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市场现状范文

时间:2023-10-26 17:30: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旅游市场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旅游市场现状

篇1

关键词:郊区旅游;现状;建议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8-00-0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需求的满足。“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领略不同地域的自然景观和风土人情更是一种非常时尚而高级的精神享受。而近郊游因为经济实惠、方式灵活、行程短及美丽的田园风光吸引了大量的城市游客。郊区旅游的出现和发展为当地老百姓开辟致富财源的同时也提高了地方财政收入,促进了当地第三产业的发展。城市郊区旅游市场已成为旅游市场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各地郊区旅游市场蓬勃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交通状况有待于改进和提高

郊区旅游交通状况差一方面体现在路况差,如有的道路维护修缮不及时,路面狭窄且坑坑洼洼车辆通行困难。有的路面没有作硬化处理还是土公路,导致晴天车辆过后尘土漫天,雨天路面泥泞不堪难以通行,令喜欢自驾游的游客望而却步。二是没有开通城郊景区的公交线路,不通公交车。公交车是连接城市和乡村最主要的交通工具,由于没有直达景点的的公交车所以流失了相当数量的潜在客户群体。

二、郊区旅游市场缺乏规划,挖潜不足,配套设施建设不完善

郊区旅游市场在一定程度上还处于自发的市场状态,造成了人力和资源的浪费。由于受到信息不对称的影响使得市场主体行为比较盲目和被动,无力探索市场的潜在发展和后续动力。郊区旅游市场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接待游客能力有限,制约了郊区旅游市场的发展壮大。

三、卫生状况难以保证

人们在外旅行衣食住行都特别注意安全、卫生。郊区旅游景点的饮食服务业大都因陋就简,餐具没有消毒措施,游客用餐后只用清水冲洗一下。食材摆放随意,垃圾乱丢,既破坏了环境又为游客的健康带来安全隐患。

四、各级执法部门监管不到位,旅游市场商业行为不规范

近年来,旅游市场纠纷不断,如强买强卖,以次充好,甚至销售假货损害消费者利益的案例时有发生。郊区旅游景区由于位置偏僻,通讯不发达,交通落后还有地方保护主义的泛滥加大了各级执法部门监管的困难,提高了执法成本,从而导致了郊区旅游市场乱象丛生,严重影响了郊区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

五、郊区旅游季节局限性较强,旅游项目匮乏

如我国南方的“油菜花节”、“梅花节”,北方的“梨花节”、“荷花节”、“牡丹花节”还有各类瓜果的采摘节等都是红火一时,一旦过了季节则“门前冷落鞍马稀”。旅游项目匮乏表现在其品种单一,缺乏创新,重复建设,对游客缺乏长久的吸引力。

六、关于发展城市郊区旅游市场的建议

1.改善交通状况,为游客的出行提供便利条件

可由当地政府出面组织协调各方力量通过向银行贷款或集资入股等方式筹集资金修缮道路,使通往景区的路保持畅通无阻。开辟旅游专线,有固定班次公交车通往景区,节假日可根据客流量的多寡灵活安排车次。

2.加强郊区旅游市场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为游客提供便捷服务的同时有力保障游客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

改善郊区用水用电通讯等生产生活条件。可在景区设立流动洗手间和垃圾站,防止环境污染,保护生态平衡。加强对饮用水的净化处理,为游客建设集娱乐休憩购物餐饮住宿于一体的的消费场所。做好景区通讯设施的维护和保养,保持通讯畅通。加强应付各种突发事件的训练和准备工作,成立综合治理办公室最大限度的保障游客的安全,保护当地旅游市场正常运营。

3.加强卫生和工商监管,保护游客的身体健康促进郊区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

郊区旅游市场因为条件简陋,衣食住行各方面的卫生准状况不尽如人意。当地卫生防疫 部门应通过宣传教育及其他行政手段多方位多渠道的做好卫生监管,为游客身体健康提供有力保障。工商监管部门要对市场做好监管杜绝假冒伪劣商品,防止强买强卖欺行霸市的行为,保护消费者权益,杜绝不顾长远利益只顾眼前的短视商业行为,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使当地旅游市场得到健康发展。

4.做好统筹规划挖掘郊区旅游市场潜力。

根据郊区旅游市场季节性较强的弱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开发旅游衍生产品,对当地土特产进行深加工,打造精品旅游。(2)开发四季旅游市场 春季可安排游客赏花踏青,拓展野外生存技能。夏季可开发水上娱乐项目,为游客提供休闲纳凉的场所。秋季可安排谷果蔬菜采摘,让游客自己动手感受丰收的喜悦。冬季因地制宜建造人工滑雪场和溜冰场,品尝农家饭等项目。此外还可以搞观光养殖业游客可以亲自动手饲养家禽和家畜既锻炼了身体又愉悦了心情。(3)增加郊区旅游市场文化和科技 的含量,为郊区旅游市场的良好发展提供可持续的动力。

篇2

为实现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崛起,也为推动鄂西地区经济开发,2008年省政府提出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以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为切入点,全面发展区域经济。2013年省政府调整区域发展战略,将“两圈两带”即汉江生态经济带、武汉城市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和长江经济带作为湖北省重要发展轴线。借助全省平衡发展的机遇,鄂西地区利用生态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打破束缚与界限实现跨越式发展,因此,当前分析研究鄂西生态旅游市场的发展现状对区域经济战略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生态旅游的涵义

生态旅游(ecotourism)一词最早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专家谢贝洛斯?拉斯喀瑞于 1983年提出,他主张到较为偏僻没有污染的地区观赏自然风景、寻找野生动植物、考察当地文化的旅行。目前对生态旅游的涵义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1990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给出的在一定的自然区域中保护环境并提高当地居民福利的一种旅游行为;世界旅游组织认为是自然旅游的一种专项形式。结合多方观点,360百科给出的最新的定义是以生态环境为主要景观的旅游,它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准则,并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生态系统,采取生态友好方式,开展的生态体验、生态教育、生态认知并获得心身愉悦的旅游方式[1]。虽然概念没有统一的界定,但所有的生态旅游概念都强调了两个要点:一是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即旅游者、当地居民和旅游经营者都要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做到可持续发展;二是回归自然生态,在天然的环境中陶冶情操,享受舒畅。

近几年生态旅游以每年超过15%的增长率迅速发展壮大,掀起了一股“生态旅游”的热潮,在物质和精神财富都丰富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寻求更自由、经济、悠闲的旅游方式,开始亲近自然,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鄂西地区以山岳生态和森林生态为主,借助“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发展机遇,用绿色旅游经济带动湖北区域经济,给旅游者带来特色生态旅游体验。

二、鄂西生态旅游的概况

目前,鄂西地区生态旅游的范围包括随州、荆州、荆门、襄阳、宜昌、十堰、恩施、神农架8个市州(林区),其人口总量、版图面积分别占全省50%和70%,据统计,鄂西地区拥有 2个世界文化遗产:十堰武当山、钟祥明显陵、1个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12个国家自然保护区、4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6个国家地质公园、以及35个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自然生态资源方面“鄂西圈”的森林覆?w率占全省54%,林地、山岳景观资源尤为丰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神农架和武当山,神农架自然保护区是中纬度地区唯一保存最为完好的原始森林,有“物种基因库”的美誉;武当山属于自然风光与人文历史相融合的名胜景区,还有规模宏大的木制结构的古建筑宫殿,除此之外耳熟能详的生态景区还有武当太极湖、恩施大峡谷、三峡大坝、炎帝故里、神农架大九湖等[2]。这凸显了鄂西地区强大的旅游资源实力和在旅游市场的主导地位,经过9年的创建,鄂西区域生态旅游得到跨越式发展,知名度不断提高,经济效益收获显著。

三、鄂西生态旅游市场发展进程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市场发展进程分析

1. 改善配套服务设施,提升旅游产业链。生态旅游是现代都市人放松压力的主要休闲旅游方式,景区除了具有观赏价值的自然风景和人文历史背景以外,配套的基础服务设施也在更新换代、完善齐全。鄂西圈经过9年的建设与发展,高速公路、铁路、机场等都相继开工建设并顺利完工,便利的交通和良好的路况方便游客的出行;景区内的特色美食街、中西餐饮店、各种档次的旅馆、农家民宿、购物中心、休闲娱乐设施等服务产业也相继建成,为游客提供吃、住、行、游、购、娱的全方位的服务,将旅途时间缩短,延长游览观光时间,真正实现“快旅慢游”的目的。

