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范文
时间:2023-10-26 17:31: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扩大内需,促进第二、三产业经济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对于国民经济促进作用的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就是通过扩大内需,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
(一)对工业的促进作用
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工业的支持,而水利基础设施投资的总投资需求量大,投资总额大,对于拉动工业经济的发展有着明显的作用。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大量的钢材、水泥、运输、化工、有色金属等工业原材料,以及运输、机械、建筑施工等产业部门的运作,加大水利基础设施的投资能够拉动工业需求,促进包括下游的发电、航运等在内的第二产业的经济发展,对国民经济增长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据有关数据统计,从2010年以来,对于工业增加值的拉动,水利基础设施的投资作用已经超过1000亿,而随着水利基础设施投资的增加,水利投资对工业增加值的拉动作用也在不断加大。
(二)对第三产业的促进作用
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由于水利基础设施投资的资金总额大,就需要有良好的融资平台和渠道,对于金融保险业的的需求,使水利投资对其发展也产生了促进作用。水利基础建设的投资还可以促进交通运输业和商业、饮食业的的发展。另外,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周边旅游业和房地产业经济的发展。
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中,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一直以其巨大的外部效应和非经济效应促进着国民宏观经济的协调、健康发展。水利基础建设的投资能够通过资源的配置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建国初,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工作重点是防治洪涝灾害,水利基础设施的投资一直以水资源和防洪工作为主,经过多年的建设,我国地域流域性大洪水的能力已经显着增强,水利的工作重点随之转移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上。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多样,致使水资源严重短缺且时空分布不均,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各地用水矛盾问题也日益尖锐,因此加强在水资源工程调配上的建设也愈加重要。南水北调工程东、中、西三条调水路线的建设将长江、黄河、淮河、海河构成“四横三纵”的总体布局,规划调水规模巨大,实现了全国水资源的南北、东西调配,协调了各地区经济的发展。增加有关水资源调配的水利基础设施投资能很好地缓解各地的用水矛盾,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区域性地方经济的发展。
篇2
一、国有经济及国有经济控制力概念
普遍认为现代政府在经济管理方面具有这些职能:维持经济稳定和增长、实现物价平稳和充分就业、推进收入公平分配。为了实现这些经济职能,政府被赋予一些控制经济的权力和实施这些权力的条件。控制在这里的含义是完全技术性的。它是指给定社会和经济结构,政府根据其效用函数,确定政策目标,即经济系统要达到的状态变量。通过改变控制变量的值来改变经济系统的状态,从而实现其政策目标。因而,控制力就是指政府通过改变控制变量来改变状态变量,从而达到政策目标时的时滞和实际逼近程度。当政府采用一些政策使某些目标很快很好的实现时,可以将之定义为控制力大,反之则小。
研究国有经济控制力问题,必须从国有经济的概念谈起。一般认为,国有经济是指资产归国家所有的经济成分,按目前的统计分类,应当包括国有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和其他企业中的国有成份。
国有经济控制力的概念,首先是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来的。报告指出:“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据此认为,“国有经济控制力”是指国有经济以多种方式参与国民经济中方向性的、具有产业主导地位的行业和领域,通过控制支柱产业和高技术产业中的骨干企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进行引导的调节能力,通过控制国防、战略性物资生产部门、高科技领域等部门,保障国家安全和经济安全,通过控制社会公共部门,保证社会稳定的保障能力的总和,着重体现为国有经济控制的企业和事业单位在国民经济中的影响程度,具体体现在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调节能力和保障能力。
二、影响国有经济控制力的主要问题
我国国有经济与其他国家的国有经济相比,具有自己独特的一面。作为经济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为维护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和政权稳定服务,这就决定了我国国有经济在社会经济结构中的分布范围和比重要高于其他国家。
1、国有经济布局合理性问题。国有经济布局合理与否,决定国有资本能否在市场经济中充分发挥作用。目前,我国国有经济的分布特点是“点多、面广、线长”,尤其是国有资本仍大量分散于自身并不具备明显优势的一般竞争行业和中小型企业,使有限的国有资本不能被有效集中使用,严重削弱国有经济的素质和竞争力。同时,行业中的“过度拥挤”,不利于国有资本配置效率的提高,并最终影响国有经济控制力的发挥。除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自然垄断行业、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及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骨干企业外,国有资本还广泛分布于一些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竞争比较激烈的加工工业和一般业。据统计,我国608个工业小类中,国有企业涉足604类占99.3%,大中型国有企业涉足533类占87.7%。就是一些竞争性的加工工业和一般竞争行业,国有经济的比重仍然偏高,如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3个门类中,国有企业所占比重均超过50%;冶金工业国有化程度超过60%,汽车工业国有化程度超过70%。
2、国有控制企业的经营绩效问题。国有控制企业是国有经济的主体,担负着许多的社会功能,这就决定了它不可能像其他经济类型企业那样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是,我国国有经济广泛存在于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在一般竞争性行业中有大量的国有控制企业存在。在这些行业,国有控制企业必须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参与竞争,它们在行业内的地位和控制力与其经营绩效密切相关。即使在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国有控制企业的运营也要讲求一定的经济效益,如果国有控制企业因经营无方导致长期巨额亏损或者政策性亏损超出了它产生的社会效益,再谈控制力也就失去意义。国有企业经济效率相对较低,整体素质差,竞争力弱。2002年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净资产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净资产的比例为66.8%,但其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所占比例仅分别为43.7%和45.5%,净资产收益率只有6.63%,远低于其他所有制企业;总资产贡献率为8.71%,不仅远低于集体企业和外资企业,而且低于规模以上企业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国有企业比重大、利润高的六个行业(石油、烟草、钢铁、交通设备、电子和通讯、发电),除烟草外,非国有企业总资产贡献率都显著高于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平均高近2个百分点。
3、国家控制经济的手段和方式变化。国家对经济实行控制的手段和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通过发挥国有经济的作用对国民经济进行直接控制只是其中的一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运用法律(法规)手段等间接方式来调控经济将会被越来越多地采用。这样,对国有经济控制力的要求将会相应降低。因此,市场经济的发育程度对国有经济的发展及其控制力的变化有着很大的影响。
三、增强国有经济控制力的有效途径
