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资源经济概论范文
时间:2023-10-26 17:30: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矿产资源经济概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矿产资源;税费;课征机制
基金项目:2012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矿产资源税费制度体系构建研究”(课题编号:HB12YJ061)
中图分类号:F8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1月25日
政府为完成其承担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职责,依据不同身份、凭借各种权力(利)对矿产资源探采人征收和收取相关税费。国家主要体现为矿产资源所有者、社会管理者两种基本身份。国家作为矿产资源所有者具有所有权,所有权派生矿业权;国家作为社会管理者具有政治权力。国家根据这些不同权力(利)获取不同收入。矿产资源税费总体上包括国有矿产收益、矿产资源税收和矿产资源费用三种形式。
一、国有矿产收益的课征机制
国有资产收益是指国有资产管理相关部门以国有资产所有者代表身份,以资产占用费、上缴利润、租金、利息、红利等形式收取的收益和国有资产转让收入。公有制国家中公有制经济是国家经济的主体,国有企业、国家参股和控股的股份制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通过不同形式占有或使用国有资产,必须向国家缴纳资产收益。
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实行矿产资源国家所有。因为矿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矿产资源是企业和居民赖以生存发展的必需的生产和生活资料,有些矿产资源是事关国计民生、国家安全、国际和平的战略物资。正因为如此,多数国家都会从源头牢牢把握住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公有制国家的矿产资源和土地一样,是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根本标志。土地和矿产就成了国家重要的资产形式。
任何资产的生存前提是必需获取收益,资产的国家所有这一特征并不会改变这一规律,国家通过矿产资源出租,形成矿业权,即矿产资源使用权。矿业权是矿产资源所有权的部分权能组合,矿业权拥有者通过实施矿业权获取了其应得收益。矿业权收益实现是基于使用了本不属于其所有的矿产资源,因此必须向资产要素的提供者支付相应报酬。同时国家只有通过矿业权实施,其所有权收益才能最终实现。
国家凭借其矿产资源所有权对矿产资源使用者收取国有矿产收益,是一种基于民事权利上的交易,应遵循市场交易的公平、公正、透明、竞争原则,但由于交易主体的一方又是社会管理者,使得交易在某些情况下并非完全意义上的市场行为,或多或少会渗透一定程度的政治色彩。
国有矿产收益是调节作为矿产资源所有者国家和矿业权人之间利益关系的重要手段。首先,国家通过收取国有矿产收益,维护国家经济权益,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增加财政收入,从而逐步壮大公有制经济;使矿产资源得到合理保护和开发,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其次,通过对矿产资源勘探开采者收取国有矿产收益,使得勘探开采者能更加珍惜矿产资源,并最大限度地合理开发资源。第三,收取的国有资产收益构成勘探开发者生产成本的一部分,这无疑会使得通过加工矿产资源形成的消费品价格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高资源消耗消费品的生产和消费,客观上会加快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步伐。
二、矿产资源税收的课征机制
税收是指国家(包括各级政府)为了实现其各种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强制、无偿地参与社会产品分配而取得的一种财政收入。国家具有双重身份:一是财产所有者;二是社会管理者。税收课征主体是作为社会管理者的国家。社会管理职能由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行使。
国家作为社会管理者,担负着政治、经济和社会职能,市场虽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但市场存在许多失灵和缺陷。所以,国家要提供公共物品、矫正市场失灵、调控经济。国家提供私人不愿涉足但却是必需的公共产品,需要一定财力作保证,而且税收相对于其他财政收入作为提供公共产品主要来源的原因是它具有无偿性,财政支出的无偿性决定了财政主体收入的无偿性。矿产资源领域的税收同样会为矿产资源领域的公共产品提供重要资金来源。矿产资源勘探开采必然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破坏,这种破坏只是程度上的差别,但不可避免。环境破坏会危害当地乃至周边人类生存发展。矫正市场失灵,政府责无旁贷,政府必须将矿产资源勘探开采造成的环境破坏成本由矿产资源勘探开采者承担,而且必须采取强制手段,所以凭借政治权力获取收入的税收是实施这一手段的必然选择。通过对矿产资源勘探开采造成的环境破坏征税,可以将资源开发造成的社会成本内部化到开发者总成本中去,约束开发者的环境破坏行为,促使开发者采用先进勘探开采技术,减少环境破坏,同时可以为政府环境治理提供充足经费。另外,在矿产资源领域中还存在许多市场失灵,需要国家通过税收结合补贴加以治理。世界性矿产资源价格经常由于国际投机、国际组织垄断等原因而异常升高,在开采成本稳定时,本国资源开采企业必然会出现大量非常超额利润,国家可对其开征暴利税予以调节。一方面通过暴利税开征削弱资源开发企业的非努力收益,维护国家经济;另一方面暴利税开征为国家筹集用于补贴下游行业的财政收入,平衡各方利益关系。
三、矿产资源费用的课征机制
矿产资源费用是指国家行政、司法机关及授权单位为行使特定社会管理职能,向被管理者收取一定量货币或等值财产,包括规费、使用费、国有资源管理收费及其他收费等形式的各种收费。其中,规费是指政府部门为居民、团体或其他组织提供某些特殊服务或实施行政管理时,按规定收取的手续费和工本费。规费收取范围处于市场完全失灵的领域,是在政府提供纯公共产品过程中收取的费用。规费规定自收自支,本着专款专用的原则统一使用于特定的方向,具有服务性、收益性和专款专用性。如矿产资源勘探开采者领取勘探许可证、开采许可证缴纳的规费。国有资源管理收费是指通过申请或招标、拍卖、挂牌等市场竞争方式获得国有资源探采权的矿业企业或其他单位(或个人)按相应规定向国家缴纳的各种管理费。矿业是事关国计民生的特殊行业,国家必须对其实行严格管制和宏观调控,对矿产资源勘探开采者征收矿业权使用费,是国家实施宏观管理和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所以矿业权使用费实质上应属国有资源管理费之列。
国家作为社会管理者对于国民经济殊行业应采取市场准入制度。矿业是一个专业性强、风险性高的行业,国家对于矿产资源勘探开采必须有严格的控制标准。所以,对于从事矿产资源勘探开采的企业来说,必须取得勘探开采许可证,并为此支付一定费用,主要是为了促使两证获取者合理有效地享用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另外,矿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直接关系着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国家作为矿业监管者要将宏观调控意向通过收费形式予以实施。矿产资源探矿权使用费及采矿权使用费是国家管理矿产资源获取的管理费,通常此两费按年累进征收,督促资源勘探开采企业尽快勘探开采资源,减少资源占用。
国家依据不同身份,凭借不同权利(力),获取不同收入,凭借矿产资源所有权,获取国有资产收益;凭借政治权力,征收矿产资源环境税、矿产资源开发行政许可费(勘探许可证费和开采许可证费)等税费;凭借政治权力和所有权共同作用的矿业权,获取矿业权费。
主要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矿山;环境保护;对策
当前,我国矿产资源在开发的同时,还存在着大量环境问题,尤其是地质灾害、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突出。在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同时,应当积极保护矿山地质环境,采取有效措施减轻采矿活动对矿山地质环境所造成的的消极影响,保障矿业的稳定、持续发展。因此,研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具有重大意义。
1 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矿业开发虽然加快了我国的经济发展,但是对矿山地质环境造成了严重的问题。当前,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主要包括:矿山废水废渣环境污染问题、地质灾害问题、浪费资源问题。
1.1 环境污染
矿山地质环境污染包括水污染与土壤污染。其中矿坑废水、尾矿浆、采矿粉尘、排放的瓦斯、煤层自燃等产生的有害气体及矿石冶炼烟尘废气等污染严重,造成当地土壤、地表水、地下水严重污染。
1.2 地质灾害
矿山地质灾害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地面沉降、矿坑突水等问题。由于采矿活动的强度过大,破坏了矿区原有的地应力平衡系统,使得地应力在重新调整的过程中产生了多种次生地质灾害。
1.3 资源损毁
矿产资源的损毁包括矿产资源破坏与浪费、土地植被压占与破坏及水资源的浪费与破坏。矿山在采矿时要排出坑道积水,然而,高强度的矿山排水极易造成矿区地下水位下降,地表河流流量减小。
2 产生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2.1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不健全
当前我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尚缺乏一个系统、全面的法律保障体系。虽然有出台相关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法规,但是操作性不强,对不复垦的责任人处罚也起不到惩戒作用;加上所制定的相关法规并不能涵盖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各个层面,如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管理的主体、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及审批程序、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标准等均有待进一步明确,成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制约因素。
2.2 治理矿山地质环境资金不足
由于矿山企业大部分经营不善,经济效益不高,企业无力负担矿山环境的治理任务。加上投融资渠道较少,缺乏治理资金,造成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附近两侧直观可视范围内大量露天采场的恢复治理工作停滞,严重破坏矿山地质环境。
3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对策
3.1 完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管理体系
3.1.1 健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法规应当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制定,其主要内容应当包括:明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经费的保障措施及治理环境的备用金制度;明确相关管理部门的职责权限;明确矿业主的职责及义务;明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行为规范制度及惩罚制度;明确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等内容。
通过完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结合法律手段保证矿山地质环境的长期发展。制定切实可行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并加强执行的力度,确保相关法律能真正起制约作用,为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保护矿山地质环境提供坚实的法律后盾。只有采用强硬的法律手段,使得法律具备可操作性、战略性、前瞻性,真正做好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工作。
3.1.2 完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管理体系
(1)实施严格的矿山地质环境管理措施