2. 发展生态旅游经济,带动山区脱贫致富。鄂西的生态旅游资源大多分布在“老、少、山、穷、库”的地区,贫困县占到全省67%,贫困人口约占全省70%,环境相对封闭,大批劳动力外出务工,剩下老人、妇女和儿童,为了脱贫致富,摘掉贫困县的“帽子”,各级政府通过“旅游扶贫”的途径,招商引资开发贫困地区的旅游资源,创办旅游经济实体,创造就业岗位,让旅游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通过旅游的消费需求创造发展契机,生态旅游是带动鄂西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有力促进了当地居民的就业和收入的提高。比如武当山景区在最近几年知名度不断提高,游客数量逐年增加,丰厚的门票收入和旅游消费产品收入使得2016年的旅游总收入突破40亿,武当太极湖的建立体现休闲旅游多元化发展的新趋势。郧阳区樱桃沟村是最典型的依托旅游发展致富的小乡村,公路交通方便,村落依地势修建,樱桃树种满道路两旁,景色宜人,春天踏青赏花,初夏采摘樱桃,秋冬是烧烤、朋友聚会的最佳场所,装修风格各异的咖啡馆、酒吧、农家乐、休闲垂钓、特色民宿等配套服务设施齐全,给当地的居民带来颇丰的经济收入,既增加了地方政府的税收,也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3. 旅游市场需求扩大,经济收益显著增加。截至2015年年底,鄂西圈接待游客23769万人次,占全省旅游总人数46.6%,实现旅游总收入1695亿元,占全省旅游总收入的39.3%,相当于圈域地区生产总值的13.5%,宜昌和十堰领跑鄂西圈,旅游总人数双双突破4000万,成为圈内新的旅游增长亮点。随着游客的增多,圈域景区景点品质明显提升,5A级景区达到8家,4A级景区达到26家,旅游直接带动就业人数超过200万人次(数据来源:《湖北统计鉴》2016年),鄂西生态旅游圈以“一江两山”为基础,在市场整体发展布局中,以生态为依托,休闲度假为主题,将旅游产品创意凸显,形成特色鲜明的旅游景区,实现将自然优势转化成经济实力的目标。

(二)生态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鄂西地区新开发的生态旅游景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以自然生态、古朴文化、新奇科技等手段吸引游客纷至沓来,虽然游客在逐年增长,经济收益在年年攀升,但是审视发展现状,我们不难发现有三个突出的问题:一是运作模式与现代旅游发展不匹配;二是旅游资源开发的速度与保护的力度不相称;三是旅游宣传力度不够,人才短缺。

1. 运作模式与现代旅游发展不匹配。国内一流的旅游景区,全部采取现代化的市场运作模式,用先进的管理手段跨部门整合资源,而鄂西地区的旅游景区大多数还是官办体制,由政府机构牵头管理,涉及林业、水利、宗教、文化等多个部门,以至造成政出多门的管理乱象,管理手段落后也是鄂西旅游景区目前存在的大问题,在游客高峰期,无法发挥科学分流的良好效应,经常发生游客长时间等待与滞留的现象。简单粗放的发展模式已经落伍,现代化旅游运作需要科学管理合理运营,在新的市场需求上不仅要关注景区设计规划,还要关注服务品质和细节,这是现代旅游的新趋势。现在鄂西圈的旅游产业运作模式,显然存在着很多要学习改进的地方。

2. 旅游资源开发的速度与保护的力度不相称。生态资源富集对鄂西地区发展旅游产业是优势,可以少投入,多收益,但旅游业是把双刃剑,有利必有弊,人们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大肆新建餐饮业、宾馆休闲场所,盲目的过度开发当地资源,不进行合理规划,高负荷的接待游客,造成生态环境恶化,旅游区产生的废水、废气、固体废物超过生态系统自身调节和承载能力,风景区将恶化成“生命荒漠”,很难恢复原貌[3]。各级政府要改变重开发轻保护的思想,积极引导资源开发企业履行生态保护的义务,让当地居民积极参与生态保护的工作,转变思想,改变原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生活,减轻对资源环境的依赖,加强宣传、教育和引导,将保护工作落实到位,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与破坏,防止水土流失,地方政府还可以提供资金支持来保护生态资源和原生遗迹,开发与保护需要平衡。

3. 市场宣传乏力,人才短缺。在市场营销方面,鄂西圈内各州市的旅游宣传各自为阵,没有整合资源,不利于区域特质的凸显,使得主题不清、形象不明、营销乏力、效果不佳,而且广告宣传资金有限,宣传的方式除了报纸、旅游杂志、广告、电影、电视之外,要充分利用新兴媒体,用新意、创意吸引大众的眼球,提升知名度和品牌;在旅游人才方面,高素质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严重不足,在景区餐旅业尤为突出,行业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导致游客不满,矛盾加剧;景区内讲解员、导游很多未取得资质,专业人士很少,而且工作辛苦,越是节假日越忙碌,导致员工流动性大,人才离职率高,需要加大旅游服务人员的培训、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以及优秀人才的引进。

四、鄂西生态旅游的发展策略和建议

(一)发挥政府引领作用,整合旅游资源,提升核心竞争力

鄂西生态圈涵盖湖北8个市州,旅游资源整合牵涉到不同行政主体的管辖权与收益权,政府牵头进行跨区域协调有利于推动旅游资源整合成功,若实现资源整合,将推动“鄂西圈”一体化发展[4]。鄂西地区旅游业的规模都不大,都是各自为政,游客人均消费在一千元以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要扩大市场提升核心竞争力,就要加强区域合作,打破界限,发展跨区域旅游经济,实现人力、物力、财力的联合与共享机制,避免恶性竞争,开发特色旅游路线,拉长产业链,挖掘和创新鄂西圈内的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加强合作,统一规划,发展大旅游,提高鄂西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平衡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保护与开发是一对矛盾体,在旅游产业发展的早期,为了快速脱贫致富,开发过度造成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破坏,以致山体滑坡、水土流失,这些深刻的教训提醒我们保护的重要。在2008年省发改委编制的《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中就坚持“优先保护”的原则,是在保护良好生态环境的基础上,遵循自然规律,循序渐进的开发利用资源,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矸⒄孤糜危?这一理念指导鄂西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的保护,把旅游开发建立在生态环境的承载范围之内,对自然生态和原始文化遗迹妥善保护,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水土保持,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利润,不急功近利,重质量,轻数量,稳步发展经济,改变鄂西地区经济落后的现状,各级政府也要加大保护的力度,健全法律法规,完善行政管理监督机制,使生态旅游、经济和自然环境协调发展[5]。

(三)打造品牌,提升旅游服务品质

鄂西地区的旅游企业对品牌意识不强,没有特色,致使产品单一,服务品质成为空话。要真正做到游客进得来、吃得好、住得舒服、行得方便、购得放心,先要加快交通建设,构建公路、水路、铁路、航空为一体的便利的交通网。然后是规范旅游景区服务管理,以人性化服务为前提,以顾客满意为宗旨,提升整体服务水平。具体到单一景点要保障秩序井然,道路干净整洁,餐饮、住宿、休闲娱乐、景点门口有统一的游览地图、解说牌、指示牌、引导牌、警示牌,还有完善的自驾游服务体系,方便拓展服务功能。最后是开发旅游特色商品,购物是旅游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商品是旅游经济的自然延伸,游客对旅游商品的消费直接影响着该区的旅游服务品质[6]。鄂西地区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三国文化、荆楚文化、道家文化、土家族民俗文化等都发源于此,交相辉映,将文化与民族特点融合开发纪念品,要做的精致有意义,吸引顾客购买。以当地的自然风景和人文环境建设特色旅游品牌,宣传鄂西的茶艺、美食和手工艺品,打造鄂西旅游特色标记。

(四)创新投资渠道,降低市场准入门槛

旅游区的开发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融资是关键,虽然很多重点旅游项目是政府在投入,国家资金在支持,但后续的开发、维护、营销、设施的升级等也需要大量资金,所以政府要发挥引导作用,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营造良好的投融资环境,实现资本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多样化,加强对旅游产业的帮扶力度[7]。

(五)大力培养和引进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加强人才储备

省内大专院校结合鄂西圈建设需要,可以对专业设置和建设进行相应修改,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新增特色专业,培养急需的复合型人才。加大生态文化旅游专业人才的培训、交流、引进力度,重点培养和引进高端创意人才,用灵活的人事管理机制招贤纳士,全省每年从专业院校、科研院所和在林业、文化部、旅游部遴选一批优秀的专业管理人才到地方短期咨询服务,推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与圈内各地政府及企业建立资源共享、合作研发、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促进产学研一体化[8]。

