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资源报告范文
时间:2023-10-26 17:30: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矿产资源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矿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一)矿产业发展有新突破
我市地处“三江”成矿带中南段,自东向西有、、,—及—等五个二级成矿单元,成矿条件优越,地质找矿潜力大,是南省少有的资源富集区。目前已发现的矿产资源有40多种、600多处矿产地,其中,规模大型以上的有10种,小型以上的有20多种。全市已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中,黄金储量104吨,占全省探明储量的81.9%;铁矿储量21.38亿吨,占全省探明储量的51.68%,仅惠民铁矿就达19.9亿吨;钾盐储量1600万吨,为全国唯一的可溶性固体古钾盐矿床;铜储量66万吨,远景储量250万吨以上;铅、锌、银、镍、锰等矿产资源储量在全省均有一定优势。
截止年8月,全市已注册登记的矿产企业259户,其中规模以上矿产企业22户,矿产企业注册资金近8亿元,从业人员超过1万人。年实现矿业产值15亿元,比年增加4亿元,全市矿业实现税收6519万元。截至年8月,实现矿业产值10.71亿,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27.86%,矿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5.54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32%,完成税收收入上亿元。大资源、小投入、低效益、低税收的状况得到改变,全市矿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二)资源整合成效明显
为改变“大资源、小产业、低效益”的现状,针对我市矿产资源开发中存在的资源开发秩序混乱,大矿小开,小矿乱开;资源管理水平低,矿业权证不规范;矿业权市场混乱,随意倒卖;矿权设置不合理,一矿多证,一山多主等问题。年初,全市组织开展了以“规范秩序、整合矿权、集中配置、促进开发”为重点的矿业权市场秩序治理整顿和资源整合工作,坚持“一山一矿一主”的原则,采取政府引导、经济补偿、法律支持的手段,按照大小有别、新老有别、投入多少有别,强化资源整合。截止年上半年,报请省国土资源厅撤销预登记区块106个,取缔无证采矿26起,越界开采1起,取缔无证勘查15起,关闭影响安全生产的矿点10个。全市共设置探矿权167个,登记区块面积4748平方公里,设置采矿权418个。累计整合矿权78个,整合配置面积达4442.28平方公里。年6月,组建了市矿业发展有限公司,把未设置矿权的重要区块、重要矿种优先设置给矿业发展有限公司,提高政府掌控矿产资源的能力。通过依法对矿业权人的管理,圈占矿山、倒卖矿权、无证探采、违法转包、越界采矿、以探代采等“六乱”现象得到有效治理和遏制,矿产企业“多、小、散”的局面明显改善,矿山开局趋于合理,企业结构不断优化。
(三)资源勘查和开发能力显著提高
通过强有力的资源整合,促进了规模开发和集约经营,增强了大企业、大公司加大勘查投入的积极性。大平掌铜矿区,镇沅和平金矿区,景谷民乐、正兴铜矿区,景东文玉铜矿区,先铜矿区具备了规模化勘查和开发条件。年全市完成勘查投入1.27亿元,是年540万元的20多倍;年完成勘查投入2.36亿元,比年增加1.1亿元;年勘查投入将突破3亿元。
(四)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矿产资源作为特殊的自然资源,其分布的边远偏僻性和采、选、冶过程中的高耗能性,决定了必须有通畅的交通运输网络和稳定的电力供应。交通、供电等职能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基础设施建设围绕产业布局展开的要求,竭力改善重点矿区的道路和电力基础设施建设。目前,连接各主要矿区的干道公路等级不断提高或正在实施改造,覆盖全市的110KV大电网骨架已基本建成,道路及电力瓶颈制约现状有所改善。
二、矿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及存在问题
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抓住机遇,适时把矿产业提升为支柱产业加以培植,强力推进。矿产业从一个产值仅几亿元的小产业,在短短的二、三年间快速发展成为产值十几亿元的大产业,并将成为支撑全市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其中的成功经验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矿产业发展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矿产业发展,特别是撤地设市以来,在深入调研、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年明确提出把矿产业培植成全市重要的支柱产业,年正式把矿产业列为全市四大支柱产业之一,明确提出到年,初步建立金、铜、铅锌、铁、煤等主要矿种采、选、冶生产体系,产值突破30亿元的目标。为保证矿产业快速发展,成立了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市级四班子分管联系领导任副组长、市级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市矿业发展协调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各县(区)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及工作机构,制定了《“十一五”矿产业发展规划》、《关于整顿矿业权管理秩序的通知》及《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实施方案》等一系列加快矿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统一了全市加快矿产业发展的思想,明确了矿产业发展方向,坚定了全市干部群众加快矿产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二)引进大企业带动大发展
积极创造企业发展的优良环境,引进国际、国内大企业,带动大发展,迅速提升区域和行业经济竞争力,是许多经济快速发展国家和国内省市的成功经验,也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捷径。市委、市政府从我市矿产资源丰富,但开发程度低,工业规模小,经济效益低的实际出发,通过引进大企业带动大发展的思路措施,积极引进发达地区的资本、管理、经验、人才,实现了优势互补,达到了矿产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目的,极大地促进了矿产业发展步伐。目前,全市引入南铜业集团、中国黄金公司、福建罗丰公司、山水铜业公司、福建南泉公司等企业,逐步形成以开发铜、金、铁、铅锌等重点矿种的“龙头”企业。
(三)资源整合促进矿产业发展
矿产业的大发展得益于政府通过市场对资源进行有效配置,政府的推进力度决定了矿产业的发展速度。我市在整顿规范矿产资源工作中创造的“资源整合、提高勘查投入标准和实行矿业权保证金”三个方面的措施,在实践中收到了显著成效,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提高政府掌控资源能力,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坚持公平、公开、自愿原则;资源的有偿配置激活机制创新;优势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等做法,实现了资源使用效率和效益的最大化。
(四)以优良的服务推动矿产业发展
在以资源整合为重点,加快矿产业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市、县(区)矿产业发展协调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围绕全市矿业发展目标,创新思维,大胆探索。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大局意识,抓住重点,扎实工作,及时掌握工作推进情况,及时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如:成立了大平掌、山和银子山矿业开发协调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协调矿区110KV输变电工程项目、矿区公路改扩建工程、移民搬迁、山项目立项报批等工作,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主动服务、超前服务、优质服务,切实为全市矿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我市矿产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地质勘查程度低,投入不足,资源现状不清;二是依法办矿还有差距;三是科技支撑不足;四是基础设施滞后;五是产业链短。
三、加快矿产业发展的建议
(一)加大矿产资源勘查力度
我市现有的矿产地质资料,由于缺乏资金投入,许多矿山只停留在踏勘阶段,真正有详细资料上报省国土资源厅储量评审表的资源区块不多,资源现状不清的局面尚未突破。近两三年勘查投入虽有大幅增加,但仅限于大企业对企业所属区块的投入,采、探权未配置的区块勘查投入不足的问题依然存在。矿产地质资料工作既是招商引资、吸引大企业进入的重要基础,又是实现矿产业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因此,必须积极采取措施加大矿产资源勘查力度。一是政府应建立探矿奖励办法,鼓励企业加大对已配置区块的勘查投入,按照企业投入的经费比例,政府给予奖励或贴息扶持;二是积极争取国家、省资源大调查和资源补偿项目;三是引入市场机制,由市矿业开发总公司代表政府出资(垫资),引进有勘查资质的企业对已设置探矿权区块的主要资源状况进行详查,尽快摸清重要区块及主要矿产品种的资源贮量,为引进大企业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四是对己取得探矿权区块的企业,应提高年度最低勘查投入。三年内未依法投入一定勘查资金或达不到最低投入标准的探矿权人,应依法注销其探矿权。
