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理呼吸道护理措施范文

时间:2023-10-26 17:30: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清理呼吸道护理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清理呼吸道护理措施

篇1

墙保护桩施工与外立面整治脚手架防护施工采取加固措施

关键词:框架桥;挡土墙;脚手架;加固

一、 工程概况

重庆市大溪沟水厂与嘉滨路连接道工程位于渝中区大溪沟水厂附近,起点连接嘉滨路,终点止于大溪沟水厂大门,全长约152.408米,包括框架桥和道路等。该工程地形复杂,人流量、车流量较大,城区管网密布,外立面整治脚手架、人行通道脚手架与我司挡土墙保护桩施工作业面重叠,施工难度很大。为确保两个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我司对挡土墙保护桩施工和外立面整治脚手架及人行通道脚手架采取加固措施。

二、 外立面整治脚手架及人行通道脚手架加固措施

对房屋建筑立面整治施工单位搭设的双排脚手架及人行通道脚手架采用连续设置的加固剪刀撑,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应小于6m。斜杆与地面的夹角必须控制在45―60度(与地面夹角),中间各道剪刀撑之间的净距不应大于15m,减轻对挖孔桩侧压力。

三、挡土墙挖孔桩加固措施

挡土墙挖孔桩加固措施采取对护壁钢筋进行加强,原设计钢筋主筋Φ8@200、箍筋?12@200;加固措施钢筋采用主筋?12@200、箍筋?16@200,增强挖孔桩护壁刚度,满足房屋建筑立面整治施工单位搭设的双排脚手架及人行通道脚手架对挖孔桩侧向压力。为满足双排脚手架及人行通道脚手架对挖孔桩沿45度刚性角侧向压力,挖孔桩内采用150×150mm木枋沿45度刚性角侧向压力进行支撑,每排设置两根,加固必须牢固,不得出现松动现象。

四、护脚手架的搭设

1、立杆:第一道立杆搭设前,除搭设在混凝土板上的立杆以外,其余立杆下端均应铺设60×160mm中枋。立杆沿建筑物周边间距为2.0m(跨距),垂直于建筑物方向间距0.8m(排距),内侧立杆距结构边缘为0.150m,立杆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接头交错布置,相邻立杆接头不能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且相邻两个接头错开必须大于500mm,接头中点至主节点不宜大于步距的1/3,立杆垂直偏差控制在L/400以内。

2、大横杆:大横杆应设置在立杆的内侧,垂直步距为1.8m,并在外侧立杆上两大横杆之间增加一道大横杆,此道大横杆距下面一道大横杆0.8m。大横杆可采用对接连接或搭接,采用对接时,两根相邻横杆不能在同步或同跨内设置接头,且接头位置在水平、垂直方向错开必须大于500mm。采用搭接时,搭接长度大于1.0m,应等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水平杆的端部的距离大于100mm。

3、小横杆:小横杆按水平间距1.0m、步距1.8m进行搭设,并设置在大横杆与立杆的交点处,两端固定,小横杆伸出防护架外侧的长度严格控制在100mm~150mm之间,以保证防护架的美观。在6.85m标高处的小横杆应伸至建筑物外墙边50mm,以便于水平防护封闭严密。

4、竖向封闭:保证防护架高出屋面1.5m以上,防护架搭设完一层,就应立即铺设防护网。5、水平防护:安全防护架和竖向防护网搭设完毕后,在第二层高度位置设置一道全封闭水平防护、满铺一层中枋、再铺设一道竹夹板。其余的水平防护应沿竖向每隔5步架高(8.0~9.0m)铺设一道临时防护网。中间层水平防护网在短横杆上铺设60×160mm长木枋,木枋应用10号铁丝将其与横杆牢固连接,木枋间距不大于400mm。在木枋接头处,应增设双短横杆,以撑住木枋端部,在其上铺放一道竹夹板、用铁丝相连牢固,严禁出现孔洞。每日派专人对水平防护上的垃圾进行清理。。

6、防护架经验收合格,任何人不得擅自破坏防护设施的任何部位。需要临时拆除局部防护架时,应提前申请、提供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7、底层各通道出入口的防护搭设

为了保证地库的正常使用及人员的安全,各进出口处必须根据通道口大小,加强防护处理。

五、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

安全技术措施是安全生产的保证,对加快工程进度、提高工程质量起很大的作用,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坚决贯彻执行,确保安全生产。

1、 组织措施

(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组织,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专职安全员主持日常安全检查和监督指导安全生产工作。

(2)、建立以安全部门为首,包含工人班组长、施工员、基层工会小组、青年安全监督岗的完善的安全保证休系。

2、 制度保证

(1)、健全安全生产岗位职责,责任落实到相关部门及各级管理人员。

(2)、必须坚决贯彻执行建设部JGJ59-99《建设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及各种规范、规定,严格执行本公司制定的各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根据国家规定制定各种专门的安全措施。

(3)、按公司规定执行安全生产检查、考核奖惩制度,项目工程部管理人员由项目经理根据各管理人员的分管的专业、区域和安全生产效果按月考核。工人班组在签订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承包合同时,贯彻落实奖惩制度,完工时,由安全员签字兑现,同时,严格执行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及其奖惩制度。

(4)、分部分项工程必须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作到针对性强、签证手续完整,督促检查实施情况,及时制定增补措施,保证安全施工。