篇3

关键词:旅游市场营销;网络营销;对策研究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更加融入国际社会,中国市场也逐步与国际市场接轨。旅游行业是中国最早与国际接轨的行业之一。旅游业被称为“永远的朝阳产业”,中国旅游业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近年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中国旅游市场充满了活力和生机,有着美好的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新世纪的中国旅游业开始从新的经济增长点迈向新的支柱产业,从世界旅游大国迈向世界旅游强国。

一、我国旅游市场的发展现状

中国旅游市场在21世纪将进一步扩大,主要包括入境旅游市场、出境旅游市场和国内旅游市场三个部分。据统计调查得出,2011年第一季度全国旅行社组织国内旅游1924.48万人次、4724.59万人天,接待2290.86万人次、4139.75万人,同比分别增长了52.08%、42.73%、45.50%、28.88%。一季度旅行社组织国内旅游人次排名前十位的地区依次为广东、四川、浙江、上海、江苏、山东、湖北、辽宁、北京、福建。2011年第一季度旅行社入境旅游外联248.15万人次、936.75万人天,接待361.09万人次、1046.54万人,同比分别增长了23.44%、61.15%、22.86%、52.29%。第一季度旅行社外联入境旅游人次排名前十位的客源地国家或地区依次为香港、韩国、台湾、俄罗斯、日本、澳门、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美国。2011年第一季度旅行社出境旅游组织378.72万人次、1507.62万人,同比分别增长了21.34%、27.33%。第一季度旅行社组织出境旅游人次排名前十位的目的地国家或地区依次为香港、澳门、台湾、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韩国、澳大利亚、越南。

由此可见,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潜力巨大。迅速崛起的中国旅游市场孕育着商机,特别是经济全球化时代来临,知识经济、网络经济初见端倪的今天,各地的旅游开发蔚为壮观,旅游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形成了激烈的旅游市场营销竞争,面对这种现象,研究旅游市场营销十分必要。旅游企业如何发展,成为旅游业一个崭新而迫切的关键问题,企业面对着巨大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一次很大的机遇。

二、我国旅游市场营销发展对策

(一)发展旅游市场人力资源

取悦顾客是任何商业的目标,旅游管理者应该把他们的服务同竞争对手和其他产业作比较。按世界旅游组织的预测,下一个20年将是中国旅游业的黄金年,中国旅游业的有计划发展将促进对劳力和人力资源发展的需求。但另一方面,人力资源发展的许多束缚依然存在;教育、劳力技术水准与业主要求不能正确匹配;在旅游业,特别是行政管理层,将继续缺少合格成员;缺少旅游教育设施;缺乏合格的教师;旅游学学科尚未有地位;对标准与确认未能达成一致;在课程方案设计与具体内容上缺乏选择性,课程传授也有所限制,如不能通过Internet授课。旅游业比其他产业更多依赖于人的细微差别,依赖于主人与客人、服务提供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相处。在未来,这些都将是旅游业最根本的东西。所以,制定有利于旅游人才发展的策略极为重要。我们应该:认识到变化的重要性是永恒的;要有远见卓识和前瞻性;解决问题要具有创造性、革新性和系统性;了解趋势、事件和人之间的交叉关系;吸收服务中的各项风险担保,提防潜在的危险及服务中失败之处;要求有冒险精神、创造性、适应力的员工;创造一种刺激职工具有活力组织氛围;认识和利用人、产品与市场的多样性;考虑到商业的多变性和未来可选择性;鼓励和发展团队精神与企业领导技能;让未来支配我们从事的行为。2020年中国要成为世界旅游强国,势必通过对旅游业人力资源的支持来实现这个宏伟目标。如果我们运用适合旅游业发展的策略,毫无疑问,中国将不仅在增长率和利润方面,而且在劳力质量以及产品服务质量和顾客满意程度上处在世界旅游业领先地位。

(二)中国旅游业的市场营销问题需要全面整合

需要用一个系统性的方法来解决当前的困惑,需要一根链条将各个环节有效链接起来,从而形成整体优势。这就需要旅游整合营销传播理念(TIMC)在旅游营销领域中的全面应用。美国西北大学教授舒尔兹等人提出的整合营销传播理论(IM),被认为是市场营销理论在20世纪90年代的重大发展,被誉为“带领企业跨越21世纪的营销教战守策”。整合营销传播是一个营销传播计划的概念,其基本含义是“要求充分认识用来制定综合传播计划时所使用的各种带来的附加值的传播手段――如普通广告、直效广告、销售促进和公共关系,并将之结合,提供具有良好清晰度、连贯性的信息,使传播影响力最大化。”消费者对一个企业及其各个品牌的了解,来自他们接触到的各类信息的综合(包括媒体广告、价格、包装、售点布置、促销活动、售后服务等),整合营销传播的目的在于使企业所有的营销活动在市场上针对不同的消费者进行“一对一”传播,形成一个总体、综合的印象和情感认同。这种消费者建立相对稳定,统一的印象过程,就是塑造品牌,即建立品牌影响力和提高品牌忠诚度的过程。

(三)大力发展网络营销

凡利用互联网进行的营销工作,就可称其为互联网营销,营销中的诸多要5200素如:品牌、渠道、促销等要素都会在互联网营销中体现,而互联网营销更为营销各要素带来新的形式与内容。也就是说,在营销工作中利用了互联网,我们就称作在进行互联网营销。互联网营销起源于90年代末期,欧美的一些企业率先利用全球网络(互联网)为平台展开营销活动。九十年代末兴起的互联网技术对传统营销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并构成“21世纪营销领域的创新焦点”。 2002年的网络营销领域并没有发生什么惊人的事件,但正是在看似平静的表面下,网络营销环境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一方面,网络营销基础环境进一步发展,上网用户数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据调查,截止到2002年6月30日,我国上网用户人数已达到4580万人,年底有望突破6000万人,互联网用户数量仅次于美国,居全球第二;有利于网络营销的发展。互联网营销的优势实质在于它的信息流的优势:高速即时,互动,全球性全天候,私人性。互联网通过将货币流和部分物流(比如软件)转化成信息流,将互联网营销的优势扩大,并通过信息优势提高传统商品的流通效率和降低其流通成本。互联网营销在信息流方面的优势是传统营销所难以替代的。

参考文献:

[1]游云飞.森林旅游产品开发与市场营销策略[J].卟福建林业科技,2001,(3).

[2]毛勇.北方经贸三峡重庆库区国际旅游市场营销策略研究[J].经济纵横,2001,(12).

篇4

【关键词】大学生旅游市场;旅游景区;个性化服务

一、大学生旅游市场对于个性化服务的需求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学生的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大学生具有强大的消费潜力,他们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思想活跃,喜欢追求新鲜事物,旅游需求欲望强烈并且闲暇时间较多,周六周日适宜于短途旅游,放松心情,缓解学习压力;黄金周也会有大量大学生选择外出旅游,摆脱单调枯燥的日常生活;每年的寒暑假,更是大学生出游的大好时机。但由于大学生的特点及自身消费能力所限,旅游的花费与一般的成人旅游市场相比,资金较少,购物能力差,利润较低,且操作困难,目前的旅游市场上很少有专门为大学生设计的旅游路线。大学生旅游的普遍模式是到同学所在的城市里去,吃、住、游由同学安排。这种旅游模式费用低、游览灵活、安全性高,为大学生所普遍采用。

武汉大学旅行社曾对大学生旅游市场做过两次面向4所高校的市场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出游的意愿在95%以上;一家大型旅行社也两次面向重庆市4所高校进行市场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在黄金周有出游意愿的达到90%以上。

这些调查说明,大学生对于出游有相当程度的需求,只是由于各种原因和特质的限制,致使大学生对于旅游的需求有异于其他群体。同时明确告诉我们,大学生的出游意向远远大于旅游行业提供给大学生的服务,这之间就存在一个巨大的悬殊差距,而这个差距,不仅是大学生对于旅游行业个性化服务的需求空间,也正是我们需要弥补的,旅游行业需要对大学生群体提供更细致的个性化服务。

二、旅游景区开发大学生市场的必要性

大学生群体的活跃性能够为景区的经营和发展注入新的生命力;我国现在大部分景区为大学生提供的大学生价格能够吸引众多大学生游客来弥补景区的空泛时期,这是其他顾客群做不到的。不同的景区对大学生群体具有不同的意义,有些景区对大学生有教育意义,有的对大学生而言有研究意义,所以,景区开发大学生市场势在必行。

景区开发大学生市场的主要限制是景区的宣传不够以及景区的距离限制。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对景区的选择,所以,针对景区开发的不足和大学生的特点我们需要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帮助景区顺利开发大学生市场。