(二)依法支持矿产企业的发展
依法行政、依法办矿是矿产业有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要求矿产企业按照《矿产资源法》、《土地管理法》、《森林法》、《环境保护法》、《水土保持法》等国家制定的一系列法律法规,不断规范资源勘查、开采等行为。当前,针对我市矿产资源整合过程中矿权配置存在部分手续不完善的现象,可由市政府积极争取省政府给予支持,依法办理相关手续,使企业依法进行生产经营活动。
(三)成立市矿冶研究设计院
矿产业已成为我市重要的支柱产业,需要建立科技支撑平台。成立市矿冶研究设计院,对于整合全市科技力量,对矿产企业在采、选、冶等方面技术难题的攻关,对新技术的应用推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通过矿冶研究设计院,可以组织引进发达地区先进的科技为我市矿产企业的快速发展服务。
(四)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随着国家对中西部地区投资力度的加大,全市交通、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有了显著改善,通往各矿区的主干公路和主电网已基本建成或正在实施,矿区内的道路和电网已基本完善,但矿区连接主干公路和主电网之间的公路和电网等级仍不能满足矿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成为矿产业发展的主要基础设施瓶颈,需要扩建和改造。一是要改造连接矿区至主干公路之间的道路,协调企业积极参与建设,政府给予适当补助,加快扩建和提高连接矿区主干公路之间的道路等级。二是要协调各用电矿业企业按用电规模筹集资金建设或协调供电部门按市场规律运作,将110KV主电网延伸到矿区。
篇2
主要表现在:
1、矿产资源有关配套的法规不完善,操作性不强。《矿产资源法》颁布实施以来,尤其是国务院“三个办法”出台以后有关矿产资源方面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使执法监察工作有法可依。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依照上述法律法规和《吉林省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管理条例》来查处和办理矿产资源违法行为案件。在查处无证采矿的案件中,常常遇到这种情况,一个人无证采矿刚刚开采三天就被发现;而另一个人同样无证采矿已经干了三个月,在处罚时应按照《省条例》四十五条规定除没收采出矿产品和违法所得外可以并处8万元以下罚款。由于法规规定的比较笼统,所以操作起来不太好把握,同样性质的无证开采在处罚时当然对造成损失大的要加重处罚,但对造成损失少的或没造成损失的又该处罚多少呢?所以很难把握,往往给人造成执法监察工作随意性大,罚款可多可少,缺乏严肃性。
2、目前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就是采矿权非法转让问题。国务院“三个办法”已经明确规定了采矿权转让的管理办法,但是一些采矿权人,尤其是一些私营矿山的业主受到利益的驱使,无视法律规定非法买卖矿山,非法转让采矿权,从中牟利。目前相配套的地方性法规还不完善,在依法办理转让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曾遇到过这种情况。有的矿山老板将矿山卖掉后,带着钱跑到外地去了。在查处过程根本找不到卖方当事人,而《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第四十二条,第三项和国务院《探矿权采矿转让管理办法》第十四条的规定违法行为人是卖方,所以对买方的处理只能是吊销采矿许可证,而原发证机关又是上级机关,所有这样的案件在处理上很难操作和办理。
3、在我们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法律法规所不允许的违法行为,而这些法律、法规对这种行为没有规定法律责任,所以在执法监察工作中,对这些违法行为不能处罚。例如《吉林省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管理条例》第四十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为非法采矿者提供勘查资料,电力和火工材料。对于这些助纣为虐的行为,法律没有规定如何处罚,只能是批评教育,所以造成你说你的,我的,起不到真正教育作用。也给执法监察工作带来难度。
4、机构改革后,磐石市地矿局仍单设,但属于事业单位。由此,执法人员没有公务员身份,虽有政府授权,但发生诉讼就可能有败诉的可能。
对矿产资源执法监察工作的建议:
(一)建立一支高素质严格执法监察的队伍。
矿产资源执法监察是矿产资源管理工作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对保护矿产资源,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所以建立一支高素质具有执法资格的执法监察队伍是做好矿产资源执法监察工作的关键。同时要加强基层执法监察人员的学习培训,建立必要的信息网络、探索矿产资源执法监察工作中经验。使矿产资源执法监察队伍真正成为矿产资源卫士。
(二)尽快出台一些有操作性的法规。
矿产资源法律法规是我们执法监察工作的依据,所以建立完善科学的矿产资源法律体系,对我们执法监察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多年来的工作实践证明、法律法规制定的越详细、下面工作起来就越容易操作,效果就越好,如果有些法规规定的很笼统,在执行起来就很难,由于每个人的理解不同,执行起来就避免不了出现偏差和错误,造成不必要麻烦,给执法监察工作带来困难。一些地方性法规制定要从地方的实际出发,制定出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规定,使矿产资源执法监察工作真正起到保护矿产资源,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
(三)矿产资源执法监察工作的行政处罚权的授予,要以实际工作出发。目前,现行的矿产资源管理法律法规对各级矿产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行政处罚权限作了明确的规定。对矿产资源的管理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也出现一些问题,例如,目前采取破坏性开采方法开采矿产资源的现象时有发生,县级执法监察部门遇到这类案件时在处理上难度很大,按照《吉林省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管理条例》第五十条规定,采取破性开采方法开采矿产资源的,应由省人民政府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处8万元以下罚款;由原发证机关吊销采矿许可证。这样作为县级矿产资源执法监察机关,对此类案件无权作出处罚决定,然而采取破坏性开采的违法行为还带有普遍性,省级地质矿产主管部门也不可能对这些案件一一处理,但又不能不处理,所以就会造成行政处罚的违法和越权,给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各级矿产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行政处罚权限的授予要根据工作的实际合理地授权,这样才能保证对违法行为及时准确地作出处理。
篇3
一、做好规划、勘查、储量管理等基础业务工作
1、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为了加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的实施管理,县政府以石府字[2010]73号文件实施《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资源股积极建立完善规划审查制度和规划实施监督管理机制,制订《申请项目是否符合矿产资源规划审查表》,增强规划实施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上半年审查了5个拟申请项目,审查率100%,通过率为零,有效地贯彻实施了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2、加强矿产资源勘查管理工作
截止2013年6月底,全县探矿权数量19个,其中部级发证2个,省级发证17个。资源股实行季度检查制度,督促探矿权人及时提交开工报告和实施方案,并要求他们依法勘查并及时提交阶段性勘查报告。为保护探矿权人合法权益,在日常巡查检查工作中,发现并协助执法大队查处一起不法分子进入他人探矿范围采矿的行为。
3、矿产资源储量管理工作
2013年2月,资源股开展了甲类矿山登记统计工作,对棉地钾长石矿区进行了新上表登记统计。在2013年全县采矿权年检工作中,资源股审查了矿山企业地质报告评审、备案及占用登记情况,根据审查情况,要求各矿山企业补充完善资料。
二、做好县委、县政府重点项目
已编制完成泮别瓷土矿、油萝岭火山岩地质详查报告,预计在年内进行采矿权招拍挂工作;全面整理了钽铌有关资料,为引进中航供销有限公司参与县钽铌资源开发提供了第一手资料;申报了县大洋前硅石普查项目,并在省矿业权交易中心成功拍卖,成交价款达1900万元。
三、下半年工作思路
1、继续做好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实施、监督管理工作。
2、加强探矿权的监督管理工作,督促探矿权人加大勘查力度,力争发现2个以上新增矿产地。
3、完善矿山地质报告评审备案及登记统计工作。
篇4
(一)成立督察组织
成立由国家级、地方级矿产督察员组成的矿产督察小组,明确分工。督察小组成员一般3—5人,原则上应为单数。如需进行联合督察、会诊式督察,应向督察员办公室提出建议,由督察员办公室进行组织。
(二)熟悉资料
预先熟悉拟督察矿山有关资料,包括:开发利用方案、设计、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方案、地质报告及有关图纸资料,采矿权登记档案,采矿权人年检档案,开发利用方案实施情况监督检查资料,矿山储量动态测量资料等。
(三)制定督察工作实施方案
确定督察的目的、内容和要求,制定督察工作实施方案。
(四)发出督察通知
提前10—15日由省国土资源厅或市国土资源局向矿山企业、相关国土资源部门发出“矿产督察通知”。寄发的通知应包括以下内容:
1、到矿山进行督察的时间、依据;
2、矿产督察的内容;
3、矿产督察的程序;