(5)、建立安全生产检查实施制度,做到班组岗位日查、项目周查,公司每月查。公司每半年进行一次安全生产检查评比,使安全生产警钟常鸣、常抓不懈。

(6)、安全员、施工员、工人班组长认真填写各项安全生产管理记录,定期交专职安全员分类、保管、存档。

3、 思想意识保证

(1)、定期组织劳动安全条例学习、宣传、使广大职工对安全工作思想上有足够的认识,自觉遵守安全制度和认真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对新入场职工要进行认真的入场教育,并形成书面资料,与施工班组签定安全施工合同。

(2)、对职工安全生产的安全常识教育,牢固树立法制观念,建立“安全第一、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意识,对参加施工的所有人进行安全技术培训。

六、结束语

对挡土墙保护桩施工与外立面整治脚手架防护施工采取加固措施,确保了两个施工单位和附近居民的人身安全,保证了已有的条石挡土墙的安全,确保了工程进度按计划进行。

参考文献:

[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3]《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4]《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C2001)

篇2

[关键词] 胸外科;围手术期;呼吸道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3.414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534-02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收治的胸外科手术的患者32例进行分析讨论,其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在27-56岁,平均年龄在(34,28±4,03)岁。

1.2 结果 此组患者经有效的围手术期的呼吸道护理措施后均为发生肺部感染的并发症,呼吸机使用时间为24-83h。

2 围手术护理措施

2.1 术前呼吸道护理

2.1.1 实施心理护理干预 患者得知自身患有严重疾病后常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压力,一般会出现消极的心理,对于疾病的治疗失去信心,心理压力表现的非常严重。因此,护士要与患者主动进行沟通,并做好有效的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特点,针对性的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与患者介绍手术情况时尽量采取稳妥的词语,以能够消除患者紧张不良的心理因素,建立患者对疾病治疗的信心,做好与患者家属的沟通,指导家属多采取支持鼓励患者的方式,多陪陪患者。适当的帮助和鼓励患者,增加患者的自信心,使患者在治疗中能够积极有效的配合各项治疗和护理工作。注意和患者的交流时态度要诚恳,语言要亲切,用多种方式使患者缓解心理压力[1]。

2.1.2 术前准备 ①呼吸道管理:注意加强患者术前的口腔清洁,每日使用适当的漱口溶液进行漱口,每日做好口腔护理,预防口腔感染的发生。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一旦出现呼吸道感染,应控制感染后,再行择期手术[2]。②练习咳嗽方法:正确的指导患者做深吸气动作,然后使用胸腹部力量用力咳嗽,咳嗽的声音使胸部能够发出震动。每组咳嗽20次,每天做三组咳嗽运动。告知患者及家属有效咳嗽的作用,能够预防肺不张发生并且减少肺部感染的机率。手术前一周指导患者正确的学会深呼吸方法,采取坐位练习平卧位练习腹式深呼吸以及胸式深呼吸,每日做2-3次,每次进行15min左右。并且术前适当的进行体育锻炼,提高机体的肺活量。

2.2 术后护理呼吸道护理

2.2.1 病情观察 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并准确记录。观察患者的神志意识、瞳孔、面色、口唇甲床,四肢是否湿冷等。观察患者的呼吸形态变化,有无低氧血症。气管插管会给有些患者带来烦躁,患者不耐管,可以根据病情,协助医生进行气管切开。对于气管插管的患者每日交接班要严格检查插管深度,及气囊内的压力,防止气管插管移位或者脱出。对于气管切开的患者观察有无局部渗血,以及皮下气肿的发生。

2.2.2 人工气道的护理及吸痰方法 气管插管与气管切开时呼吸道失去了正常的湿化及加温作用,但是机械通气有雾化罐,将呼吸机的雾化罐内的水温调至在35-38℃,这样才能使气体由机器送到患者气道内的温度达到35-37℃[3]。可以选用主动加温加湿器进行气道管理,可以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治疗气道干燥和预防肺部感染的发生。清理人工气道内的分泌物,正确方式吸痰,必须密切评估患者的吸痰指证:人工气道内见到痰液涌出;患者咳嗽或者忽然发生呼吸窘迫;机械通气报警,气道压力过高;肺部听诊大量痰鸣音;SPO2急剧下降。有其中一项指证应迅速给予吸痰,吸痰前要给与纯氧吸入。吸痰压力-100-120mmHg,选择合适的吸痰管,吸痰管的型号=人工气道的型号×2-2[4]。应用机械通气治疗最好选用密闭式吸痰管,这样可也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减少感染的发生率。吸痰时间不宜过长,每次不要超过15s,两次间隔时间3-5s连续不要超过三次;吸痰时插入深度为12-20cm,从深部左右旋转向上提拉;痰液粘稠不易咳出者给予配合雾化吸入稀释痰液。吸痰时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果发现患者心率呼吸加快立即停止吸痰。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做到待气管如血管。注意吸鼻腔的吸痰管要与吸气管的分开。

2.2.3 人工气道气囊滞留物的清理 对于人工气道的建立应合理的进行管理,气管插管与气管切开容易产生分泌物,气囊漏气口腔内的分泌物易反流至气管中,引起肺部感染,因此应每日检测气囊压力,保持气囊压力在25-30cmH2O。并定时对气囊留滞的分泌物进行处理,运用气囊冲击法清除(方法:使用简易呼吸器与患者的气管导管相连与潮式呼吸吸气末呼气初用力挤压简易呼吸器送气,另一人同时将气囊完全放气,在简易呼吸器送气末将气囊充气。)迅速的清理口腔内及气道的分泌物。