一方面,制定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总规定。通过结合我国矿产资源总规划及土地利用总规划,根据我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规定,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总规定,其中包括明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目标与措施。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总规定具体落实到矿业活动中,实现保护矿山地质环境的同时,也持续发展矿业经济。
另一方面,制定严格的矿业开发条件。根据上述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总规定及矿产资源总规划,合理调配我国矿业权的投放规模及投放量、矿业布局,从而达到保护矿山地质环境的目标,促进我国矿业向生态效益经济发展。将“三禁止”作为我国矿业开发条件,并严格执行。其中包括:禁止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开采矿产资源、禁止在铁路、国道、省道两侧直观可视范围内露天开采矿产资源、禁止在国家规定的自然保护区、重点风景区、重要地质遗迹保护区、生态功能保护区内开采矿产资源。
(2)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法规的执行力度
只有通过加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法规的执行力度,才能确保矿山地质环境得到保障。采取开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动态巡查的方式,及时了解矿山地质环境信息,在出现问题的第一时刻及时发现、及时解决,避免灾害扩大。加强对矿业秩序的整顿,严禁非法开采矿山,严加查办。对于恢复治理不达标的矿业企业应当追加相关责任,依法给予经济处罚,或吊销采矿许可证,以此减少矿山地质环境破坏和污染。
3.2 保护矿山地质环境的具体措施
3.2.1 建立激励机制,鼓励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技术基础的研究与应用
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对有显著研究成果的研究者进行物质奖励及精神表扬,促进科研者对研究矿山环境保护技术的投入,促进科研成果质量的提高。
通过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并结合先进的网络技术,研究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相关信息、技术数据,积极开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技术基础研究,包括研究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实用技术及操作方法,提高矿山环境治理的综合效率及治理质量。
3.2.2 加强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合理规划
(1)加强矿山环境的恢复治理
(2)合理规划矿山地质环境治理
对矿山地质环境的治理进行统筹规划,以以人为本、追求自然、生态的原则,结合矿山地质环境的实际情况,进行统筹规划。把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与土地复垦有机相结合,加快矿区的治理效率,使得矿山尽早恢复原来自然的生态系统,实现统筹规划中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
3.2.3 筹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恢复治理资金
(1)实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备用金制度
一般来说,矿业企业在进行矿产资源开采工程之前,应当先向国土资源部门申请采矿权,获得国土资源部的批准后才得以正式从事采矿活动。通过实行矿山环境治理备用金制度,不仅可以促进矿山环境的恢复治理工程进展,而且可以促进地方经济,并约束矿业主的采矿行为,避免破坏矿山地质环境。
(2)拓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投融资渠道
一方面,政府应当加强对矿山地质环境的治理资金投入。对计划经济时期国有矿山造成的和现阶段矿业权人已灭失的矿山遗留的环境问题,应当由国家财政部负责出资治理。各地政府应当通过调查,制定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计划,主要从探矿权与采矿权的使用费及价款等财政收入中安排相当比例的资金,并从矿产价格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以及矿山开采形成资源税、水土保持税等其他各类税费中提取资金,组成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资金,严格按照总规划实施治理工作,将资金用于部分矿山地质环境的恢复治理。
另一方面,大力支持企业及社会投入资金。由于当前政府部门财政支出较大,财政经济较为紧张,政府可以通过大力支持企业及社会投入资金,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作贡献。倡导“谁投资治理,谁受益”的原则,给予该企业优惠政策,包括土地使用权、税收征收等方面优惠,鼓励并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到矿山地质环境的恢复治理中,并对相关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经费实行优先贷款的原则。另外,还可以通过接受社会捐赠,号召慈善人士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作为公益事业,加强保护矿山地质环境。
参考文献:
[1]刘庸.环境经济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5.
篇3
关键词:石油储备;战略石油储备制度;立法建议
中图分类号:DF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35-0190-03
石油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能源。随着经济发展对世界石油供需格局变化的反映,各国对石油资源的争夺日趋激烈,随之而来的是石油价格频繁波动。2008年,中国经济承受了国际油价剧烈波动的冲击:从年初首个交易日突破每桶100美元,到7月创下每桶 147.27美元的历史最高记录,再到12月跌破每桶40美元,油价的暴涨加大了我国经济面临的输入性通胀压力,而下半年的骤降,不到五个月跌幅高达70%,向国内吹来了世界经济衰退的寒风,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与此同时,此次原油价格的非正常波动对西方发达国家的影响远小于中国。原因就在于西方发达国家建立起了完备的战略石油储备制度,而在主要的石油进口国中,中国是唯一的没有建立规模化战略石油储备的国家。
所谓战略石油储备,是应对短期石油供应冲击(大规模减少或中断)的有效途径之一。战略石油储备本身服务于国家能源安全,是以保障原油的不断供给为目的,是稳定供求关系,平抑油价的异常波动,应对突发事件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核心措施。战略石油储备制度起源于1973年中东战争期间。当时,由于欧佩克石油生产国对西方发达国家搞石油禁运,发达国家联手成立了国际能源署(IEA),希望通过制定和实施石油储备法律法规,以达到确保石油持续供应、稳定国内行业运行、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及政治安全的立法目的。各成员国纷纷储备石油,以应对石油危机。当时国际能源署要求成员国至少要储备60天的石油,主要是原油。20世纪80年代第二次石油危机后,他们又规定增加到90天,主要包括政府储备和企业储备两种形式。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战略石油储备达到120天。截至2004年底,美国达到了158天进口量的储备水平,日本达到了176天消费量的储备水平,德国达到了127天消费量的储备水平(日本和德国的石油进口依存度都超过了98%,其消费量和进口量差别不大)。①
一、我国战略石油储备以及立法现状
(一)我国战略石油储备的现状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与日俱增。石油储备工作从1993 年开始酝酿,到2003年中央政府才正式批准实施。“十五”计划明确提出了“尽快建立石油等战略资源的储备制度”,石油工业的“十五”计划更明确提出了“加快建设国家石油储备体系(包括战略和民用),到 2005 年储备能力达到 800 万 m3”。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到:“在未来5年内,要加快政府石油储备建设,适时建立企业义务储备,鼓励发展商业石油储备,逐步完善石油储备体系。以应对石油天然气供应中断为核心,建立完善能源安全预警制度和应急机制。”② 在领导机构方面,2003 年国家发改委能源局成立,2005 年又成立直属于国务院的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我国石油储备体系的建立。2007年12月18日,中国战略石油储备的职能机构――国家石油储备中心宣告成立。国家石油储备中心是中国石油储备管理体系的执行层,宗旨是为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提供石油储备保障,职责是行使出资人权利,负责国家石油储备基地的建设与管理,承担战略石油储备收储、轮换和动用任务,监测国内外石油市场供求变化。
我国的石油储备包括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地方石油储备、企业商业储备和中小型公司石油储备等四级石油储备体系。目前已经启动了国家储备和中石油、中石化的企业储备两级体系建设。我国战略石油储备基地总共规划了三期: 第一期 1 200 万吨; 第二期2 800 万吨;第三期 2 800 万吨。一期四座储备基地分别位于沿海的镇海、舟山、大连、黄岛。截至2008年12月,镇海、舟山、黄岛三大基地已基本建成。四大石油储备基地建成后预计相当于十余天原油进口量,再加上全国石油系统内部21天进口量的商用石油储备能力,我国总的石油储备能力将超过30天原油进口量,到2015年我国战略石油储备的90天远期目标可望实现。同时,我国第二批原油储备库也开始兴建、运行,新疆鄯善、甘肃兰州、四川万州、辽宁铁岭、黑龙江大庆、黑龙江林源、甘肃兰州、广东湛江、广东汕头和茂名开始陆续兴建百万立方米以上的原油储备库,中国正在扩大战略石油储备的范围。据国家发改委2007年的表述,到2010年,中国的战略石油储备量将达到30天的进口石油量。①2020年将达到90天进口石油储备量。②可见,我国的战略石油储备正在向专业化、规模化方面发展。
(二)我国战略石油储备制度的立法现状
我国目前调整能源方面的法律规范主要有:《节约能源法》规定了包括石油、天然气在内的能源的节能安排,包括节能管理、合理使用能源和节能技术进步等方面,从节约能源的角度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战略;《可再生能源法》主要规定了非化石能源的规划和发展,为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做出保障;《矿产资源法》对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做出一些程序性规定。还有国务院颁发的几个行政条例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合作开采海洋石油资源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合作开采陆上石油资源条例》、《矿业权出让转让管理暂行规定》以及《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条例》、《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矿产资源勘查区块登记管理办法》、和《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等。这些行政法规缺乏整体设计和系统的规划,尤其是对于如何保护战略石油资源,提高战略石油的利用效率,以及如何处理石油资源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等问题,并未在法律规范中体现出来。
二、我国现有战略石油储备制度存在的问题与缺陷
(一) 缺乏与石油储备相关的法律法规
我国战略石油储备制度的建设打破了西方国家立法先行的惯例,石油储备体系的建立先于法律规范的制定。我国在《矿产资源法》和即将颁布的《能源法》中对石油储备是规定的,但都是局限于原则性规范,缺乏对具体事项的明确说明并且缺乏可操作性。这样就会导致许多问题无法可依、无章可循,长此下去将会会影响整个石油储备制度的完善和运行。而反观国外的相关立法,无论是美国的《能源政策与储备法》、日本的《石油储备法》还是德国的《石油及石油制品储备法》,都对储备目标、储备模式、资金筹措、动用方式等具体问题有明确的论述,从而使石油储备建设的每个环节都有法可依。这就保证了整个体系运行的规范性与科学性,减少了盲目性。因此,我国目前迫切需要在石油储备方面完善立法,加强石油储备建设和管理的法制化。
