣,为国家培养具有跨文化意识的声乐人才,以此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林莲.浅析普通高校声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J].教育教学论坛,2013(29):97-98.

[2]]吴建新.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09(11):32-33.

[3]董卿基.探究普通高校声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J].黄河之声,2013(03):22-23.

[4]金兆钧.光天化日下的流行[M].北京: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13):33-34.

[5]张彧.声乐文化传播对高校声乐教育教学的影响研究[J],2018(09):11-12.

[6]俞子正.声乐教学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篇9

【关键词】音乐图书;出版活动;音乐文化传播

一、出版活动与文化传播的关系

出版活动是对以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网络等媒介承载的内容进行编辑、复制、发行(或网络传播)的过程。出版活动的主体是具备一定知识技能并从事出版活动的人,出版活动的客体则是可以转化为出版物的作品,如文学、绘画、音乐作品等,它们是出版活动的主要对象。从传播学视角来看,出版活动与文化传播之间是不可分割的相互作用关系,它能够实现文化积累、促进文化交流、优化文化选择、推动文化创新,同时,文化的发展又反过来推动出版活动的发展。出版活动是一种文化活动,它具有特定的文化属性。文化传播是出版活动的最终目的。首先,出版活动能够实现文化积累。出版活动通过有形的出版物将无形的文化记录并保存下来,实现文化成果的积累,使优秀的文化成果得以传承。其次,出版活动能够促进文化交流。文化交流促进人们互通有无,促进文化发展并丰富其内涵。出版活动以出版物为载体实现了文化的交流。再次,出版活动能够优化文化选择。在出版活动中,为了达到文化良性传播的目的,出版机构根据大众对精神文化的实际需求,有目的地对文化作品进行甄别、筛选和取舍。最后,出版活动能够推动文化创新。出版活动是对文艺作品和内容加以整理、编辑、复制、发行的过程,是一种文化创新活动。

二、音乐图书出版的传播学特性

音乐图书出版是对音乐作品和内容加以整理、编辑、复制、发行,从而达到音乐文化传播目的的活动。它是音乐文化传播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并且与其他传播环节紧密联系。从传播学范畴来看,音乐图书出版具有整体协调、文化导向、信息把关等传播特性。

1.整体协调

从传播主体上看,音乐图书出版离不开出版人与创作者、听众的沟通。与创作者沟通,是为了创造更好的音乐作品;与听众沟通,是为了发现市场价值,从而有目的地组织音乐作品出版。从传播客体上看,音乐作品与音乐出版物、媒体之间存在各种矛盾,要解决这些矛盾,离不开出版人对各环节和要素的协调。这种协调是由出版活动在传播过程中的地位和角色决定的,音乐图书出版作为音乐文化传播链条的中间环节,是连接音乐创作者与受众的桥梁,它对音乐文化传播起到整体协调作用。

2.文化导向

作为一种精神文明产品,音乐作品的产生是创作者脑力劳动创造的成果。但要通过大众消费和认可,音乐作品才能实现其真正的价值。这种将创作者生产音乐作品与社会大众消费音乐作品串联起来的出版活动,就是音乐图书出版。音乐图书出版对音乐文化传播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我们甚至可以认为,音乐图书出版不仅传播了音乐文化,还集聚了音乐听众。音乐图书出版的文化导向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音乐文化产品的生产过程与音乐文化产品的消费过程。首先,音乐图书的选题、组稿源于受众对音乐文化的需求,出版机构应调研并获取市场对音乐出版物的需求信息,确定音乐图书的市场定位。例如,上海音乐图书出版机构联合美国威利斯音乐图书出版公司,制定“既富有文化品位又符合市场需求”的出版战略,结合“海派”出版优势与国际音乐文化出版音乐图书,满足了国内外对音乐文化的需求。其次,出版机构通过出版音乐图书,以优秀的文化作品和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引导受众,并影响受众对音乐作品的消费。