4、对矿山、相关国土资源部门提出配合、支持、协助督察工作的要求;
5、矿产现场督察备案表;
6、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报告提纲(附1);
7、矿产督察小组成员名单。
二、开展现场督察
(一)持证上岗
到达现场时要主动向当事人出示督察员证。
(二)阐明来意,听取汇报
召开由矿产督察组、国土资源部门有关负责人、矿山企业领导和有关技术人员参加的督察工作动员会。由矿产督察组阐明督察工作依据、目的、内容、程序以及需要矿山如何配合工作的要求等;由矿山企业负责人汇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三)查阅资料
查阅矿山企业的设计资料、地质报告、统计报表、井上井下工程对照图、储量动态变化统计台账、“三率”(开采回采率、采矿贫化率、选矿回收率)实测统计台账等技术资料,有关规费的缴纳票据,保护、合理利用矿产资源的规章制度等资料。检查矿山企业开采回采率、采矿贫化率、选矿回收率考核指标、年度报告制度等的执行情况及相关规费的缴纳情况。
(四)现场检查
到矿山企业的采、选现场,实地检查矿山的采矿方法、开采顺序是否按设计要求进行;开拓和回采矿量是否合理;选矿方法、工艺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具有工业价值的共伴生矿产是否切实得到回收和利用。
(五)核实计算
根据现场检查情况,核实相关图纸资料、台帐、设计等,计算实际开采回采率、采矿贫化率、选矿回收率和其他相关数据。
(六)形成初步督察意见
矿产督察组汇总各种情况,综合分析讨论,形成初步督察意见。
(七)形成督察结论
与矿山企业交换意见,质疑、座谈,形成督察结论。
(八)填表备案
由矿产督察员填写《矿产现场督察备案表》,由双方负责人签字盖章,一式三份,矿产督察员办公室、相关市国土资源局和矿山企业分别备案。
三、报送矿产督察报告、下发矿产督察意见
(一)报送矿产督察报告
现场督察结束后,由矿产督察员向矿产督察员办公室和相关市国土资源局分别报送矿产督察报告(提纲见附2)。在报告中对存在问题的矿山企业,提出限期整改、查处或其他建议。
(二)下发矿产督察意见
针对矿产督察报告中提出的问题,分矿产督察员办公室组织的督察和市国土资源局组织的督察,分别由省国土资源厅、市国土资源局做出处理决定,向被督察的矿山企业下发矿产督察意见。由市国土资源局负责处理的,应将处理结果报省国土资源厅备案。
四、跟踪督察意见整改情况
矿产督察员办公室、市国土资源局要求矿山企业定期报送督察意见整改落实情况,必要时组织督察员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督察。
五、上报、公告矿产督察情况
(一)上报矿产督察工作总结
矿产督察员办公室编写年度矿产督察工作总结,于每年1月底前向聘任单位报告。
(二)公告矿产督察情况
矿产督察员办公室对全省矿产督察情况进行公告。
附:1.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报告提纲
2.矿产督察报告提纲
附1: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报告提纲
一、矿山概况
矿山企业位置、性质、开采史,采许可证编号、发证机关、有效期、规定开采范围、实际开采范围,产品、年产量、产值、利润,从业人数等情况。
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开发利用方案或开采设计实施情况,开采过程中的矿产资源保护情况,探明的各级储量、已开采利用储量、保有储量及服务年限、年度动用储量及损失量,生产性勘探情况,开采回采率、采矿贫化率、选矿回收率指标执行情况,选矿方法、选矿工艺流程、入选品位、精矿品位、尾矿品位,共伴生矿产及尾矿综合利用情况。
三、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情况
矿山“三废”治理的工艺和措施;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方案实施情况,已使用治理费用的分析等。
四、依法开采和法定义务履行情况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的制度制订与执行情况;采选方面的管理工作情况;提高资源利用水平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及产生的资源效益和经济效益情况;地测机构、地测人员及其职能的执行情况。
矿产资源补偿费、采矿权使用费、出让金、生态环境治理备用金等法定费用缴纳情况;是否积极参与矿山的年度检查、准确及时上报矿山企业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统计年度报告(表)。
篇5
11月3日,国土资源部向社会通报《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11》,全面反映我国矿产资源储量、勘查、开发、市场和管理等综合信息。自1998年成立至今,这是国土资源部首次公开的第一份年度中国矿产资源报告。
供需矛盾尖锐
该报告称,中国煤炭、钢、十种有色金属、水泥等产量和消费量均居世界第一。
目前,中国煤炭、钢、十种有色金属、水泥等产量和消费量均居世界第一。据报告统计,自2006年到2010年,我国煤炭产量增长28%,原油增长10%,天然气增长65%,铁矿石增长82%,粗钢增长50%,十种有色金属增长61%。同时,我国待查明矿产资源潜力巨大,矿产资源总体查明率平均仅为36%,铁、铝土矿查明率分别为27%、19%,许多矿种勘探尚处于早期阶段。
对此,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表示:“我国矿产资源基数较大,并不意味着我国的能源形势有所好转。与巨大需求相比,中国目前探明的主要矿产储量明显不足。”此前,中国地质科学院全球矿产资源战略研究中心的研究表明,如果不加强勘查找矿,储量没有重大突破,将在二、三十年内面临包括石油和天然气在内的各种资源的短缺,到2020年,中国将需要进口大量的矿产资源。
自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已发现171种矿产,探明储量的矿产有156种,其中稀土、钨、锡等金属矿产和许多非金属矿产储量位居世界前列。煤炭、石油、钢铁的产量也都有了快速的增长。然而进入90年代以来,中国明显进入工业化经济高速增长阶段,许多矿产资源的消费增速接近或超过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矿产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尖锐。
中国矿产资源现状中另一个不平衡的现象表现为,虽然中国矿产总的消费需求量在不断增加,但由于人口众多,中国人均矿产资源消费量却一直很低。目前,中国人均石油消费就不足美国人均的1/18,甚至不足日本人均的1/13。
石油对外依存度超过50%
石油被称作“经济血液”,但中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已是不争事实。该报告显示,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2010年已经达到54.8%。“十一五”期间,我国原油总产量达9.5亿吨,比“十五”增长11.2%。尽管如此石油生产并不能满足国内需求。从2000年到2010年石油进口量由0.88亿吨增至2.76亿吨,增加2.1倍。对外依存度不断增加,2010年达到54.8%。中国石油和化学联合会副会长赵俊贵表示,“十二五”期间,中国油气资源市场需求依旧强劲。石油需求年增长将为4%左右,2015年全国石油需求将达到5.4亿吨,对外依存度将从2010年的55%上升至60%。
篇6
【关键词】2012版JORC标准 资源储量 分类标准
1 JORC标准的发展历史和新变化新影响1.1 JORC标准发展历史
JORC准则起源于1909年 Herbert Hoover的分类体系,随后经历了几次大发展逐步形成了今天的JORC标准。
20世纪60年代前,JORC标准还没有被列入上市准则,因此股票价格经常会有出人意料的大起大落,这很不利于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我们以下面一支股票为例:图1 Poseidon Boom & Bust股票价格变化
由上图可见,在没有规范约束的资源能源股票市场上,其股票价格可能在短期内经历大起大落,而且根本无法反应股票的真实价值,更重要的是这也十分不利于证券市场和金融市场的稳定。
因此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证券交易所将JORC标准纳入了上市准则中,随后JORC标准发生了如下的变化:
1989年―出版了第一版本的JORC标准;
1990年―了JORC标准指南;
1992年―颁布了第二版本的JORC标准,澳大利亚地学家协会同时也加入其中;
1993年―了金刚石附件;
1996年―颁布了第三版本的JORC标准;
1999年―颁布了第四版本的JORC标准(包括煤);
2 0 0 3年―J O R C标准被R O P O s
(Recognized Overseas Professional Organization, “ROPO”)组织认可;
2004年―目前版本的JORC标准(工业矿物);
2006年―了CRIRSCO模板;
2012年―12月19日颁布了最新版本的JORC标准2012版。图2 JORC家族矿产资源和矿石储量报告
标准
图2说明了JORC标准以及受JORC影响而产生的与JORC标准相似的标准,这些标准包括南非标准、加拿大标准、秘鲁、智利、CRIRSCO模板等标准,并与JORC标准一起组成了JORC标准家族。从其发展演化的历史可以看出,JORC标准无疑是JORC标准家族的核心成员,其发展的历史最悠久,影响力最大,在其发展期间既无间断也无本质性的变化,具有系统的持续性和体系的完整性。1.2 新版(2012版)JORC标准变化概述
新版的JORC标准具有如下一些突出的变化特点:
(1)突出强调了“实在性”和“透明性”的要求,并且加入了“如果不具有可行性,为什么不具有可行性”这样的陈述要求。比如估算推测资源量是基于外推法时,实在性和透明性就要求提供以下资料给读者:
资源量推断的外推法基于样本点的最大距离;明确指出使用外推法推测资源的数据部分;需要用图示法表明哪部分的资源量估算是使用了外推法。
(2)拓展了从资源量到储量修正因素的指导手册。
(3)根据CRIRSICO国际标准的定义,统一了预可研报告中需要声明矿石储量,区域范围,预可研和可研报告的定义等问题。
(4)增加了有关金属等价物和现场价值的条款。
至于矿石储量上市报告的规定,新版JORC标准的要求更加复杂和全面,2012年版本要求更多的信息细节在以下矿业方面(包括土工技术):