国有经济通过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强重点领域,是提高国有资产整体质量,保持国有经济适度的控制力,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是积极稳妥地加快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保持必要的数量和比重。改善和提高国有经济控制力,需要保持必要数量的国有经济。没有一定的数量和比重,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支撑、引导和带动作用就无从谈起。国有经济这种必要的数量和比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总量中保持必要的规模和比重;二是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今后相当一个时期国有经济应继续处于支配地位;三是在不同地区国有经济所占比重有所差别,但应保持一定的规模。为此,一要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机制。二要充分发挥国有大企业在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中的作用,加快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能力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支持具备条件的国有大型企业通过重组上市等多种途径,加快发展主业,增强竞争力,扩大影响力和带动力。三要建立健全国有企业优胜劣汰机制,加大国家对国有企业政策性关闭破产的支持力度,通过市场机制淘汰效率低、失去竞争力的企业。
篇3
1.1能源是经济发展的命脉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之一,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资源。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能源不仅提高了资本、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的生产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能源消费的日益增长对维持经济的高速增长至关重要。因此,能源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命脉。
1.2煤炭在我国能源体系中的绝对主导地位长期不可动摇
(1)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比重中占绝对优势。由于我国能源储量特点,长期以来,一次能源生产结构中煤炭的比重保持在70%的高位水平;从1953年的96.2%到1978年的70.7%再到2007年的70.4%,煤炭消费比重居高不下,如图1。
(2)煤炭的主导地位几年内不可动摇。①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煤炭发电优势明显;②我国石油资源相对匮乏,能源安全问题不容小觑;③西气东输对煤炭工业的影响力度有限;④新能源起补给作用,短期内不可能解决主要问题。
2实现煤炭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紧迫性
2.1煤炭消费量增长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密切关系
从表1中可以看到,国民经济的发展与煤炭消耗量的增长基本同步。1999年之后,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能源消费总量也不断增加。2001年,中国的实际GDP突破10万亿元,国民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固定资产投资迅速增加,重工业比重出现了增大趋势,钢铁、建材、电解铝等高耗能产业迅速扩张,由此导致了能源消费量的急剧增加,甚至超过了经济增长速度。由此我们认识到,国民经济的增长是以能源消耗量的增长为动力的,而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又要求持续高涨的能源消耗量。
2.2实现煤炭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紧迫性
我国近几年的经济表现为以高耗能来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不良态势,2003年~2007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为10%、10.1%、10.4%、11.1%、18.3%,平均年增长率为12.0%;同期煤炭消费量增长分别为18.9%、15.5%、12.3%、10.1%、9.2%,平均年增长率13.2%。以8%的增长速度计算,到2020年,我国煤炭年消费量将达到51亿t标准煤。且不考虑由煤炭开采引起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由矿难引发的人员伤亡等负面效应,单是从能源供应来看,若不加以控制,我国将面临能源枯竭的潜在威胁,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将因此受到冲击。煤炭经济可持续发展迫在眉睫。
3实现我国煤炭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探讨
3.1加强国家对煤炭年总产量的宏观调控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基础设施、房地产、对外加工出口以及重化工业的发展都在加快步伐,而这些高耗能低效益的产业发展直接导致了能源需求量的急剧上升,并由此决定了生产量的同步上升;中央和地方政府对GDP的指标、大利益集团扩张的做法,成为能源消耗量急剧增长的直接驱动力;煤炭行业供不应求的市场形势又直接导致了煤矿管理者过分注重产量而忽视了资源利用率、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等问题,小煤窑的广泛分布又加剧了以上不良现象的蔓延。另一方面,从1990年~2007年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是能源消费增长速度与经济发展速度的比值,是能源需求预测的重要参数;来看,从2002年起,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小于1的状况出现逆转,从2003~2007年分别为1.53、1.59、1.02、0.87、0.42,由此可看出我国粗放型经济的增长迹象,如图2。因此,国家对煤炭年总产量的宏观控制显得尤其重要。有了总量控制,就能迫使地方政府和企业调整产业结构,推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节能措施,逐步地变粗放型为集约型经济,挤出能耗指标来发展新的节能产业如信息工业。
3.2实现煤炭行业集团化发展
目前,世界主要产煤国家都形成了一个或多个占有垄断或控制地位的煤炭企业集团。如美国前产煤企业的行业集成度约为58%(2004年),俄罗斯一家产煤企业的市场份额占到了95%,我国前产煤企业的产业集成度约为25%。“十五”期间,我国煤炭企业的大型化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已形成3000万t级以上煤炭企业10家,其中亿吨级特大型企业集团2个,5000万t级大型企业3个,其中23家煤炭企业跨入全国500强[1]。
3.2.1煤炭行业走集团化道路能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
近几年来,国家为减轻电油煤运紧张状况采取了全面的措施,例如,如发改委为解除煤运瓶颈升级大秦线投资9亿,经过2002年到2004年三年的挖潜扩能,大秦线运量达到1.5亿t。但这与我国煤运需求仍存在明显差距,2004年以来,我国出现了电油煤运全面紧张的状况,全国各地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拉闸限电,区域经济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分析原因,我国煤炭企业数量众多的现状制约了政府宏观调控的成效。煤炭行业走集团化道路,能增强国家宏观调控能力。按照高产高效原则,加强煤炭基本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大型煤炭基地,改造一批关系全局的重大项目,用大煤矿保大电力,使煤矿基本建设规模与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相适应,增强发展后劲。
3.2.2煤炭行业走集团化道路能解决现有问题
在煤炭行业实施集团化战略通过组建大型煤炭企业集团能够综合考虑集团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从而合理有序地开发煤炭资源;能够利用资金、技术优先改善煤炭安全生产装备水平,提升煤炭安全生产能力;能够利用自身的规模优势,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依靠企业内部机械解决生产企业重产出、轻投入问题,从而提高集团的盈利能力和员工的收入水平。
3.2.3小煤矿仍是我国煤炭工业的重要补给
近几年来,整治和关闭非法和布局不合理的小煤矿已成为我国煤炭工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内容之一,但是,出于实际情况考虑,未来一段时间小煤矿将仍是我国煤炭工业的重要补给。第一,我国煤炭资源分布南北不均,个别地区受条件约束只能进行小规模开采;第二,小煤矿已经成为解决某些地区煤炭供应紧张问题最为经济的途径;第三,在部分经济落后地区,小煤矿长期以来是重要的经济支柱。鉴于以上原因,从我国总体能源格局出发,近期内不能完全舍弃小煤矿,而应该下大力气对合法经营的小煤矿通过包括联合、兼并、改造等多种方式进行整治,以提高其生产质量、生产规模和生产效率。
3.3推动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
篇4
摘 要 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控制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命脉。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国有企业要适应国家发展和市场竞争的需要,就要不断进行战略性的经济调整和改革,以促进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加强国内国企经济的调整需要从国有企业的布局和企业的组织结构两个方面进行合理的规范和改革,以促进国有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国有企业 经济调整 目标 内容 探究