2.2.4 基础护理 做好口腔护理,采用两人配合的方式,一人固定气管,一人进行口腔护理,注意口腔护理时的漱口水不要误吸到气道内造成感染,每日做2至3次。定时进行翻身、扣背,将床头抬高三十度,有利于预防肺部感染,每天可进行肺部震荡排痰器进行物理疗法,针对预防VAP有一定的疗效[4]。控制感染的发生只要控制好人工气道的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可以预防呼吸道感染。

3 讨 论

胸外科手术做好围手术期的呼吸道护理措施是至关重要的,能够明显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有效的控制肺部感染的发生,降低术后并发症,降低呼吸机使用时间,加快患者康复速度,同时降低患者的治疗费用。

参考文献

[1] 孟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监测与护理[J].中国航天医药杂志,2009(01).

[2] 吴敬梅.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呼吸机的使用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9:10.

篇3

为进一步分析对重症监护室中患者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的原因,然后总结相应的护理措施以及预防措施,以减少病患死亡例数[1]。本文以将在我院接受医治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患62例患者当作研究的主体,详细总结内容如下。

1.研究资料与感染原因

1.1 研究资料

将在我院接受医治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患62例患者当作研究的主体,均抽取于2016年07月到2017年02月期g。其中病患病患的性别结构为:男性病患的例数为27例、女性35例。年龄结构为:病患最小年龄与最大年龄分别为23.4岁与81.3岁,得到其年龄均值为(44.7±4.3)岁,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

1.2 感染原因

总结分析后得到,62例病患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原因为病原菌感染所致,其中大肠埃希菌导致病患为5例,感染发生率为8.06%(5/62),G-杆菌以肺炎克雷泊菌导致病患为43例,感染发生率为69.35%(43/62)、铜绿假单细胞菌导致病患为4例,感染发生率为6.45%(4/62)、单一原菌导致病患为5例,感染发生率为8.06%(5/62)。

1.3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以及预防措施

(1)增强环境管理。加强环境管理主要是因为重症监护病房接受侵入性治疗的情况比较多,需要对病房定期消毒,应用紫外线定期对病房中的空气进行消毒,一般而言,每天的消毒次数应该大于2次,并应用消毒液擦拭病房中的地面、床头柜等物品,患者营造清洁、舒适、安全的住院环境,使重症监护室中的细菌减少[2]。严格实施手卫生的制度,每张病床都要具备快速手消毒液,医护人员在进行护理以前要严格实施七步洗手法,在护理结束之后,手上没有体液的使用酒精型快速手消毒液;手上有体液污物的要使用抗菌型洗手液对手进行清洗,保证无菌护理的开展。同时采取无陪护制度,定期完成细菌检测,有必要时即可对病患实行隔离处理,以达到预防交叉感染的目的,使肺部感染的几率得到有效降低。

(2)加强呼吸道管理,大量研究表明,重症监护室病患出现肺部感染的细菌基本上都来源于患者自身,如果有误吸现象的出现,则会导致细菌极易进入到病患的呼吸道中。另外,重症监护室中的患者大多处于昏迷状态,气道的清除功能会严重下降,难以自主进行咳嗽、吞咽等动作,致使患者难以将口咽部的分泌物顺利吐出,这极易细菌从呼吸道进入肺部[3]。因此,对患者实施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患者呼吸道进行强化管理,使患者呼吸道保持在湿化状态中,可应用生理盐水湿化患者的呼吸道,如果条件允许,还可引入热湿交换器,使患者的呼吸道能够持续湿润,可有效稀释痰液粘稠度,减少痰痂,进而降低感染。

(3)对气管切开处进行强化护理,对于重症监护室中的病患而言,大多需行气管切开,而在长时间的住院中,切开切开处的皮肤、皮下组织常有水肿出现,有液体渗出,这给微生物、细菌的黏附、繁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常导致肺部受到感染。所以需严格对病患气管切开处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此处的敷料,应该使其保持清洁和干燥,若有分泌物出现,应该及时以新的敷料更换。

(4)做好排痰工作,按照排痰三步法进行排痰,第一,吸痰前,雾化吸入药物溶解痰液;第二,帮助患者翻身、拍背;第三,使用封闭式吸痰系统指导吸痰,先吸出气道分泌物再吸口鼻腔分泌物。在吸痰前后均进行纯氧3分钟。根据相关研究表示,声门下吸痰可有效降低VAP发生率;同时,吸痰虽然不能有效的吸净气管插管气囊最上面的分泌物,但对分泌物开展断负压吸引和间断冲洗,可有效减少气管粘膜损伤的情况发生。

(5)做好病患口腔护理工作。对病患进行口腔护理时以软毛牙膏进行,首先对病患的牙齿进行全面清理,但在实际的使用时注意牙膏要以少量适宜,以免出现过多的泡沫不利于清洗。随后将病患的头偏向一边,以注射器注入生理盐水清理。

2.结果

通过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以及预防措施后,62例患者中57例病患成功转入普通病房进行治疗,有5例病患出现死亡,其死亡率8.06%(5/62)较低。

3.讨论

在重症监护室中的病患均为病情较严重者,大多需要呼吸机进行呼吸救治。机械通气是争取抢救呼吸衰竭患者的方式,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患者在无肺部感染的情况下,接受机械通气治疗超过48小时以内或者是之上出现感染性肺炎的症状。

重症监护室患者肺部发生感染的可能性较大,这受到多个方面因素的影响。这就要求护理工作者实施护理时将综合化护理引入,并加强护理操作中无菌操作的控制,以对肺部感染进行有效预防与控制,从而使患者生命安全得到保障。

本次研究得到对于入住重症监护室中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病患而言,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症状的可能性较大,因此在临床上需加大护理力度,对感染进行有效预防,从而使患者预后得到改善,以进一步降低病患的死亡发生率。

参考文献

[1]李帅,崔小丽. 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36):224+196.