(5)在报告矿产资源量部分:所有的矿产资源报告都必须满足合理的最终经济可采的要求,如果不满足,无论是何种级别的资源量,均不应予以考虑。对于合理的前景假设必须存在物质实事,必须清楚的由合格人在公开报告中披露。
(6)在估算和报告矿产资源量时增加了以下内容:采矿因素或者假设、冶金因素或者假设、有关环境的因素或者假设。
(7)经济性补充:当矿产资源被报告是平均品位或者高于边界品位时但却不是目前经济性的,如果是目前经济的这时的情况需要列出,并且合格人必须提供证据在矿产资源量报告的时间内。
(8)相关准确性/可信性的讨论:评估矿产资源量所要求的地质证据和知识必须包括样本数据的种类和样本的间隙,准确的有关矿物质存在情况的地质、化学、物理和冶金复杂性等因素,无论矿产资源量是出于推断、确认的哪个级别。如果没有样本信息,不能估算矿产资源量;强调了矿产资源报告的不精确性,最终的结果必须是推测而不可能是计算。
1.3 JORC体系对俄罗斯矿产资源分类的影响
从2006年开始,俄罗斯自然资源储量政府管理委员会(GKZ)与CRIRSCO组织就着手建立一个从俄罗斯联邦系统标准到CRIRSCO标准的“转换手册”,终于经历了4年的努力,在2010年编制完成并于2011年底出台了《俄罗斯有关公开报告矿产资源和储量及其勘探结果的规范》(国家地层勘察协会(NAEN)规范)。
《俄罗斯有关公开报告矿产资源和储量及其勘探结果的规范》(以下称之为“NAEN规范”)由非商业合作性“自律组织”国家地层勘察协会(NAEN,由57名代表龙头矿业公司、工业研究中心及俄罗斯区域地层测量中心的成员组成)和俄罗斯地层使用专家学会(OERN)在矿产储量国际报告标准委员会(CRIRSCO)和泛欧洲储量和资源报告委员会(PERC)的参与下联合编制。
NAEN规范对俄罗斯矿业勘探公司(以下统称为“公司”)设定了最低公开报告要求。NAEN规范根据被世界矿业界(澳大利亚、加拿大、南非、智利、英国及其他国家)一致采纳的通用标准并考虑俄罗斯地层(地下)使用管理系统、固体矿产的分类和统计编制而成。
此规范的出台,过程虽然极为艰辛,但是影响却十分深远。它意味着俄罗斯的资源储量分类标准与JORC家族标准的相容和对接,这样,俄罗斯的资源储量报告系统成为了JORC家族的合法成员,其不仅仅享有在JORC标准国家内的资源储量报告自由转换和互认的权利,更重要的是促进了俄罗斯国家股票市场和国际市场的接轨,也为俄罗斯合格人和地质学家的国际化奠定了基础。
2 启示和建议
(1)借他山之石,促进中国资源储量报告制度国际接轨。俄罗斯在CRIRSCO委员会的帮助下,从2007年-2011年历时四年建立起了自己的“NAEN 2011”标准,实现了双轨制体制下国内资源储量报告的国际互认,相比俄罗斯,中国的资源储量报告制度的国际化进程却要落后的多,因此我们可以深入学习俄罗斯的国际化进程之路,争取早日实现中国资源储量报告标准的国际互认。
(2)从微观角度来看,我国很多国企、民企、地勘单位都在国外建立有初级勘探公司,初级勘探公司想要通过原始积累达到矿业公司的实力,主要途径是通过矿权申请、勘探找矿、上市融资等途径,因此一个熟悉并会运用JORC标准的合格人是关键,这就需要我国政府通过各种途径使得国内企业的有关人员尽快掌握并会运用国外各种矿业法规、规范尤其是JORC标准指导下的矿产资源储量报告制度,提升国内地质人员的综合竞争能力和国际化从业素质,同时也通过微观的角度实现国内标准和国外标准的接轨。
篇7
一、管理原则
矿产资源开采秩序监管实行属地化管理,责任主体是矿山企业所在地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涉矿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服从矿山开发秩序管理大局,从经济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矿产资源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全面落实行政领导负责制和岗位目标责任制。要层层落实责任,一级对一级负责,齐心协力抓好管理,实现矿产资源合理开发、有序利用。要对本辖区内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定期进行巡查,及时查处非法采矿、乱采滥挖等行为。要组织相关工作部门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对辖区内的非法勘查开采矿产资源、非法转让矿业权、非法承包、租赁等违法行为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进行制止,同时,向有关职能部门进行报告。对发现的违法行为需要相关职能部门配合进行查处的,及时与相关职能部门进行沟通。
二、部门职责
(一)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矿山开发秩序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查处无证勘查开采、非法转让矿业权、超层越界开采、以采代探等各类违法采矿行为。
(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矿山企业安全生产检查和执行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检查;对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和存在安全生产隐患的矿山限期整改;经整改仍不合格的,上报市政府审批,依法实施关闭取缔。
(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做好矿山企业营业执照的核发和吊销工作。对不具备基本安全生产条件、经限期整改和停产整顿后仍不合格,以及被吊销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的矿山企业,依法吊销营业执照;对无环保审批手续的企业不予核发营业执照或不予年审;从严查处超范围经营的违法行为;严厉查处单位和个人收购、销售无合法采矿权的单位和个人开采的矿产品的行为。
(四)公安部门:负责加强对爆炸物品的管理,查处各类违法行为;对“两证一照”不全的矿山企业,一律不得批准使用爆炸物品;对单位和个人非法买卖使用爆炸物品的,依法从严查处,并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对非法采矿、破坏性采矿情节严重的,符合刑事犯罪条件的要依法立案查处;对拒绝、阻挠行政机关检查,围攻行政执法人员的单位和个人依法进行处理。
(五)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违反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建设的矿山企业依法严厉查处。对环保设施不完善,排放污染物超过国家标准的,责令限期整改或依法报请市政府下达限期治理任务;逾期不能完成限期治理任务的,坚决予以关闭;对未经环保部门审批擅自建设的矿产资源开采项目限期补办环保审批手续,严格执行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正式投入生产。对逾期不办理环保审批手续的依法报请市政府关闭;对发现无工商营业执照或超范围经营的,按国家规定移交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按有关规定依法取缔;对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或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的,移送有关部门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行政责任或刑事责任。
(六)电力部门:对证照不齐、非法开采及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建议市政府取缔和关闭的矿山,应拆除供电设备、切断电源、停止供电。
(七)交通、农机主管部门:做好营运车辆的安全管理工作。严把运输经营者市场准入关、营运车辆技术状况关、营运驾驶人从业资格关。严厉查处为非法采矿户提供营运车辆服务的行为,依法处置非法运输矿产品的工具和车辆。
各部门之间要密切协作,互相配合,加强对矿山企业的监管,定期对矿山企业进行巡查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三、监督监察
由监察部门牵头组成监察督导组,对涉矿镇(街道)矿产资源开采秩序定期进行监察、督察,对辖区内勘查开采矿产资源秩序监管不到位的,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对违反矿产资源管理法律法规的规定,拒不改正违法行为的村庄和个人,按照有关规定对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对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矿产资源管理工作中的不作为行为,发出监察意见书;对发现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参与办矿、乱作为的,依法进行处理;情节严重,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对违法提供爆炸物品的部门或人员依法追究责任。
四、责任追究
(一)涉矿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政府主要负责人和其他负有责任的相关负责人追究责任。
未履行检查职责及时发现本行政区域内无证勘查开采矿产资源行为的;在本行政区域内发现有无证勘查开采矿产资源违法行为但未采取有效制止措施的,或者未在第一时间向市有关职能部门报告的;明知本行政区域内矿山有安全生产、环境污染等违法行为或者存在安全隐患、环境污染事故而隐瞒不报的;为非法矿山提供批准使用爆炸物品、电力供应证明的;违法干预查处矿产资源违法违规行为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或其管理部门向非法矿山收取费用,默许、纵容、庇护非法矿山的。
(二)具有矿产资源管理职能的市直部门,要在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积极开展工作。
1、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有关责任人员追究责任:违反法律法规规定颁发矿产资源勘查许可证、采矿许可证的;对已经发现的矿产资源违法违规行为不制止或者不依法查处的;对涉嫌犯罪的矿产资源违法行为未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的;接到涉矿镇(街道)的报告未及时进行查处的。