国有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在我国的国有经济中,国家对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领域和重要行业都进行了较为严格的控制,如国防性和公益性的行业。而对一些一般的营利性竞争行业,国家则采用较为松弛的管理和控制,甚至不参与企业管理。因此,国内国企进行的经济调整也要根据国家对不同国有经济的要求和控制程度,以更好地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国有企业自身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保障。
一、加强国有企业的合理布局
我国国有经济的分布范围较为广泛,涉及到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要加强国家对国有企业的经济调整,就需要从不同的行业和领域对国有企业进行合理的布局。
1、国家要对关乎整个社会稳定和安全的行业领域采用独资和垄断的方式,以确保国家和社会的安定。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是一个国家进行国内一切改革和发展的基础。因此,国家要加强对一些重要国有经济领域的控制,如国防军事工业、航空航天业、金融业和广播新闻影视业等重要的领域和一些较为特殊的农业领域,这些行业领域都是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基础条件,需要国家实行绝对的垄断和控制。
2、在国有经济的范围中,对于一些对国家和社会影响较大的行业领域,国家要进行一定程度的掌控和投资。如国有经济中的铁路运输、航空、城市电力、通讯和石油开采等国家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领域,国家不能进行完全的垄断支配,而是要运用我国的法律和国家的行政手段对其进行部分的干涉和管理。
3、国家要加大对重点国有企业的投资和支持力度,对于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些支柱性产业要充分发挥技术和人力等各方面的支持作用。国家可对国有经济中的一些大型企业加大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提高对大型企业集团的支持数量,促进国家经济实力和企业竞争能力的提高。
4、高新技术产业是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产业,对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积极地推动作用。高新技术产业包括的范围较为广泛,主要有海洋工程和新能源、新材料的开发和运用等,是社会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国家要以长远的眼光来看待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社会和国家带来的巨大利益,不断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力度。
5、国家要加大对国有大企业的财力、物力和人力等各个方面的支持和投资力度,增加大企业的数量,而对国有小企业则让其自由竞争和发展。如在电子、机械化工等大型产业的发展中,国家适当地加大投入可以使企业扩大规模,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为整个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带去更多的资源和服务。而对于家具、食品和纺织等制造产业和领域,国家要适当地减少对其的控制和参与,让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中进行自由竞争,以优胜劣汰的方式实现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
6、保持国有企业各自的特色,促进自身优势的发挥。我国国有企业合理布局的目标是鼓励不同地区充分发挥自己的区域资源优势,促进各地区特色经济的发展,以实现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由于历史和地理位置的原因,我国各地区的政治经济发展并不平衡。在东部的沿海地区,因为地理位置的优势,开放程度高,与外界的交流较为密切。在这些区域,国家可加大对新兴技术产业的投资,鼓励和支持该地区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研发。
同时,在我国的中部地区,由于经济相对落后,国家可注重对其进行矿产、能源资源的开发,加强对这些地区交通和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建设,充分发挥中部地区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的优势,促进中部地区区域特色经济的发展。对于西部地区,国家要实行政策上的倾斜和支持,促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以东部地区的先富带动西部地区的发展,缩小地域贫富差距,促进各地区的协调共同发展。
二、积极构建合理的国有企业组织结构
构建合理的国有企业组织结构就是指在经济体系的改革和发展中,要保证大小企业的合理比例,保持中小企业占大成分的比例。在国有经济调整中,国家要不断增加国有大企业的经济规模,促进大规模企业数量的增加,同时还要保持中小企业的数量,提高它们的市场竞争力。我国国有企业的经济调整要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作出适时地调整,积极促进国有企业合理组织结构的构建,从而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目标。
调整和优化国有企业的布局和组织结构,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促进国企经济调整的重要方式和手段。随着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加强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促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是增强国有经济主导地位的基本保障,也是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国有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其发展状况直接关系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和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强弱。因此,在进行国有企业的经济调整过程中,国家要根据企业的自身特点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涉及不同行业领域的国有经济要采取不同的掌控政策,以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交通;县域经济;重要性;结构;发展
交通运输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服务性、战略性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县域经济建设中,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担负着千百种原燃材料的运输供应,形形商品的交换,成为各行业生产、流通的不可或缺的链条;对地域资源的开发利用,起着决定性的引导作用;对于地震、洪水等灾害的救援来说,交通网络是重要的生命线;对于城市与城市之间,城市与乡村之间起着重要的沟通交流作用。具体讲,其重要性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一、交通运输产业推动就业,拉动县域经济增长
公路建设可直接带动建材产业、机械制造业和石油产业的发展并实现在经济链上的扩展。据交通运输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关昌余介绍,拉动经济最有效的载体之一就是建设高速公路。高速公路每亿元投入,可创造直接就业岗位1800个,间接就业岗位2100个;高速公路每公里建设需钢材500至1500吨,水泥4000至12000吨,沥青1900吨。 据此测算,迁安确定实施的京沈高速迁安连接线等总投资近30亿元的工程,可以创造直接、间接的就业岗位8.9万个,需要的钢材将达1.75万吨至5.25万吨,水泥14万吨至42万吨,沥青1万吨。根据交通投资能够产生具有拉动作用的乘数效应,将带动大约100亿元的投资规模,将有力拉动迁安区域经济发展。 此外,便捷的路网建设能够实现同城效应,大大降低城乡间的生活成本,较好地实现产业互补,促进经济的更快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更快提高。便捷的路网还能将沿线中心城镇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交通走廊或经济走廊,这些走廊将构成独具特色的产业带,市场将更加集中,经济发展更加迅速。同时,路网建成后,还能大大增加沿线区域的就业机会,加大区域经济的开发力度,提升沿线房地产市场规模,拉动沿线第三产业的发展。
二、交通运输可调整县域经济产业结构