三、景区针对大学生市场的发展现状

(一)景区推出参与性内容

旅游目的地是学生考虑出行的重要影响因素,所以景区已经开始在观赏性的内容上添加了不少具有可参与性的内容来获取更多的客源。例如,2007年浙西大峡谷在景区内铺设了一条长约120米的花岗岩溜山旱滑道,游客像幼儿园里的孩子一样,溜着滑梯下山,这既可缓解登山之累,又可在呼啸而过的山风中捕捉一份童趣。大学生正处于一个逐渐告别童趣的年龄,所以,对于这样的设计必然会产生较大的兴趣。

(二)景区推出主题活动

主题活动的推出其实早在美国迪斯尼乐园建成时就已经得到确立,并且主题乐园的地位也同样得到旅游行业各细分行业的认可,景区也同样可以发挥这样的优势,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来吸引更多的游客。最为典型的就是深圳锦绣中华,它通过对中国不同节日的理解,推出不同主题的景区活动,而学生可以根据对不同节日的兴趣,参与到景区的活动中去,而这样的活动,不仅仅对大学生有吸引力,对于其他的游客也同样具有非凡的吸引力。

(三)景区的学生优惠价格

这是景区针对学生推出的最为重要也最为见效的促销手段,旅游出行对于大学生而言最重要的是价格,所以,景区针对大学生推出优惠的价格对于吸引和抓住大学生市场具有不小的作用。

景区对于大学生推出的优惠价格主要有学生价格、团体票还有学生折扣等。

四、旅游景区针对大学生市场的个性化服务建议

景区开发大学生市场首先要对大学生市场进行相关分析,了解大学生的需求和选择标准,具体分析如下:

(一)树立景区主题理念

大学生对于景区和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大部分取决于大学生本身的需求,包括心理和生理两方面,景区可以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确定一个主题理念,它可以是探索性的,可以是欣赏性的,也可以是休闲性的。当主题确定之后,就可以帮助大学生在进行选择的时候进行分类,选择自己最理想的景区目的地。

(二)价格服务突出景区优势

因为大学生本身的特性,即时间的自由性和出行需求强烈两种特性,景区可以将大学生群体列为常客。同时,景区应为大学生群体提供尽可能的价格优惠措施,以此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从而为景区带来效益。

(三)加强在大学生市场内的特色宣传

景区的宣传大部分只是靠旅行社的连带宣传,没有自己单独性的宣传,所以,旅行社能做的宣传只是对景区的一般性的介绍,不会将景区的特色和优势凸显出来,所以景区必须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结合网络、媒体以及其他渠道对景区进行宣传。在宣传时应该注意将景区的特色分类,以便吸引不同需求的大学生。

(四)丰富景区内容,做好景区规划工作

不仅仅针对大学生市场,对整个顾客市场都应该如此,景区如果只是空有宣传口号而无实质内容就不会有顾客,更无口碑宣传。所以,想招徕游客首先要丰富自身,做好景区内的清洁保护工作,还要做好景区的发展规划,制定详细的发展计划,分阶段完善自身,这样才能让游客看到不同时期的景区的进步和改变。

通过《旅游学刊》蒙睿的《我国青少年旅游网络建构的初步探讨》的调查问卷的分析,在对旅游地类型的偏好方面,80%即308人选择“自然风光”,12%即46人选择“人文景观”,8%即31人两者兼有,因此,自然旅游资源在青少年旅游产品设计中应占有重要的地位。根据这个特点,旅游景区可以有针对性的抓住这个吸引点,突出景区的特色,为学生量身定做旅游景区内容。

参考文献:

[1]刘又堂.论体验经济与旅游个性化服务[J].社会科学家,2005,(1).

篇5

[关键词] 体育旅游 资源 对策 辽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个性化的追求,作为一种可供选择的健身休闲方式,体育旅游因其兼有娱乐、刺激等独特的魅力在我国旅游市场潜力较大,可谓是旅游业中的朝阳产业。然而,由于体育旅游在我国仍是旅游业中的一个新兴行业,在市场开发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不足。本文就辽宁省体育旅游业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发展相关对策建议。

一、辽宁省发展体育旅游业的优势条件

1.自然资源优势

辽宁省地域辽阔、三川秀美、民族众多、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地域特点和文化魅力,为我省体育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资源基础。

(1)山湖林体育旅游资源

辽宁省的山地丘陵主要分布于辽东和辽西地区,辽北地区也有一些低缓的丘陵。山岳风光是辽宁体育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有鞍山的千山和岫岩的药山、锦州北宁市的医巫闾山、丹东凤城市的凤凰山和东港市的大孤山、沈阳市的棋盘山、铁岭的龙首山等。这些名山可结合景观建设开发登山旅游、徒步旅游、森林探险游、攀岩、狩猎等旅游活动。

辽宁省的江河体育旅游资源主要分布在东部低山丘陵地区,如鸭绿江及其支流流经的地区。湖泊体育旅游资源以人工水体―――水库为主。如观音阁水库给本溪水洞风景区增添无限新的风光。水洞风景区本已融山、林、洞、泉、湖以及古人类遗址之美,现在又有观音阁水库加入,更是锦上添花,使水洞景区旅游资源更丰富了。是开发龙舟、皮划艇、摩托艇、划船、划水漂流等体育活动的理想场所。

辽宁省的森林公园大多在原有林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全省现有森林公园49处,其中国家级18处,省级31处。这些资源可以开展骑游、野营、野餐、跳伞、狩猎、探险等活动。

(2)体育场馆及训练基地体育旅游资源优势

辽宁省健身房、保龄球馆、乒乓馆、武术学校、游泳池、交谊舞场等比比皆皆,每个场所都拥有现代化的体育设施。特别是五里河体育场更是闻名全国,对中国足球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公不可没。

(3)冰雪体育旅游资源优势

辽宁有着丰富的冰雪旅游资源,既有银装素裹的妖娆,又无刺骨的严寒,在冰雪旅游方面有很大的优势。目前辽宁省已经建成的大滑雪场有沈阳棋盘山冰雪大世界、东北亚滑雪场、葫芦岛龙湾海滨滑雪场、弓长岭滑雪场、本溪平顶山滑雪场等。

2.人文资源

(1)特色的民族体育文化旅游资源优势

沈阳的清文化国际旅游节、抚顺满族风情旅游节,吸引了中外的旅游者参与、感受民族独特的体育氛围和民族文化。

(2)民族体育项目繁多,体育旅游资源丰富

辽宁民族体育旅游资源内容丰富、功能多样,具有鲜明的地域、民族特色和良好的资源配置条件。辽宁省共有44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655万人,占全省的16%,其中满族、锡伯族聚居辽宁的人数居全国之首。这些少数民族在其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了众多具有浓郁民族气息和地方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据统计,辽宁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110种左右,满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就多达44种。比如:“满族的双飞舞、溜冰车、雪地走”、朝鲜族的“荡秋千、压跳板、顶罐走”、锡伯族的“打螃蟹”等等。这些项目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且都是开展体育旅游活动的重要资源。

二、辽宁省体育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目前,辽宁省尚无一家体育旅行社。体育旅游产品单一,项目开发不成系统,也缺乏深度。目前开展的体育旅游只有漂流、骑马、滑雪等少量项目,由于品位和档次不高而不具有品牌竞争力,加上设备不全、安全保障措施不够、缺乏专业人员指导、开发散乱、多数以个体经营为主,因而参与的游客越来越少。

2.辽宁省目前旅游管理仍以行政区划为单位,体育旅游资源也缺乏整合且管辖分散,条块分割,沿线各地各自为政,地区之间缺乏统一和协调。

三、辽宁省发展体育旅游之策略

1.完善法律法规建设,制定整体发展规划

体育旅游是一个新兴产业,针对性的法律法规很少,应予以完善。体育旅游发展规划的制定应纳入我省社会和经济整体规划之中,听取各部门、各相关群体的意见,参考当地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现状及承载能力。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平衡供需结构,坚持先规划、后开发,防止盲目开发及重复建设。

2.加强宣传,塑造品牌,扩大知名度

辽宁的旅游资源具有总量大,品种齐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丰富,民风民俗各异等独具特色的资源优势,有着美好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开发潜力。随着东北经济开发的深入发展,社会经济繁荣,充分发挥媒体、广告的宣传作用,加强旅游产品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宣传和促销力度,扩大知名度,吸引广大国内外旅游者的兴趣,激发旅游者旅游观光、参与、了解、认识辽宁的特色旅游好奇心理,扩大旅游客源,推动辽宁特色旅游事业快速发展。