(二)石油储备基地的选址过于集中,储备方式单一
我国已选定的大连、黄岛、镇海、舟山四大石油储备基地,都位于我国东南部沿海地带。东南沿海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附近又有几大油田作支撑,运输比也较方便,在沿海地区适当建设石油储备基地是有其必要性的。但是,这种设置安全系数很低,一旦战争爆发,沿海地区的油库等设施可能被敌方摧毁而无法供给,届时石油的供应将主要由内地来承担。与此同时,这种集中设置也会导致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因此,石油战略储备在地区布局上应该实行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兼顾,沿海和内地相结合。 另外,我国的石油储备主要采取地上油罐储存方式,在这种方式下建设成本及日常维护费用都比较高,不利于节省储备资金,而且安全系数比较低。
(二) 储备主体之间的产权不清
目前来看,我国的储备模式基本采用了政府储备与民间储备相结合的混合型储备模式。其中以政府储备为主,由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作为投资方出资建设并负责运营管理等具体工作,而民间商业储备的主体目前仅限于中石化、中石油和中海油三大国有石油公司。采取官民共建的储备模式,就势必会产生谁对民间石油储备拥有支配权的问题。虽然三大石油公司均是国有企业,理应归国家所有,但是目前三大公司都进行了公司制改革,并已成功上市。在以市场为主导的经济体制下,作为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企业法人,必然会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而石油作为一个国家的战略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更是关系到国家发展的命脉,如果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目的下进行实际操作必然会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以及社会的动荡和国家的不稳定。 因此,储备主体的产权不清也是影响我国战略石油储备制度的又一重要原因。
三、构建我国战略石油储备法律制度的必要性分析
(一) 是战略石油储备的重要性所决定的
当前的国际油价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脱离了基本供需关系而独立运行。当代石油经济出现了新的特点,靠传统的供求关系决定价格的理论已很难完全解释新的情况。国际油价与供求“背道而驰”已成为常态。尤其是2008年原油的平均价格逼近甚至超过100美元。目前,国际市场原油供求基本面并不支持“天价”油价,但超高油价水平显然已非石油供求基本面所决定,地缘政治风险、投机炒作、欧佩克限产政策、经合组织国家商业石油库存、天气冷暖变化以及美元贬值等因素对国际油价走势具有重大推动作用。可见,国际油价已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基本供需关系而独立运行。而战略石油储备制度恰好能够解决或者缓解这一问题,因此,构建战略石油储备法律制度迫在眉睫。
(二) 是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所决定的
石油战略储备是一项耗资巨大、程序严格、利益关系复杂、建设周期长而又事关国计民生、国家安全的重大系统工程,如果没有具体的法律法规作为基础和保障,是很难顺利有效地完成的。因此,纵观西方发达国家的石油战略储备制度,虽然在储备模式、管理机制等方面有所不同,但其中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石油储备制度的建立是以相应的立法为前提。例如:美国建立石油战略储备的构想最初在 1944 年由时任美国内政部长的伊克斯提出,直到1973 年爆发第四次中东战争时该计划得以实施,并于1975 年12月22 日,颁布了由美国总统福特正式签署的《能源政策和保护法》(EPCA),标志着美国正式开始建立石油战略储备①。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都说明了法律在石油战略储备中的重要作用,法律具有权威性、规范性、强制性和惩罚性,这使得各国都相当重视石油储备法律的制定。明确的法律规范确定了石油储备的地位、储备模式、出资方的义务与权利、管理机制、责任承担等重大问题,从而使权责分明,以确保石油储备的顺利进行。我国目前石油储备工作已经开始着手实施,但是立法工作却严重滞后,这无疑给今后工作带来较大的隐患,我们应该在汲取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现有国情尽快出台石油战略储备法。
(三) 是完善我国能源法律体系的要求所决定的
一个法律体系应注重其完整性、层次性和稳定性。因此,石油法律体系中的任何一部分规范的缺失和不完善,都将对石油行业的改革与发展带来巨大的风险,进而影响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甚至会影响国家安全。目前,我国关于石油方面的立法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及与之配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能源效率标识管理办法》等十几个法律、法规。应该说,我国石油方面的立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通过分析这些法律、法规,我们可以清晰发现我国的石油法律制度体系极不完整,没有关于战略石油储备的专门立法。不过,令人欣喜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即将出台,这标志着我国能源法律体系正在慢慢成形,将会对中国的能源战略产生深远的影响。但在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征求意见稿)中也仅在第七章能源储备中对石油储备进行了原则性的陈述,未涉及过多的具体问题。可见,在我国,能源法是不可能取代石油储备法的。目前,我国的能源立法处在一个比较好的发展阶段,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即将出台的大好形势下,如果能将石油储备法提上立法者的议事议程,并将会成为完善能源法律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的机遇期。
四、完善我过战略石油储备制度的立法建议
我国的石油储备基地建设和相关工作已在进行之中,为使我国石油储备的制度建设沿着法制化、规范化方向发展,我国应加快石油战略储备的立法进程,早日使石油储备各项工作的开展有法可依。在进行石油储备立法过程中,应该将我国的基本国情与国外成功经验相结合,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石油储备相关法律。
(一)尽快制定《石油储备法》
如前所述,战略石油储备是稳定供求关系、平抑市场价格、保障经济安全、应对突发事件的有效手段。美、日等许多石油消费国在经历了石油危机的沉重打击后,经过近 20 年时间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石油储备体系。巴西、南非、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也相继建立了各自的石油储备体系。石油储备体系的建立一般是以《石油储备法》作为基础,以相关的政策性规定作为配套措施的。世界上的主要发达国家都制定有《石油储备法》或类似的法律法规。因此,为了更有力地确保石油资源的安全,保障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我国应尽快制定《石油储备法》。
一部完善的石油储备法律法规是我国建立石油储备的基石和出发点,特别是机构储备或企业储备的建立必须有法律依据。在《石油储备法》中,必须明确我国石油储备模式、储备主体、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储备规模、品种构成、基地布局、资金来源、基地建设、基地维护、储备计划的制订与决策、石油采购、储备石油的释放、储备石油的置换程序、储备基地的检查及国内石油市场及储备基地基本数据的统计等内容。
(三) 合理布局,分散建立石油储备基地
根据世界各国的成功经验,地下盐穴是较为理想的储备方式,这种储备方法的建设和维护成本低、安全可靠性高,被誉为“最有高度战略安全的储备库”。我国的地下盐穴资源丰富,分布范围广,在华东地区、江苏、安徽、山东等地有大型盐矿,中部的四川、湖北,西南部的云南等地也发现有盐矿床分布。因此,笔者认为,国家在制定石油储备法时可以将地下盐穴储备方式作为重点予以规范,包括地下盐穴的保护、开发、评估、租赁均应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加以明确。同时,我国政府可以委托有关科研机构或企业研究地下盐穴储备的设施建设,不断创新以提高储备能力和减低储备成本。除此之外,我国还可以根据储备布局的实际情况,选择地上油罐、地下半地下油罐、海上油罐等其他储备方式。
另外,从安全的角度考虑,选址不应该过于集中,也不便过于靠近沿海地带。原因在于过于集中的布局或者沿海地区往往是一个国家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很容易成为敌方发动攻击的首要选择,易受到严重破坏进而影响全局的能源安全。
因此,在石油储备的选址过程中,应该做全面的考虑。笔者认为,首先,我国西北地区石油资源丰富,尤其是新疆的石油资源约占我国石油总资源的四分之一以上,储量大、储存方便;再之,西部地区人烟稀少、地域辽阔、易于隐藏。基于上述原因可以适当的将石油储备基地放在西部地区,这样有利于东西部地区共同进步,促进社会和谐有序发展。
(四) 权责义务明晰
权责义务,主要是指明确战略石油储备的(下转198页)(上接192页)模式。在战略石油储备的过程中,涉及到产权问题的有石油储备设施、原油、石油制品等储备对象的权利归属。
第一,明确战略石油储备的所有权。战略石油储备是指一个国家为了整个国家的稳定和长远发展从战略的角度设立的由政府主导或介入的石油储备,针对的是国家面对战争、重大自然灾害等事件而保障国家石油供应的措施,储备设施一般由国家投资、管理。基于“谁投资,谁享有产权”和战略石油储备特殊的政治经济意义,战略石油储备设施和储备对象的所有权均为国家。因此,要根据《宪法》、《民法通则》、《矿产资源法》、《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的规定制定一系列相关配套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储备石油属于国家所有权,国务院是石油资源所有权的代表。根据国务院授权,国务院石油管理部门对储备的石油分配实行统一管理。由于储备石油的战略性质和石油业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特别是发展基础工业中的作用,石油资源国家所有权制度安排在中国具有较高的法律地位,因而在法律上受到严格保护。
第二,明确开采石油的矿业权。石油资源矿业权是矿业权在石油业的实施形式,是指探矿权人和采矿权人依法在划定的区块范围内对石油资源进行勘探、开采,排除他人干涉并获得石油的权利。在中国领域及管辖海域勘查、开采石油、天然气必须申请办理石油、天然气勘查、滚动勘探开发和开采手续,领取石油、天然气勘查、开采许可证,取得探矿权或采矿权。石油资源矿业权不仅是国家所有权和行政权行使的结果,也使投资者追求自身利益成为可能,为石油矿产权结构合理化提供了条件,制定一系列相关配套规定,使石油矿业权真正发挥产权功能,石油资源矿业权主体生产和经营获得一定的自主性。
五、结论
石油作为一种战略性矿产资源是保障国家安全、经济发展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深入,我国对石油的需求大大增加。目前,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但由于我国国内石油资源储备和开发不足,造成了对国外进口石油的依存度不断加大,加之国际石油市场价格风险不断增加、环境国际化带来的压力等众多因素,都要求我国应当加速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制度体系。而建立健全战略石油储备制度体系必须要以立法为前提,以法律为基石,保障整个体系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石油储备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林伯强.2006 年中国能源发展报告[R].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6.
[2] 查道炯.中国石油安全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6.
[3] 朱永峰.矿产资源经济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 中国能源法(草案)专家建议稿与说明[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5] 黄进.中国能源安全问题研究:法律与政策分析[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6] 秦勇,李凤霞.我国石油安全保障的法律问题研究[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6,(19).