交通部已更名交通运输部,随着名称的更改,交通运输产业的结构调整开始了一个新的起点,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人才需求结构和交通运输产业结构是紧密相连、互依互存的关系,一方面的变动将会直接影响着另一方面的调整,例如交通运输产业的结构变动会直接影响到人才需求结构的调整,反之则亦然。交通运输产业结构的调整从根本上来说,是一个使交通结构不断趋向于现代化、合理化、大众化、高效化、自动化的进程,同时对能源配置关系起到了调整作用。现如今,产业升级的速率愈来愈快,这就使得在资源配置关系中,技术产业结构的作用愈发凸显,它一方面影响了运输人才需求的结构,另一方面也制约了交通运输人才的专业性和多样性,这对相关人才的专业素养而言有了一个质的定义,对县域经济而言,起到了注重人才培养的作用,从而也体现了“人才强县”的战略目标。因此,交通运输产业的调整对县域经济产业的调整作用巨大,应予以高度的重视。迁安是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随着境内丰富铁矿资源的被开发,交通运输网络逐渐完善发达,随之市内产业结构也逐步调整,形成了以以铁矿开采、钢铁冶炼、精品钢材、先进制造业为主,水泥建材、地毯服装、造纸包装、电力能源等产业协调发展的格局,吸引了大量各类专业、综合类人才。
三、交通建设切实解决了县域的“出行难”问题,加快了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进程
改善人民的衣食住行条件,是民生建设的基本内容。衣食住离不开交通的贡献,出行更是交通建设的首要职责。在远古时代的愚公移山的故事便说明了道路对出行的重要性。在生产效率高度发展,生活质量大幅提高的今天,出行问题更显重要。离开了快速的的交通,生产效率将无从谈起,生活的节奏将大大降低。过去由于交通路况无法与现代化交通相适应、相协调,这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现在把交通建设摆到一个高度去认知,使它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是一项得民心、顺民意的工程,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和实践。作为县级市,河北迁安已经实现了村村通油路,各镇乡到城区的20分钟交通圈初具规模,全市所有行政村到城区的45分钟交通圈也呼之欲出,大大缩短了城乡距离,极大地促进了城乡交流和文明生态村建设,推动了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进程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进程。
四、完善的交通可以拓展个体生命的宽度和高度
以上几个方面都是从大的角度说明了交通对县域经济的重要性之所在,从小的角度出发同样也可以体现交通的重要性。交通的完善大大节约了人们出行的时间成本。前30年人们出一趟远门,花在路上的时间少则几天,多则半个月,边远农村的人们进城是一件奢侈的事情,但放在今天,由于交通的完善性和便捷性,同样的距离出行时间可以缩短到几个小时甚至是几十分钟,而且出行的选择方式也是多种多样。节约下来的时间可以供人们去做其他更加有意义的事情,比如说学习、工作、观光、休息、旅游等,这从根本上来说让个体生命的宽度、高度、甚至是深度不仅达到了量的变化,更是达到了一个质的飞跃
综合所述,交通运输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命脉和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将社会生产、任务分配、商品交换以及消费等环节有效地统一起来,保证了各项经济活动地有效进行。由于社会大生产的兴起及变革,同时也为了满足生产发展的需求,交通运输产业作为一个独立的部门存在于社会,立足于社会。对于县域经济而言,交通运输产业一方面大力地改善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满足了生产生活对于运输的重要需求,另一方面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交通与经济相辅相成,只有协调好两者的关系,才能从根本上推动县域经济的繁荣发展。由于交通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体现,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县域经济在交通产业的推动下更加昌盛。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两型社会 农牧业 财经 新前景
一、两型社会下农牧业财经改革的必要性
农牧业一方面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又是关乎到国民升生计的国家性战略核心产业。农牧业的发展水平的高低程度,会影响并且主要影响着我国的现代化水平的高低。从全球的角度来看,凡是经济发达的工业先进的西方国家,它们往往会具有坚实而又可靠的农牧业基础,例如美国、法国、英国、等等国家就是这方面的典型的代表;从相反的角度上看,一个落后的农牧业国度,往往也很难在此薄弱的农牧业的基础上建立有效、长久而又可持续性的现代化工业经济,这方面前苏联、同一时期的东欧诸国便是前车之鉴。所以,不管从政治的角度还是从经济的角度上来说,农牧业都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命脉性基础行业。从目前来看,我国正处于工业化迅速发展的时期,我国正向全面工业化逐步迈进,实现中华民族国家的工业化、现代化最为关键的阶段,但是,我们从三大产业的发展的态势上来看,农牧业依然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一大短板,与第二、第三大产业它们的发展极为不匹配。
我国农牧业发展滞后、不合理,其中财经问题尤为突出。我国农牧业财经发展效率低、规模小、污染高、人才少、发展方式水平较低,这些恐怕都难以支撑我们农牧业向全面的、先进的、现代化农牧业发展模式的建立。所以,转变农牧业财经发展模式不仅仅是我国目前农牧业发展战略的核心,也是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为我国全面的工业化提供更加强有力的经济支持,同时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国现代化,建立我国全面的小康社会的一大政治问题。
二、进一步促进农牧业财经发展方式中转变机制的合理有效改革
(一)加快农牧业财经发展方式的动力推动机制的改革
改造农牧业财经发展方式的动力推动机制,就是要改造农牧业财经发展方式的转变列车的启动装置。改造农牧业财经的发展方式的动力推动机制,就是要将驱动农牧业的财经发展方式改革中最主要的力量进行进一步优化设计。从我国改革开放的初期开始,再到实行包干到户这样一种联产性的责任承包制度,从而释放出一种强大的生产积极性,从此以后,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就以市场化方向为导向,逐步建立起了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这样一来更加催生了我国整体国民经济的繁荣与发展。从这样的经济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出,任何的一种制度的转型抑或是转轨要是想获得全面的成功,从经济的角度上来说是进一步优化经济的结构,从政治的角度上来说是进一步破除落后体从而建构新的体制。进一步优化农牧业财经经济的结构是进一步改革农牧业财经的发展方式的主导性重要力量。农牧业财经经济的结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了农牧业财经的产业结构、区域的二元结构和农牧业财经的就业结构,在农牧业财经的产业结构当中,则是以农牧业财经的经济结构为基础。农牧业财经产业的结构优化相对于农牧业财经的发展方式改革起到了主导性的推动作用。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农牧业财经的产业结构优化事实上是优化农牧业财经的经济结构的直接性动力,农牧业财经的经济结构的整体性质的变迁就会必然导致我国农牧业财经的发展方式的进一步改革,三者之间形成了一种前后呼应的,相互衔接的经济的逻辑性链条。
(二)进一步加快农牧业财经技术进步机制的改革
农牧业财经的发展方式的目标具有多层次的特点,根据农牧业财经发展模式中达成的目标层次的不同,我们可以将其划分成宏观的目标、微观的目标和综合的目标,相对而言,技术的进步机制也可以依照上述划分成服务于农牧业财经宏观目标的宏观的机制、服务于农牧业财经微观目标的微观的机制、服务于农牧业财经综合目标的综合的机制。农牧业财经的发展方式的多层次特点使其目标可以包括为外延到内涵的目标、农牧业财经的产业布局的优化目标、农牧业财经的产业结构的优化目标、农牧业财经的产业组织的优化目标、基础资源的保障优化的目标、农牧业财经的功能定位的优化目标、农牧业财经的生态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等等7个方面。所以,我们可以根据各中层级目标的具体的内容,将这七层次的目标划分成三大类层次,其中的外延到内涵的目标和农牧业财经的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宏观型的目标,农牧业财经的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农牧业财经的产业组织的优化目标和农牧业财经的功能定位的优化目标是微观型目标,农牧业财经的产业布局的优化目标和基础资源保障的优化目标是综合型目标。
三、进一步加强循环经济的农牧业财经体系
我们要加快从传统农枚业财经发展模式、资源消耗型农牧业财经模式向生态型农牧业财经模式、资源循环利用型的农牧业财经发展模式转变,继续促进农牧业财经的可持续性发展,进一步优化农牧业财经的布局结构,加强农牧业财经运转过程中的资源的循环的利用,形成大农牧业财经内部的良性的循环,进一步提高农牧业资源的利用率、实现农牧业财经的投人的减量化,进一步降低农牧业财经各类“污染”型数据,促进农牧业财经科学有效运行。从生态角度上来看,农牧业的发展要以依据循环经济发展的原则,要根据农牧业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将这一生态观点移植到农牧业财经发展模式上,也要因地制宜,科学有效的发展。