篇6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旅游电子商务市场发展现状的分析,指出目前产品同质化严重的旅游电子商务企业在无法进行较大强度的价格竞争的限制下,唯有依靠有效的网络营销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获取更多的有效客户,并科学地扩展既定客户的消费潜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发展。文章从会员制营销、许可Email营销、主题营销、互惠营销、搜索引擎营销、联盟营销、SNS营销等网络营销模式入手,为旅游电子商务网页的网络营销模式的设计提供了科学的构建建议。

关键词:旅游电子商务 市场现状 网络营销 模式设计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我国网民数量的急剧增长,同时由于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稳步提高,我国旅游市场发展迅速,旅游业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以携程网为代表的国内旅游电子商务业正处于高速发展之中。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开展有效的市场营销,尤其是网络营销是产品同质化特征较为明显的旅游电子商务企业在在线旅游市场占据更多市场份额,获取更多营业利润的有效途径之一。为了达到市场营销的良好效果,同时降低营销成本,构建一个科学的、基于客户需求的网络营销模式是旅游电子商务行业在未来的发展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旅游电子商务市场现状及特点分析

(一)旅游电子商务市场现状分析

由于我国经济形势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正处于良好的复苏阶段,国内的旅游业也正处于稳定增长的恢复时期。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网的日趋完善和各种交通渠道的不断改进,同时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带来的生活压力增大等因素的刺激,我国居民的旅游意愿也会不断增强。根据国家旅游局的统计数据,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一直较为稳健,除去2003年非典和2008年金融危机导致的增速变慢以外,我国旅游业增长率一直保持在10%以上,高于我国整体GDP增长速度(见图1),2011年上半年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国旅游业总收入已达到1.1万亿元,预计全年增长率必将超过15%。

(二)旅游电子商务市场特点分析

作为一种花费小、产出高的旅游业态,旅游电子商务是未来我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旅游电子商务网站的发展也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随着我国居民旅游消费需求的日趋复杂化、旅游电子商务市场供给的日趋丰富化,我国旅游电子商务市场的发展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1.行业进入稳定时期,市场供给增长过快,市场饱和导致企业间竞争加剧。2011年我国旅游电子商务市场整体上扬,在2011年11月,依照CNZZ的统计,平均每天有1417个旅游电子商务行业网站被访客访问,同比增长15.67%,环比增长率为6.5%。由于国内旅游电子商务行业发展前景看好,旅游电子商务供给也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在2010年,我国旅游电子商务网站共有5.23万家,从全年统计数据可以发现,该年度旅游电子商务行业的需求增速逐渐趋于平稳,而供给稳步增加(见图2),这些趋势表明我国旅游电子商务行业正步入一个稳定的时期。

究其原因,本文认为由于2008-2009年金融危机的冲击使得我国大多数旅游相关的公司和企业匆忙上马网站项目,试图通过发展在线旅游和电子商务的方式来扩展自身的利润来源,因而目前旅游电子商务市场的供给出现一定的饱和迹象,同时市场竞争也在不断加剧。

2.旅游电子商务业潜在需求旺盛,但是成交率较低,对用户购买力的挖掘亟待改善。目前,虽然我国网民的数量十分庞大,但是由于网络安全条件欠缺,网络传输速度较慢,网络电子支付使用较为不方便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网民对于旅游电子商务企业提供的在线旅游产品的成交意愿不高。以2010年的数据为例,我国旅游电子商务网站的访客数量一直处于发展之中,访客群体的快速增多却并没有较明显地提升网站成交顾客的数量,如图3所示。

我国居民消费习惯的保守性和我国旅游电子商务网站自身的吸引能力不够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国居民的消费需求不断增长的同时其消费习惯也在不断变化,但是这种变化趋势较为缓慢,而同时随着近几年我国旅游电子商务网站的数量急剧上升,旅游电子商务行业竞争加剧的同时其行业秩序也随之有所恶化,这一切都降低了其顾客和潜在顾客的消费意愿,从而阻碍了旅游电子商务顾客群体的购买力的提升,抑制了市场的有效需求。

3.旅游电子商务行业产品同质化日趋严重,企业市场营销手段不具特色。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业态,旅游电子商务行业虽然处于一个高速发展时期,但是由于供给的持续增加和需求的暂时迟缓,旅游电子商务行业的竞争正不断加剧。为了有效地扩展自身的客户群体,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在产品创新乏力、企业运作成本高企的情况下,旅游电子商务企业开展有效的网络营销来扩展自身的营销广度和深度,从而加大对既有客户和潜在客户的消费购买力的挖掘是提高旅游电子商务企业竞争实力的一个关键而重要的途径。

旅游电子商务网络营销模式设计

依照目前我国旅游电子商务企业的运营特征,本文认为旅游电子商务企业的网络营销目标可以分为两种:网站既定的客户和网站潜在的客户群体。由于旅游电子商务网站在运营过程中会不断地获得新的客户,因而对于这部分使用过网站的服务,曾经在自身网站上购买过旅游电子商务服务的客户,即既定客户,网站应当采用适当的网络营销策略来保留这些客户,从而避免过多的客户流失给企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而随着居民对于在线旅游产品的接纳度的提高,旅游电子商务在未来发展中必然需要挖掘一些潜在的消费群体,并增大对这些未来的潜在客户的营销力度,从而扩展自身的利润来源。

为了有效地提高旅游电子商务行业的网络营销效果,同时结合旅游电子商务行业自身的运营特点,本文认为旅游电子商务企业可以使用的网络营销模式分为既定客户和潜在客户两大类,主要有:会员制营销、许可Email营销、个性化营销、搜索引擎营销、联盟营销、病毒性营销、交换链接和博客营销等。

(一)会员制营销

会员制营销即旅游电子商务企业以某项服务或是某种高附加值的产品为主题,将目前已有的高价值客户组成一个俱乐部形式的群体,通过针对该群体的宣传、销售、促销等营销活动,提供差别化的服务和精准的产品营销,从而提高既有的高价值客户的顾客忠诚度,长期增加旅游电子商务企业的长期利润。

(二)许可Email营销

许可email营销是指旅游电子商务网站应在用户许可的情况下,通过电子邮件,尤其是经过用户自我定制之后的电子邮件的发送,来将自身的产品信息送达客户的营销模式。通过引导客户进行email信息的个性化定制,旅游电子商务企业不仅可以避免过多的无效营销对用户造成的干扰,还可以有效地增强与客户的关系,通过传达符合客户需求的信息来提高客户的品牌忠诚度。

(三)主题营销

当下网络营销的方式随着微博、社交网络等新兴平台的高效传播而变得越来越具有创新性,主题营销便是通过高效的网络传播渠道,有意识地发掘、利用、甚至创造某种特定的主题来实现旅游电子商务企业的营销目标。

(四)互惠营销

互惠营销即旅游电子商务网站通过为己有的客户提供大规模的优惠和短时的促销活动,促发其既有客户通过自身的良好体验而与旅游电子商务网站一起影响其他消费者在同一服务产品上消费的营销模式。

(五)搜索引擎营销

目前我国访客流量最多的网站一般都为搜索引擎网站,为了最大限度地扩展未知的潜在市场,旅游电子商务网站借由搜索网站开展搜索引擎营销尤为必要。

(六)联盟营销

随着旅游电子商务市场竞争的加剧,旅游电子商务企业单靠自身的营销资源开展网络营销往往受限于自身的实力和其单一的营销途径,因而旅行电子商务网站可以考虑在其进行的网络营销实践中与其他相关度较高的企业结盟,通过联盟化的营销方式,共享各自的营销资源,并通过一体化网络营销在推广自身产品服务的同时相互推销对方产品,从而形成合力,达到双赢式的网络营销。通过联盟营销的方式,旅游电子商务企业的网络营销途径将得到极大的扩展,从而使其营销方式的升级和创新有了较多的可能。

(七)SNS营销

为了有效地针对这些客户进行网络营销,旅游电子商务企业可以在SNS平台上创建属于自己的营销小站,通过定期的广播和活动信息更新来向这些目标群体发送自身的产品和服务信息,并通过主动的实时营销来保证SNS营销的有效性。此外旅游电子商务企业还可以通过对SNS平台上具有旅游消费倾向的人群的观察和调研来获取最新的旅游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设计符合这些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进而提高其SNS营销途径的关注程度,进一步加强自身的网络营销效果。

结论

随着我国电子商务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旅游电子商务作为连接互联网和旅游市场的中介,未来必将在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为了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活并有效地提高自身竞争力,在产品和价格上难以有较大回旋空间的旅游电子商务企业能否灵活地利用网络营销来提升自身的品牌知名度、提高客户的忠诚度、提高自身客户的购买意愿将是其能否长远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的研究成果借由对旅游电子商务市场的分析和对旅游电子商务网络营销模式的设计,可以为旅游电子商务企业在自身营销绩效的提升上提供科学的思路和启发,以期为我国旅游电子商务行业的稳步发展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郭亚军.旅游者决策行为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西北大学,2010