[7] 吴亚宏,曹泽煜.建立我国战略石油储备体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学术研究,2007,(10).
篇4
关键词:小城镇;发展;模式;范例;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在过去的20多年里,我们国家城市化进程的速度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要快。这也使得在经济建设中快速发展的工业大大增加了城市地区对劳动力的需求,尤其是在沿海地区。据不完全统计,现今有超过5亿的人口生活并工作在城市里。小城镇也已经被深深地卷入到这一发展的大潮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济的发展,这些小城镇发现他们也必须有能力为不断增长的现有居民和新增人口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供更好的居住条件和社会保障及各方面的配套服务。
2.制造业型的小城镇
该小城镇的特点是距制造业发达城市企业距离较近,又有着便利交通运输的条件,这种地理上的优势完全符合小城镇经济发展划分的原则,使得这种类型的小城镇可以按照该模式来制定发展规划。在奠定了小城镇的发展方向和模式以后,小城镇自身还要具备以下条件:
(1)要保证具有充足的土地可供工业开发用。为将来的工业土地的使用和开发能够适应工业发展的需求做好规划。通过对小城镇的企业进行调查,收集它们将来的投资发展计划等信息是否符合相应城镇发展模式的要求。
(2)开发连接市场的交通:建设或改建连接生产地区到公路和高速公路,以及通往附近城市的道路,是为了将本地产品运到那儿出售,也使那儿的原料方便运进本地。如果这种道路的一部分不属于本地的界线,那就需要和县政府或地区政府协调,促进这种道路的建设。
范例代表:营口的沿海产业基地
规划总面积为300平方公里,一期规划面积180平方公里,起步区67平方公里,其中主体区域44平方公里、冶金重装备区18平方公里、沿海物流园区5平方公里。主体区域分产业区和城市区。
1. 产业区。产业区分装备制造产业区、高新技术产业区、化工产业区、轻型产业区、中国五矿集团营口产业园、富士康科技集团营口科技园、冶金和重装备工业区等。
2. 城市生活区。城市区分商务、商贸、商住区、教育区、两湖景观区等。商务、商贸、商住区主要建设企业总部基地、商业街、住宅和公寓等。教育区主要建设中小学、大学、职业教育实训中心等。两湖景观区主要建设城市公园、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文化艺术中心、会展中心等。
3.农产品加工型小城镇
他的特点是有着传统历史的农产品加工经验和方法,包括食品。其加工原料的来源十分便利,原料价格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又有着别人替代不了的品牌优势,甚至小城镇因为这种品牌而知名。这种小城镇必须有着便利交通运输的条件,使得当地的农产品或食品能够快速运到目的地。在奠定了小城镇的发展方向和模式以后,小城镇政府为了发展的需要,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将进行农产品加工的企业集中在一起,设立加工园区,以便实施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和原料资源质量保证措施,要求企业把工厂设置在工业区内以便于统一管理。
(2)镇政府要为农产品加工企业注册申请和基础服务的供应提供一条龙的服务,企业通过清洁技术和完善的卫生条件及更好的加工程序的采用等措施,加强在农产品加工过程中对产品质量的控制。
(3)污染防治方面。建立采用适当的处理方法的废水处理厂,并将处理厂的处理能力设计成能够同时处理工业废水和居民用水后小城镇里的其它污水。建立卫生的垃圾掩埋场满足农产品加工区内的企业和总人口的需要。
代表性范例:皮口镇
皮口最富盛名的是剃刀和贝壳制成的工艺品,这些贝壳都是从黄海周围的海岸上挖出来的。全镇有43家企业从事海洋制品艺术加工。皮口镇为此在城北专门设立了加工工业园区,以优惠的政策吸引一批外商合资企业落户经营。皮口镇有自己的码头,镇政府在码头周围设立了渔业园区,这在辽宁是少见的。1997年,皮口镇被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指定为小城镇改革试点镇,为此,皮口镇从中央和省级政府得到了一定的财政资金的支持。
4.矿产资源利用型的小城镇
这种小城镇与制造业型小城镇有类似之处。首先,这种小城镇的特点是距某个矿产资源所在地距离较近,又有着便利交通运输的条件。虽然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由国家统一安排和制定,但是,国家大型矿产资源开发企业需要大量的后勤服务设施的支援,此需求的数量是巨大的。地理上的优势完全可以利用来为小城镇发展的可选择模式。符合小城镇经济发展划分的原则,使得这种类型的小城镇可以按照这模式来制定发展规划。在奠定了小城镇的发展方向和模式以后,小城镇政府还要制定和完善相应的鼓励政策和具体措施:
(1)将进行矿业副产品加工或服务于矿业的企业集中在一起,设立有效管理的工业和服务业园区,目的是实施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和基础设施的综合利用。要求企业把符合条件的工厂设置在工业区内。
(2)为整个工业区规定和执行区域范围的空气污染标准。一旦没有达到标准,就要求园内所有的企业共同采取行动来实现达标。通过清洁技术和更好的加工程序的采用等同步监测将有助于污染的限制。
(3)在工业区域内不管是矿产品加工还是为矿产品加工提供服务,该工业区都要建立污水处理厂以及垃圾处理厂。需要从在区内设立的所有企业征收相应的税收和有关费用,作为对污水处理厂的财政参与。建立满足工业区内的企业和总人口的需求的卫生垃圾掩埋场。
代表性范例:齐大山镇
齐大山镇是一个典型的矿山资源型城镇,全镇所有的经济活动都围绕着为矿山资源的开发利用服务来进行。镇政府大力发展矿山资源产品的延伸加工服务,实现了工业强镇、工业富民的发展目标。
5.旅游型小城镇
这种小城镇的特点完全是利用当地历史、文化、特产和风景为依托,充分发掘历史文化遗产、风景名胜古迹、自然景观利用等。由于其旅游目的的独特性,开发利用当地的人文和自然资源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是有着别人替代不了的先天性优势,甚至小城镇因为这种历史文化的品牌而知名。在奠定了小城镇的发展方向和模式以后,小城镇政府为了发展的需要,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广泛开拓合作领域,通过和大型的旅游机构共同进行市场需要研究,与不同性质的企业建立合作共同发展旅游和相关的服务产业。另外和其它具有重要意义旅游资源的小城镇和城市共同合作,参与整个区域的旅游促销活动。
(2)对私人企业的优惠举措。私人企业,主要是中小型的企业进行指导,根据市场调研的结果来为旅游业提供适当的服务。政府部门给一些私人的中小型企业,在经营旅游开发的初始阶段制定优惠条款。
(3)鼓励私营部门对公共设施的投资,例如镇内的道路建设,固体垃圾和废水的收集与处理,古代建筑的修复,方式可以包括税收减免,收取使用费等来满足对公共投资基金的需要。
代表性范例:江苏昆山周庄镇
以江苏昆山地区的周庄镇说明以旅游业为基础的小城镇发展定位。作者认为周庄在中国的旅游型小城镇建设发展中有其重要的代表性作用。周庄镇无任何工业,也不进行任何农业生产,没有任何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除了为旅游者服务的第三产业外也无任何商业活动。而每位旅游者进周庄镇的门票为100元。平均每位旅游者在周庄的餐饮和购买纪念品的费用也为100元。周庄旅游小镇每天接待旅游者1~2万人。可见其旅游收入已经足可以使每一位在周庄的居住者致富。
6.商业贸易型的小城镇
这种小城镇的特点是有着传统的生产产品集市贸易与交换条件下形成的经济模式。追溯其原因都有着过去农村集市贸易的影子。都是从农村的集市贸易发展成一定规模的市场。交通便利、服务周到、社会安全是这种小城镇的特点,通过一定时期的发展,这种市场已经可以说形成了远近闻名的规模或正在形成。在这种优势下,小城镇完全可以按照商业贸易型来规划和发展,它完全符合小城镇经济发展划分的原则,小城镇政府为了发展的需要,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采用根据顾客需求来定做的方法,向周围的农业地区提供服务。对小城镇里的需要服务的使用者和商业贸易设施的参数和优势等情况进行收集了解,在制定将来的改善规划时给予考虑。
(2)将商业贸易设施的供应如市场进行系列化。对市场的商业贸易设施和将来的需求进行研究,使将来的发展和设施规划能够适应发展的需求。
(3)根据市场研究的调研,对道路建设的投资和公共交通的改善进行规划,以便从现有的城区寻找新的市场,通过提供更好的通道来获取现有市场的大量份额。
代表性范例:西柳镇
西柳镇通过公共和个人集资的方式在临近沈大高速公路的地方修建了一个大型的纺织品和服装批发市场。这个市场获得了相当大的成功。和我省其它的小城镇不同,西柳在发展市场方面走出了自己的路子。它有自己的市场经营手段,在服装和纺织品行业与最领先的企业都有商贸往来。西柳镇政府采取了以下的措施来吸引投资:①提供配套资金;②所得税返还;③土地使用资金返还;④利用省级资金和中央政府资金发展基础设施建设。
7.结语
本文主要以辽宁省以及江苏省的小城镇发展建设为例,重点论述了目前国内小城镇发展建设的特点,以及发展过程中可以运用的发展模式。作者提出了以辽宁省为例的五种可行的小城镇发展模式,并对辽宁小城镇的经济发展特征和所面对的主要挑战、省政府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及在小城镇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等经验进行探讨,通过上述论述和探讨中提出促进中国小城镇的发展实施框架。
参考文献:
[1] 编写组.新农村建设专题讲座(领导干部篇)[M],辽宁: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2] 王士兰.中国小城镇规划新视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 吴继宽.小城镇建设实践与探索全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4] 汤铭潭.小城镇发展与规划概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篇5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 工业区位商 比较优势
一、珠江三角洲工业发展现状
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生产总值逐年增加,增长较快。2001年-2007年年均增长率达到24.03%。根据H•钱纳里等人关于工业化发展阶段的理论,珠三角已经进入了工业化的成熟阶段,第二产业占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一直维持在50%左右。由此可见,珠三角发展好工业,并根据各地工业所具有的比较优势进行明确分工,对整个珠三角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珠三角工业比较优势分析
1.工业比较优势的测定方法
优势产业是指一国或地区在一定范围内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是一个地区的经济特色产业,更是区域经济的规模增长点。区位商(Location Quotient,简称LQ)是评价区域优势产业基本的分析方法。区位商又称专门化率,它由哈盖特(P.Haggett)首先提出并运用于区位分析中,在衡量某一区域要素的空间分布情况,反映某一产业部门的优劣势,以及某一区域在高层次区域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通过计算某一区域产业的区位商,可以找出该区域在全国具有一定地位的优势产业,并根据区位商LQ值的大小来衡量其专门化率。LQ的值越大,则专门化率也越大。其计算公式为:
结合本文对珠三角地区各市的工业各行业的分析,表中j地区I 产业区位商;为j地区I 产业的产值;为j区域的总产值;为珠三角I 产业的产值;则为珠三角整体的工业总产值。
2.工业比较优势的测定
根据上述的计算公式,选取了2009年广东统计年鉴中各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的珠三角九市统计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数据,计算了2008年珠三角九市37个工业行业的区位商。具体统计如下:
(1)数量分析,从数量上看,2008年珠三角工业行业区位商大于1的优势产业共有123个,其中中山市的优势工业产业最多,达18个;而惠州市最少,仅为7个。
(2)各市的主要优势产业。为了重点突出各市的主要优势工业产业,本文选取各市区位商排名前五位的行业进行重点分析,在各市的主要优势产业中,广州的烟草制造(4.05),江门的化学纤维制造业(10.36)、非金属矿采选业(8.52),以及肇庆的黑色金属矿采选业(15.54)、有色金属矿采选业(13.53)、非金属矿采选业(12.44)、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8.82)、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6.28),其区位商都大于4有些甚至超过10,表明其专业化程度非常高。
根据九个城市的主要优势产业的分布特称,将其工业结构分为两种类型:
高度加工型:资源要素贫乏,主要优势产业集中在高加工产业领域,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这类产业主要有通信设备及电子设备制造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电器机械、设备制造业等等。通常这类地区的资本和技术供给能力较强,因而有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属于这一类型的城市有深圳、珠海、佛山。
资源主导型:资源绝对优势,发展资源密集型的产业,如金属采选业、冶炼加工、农副产品等等。归为这一类型的地区有东莞、中山、惠州、江门、肇庆。