篇4

1 临床资料

江西省新余市紧急救援中心在2008年4月至2010年9月期间共进行院前急救78例,男57例,女21例,年龄在5~72岁之间。其中交通事故55例、坠落伤13例、其他损伤10例。

2 院前急救护理

2.1 快速反应急救中心护士接到急救电话,问清出事地点及接车地址、联系电话(做记录),立刻通知急救小组成员,同时迅速准备急救用品。5 min内救护车出发,到达现场后,迅速给予就地紧急救护。

2.2 伤情评估运用 “一听二看三摸四问五测”快速检诊程序,对患者伤情评估:①耳听呼吸,有无通气不良;②眼看口唇有无苍白或发绀、颈动脉怒张,胸部运动是否对称;③手摸桡动脉及颈动脉,触脉搏跳动情况;④问伤情及受伤过程,判断意识状况;⑤测血压,对意识不清患者判断休克程度。通过以上检测即可对病情做出初步判断,进而实施初步救护措施。

2.3 现场急救 ①评估病情,生命支持,保证呼吸道通畅,护理人员到达事故现场,根据伤员生命体征迅速判断伤员轻重缓急对危重伤员进行分紧急处理,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行CPR,能清除口腔呼吸道泌物、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行气管插管给予供氧,连接简单呼吸器;②快速建立静脉通路,选择近心端较大静脉进行穿刺,有条件 的尽可能用静脉留置针,快速输入液体,以保证危重患者短时间内补充足够的血容量,穿刺部位应避开活动的关节处,针头固定要牢,胶布要长;③妥善处理伤口:妥善处理伤口和伤肢固定,保护伤口,制止出血,防止感染和避免加重损伤是外伤患者院前急救的处理原则,对外伤出血伤员迅速给予相应止血措施,用无菌纱布加压包扎,四肢大出血病员,在伤口近心端上10 cm处捆扎止血带,松紧度同时阻断动、静脉 不再出血为度,但时间不易过长,每隔30 min放松1次,每次5 min,骨折患者给予快速简单包扎止痛,一侧下肢骨折应与健侧下肢绑在一起固定,搬运;④安全运转及途中监护:给患者以紧急救护、生命支持后,迅速将患者转运至医院。转运途中,通过心电监护、给氧、保持呼吸道通畅、机械通气、保持静脉通道给药、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观察创面出血情况及受压肢体末梢循环等,不间断实施有效救护措施,给患者以继续生命支持和监护。35例发生颅内高压(脑疝形成)立刻给降颅压处理;15例血压下降,给快速补液,用升压药物、止血药;12例呕吐窒息立刻给予吸痰、清理呼吸道、吸氧等。以上52例经途中及时有效抢救,均化险为夷。同时转运途中及时与医院联系、报告伤情,使有关科室做好接收和急救准备,以使伤员在到达医院后能及时迅速地得到专业救治。

3 体会

3.1 重视对护理人员急救意识培养急救中心护士应具有较全面知识和应变能力,具有对各种伤员快速、准确地进行评估和判断能力,才能进行针对性有效现场救护。并具有强烈责任心,树立“时间就是生命”急救意识,随时处于应急待命状态。

3.2 有效呼吸道管理 通畅呼吸道是基础生命支持及进一步生命支持关键。尤其脑外伤患者、胸外伤患者常因舌后坠,血液痰液阻塞呼吸道而导致呼吸困难、窒息,因此迅速有效地清理呼吸道,解除梗阻,对院前救治效果尤为重要。

3.3 快速建立静脉通道 一则可快速补液扩容,用药治疗,二则可避免检查造成时间耽搁使失血性休克患者静脉塌陷,造成穿刺困难。穿刺时应使用大号穿刺针,为加压输液快速抢救提供条件。

篇5

1病例

患者女54岁,主因四肢软瘫15 d住院,患者病前半月有受凉及上感史,病后主要表现为四肢自上而下进行性力弱乃至瘫痪,腰穿脑脊液符合本病的改变。入院后给与抗生素、能量、大量维生素、地塞米松和中药综和治疗,病情日见好转,肌力由0~1级转为1~2级,语音增大,呛水消失,但仍咳嗽无力,于病程24 d合并呼吸道感染,痰增多粘稠,喉中痰鸣,突然口周发绀,鼻翼扇动,呼吸增大,三凹征(+),明显呼吸困难,急行胸片检查,诊断左侧肺炎合并肺不张。