改革农牧业财经的发展方式不在于一朝一夕,这个过程注定是非常艰巨而又长期的过程。农牧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以及战略性的产业,农牧业的繁荣与强大与否会直接影响 着我国工业化发展的推进速度以及工业化发展的推进深度。目前,我国的工业与农牧业发展相比较显示的巨大反差和鸿沟,这都迫使我国政府将关注的焦点置于如何进一步增强农牧业的综合实力,这又必须 先从我国农牧业财经问题开始解决。进一步转变我国农牧业财经发展模式,进一步改造传统的农牧业,夯实农牧业的基础地位,增强农牧业的实力,繁荣农牧产业经济,进一步实现发展中的国家的农牧业的跨越式发展,为其建立一条科学的道路。进一步改革农牧业财经的发展方式并不是一句口号或是空话,我们只有真切地将其发生在我国现实的农牧业生产的经营过程之中,这样才能真正的把农牧财经转变成农牧业财经发展方式问题落到实际上。改革农牧业财经的发展模式的机制和体系是作为进一步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的一大非常有效的实现形式,这无疑也对进一步转变我国农牧业的发展方式起到巨大的作用。可以这么说,农牧业财经的发展方式的绩效转变好与不好,这会得益在我国转变农牧业财经发展方式的体系模式是否可以良好的运行。所以,进一步转变我国农牧业财经的发展方式的体系模式只有在农民牧民、政府以及企业各大主体置于市场经济的运转基础上,相互积极地配合,互相协调,互相进行反馈,这样才可以收获更加好的农牧业财经发展方式的转变绩效,进一步实现农牧业的跨越式的发展。一切变革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一定会面临曲折性问题、困难与长期性时间问题,改革我国农牧业财经发展方式也不会是一个例外。我们只有把握以及遵循科学的经济规律这一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利用各种手段以及途径,这样才能使农牧业财经的变革花费最小的成本而获取最大的收益。
参考文献:
【1】陈瑞清;大力发展农牧业循环经济,推动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发展;内蒙古日报;2007
篇7
【关键词】 黑龙江省 农业旅游 经济发展 存在问题
黑龙江省农业旅游经济的发展一方面是作为农业大省的第一产业的大发展,另一方面又是第三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是黑龙江省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有机结合,从而又会促进第二产业良性发展的国民经济发展大计。黑龙江省农业旅游经济的发展将会促进黑龙江省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并将会对黑龙江省的社会、文化、环境产生积极的效应。针对黑龙江省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及国内外农业旅游经济发展的现状,达到农业旅游经济发展的供给和需求的平衡,大力发展黑龙江省的农业旅游经济,以此引领中国农业旅游的经济发展,带动黑龙江省国民经济的更好更快的发展。因此要着重研究作为农业大省、工业老基地的黑龙江省其农业旅游经济发展中的问题是什么,如何解决这些阻碍黑龙江省农业旅游经济发展中的问题,达到黑龙江省农业旅游经济的真发展、好发展、大发展。
1. 农业旅游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工业化问题
黑龙江省农业旅游的发展首先应该是工业化的发展过程。经分析旅游业发达的国家都基本上完成了工业化过程,而黑龙江却没有完成工业化,所以黑龙江农业旅游经济的发展必须是工业化的发展,根据黑龙江省工业化的基本现状其农业旅游经济存在如下问题。
第一,工业化过程中存在的旅游需求不足。农业旅游的旅游者主要是城镇居民,农业旅游经济的发展也主要是随着城镇居民的旅游需求而产生和发展的,而黑龙江省工业化落后,城镇居民存在很大的贫富差距,出现富者的远距离豪华旅游和贫穷者的无距离零旅游。导致黑龙江的旅游出现农业旅游这种短距离的旅游项目需求的真空区域。这种真空区域的局面是要靠提高穷者的工业化参与程度来改善的。
第二,工业化过程中存在的旅游主体弱势。旅游主体是农业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中国的就业形势紧张,黑龙江省的就业形势更为严重,存在着严重的失业率;而农业旅游经济的实现是以充分的旅游主体存在为前提的,工业化薄弱的一个旅游市场是无法实现充分的旅游主体的,只有增加工业化从业者的人员绝对数量才能增加农业旅游经济发展的旅游主体数量。
第三,工业化进程中存在的闲暇时间较少。工业化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合理的工业化过程,但根据黑龙江省工业化过程所处的阶段,黑龙江省的工业化过程还处在初级阶段,极不发达的工业化阶段。工业化进程中的从业者还处于一种甘愿受剥削的困苦时期,从业者们还没有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农业旅游的闲暇时间。
第四,工业化过程中存在的工资薄弱。劳动力过剩问题仍旧是黑龙江省面临中的问题,激烈的劳动力就业群体的竞争也因此降低了单位的用人成本,从而黑龙江省的工业化出现了劳动力工资薄弱的局面;工人的工资问题,是工人成为旅游者的至关重要的条件之一。
2. 农业旅游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农业产业化问题
农业旅游经济的发展是离不开农民的,农民是农业的从事者,也是农业旅游经济发展的地接人员的主要构成群体。而农民的解放投身于农业旅游经济发展的行业发展中去,这要依靠于农业的产业化发展,这样才能解放更多的农村从业劳动力,更好更快的发展农业,发展经济。
第一,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旅游供给不够。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但农业的科技含量还是比较落后的,经调查研究黑龙江仍然存在着木犁耕地等落后生产方式,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忙于作物的耕作,农民并没有太多的关注并参与到农业旅游产品的开发与农业旅游资源的供给中去。农业旅游资源的供给发展处于一种盲目的开发、发展阶段。
第二,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旅游时间错位。黑龙江省的农业耕作具有黑龙江的本地特色,黑龙江农作物种植是一年一熟制,存在春耕、夏休、秋收、冬闲的特点。往往“五一”、 “十一”这些传统的大节日,也就是旅游主体最多的时间内,旅游客体却存在着无法满足旅游者旅游需求的时间错位现象。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则会大大改良这种时间错位现象。
第三,农业产业化中的旅游客体不完善。旅游客体的发展是农业旅游经济发展的主要资源依托,其发展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这一切的解放、发展、和实现离不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黑龙江省的农业滞留劳动力过多、劳动力没有完善的流动方向、其解决农业产业化问题不是单一的农业产业化问题;需要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大力发展才能得以实现农业的产业化,才能更加完善黑龙江农业旅游经济的旅游客体资源的开发、建设。
3. 农业旅游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经济一体化问题
农业旅游经济的发展是一个整体的实现过程,其中间环节缺少任何一个都会影响其农业旅游经济的发展,黑龙江省农业旅游经济发展也是黑龙江省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过程,经济一体化关联度越高其农业旅游经济发展得越好。
第一,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旅游资源保障不到位。农业旅游经济也是包括吃、住、、行、游、娱、购的一种综合性的旅游经济。农业旅游经济的发展是需要整体行业的共同发展的一种经济运行体。经济一体化过程就是旅游资源保障到位的过程,任何一个环节的保障不到位,都会导致农业旅游经济的下滑式发展。
第二,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旅游服务偏差。旅游按其本质来说是为了达到一种身心的放松和愉悦,其旅游服务可以说是农业旅游经济发展的命脉,关乎到农业旅游经济是否能够健康持久良性的发展。经济发展的不同步性、会导致各地方旅游服务的偏差过大,在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应加强信息的公开化、减少旅游服务低差的劣质偏差。
4. 农业旅游经济发展的政府引导化问题
政府的引导化对黑龙江农业旅游经济的发展具有决定兴衰的重要作用。政府在农业旅游经济活动中具有监督、宣传、掌控、保障其健康发展的举足轻重的地位。
第一,政府引导化过程中政策支持力度小。农业旅游发展的县域经济体的政策支持导向会决定一个地方的招商引资、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从业人员的队伍建设等一系列旅游软件以及旅游硬件的开发、建设和完善。
第二,政府引导化过程中闲暇时间掌控执行力差。旅游的闲暇时间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靠严格的政府部门的法律法规以及政府工作人员的严格执行力才得以实现的。政府的执行力的强化是旅游闲暇时间的有力保障。政府的执行部门的执行力的有效实施才会有黑龙江农业旅游经济的健康有序的发展。
第三,政府引导化过程中宣传造势意识淡化。现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时代,政府应领军建设合理有序的网络宣传造势平台,让潜在的旅游者通过官方可靠的信息化平台了解更多、更好的农业旅游资源地的宣传造势活动。加强在政府引导下的农业旅游资源的系统化、规范化、产业化发展。
结语
黑龙江省农业旅游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农业旅游经济在工业化进程中、农业产业化、经济一体化、政府引导化过程中的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这种农业旅游经济的发展会随着“四化”的发展而发展。其存在的问题也会在“四化”的过程中不断得到解决和完善。我们要不断在“四化”的过程中,加快黑龙江农业旅游经济的发展,达到旅游供给和旅游需求平衡,发展旅游经济,带动黑龙江省的整体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程恩富:《程恩富选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5月第一版.