2、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有关责任人员追究责任:违反法定条件和程序受理、转报、申办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未履行监督检查职责,对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不制止或者不依法查处的;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未依法采取措施,致使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接到涉矿镇(街道)的报告未及时进行查处的。
3、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有关责任人员追究责任: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条件和程序为矿山企业颁发营业执照的;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规定收购、销售国家统一收购的矿产品的行为不依法查处的;接到涉矿镇(街道)的报告未及时进行查处的。
4、公安部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有关责任人员追究责任:对矿山企业或者个人违法审批供应爆炸物品的;对矿山企业或者个人非法生产、运输、储存、购销、使用爆炸物品未依法查处的;对违反矿产资源管理规定的行为依法应当给予治安处罚而不予处罚的;不依法接受行政执法机关移送的非法采矿、破坏性采矿涉嫌犯罪案件,或者应当立案而作出不予立案决定,或者逾期不作出立案决定的;在接到涉矿镇(街道)的报告而未及时进行查处的。
5、电力部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有关责任人员追究责任:对电力供应企业在接到市政府对违法矿山企业和个人停止供电的通知后继续供电的行为不依法查处的;接到涉矿镇(街道)的报告未及时进行查处的;对已经发现的用电单位或个人向违法矿山企业或个人非法转供电的行为不依法查处的。
6、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未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对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矿山企业或者个人未依法制止和查处的,以及接到涉矿镇(街道)的报告未及时进行查处的,对有关责任人员进行责任追究。
7、交通、农机主管部门未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对矿山企业或者个人非法营运车辆未依法制止和查处的,以及接到涉矿镇(街道)的报告未及时进行查处的,对有关责任人员进行责任追究。
8、监察部门未履行监督监察职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有关责任人员追究责任:未履行监督监察职责,对涉矿镇(街道)矿产资源开采秩序未定期进行监察、督察,对涉矿镇(街道)辖区内勘查开采矿产资源秩序监管不到位而应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未进行责任追究的;对违反矿产资源管理法律法规的规定,拒不改正违法行为的村庄和个人,按照有关规定应对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而未进行处理的;对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矿产资源管理工作中的不作为行为应发出监察意见书而未进行处理的;对发现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参与办矿、乱作为的,依法应进行处理而未进行处理的;对违法提供爆炸物品、电力供应的部门或人员应依法追究责任而未进行责任追究的。
(三)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矿产资源管理规定的,应当依法追究责任。
1、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违反国家规定投资入股矿山的。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包括行政机关公务员;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由行政机关任命的人员。
2、对违反矿产资源管理规定,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应当给予行政处分的行为,由监察机关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的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处分。
篇8
[关键词]地质矿产勘查 创新 找矿模式
[中图分类号] P624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4-218-2
目前,地质找矿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我国地质工作停滞不前的一个原因就是资金不充足,对当前我国地质工作投入比较薄弱,同时对矿产勘查工作程度不高,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每年新增探明储量与开采量的比例严重失调,公益性与商业性地质工作之间缺乏有效衔接。为了能进一步促进我国矿产事业的发展,为解决好这些问题,这就要求政府部门在勘查战略部署方面,应继续加大矿产勘查的投入,加强西部矿产资源的勘查力度,充分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地质工作的勘查水平,进一步挖掘其资源潜力。
1地质找矿现状
我国面临的矿产资源短缺,形势十分严峻。通过对我国主要矿产品种的分析表明,到2020年,国内供应能力可满足国内消费需求的矿产有天然气、铅、钨、锡、钼、锑、稀土、磷、钠盐、芒硝等矿种;不能满足的有煤、石油、铁、锰、铬、铜、铝土矿、锌、镍、金、萤石、硫、钾盐等矿种。其中满足程度极低的矿产是钾盐、铬,满足程度低而又关系到国家经济和军事战略安全的大宗矿产有石油、铁、锰、铝土矿、铜和钾盐。这种矿产资源状况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产生严重制约,迫切需要地质工作者在地质找矿过程中探索如何提高地质找矿效果、实现找矿突破这一难题。新华社在2006年播报的中提到,现在我国急缺重要的矿产资源,要大力实施资源保障工程。
随着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矿产资源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但是当前地质矿产勘查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使我国一直持续存在矿产资源得不到有力的保证局面,这直接导致了矿产资源不能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我国地质找矿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压力,因此,作为地质工作者要敢于面对挑战,抓住机遇。据资料统计,我国目前矿产资源比较稀缺,这将会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国的矿产资源勘测在1/3,这给我国地质找矿营造了广阔的前景。外国地质勘查工作的平均深度为800m,我国的勘查工作平均深度不到500m,这说明我国深部勘查找矿工作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为此,加强深部勘查找矿是我国在今后地质找矿工作中一个新的发展方向。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地质工作在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地质工作者肩负着更大的使命和责任。因此,要把握住时展形势,抓紧机遇,结合现状,解决社会经济建设需求量大的关键矿产或支柱性矿产的找矿突破问题,为解决我国的矿产资源危机做出贡献。
2地质找矿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事业的持续推进,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不断扩大,地质找矿工作的重要性越发突出,各项工作开始以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的新环境为前提来设计,其存在的问题也渐渐显露出来,其中有技术问题、项目问题等,更为重要的是行业诚信问题。随着改革开放不断的深入,社会环境、经济环境以及国际环境都有所转变,地质找矿、已有观念与新环境下的新地求相冲突,直接制约着地质工作的改革,使地质找矿工作和改革变得繁重而艰苦。
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急剧增加,对矿产资源需求缺乏充分准备,迫使地质找矿工作改革加快步伐,然而地质工作的投入还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开始仅仅依赖于市场配置资源,加上对矿业权的宏观调控力度不够,未建立市场为主导的地质找矿机制,地质工作市场的主体缺位,引起经济和社会的混乱局面,影响着社会资金地质勘查和找矿工作资金投入的积极性。我国这几年的基础地质工作资金依赖于中央国家财政的投入,且加上地质找矿行业基础薄弱,专业的地质技术人员数量严重不足以及严重流失,基础地质勘查工作投入相对较少,找矿缺乏基础地质资料保障,使得地质找矿工作者较安于现状,致使科学化发展的速度迟缓,不能按照工业化矿产需求进行科学的准备,这是直接制约地质事业计划性发展的主要因素。当前,地质找矿工作被市场看好,且资金充足,而地质找矿改革的发展却受思想观念、体制机制、科技支撑与标准规范所制约,使得我国的矿产资源供需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地质找矿工作的有效开展。
3完善创新找矿工作模式、实现找矿工作新突破