2护理

患者病情危重治疗上除抗感染外,护理是最重要一环,首先是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给以吸痰,鼓励患者主动咳嗽,解除痰阻。具体措施是勤翻身,多拍背,及时吸痰,,定时进行雾化吸入,稀释痰液,以利吸出或咳出。每进行一次雾化,随之进行翻身、拍背,吸痰方法是:取健侧卧位,使指关节微曲,从肺底由外向内,自下向上轻拍与重拍相结合,边拍边鼓励患者咳嗽,并同时进行吸痰,每次约30 min,如此处理后呼吸明显改善。其次是吸氧,保持鼻导管通畅,勤检查更换,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生命体征变化,做好各项记录。给足够营养,少量多餐,并间断给与血浆、白蛋白加强支持疗法。保持环境安静,室内空气新鲜,定时通风消毒,防止交叉感染。经过以上精心护理治疗,5 d后肺不张消失,呼吸道炎性反应减轻,呼吸困难消失。胸片检查,心肺膈正常,可自行咳嗽,排痰。继续综合治疗护理,四肢肌力达4级,语言、进食接近正常。共住院32 d,呼吸道感染控制,肺不张痊愈,格林巴利综合症合并肺不张好转出院。随访3个月患者未再合并类似之病,原发病已痊愈。

3讨论

一般认为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神经炎是一组原因未明的周围神经系统脱髓鞘病变,脊髓前角及脑神经运动和图案均可发生变性,从而出现上述临床肌力改变等症状[2],当呼吸肌无力时则出现呼吸改变,咳嗽无力,影响排痰,严重者合并肺不张,本例即属此类,因此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护理是使患者病愈的可靠措施。作者体会到解除呼吸道痰液阻力必须充分做到翻身,拍背,吸痰和稀释痰液,这是取得疗效的关键,而且每次实施时方法要得当,力量要适当,时间要足够,否则难以奏效。

参考文献

篇6

(湖北省恩施州巴东县民族医院 湖北恩施445000)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9561(2015)07-0051-01

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工业的飞速进步以及日新月异的发展,因为外伤所导致的创伤与日俱增,剧烈创伤所引发的出血性休克是经常可以看到、最紧急、最为严重的并发症,并且是主要导致创伤患者死亡的因素。通过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在临床上死于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及其并发症患者多在伤后第1个24h之内。所以,针对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患者做好有针对性的急救护理,帮助患者采取正确的方式及时、有效的止血是保证患者生命的关键所在。我们医院从2013年7月到2015年7月期间总共接收治疗发生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80例,现在将经验总结汇报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80例患者当中,男性患者50例,女性患者30例;患者平均年龄(35.9±14.6)岁;主要受伤原因包括其中交通事故31例,高处坠落伤28例,机器挤压伤11例,其他10例。受伤类别主要有:颅脑损伤30例,胸外伤 27例,闭合性腹部伤 10例,四肢及骨盆伤13例。

1.2临床表现:

所有患者到急诊科就诊的时候都因为急性微循环灌注的不足、组织器官缺血缺氧进而表现为面色苍白、出汗、躁动不安、表情淡漠等外在表现,血压、体温均不同程度下降。

1.3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8.2统计软件包对各指标率的变化采用组间的t检验。

2急救与护理措施

2.1急救措施:

患者就诊后及时清理呼吸道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患者吸氧,必要时给予气管插管,改善患者缺氧的状态;建立1-2条静脉通道快速补液,必要时可以输全血,积极进行抗休克治疗。对于有脏器损伤、腹膜后出血等需手术者,应尽快手术止血。为了避免疼痛引起休克,对于疼痛难以忍受的患者必要的时候可给予 50-10mg杜冷丁,但应该避免杜冷丁对伴有呼吸困难的颅脑损伤患者可能会造成的呼吸抑制的副作用。

2.2一般护理措施:

(1)关注患者的神志、表情,如果出现意识模糊、感觉迟钝,甚至昏迷,表示休克加重,应立即采取相应抢救措施。(2)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是否平稳,如果脉搏出现由细速变化至微细缓慢,甚至无脉,则提示患者可能出现休克加重,应及时处理;体温突然升高提示合并感染。(3)心理护理:严重创伤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心理反应,例如:焦虑、恐慌、抑郁。因此,护士要及时掌握患者的心理,通过语言安慰,消除患者紧张恐惧的心理。

2.3预防并发症:

急性呼吸窘迫症(ARDS)、急性 肾功能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及多脏器功能障碍等是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较常见的并发症,死亡率极高。应加强监测与护理,及时发现并处理各种并发症。

3结果

本组80例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经过急诊救护后,总体好转率为71%,其中以轻度休克组好转率最高达81%,显著高于重度休克组的60.0%(P<0.05)。

4讨论

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患者护理过程应注意,首先应清理呼吸道,保持呼吸道通畅并给予吸氧以改善组织缺氧状态 ,同时决速建立 1-2条有效的静脉通道,为及时补充血容量、快速纠正休克及手术做好准备,而尽快手术是降低死亡率的的重要保障措施。但由于多数患者同时伴有多发创伤,有时其他症状掩盖了出血的存在,如护理及监测不及时可导致休克迅速恶化甚至死亡。本研究80例休克患者中,经综合护理,轻度休克患者手术后好转率81.8%。但重度休克患者好转率仅60.0%,说明失血性休克越严重,救护越加困难。综上所述,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救护中,及时有效的救治措施与高质量的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张丽洁,袁秀华.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急救和护理[J]. 中国医药导报. 2010(03).