篇8
所谓电力市场的供需关系,是指电力供需双方的对比关系,电力供需关系有以下三种关系:供不应求、供大于求、电力供需均衡。
供不应求:顾名思义,就是指电力部门的发电量小于社会用电的使用量,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用电量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状态,其紧张程度已经达到历史新高,这也是笔者要研究供需视角下电力市场营销的目的。
供大于求:是指由于部分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出现低迷,或社会整体经济萧条而导致生产能力放空或电力使用量大幅降低,电力出现供大于求的矛盾。
电力供需均衡:均衡(Euqilibrium)是指市场中电力供给与电力需求的暂态平衡,它是研究市场机制如何运作的一个基本概念,均衡分析是经济学家分析市场运行的最普遍的方法。这样的状态是电力部门和全社会最理想的状态,能够实现全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以及运用,实现生态文明的建设,造福人类。
二、电力市场需求分析
电力营销是针对电力这种特殊的商品所进行的活动。现代市场行情瞬息万变,关系错综复杂,竞争异常激烈,风险变化多端。电力营销要求供电企业成功地进入、占领、巩固和不断扩大市场,提高和扩大电能在能源消费中的份额。把握好电力市场的需求,是营销中的有力手段,一方面是扩大电力需求总量,以做到电力生产规模经济:另一方面是优化需求曲线,以做到电力生产低成本、电力供应低损耗,客户低电价,实现社会资源利用最大化。下面就电力市场的需求作简要分析。
第一,经济增长对电力市场需求的影响。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各行业发展的命脉,也是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基础产业。电力工业的健康发展,能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样,国民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电力工业的大力支持。一般来讲,GDP的增长速度和电力需求成正比例的关系,即认为GDP的增长速度与电力需求增长速度成线性关系。常用的弹性系数法就是通过国民经济增长速度预测电力需求的增长速度。
第二,电价对电力市场需求的影响。
伴随着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进程,以及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有效地实施,各行各业对能源的需求逐步提高,电价对电力需求的影响日趋明显。一方面,电价的高低影响企业的用电水平,当电价高于企业自身所能承受的范围时,出于节省成本的角度考虑,企业的用电量会明显减少;另一方面,电价的高低影响高耗电产业发展的地区分布和现有布局,高耗电产业将纷纷由电价高的地区转移到电价低的地区,致使各地区电力需求增长格局发生明显变化,极易出现因电能使用集中而导致的电力设施强负荷运载的发生。
三、实施开拓电力市场的营销策略
电力市场营销最终实现的手段是通过电网企业产品的价值来实现的,因此,笔者就形象营销策略、优质服务策略、市场开拓策略作简要分析如下:
首先,形象营销策略。企业形象是指企业在经营理念、精神文化、企业行为、企业标识等方面设计的一套完整系统,并将之有序地传递给内部员工和外界公众。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它要求企业的每一位员工积极投入、热心支持、密切协作,同时企业加紧对员工进行导入企业形象的教育和培训,以使员工了解企业形象的内涵,认同企业的理论、精神和行为准则,自觉自愿地投入到塑造企业形象的各项活动中去。
其次,优质服务策略。从市场营销学的产品观念来看,产品既包括实体产品,又包括服务。因此,提高电力企业的服务质量,是在市场经济和市场制度下赢得市场的有效措施,优质的服务不仅仅要提高电能质量,更重要的是要提升用电客户对于电力产品全方位服务的满意度,使之在一个对等的条件下实现电能产品的销售与使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中,电力消费者和供电部门应该是一种平等的、互惠互利的关系,给用电客户优质和满意的服务是电力企业市场营销的需要,是提高服务价值的需要。因此,不能再像以往那样居高临下地称消费者为“用户”,而应真正把消费者当上帝、当客人,亲切的称之为“客户”。“用户”与“客户”虽一字之差,但内涵质量却有着明显的不同。
篇9
[关键词]工业;所有制结构;国有经济;非国有经济
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工业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它极大地推进了中国工业生产力的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回顾30年来中国工业所有制结构的变动,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把握中国工业所有制结构变动的基本规律和存在的问题,从而推动未来中国工业所有制结构的合理变革。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所有制结构变迁的实证分析
(一)全部工业经济中国有经济和非国有经济的比重变迁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规定,依据各种经济成分实收资本的比重来反映所有制结构。在1978-1998年间,因为各种企业组织形式的投资主体相对单一,各种经济成分的企业总产值比重基本和对于经济成分的实收资本比重一致,因此以各种经济成分企业的总产值变迁来反映各类经济成分的实收资本比重变迁。在1998年后,国家统计局公布了各种经济成分实收资本,因此就以实收资本比重来反映1999-2005年间全国工业企业所有制结构的变迁(见表1)。
从1978-2006年间国有经济和非国有经济的实收资本(或产值)比重变化可以看出,尽管统计数据口径在不断变化,但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工业所有制结构经历了国有经济不断减少(即从1978年的77.6%下降到2006年的23.64%),而非国有经济不断壮大,且已在数量上占了绝对优势的过程。
事实上,不仅国有经济的比重持续下降,而且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收资本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收资本的比重也在不断降低(见表2)。该比重由1999年的61.6%下降到2006年的45.19%,即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对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也失去了绝对数量优势,而是通过相对数量优势来控制。不仅如此,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收资本的增长率每一年都比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收资本增长率低,因此,国有及国有控股经济的比重还会进一步下降,国有经济以数量相对优势为基础的控制是不稳固的。
(二)工业各行业所有制结构变迁的状况
工业所有制结构变迁同时还体现在各个行业所有制结构的变化,这里以主要行业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收资本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收资本的比重变迁来体现(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1999-2006年间,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收资本占全部规模以上企业实收资本的比重超过50%,从而国家资本能够绝对控制的行业由20个行业降低到10个行业,而比重处于30%-50%,从而能够相对控制的行业由10个行业降低为6个行业。到了2006年,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40个行业中,国家可以绝对或者相对控制的有16个行业,而其余的24个行业国家资本不再有效地控制,而是由非国有资本控制。即使是这些国家有效控制的行业,国家资本的比重在不断下降(见表3)。
从我国工业经济中国有经济和非国有经济的总体数量、比重及其行业分布的变化看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所有制结构变迁呈现出以下特征:
第一,无论是在整个工业经济,还是在具体行业,尽管国有及国有控股控制经济绝对数量在增加,但比重都在降低。2006年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收资本在规模以上企业实收资本中的比重已经下降到45.19%,只能具有相对优势。非国有经济绝对数量增长率更快,比重在不断提高且已经在全部工业经济中占有绝对优势。
第二,就各个行业所有制结构变迁而言,矿产资源产业和电力、燃气和水的生产和供应基本始终都是在国家资本的独自垄断或者绝对控制下,而制造业中除了烟草制造业外,其他行业国有经济的比重都在较大幅度的下降,尤其是关系国民经济发展的装备制造业比重降低较快,已经基本失去了有效的控制。
第三,从整个国有经济对于工业经济的控制来看,数量绝对优势已经失去、绝对控制力已经失去基础,主要是以数量的相对优势和对部分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控制为基础来发挥主导作用。但是,国有经济对工业经济的主导作用因为国有及国有控股实收资本绝对数量甚至相对数量优势的逐步失去和对重要行业控制力的逐渐减弱而并不稳固。
概括而言,30年来我国工业所有制结构已经从单纯的公有制逐步变为国有经济为主导、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但是,国有经济在工业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并不稳固。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所有制结构变迁的理论反思
近30年来中国工业所有制结构的变迁根本上是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工业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的。但是,其中仍然存在着大量的问题,正确地认识其发展规律及其存在的问题对于把握未来中国工业所有制结构的变迁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工业所有制结构的变迁,根本上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经济发展的规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工业经济包含有质和量两方面内容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内在矛盾。改革开放以来,正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工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推动着我国工业所有制结构的变迁,促进了工业生产力的发展。