要实现找矿突破,必须在工作中强调务实和创新,完善地质找矿工作模式。地质找矿工作创新,主要体现在系统思维、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勘查模型等方面,由此形成的创新工作模式对实现找矿突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1工作方法创新
工作方法创新是提取成矿、找矿信息、成矿研究、找矿评价、工作成果总结和报告编写等工作的需要。工作方法创新要关注以下几点:
(1)地质找矿工作要实现“六化”,即明细化、综合化、系统化、四维化、规范化、目标化。在地质找矿工作“六化”过程中寻求找矿新突破。
篇9
第二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开采矿产资源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矿产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地表或者地下的矿产资源的国家所有权,不因其所依附的土地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不同而改变。
开采矿产资源必须依法申请,经批准并办理登记,领取采矿许可证后方可开采。
采矿权实行有偿取得的制度。有偿取得的采矿权可以依法转让、抵押。
开采矿产资源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缴纳资源税、资源补偿费、采矿权使用费和国家出资勘查形成的采矿权价款。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侵占或者破坏矿产资源。
第四条市、县(区)、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矿产资源的保护工作,依法维护本行政区域内矿产资源的国家所有权,维护采矿权人的合法权益,保障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矿区的生产、工作秩序。
第五条开采矿产资源应当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实行统一规范、合理开采、综合利用和有效保护的原则。开采矿产资源应当保护资源,节约用地,防止水土流失,防治地质灾害,保护生态环境和保障安全生产。
第六条市、县(区)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矿产资源开采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工作,其他有关主管部门协助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矿产资源开采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矿产资源开采的审批登记
第七条开采下列矿产资源,由市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登记,并颁发采矿许可证:
(一)《*省矿产资源开采管理条例》第八条规定以外的,可供开采的矿产储量规模为小型的矿产资源;
(二)矿区范围跨县(区)行政区域的只能用作普通建筑材料的砂、石、粘土;
(三)省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授权审批登记的矿产资源。
前款第(一)项不包括只能用作普通建筑材料的砂、石、粘土。
第八条开采本行政区域内只能用作普通建筑材料的砂、石、粘土,由县(区)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登记,并颁发采矿许可证。
第九条市、县(区)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在审批发证后,应当逐级报上一级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条采矿权申请人在提出采矿权申请前,按审批权限向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划定矿区范围,并提交下列资料:
(一)划定矿区范围的申请报告,包括以下内容:
1、办矿理由及简要论证;
2、地质工作概况;
3、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初步方案,并附申请开采的矿区范围图(以地质地形图或者地质图为底图,以国家直角坐标标定,各拐点之间以直线连接);
4、矿山建设投资安排及资金来源;
5、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二)有资质的地勘单位编制的地质矿产报告。国家出资勘查的,还应提交地质矿产报告的审查批准书。开采零星分散矿产资源或只能用作普通建筑材料的砂石、砖瓦、粘土的,应提交相应的地质资料。
(三)属探矿权人申请办矿的,应出具该区域的勘查许可证复印件;探矿权经转让取得的,还应出具转让审批的有关文件。
(四)划定矿区范围申请书。
非企业探矿权人申请划定矿区范围的还应提交如下资料:
(一)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
(二)拟申请设立的法人企业的情况。主要内容包括:
1、企业组织形式;
2、企业性质;
3、投资人情况;
4、出资方式;
5、出资额。
(三)探矿权人将采矿权转让给新设立的法人企业的承诺书。
第十一条矿区范围划定后,在矿区范围预留期内,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不再受理新的采矿权申请。
矿区范围预留期为:大型矿山不超过3年,中型矿山不超过2年,小型矿山不超过1年。
第十二条采矿权申请人应当在矿区范围预留期内按照国家规定办理矿山建设项目立项和企业设立手续,并编制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采矿权申请人在矿区范围预留期内不能完成前款规定事项,并办理采矿权申请登记手续的,视为自动放弃采矿权申请,原划定的矿区范围不再保留。
第十三条采矿权申请人申请办理采矿许可证时,应向审批登记管理机关提交下列资料:
(一)采矿权申请登记书;
(二)划定矿区范围批复,并附以地质地形图或者地质图为底图的矿区范围图;
(三)经批准的占用资源储量登记书;
(四)有设计资质的单位编制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及主管部门的审批意见;
(五)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
(六)具有与矿山建设规模相适应的资金、技术和设备条件的证明材料;
(七)申请由国家出资探明矿产地的采矿权的,还应提供采矿权评估确认的有关资料;
(八)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水土保持方案及主管部门的审批意见;
(九)安全预评价报告及主管部门的审批意见;
(十)法律、法规规定应当提交的其他资料。
在河道管理范围内淘金和开采地下矿产资源的,经河道主管部门批准后,才能办理采矿审批登记手续。
第十四条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采矿权申请之日起40日内,作出准予登记或者不予登记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40日内不能作出决定的,经批准,可以延长10日,并告知申请人延期理由。准予登记的,采矿权申请人应当自收到通知之日起30日内,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缴纳采矿权使用费、采矿登记费和国家出资勘查形成的采矿权价款,办理登记手续,领取采矿许可证。逾期不办理的,视为放弃申请。不予登记的,登记管理机关应当向采矿权申请人说明理由。
第十五条采矿许可证有效期按矿山建设规模确定,大型以上的不超过30年;中型的不超过20年,小型的不超过10年。采矿许可证有效期满,需要继续采矿的,采矿权人应当在采矿许可证有效期届满的30日前,到审批登记管理机关办理延续登记手续,并提交下列资料:
(一)采矿权延续申请登记书;
(二)采矿许可证正、副本原件;
(三)缴纳采矿权使用费、价款及资源补偿费和资源税等法定义务履行情况的证明材料;
(四)营业执照等证照复印件。
矿山企业原无偿取得的采矿权,按国家有关规定,其采矿权价款应当进行评估确认,缴纳采矿权价款后,按采矿权协议出让方式,办理采矿权延续登记手续。
第十六条采矿权人在采矿许可证有效期内,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向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采矿许可证变更登记和占用矿产储量变更登记手续,并依照有关规定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有关变更登记手续:
(一)变更矿区范围的;
(二)变更主要开采矿种的;
(三)变更开采方式的;
(四)变更矿山企业名称的;
(五)经依法批准转让采矿权的。
申请办理采矿许可证变更登记应向登记管理机关提交下列资料:
(一)采矿权变更申请登记书;
(二)以地质地形图或者地质图为底图的矿区范围图(以拐点标定,并附国家直角坐标和矿区面积);
(三)采矿许可证正、副本;
(四)缴纳采矿权使用费、价款、资源补偿费和资源税等法定义务履行情况证明材料;
(五)变更矿山名称的应提供有关批准文件及原营业执照复印件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
(六)变更扩大矿区范围的,应申请划定矿区范围,并提交变更后的矿区范围图;
(七)开采方式、开采矿种、开采范围的变更需提交有设计资质的单位编制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及矿区范围图,对水土保持有影响的,需提交修编的水土保持方案;
(八)采矿权人变更应提交采矿权转让批复。
第十七条采矿权人在采矿许可证有效期内或者有效期届满,停办、关闭矿山的,应当自决定停办或者关闭矿山之日起30日内,持下列资料到原发证机关申请办理采矿许可证注销登记手续。
(一)采矿权注销申请书;
(二)原采矿许可证正、副本;
(三)矿产储量注销报告及储量管理部门的批准文件;
(四)停办或者关闭矿山前采掘工程进行情况及安全隐患的说明材料;
(五)尾矿处理、水土保护、土地复垦及地质灾害防治等环境保护实施情况的验收材料;
(六)缴纳采矿权使用费、价款、资源补偿费和资源税等法定义务履行情况的证明材料。
第三章采矿权招标拍卖挂牌管理
第十八条新设采矿权符合以招标拍卖挂牌的方式授予规定的,应当实行招标拍卖挂牌的方式授予。