篇7

关键词:早产儿;呼吸暂停;预防措施;护理措施

先天性呼吸中枢、器官发育不全常常导致早产儿出现呼吸暂停现象,致死率较高。胎龄小的早产儿中发生率极高。相关调查显示,胎龄28~29 w的早产儿中90%会出现不同程度呼吸暂停现象[1]。呼吸暂停引起的患儿缺氧、脑损伤等,对早产儿后期的生存质量有严重影响。笔者特于2009年1月~2012年1月期间对我院住院部的106例早产儿进行研究,取得较好的成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月我院住院部的106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3例,女43例;胎龄29~35 w,平均(32.8±2.2)w;体重0.9~2 Kg,平均(1.6±3.4)Kg。本组患儿合并疾病详见表1.

2结果

本组患儿最终有呼吸暂停18例,其中中枢性3例,梗阻性4例,混合性11例。

3预防措施和护理

3.1严密观察病情 导致早产儿出现呼吸暂停的可能因素有[2]:①食管反流,气管不畅,体温过低或过高;②贫血、系统性疾病、休克等;③机体代谢紊乱,如低血钙、酸中毒、低血糖等;④核黄疸、严重感染等;⑤中枢神经功能紊乱。早产儿呼吸暂停的典型症状是暂停时间超过20 s,常伴随心律下降、发绀等,临床较易鉴别;一部分患儿由于周期性呼吸演变为呼吸暂停,通常难以鉴别。尤其胎龄

3.2保暖 早产儿体温中枢发育不完全,对体温的调节能力相对较差,且体温常随环境变化而改变,寒冷常常引起患儿硬肿症。中低温患儿可包裹棉被,加热水袋;体温不升者可置于暖箱保暖。维持体温在36.5℃~37.0℃,每隔3 h左右监测1次体温,避免体温变化导致患儿并发症。暖箱应注意不宜置放在空气对流、阳光直射、近窗处,室温保持在25℃左右,湿度为60%左右[3]。

3.3患儿呼吸道的护理 抢救或预防患儿出现呼吸暂停的有效措施是维持其气道的畅通,患儿在食管受压或者颈部前弯时,均可能出现呼吸暂停现象。故早产儿枕头切忌过高,可于颈部及肩下垫软垫,帮助患儿取俯卧位或颈部自然姿势,以减少患儿上呼吸道发生梗阻的风险。在患儿呕吐时及时清理,分泌物量大者可采用负压吸出;痰液较粘稠者可雾化吸入后给予拍背吸痰,以保持其呼吸道畅通,以免咽部咯痰引起呼吸暂停。

3.4安全喂养 给予患儿常规胃管洗胃后,将吸入胃中的羊水、胎粪等彻底洗净,能有效预防喂奶后患儿呕吐。一些吸吮力及呼吸功能较强者,可给予奶瓶喂养;情况较差或吸吮乏力的患儿可行鼻饲管喂养,开始注入量为0.5~1.0 mL,若患儿无溢奶、腹胀且鼻饲前患儿胃内未残留奶,可适当增加1~2 mL/Kg/d奶量。待患儿病情恢复,其吸吮能力也恢复正常后,再改用奶瓶喂养。在喂奶结束后将患儿置右侧卧位,促进其胃部排空,并注意观察患儿是否出现发绀、呕吐、溢奶等,防止此过程中出现窒息。

3.5急救方式 在患儿出现呼吸暂停时,注意观察患儿的胸廓运动状况,区分是属于梗阻性还是中枢性。若为中枢性,反应轻者可给予适当刺激,例如轻摇患儿、弹足底、捏耳垂、托背呼吸等措施,大多数均可显著缓解并恢复呼吸;若呼吸暂停为梗阻性,应及时清理患儿呼吸道分泌物,维持气道畅通。若患儿有发绀现象,可行鼻导管吸氧,重者可给予复苏囊加压吸氧、人工胸外按压或持续气道正压呼吸,若持续气道正压呼吸治疗无效,可给予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治疗。

3.6不同药物治疗 遵照医嘱使用纳洛酮、氨茶碱等药物对患儿进行交替治疗,以达到治疗或预防呼吸暂停的作用,应注意按照适宜剂量及服用时间给药,采用微量泵严格控制输药速度。本次研究中肺透明膜病的患儿11例在入院3 d后均于气管内插管后给予表面活性物质,根据80~200 mg/Kg剂量滴入,应注意定时更换患儿,同时用复苏囊辅助进行加压呼吸,促使两肺内能均匀分布活性物质,促进病情的稳定。

3.7预防感染 临床对于早产儿感染均以预防为重点,护理人员应严格遵照消毒、隔离的相关制度,减少直接接触患儿的次数,尽量避免侵袭性操作。在检查等操作前,应先认真消毒自身,对各种监护及治疗仪器(例如呼吸肌、监护器、暖箱等)及时进行严格的消毒,并加强对患儿口腔、脐部、臀部、皮肤的护理,针对可能会感染的患儿进行血常规、血培养、C反应蛋白及X射线检查。若患儿已发生感染,应尽可能取得病原学资料,分析患儿疾病病原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敏感药物;感染较为严重者可给予静脉输注血浆、丙种球蛋白等,以提高患儿免疫能力[4]。

综上所述,早产儿出现呼吸暂停未及时发现及鉴别,极易对患儿生命产生严重威胁,临床护理人员应具备高度责任心、熟练临床护理操作技巧及敏锐的观察能力,同时做到勤巡检,能及时发现患儿不良反应,并采取正确、有效的对症治疗措施,以提高患儿的临床治愈率,进一步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林霞,张玉侠.早产儿呼吸暂停非药物干预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1):99-103.