在改革开放初期,工业生产整体技术水平低、生产分工、专业化程度低,而国有经济在工业经济中占77.6%,因此,存在着生产力水平低和国有化程度过高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我国积极采取措施推进适应当时各层次生产力水平的非国有经济发展。但改革开放初期,非国有资本数量较少,因此,国有资本和集体资本占有较大的比重。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包括个体私营经济在内的非国有经济利用降低劳动力价格、减轻赋税负担等一切手段进行资本积累,使得各类非国有经济资本数量急剧增加。而与此同时,尽管工业生产的专业化和社会化程度在不断提高,但是与非国有经济的资本积累相比,变化很慢。因此,非国有经济资本实力不断增长允许其逐渐进入了更多的生产力水平较高、生产社会化程度较高的行业和领域,同时,国有经济也因为在这些行业或领域的经济效率较低而逐步退出。不仅如此,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参加本质上是“信息革命”的第三次技术革命,此次技术革命涉及到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等,这些技术条件及建立的新产业从根本上瓦解了一些需要国家资本进行控制的行业的技术基础,反而为私人资本投资提供了技术基础。比如,“航空业,由于耐高低温、高强度的新型材料出现,电子计算机在飞机控制和通讯导航中的普遍应用,航空的安全性提高,私人完全可以投资运营,……再如邮政电信业,……传统邮局分检与投递工作则可由计算机完
成”。这些技术的变革已经为私人投资提供了技术基础,因此,随着这些产业部门技术条件的变化,国家资本因为这些部门失去了客观技术基础而逐渐退出,而非国有资本则不断地进入。
改革开放以来,适应我国工业生产社会化和新技术条件发展的需要,各种非国有经济在内在利益的要求下,其资本在数量上逐步具备进入或者并购社会化程度较高行业中的企业的能力,非国有经济会逐步进入这些行业或企业,从而解决原有的国有经济中社会化程度相对较低和各种非国有资本数量不足的矛盾。
在工业所有制结构中非国有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尽管国有经济本身的比重在不断降低,但是,国有经济本身也在逐步发展壮大。国有经济的行业分布及其发展壮大从根本上是为了解决一些重要行业、关键领域和高新技术产业部门生产社会化程度高和私人资本难以满足的矛盾。尤其是近年来这些行业因为“科技进步带来了设备的大型化、高效化、精密化和自动化,购买这些设备需要大规模资金。特别是在原子能工业、宇航工业、石油化学和海洋开发等产业都要求建立庞大的企业。这些产业和部门的发展仅靠私人资本已经无法实现”。因此,战略性资源开采业、烟草制品业等自然垄断产业、电力、热力和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等公共产品行业和高科技产业等这些主要部门,国家资本仍然需要大量的进入,从而适应生产力不断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的需要,并对整个工业发挥有效的控制、导向作用。
因此,中国工业所有制结构的变迁过程从根本上是适应各种层次工业生产社会化发展的要求,从而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工业生产力的发展,逐步形成以国有经济为主导、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工业所有制结构。
(二)我国工业所有制结构中国有经济虽然发挥着主导作用,但这种主导作用是不稳固的
根据国家统计局到2004年末的统计,在全部工业法人企业实收资本中,国家资本占34.9%,集体资本占5.6%,个人资本占27.4%,港澳台资本占12.5%,外商占19.5%。可以看出,在全部工业企业法人实收资本中,国家资本已经失去了数量上的优势,只具有相对优势,即使国有控股经济也已经失去了绝对优势地位。同时,国家资本控制的行业不断减少、在重要行业、关键领域中的比重持续下降,尤其是对装备制造业已经基本失去有效的控制。因此,国有经济对于重要行业、关键领域的控制也是不稳固的,因此,国有经济对工业经济的主导作用是不稳固的。
而非国有经济不仅在数量上占有了绝对优势,而且在2004年24个工业行业占有绝对或相对的控制,其中外商控制的行业有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比重高达54.1%)、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和橡胶制品业。被港澳台资本控制的有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和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造业;而余下的食品加工业等18个行业则被个人资本控制。
反思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所有制结构的变迁及其目前状况,整体上说,工业所有制结构变迁是工业经济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因而是符合中国工业经济发展规律的,但在变迁过程中,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因为其比重不断下降、行业分布逐渐缩小而变得不稳固,而非国有经济、尤其是外资大量的进入甚至控制一些重要行业。这种状况尽管提高了短期的和局部的经济效率,但是并不利于整个国民经济长期和全局的发展。
三、中国工业所有制结构未来变迁的思考
基于30年来中国工业所有制结构的变迁过程及其目前状况,未来的变迁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深化以国有经济为主导、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
(一)进行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切实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在国有经济未来发展中,进一步进行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推动国家资本向关系国家经济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矿产资源、基础设施、公共产品和服务等行业集中。同时,适应新技术革命的现状,国家资本需要进入那些风险高、投资大的新能源、生物等对于生产社会化发展发挥导向作用的高科技领域并有效地控制这些行业。
深化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国有大型企业为了适应这些行业生产社会化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也需要通过吸引私人资本来实现资本社会化。总之,在未来国有经济比重可能还会降低,行业分布必然会进一步调整,但是,通过国家资本战略性调整和股份制改革,必须切实保持国有经济的相对数量优势和对重要行业、关键领域的控制,以进一步发挥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
(二)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国有制经济稳步发展
通过进一步制定政策措施,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国有制经济发展,从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和健康的发展,因此,未来非国有制经济将进一步获得发展,从而进一步促进工业生产力发展。
首先,就内资非国有经济而言,随着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资本积累数量的增加,个体私营经济在单一自身利益目标驱动和资本实力不断增强的情况下,必然要求进入更多的领域和行业,因此内资非国有经济的比重会进一步提高,经济规模会不断扩大。
篇10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地位;问题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自从我国加入WTO以来,为了提高农产品品质和降低生产成本,农田水利也要采取相应措施。目前,农业节水进度远不适应日趋严重的干旱缺水形势,必须加大节水工作力度,进一步提高用水效率。随着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在解决了人畜饮水困难以后,普及农村自来水已逐步成为农民的迫切要求。农村水域污染,地下水超采以及草原沙化,使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成为农田水利新的工作内容。
1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战略地位
1.1 基本国情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是一部与水旱灾害斗争的治水史。尽管我国耕地面积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持续减少,但灌溉面积总体上稳定增加、灌溉水平不断提高,保证了我国农业的稳定发展。改革开放后,一方面农村体制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使过去在农业基础设施、农业和水利科学研究等方面积累的能量得以集中释放,彻底扭转了中国粮食长期严重短缺的局面。
1.2 社会稳定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农业是安天下的产业,“三农”问题始终是中国改革与建设的根本问题。我国的经济结构能否顺利调整,国民经济能否发展得更快一些、更好一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基础是否稳固。只有加强农业基础,确保农产品供给,才能顺利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只有加强农业基础,开拓农村市场,才能支撑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只有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富裕,农村稳定,才能保持整个社会的长期稳定。