综合型:同时发展高度加工型及资源主导型的产业。如广州。
(3)优劣势产业互补分析。理论上说,区位商的值越大,专业化程度越高,则该地区对这一行业的相对吸引力也就越大;区位商越小,比较劣势则越明显,其产业分工的能力越弱。因此,可以从区位商值的大小判定一个地区优势产业和劣势产以及互补程度。对珠三角地区九市分别采取LQ>2及LQ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各市相对优势劣势的产业差别还是较大的。首先深圳的高技术含量的产业具有绝对的区位优势,这与深圳充裕的资金和大量优秀的人才是分不开的。但是由于深圳在珠三角的定位还是主要以发展服务业尤其是金融业为主,所以具有相对劣势的产业最多;其次,肇庆的资源主导型产业最为发达,尤其是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及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在珠三角甚至全省都具有绝对优势。这是因为肇庆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有60多个矿种,主要金属矿种有铁、金、银、铌、钽、锡、钨、铋、钼等;非金属矿种有石膏、大理石、石灰石、花岗岩、瓷土、钾长石、端砚石和绿玉石等。金矿储量100吨,占全省已探明储量的80%以上。自然资源的丰富决定了肇庆发展以矿产资源为主的工业;第三,珠海、佛山同样以发展资金密集型的产业为主,由于这两地的矿产资源等不够丰富,但经济总量水平高,比起其他除广州深圳外的城市更易吸引资金与人才,所以其制造业相对比较发达。第四,东莞、中山、惠州、江门则相对于在纺织服装、化学纤维制造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等这类劳动密集型产业上具有相对优势。由于这些地区劳动力比较丰富且人力资源成本较低,技术水平相对较差,因此劳动密集型类的轻工业较容易在这类地区发展;第五,由于广州作为省会城市,且处于珠三角的中部,其产业发展比较均衡,两大类产业在广州均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从产业互补的角度讲,深圳与肇庆的优势与劣势产业互补程度最为明显,其次珠海、佛山可以同东莞、中山、惠州、江门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互补。但是,从整体来看,整个珠三角具有的优势产业还都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重工业发展水平落后,随着国内原材料成本上升、政策环境日趋严厉,金融风暴的袭击更是加剧了工业的生存危机。因此,珠三角有关产业升级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例如,香港政府为了支持在珠三角港企的转型,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深圳政府在一面提倡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也开始注重当地重工业的发展;广东省则在“十一五”期间将致力于打造重工业强省作为发展目标。
三、珠三角工业发展对策
第一,加强区域内的经济技术合作与产业结构转移。区域经济规律表明,先进的生产力首先在少数条件好的地点生长和发展,形成增长极。目前,广州、深圳是带动珠三角第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同时江门肇庆等地区总体经济仍然需要靠其自然资源的优势的来发展,技术水平低下,区域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成了制约珠三角发展的瓶颈。将部分高薪产业转移到这类地区去,这样既可以促进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又能够进一步加速产业结构升级。各地区要选取自己的准确定位,要确立好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关联产业等相关性产业,积极发展自己的优势项目,避免重复建设。
第二,以科技带动经济发展,特别是要加强高新技术产业科技创新,加快珠三角地区由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战略向劳动力集约型的经济发展战略转移。要充分利用本地区的各种优势,促进科技经济一体化。珠三角地区要摆脱产业升级的尴尬,真正走出困境、迈向国际,就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第三,加大对高素质人才的引进。与人口剧增相对照的是,珠三角地区高层次、高素质人才远低于京沪,专业技术人员所占的比例仅为7.26%。每10万人拥有大专及以上教育程度人口比例仅为北京的36%,上海的近50%,这种状况难以适应珠三角地区未来的发展需求。通过引进高素质人才、高科技产品,将研发技术、制造技术和管理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有效的应用,带动产品研发模式和设计理念的创新、产品制造模式和制造方法的创新,从而全面推动珠三角地区产业升级进程。
参考文献:
[1]陈计旺: 地域分工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2]周运源: 区域经济概论[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6
篇6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塑料袋;限塑;配合
根据笔者之前《塑料袋漫天飞扬,限塑路任重道远(一)》的调查结果分析可看出,限塑或是禁塑之路任重道远,需学生、学校及社会各方面的努力配合。
一、大学生应提高限塑意识,养成自觉保护环境的习惯
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理念是这个时代的要求。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作为环境保护的承担者,必须在限塑、禁塑上做好示范作用。笔者从调查中发现大学生限塑意识仍需提高。
1.加深对塑料袋危害的认识。大学生应摒弃“事不关己”的想法,自觉为环境保护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笔者认为,应从党员先锋做起,时常开展街边垃圾捡拾活动,从而带动同学一起做,使捡拾垃圾不再成为尴尬的事情。
2.充分利用自身专业优势,积极开展学术研究。笔者认为,大学生应加强对塑料袋降解的研究和应用。由于可降解的塑料袋价格偏贵,多数人仍在使用传统的塑料袋,如何找出有效方法来降解现有的塑料袋是最为重要的事情。
3.充分发挥大学生的能动作用。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开展限塑日、限塑令宣骰疃,这样可以提高社会人士对塑料袋危害性的认识,增强他们的限塑、禁塑意识,从而带动全社会人士共同加入到限塑、禁塑的队伍中来。
4.充分循环利用塑料袋。笔者认为通过此举,可以减少塑料袋消费进而减少生产。十提出,要将节约资源放在首位。因此,对消费者来说,如何节约利用资源是值得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采取多种方式,重复利用塑料袋。比如,将所获得的塑料袋用来收纳物品,等其较为老旧时,用来装垃圾,然后再将其取回,清洗后多次用来装垃圾,最后,将其收集后回收给工厂利用。
二、学校及校内商家协调配合,共同为限塑出力
学校是与学生联系最密切的集体,这不仅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地方,更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殿堂。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支持。
1.学校应从低年级开始贯穿环保教育,使学生树立环保意识。笔者认为,上述调查中出现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是教育体系的一大漏洞。培养有责任且主动为祖国奉献的人才是学校的义务。因此,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学校应多开展相应的限塑等教学活动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塑料的危害性和严重性,同时也让其明白限塑的必要性。
2.学校应该创造限塑、禁塑氛围,改正商家的行为。笔者认为,首先,学校应对入驻商家及各服务人员进行培训,提高限塑意识;其次,学校应要求所有商家落实限塑令,实行塑料袋有偿制度;另外,可以提议商家,提供环保布袋实名制、借用登记、归还注销,使购物袋能流通使用。
三、社会各界人士提高限塑意识,减少塑料袋的废弃
社会是所有人生存的容器,没有社会的支持和帮助,一项工作就无法真正贯彻落实。因此,社会人士的加入是十分重要和关键的。
1.社会开展相应的限塑、禁塑活动。笔者认为,一个大环境中,人们齐心协力,一定能够获得成功。社会相关媒体部门应大力宣传限塑、禁塑,让更多人认识塑料袋的危害。各界人士可与大学生携手开展一些相关社会活动,如抵制塑料袋签名活动等。
2.社会应加强相应技术的研发,并支持大学生进行自主研究。十提出,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积极发展节能产业,推广高效节能产品;加快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推动矿产资源和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壮大可再生能源规模。笔者认为,政府应加大对塑料降解及新型环保塑料制品研发的重视和支持,科研人员应在塑料降解技术研发方面加大投入,并给大学生提供相应资金、资源,鼓励学生研究发现,从而有助于限塑的实现。
笔者希望,通过此次对大学生塑料袋使用情况的调查及分析,帮助大学生提高限塑意识,用实际行动限塑,最终达到全民禁塑的目的,为环保事业添砖加瓦;同时,也希望各界人士能加入限塑的队伍,群策群力,共同解决塑料袋所造成的环境问题。笔者坚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定能实现把祖国建设成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美丽家园这一亿万人民的共同愿望。
篇7
不同种类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因研究对象、内容、方法的差异而各有特色,但结构要素基本相同,一般都包括标题、前言、正文、落款、附件5个部分。
1、标题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标题应写得准确、简明,主要有以下2种。
(1)完整式。一般由拟建项目单位名称、项目名称、文种种类(3要素)组成,如《××省新型建筑材料厂关于引进水磨石生产线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2)省略式。省略完整式中的拟建项目单位名称,如《建设××大型水泥厂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省略完整式中的拟建项目单位名称、项目名称,只写文种种类,如《可行性研究报告》。
2、前言
前言即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开头部分,主要介绍该报告的来龙去脉。要求写明项目名称、项目主办单位名称及负责人、可行性研究单位名称、可行性研究的技术负责人、经济负责人及参加人等。前言部分最常见的写法是写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用什么方法、由谁负责进行什么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等内容。文字要求简洁明了,篇幅不宜过长。
3、正文
正文是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体部分,是对所申报项目的必要性、可能性和技术经济指标的具体分析论证,最终得出是否可行的结论。要求运用全面、系统的分析方法,以经济效益为核心,围绕影响项目的各种因素,运用大量的数据资料论证拟建项目是否可行。正文包括概论、供求
预测、技术论证、经济分析和结论5个部分。
(1)概论。提出可行性研究项目的依据、目的以及研究的结论。
(2)供求预测。主要写国内、国外市场的供求情况及发展趋势。在研究和写作供求预测时,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和确凿的数据,力求预测准确可信。
(3)技术论证。主要是运用资料、数据来论证以下几个方面:能源、原材料的供应;厂址条件及交通状况;技术、设备与环保;生产组织及人员培训;并做出可行或不可行的结论。
(4)经济分析。主要包括:投资估算、收益估算、投资回收估算。投资估算,即项目所需的全部资金的估算,分为固定资产投资、流动资金投资两部分;收益估算,即估算成本、售价、销量、利润等;投资回收估算,主要是对投资回报率的高低、回报年限的长短等的分析。在进行经济分析时,要翔实地估算出项目所需总资金,也要估算出项目实施的各个部分和不同时间中所需资金的具体比例。要正确估算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要有针对性地分析项目的资金来源、筹措方式及贷款偿付方式。
(5)结论。是在供求预测、技术论证、经济分析的基础上,对项目做出的综合评价。评价结论有三种情况:非可行性结论、可行性结论、弥补性结论。结论切忌模棱两可,含糊其辞。
4、落款
标明完成可行性报告的报告者、报告日期。如在标题下注明,在这里可以省略。
5、附件
为了结论的需要,往往还需要加上一些附件,主要包括不能写在正文内的各种论证材料、试验数据、调查数据、计算图表、附图等,以增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说服力。
种类