3.信息把关

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音乐作品,这些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文化内涵各不相同,并非所有的作品都有传播的价值,因此,对音乐文化传播进行信息把关是很有必要的。音乐文化传播的信息把关责任主要由音乐图书出版来承担。在音乐图书出版的策划、选题、审稿过程中,责任编辑负责全局把控和客观判断,对碎片化的音乐信息进行筛选,过滤低质量的音乐作品和内容,留下优质的音乐作品和内容。编辑的判断不是简单的信息选择,而是建立在目标受众的需求上,对出版机构的出版方针和目标进行把握,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判断还可能受到政治、经济、地缘等各种因素的影响,颇为容易。音乐图书出版对音乐文化传播的信息把关,一方面,减少了传播信息的数量,降低了受众的信息选择成本;另一方面,经过筛选的音乐作品会更符合受众要求。

三、音乐图书出版的文化传播功能

1.音乐图书出版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类的精神家园,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文明建设对于培养该国人民的文化修养、道德情操、审美观、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音乐不仅是一个艺术门类,更是文化产品的一种形态,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是一连串符号和信息的组合,音乐作品产生之初是创作者进行创作活动的个体行为,如果它没有被传播,那么其社会意义与文化价值将得不到实现。音乐文化传播使音乐作品得以共享,并且渗透到社会群体文化中,成为一种长期存在于人类社会的文化现象。音乐图书出版是一种文化活动,它如同一座桥梁,将音乐作品、传播媒介、传播主体、传播客体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传播链条,为音乐文化的快速传播提供了必要条件。音乐图书出版对散乱的音乐作品和内容进行收集、整理和加工,提炼其中的文化、思想、情感、民俗等元素,生成符合大众精神需求的音乐出版物,并且进入文化传播和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环节。可以说,音乐图书出版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2.音乐图书出版实现传统音乐文化升华

我国传统音乐文化源远流长,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精髓,具有极高的传播价值与审美价值。传统音乐文化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传承与发展依赖于音乐文化传播活动。同时,传统音乐文化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传承传统音乐文化一方面有助于出版机构挖掘其深层内涵,集聚有价值的音乐作品和内容,通过编辑与重组生成音乐出版物;另一方面有助于创作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出更加多元化、多形态的音乐作品。音乐图书出版通过对音乐资源的创新再造,促进了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升了音乐文化传播的价值,实现了传统音乐文化的升华。音乐图书出版不仅是对音乐信息、素材、作品的简单排列加工,还要进行一定的鉴别、筛选、分析、提炼,在加工的过程中,要去伪存真,保留音乐文化的精髓,发挥传统音乐文化的价值。可见,音乐图书出版对实现传统音乐文化升华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3.音乐图书出版与文化认同

音乐作为一种凝聚了特定语言、思想观念的文化产物,具有一定的族群特征,某个民族所特有的音乐文化是民族内部成员进行身份识别、情感维系与文化交流的纽带,并且能够唤起成员的群体认同感,这属于文化认同的范畴。文化认同是指群体或个体认可并接受来自群体外部的文化因素;新文化获得认同后会被内化为群体内部的社会准则和个人行为规范,并进行二次传播。文化认同是文化传播长期作用的结果,不是依靠个人能力就能完成的。当今社会,电视、广播、纸媒、互联网等大众传媒为文化传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性,并且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音乐图书出版具有文化导向特征,它通过对音乐作品的严格把关,并借助各种大众传播媒介,以音乐图书为载体,将音乐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使得原本处于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民通过音乐文化相互理解与包容,这就是文化认同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崔欣,孙瑞祥.大众文化与传播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机构,2005.

[2]王力博.传播学视野下的音乐编辑活动研究[D].西安音乐学院,2012.

[3]杨浩,牛殿庆.出版文化对城市文化传播的促进与完善[J].宜宾学院学报,2014(11):116-119.

[4]李明溪.文化传承视角下的传统音乐图书出版思考[J].传媒,2014(24):77-78.

[5]肖林霞.试论编辑出版在文化传承中的地位和作用[J].兰州学刊,2010(10):219-220.