第十九条采矿权招标拍卖挂牌工作,由市、县(区)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本办法第七条、第八条规定的权限组织实施。
第二十条采矿权招标拍卖挂牌活动,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法限制或者排斥本地区以外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参加采矿权的投标、竞买活动。
采矿权投标人或者竞买人应当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资质条件。
第二十一条采矿权招标拍卖挂牌按下列程序实施:
(一)由有资质地勘单位编制矿产储量报告,经评审机构专家评审,并报相应的矿产储量审批机构审查备案;
(二)市、县(区)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发证权限划定矿区范围;
(三)由有资质单位编制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经评审机构专家评审,并报相应的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备案;
(四)由有资质单位进行采矿权价款评估,采矿权价款评估结果由省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确认(备案);
(五)按照发证权限,市、县(区)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编制采矿权招标拍卖挂牌方案,并可根据实际情况报同级人民政府组织审定,方案包括下列内容:
1、经审查备案可供开采的矿产储量报告;
2、矿区范围、开采矿种、出让方式、出让年限;
3、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控制性要求;
4、土地复垦和矿区地质环境保护控制性要求;
5、环境保护、劳动安全等部门的控制性要求;
6、招标拍卖挂牌标底、底价或者保留价;
7、支付出让价款方式及期限;
8、其他有关事项。
(六)招标拍卖挂牌公告,公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主管部门的名称和地址;
2、拟招标拍卖挂牌的开采矿区的简要情况;
3、申请采矿权的资质条件以及取得投标人、竞买人资格的要求;
4、获取招标拍卖挂牌文件的方法;
5、招标拍卖挂牌的时间、地点;
6、投标或者竞价方式;
7、确定中标人或者竞得人的标准和方法;
8、投标、竞买保证金及其缴纳方式和处置方式;
9、其他需要公告的事项。
第二十二条负责招标拍卖挂牌的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组织评标,采取择优原则确定中标人。中标人按国家有关规定缴纳采矿权价款后,办理登记手续,领取采矿许可证,成为采矿权人,并履行标书中承诺的义务。
第四章矿产资源的开采
第二十三条采矿权人领取采矿许可证后,中型以上矿山在2年内,小型矿山在1年内,应当进行建设或者生产。逾期不进行建设或者生产的,原发证机关有权收回采矿许可证;因特殊情况需要延期建设或者生产的,可以在期满30日前按审批权限向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延期申请。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延期申请之日起20日内,作出准予延期或者不予延期的决定。
第二十四条采矿权人必须按照采矿许可证规定的开采范围和期限从事开采活动。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他人依法设立的矿区范围内采矿。
第二十五条开采矿产资源,必须采取合理的开采顺序、开采方式和选矿工艺。开采回采率、采矿贫化率和选矿回收率应当达到矿山设计要求。在开采主要矿产的同时,对具有工业价值的共生、伴生矿产应当综合回收;对暂不能综合回收的尾矿,应当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禁止采取破坏性开采方式开采矿产资源。
第二十六条开采矿产资源,必须遵守有关土地管理、民爆物品、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的规定。
因矿山生产污染环境,毁坏土地、水土保持设施的,采矿权人必须按有关规定回填复垦、植树种草,或者采取其他措施负责恢复和治理;给他人造成损害的,应当赔偿损失。
禁止采用小混汞碾、小氰化池、小冶炼等严重污染环境的方法生产矿产品。
禁止开采或者毁坏预留的安全矿柱、岩柱。
第二十七条开采矿产资源,必须保护地质环境和地质遗迹,防止引发地质灾害。
因采矿造成地质环境破坏或者引发地质灾害的,采矿权人应当及时向当地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灾害扩大,并负责恢复和治理;给他人造成损害的,应当赔偿损失。
第二十八条矿山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实行矿长负责制。
矿长及矿山企业的其他主要负责人必须遵守有关矿山安全的法律、法规和有关行业安全规章、规程,加强对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的管理,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度,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伤亡和其他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矿山企业应当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矿山企业职工必须遵守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有关行业安全规章、规程和企业规章制度。
第二十九条采矿权人因故需中途歇业6个月以上的,应当向原发证机关提出歇业申请,经审查同意后,办理歇业手续。但歇业时间最长不得超过1年。歇业期间采矿权人保留采矿权并承担保护矿产资源等相应义务。歇业时间满1年又不提出开业申请的,按停办矿山处理。
第五章采矿权的抵押及矿山企业的承包、租赁经营
第三十条采矿权抵押应当签订抵押合同。抵押双方当事人应当在签订抵押合同之日起30日内,凭采矿许可证和抵押合同到颁发采矿许可证的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办理采矿权抵押登记手续。抵押合同自登记之日起生效。
第三十一条采矿权抵押时,向登记管理机关提交下列资料:
(一)采矿权抵押申请书;
(二)采矿许可证复印件;
(三)抵押合同原件;
(四)抵押物清单;
(五)登记管理机关规定的其他资料。
第三十二条抵押人到期未能清偿债务或者在抵押合同有效期间宣告解散、破产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拍卖、变卖采矿权,抵押权人依法享有优先受偿权;如果抵押权人符合采矿权申请人条件的,可以按照国家有关采矿权转让的规定,办理采矿权转让手续,成为采矿权人。
第三十三条采矿权人将矿山企业承包、租赁给他人经营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在采矿许可证有效期限内,并投入采矿生产满3年;
(二)采矿权属无争议;
(三)承包人或者承租人具有与采矿规模相适应的资金、技术条件;
(四)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已经缴纳资源税、资源补偿费、采矿权使用费和采矿权价款等各项费用;
(五)按采矿审批登记的矿产开发利用方案进行开采和生产;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矿山企业承包、租赁经营应当报颁发采矿许可证的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承包或者租赁申请之日起30日内作出批复。
第三十四条承包人、承租人应当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开采矿产资源,违反规定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承包人、承租人不得转包、转租。
第三十五条采矿权人未经批准采用承包、租赁经营方式开采矿产资源的,视为擅自转让采矿权。
采矿权人不得在采矿许可证确定的矿区范围内将矿山企业承包或者租赁给两个以上主体经营。
第六章矿产资源开采的监督管理
第三十六条开采矿产资源,必须加强对矿石损失、贫化的管理,建立矿产储量管理台账制度。采矿权人应当在每年1月底前,将上一年矿产储量变动情况,按矿产储量登记统计管理权限分别报省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或者市、县(区)人民政府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有关主管部门和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后,再报省人民政府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三十七条市、县(区)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的采矿权人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保护地质环境、生态环境以及履行其他法定义务的情况依法进行监督检查。
采矿权人应当接受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监督检查时,采矿权人应当如实报告并按规定提供有关资料,不得拒绝和阻挠。
采矿权人应当填报统计资料,按时将矿产资源开采利用情况年度统计报表和年度报告送当地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
第三十八条采矿权人在停办、关闭矿山时,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完成劳动安全、水土保持、土地复垦和环境保护工作;采矿权人不按规定完成的,由市、县(区)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责令其限期完成。
逾期未完成或者达不到要求的,由市、县(区)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组织完成,所需费用由采矿权人承担。