可行性研究报告按不同标准,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根据篇幅长短,分为大、中、小型可行性研究报告;根据难易程度,可分为一般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复杂可行性研究报告;根据内容的性质,可分为科学研究型可行性研究报告、技术开发型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设型可行性研究报告等;根据不同的决策阶段,又可分为机会研究报告、预可行性研究报告、详细可行性研究报告。
按照用途划分,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分五种:
(1)用于企业融资、对外招商合作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这类研究报告通常要求市场分析准确、投资方案合理、并提供竞争分析、营销计划、管理方案、技术研发等实际运作方案
(2)用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以前的计委)立项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项目申请报告、资金申请报告,该文件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而编写,是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立项的基础文件,发改委根据可研报告进行备案或批复,决定某个项目是否实施。
(3)用于进口设备免税用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申请办理内资项目确认书的项目需要提供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咨询机构编制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其中项目用汇额超过100万美元(含100万美元)或国产设备投资额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含1000万元人民币)的项目,应提供由具有甲级资质的咨询机构编制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篇8
关键词:煤炭资源型社会;经济新常态;发展和对策
一、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无论在经济建设领域还是在科学技术领域,我国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与社会建设和精神文明发展的迅猛相对应的,我国的地下资源也在被不断消耗着,其中,煤炭资源的开采量与消耗量甚为惊人,成为了与石油资源不相上下的应有最为广泛的能源,不仅应用于工业制造领域、餐饮领域等,更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煤炭资源的应用确实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经济增长,我国的煤炭资源分布并不平均,总体格局来看西多东少、北富南贫,主要集中在山西、内蒙古、陕西、宁夏、贵州等地,占全国总煤炭资源量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因此这些地区以煤炭资源的开采加工作为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以及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煤炭资源型城市,但需要注意的是,煤炭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尽管我国有着丰富的煤炭资源储备,但是终将出现煤炭资源枯竭殆尽的一天,依靠单一结构发展的煤炭资源型城市终将要面临资源紧张的局面,且如今我国的经济开始增速回落,“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这些因煤而兴的城市如何防止煤竭而亡的悲剧发生并实现新发展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1]
二、经济新常态的概论
“经济新常态”的理解要建立在“经济常态”的基础上,常态指的即平常状态、正常状态,而新常态指的是经历了一段不正常状态时期后又逐渐地恢复到正常状态。所以经济新常态便意味着经历了危机后的经济缓慢恢复的过程。如今我国的经济在迅速发展后迎来了增高回落阶段,也正处于经济新常态时期,符合经济新常态的几项基本特性,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面临着人口急剧增长、资源储备下降、结构调整变化等一系列问题,要想顺利度过这一关卡,就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方针策略,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三、煤炭资源型城市发展现状
(一)经济水平持续提升
煤炭资源被人们称为黑色的金子,工业生产的食粮,在煤炭资源的鼎盛时期,即俗称的“黄金十年”时期,煤炭资源型城市对煤炭资源实行了大规模的开采,继而对经济产生了强烈的刺激,使得其经济水平得以在短期内迅速增长,并且持续提升。
(二)产业结构单一
煤炭资源型城市在创造价值收入、提高经济水平时过于依赖对资源的开采加工,即“导致了资源产业的超常规扩张,产生了明显的‘挤出效应’,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非煤产业尤其是制造业的发展。”[2]这就使得煤炭资源型城市在产业结构方面过于单一,缺乏发展的空间。
(三)生态破坏严重
煤炭资源是地下蕴含的珍贵矿产资源,且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一旦大量开采势必会造成资源的枯竭,且开采煤炭资源要对土地进行挖掘,这样就会破坏原有的土地结构,令地表内部中空脆弱,土地持续下沉,在开采煤炭资源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大量废弃物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
(四)缺乏创新探究
煤炭资源型城市拥有丰富、大量的煤炭资源,在一味开采利用的过程中,执迷于对经济价值的盲目追求,过度抱有类似于“靠山吃山”的想法,而不重视科学技术与人才力量的发展,城市整体尚处于教育水平、贸易水平、政治水平较为落后的阶段,城市缺乏对科研的创新探究。一旦煤炭资源面临紧张局势,煤炭资源型城市将会出现经济迅速下滑、风险急剧增加、产业链崩坍的弊端。
(五)城乡矛盾突出
煤炭开采使得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十分有限,加之我国又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均占有的土地资源甚少,煤炭资源型城市在对煤炭资源进行大规模的开采利用时,将会促使人口不断聚集在城镇地区,导致了城镇地区的居住条件变得恶劣,且农村地区也因煤炭开采而阻碍了农作物的生产,城乡之间的矛盾问题日益突出,差距逐渐加大,导致了不均衡的现象出现。
四、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调整的必要性
(一)改善生态环境
随着经济增长,我国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我国的土地资源、水资源、大气资源在矿产开采、工业生产等项目实施中被不断污染,煤炭资源型城市对于生态环境资源的破坏污染更为恶劣,而环境资源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外界条件,一旦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将会难以修复和改善,为此我国不能任由煤炭过度开采的行为发生,不能对环境问题视而不见,加快调整煤炭资源型城市的转变进程,是改善生态环境的有利条件。
(二)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我国在不断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和谐的意义不仅仅是社会和谐、人与人之间和谐无碍,也包括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要想有效消除人与自然的隔阂,就需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倡导“绿色”节约型社会的建立。因此转变煤炭型资源城市、调整其单一的产业链结构实际上是我国经济建设发展的根本要求,前提条件。
五、煤炭型资源城市在经济新常态下的发展对策
由于我国目前正处于新常态时期,经济水平冲高回落,这对于煤炭资源的价格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导致煤炭价格普遍偏低,为了增长收入价值,煤炭资源型城市肆意地开采煤炭资源,这种行为严重触及了国家的利益与发展,采取有效措施帮助煤炭型资源城市在经济新常态下实现转变与完善,是我国为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解决的问题。
(一)调整产业结构
煤炭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得利于得天独厚的资源环境,人们过于依赖煤炭资源的开发,使得煤炭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极为单一,一旦资源出现枯竭,就会对唯一的产业结构造成巨大冲击,不仅影响经济增长,更会对城市文化的建设带来阻碍。为此,煤炭资源型城市首先要进行的便是产业链的增加发展,以改善单一的产业结构,在发展煤炭资源的同时,不断发展丰富新的能源资源,力求打破这种纯粹的产业关系,通过对产业产品的精细研究加工而制定经济提升的水平。正是因为传统产业结构过于单一,采薇煤炭资源型城市在经济发展方面存在了限制,除了在原有基础上深化挖掘农业、工业的发展潜力外,我国煤炭资源型城市还应加强服务产业的发展,充分利用城市资源,全力开发旅游产业,丰富城市文化。
(二)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的落实力度
在煤炭资源型城市中,如何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的生存条件将成为最为关键的问题,由于传统的肆意开采给煤炭资源乃至生态环境都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煤炭资源型城市要想继续发展,就必须加强对于资源、环境的保护力度,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城市,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为此煤炭资源型城市需要从几大方面着手进行解决,首先,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现象秉持深究责任的态度,面对污染问题实行“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加大对环境破坏问题的管理力度,才能有效制止煤炭资源的开采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破坏。另一方面,煤炭资源型城市应该提高科学技术水平,通过引进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来改善当前的煤炭开采浪费问题及污染问题,有效回收废弃物并加以合理利用,加强对能源的利用率,实现对于资源的有效节约,力求构建资源节约型城市。
(三)加强教育水平,实现科技创新发展
一直以来,我国煤炭资源型城市对于人才与科技力量的重视程度便极低,甚至在科学研究与教育发展等方面不予理会,一味地追求资源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却忽视了资源的有限性,而科技与人才力量才是在经济新常态下实现发展创新的有效途径。为此,煤炭资源型城市在进行调整改革时应该加大科技研发力度,不断从国外引入先进科技成果,打造属于自己的科研团队,提高创新发展水平,为今后的产业链丰富延展起到技术支持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对于人才价值的重视,对于教育工作的加强,可以为煤炭资源型城市今后的转型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基础,实现单一、落后的生产方式向丰富、先进的生产方式大跨度转变提高。
六、结论
煤炭资源在我国的应用范围极其广泛,其对于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一直以来,以山西、新疆等地为代表的煤炭资源型城市依赖对煤炭的开采利用实现了经济增长,却也限制住了其发展的多样性与特殊性。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煤炭资源的日益枯竭给资源型城市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针对我国经济的增速回落,大力推动煤炭消费革命、宏观调控摒弃大规模的非常规刺激措施,坚持控制能源消费总量,节能优先,形成集约高效的能源消费方式”[3]借以改善我国能源开采所造成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是资源型城市要认真执行贯彻的方法对策,才能不断“推动矿业城市生态环境的彻底改善,促进资源型城市的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4]
参考文献:
[1] 高燕,严勇.经济新常态下煤炭资源型城市低碳可持续发展问题分析研究及对策――以煤炭城市朔州市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5(27):129-130.