[6]恽星.音乐编辑的内涵与外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

篇10

【关键词】跨文化 丝绸之路 传播学

一、丝绸之路

这条东西方贸易大道的开拓者是中国汉朝的使臣张骞。现代意义上的丝绸之路通常指的是西汉时期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因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故得此名,其基本走向定于两汉时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条路线。

德国历史学家赫尔曼在1910年出版的《中国和叙利亚之间的古代丝绸之路》一书中,根据新发现的文物考古资料,进一步把丝绸之路延伸到地中海西岸和小亚细亚,确定了丝绸之路的基本内涵,即它是中国古代经由中亚通往南亚、西亚以及欧洲、北非的陆上贸易交往的通道,因为大量的中国丝织品经由此路西传,故此称为“丝绸之路”。

跨文化传播指的就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组织、国家之间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它是一种文化的双向传播和交流互动,也是文化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的过程。在跨文化传播中,同一性和差异性作为两种基本力量起着推动作用,由于人类共同的本质特征及共同面临的生存环境等因素,使得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似性与共通性 , 这种“共享性”使得不同文化间有了实现传播的可能。差异性则是文化交流的原动力,文化差异固然阻碍了相互了解,但同时又会激发对不同文化的好奇心和兴趣,从而产生了吸引力,在差异性的前提下 ,文化间才有了相互交流的必要和意义。

二、敦煌特殊的地理位置在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现代传媒界已经发展到“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或许人们再也不需要经过长途跋涉穿越漫漫沙漠历经数年才能抵达彼国,人们需要做的只是轻点鼠标,即刻就可以在面前展现一幅异国风情。可以说,传媒技术的发展大大加快了信息的传播速度。现代传播媒介本身及其所携带的外来文化信息,以其新颖的形式和内容吸引了在传统环境中生活惯了的人们,他们的大量时间和精力被占用,社会关系也因此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媒介变革创造了一个多元化的媒介环境。这种媒介环境的变化,对人的信息渠道和信息行为,尤其是对社会的媒介系统都产生一系列影响。”

正如前面提到的那样,在丝绸之路这条横跨多国的文化之旅上,必然充斥着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与之相伴的即是文化的冲突。以道德和风俗习惯为例,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的道德思想和一些约定俗成的习惯,当不同的文化相遇时,就会出现冲击和碰撞。精神层面的文化冲突表现为受过不同文化熏陶和塑造的文化主体的审美价值、、情感方式、思维定式的成绩和碰撞。它是文化冲突中最深、最持久的部分。与文化冲突相伴随的是文化融合,它是跨文化传播发展的总体性趋势。文化融合是不同质的文化之间的交融整合。由于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各个地区、民族、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上的交流日益频繁,尤其是在互联网、卫星电视等大众传媒越来越普及的今天,跨文化交流已经冲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以多样的方式进行着。各种文化之间必然存在着冲突、交流、对话、理解、认同,直到交融、整合。

三、丝绸之路在今天

从传播学的角度出发,丝绸之路的传播是典型的跨文化传播,它跨越了多种不同的文化形态。丝绸之路跨文化传播的媒介形态向空间偏向媒介的转向扩大了丝路交往范围、增强了丝路传播影响。就跨文化视域下的丝绸之路而言,其空间偏向媒介的崛起不亚于传播效率的革命。传播中时间和空间有了走向平衡的可能。传播学者英尼斯不仅认为媒介有时间偏向和空间偏向之分,而且特别关注时间和空间的平衡问题。他认为时空平衡是一个社会走向文明并延续这种文明的前提,相反,不能达到时空平衡则是对文明的扰乱。

就跨文化视域下的丝绸之路而言,其空间偏向媒介的崛起不亚于传播效率的革命。媒介形态转向引发丝绸之路跨文化传播的流变媒介形态的发展变化。随着社会需要和媒介技术的进步而推进,而媒介形态之变又能有效地修正传播机制。丝绸之路跨文化传播中的时间偏向媒介的式微和空间偏向媒介的崛起,媒介形态由时间偏向向空间偏向转向,引发了传播路径由单线变为双线或多线、传播效率提高、传播影响范围扩大、传播中时空平衡有了可能等传播机制的流变。这种变化,深深地烙印在丝绸之路跨文化传播的一切成果之中,从石刻到文书,从金银到纸币,从低效到高效,从小范围到大范围,它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这些具象的事物,还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幅丝绸之路跨文化传播的视图。

其实,跨文化传播是世界整体性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经济国际化发展的趋势下,全球性的交通、通讯和以互联网、电影、电视、广播等为代表的各种大众传媒的传播与推动下,使跨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潮流。跨文化传播也已经成为当今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为。各种文化以报刊、书籍、影视作品等形式,通过卫星电视、互联网、广播等载体向世界的各个角落传送,进入异域、异国的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们的视野和意识中。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