[2]严洁,何蓉,肖志辉,等.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的高危因素及新生儿急性生理学评分对其的预测价值[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3,28(14):1080-1082.

篇8

【关键词】 脑出血;肺部感染;护理干预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621-01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收治的脑出血患者64例进行分析讨论,其中男性患者35例,女患者29例,年龄在45-89岁,平均年龄(67.39±3.20)岁。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患者32例,一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针对肺部感染的原因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为观察组。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程度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具体如下:

1.2.1.1 基础护理 脑出血昏迷的患者丧失了正常的咳嗽发射和吞咽功能,呼吸道分泌物不能及时排除,血液、痰液、呕吐物会引起误吸导致窒息,尽快清除口咽部血块,呕吐物和分泌物,使患者的头偏向一侧有假牙或者义齿的患者应取出,并松解患者的衣领和裤袋。昏迷的患者用口咽通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

1.2.1.2 一般护理措施 对于脑卒中长期卧床的患者,加强患者生活护理,定时进行翻身、扣背,将床头抬高30°,有利于预防肺部感染,每天可进行肺部震荡排痰器进行物理疗法,针对肺部感染有一定的疗效。对于人工气道建立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保持气道通畅,正确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1.2.2 观察组患者在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有效的进行护理干预措施:

1.2.2.1 人工气道的合理管理人工气道的护理(温湿化作用)以及正确的吸痰方式:气管插管与气管切开时呼吸道失去了正常的湿化及加温作用,但是机械通气有雾化罐,将呼吸机的雾化罐内的水温调至在35-38℃,这样才能使气体由机器送到患者气道内的温度达到35-37℃.可以选用主动加温加湿器进行气道管理,可以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治疗气道干燥和预防肺部感染的发生。清理人工气道内的分泌物,正确方式选择吸痰,必须密切评估患者的吸痰指证。应用机械通气治疗最好选用密闭式吸痰管,这样可以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减少感染的发生率[2]。吸痰时间不宜过长,每次不要超过15s,两次间隔时间3-5s连续不要超过三次;吸痰时插入深度为12-20cm,从深部左右旋转向上提拉;痰液粘稠不易咳出者给予配合雾化吸入稀释痰液。吸痰时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果发现患者心率呼吸加快立即停止吸痰。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做到待气管如血管[3]。注意吸鼻腔的吸痰管要与吸气管的分开。

1.2.2.2 呼吸机的应用,呼吸机使用易产生呼吸机相关肺炎(VAP),一般是行机械通气48小时后发生的肺部感染[4],预防VAP有以下几点:①医护人员要做到手卫生。②吸痰时严格无菌执行操作,选用密闭式吸痰管。③监测气管导管的材质,呼吸机管路内积水,及时倒掉蓄积水。④监测气囊压力,和气囊滞留物的清理。⑤保持口腔清洁,预防应激性溃疡,注意鼻饲,避免胃肠胀气。⑥对任何呼吸治疗装置的操作都应严格执行手部清洁,带一次性手套,吸痰带一次性无菌手套,呼吸机在使用后严格进行消毒,雾化罐、储雾罐或氧量装置应执行专人专用。

1.2.2.3 针对气管插管的口腔护理干预 采用两人配合的方式,一人固定气管,一人进行口腔护理,注意口腔护理时的漱口水不要误吸到气道内造成感染,每日做2至3次。定时进行翻身、扣背,将床头抬高三十度,有利于预防肺部感染,每天可进行肺部震荡排痰器进行物理疗法,针对预防VAP有一定的疗效。

1.3 效果评定 对于两组研究的患者,在治疗期间统计肺感染发生的例数的比例进行比较。针对患者的住院日期进行统计做比较。

1.4 数据处理 经数据统计进行数据分析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l3.0进行统计分析(P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经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后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

3 讨 论

脑出血患者易发生肺部感染并发症,尤其对于使用呼吸机治疗的患者,如果不能够有效的做好预防肺部感染并发症的发生,会为患者的治疗及康复带来严重的影响,加重患者的病情,拖延患者治愈时间,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同时为家庭带来经济负担,为社会带来影响。因此做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的预防脑卒中患者的肺部感染并发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马丽萍.重症监护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J].中国医学创新,2011,6(8):16.

[2] 张保云.ICU患者肺部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医学信息,2011,03:1108.

篇9

关键词 小儿 气管切开术 护理体会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02.183

资料与方法

2006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小儿急性喉炎引发喉梗塞患儿行气管切开术21例,男13例,女8例,年龄3个月~5岁,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声音嘶哑、吸气时哮鸣音等喉梗塞表现。经过我们的精心护理均痊愈出院。