[2] 闫文静,秦邦,石会娟.经济新常态下新兴煤炭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探索[J].淮阴工学院学报,2015(03):60-63.
篇9
【关键词】太原市 会展旅游 现状 对策
一、太原市发展会展旅游的现状分析
1.丰富的城市旅游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太原素有“锦绣太原城”之美誉,其景观资源的突出特色和独特价值,在于其历史内涵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审美价值高,吸引力强。从远古的文明史到2500年的建城史,太原的历史文化够得上博大精深,尤其是其地域的永恒性,历史传承的长久性,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城市中都是罕见的。太原市有晋祠、天龙山石窟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永祚寺、纯阳官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7处。可以说,丰富的人文、自然和社会旅游资源,为太原市发展会展旅游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交通便利,具有良好的区位条件
太原市在区位上是连接东西的结合地。太原及周边地区,地处山西中部,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是古代沟通中西商贸、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是晋商的发迹地和中心城市,现在也是华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太原火车站是同蒲、石太、京原等6条铁路干线的中枢,是华北最大的煤炭编组站。
3.有一定的会展基础设施及配套的服务设施,但较为落后
太原市现有的会展场馆,场馆设施较为齐备的主要有两个:山西省展览馆和煤博展览馆。然而,山西省展览馆和煤博馆的总建筑面积还不及邻省郑州国际会展中心的四分之一,可容纳的国际标准展位不及郑州国际会议中心的三分之一。与会展业相关的旅游餐饮业的发展,相对来说正逐步走向成熟,太原市的国际、国内旅行社和旅游星级饭店基本上能满足展会人员的接待需求。但是,在其他方面如礼仪、翻译、专业展览和会议组织公司等,都处于一个起步阶段,还不能适应现代会展业的发展需要。
4.会展业市场参与机制不成熟,会展业和旅游业没有实行良性对接
太原市的会展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属于政府进行市场培育期,表现在会展业和旅游业的互动上就是会展业和旅游业存在着脱节现象,会展活动将参展商、与会者和观展人员推向旅游部门,旅游企业滞后接待、被动受益;旅游部门在整体促销、配套服务等方面都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旅游业对会展活动的支撑效果不明显。如太原市所举办的煤博会,其中为煤博会服务的酒店、旅行社都属于指令性指派,旅游企业参与会展业外围服务(如参展人员及相关人员的吃、住、行、游、购、娱)的热情不高。
5.会展专业人才缺乏
会展人才的缺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会展专业服务人才的缺乏,目前太原市真正受过专业培训为会展提供服务的专业人才极其紧张,真正符合国家策划、设计会展资格的人才几乎是空白,更别说形成专业化的人才队伍了;其次是会展的招展人才几乎空白,一些企业获得会展业务多数都是处于消极被动的状态,等待客户上门,或是依靠政府的指令性指派,会展业务的拓展能力不强,从而制约了会展业的发展和壮大。
二、发展太原市会展旅游经济的对策
1.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鼓励建立专业会展公司、目的地管理公司(DMC),形成市场运作机制
太原市要发展会展旅游,首先要形成健康成熟的会展业市场运作机制。市场机运作机制的前提是形成市场,市场的培育和管理都离不开政府。对于会展业来说,政府培育会展业最直接的手段一般就是政府直接组织国内会展或出国办展。然而要促进会展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成熟,政府需要转变行政职能,由宏观调控、政策制定和具体办展转向总体导向、市场监督为主,各级政府部门不再办展,不再干预和具体参与展会的经营业务,而是在会展业发展过程中扮演为会展发展提供政策、服务和信息支持,并监督市场主体的运作角色。
另外,会展业的健康运行离不开会展企业的参与,对于太原市来讲,在全国会展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太原市的会展企业也有少数几家,但是并不成熟。因此,太原市要发展会展业,一定要积极扶持会展专业公司的发展,让这些会展企业真正成为市场参与的主体,并且建议政府能从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
2.充分发挥行业协会桥梁纽带作用,实现会展业和旅游业的良性对接
会展旅游作为会展业与旅游业有机结合的一种旅游产品形式,迫切需要会展业和旅游业实现良性对接。在这里,可以让行业协会发挥其固有的优势,在会展业和旅游业的对接上起一个桥梁纽带的作用,让会展部门和旅游企业合作,共同参与会展业的运作。太原市于2008年4月在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会展行业协会,会展行业协会应该和旅游协会合作,让旅游企业真正参与到太原市的大型展会中来,让旅游企业全程参与展会,在展会中如展会人员的接待、餐饮、娱乐、旅游等方面让旅游企业真正发挥所长,从而也可以提高展会的质量。
3.依托资源优势,进行会展品牌定位,创建国际品牌展会及地区特色旅游节庆文化活动
依托矿产资源优势,将太原市煤博会办成国际品牌展会,并以全国煤炭订货会和世界煤炭博览会为契机,发展煤炭、焦炭及其延伸产品的会展,在太原加快建设重型机械设备、不锈钢及其制品、新材料等产业的全国性会展中心。以太原独特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为依托,打造出地区旅游文化节庆品牌活动,如太原市举办晋商文化活动周等,并以这些节庆文化活动为依托办一些相关的展会,真正促进会展业和旅游业的相互带动作用。
4.完善会展场馆及配套设施建设,优化城市环境
太原市要发展本市的会展旅游,首先应着重于对已有场馆的配套设施完善建设,提高原有场馆的利用率,在会展服务这些软件上下工夫。当会展旅游发展到一定程度,现有场馆无法适应需要时,再考虑营建新的大型会展场馆。至于优化城市环境,政府已经做了大量工作,如为了办好在太原召开的煤博会,提升道路承载能力,改善生活环境和城市形象,太原市政府近期对市区的迎泽大街、滨河东路、南内环街等11条主要道路进行改造、扩建,太原的城市环境变得越来越好。
5.培养高级专业会展人才
太原市可以考虑在一些高校的旅游专业中开设会展方面的课程,或在旅游管理专业下开设会展专业,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优势,造就高层次的会展管理人才。同时也要加强会展行业在职人员的培训,可以定期邀请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开展有关会展组织设计、经济管理、服务理念方面的讲座,或选派相关人员到会展业发达的国家和城市进行学习、培训。
参考文献
[1].会展管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09.
[2]戴光全,节庆、节事及事件旅游理论·案例·策划[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09.
[3]傅光海,邓玲.会展与节事旅游管理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04.
[4]王春雷.中国会展旅游发展的优化模式构建[J].旅游学刊,2002,(2).
[5]王保伦.会展旅游发展模式之探讨[J].旅游学刊.2003,(1).
[6]周春发.苏州会展旅游开发的初步研究[J].旅游学刊,2001,(5).
[7]许峰.会展旅游的概念内涵与市场开发[J].旅游学刊,2002,(4).