2.阎长顺.基于云模型的动态客户细分分类模型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7,39(2)

3.刘蓉,陈晓红.基于数据挖掘的移动通信客户消费行为分析[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6(2)

篇7

关键词:旅游人力资源;现状分析;结构问题;战略研究

一、引言

旅游业已成为世界上第一大产业和最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而人才是旅游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在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从业人员的素质以及人才培养对旅游业的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北京市昌平区是北京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全区接待中外游客195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8.6亿元;2010年共接待中外游客2310.3万人次,旅游收入达345.4亿元,在全市10个郊区县中名列前茅,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人才需求旺盛。但也存在着员工素质低、结构不合理、行业队伍不稳定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对昌平区旅游业能否持续稳定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通过对北京市昌平区的旅游人力资源调查数据的分析,理清了旅游人力资源发展的“结构性”问题与原因,揭示其内在发展规律,并提出相关人才培养战略,为昌平区旅游人力资源的科学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借鉴。

二、北京市昌平区旅游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昌平区地处北京西北部,长城以南,军都山下,面积1343.5km,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都非常丰富,旅游形象定位于“皇家福地、水暖山青”,旅游业发展初具规模,成为北京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发展昌平旅游业,为昌平旅游业提供更有利的人力资源保障,昌平旅游局于2009年1月4日-2月14日对区内的461家旅游企业的人员状况进行了调研,对调研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得出了以下结论。

(一)发展迅速、需求旺盛,但旅游商店、旅行社从业人员规模偏小

全区旅游企业共有491家,调研企业为461家,旅游行业在岗职工人数为38226人,比2001年的1.1万人多出2万多,年预需求人数为4168人。其中,星级酒店、社会旅馆和乡村酒店从业人员共为18652人,民俗村11000人,旅游景点5173人,旅游商店和旅行社从业人员人数较少,分别为2519人和142人。旅游商品收入比重偏低。旅游购物消费所占比重的多少,已成为衡量一个地区旅游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在旅游业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旅游购物收入一般占到旅游业总收入的40%以上,如新加坡占到59.6%,美国占到54.7%,法国占到52.1%,我国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占到49.6%,而2008年昌平区的旅游商店收入在旅游综合收入中的比重仅为20%,直接影响了昌平区旅游综合收入的增长。

(二)年龄结构:从业者以中青年为主,“年轻化”趋势明显

全行业旅游从业人员40岁以下居多,年龄结构以中青年为主。被调查的大多数企业的40岁以下的从业人员占到了75%以上。这个年龄段的从业者年轻活跃、精力旺盛,基本符合旅游行业服务性本质要求。此状形成,一是因为现阶段昌平区旅游产业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精力相对旺盛的青壮年劳动力;二是与当前旅游业“吃青春饭”、“杜会地位低下”等社会观念影响有关。

(三)学历结构:高学历比重偏小,高学历、高层次的开发与管理人才稀缺

从昌平区旅游行业从业人员的文化教育水平来看,除旅行社、星级饭店的从业人员专科以上学历所占比重较大之外,其余旅游企业员工高中及其以下学历占多数,尤其是星级餐厅,这一比例更是高达97.4%。

究其原因有二:一是旅游业就业门槛较低,从业服务技能易于学习掌握;二是受历史原因与社会观念影响,导致旅游行业人员学历整体偏低。此状况与昌平区旅游业大发展的宏观局势相悖,成为制约旅游业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四)流动状况:员工流动性大,旅游企业员工队伍不稳定

昌平区旅游企业的年平均人员流动率都在30%左右,个别企业的人员流动率高达90%,其中以星级餐厅和旅游景点最为普遍与频繁。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说明旅游企业的员工吸引力低,难以留住员工,具体表现在薪酬待遇偏低、缺乏统一的工资标准、工作时间过长、工作环境较差、劳动关系不稳定、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旅游服务企业地处偏远等;另一方面缺乏有效的培训,导致员工对企业缺乏认同感,稳定性不够,流失率增加。而高流动率也增加了旅游企业的成本,为旅游品牌形成增加了难度,造成企业对人才有很大需求的表象,使不少旅游企业陷入“长期招工”的困境,从而影响到昌平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五)地域结构:员工大多来自外埠农村,本市员工少

旅行社、旅游景点工作人员60%以上来自本市,其余旅游企业员工中来自外埠的比重很大,这在餐厅、饭店、社会旅馆、旅游商店等企业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据了解,外埠人员多来自农村,80%以上是来北京的务工人员,本市的旅游服务人员也有近半数来自农村。这说明本市对旅游服务行业的认同感还不够,认为旅游服务是伺候人的行业,收入不高暂且不说,还不太体面;而来自外埠的员工虽然比较珍惜自己的工作机会,也比较吃苦耐劳,但由于很多人工作素质欠佳,普通话发音不标准,直接导致了旅游服务效果不理想,同样也导致其缺乏对昌平的地域认同感。种种表现使得这些从业人员急需进行有效培训,从而达到提升个人从业素质,提高游客满意度的目的,但随之而来的是旅游人力资源培训的成本和难度加大的问题。

(六)培训需求结构:培训需求强烈但有差别

昌平区旅游企业对于员工培训的需求是比较强烈的,需求培训的形式大多数为企业内部培训,培训的内容多集中在提高服务质量的服务基本技能和更高层次的企业内部管理知识的培训上。但不同企业对于培训内容有明显差别,其中星级饭店、星级餐厅和社会旅馆这类住宿餐饮接待类的企业员工迫切需要岗位技能和服务礼仪的培训。旅游商店类的旅游商品销售企业的员工还需要财务知识、销售技巧等方面的培训,旅游景区类的员工还需要历史知识、科普等扩充自身知识面,提高文化底蕴方面的培训。此外,昌平区每年接待的境外游客也占到了很大的比重,因此对从业者的接待英语、讲解英语和国际礼仪的培训也是必不可少的。

三、北京市昌平区旅游人才培养战略

(一)健全“以人为本”的行业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应从人力资源开发的角度,建立适应本行业的,涵盖人才测评、工作分析、绩效评估、薪酬管理以及人才激励机制的一整套管理办法。着眼于从业人员的职业生涯发展,让员工随着企业发展,自身价值得到不断提升。各级各类行政管理部门要规范和引导旅游企业的发展,建立员工权益保障机制,改善昌平旅游从业人员尤其是旅游服务人员薪酬待遇偏低、缺乏统一的工资标准、工作时间过长、工作环境较差、劳动关系不稳定、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等问题,从而保障员工合法权益,为员工提供更好的待遇和更好的发展空间。促进人员机制改革,建立能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有效机制,围绕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行管理活动,充分发挥人的能力,特别是人的创新能力,努力留住和用好现有人才,盘活现有人才存量,有效解决旅游企业员工流动频繁,人才流失严重的现象。

(二)加强旅游人才培养与在职员工的培训工作

第一,依托昌平区强大的人文教育背景,加大投入建设高水平教学、科研基地,在昌平区的高校重点发展新型旅游学科。并依据旅游行业需要的不同层次岗位,分层次培养适合岗位、具备岗位专业技能的行业人才。

第二,在行业主管行政部门的指导下,开展多种形式的在职员工培训工作。根据调查可知,不同旅游企业的培训需求是有差别的,所以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并提高企业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具体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利用昌平区乃至北京市的高校资源举办经理进修班,提高在职人员尤其是旅游企业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二是利用团体和社会力量创办的培训中心,提高旅游从业人员某个领域的专门知识和技能;三是旅游局开展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以获得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及提高从业人员对旅游行业的认知为目的;四是利用现代化的技术,网络培训和现实培训体系相结合,了解并学习区外、北京市、全国甚至国际上优秀旅游企业的培训方式和内容。

(三)搭建区域信息网络,为旅游企业和劳动者提供信息平台

供给和需求的不平衡是导致人力资源缺乏的重要因素,因而要搭建旅游人力资源信息平台,推动旅游人才市场从集市化向信息化、网络化等高级形态发展。提供各种旅游业人力资源因素的相关信息,如旅游人才需求的总量预测、特种技能人才需求预测、人才数据库等,形成机制健全、信息灵敏、运行规范、服务周到、指导监督有力的旅游人力资源的市场信息平台。为供需双方牵线搭桥,解决供求双方信息不对称、沟通不畅的局面。完善昌平旅游人力资源供求市场,引进更多更好的人才为昌平旅游业服务,促进昌平区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昌平新城规划(2005-2020)[Z].

2.昌平区旅游局等.关于昌平区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现状与发展的调查报告[R].2008.