第三十九条市、县(区)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根据需要,可以按国家有关规定向重点矿山企业或者矿山企业集中的地区派出矿产督察员。矿产督察员有权向采矿权人了解有关矿产资源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查阅有关资料,或者进入现场进行检查。采矿权人应当如实报告有关情况,提交有关资料。
第四十条市、县(区)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工商、税务等有关部门加强对矿产品进入流通领域的监督管理。
禁止无证开采的矿产品进入流通领域。销售矿产品的矿山企业,应当持有采矿许可证。无采矿许可证的,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收购其产品。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有权在矿区对无采矿许可证销售矿产品的行为进行监督检查。
国家统一收购的矿产品,任何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收购;开采者不得向非指定单位销售。
第四十一条县(区)、乡(镇)人民政府要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无证开采矿产资源的违法行为进行集中打击。对无证开采的,公安部门不得批准购买、使用爆破器材;电力部门不得供电;工商部门不得发放营业执照;安监部门不得发放安全生产许可证;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要责令其停止开采,并及时报告或者通报当地人民政府予以取缔。
第七章法律责任
第四十二条无采矿许可证擅自采矿的,责令停止开采、赔偿损失,没收采出的矿产品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20%至50%的罚款。拒不停止开采,造成矿产资源破坏的,依照《刑法》第三百四十三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采矿破坏性采矿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有关规定对直接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任。
无采矿许可证开采矿产资源的,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采取封闭井口、查封采矿设备和工具的强制措施。
单位和个人进入他人依法设立的矿区范围内采矿的,依照本条第一款规定处罚。
将无证开采的矿产品运出矿区的,没收矿产品,可以并处运出的矿产品价值50%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三条超越批准的矿区范围采矿的,责令退回本矿区范围内开采,赔偿损失,没收越界开采的矿产品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10%至30%的罚款;拒不退回本矿区范围内开采,造成矿产资源破坏的,吊销采矿许可证,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采矿破坏性采矿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有关规定对直接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四条开采回采率、采矿贫化率和选矿回收率连续3年达不到矿山设计要求或者省人民政府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核定的指标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相当于矿产资源损失价值10%至50%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采矿许可证。
第四十五条开采矿产资源造成矿山地质环境破坏或者引发地质灾害未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灾害扩大和进行恢复、治理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采矿许可证。
第四十六条未经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擅自将矿山企业承包、租赁给他人开采矿产资源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采矿许可证。
第四十七条本办法第四十二条、第四十三条、第四十四条、第四十五条、第四十六条规定的行政处罚,由市、县(区)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决定,但其中吊销采矿许可证的行政处罚,由发证机关依法决定。
第四十八条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五条第二款,第二十六条第三款,第三十七条第二款、第三款,第四十条第三款规定的,由市、县(区)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按职责范围依据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四十九条依照本办法应当由有关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罚而不给予行政处罚的,上级人民政府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有权责令改正或者直接给予行政处罚。
第五十条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复议也不,逾期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部门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篇10
【关键词】矿产资源;会计;核算
一、矿产资源资产会计主体的确定
(1)矿产资源的所有者――国家,拥有矿产资源的法定所有权,因而其享有所有权权益;(2)矿产资源管理者拥有矿产资源的管理权,对矿产资源进行管理,享有管理权收益;(3)矿产资源的勘探单位,申请取得探矿权,享有矿产资源的发现权权益;(4)矿山企业经营者,从地质勘探单位购买矿产资源发现权,并支付矿产资源所有权价值后,取得矿产资源的采矿权,这时就拥有了矿产资源的控制权,矿产资源的产权交易已经发生,表明矿山企业已经取得了矿产资源能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能力,符合资产确认的条件,就可以确认为资产――递耗资产,从而对其进行会计核算。
二、矿产资源会计核算的特点
(1)会计确认特点。首先是资产确认。矿产资源企业所拥有与控制的主要资产是矿产资源储量资产,需要通过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经过勘探、开发、开采、生产等不同阶段获取。这样,矿产资源资产在计价时,要注意按各生产阶段划分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其次,矿产资源企业成本与费用的确认与其他企业相比,存在着特殊性。普通行业所发生的成本费用总是与一定的收入相配比,而矿产资源企业发生的主要成本与费用却不一定带来收益。(2)会计计量的特点。矿产资源企业会计的计量以历史成本原则为基础,但与其他企业又有所不同。有两种方法计量实际发生的支出。一种是成果法,一种是完全成本法。成果法只对找到具有商业价值的矿产资源储量发生的取得成本和勘探成本进行资本化;完全成本法是对所有的取得和勘探成本都加以资本化。资产价值补偿方式的特点。一般企业资产价值的补偿方式可采用直线法和加速折旧法,而矿产资源资产的价值不随年限的增加而减少,它的递耗与地下储量密切相关,所以矿产资源资产的价值补偿应采用单位产量法。(3)会计报告的特点。矿产资源企业除了正常的三张报表及相关附表外,还需要披露大量的表外信息来补充表内信息的不足。
三、矿产资源资产计价方法
1.成果法。成果法是在采掘业广泛采用的一种以历史成本计量采出的矿产资源的会计方法。它的基本特点是,与探明储量相关的成本费用才予以资本化,在按照一定的标准以折旧、折耗和摊销的方式计入开采出来的矿产资源产品成本之中。如果发生的成本费用不能直接导致探明储量,这些成本费用就要作为当期费用处理。(1)勘探成本的处理。在没有确定发现具有商业开采价值的矿产资源储量之前,把发生勘探费用暂时资本化,记在“矿产资源勘探和评价资产”科目。如果勘探未成功,对于探、采一体化的矿产资源企业,把没有直接发现矿藏的勘探支出记入当期损益;如果勘探成功,直接导致探明储量发现的成功勘探成本作为资本性支出处理,从“矿产资源勘探和评价资产”科目转入“递耗资产――矿产资源资产”科目,按照一定的标准折旧、折耗和摊销进入己开采出矿产资源的生产成本。(2)开发成本的处理。在成果法下,所有开发成本都应该作为企业井、设备和设施的成本加以资本化。在矿产开采后,按照一定的标准折旧、折耗和摊销进入已开采出矿产资源的生产成本。(3)开采成本的处理。在成果法下,所有开采成本都直接或间接地进入当期所采出的矿产资源的生产成本。
2.完全成本法。完全成本法是当今世界上与成果法并驾齐驱的又一种以历史成本计量矿产资源资产的会计方法。这种方法的观点是,矿产资源经营活动中的所有努力,不论结果如何,都是为了最终找到和开采出矿产资源,并最终取得经济效益。与成果法相同,开采成本采取直接或间接的方法进入当期已采出的矿产资源的生产成本。在完全成本法下,是以较大的地理政治成本中心,如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来资本化所有取得矿区、勘探和开发成本,并在此成本中心开采矿产资源时进行摊销,但资本化的成本不能超过这些储量的价值。此方法主要特点是:(1)使收益与费用更好的配比。如果一个企业采用成果法会计,寻找新储量发生了巨大投产前支出时,如果这些成本不能发现新储量就会作为费用处理,直接减少利润甚至造成亏损。这种由于投产前成本费用化导致利润变化的现象在完全成本法下将不会发生。(2)在完全成本法下,矿产资源资产账面价值为大、净收益为高,从而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风险、股东权益、筹资能力和经理人员报酬。
参考文献
[1]许家林.资源会计研究[J].辽宁: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