篇10
关键词: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科与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7-0172-03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前身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是一门主要学习资源环境以及城镇规划、土地管理、环境检测以及地理地质等相关知识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国内有116所高等院校开设有此专业。根据教育部于2012年9月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被拆分为两个专业,分别是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代码:070502)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代码:070503),两专业皆可授理学或管理学学士学位。
在这样的专业调整背景下,新疆农业大学立足于社会需求,结合自身学科背景和学科优势,优选和确定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作为今后的学科专业发展方向,如何重新构建学科专业体系,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成为学校今后一段时间内本科专业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原专业及课程体系设置存在的问题
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最初设立的目的与初衷是为了将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于城乡规划与管理过程中,但从新疆农业大学开设多年的实际效果来看,该专业在专业定位、课程设置和学生就业诸多方面都存在着许多现实问题。
(一)专业缺乏准确定位
乍一听“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这个专业,会感觉该专业定位宽泛、培养目标囊括多个专业领域、学生就业去向定位多方向,优势体现非常明显。但正是这些“优势”导致该专业发展至今弊端和问题越来越突出,究其原因所在,就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培养目标难以明确、专业缺乏准确定位。
新疆农业大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业务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地理科学、资源环境科学、管理学、经济学基本理论,具备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知识,设计、规划、评价、决策、策划、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能够在规划、环保、国土、测绘、城建等行政管理部门、科研机构与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等相关领域从事管理、科研、教学、技术等工作,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可见,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定位过于宽泛,要求学生兼具地理科学、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的基本理论与实践技能,致使学生业务培养目标过于多元化,也使学校面临着专业难以准确定位、难以突出品牌特色,而学生面临着什么都需要学、却什么都学不精的尴尬困境。
(二)课程设置过于宽泛,课程体系结构不合理
如上所述,正因为“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口径太宽、学生业务培养目标过于多元化,导致该专业课程设置过于宽泛、课程体系结构不尽合理。该专业学生要求毕业后能够胜任规划、环保、国土、测绘、城建等行政管理部门、科研机构与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的管理、科研、教学、技术等工作,这就要求专业课程设置需要面面俱到,包括国土资源、生态环境、城乡规划、城市管理等诸多方面,而目前惯行的本科专业(学分制)四年制难以保证如此庞大的课程体系设置,其结果只能是学生学而不精,形成专业不“专”的窘境。
新疆农业大学依托自己的学科背景,在2012级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设定的专业主干学科为地理学、环境科学、管理科学,主要课程有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自然资源概论、环境科学概论、生态学原理、资源环境经济学、城市地理学、城市规划原理、地理信息系统、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影响评价、土地利用与规划、村镇规划、区域分析与规划、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公共管理学、测量学、地理数学方法、新疆地理与旅游资源概论等。从设置的这些课程可以看出,教学内容囊括资源、环境、生态、城市、规划、管理等多方面,专业课程设置过于宽泛,杂乱无特色,重点不突出,在社会上找不到完全与之匹配的部门、行业。可见,按照“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业务培养目标来全方位设置课程并不符合科学发展原理与规律,也违背市场规律,课程设置应当针对市场需求与相应的行业部门,有的放矢。
(三)专业学生就业形势不乐观,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偏差较大
由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知识繁多而驳杂,就业前景并不理想,毕业生多从事与其专业不符的职业,据麦克斯-中国2010届大学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调查显示,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为主要本科专业中专业对口率最低的十大专业之一,排名第八,对口率为44%。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该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偏差较大。专业口径太宽,学生学的杂而不精,似乎什么都会又都不会,社会上也没有完全匹配的部门、行业,导致就业市场和各用人单位难以认可并接受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而用人单位更愿意吸纳与其完全对口的专业的学生,例如,规划部门愿意吸收城市规划、建筑学等专业的学生,环保部门愿意吸收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等环保类专业的学生,国土部门愿意吸收土地资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统、测绘等专业的学生等。泛而不精使得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学生与前述诸多专业的学生相比几乎毫无专业竞争优势,导致该专业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专业对口率很低。新疆农业大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在2012年以前就多年未招生。
二、学科调整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新专业带来的机遇
如前所述,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在我国开办多年以来,各地各高校都面临着许多教学管理、学科建设、学生就业方面的困境。鉴于此,教育部于2012年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将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拆分为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代码:070502)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代码:070503)两个专业。此次学科与专业调整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新专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首先,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调整和设置,帮助该新专业明晰了专业内涵、理顺了学科关系、明确了发展方向。具体来说,就是明晰了未来城乡规划教育和实践的发展方向,使地理学科参与城乡规划实践,用地理学理论统筹指导城乡规划、建设和发展,成为了新专业的具体内涵。这正好适应了城乡规划学科的综合性和人文地理学的专业性发展趋势,也使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在定位上更加细化、明确,承担起了培养城乡规划专业人才的使命。
其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调整和设置,明确了该新专业的培养方向和教育目标,使得其人才培养的专业性和针对性都较强。各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学科背景与优势,优选特色方向,显得更具灵活性和自主性,新疆农业大学就优选和确定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作为今后的专业发展方向,以期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掌握基础人文地理知识和理论的,精通基础城乡规划知识和技能的,面向城市规划管理部门、规划设计部门以及相应企事业单位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在新专业方向确立的基础上,接下来的工作重中之重就是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设置体系,优化专业课程设置与课时结构,加强学生实践教学环节。
再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调整和设置,对学生来说,改善了原专业学生学而不精以及专业竞争优势不明显的境况,使得学生学习内容和学习目的更加明确,也有了更加对口和明确的用人单位,更好地适应了社会的需求。
三、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
面临机遇的同时,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发展存在着诸多挑战,如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体系与结构的优化、在学时有限前提下学生实践教学环节的加强等。各高校应充分发挥人文地理学的基础理论优势,并以此组织教育实践,实现规划人才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双重提高。基于以上问题兼顾学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新疆农业大学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了改革,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导向,构建了完整的课程体系。
(一)人才培养目标
新疆农业大学本科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具备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技能,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接受严格科学思维的训练和良好的专业技能训练,立足于宏观、中观区域、微观居住区的管理规划,从事城乡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研究、教学、开发或应用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
(二)业务能力要求
在上述培养目标指导下,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掌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人文地理学的理论和前沿发展、应用前景,了解相近专业如城市规划、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了解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战略等国家有关政策和法规,了解城乡规划管理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掌握人文地理、城乡规划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技术、具有较熟练的遥感、GIS、计算机和绘图等技术的操作能力,掌握资料调查与收集、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分析、归纳、整理相关数据和撰写论文的能力;具有适应办公自动化、应用管理信息系统所必需的定量分析和应用计算机的技能;接受良好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的基本训练,具备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能力,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较好的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较强的创新意识、沟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和团队合作、协同攻关能力;外语要达到能较顺利地查阅外文期刊以及运用外语交流的水平。
(三)课程体系构建
新疆农业大学本科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包括课堂教学课程体系、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以及综合教育课程体系。
课堂教学课程体系是主要的理论教学环节,构成人才培养知识结构的基础。除了提升基础素质能力的课程如思政、大学英语、高数、体育、计算机基础等公共课和普通基础课以及公共选修课之外,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课堂教学课程体系主要还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限定选修课以及任意选修课,具体课程主要是结合学校的学科背景与社会需求设定。其中,专业基础课主要有管理学原理、经济学、自然资源学概论、生态学原理、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经济地理学、地统计学、遥感概论、地图学、城市地理学、地理数学方法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课及专业限定选修课主要有城市规划、土地利用与规划、区域分析与规划、环境规划与管理、村镇规划、旅游规划与设计、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资源调查与评价、居住区规划与设计和资源环境经济学;任意选修课主要包括维吾尔口语、专业英语、建筑美学、新疆地理与旅游资源概论、矿产资源管理概论、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城市规划制图技术、公文写作、专业文献检索以及文献综述与科技论文撰写方法。
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为课堂理论教学课程体系与用人单位及社会搭建起一个桥梁与平台,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学以致用,理论结合实践。新疆农业大学本科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主要包括课堂实验、课程实习、专业实习及毕业实习和设计4个环节。其中,课堂实验根据各门课程教学计划进行;课程实习主要有自然地理学实习、遥感实习、地图学实习、土地利用与规划实习、村镇规划与设计实习,前三者各一周、后两者各两周;专业实习为校外城乡规划综合实习,为期12周,集中安排在大三暑期及大四学年初始;此外,还有8周的毕业实习和累计10周的专业文献综述及毕业论文(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同时进行),安排在大四第二学期,毕业实习的具体内容以有利于学生就业为宗旨。
综合教育课程体系则旨在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以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包括军事技能训练、劳动技能训练(包括公益劳动与支农劳动)、社会实践(含社会志愿者工作),以及形势与政策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和创业就业指导等环节。另外,学校还出台了《新疆农业大学综合素质学分管理办法》,规定学生参加校级以上(含校级)各类科技活动、学科竞赛、文体竞赛,参加学校和有关部门组织的社会实践、公益活动、支农劳动获奖,参加自治区和国家组织的各类公共考试,职业资格与技能认证考核,阅读学校推荐的课外书目、学术论文,以及听取学术报告与专题讲座等,取得成绩者,由学校认可并以学分形式记载在学生学习档案中,要求至少应取得8个学分(其中非专业职业资格认证至少2学分),促使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提高个人综合素质。
综上,新疆农业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在重视专业理论教学的同时又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除了专业课程的学习外,十分重视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升。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新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重在明确专业内涵与方向,优化课程体系与结构,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当然,新专业的建设是一个积累经验逐步完善的过程,目前新疆农业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也一定存在着很多不足,在今后还将历经一个不断反馈与修正完善的过程。
结语
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并进行的学科和专业调整,顺应了社会发展需要,给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机遇与挑战并存,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承办高校及教学工作者应该在明确专业发展方向的前提下,汲取以往教训,结合社会需求,重构专业体系,优化课程体系与结构,加强实践教学,以提高专业竞争力,促进新专业更快更好的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适应城乡规划的合格人材。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颁布新版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设置管理新规.中国教育,2012-12-04.
[2] 2011年工作与专业对口率最低的本科专业排行榜[N].网易教育,2011-06-08.
[3] 彭位华,张勇,刘雪艳.专业调整背景下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发展现状与展望[J].皖西学院学报,2013,(1):134-137,156.
[4] 赵映慧,袁兆华,王杜春,等.东北农业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建设[J].高等理科教育,2013,(4):94-98.
[5] 陈昆仑,李丹,王旭.学科调整背景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机遇与发展[J].高等建筑教育,2013,(6):22-25.