3.熊建平,刘承良,章晴.湖北省旅游人力资源现状分析与人才培植战略[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5).

4.余昌国.旅游人力资源开发[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2.

5.熊建平,刘承良,王薇.湖北省旅游人力资源结构性评析[J].经济地理,2007(8).

篇8

[关键词]园长;教师;家长;在园幼儿;人身伤害事故

[中图分类号]G61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604(2013)05-0024-03

近年来,各类在园幼儿人身伤害事故频发,已成为幼儿园安全管理的重大问题。此类事故能否得到公正处理,与园长、教师及家长所具有的法律认知密切相关。本研究通过对部分园长、教师及家长的深度访谈,了解了他们对在园幼儿人身伤害事故的法律认知水平,进而提出了相关建议,供幼儿园管理者参考。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

为了解园长、教师及家长对在园幼儿人身伤害事故的法律认知,研究者选取了江西省吉安市两所幼儿园(农村园A和城市园B),深度访谈了这两所幼儿园的2名园长、6名教师和4名家长。分别对A园和B园的园长、教师和家长进行编号。

本研究围绕以下几个法律问题对受访人员进行一对一的访谈:(1)幼儿园在什么情况下应当承担责任,承担责任的范围有多大?(2)幼儿园与在园幼儿之间是一种怎样的法律关系?(3)幼儿园承担赔偿责任的经费来源是什么?(4)当在园幼儿发生人身伤害事故之后。应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幼儿园的责任承担以及与在园幼儿之间的法律关系

关于在园幼儿人身伤害事故的归责问题,有7人认为幼儿园只有在有过错的情况下才需要承担责任,有4人认为幼儿园无论是否有过错都应该承担责任,有1人认为对这个问题要具体分析,并严格按照《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的规定来追究责任。

在幼儿园与幼儿之间的法律关系上,调查显示,有4人认为幼儿园是幼儿在园期间的教育管理者,其余8人认为幼儿园是在园幼儿的监护人或者临时监护人。

B园园长:我觉得在园幼儿发生人身伤害事故,如果幼儿园方面有过错,包括教师和保育员在工作中没有尽到应尽的责任,幼儿园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如果幼儿园没有过错,就不应该承担赔偿责任。这个在国家颁布的《人身损害赔偿解析》中有明确规定。

B园家长:孩子在幼儿园受了伤,幼儿园当然要负责。我们把孩子交给幼儿园,就是希望幼儿园能帮我们照看好孩子,不让孩子发生任何伤害。这是幼儿园的义务。

可见,受访人员对在园幼儿人身伤害事故的归责认识并不准确。《侵权责任法》第38条明文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承担责任,但能够证明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不承担责任”。由此看出,在园幼儿发生人身伤害事故适用过错推定责任,即如果在园幼儿发生人身伤害事故,首先推定幼儿园一方有过错,如果幼儿园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并尽到了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则可以免责。另外,在幼儿园与幼儿法律关系的问题上,受访人员大多把幼儿园对幼儿的教育、管理和保护职责等同于监护人的监护职责。我国《民法通则》对监护人的范围有明确规定,幼儿园不在其列。按照《教育法》的规定,幼儿园对在园幼儿承担教育教学和管理职责,对幼儿的生命安全负有管理、监督和保护职责。明确在园幼儿人身伤害事故的归责,厘清幼儿园与在园幼儿之间的法律关系是十分重要的。

2.幼儿园对在园幼儿的管理范围

调查中,有6位受访人员认为幼儿园对幼儿的管理仅限于在幼儿园正常的作息时间内,有2人认为还应包括幼儿园组织的园外活动,有3人认为管理范围应该从家长把孩子交给幼儿园起到幼儿园放学把孩子交到家长手里为止这段时间,有1人认为还应包括放假时间(含寒暑假)。

B园教师:幼儿园对幼儿的管理应该只限于幼儿园的正常作息时间内。在其他时间发生幼儿伤害事故,幼儿园是不需要负责的,因为这段时间不是幼儿园和教师的正常工作时间。

A园家长:孩子才4、5岁,需要成年人照看和管理,幼儿园对幼儿的看管应该是从早上进幼儿园起到下午出幼儿园时为止的整个时间段。在这段时间里,如果孩子受到伤害,幼儿园都有责任并且要负责赔偿。

事实上,幼儿园作为保护和教育在园幼儿一种教育机构,其主要职能是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幼儿园对幼儿的管理范围应该与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职能相联系,其职责范围的界定标准应采用“门至门”原则,即幼儿从进幼儿园到出幼儿园这期间参加的所有的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如果在这个时间范围内发生幼儿人身伤害事故,幼儿园一般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如果由于幼儿自身原因,比如先天性的疾病(哮喘、癫痫、心脏病)或体质弱等产生的伤害事故,幼儿园是否要承担责任就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了。一般来说,家长应事先向幼儿园告知幼儿的身体状况,而幼儿园在对幼儿进行体检时若发现幼儿有身体健康问题,应及时告知家长,并随时注意幼儿的身体状况,给予适当照顾。若幼儿园未尽到照顾义务而发生幼儿人身伤害事故,幼儿园需要承担相应责任。反之,幼儿园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无须承担责任了。

3.在园幼儿人身伤害事故赔偿资金的来源

幼儿园作为一种非营利性社会组织。通常没有为幼儿可能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准备好赔偿金。那么,幼儿园该如何担负幼儿人身伤害事故中的赔偿责任呢?调查中,有5人认为可以通过保险制度,有3人认为应该通过上级行政拨款,有1人认为可以通过社会募捐,还有3人认为应该从幼儿园收取的保育费中支付。

然而,当被问及幼儿园是否已动员家长为在园幼儿购买保险这个问题时,两位园长均表示只有很少的几位家长为幼儿购买了保险。事实上,建立社会保险制度,使损害赔偿社会化,无疑是解决幼儿园赔偿资金来源问题的一剂良方,西方国家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当然,这还有待于整个社会保险制度的完善。除此之外,幼儿园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筹集投保资金,从而把办园风险和赔偿责任适当分散,既保护了受害幼儿的应有权益,也为幼儿园分担了赔偿责任。

4.在园幼儿发生人身伤害事故后幼儿园的应对措施

调查发现,所有受访人员在这个问题上的认知基本一致:首要的任务是及时救助受伤幼儿,在救助幼儿的同时应尽快通知家长。两位园长认为,幼儿园除了要尽到救助和通知的义务外,还应及时向教育行政部门报告,请有关部门对事故进行调查和处理。

很多国家以及我国港澳台地区在应对中小学学生发生伤害事故时的通常做法是在学校有条件、有能力的情况下实施紧急救护,或及时送受伤学生去就近医院救治,同时通知学生的家长或监护人。这是有效化解学校与家长之间的矛盾、取得家长谅解的最有力措施。幼儿园发生在园幼儿人身伤害事故时也可以借鉴这种做法,以达到合理、有效处理事故的目的。

三、讨论和建议

本次调查中的园长、教师及家长对在园幼儿发生人身伤害事故的法律认知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究其原因,一是与园长、教师及家长缺乏相关的法律知识有关,二是与涉及学前教育的法律、法规目前不甚健全有关。此外,由于当前社会保险制度尚不完善,事实上很多幼儿园并没有为在园幼儿代购保险,导致伤害事故发生后,各方在赔偿问题上常常出现较大纠纷。为了有效防范和处理在园幼儿人身伤害事故,研究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参考。

1.加强园长、教师及家长的法制教育

园长、教师及家长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直接影响在园幼儿人身伤害事故的公正处理,也直接关系到幼儿园、教师及家庭各方合法利益的维护。因此,一方面,园长和教师要深刻领会《教育法》和《侵权责任法》等相关法律,明确幼儿园与在园幼儿之间的教育、管理、保护等法律关系以及事故发生后幼儿园的归责问题;另一方面,家长也要学会正确运用法律武器保护幼儿及自身的合法权益。幼儿园可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等方式对幼儿家长进行指导,使家长在幼儿出现人身伤害事故时能够更加理性面对,从而减少与教师、幼儿园之间因为幼儿伤害事故产生的不必要的误会乃至纠纷。

2.完善社会保险制度

对幼儿园来说,发生人身伤害事故后的巨额赔偿是一项沉重的负担。对此,建议幼儿园通过投保的方式实现在园幼儿人身伤害事故的风险分担。投保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购买园方责任险。它主要针对幼儿园在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时由于意外而造成第三人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的保险。这类保险一般可由当地政府和幼儿园按照一定比例共同出资投保。二是为教师购买教师职业险。这类保险在国外比较普遍,如美国的相关法律就要求为教师购买侵权责任险,以帮助那些在幼儿伤害事故中负有赔偿责任的教师。日本则是成立学校健康会,为在学生伤害事故中需要承担赔偿责任的教师提供帮助。㈨三是鼓励有条件的家庭为幼儿购买意外伤害保险。这是人身保险的一种,可以成为园方责任险的有益补充。

3.建立幼儿园伤害事故预防及应急预案制度

为了尽可能避免在园幼儿发生人身伤害事故,保护在园幼儿的生命安全,幼儿园应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幼儿园伤害事故预防及应急预案制度,以便在事故发生后能够快速作出反应,高效、有序地组织抢救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事故一旦发生,幼儿园最重要的职责是尽快救助受伤幼儿和通知他们的家长,这应该成为所有幼教工作者的共识。

参考文献:

[1]方益权,学生伤害事故赔偿:以相关司法解释和法规规章为中心[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106.