1.3 国家食物安全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我国目前的农产品主要产于灌溉耕地,加快现有灌区的持续配套和更新改造,是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的战略举措。由于农业用水总量不可能大幅度增加,扩大灌溉面积、提高灌溉保证率,均只能依靠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此外,高效现代农业对灌溉保证率、灌水方法与技术的要求更高,对灌溉的依赖性更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必须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相适应。
1.4 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我国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包含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民收入稳定增加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等具体要求。如果我国农业不能解决未来16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不能成为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基础产业,那么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从根本上失去了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是“基础的基础”。农业能否得到可持续发展,还取决于其自身的综合竞争力,而良好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才能保证大幅度降低农业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2 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2.1 水资源严重短缺
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国家,不仅水资源总量明显不足,而且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极不均衡,区域性缺水和季节性缺水严重。华北地区人均水资源低于500m³,已经成为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地区之一,预计到2030年仅该地区就将缺水250~460亿m³;西南山丘区降水相对丰富,但蓄水能力不足,存在“工程型缺水”;一些地表水量相对丰富的地区由于污染加剧,存在严重的“水质型缺水”;沿海发达地区淡水资源不足,许多城市出现饮用水困难。我国目前已经深切体会到了水资源匮乏的严重性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水资源不足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在全球气候变暖、全国来水减少、污染加剧、水质恶化、河床淤积、湖泊萎缩、北方部分地区水资源利用率已达极限、部分地区出现水生态危机的条件下,要保持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今后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避免同水危机而带来的经济和社会危机,不仅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和技术领域的最重要议题,也已成为党和政府关心的政治问题的中心议题之一。
2.2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条件差
尽管我国农田水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与新时期“全国建设小康社会”和“全面对外开放”的要求有很大差距。我国农田水利骨干工程大多建于20世纪50~60年代,由于勘测、规划、设计仓促,经费不足,配套不全,施工条件简陋,工程质量差,后期又缺乏维修管理,经过几十年的运行,不少工程已超过规定的使用年限,普遍老化损坏,大型灌区骨干建筑物的完好率不足40%。相对于大型灌区的骨干工程,中小型灌区以及农田水利田间工程的现状更令人担忧,导致输水效率低,渗漏损失大。因此,我国一方面是水资源严重短缺,另一方面又是灌溉水利用率和灌溉保证率低。
我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条件差的主要原因是国家投入不足。改革开放前,在支撑我国工业化进程的过程中,农业投资尚能占到整个国有单位投资比重的5%以上,到1995年,不考虑严重的“农转非”现象的条件下,农业投资也只有2%。1980年后,年均新增供水能力比1979年前减少了近3/4,县原有工程因缺乏维修管理资金而效益衰减严重。另一方面,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些责任转嫁到地方与农民身上,即使在“把节水灌溉作为一项革命性措施来抓”的“九五”期间启动的300个节水增产重点县建设项目,各级财政投入也只占到32%,且地方配套往往落空。事实上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条件,比公路、铁路沿线的“样板工程”、“参观工程”差得多。
2.3 农业效率低,农民负担重
我国农民人均耕地少,农业分散经营,技术落后,加之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差,农业成本很高。改革开放后的农村体制改革调动了单个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了历史性发展,但尚未发挥农业的群体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业的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经营和产业化生产;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管理和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与应用存在许多困难。
由于小城镇建设和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农民的农业用地在转为工业用地、城市建设用地的时候,农民既得不到从事二、三产业、在城市安居乐业所需的原始资本,也不能够改变其“农民”的身份;农业水资源在转向城市和工业、并承担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投资省、见效快”所带来的污染时,不仅未得到应有的补偿,农民和集体还要承担2/3以上的投入开发新水源和进行农田水利基础建设。加之农业投入(主要是农药、化肥价格高)大,农产品价格低,农业生产效率低,农业效益比较差,进而形成农业效率、农民收入和农村经济处于一种非良性循环状态,造成目前实际务农人员大量减少,可耕种土地处于一种无人耕种的状态,土地大量闲置、抛荒。
2.4农村生态环境逐步变化,保护农村生态需引起重视
目前,国家在加强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为保障灌溉用水效率,减少水量损失,对农村沟渠进行混凝土衬砌,这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业生产当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节约了不少的能源。但是,从生态环境方面看,盲目的进行此类水利工程,形成了对生态的一种人为破坏。沟渠衬砌之后,原来生活在沟渠里面的水生动物和微生物、水生植物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环境,进行衬砌后的沟渠两边,由于混凝土为碱性物质,改变了靠近的土壤的酸碱度,造成蚯蚓等生物大量死亡,长此以往,势必会形成生态的大量破坏,农村水体得不到有效的自然净化,大量的富营养水排放到河流、湖泊,形成更大的环境恶化现象。因此,在农村进行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的同时,还应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不能只顾目前的蝇头小利,到时候得不偿失,祸及人类自身。
3 建议
应当继续发扬几十年来农田水利建设的好传统,改革不适应新形势的工作方法,逐步建立起政府规划管理,资金扶持引导,技术指导服务,农村集体(村或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和农户个人广泛参与、民主协商、自主兴办,把市场机制引入经营管理的新机制。
政府要从直接用行政手段组织农民搞农田水利的习惯做法中解脱出来,重点抓规划、水资源管理、宣传发动、资金补助扶持、技术指导服务等,让村集体或农民用水合作组织走到“前台”,直接做分散农户的协调和组织工作。适合个人兴办的微型工程,放手让农民自己建。一家一户干不了、公益性较强的工程,由村民委员会用“一事一议”的方式办。必须动员更多劳动力统一行动兴办的跨村跨乡工程,让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承办。兴办自己受益的工程,要不要投劳集资、投多少工、集多少资,农户自己协商决定。从宏观和总体上说,农田水利要花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分散的农户一般无力办,必须依靠众人和集体的力量。当然这种体制上的重大变革,要通过试点,逐步摸索经验。
加大各级财政扶持农田水利建设力度。粗略估算,因减少农民集资、停止“以资代劳”,每年农田水利投入缺口至少上百亿元。近几年国家通过国债加大了对农田水利的投入。但它毕竟不是长期稳定的投资渠道,应从各级基本建设和财政补助中进一步向农田水利倾斜。地方政府要重视和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也应当多拿些钱支持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这样做,符合WTO“绿箱政策”,也为世界各国普遍采用。
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和利益驱动机制,通过承包、租赁、拍卖经营管理权等多种形式把已建成工程的经营管理责任落实到人,使农田水利的经营管理更具活力,持久地发挥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