术前护理:①术前告知;②心理护理;③病情观察。

术中配合:选择适宜的术式,取仰卧头后伸位,如在病房手术肩下应垫有沙枕。若呼吸困难严重,病人无法仰卧,则在半卧位或坐位进行。

术后护理:①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饮食宜进流食或半流质饮食,翻身时头颈躯干处于同一轴线,防止套管旋转角度太大,影响通气而窒息。②专人护理:应设专人护理,对不合作的患儿应适当约束双上肢,并给以适量的镇静剂,能明显的减少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率。③加强气道湿化:术后患儿应住单人间,气管切开患儿不具备正常的湿化空气功能,做好气道湿化,利于稀释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感染。气管导管口用双层盐水湿纱布覆盖,增强吸入气体湿度防灰尘异物吸入。④随时保持套管通畅:严格的套管消毒是防止并发症的关键环节。内管每1~2小时取出清理1次。6~12小时煮沸灭菌套管1次,以防被痰痂、血痂或其他异物阻塞;定时翻身拍背,以利于分泌物的排出,同时,掌握好吸痰时机,一般听到咽喉部有痰鸣音,患儿有剧烈咳嗽等。吸痰应选用外径部超过内套管内径1/2的、管壁光滑、带有侧孔的硅胶管,先将吸痰管插入气道超过内套管1~2cm再开启负压开关,左右旋转边退边吸,不可在同一部位反复提插吸痰,应根据患儿大小调整负压,以免负压过大损伤气道黏膜。⑤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伤口血性分泌物的量,呼吸困难是否改善,痰液的量、颜色、气味和黏稠度。随时检查套管系带的松紧,以能容1指为度,因防止病人不合作,剧烈咳嗽或皮下气肿逐渐加重等原因造成套管脱出或旋转,以便及时发现,及时处理。⑥拨管的护理:拨管前先行半堵管24小时观察,无异常时再全堵管,并观察体温、呼吸、咳嗽情况,24~48小时无异常可在次日早晨拨管。创口可不必缝合,用碟形胶布将前缘拉线固定外盖四层无菌纱布以免小儿搔抓脱落。

讨 论

由于小儿喉腔狭小,喉黏膜松弛,喉软骨与成人比较有其特殊性。尤其容易发生呼吸困难,如果治疗护理措施不得当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甚至危及患儿的生命。为挽救小儿的生命,及时行气管切开术是必要的。而且要有扎实的理论专科知识和熟练的技术操作技能,高度的责任心,行气管切开的患儿自身不具备湿化空气的功能,定时管壁滴药湿化气道是非常关键的。严格套管的消毒灭菌是防止并发症的重要手段,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也是保持抢救成功的重要措施,这些都要护士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慎独观念。21例患儿经过我们的精心救治护理全部痊愈出院。

参考文献

1 段摄霞.ICU气管插管病人发生非计划性拨管的前瞻性研究.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9,18(10):457-458.

2 潘亚菊.气管切开两种气道湿化法的比较.中华护理杂志,1995,30(3):162

篇10

关键词:昏迷病人;口鼻吸痰;效果比较

中图分类号:R96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3-0-01

吸痰法是常用的解除痰液阻塞、保持呼吸道通畅的简单而有效的急救技术。适用于危重、昏迷、年老、咳嗽无力、以及呕吐误吸的病人。目前临床上多采用经口腔吸痰法,教科书上的标准操作亦为经口腔吸痰法。但昏迷病人由于舌根后坠,咳嗽反射消失,如果痰液位置深而粘稠,应用常规的吸痰术往往不能直接吸痰。采用经鼻腔吸痰的方法可以克服病人咬合吸痰管、费时间长等缺点,保证了快速有效的吸痰。

1 临床资料

将我院内二科2008年4至2012年12月进行吸痰的84例昏迷病人随机分成两组。两组病人均排除鼻腔疾病和异物堵塞,且无留置鼻饲管。A组为观察组,采用经鼻腔置管吸痰法。共42例,其中男28例,女14例;龄58~82岁,平均年龄70岁。B组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即用开口器撑开并固定口腔后,经口腔置入吸痰管吸痰。共42例,其中男26例,女16例;龄56~80岁,平均年龄68岁。

2 材料及标准

(1)材料:采用一次性吸痰管连接中心负压吸引并调节压力为-40KPa。

(2)吸痰时间:首次吸出痰液时间和总吸痰时间。

(3)吸痰效果标准(以临床症状和肺部体征作为观察指标):吸痰效果显著:表示经吸痰后呼吸困难和紫绀症状明显改善,听诊痰鸣音消失。吸痰效果不彻底:表示吸痰后呼吸困难和紫绀症状改善,听诊痰鸣音减少。

4 讨论

(1)昏迷是临床常见的急症,而窒息又是昏迷病人猝死的常见原因之一。清理呼吸道应分秒必争。由于昏迷病人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不能自己有效的清理呼吸道,常因痰液堵塞或呕吐物误吸引起窒息。所以清除痰液,维持呼吸道通畅是抢救昏迷病人的一项重要措施。就清醒病人而言经口腔置管吸痰虽然可行,但容易引起病人恶心、呕吐,增加病人的痛苦;而对昏迷、躁动、不合作的病人,因不能张口配合,且易咬合吸痰管导致插管困难。如采用经鼻腔吸痰法,则可减少对病人的刺激并可缩短吸痰时间。

(2)昏迷病人因软腭松弛塌陷,舌肌松弛,舌根后坠,口腔间隙变窄。且从口腔至气管角度较小,故昏迷病人从口腔插入吸痰管较困难,易在口腔内盘曲。而从鼻腔至气管,为生理的呼吸道,较口腔置管成功率高。

参考文献

[1] 韦富清,柴学梅.喉镜在病人吸痰和口腔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05.01.

[2] 陈智英,王秀聪.昏迷病人吸痰法的改进[J].护士进修杂志,20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