篇9

该书视角新颖、独特,从河北旅游市场的层面探讨旅游传播的问题,透露出作者独特的方法。河北省是旅游大省,但不是旅游品牌强省。因此,河北休闲旅游品牌传播及旅游品牌建设问题是政府及旅游学界、业界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是河北旅游业发展需研究的重大课题。

该书萃集了作者多年的实践经验及教学研究精华,读后引人深思。作者系统地钻研了品牌传播及品牌构成的相关理论,详细探悉了休闲旅游传播的过程,借鉴传播学、市场营销学、管理学的相关理论,博采众长,深入调研,广泛收集国内外旅游市场传播的大量案例进行翔实论证,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这对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该书对河北旅游市场的品牌传播活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涉及河北休闲旅游品牌传播现状研究、河北旅游信息传播接触点、传播战略、传播策略研究,共四大部分内容。该书通过对河北休闲旅游品牌形象因素结构的调研,明确了品牌塑造时所需关注的因素;通过对河北休闲旅游品牌接触点的调研,确定了品牌信息传播的渠道;通过对目标人群接触媒体习惯的调研,了解人们接触媒体的状况,为媒体的选择提供了依据;通过对河北休闲旅游品牌发展现状的研究,提出了河北休闲旅游品牌传播战略和具体的实施方案,为决策部门提供了依据。

该书主要特点如下:

1. 以点代面,突出区域特点。作者以河北旅游市场传播活动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河北休闲旅游品牌建设及河北旅游市场传播现状、成因。作者认为:河北旅游营销传播的基本形态不能满足旅游市场传播的需要;河北旅游市场营销沟通方式不能满足新型市场沟通的需要;现有的旅游传播模式不适应休闲旅游者消费行为的变化;现有的旅游传播模式不适应媒体环境变化的需求;河北旅游现有传播方式难以适应信息环境的变化。

2. 理论联系实际、针对性强。该书是在对京津冀旅游者进行调研的基础上,研究旅游者获取旅游信息的途径,界定了旅游品牌传播信息的内容,明确了旅游活动事前、事中、事后的信息收集行为,提出了进行品牌传播时应选择网络、报纸、杂志等媒体,针对不同人群制定不同的传播方案。

篇10

[关键词]重庆市旅游市场营销策略

一、重庆旅游资源现状

重庆是中国第四个直辖市、西南最大工商业城市、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资源既丰富又有特色。全市共有旅游景点300余处,文物点有2000多个,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100多个。域内三面环山,两江汇流,与周围众多的山城群落交相辉映,优美如画,集山、水、林、泉、瀑、峡、洞为一体,熔巴渝文化、移民文化、三峡文化、陪都文化、都市文化于一炉。此外,巴渝古朴独特的民风民俗引人入胜,多姿多彩的地方文艺令人倾倒。重庆是川菜主要代表地域之一,重庆夜景誉满天下,吃、游相得益彰,颇具重庆人文特征。

二、重庆旅游市场现状分析

直辖以后,重庆旅游有了较大发展,旅游总收入年均递增率在20%以上,旅游业正在成为重庆市的支柱产业。按客源地粗略划分,可将重庆旅游市场细分为国际旅游市场、国内旅游市场和市内旅游市场。境外客源已经基本形成以日本、新加坡等东南亚市场为主体,北美和西欧市场为两翼的市场体系,2006年全市共接待入境旅游者60.3239万人次,与1996年相比增长了266.69%。重庆国际旅游市场具有花费较大、旅游需求档次高、青年旅游市场是主体三大特点,但来渝的国外游客很多只把重庆作为旅游的途径地和中转站。重庆旅游国内市场主要客源集中在广东、华东诸省、京津地区、港澳台地区等,这些地区开放程度高,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人文素质高,人群旅游购买力强,出游愿望强烈,重庆风土人情对其有较大吸引力。市内旅游方面,随着市民消费观念有了较大的转变,重庆市内旅游市场得到了较快发展。市内旅游市场具有散客旅行为主,旅游景点、景区众多的地区出游率高,交通便捷地区出游率高等特点。

三、重庆旅游市场营销策略

重庆旅游市场营销策略包括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四方面的内容。

1.产品策略

(1)突出特色与精品,建立核心品牌。长江三峡以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观闻名于世,三峡中的两峡都在重庆境内,因此三峡可以成为重庆旅游的一块金字招牌,应该优先重点打造这一龙头产品。除了长江三峡,与敦煌齐名的大足石刻、世界自然遗产武隆喀斯特等都应该打造成为有分量的核心产品。

(2)将历史文化内涵注入旅游产品。重庆旅游在发展自然旅游资源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挖掘和深化。重庆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其内涵包括巫山原始文化、巴族巴国文化、三国文化、丰都鬼文化、陪都及红岩文化等十大历史文化。将其注入旅游产品,必将更有底气,更有风韵。

(3)针对不同客源梯度开发。不同的客源在经济实力、输出游客数量、与旅游地的空间距离等方面具有较大差别,因而应该针对国际旅游市场、国内旅游市场和市内旅游市场这三个不同的客源市场开发不同的旅游产品。

2.价格策略

(1)差别定价策略。旅游产品采取随行就市的定价法,针对不同的客源特点(散客和团队、游客年纪等)、时间(旺季和淡季)等因素,对同类产品分别采用地理差价、季节差价、对象差价等策略。

(2)心理定价策略。心理定价策略要求在制定价格时不应只考虑旅游者的理性分析,而且应更加重视其情绪上对价格的反应,可将同一类型的旅游产品分为几个等级,以不同的价格吸引不同的旅游者,但在旅游产品分级中,级别档次要适当,要使不同级别的产品在质量等方面有明显差别。

(3)新产品定价策略。旅游新产品定价时政策和措施少,灵活性较大,可考虑弥补旅游新产品开发成本和限制竞争等因素。对一些新颖度高、特色明显的新产品,可以实行偏高定价。这样有助于在短期内实现盈利。待竞争对手介入后,再降价,使用满意定价,保证利润。对普通观光旅游新产品,由于其替代性强,宜使用满意定价策略,积聚人气。

3.渠道策略旅游产品的销售一直是重庆旅游市场发展的薄弱环节,直接影响到重庆旅游业的综合效益。良好的、高效的销售渠道对于旅游企业来说至关重要,由于旅游产品的多样性和旅游市场需求的复杂性,重庆必须采用多种类型的旅游销售渠道:在旅游客源产生量较小且十分分散的地方,要选择层次多、“触须”长的旅游销售渠道;在旅游客源产生量大并且相当集中的地方,要选择层次少、“触须”宽的旅游销售渠道。最终,形成一个立体完善、优势互补的旅游销售渠道网络体系。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旅游企业更可以通过建立电子商务平台将景区的旅游资源、旅行社的主要业务功能整合到一起,更直接和快捷地建立营销渠道。

4.促销策略

(1)广告促销。利用电视、广播、网络、报刊、标牌、印刷品、POP、户外广告等媒介对重庆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进行各种类型的广告宣传。但一定要注意硬性商业广告与软性新闻宣传的结合,并且要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务求多渠道、多层次、有针对性地宣传推介重庆旅游资源。

(2)主题活动。重庆应该坚持以举办重大专题活动为载体,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不断推出新卖点,提高景区景点的知名度。尝试举办重庆旅游主题年活动,从生态旅游、乡村旅游、古镇旅游、温泉旅游等特色旅游借势,营造旅游氛围,开展旅游招商,打造旅游产品。

(3)销售促进。采取各种促销策略,提高商、中间商的销售积极性,同时使游客觉得获得实惠。向游客赠送旅游地纪念品,淡季进行价格优惠、使学生、老人等群体享受折扣惠;对境外组团社、市内国际旅行社、计划内出航游船实施奖励或补贴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